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左手翻史书--韩扑(第一部分)与中学语文文言古诗有关的历史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2:01:29 | 只看该作者
第23节:陶令不知何处去(1)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有怎样的玄机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里都选的古文名篇。其取人之处,即在于它真真假假地描写了一个叫做“世外桃源”的地方,因此成为古今中外的文人、驴友与玩家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所在。
  
  一般人往往忽略的是,在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期到刘宋初期,类似“桃花源”那样的地方,其实是有很多的原型的,在当时也根本不是什么稀奇事物。   
  也就是说:桃源并不远。人就在桃源,桃源怎么会远呢?   
  东晋时,中原一片混战,世家大族及作为其家产的农奴纷纷南下,在江南新垦植的地方圈地,建立新的庄园。晋的皇族司马氏在南方推举司马睿建立东晋以后,皇帝手里一没有大军,二没有钱粮,三没有人才,所以,只好与士族门第“共天下”。除了皇上姓司马之外,小朝廷里的显要职位和东晋境内很多战略要地的军政长官,其实都归士族门阀之间协商分配。
  
  如此,则东晋的政治大局实际是一种“大贵族代理政治”,皇权是很弱的。在东晋境内,除了贵族们着力经营的肥沃庄园,皇帝的官吏能够管辖的范围和力度都很小。如果,皇帝的威权与国是能够下达到每个乡村聚落,则皇帝将有基础建立直属于自己的强大军队和赋税进项,并用进项培植、招徕人才,皇权就会坐大,门阀的日子那时候恐怕将不好过了。所以,东晋皇室在立国的100多年中,一直想实现自专的军队和赋税系统,但是又一直招致来自士族势力的掣肘。
  
  这就给老百姓提供了开辟“乐土”的空间和必要。   
  西汉末年开始,很多中原百姓成群结伙,逃进南方的深山老林,自给自足,这是当时社会的一大现象。扑现在看东汉末的人口资料,常看到“人口锐减”这个词,其实这些“锐减”的人口,多数不是死亡,而是跑路了。跑到哪里去了呢?比较多的是去巴蜀、荆州、瓯越、武夷等这几个方向。他们到达南方后,多选择闭塞、险要的山林深处,开辟平地而居。其中发展得比较大的聚落,以乡党为核心,选出首领,称为坞主。坞主选精壮组成私人武装,在聚落周围修筑壁垒,这就形成了坞壁或坞堡。这种坞壁的结局,或是被朝廷招安,或是被贵族武装攻灭,或是继续独立下去,成为土豪。
  
  晋宋时,皇帝从贵族那里得不到钱粮人力,所以对细民的征求徭税都非常重。史载,当时贫者不复堪命,很多逃亡入“蛮”,成了山民甚至山越。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主角渔夫从武陵的某个小渔汊子出发了。   
  让我们跟在渔夫的背后,把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提到的细节放大,来看看真实版的《桃花源记》是怎么回事——   
  武陵是当时荆州的一块很大的半开发地区,境内地形复杂。为什么这位武陵渔夫要驾船“缘溪行”,往上游的深山老林里去呢?小河沟才被叫做“溪”。渔人捕鱼,不往水阔鱼多的地方去,而要顺着小河沟逆流而上,这种行为本身就很蹊跷。是因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吗?不是。他肯定是在溪水里发现了什么异常的东西——当时的朝廷,对于当时的逃户聚落,是悬赏诛求的,渔夫到上游去冒险,当然有他的目的。再联系后文渔人出了桃源的所作所为,更是理当如此。
        
第24节:陶令不知何处去(2)         
  文中说桃花源的入口在什么地方呢?在一处不显眼的山洞洞口,洞外还有一条可走船的溪水。这就有意思了:如果桃花源里的居民真地一直与外界“塞绝”,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用巨石把“极狭才通人”的洞口封死?很显然,桃花源里的居民,跟外界一直是有交通和往来的,甚至可能有买卖。
  
  渔夫眼中的桃花源里又是什么情景呢?跟外边没什么区别,只是更富足些。陶渊明特意强调了一句:“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里边的人,穿着竟和外边一样!如果他们在这里真是“避秦时乱”而“不复出焉”,那么,这里又该会是什么穿戴风俗?而外通的洞口就在那里,又怎么能称为“绝境”呢?
  
  如果陶渊明真要把桃源塑造成一个脱离王道的乐土,那他为什么还要用心强调这个细节呢?   
  下面更明显了:桃源中人见到渔夫(生面孔),“大惊”(立刻明白了他的来意,而且怀疑他背后还有人,甚至官方的军队),“问所从来”(揣测他背后还有没有人),“便要还家”(马上把他看起来了),“设酒杀鸡作食”(稳住他,灌迷汤),“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明明有村,头领却端着不出来,小民的智慧就是这样),“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就都是忽悠了——“无论魏晋”,怎么还能穿着当时的衣服,能用当时的口音说话?强调自己是“避秦时乱”来的,意在暗示自己不是归本朝管。其实,他们如果是秦时就在桃花源里住,到太元年间已经有600多年,就算当初只有几户,根据马尔萨斯的人口计算公式推算,这时也定然繁衍成老大一个镇店了,那么,这片土地又该有多大?
  
