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 组织实施重点工程项目 2010-2020年,以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为目标,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为重点,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教育工程。 一、双语教育有效推进工程。实施双语幼儿园、农牧区双语寄宿制学校、民汉合校普通高中、各学段双语教育衔接体系等建设项目。建设双语师生实名制管理数据库和优质双语教育资源库。 二、基础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实施农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农牧民定居点学校建设、民汉合校普通高中建设、城市薄弱学校建设、超大班额学校改扩建项目,改善“国门学校”办学条件,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建设好一批特殊教育学校。实施农牧区教师住房和周转宿舍建设项目。改善农牧区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 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加快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加强职教园区建设项目,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建设一批示范性中、高等职业学校和优势、特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双师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建设计划。 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落实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和对口支援新疆高校建设计划、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及办学空间拓展计划、研究生基地建设及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创新计划。实施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计划、科技创新及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实施“211工程”、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和紧缺人才专业建设项目、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五、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开展义务教育教师的全员培训、双语骨干教师培训、校本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和校长研修培训等项目。实施农牧区双语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免费师范生教育计划。实施国家对口支援新疆双语教师工作方案,对口支援省市选派教师赴疆任教,选派新疆教师赴内地相关省市接受培养、培训。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程。完善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六、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中小学计算机普及工程,建成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遍及城乡的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有效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实现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全覆盖。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七、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程。建设汉语国际推广中亚基地,支持在周边国家开设和办好孔子学院、中学孔子课堂。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外国专家计划。实施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扩大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实施留学新疆计划,增加留学生政府奖学金等资助力度,扩大在疆留学生规模。 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实施双语幼儿园幼儿伙食补助、中小学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及助学金项目。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在南疆三地州农牧民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免学费政策的基础上,逐步对全区农牧民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免学费政策。继续实施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涉农涉煤等艰苦专业学生、师范生免除学费计划。建立普通高中和研究生助学体系。实施中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九、教育对口支援工程。以双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落实内地省市对口支援新疆教育工程项目。实施内地示范性普通高中、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支援新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计划。深化内地高校对口支援新疆高校计划。启动内地中小学优秀校长、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来疆支教计划。继续实施内地高校大学生来疆实习支教计划和西部志愿者支教计划。完善区内城镇中小学对口支援农牧区学校计划和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到农牧区学校任职任教计划。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计划。 十、教育管理水平提升工程。实施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书记、校长、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员、班主任、辅导员、幼儿园园长培训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