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吉两国四地争李白故里 博弈升至官方层面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0-6-20 13:55:46 | 只看该作者
肖隆平:名人故里之争是经济发展悲哀
来源:荆楚网   
      
  6月8日,由湖北省政府主办、随州市政府承办的2010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将在随州举行。一场四省五地关于“炎帝故里”的争夺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争夺名人实质是争夺巨大的经济链,一个名人值多少钱?随州市旅游局局长易发明算了笔账:去年“炎帝故里”带来的旅游效益是25亿(5月26日《长江日报》)!
  从曹操到小乔,到西门庆,再到炎帝……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名人故里之争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有学者说这是区域经济博弈。但笔者以为,这其实是一场文化领域里的投机,是经济发展的悲哀!大家眼里只有钱,什么来钱快就投什么,而那些真正需要投资的没人投资。
  从房市的投机,到股市的投机,创造了一个个经济奇迹,也破灭了一个个首富的梦幻。文化故里之争,从小名人到大名人,甚至反面人物都成为了某些地方政府争夺的所谓的旅游资源,撕破脸皮也要把故里说成是自己的。这种所谓的传统文化保护行为,不仅无法很好地传承文化,也没有尊重传统文化,因为无人不知这是冲着钱而去的。
  与此同时,一些实体(实业)经济却是难以发展。虽然说国家主导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但并不意味着不要发展重工业,不要发展高科技产业。重工业与高科技的结合领域仍然是我们国家的弱项,很多技术产品只能购买别国的,仅有的一些产品也只能说是抄袭后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完全地达标,比如我们国家当下有大量市场需求的具备航天飞机制造技术的地铁盾构挖掘机就只能(厂家)自产自销,而且产量非常有限。
  一方面是投机性行为盛行,导致富者浮躁,什么有钱来钱快就投什么,于是跟风盛行,导致经济泡沫极易发生。这已经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比如房市投机性行为就导致了我国房市畸形发展,以至于现在政府想调控也难以见效。另一方面是实体经济无人问津,导致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大量面世(比如钢铁产能过剩,实质上是不符合要求的钢铁太多无法销售出去),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
  笔者在接触国家统计局一位已退休副局长时,他说,现在有很多人都喜欢上投机了,因为投机能使人一夜暴富,但我很为这些人感到悲哀!也为我们的时代感到悲哀!
  何不如是?当人们眼里只有钱时,人们所关心的就不再是人本身,不再是生活的意义,不再是人的精神品质,不再是社会的价值观是否扭曲,而是钱是否滚钱,利是否滚利。如果不是,他们便改变行动的方向,甚至可能不顾一切地清除阻碍自己前进的障碍,即便是人。也因此,当我们成为历史故人之时,我们的后人会发现,没有一个值得他们去敬仰纪念的!因为我们是精神贫乏的一代!这恐怕也是让人很悲哀的一件事!
22#
发表于 2010-6-25 09:24:42 | 只看该作者
猪八戒的故里在哪里?

羊城晚报  

  自打凡界上演起名人故里之争的大戏,猪八戒就没闲着,整日东瞅瞅西瞧瞧打探消息。近日有关“孙大圣故里”之争的硝烟又起,某地还规划兴建占地7000亩的“孙大圣故里花果山景区”,八戒坐不住啦。   你说这闹哄哄地,李白、赵云、朱熹、二乔、西门庆、孙悟空什么的,都有人认宗争亲,为啥就没人争俺老猪的故

