《博客及其引申的知识管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作者:易志亮
--------------------------------
绪言
一、课题由来
一些社会事实:
(1)知识管理在企业的应用(启示)
(2)博客的快速普及(条件)
(3)校园网的利用率不高(现存问题)
(4)学校师生流动性大(现存问题)
(5)信息化教学在中小学的应用(实践背景)
——提出研究问题:博客与知识管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二、研究意义
1.有利于保存师生在流动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形成一笔可以共享的宝贵财富。
2.积极培养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提高师生共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提高学校竞争力 三、研究目标
1.推广作者的博客,吸引更多中小学师生参与博客建设。
2.推广作者的博客主体,让更多的中小学应用知识管理思想。
3.为中小学师生有效地利用博客辅助教学提供建议。
4.促进中小学师生运用知识管理思想创造知识共享的学习氛围。 四、论文架构
------------------------------------------- 第一章 概念综述
本章主要介绍博客与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思想将博客与知识管理进行整合。 一、博客简介
1.博客的定义
博客的定义、基本功能(写作、记录、分享)
2.博客的特征
(1)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博客精神的核心并不是自娱自乐,也不是个人表达自由,相反,是体现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为他人提供帮助。(这个观点有待商榷)
(2)博客具有很大的共享性。
(3)博客具有即时性。要求一种及时记录的习惯。
3.博客的分类
从内容角度分为时效性博客、专业性博客、个人交流性博客(一个博客可以综合多种内容,这种分法并不合理)
从使用层次分为初级使用者(积累资料、单纯阅读)、中级使用者(发表自己观点、阅读并点评)、高级使用者(自成体系,被阅读被点评)
4.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
理论:Qever、陈向东和张际平、毛向辉、邹景平
理论与实践:黎加厚
(理论多,应用少) 二、知识管理简介
1.知识的含义
广义上,知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所获得的认知,包括积累经验的总和。(如何来提出一个定义?)
(1)数据、信息和知识(解释知识的基本构成)
数据是反映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始数字和事实
信息是已经排列成有意义形式的数据
知识是经过加工提炼,将很多信息材料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的系统结论。
(2)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的一种基本分类)
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
隐性知识往往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不易用语言表达,也难以传播。
2.知识管理的定义
(1)通过知识积累、知识传递和知识共享的行为来生产知识。
(2)KM=(P+K)s“组织知识的累计,必须通过将人与技术充分结合,而在分享的组织文化下达到指数的效果。”三个特征:隐性知识、知识共享以及文化氛围。
3.知识管理的模式
根据人和技术两个维度对知识管理的模式进行分类
(1)信息化模式:注重依靠显性知识
(2)人性化模式:注重隐性知识
(3)综合化模式:以人为主——人与人分享隐性知识,同时利用各种技术开发系统及平台促进人际交流;以技术为主——“从人到知识库”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知识库到知识库“的显性知识集中化。 本论文主要采用以人为主的综合华模式,侧重于在中小学师生中创建各种文化氛围来分享隐性知识,同时利用博客技术作为平台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4.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就是通过运用各种信息化工具和平台来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是组织知识管理的基础,组织知识管理更多要求知识的分享,能使个人知识管理实现更高的价值。
5.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
知识积累和知识管理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石。
6.知识管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1)学校内部的知识管理:建立内部信息网,利用各种知识数据库。
(2)学校之间的知识管理
(3)师生个人间的知识管理 三、博客与知识管理的整合
