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4位优秀班主任的秘诀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9:49:16 | 只看该作者
梦想让教育熠熠闪光
李  程
梦想是牵引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力量。
——题记
我不是诗人,可是我爱做梦。
我梦想时间永远不老,这样我可以天天陪着孩子们走过他们的童年;即使我们老去,有孩子的童年相伴,你说多么奢侈。我梦想学校里没有检查,家里永远没有作业,班上永远不会有差生,所有的家长都是我的同事,我们用爱心和希望,编织着教育花园……
同事都笑我爱做梦。可是我想,教育不能够没有梦想,没有梦想的教育,它怎么会有希望和激情?我愿意做一个有梦想的老师,用梦想让教育熠熠闪光。
一、做一个有梦想的老师
读小学的时候,我很羡慕电视里那些漂亮的女教师。有一天,我天真地对妈妈说:“我要到城市里去教书。”妈妈觉得我异想天开;只有我那做中学老师的爸爸非常欣赏我,他觉得我可以。现在,我在省城长沙教书,做着我最喜欢的小学教师。十年来,每天我身边都有一群爱做梦的孩子,天使般的声音呼喊着“李老师”,我觉得幸福极了。
我喜欢阅读,常常在阅读中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遐想。读《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时,我幻想着班上所有的孩子都是神童,我该怎么去点开他们智慧的大门;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时,我会对所有智障孩子都充满希望,总想通过我的努力,他们都能够看到希望之光;读《窗边的小豆豆》时,我的心灵变得格外澄澈,我相信每一个差生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淘气只是他们的另外一种聪明……
由于心里装了太多的梦想,我不甘心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塑造我的孩子们。我常常想,那是怎样一群精灵啊,遇风都能够神奇生长。因此,我常常在班上推行一些寄托我的教育梦想的、新颖的管理方法。
1.角色管理——让每个孩子都做自己的主人
我班上没有班规。我总想那么一群七八岁的孩子,他们那么纯真,需要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把他们框死吗?我只引导他们用喜欢的角色来管理自己。比如说,鹏鹏想做工程师,我就告诉他,工程师可非常严谨,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会让他不高兴。我给他讲前苏联因为一个小数点错误,导致发现号宇宙飞船坠毁的故事,孩子从此改变了乱涂乱写的毛病。涛涛想做警察,我就鼓励他,警察可是勇敢和正义的化身,遇到一点点的小事就哭鼻子,那可不好;琴琴想当歌星,我告诉她努力学习是多么重要,要是在万目关注的舞台上,说错了一些基本常识该多丢人,还举例说某明星就是穿错了一件日本军旗装,在长沙遭到观众扔大粪的羞辱呢……
用未来角色定位来管理小学生,每个孩子都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甚至,他们为了能够让老师欣赏自己,常常能够很主动地向他们向往的职业素质高标准看齐。有天放学,我在办公室看作业,很晚了涛涛还没有回家。他家长打电话来我才知道。我问他为什么没回去,他说:“天色这么晚了,学校里就只有李老师一个人在加班,我是警察,我得保护你。”小人儿说起大人话来,那神情大义凛然。感动得我一把就把他抱在怀里。
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的主人,他们都会为自己负责。事实上,教书十多年来,我所带的班级一直是全校各项评估最好的班级,多次荣获长沙市和雨花区“德育示范班级”荣誉称号。
2.纪律约定——让教室成为孩子们的自由市场
我个性比较自由,甚至有一丝丝浪漫的想象。我常常在想,要是在我们的教室里,孩子们不用担心背后老师监督的目光,他们的身心不是更健康吗?要是我们的课堂上,没有太多的“不许把手放在讲桌下”,没有太多的“不许小声说话”,没有“不许插嘴”,孩子们的个性不是更张扬吗?要是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同桌、可以自由选择座位,每个孩子的社交能力不是得到更好锻炼吗?……
也许我太不安分,所有这些常常就成为我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也许很多老师会有顾虑,这样不是太乱了吗?才不呢,其实很多规矩,孩子们在实践中会约定俗成。比如说“插嘴”,我从来不对孩子们说“不准插嘴”,每次提问刚落,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说的表情,我最喜欢。因此,我们班上,开始的时候总很热闹,可是一段时间后,孩子会意识到,大家都想说,结果会是大家都说不成。怎么办?慢慢地他们自己形成了规矩:插嘴要等老师说完了才说,不然老师讲的话大家听不见;插嘴要站起来插嘴,不然大家不知道是谁说的;插嘴允许女生们先说,这样男孩子才有绅士风度;平时很少说话的孩子站起来的时候,其他孩子要尊重他们,不和他们抢……
您看,孩子们都不明白着吗?
3.魅力课余——让学校成为孩子留恋的天堂
我总想把教室变成孩子们快乐自由的天堂,孩子们每天放学后对学校充满留恋,第二天肯定会眼巴巴地盼望上学。
在同事眼中,我是一个一直长不大的孩子。三十多岁了,只要有时间,我还带着一群孩子在学校里捏泥巴玩。是啊,我喜欢,我发现孩子们很喜欢玩泥巴,也许我们天生就生长在这个大地上,对养育我们的泥巴有着难以舍弃的感情。可是,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太没有机会玩泥巴了,他们整天生活在水泥和钢筋的城市里,看到的只有高楼大厦,哪里有泥巴可玩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我积极和美术老师拓宽渠道,想办法弄来各种各样彩色泥巴,只要有空闲,我就和孩子们在教室里捏泥巴。我还在教室前方布置一个大展览柜,做得好的泥塑作品就摆放在那里。数量多了,摆不完,我就用相机把他们拍下来,满教室贴着我和孩子们的“泥巴”作品。捏泥巴的时间多了,打架的孩子就少了;捏泥巴的念头多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生活积累就丰富了,作文里常常有说不完的话。
此外,我还喜欢带领孩子们玩他们喜欢的玩具,四驱车、遥控飞机、仿真潜水艇……总之,只要是孩子们喜欢的,我都和他们一起玩。在玩的同时,我积极引导他们探索玩具的科学原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儿童在玩中学习。担任班主任工作13年来,我班先后有两百多件学生习作发表或获奖,欧阳德乾、王鑫茁等73名学生在长沙市模型运动会比赛或四驱车、仿真潜水艇等项目上获一等奖,成了远近闻名的获奖专业户。
二、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梦想
教师真是一个太可爱的职业,我每一个梦想都可以自由地实践。我自己喜欢做梦,还千方百计地让每一个孩子也喜欢做梦。我认为,梦想是牵引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力量。有梦想的孩子他不会变坏。
我在工作中,常常用下面一些方法激发孩子们的梦想:
1.尽可能地尊重、信任每一个孩子——“你没有错!”
2009年教师节,我收到一张来自清华大学理学院的贺卡,上面写着这么一段激动人心的话语:“李老师,我现在已经是清华大学高分子物理学院的研究生了,我这一辈子将和垃圾降解与处理结下不解之缘……”
思维一下拉回了十三年前。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发现一个小男孩特喜欢钻垃圾堆。“你为什么老在垃圾里钻?”“垃圾里有好多好多好玩的东西呢!你看……”脸盘上黄一道黑一道的小男孩仰起头来,脏兮兮的小手从裤脚袋子里掏出一大把他认为很宝贝的东西:有烂钢笔头,有断掉的铅笔芯,还有一小块粉红色的橡皮——他还把它举到我鼻子边:“老师,你闻闻,还香着呢!”
“还香呢!”我假装很严肃的样子。
“老师,我错了吗?”孩子一怔,小声地说。
“你没有错!”我一把把孩子拉到怀里。说句实在话,小时候我也喜欢捡垃圾,我觉得捡垃圾是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职业,可以自由地穿越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可是,我那卑微的理想,在老师眼里是多么荒诞不经啊!大家都是想当作家、诗人、科学家,就连我院子后边那个鼻涕一直擦不干净的小男孩,他说长大了要当工程师。所以老师对我的理想很鄙视,他说:“亏你还有个做老师的爸爸呢,真没出息!……”想到这里,我对小男孩说:“捡垃圾的工作一点也不比别的差。据科学家预测,今后人类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很多,垃圾处理需要高科技!今后捡垃圾的人,我想要大学毕业才能够做吧。”
这个小男孩,就是当年的伟。孩子们的梦想总有些荒诞不经,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老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梦想,不知道有多少有才华孩子的梦想,就湮灭在我们平庸的教育中了呢?
2.全方位地促进个性发展——“从你喜欢的事情开始”
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全方位地促进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
一次作文课,我要求孩子们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梦想。课前没有特意的准备,课堂上也没有刻意引导,我很想知道孩子们在这种状态下,以自己的直觉会迸发出什么样的梦想。结果孩子们给了我满腔欣喜:动漫设计师、环保科学家、舞蹈家、飞行员、工程师、医生等等。在和孩子们交流的时候,他们都把自己的梦想说得头头是道,满脸的自信和阳光。
当我发现有几个孩子梦想做一名教师时,我禁不住和他们说几句:为什么会想做老师?他们的回答让我忍俊不禁,感动万分。他们有的说老师很漂亮,做一个像李老师这样的老师,可以有很多的孩子喜欢自己,拥有很多的“粉丝”;有的说老师拥有很多的知识,多神气,老师什么都懂,什么问题都难不到老师;还有孩子说李老师很快乐,所以自己也想让自己快乐……
孩子们稚嫩的语言,让我听得心花怒放。我记得日本作家黑柳彻子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成长。因为孩子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因此,我总是发自内心地对孩子们说:“你喜欢的,就是最好的!从你最喜欢的事情开始,你就可以成功。”
3.发自内心地欣赏、激励孩子——“你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孩子的可贵就在于他们无所畏惧,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梦想,就要学会真诚地、发自内心地欣赏、鼓励孩子,鼓励他们大胆的想象,鼓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梦去努力。
潘登一心想当科学家。小小年纪的他最喜欢阅读《我们爱科学》杂志。他特别关注周围的环境,经常为班上的同学出些环保的好点子。他想发明能畅游大海的《神奇的垃圾转换器》。神奇的垃圾转换器不仅能帮助人们解决海洋里的垃圾清理问题,还人们一个洁净的海洋,给鱼儿一个干净的家,而且还能“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于是,我鼓励他将创新利用能源的的大胆构想画下来。主题突出、构思新颖、充满了浓浓环保气息的《神奇的垃圾转换器》一举多得、造福人类的设计获得了专家们的认可,此画荣获了长沙市科协创新大赛一等奖。
我总是用欣赏和信任的语气对孩子说们:“你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哪怕是那些家庭条件很差的学生,当他的爱好与家庭收入严重地不相对称时,我也这么对他们说:“梦想是没有价格的,每个人都可以有梦想,每个人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
王博闻从小喜欢汽车,但是昂贵的四驱车运动费用让他望尘莫及。我告诉他梦想不能够随便放弃,我们可以有很多办法实现,我帮助他捡拾矿泉水瓶、包装盒等废品去卖,最终帮助孩子圆了自己的梦想。2005年,他参加长沙市四驱车比赛荣获一等奖,撰写的科技小论文荣获雨花区一等奖。
三、让每一个梦想都能够实现
通向梦想的道路不是平坦的,尤其是现在的孩子,条件太好,以至于很多孩子不知道梦想会遭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心理承受力不强。为了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特别注意做好下面几个方面:
1.持续输入激情——“我们每天都需要励志”
每天,我班黑板左上角都有一句这样的话:“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牺牲的血雨。”“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这就是我班的格言励志法,梦想需要持续地激情来鼓舞,每天都坚持给他们正面的鼓励,他们才一直不会忘记自己的梦想。
每天放学的时候,我也要在班上进行这样一个放学仪式——我站在讲台上,大声地问学生:“还记得你的梦想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它们一直在我心中。”
也许有些老师会觉得好笑,这样不太过于形式了吗?不,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很多具体的内容,是通过这样简单的形式完成落实的。很多孩子毕业后跟我写信说,他们就是在我的这种询问中长大的,我的询问,让他们时刻记得心中的梦想。
2.教会孩子坚持——“成功又换了个面貌来找你”
家长告诉我,孩子想练钢琴,想考级。可是,一旦真正进入钢琴练习,枯燥的练习让孩子对成功望而生畏。这时候,我告诉孩子们,梦想实现的道路并不是顺利的,我们看很多动画片就知道,胜利往往需要很多人做出努力,甚至牺牲,但是,成功带来的快乐,永远使一切努力都变得有意义。我们要学会克服困难,并把克服困难当做挑战自己、学会成长的好机会。每当自己厌烦时,我告诉他们对自己说:“看,成功又换了个面貌来找你!”
这样,很多孩子学会了坚持。在我所教的班上,很多孩子都坚持考完了钢琴十级。不是我会教音乐,也不是我会弹奏钢琴,可是,为什么孩子们一个个都坚持下来了,并且取得了好成绩?主要原因就是告诉孩子学会了坚持。2007年,杨雨菲先后获得中国音乐学院第二届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大赛古筝专业六级决赛与第六届和平杯国际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奖赛中美术作品三等奖,她家长兴高采烈地打来电话:感谢李老师教会孩子坚持。
2009年高考揭晓,我原来所教的一个孩子进入了全省前20名,他打电话告诉我,他今年的作文中写道:“踮起脚跟,我们离梦想又近了一分。这是我小学班主任李老师告诉我的一个人生最朴素的道理。”我很感动。不要认为我们难以改变孩子,重要的是我们做了什么。我担任班主任以来,先后有32名艺术类学生在省以上比赛中获得大奖,受奖次数达97人次。坚持,会使一切都变得美丽。
3.解决后顾之忧——“我是你们永远的坚强后盾”
六一儿童节那天,淼淼的爸爸妈妈很早就来到操场等候。这是六年来,我第一次看到他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学校。“同一首歌、同一份爱”文艺汇演开始了,乐队队长淼淼一边敲架子鼓一边和大家一起唱《同一首歌》。他打架子鼓的动作真有点明星风范。淼淼妈妈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李老师,真的谢谢你!当初如果不是你来和我们交流,淼淼爸爸是不会同意他学架子鼓的。现在可好了,淼淼不仅架子鼓打得好,还被特招进了十一中的器乐班!”
