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顺德翰墨十家邀请展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14:18:19 | 只看该作者
顺德美食节 不出家门可品世界美味
浏览量:130 广东文化网 时间: 2010-07-15来源: 广佛都市网-佛山日报

第五届中国(顺德)岭南美食文化节启动,30项活动打造“本土味道” 广佛都市网讯 佛山日报 记者林晓格报道: 昨日,第五届中国(顺德)岭南美食文化节正式启动。活动将向市民征集传统菜式的做法和故事,挖掘顺德传统美食的精华。并邀请日本、港澳名厨前来顺德为市民烹制菜肴。
在接下来的3个月中,本届美食文化节除了继续往届的传统的活动外,还将举办主题饮食、特色展销、娱乐休闲以及旅游消费四大主题的30项美食系列活动,为市民打造好吃、好看、好玩的“顺德味道” 。
向市民征集传统菜式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这句话道出了顺德美食和餐饮人才的地位。为了更好地传承顺德的美食文化,本届美食文化节将进一步挖掘顺德的传统菜式,于近期通过媒体向社会征集民间消失的菜式、菜名、用料、做法和故事等,重现顺德传统美食的原貌,并对此加以整理和保护,以便将独具特色的顺德美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而除了征集传统菜式外,还将完成粤菜博物馆的选址和设计方案,正式启动顺德粤菜博物馆的建设工作,并计划于国庆节当天的龙舟赛大摆龙舟宴,让市民品尝龙舟菜肴。
宣传顺德美食
品尝世界美味
据顺德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文体旅游局局长梁惠英介绍,顺德将在本届岭南美食文化节中借助“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打响“美食顺德”的国际品牌。
本月27日,顺德将组团前往上海参加“上海顺德美食周”,在接下来的3个月中,顺德还将前往加拿大、法国等国家举办美食推介会,以此吸引世界对顺德餐饮业发展的关注。 同时,“引进来”的行动将同期进行。美食节期间,顺德将举办“中日美食交流”、“港澳名厨精品宴”等活动,邀请日本和港澳的餐饮大师来顺德,现场为市民烹制特色菜点,让市民不出顺德就能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味。
“‘引进来’的做法除了能让市民大饱口福外,还能为顺德菜的创新提供思路,彰显顺德饮食文化的兼容并包。”梁惠英说。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14:19:11 | 只看该作者
文化创意产业崛起顺德板块 2010年08月24日  南方日报
  
