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天红读书日记选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05:43:55 | 只看该作者
1991年8月31日    周六   

     红学家俞平伯先生以90高龄之寿离开这个世界,他的外孙撰文,表达自己对外公的思念之情,其中有一段讲她外公长寿之道的:“如果用长寿之道诸多条款来衡量,他的生活,那简直没一条是对的:吸烟,且量很大,几十年未曾中断;喜肉,不喜蔬菜、水果,从不忌口;绝不运动;很少旅游;无论冬夏喝冰水,甚至大嚼冰块;不爱洗澡更衣----,但他依然跨入长寿者行列。他的养生之道大概可概括为:顺其自然,不受人为约束,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想吃,就证明身体需要。’这种生活方式没有任何负担。想吃就吃,想睡倒头便睡,终年打赤脚,高兴起来半夜也可以起来写诗,把名利生死置之脑后,那日子过得多惬意。”这段话对我有很大启示,为长寿刻意养生,反而会适得其反。俞平伯先生在1956年被毛泽东发动的那场对他的《红楼梦研究》批判的风暴中,挺了过来,没有被批倒,其志未改,其气未衰,风骨令世人钦佩,也没被“文化大革命”加给他“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压垮,这种精神,或许也是他长寿之因。

【注: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他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享誉文坛。他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执教于著名学府,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和具有高尚情操的知识分子。】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05:44:21 | 只看该作者
1994年1月25日   周二    晴

  读《新华文摘》郑素华写名医干祖望养生之道的文章《名医·怪才·强翁》。干祖望的养生之道不同于常人,他说:“饮食起居严守节律就好像仓库保管员管死货,活人则不应如此,不必刻板守律,一切顺其自然。”“生活要野蛮,运动要文明,思想要糊涂。”“冷了穿、累了睡、饿了吃。”“内安于心,外安于目,心目皆安,则身安矣”“不想病,不想老,不想为儿孙谋福利。”“不卷入杂事漩涡,不赶潮流,不贪便宜,不与人攀比,不做违心之事,不娇不骄。”“早起散步,聊天漫谈,读书写字,品上等名茶,听有益音乐,多走多跑,多爬楼。”“童心、蚁食、龟欲、猴行。”养生之道,因人而异,有些人刻意养生,却百病缠身;有些人顺其自然,却健康长寿,但“童心、蚁食、龟欲、猴行”,这八字养生法,对大多数人都是适用的。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05:44:47 | 只看该作者
1994年  2月5日     周二  晴

    读一篇文章,题为《养身以动,养心以静》,文中的一些观点值得借鉴:“人的病源,还是在于恐惧”;“长乐伴随长寿,才能享受长寿之福”;“长寿的健康,固在生理,更在心里”;“老子以俭为宝,俭于饮食,可以养胃肠;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俭于言语,可以养气息;俭于交际应酬,可以安神舒体”;“一切胃肠症,皆来自饮食,一切是非恩怨,多来自语言;一切不安不和,都来自饮酒作乐应酬。”人的器官五脏与人的情绪有极大的关系,人能常和颜悦色,则五脏自然安康无忧。

   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有一乡下人,年过百岁,被称为人瑞。各方纷纷挖问老者养生长寿之秘,此一百岁老翁说:“我一个乡村人,知道不多,但一生只知道欢喜,从不知道忧愁烦恼”。这就是老人的长寿秘诀。忧恼缘何引起?名与利。研究中国人的养生之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养身以动,养心以静”;“大自然的奥妙就在静”;“中国古人把静的意义分两部分,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不过劳,不轻动,则对一切纷扰之事安定如山”;“你看世界,世界在看你,都在活泼、欢快中。”我之所以将该文的精华部分摘录下来,是想经常阅读,得到启发。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05:45:15 | 只看该作者
1995年 5月11日   周三    晨雨中午放晴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人物》杂志刊载记叙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的文章。吴稚晖是国民党中个性鲜明,道德品质良好,很受人尊重的人。他一生清廉,衣食住行都十分节俭。在重庆时曾自撰《斗室铭》一篇,很风趣:“山不在高,有草则青,水不厌浊,有矾则清。斯是斗室,无庸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多白丁。可以弹对牛之琴,可以背癞痢之经。耸臀草际白,粪臭夜来腾(注:吴喜欢到野外撅着屁股大便)。无丝竹之悦耳,有汽车之闹声。南堆交通煤,东倾扫荡盆(注:斗室的南面堆着交通部的煤堆,斗室的东部倾放着《扫荡报》的大盆)。国父云:‘阿斗之一,实亦大中华之大国民。’”吴稚晖的书法亦很有名,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赞为“圆浑凝重,苍劲有力而不外露,是楷书家篆化的精品。”这段话摘自蒋介石请吴稚晖撰写的《蒋金紫园墓碑》,共800字。