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六年前,淼淼爱上了架子鼓,他梦想当一名摇滚明星。淼淼妈妈没有工作,爸爸下岗了。他们在马路旁摆了个炸糖油粑粑的小摊勉强维持生计。生活如此拮据,家里人自然反对他学习架子鼓。淼淼的梦想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在大人看来,孩子的梦想很“幼稚”,根本就不能实现。得知这一情况后,我来到淼淼家,与他的父母进行了有效沟通,并最后让淼淼坐到了架子鼓前。
所以,我常常对孩子们说:“我是你们永远的坚强后盾,有什么需要,就对我说吧。!”
4.实现难点突破——“老师一直在你身边”
马林刚转到我们班来时,语文、数学成绩优秀,但成绩册却写着“良好”。我仔细地查看,发现体育0分。怎么会这样呢?家长道出了实情:他患有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他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孩子也自卑,不愿和人交流,生活自理能力差。家长希望转学能改变孩子的现状。
了解到这些情况,我暗下决心:帮助他实现难点突破。每天早晨,我带着他来到操场上训练运动技能。“走路时,两个脚适当分开点,脚不能碰脚。”“目视前方,身体平衡……”就这样,我带着他一步步地走,慢慢地练,他渐渐学会了正常走路。
马林升入六年级时,恰逢区运动会。我又带着他和运动员一起训练。我让他先认真看别人怎么做的,然后再模仿。开始,他无论如何也跳不过70厘米高的栏杆,有点畏难情绪,我陪着他练,并不断给他打气:“老师一直在你身边!”经过一个月的刻苦训练,他终于垮过了1.2米的栏杆。毕业时,他不仅体育达标,社交能力增强,而且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名校稻田中学的实验班。
孩子们的一个梦想,就是未来一个希望。用心呵护孩子们的梦想,教育就会熠熠闪光!

作者简介
李程  女,汉族,1977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王家冲中心小学高级教师,湖南省优秀中队辅导员,长沙市骨干教师,长沙市“园丁奖”获得者。业余热爱写作,在《班主任》《班主任之友》《年轻人》《社会学校与家庭》等30多家刊物上发表了160多篇文章,并有多篇文章被《读者》和《青年文摘》转载。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9:49:35 | 只看该作者
用孔子的思想引领学生前行
陈培龙
凡君子者,则心生孝敬,行能克己,虑能无怨。
——题记
“我班的事迹被制成光盘送去南京参展了。”
“我班团支部被评为‘县优秀团支部’了!”
……
“现在我宣布,期末考试,我班平均成绩平行班第一,平均每人进步了47个名次!”
教室里欢声雷动,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就像那盛开的山茶花。
三年快过去了,他们终于成了全年级学习最努力、自我管理能力最强、最讲文明礼仪、最尊敬师长、最能反省自己、最勇敢正直的人。
可是两年前的他们让我费尽了心血。这群小皇帝、小公主终于在孔子思想的感召下走向了成熟。
一、反省,让他们明白了孝敬的真谛
2007年8月底,我又迎来了一批新生。按老规距,开学第一周的周五晚上7点钟,得召开第一次家长会。
一个半小时后,散会了。有几位家长没走,围到了我的身边。
“陈老师,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谈论您,说陈老师水平高。我们想啊,这下我们有希望了!”
“哪里,是你们的孩子优秀懂事啊。”
“陈老师,不怕您笑话,我们在家叹苦呢。从小学五年级,孩子就不大听话了,一句也批评不得。”
“他们比我们会说,道理一套一套的,不知从哪儿学来的。”
“管管他的学习,他嫌我们啰嗦,说我们没文化,不懂还要瞎掺和。”
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我也有点懵了:“不是吧,你们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得挺不错啊。”
“现在孩子就听您的话了,在家一点也不孝顺。我们在想啊,陈老师您能不能想想办法,让我们的孩子在家也能懂事孝顺。”
“不孝顺?”这个词重重地砸在我的心上。
星期一的班会课,我很郑重地问学生:“人要不要孝顺父母?”
学生们七嘴八舌道:“当然要。”“不孝顺父母还是人吗?”
“那同学们好好想一想,你孝顺父母吗?你在家怎么做的?”
“我把最好吃的分给他们。”淘气鬼刘广浩脱口而出。
文静的周洁说:“我在家给爸妈帮忙做事的。像洗衣服,摘菜。”
王文倩同学说:“有一次,我妈妈生病了,我还给她端水拿药呢!”
“不错不错。大家看投影: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大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不太明白。”
“这句话是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的,孔子被世人公认为是圣人,他的话是后人行事的准则。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把能经常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当做是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受,仅这样做就可以认为是孝吗?’你们觉得孔子认为你们的做法就是孝吗?”
学生们默默地摇了摇头。
“孔子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苏虞欣说:“老师,我认为是‘经常’。我在家一般不和爸妈顶嘴,但他们太啰嗦了,我就会赌气不理他们。”
王武倩说:“老师,我认为是‘和颜悦色’。以前一和爸妈闹矛盾,我就会生气发脾气,同爸妈大吵大闹。”
孔宁军说:“老师,我认为是‘孝’字。因为如果我们明白什么是孝了,就不会和爸妈顶嘴,就不会和爸妈赌气,就不会和爸妈发脾气。”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孝顺的人是不会顶撞爸妈的。”
“有理。《论语》上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可是,父母有时也很烦人的,是不是?不然,我们的同学怎么会顶撞父母呢?”
张静如讷讷地说:“我妈妈说我,其实,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我在看电视,不抓紧时间学习做作业。妈妈说了几遍我还是在看,妈妈才发火的。”
陶荣成说:“也是,我学习时总坐不住,我爸妈每次都是为这说我,我又总是不服。唉!”
文静的周洁说:“我爸妈总是批评我做事懒散,他们一说我就会同他们吵。”
懂事的宋开梅也同意地说:“好多时候,同爸妈产生矛盾了,我总认为爸妈在烦我。可是事后想想,每次都是自己先惹爸妈为我担心,要是我多懂事一点,就不会有争吵了。”
“老师,老师,我,我.……”同学们都抢着发言,一节班会课很快就过了。
几天后,我接到很多家长的电话:孩子听自己的话了,改了许多懒散不抓紧时间的毛病,即使对自己的教导有意见,也能心平气和地同自己讲道理了。
几星期后,翻开学生的周记:“陈老师,我能叫您一声爸爸吗?您不但教我知识,还教我做人,让我明白了孝敬的真谛——努力少让爸妈为我担心。在您的引导下,我将走向人生的完美的境界……”
这一年中秋节,我收到了63条祝福短信,我收获了63颗金子般的心!我想他们的父母也会收到一声“节日快乐”的祝福的吧!
孝敬不仅是一声问候,不仅是一块美食,不仅是分担一份家务,孝敬的真谛是努力少让父母为自己担心、烦恼。当孟武伯向孔子问什么是孝时,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让做父母的只为子女的疾病担心。给父母减少担心、烦恼,让父母怡然自乐,岂不是最大的孝敬!这也是孔子所说的“仁”吧。
二、责己,让他们明白了克己的真理
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班长王文倩敲敲门进来了。王文倩是我最得力的助手,处理班务积极,能力强。
“老师,我和您说件事。”
我停下了手中的笔:“什么事?”
“这几天自习课,教室里不大安静,影响到了同学的学习。”
我心里“腾”地一下窜出了火:“今天下午有自习课吗?”
“有,是第3节。”
第3节上课后5分钟,我到了教室门口。几个交头接耳的学生见我来了就安静了下来。
我强抑住火气,走上讲台:“同学们,先停一停。我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论语〉十则》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么翻译?”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学生们异口同声道。
“说得太好了。”我故意加重语气,“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果你在做作业或思考问题,你愿意有人在你耳边嗡嗡闹吗?”
刚才在交头接耳的几名学生红着脸小声辩解:“老师,刚才我们不是在说话,我们是在讨论问题。”
“关键是,你们发出的声音有没有影响到同学,这是其一;其二是,你愿不愿意自己今后受到同样的干扰。”
“老师,我们错了。”
我的火气完全消了:“你们也没有全错,讨论问题就没错,只是影响同学错了。那么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呢?”
“上课专心做作业,把不明白不会做的地方留到下课再与同学讨论。”
“这就对了。我们还可以从自习课不能讲话推广开来,比如,你愿意有人骂你吗,你愿意有人随意翻你的东西吗,你愿意有人课间狂奔撞到你吗?肯定不愿意,那这些行为我们自己也不能有。因此,我们在做某事之前要三思而后行——这件事能不能做,做了会不会影响别人、伤害别人。这样才能持续提高我们的自身素养,改掉我们身上存在已久的不良习惯。”
“老师,我以后有错就改,决不为自己辩护。”王珺瑀说,“请大家监督,我保证做到。”
“请大家监督是个好办法。”
祝云柳说:“我有时候犯了错误,可是自己根本没意识到。今后请同学们给我多指出,多批评。”
“请同学多指出自己的缺点,多批评,更是一个好办法。只要我们给同学提出的意见是真诚的,我相信同学会铭感于心的。因为批评是另一种形式的爱!下面,我们就分组讨论自身存在的缺点,用一张纸记录下来,作为我们近期的奋斗目标,好不好?”
“好。”响亮的应声,讨论时激动的神情,让我明白,我的学生并不是有意识地去犯错误,而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对他人造成了伤害。我庆幸自己没有让火气爆发出来,没有对学生造成伤害;我更庆幸我的学生的勇于责己。子曰“克己复礼”,作为学生,只有勇于责己才能克制自己的不理性;作为教师,只有学会了克制自己,才不会让愤怒之火反过来灼伤自己,才能给学生做榜样。善于“克己”,是孔子 “仁”的核心之一。

三、仁爱,让他们明白了无怨的真义
一天,我召集班干部及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开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大家都对各自组里的后进生的学习很不满,认为他们影响了自己组与别的组的竞争。这可不是一个好的思想苗头,这是在嫌弃后进生,是在推卸责任啊,最终一定会影响到学习小组的团结向上。我得要让他们学会全面地看待一个人,评价一个人,要学会去关心帮助别人,而不是去抱怨别人。
我笑着听完了大家的怨言,而后问他们:“这些同学就没有优点了吗?”
他们一愣,我接着道:“比如江俊杰同学,他擦的黑板多干净;周静凌同学,他排的自行车多整齐;傅浩同学,他画的画多漂亮!他们为班级做事时从没怨言,我们为什么就看不到这些呢?这样的好同学,我们为什么只抱怨他们学习成绩不好,而不多去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呢?”
“老师,很难。他们怕吃苦,对学习也没多大兴趣。”
“这是他们的缺点。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改正他们的缺点,帮助他们提高成绩,是不是我们班干部该做的?”
“是,可是……”
“可是,你们不大喜欢他们,这是其一;其二是你们怕好事做不好,是不是?”大家都笑了,“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作为一名班干部,道德要学会爱学生;孔子又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老师相信你们绝不是只会抱怨不会爱的懦夫!”
看着他们都沉默不语,我提出倡议:“来,让我们想想办法,多关心关心他们,调动一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何?”
“老师,我想到一个办法,”张静如小心翼翼地说,“我们平时多注意这些同学,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多找出他们的进步,请老师在课堂上表扬他们,激励他们。”
“这个办法很好,调动他们的内在潜力,激励他们向上,可行。大家记下来。”
“老师,我也想到了一个办法,”王文倩说,“这些学得不太好的同学,就是有点懒,缺乏毅力,其实他们一点也不笨。我们班干部可以分工合作,每天检查他们的作业完成质量,督促他们认真复习预习,一直坚持下去,我相信他们的成绩一定能跟上来。”
“不错,不错,克制他们的惰性,让他们每天进步一点。”
“老师,老师,我……”
孔子说“无怨”,就是教导我们要有仁爱之心。同学有缺点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的班干部要有爱心,还要有勇气去“忠告而善道(导)之”,而不能心中尽是无用的抱怨。只有这样,班干部才能带领同学共同成长,一个班集体才能是健康的班集体。
四、教育感言
俗话说:半本《论语》治天下。我大材小用,用《论语》来治班,收效甚佳。这群小皇帝、小公主,在孔子的“孝敬”“克己”“无怨”思想的指导下,正日臻成熟,俨然有君子之风;我们的班级,正走向辉煌,已屡屡创造佳绩!
