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师年度考核参阅文选[精选转帖/文本格式参考]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1-12 15:27:29 | 只看该作者
走过2010[zt]


阅完第一本孩子的本周日记,照例写上日期,猛然发现,这已经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了。思量着给孩子写上些什么话,我想对于现在的孩子没有比健康和快乐更重要的了,当然也要给他们送上祝福。于是,在读完日记写上日期后,给每个孩子写上了八个大字“新年快乐,学习进步!”2010年就这样走过了。

2010年,还是总有事,总有人值得铭记。

1月,张广利校长来我校主持工作,拉开了振兴仙河教育的序幕。

3月13日,学校一届二次教职工代表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学校工作报告决议、通过了工会工作报告决议,通过了学校教育理念决议、通过了学校校徽提案决议。

3月新学期开学,学生假期自主学习成果考核;召开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荣获教管中心“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被评为学校首届骨干教师。

3—4月,为西南旱灾地区捐款;为玉树地区捐款。

4月,参加师德教育学习大讨论。

4月16日—18日参加了在滨州清怡中学举行的全国班主任工作艺术研讨会,有幸聆听了全国优秀班主任王文英的报告《做新时代阳光型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段惠民的报告《教育就是教做人,育心灵》、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校长张景浩的报告《扬起自信的风帆》。

4—5月,强化校园安全保卫工作。

5月18日—19日,胜利四中开放周学习。

5月21—5月23日,参加“全国教学名师巡讲团”赴济南讲学暨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活动,观摩了著名教育专家赵谦翔老师的公开课《爱莲说》并聆听了他的绿色语文报告,聆听了北京小学副校长李明新的讲座《实与活:我的语文教学追求》,聆听了北京教科院研究员李卫东的讲座《文本解读教学理答变式训练》。

5月26日,参加在胜利四中举行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研讨会”,观摩了来自胜利三中、四中、五中的三位老师的语文课,聆听了山东省教研室张伟忠老师、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教研室戚汝义老师的评课及讲座。

5月27日,我转正为正式党员。

6月,撰写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报告荣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一等奖。

6月19日,参加在东营区一中举办的市少先队辅导员培训,聆听了“童爷爷”关于少先队工作的讲座。

7月,获得“爱护地球——低碳生活我能行”全国中小学生征文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

7—8月,山东省教育厅暑期远程培训研修。

8月,学校一届三次教职工代表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学校竞争上岗办法;学校竞争上岗。

9月,教管中心支教交流正式启动;带领学生军训。

9月,被评为教管中心“优秀班主任”;所撰写的师德论文荣获教管中心三等奖。

9月6日,成为新浪博客资深博主,我的博客浏览量超过70000。

10月,过生日那天,把新车开回了家。

11月,担任学校导学式生态课堂过关课评委。

12月,参加学校名师评选,遗憾落选,今后继续努力。

12月23日,参加在利津县北宋一中举行的东营市第二届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成果展示活动。

12月,获得《语文报》第二届全国小学生“我最满意的作文”征文大赛卓越指导奖。



我始终走在时间的前列,与时间赛跑,每周坚持写随笔、批日记、练书法、读名家著作,从名师名家和网络中得来的宝贵经验与教学机智,经过细心地领会和分析,渐渐地内化为我的教学情感、思想与特色。

在教学上,我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唤醒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意识,锻炼他们勤奋努力的坚强意志;在工作中,我领会到了“充实”的真正含义,体验到了繁忙之中蕴含的无限乐趣;收获了硕果累累的喜悦。在教学中注重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让学生心拥自信,释放潜能、完美人性、完善人格,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然,学得快乐。我和学生用爱心呵护语文,用自信带来激情,用勤奋撞击成功。

2010年,儿子的作文第一次发表,感谢《新晨报教育周刊》编辑部的老师们。儿子还将自己的作文编辑整理为一部作品集。这一年儿子还获得了学校现场作文比赛三等奖。

2010年,我和我所带班级的孩子们渐行渐近,渐行渐亲。我们在语文生活中收获着属于我们的快乐。王子薇、王云舒的作文发表在《新晨报教育周刊》上,王云舒的低碳生活征文获得全国三等奖,王丹晨、赵锦妍、王旭飞三位同学的作文获得《语文报》第二届全国小学生“我最满意的作文”征文大赛珍藏金奖。

2010年,三位老人,父亲、母亲、岳母,健康着,是我的福气。

2010年,除了经营我的博客外,写得少了,静静的思考多了,静静的阅读多了,也许这也是一种成长方式吧。

2010年已匆匆走过,回首一年走过的路,有成功的喜悦,有前行路上的迷茫和艰辛,但2010年还是我记忆中最美的梦,2010年我收获着理想、收获着幸福、收获着快乐、收获着成功。2010,感谢你!