广东工业设计城聚集了各地50多家设计机构和500多位设计师。张由琼摄
  在7月16日举行的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省委书记汪洋指出,目前,广东人均GDP已近6000美元,总体进入小康社会,可以说已经基本“富之”,下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教之”,以教开智,以文“化”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顺德堪称为全国县级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行者。顺德既是每个历史阶段的实践者,也是发展之路的旗手与探路者,顺德用今天的发展成就为中国文化的进步发展史书写出富有特色与启示的一页。
  而今天,在文化发展之路上,顺德又当仁不让的承担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发展当中,有力的推动、大胆的探索,在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各个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为我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作出了新探索。而在中国特色文化发展当中,顺德事实上已经为全国贡献了经验,树立了范本,成就了令人瞩目的“顺德现象”。
  7月28日,16名时装模特身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莨绸)缓缓步入上海世博会广东周开幕式文艺演出现场,引起现场一片轰动。在接下来的5天时间里,香云纱相关内容还在中国元素馆非遗展区展出,专程前来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们都对这种顺德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赞赏不已。
  热闹的现场已经归于平寂,而文化创意产业在顺德早已激流澎湃。这一场展会中顺德文化创意产业力量小荷才露尖尖角。在它的背后,还有孔雀廊、德胜创意产业园、广东工业设计城……一大批驰名国内外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它已成为顺德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引擎。
  在近日颁布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已明确指出,我省要做大做强以创意内容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业,打造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顺德无疑已经先行一步,在不知不觉间,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顺德板块已悄然出现在人们面前。
  新文化生产方式成就区域新品牌
  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过:“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文化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将孵化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好莱坞大片《阿凡达》正是借助世界领先的3D技术,创造了风靡全球的票房奇迹。
  在位于顺德的广东工业设计城,一个文化与科技结合带来的产业奇迹也正在这里产生。
  宋灏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公司过去一年会迎来这么飞速的发展。他是佛山青鸟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的市场总监,该公司是顺德本土较早从事工业设计的专业设计机构。2008年,当汪洋书记到该公司考察时,它不过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在进驻广东工业设计城之后,公司面积扩大了一倍,业务量增加了三成,专利申报20多项,专业设计人员也增至20多人。青鸟只是广东工业设计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自启动项目顺德工业设计园直至变身广东工业设计城,时间仅仅过去一年多时间,但该城已聚集了来自北京、深圳、香港、广州、澳大利亚、韩国、顺德等地的50多家设计企业机构和500多位设计师,未来撬动工业产值有望高达上千亿。过去一年,工业设计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在顺德生了根,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推动顺德的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
  但仅靠工业设计并不能推进顺德文化创意产业乃至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显示,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财富是“经济马赛克”(产业集群)来产出的,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更多体现为产业集群的集中度与创造力。《纲要》也指出,我省要培育一批全国领先、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国家级产业园区,促进我省传统优势制造业优化升级,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创意区之一。
  顺德区委常委、区宣传部部长、区文体旅游局局长梁惠英说:拥有龙舟、粤剧、桑基鱼塘等一系列传统岭南文化遗产的顺德是文化资源大区。顺德也通过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丰富营养,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本次世博会广东周开幕式上大放异彩的香云纱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当其它区域还在徘徊不定时,顺德已经抢占先机,通过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与商业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目前,顺德已经是国内最大的广绣产品集散地;省香云纱文化产业园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孔雀廊娱乐唱片有限公司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大良,一个由民营资本投入近3亿的顺德创意设计产业园已经开园;在容桂,德胜时尚创意产业园也已经面向企业开放……顺德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呈现多元发展的良好格局。
  开辟中国制造转型新路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顺德的企业、企业家们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一步步成就了顺德制造的辉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顺德人发现,顺德制造已经处于一个危险境地。“制造很辛苦,利润薄如纸”,这样的话在顺德一带早已流传。有专家将顺德这些积少成多的制造企业戏称为“蚂蚁冠军”。“人家吃肉,我们啃骨;人家吃米,我们吃糠。”是顺德“蚂蚁冠军”们的真实写照。这种情形下,顺德制造何去何从?而作为先发地区,顺德遇到的困境同样是国内传统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中国制造又该怎样突出重围?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顺德文化创意产业挺身而出,用文化反哺区域经济发展。工业设计成为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的顺德,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径。广东工业设计城、顺德创意设计产业园、德胜时尚创意产业园……目前,以三大园区为核心的国家级基地初步形成,顺德已成为继广州、深圳之后广东最大的工业设计产业集群区之一。
  杨振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21世纪是工业设计的世纪,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成为明日的落伍者。”可喜的是顺德已经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了先进制造业发展,使它正在显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在顺德传统的家电业中,美的集团建立了全国首个企业工业设计协会,统筹集团工业设计发展。该协会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在协会努力下,今年美的也首获国际工业设计最高奖项———红点奖。
  设计提升价值,创意降低风险。不仅是美的,广东宝达游艇制造公司,工业设计也给企业带来了新利润。在金融危机当中,宝达游艇加强了设计,早在去年,来自世界的订单就已经排到了2011年。
  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历史性跨越
  尽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但顺德依然没有放缓前行的步伐,因为时势催人。去年,顺德成为省综合改革试点区,又一次迎来了改革发展春天。这对顺德建设文化强区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努力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发展,则是实现文化强区新目标必然的、内在的要求。
  去年新组建的顺德区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增设了文化产业科。“以全国县级城市来计,顺德的文化产业科在全国还属首个。”顺德区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体旅游局常务副局长张新杰说。
  虽然正式“诞生”才不久,文化产业科这个新成员已用一份厚厚的《顺德区文化产业规划》(征求意见稿)闪亮登场。这也是顺德首度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范畴。专家们对顺德的这份规划给予了极高评价。省委宣传部文改办主任、博士刘启宇说,顺德这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是一份极具实际操作性的规划,将成为全国县区一级制订相关规划的示范。
  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突破口,顺德人目标已经确定,而脚步也越来越清晰。“顺德提出要以‘创意时尚中心,文体旅游胜地,文脉传承宝库,美好共享乐园’为目标定位,以‘优势竞争、产业升级、政产学研协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相配合’为主导战略,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把顺德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人文荟萃、资源集聚、规模优势、辐射周边的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区。”
  拥有雄心壮志的顺德人,给自己定下了一个高远的目标:未来顺德将逐步提高文化产业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即从目前62.49亿元,占GDP比重为4%左右,逐步提升到2020年的527亿元,实现文化产业占GDP比重8%的目标,实现顺德文化产业的历史性跨越,成为顺德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有了领导重视、规划的指引,加上顺德文化创意人不甘落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创新勇气,才得以让文化创意产业成了顺德有活力、有竞争力、有顺德文化底蕴、有国际化风格的特色产业,稳步走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前列。
  策划王基国撰文刘嘉麟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14:21:52 | 只看该作者
顺德   顺德行政区划

顺德位于广东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正北方是广州市,西北方为佛山市中心,东连番禺,北接南海,西邻新会,南界中山市。顺德距广州32公里、香港127公里(69海里)、澳门80公里。地处东经113 度1分、北纬22度40分至23度 20分之间,总面积806.15平方公里,2005年户籍人口115万,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超过40万。

中文名称:顺德
外文名称:Shunde
别名:凤城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广东省佛山市
下辖地区:大良、容桂、伦教、勒流、北滘
政府驻地:大良
电话区号:0757
邮政区码:528000
地理位置:广东省南部
面积:806.15平方公里
人口:115万
方言:粤语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陈村花卉世界,清晖园,西山庙,宝林寺
车牌代码:粤X





  



地理概况  顺德大部分属于由江河冲积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势西北略高,海 拔约2米,东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着一些零散的小山丘。顺德四周岭环列, 最高山为西部龙江镇的锦屏山,其次为东南部旧寨的顺峰山 ( 即睡半岗)。
  顺德境内河流纵横,水网交织。主要河道有16条、段,总长756公里。 主要河流依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河面宽度一般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 主要水道有西江干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多数河流河床较深, 利于通航、灌溉、养殖及发电。顺德水系受洪水和潮汐影响很大,每年 4 至 9月为洪水期,其余时间属枯水期间最高水位可达6.32米,大多数时间的水 位在0至1米幅度内波动。
  顺德境内除少数山丘外,绝大部分为冲积土壤,富含各种有机物质, 适宜农作物生长。耕地类型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基塘区: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势低洼,耕作层厚,粉砂居多,土质疏松,酸性较大。历代农民利用低洼地深挖成塘,把挖出来的泥土堆高成基,塘里养鱼,基上种桑,桑叶摘来养蚕的副产品又拿去饲鱼,基上和塘边还可以种薯、豆、麦、粟、瓜菜、蕉、油料作物、果树等。
  沙围田区:东北和东南部分布较多,是冲积沙田,土层深厚、土质肥活、水分充足,适宜种植双季水稻,间有种植甘蔗。
  低丘陵谷底区:零星散布,总数不多,土壤干燥,硬砂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山脚和山坑地可种双季水稻,山坡地适宜种植旱作物,如番薯、木薯、花生、豆类等。