可以运用知识管理的思想指导博客的运用
1.隐性知识与博客
隐性知识与它的所有者没有分离,只有通过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才能得以传播和共享;而博客正可以创造一个虚拟的交谈情景来表达隐性知识。
2.知识共享与博客
在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只有知识共享才能使知识创造价值,而这恰恰是博客的功能之一。
3.文化氛围的创建与博客
博客经营成功与否有赖于文化氛围的创建,这正是知识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第二章 课题分析
本章进行课题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实施计划,然后说明本论文涉及的范围以及“引申”的缘由。 一、可行性分析
1.知识背景可行性分析
博客和知识管理的内涵易于理解,网上已经出现大量中小学教师博客、群体博客、学生博客。
实施本课题无需师生懂得博客和知识管理的专业知识,只需要他们学会营造知识分享的文化氛围。
2.环境可行性分析
中小学组建校园网;师生习惯于上网查找资料;学校提倡信息教育
3.技术可行性分析
博客的操作方法简单;有很多可以申请免费空间的博客网站
4.学校制度可行性分析
5.成本可行性分析
无需额外投入 二、需求分析
1.网上学习的紧迫性——营造网上学习文化氛围
2.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优化教学方式
3.信息垃圾的严重性——过滤信息垃圾
4.网上学习资源的匮乏性——组建学习资源
5.知识共享的重要性(知识生命周期的短暂性和增值性)——师生知识共享
应该如何满足中小学校的这些需求?借助博客与知识管理能否解决目前中小学校的需求?这正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课题计划与实施
1.课题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小学所有科目,但要求环境具备上网条件
2.课题的实施计划
推动师生自觉建立博客进行辅助教学,从个别教学结果中分析利弊。
从具体学校出发,研究整个学校利用博客进行辅助教学的现状,研究如何应用知识管理思想指导学校领导和师生进行教学。
3.课题的实施过程 四、为什么是“引申”(而不是“基于”)
博客只是一个暂时的工具,它的存在寿命很难预料,但它所引申的知识管理思想是长远的。(深刻,借鉴!) 五、选择中小学校的原因
1.中小学规模较小,实施见效周期块。
2.中小学同科目的教师更有必要创建学习型组织。
3.中小学生较容易控制。
4.很多中小学正在推广信息化教学。
5.知识管理在中小学的应用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从博客应用于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也是中小学校表现得更为积极。
--------------------------------------------- 第三章 博客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一、博客在教育中的作用
1.过滤信息
2.评价信息
3.共享知识
4.形成学习文化氛围
5.鼓励发表不同观点(似乎可以归入到第四点?这正是一种积极热烈的学习氛围的表现) 二、博客对教师的影响
1.面授与网络教学
教师思维的动态性通过博客得到了保留和展现
2.个体与团体教学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水平等特点进行选择,相同科目教师的博客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广。(事实上这是很难实现的,除非上级明文规定老师必须把教案都放到博客上去,这可能吗?与其说是博客为学生扩大了可选择的范围,不如说是整个互联网提供了所有选择的可能性,那就不仅仅是博客的应用问题了。)
3.教师间的交流
4.教师培训
(以上所概括的几点并不能体现出博客与论坛的区别,一个学校论坛、班级论坛也可以发挥这些作用,博客的独特优势在哪里呢?) 三、博客对学生的影响
1.自我管理得到加强。
2.学习主动性大幅提高。
3.学习共同体范围扩大。
4.师生间角色界线模糊。
学习者也可以向“小老师”的角色转化,有利于体现“小步子”进步。
教师在探索新知识时,本身也是一个“学习者”的角色。 ------------------------------------------- 第四章 中小学师生博客与知识管理
本章主要通过实例研究中小学师生运用博客所引申的更深层次的内容。 一、由师生个人博客所引申的知识管理
1.由博客的个人性引申的个人知识管理
(1)个人知识管理的组织层次——博客的主题分类
(2)个人知识管理的分析层次——博客的信息加工
(3)个人知识管理的表达层次——博客的信息再现
(4)个人知识管理的评价层次——博客的信息评价
2.由博客的公共性引申的知识管理
(1)知识共享
(2)营造文化氛围,建立虚拟的学习型组织
3.博客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管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过程。
知识转化包括四种模式:
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外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综合——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内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共同推动组织的知识创新。