2011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我要不懈追求、静心读书、潜心实践、细心反思、精心提高,期待着我的2011年会更精彩。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5:40:33 | 只看该作者
为师不“唯师”

文/仗声无忌

——对教师责任与品位的思考   
   
       千百年来,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神圣的群体”,一直光环加身,倍受瞩目。“水桶”、“蜡烛”、“春蚕”、“园丁”、“启明星”……不一而足,这些隐喻的背后重在关注教师的“勤”与“智”,重在激励教师的无私奉献与成长引领。其实,对于追求做一个有品位的教师来说,仅有如此,是远远不够的。用教书育人来包揽我们所肩负的责任已经相当狭隘,我认为一个能让学生铭记数载甚至于一生的,对学生的成长与人生产生重大教义的教师必须是一个综合素质的体现。
一、虚怀若谷,做不耻的学子        
       必须正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许多教师不大注重自身素质工程建设,表现在:不注重知识素养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安于现状、屈就于事……殊不知,当我们以静止的知识素养和求知态度怎能去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在知识面前的安然止步怎能感召我们的孩子学无止境?所以在知识面前,我们必须首先做一个不耻下问、涉猎百家的跋涉者,因为
1、知识现状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必须坦承,在教师这个群体中,有许多教师前进的步伐跟不上知识更新的脚步。有很多教师的知识水准还停留一个固有的原始的自我满足的现状,在教学中“边学边教、边教边学”的学习模式必须要摒弃。人们把教师称为“水桶”正因为如此,但是这远远不够,要知道,孩子们不会被一个一成不变的教师所吸引。一潭死水怎能激起美丽的浪花?怎能激起孩子们的踮脚相望?所以,教师必须如一个泉眼,每时每刻都有新鲜的泉水喷涌而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生面前永远焕发生机,我们才能拥有学生需要看到的知识力量。
2、对待未知的态度要求我们必须严谨
      在知识面前,我们必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棱角分明,不仅是出于对知识本身的尊重,更是出于我们必须给学生一个严谨的求真精神。要成长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型教师,必须要有开阔的视野、严谨的态度、广阔的胸怀。在知识面前,我们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精确无误的知识信息,更要给予孩子们谨小慎微的知识态度。这就要求我们放下“师道尊严”,不耻下问,博览群书,注重细节,海纳百川,和孩子们做相互促进、相互请教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二、宽严相济,做睿智的老师
       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素养的累积是呈螺旋形上升的。我们有些教师在孩子面前总难免不了走极端,有的教师在“考试指挥棒”的挥舞下有苦难言,唯“分数论英雄”,对孩子则是急于求成,心急如焚,在孩子眼中渐成一个呵斥、责罚多于鼓励的“严师”。有的教师忧于惩罚式教育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处处从关爱孩子的身心出发,赏识、赞美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对学业成绩优秀的孩子总是大加赞赏,甚至于对待孩子的过错或是轻描淡写、或是一味迁就,或是放任自流,俨然一个几近丧失原则的“仁师”。
       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是一次次去伪存真的心灵交锋,是一次博采众长的快乐旅程,是一段羽翼日益丰满的成长岁月,是一截采撷智慧凝聚精髓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唯美体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就必须要求我们洞若观火、耳聪目明,因材施教、宽严相济,做一个睿智的教师,做一个精于“变脸”的教师。让批评与鼓励并肩、让赞美与呵斥相得益彰,发挥到最佳时机。宽让孩子信任你人格的魅力,让你深深地占据孩子的心田;严让孩子明白是非曲直、公理论断,让成长的道理牢牢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三、高瞻远瞩,做信念的导师
      眼下,我们的学校教育、家族教育难免不了受教育实用主义、短期的应试本位思想左右,结果有很多教师只能把自己的责任定位在如何给学生一次又一次的高分上,把学生的未来和分数已经紧紧捆绑在一起,或者干脆直视生活、直视社会,以培养适应社会的生活者为己任。今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早已忽视了对孩子理想与信念的引领,他们把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的阅读消极地给了我们的孩子们。我们必须有勇气地承认:当前教育走进了一个与生活脱节的尴尬境地,道德的力量、人格的操守、行为的准则在书本中是高大林立,在生活中却是不堪一击、残缺不全。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教师要么是一味单纯地照本宣科,灌输着那生活中乏见的道德观,要么则是把自身的消极厌世、明哲保身早早地传递给了我们的孩子们。为什么当前很多孩子语出惊人、了无责任、逍遥人生、荣耻不明、随波逐流,我们都难逃干系。因为我们左右了孩子们思考生活、思考社会、改造生活、改造社会的思维方式和美好愿望。