气候简述  顺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夏季自4月中旬至10月下旬,长达半年多。年平均气温21.9度,极端最低气温为1.1度,极端最高气温37.7度。日最高气温≥30度的日数有120天,而≥35度的日数仅有5.5天。
  年总降雨量为1639mm,降雨日数为147.6天。4~9月是雨季,各月降雨量都在170mm以上,其间的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83%。5、6月和8月份的降雨量都超过260mm,3个月的降雨量占年总雨量的49%。全年有暴雨日数6.6天,雨季各月平均每月约有1天。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11、12月相对湿度最小,为75%;2~9月相对湿度均在81%以上,其中6月相对湿度最大,达到86%。 全年多北风,频率为13%。10月至次年3月以北风为主,4~8月南风或东南风较多。
  年平均风速为2.5m/s,1~7月平均风速为2.5~2.7m/s,8~12月为2.3~2.5m/s。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天。夏秋受台风影响,大风暴雨较多。 全年雷暴日数为80天,各月均有雷暴出现,5~8月各月有10天以上,占全年雷暴日数的70%,其中8月最多,达到15天。12月至次年2月,在强寒潮侵袭时,亦有霜冻发生,主要出现于1月份。

历史沿革  顺德境内绝大部分的陆地,在远古时期基本上被海水覆盖。距今约2500年到5000年,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杏坛、勒流、龙江逐渐成为陆地。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今粤北和粤中一带的“南越”人来到了顺德,他们是顺德的第一批居民。
  公元前217年,秦统一岭南后,大批中原人移居到顺德,带来了中原的重农意识、铁器与牛耕,顺德经济呈现渔猎活动与农业并重的特点。但是,一直到唐宋时期,顺德还是人烟稀少,绝大多数地方湮没在浩荡的珠江水下,而且时常有鳄鱼出没。宋代是顺德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自秦始皇统一岭南,设置郡县,至南北朝,顺德属南海郡番禺县。隋代起,属番禺县分出的南海县,五代南汉时属南海县分出的咸宁县,宋初又重新并入南海县。到明朝初年,顺德的果基鱼塘已具规模,文化昌盛,人口已经超过七万人。
  顺德建县以前,是南海、新会两县的地方。顺德早在宋朝就已有人定居。南宋末年,民众随同朝廷逃难,使顺德人口快速增长。1452年,在勒流龙眼爆发的黄萧养起义,为了强化统治,促使明王朝在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将南海的东涌、马宁、鼎安、西淋四都37堡和新会的白藤堡划出,设置顺德县,取“顺天明德”之意,以其中的太艮堡为县治,并改名大良。
  顺德建县以后,明、清均属广州府,辛亥革命隶属粤海道,1920年废道,顺德先后隶属国民党政权广东省政府和中区绥靖委员公署、第一行政督察教导员公署。
  1949年10月28日,顺德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顺德,10月30日,容(奇)艮(大良)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1950年3月20日,顺德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珠江行署。
  1955年,顺德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隶属粤中行署。
  1958年,顺德和番禺两县合并,改名番顺县,隶属佛山专区。
  1959年6月,顺德、番禺两县建制恢复,顺德仍隶属佛山专区。
  1968年,顺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隶属佛山专区。
  1980年,恢复顺德县人民政府,隶属佛山地区。
  1983年6月,撤销佛山地区后,隶属佛山市。
  1992年3月26日,民政部批准顺德撤县建市,4月30日,顺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顺德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1999年7月27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关于确定顺德市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市的意见,批复同意在维持顺德市目前县级建制不变的前提下,除党委、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等系统和国家垂直管理部门仍维持现行管理权限由佛山市代管外,其他所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务,赋予顺德市行使地级市的管理权限,并直接对省负责。
  2003年1月8日,并入佛山市,成为佛山的市辖区,关于合并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一直争论不休。
  2009年8月17日 ,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佛山市顺德区继续开展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综合改革试验工作。批复同意在维持顺德区目前建制不变的前提下,除党委、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系统及需要全市统一协调管理的事务外,其他所有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务,赋予顺德区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
  2010年4月,经广东省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并报请省政府同意,由珠海市横琴新区管委会收回佛山市顺德区在横琴岛中心沟顺德围垦区内的全部国有土地使用权。