博客的个人性是内外和外化的过程,中小学师生通过学习显性知识来转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然后通过博客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
博客的公共性是社会化和综合的过程。 二、由师生小组博客所引申的知识管理
1.师生学科学习型小组
2.学科教师学习型小组
3.学生兴趣小组
4.虚拟学习型小组
5.师生小组博客与学习型组织(小组博客成为学习型组织应具备的条件)
(1)博客成员拥有共同的学习愿景
(2)博客成员善于不断学习
(3)博客成员具有平等性
(4)博客成员自主管理 6.学习型小组与知识管理
由中小学师生多人博客所引申的学习型小组应在下列三个方面具有自觉性
(1)知识共享
(2)营造学习文化氛围
(3)隐性知识的挖掘 ---------------------------------------------- 第五章 知识管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一、知识管理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
1.教育观念的变化:进行知识共享,营造有效的学习文化氛围,正确处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系。
2.教学模式的变化:出现多种利于获取隐性知识的教学模式
3.教学方法的变化:团队学习,交流,实践
4.教学评价的变化:重视过程、经验、体会 二、知识管理对中小学师生的影响
常见错误观点
1.信息管理论
纠正——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知识管理拓展了信息管理的对象,包括知识以及知识的创造者;知识管理涉及的人类活动范围远远大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主要是技术问题,知识管理涉及各种理论。
2.技术至上论
纠正——在知识管理中,文化氛围第一,机制第二,技术是第三位的。 三、运用知识管理的若干措施
1.找准切入点,采取相应策略
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要管理知识?管理什么知识?怎样管理知识?
2.组织师生培训
3.先试点,后推广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1.课题未能推广的原因
(1)学校很难在短期内接纳并运用知识管理和博客这种新兴事物。
(2)学校不愿冒险尝试新事物。
(3)学校不很重视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
(4)学校不喜欢受外界冲击而影响稳定状况。 2.由分散式研究出发
研究对象:自愿运用博客进行辅助教与学的师生。 (这里引用的一个实例引起了我的注意,援引一下——
2003-12-6
作者:yizhiliang
作为校长,您现在认为是否有条件在中小学运用博客进行辅助教学?如果现在要你开展,您会如何做呢?
作者:邓正益
我认为完全可以。首先是每一位教师都建立一个BLOG,然后以班为单位,建立一个多用户BLOG,用BLOG替代电子邮箱,并要求学生和教师定期必须上载新的内容,这样BLOG就成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目前我校正在建设校园网,当网建成后,我将作这一方面的尝试,到时有新的体会及时与大家交流。 这位校长的想法很能反映一些情况,就是很多提倡用博客辅助教学的老师和学校领导,其实还并不真正了解博客的特性。首先,这个多用户BLOG的设想我认为是不太可行的,难以想象几十人管理一个博客那将会出现怎样混乱不堪的景象,事实上,一个班级BBS完全可以取代这个所谓的多用户BLOG。然后就是要求学生和教师定期必须上载新的内容。我以为自主管理、自由表达是博客得以存在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自由”既包括发表的自由,也包括不发表的自由,如果使用者不能享受到完整的自由,就无法从博客中体会到真正的乐趣。到头来,博客反而会变成教师的额外负担。推广博客,最忌讳的就是强制性普及,这种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还是一种唯技术论,认为应用了技术也就相应地体现了技术背后所蕴涵的先进理念,事实上这是两回事。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二、研究发现与结论
研究结论图(略)
通过对师生博客的个人性、公共性和小组博客的研究有效的将博客引申的知识管理思想应用到中小学教育中来,并研讨了知识管理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可能性和前景。 三、知识管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结构不严谨,重复、逻辑不清)
1.学习型学校
2.可深入研究的课题
学校如何形成共同愿景?学校如何进行团队学习?学校如何建立激励机制?学校如何营造积极的学习文化氛围?学校如何进行智能化的知识搜索?学校如何进行隐性知识的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