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拿箩筐装帖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31:50 | 只看该作者
故居隔壁屋后的大杨树



文/丹霞白鹤[孝感]



        秀镇没有柳树,只有叶子长得很像的杨树,我是到武汉后才看到柳树的,而武汉却没有杨树。柳树的枝条下垂
,像怨妇愁女未梳妆,懒散着头发无精打采。而杨树的枝条是朝上的,显得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秀镇也有本地的所谓“柳树”,结出一种东西,说不清是花还是果,像元宝,又像小船儿,小孩子喜欢把它放
在水里玩,那种欣喜的颜色飘浮在水面晃动,像嫩绿的小绒鸭在游荡,孩子们管叫“鸭娃*树”,那是枫柳。
我的秀镇故居,隔壁屋后就有棵大杨树。
        七夕那天秀镇是看不到喜鹊的,传说那天,所有喜鹊都奉王母娘娘之命到银河搭鹊桥去了。第二天又可以看到
喜鹊了,清晨,隔壁屋后那棵大杨树下,地面上会有几只死喜鹊,羽毛和翅膀焦糊,像是被烧过似的。据说是因为
没有按时赶到,被太阳烧焦了,从天上掉下来的。那时我就感叹,做喜鹊真不容易,也不能偷懒,不能落后,那些
掉队的喜鹊真是可怜哪!又觉得王母娘娘也怪仁慈的,虽说她划了银河,却有忏悔的心,动用天下的喜鹊,为自己
的外甥女架鹊桥。
        冬天,在隔壁的屋后,我看到人们把狗*吊在那棵大杨树上,用扁担和棍棒轮番夯打,打得狗子“嗷嗷!”直
叫,血肉模糊,遍体鳞伤。人们把断了气的狗子从树上放下来。不料那狗*一放到地上就喘过气来,迅速跳起,“
嗷嗷”叫要夺命而逃。人们又复将其吊在树上夯打。如此这般,几番来回,死去活来,似乎直到打累了,才吊在树
上剥皮剖腹。
        希腊神话里有个巨神安泰,无论他伤到什么程度,只要接触大地,就会苏醒过来,并恢复无穷的气力。原来大
地是巨人安泰的母亲。这时我脑海里就浮现出故乡陡岗隔壁屋后那棵大杨树下打狗*的情景。
        如松树生一种毛虫叫松毛虫一样,杨树也生一种毛虫,叫杨癞子,汉口叫毛瘌子。而鹙*是后面要提到的一种
头和颈上没有毛的贪馋的水鸟,这种水鸟好像都没有看到过,只是见之于古书记载,不知怎的却流传于口语中。
        春天,万物复苏,大杨树抽出新枝,吐出紫黄紫绿的嫩苞嫩芽,从折断处剥开嫩嫩的皮,用衣角包紧,往杪子
那一端勒,嫩绿的枝条剥脱得赤条条的白亮,在杪尖结成一团沉甸甸的“绣球”,像蜷曲的杨癞子,将光秃秃的枝
条压弯,像颈子上没毛的鹙*,孩子们管它叫“杨癞子鹙*”,“杨癞子鹙*”像灯笼,又像神仙的拂尘,孩子们一
边舞,一边唱“鹙*、鹙*、杨癞子鹙*!”
        待到新枝长粗,嫩芽成叶,嫩皮变老,做不了“杨癞子鹙*”,就将枝条的皮,约摸三五厘米长一段一段,间
隔剥脱成花白,做“花棍儿”,也叫“马棍儿”。“马棍儿”像征马鞭,是戏剧里程式化的道具,小孩子们很早就
知道,手握“马棍儿”是骑马,常舞着“花棍儿”你追我赶地嬉戏。
        那棵大杨树上有鸟巢,不记得是什么鸟的。常有不同的鸟在树上栖息。大杨树上有过一种鸟,长长的尾巴像喜
鹊,可是很小很小,只有蝴蝶那么大。
        时有喜鹊飞来,停在大杨树上,又飞到我家的脊瓦上“喳喳”叫,爸爸妈妈高兴地说大哥要回信了。果然就有
信来,信封上写着“湖北省※※县西陡岗埠西街※※※家中收”。封底: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班孙缄
        不记得是什么季节,大杨树会飘落杨花,地面成星星点点的花白,继而变成绛褐,最后被碾作黑色的尘泥。我
想起陆游《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词句,还有武大校园的夕阳和遍地落樱。
        上小学时,放学了,我常常出线子街和南街西侧转角的巷子口,上约4米高的陡坡,到左前方百米处再上两道1
米多高的坡,过一块田地,横过一条小路,就到我家院子外的后园。再穿过椿树和枫柳,还有向日葵和高粱,饥肠
辘辘的我,抬头便看见隔壁屋后那棵大杨树在炊烟中向我招手,小鸟在树上喳喳叫,这一切触动了我的心声:爸爸
妈妈把饭做好了。我放学了!我回来了!