民俗风情  龙舟竞渡
  1.龙舟竞渡
  顺德的龙舟竞渡自古有名。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舟语》载:“顺德龙江,岁五六月斗龙船。斗之日,以江身之不大不小、其水直而不湾环者为龙船场。……斗得全胜还埠,则广召亲朋宴饮,其埠必年丰人乐、贸易以饶云。”实则全县各乡堡都兴行划龙船,现今市博物馆尚存康熙年间杏坛北水村“压尽群龙”石匾。龙舟分“游龙”和“赛龙”两种:“游龙”体积大,装饰美观,称“龙船”,重在游弋展示服饰旗鼓助兴;“赛龙”体积小,称“龙艇”,从三桡至十五桡不等,重在竞划速。
  2.“龙舟”说唱
  “龙舟”说唱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起源于清代,20世纪50年代前流行于县境及广州方言地区,以顺德腔为正宗。艺人多在茶楼,乡渡和分村大榕树下卖唱。手持一具木雕小龙船作道具,胸前持小锣小鼓。边唱边敲,内容多为谐趣故事及平安祝颂语。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龙舟”被应用于社会宣传,艺人所编写的反清、抗日及控诉“三害”(吸毒、赌博、嫖妓)等长篇唱词,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观音开库
  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六日子夜,民间的“观音开库”日,容桂白莲池观音堂、龙江镇锦屏山的紫云阁和龙江镇龙峰山的观音阁前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拜祭庙会。入夜后,两旁摊档吆卖香烛风车等拜祭作品的声音此起彼伏,来自顺德各地和省港澳等地的虔诚香客络绎不绝,如潮水般涌入,把堂前的空地塞得水泄不通,人群手中的风车香烛高高举起,划过道道金色的弧线,观音堂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天光墟。
  锣鼓柜
  锣鼓柜,其实是用花缕木做成的亭轿式可抬动的木柜,上面雕刻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里面装有用作吹、拉、弹、奏、击的各类乐器,以“柜”为单位组成一个演奏班底。锣鼓柜的演奏盛行于清朝康熙年间,以杏坛、均安两地最为有名。光绪年间,杏坛高赞村的锣鼓柜远赴广西演奏,一举夺得“两粤升魁”锦标。
  烧大炮
  山上山下沐浴着节日的欢歌,人群中弥漫着幸福的滋味,把快乐和祝愿寄予在喜炮声声中,彩雨飘飘,欢歌悠悠,传统的魅力在古老的民俗中喧腾。 在顺德龙江,每年的正月和二月观音庙会--这个当地称之为“烧大炮”的花炮会习俗,依旧在热闹的人潮中年复一年地上演着。
  唱粤曲
  顺德的乡间曲艺社(俗称“私伙局”)名闻遐迩,其中尤以均安、容桂、大良为盛。据闻几年前中国曲协的专家来顺德考评“中国曲艺之乡”时,更引用了“万家灯火万家弦”来形容顺德的私伙局之盛况。入夜,华灯初上,三三两两的“伙记”们便来到了村口的祠堂,虽说是祠堂,但颇有点现代气息,橱窗内的锦旗奖杯见证了曾经的荣誉。弹琴的,拉二胡的,吹笛的,敲铜锣的,各就各位,没有半点含糊。悠扬的乐韵伴着清脆圆润的唱腔,透过夜空,飘进了万家灯火。
  鱼灯
  顺德有“元宵春灯”的习俗,在大良元宵节还举办鱼灯赛会。“大良鱼灯”是富于水乡特色的扎作工艺,以竹扎成鱼形骨架,蒙上明纱,绘染鳞鳍,点燃蜡烛,栩栩如生。
  武术文化
  顺德民间武术历史悠久,明清两代出过武状元和武探花.民国初年,顺德更有武馆数十家,各流派均享有成名.祖籍顺德的国际武术巨星李小龙更将顺德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舞狮舞龙
  舞龙、舞狮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老百姓们喜欢一种民间体育活动,在各种喜庆节日庆典中都可见到,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种中国传统的舞蹈之一了。 舞龙,又称“耍龙灯灯”、“龙灯舞”。 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逢年过节常见的一种文娱活动。

政区布局  【大良街道】:以第三产业为重点的城市型经济,成为大良的产业主导和经济特色。汽车交易、房地产、商业贸易、金融保险、邮电通信、餐饮、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等都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信息和科技产业也显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消费力强,世界零售业巨头中的沃尔玛特易购、AEON(吉之岛母公司)、大润发、易初莲花、乐购分批进驻。户籍人口:19.65 万常住人口:39.65万
  【容桂街道】:全国知名的富镇及工业重镇。家电:如格兰仕、万家乐、万和科龙、容声、华宝、海信顺德、日本松下、台湾樱花、美国安普、加拿大北方电讯;涂料:如华润涂料;第三产业亦发展迅速;2007年11月28日,“中国家电模具城”称号落户容桂,这标志着容桂模具行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容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广东省著名商标22个,中国名牌产品1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7个,形成了“重品牌、重质量”的“容桂现象”。2008年,于北京举行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论坛——创新政府服务践行科学发展观论坛暨中国品牌名镇授牌仪式”上,容桂被授予全国唯一一个“中国品牌名镇”称号,标志着容桂本地的区域品牌经济已逐步建立起来。常住人口:45万 户籍人口:19.57万
  【伦教街道】:经济支柱为木工机械(华南最大的木工机械基地)行业(如马氏)和电子电脑行业(如神达电脑)等;相继于2006年10月和2007年5月获得颁授的“中国木工机械重镇”及“中国玻璃机械重镇”称号常住人口7.6万。
  【勒流街道】:以重型机械加工业、小五金小家电行业等为主,勒流本土企业东菱凯琴集团为全球厨房小家电重要的生产基地;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勒流街道“中国滑轨产业基地”及“中国铰链产业基地”称号 ,户籍人口11.4万
  【陈村镇】:有中国最大的花卉交易基地,有中国“花卉第一镇”之称,也有较大规模的机械交易市场和物流中心
  【北滘镇】:家电企业闻名,如美的惠而浦、蚬华等,另外房地产也比较著名,如碧桂园等,城市化程度及绿化等方面都走在广东省前列;2006年10月,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顺德区北滘镇为“中国家电制造业重镇” 称号
  【乐从镇】:有规模极大的家具、钢材及塑料交易市场,并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啤酒招纸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烟包及滤咀纸生产基地,人均储蓄全顺德最高,大佛山合并后又成为房地产热点市场;2004年3月10日,乐从镇荣获中国唯一的商贸流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中国家具商贸之都”,2006年10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又将“中国塑料商贸之都”的牌匾授予乐从镇户籍人口10万人,流动人口约13万人
  【龙江镇】:家具交易市场可跟乐从媲美,主要发展塑料,家具,纺织制衣,小电器,啤酒饮料(如龙啤、生力)等行业;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家具协会于2005年6月授予龙江镇“中国家具制造重镇”和“中国家具材料之都” 称号;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2008年将“中国塑料建材产业之都”授予龙江;常住人口9.1万人,外来人口7万人
  【杏坛镇】:顺德面积最大的一个镇,有广东著名水乡——逢简,工业以塑料,家电,饲料,食品,纺织印染等为主
  【均安镇】:主要发展服装,化工涂料,生态旅游等;顺德均安镇已成为“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和全国最大的牛仔服装OEM生产基地,享有“牛仔之城”的美誉