里呢?   嫌俺长得丑?这你有所不知了,如今是丑比美吃香。你瞧那演艺界的丑角、丑星,出场费可高喽。还有什么这“姐”那“姐”的,长得跟俺也差不多,可经网络媒体一包装,再炒作炒作床上隐私,一下子红得发紫。嚯嚯,红透半边天啦。这叫做,人不在美丑,有名则灵。为了扬“名”,正招歪招花招招招出奇。有一骂出名的,有一脱出名的,实在没招,与名人套近乎,认乡邻争故里,好像只要傍上名人,就能飞黄腾达。   你说俺老猪哪点不好?比李白,咱虽写不了诗,但也能哼哼几句小曲顺口溜。比赵云,耍枪舞棒,谁不会?哪天碰着了,俺得跟他比试比试。再说二乔,俩小妞,傍上曹操,就成了千古名人?再瞧那西门庆,一个臭名远扬的淫棍、恶霸,抢占民女,无恶不作,俺这样宽宏大量的人,看着都恶心,竟然有人大张旗鼓争得面红耳赤地认其为亲。还立起西门庆与潘金莲约会的塑像,唉哟,羞煞老猪也!   不是俺小心眼,看着别人眼红。俺就不明白,你说李白、朱熹,历史上实有其人,有人来争故里,情有可原。可二乔、西门庆,那是写书人胡掰瞎编的,你猴哥,是仙界的大圣,啥时投胎到人世间啊?居然冒出凡界“故里”之争,这沾得上边吗?   俺明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争抢名人故里,为的是“名人效应”。现如今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可真正的文化,纯粹变成了招牌、幌子,什么传承XX文化,宏扬XX精神,说得冠冕堂皇,骨子里真是那么回事吗?鬼信!比如某地建诗圣故里,竟要村民四次搬迁。可诗圣活着念叨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若诗圣显灵,非骂不肖子孙不可。说穿了,还是GDP挂帅,抢个“名人故里”的招牌,就能报项目,招投资!有了项目,地方上明里有政绩,暗里呢,主事者再运作一下潜规则,更是名利双收啦。你不见几个贫困县,为抢朱熹故里,居然要投资40亿元,牛吧?但若真是欠下那么多债,几辈子都还不了。俺没多少学问,可也知量体裁衣,看荷包吃饭的道理,你搞什么文化产业,也得量力而行啊,背上那么大包袱,到头来如何收场?   罢,罢,罢,凡界的事,俺老猪发哪门子愁呀!还是想想自个的事吧。咋就没人争俺的故里呢?对了,都怪老吴(承恩)介绍俺的时候,把祖籍出生地给忘了。这不是《西游记》的小疏忽,简直是大败笔。你猴哥可好喽,占地7000亩的行宫建成了,吃香喝辣,把俺老猪可冷落一边了。   不成,俺得合计合计。俺不图光宗耀祖,造福乡梓。只要立个牌坊,天天有贡品就知足了。可俺的故里在哪里呢?高老庄、小高庄、高家庄,凡界沾着“高”的地名多了。对,俺老丈人肯定知道,俺得找他去。   想到此,猪八戒操起大钉耙,匆匆奔高老庄而去。
23#
发表于 2010-6-27 17:16:31 | 只看该作者
李白“故里”在甘肃秦安