注:*表示发儿化音。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33:44 | 只看该作者
那一段段橡子豆腐的淡淡记忆


文/饴晨


        
           “这是什么菜哟?黑乎乎的,好不好吃?……”,餐桌上,听见女儿的问声,妻子连忙将双手在围裙上擦拭了两把,指着菜盘说:“橡子豆腐,也叫橡豆腐,是你的奶奶从山上采下橡子,磨制而成的,好不好吃,你自己先尝尝看!”

           “嗯,还可以,就是有一点涩涩的味道。不过,样子黑乎乎的,不好看。只要是奶奶送给我的东西,我总喜欢!嘿嘿!”女儿的俏皮回答引得妻子扑哧一笑。

           家乡的秋天很美,金黄色的稻谷,褐色的板栗,红红的柿子,黄黄的南瓜,更有那山间肆意疯长的栎树。百度百科上说:橡子是栎树的果实,形似蚕茧,故又称栗茧。橡子外表硬壳,棕红色,内仁如花生仁,淀粉含量丰富,可食。

           小时候,对于橡子的最初记忆,其实一点也与豆腐不相干。那时,秋日夕阳红透远山,湾间屋后的大橡子树下,就挤满了放学归来的小伙伴,仰着头盼的,低着头找的,更有几个胆子大的小伙伴,拿起竹篙光着脚丫子爬上高高的栎树,斜靠在树杈间,使出浑身的蛮劲来敲打,迅即,葡萄般大小的橡子像雨一样落下,树下还没来得及躲避的小童连忙遮着头,依依呀呀地喊着疼,四散逃开,“雨”停,又飞快哄抢。

            随后的几天,小伙伴们的泛黄色的书包里满是橡子,又大又圆的橡子最得宠。课间的书桌上,放学归来的田埂上,总能看见我们聚精会神地用刀在橡子上镌搅两个洞,一边的洞口上还插着一指来长的小竹筒,这样一来,一个土里土气的橡子烟斗就大功告成了。然后,将作业纸卷成香烟模样小心翼翼地插在烟斗上,学着大人的样子吸上两口,轻轻的吐出几口气,轻轻地叹上几声,眼睛微闭,作陶醉状,活灵活现,惟妙惟肖,那份快乐,那份惬意,也成为了小学时光中的一段甜美记忆。在大人们的眼里,我们的这些做法顶多算是小把戏,不屑一顾。

            或许,最初将橡子磨成可以食用的豆腐,可能是物资匮乏年代的裹腹之举吧。鲜嫩的橡子是做橡豆腐上等的原料。记忆里,秋天农忙过后,母亲便和邻居们凌晨四点钟就起来,简单地吃上几口早饭,在篾篓里还放上熟红薯、面粑一些午饭粗粮。凌晨的山林很静、很黑,还弥漫着浓雾,山路很熟,所以,对于母亲和邻居们来说,摸黑前行已是常事,也不担心了。她们一边走,一边还大声讲话,既是为自己壮胆,也是吓跑林中野兽的有意之举。

            当朝阳升起时,母亲已经来到了栎树成片的大山深处,将午餐和袋子往树杈上一挂,就开始采摘橡子了。山腰间的橡子树刚刚一人高,椭圆形的树叶间,尖尖的橡子一个挨着一个,还透着浓浓的青青的气味。若是采摘的速度快了一点,橡子尖扎疼手指是常有的事。过了一两个时辰,慢慢走散了的人群,便会在浓密的树林里吼一吼,呼应几声,询问几句,寂静的山林立刻热闹了起来,兔子跑了,鸟儿飞了,回声荡漾。中午时分,她们又吆五喝六,找一处稍微空旷一点的草坪,将装有橡子的袋子往旁边一仍,津津有味地吃起干粮当午餐了,毫无疑问,熟红薯、面粑一些干粮也沾上了淡淡的橡子味。