经济发展  由于拥有优越的地理和人文条件,顺德历来就是一个经济较为发 达的地区和外贸出口基地,这里出产的甘蔗、蚕茧、塘鱼曾在全省乃 至全国都享有盛誉。据《顺德县志》记载,早在宋代,顺德就以“鱼米花果之乡”闻名遐迩。明代,顺德凭借“桑基鱼塘”的种养模式,使缫丝业迅速兴旺起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缫丝业达到鼎盛期,并带动了民间金融业的蓬勃发展,顺德因此而享有“南国丝都”和“广东银行”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顺德人民充分发挥政策、地缘和人文优势,团结拼搏,求实创新,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率先进行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综合体制改革。顺德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被誉为“顺德现象”和“顺德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两度亲临顺德视察。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视察顺德时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并且勉励顺德“思想要更解放一些,胆子要更大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在上级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顺德先后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向国际经济的跨越。1993年顺德被批准成为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1999年顺德被广东省确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如今,顺德是珠江三角洲中部崛起的新城市,成为全国重要 的家电、家具、燃气具和日用品生产基地,其中家用电器和燃气具两 类产品产销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销量的十分之一和三分之一。顺德制造,中国骄傲:顺德制造业尤其突出,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顺德“中国燃气具之都”称号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顺德为“中国家电之都”称号 ,顺德又被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涂料之乡”称号 。顺德素有“广东四小虎”之一的美誉,据统计,1995年,顺德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达12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为374.28亿元,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12.2亿美元,全市财政收入达18.1亿元,全市职工人均收入 9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038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高 达173.7亿元。2000至2003年均在中国百强县排名中位居榜首。2004年,也就是佛山合并后的第二年,百强县第一位被昆山取代。2006年,顺德成为中国首个GDP超过1000亿的县级行政单位,比同年的西藏,青海省,甘肃省宁夏海南省还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初步核算,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166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94亿元,增长3.3%,对GDP贡献率为0.5%;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56亿元,增长11.6%,对GDP贡献率为52.3%;第三产业增加值607.57亿元,增长19.3%,对GDP贡献率为47.2%。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33.4%,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1.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7%,房地产业增长29.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7.1%,民营经济增加值933.20亿元,增长16.2%。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7万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230元,增长13.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3%,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2.4%,服务项目价格下降2.0%。分类别看,食品类持平,居住类下降6.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0.1%,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4%,衣着类下降2.0%,交通及通信类下降3.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3%。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122.1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1%。全年推荐本地人就业2.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8%。年末全区登记失业人员1.21万人,全区登记失业率1.8%,比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14.67亿度,比上年增长6.1%,其中工业用电量79.44亿度,比上年增长4.1%。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仍待加强、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深层次矛盾仍较为突出,对我区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带来较大压力。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还不够强。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保障民生任务较为艰巨。 二、农业  全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68.35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种植业14.54亿元,增长3.94%;水产养殖业41.12亿元,增长2.8%;畜牧业9.76亿元,增长5.9%。
  全年共投入农田基本建设资金3293万元,共整治基塘13173亩,清涌浚河69条151公里,修建排灌站2座、灌渠30条11公里,新建和改造农田电网28公里,机耕路120条140公里。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7.82万千瓦,比上年下降2.1%;化肥施用量(折纯)9047吨,下降1.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427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19.99亿元,增长12.4%。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98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11.83亿元,增长11.9%。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产值0.66亿元,增长30.9%;有限责任公司产值996.92亿元,增长26.3%;股份有限公司产值930.6亿元,增长5.7%;私营企业产值637.35亿元,增长13.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964.43亿元,增长4.1%;外商投资企业产值477.04亿元,增长16.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2591.24亿元,增长11.9%;重工业1428.74亿元,增长13.3%。轻重工比例由上年的65.1:34.9变为64.5:35.5。
  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民营企业产值1974.73亿元,增长16.2%,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6.3%。
  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八大支柱产业产值320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家用电器制造业1557.58亿元,增长8.0%;机械装备制造业858.52亿元,增长26.3%;电子通信制造业210.01亿元,下降14.4%;纺织服装制造业243.52亿元,增长22.9%;精细化工制造业128.33亿元,增长14.5%;家具制造业86.02亿元,增长9.3%;印刷包装业106.16亿元,增长48.5%;医药保健制造业11.45亿元,下降16.1%。
  2009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0.77,比上年同期提高28.8个百分点。资产贡献率10.4%,资本保值增值率111.5%,资产负债率64.5%,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9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0%,全员劳动生产率16.31万元/人年,产品销售率95.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45.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实现利润总额110.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5%。实现利税总额167.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3%。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60家,比上年增长6.1%;完成施工产值115.31亿元,增长7.2%;实现利税总额11.57亿元,下降8.0%。全年全区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5.71亿元,同比增长13.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45.12亿元,增长14.1%;更新改造投资77.95亿元,增长19.6%;房地产开发投资103.17亿元,增长9.1%。分投资主体看,外源型经济投资44.76亿元,下降3.7%;内源型经济投资297.84亿元,增长16.6%。其中民营经济投资139.22亿元,下降7.3%。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36亿元,增长137.7%;第二产业投资103.16亿元,增长4.8%。其中工业投资102.93亿元,增长4.8%;制造业投资93.33亿元,增长14.0%。其中,家用电器制造业0元;机械装备制造业14.64亿元,下降23.6%;电子通信制造业0.4亿元,下降79.7%;纺织服装制造业6.23亿元,增长57.1%;精细化工制造业2.97亿元,增长40.8%;家具制造业11.77亿元,增长91.1%;印刷包装业1.02亿元,增长120.7%;医药保健制造业0.23亿元,增长53.3%。第三产业投资239.08亿元,增长17.6%。
  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97.77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26.71亿元,增长297.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9.60亿元,下降41.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61.46亿元,增长16.1%。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65.8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3%。其中,陆运31.07亿吨公里,增长11.1%;水运34.74亿吨公里,增长0.6%。
  全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29万吨,比上年增长18.2%;内河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6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8.2%;港口码头泊位个数88个,比上年增加1个。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17.0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8.7%。其中,陆运16.36亿人公里,增长62.5%;水运0.73亿人公里,增长4.1%。
  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25.60万辆,比上年增长14.1%。其中,载客汽车19.07万辆,增长18.6%;载货汽车6.38万辆,增长4.9%。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88.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01亿元,增长14.8%;电信业务总量86.76亿元,增长10.6%。年末本地电话用户92.52万户,下降9.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08.17万户,增长13.7%。
  全年全区旅游总收入65.22亿元,比上年增长8.2%。旅游创汇3.28亿美元,下降3.0%。全年共接待过夜游客人数26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其中,外国人9.59万人次,下降11.2%;港、澳、台同胞31.55万人次,增长1.9%;国内旅客220.96万人次,增长4.0%。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67.6亿元,增长20.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05.9亿元,增长14.8%。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6.4%,肉禽蛋类下降10.2%,服装类增长24.6%,汽车类增长24.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2.2%,日用品类增长16.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6.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7.0%,通讯器材类增长4.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7.6%,家具类增长459.2%,化妆品类增长14.7%,金银珠宝类增长15.9%。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48.6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1%。其中出口110.88亿美元,下降14.7%;进口37.80亿美元,下降8.0%。实现贸易顺差73.08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5.82亿美元。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47.09亿美元,下降20.2%;加工贸易出口63.72亿美元,下降10.1%。从出口主体看,三资企业出口85.34亿美元,下降12.1%;内资企业出口25.54亿美元,下降22.3%。从出口市场看,亚洲市场出口40.44亿美元,下降19.6%;其中港澳地区市场出口15.04亿美元,下降31.2%;欧洲市场出口28.13亿美元,下降23.2%;北美洲市场出口27.07亿美元,增长5.8%。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303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2.4%。其中,制造业占53.4%,房地产业占29.2%,建筑业占15.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0.04%,批发和零售业占0.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0.5%。

