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神舟8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园网络新闻写作要素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0-10-7 16:39:19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

作者:赵志立
 

  网络新闻的采访
  互联网络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现的新的传媒,随着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络如今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与此同时,网络新闻的采访、写作和编辑也成了新闻业务中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谓网络新闻?至今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但就其特性来看,网络新闻是指在互联网上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功能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所作的多媒体、全方位的报道。网络新闻的采访业务正是为这种报道所作的准备。
  网络新闻的采访大致有两种基本方式:
  一.实地采访。
  实地采访是传统媒体记者最经常最普遍使用的采访方式,也是网络新闻采访仍采用的基本方式。它要求记者亲临现场,与被采访者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或者亲眼目睹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通过记者的深入采访、现场目击和认真核对,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公正。事实上,目前在网络媒体上播出的大量新闻特别是原创性新闻,仍是记者包括网络记者通过在实地访问、观察、调查研究的结果。“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些我们过去耳详目熟的格言在网络时代仍然不会过时。如今,在国内外许多新闻事件特别是突发性事件,如美国“九.一一”被袭事件、美国打击阿富汗战争、中国加入WTO和申奥成功、AOEC国际会议和全国人大政协两代会召开的现场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网络记者活跃的身影。如在2001年3月人大政协两会召开之期间,人民网就派出了自己的记者深入现场参与报道。在人大会议开幕仅一分钟后,人民网就刊发了开幕的消息;十五分钟之后就刊载出来自大会现场的图片。美国“九.一一”被袭事件爆发后,我们也是从网上最先看到来自纽约世贸大楼被毁现场的报道。在实地采访上,网络记者应向传统媒体的记者学习,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坚持深入实际、艰苦细致、一丝不苟的采访作风。
  我们知道,不同的媒体有是不同的传播方式,记者的采访工具会因为媒体的传播方式不同而各异。如报社记者有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采访工具主要是笔记本、钢笔和照相机;而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则要求携带录音机和摄像机到现场去录音或摄像。网络传播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它以数字化和多媒体为特征。网络记者随身携带的不是笔记本、照相机、录音机或摄像机等单一的采访工具,而是包括由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和便携式计算机组成的数字移动采访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这些现代化的采访工具使网络记者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与编辑部保持着热线联系。随时发回采访中获得的最新消息并在编辑直接指挥下作现场报道。如美国《休斯顿纪事报》网络版的网络记者就经常带着数码摄像机和其它先进的电子设备外出采访,专门为网络版采制第一手的多媒体报道。他们还在网上用多媒体特写的形式创办了一个叫“虚拟旅行者”的栏目,将他们外出采访的经历制成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报道,使网站的访问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1网络新闻的采访要求网络记者必须是一个多面手,不仅要具备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的采访能力,而且要具备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的采访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独立完成采访任务。
  二.在线采访
  在线采访是一种借助在线服务进行新闻采集或借助公共或私有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的采访方式,国外称电脑辅助报道(Computer Aided Reporting,简称CAR)。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网上信息的“爆炸”,不仅给网上大量的、实时更新的新闻报道提供了平台,也为网络新闻的采访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力的工具。在线采访已经成为网络记者以至于传统媒体记者的一种重要的采访方式。在线采访在采访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网上寻找新闻线索
  互联网络是一个全开放交互式的传播工具,在网上传播信息的有多个媒体、多种声音。不管是在线聊天(Chatting)、网上论坛(BBS)、网上浏览(WWW),还是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都可能成为记者寻找和发现新闻报道的人物或事件线索的新闻源。如1999年4月15日,大韩航空公司一架麦道MD11货机于16时4分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一分钟后坠落在上海郊外的莘庄附近。当天17时57分一网友将主题为“飞机坠落”的帖子贴到新浪网的“谈天说地”上,并简要地描述了自己所目击的事故现场的情况。根据这条线索,18时11分,新浪网以“快讯”形式在国内新闻栏目中报道:“一架飞机今天16点在上海附近失事”。随着事态的发展,新浪网在滚动播发的“要闻”和“国内新闻”栏目中共播发了20多条相关新闻和图片。2再如1999年12月31日下午,人民网负责监看BBS的编辑发现网友在“强国论坛”上贴了一条叶利钦辞职的简短消息,在证实了这条消息的准确性后,人民网组织记者密集采写和报道有关叶利钦辞职的消息。在网上电子邮件、网上浏览,甚至个人网页,都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的好地方。
  (二) 网上进行新闻访谈
  谈话,是新闻采访中最常见的方法,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面对面的交谈,能够“察言观色”,具有现场感、真实感和亲和力,但缺点是采访所花的时间、人力、费用较多,采访的范围有限,还可能影响新闻报道的时效。而在网上通过E-mail与采访对象“交谈”,缩短了与采访对象的空间距离,节省了采访时间,相应地扩大了记者的活动范围,提高了记者的工作效率。如美国华裔科学家杨向中博士克隆出五头牛犊的消息见报后,《文汇报》记者想就此写一篇人物专访。于是,通过互联网记者很快进入了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网址,并在该校转基因动物中心找到杨向中的E-mail地址。记者通过E-mail向杨表明自己的身份和采访意图并列出详细的采访提纲。两天后,杨从荷兰参加国际会议后一回到办公室,便用E-mail回答了采访提纲所提出的问题,还发来了在实验室工作的照片。3网上采访不仅可以用E-mail对人物(特别是新闻人物)进行专访,而且还可以通过新闻组(Newsgroup)和电子小组(Listservs)对众多的采访对象进行采访。一位名叫Michael O,Reilly的记者曾经写了一篇有关电脑光盘的商业性应用的文章.他在新闻组里贴了几个问题,一小时以后答复便陆续返回,并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些更为理想的采访对象。随着视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通过视频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向任何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将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4
  (三) 网上查询背景资料
  每一个训练有素的记者都知道,每一次成功的采访,都离不开事先作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翻阅大量的与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过去,这些工作都是通过本单位的资料室或公共图书馆来完成,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查阅起来既费时又费力。互联网络为新闻记者查阅资料提供了最简便快捷的方法。互联网上查阅资料最经常使用的工具是搜索引擎,它能帮助记者在网上主动搜索信息,将这些信息自动索引,并将索引内容自动储存在可供用户查询的大型数据库中。如美国数据电子公司(DEC)开发的搜索引擎Aita Vista,其资料库蕴藏着2000多万个WWW资料以及10000多个新闻组资料,成为网上搜索引擎的领先者。网上各式各样的提供检索功能的电脑资料库,包括政府网站、公共电子图书馆等都是记者搜索资料的好帮手。目前,国内许多新闻单位如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社等都建立的自己的数据库。新华社综合数据库(,目前共有中英文库28个,子库100多个,数据量达80多亿汉字,并以日均150万汉字的速度增长。这些数据库充分利用新华社社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及时、全面地反映国内外各领域的最新动态,不仅收录了大量的一次文献,而且有相当数量的经过精心组织编写的二次文献。数据库还采用了全文检索技术,用户可通过互联网或用远程终端方式随时进行资料检索和数据查询,不仅操作简便,而且不受时间、地点和文本的限制。5
  (四) 网上查证新闻事实
  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几乎没有管制的信息通道。因此,互联网在给记者提供丰富的海量的原生信息的同时也难免有大量失实的,甚至虚假的信息。因此,记者在网上采访中必须和于辨别网上信息的真伪,对网上得到的信息进行认真的查证和核实,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怎么来辨别网上信息的真伪呢?首先要调查信源的可信度。记者可以通过域名来了解谁是该信息的发布者或网页、网站的所有者。一般说来,如果信息来自有权威性的机关团体或国内外有知名度的网站,其信息的真实性较为可靠;如果说信息来自一些无名的个人网站或网页,就需要对事实进行认真的核实。第二,要注重信息的准确性。要从多方面了解信息发布者发布信息的宗旨和目的;所发布的信息是否做到客观公正?是否带有政治上或意识形态上的偏见?是否带有商业炒作的成份?提供的信息是第一手材料还是道听途说?第三,要注意信息的时效性。新闻姓“新”,网上信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但也有许多是已经过时的旧闻。因此,在网上搜索新闻线索的同时也要注意网页的更新频率和更新时间,内容是否已被刷新。俗话说“货比三家”,有比较才有鉴别。网络上一条原生信息往往有多个出处,我们在采访中尽量从多个新闻源中进行比较和过滤,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保证为公众提供完全真实可靠的新闻。
  网络新闻写作
  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新闻写作是新闻记者将采访得来的新闻素材加工成新闻成品的过程。这一点上,网络新闻的写作与传统的新闻写作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同的是传统的新闻写作是以“白纸黑字”的线性文本结构为主,而网络新闻的写作则是以网状的多媒体和超文本结构为主。所谓“超文本结构”,是指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而且有声音、图片、动画、甚至电影图像。在超文本结构中,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关键词语(如人名、地名、时间等等)都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连接到任何相关的文字、音频、视频文件上。记者可以通过这种超文本结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既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图文并茂,又全方位、历史地、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
  当然,网络新闻的多媒体和超文本结构仍是以文本写作与结构为基础的,而目前,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大多数新闻特别是消息仍是以文本写作为主要的形式。因此,我们在学习和掌握多媒体和超文本结构写作的同时,不但不能丢弃反而必须加强对文本写作与结构的训练。下面,我们就构成网络新闻文本的几个重要组成部份谈谈网络新闻的写作。
  一, 网络新闻的标题写作
  标题在网络新闻写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不仅仅是因为标题是一篇新闻的标示,更重要的是,网络新闻主要采用超链接方式,受众在网上所能看到的新闻,大部分需通过点击标题而进入正文。因此,标题是否具有吸引力,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是事关整个新闻写作是否成功的关键。网络新闻的标题不同于报纸新闻的标题,有眉题、肩题、正题、副题等复杂多变的形式,一条新闻的内容无论多么重要,在网页上往往只有一行链接,这就要求网络新闻的标题无论是实题还是虚题都必须言简意赅,惜字如金。如人民网消息《布什总统访华》(http://www.people.com.cn2002.02.21)简洁明快,对新闻事实作了高度概括;再如新华网消息《天津:建37公里高速路,倒下37乡干部》(http://www.news.sohu.com2002.02.24)一语破的,突出了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为了突出一个“短”字,一些网站对新闻标题的处理方法是,在目录页面上只保留最能说明新闻内容的关键词语作为标题,而且要求不能折行。而在刊载具体的新闻内容的页面上再出现更加详细的标题。如人民网的消息《吕秀莲出访乱说话》,点击打开后的页面中看到的这则新闻的标题是:《一路鼓吹分裂 拼命拉拢日韩 吕秀莲出访乱说话》。(http://www.people.com.cn2000.10.12)
  二, 网络新闻的导语写作
  据美国传播学者尼尔森研究发现,人们在网上阅读新闻的时候通常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即力图在15秒钟时间内得到想要掌握的信息的要点。统计表明那些只阅读新闻简要内容的人是坚持阅读完全文的人的3倍,即便是阅读“全文”的读者,实际上也只阅读了全文内容的75%而已。换句话说,在网上,人们很少逐字逐句地阅读,而是快速地一览而过,只有让读者在浏览时能迅速抓住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并产生兴趣后,才有可能进一步深入阅读。因此,网络新闻的导语写作必须符合人们在网上阅读的习惯。
  为了使读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知晓新闻的内容要点,大多数网络新闻采用倒金字塔的写作模式,即充分重视新闻导语的作用,把最重要、最新鲜、最能吸引人的新闻事实放在最前面。如新华网上一则关于我国选手在冬奥会上获得第一枚金牌的报道的导语是这样写的:“新华社美国盐湖城消息:中国选手杨扬今天在这里进行的第十九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夺得中国冬奥会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使中国冰雪运动经过50多年的奋斗,终于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http://www.xinhua.org2002.02.17)该导语开门见山,五个W俱全,浓缩了新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同时也引起了读者往下阅读的兴趣。新闻则通过导语右下角的“深入报道”链接到更详细的报道中去。
  在测量了不同写作方式对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的影响后,尼森尔还提出了“可使用性”(usability)的概念。可使用性可理解为读者对信息接受和感知的程度。如何增强新闻的可使用性呢?尼森尔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如使用简短准确的语言;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而杜绝使用夸大的、带有促销意味的言辞等等。这些方法很值得我们在导语写作的实践中加以借鉴。一个好的网络新闻的导语应该具备简洁、准确、鲜明、生动、用事实说话等特点。
  三, 网络新闻的新闻背景写作
  新闻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所作的说明,解释事件发生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具有烘托和发挥新闻主题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新闻中,新闻信息的连接不再仅仅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这为在报道中提供更多的与新报道相关的新闻背景材料创造了条件。网络新闻中交待背景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将新闻背景与新闻事实融汇在一起,而不成为独立的结构,穿插在导语、主体或结尾中。如人民网的消息《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http://www.people.com.cn2002.02.23),在报道台湾同胞隆重欢迎来自大陆的佛指舍利的同时,还在文中用较大篇幅介绍了中国佛教四大圣地之一--法门寺和什么是“舍利”,不但让读者领略到大陆与台湾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而且还便使你了解到不少有关佛教文化的知识。
  网络新闻中交待背景的第二种方式是将新闻背景与主要新闻事实区别开来,放在不同的网页上通过链接的方式供读者随时查阅。如前面我们提到过的人民网消息《布什总统访华》就有大量的背景材料链接,如江主席同美国总统的历次会晤,美国总统布什传略,中美关系30年大事记,人民日报1972年对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报道等等,网络新闻报道的下方通常都有“相关新闻”的链接,这对于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新闻事件也起到背景材料的作用。在网络新闻的写作中,我们不妨充分利用这些手段,为我所用,增加新闻的深度和厚度。
  四.网络新闻的新闻主体写作
  网络新闻的新闻主体是指在导语之后的主要部分,它是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解释、补充与叙述,是发挥与表现新闻主题的关键部分。写好网络新闻的主体部分,要注意层次清楚、点面结合、精选材料,并且与导语呼应,力求生动活泼。主体部分的写作可采用以下一些技巧:1.使用有意义的小标题,并加上黑体字以示突出。如香港《东方日报》网站在新闻主体中就经常使用这类小标题。2.一段一个内容,并要注意如果这一段的开始几个词不能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其余内容就可能被忽略掉。3.象排行榜一样,将新闻内容的大意清楚地逐条列出。如下面这则新闻:“内布拉斯加卅有许多旅游点。1996年游客最多的旅游点是:Fort Robinson国家公园(355000名游客),Scotts Bluff国家纪念碑(132166名游客),Arbor lodge卅历史公园和博物馆(100000名游客),Carhenge(86598名游客),Stuhr草原先锋博物馆(60002名游客),以及Buffalo bill Ranch卅立历史公园(28446名游客)。”这种把一大堆文字与数字堆彻在一起的写法,很难让人有耐心读完。如果换个写法:
  “1996年,内布拉斯加卅游客最多的旅游点依次为:
  Fort Robinson国家公园
  Scotts Bluff国家纪念碑
  Arbor lodge卅历史公园和博物馆
  Carhenge
  Stuhr草原先锋博物馆
  Buffalo bill Ranch卅立历史公园
  这样既方便了浏览,又大大提高了新闻的“可使用性”。
  网络新闻是一种全新的新闻表现形式,网络新闻的写作仍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更加普及和网络新闻影响的日益扩大,人们还会在实践中总结出网络新闻写作的新的、更多的规律性的东西。
  网络新闻编辑
  编辑,这里主要指编辑工作,是对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音像制品)的原稿进行选择加工,并使之广为传播的工作。网络传播,是传播领域内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其重要特征是在传播方式上第一次实现了从传统的由点到面的线性的传播向现代的由点到点的双向的传播的转变。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位置再也不是固定的而可以互换。于是,在网络传播中还有没有编辑活动和要不要编辑,一时间成为传播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在我们看来,互联网络虽然是一个很少有管制的传播通道,但只要网上还存在着网络媒体,存在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社会舆论机构,就需要有人代表社会来从事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更何况网上传播的信息,具有海量的特点,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真伪难辩,只有严格把关、“沥尽狂沙”,才能为受众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从这种意义上讲,对网上的信息特别是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应该加强。
  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
  一. 稿件的选择
  我们说,编辑工作的核心是“把关”,即根据读者的需要、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来稿进行鉴别和选择。网络新闻的稿件来源是非常丰富的,一部分来自传统媒体及记者采写和刊载的新闻报道;一部分来自网上的各种渠道(如BBS、网上聊天、新闻组等);还有一部分来自网站记者的原创作品。不管稿件来自何种渠道,都需要经过编辑反复的认真的选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什么不用什么稿件,不仅能够衡量编辑个人水平的高低,而且体现了一个网络媒体的编辑思想和方针。常上网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些主流媒体办的新闻网站坚持严格把关,我们在网上看到的新闻不仅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且真实、可信,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可读性。如上海东方网对新闻稿件的选择就作了十分严格的规定,并提出了十个“不可用原则”,即假不可用、险不可用、长不可用、虚不可用、劣不可用、乱不可用、浅不可用、涩不可用、套不可用、恶不可用。然而,也有一些网站特别是商业性网站,由于编辑把关不严,黄色的、虚假的、格调低下甚至有政治错误的新闻在网上恣行,致使网站经常成为虚假新闻的发源地。(如2001年网上出现的“上海将建300层摩天大楼”,“世界10大污染城市中国竟占8个”,“广西高考状元沦为劫匪”,“汤加出现反华风潮”等假新闻。)要严把新闻筛选关,除了网络媒体要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严格的选稿标题外,作为新闻编辑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才能对新闻稿件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取舍。
  二. 稿件的加工
  一般说来,未经编辑加工处理的新闻稿件只能是原材料或半成品,只有经过编辑精心整理加工后的稿件才能成为新闻产品进入传播领域。对来稿进行加工,是编辑最日常的业务,在这方面,网络新闻的编辑与传统媒体的编辑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编辑对稿件的加工主要包括对新闻事实的核实、订正;对思想政治上的差错的校正;对文字的修改和对辞章的修饰等等。网络新闻具有“全时化”的特点,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也是“全天候”。因此,有时编辑为了抢时间,“萝卜快了不洗泥”,一些未经认真加工的稿件便有可能仓促地出笼,结果是漏洞百出,惨不忍睹。语法不通,逻辑混乱,错别字连篇,已成了某些网站的家常便饭。因此,网络新闻编辑一定要有“精品意识”,在努力增强责任感的同时,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尽可能地减少和杜绝稿件中差错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媒体的编辑一般分工都很细,有文字编辑、图片编辑、组版编辑、音像编辑等。网络传播是多种传播手段的结合,网络编辑不但需要具备驾驭文字的能力,而且还需具备驾驭有声语言和对画面进行艺术处理的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这就对网络编辑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稿件的集合
  在网络新闻的编辑过程中,编辑面对的绝非是单篇的稿件而是多篇稿件的组合,稿件的集合不但可以形成网页中的强势,而且可以产生“1+1》2”的系统效应,实现新闻价值的增值。稿件集合的方式有两种。一种表现在空间上,如编辑为某篇单独的稿件配置上有关的背景资料或汇集相关的报道,并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将它们连接起来,可以帮助读者释疑解惑,开阔视野,加深对新闻事件的理解;或者在网页上把凡是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稿件放到一起,形成专题报道或专栏,引起读者的注意。另一种表现在时间上,如编辑采用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的方式,使对同一主题的新闻事件的报道通过时间的延续和信息积累而得以加强。读者既可以检索查询到这一事件过去发生的状况,也可以在动态中了解到事件最新发生的变化。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使稿件的群体优势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如人民网、新华网等,就经常就最近一个时期的重大事件组织专题报道,这里面既有有关背景的历史回顾和相关的各种报道,又有滚动播出的事件发展的最新动态。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的报道,正是网络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
  网络新闻稿件的集合,还体现在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上。传统的印刷媒体如报纸、杂志中,编辑也常常配以图片和图表。网络新闻中不但可以配以图片和图表,而且还可以链接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更真实更生动地再现新闻事件,在内容与形式上实现真正的互动。
  四. 稿件的评价
  在传统的印刷媒体上,编辑对稿件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版面语言”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版面语言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版面位置、空间大小、字体、字号、色彩、图片等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编辑对稿件的评价。
  网络媒体还有没有“版面语言”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网络媒体的版面语言主要体现在稿件在网页的“空间位置“上。一般说来,处于网页左方和上方的信息强势较大,因为这部分信息往往最先争得读者的“眼球”。所以一般网站都将重要的新闻或头条新闻放在这个位置。另外,网络媒体上各网页之间的关系是分层次的,一些网页会先被读到,一些网页则可能较晚出现,前面的网页自然比后面的网页更具强势。主页是读者最先浏览到的页面,因此,大多数网络媒体都在主页上设立了重要新闻一栏,而一般性的新闻则安排在稍后的网页里。这样,读者能从阅读的顺序中体会到稿件重要与否。传统的印刷媒体中标题的字体大小、排列方式、色彩等手段,也在网络新闻的评价中应用。如新华网的头条新闻的标题就通常采用了比其它新闻标题大得多的黑体字;再如,搜狐网的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几条新闻标题的颜色通常是红色,在其它新闻蓝色标题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醒目。有的网站在发布新闻时,还由编辑在该新闻标题的旁边直接贴出评价或示意的符号。如“NEW”,表示该新闻刚刚出炉;“COLL”,表明该新闻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或新闻价值;“!”或“★”号,则提醒读者加以关注。在网上,甚至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把新闻标题制成发光、移动、变换色彩、动画等效果字符。
  与传统的印刷媒体只强调空间位置不同,网络新闻还可以以时间为手段来评价稿件。网络不象报纸有固定的刊期和版面,也不存在广播电视不易保留的弱点,网络新闻的内容可以在几小时内甚至随着事件的发展随时更新;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网页上保存几天甚至更久。这些都取决于编辑对该新闻的重视程度。
  网络媒体的出现,给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信息的自由和方便,旧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模式逐步被“以受众为中心”的新的模式所代替。这也为编辑工作既提出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网络时代,对编辑来说提供信息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信息做出有效的处理,提高信息的服务质量才是竞争最有力的武器。因此,网络编辑一定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的观念,始终把受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产品来。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
22#
发表于 2010-12-20 13:48:31 |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2-8-1 20:14:58 | 只看该作者
在资讯海洋里建造我们的“船”(提纲)
——新闻主题策划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黄耀红