作为班主任,应多读读《论语》,从孔子的思想光辉中汲取教育的智慧,把我们打造成智慧型班主任。因为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作者简介  
陈培龙  男,1966年7月生。1987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专,2001年6月江苏教育学院本科毕业,现任教于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从教23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0年。1990年组织班队活动获“明天杯”全国好活动奖。所带班级多次受表彰,个人也多次受县级表彰,其中2007届被表彰为“南京市优秀班集体”。多篇论文获省市级奖,其中《语文课堂教学与思维能力》获中语会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第四届论文评比二等奖,《读罢〈水浒〉话虞候》发表于省级刊物。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9:49:58 | 只看该作者
共同生活是最好的教育
秦  望
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教职员和学生愿意共生活,共甘苦。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我先后在内蒙古、山东、广东、天津、河南等地的重点学校、私立学校带过普通班、实验班、后进生班,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班级管理实践中,我尝试过多种班级管理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师生同共生活。
一、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中国的“借口”文化根深蒂固,班主任每每听到学生为迟到、作业没写完找借口时都会非常生气,批评教育、制度规约、惩罚警戒会有一定效果,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
2004年带新一届高一时,我和学生一起阅读了美国费拉尔•海普的《没有任何借口》一书,书中的观点深深影响了我班同学,书中提到美国西点军校学员遇到军官问话时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校内卫生区打扫不干净一直是卫生委员头疼的大问题,擦栏杆的同学总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推卸责任,有的同学说班里的抹布不好用,有的同学说栏杆太脏不好擦,学习了四种回答问题的方式之后,“没有任何借口”就成了我班同学的口头语,卫生委员找到谁,不再有那么多的借口,而是拿起工具立即行动,遇到问题自己解决。随着“借口是拖延的温床”“借口的实质是推卸责任”“执行,不找任何借口”“记住,这是你的责任”这些思想观念深入人心,班委的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小,班级渐渐步入正轨。
共写班级日记和周记是我带班的保留项目。班级日记由班级所有同学轮流写,记录班级当天发生的故事,形式不拘一格。下面是一篇班级日记的摘录:
……时间将近,比分刚平,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王刚“过五关,斩六将”,带着球,又是一跃,好一个二分球,时间到了。班上的同学欢呼雀跃,也不考虑地板的承重力。31:28,以微妙的差距赢得了比赛,高兴的同时更让我看到了我们班的团结、配合的如此默契。我们班的这些男子汉,多多少少都摔倒了,可又能坚毅地站起来,任凭汗水湿透衣衫,坚持不懈,直到最后。……打完比赛后,有人说那些男生们打起篮球来真的很cool!我们班的凝聚力可能就因为这场球赛而变得更加牢固!我们班真的很优秀,真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活动。
每篇日记都有老师们的回复。我书柜里保存有几十本班级日记,每一届上大学的学生过年聚会时都会向我要班级日记,那是我们用文字共同编织的美好生活。班级日记也成为我下届学生的共读教材。周记则是我和学生沟通的平台,学生会把自己生活、学习、思想上的喜悦与忧伤写给我,我会书面回复或找学生面谈,这时的我又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医师。高三毕业了,学生带着上百篇周记离开学校。有一次在QQ上和学生聊天,她说:老师,我暑期在家翻看周记,哇哇大哭,那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高中生活啊!
当然,共读共写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我还和学生一起读《读者》,读《民主的细节》,读余秋雨、周国平的著作,读名人传记、文学作品,还利用班会时间一起观看中央和地方电视台名栏目以及电影《高三》《高考1977》《孔子》《浪潮》等;我还让学生和爸爸妈妈相互写信沟通来解决寄宿制学校亲情缺失的问题,让家长写亲子教育经验进行交流。
朱永新教授说:共读,是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共写,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乃至于整个社会通过反复交互的书写,彼此理解,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加深认同,体认存在的过程。……只有拥有共同的语言密码,才能真正地共同生活在一起。而共同的语言密码需要共读、对话和交互书写。
二、共学共事共同生活
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班主任是任课教师,当然也不例外。我庆幸我是一名历史教师,历史教学德育化是我的一大特色。
我把历史教学和班级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时,讲到梭伦改革和英国的“光荣革命”,我和学生一起探究“妥协”精神的重要性。学习美国的“制约与平衡”机制,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制度创新,班级设班委会抓常规,设学委会抓成绩,与“值日班长”构成了制衡机制,保证了班级的平稳发展。有一次,班长在课间问题没有听到上自习课的铃声,值日班长走到面前制止了他,保证了班级无声自习制度的贯彻执行。还有一次大课间跑操,一名同学向我请假,我随口答应了,体育委员知道了,找到我说,老师,咱们班是“人治”还是“法治”?我忽然想起来了,赶快道歉。依据跑操请假程序,须体委批条才能准假,我无意中越过了民主程序,体委及时纠正了我的“人治”,这一切使我们体会到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高中班主任,帮助学生取得高考的成功是班级工作的核心任务。提升成绩的重要途径是大量的习题训练,这个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在枯燥的习题演练中体验思维的乐趣。学生考试时,我和学生同时做一份试题,共同经历一次考验,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教训,和学生相互探讨、相互掺扶着走过高中最艰难的一段人生旅程。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我也注意在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濡染学生,看见学生一只手拿着拖把拖地,我二话不说,自己单独承包一段任务,双手用力拖地,学生看到我拖的又快又干净,也纷纷效仿。能促使学生去劳动的最好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一同劳动,劳动本身有一种奇特的功效:一个人只要完成一定量的劳动任务,见到了劳动成果,劳动对他就有吸引力了。我见到走廊里收垃圾的老大爷主动打招呼,并经常跟同学们谈起平凡工作岗位平凡劳动者的可敬,由于我的言传身教,班里同学大都很有礼貌。
“55%考上清华北大”的孙维刚是这样“教”他的学生的:只要不外出,他基本上每天参加值日扫除;大扫除他会到厕所干拧墩布的脏活儿;学生有病,他亲自送他们上医院;他做错了事,或哪怕心里错怪了谁,都会在全班面前检讨……他的学生说,是班主任的言行和对孩子们的真诚让他教到了学生的心上!……我们班同学有良好的修养,来自孙老师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门的老大爷亲切地打招呼;大家严格遵守纪律,来自孙老师迟到了便向我们做检讨甚至到教室外面罚站。由此,我们看到孙维刚的成功不仅仅是教学改革的成功,更是和学生共学共事共同生活的成功。
陶行知说:“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教职员和学生愿意共生活,共甘苦。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
三、共游共玩共同生活
春节期间一个电话唤醒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我在内蒙古带的第一届高三毕业班同学毕业十年聚,大家争先恐后跟我通话,有的说,老师,我的孩子已经七岁了。有的说,您总是穿着笔挺的西服。有的说,老师的歌唱的非常好听(其实我五音不全),更多的同学回忆着那次春游。
记忆飞回十年前的“五一”,天气还有些许寒意,兴致盎然的同学们蹬着板车,驮着工具上山野炊。尽管山上气压低,在山沟里包的饺子煮成了片汤,但笑声一样激荡山谷,饭毕爬到山顶,男女同学分成两列对歌,歌声远播云霄。不知什么时候天空下起了小雨……着急的家长开着卡车前来接应。元旦,近处的同学都回家了,我邀请没有回家的学生到我自己简陋的家中一起包饺子,男孩子踊跃跳下地窖掏萝卜,女孩子则动手和面、剁馅儿,大家一块儿说着、笑着,吃着奇形怪状自己动手的“作品”,心里充溢着甜蜜,师生的心贴的更近了。课下则没大没小的一起跟学生踢足球、跳蝇、踢毽子,一起跟学生跑操。那时除了大学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也没读过什么教育名家的著作,一切自然而然。毕业时,同学们纷纷跟我单独合影,勾肩搭背,师生界限模糊。可那一届高考却是学校应届班中考的最好的班级,我为此受到了教育局的奖励。
魏书生老师每天跟学生做100次俯卧撑、跟学生一起打雪仗、下河摸鱼;童心未泯的李镇西老师跟学生掰手腕、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衡水中学郝郗锁老师常年坚持和学生一起跑操的行动成为学生中学时代最美好的回忆;更有全美最佳教师奖获得者雷夫带领学生做全美旅行,让孩子接触更广阔的世界的疯狂之举。他们无一不是通过共游共玩与孩子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同时收获丰硕教育成果的。
诚如苏霍姆琳斯基所说:“如果你只限于从讲台上看见学生,如果只是由于你叫他来,他才走进你,如果他跟你的交谈只是回答你的提问,那么,任何心理学知识都帮不了你的忙。应当像跟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会见孩子,应当跟他同享胜利的喜悦,共担失败的忧伤。通往儿童心灵的道路要靠友谊,靠共同的兴趣、爱好、感情、感受来铺设。”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和学生拥有共同的生活。
共同生活,不是“看”“管”学生,它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社区成员之间,乃至所有公民之间,通过共读共写共学共事共游共玩等途径彼此沟通,相互认同,共同濡染,促进和谐,在保持差异性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隔阂,拥有共同的记忆,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美好生活的一段人生旅程。
世界闻名的英国伊顿公学,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教师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文艺、体育、聚会等活动,努力融入学生平时的生活之中。伊顿的学生,50个人一个独立的宿舍楼,里面有饭厅、聚会之处,师生同住,各宿舍楼之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比赛活动,体现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氛围。“贵族”气质的学生就是这样“教育”出来的,真正的名校就是这样“打造”出来的。
十年班主任工作生涯的理论与实践使我深信——共同生活是最好的教育。

作者简介
秦望  男,1995年参加工作,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教科室主任、班主任、历史教师,兼《少年智力开发报》编辑。曾获河南省“十佳”班主任、河南省历史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济源市名师等荣誉,在《班主任之友》《河南教育》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00余篇,主编天星《试题调研》等教辅图书十余本,外出讲学30余场,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济源教育》《河南教育》封面人物。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9:50:18 | 只看该作者
用真诚之心点燃希望之火
赵新勇
我们只有用不断更新的专业素养和永不枯竭的爱心通过真诚这条渠道,让一个班级中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健康快乐地成长,才能点燃希望之火。这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魅力所在。
——题记
班主任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学校最直接、最具体的实施者,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其重要性毋容置疑,班级管理工作虽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但班主任的教育手段却需要不断地创新,因为不同的班级,需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学生,需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它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只有用不断更新的专业素养和永不枯竭的爱心通过真诚这条渠道,让一个班级中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健康快乐地成长,才能点燃希望之火。这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魅力所在。我在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中,一直尽力与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用自己的真诚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一、真诚的基石是尊重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一定要区分好管理和育人的关系,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建立在正确的人际关系——相互尊重之上,应该是用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活动。这种关系的确立,必须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真诚相待做基石。
真诚对待学生,这不但包括少说空话、大话,更指真心诚心。当然,班主任不可能事事都做得尽善尽美,也有冲动的时候,但过后有没有机会补救,和怎样补救就成了问题。如果平时和学生有相互尊重的基础,就不会没有补救的机会,甚至很容易获得学生的宽容。比如有一次,我批评一个学生的时候语气很重,批评后也很后悔,但作为老师还是抹不开面子给他道歉,但第二天倒是学生找到我说“赵老师,你是我最尊重的人,但你昨天说的话伤害了我,我本来不想给你说这些,但我又想如果不和你谈谈,以后我问你问题的时候会很不自在。”我听了之后非常惭愧和感动,就对他说:“对不起,我本来应该先向你道歉的。是老师的不对,以后老师一定要注意。”正是有了这种建立在尊重基石之上的默契,才让我的班级管理和教育变得轻松并卓有成效。
二、真诚让赏识拥有灵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假如说学生是乐器,那合格的教师就应该是拥有多种乐器演奏技巧的大演奏家。也许你钢琴弹得很棒,却不懂二胡,你权且可以算作是音乐家。但对于教育来说,这样的教师可能就不合格。因为学生的千差万别要求你必须是全面的乐手。所以,做教师不易,做班主任更不易。要做一个新时代的优秀班主任,就必须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多面手。赏识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正确的教育观念下健康成长,成为独一无二的优秀人才。但赏识不是信口拈来的套话,更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只有真诚之心,才能让赏识拥有灵性,让学生有所触动。
2001年,我的学生魏小晓在开班会的时候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奔马图”,引起了学生的阵阵惊叹,这也折服了我,成为我的赏识对象。我不断地赏识他,鼓舞他,不但让他的美术造诣越来越高,而且也带动了他的学习,并不断地暗示他,希望他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后来我给他提供了“城市规划”专业作参考,这既符合他美术天赋又符合物理专业技能的方向。他很是喜欢,经过努力后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并因成绩优秀获国家奖学金。