            在那时,磨制橡子豆腐还不算一件简单的事。先是把橡子分拣、洗净,去掉橡子身上圆圆的碗型底座,送进豆腐作坊,挑来甜甜的井水,父亲卖力地推动重重的石磨,母亲则在石磨旁边掐着点,和着清水将橡子一舀子一舀子地送到石磨边沿圆柱形的小洞口,几圈过后,从两片石磨的缝隙间,一些夹带有泡沫的青色浆水渗出,烧煮,过滤,包扎,压制,定型,隔夜之后,一大块一大块灰褐色的橡子豆腐依然泛着诱人的亮光。滚过热油,拌上辣椒,洒上短短青葱,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在乡湾间,在学校学生的宿舍里,总会飘出一缕缕青涩的橡子豆腐的香味,似有似乎,纯朴醇厚,回味悠然。

            如今,在景区的农家乐里,仍然可以品尝到橡子豆腐,方块形的,薯条形的,不一而足。只是,味道和感情已大不如从前了,青涩味少了许多,细细品味,与寻常的豆腐已相差无几了。听说,也许是由于在橡子豆腐制作过程中掺入了过多淀粉的缘故。

             其实,是橡子豆腐也好,是故人也罢,历经时光的洗礼,本色渐退,早已是让人找不到东西南北,意味已与先前的原汁原味大相径庭了。对于这,惟有的感受除了惋惜之外,就是莫名的伤感,抑或是空白一片。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35:58 | 只看该作者
挖 荸 荠


碧云闲士



    老家盛产荸荠。

    小时候,常跟伙伴们一起,在照班(看管)的跛老头回家吃中饭或夜饭的时候,偷偷跑到生产队的荸荠田里,用我们刚刚结束战斗的武器作工具(儿时经常玩打仗的游戏,武器是用木棍或竹片削成的),也不管衣服是否弄脏,分散着跪在田里,用树棍拼命地撬拔,待撬开一个洞,便用手指抠。现在想起来,那时候也真是嘴馋!抠不了几个,便认为照班的跛老头来了,燕子飞似地往回跑。跑到小河边,从衣袋里掏出泥巴糊弄的荸荠,揪掉荸荠的嫩芽,双手捧着放进水里一搓洗,然后在衣服上一擦,就往嘴里塞——真甜呀!伙伴们都咂吧着嘴欢呼雀跃,同时酝酿着下一次的偷袭。

    后来,田分到了户,种荸荠也就成了各家各户的事。要吃荸荠,拿上铁锹,提着篓子,大摇大摆到自家的责任田里,挖一篓子回来,洗净、晾干,慢慢地把皮削了,细细品尝。那样子,才叫惬意!但却没有了儿时偷偷摸摸的刺激,荸荠的味道也似乎没有儿时的纯正甘甜了!

    刚参加工作时,偶尔回家,遇上吃荸荠的季节,就跟着父亲一起到荸荠田里,挖一篓子回来慢慢品尝;后来成了家,回老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到吃荸荠的时节,父母会托人捎一些来让我尝尝鲜。

    去年腊月二十七,我和妻子带着五岁的儿子阿希回父母那里过年,因此又跟父亲一起挖了一次荸荠。这次感受,是以前不曾有过的——

    我窝在床上蒙头大睡,父亲硬让阿希把我从床上赖了起来。于是我们祖孙三代一起去了荸荠田里。

    父亲的身子依然那么硬朗,手脚依然那么麻利,用力依然那么均匀。一脚踩下去,便撮起了覆盖荸荠的泥巴,露出荸荠的嫩芽,却丝毫不损伤荸荠……我蹲下身去用手指抠,把一个个的荸荠抠起来,放到篓子里。荸荠抠起的地方,便出现了一个个圆溜溜的小窝。父亲一边挖着一边唠叨……因事业方面的原因,我的心情很沉重,懒得听父亲的唠叨,只是闷闷地把父亲挖起来的荸荠一个个抠出来放到篓子里。篓子里的荸荠快装满了,父亲停下了没有再挖,蹲下身子和我一起用手指头抠着泥巴上的荸荠。抠着抠着,父亲突然停住了,指着那些抠出了荸荠的泥巴上的窝窝对我说:“看到了吗?一个荸荠一个窝——每个荸荠,不论大小,都有一个位置!”我不知道父亲突然间问这话的意思,不解地看着父亲,下意识地点了点头。父亲接着似是针对我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地说:“一个人的一生是很容易过去的。浑浑噩噩和轰轰烈烈同样是过一生,这就要靠自己把握了。人,生存在社会上,就要对社会有点用处——要像这荸荠一样,有自己的位置——那样活着,才算有个样子!”