    一、媒体策划与自媒体时代相遇


二、新闻策划为什么


1.聚光:由散点传播到集约传播


2.重构:由信息选择到信息增殖


3.掘进:由刷新速度到标举深度


4.提升:由事实铺陈到价值提问


三、新闻策划怎么做


(一)文案策划


1.策划选题与创意形成




(1)关注新闻焦点




(2)呼应社会焦点




(3)建立时空坐标


2.元素选择与结构安排


3.层次铺垫与系列推进


《焦点》:“引子——真相(what)——原因(why)——措施(how)——结语”


《先声》:“解——评——结”,


先声主题——先声记事——先声识图——“关键字——语录——数字——人物”来展示两周来的新闻动态。


4.作者邀约与受众互动


5.问题波击与思想拓展


(二)活动策划


1.活动策划的系列性


湖湘读书论坛——书香里牵手——湖湘读书会


2.活动策划的差异化


3.活动策划的因应性


(三)平台策划


1.超链接


2.互动性


3.多媒体


4.全流程


5.差异化


四、策划于我何用


1.改变思维方式


费孝通《乡土中国》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2.改变情感方式


情感与理性,颂歌与批评,依附与独立,当下与未来


3.改变体验方式


体验式采访


因为是要体验嘛,所以基本是这样,人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人家走到哪,我就跟到哪,人家谈到哪,我就听到哪:孟老师上课,我就和小学生坐成一排听课;周老师引柴火,我就拉风箱……总的来说,就是居心叵测地表现得自然、没心没肺,淡化自己的记者、外来人、青年城市女性等特点,让人家把你当个无关紧要的亲戚什么的,喜欢和你唠唠叨叨。——刘天时