附录:

吴敬恒(1865年-1953年),名脁,字稚晖,出生在中国江苏武进和中国江苏无锡交界处的雪堰桥。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追随国民党革命却一生不入官门。1950年代他位于台北市敦化北路跟南京东路交叉口的铜像,为台北市的地标之一。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05:45:42 | 只看该作者
1994年  2月28日  周五  晴

今年的《读者》第一期载台湾作家罗兰的一篇文章《境由心造》,读后感触很深,他的观点我十分赞同,这就是“境由心造”。“境由心造”的观点并不难理解,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常是由心境造成的。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安于自己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安于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己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这种人的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苦乐全凭自己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拥有万卷图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本人即如此);满足田园生活的人也不艳羡任何高官厚禄。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志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己乐于安乐的世界,快快乐乐地生活吧。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05:46:13 | 只看该作者
1994年   7月8日  周五  阴·小雨

   读原外交部部长乔冠华夫人章含之著《我与乔冠华》,章含之是名门之后,其养父(章含之是章士钊抱养的)章士钊曾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与开国领袖毛泽东私交甚笃。书中除了章含之写他与乔冠华的相识、相知、相爱和“文革”结束后的遭遇外,还附录了冯亦代、徐迟的文章,读后很激动,虽然不能与之相比,但心灵似乎是相通的。自己有些想法,本想找领导沟通一下,但仔细想想,没什么意思,这样的时代,这样的风气,这样的领导水平,沟通也等于零。

    章含之在书中透露乔冠华最喜欢宋朝诗人陆游的《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这首诗: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陆游与李白一样,经常饮酒后赋诗。以酒写愁兼用比兴手法,叙写环境的阻碍、有才难为;表明自己远大志向,渲染理想破灭的重大打击对诗人心灵带来的强烈伤痛。乔冠华同样喜酒,同样有着远大的志向,同样遭遇了“理想破灭后的重大打击”。乔说:“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一联为壮美;“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一联为优美。这首诗反映了乔冠华当时的心境。乔是被人公认的美男子,大才子,出身于外交世家,他与章含之的结合,据说是毛泽东做媒,随着“四人帮”的覆灭,乔冠华也从巅峰上跌下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05:47:50 | 只看该作者
1997年   1月29日    周三  晴

     翻阅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此书若干年前读过,今日重读。钱先生是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写散文只不过是他闲暇时消遣。先生的语言俏皮,且赋有哲理。如写有的人的人品时说:“有种人神气活现,你对他恭维,他不推却地接受,好像你还他的债,他只恨你没有附缴利息钱。”在《论快乐》一文中,他说:“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他还说:“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发现这个道理,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一样重要。公理发现以后,从此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所以我们前面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在《吃饭》一文中写道:“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辩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过,我们仍然把享受掩饰为需要,不说吃菜,只说吃饭,好比我们研究哲学或艺术,总说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样。有用的东西只能给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无用的东西会利用人,替它遮盖和辩护,也能免于抛弃”。这样俏皮的文字,也只能出于钱先生的笔下。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05:48:25 | 只看该作者
1997年6月15日   周日    晴

        读完《天怒》。书中写检察官陈虎在困境中写下了《孔子家语》中的两句话:“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天怒》以原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受贿案为主线,反映了中国官场腐败层次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书中有:“反腐败亡党,不反腐败亡国”的观点,这个观点,梁晓声的《九五随想录》中出现过。