    听着父亲的这番话语,我的心头一惊:莫非父亲已发现了我的自悲和沉沦么?莫非父亲知道了我终日借酒浇愁无所事事地打发光阴么?细细揣摩父亲的话语,我真想把这半年来的思想和行为告诉父亲,让父亲狠狠打我几记耳光……然而我知道,即便我说了,父亲也是不会那么做的。我只是在心里默诵着父亲的话语,一遍又一遍……

    难忘那次与父亲一起挖荸荠,让我真正品出了荸荠的味道;难忘那次与父亲挖荸荠时父亲说过的话:“人,要像这荸荠一样——活着,就应当有自己的位置!”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38:11 | 只看该作者
杨店的婚嫁旧俗


文/龚文锋


男女双方经媒人介绍或自由恋爱,觉得婚姻成熟,按杨店旧俗,结婚(男女双方,尤其是男方)一般要经过如下过程:
1、启媒——宴请媒人,确定媒人。
2、过帖——也称“发八字”,男女的生辰“八字”(年、月、日、时辰)用红纸书写互送。
3、上门——由媒人带着男女互访、看家,一般女孩到男方家时要给红彩礼。
4、报期——双方约定婚期。
5、接客——(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在报期之后准新郎官要拿着毡条到各个亲戚家磕头接客。
6、过礼物——解放前在结婚的前一天要到女方“抬家什”(家具),现在一般在“起亲”时一起进行,不过,之前要由男方送一些带回的“礼物”过去,叫“过礼物”。
7、开光扯脸——女孩在出嫁前要请人“扯脸”(用线索把女孩脸上的汗毛扯光)、梳头。
8、哭嫁——女儿要出嫁,做妈妈的有些舍不得,就要扯着女儿大哭一通,有时妈妈是借哭嫁嘱咐女儿到婆家要注意一些什么。
9、铺床——家具回来后还要举行铺床仪式,还得喊彩。
10、行礼——(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男方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举行仪式拜祭祖先。仪式要准新郎拜祖先,一直要进行几个小时。后来已经不进行这项活动了。
11、启亲——男方抬轿子(现在用车子)到女方接娶新娘。这时男方要准备很多打发人的“封子”(红包),有开门的,吃茶的,直至上轿(上车)的,都得打发。
12、拜茶——男方在酒席前,由主持人领着新郎、新娘给亲戚们下拜叫“拜茶”,拜到谁,谁就得丢“封子”(红包),数量还由主持人当场报出来。
13、喝“团圆酒”——接回新娘的晚上,有的还要请一桌客(包括新郎、新娘在内)叫“喝团圆酒”,被请来的人一般要是“全还人”(有儿、有女的父母,只有 ,没有女儿的或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都不行),还要是会说笑的人。那是闹得最热闹的一场酒,这时基本不是为了喝酒、吃菜,而是逗新郎、新娘取乐,代替闹新房(当然也有酒席散后继续闹新房的)。
14、奉茶——第二天大早新娘子要早起给公爹公婆敬茶,可以得到“封子”(红包)的。如果家里有弟弟、妹妹或者侄子、侄女的,新娘子也的准备“封子”,在他们送茶、接笤帚时,也要打发的。
15、回门——结婚三天后新娘、新郎回娘家。这次是女方派人来接。当日必须赶回。一个月新房不能空房。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39:46 | 只看该作者
老李为孝感出了一位辛亥革命元勋感到自豪!





      昨天与肖先生餐叙,他给我一大包台湾出版的杂志“湖北文献”。肖先生是汉阳人,随迁到台湾,空军退伍后侨居温哥华,喜欢书画,两岸三地(台湾,大陆,温哥华)来回跑,为“湖北文献”社务员。

  “湖北文献”在台湾出版发行有四十年之久了,居台湾的湖北人以回忆往事,故土风情的文章,诗词自乐。随着两岸交往的发展,这些湖北老人陆续返回故土省亲,追思往事,感触颇深。文献里有许多真实的文史记录,最近几年,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台办均与“湖北文献”相互交流,互访。李焕,王作荣等大老们都是“湖北文献”的董事。

    看到一篇介绍李次生的文章,很亲切:“首义第一旗”李次生是孝感人,又是“博学书院”的首届毕业生,是我的最老的学长。将此文摘录整理贴于风情版。为孝感有这位革命元勋感到自豪!