2003年有一个学生,成绩不好,但篮球打得特棒,我并没有因为他的成绩不理想小看他,而是让他在我的赏识中快乐成长,高一年级校篮球赛上,他出尽了风头,我成了他忠实的拉拉队员,这个拉拉队员一干就是三年。正是我真心的赏识,让他体会到了什么叫集体,什么叫荣誉,也就是这样的赏识,让他在高三下半年的时候奋力学习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后来带着我的赏识,他在大学里依然快乐地打球,学习。不但成为了校园球队的主力,还在四年之后顺利考上了研究生。
正是这些生动的实例,让我变得更喜欢赏识学生,更喜欢品尝赏识学生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让一个个学子在我的赏识下点燃了自己的希望之火。
三、真诚换来解决问题的契机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并且要面对高考,因此特别重要。高中班主任在教育中要更新学生的观念,就必须先更新自己的观念。没有先进的思想,就不可能引领学生快速成长。我在大量涉猎各领域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深入的研究探讨,逐步建立了指导学生的科学体系。学生出现了生活或是学习上的问题时,作为班主任就需要立刻去解决,如何做呢?孙子兵法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我的处理原则始终是把“攻心”放在首位。因为一旦打开“心结”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生不把自己的问题暴露给你,你纵然有三头六臂也难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但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就鲜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我的真诚相待让学生乐于和我交流,正是这些不经意的唠嗑,暴露了一个又一个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006年我班有一个女同学,平时开朗活泼,但突然有一段时间变得独来独往,郁郁寡欢,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我想她肯定遇到了什么事,于是就找她谈心,开始她不愿多说,在我的真诚的劝导下最终讲出了真相:她在寝室里拿了别人一双鞋,让其她同学发现了。当时我并没有责怪她,因为我认为教育本身是纠正错误,而不是不让犯错误。我推心置腹的话语换来了她的信任,接下来她给我讲述了自己的不幸和出现这种事的缘由。她的家庭是重组家庭,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加上母亲经常给她数说亲生父亲的可恶,让她形成了一定的复仇心理。有一次她的鞋丢了,她就想拿别人的一双。我了解这种情况后,多方开导她,让她逐渐淡化对父亲的不满,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别人,善待他人。让她充分认识到做了错事只要能彻底改正,别人就不会看不起,使她卸下包袱,重新扬起了理想的风帆,并最终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2005年,我的一个学生家长和学生找到我,家长吞吞吐吐地告诉我他的孩子有心理问题,说有什么强迫症。我心里很疑惑,觉得这个学生除了性格内向以外,没有发现什么别的异常,倒是家长很紧张,说要请假到精神病院去看看。我喜欢心理学,平时看过不少心理学书籍,就想试试能不能帮上忙,于是问他有什么特别表现,家长说他每天晚上总是在锁好门后再看看门是不是锁上了,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肯定是得了强迫症。
我当时就坦诚地告诉他,这不是什么问题。我本人就有这样的情况。并且告诉他肯定他爸爸常年不在家,家长说是的。我告诉他,我小的时候也这样,因为我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平时只有我和我妈在家,感觉没有安全感,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不但要看门锁没锁,而且还总要拿着手电到处照照才能入睡,开始我也怀疑是自己有心理毛病,但有一次和另外一个要好的朋友闲聊,发现他也有这个毛病,并且有一次还真逮住了一个藏在他家院子里伺机盗窃的邻居。我的一番话让家长和学生顿时释然了。正是这种真诚,才让一个个看似棘手的问题都顺利解决。也正是靠着这种真诚,我不但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而且也得到了众多家长的感激。  
四、真诚点燃后进生的希望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经过仔细探讨,发现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长时间建立起来的心灵的躯壳,它既是心灵免受伤害的保护伞,又是阻碍做大做强的紧箍咒。比如在成绩差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逆反”往往就是一种自我保护,因为他们经常得到的外部信息不是认同,而是批判、否定,最后他们为了生存,就给自己建立了一个排斥外来信息的躯壳,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免受心灵上的煎熬。但是,于此同时,不管你出于什么样的好意开导他,他都会把你的教导习惯性地拒之门外。要想让这样的学生有所进步,就必须想方设法打破他长时间建立的这种心理“躯壳”。
但纠正一个人长期积累的问题并非易事,不但要有足够的耐心,更重要的是如何发现症结,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只有切中了要害才可能让学生产生强烈地震撼,从而纠正错误观念。2005年有一个学生叫陈二峰,刚接触他的时候,他成绩比较差,还很自卑。我和他深谈了几次,确定他的自卑源于对别人成绩的畏惧。但我努力了好几次都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有一次在电视上看“你想挑战吗?”这个节目时,一个挑战者在5分钟内竖起二十多个鸡蛋,我也试了试,居然真的能竖起来。我灵机一动,于是我又一次把他叫到家里,我按捺住内心的激动,闲聊一会后漫不经心地问他:“你能把鸡蛋完好无损地竖在平整的玻璃上吗?”他说“不可能吧!?”我就给他表演了一次,当时他很吃惊,我说:“没什么神秘的,你也可以做到。”当他半信半疑地接过鸡蛋并在我的指导下最终竖起来的时候,异常兴奋。我趁机开导他说,其实很多事情,只要能够克服这种自认为不可能的心理障碍,就可以做到了,做不到有时候只是因为这种心理限定。在学习上也是一样,做到成绩优秀并不难。关键是要注意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更要去了解别人优秀的原因。他听了之后,沉思了很久。经过这次交谈后,他有了很大的改观,经常主动和我探讨学习问题。不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而且也自信多了,最后以638分的成绩考入北京邮电大学。我正是用真诚这让人心动的火花,点燃他们早已熄灭的希望,并促成他们成才。
伫立教室,看着莘莘学子们渴望的眼睛,我知道我肩上的担子还很重。我很欣赏古人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未来的征途中,我会更加忠于自己的职责,因为那是用信誉立下的铮铮誓言,用信任铸成的切切保证,用良心写成的堂堂契约。用我的真诚之心对待学生,对待教育,对待生活,对待同事,我深信,这不但会让我不辱教育的神圣使命,而且还会让我内心时刻保持愉悦和谐。

作者简介
赵新勇  男,1972年9月生,1995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现任教于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漯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从事班主任工作15年。获得的主要荣誉:“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十佳班主任”“漯河市十佳师德标兵”“漯河市教学先进个人”。发表《我的班主任故事》《影响高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探究》《奏响班级完美的生命交响乐》等文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9:50:35 | 只看该作者
适度的,就是最美的
何风彩
在思想、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以及在智慧、意志和性格的个性特点方面,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只有在了解了这个“世界”,了解了它的全部奥秘以后,培养个性,形成人的精神风貌才会成为可能。
——苏霍姆林斯基
一、教育是无法复制的美好经历
这些年,在各类教师培训班上讲完课之后,总有一部分学员朋友热情地跑上讲台:“何老师,求教你个问题……”“何老师,我想问问您……”老师们的问题常常是:学生不写作业怎么办呀,一赏识学生他就骄傲怎么办呀,学生爱告状怎么办呀等等。每到这时,我就会认认真真、一板一眼地回答:“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真的!”每到这时,前来提问的老师脸上顿时显现出一种莫名其妙的表情。
接下来,我会对他们说:如果教育工作中的任何一个“怎么办”都可以直接而明了地回答出来的话,那教育就太简单了。正像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所说的:“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在教育中,“没有任何适用于一切场合的现成处方。”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教育对象,正如自然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我还诚恳地对老师们讲:在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只有慢慢熟悉了他,也只有这个学生站在了我的面前,我看着他的眼睛,感受着他的呼吸,联想着他过去的成长经历,回忆着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个小故事,我才知道,此时此刻,我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唤醒他,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他。我不会简简单单地去重复曾经使用过的任何教育语言和教育方式。也就是说,我的做法,只有在这个时候合适,也只有在这个场景合适 ——教育,永远是此情、此景、此学生的现在进行时。
我对学员朋友说,你的某个学生骄傲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过去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我一无所知,我脑海中没有活生生的学生个体,也就没有鲜活的教育灵感。所以,我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讲到这里,学员朋友就会若有所思地一直点头。
是啊,教育的艰难就在于,这个世界上没有适合于任何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灵丹妙药”,也正因为如此,教育工作才充满了创造,充满了挑战。于是,我们的教育生活里,学生每天给我们制造意外,我们则每天给自己制造惊喜,教育的的每一天都成了无法复制的美好经历。我想,这也是我校提出“适度教育”的现实意义所在。所谓的适度教育,“是指施教者顺应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期待的心态,在适宜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措施,营造一种安全轻松、相互接纳、健康和谐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者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从而达到教育本真状态,使人的潜能得到合理、均衡、充分的开发。适度教育,既是理想中的教育终极目标,也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是施教者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
我想,具体到一定的教育对象和教育情景,适度的,才是最美的。
二、教育要永远当心负面效应
作为一线教师,20多年的教育经历使我发现,教育理论书籍给我们阐释的是抽象而理性的教育科学规律,一旦接触实践,具体到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情境,就会出现非常棘手的教育难题。的确,许多教育方式在理论上去考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旦付诸实践,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负面效应。
赏识激励这一教育手段好不好?答案是肯定的,有多少学生曾经在赏识激励的阳光照耀下灿烂地成长。但是,我在这方面却有着教训。过去,我班有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调皮捣蛋,挨批评是家常便饭,时间长了,心理上对批评产生了抗体。于是我努力发现他的闪光点,只要他有点滴的进步,就大加赞扬。开始,表扬在他身上还真起了作用,他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于是,我认为表扬是转变他的一个法宝,就天天在课堂上激励他。课堂上,凡是简单的问题,我总是叫他来回答,之后大加称赞:“好,不错!”后来我发现,他在表扬面前又无动于衷了,甚至越来越麻木。我有点纳闷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表扬又不起作用了呢?后来,我从他的日记中找到了原因:原来,听惯了批评的他,最初听到表扬时,觉得老师真的是看到了他的优点。后来,他表现平平常常时,我还不断地表扬他。他觉得老师的表扬缺乏诚意,只不过是在哄自己,怕自己再闹乱子,所以,面对老师的表扬,他开始满不在乎了。看来,表扬泛滥了,不仅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往往适得其反。这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说:“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
曾经,我喜欢用红花表管理班级。红花表上有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谁作业写得好,发言积极,值日情况好,遵守纪律,就会在他的名字上方贴上小红花。那时,我自认为教室里张贴的红花表最能刺激学生的积极性,每当看到红花表上每位学生的红花个数一览无余地展示在全班的面前,那么多学生为争取更多的红花而努力学习、积极表现,我就觉得自己的班级工作做得细致、有效,心中总是非常得意。
但近几年,我废弃红花表不用了。因为我发现这种班级管理措施有很多的弊端。第一、操作起来麻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统计每个人各方面的成绩,核算出积累分数,用小剪刀剪好小红花,然后再一个一个地张贴上去,这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著名教育学者李希贵曾说过:“有效的管理一定是简单的。”是啊,当一项管理措施使我们忙得应付不过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考虑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了。第二、负面效应的存在。这也是我放弃这项管理方式的最重要的原因。该措施开始启用时,所有的孩子们积极性都会很高,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一个阶段以后,有的学生红花积累好多,而有些学生就那么几个红花可怜巴巴地展示在那里。往往两个月时间不到,就有相当不部分孩子对小红花不再追求了。到最后,很多学生对小红花竞争显得有点麻木,班级只有极少数佼佼者对红花竞赛充满兴趣,满怀激情参与竞争。
后来,我开始思考:红花表天天展示着每一位学生的竞争成绩,那些竞争力不强而心理承受能力又弱的孩子天天承受着“我不如别人”的心理刺激,应该是什么滋味?
近些年,我放弃了红花表的使用,采用另外一种方法——“积累成功章”。我专门刻制了一个方形的印章,印章上有几个大字:‘棒极了!祝贺你!’还有一个可爱的笑脸儿,笑脸儿下面刻有三个小小的楷体字:“何老师”。我让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小本子,谁在某方面取得了成绩或是明显的进步,就在谁的本子上加盖一个红色印章,我对学生说:“你的进步和成功会带给我莫大的快乐和幸福,成功章上的笑脸代表老师开心的脸庞,老师期待着分享你成功的快乐!学期末,看谁的成功章积累得多,一个个鲜红的印章就是你成长道路上闪光的脚印。”
我让学生给自己的成功章积累本起一个有个性的名字,并允许将自己的成功章积累本珍藏起来,可以把它展示给别人看,也可以作为隐私保密。孩子们起的名字各具特色,如:“闪光的足迹”“成功的脚印”“我的路”“一路鲜花一路歌”等等,很多同学还用彩笔装饰了封面……有的同学每得到一枚成功章,就在成功章旁边用工整的小字记下了它的来历。我发现一学期下来,许多学生自始至终都对成功章充满兴趣。每位孩子都为自己那几枚成功章激动着,自豪着……把自己前进的风帆鼓得满满的,享受着自己前进道路上成功的喜悦。
我想:曾经的红花表忽略了孩子们的差异,将孩子们的竞争结果天天展示在教室里,使大多数孩子遭受挫败感,每天带着失败的灰暗心理来上学。这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而这种评价方式恰恰会将学生的自尊彻底撕碎,还谈得上什么教育呢?