    提起李白故里,没有人不认为它在四川江油。每年那里都举行李白国际文化节,大打旅游文化牌,那座城市无处不流荡着李白气息。现在,李白故里在江油的观点似已为海内外广泛接受,新版《简明大不列颠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有关李白条目,都明确表述李白是“四川江油人”。新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也说:“李白,字太白,彰明人”(彰明即四川江油)。
    据赵亚辉博客提供,《人民日报》2002年8月10日曾有一文披露一重要细节,说1982年,江油很意外地收到了邓小平托女儿送来的亲笔题词,只四个字:“李白故里”。还说,邓小平写这几个字之前,和郭沫若有过一次谈话。这个故事的前半段绝对真实,因为这四个字刻成的碑就矗立在江油;后半部所谓与郭长谈后才写的这几个字,谈过没有,何时谈的,却无法证实,因为郭在几年前就去世了。我认为,领导人题词是对历史人文古迹的倡扬和尊重,也是对主流看法的一种首肯,但是并不一定具有学术上的终极裁定权,尤其是面对复杂的历史疑案。例如现在就有这种情况,一位领导人在此地题了“羲皇故里”,另一领导人却在彼地题了“羲皇故都”,各题各的,并不奇怪。但不管怎样,小平题词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它还是大大增加了李白故里属于江油的权威性。一切都表明,李白故里在四川江油是铁板钉钉,任何人似乎都不应该有怀疑。
    然而,意外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去年8月,湖北安陆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了以“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为题的宣传片,立即有《江油遭受“李白故里”危机,央视四套是帮凶》之类帖子出来,江油网友开始在网上严重声讨湖北安陆的“侵权”行为,旋即江油市委和安陆市政府也卷入此事,各自在力争“李白故里”的归属权,不可开交。当时大家都觉得湖北安陆怕要倒霉了,要被推上被告席了,结果却出乎意料。9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给湖北省工商局发文的批复却是:“安陆市作为李白曾长期居住地,被称作‘李白故里’具有合理之处。这是对客观事实的正常叙述和说明,属于《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的正当使用行为。”是啊,“酒隐安陆,蹉跎十年”,李白在安陆娶妻生子,一度还是他周游天下的根据地,留守处,安陆要宣传,似也未可厚非。但这一下矛盾更激化了,后来还是江油占了上风。
   对于这场官司我无话可说。我倒是觉得,由这一事件暴露出现今对“故里”一语的使用充满了歧义和含混,同时还暴露了长期以来掩盖的另一重大隐情,那就是真正的李白故里到底在哪里?除了江油和安陆二地之外,还有没有更有理由称为李白故里的地方?在这个问题上,有没有用现代人的强势话语不顾古人的陈述,不顾基本的历史资料的情况?江、安之争很像是大家在争抢一件宝贝,两个最有可能争到宝贝的人争得尤其厉害,其实,他们都忽视了宝贝真正的主人的意见及其感受。                  
    这里,问题的关键是,到底什么叫故里?它是指一个人的出生地,抑或生活过较长时间的地方,还是原籍,祖籍,家乡?到底该选择其中的哪一样?
    前不久,一向较真的上海《咬文嚼字》杂志经考证后有文章指出,目前地方宣传中经常误用的词是“故里”,一些地方常常以号称某名人“故里”来吸引游客,理由是这名人曾在当地居住过。其实,“故里”专指其人的故乡,家乡,原籍,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他的祖辈如果没有在此地生活过,他本人生活的时间再久也是不能叫“故里”的。文章还举例说,蒋介石曾长期居住在台湾,但有谁会称台湾为“蒋介石故里”呢?蒋故里还是浙江奉化溪口。“长期居住的地方”未必是“故里”,而“出生地”也未必是“故里”。比如一位外国孕妇,在上海旅游时生了孩子,难道上海就是这个孩子的“故里”?还说,他长期住过的地方应该叫“故地”,所谓故地重游;他长时住过的房子应该叫“故居”,所谓某某故居;但“故地”、“故居”和“故里”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如此等等。
    我对《咬文嚼字》文章的煞费苦心表示理解,但它仍然无法解决李白的故里归属问题。如果“出生地”,“生活过较长时间的地方”,“先辈生活过的地方”,全在同一个地点,那当然不成问题;要是不一致该怎么办?比如,李白出生地一般认为是中亚碎叶,和祖籍陇西成纪不一致,那哪个是故里?祖籍陇西成纪和生活过较长时间的四川江油又不一致,那哪个是故里?
    江淹的《别赋》云:“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这可能是故里一词的最早出现。事实上,现在要给“故里”下一个无懈可击的定语不大可能,故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如果不钻牛角尖,并不难取得共识,它是对“根”的追寻和肯定。一个人,尤其一个古人,对自己故里的认定——尽管他不一定用这个词,最有发言权的只能是他自己。李白真正的、惟一的、被史书早就无数遍肯定下来的“故里”,只能是陇西成纪(现今甘肃天水秦安县,秦属陇西郡,汉属天水郡)。
    必须看到,我们在寻找李白的故里,事实上李白也在寻求着他的故里;这两个寻求如果重合,自然无话可讲;如果出现了两个故里,那应该肯定哪一个呢?这就好像一个人说他的父母是谁,我们不信,偏要另外指认他的父母一样。在我们,也许认为李白故里是四川江油;但对李白而言,他不是不知道彰明,但他心目中的故里无疑是陇西成纪。这是他一再强调的,而且口气坚定,从不含糊。我们在确定李白故里时,究竟是认同历史上李白本人的认定,还是撇开李白,不听他的,坚持我们认为的四川江油呢?在确定李白故里的问题上,要不要尊重李白个人的意见?如果李白明白不过地表示了对自己祖籍的确认,我们由于理解的原因,由于利益的原因,由于现代人的自以为是,硬是不承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样做对吗?
    还是让我们看看李白自己怎么说的。李白诗文中有三篇非常明确地陈述了他的家世。《与韩荆州书》说:“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赠张相镐二首》其二云:“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上安州裴长史书》说:“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之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江汉。”这后一条里,“本家金陵”与“本家陇西” 似乎矛盾,其实此处“金陵”所指乃是西凉“建康郡”,即指今甘肃兰州一带。考之史料,《晋书·武昭王李玄盛传》有如是记载:“武昭王讳日高,字玄盛。隆安四年(400年),为群雄所奉,遂起霸图,号凉公,于敦煌、酒泉坐定千里。其子李歆继立,攻沮渠蒙逊,败死。弟恂继立,沮渠破敦煌,恂死,国亡。”这就是发生在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的“沮渠蒙逊之难”事件。“本家金陵”已为研究界澄清了。总之,李白自认陇西成纪人,再清楚不过。李白还喜欢自称“羲皇人”,所谓“学道三十年,自言羲皇人。轩盖宛若梦,云松长相亲。”“清风北窗小,自谓羲皇人。”“羲皇”就是被史家尊为“三皇”之首的伏羲,传说生于陇西成纪。
    我们再来看看公认的权威性的文献怎么说。李阳冰《草堂集序》,魏颢《李翰林集序》和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都是李白在世时或去世不久时的人留下的文字,史料价值极为珍贵,它们无不证明李白生前所述“家本陇西人”,即陇西成纪人是真实可靠的。李阳冰《草堂集序》云:“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魏颢《李翰林集序》云:“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李白死后五十年,范伦之子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云:“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姓易名。故自国朝已来,编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云云。
    说来可叹,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十一月,李白一病不起,他在病榻上将自己的诗文草稿交给其从叔,刚刚任满的当涂县令李阳冰编辑,后李阳冰将其诗文辑成《草堂集》十卷,并为之作《序》,这就是著名的《草堂集序》。阳冰在《序》中说他“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其中,“枕上授简”一语何其悲凉!试问,枕上确定的“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一语是什么意思,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李白的故里何在吗?
    是否尊重李白个人意见,是李白研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郭沫若写于文革时期的《李白与杜甫》,受当时扫荡一切,目空一切的风气影响,不断指斥李白“不外是以势利眼光在看人说话”,“看来是李白本人或其先人所捏造,目的就是抬高自己的门第”等等,现在已被诸多研究家的考据证明,李白并没有说假话。李白家世研究中目前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李白到底出生在哪里,是否出生在江油青莲?如李白究竟是李广的、还是一向讳言的李陵的多少代孙?如李白五岁到四川,到底是从哪里到的四川?从碎叶到江油,天水秦安作为丝绸之路是必经之地,他不可能不经过;当时陇西成纪的地理条件不比江油差,逃难而归的李客何以不在必经之地的故里停留呢?谁能肯定李客李白就没在秦安停留过生活过?天水南郭寺卧佛殿院中舍利塔顶原嵌一小石碣,上镌李白五言律诗一首:“自此风尘远,山高月夜寒。东泉澄澈底,西塔顶连天。佛座灯常灿,禅房香半燃。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此诗不为任何诗集所载,李白是否到过天水不由令人悬想?还有,李白醉草赫蛮书被考证确有其事,但他是在哪里学的蕃文呢?不管怎样,李白作为陇西成纪人,却始终如一。
    事实上,结论已很清楚,李白故里在甘肃秦安。至于四川江油,正如有的学者已经指出的,它只能是李白的第二故里。
24#
发表于 2010-7-1 09:29:49 | 只看该作者
故里之争:文化价值的“劣币驱逐良币”