    李次生,赐生,孝感人,光绪十三年(1887年)十月初四生。
其父名汉卿,民国前汉口“英国伦敦会基督教”教师,与1899年往孝感传教的英国人牛津学生马辅仁牧师相识。马辅仁创办汉口博学书院自任院长,因汉卿相助,以一千八百串钱购买桥口韩家墩土地建筑院址(即现在武汉四中所在地)。

    李汉卿于民国十三年在协和医院病逝。当时孙武以“陆军步兵中将,勋二位,一等大授宝光章,义威将军”勋名,致挽联:“有子佐革命,革命成功,功成身退;乃翁本基督,基督博爱,爱博人寰”。

    李次生1900年入博学书院,1905年为首届毕业生。 他在辛亥前认识了武昌首义负责人,湖北共进会首领孙武(尧卿)。孙武曾授意,李春萱(后来担任湖北军政府理财部长)暗示,怂恿李次生“无事生非”,去打汉口英租界一游乐园附近站岗的红头洋人,以考验其胆识与机智。红头洋人被打倒,未留痕迹,获孙武赞赏,与之结拜为兄弟,加入湖北共进会,从事推翻满清革命。

    李次生在武昌起义前的秘密时期,凭机智,勇敢,联络各组织,传达重要命令,起了很大作用。在起义即将发动前,孙武在汉口宝善理试验炸弹,不慎爆炸,手脸受伤,李次生包扎伤处,背负下楼,巧妙躲过盘问,到租界同仁医院医治。首义时,引邓玉麟见孙武,决定首义事宜,然后取九角旗两面随同*****秘藏腰腿间,过武昌传令,高举九角旗引导二十九标蔡济民部攻打蛇山,亲自扯下了清王朝的龙旗,将一面九角旗插蛇山高地,一面挂咨议局。  在与清军鏖战之机,乘快轮到湖南求援,十月初四,领二船约四千人返汉,恰好二十五岁生辰,奉命任少将督战员,增调部队加强火力,持黎元洪大令督战,出生入死。

    孙中山先生来武汉慰勉武昌首义同志,曾与李次生等人合影,动议保送有功人员出国深造。李次生既有殊功,也有牛津生马辅仁,剑桥生孔乐德二位老师所教授的英文,确定保送英国皇家学习海军,因不忍离开结拜兄弟孙武,未行。

  民国元年双十节,黎元洪特在美国定制“武汉纪念章”,金质一百座,银质一千座,铜质一万座赠送给有功之臣及将士。李次生因少将督战,拿旗过江之功获金章一座。五年,黎继任大总统,孙武任将军府义威将军。李次生奉授勋三位,颁三等文虎章一座。

  北伐军到武汉,李次生任稽查主任,江汉关特派员。抗战期间,避难湘潭,后赴贵阳与儿子住一起,抗战胜利后返回武汉,1950年12月19日病逝。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44:24 | 只看该作者
陡岗的灯戏
文/丹霞白鹤[孝感]