名人堂  【政界】
  何彤 —— 已故革命家
  邓实 —— 已故革命家、文学家
  潘兆銮 —— 已故革命家
  陈友仁 —— 已故革命家、外交先驱
  曾钰成 —— 香港立法会主席
  刘千石 —— 香港立法会议员
  何钟泰 —— 香港立法会议员
  石礼谦 —— 香港立法会议员
  陈伟业 —— 香港立法会议员
  刘江华 —— 香港立法会议员
  谭香文 —— 香港立法会议员
  何志平 —— 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
  简悦强 —— 简东浦之子,香港知名法学家
  陈文景 —— 塞舌尔共和国前总统,后又担任在野党主席
  苏震西 —— 墨尔本市市长,2006年被评为世界最佳市长
  黎子流 —— 广州市前市长,对广州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陈冯富珍 ——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商界】
  伍宜孙 —— 香港永隆银行已故创办人
  梁球琚 —— 香港恒生银行已故创办人
  简东浦 —— 香港东亚银行已故创办人
  周君廉 —— 香港周生生集团创办人
  梁庆德 —— 世界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格兰仕集团的创办人、控股人
  何享健 —— 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之一美的集团的创办人、控股人、首席执行官
  黎智英 —— 佐丹奴(GIORDANO)时装店、壹传媒集团、《苹果日报》创办人
  薛广森 —— 民国时期著名民族企业家,在1915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国产柴油机
  梁锦松 —— 曾任香港财政司司长、美国摩根大通银行亚太区前任主席、中国工商银行独立董事
  郑裕彤 —— 香港新世界发展集团主席,周大福珠宝店创始人,全球华人十大富豪之一,珠宝大王
  胡汉辉 —— 已故金融家,在世界金融业方面成就卓著,人称一代奇才,誉满中外,其子胡经昌一直致力于协助祖国大陆的发展
  李兆基 —— 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1996和1997年两度被世界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全球第四大富豪、亚洲首富,这也是迄今华人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中的最高名次。现为全球华人第二富豪,仅次于李嘉诚
  杨国强 —— 广东碧桂园集团创办人,2007年8月27日,其女儿杨惠妍控股的碧桂园股价首次突破10.50港元,个人资产随即超过一千亿港元,在当今华人界仅有李嘉诚及李兆基达到此高度。杨惠妍也因此成为当年大陆首富。
  【演艺界】
  马师曾 —— 已故香港粤剧名伶
  薛觉先 —— 已故香港粤剧名伶
  白驹荣 —— 已故香港粤剧名伶
  邓永祥 —— 已故香港粤剧名伶
  李小龙 —— 已故国际武打明星,以一己之力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
  白雪仙 —— 香港粤剧名伶
  李香琴 —— 香港粤剧名伶、艺员
  罗家宝 —— 著名表演艺术家
  朱茵 —— 香港艺员
  何韵诗 —— 香港歌手
  廖碧儿 —— 香港艺员
  欧锦棠 —— 香港艺员
  汤盈盈 —— 香港艺员
  梁静茹 —— 台湾艺员、亚洲情歌天后
  陈辉权 —— 广东流行乐坛著名音乐人
  【近古名人】
  赵伯则 —— 清代画家
  佘世亨 —— 明代收藏家
  梁耀框 —— 清朝同治年间状元
  区适子 —— 一说为《三字经》作者
  龙迪猷 —— 清代画家,工画梅竹,间作山水
  梁廷枏 —— 精研史学,兼擅诗文戏曲,著有《海国四说》
  苏六朋 —— 清代画家,世人称其与苏仁山为“岭南画坛二苏”
  严紫芝 —— 清代文人,著有《剑光楼笔记、顺德县志、岭南画徵略》
  温子绍 —— 中国现代军工业创始人之一,于清光绪年间自资自制了中国第一艘现代远洋战舰
  黄士俊 —— 明朝万历丁未(1607年),殿试第一、状元及第,任修撰,有“鸭蛋状元”的典故
  朱可贞 —— 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武状元,不仅精通武艺,熟习六韬,而且博览群书,写得一手老练的诗文
  梁敦彦 —— 1873年、清政府首批留美幼童之一(被挑选出来的30名少年,除梁敦彦,还有詹天佑唐绍仪周寿臣等)
  黄萧养 —— 明朝广东农民运动领袖,领导队伍最多时逾十万人,顺德这一地名是在他的起义军被镇压后才登上历史舞台的
  陈邦彦 ——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陈邦彦弃文从戌,英勇奋起抗清,直至壮烈牺牲。被誉为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一,不仅气节盖世,诗文亦饮誉文坛
  李文田 —— 清朝咸丰九年(1859)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学问渊博,生平嗜学不倦,工书善画,经史、兵法、天文、地理,无一不晓。公务之余,勤于治学,对元史及本北水地研究尤精。
  【学术泰斗】
  杨简 —— 医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李华钟 —— 数学家
  何卓琼 —— 文学家
  潘乃聪 —— 书法家
  吴桢贻 —— 建筑师
  岑仲勉 —— 隋唐史研究专家
  霍耀池 —— 武术家,近代名医
  苏国辉 —— 神经解剖学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溢滔 —— 医学遗传学专家,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福邦 —— 反应堆工程专家,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颂豪 —— 光学与激光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叔华 —— 天文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冯忠莲 —— 著名女画家,古画临摹师,现在故宫里面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出自她手
  胡菊人 —— 文学家,1967年至1979年任《明报》月刊总编辑,1985年应邀担任香港基本法咨委会委员,后任香港作家协会主席。