4.改变生活方式


策划新闻——体验教育——策划职场——策划人生
附:四个乡村教师的现实
24#
发表于 2012-8-1 20:16:0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教育电视新闻报道的思考与实践



主讲:湖南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 曹智坤

    一、新闻报道传工作的一些固有倾向
    1.宣传模式方面:
    重声势,轻实效。集中连续式的“宣传战役”、大版面、长篇幅的“宣传声势”,忽视了与社会诉求的耦合度,忽视了社会民众的参与度,其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重“大”文章,轻“小”稿子。重大典型和重大举措固然需要宣传,但基层涌现的新人新事同样值得报道。她们天然具有的亲和力、平实性、快捷性,更符合今天的民众审美观和新闻阅读节奏。例如湖南“三不”校长、撑起校车的最美女交警等。
    重正面宣传,轻危机处理。社会开放程度越高,资讯传播技术手段越先进,政府部门受监督、受质疑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多,稍不注意,就会酿成舆论事件。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由于一则舆论事件处理不当引发的负面效应,就轻易抹杀了通过做大量宣传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重传统媒体,轻新兴媒体。现在,信息的传播渠道很多,有报纸、电视、广播,也有网络、手机、车载终端、楼宇终端等等,传播方式各不相同,作用各有千秋。在教育宣传过程中,单一的传播渠道选择,简单的发稿方式,即不能满足宣传的要求,也无法适应媒体行业的发展变化。
    2.宣传手法方面:
    非此即彼,主观片面。宣传成绩则掩盖问题,乐于报喜,疏于报忧;人物典型往往“高大全”,不食人间烟火。揭露问题则一无是处,一概否定,缺乏二分法;
    回避热点,空洞说教。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不是积极深入地研究、引导,而是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或大而化之的空洞说教,从而失去了引导的主动权,忽视了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新闻报道工作被赋予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
    教育宣传工作承担着为教育事业塑造认知度、公信力、美誉度的任务,但当传统的宣传模式遭遇新的舆论生态环境之后,恐怕难以胜任这一要求。
    中国人过去习惯了在传统媒体下的这种新闻生活状态,而现在出现了两种新闻生活状态,或者说是两种新闻与信息状态。大体的情况是:过去是信息饥渴,现在是信息海量;过去是信息短缺,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好信息判断,因为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不知是真是假,所以现在对信息的判断成了新闻信息当中的首要问题。面对政府发布的信息和资讯,老百姓都要习惯性地进行质疑与挑剔。此外,在全媒体时代下,网络、手机等传播平台稀释着过去传统媒体所产生的舆论效应。特别是在海量信息的冲刷之下,在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中,传统媒体已很难做到“登高一呼众山响应”。
    特别是微博出现以后,舆论生态环境更加充满生机、更加活跃。例如温州7•23事故在微博上的信息流量达到3亿多,世界上没有哪个事件是能突破了3亿条的,只有中国。可以想象中国的老百姓是多么的喜欢参政议政。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当今宣传工作面临的复杂环境。因此,需要突破旧的工作方式和思维定势。这些涉及到宣传工作的策划、组织、采写、发布等等方面。有些需要改进,有些需要拓展。

    三、关于新闻报道技术层面的几点建议
    关于宣传,比较完整的定义是美国学者乔伊特jowett在《宣传与说服》中提出来的,“即基于特定意图,通过形成知觉、形成认知和指引行动而试图唤起预期反映的一种有组织的说服性传播”。
    简单地说,宣传就是传播信息的手段,是制造舆论的工具,是一个旨在说服人们接受或放弃某种观点和行为的社会传播过程。有人说它是一种“攻心术”,是宣传者成功改变受众态度和观点的“法宝”。
    1.莫让材料思维干扰新闻思维
    我们是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宣传工作者。两者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很多区别。这就需要我们同时掌握两者的规律,在工作上遵循教育规律,在宣传上遵循传播规律。打个比方,我们经常写总结材料,讲究逻辑严谨,语言高度凝练,观点理性抽象。这种习惯会影响到新闻采写。一般来说,新闻报道追求平实、通俗、感性,甚至有一些家长里短的废话。
    2.渲染宣传对象某一特征的显著性
    教育是一项改变人的内在的过程,时间长,成果难以显现。我们做宣传,往往把主要笔墨放在教育改革的措施和做法上面,其效果不太容易表达出来,也往往被忽视。内行人看是没有问题的,但从传播角度来看,从民众来看就完全不一样了。能够吸引眼球的,能够产生传播效果的,往往是事物发展的显著性的结果。比如神九飞天,老百姓感受到的是中国飞船遨游太空的民族自豪,看到的是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活状态。如果新闻里面只有火箭发射的画面,然后是长篇累牍地报道神九是怎么研发出来的,国家多么重视,投入了多少财力物力,克服了多少困难,涌现了多少典型事迹等等,恐怕传播效应就会小很多。把事物某一特征的显著性渲染出来了,宣传的吸引力就出来了,观点的说服力也就水到渠成。比如央视前几天播出的“豆腐”教师。
    3.情理交融
    宣传时一种劝导行为,首先应从情绪上加以渲染,打动人心,然后还要对信息进行相应充分合理的解释,增强说服力,达到最佳宣传效果。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之下,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里,那些以情动人的信息更容易被人们优先选择与接受。
    4.平衡信息,加强可信度
    单面提示:只选择我方的观点或者对我方有利的材料向受众宣传
    双面提示:把我方的观点和存在对立的观点平衡地向受众宣传,让受众自己判断选择。
    前者旗帜鲜明,但难免咄咄逼人;后者客观公正,能有效增强受众对反面信息宣传的“抵抗力”。在微传播时代,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一家独大的信息垄断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公民的知情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力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单方面地想屏蔽对立观点对宣传对象造成影响,只会被笑叹太天真。人肉搜索的强大力量,网民的无穷智慧,让任何企图被掩盖的信息和观点都无处遁形。越是客观公正的报道,越是能赢得人心。
    双面提示特别适应于一些教育改革创新的报道,在突出介绍局部成绩的同时,实事求是地交代整体背景,即便有不足,也不会损失宣传的可信度,反而能凸显探索创新的价值与意义。
    5.抢时间,先声夺人
    过去我们的宣传往往习惯慢半拍,面对突发事件往往先捂住,于是不少消息只能出口转内销,结果被上级媒体甚至是境外媒体抢占了时机。他们歪曲事实,别有用心的报道造成了群众思想上的混乱。例如我省某中学发生的学生集体烧书事件…
    宣传要讲究时效,在面对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应积极争取有利时机,抢先公布事实真相,先声夺人,使“小道消息”没有市场。比如娄底隧道塌方营救,长沙潇湘大道路面坍塌事件…
    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但其先决条件是政府必须主动出击。媒体在选择信源的时候,除了有可信性和权威性两大标准,还得加上第三条:易获得性。只有便于记者获得信息,也才能有利于政府在媒体上的声音与形象。
    6.信息整合与题材提炼
    我觉得对于现在的基层教育宣传工作者而言,特别是通讯员而言,采写能力固然重要,但另一个能力更重要,那就是“抓题材”的能力。题材抓好了,即便自己没时间操作,可以报送给媒体,配合媒体一起做,效果会更好。
    如何抓到好题材?三个建议,一、“大主题下的小故事,小故事背后的大文章”。以新闻的嗅觉,捕捉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一些教育方面的人和事。比如衡南县的“校船”;二、拓宽搜集渠道和搜集范围,提升信息整合能力;三、掌握媒体的宣传重点和宣传计划。
    7.公关策划
    公关--比如深圳市政府就专门成立了“公共关系处”,此举堪称开了国内“政府公关”之先河。至于其职能,就是加强与媒体沟通,通过发布信息,让市民了解政府难处,获得市民支持。现在很多政府部门设立新闻发言人,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实际上就是一种公关职能的体现。
    策划—组织民众参与的活动,使其增进对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塑造政府亲和形象。同时也为新闻宣传打造一个立体平台,达到增强宣传实效的目的。
    在应对负面舆论事件方面,要重视与民众的互动,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比如2005年“重庆女大学生卖身救母”事件,网友前往调查澄清质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媒体时代正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变化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宣传策略和宣传技巧。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舆论,就是新闻宣传的赢家。
    附:
    湖南教育电视台新闻通联基本情况

  湖南教育电视台是湖南省委宣传部列为九大主流媒体之一的舆论平台。每年播发的教育动态、评论、深度报道等约2000条,已成为全省最全面的教育信息总汇、最权威的教育新闻阵地、最前沿的教育宣传窗口,先后获得30余次中国教育电视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50多次省级新闻栏目或作品奖,400多条稿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连续8年进京参加全国两会报道。
  近年来,湖南教育电视台在教育新闻宣传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如2007年推出了10期建设教育强省特别报道《强省大略》,得到了许云昭、蒋建国、郭开朗等多位省领导的书面表扬和肯定,并在全省高校和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当中产生了广泛影响;2008年,抗冰救灾主题策划《还愿行动》社会反响强烈,时任省委书记张春贤为该报道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湖南教育电视台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实际行动推动落实‘创造条件让烈士子女受到最好的教育’这一要求,令人欣慰,应予表扬。” 2008年,帮助大学生就业的人物典型报道《就业爸爸黄晓东》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黄晓东事迹作为教育部典型在全国推广;2010年,主题报道《教育新力量》以湖南战略新兴产业为背景,展示湖南高校产学研成就和人才培养成果,报道大气,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制作精良,赢得了广泛好评。省委宣传部在《新闻阅评》中撰文给予了高度肯定;2011年,《架起孩子上学放心桥》、《萤火虫捐书计划》等策划报道关注农村孩子的上学安全和阅读需求,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积极响应,为重教兴学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基本情况
  上通--把湖南一些重要的教育新闻,及时、快速、准确地上传到中国教育电视台或中央电视台播出,从而让全国各地更多地了解湖南,了解湖南教育。目前,湖南教育电视台每年向中国教育电视台上传300多条新闻,播发率达到四成。每年向中央电视台上传近100条稿件,播发率达到6成,在省级电视台中名列前茅,多次受到中央电视台地方部的嘉奖。
  下联--巩固通讯员队伍,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和沟通,采集各地内容丰富、富有价值的新闻。目前湖南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已与湖南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4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65个县、7个自治县的电视台及各大高校电视台建立了通联传稿联系网络,各县市州台记者、编辑、通讯员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深入社会实践,走进人民群众生活,采写、制作了大量符合我台定位,富有教育特色的新闻报道。
  例如:前段时间省委宣传部部署安排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报道,各县市州电视台积极上传稿件,让这组报道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今年六月份,湖南连续暴雨天气,在暴雨洪灾的重灾区——湘西保靖、泸溪、凤凰等地电视台通讯员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在第一时间了解各地学校及群众受灾情况,上传了大量现场感、时效性、新闻性都很强的报道;在六月初的高考报道中,及各市州台围绕我们的报道主题,积极广泛组织素材,送传了大量的稿件,特别是湘潭都市频道传送的《高考试卷警车押运 时间行程均严格保密》选点巧妙,做得深入,抓住了高考期间大家关注的热点和看点,大大地充实了我们的新闻报道内容。另外,还有不少社会新闻也做得很扎实用心,比如:郴州台上传的父亲节特写《背上的父爱》,凤凰台上传关注留守儿童的新闻《小候鸟南下探亲》。不仅丰富了荧屏、版面,也相对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视听需求。据统计,2011年共采用各县市州电视台、特约记者和通讯员稿件600多条。
  二、约稿
  在媒体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满足观众获取众多信息的需求,已成为各电视台新闻栏目改革的首要目标,为了让更多新闻资讯信息出现在我们的节目中,除了进一步加强我们专业记者队伍的建设外,巩固通讯员队伍,发展骨干通讯员,是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的重要环节。
  1、《教视新闻》对于稿件内容范围的要求:
  所在县市州发生的重要教育动态,在全市(县)具有推广意义和引领作用;所在地举办的特色教育教学活动,特点鲜明;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教育领域内的新人新事;突发事件等等。
  我们不仅欢迎投稿,也欢迎报送线索和题材。
  2、格式:
  a、文字稿除正文内容外,还请注明:单位名称、通讯员姓名,新闻标题;
  b、画面素材要求按文字稿粗编,要求构图合理,颜色还原正确、编辑点光滑,无拉动和拖尾现象;镜头组接符合画面语言规律,素材画面上不得叠加文字、日期、标题等。如用图片,应选择反映新闻事件的不同景别图片5-10张;
  c、视频格式:
  视频打包文件采用MPG格式,画面比例740*576,立体声或单声道。
  三、稿件、线索报送的方式和渠道:
  在线传送QQ:347169299
  或传送至邮箱:
347169299@qq.com
  湖南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通联负责人:徐薇
  手机:15874087667  办公电话:0731-85392266。
25#
发表于 2012-8-1 20:16:44 | 只看该作者
民生化、现场化、通俗化、人文化
——做好教育时政报道之我见