        我常常想起故乡的“灯戏”,说起“灯戏”,三言两语说不明白,且细细道来。
        我们湖北人“风筝”不说“风筝”,而是说“风灯”,老武汉话也是说“风灯”,我们家乡话多儿化音,说“风灯”还要儿化,并且是降调的轻声。“风灯”纸糊篾紮,在这个意义上,当是与“灯”同源。
        小时候每年正月看花灯,玩灯的从我家门前舞过,龙灯就不说了,最有趣的是采莲船,我认为也是灯的一种,还有蚌娃精,小时候胆小,那蚌壳一张一合的,我总怕把我夹进去,就出不来了。
        电视剧《大秦之腔》,八百里秦川,厚土高天,风沙扑面,背锅子赶着小毛驴,载着买来的新娘子改翠,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路,蹒跚而来,我觉得这情景似曾相识,却原来,我想起故乡的“灯戏”《拉犟驴》。
        故乡的“灯戏”《拉犟驴》是哑剧,不说也不唱,尽情发挥肢体语言,可算是舞蹈,借用道具,一人兼两个角色,类似采莲船,可算是舞灯,因借用人形道具,亦可算是傀儡戏。道具制作得很逼真,用纸扎的毛驴,隐去女演员下半身,明明是演员在走,却像是骑着毛驴;明明是演员不走,却像是犟驴不动。赶毛驴的丑角歪戴帽,太阳穴上贴张膏药。“毛驴”你拉牠犇,赶毛驴的丑角围着“毛驴”急得团团转,又不时瞅着骑毛驴的女子挤眉弄眼,十分滑稽。女子左右躲闪,却笑得酽艳,集演员与观众于一身,害羞得躲,却忍不住笑。
        《拉犟驴》中的丑角,由徐酉松扮演,女子由邹静容扮演,当年的丰采记忆犹新。
        冯巩和郭冬临、郭月合演的小品《得寸进尺》,两人争当皇上,郭冬临负气退出,冯巩终于同时演皇上和太监两角色,那背皇上的太监,就是运用郭冬临模样的人形道具,把小品的喜剧效果推向高潮。
        端午节家庭聚会,三姐过去是陡岗剧团的,我提起家乡的“灯戏”《拉犟驴》,三姐现场助兴,演示了《老背少》。剧情是哑父背“脚疯”的女儿去看灯。
        上半身扮作“女儿”,下半身扮作哑父。演员在腰后有一个用竹篾、纸做成的道具,作为“女儿”的下半身,包括凸起的臀部和高高翘起的脚,与演员佝偻着的后半身组成背着的“女儿”;而在腰前另绑一个纸扎的“哑父”上半身,哑父两只假手绕到“女儿”身后,与演员下半身组合成背着“女儿”的哑父形象;“女儿”的一只假手扶在“哑父”胸前,演员的一只手扮演女儿的另一只手,不断变换着指向上下左右,演员的另一只手隐藏在前胸上衣内,操纵“哑父”的头形道具,随着女儿的手指向转动。
        表演时,演员要同时兼顾两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身段动作。表演过程有上坡、下坡、涉水、过桥、捋花、照镜、打伞等。步法是迈八字弓步,合着鼓点“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呛咚呛咚呛”的节拍,走三步退两步,把那老汉踉踉跄跄,蹒跚而行的神态和趣味,表演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故乡陡岗的“灯戏”,五十多年过去了,至今难忘。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4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47:10 | 只看该作者
1903-1933年孝感留学日本的著名人士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其国内产生了飞跃性的发展,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有了诸多进步。
  孙中山先生在从事革命活动中,多次到日本开展工作。
  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驻节武昌,他为培养湖北各方面的人才,从两湖、经心、江汉三个书院,选派学生,以官费(公费)名义赴日本留学,这就开启了湖北和湖南两省优秀学子出国留学的大门。并决定从1903年开始实行,以后逐年选派。
  现将从1903年起,孝感籍学生赴日本留学毕业回鄂,学有所成的著名人士分述于下。
  (一)石志泉
  石志泉,字友儒(亦名友于),孝感北乡滑石冲人,1889年出生。滑石冲山青水秀,风景宜人。他十四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务堂学堂。1903年公费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1906年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孙中山先生在比利时王国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一次会议时,石志泉由日本去比利时出席会议,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赞誉。当时参加会议仅三十余人,石志泉是唯一的孝感人。