       打开历史的记忆册,古今中外名人的成功得益于于孩童时代对一个客观世界的正确定位,得益于一个指引人生理想与信念的导师。今天,我们在把生活中的真善美呈现给孩子时,我们更有必要把一个真实的生活、一个真实的社会动态告诉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还坚持那种自我陶醉的道德渗透,我们只能自欺欺人,到头来,连我们和那多年建造的道德体系都会被发现真相的孩子们抛弃一空。我们需要做的是告诉孩子们真相,告诉孩子们可以解决的思路,告诉孩子们可以担当的责任,把人生的小理想与社会的大目标紧紧融合在一起。要知道,改造社会、改造生活对一个日益成熟的孩子影响力是不可言喻的,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培养我们的孩子去逢迎生活、迎合社会是教育的大不幸,这样只会让教育的功能日渐殆尽,只会让教师的地位日益尴尬,只会让孩子们对校园日生厌倦。书生意气、激昂文字、指点江山才是我们眼下的学生啊!
       做孩子们人生信念的导师,就要求我们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激浊扬清,客观公正地把生活原生态交给我们的孩子。
做孩子们人生信念的导师,就要求我们热爱生活,把自己对生活的爱与信心、意志与坚强交给孩子们,和孩子们做志同道合、相互勉励的挚友。
       做孩子人生信念的导师,就要求我们引领孩子们深深懂得:知识与科学的精神是解决许多社会丑陋问题最主要的源动力。引领他们浩浩荡荡不倦跋涉在探寻知识、探寻真理的人生航程中。
四、强心健体,做阳光的行者
       最近几年,校园血腥案件的屡见不鲜,有来自教师不堪工作重负轻视生命的,有来自学生不堪学业压力、师长压力而选择极端对抗、自我消沉、自我轻生的……我们最不愿意目睹的现状是: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上来了,身体却倒下去了,心理防线却崩溃了。他们害怕面对老师和家长、更害怕将来面对这个竞争激烈而残酷的社会。注重孩子们心理能力的培养,注重孩子心理防线的建设,我们一直在倡导,却远没有落实。首先,我们许多教师面对工作的压力、面对工作中的患得患失、面对来自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外来因素,都无法让自己的心安然、更何况矫健?国家最近几年在心理教师培训方面花了大功夫,但是普及面相对窄,并且很多教师都没有形成扎实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当我们有时候把中伤、把刻薄无情地给孩子时也就在所难免。
       这些悲剧的背后折射出教师在对学生心理引导方面严重缺位,鉴于此,所以
1、我们必须要有一颗强健的心
       首先,我们得让自己的心坚实起来,用淡泊的心对待时誉时非,用锐意进取代替观望徘徊,用超脱达观对待彼得彼失,用灿烂的笑脸迎接每一个日子,让阳光时时刻刻布满我们的心胸。
      其次,我们得有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身体。试想:我们的生活没有规律,我们体力难支,我们的陋习重重,我们怎能去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像运动员一样去锻炼我们的肌骨,像艺术家去陶冶我们的性情,像幽默大师一样去调节我们的生活。
再次,我们得把真实的自己展现给孩子们,千万别在孩子面前掩饰自己的缺陷。高高在上的“道德君子”如何让孩子聚拢在你的周围,信其道?
2、我们必须要拥有丰厚的心理学知识
       孩子们成长的困惑,心灵深处的暗结累积起来就是偏执、叛逆。那么多的教育悲剧如果我们及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疏导、沟通,有多少可以避免?我们要深入学习并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兴趣、性格意志等形成特点,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了解并掌握受他们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注重《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的学习,成为能及时化解学生心理障碍的心理大师。
3、我们必须具有最基础的健康学知识
       孩子生活习惯的指引,我们自身生活习惯的建设,都离不开拥有一定的健康学知识。对孩子们简单疾病的判断、对孩子突发疾病的处理、在孩子上呼吸道疾病传染敏感的季节、对孩子日常饮食习惯的指引、对青春期孩子们生理知识的引导等等,都需要我们去涉足这个陌生而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领域,形成一定的医学知识技能。
五、静而不止,做勤思的教育家
       很幸运,教育先贤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教育的精华著作。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面对浮躁、功利的教育现状,我们得守住那原本不能喧嚣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可以如一个禅师,青灯黄卷伴我们与教育先贤、智慧大师对话;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工作中的成与败一一梳理;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许多美妙的想法大胆尝试于实践中;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孩子当成心中的一座佛。
    静,是平静的教育生活状态,绝非职业倦怠、与世无争、拘泥现状;静,是要求我们有更高的事业信念,不能止步于一个教书匠;静,是要求我们站得高,看得远;静,是要求我们敢于超越,敢于实践,敢于反思,敢于研究创造;静,要求我们不拘一格,做有风骨的思考者、实践者。