谭相彬 
  河南永城和安徽亳州争“曹操、华佗”的故里,河南新蔡和安徽临泉争“姜尚故里”,河南鹿邑和安徽涡阳争“老子故里”;河南商丘和安徽蒙城争“庄子故里”,河南虞城和安徽亳州争“木兰故里”……在硝烟弥漫的名人故里争夺战中,豫皖两省之间攻战争夺最为激烈,也异常频繁,连环大战,此起彼伏,堪称一对“老冤家”。

(来源:6月29号中国经济周刊)   近年来,争夺名人故里归属权事件时有发生。从“赵云故里”争夺、“西门庆故里”的争夺到豫皖两省连环名人故里争夺大战。有人说这是国人一直就具有的跟风思想,也许可以勉强作为一个原因和解释,但这仅此为一个表面现象。在其一系列“名人故里”之争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快速发展为纲的急功近利的发展理念,是“文化激情”背后的“遗产经济学”的精打细算。“名人故里”争取可以成为一个地方经济的“摇钱树”,为地方实现GDP的创收,从而解决地方一些债务困难。   笔者曾在媒体报道上看过一篇关于“老子的故里”的话题,老子的故里,安徽涡阳。过去一个贫困县投资12个亿打造一个所谓的老子文化园,其次关于老子故里本身已经定了但很多地方比如河南、甘肃又争来争去,在老子《道德经》一书中,老子强调的是清静、无为、无我、无欲和不争的思想,而投资12个亿老子文化园、各地争来争去的老子故里,怎能会说这就是文化呢?它真正把握了老子的文化要义了吗?名人故里之所以出现争夺,主要是因为其中的经济利益驱使。但是,光打着一个“名人故里”的幌子,来炒作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而缺乏来对名人故里的保护、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的继承与发展,触碰到了社会道德的底线。在换来经济发展进步的同时,我们却是以牺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价值作为代价的。如此下去所有的文化现象最后可能都在你争我抢之中彻底变味和被扭曲,以文化为名的各种行动,最后变得很没有文化。   优秀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塑造了一个民族独立品格,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和发展的纽带。名人故里,作为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我们应对传统文化抱有一颗敬畏和感恩之心,而不是让“经济”挟持“文化”的价值,以创收为核心,将文化演变为商业,挂的是“名人故里”的牌子,行的却是娱乐之实。更不是让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的社会风气侵蚀了人们对历史文化价值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莫让“名人故里”的文化价值 “劣币驱逐良币”。
25#
发表于 2010-9-3 00:18:58 | 只看该作者
            安陆是不是“李白故里”?  