  辛亥革命胜利后,石立即由日本回鄂,供职于湖北军政府司法部,后调任北京政府司法部任参事,不久辞职,再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习法科,1914年获硕士学位。1916年回国,历任奉天(今辽宁省)高等审判庭长、北京政府大理院推事(等同院长级别),1922年任北洋政府司法部次长,后投身教育界专门从事法律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北京国立法政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法学院主任教授、院长、司法储才馆长。1932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常务次长,1948年曾当选国民政府司法院副院长。1949年去台,1960年1月1日在台病逝。
  石志泉毕生从事司法行政和教学工作,著有《民事诉讼释义》、《民事案例分解》、《民事调解问答》等多种著作,受到当时法学界人士的赞誉。
  (二)李文田
  李文田,1881年生,孝感白沙镇(今属孝昌县)栗林乡严李家湾人。1904年公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并于1905年与“鉴湖女侠”秋瑾女士一同加入同盟会,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赞扬。1906年回国,清政府赐与李文田进士学位,他统言谢绝。秋瑾女士牺牲后,李曾写诗悼念秋瑾:“梦魂何日伴江东,秋风秋雨注数穷,解识干戈为社稷,断金心事断头同”。李文田因在武昌学界中从事反清活动,曾被清军通辑,逐回孝感隐居。1911年(辛亥)李到武汉,与学界同仁陈次宗、李青山、沈登滨、李树胜(均为孝感人)等志士,参加了武昌首义。南北议和后,被王安澜将军(时任师长)聘为书记官。此后在北京、河南、武汉、广州等地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等职。1930年病逝,终年49岁,生前著作有《国魂》、《秋瑾传》传世。
  (三)李实茂
  李实茂,字荃孙,孝感市孝南区毛陈镇李家大湾人,1884年生,1904年公费留学日本,入东京振武学校习陆军,后转入日本士官学校炮火科学习,经同学李文田介绍加入同盟会。后毕业回国,任职北洋政府军政部,由少校迁升到中将军事厅长。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李由北平至南京,先任军事委员会训练总监部政务厅长,对当时各军事学校及各军师以上部队,有关军政教育制定了工作规范,受到赞扬。1937年12月,南京被日军沦陷之前,国民政府及军事委员会为了长期抗战,从南京撤退经武汉至重庆,1939年,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军令部,下设战史编纂委员会,李任中将委员,负责战史研究工作,开辟和总结教训,使以后的战局逐渐取得胜利。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所属各院、部,全迁返南京,1946年李实茂以中将退役,定居四川成都市,他坚决反对国民党打内战,拒绝去台湾。成都解放后,中国*****对这位老将军关心备至,于1951年选为成都市政协委员,其历经三个时代即北洋政府、南京国民党政府和人民政府,在军事学上卓著声誉,受到人们的赞扬。1960年病逝于成都,终年七十七岁。
  值得提的是李实茂先生有三子一女,长子李镇南,1932年毕业于唐山工学院后,赴英国康奈尔爱荷华伊利诺大学攻水利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留美参加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齐卡茂卡工程设计施工工作。1938年4月毅然回国,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回孝感老家探视亲友。1957年被任命为长办总工程师,受到周恩来总理多次接见。1958-1960年,毛泽东、刘少奇、李先念、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和国内外专家对三峡坝址进行勘查时,他也陪同并作汇报。
  李之次子李超北,系英国留学生,毕业于剑桥大学航空系,留校任教。
  李之三子李定一,系美国留学生,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82年回国至武汉讲学,并与在武汉和孝感的亲属团聚。
  李实茂先生之女李淑贞,解放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解放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副教授,已退休居北京。
  (四)石凤翔
  石凤翔,字志学,1893年出生于孝感北乡滑石冲,他是石志泉先生之三弟,早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堂。1909年经其兄石志泉之推荐留学日本,在日本京都高等工艺学校专攻纺织机械,于1917年回国,在河北省保定甲种工业学校任教务长,1918年回鄂,任湖北省楚兴纺织学校校长。1922年从事纺织工业,任石家庄大兴纱厂厂长。此后历任西安大华纱厂经理兼厂长,裕大华(系裕华、大华、大兴联合组成)总经理等职,抗日战争期间,扩大经营,在重庆、西安、兰州、 天水、成都等地设厂经营,其产品全部供应抗战时期的大后方,为民用和军用提供重要物资,受到各界好评,特别是在1940年,石命西安和兰州的裕大华纺织厂缝制棉衣裤两万套,捐赠给前线军民,这一义举,倡导和启发了其他工商界的仿效和捐赠,从而获得社会的好评。