事实上,成年人当中,不管是工作当中的失败,还是家庭生活中没有处理好的不光彩的事情,都不愿意让别人提起,有时还会努力去遮掩弥补,保护自己那点做人的自尊,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常常将学生之间各个方面的竞争结果不经商量地展示在孩子们面前,这种做法缺失的是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不容忽视的。
每个学生都是一朵稚嫩的花朵,他们有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灵。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任何一个教育手段的运用在对一部分儿童发挥教育效力的同时,很可能已经挫伤了另一部分儿童。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要当心教育方式的过度使用所带来的的负面效应,避免负面效应给学生带来的任何伤害。
三、教育要追求细节的完美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不管你们采用哪一种教育方法,你们都需要一个尺度。”我觉得这里的尺度应该是指细节的完美。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追求细节的完美。在我和孩子们打交道的过程中,令我难忘的往往是教育故事中的那些细节。
某次,同学们正在静静地做课堂练习,我在讲台上抓紧时间处理家庭作业。翻到史尚鑫同学(小家伙儿就属于容易滋生骄傲情绪的一类)的家庭作业,看到字体工工整整(小家伙过去的字体实在很差),我便有意地在那里自言自语般地啧啧称赞:“史尚鑫这段时间的作业真漂亮啊!啧啧!真该好好表扬表扬,让所有的同学们向他学习。但我又左右为难……不表扬吧?写这么好,实在难得!啧啧!……表扬吧?过去一表扬史尚鑫,小家伙儿就,唉,怎么办呢?……”静静的教室里只有我一人的窃窃私语声,好多同学笑了,都扭过头去,看着史尚鑫,我知道那是友善的笑。史尚鑫小嘴儿也咧开了,之后,我看见他绷紧了嘴唇继续写作业。透过那绷紧的嘴唇,我似乎听到一个小男孩对自己说:这次我一定不骄傲!一定!这次一定!……我知道,他会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明天的史尚鑫一定不同于昨天,我相信!……多少天过去了,课堂上的那个细节我永远难忘:那裂开的小嘴儿,那绷紧的嘴唇,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后来,小家伙儿的身上又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作业本上的字体端庄漂亮,每天细心地为班级开门锁门,作文本上一篇篇习作文采斐然……
我就喜欢这样:日常校园生活中密切关注我的学生。我习惯于用一个教育者的眼光去阅读孩子们的语言、微笑、呼吸,甚至他们眨巴的眼睛……与此同时,我的大脑会飞速运转:现在,我该如何用语言感染他们,用行动来熏陶他们,用一个小小的细节去影响他们……
每天晚上,我喜欢记录下白天经历的一个个教育的细节,我反复回味着,陶醉着,并试想: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就这样,我追求着细节的完美,力争把每一个教育细节掌握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从事班主任工作20多年,我经历着成长历程中一次次蚕蛹蜕变般的艰难,我坚持写教育日记,不断反思,总结,提升。慢慢地,我拥有了不同教育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的现场教育智慧。
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只要心怀宽容和期待,在那样的时间,那样的空间,悉心营造一个相互接纳、健康和谐的教育场景,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适度教育,在那样的情境中,你真的能听到学生智慧拔节、思想抽穗的声音。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适度的,就是最美的。

作者简介
何风彩  女,河南省濮阳市实验小学。1986年参加工作。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班主任,全国十佳班主任。教育部首批“全国小学骨干班主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辅导教师,河南省首批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首批教学名师。获濮阳市小学语文教学大赛特等奖、河南省首届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所做的专题报告《我这样带好一个班》《做智慧型班主任》《小学作文教学漫谈》等受到一线教师欢迎,发表教育文章50多篇。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9:51:04 | 只看该作者
投入爱,做最完整的老师
刘爱国
我的人生词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个词。我相信,也一直在证明,当你投入地去做任何事,你就不仅能享受到生命过程中的快乐,还能收获到意外的喜悦。
——题记
从教十几年,不敢说当初读师范是发自内心的选择,可是,当我懵懵懂懂地站上讲台,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后,我可以说,作为一名老师,我问心无愧。
记得一次同事随堂听课,课后问我:“你写诗吗?怎么看起来像在解读你自己写的诗?你那么激情澎湃,那么挥洒自如,我们都听醉了!”看着他们疑惑的表情,我笑了。其实,她们不知道,我只是习惯投入。站在讲台上,我已经完全忘了我自己。
一路走来,我因为投入而获得,也因为投入而幸福。
一、投入爱,做学生的“爱老师”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你明天将生活在过去。”我把它奉为经典。我认为:人的一生,就应该是奋斗的一生。“生命不息,奋斗不已。”
我曾经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而今,我在全国有名的省级示范学校,有机会学到更多新的教学理念,可以更沉稳地走在我追寻理想的道路上。
这一路上,是我抛洒汗水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付出爱和收获爱的过程。我热爱我的工作,热爱我的学生。我投入地去爱,也使我在这一路上收获的爱远超过我付出的。可以说,我在我的工作中付出多少爱,我的学生就加倍回报给我多少爱。
最初在乡中学工作时,我只比我的学生大三四岁,学生和教学几乎就是我的全部。上课时间,我们在一起,下课时间,我们还是在一起,甚至,放学了,我们也常在一起。没有人告诉我是否应该要这么做,我只是真的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的学生。这种爱,说是沉醉其中也不为过。爱的回报不期而至:工作第一年,全区统考,我任教的班级超过镇中学,取得全区第一名,这是学校有史以来第一次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三年后,通过应聘,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省示范学校县一中。进一中之后,迎着新同事怀疑的目光,我不敢懈怠,当然,我也不会懈怠。高中学生比初中学生大三岁,显得更成熟,更懂事,也更好沟通。我在学生身上找到了一种朋友一样的感觉。每次上课,我把课堂当成一个舞台,尽情展示,而学生的眼神,诠释了他们对我的喜欢和爱。我很享受这种感觉。我知道,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我也就成功了一半。他们喜欢我,就会兴味盎然地学习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才是魅力最大的老师。期末考试,我任教的两个班,在十几个班中,囊括了所有的第一: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提高率。
因为投入,所以不断探索;因为投入,所以期望更好。很多老师害怕上公开课,拒绝上接待课,我却恰恰相反,我喜欢上课,也喜欢能有机会和同行切磋,所以只要学校需要,我都会全力以赴,从不敷衍了事。我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上鲁迅先生的文章,会像先生一样愤激,让学生无法不激动;上《长亭送别》《祭十二郎文》《泪珠与珍珠》《我与地坛》等文章总是忍不住眼中含泪,让听课的老师和学生感动得潸然泪下。我曾在一堂课上感动所有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也曾在一次教学比武中感动所有的评委。我有记录生活的习惯,我为他们的感动而感动,写下的《让我的感动感动你们》在一次征文中获全国一等奖。
因为我在课堂上全身心的投入,学生尊敬我,也喜欢我。他们笑我是演员,说希望永远看我的“表演”,做我的“粉丝”。分科后不再在我班上的学生,遇见我时常常会流露出深深的失落感,他们还是常常拿他们的作文来给我看,喜欢再到我的办公室来坐一坐,总是羡慕我那些现在的学生。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爱我的工作,这种热情让我比别人更轻松、更快乐地取得成绩。我两次参加县以上教学比武,两次获得一等奖。所教班级成绩每期都是年级前茅,三次获高考优胜奖,并和备课组成员一起取得了学校有史以来高考语文的最好成绩——超过择优录取学生的市一中,取得全市第一名。
而我更看重的是学生对我的认可。他们亲切地叫我爱老师。他们爱我,一如我爱他们。他们对我的爱,让我觉得当一名老师真的很幸福,我深深地沉醉于我的工作中。
二、投入爱,做学生敬畏的人
一直记得魏书生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不当班主任的老师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老师。所以,在我没当班主任的时候,虽然也常听身边的班主任抱怨,可我仍然渴望那种完整的感觉。
虽然因一直担任团委、工会等工作而没有担任班主任,但似乎没有人怀疑我能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工作近十年后,我做了六十多个孩子的“家长”。那一刻,我有一丝紧张,更多的是激动。我要做一个让我的学生敬我,服我,爱我,亲我的班主任。
古语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把我的第一课,放在了军训。
为期一周的军训,七天时间,不论晴天还是下雨,我都陪在训练场上,用新兵训练的标准要求学生。我对学生的要求,比那个刚退役不久的年轻教练更严厉。我的观点是:要做就做最好!我这个编外教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所有教官有目共睹的,总教官在最后演练时当着很多教官对我说,刘老师,你办事全力以赴,让我这个当兵出身的人也深感佩服,我给你敬礼!他真的给我敬了一个军礼,弄得我挺不好意思。
军训结束,正式开学,我在军训中的投入,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有了成效。我们班明显比别的班级上路要快,班风班纪甚至超过了实验班。
从严要求,这是我的治班原则。但我的严不是凶,而是投入更多爱的一种严厉。因其如此,我的严厉能被学生接受。记得班上一个全校有名的调皮学生的家长曾对我说,刘老师,我孩子谁都不怕,只服你啊!
这个孩子,进校时是年级最低分,而分班也是通过“关系”指定到我班上的。报到时,我一眼看到他那“大哥大”的派头,心中就有数了。军训过程中,借着那种气场,我让他明白:“大哥大”再强,还得听我这“大姐大”的。军训过程中,他也还算规矩,甚至还主动帮我做些事情。但我也知道,要“收服”他,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果然,开学不到一个月,他就出事了。那天晚自习上课后近十分钟,他才一摇一晃地出现在教室门口,脸是红的,一只手还流着血。他喝酒了!我的心一沉,心里不由有种挫败感。我喝住他,没让他进教室。也不理他,转身就进了办公室。他乖乖地跟在后面,进了办公室。我仍然不说话,只用眼睛狠狠瞪着他。我想他能读懂我的眼神,那是又气又恨的眼神:我在他身上花的时间实在太多了,我恨铁不成钢!在我的逼视下,他羞愧地低下了头。良久,我才冷冷地说了一个字:说!他说,同学生日,他本来不想喝酒,可他那些“兄弟”揶揄他,说他现在完全变了,变得没种了,以前谁都不怕,现在却怕了一个女的……他被激怒了,一口气喝下一瓶啤酒,然后,把瓶子砸了!手就是这样弄伤的。他们见他这样,一下全怕了。“我不喜欢他们那么说你。”最后,他说。没想到是这样,我的心中涌上一丝感动,可我没有表现出来。只走过去,把他手指拿起来用酒精消毒,包上创口贴。我说:“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不会为逞一时之能而放纵自己,如果你真想维护我的尊严,绝不是这样意气用事,我平时是怎么跟你讲的,你知道该怎么做。这一次,你已经违纪了,我相信这不是你的本意,但你得记住,绝没有第二次!”
从这以后,这个学生虽说成绩不理想,但他不再为班级添乱,更多的时候倒是呈现出了他可爱的一面。不管在哪遇见,他都会大声地叫你,也会在节日里买一束花偷偷放在你的办公桌上。
这一年,我班上接收了全年级最“差”的两名学生,可是,一年过去,我没让学生工作处的老师为我班的学生操过心。学生说怕我,怕我的眼睛,怕被我盯上。学生处的老师曾半真半假地对我说:“如果班主任都像你这么当,那我们可就要失业了。”
三、投入爱,做学生的“爱姐姐”
教室里,我是严肃的,有时甚至是严厉的,但是在另一个地方你能看到的只有我的笑脸。那是学生的生活区——寝室。在那儿,我就是最关心他们的姐姐,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我给予他们我能做到的,让他们能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心。
很多时候,我去寝室和同学们一起聊天,了解他们生活上的困难。一旦得知有同学钱粮不足或带少衣服、被子,总是及时为他们解决。所以,每次我去寝室,她们都很开心,而熄灯以后,我掩门出去的时候,她们都会追着问,老师,你明天还来吗?我说一定来,你们好好睡。我在门口站一会,等他们完全平静下来,再轻轻走开。常有同学骄傲地对我说,老师,别班的同学都很羡慕我们呢!我能看得出来,就连我班男同学在听女同学说起晚上的快乐时光时还说我偏心呢!
了解了我对他们的爱与关心后,他们有什么困惑或心理上的压力,也会向我倾诉。很多次,学生来我的办公室,或者在路上追上我,有时甚至到我家里来,向我倾诉他们的烦恼,或寻求我的帮助。我静静地倾听,为他们指点迷津。每次谈话结束,学生总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我也很欣慰。每次放月假,都有些远道学生不回家。如果我没有外出,我会把他们叫到家里来吃饭。有时,也叫上他们一起去外面的麻辣烫店,让他们解解馋。记得有一次带几个学生出去吃麻辣烫,等到我付过钱走出店门,老板从学生口中得知我是他们的班主任时,竟不敢相信,说:“有这样的老师?我还以为是你们哪个同学的姐姐呢!”
学生是那么可爱,他们会记住你的每一点好。教一年的学生,不管是在校时还是离校以后,他们叫我“爱老师”,“爱姐姐”,完全把我当他们的亲人。一到重要的节日,会送我精心准备的贺卡。有时在楼梯间看见,惊喜的表情也总是在他们的脸上瞬间绽放,让我感觉特别温暖。投入爱,是我所愿,而获得他们数倍的爱的回报,却总带给我惊喜。
四、投入爱,做学生的好朋友
“要做就做最好!”这是我送给学生的第一句话。我对自己也是这么要求的。我投入地去做我想做的每一件事,因为我想做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好老师,好班主任。也想让学生明白,投入地去做,就一定能做好。我走近他们,做他们的好朋友,更期望给他们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要想做学生的朋友,就要了解他们。在很多老师视早恋为洪水猛兽时,我和我的学生坦然谈恋爱,这也得益于我的另一身分——语文老师。语文课本上有很多经典的爱情故事,这不是我们需要回避的话题,爱情本来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我的不避讳,被别班同学玩笑地解读为“鼓励恋爱”。事实上,我们班的同学能淡然看待男女同学之间的相处,反倒化解了很多朦胧的感情。不方便直接跟我说的话,他们就写进周记本里,他们知道我每一篇都会认真读。在这里,我们几乎无话不谈。我们彼此了解,彼此融合。周记本也常被孩子们视为最珍贵的本子,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告诉我,姐,别的书我都卖了,但你放心,周记本一本都没少。
课堂上,我们谈古论今,课堂外,我们一起活动。有人说:“多年父子成兄弟。”而我和我的学生师生一场,相处最短的不足一年时间,可我们的关系也可以用“兄弟”来形容。毕业后,学生大多叫我爱国姐姐,有些学生甚至在写给我的贺卡上直接写上“爱国”的称呼。我从不认为这是对我的不尊重,我知道,这是他们向我表达感情的另一种方式。因为,我们是朋友。
做班主任,的确很辛苦,会遇到难缠的学生,也常有不希望发生的事发生。可是,这么多年来,因为我全身心的投入,更因为我让学生意识到我是那么在乎他们,所以,更多的时候是幸福和满足感充满我的内心。
一路走来,有学生伴我一起走过,苦与累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逝,而甘与甜的味道却在心中萦绕,让人沉醉。投入地工作,投入地爱学生,于我而言,就是幸福。

作者简介
刘爱国  女,湖南师大附中中学一级语文教师。从教十余年,多次担任高三教学工作,学生高考成绩优异,2007年所教班级高考成绩居全市第一。有论文10余篇在《湖南教育》《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国家级、省级奖。参与的国家级课题获全国一等奖。两次获市(县)级教学比武一等奖。担任班主任,班级年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2007届高三时接手年级最差的一个班,一年时间扭转乾坤,学生在高考中考出了优异成绩。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9:51:23 | 只看该作者
做一条生活在海底的大智若愚(鱼)
沈  忠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坚守并不易,它将是我做人做教师的行为准则。
——题记
这个标题来自我的教育故事:上课时我要学生用一句话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后,李斯琦同学举手对我说:“沈老师,我想在黑板上写一句话评价你,可以吗?”我说:“没问题。”她很快在黑板上写下了:沈老师是一条生活在海底的大智若愚(鱼)。我看完后,笑着对她说:“你太恭维我了,谢谢你!”课后,我对这件事反思了很久: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当班主任仅仅有爱是不够的,“糊涂的爱”学生不会买账。班主任必须要有教育智慧,才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奋斗的目标是争取做一条生活在海底的大智若愚(鱼)。
一、千万别溺死在自己的香气里
2005年9月,我接手235班,第一次批改学生的周记就被杨思薇同学所设计的班会活动吸引住了。前部分文字灵动而富有弹性,看得我心旷神怡,但后半部分议论太多,我对此进行了点评:叙述生动有趣,但主题的暴露过于直白,含蓄一些会增加读者的审美空间。针对我的评语,杨思薇同学紧接着交了篇随笔《文字是给读者欣赏的》进行了“回击”:“我从不认为直白的文章就是没有水平的文章,而那些艰涩的文字才让读者叫苦叫累,读者看文章,是欣赏,是享受,不是拿着字典来研究……所以,交上这篇随笔是想告诉老师,以后,我可能还是不会写出您喜爱的‘含蓄文字’,不是反抗,是写不出……”看到这里,我先是一愣,然后心里一笑:“魔”高一尺,“道”可得一丈呀!思量了一会儿,随即在她的周记本上赋小诗一首:一朵花//能开//你就尽量的开//千万//别溺死在自己的香气里。我喜欢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我选择,我喜欢”,唯有如此,教师才不枉称为“平等中的首席”。
写完评语后的第三天,我就参加了常德市组织的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培训一个月,阔别已久的课堂让我体验到了“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的真滋味,我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吸吮着知识的营养。教授们深刻的思想,渊博的学识,洒脱的个性,较之十几年前更能震撼我,促使我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状态进行了痛苦的反思——
近几年之内,我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十余篇文章,教育教学工作有了一些起色,它们有如花香一样让我迷醉,甚至使我“沉醉不知归路”。培训期间,成慧芳教授向我们学员介绍了《跳出手掌心》一文:中国的学人大都有这样的心理顽疾,当自己成为教师后就希望变成如来佛,让学生无论怎样跳,即使是跳出十万八千里,也跳不过自己的手掌心。这篇文章使我清醒地认识了自己,在班级管理上我虽然倡导民主的风气,竭力主张学生标新立异,发展个性。但平心而论,在学生面前潜意识里做如来佛的“老大”情结还是有的——“老大”就意味着不图进取,停滞不前。成教授在介绍此文结束时,针对做学问她还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冷水泡茶慢慢浓哟!”这极富哲理和生活气息的话启迪了我:心浮气躁是读书人最大的敌人,劝学生千万别溺死在自己的香气里,自己更要身体力行。做一条生活在海底的大智若愚(鱼),才不会被香气溺死。
一个月的培训结束后,我领悟到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学习只是一个副产品,生活才是学习的目的,教育的根基是学生的自治。基于以上认识,我形成了自己的治班理念“欣赏、尊重、民主、幸福”,希望我和学生们能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小心点,别让“口香糖”粘着了
课间,“喜剧大师”张宇同学调侃“物理王子”吴涛同学:“下课了你还坐着一动不动,你不担心我把你平抛出去。”弄得吴涛同学一脸尴尬。
“迈克尔•乔丹”宋祥博同学做了个潇洒的跳投动作,观者大呼:“好!”