主讲:湖南教育报刊社记者 李旭林

    根据安排,今天我与通讯员朋友交流的主题是“如何做好教育时政报道”。对于我这样一个始终滚打在一线的普通记者而言,我认为应该是分享与探讨,是相互交流与促进。我不是专家,前面讲课的几位是真正的专家,是真正的大家。我与大家一样,只是一个实践者与探索者,没有理论,没有体系,也是“泥腿子”,能写得几下,但要说得精彩,那还差得太远。熟悉我的兄弟姐妹都知道,从2003年大学毕业从事教育宣传起,我主要是在教育通讯领域默默耕耘,经常泡在基层。9年来,写了两百多篇经验通讯,专访了120多位党政领导、教育局长、大中学校长。去年11月份,因为工作需要,我派至省教育厅新闻中心,工作重心转移到教育时政报道上。可以说,这也是对我新闻宣传工作新的挑战。8个月来,一百多篇时政报道让我逐渐向时政记者乃至全媒体记者转型,逐渐摸索到了一点时政报道的心得体会,今天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掏出来“晒晒”、“晾晾”。
    关于教育时政报道,向“百度”老师求教许久,都没有看到这个概念具体的诠释,也没有这方面的理论大作可供借鉴。我个人认为,教育时政报道是教育新闻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版块,我们通常称之为“教育要闻”,它更侧重于从政治角度、全局角度、上层角度,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受众欲知未知而应知的重要的教育事件进行报道。各类重要的教育会议,各类重要的教育政务活动,各类教育新闻发布会、通气会,上级领导对教育工作的视察、调研、座谈,都应属于教育时政报道的范畴。教育历来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教育时政报道能在第一时间展现出群众所要了解的具体政策、中心工作,所以这类报道聚焦率相当高,有着非常宽广的表演舞台。
    但是,教育时政新闻普遍存在报道公式化、程式化、说教化的问题。会议报道是台上讲话、台下人头;领导人接见是握手、谈话;领导人出访是一大队人马从一个场合蜂拥向另一场合。如何跳出传统的说空话、套话的程序,让教育时政新闻报道更好看、更耐看、更具传播力,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感染力,是我们教育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民生表达,人文情怀,突出现场,注重细节,是教育时政报道不可或缺的内涵所在。
时政报道,首先是在“时”字上做文章,也就是第一时间在媒介上进行发布。现在各个教育局基本上都有自己的门户网站,那么我们就有了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的资源平台,很多媒体都可以通过教育门户网站获取新闻信息甚至现成的新闻报道,这样,我们的教育门户网站就成了“新闻发言人”,就成了新闻集散地,各位通讯员的工作就有了更大的价值体现平台。但是,新闻时效性不是我今天重点强调的话题,大家都很清楚时政新闻的“新”是第一要素,这点再多说显得很没有必要,我想重点围绕时政报道如何凸显“民生化、现场化、通俗化、人文化”说说几点感受。

    “民生化、现场化、通俗化、人文化”首先体现在报道格式的破旧立新上,以报道领导公务活动为例,许多教育局、高校的门户网站上,报道领导政务活动标题一般是“某某领导来我县(校)视察”,第一段是作简单概括介绍,什么人到什么地方视察什么,哪些些部门哪些领导陪同;第二段是看了什么,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最后一段就是领导“一、二、三、四点”的重要讲话,基本是三段式结构,显得很呆板,看后平淡无奇,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报道,在各个高校的门户网站,各市州教育局的门户网站屡见不鲜,而且大都“面孔一致”。这样写不能说不行,不能说没有及格,对于通讯员而言,他能把事情写清楚就非常不错,写到位,写出韵味,写出彩,那就需要多动脑筋。
    那么,如何打破这种沉闷的报道格式呢?关键是要融入“民生化、现场化、通俗化、人文化”的要素。如开头就可以多样化。可以把领导最精辟的讲话作为引语,开门见山地引出的他的见解,精辟扼要,直入正题,把最有价值的,最需要了解的信息首先呈现,让读者第一时间了解到领导的观点、意见、精神。如我在报道王柯敏厅长参观“刺绣当随时代——新湘绣•学院展”一文中,我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湘绣历来是我们湖湘文化的艺术名片,作为曾经的美术爱好者,我今天是专程慕名而来参观、学习、品鉴的,是来收获一次视觉盛宴和艺术熏陶的。”4月30日下午4点,人头攒动的湖南省博物馆主馆三楼,正在热展的“刺绣当随时代——新湘绣•学院展”吸引了众多市民的观展,也吸引了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的脚步。
    这样的开头,一下子把厅长与民众的距离拉近了,显得亲切、随意而幽默,也把此次观展的主题一笔点出,没有生硬之嫌。
    再如,我在报道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深入湖南考察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一文中,文章的开头充分运用了描述性的语言,给读者呈现出没有任何阅读压力的画面感。这篇文章的开头这样写的:
    “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千里之外企业车间里的生产场景,还可以“面对面”地向生产一线的“师傅”们请教……很难想象,这是在湖南省一所普通的职业学校里上的一堂平平常常的课。这种被称之为“3G实景课堂”的教学模式,正穿越时空把企业“搬进”了教室,让学习和实践、知识和技能、企业和学校完美对接。“每堂课都是一次面对面的‘现场直播’,每位学生都有深刻的‘在现场’感,教学场所在这里得到无限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澎湃,你们开创的空间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命!”3月20日上午,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率调研组专程来到湖南考察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他对这样的教学场景深表赞赏。
    你看,这样的开头既有画面展示,又把教育部领导的称赞有机融合,不露痕迹,显得生动、活泼又不失庄重。
    文章开头难,生动、传神、感染力强的开头能吸引阅读人气,如果一开头就是老气横秋,政治开路,我相信也没有多少人愿意读下面的后续之文。教育时政报道“民生化、现场化、通俗化、人文化”主要的载体还是在正文。许多教育时政报道在正文中,语言很官方,板着一幅面孔说教,读后令人感到生硬甚至反感,为什么,就是因为报道者没有站在普通读者的视角看待问题,没有民生情怀,没有人文精神,没有让读者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所以文章读起来拒人千里之外,读后不能引起共鸣,领导的形象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彰显。
    有人会说,时政报道是严肃的,“搞不得花架子”,把事情讲清楚,把过程交代了,就可以了,现场感搞得那么强显得不严肃、不庄重,这其实是一种认识偏差,很多时政报道正是通过细节、现场、通俗化的民生表达,使时政报道的独特精神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示。下面,我们来看看一则报道中的有一段是这样表达的:
    走进安静、整洁的雅礼中学校园时,一幅书写“周密安排、精细管理、明确职责、提供优质服务”的醒目宣传标语映入眼帘,整个校园在夏日清凉的细雨中呈现出一派宁静、舒适、芬芳的氛围,令人感到心旷神怡。校长刘维朝介绍说,为使2100名考生在舒适的氛围中迎接人生第一大考,学校多次组织后勤组、保卫组对校园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对食堂就餐环境进行优化,确保就餐质量;设立消防、医疗、应急通道等安全保障措施,全力营造安全的参考环境;精心制作温馨的宣传标牌、指路牌、考场平面图,以方便考生进入考场。现场听取汇报后,梅克保对学校各项人文关怀举措表示了由衷称赞。随后,梅克保前往学校电子监控室,当大家经过考室时,脚步都放得很轻。在监控室的高清监控视频前,70个考室的考生们正在埋头考试、认真作答,考试进程井然有序。梅克保看后连连点头。
    再看一篇我写的关于厅长督查高考的报道:
    当来到益阳市的试卷保密室时,两名身穿制服的公安人员伸手拦住了王柯敏。“对不起,请出示有效证件,这里是保密室。”王柯敏微笑着对工作人员的高度敬业与警觉性表示了称赞。在获得允许进入保密室后,王柯敏拿起桌子上的《保密室值班记录》,认真查看起试卷接送记录情况。正在值班的来自益阳市公安局的胡警官告诉王柯敏,保密室实行24小时的三班倒,每班4个人,对省里的有关规定与安排进一步细化,落实安全保密“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对试卷的入室、整理、分发、送出都有到人、到时间的详细记录,确保试卷绝对安全、无一漏洞。从保密室走出时,王柯敏主动接受安检器的安全扫描。随后,王柯敏来到指挥中心,操作员在监控室按要求当场迅速回放了试卷接送的全程监控录像,在清晰、无盲点的画面上看到整个接送过程有序、安全、顺畅,王柯敏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上述两段文字里,有场景,有细节,有现场,有对话,领导也没有作什么所谓的重要指示,但是看后,却让人分明感受到他们对学子殷切的关爱之情,体现出他们浓浓的人文关怀,同时在字里行间也传递出湖南各地各校全力打造“温馨高考、爱心高考、阳光高考”时政信息。
    那么,在正文中如何有机融入领导语言精神、不露生硬痕迹,使读者愉悦接受呢?在报道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微微深入湖南高校调研统战的时政报道中,在正文里有一段我是这样展示的:
    ……随后,李微微、王柯敏来到学校植树点,手持铁锹,一锹一锹地铲起土填入树坑,堆起围堰、培实新土、提桶浇水。李微微意味深长地说,种这棵树让她感觉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这棵树象征着学校的人才,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更好的平台,鼓励他们为湖南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我们一起努力,让这棵树根正叶茂!”
这样的处理,完全抛却了以往领导搞完视察就作重要发言的模式与套路,而是把领导的期望融入到了现场的活动中,融入到了生活化的场景当中,捕捉到了瞬间,捕捉到了细节,捕捉到了令人感动的一刹那,使文章立时充满画面感,这样的政务报道看起来才是立体丰满的,这样的民生表达,与时政报道的精神是不是得到有机统一呢?