                 文/我亦爱飞



  2009年对安陆市来说,是一个热闹的年份。3月,“全国水墨漫画理论研讨会”在湖北安陆成功召开。11月18日,首届中国银杏节即将在安陆市举行,期间还要举行安陆市古银杏国家森林公园揭牌仪式。安陆市借势做了一个宣传安陆的电视宣传片,8月中旬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四套滚动播放,里面有“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的字幕。谁知字幕中“李白故里”的关键词被一位江油网友看出了问题,19日中午1时多率先在百度江油吧发了标题为《江油遭受“李白故里”危机,央视4套是帮凶》的帖子。这位网友的帖子很快引发众多跟帖,甚至还有网友前往百度安陆贴吧发帖展开讨论。江油网友们的激烈讨论很快引起了江油市委、市政 府有关领导的重视与反应。21日下午,江油市委宣传部分别向央视和安陆市委宣传部发函,要求停播宣传片。江油重申“李白故里”为江油市政 府组织申请的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并表示,若安陆继续播放宣传片就是侵权,将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此事近日在《绵阳晚报》、《华西都市报》、《腾讯网》、《搜狐网》、《楚天都市报》等全国各大媒体都有报道。

  安陆在央视的宣传片中究竟能不能用“李白故里”,针对江油的说法,我觉得要从学理和法理上予以厘清。

  首先是学理的问题。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汉语大词典》(书号:ISBN 7-5432-0004-X/H.5)对“故里”的解释是:故乡;家乡。对“故乡”的解释是:家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可见,长期居住过的地方也可以叫做“故里”。李白“酒隐安陆,蹉跎十年”,这点在学界已形成共识,江油对这方面也未予质疑。所以,对于李白居住生活过十年的安陆,称为“李白故里”是有道理的。

  再就是法理的问题。

  据安陆市工商局提供的资料,目前,“李白故里”作为商标,有三个法人、自然人在正常使用。一是四川沱牌曲酒有限公司申请的(注册号:3385294)酒饮料类“李白故里”商标;二是江油市文化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申请的(注册号:1953474)旅游类“李白故里”商标;三是刘光林申请的(注册号:3642723)旅馆餐饮类“李白故里”商标。可见不同类别或性质的商品可以用同一个字符商标。安陆市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是以政 府为主体的一个市域综合宣传片,是对安陆市一个整体的介绍或展示,“李白故里”在里面,更多的是一个学理的概念和词语上的斟酌。虽然宣传片会给安陆市的企业带来隐性的商机,但宣传片本身的商业动机不明晰。就象一个好客的人,向朋友介绍他家的情况,热情欢迎朋友到他家做客一样,他更多的是情感的沟通,而不是一个商业的运作。以一个政 府为代表的地域,是不能作为一个企业或商品的概念出现的,故而“李白故里”在央视的宣传片里,它不是以商标性质出现,更多的是从文学技巧的角度,对一个地域文化的介绍。它不是商品,也没有商标的性质,作为文学意义上的词汇,说它对商业上的侵权是没有意义的。

  安陆与江油因李白而互相了解,互相关注。记得在去年汶川地震时,安陆网友们对江油李白纪念馆十分关心,网友们在网上看到江油李白纪念馆因地震而受损严重的图片及文字,使安陆网友们十分痛心。这些图片及文字也被相应地转载到了安陆的各个网站上,安陆网民把江油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汶川地震时,安陆第一时间向江油捐款50万元。从过去的一系列事情来看,安陆对江油是友好的(此前,安陆不知道“李白故里”是注册商标,对江油不存在主观上的冒犯),这种友好是因李白而缘起,作为安陆人,我也想这种友好因李白而继续维系。

  其实,短短几天,因安陆宣传片中“李白故里”而引起江油的争议以来,双方都得到了好处。正如广东记者程明盛在自己的博客里谈江油安陆李白之争时说:“如果不是湖北安陆与四川江油因央视广告的"李白故里"之争,不少人也许不知道江油拥有经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的"李白故里"专有权,可能不知道李白有生于四川江油一说(另一广泛流传的说法是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许多人也许不清楚李白最重要的10年岁月在安陆度过(在安路娶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为原配,生一子一女,创作《静夜思》、《蜀道难》、《行路难》等千古名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更愿意把此事当成一个由安陆无意中发起的,江油积极合作的成功的公共策划事件。如果江油硬是宥于“李白故里”之争,而与安陆法庭相见,到时布帛成干戈,则也如记者程明盛所说“若江油在‘李白故里’之争中不依不饶,执意将争议变成排他性争斗,就会让世人看出一个偏狭的江油。”李白在天有灵,恐怕也是不愿吧!

  李白不是安陆的,也不是江油的,李白属于中华民族甚至属于全世界。李白因在安陆与江油所留下的特殊印迹,使两个城市都有了“李白故里”的属性(“李白故里”于两地都有其自然属性,但江油却有社会操作的因素),两地都滋养与成全过李白,从情感上,我更愿意两地把此次事件当成一段佳话与学术争论的因由,以此为机,加强合作与交流,资源共享,两强联姻,共同开展李白学术研讨。这样,共同发展、互相提高的事是几乎看得到的。江油的朋友,你们说好不好呢?
26#
发表于 2010-9-3 00:23:00 | 只看该作者
    争夺文化资源,我们更应做什么?