“小天王”宋正毅同学正在引吭高歌:“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
……
193班是个很有特色的班级,班上人才济济。学生个性突出是件好事,但老师如果引导不当,资源就不能很好地整合和利用,整个班級就会出现“诸侯割据”的局面,最终会让学生的个性“流离失所”。
培养学生的个性,注重打造班级文化,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从同学们特别关注的“友谊”入手,出了《友谊》的周记题目,让同学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友谊如灯,能给人温暖,能照亮人前进的方向。”
“友谊如绳索,既能帮助登山者攀上山顶,又能捆绑住自己。”
在此基础上,我又启发学生思考做人和交友的最高境界,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著名散文大家余光中所写的《朋友四型》:
(1)高级而有趣。学问渊博,又不乏幽默风趣,就像新鲜的水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很好。
(2)高级而无趣。学识多,但做人机械刻板,和他交往像吃药,有点苦。
(3)低级而有趣。这种朋友极富娱乐价值,世界上任何话题他都能接下去,至于怎么接法就不用你操心了。他的全部学问,就在不让外行人听出他没有学问。
(4)低级而无趣。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整天无精打采。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余文进行了发挥:第三种类型的朋友就像口香糖,口感好却无营养。部分同学的审美追求仅仅停留在“口香糖”的层面上,并以之为时尚,这种不图进取的倾向相当危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很好的反思,给自己定好位,然后向新的目标前进……
放学后,“喜剧大师”张宇同学挺严肃地问我:“沈老师,你说我是‘口香糖’吗?”我笑了笑,反问道:“你说呢?”张宇同学没有作声,我顺势补充了一句:“小心点,别让‘口香糖’粘着了。”话音未落,张宇同学也跟着笑了起来,会心的走了。
从此,“小心点,别让‘口香糖’粘着了”成为了大家的口头禅。班上各路“英雄”似乎都已“淡出江湖”,潜心读书之风渐长。“喜剧大师”张宇同学改变尤其明显,他在周记中写道:“我要让同学们发自内心的佩服我,我要让自己有一种‘椰风挡不住’的魅力”。说到做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中考时他轻松的考上了重点高中,全班同学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一晃几年过去了,去年春节,我和张宇同学在大街上相遇,互问寒暄后得知,他已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分手时,他还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小心点,别让‘口香糖’粘着了。”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到了钱钟书先生在《谈教训》中颇有意味的一句话:“有学问能教书,不见得有学问;没有学问而偏能教书,好比无本钱的生意,那就是‘艺术’了。”他告诉我们不同的学问含金量是不同的,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有些知识将被淘汰,过剩的知识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惟有能牵引学生心灵的学问,才是真正的学问。拥有了它们,才能作到艺术的教书。为此,我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首先练好自己的水性,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学生也一一“拉下水”,“游”了一段时间后,师生的水性都大有长进。“鱼”翔浅底,才能万类霜天竞自由。
三、你还是那个不卑不亢的你吗?
10年前,在主题班会“感恩”的话题上,我给学生有滋有味地谈论起了自己的老师:“在我一生当中,有一位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他就是我们津市一中的特级教师李季益校长。他最富于感染力的并不仅仅是其渊博的学识、学者的气质、满腔的爱心,而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不卑不亢。”在说这话的同时,我用红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不卑不亢”四个醒目的大字,并用手指着这几个字说:“不卑不亢,就是不自卑,不高傲,形容对人的态度恰当而有分寸。古人云:人情练达即文章,怎样才能把这篇文章做出特色,望大家三思而后行。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坚守并不易,它将是我做人做教师的行为准则,望大家和我共勉……”
一堂主题班会课愉快的结束了。
教书的日子平淡而充实,我实实在在地做人,认认真真地读书,兢兢业业地教书。我以平等、民主的思想和学生交流,在我的眼中,每一名学生都是黎明的曙光,都是幸福,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并渐渐体会到:当班主任的过程就是和学生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生活有如家乡的澧水河,静静地流淌,微风吹拂时,偶尔还能泛起一两朵小小的浪花。
时光荏苒,2008年元旦时,我接到一张明信片,上面写道:“我现在终于长大了,终于知道年轻的偏激,也知道纯洁只是一场童话,但我会让自己做一个完善的人——不卑不亢——我一辈子都记得.”署名陈琴。”“做一个完善的人”道出了我的教育理想,我感到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延伸。因陈琴是当时学生中的佼佼者,有此觉悟我也不是过分惊奇。真正让我震撼的是去年收到的一封信,信从云南红河口大酒店发出,署名是“你的学生”,其身份是一名普通的酒店员工。信的开头是这样的:“也许你觉得很奇怪,突然收到远方卡片。真正相处只是在师生之间,而如今,我已参加了工作,应该是个大人了,实际上我还达不到那种沉着冷静的境界。音乐响起,你的名字冒了出来,你还是那个不卑不亢的你吗?”读到这里,想到千山万水之遥还有一颗心惦记着我,若干年前的“不卑不亢”还能被人追忆,我的眼泪忍不住留了下来。我体验到了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进入人性的深深地感动油然而生,这种快乐远非浮华功名所比——如果能够让爱满天下,我还奢望什么呢?
在与学生交往中,我呼吸到了最清新的空气,感受到了最会心的笑容,他们牵引着我的心灵,让我有一种置身天国的感受 。一段时间,有一种声音始终在我内心深处激荡:我还是那个不卑不亢的你。
2010年元旦,我收到了很多学生发来的短信祝福,其中陈蓉同学写道:“沈老师,您可一定要把0615班这个品牌打响,任重道远啊,我可是受益匪浅的一个!我们0615班的同学在大学里都很勇敢,我现在还担任了班长,虹霞是学委,思薇是学生会的……沈老师,是您让我们成长得那么快的,一起加油!”
看着留言本和短信,回首一起走过的日子,我想说:班主任工作是一件累人的活,也是一件充满挑战的活,还是一件可以酿造幸福的活。“欣赏、尊重、民主、幸福”的治班理念,让我学会了爱,感受到了幸福。爱满天下,夫复何求!
著名作家周国平谈人生时说:“人都是崇高一瞬间,平庸一辈子。”—如果生活平淡如水,我想对老师和同学们说:请把自己变成一条“鱼”。

作者简介
沈忠  男,湖南省津市市一中高级语文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从教19年,致力于探索班级文化建设、语文教学与人的发展等重大课题,取得了一些成绩,先后在《中国教育资讯报》《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多种教育期刊上发表文章十余篇。2003年被评为津市市优秀教师和津市市新课程改革优秀辅导教师。2006年被评为津市市“十优”教师和常德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2008年被评为津市市高考状元优秀辅导教师。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9:51:42 | 只看该作者
善抓教育契机,打造精彩
乔  静
班主任是无条件爱每一个学生的人,是为每一名学生创造不同发展空间的人,是用心呵护孩子心灵的人,是与学生共同体验生命历程的人。
——题记
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个性特征、不同思考方式的人,这就决定了教育方式时时刻刻都要变化。在这不断变化之中,存在着许多真实鲜活的教育契机。教师只有抓住这些教育契机开展各种活动,学生才能在活动中互相交流、合作,撞击出智慧的火花,触动自己的心灵,并有所感悟。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抓住教育契机开展各种活动,打造教育的精彩。
一、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开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动
班级中不同学生身上总会有闪光点出现,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微小的闪光点,大张旗鼓地宣传,使孩子在榜样的作用下不断成长。
那是深秋的时候,天渐渐地凉了。为了保持教学楼内的温度,学校给门厅安上了门帘。周二上完操,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回楼。进门时,门帘显然成了一个障碍。不是碰了学生的头,就是挡住了学生的路。孩子们躲躲闪闪地往里走着,队伍变得有些凌乱……这时只见我们班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停在了大门口,揽过门帘,吃力地向上举着,连小肚皮都露了出来。堵塞的“交通”又畅通了。我们班走完了,后面是三年级,这位小姑娘并没有放手,仍然坚持着,直到全体回楼队走完才回教室。虽然已经是冬季,但是我在孩子的头上分明看到了汗滴……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同时也被另一种不和谐的现象刺痛着。为什么她会这样做而我们却没有想到?为什么看到她那么吃力地举着,却没有一人帮一帮她?为什么我们在她这样做的时候却熟视无睹,心安理得的享受呢?德育就是示范,我想我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契机使全班同学受到教育。回到教室后,我把亲眼目睹的这一幕告诉了经历了此事却未予以关注的孩子们。同学们不时向她投去赞扬的目光。我见时机成熟,便把刚才的问题一股脑地抛给了学生。孩子们的心是透明的,我从稚嫩的脸上看到了他们的自责。片刻的沉静过后,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有的说她想让队伍继续整齐;有的说她怕门帘碰了同学;有的说她不怕累;有的说她的心很细;同学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我请这名同学自己谈谈当时的想法。她很腼腆地说:“我想让同学顺利通过,不受到伤害。”她的话音未落,只听班内的一名男生说:“她是一个心中有同学的人!”班内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我又说到:“就让我们用行动向她学习,做一个心中有他人的人吧!”
第二天回教室时,又有同学主动把门帘抱了起来。回教室后我再次和孩子们交流此事,我说:“看到同学们心中有他人,主动做好事,我真为你们高兴,如果能再巧妙些就更好了!”第三天,只见两名男生把门帘别在了门把手上。既没有耽误上课的时间,又帮助了他人。
这件事情过后,主动帮助同学的人多了,有了困难无人问津的少了;能够换位思考的人多了,同学之间的矛盾减少了;主动为集体做事的人多了,发现问题等待他人解决的情况少了……班内呈现出一种团结向上、互助友爱的和谐氛围。
二、抓住学生间存在的问题点开展关心他人的活动
教育过程中随时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要及时捕捉到这些问题进行教育引导,不断修正孩子们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行为,促进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班里有一个极重度听残的孩子叫小亦。因为残疾,有时也被不懂世事的孩子讽刺,一次我亲耳听到孩子们背后叫她“小聋子”。这声音深深地刺痛了我。孩子们对残疾同学的绰号叫得是那么得轻松,他们体会不到小亦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也无法理解残她每天来上学需要多么大的勇气,需要克服多么大的困难。回想以前,我让大家帮助小亦做点事,大多数同学也愿意去做,不少人还很积极。但是他们在做好事时,往往是出于“我能帮助你”的优越心理,并没有意识到扶残助残是“平等关怀”的自觉行动。我深知体验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任何教育方法都无法替代的,因为体验是触动学生心灵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我利用周末开展了“做一天残疾人”的体验活动,要求孩子们在周记上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孩子们有的做了一天的盲人、有的做了一天的听残人、有的做了一天的肢残人……
有个学生在周记中写到:我体验了一天做耳聋残疾人的感受。虽说耳聋不耽误吃,不耽误喝,也能走,还能跳。但是在周围一点声音都没有的情况下,我的心好寂寞呀!爸爸是相声迷,在看相声,我也凑过去看。只见电视画面上两个相声演员的嘴一张一合的,爸爸笑得前仰后合的,可我就是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呢!真是急死人了!