    “细节体现精神”,在教育时政报道尤其是领导参与的活动中,以这句话为引领,我相信大家肯定会有收获。听了这句话后,大家肯定会埋怨说,领导很多时候只走马观花地看看,我怎么去体现细节精神?怎么去展示领导者的立体形象?我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是去刻意追求这种细节,刻意去体现这种人文思想,而是要在脑海中深深根植这种思维,深化这种意识,不然,很多生动的细节与场景就会在你熟视无睹中悄悄溜走,你写出来的还是程式化的时政报道,干巴巴地挤不出油水。
    除了文章本身构架要积极打破传统的教育时政报道模式,在开头,在正文,在语言,在立意,在构思上狠下功夫突出“民生化、现场化、通俗化、人文化”外,新闻标题也是一个很大的体现因素。很多会议报道,往往就是“某某会议在哪召开”,这是四平八稳的标题,也是索然无味的标题,有时也是很无奈的标题,因为一旦牵涉到内容比较敏感,很多新闻稿件就要送审,(我在教育厅写的每篇报道都是送审过的)往往就会把一些副标题、引标枪毙掉。但是,不管最后呈现的表现形式到底如何,我们都要敢于说明理由,说明我们的写作立场与切入角度的科学性。强调以突出新闻传播力的角度强化时政新闻标题的民生色彩,且看下面我做的一些时政新闻标题——
    “长沙市“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启动——王柯敏寄语全省广大教师以“润物细无声”情怀扎根教书育人事业”, “我自豪,我是一名光荣的职校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湖南”“营养改善计划营养我省168万农村学子——湖南召开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会议” “1600余名学生“技工”现场竞技62个竞赛项目——2012’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开幕” “2014年基本实现校车全覆盖——肖雅瑜到省教育厅督促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等等,这些标题,我在力争表现会议、活动主题的同时,又把普通读者最喜欢最乐意获取的信息,在标题里得到呈现得到展示。标题是新闻之眼,你强调什么样的标题表达,你就拥有什么色彩的新闻报道。
    民生表达,突出新闻性,避免枯燥无味的政治说教,让读者在最便捷的信息渠道里获取时政新闻的本质,还可以在会议报道的导语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最有价值的,最能吸引读者目光的“猛料”最先晾晒出来,使读者一睹为快,避免了沉闷的官方表达。
    今年,湖南各高校和市州教育局将相继成立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委(组)统一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干部人人参与的思想作风建设工作责任体系;领导班子出了问题,将取消该单位在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的评优评先资格,并且党委(组)书记要向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作出书面检查;进一步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工作巡视制度、教育行政部门督政制度、领导干部约谈制度、行风评议制度、教育工作问责机制。6月28日,湖南省教育系统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上公布的这些旨在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新举措,将成为稳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树立教育良好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助推力。
    6月底召开的全省教育系统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像这类会议报道,政治性很强,那么在特别强烈的政务色彩中如何凸显新闻性呢?我在构思文章时,在导语中提炼出了本次会议几个关键的开拓性举措,这也是读者最需要掌握的信息,这样的开局,比一般程序式的开头更显民生情怀。当然,除了导语直接对接新闻本质之外,还有些时政报道,可以在正文之外把一些新闻点提炼出来,作为全文的看点。如我在《加快构建与湖南现代产业相适应的现代职教体系》——2012年度全省职教会议》报道中,在正文之外设置了4个新闻点:
    ●坚持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招生1:1分流,努力完成中职招生35万人的目标任务
    ●积极推广株洲、长沙、蓝山、邵东等经验,引导职教集群式、集约式发展
    ●紧密对接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生产业,积极破解制约“四化两型”技能型人才紧缺的发展瓶颈
    ●千方百计落实好职业教育经费政策,确保职业教育投入与本地财政投入、教育总投入同步增长
    像这样的“看点”,或者说“阅读提示”,或者说“新闻点”,也是在最显著的位置,最便捷的渠道,给广大读者展示本次报道的主旨所在,要义所在,一目了然,通俗易懂,凝聚精华,避免了让读者在会议报道中去寻找这些“珍珠”,寻找发光点。
很多时候,大家看了一些时政报道后觉得很涩,没有味,觉得不够丰满,原因何在呢?除了上述剖析的种种原因外,还有一点就是没有充分挖掘新闻背后所隐含的丰厚的新闻原料。