饮食文化  顺德乃粤菜主要发源地,善于博取众长,推陈出新,烹饪河鲜和蒸炒各种菜肴以风味清淡香脆驰誉海内外;早在清代,游宦广东的省外人士即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大良)”的说法,更获得外界普遍公认,广州、香港、澳门和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聘用顺德厨师,以“凤城名厨”以广招徕。烹饪的特色,折射出特定的饮食文化,顺德的烹饪特色强烈地表达了顺德饮食文化丰富的内涵。其核心是享受生活的文化,享受生活中的真善美。顺德地处珠三角,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顺德人的勤劳,转变成物阜民丰的社会环境,“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认真品尝食物,不浪费食物,也是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是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体现,一种极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顺德人在饮食上的求真求美,与他们求真务实,追求完美的文化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 2004年10月1日,顺德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厨师之乡”称号,同获该荣誉的还有安徽绩溪、河南长垣、陕西蓝田,评选专家组皆认为顺德在四个“中国厨师之乡”中餐饮规模、水平最高,名牌最多。

顺德名片  英文名称:Shuntak(威式拼法)、Shunde(汉语拼音拼法)
  特产:家电、家具、花卉、李禧记蹦砂、大良双皮奶、顺德鱼头、凤城鱼皮角陈村粉伦教糕均安鱼饼薯莨布、金榜牛乳、 大良野鸡卷大良炒牛奶煎酿鲮鱼顺德菊花鱼生、中心沟鲩鱼、香云纱、龙江煎堆
  主要旅游点:清晖园西山庙宝林寺逢简水乡陈村花卉世界、广东状元博物馆、顺德展览中心乐从国际家具城、龙江国际家具城、李小龙乐园奎福古寺、新世纪农业园、甘竹滩、宝墨园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14:28:20 | 只看该作者
4月17日,由广东省中小企业局主办的第三届顺德中小企业服务日在顺德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在开幕仪式中,区领导亲自将“顺德文化创意产业创业基地”的牌篇授予顺德创意产业园董事长吴兆恒先生手中,至此,顺德文化创意产业创业基地已正式落户顺德创意产业园,同时,这也是顺德创意产业园继获省团委授予的“省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之后又一个获政府授牌的产业基地。
据了解,顺德创意产业园是由顺德区政府批准的顺德首家创意设计产业园。
也是国家级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顺德)基地核心园区之一。园区位于珠三角最具活力的顺德中心城区经济圈—大良.凤翔路。产业园区占地面积为7万多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按“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开发建设。其中一期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已于2009年3月28日封顶,目前正进行园林绿化与内部装修阶段,预计将于6月份开园。

    园区秉承“创意提升价值、创意改变命运、创意创造财富、创意造就未来”的发展理念,以“强化创新服务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宗旨,以工业设计、小企业创业基地和相关的创意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形成产业聚集,致力打造一个“以创意设计为核心,小企业创业为特色、以都市经济为形态,集绿色高附加值产业、商务办公、服务配套、优美人居为一体”的创新型产业园区。
据顺德创意产业园总经理张灿群先生介绍:凡符合入园条件的企业,除了可以享受到园区优质高效的共公服务平台外,还可以享受政府最高75%的租金补贴,即:租用面积150平方米(含)以下的,补贴租金总额的75%;租用面积150平方米(不含)以上的,补贴租金总额的50%;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2万元,可连续补贴2年,真正为中小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做出了承诺。
  
    张总还表示:顺德创意产业园,决心在3---5年内,依托顺德现有的产业基础、高新技术资源、区政府的扶持政策及各种有利条件,在园区形成“一个核心园区、六个基地和三个平台”的创意产业布局,发展成龙头产业集群,集聚与创意相关的企业200家左右,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使创意产业成为珠三角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14:39:04 | 只看该作者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14:41:35 | 只看该作者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14:42:46 | 只看该作者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36:36 | 只看该作者
佛山:岭南文化的灵性与从容
——人民网文化频道·华夏地域文化之广东佛山行
人民网记者  王丹
2005年06月09日
  广东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一千年多前关于铜佛的世代传说、南风古灶500年不息的窑火、袅娜婉转的粤剧传唱了300岁的古戏台、岭南别具特色的四大名园、名满天下的武术之城、岭南成药之乡……无一不刻画着佛山的文化年轮与历史脉络。