孩子们的感受十分真切。我让孩子们在队会上把自己的体验、感受进行了交流。因为我深知:交流是德育的最好方式,交流就是以情激情,就是融情和导行。交流中孩子们得出了:“我真的理解残疾人朋友了,他们的生活真不容易呀!他们太需要关心、太需要理解、太需要帮助了!”我顺势向孩子们介绍了小亦每天把教师讲的课录音,回家反复听,克服困难学习的事。孩子们被感动了,不再歧视她了,下课后,同学都会主动地询问她:课上的内容是否听清楚了?有的给讲解复习;在活动中,总有同学和她一起愉快地做游戏,小亦的脸上笑容多了,渐渐地融入集体中。如果不是那深埋的耳蜗,你根本看不出她与别人的区别。班里献爱心的人多了,班集体更融洽了。
三、抓住父母与孩子间的矛盾点开展亲子活动
随着“四二一”家庭模式的普及化,家长把所有的爱与期望全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孩子在享受的同时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当他们彼此间的愿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产生了矛盾。
一天送完放学队后,只见我班一名学生和家长边争吵边往里走。仔细一问原来是孩子抱怨妈妈晚来接自己,妈妈则说在家做晚饭,忘记了时间……我引导孩子理解妈妈来晚了,是为了给他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妈妈辛苦是为了让他获得更多的营养,即使迟到了,我们也应该理解。听了这些,孩子很惭愧地低下了头,向妈妈道了歉。
反思这个现象,我感到父母与孩子之间太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了。于是决定利用“三八节”的机会,搭建一个亲子之间沟通的平台,使他们在化解矛盾的同时,能够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沟通的快乐。“三八节”的前夕,我号召学生以“和妈妈说说心里话”为题写一段话给自己的妈妈。为了让家长了解这次活动的目的,我给家长发了一封信了解活动的开展情况。
在回信中,家长们除了表达自己的感动之外也敞开心扉表达出平时难以直面孩子的心里话。如云鹏的妈妈出差在外,他的爸爸在信中给他写了这样一段话:
在这封信的开头我首先要感谢你们的乔老师,感谢她启示我以这种方式和你说一些心里话。这第一句我要说“云鹏对不起”。还记得去年冬天的一天,我骑车接你回家的路上,因为我骑车时靠一辆三轮车太近,把你刮了下来,你重重的摔在地上,可我还骂你在后面不老实。其实不到一分钟我就明白这事不怨你了,可是我却没说什么。后来我经常想起这件事,想起你重重地摔在地上的那一瞬间;想起你爬起来后那无辜的目光;想起你挨骂后委屈的泪水。想起这些我既后怕又内疚,后怕是因为那有可能把你摔坏,内疚是因为爸爸制造的过错却让你承担了后果。现在爸爸真诚地向你说“对不起云鹏,希望你原谅爸爸”。
之后,利用队活动的时间我把家长的信交给了孩子们,孩子们被爸爸、妈妈真挚的话语打动了。此后,理解父母的人多了,埋怨父母的人少了;亲子之间融洽的多了,发生矛盾的少了……家庭和谐了,发生问题找自己原因的多了,在班里同学间指责的少了,班级和谐多了。
四、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开展小队专题活动
学生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如果他们能够学会与人合作将会受益终生,因此在班级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合作成了时代赋予班主任的一个新的使命。
学生中存在着许许多多有价值的关注点。他们或是关注环保、或是关注礼仪、或是关注学习……以这些点为契机开展集体教育,历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和谐集体的形成。
经历了漫长的暑假,孩子们回到了学校,使沉寂的校园又充满了生机。一大早,易人拎着一个装得满满的大布袋子走进教室。易人的小脸也红彤彤的,汗水顺着脖子直往下流。这时李想大声问道:“易人,你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呀?是给大家带的礼物吗?”
易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哪儿是什么礼物啊,是我利用暑假收集的废旧电池。”
“暑假天那么热,你不在家好好休息,收集什么废旧电池呀?”
“你可别小看这一节小小的废旧电池,它的危害可大了……”易人认真地向大家介绍起了废旧电池的危害。
“老师,易人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我们成立一个假日小队吧,这样我们就能收集更多的废旧电池了。”
听着孩子们的对话我想这么有意义的活动,我何不抓住这个机会大张旗鼓地开展下去。于是我说:“好啊,谁愿意参加课下就到易人那儿报名吧!”在同学们激情中我们的“绿天使小队”成立了。队员们坚持每周回收废旧电池。当孩子们遭到冷遇伤心流泪时,我鼓励他们要想干成点儿事哪能一帆风顺,逆境中要拼搏、要坚持;当孩子们取得成绩得到认可时,我告诫他们不能骄傲,要脚踏实地;就是在自己歇产假时也随时与他们联系。由于我的倾心指导,孩子们一坚持就是四年,这个小队被评为了北京市优秀假日小队。面对红艳艳的证书,孩子们欣喜兴奋的同时一再表示:能坚持这么久是与绿天使小队这个集体给予自己的力量分不开的,与同伴的相互支持分不开的,这成绩的取得与大家的合作分不开的,真诚的合作才是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正是孩子们有了这种认识,他们在集体生活中能与伙伴合作,班集体成为团结向上、活泼进取的先进班集体。
抓住教育契机开展活动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抓住契机进行教育的内容要与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相结合、与学生的培养目标相结合,这样可以避免教育的随意性。另外,教育契机只是进行教育的切入点,怎样进行教育需要教师有缜密的思考和一套完善的措施,这才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才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保障。

作者简介
乔静  女,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渐渐形成了“尊重、善导”的班主任工作特色和注重体验的工作方式,先后获得北京市丰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中队辅导员、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特等奖等荣誉称号。多次在区内的班主任培训中作经验介绍。撰写的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在不同层次获奖。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9:52:00 | 只看该作者
塑造健康心灵,促进和谐发展
王惠娟
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真理、诚实正直的学生与仅仅是学业突出的高分学生相比,前者更有利于社会。
——(美)詹姆斯•多姆生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精神成长,因此,心灵的教育是最终的教育。十几年来,我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中,把传授知识与塑健康心灵作为我的教育宗旨,把爱的教育作为德育核心,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使每个孩子都快乐成长。
一、培养阳光心灵
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使我养成了每天倾听、阅读孩子们心灵信息的习惯。我坚信孩子们在小学阶段的任何心灵烙印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生活。因此,我始终重视培养孩子的阳光心灵。
2001年9月,我市进行学制改革,小学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四年级的学生根据情况分别升入五年级或六年级。我班学生大部分升入六年级,年龄较小、成绩较差的一部分学生与其他班分流下来的学生一起升入五年级,仍由我任班主任。
新学期一开始,班中人心浮动,见昔日的伙伴兴高采烈地升入毕业班,不少女孩子课间趴在桌子上痛哭,有孩子在日记中流露出“天塌地陷”般的痛苦,自卑的阴云笼罩着班级。面对此情此景,我很心痛,下决心要让自信的阳光照亮孩子们的心灵。深思熟虑后,我策划了以“自信伴我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要想走进学生的内心,老师必须先畅开自己的心扉。我首先向学生声明:“我是个负责任的班主任,我渴望今后能成为你们的朋友,你们将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坚信,今后的两年,我们将一起度过人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时光。我渴望了解咱班每位同学的优点,我要为每个成员喝彩。”
我布置了下次班会的主题——“轰炸优点”:要求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所有优点写成文字在班会宣读,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每个人进行“优点轰炸”,以期达到“悦纳自己,欣赏他人”之目的。为此,我为主题班会设计了这样的环节:①自我展示:醒目地亮出自己来;我是金子,我要发光。②集中“轰炸”:你真棒,我们为你喝彩。③畅谈感悟。
在“自我展示”时同学们都笑了:王乾是原班的“数学大王”,吴止境是古筝高手(后被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录取),闵杨是大家公认的“金嗓子”(小学毕业时出版文集《心和爱一起走》),李淑朋、戚龙飞、原野是运动健将(此后我们班在学校运动会中稳拿团体第一),杨丁正直、无私,被誉为“小法官”……在集中“轰炸”时有同学哭了:“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夸我,我没想到我有这么多优点!”在畅谈感悟时同学们都很激动:“我们不是差生,我们每个人都很优秀!”
那次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了两个课时,大家一致认为,我们班是个宝藏,我们要齐心协力,把我们的班级建成全年级乃至全校最优秀的班级,并制订了“荣誉、勇气、大气”为我们的班训。一年后,我们班被评为“河南省红旗中队”,毕业前,班长闵杨被评为“河南省十佳少年”,而“优点轰炸”成了我每学期班会的保留节目。
学生向外看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产生失望情绪,而让学生真正进入自己的心灵星空,领会其中的美丽,是找回自信的重要手段。有些同学按惯性思维,总认为自己成绩差而觉得低人一等。我又组织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己。我告诉同学们:学校生活只是我们丰富人生的一个方面。我布置了《我是好样的》命题作文,要求写自己校外不为同学所知的优点,如“我是个孝敬的孩子”“我是天才小厨师”“我是个好姐姐”“我是文明观众”等。此后,我发现他们主动参与班级活动,那个曾经整日沉默寡言的小沛还成了班级黑板报的美编。
“是金子就要发光。”“五四学生,潜力无穷!我要努力!我要成功!”每天班长都带大家高呼口号,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为了进一步自我认定,我们班接着进行了“特长展示”活动。大家都在跃跃欲试地做准备,小白却为难地找到我:“老师,我不会手工,不会变魔术,啥特长也没有。”我问:“你在家里有爱好吗?爱玩什么?”“我,我会转呼啦圈,能一口气转几百圈。”“那咱就玩呼啦圈。”小嫣也来问我:“老师,我切面条切得很细,算特长吗?”我说:“当然算。”最后,特长展示在一阵阵惊呼中进行,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同学们再次认识到:我们班藏龙卧虎,谁都不可小看!
为了把“自信伴我行”的活动上升到理念层面,我又让学生总结阳光心灵的智慧心语。孩子们总结出了许多富于哲理的语句:“要做到必须先想到。”“快乐从今天开始。”“不是生活充满痛苦,而是我们不够坚强。”“活出自己的精彩。”……
二、塑造阳光形象
在我教过的所有班级里,我都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阳光形象。我告诉学生,阳光形象是自己的品牌,是自己的广告,是自己独特的风景。
健康的个人心灵,良好的班级精神风貌,必须通过一言一行展示出来。我为同学们设计的阳光形象是这样的:
1.微笑每一天
早晨起床后,对着镜子微笑——嘿,你真棒!
微笑着面对亲人——谢谢,您辛苦了!
微笑面对老师同学——有你真好!
微笑面对陌生人——见到你真高兴!
微笑面对一切——世界真美好!
教室后面贴着小书法家李婷的横幅——微笑是阳光,微笑是甘泉,微笑是世界流行语。
微笑成了我班的招牌,可我发现小然同学还是郁郁寡欢的,同学描述他的样子——阴天转多云,多云转阴天。我让他观察同学们的神态如何,下课做什么,他说:“不是我不跟别人玩,是别人不跟我玩。”我引导他认识生活的美好、同学的关爱,我每天带大家喊:“小然、小然,笑一个!”他由开始的低头偷笑,到后来扬头大笑,每次我都与同学们为他鼓掌,后来的他心中有快乐,脸上有笑容,身边有朋友,成了一个阳光男孩。
2.昂首挺胸每一步
“穿上你简单而美丽的衣衫,唱着你动听而快乐的歌谣,昂起你高贵的头颅,挺起你自豪的胸膛,迈开你坚定的步伐,我们迎接挑战,我们一起成长!”同学们常用这几句话互相勉励。集体活动中,我们班的神气劲儿也总引来别班同学羡慕的眼光。为了做学生的表率,我学习了瑜伽,学习了服装欣赏等,无论在何等状态下,只要在学生面前,我都尽量使自己的形象美一些、气质高雅些。
三、心和爱一起走
美国教育家、素质教育的倡导者詹姆斯•多姆生说: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真理、诚实正直的学生与仅仅是学业突出的高分学生相比,前者更有利于社会。我希望让爱的阳光普照孩子们的心灵,我相信爱是知识的方向,有了爱的指引人生才更有意义。我希望每个人都成为爱的发光体,照亮他人,照亮集体,照亮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1.爱他人,让别人因我而快乐
我的教室里总有一句话:“我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快乐。”每次写作文《我的爸爸妈妈》,学生都是泛泛而谈,缺乏真情。如何让学生理解“付出比收获更快乐”,如何让学生怀一颗感恩之心,让爱滋养心灵呢?我设计了一个活动:采访家人,让他们把有关你从孕育到出生到上学所发生的难忘故事讲给你听,然后到学校交流。“我出生了,爸爸幸福得哭了”“我为什么叫温馨”“奶奶为我洗尿布”“妈妈的不眠之夜”“外公陪我踢足球”“爸爸陪我练古筝”……在这些鲜活的故事中,学生重新认识了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再写《感谢有你,让我的生命亮丽》《我拿什么给您,我的亲人》等文章时,学生以饱满炽热的笔触表达了对亲人、对老师同学的感恩之情,他们还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行动,让家庭更幸福、让教室更温暖。
2.爱集体,让班级因我而自豪
学生的幸福感跟他在集体中的作用成正比。
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给每个学生分一项任务,让班级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主人翁意识,自发地呵护集体荣誉。这学期我班小张同学因买“三无”小食品、小玩具被学校的值日生发现,取消了我们班的纪律红旗、卫生红旗资格。在随后举行的班会上,同学们诉说着为争得集体荣誉李燊、余青锋冻裂了双手,徐云飞为打扫厕所扭伤了脚,丁小兰等几个女生则声泪俱下地恳请大家管好自己的手和口,不要害了自己害了集体。
我的学生在网上建校友录和QQ群时,几乎都冠以“最快乐的××班”,有届学生更是喊出了“永做实小人,永怀六五心,永远是朋友,永远一家人”。每届学生毕业时,我们都要走遍校园的每个角落,然后洒泪相别,相约未来。
3.爱人类,让世界因我而生动
“9•11事件”不久,我在班干部小丁的日记中看到这样一句话:“美国的霸权主义我早就看不惯了,‘9•11事件’真是大快人心。”我沉思良久后,布置了一项作业:周末查找“9•11”资料,分析“9•11”的危害。周一同学们在班会上分享资料,我把一幅幅照片展示给同学们看,在痛心与惋惜的气氛中,小丁反省了自己,他明白了恐怖分子不仅炸毁了美国的世贸大厦,也是向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挑战,更是对生命和尊严的践踏!他还提议全体起立,为遇难者默哀。
把学生的心灵引向广阔的外部世界,让学生们成为胸怀博大的地球公民,成为我的教育追求。
“东南亚海啸”“5•12之痛”,“奥运北京”“巴靳斯坦的孩子”“金融危机与我”,“地球生态与我”“城市文明与我”……这些都成了学生校外关注、课堂讨论的话题。我清楚地记得学生的真情道白:“我爱阳光,我爱泥土,我爱祖国,我爱和平。”我们在唱到“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时,我分明感受到师生心灵的共鸣。
四、心灵和谐,快乐人生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教育不仅为了学生明天的幸福,学生当下也应该是幸福的。
1.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也快乐
我力求在集体中营造人人平等的价值观,不抛弃,不放弃。让优秀的孩子承担更多责任,让平凡的孩子也享有尊严。
我教过一个叫冬冬的孩子,智力发育有缺陷,拣到不洁食物就往嘴里塞,指头被自己咬烂,口腔也被抠得红肿发炎,刚入学时常受别的孩子欺负,我为冬冬特意制订了“每日提醒”心理治疗方案,请家长、同学配合,每天每个时段由某位同学专人负责看护冬冬,提醒他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我手把手教他写拼音,一遍遍教他读汉字,每天由我给他奖励小红花,每天全班一齐说一句鼓励他的话。他成了受全班保护的小弟弟,五年后的毕业典礼上,一直徘徊在我身边的冬冬拿出自制的心形贺卡,上面写着一行小字:“您是我永远的妈妈!”