    有心的读者会发现,现在我做时政报道时,很多时候在文章后面附了“阅读延伸”,或者是一个主打文章配发两到三个辅助性的报道。这些阅读延伸和辅助性文章,就是教育时政新闻应该注意融入必要的背景材料,摒弃就活动报活动,就会议报会议的肤浅作风。特别是报道领导人重要的公务活动,更应通过背景介绍,向观众展示其意义。开拓主打新闻稿以外的信息,这也是我践行“民生表达,人文情怀,追求阅读价值”的一个自我创造。
    如在《廉政话剧走进湖南高校校园——首演式在湖南大众传媒职院隆重举行》一文中,我就以阅读延伸的形式较详细介绍了这部话剧诞生的背后故事,增加了整篇报道的可读性与知识性;如对肖雅瑜到教育厅督促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报道中,我也在背景介绍中融入了省教育厅办理建议的具体工作进度表,让大家详细了解了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的一些程序操作;如在报道全省教育系统庆祝关工委成立20周年纪念中,我以组合报道的形式,附加了“湖南超10万家庭参加学习型家庭创建” “ 湖南离退休老同志超三成参加关工委工作”,使这组时政报道具有了较厚实的阅读深度与广度。
26#
发表于 2012-8-19 10:28:52 | 只看该作者
导语——开启受众的金钥匙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曾文英
写一则消息,导语的设计十分重要。其作用不仅在于对主体内容的提炼,而且还在于提高新闻的整体效应。
何谓导语?“导语就是以凝炼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阅读新闻开头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当代新闻文体写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辞海》(修订版)又指出:导语为“新闻工作术语,在一篇较长的报道开头,用简洁的话介绍主要的内容,提示它的主题思想,以便引导读者进一步阅读全篇”。从受众心理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导语的作用起码有以下几点:
一、引发受众兴趣和注意力
消息的开头如何,与其整体的关系非常大,它直接影响到受众的阅读兴趣、情绪和所处状态。记者如果在撰写消息时精心设计好导语,新闻就会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住受众,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注意力。《泰国北碧村发生“蛙战”》是一则曾引起广大受众普遍兴趣的消息。它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在泰国南部博他伦府博他伦县北碧村的一块田野里,前不久发生一起有数千只青蛙参加,历时一个多小时的‘蛙战’。”这简短的导语激发了受众揭启“蛙战内幕”的企盼,而产生急于往下看的浓厚兴趣。如此,可以看出导语在受众中的重要位置。
二、调动受众思维的积极性
消息的导语如能通过适当的引导,激发受众积极思考,新闻的效应也能真正发挥出来。那么,怎样调动受众的思维积极性呢?众所周知,有引导就会产生思索,有思索就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因此,导语通过巧设疑问,能起到开启受众思维的积极作用。例如,《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则消息开头“长江究竟有多长?源头在哪里?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查勘的结果:……在唐古拉山脉主峰拉丹冬雪山南侧的沱沱河,全长不止5800公里……”。这则消息“开头见问”,提出了人们普遍想知道的知识性问题,因而赢得了受众。
三、从受众关心的问题入手
每一时期、每一阶段,都有受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这些热难点问题,正是新闻媒介所要关注的焦点。如果记者能从解决问题入手,撰写好导语,这对受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人民日报》的另一则消息《马鞍山减速机厂工程师金铭新无端受排斥 工人上书为知识分子说公道话》就是针对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进行报道,请看其导语:“最近,中共安徽省马鞍山市委认真处理工人来信中反映的问题,对排斥知识分子的减速厂党支部书记裴吉宏就地免职调离该厂……。”记者心里装着受众,撰写的稿件,找准典型之“矢”,射问题之“的”,其导语击中了要害。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导语在消息中不仅有提示新闻内容的作用,还有利于激发受众兴趣和调动思维积极性,犹如一把开启受众的“金钥匙”。那么,记者编辑怎样恰当地设计和撰写导语呢?笔者认为:
一、要精,有概括性。导语只是新闻的提要,并不是消息的全部内容。因此,导语要切中消息的重点,语言要精炼、概括,不能拖泥带水,不能泛泛而淡。那种占用长幅和时间,交待新闻背景和随意发挥的做法,都是不应该的。如果说标题是新闻消息的“眼睛”,那么导语就是面向受众的“窗口”。记者要抓住新闻中心,以简洁的语言撰写导语。
二、启发,吸引受众。不管是受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还是社会上存在的难点问题,作为新闻工作者都有责任引导受众正视这些问题。因此,报道的新闻,导语设计应有针对性和启发性。“针对性”是指导语的内容要正视问题, 不要回避矛盾;“启发性”是指导语要善于引发受众思考,有启示作用。
三、要活,不拘一格。导语不仅要概括新闻的内容,还要紧紧扣住受众。这就需要记者在尊重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讲究灵活多样的报道方式,导语也不例外。实际操作中,可以变换一个视角,找准导语的切入点;从受众心理需求入手,适当运用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烘托气氛。有人提出导语散文化,就是这个道理。总之,只要我们从受众出发,切实改进新闻报道的方式,消息的导语不仅可以采用叙述的方法,也可以用抒情、描写、议论等方法。
(作者单位:广东省饶平电视台)
27#
发表于 2012-8-19 10:29:37 | 只看该作者
善用“冲突”构建新闻导语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李韧
新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了新闻,父亲会丢掉他用了几十年的便携式收音机,母亲也会拒绝再订阅下一年度的报纸,孩子们则将在毫无意义的冗长的电视连续剧的陪伴下度过童年,而大学新闻院系的老师和学生也就不得不换个行当了。
新闻是如此重要,因此对于每一个初学新闻,或者刚刚跨入报社门槛的人来说,能否写出真正的新闻对于读者和自己意味着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以消息为例,新闻总是由这样几个部分构成的:标题、消息头、导语、新闻正文和新闻结尾。新闻的标题不能像文艺作品的题目那样含蓄,它必须一针见血、一语破的,具有开门见山的作用。消息头则是版权所有的标志,表明新闻的发布者和报道时间。导语集中体现了新闻里最重要的信息,新闻的正文和结尾通常是对导语的解释和深化。
新闻报道的熟手都会同意,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美国的一位新闻学教授认为“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1)另一位美国学者麦尔文•曼切尔说:“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写作导语。”(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Melvin Mencher在他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说:“好报道等于好的导语。”(3)英国新闻学教授赫伯特•里德更是把新闻导语视为新闻的生命所在。(4)
那么,如何写好新闻导语呢?这是每一位初出茅庐的新闻记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新闻学专业学生面临的最初困惑。事实上,即使是一个熟练的记者,仍然也必须面对导语的写作问题。每一条新闻的发布都意味着一条新的导语的诞生。导语写作是一门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艺术。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把“冲突”这个要素熟练地运用到新闻导语的写作中去,那么,解决这个难题则只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罢了。
在东西方的新闻实践中,冲突都是新闻记者时刻追求的一个重要价值要素。暴力、犯罪、死伤、财产损失、战争等等,都是富有冲突的报道领域。但是,冲突并不仅仅是这些,它的新闻内涵实际远比这些深刻。根据《辞海》的解释,冲突是指“文艺作品中所刻画的不同性格、不同情势、对立力量或人物内心各种思想感情的矛盾及其激化。”(5)
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冲突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先来看这样一条新闻导语:
美联社北京5月20日电 他的工人威胁要杀他,他的妻子由于过度担忧终于病倒而住进精神病院。但是,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先生,顶住了来自"左"的势力的压力,成为共产党中国改革浪潮中的一名佼佼者。这位52岁的裁缝的儿子,在昨天会见西方记者时,讲述了他同"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战斗的经过。(6)
这条写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著名改革人物步鑫生的导语,就充分体现了“冲突”要素。美联社的记者没有在导语中写他取得的改革成就,写他的事业辉煌。因为,与这些要素相比,对一个人生命的威胁和妻子因过度担忧而患上精神病的事实是最具吸引力的要素。冲突在这里构建起新闻导语的核心。
法国《快报》周刊2003年12月4日刊登了一篇题为《诺贝尔奖的秘密》的文章。它的导语如下:
一页纸。一个孤独的男人1895年在巴黎写下的薄薄一页纸,他的家人在他死后才发现这一遗嘱。写在这页纸上的短短几十行字,成就了如今在全球享有盛名的奖项之一——诺贝尔奖。(7)
在这里,第一句话里的“一页纸”和“一个孤独的男人”之间构成了第一次冲突,它们向读者传达出一个强烈的信息——这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人留下的一份不为人所知的遗嘱。在第二句话中,“短短几十行字”和“全球享有盛名”之间为读者构成了第二次冲突。这种强烈的对比把诺贝尔奖的神秘性通过导语直接摆放到读者面前。
对普通人物和事件的报道也能找到冲突点,这需要耐心和仔细的观察。1998年,当我刚刚进入新华社重庆分社做记者时,采写了一条《重庆农民投资创办外语学院》的消息,导语是这样的:
新华社重庆八月一日电 五十二岁农民陈文学尽管小时候家境困难,没有经济能力完成小学教育,但并不影响他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久前,他把近几年致富所得全部积蓄拿出,和其他人一起创办了一所外语学院。(8)
农民办学校在当时本身就是一件比较有戏剧性的事情,而这个没有完成小学教育、自小家贫的陈文学拿出全部积蓄创办外语学院的经历使得冲突更加明显,从而也使导语更具可读性。
冲突当然不是构建新闻导语的惟一要素,但是,在我们每天所接触的成千上万条新闻中,真正能够给我们留下深刻影响的,往往是那些使用极具冲突感的导语的新闻。
独特行为的冲突。行为人与社会习惯截然不同的作法引起读者强烈的冲突感,这种冲突有时并非有害的,它可能是有趣的,如:
美联社密歇根州霍兰2月1日电 一位喜得贵子的父亲认为在一个男孩的名字里加上"小"或"二世"过于平淡无奇,于是作为工程师的他就用软件业的做法为他刚出生的儿子取名。
这名工程师叫乔恩•布莱克•丘萨克,他在同妻子杰米商量后,决定给他们的儿子取名为乔恩•布莱克•丘萨克2.0(版)。(9)
里程碑事件中的冲突。新闻报道的事件是第一的,最新的,是对旧有历史和规范的突破,如:
美联社圣多明各2月7日电 一个由美国和多米尼加的医生领导的18人治疗小组6日成功地为一名一体双头的多米尼加女婴切除了一个没有发育完全的头。据称,这种手术是史无前例的。
这位7周大的双头女婴名叫丽贝卡•马丁内斯。在她的头顶上另外长有一颗没有发育完全的头,但在这个头上也有眼睛、耳朵和嘴。医生称,如果这个未发育完全的头不被及时切除,将对女婴大脑的正常发育造成损害。(10)
历史的冲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此类冲突不断出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过去的不能转化为现在的能,从而使读者受到震撼,如:
新华社三峡工地6月1日电 6月1日零时,三峡大坝中的闸门按计划准时启动,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高峡出平湖"的百年梦想从诗境变为现实。(11)
类比的冲突。将相似的东西进行比较,从而让读者发现其中强烈的冲突,如《陈水扁的进攻与退却》一文开头:
记得儿时看京剧,武戏开场前,总是先把锣鼓敲得震耳欲聋,然后由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的主角登场,作一个威风凛凛的亮相以博取满堂彩。如果锣鼓喧天声中出现的是个身材矮小、拳脚不灵的小花脸,观众准会报以一阵哄笑。
陈水扁这次玩弄的公投把戏,就是一场锣鼓敲得响,导演太蹩脚的闹剧。他高喊民主、和平,反对中国导弹,升高两岸敌意,甚至叫嚣要进行"圣战",跟北京最后一搏。(12)
不幸引发的冲突。美好愿望的破灭、事件悲剧性的结束或一个人物的不幸遭遇,都会在读者心中引起某种共鸣,这种冲突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如:
首先是眼睛:那是一双又大又蓝的眼睛,一种淡淡的发暗的蓝,像知更鸟卵一样的颜色。并且如果是在阳光灿烂的春日,你直视这双眼睛——这双不能回视你的眼睛——刺眼的、4月的阳光会使它们变得苍白,就像高处无云的天空中那种淡淡的蓝。
10岁的喀尔文•斯坦利,这双眼睛的主人,这个打生下来就失明的男孩,喜欢这些描绘,并且两次想听听这些描绘。他听着因为他只能听......(13)
事实上,随着新闻报道的持续进行,这些用冲突要素构建起来的新闻导语还将不断增加。只要认真观察和仔细分析,把握住新闻中的冲突要素,用简单、明晰和生动的语言,一个新闻领域里的新手也能写出读者爱不释手的新闻来。
导语是引导读者阅读记者作品的一扇门,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体现记者的智慧和思想。这扇门张扬记者的个性,体现记者的风格,并让经过的每一位读者驻足不前,产生步入你构筑的新闻殿堂的欲望。
注释:
1、[美]威廉•梅茨,《怎样写新闻——从导语到结尾》,21页,新华出版社,1984年
2、杜荣进主编,《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412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3、Mencher,Melvin,《新闻报道与写作》[影印]/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 p131, Ninth Edition,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4、杜荣进主编,《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412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5、《辞海》,1999年版彩图缩印本(音序),卷1,282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6、《新闻导语实例选萃》[内部用书],175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1994年
7、选自《参考消息》,2003年12月15日,第9版
8、据新华社海外中文专线1998年8月1日电
9、选自《参考消息》,2004年2月3日,第6版
10、选自《参考消息》,2004年2月8日 第2版
11、据新华社海外中文专线2003年6月1日电
12、选自《参考消息》,2004年2月3日,第12版
13、选自《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p215,新华出版社,1999年
28#
发表于 2012-8-19 10:32:19 | 只看该作者
个性化导语写作手法的18种探讨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张永红
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对导语在新闻写作中的地位,都有一个基本认识,那就是导语在新闻作品中最重要、最精彩,是文章的精华、路标和广告。导语写得出奇斗巧、勾魂摄魄,就能紧紧抓住读者,使其穿门入户,通阅全文;导语写“砸”了,整个文章也就没戏了。正因为如此,许多名记大腕对导语的写作极为讲究,常常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有的甚至翻来覆去、几易其稿,唯恐自己写的导语没有个性、落入俗套,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式。
可是,翻阅手头稿件,一些新闻导语的写作并不尽人意,让人读着起劲、爱不释手的导语越来越少了。塞满眼际的,大多是些形式单一、结构老套的模式化导语,要么是“某月某日在某地发生某事”的传统写法,要么是“……这是某部为某做法采取的又一举措”等陈词滥调,枯燥、乏味、呆板,缺少新意,令人生厌。
出现这种现象,有写作技巧的问题,也有对导语写作的认识问题。在新闻要素的认识上,有人认为要五个“W”俱全;在新闻事实的选择上,有人认为应将所有事实都浓缩于导语中。带着这些框框写导语,必然会像套公式一样去填空,有的像“晒衣绳”上的衣服,一件件地挂出来,不分主次;有的千篇一律,缺少个性,写出的都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
应该看到,导语作用的多样化,决定了它有时是为了突出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有时却是为了吸引读者通阅全篇。从新闻价值上看,它并不一定是均匀地体现在新闻的诸要素上,也不一定平衡地体现在新闻事实的方方面面。它既可能体现在新闻事实上,也可能体现在主题思想上;既可能体现在新闻的所有要素中,也可能体现在某一个或几个要素中;既可能体现在新闻事实的全过程,也可能体现在新闻事实的某些关键环节。从引导作用看,它吸引读者的地方,可能是新闻的主体,也可能是某些局部情节,甚至可能是某一瞬间。从传播事业的发展前景看,受众对新闻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也要求我们的导语写作更富有个性。实践证明,传统新闻写作理论,已越来越难以支撑受众对导语的个性化需求,需要不断开掘导语写作的作为空间,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这里,笔者就结合自己的采编实践,谈一谈采写个性化导语的肤浅体会。
从角度选择上求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一个单位,同样一个人物,同样一个事件,不同记者会有不同的观察分析角度。即使同一个记者,如果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倾向,选择不同的新闻素材,提炼出不同的新闻主题,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出不同价值、不同内容、不同思想、不同形式的导语。因此,能不能写出一条个性化导语,很重要的是看能不能选择一个最有新意、最能揭示新闻价值的角度。