             文/农师[应城]



       最近,关于文化资源归属的争论屡屡见诸媒体。继襄樊与荆州展开“三国之乡”命名争夺保卫战(4月7日《三峡晚报》、应城与京山展开李白温泉名诗辩论(4月7日《荆楚网》)后,“孟宗哭竹”的典故又出疑虑(4月11日《孝感网•槐荫论坛》。
       从古自今关于遗产的争夺,或是唾沫横飞、或是对簿公堂,甚至刀光剑影。究其原因,围绕一个“利”字——从小处说为生活质量有利,从大处讲为经济发展有利。
先人留下万贯家财,岂可平白拱手让人?于是乎,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大女儿、二女儿、三女儿,乃至七大姑、八大姨,凡是沾亲带故的,都想着见着有份、没见者也应该有份。祖宗遗存的文化资源不亚于万贯家财,自然更不能送人。又于是乎,各自翻箱倒柜找出证物若干,口诛笔伐希望扳倒对方。最后精疲力竭之时,才发现双方元气大伤,费时争回来的也不过区区几贯铜板或是一顶闪着金光的破冠,追悔莫及。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不管是“三国之乡”争夺战,还是李白名诗辩论战,在部分网友大打口水战之余,也听到了许多理性的声音。部分网友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效益才有说服力”更表明了政府应该持有的态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争夺文化资源,归根结底是为了开发旅游市场,推动经济发展。俗话说:栽好梧桐引凤栖。只有筑好巢,才能引来凤凰。把旅游市场做大、做强,“筑巢”是关键,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要提高旅游科技水平,三要提高国民素质和旅游管理者的经营素质。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只是开发旅游市场、发展经济的一个因素,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资源的争夺中,无异于舍本逐末,只会适得其反。
       祖宗留下来的遗产该如何处置呢?争论无益,拱手送人也不行,毕竟文化遗产确实具有可观的旅游价值和经济效益。荆襄网友提出,“自古荆襄是一家,同作为湖北人,拥有丰富的三国文化资源,应当共同合作去利用好这个资源,这远远胜过去争夺一个‘三国文化之乡’称号。”应城和京山网友也发出了“联手发展,把蛋糕做大”的声音,网友这些建议是政府部分值得深入思索和探讨的。早在2005年3月,我省旅游工作会议就提出“区域合作”、“资源整合”的概念,省内游“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实现“一卡通”、 省外鄂渝两省市在实现“三峡无障碍旅游”中紧密协作等,都为旅游资源整合、携手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范本,也应该为旅游文化资源的争论找到了解决的方案。
27#
发表于 2010-9-3 00:35:14 |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0-9-7 12:32:26 | 只看该作者
    诗人谈李白故里之争:诗仙交代“我本楚狂人”

2009年08月28日 来源:楚天都市报 




  著名诗人车延高谈“李白故里”争议——
  李白有诗云:我本楚狂人
  盛唐诗仙的来处归属,不仅仅牵动着江油、安陆两地人的神经。本报记者昨日采访正在《十月》杂志连载长篇散文《醉眼看李白》的著名诗人车延高时,诗人表达了对“李白故里”争议的看法。他说,李白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无论江油还是安陆,都应将李白文化发扬光大。
  在湖北,李白成了个“大写的人”
                     