在一次毕业前夕的家长会上,一位家长动情地说:“我的孩子成绩平平,但在这个班他过得很快乐,很有尊严。是王老师让我认识到孩子的善良也是笔财富。谢谢您,王老师,也谢谢所有同学。”说完,她深深地向大家鞠了一躬,我也连忙鞠躬还礼,一时间,教室里泪光闪闪,掌声阵阵。
2.书籍是学生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心灵营养素
在课堂上,我会用激情的语言,带学生走进人物丰富的心灵,感受山川风物的多彩,体会古诗词的精妙,赞叹汉语言的神奇。在每周的“书海拾贝,美文欣赏”课上,我们认识了成为作家、社会活动家的盲聋哑人海伦•凯勒,认识了为民族解放坐大半生牢的南非总统曼德拉,认识了不向命运屈服的贝多芬,认识了屈原,江姐,富兰克林……《临终之言》是我每届学生必读的文章,“拿去我身上的每一丝纤维,拿去我身上的每一根骨头,每一束肌肉,让一个聋女听到雨滴敲打窗子的声音,让一个哑儿能在棒球场上欢呼……”每次我与同学们都会被作者那种完全无私的奉献精神与豁达从容的胸怀所震撼。每次读后,孩子们不仅表示长大后要献血,去世后捐献遗体,还督促家长走上街头的献血车……
在“轻扣诗歌的大门”活动中,同学们诵诗、赛诗、写诗,与诗人对话……那情景,真的让我感到:孩子们的心灵在诗文的滋养中更饱满,更亮丽了,他们令我惊喜,令我自豪。
2003年,我成为学校的心理辅导员,并在校内建起一间高水准的心理辅导室,我在课余为更多的同学解读心灵故事,倾听他们的忧伤,用我的爱与智慧,驱散他们心中的阴云,带他们走进阳光地带。2007年,我通过考试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2008年11月,我受学校委托,通过教室广播向全校同学做心理辅导讲座《心灵和谐,快乐人生》,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爱与宽容,学会诊惜与努力,并教同学们一些情绪渲泄与疏导的方法。此后,在“我理解------”系列心理健康活动中,我鼓励同学们去认识现实的不完美,理解人的不完美,学会宽容,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社会培养大批健康而快乐劳动者。我将本着“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也快乐”的教育理念,用我的真诚和爱,用我的知识和智慧,在童心深处播撒阳光,让每个孩子都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王惠娟  女,1963年6月毕业于汝南师范学校,任教于驻马店实验小学。从事班主任工作28年,第九届全国妇代会代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驻马店市“十佳”班主任,驻马店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教育宗旨:既传授知识,又塑造健康心灵;教学方针:以爱的教育为核心,在语文教学暨班主任工作中,贯穿中国文化精髓,贯穿国际视野,贯穿科学精神。教育格言: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也快乐!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9:52:15 | 只看该作者
要看到“阴影”背后的“阳光”
杨素菊
以一种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来面对学生,你会发现一些表面看来很糟糕的事情原来也有它积极的一面,负面材料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正向教育资源,用心分析它,智慧运用它,真的能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题记
好友展展说我是那种到七十岁还会拄着拐杖跳舞的人,整天乐呵呵咧着个嘴笑,笑得眼角都堆满了褶子。可去年秋季刚开学的那个月,我却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
一、我的天空中没有了太阳
开学第一天,我满怀期待迎来了51名孩子。
这群孩子挺开朗挺爱闹的,见面熟,完全没有初次相见的陌生感。他们第一天见面居然聊得热火朝天,完全忽略了我这个班主任的存在。上课铃响了,他们依然兴高采烈地聊着,我用力拍着桌子他们才停下来,还一个个瞪着迷茫的眼睛无辜地看着我,好像我很不应该打断他们交谈似的。
致了欢迎辞和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开始进行初一新生的入学教育,打算讲讲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特点、注意事项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没想到刚讲几句下面便嗡嗡声四起,我不得不拍着桌子提醒他们注意课堂纪律,谁知不到两分钟嗡嗡声又起。
结果是一节课我停顿了无数次,拍了N次的桌子。
看着这群虽已步入初中可行为习惯连小学也毕业不了的的孩子,我忧心忡忡。毕竟这不是一两个孩子的个别情况,而是普遍性的问题。该如何把这支“杂牌军”训练成“正规军”,我心里没底,感到压力很大。
利用第四节课外活动,我进一步明确了注意事项及纪律要求,组建了临时班委并进行了分工,明确责任,设立了值日班长。我心想,以后应该会慢慢步入正规了。
可没几天,数学老师找我告状:“你们班学生可真新鲜哪,上课男生敢拿打火机烧纸卷当烟抽,居然还翘着二郎腿,女生照着镜子抹口红涂眼影,要气死我啊!”我火冒三丈,立马跑进教室揪出捣蛋分子好一通批评。
历史老师向我诉苦:“你们班学生欺负我眼睛近视,故意拿胶水抹在讲台上,把我教科书都粘破了。”天!我无语。
宿管办主任向我反映问题:“你们班男生在宿舍内烧矿泉水瓶子玩,差点没把蚊帐燃着。”我晕!
此外我班学生还打破了一块消防柜玻璃和一块门芯玻璃,外加抠掉了N块墙壁磁砖,拔光了教室门前花池内的草美其名曰“让小草根部晒晒太阳”;在教室内外墙壁上印上了无数只大大小小的黑脚印!
心力交瘁,我的天空中没有了太阳!
二、“成长天空”的游戏
那天,又是一个灰色的日子,晚上九点半查完寝,我一回家便打开电脑登上QQ,好友“成长天空”也在线,一看到他我便大发感慨:“这日子没法过了!”然后把学生带来的种种烦恼一股脑都倒给了他。
“呵呵”,他发过来一个笑脸和一句话:“咱们做个游戏吧。”
“好啊。”
“1+8=9,5+4=9,3+6=9,4+6=9,2+7=9,仔细看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4+6=9算错了。”
“呵呵,我就猜你会这么说,很多人也这么说。可见,每个人的思维定式都是在挑错误,你为什么不说,这是一组和为9的算式,其中4道题算对了,1道题算错了?同理,老师看学生的眼光也是如此,很多人只看到学生的缺点或问题,而忽视了孩子的许多优点或一些负面现象背后的正向资源。比如有的学生胆小,但你想过吗?胆小对应的正向资源是什么?是谨慎、稳重等优秀特质,其实每种特质都是双刃剑。只要在其中加入一点积极的元素,它就会成为优点。如果你一味的只是抱怨、呵斥,负面强化只会导致学生朝你不希望的方向发展。就好比拍皮球,你用的力越大,球的反弹力也越大。不论正面特质还是负面特质,你强调得越多,它越会朝你所强调的方向去发展。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有时是我们老师把学生推向了不好的方向。”
“面前有阴影,是因为背后有阳光。开心点,多动动脑筋,相信你会柳暗花明的!”他给了我一个阳光灿烂的笑脸,同时也给了我无尽的思考:班级中发生的种种看似有阴影的事件背后有没有阳光呢?一个个负面材料的背后有没有正向资源呢?
我做到了让学生觉得他在这个班中很重要吗?我让他们感到成功、幸福了吗?我批评他们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合适时,告诉过他们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吗?我说的话就总是对的吗?……
一番心灵的拷问,让我感到惶恐自责。我真得改改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了!
三、杨俭的泪水
班里有个男生叫杨俭,他很小时父亲就外出打工,他快上初中时父亲才回来。听学生说他六年级暑假两个月中只有三天呆在家里,其余时间全在外流浪,被父亲找到后打得头破血流。进入中学以来他就没做过作业,上课捣蛋,下课吊儿郎当,走路一摇三晃。有一次体育课就因为老师批评他把男生往女生身上推,居然动粗口骂体育老师。
他在老师、同学的眼里简直就是“混世魔王”,即便如此,他也是我的学生,是我教育的对象,我一直在寻找机会接近他,试图走进他的内心。
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他又一摇三晃地来了,站在我面前,吭哧半天说:“老师,王英男碰掉我的书,我把她的课桌推翻了”。说完一副大义凛然听凭处置的模样。我心想:好小子,怕人家来告你你就先来“投案自首”了。但像他这样的“顽主”能主动说出自己的过错也够不容易了,我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虽然他做了错事,但这种主动认错的态度不是很好吗?这个看似有阴影的事件背后不是照样有阳光吗?看到他那戒备的样子,我不由得笑了:“杨俭,知道老师这会儿想什么吗?”他疑惑地看着我。我说:“你知道老师多感动吗?我今天突然发现,你原来是一个多么坦率真诚的孩子啊!能主动来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很好。今天老师不批评你了,以后遇到事情要学会克制自己啊。”
竖起的羽毛平伏了,他低下了头,我看到他眼圈红红的。他还站在原地不走,片刻后他说:“老师,我也想好好学,只是老控制不住自己。其实,我觉得我以前也挺聪明的,小学三年级时,上课就没听过讲,我只把数学课本看了一遍还考七十八分呢!”听他这么说我心中大喜,这孩子已经向我敞开心扉了!我赶紧鼓励他说:“其实你现在也很聪明啊,老师还记得你开学时的自我介绍,‘我叫杨俭,但我没有二郎神的三只眼’,多有个性啊!我就喜欢有个性的人!”“真的?”“真的!”我鼓励地看着他。“其实我小时候长的很可爱,比现在好看多了,我下周把照片拿来你看看吧?”“好啊,要顺便把小学五六年级的课本也带来啊,相信一两周你就能搞定了!”“OK!”
接下来发生了连我自己也觉得惊喜不已的事情,他那天跟我讲了许多他过去的事情,讲他翻墙外出,讲他抽烟,讲他跟着混社会的哥哥打架,讲酗酒的父亲喝醉后如何打骂他们母子……
我看到了他的眼泪,开学以来他第一次动情的流泪。我也流泪了,既为了他不堪回首的过去,更为了他对我的信任。
“与天空和大地的距离相比,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远”,人们早已习惯了用猜疑和戒备把自己的心包裹起来,只为怕被轻视怕被伤害,此时此刻,一个饱受冷眼的孩子真诚的倾诉让我的心变得柔软起来。我沉浸在感动里,好久好久……
李镇西老师说过:“教育,离开对心灵的触动就不可能有成效。”我很庆幸,庆幸我看到了“阴影”背后的“阳光”,假如那天我抓住他因为小事推倒人家桌子这件事而大批特批的话,我想就不会有那次直入心灵的谈话,我和学生之间那堵心墙也不知何时能够推倒。
四、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要做的就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作用,体验到成长与成功的喜悦。
清代军事家杨时斋就是一个合理用人的典范。他让哑巴传递密信,跛者守坐放炮,聋子置于左右使唤,他善于发现这些看似无用之人的正向资源,具体分析,因人而异加以引导,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一个班级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初中时的班主任总说:“人上一百,各形各色。”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性格迥异、生活习惯各不相同的一群人生活在一起,他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更有一部分人的某些习惯或行为让老师、同学难以忍受。比如我班丁柳洋同学是个大嗓门,还缺乏自觉意识,不分场合地大叫大嚷,总是影响周围同学学习,大家对他意见很大,调座位时没人愿意跟他同桌,他自己也委屈的不行,觉得受到了排挤。我想:大嗓门就没有可取之处了吗?我们的早操口令不就需要一个大嗓门来领吗?不如让他去领操,在操场上大声说话,再适当引导他说话声音大小分场合,稍加注意,慢慢改变,不是一举两得吗?结果一试,果然不出所料,他的早操口令声音洪亮,同学们出操时士气很高,同时也对他刮目相看。我趁机鼓励他一番,对他不分场合大叫大嚷的毛病稍点一二,嘿!居然很奏效!那孩子写日记说“我得管管我的大嗓门,早操时好好为大家服务,平时说话降低音调,免得影响别人。”
我让平时爱动、精力过盛的黄亮当班里的卫生监察员,课间班里转一圈,发现哪个乱丢垃圾了及时提醒其捡起来;让爱画画不分课上课下的几个同学组成板报小组,一有任务,不等提醒,他们主动保质保量完成,既锻炼了自己也赢得了大家的赞赏,觉得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同学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主动学习,也逐渐都能做到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了。
以一种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来面对学生,你会发现一些表面看来很糟糕的事情原来也有它积极的一面,负面材料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正向教育资源,用心分析它,智慧运用它,真的能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面前有阴影,是因为背后有阳光”,我觉得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工作方法,尤其在我们这个后进生较多的环境中,更需要一种积极达观的态度去面对学生中每天发生的千奇百怪的事情,让我们用爱心唤醒自信,用尊重塑造人格,用鼓励点燃梦想,用毅力锻造坚强,用宽容期待成长,耐心等待花儿开放。

作者简介
杨素菊  女,1977年生,毕业于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1997年8月进入南阳市二十六中任教至今,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获得市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所参与的十五规划课题《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获全国二等奖、市一等奖,《意外的惊喜》《由一则消息引发的思考》等多篇论文获省、市一等奖。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班主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6:59 , Processed in 0.1044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