a.选择最能反映本质特点的角度。
每一个新闻事实,都有许多观察角度;但并非每一个观察角度,都能写出个性化导语。只有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点的角度,才能客观揭示新闻事实的内在规律,写出富有新意和吸引力的导语。一些新闻导语之所以出现雷同、一般化,很大原因就是没能发现事物的个性,没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
某团六连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先进典型。10多年前,笔者到这个连队采访,听说他们一套笼屉用了13年才换掉。本计划从他们继承发扬艰苦奋斗传统,缝缝补补一下用了13年的角度去写,可转眼一想,如果仅从使用年限上衡量,为何只用了13年,而不继续修修补补用下去?带着这个问题,我到连队进行了深入采访,得知他们为了保持笼屉的使用年限,投入的维修资金不仅已能换好几套新的,而且漏气严重,根本无法正常使用。于是,我将导语的角度换成新形势下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写了一篇消息《六连用了13年的笼屉喜“退役”》,很快被《战友报》在一版加框作了突出处理,并在“连队短新闻征文比赛”中获奖。这件事告诉我们,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才可能使我们的导语富有新意。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提倡在角度选择上追求个性化,并不是单纯为选角度而选角度,而是为了更好地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特点。如果不顾事物的本来面貌,甚至不惜歪曲事实,这种角度选择得再巧妙,也没有任何意义。
b.选择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角度。
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会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产生必然联系,会不可避免地打上厚重的时代烙印。我们要写出富有个性的导语,就要善于捕捉和发现那些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新闻事实,选择最能展现时代风貌的角度,以此回答解决社会变革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去年10月,我在某高炮团采访时听说他们搞了一个训练革新,解决了新课目演练濒濒爆胎的问题。刚听到这件事,并没引起我的多大兴趣:不就是一个普通的革新成果吗!后来,当听说他们是在听了“少数同志”的“不同意见”后才作出的决策,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当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军委扩大会刚刚开过,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就是要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而他们善于倾听“不同意见”的工作态度,不正体现了这一精神吗!于是我在导语中简要概述新闻事实后,笔峰一转写道:“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奇思妙想’当初并非多数人的想法,而是‘少数干部’的‘不同意见’。”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要使我们的新闻导语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就要将眼光时刻注视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注意用上级的指示精神去衡量新闻事实,选择报道侧面。其次,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时代痕迹,很可能就是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矛盾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很可能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佳切入点,选择这样的角度采写稿件,其针对性就会更强一些。当然,这里所说的角度,是指新闻事实本身所固有的,能够反映新闻事实本来面貌的;如果单纯为选角度而选角度,把某种八杆子打不着的精神硬往新闻事实上贴,就可能歪曲新闻事实的本意,最终即使勉强贴在了一起,也可能使我们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c.选择最有新意的角度。
导语的新意,不仅体现在时间概念上,更多的是体现在新闻内容上,也就是说,你报道的内容,只有在许多读者事先并不知晓甚至连想都想不到的情况下才有新意;有些新闻信息,尽管已被人知晓或很容易被人预料到,但如果能从中选择出不被人知晓或出人意料的信息,同样也具有新意。实践证明,新意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一条标准,也是最具诱惑力、最能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只要能选择出最具新意的角度,写出的导语就容易出新。
许多记者、通讯员感到,会议新闻很难出新。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会议的内容已被人熟知或已预料到,缺少悬念;会议的形式也很单调,大多是固定的程序。但如果我们撇开这些,能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一些不为人所知、所想到的事情,同样可以出新。去年年底,《河南日报》刊登的一条会议消息的导语,就颇具新意:“参加12月27日召开的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记者发现了一个与往年大不一样的情况:主席台上没有一位省领导。”一个全省性会议,竟没一位省领导出席,体现了会议的一个特点,记者就此角度进行报道,导语自然就写得新鲜有趣。
d.选择受众最关心的角度。
去年11月,香港发生神秘病毒事件,引起内地媒体的广泛关注。国内有关这起事件的报道中,《京华时报》的新闻导语就显得别具一格:“针对市民普遍关心的香港31名儿童感染神秘病毒事件,昨天,市卫生局表示,目前北京尚未接到类似病例的报告,也未发现任何不明病因的传染病发生,但已作好应急准备。市民只需做好日常的预防保健措施,不必因此产生恐慌。”
这个导语之所以与众多媒体有所区别,很重要的就是选择了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角度。它不是泛泛地去报道神秘病毒事件,而是站在报纸特定读者群??北京普通市民的角度去报道,回答了市民普遍关心的“本市有没有发现类似事件?”“政府为此做了哪些工作?”“市民在预防中应注意些什么?”等问题。每一个新闻媒体都有自己特定的受众群。要写出富有个性的导语,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努力反映广大新闻受众最为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要反映与大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很好地满足受众的求新心理、求近心理和得益心理。从这个角度出发,就能轻而易举地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e.选择最能切中要害、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
我们选择导语的写作角度,既要善于观察,更要善于思考。观察的环节,在于收集素材;思考的环节,在于整合素材。能否将必要的素材收集到手,反映了一名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能力;能否将素材整合好,更是一名记者业务素质的综合反映。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记者同时去采访同一件新闻,看的是同样的事实,听的是同样的介绍,写出的稿子却截然不同,有的不加选择,只是按照事情的发生过程,将事实被动地叙述一遍;有的却按照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大胆取舍,整合自如,能动地反映新闻事实。这里的区别,主要发生在思考的环节。比如有一篇消息的导语这样写道:“出了事故的没被处理,没出事故的受了处分。这是某防化团防事故工作中出现的两个‘怪’现象。”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来出事故的属于正常驾驶,事故责任完全在对方;没出事故的,属违章驾驶,潜伏着很大的事故隐患。稿件提醒部队不要一出事故,就大惊小怪,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分析事故原因、引以为戒上,引导读者抓住防事故的关键,走出防事故的误区。稿件主题思想较为鲜明,原因就在于作者将两个性质不同的关联事件放在一起去报道,找到了一个最能说明问题的切入点。
由此可见,要选择最能切中要害、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就要善于将具有强烈反差的事实与事实、背景与事实、原因与结果等矛盾的对立面结合在一起去思考、去表达,因为这个角度是矛盾最集中、最突出的地方,也是最能帮助读者认识事物本质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报道,会对读者产生强烈的震撼力和冲击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f.选择读者知识水平最易接受的角度。
我们报道的新闻事实,有些是读者熟悉的,有些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医疗、科技题材的报道,往往技术性强、专业词汇多,从专业角度报道很难被读者接受。因此,我们要注意选择读者知识水平最易接受的角度。比如,某学院与某医院曾研制出一种有关心功能监测的医疗仪器,对一般官兵来说,很难引起兴趣。《解放军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曾用了这样一条导语:“你想知道你的心脏健康状况吗?一种新仪器1分钟内能告诉你35项参数。这种仪器叫心功能监测微机处理系统,是第二炮兵学院和161医院共同研制的。……”看了这条导语,一般读者都能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仪器了。对于类似的事件,读者关心的并不是这一成果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内部构造怎么样,而是对普通官兵工作生活有何意义。导语写作要接近读者,就要多从他们有兴趣的地方去考虑。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当好广大新闻受众的良师益友,努力使新闻成为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可靠向导,必须注意使我们的新闻宣传通俗化,让专业人士看得懂,让非专业人士看得明白,以便于他们理解,更便于他们接受。
g.选择最富人情味的角度。
一般说来,富有感染力的导语,大多是个性化较强的导语;大众化导语,很难引起读者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作为记者、通讯员,在从事导语写作时,要注意发现那些人情味较浓的感人细节,捕捉容易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敏感地带和表达方式,并以此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在这一方面,许多新闻工作者曾作了有益的探索,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去年9月,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人数超过千人,美联社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曾用了这样一个导语:
美联社美国芝加哥9月8日电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死亡者今天超过1000人。这些死去的男女将士来自城市和乡村。他们当中既有十几岁的少年,也有50多岁的丈夫和父亲。无论年龄、背景如何,这些人具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这个导语在反映新闻事实的同时,也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情感,使作品充满着很浓的人情味。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还要怀有一颗同情心,在新闻采写中全身心地投入,带着感情感受新闻事实、采写新闻稿件。要注意抓住那些诸如冒险、冲突、幽默、悲欢离合、两性、反常、个人利益等富有人情味的东西,将感情倾注笔端。此外,还要注意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尽量使故事情节奇峰突起、波澜起伏。
29#
发表于 2012-8-19 10:33:02 | 只看该作者
从表达方式上求新
导语写作除要选好角度外,还要在表达方式上求新。要敢于突破旧模式,打破老框框,努力探索新颖明快的导语表现形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这里介绍的几种导语写作形式,并非固定模式。只是因其在表达方式上各具特点,才列举出来,以开拓思路,启发大家思考。
点题式 是指在导语写作的关键地方点明主题思想。其特点是开门见山,主题鲜明,使读者一目了然;适合于思想性强、角度选择颇具倾向性的稿件。比如下面这条导语,就体现了这些特点。
本报消息 被北京市延庆县破格录用为公安干警的某部战士郑国庆,10月下旬回部队看望战友。当许多临近退伍的老战士向他打探地方用人信息时,郑国庆深有感触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守纪律的兵,最受地方欢迎!”
在退伍军人安置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这名战士能被地方公安部门破格录用为公安干警,实属不易。这里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守纪律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但这条导语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选择部队官兵最具优势、最易忽视的方面加以突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由此可见,事物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许多情况下,共性甚至大于个性。在导语写作时,只要能抓住其中一两点个性化的东西,整个事物的特点便凸显出来,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引入式 是指利用引人入胜的关联事物、局部情节或常识性东西,将受众引入作者表达意图,其特点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适合于非事件性新闻导语的写作,可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比如,消息《13万元买回8个训练日》的导语:“一个训练日到底能值多少钱,恐怕谁也不好说,反正某防化团是掏13万元买回了8个训练日。这笔‘买卖’究竟合不合算?6月2日,该团领导手捧刚刚递上来的阶段训练成绩单喜上眉梢:破财换回战斗力,这笔钱花得值!”就从一个训练日的价值,说到某防化团“训练账”算法,体现出团领导牢固的战斗力观念。
一些经验性消息,因内容抽象,表达上很容易落入俗套,使人感到乏味。比如消息《六连营产营具连续6年无丢失》就是一篇反映营产营具管理的稿件,如果按一般写法,很难写出特色。可它的导语却换了一种手法:“在六连指导员的办公桌上,有一只陈旧的笔筒,但现任指导员刘丙刚已是它的第6任主人了。”从笔筒这一典型事例,引出连队营产营具管理的经验,表达效果自然会好一些。
反衬式 是指通过敏锐的观察,把客观事物中对立的两面,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以强列的对比吸引读者注意,使导语富有戏剧性和色彩感。其特点是性质反差强烈,事物特点易于突出。比如消息《士兵一条建议 百万工程上马》的导语:“1月21日,预算110万元的收油泵房改造工程在某油料仓库破土动工。出人意料的是,这项工程的立项竟出自一名普通士兵的建议。”就是将“百万工程”与“士兵建议”两个因素作对比,产生了鲜明的反衬作用。
类似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采用反衬方式的素材也比比皆是,常见的有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美与丑、悲与喜、爱与憎、穷与富、先进与落后、繁荣与荒凉、高尚与卑微、廉洁与腐败、光荣与耻辱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反衬手法运用得好,经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选择式 通常提供两种以上选择,尔后通过排除其它,肯定一种选择的写法;多在需要强调或澄清某种容易混淆的观念时采用,其特点是态度鲜明,是非观念清晰。比如:“面对进退走留,是以部队建设为重服从部队需要?还是以个人利益为重斤斤计较?某师109名编余干部毅然选择了前者。”稿件倡导的态度、作者的主观顷向极为明显。
提要式 多用于内容并列的非事件性新闻导语写作,方法是将稿件所要表达的内容一一列举出来,主题鲜明,条理清晰。比如《解放军报》曾在10多年前发过一条消息,其导语就采用的这种写法。这条导语是:战士坐在马扎上看什么?战士围在饭桌前吃什么?战士躺在床铺上想什么?在今天结束的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基层建设研究会上,政委张明春代表集团军党委提出以上3个问题。
提问式 通过提问引起受众注意,适合于主题单一、一事一报的新闻。其特点是主题突出,针对性强。这种方式侧重于强调问题,提出的问题多带普遍性,有的只问不答,有的有问有答。像导语“离退休老干部的年货准备得怎么样了?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困难?春节前夕,军区司政后机关的领导和有关同志带着这些问题,分头走访慰问了所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和干部遗属,积极为他们送温暖、办实事,受到了离退休干部及其家属的高度称赞。”在报道走访活动的同时,也向部队提出了一个时期应注意的问题,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设问式 ?自己提问,自己作答,突出的是文章本身提出的问题,强调的是问题的特殊性,而不像提问式那样侧重于问题的普遍性。如:《人民法院报》一篇消息的导语“在医药连锁店里买到了假药,能否获得双倍赔偿?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日前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强调的只是“药店卖假药照样可获双倍赔偿”这一问题的本身。采用这种形式,必须坚持简明扼要,直截了当,不能像有的文学作品那样,弯弓盘马,引而不发。