  “李白出生在什么地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什么地方让自己成了一个大写的人。”车延高认为,出生地最多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他所关心的是李白如何把自己大写成浪漫主义诗人,“仔细分析,李白的成长历程,与湖北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中国的浪漫主义诗歌有两座高峰,一是屈原,一是李白,很有幸这两座高峰都与湖北有密切的关系。”车延高说,李白25岁仗剑出蜀,云游楚地,“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其艺术生涯最重要的阶段就在这里度过,“他是湖北的上门女婿,在湖北开创许多个人生中的‘第一’,也留下150多篇诗文,其中直接畅抒湖北的有62篇,《月下独酌四首》、《行路难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都是诗人行走湖北时留下的不朽吟唱。”
  车延高说,关于李白生平,有“陇西成纪人”、“谪居碎叶”、“本家金陵”等多种说法,但最著名的恐怕要数《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中“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诗句,“这何尝不是诗仙言之凿凿的自我交代?”
  故里争议是对文化软实力的看重
  在车延高看来,江油与安陆之间产生的“李白故里”争议并非坏事,它折射出的是人们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两地都将李白这位世界级的诗人视为自己的文化资源,意识到了文化给某个地方带来的附加值。
  车延高说,浩瀚千年过去,关于李白出生地众说纷纭,事实其实早已模糊在岁月中,所谓研究结论,常常只是根据史料进行的考证与推想,“因为前人有李白出生在新疆或前苏联的说法,所以江油称自己‘李白故里’,未必就一定能站住脚。其实文化本来就不该有地域之分,两座城市都应该珍惜这个重要的文化资源,更好地加以运用,把李白文化发扬光大。”
  醉眼看诗人,李白应有想象空间
  《醉眼看李白》是车延高正在连载的一部长篇散文,已写成15章,十余万字。车延高说,自己试图从文化视角解读诗人,其中既有史实,也有艺术的成分,之所以用“醉眼”入题,是想给自己留下发挥的空间,“李白不仅仅存在于历史考证之中,他更是一个文化形象,渗入中华文化血脉之中,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李白在湖北的多个“第一”
  诗人车延高经过多年研究,整理出李白在湖北的多个“第一”,其中既有历史记载的史实,也有民间传说的美谈,车延高据此认为,湖北不仅养育了李白,而且成就和放大了这样一个文化上的李白形象。
  -第一个落脚点是湖北。李白出川后,首先落脚荆州江陵,之后久居安陆的寿山和白兆山。
  -第一次婚姻在楚地。李白以入赘方式娶许宗璞为妻,可以说是湖北的上门女婿。
  -第一篇最畅销的赋在此写出。《大鹏赋》“名动京师……时家藏一本”,创下大唐“发行之最”。
  -第一首长诗在此诞生。《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正是写于京口镇,乾元二年深秋。
  -第一次提出“匡君济世”的政治理想和“功成身退”的行动纲领。
  -第一次放下自己的狂傲不羁,黄鹤楼前吟出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搁笔而去。
  -在这里写下中国第一篇最短的文学评论:全文仅十个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据传,李白在安陆白兆山种下第一棵也是唯一一棵银杏树。
  -在湖北遭遇人生第一次直接打击,被到任安陆的裴长史定下“出身不好、行为不轨、才能平庸”三大罪名,以致李白连夜写出《上安州裴长史书》。
  (摘编自车延高文《李白——我本楚狂人》)
29#
发表于 2010-9-7 12:40:34 | 只看该作者
江油安陆李白故居之争引热议 网友仿李白表不满星岛环球网 [url]www.stnn.cc[/url] [tr]
[tr]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22日讯 (记者 刘侠) 湖北安陆不顾江油市早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李白故里”的事实,公然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以“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为内容的宣传片,引起了江油市市民的极大不满,从而引发江油和安陆两地近两个月的口水仗。
  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四川江油与湖北安陆“李白故里”之争的批复,似乎并未让持续两个月的争端尘埃落定,随着本月上旬央视恢复播出带有“李白故里”提法的安陆宣传片,争端波澜再起。
  日前,这场“口水仗”终于激怒网友,10月21日,一名叫“中国农民”的四川新闻网麻辣论坛网友在麻辣论坛发帖,模仿“李白”的语气对江油和安陆“故里之争”进行批判,引来不少网友的共鸣。
  网友:模仿李白爆出粗口
  在经过近两个月的“口水仗”后,网友对江油和安陆的“故里之争”终于产生了“视觉疲劳”。10月21日,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一名叫“中国农民”的网友发表了题为“李白爆粗口:老子的故里在全中国”的帖子,用模仿李白的语气对此事进行批判,立即吸引过万点击,众多网友跟帖纷纷表示认同。
  这名网名为“中国农民”的网友在帖子中称:“老子的故里在全中国”,你们谁也别争来吵去,不就是想利用我诗仙的身份包装自己嘛?谁要是再恶意争吵,否则老子将收代言费。
  “中国农民”模仿李白的口气表示,“我在安陆十年,那是因为婚姻关系,可我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过定居,那你们说说我的故里不是到处都有?你们为了宣传可以理解,说白了不就是为了通过我的名声赚钱嘛,这也不是不可以,但你们的做法我却不认同。知道为什么吗?在我睡觉的这段日子里江油为给我一个优美而安静的休息环境,花费了巨资,而你们安陆什么都没有做,竟然利用我在这里生活十年就大肆炒作,难道你们不觉得可怜吗?”李白气头上也全然不顾诗人的身份,大怒道:老子的故里在全中国!便拂袖而去……
  10月15日凌晨,“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8月中旬起,这条广告词频频出现在安陆市宣传片中,引起一些江油网友的不满。  
  网友通过帖子对“故里之争”表示不满
  对于“中国农民”在帖子中提到的情况,众多网友跟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对于帖子中所称:“看来安陆不要脸,江油没风度,央视只挣钱,商总没原则是不争的事实”这句话,几乎所有跟帖的网友都表示了赞同的态度。
  一名叫“比朗”的网友就表示,“这文写的好、感觉老李要是复活也得这样说”。更有网友为此创造了打油诗:“安陆假到底,央视不着急,商总心不虚,江油稳不起。”
  李白的出生地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议,一说李白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约五岁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这是根据李白的自述以及他人给李白诗文作的序综合推断出的。第二种说法是,李白出生在今四川江油的青莲乡,这是根据江油当地出土的文物以及一些民间文献研究得出的结论。
30#
发表于 2010-9-7 12:42:25 | 只看该作者
    湖北安陆回应李白故里之争:对文化不应狭隘独霸