  5月24日、25日,记者走访广东佛山。匆匆两天,虽然我们高度保持着“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劲头,但此行未能历数佛山的风物历史,岭南那些古老的记忆实在是需要细细琢磨的。幸好有一位当地文化局的老专家在旁如数家珍的讲解,从东晋西域僧人东渡传佛,到康有为的新学与革命,“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整合于宋、盛于明清”,佛山的历史文化轨迹也水到渠成。

  我的理解,佛山是一块有灵性也充盈着世俗文化的地方。

  说这里的灵性,是因为这里地灵人杰,几处山水、几个人物点缀其间,就可做点睛之妙。唐贞观二年,乡人在当地塔坡山上掘获三尊小铜佛,据说是当年僧人达比耶航海东来传佛的物件,人们遂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定名“佛山”,沿用于今。现在,就连佛山的中心城区之一也名为禅城,可见佛山与佛家之道渊源甚深。

  在不算充裕的时间里,我们拜访了佛山梁园。独具特色的岭南园林将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变化迭出、轻盈通透。山水亭台掩映错落间,正值园中一群好戏之人拨弄咿咿呀呀的粤剧,唱词断断续续从对岸越水传来,霎那间,就有灵气奕奕的风景画浑然天成。

  佛山的人物可圈可点,不似岭南的山水地理秀秀气气的,反而与励精图治、心怀天下等概念有着牵扯不断的关联。中国第一个办纺织厂的民族企业家陈启沅,开通第一条中国自己的铁路的实业科学家詹天佑,对中国历史进程有过重要影响的革命家康有为,南中国武林的代表人物黄飞鸿等。说到这里,真要感谢佛山为中华民族呈现了一份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硬朗气魄与大家智慧。

  同时,充满岭南特色的民俗文化是佛山文化的典型特征。佛山文化局老专家吴庭璋说,“佛山是比较特殊的历史文化名城,反映市井社会和市民生活的世俗文化占有很大比重。”文化根基发端于民间,文化发展亦生机勃勃于民间。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既然已经内化到社会生活中,那么这个文化模式演进的主动权就已经交到大部分社会成员的手里。民间的东西总归还是要回到民间。佛山的文化精髓就在于其民间力量的繁荣异常:

  粤剧——焕彩如花。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等,是广东传统民间文化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之一。“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所描述的就是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粤剧演出的盛况。

  明末清初,佛山粤剧活动非常兴盛,并建有“琼花会馆”。古往今来,名人辈出,好戏连台。建于清初、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万福台,是中国内地现存为数不多的古戏台,位于佛山祖庙内,华丽壮观、金碧辉煌。佛山市文化局的副局长廖之春不无自豪的向我们介绍,在海外,几乎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粤剧,而很多热爱粤剧的华人华侨都会到佛山的万福台来“拜祖”。

  粤剧结合广东民间歌谣,采用特殊的粤方言演唱,曲调婉转悠扬。当地人都很爱粤剧,常有一些民间戏迷自备乐器,凑在一起自娱自乐,即便是唱不好的小孩子也都会引以为荣。

  南风古灶——锤炼尚火。

  “石湾瓦,甲天下”,佛山独特的土质特色使得石湾陶瓷冠绝天下,在佛山的民间工艺中首屈一指。当地人亲昵的把那些人物、动物、器皿、微塑类的美术陶瓷称为“石湾公仔”,穿梭在这些艺术品中,一不留神也许就能找到独一无二的稀世精品。

  而石湾“南国陶都”的美誉是可以从一座具有传奇色彩的龙窑——南风古灶得到印证,这里500年来窑火不绝,生产不辍,令人仰止,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且延续使用至今最古老的龙窑。据说,这里的窑火完全是依靠天然的南风吹拂非假人力而薪火相传,龙窑因地势而建上高下低,窑长十多丈,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陶瓷烧制工艺,沿袭古法生产,以木柴为燃料,全由烧窑师傅操纵炉火,以肉眼观火判断。柴烧时自下而上,烧至上顶时,火出栏尾,烈焰熊熊,甚为壮观。古窑上侧,生有一株巨大的榕树,盘根错节于古窑石壁之间,叹为观止的是,能在温度奇高的窑壁上如此葱郁茂盛。一旁的文字说明中提到“水火相济”,四字赞叹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致窑工们都称它为“风水树”了。

  武术——英气似风。

  到了佛山,可以清晰的过一把“仗剑走江湖”的侠客瘾,一些武术功夫都可以到这里来认祖归宗。清道光年间,佛山已武馆林立。光绪年间,佛山较负盛名的武师及拳种有梁赞咏春拳,鸿胜馆张炎、陈盛的蔡李佛拳,悦诚堂梁容和悦安社陈安的少林拳,兴义堂招锡、杨三才的洪拳,梁世苏的南拳。在荧幕中看了不知多少回、让人热血沸腾的武术宗师黄飞鸿、武林演艺界泰斗李小龙等,其祖籍和师承均在佛山。

  像大名鼎鼎的“佛山无影脚”一样,佛山的“南狮”同样远近闻名。龙狮起舞是佛山的重要武术项目,每年这里还要举办“狮王争霸”赛,据说不光是国人,就连老外都要赶来凑凑热闹。

  通常,人们对广东的印象八九不离十是重商轻文的,而佛山,作为地处南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给广东惯有的概念添加了一道厚重的文化底色。尽管有的淡化,有的浓郁,佛山在几千年的历史轮替里始终保有一种从容与安详,此行虽短,却让我惊叹这里的天地人和,也让我仿佛看到了一片流不走的时光。

来源:人民网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37:23 | 只看该作者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40:0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7 16:00 , Processed in 0.2799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