类比式 是将某些属性相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得出某种结论,引发人们对事物某种属性的深层思考。这种形式多用于调查性新闻,易增强受众对新闻事实的典型性认识,说服力较强。比如英国《泰晤士报》去年8月曾发了一条题为《10亿英镑用于喝酒 3亿英镑用于买书》的消息,它的导语这样写到:“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英国大学生花在喝酒上的钱,是他们买书与课程辅导材料的钱的三倍左右。”这条导语通过类比,反映了英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有关导语的分类和表现形式还有很多,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但从表达形式上创新,是推动导语个性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内容决定形式,采用什么样的形式,首先要考虑内容的需要。对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表达形式。不加分析地生搬硬套,不仅无助于导语创新,还可能牵强附会,影响表达效果。此外,在采写实践中,应注意创新导语写作的新形式,不断积累导语写作经验。即使同一种形式,也要力求出新,力争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30#
发表于 2012-8-19 10:33:53 | 只看该作者
从表达效果上求新
评价导语优劣,既要看形式内容,也要看表达效果。许多情况下,受众都是靠感觉评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表达效果也是衡量导语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我们既要通过好的内容形式取得好的表达效果,也要根据表达效果的需要选择好的内容形式,力求达到内容形式与表达效果的完美统一。
(1)导出悬念。
古人讲,“凡做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导语写作也是如此,要通过材料的合理布局,尽量使导语波澜起伏,耐人寻味;而设置悬念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悬念,又称“卖关子”,“系扣子”,是我国章回小说的惯用技法。我们在导语中适当设置悬念,对新闻事实中一些关键因素不直接点出,故意引而不发,通过摆矛盾、设疑团,像“勾魂”一样,引诱读者欲罢不能、阅读下文,以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消息《绑在腿上的沙袋解下来了》的导语,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本报讯 南京军区某部“红色尖刀连”连长周志魁到医学院和省运动队转了一圈回来,宣布一条命令:把绑在腿上练长跑的沙袋统统解下来。
读者为弄清缘由,读完导语自然要继续往下看,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也凸现了新闻作品的某一内容,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一些行为反常、出人意料的新闻素材,但运用时要注意防止故弄玄虚,悬而无念。
(2)导出思想。
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观点纷纷涌现出来,给人以启迪。不少新闻导语,在简要交待事实的同时,也直接引出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思想和道理,以突出事实的意义,加深受众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增强作品的思想性。比如,解放军报《二连出了两名硕士研究生》的导语,就收到了这样的表达效果。
本报讯 “基层工作头绪多,没时间学习,难以成才。”北京军区某防化团二连排长李钢、卢建东分别在去年和今年考上硕士研究生的事实,着实让说这些话的基层干部脸红。
此写法多适用于思想性相对较强的新闻导语。
(3)导出主体。
就是把新闻中最具新闻价值或最有社会意义的事实写出来,报道新闻的主要事实,包括必要的新闻要素。读者看完导语,即可获得确定的新闻信息。许多导语采用的都是这种形式,在导语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比如,去年11月3日法国论坛报《空中客车公司致力于改变在中国落后于波音公司的局面》的导语,采用的就是这种形式。
在中国2004年珠海航展开幕之际,空中客车公司和波音公司都不隐满自己的雄心。中国空运业的发展刺激了这两家互相竞争公司的胃口。这两家公司都宣布了令人眩目的未来20年计划:空中客车公司要生产1600架飞机,波音公司要生产2300架飞机。
(4)导出意义。
有些新闻事实尽管很重要,但由于专业性强,了解的人少,其新闻价值很难被人们所认识。对于这一类新闻,要防止就事论事,尽可能在导语中交待其意义,帮助读者认识其新闻价值。
比如,《人民解放军的全国性反攻开始》这篇军事新闻的导语,采用的就是这种写法: “人民解放军的全国性反攻今日开始,中国军事政治形势从此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解放军在南线实行全线出击的结果。”这里,胡乔木尽管只写了三句话,但高屋建瓴,简明扼要,揭示了新闻事件的政治背景和政治意义,对全篇新闻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一些科技新闻,也常用这种写法。江永红在《一种神奇独到的微机系统问世》的导语中,只用了40多个字,就将这一成果的意义写了出来:“一个专用计算机系统试运行仅9个月,就使全军离退休干部建房办公室至少节省了7000万元投资。”不管读者有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看完这个导语,肯定会对其重要性有所认识。
(5)导出意境。
对一些感情色彩较浓的新闻导语,有时也需要写出一种意境,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写出意境,是一种很高的写作境界,它要求委婉含蓄,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即意在言外。要通过绘景抒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写作意图,蓄藏在对人物、事物的描叙中,让人读后去思索,去联想,去回味。比如《鲜花,献给祖国的忠诚卫士》这篇消息的导语,就写出了一种与新闻事实较为和谐的意境。
本报麻栗坡4月5日电 清明节的麻栗坡烈士陵园,细雨蒙蒙。一个个烈士的墓地上,插满了鲜花、松枝。哀乐声中,数千军民以各种形式祭奠为国捐躯的英灵。
对一些会议或重大活动的报道,也可尝试作一些意境描写。这样既可准确反映活动的气氛,也可防止活动报道流于呆板。下面这则基层建设表彰会的消息导语,就采取了解种报道方式。
本报消息 鲜花簇拥,掌声四起。12月29日下午,军区招待所会议厅洋溢着浓郁的喜庆气氛。来自军区部队的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代表和先进个人集聚一堂,参加在这里召开的军区基层建设表彰大会。
(6)导出感觉。 
准确报道新闻事实,光靠一般的叙述还难以做到,有时还需要将作者的感觉,准确地传递给读者。这里说的感觉,是指新闻对象综合作用于人的各种感官的结果。新闻对象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则使人产生视觉形象;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则产生听觉形象;作用于人的味觉器官,则使人产生味觉形象。有时还要借助作者的认识和情感,把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与记者的主观感受结合起来,将自己细心观察所得的印象和感觉传递给读者,将悲、喜、哀、怒的情感传递给读者,深化对事实的报道。美联社《“新柏林墙”在争议声中揭幕》的导语,就因为写出了感觉,才使报道的事实更为生动准确。
美联社柏林10月31日电 柏林墙倒塌1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德国首都一家博物馆顶着种种责难,今天正式为一段重新修建的柏林墙揭幕。批评者认为这是在利用德国痛苦的历史吸引游客。
(7)导出意向。
尽管新闻是对新闻事实的客观反映,但许多新闻作品仍不可避免地流露着记者、通讯员的主观倾向和思想感情。只是有的明显一些,有的隐晦一些;有的尽力规避,有的不加掩饰。这种现象在新闻导语中也有所体现,比如《费卢杰在打一场政治战》的导语,就反映了记者对新闻事件前景的疑虑,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美联社华盛顿11月10日电 美军势如破竹般攻克了费卢杰这座叛乱分子的庇护所,但衡量胜利的真正标准是政治上的,而不是军事上的:一旦这场战斗结束,新成立的伊拉克当局能够掌控这座城市吗?
(8)导出情感。
要增强导语的感染力,不仅要报道好新闻事实,还要注意把采写时的特殊情感溢于笔端,使读者在了解新闻事实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并与作者产生共鸣。郭玲春《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的导语,就洋溢着一分浓重的情感:“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
(9)导出画面。
路透社在一条反映诺曼底登陆战情况的消息时,曾用了这样一条导语:“登陆进攻开始时,600多艘战舰的大炮齐鸣,轰炸机怒击长空,战斗机出没云中,盟军猛攻德军防地。乌云和灰烟笼罩着法国东南的海滩。”这是一条60年前的消息。今天当我们再次阅读这条导语,仍能想像出当时紧张激烈的战场画面。
对一些题材重大、现场感强的新闻导语,可适当采用这种写作方式。因其画面感强,具体生动,容易加深读者对新闻事实的深刻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但对一些不能反映主体事实的画面和情节,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这样做很容易喧宾夺主,导致作品结构失衡。
(10)导出色彩。
色彩,是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物质特征。每一种颜色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通过情感色彩较为鲜明的一种或几种颜色,与我们要表达的新闻事实互为映衬,或互为相斥,可以使主题更为突出,也更为鲜明。我们的新闻导语适时借用一下,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比如消息《让清亮的“生命之水”流向北京》的导语,采用的就是这种写法。
本报消息 水清清,草绿绿。曾经草稀水涸的潮河源头,经过某部驻训官兵10余年的精心呵护,已日益呈现出昔日美景。
(11)导出动感。
要将导语写得形象生动、轻松活泼,有时需要借助一连串动词,形成一连串动作,勾勒出一系列运动的画面,使导语导出动感,给读者以跳动、新奇的感觉。战友报在报道孙凤阳的消息导语中,就通过一系列动作,使内容产生动感。
6月26日,华北某地。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中,3架武装直升机蓦然临空,擦着苇尖燕子般掠过水面,抵达岸边,又如鹰隼般几近垂直地跃起、俯冲,导弹、航炮相继射出,“摧毁”目标后,一个“U”型转弯,迅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这百字导语中可以发现,作者使用了“临空”、“擦”、“掠”、“抵达”、“跃起”、“俯冲”、“射出”、“摧毁”、“转弯”、“消失”等一系列动词,使武装直升机训练情景活龙活现,跃然纸上。
(12)导出气势。
对一些军事演习等重大活动的新闻导语,还应注意写出与其相应的宏大气势。军报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我军在台湾海峡成功举行三军联合作战演习》的导语,堪称这方面导语写作的典范。
3月18日至25日,南京战区在台湾海峡成功地组织了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演习。从争夺制海制空权到快速装载航渡,从装甲集群抢滩登岛到空、机降部队垂直登陆,从多层次火力突击到多路强击突破,从立体穿插分割到纵深越点攻击,记者在演习现场目睹了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三军联合渡海登岛作战和山地进攻作战演习的壮阔场景。演习的成功,显示了我三军部队优良的军政素质,高昂的战斗意志,表明我军完全有决心有办法有能力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则导语是在台独势力明目张胆鼓吹分裂,企图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政治背景下写出的。导语通过对演习场景的简洁勾画,展示了三军联合作战的恢宏气势,表明了我军官兵为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随时准备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的坚定决心,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13)导出技巧。
一些新闻人物或事件的某种特征,经常会通过人的联想,与在所发生的新闻事实上产生某种联系。记者、通讯员善于发现并将这种联系体现于新闻导语中,经常会收到出奇不意的表达效果,增强导语的可读性。比如,军报体育消息《希望中国队获世界杯出线权》的导语,就采用了这一特殊技巧。
本报北京1月20日讯 有“足球皇帝”之称的贝肯鲍尔,今天在这里与中外记者聚会。不过,他没有机会展示过人的射门绝技,只能像个守门员一样,用幽默机智的语言“扑救”众记者“射出”的各种刁钻提问。
有些新闻事实本身很严肃,但记者、通讯员要善于把严肃的新闻事实中有趣味的东西,通过一些表达技巧突出出来,以引起人们的兴趣。这种表达技巧,更多的是出现在一些重大事件的花边新闻上。新华社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的一条花絮新闻《布什出手“救”保镖》的导语,就采用了这样的手法。
对于战争颇为“热心”的美国总统布什20日晚在这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难得扮演了一回“拉架”的角色,将自己的保镖从智利安全人员手中“解救”出来。
这种技巧的妙用,可增强稿件的趣味性,令读者忍俊不禁。
(14)导出情趣。
就是要抓住事实主体中最具情趣的情节或细节加以喧染,用形象表达的方式,把一个事物写的妙趣横生,给读者增加乐趣。这种写法多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我国政府曾把少量兵马俑先后送到丹麦、瑞士、联邦德国、比利时等国家展览。美国一名女记者写出的导语,先是让人目瞪口呆,继而又叫人拍案叫绝。
有一支中国军队到达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这种写法有时可抓住某一典型细节,使导语充满乐趣。去年路透社发的一条消息《克隆猫轰动纽约猫展》的导语,就是抓住了一个典型细节。
路透社10月9日电 10月8日,一年一度为期两天的纽约猫咪展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举行,在此次缤纷夺目的猫展上,一对活泼可爱的克隆猫抢尽了风头。
(15)导出特征。
任何新闻事实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我们在导语写作中,首先要考虑这件新闻事实与其它类似新闻有何不同。这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很可能就是该新闻的新闻眼,集中笔墨写出这个“与众不同的地方”,而不写或少写“与众相同”的地方,导语就会显得新鲜。记者、通讯员采访同一件事,为何写出的导语有所不同,关键就是看能否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特征,你抓的越贴近根本、越具体,写出的导语就越富有个性。
我们来看一下法新社《塞尔维亚更改国旗国徽国歌》的导语:
法新社贝尔格莱德8月27日电 共产主义在塞尔维亚消亡14年之后,这个前南斯拉夫共和国16日摘下了其国徽上的那颗红星。
可能不少记者在采写这篇新闻时,想到的都是仪式的议程,而这位记者却抓住了事件的本质,通过国徽图案中“红星”的更改,反映这个国家制度的演变,起到了一语双关的作用。
有些新闻事实本身并不具有突出特点,但联系其背景材料的特征,仍可使新闻事实与众不同。德新社《<泰晤士报>正式改版》的导语,就是突出了事实主体是“英国报纸传统代名词”的特征。
德新社10月31日电 200多年来作为英国报纸传统代名词的《泰晤士报》,从今天起将放弃大版面报纸的风格,而仅仅出版小版面报纸。
(16)导出新意。
写出的导语有没有新意,既是衡量一篇新闻报道有无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衡量记者、通讯员业务素质的重要指标。有的记者尽管也写过、发表过大量的新闻作品,可谓“多产记者”,但并没几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原因之一,恐怕就是其作品随人俯仰、拾人牙慧,写出来的新闻多是“别人嚼过的东西”,没有味道。作为一名有事业心的记者,应把写出新意,作为自己的业务追求。要注意发现新的题材、提炼新的主题、运用新的表现手法,使用新的新闻语言。要把最有新意的素材放在导语里,只有这样,导语的新意才能飘然而至。
在新闻竞争较为激烈的今天,媒体改版改刊已不足为奇。而法新社的一则关于《远东经济评论》周刊改月刊的消息导语,就从原因上作了分析,使这次改刊与其它改刊的“不同之处”突出出来,有了新意。
法新社香港11月1日电 分析家们说,读者品位的变化和其他更直接的新闻来源的出现,为有58年历史的《远东经济评论》周刊敲响了丧钟。
(17)导出幽默。
将导语写出幽默,也是一种很高的写作要求。它要求记者既富有幽默感,又具备敏感的新闻眼光,在采写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捕捉那些有利于表达主题的幽默细节或场景,并通过委婉、含蓄、深沉的表达手法,使审美主体进入一种包含复杂情感,充满情趣而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意境,收到异峰突起、平地惊雷的惊人效果。埃菲社在一篇题为《失而复得》的消息里,就将其颇具幽默色彩的事实巧妙写进了导语。
埃菲社东京11月11日电 一名居住在横须贺的77岁日本老妪为防小偷,把200万日元缝在了和服的腰带中,怎料多年后老妪将和服捐赠出去时,却把现金忘在了里面。
有些新闻事实本身并不具幽默色彩,但通过作者的合理联系,仍可使导语妙趣横生。英国《新科学家报》在报道一项科研成果时,就采用了这种合理联系的技巧。
全世界的司机在恳求交警时说的话都一样:“对不起警官,我不知道超速了。”但司机们可能很快就不得不编出更好的借口了。新研制的电子助手将探测路标并警告司机不要忽略它们。
(18)导出反差。
有些新闻事实本身就具有性质反差强烈的因素,适当将其列在一起对比,可轻易突出新闻的某种特征。比如,《香港商报》在一篇题为《北京关注谁入主白宫?》的消息里,就采用了这种手法。
11月2日,美国选民就要投票选举他们的新总统了,大选目前正成为美国国内最重要的话题。而距华盛顿万里之遥的北京,对这次选举的关注程度似乎一点儿也不亚于美国国内。
从表达效果上分析,导语的种类还可列出许多。但每一种类型,对新闻题材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只有与题材内容相适宜,才可能使我们写出的导语富有个性。不加分析地生搬硬套,不仅无助于我们的导语写作,还可能弄巧成拙,使我们写出的导语不伦不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4:21 , Processed in 0.2079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