  接下来双方都装糊涂,渔夫给他们讲“外边的故事”;村民们装傻,也跟着“感叹”。   
  渔夫为什么装傻?因为他知道得太多了,随时可能被灭口。接下来几天,村民轮流请他到自己家里招待,可以推测,就在同时,桃源里的头领们一定在讨论:这个鬼头鬼脑的家伙是不是官府派来的探子,有没有必要干掉他。
  
  过了几天,没什么动静,大家心一软,而且怕渔夫的家属把他失踪的事告官,于是才把他放还了,但临走时还是向他申明:“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个渔夫一脱离险境,马上原形毕露:“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此处全用短句,以强调渔夫行动的迅速、坚决。他没有回家,而是直奔官府,由此也可以反证扑前文关于渔人“缘溪行”别有用心的文字。
  
  太守非常重视此事,“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马上就派人出发了,可是一回去渔夫就发现:自己的记号已经被破坏了,去桃源的路被隔绝,“遂迷,不复得路”——怎么回事?一定是渔夫从洞口出来,背后就有人跟着他,见到记号就给破坏掉了,就像阿里巴巴对付四十大盗那样的手段。
  
  最后提到的南阳刘子骥,是个名声不错的人,听说这个案子,准备前往探险,还没找出什么成果呢,不久便生病死了,所以,“后遂无问津者”,那往后就没有提出去找桃花源的人了。
  
  “遂”表示动作的先行后继,在此处隐含了因果关系的意味。奇怪,为什么是“因果关系”?刘先生死了,应该由更多的人站出来,完成他未竟的遗愿,加倍地去寻找这块世外桃源才对啊?原来,刘子骥是有身份的人,他的探险队不比渔夫那样单枪匹马,所以,要是他找到桃花源,那里边的人恐怕就要在劫难逃了。所以,很有可能,这位多事的刘先生不是善终,这里也许是作者加的一个隐语。
  
  为什么桃源中的人要除掉他?渔夫和刘子骥的背后就是官府,官府到来就意味着苛政,苛政猛于虎也,杀他就意味着打虎!在当时,常有这样的失踪案例,某个“采樵深入无穷山”的探子,往往突然就失踪了,原因正在这里。
  
  还有一个细节,《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诗”里明明说:“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衣服都是古时的穿法,但“记”里面就变成了相反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表述,可见,陶渊明作《桃花源记》实际上并不纯然如大路上说的那样是“塑造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而是要记述一个社会现实:晋末,大量的人口苦于赋税徭役,成团躲起来,在影子经济的地下社会里生活。最终,东晋朝廷的基础日益衰微,终于被门阀士族赶下了台。
        
第25节:陶令不知何处去(3)         
  这实在是一个朝代无奈的教训。   
  让我们回到《桃花源记》的第一个字:“晋”。为什么他要突出这个“晋”字?正因为陶渊明写“桃花源”的时候,已经不是晋朝,而是刘裕篡位,建立刘宋之后了。王羲之写《兰亭集序》,开篇是“永和九年”,而没有写成“晋永和九年”,就是因为《兰亭集序》是在晋朝时写的,他们的身世与情感不一样。
  
  陶渊明是东晋初平民宰相陶侃的曾孙,世代享受恩荫,但他本人又因为想归隐,而跟朝廷闹得很不愉快——其实,晋朝后来还是很给他面子的,曾经召他回去做官,但他不干。所以,陶渊明内心中对晋朝既愤懑,又怀念。刘宋建立后,当大将檀道济曾来探问这位文豪,看他对新朝的意思的时候,陶渊明的表现和多数前朝遗老一样,他说:我老了,你回去吧。
  
  陶渊明能去哪里呢?既不愿侍奉刘宋新朝,也去不了半隐半“匪”的流民坞堡,他只好结庐在“人境”,悠然盼南山了。   
  所以,陶渊明写《桃花源诗》,写的是自己对于“乐土”的向往,语调也是钦慕的;但落到《桃花源记》时,对前朝的复杂情感不时流露,对桃花源的记述也就不那么单纯了。“记”在“诗”前,或者说,正是因为有了《桃花源记》中的复杂感情,才会有接下来的《桃花源诗》中的钦佩和向往。
  
  这是两篇作品中间产生错位的原因所在。   
  无独有偶,1933年,一个叫詹姆斯?希尔顿的人在英国出版了一本小说叫《消失的地平线》,写雪域高原上也有这么一片遁世之所,叫做香格里拉。那里有辽阔的草原,绿色的森林,虽然外面的大千世界人来人往,可那里面的人却是五湖四海,儿女情长。那里与世无争,返老还童,遍地黄金,治病不用花钱。
  
  在那个欧洲人抛弃责任感,崇尚以和为贵,良知迷惘的绥靖年代,面对纳粹势力的磨刀霍霍,欧洲人希望可以有超自然的“世界中心”的力量,化解欧洲文明的不治之症。纵使文明将致沦丧,也有一艘挪亚方舟可供前往。于是,小说里的那个“香格里拉”打动了无数的西方读者。
  
  那么,小说里的香格里拉究竟是否真正存在呢?当然不存在。二战最终还是越来越临近了,小说末尾的年代,即老实提到:中国正在遭到日寇的侵略。   
  从这个意义上说,《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源,是比香格里拉更切实的存在。后来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还处处有桃花源的影子。  
12#
发表于 2009-2-14 20:48:1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0:33 , Processed in 0.0539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