2009年10月16日  来源:荆楚网 

  由于央视恢复播出带有“李白故里”提法的湖北安陆宣传片,四川江油再次就“李白故里”之争发难,表示若得不到满意答复,将状告湖北安陆和国家工商总局。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当事各方,江油方面表现激动,安陆平静应战,而国家工商总局暂未回应。
                      

  记者首先联系上江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江油市文联主席蒲永见。他说,宣传片的恢复播出让江油很不满,将向安陆发出第三封律师函,“修改广告词或停播的要求不变,但措辞会更强硬,不是之前的协商口气,如果安陆一意孤行,那我们一定会起诉。”
  蒲永见称,江油首次抗议后,央视宣传片一度停播,此事本可尘埃落定,但随着宣传片的恢复播出,江油“很受伤”,“央视恢复播出此片,依据是国家工商总局对安陆的批复,对此我们也向国家工商总局发出了《异议函》,质疑他们是否有资格判定‘李白故里’归属何处。如果不能得到满意答复,我们也会起诉该局。”
  他还说,得知安陆宣传片在国庆期间恢复播出后,江油曾联系央视,欲紧挨着安陆宣传片播出江油的宣传片,突出“李白故里,江油人民欢迎你”的内容,“我们要让大家知道中国有两个‘李白故里’,但央视说他们还要研究一下。”最后蒲永见告诉记者,安陆要和江油共享李白文化是可以的,但由于“李白故里”是一个地域性问题、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品牌问题,所以不能共享。
  安陆市委宣传部部长陈作义告诉记者,尚未收到江油新的律师函,因为国家工商总局对此已有批复,此事无可争论。至于对方的“强硬措施”,他坦然道:“我们不会做任何改变,李白不仅是江油和安陆的,也是全国、全世界的,文化不应有狭隘的独霸心理。”
  记者又致电国家工商总局,该局信息发布机构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称,若江油来质疑或起诉,该局肯定会做出回应,但目前尚未接到任何需要做回应的通知。
  李白可能提出武汉唐代简称
   李白与湖北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武汉的别称“江城”,正是来自其“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在本报报道“李白故里”之争后,武汉市民余元洲给本报来信,称据他考证,李白不仅给武汉取了别名“江城”,可能还提出了武汉三镇最早的简称——“武阳”。
  “昨夜东风入武昌,陌头杨柳黄金色。”这是李白诗作《早春寄王汉阳》中的诗句。余元洲称,自己多年前在查阅明朝嘉靖年间的《汉阳府志》时,发现了该诗的另一个版本,诗中把“武昌”写成“武阳”,“当时汉水尚未改道,汉口还未成为三镇之一,‘武阳’很可能是武昌、汉阳的简称。”
  安陆李白纪念馆馆长王清表示,这首诗应是李白当年写于武汉的,但诗中多写“武昌”,而“武阳”是否为武昌、汉阳简称,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
  武汉是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的简称,由长江和汉水将三镇分成三足鼎立。但是在明成化前,汉水的出口处在龟山以南,成化年间汉水在汉阳郭茨口改道,汉水才从龟山以北出口,流入长江。也就是说明代以前只有武昌和汉阳扬名天下,没有汉口,汉口的地理位置属汉阳。那么,古代有没有将武昌和汉阳简称为“武阳”这一地名的呢?回答是肯定的。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还时到汉阳受到好友张谓、汉阳令王公等人热情接待,后来李白给汉阳令王公赠诗五首。可惜清代曹寅主编的《全唐诗》仅录其中一首。在一首题为《早春赠王汉阳》的诗中,将“武阳”作为武汉的简称出现在诗中,全诗如下: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曰醉壶觞。
  诗中的“武阳”无可非议是武昌和汉阳的简称,也是武汉最早的简称。 (节选自余元洲《李白与江城武汉》)
  网友热议“李白故里”之争
  中国爽爷:推杯换盏涢之酌,白醉碧山放诗作。蹉跎十年美名扬,再请明月定故乡。
  chun020898:我想说“李白故里”之争尘埃落定。工商总局批复安陆不侵权,你有什么理由说安陆不是李白故里……说安陆不是李白故里,说不是要有不是的根据和理由(当然要有说服力的)。
  金皮银骨:历史名人更不是谋取利益的工具!
  younger_16:故里应该只有一个吧!如果说这都不侵权,那是不是说李白待过的地方都叫故里呢……如果两者并存,那么到处都是名人的故里了,真的没什么道理。 (楚天都市报) (记者范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8 09:56 , Processed in 0.2251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