    一个教师的品位来源于人格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智慧的力量的凝聚。一个有品味的教师,方能实现“一日为师,终生受教”,方能成就精彩的教育人生,方能培植郁郁葱葱的参天之木。而所有的这一切,唯有勤于学习、勤于思考、淡泊名利、不倦跋涉才能达到。一个教师,可以是一个总能制造新奇的魔术师,可以是一个明察秋毫的法官,可以是一个诙谐风趣的幽默大师,可以是一个镇定自若的指挥官。为师,并不能拘囿于一个简单的教师角色,我们必须得让自身日益丰满起来,就在当下!
23#
发表于 2011-1-16 09:29:30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  






    1950年,台大校长傅斯年先生在《台湾大学校刊》发表文章,题目是《几个教育的理想》。这一年,傅斯年去世。五四运动时的学生领袖、中国语言研究所的创始人、北京大学代理校长,敢跷着二郎腿跟蒋介石指手画脚讲话的一个人留下了怎样的理想呢?其中之一竟是“一个理想的大学,应该办平淡无奇的教育”!

    教育可以“平淡无奇”?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平淡无奇吗?傅先生的“教育理想”不能不让人惊讶乃至震惊。

    作为老师,我敢平淡无奇吗?成绩,是不能不要的,即使不辉煌,至少也不能面上无光;一年起码也该上几堂公开课吧,闭门备课,讲台即舞台,自己的本事与精彩不展示也终究有点遗憾;最好写一两篇论文,获奖、发表,给自己添些光彩也是情理中的事……

    作为学校,会有校长去追求平淡无奇吗?大凡学期开始,总要在教师大会上言明学校要参加某国家级课题实验,要承办省级现场会,要举办多少区县教学活动,以此表雄心壮志,以此激发师生干劲。期末总结少不了列举辉煌,细数成绩……

    可是,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

    再长的河流,譬如长江、黄河,峡谷与激流只是几段而已。生活呢,有飞流直下的惊喜,有九曲回肠的绵长,但多数时候,像水一样,说不出什么味道。但就是这样的生活,我们人人需要。

    平淡无奇的教育会自然得多。该上学时就上学,不必披着星光进校门;该放学就放学,学生可以“忙趁东风放纸鸢”;该出操时就出操,不必突击搞什么万人舞蹈;该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而不必遭遇这样的尴尬:期末抽查学生唱歌,有学生什么也不会唱,一问,学生很委屈,说音体美这些课都让主课老师给“抓走”了……真正的教育应当在生活中,在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里。如果说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安静与平淡,那么,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种过程,滋润每个日子,滋润师生的心灵。老把目光盯着奖状、奖金与奖杯的,最终都将跟真教育南辕北辙。

    平淡无奇的教育也因此会有意思得多。我们怎么生活的,就该怎么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生活即教育。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习,怎么学就怎么教,这就是著名的“教学做合一”。平淡无奇的教育就是这些事情:把地扫干净,把操做好,把字写端正,把书读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通顺,把人做好——回到生活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实在。有人批评扫地读书这些事算不了什么。我觉得恰恰相反,当年我在晓庄师范读大专,起床锻炼后要做的一件事,便是扫地。后来我在陶行知纪念馆里担任一周的志愿者,每天第一件工作也是扫地。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扫地的意义当然不只在保持环境整洁,而是“日日新”的意识与实践。这个过程蕴涵的教育价值在于:学习须行动,行动能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须从身边开始,从小事做起。“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整洁”焕发的是教育的气息,在这种气息熏染下的人,心灵也会洁净起来,也会纯洁起来。奇怪吗?一点也不。教育上的其他事情亦然。

    所以,教育是不能也不必苛求的,是不能也不必热烈与醉人的,它就是那么平淡无奇。平淡无奇了,就有好的心态,也能多些人的味道,更多关注人的情感和人的需求。这才是今日教育最紧缺的。(谈永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5 22:27 , Processed in 0.0601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