       万方是曹禺的女儿,曹禺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他的话剧《雷雨》《日出》是中国话剧史上的巅峰之作。曹禺病逝后,万方在写回忆文章时,发现曹先生生前写过这样一段话:“万不能失去童心,童心是一切好奇、创作的根源。童心使你能经受磨练。一切空虚、寂寞、孤单,精神的饥饿,身体折磨与魔鬼的诱惑,只有童心这个喷不尽的火山口,把他们吞噬干净。你会向贞纯、庄严、崇高的人生大道一直向前闯,不惧一切。”这的段话说得十分精彩,真合我的心意,只有阅历丰富,善于总结的老年人,才会有如此深刻的体味。人生最快活、最无忧、最纯真、最容易满足的年龄段,就是童年。 水月不真,唯有虚影,人亦如是,纯真可以使人超然醒悟,远离世俗。

   我读书有时不求甚解,过去曾将“达则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安在李白名下,今日始之此语出自孟子,原文是:“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05:49:24 | 只看该作者
1997年7月·1日    周二  晴

  读《张伯驹和潘素》,深为爱国老人张伯驹的爱国之情所打动,也为政治的残酷,老人的遭遇而愤慨。1972年国家为陈毅元帅举行追悼会,灵堂有张伯驹撰写的一副挽联: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皆含哀,回望大好山河,永离赤县;

       挥戈挽日,接樽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原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这副挽联引起前来参加追悼会的毛泽东主席的重视,称赞写得好。此联对仗工整,用典浑然融化,巧妙贴切至极。上联“干城”中的“干”,指盾牌,干和城都比喻捍卫者;下联的“挥戈挽日”,赞扬坚强勇敢的战士,排除困难,扭转危局。“樽俎”,指古代盛酒用的器皿,指在会盟席上战胜对方。语出《战国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谓北之堂上,擒将户内,拔城于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折冲”,指打退敌方的战车,意谓抵御敌人。后来,泛指外交谈判为“折冲樽俎”。下联中,将“折冲樽俎”中的“折冲”,换成“接”字,“接樽俎”,意指陈毅元帅任外交部长期间,为发展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友好关系做出了贡献。下联中的“九原”,语出《礼记·檀弓下》,是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后泛指墓地。

       这副挽联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注意后,有关部门立即了解张伯驹的处境,从此改变了他和夫人潘素的生活环境,潘素是位画家。1982年张伯驹逝世于北京,享年85岁,他的这副挽联和毛泽东主席的重视,也就成了中国政坛和联坛的一段佳话。

    【注】: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先生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艺术大师刘海粟曾说:“他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从他那广袤的心胸涌出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四种姊妹艺术互相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05:50:05 | 只看该作者
1997年 9月21日        周三       晴

       读上海复旦大学年轻学者王沪宁的《政治日记》,书名就这样直白,说明是为发表而记的日记。其中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共鸣:“我们这人类,已经习惯了无幸福的生活,也就是生活的平淡。没有幸福的欲望,也就没有痛苦。痛苦往往是伴随着对幸福的追求,而不是伴随幸福的本身。所以,要怀疑的不是幸福本身,而是每个人主观状态中的希望。”“幸福之事,可遇而不可求,可求而不可执。修炼了这么多年,有足够的空间在心中,无所谓幸福。当然,我不反对他人追求幸福,因为人不可能过同样生活。”王沪宁的《政治日记》,充满了对政治、人生、生活的沉思。

     王沪宁在日记中,摘抄了一个36岁的团职军官,要求读博士研究生,给他写的信中的一段话:“人们看待一个有道德的人,透出的目光是亲切;看待一个有权力的人,透出的目光是敬畏;只有看待一个有知识的人,目光中才盈溢着无限的尊重,并饱含由衷的敬佩。”《政治日记.》只是王沪宁1993年一年的日记,王沪宁是个学者,勤于思考,勤于写作,生活得十分紧张,而且无一日不在读书,不在思考。这样的年轻学者(30多岁),今后,一定会有更辉煌的成就,祝福他。【后记:王沪宁现为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书记处书记,果然被老朽言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0:30 , Processed in 0.0693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