  日本投降后,石凤翔于1946年出任全国性的“裕大华纺织总公司”的总经理。1947年,又在武汉创办“私立江汉纺织专科学校”,石任第一任校长。
  石与蒋介石是儿女亲家,其长女石静宜女士系蒋纬国的夫人,去台后,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因“小产”逝世。
  石凤翔先生1949年去台后,曾在台创办大秦纺织公司(厂),因经营不善,原料缺乏,未及五年即亲闭停产,遣散员工。石受此刺激,遂移居香港,于1966年病逝。
  石生前曾有著作传世,如《棉纺学》、《纺织业与抗战建国》等书。
  另外早在1945年5月,孝感旅渝同乡会成立大会,当选为同乡会名誉理事长。
  1946年夏,石凤翔先生慨捐法印二拾万元给当时的孝感县立初级中学(现孝感市一中前身),以资助学子。
  (五)朱兆熊
  朱兆熊,1881年生,孝感市孝南区祝站人,家世业农,他弟兄二人,其弟名朱兆罴。家道殷实,其父望子成龙,延聘名塾师在家教读,兆熊秉性聪慧。1902年,张之洞任两湖总督,为了强国兴鄂,招考官费留学生赴日求学,朱兆熊以优秀成绩被录取,于1903年12月抵达日本东京,先入振武学校习陆军,后升入日本士官学校第四期,毕业后回国,任湖北省陆军小学校长。1915年讨伐袁世凯时,朱在荆沙独立,任中将混成旅长,当时夏斗寅(麻城人)在该旅任少校营长。讨袁胜利后,朱因病辞职,寄居武汉。1932年,夏斗寅出任湖北省政府主席,见其老长官赋闲在汉,遂任命朱为孝感县长。朱在家乡当县长仅半年,因亲朋戚友往往求其办这要那,他应付困难,呈请他调,于是省政府将其调任巴东县长。朱到任后,得悉巴东深山老林,特别是邻近四川的边界,许多农户兴种罂粟(鸦片烟),于是他一方面发布通告,禁止种、吸、卖烟土,违者法办。另一方面,他亲自带领县保安队官兵六十余人,分赴边远山寨,发现烟苗,即时铲除,并对种植户训诫,再犯必抓,经过三个多月的排查,巴东全境再也没有鸦片烟的种、吸、卖的情况,因此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巴东人民也齐声说,朱兆熊对巴东做了一件大好事。
  此后朱辞卸县职,去河北保定任警察厅长,于1949年病逝。
  朱之长子朱×文,抗战前在北平就读高中,大学,抗战期间,他加入中国*****,做党的地下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局长,于九十年代前离休。
  (六)熊祥生
  熊祥生,1883年生,孝感城东熊家咀人。他是清康熙朝大学士(宰相)熊赐履第六代裔孙,幼年丧父,赖母抚育成人。适张之洞任两湖总督,阅史籍得知熊祥生乃大清功臣熊赐履之后代,遂谕示孝感知县,每月拨库款资助熊及其母之生活,同时让熊祥生入学读书,后得中秀才。1903年经张之洞批准官费留学,入日本东京士官学校第四期,毕业后回国,任北洋新军营长、团长,当时吴佩孚在朱团中任营长,肖耀南在该团任连长。辛亥革命胜利后,熊祥生率部改编为陆军混成旅旅长,他雄心勃勃,率领全旅官八千余人远征四川,结果被川军击溃,遂回武汉闲居。此时,肖耀南任湖北督军,熊过去是肖的长官,因此肖委任熊祥生为财政厅长不久,改任湖北省水警厅长。肖因抵抗国民革命军北伐,兵败下台,熊亦去职,远赴山东青岛定居。当时沈鸿烈任青岛市长(沈是湖北天门人,曾与熊祥生在日本同学),让市政府每月发给熊二百元作生活费,熊改名为吉安,以中医为业,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在青岛病逝。此前蒋介石数次派人传话,让熊出来工作,熊避而不见。日军沦陷青岛后,多次请熊出来组织傀儡政权,熊说:“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绝不能出卖祖国。”遂避往农村,保持了民族气节,实难能可贵也。
  (七)杨仁寿
  杨仁寿,1899年生,孝感老城区鼓楼街(今府前街人),其先辈信奉基督教。杨幼年时即入教会所设之小学读书,毕业后至汉口博文中学(教会所设),由初中至高中,毕业后因其成绩优秀,遂由教会出资赴日本留学,于1925年毕业回国,到上海任职于“中华全国基督教青年会”充干事,后被先后派往北平、开封等地开展基督教青年会工作,并升任该会总干事。杨为人忠厚正直,学识丰富,他曾结识许多进步人士如胡秋原、茅盾等,特别是利用青年会基金,对一些教友贫困之子弟,资助入学,博得人们的好评。抗战时期,杨去重庆,继续任该会的总干事,1945年5月,孝感旅渝同乡会在重庆成立,在大会上被选为同乡会监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杨曾回孝感短暂住留,后去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开展基督教青年会的恢复工作。1949年秋,开封解放,次年,被开封市选为政协委员,于1960年前病逝。
  杨仁寿先生之长女杨知行,生于1919年,幼小时曾在孝感县立中心小学攻读(当时的小学校址,即现在的孝南区实验小学地址)。后随父母迁居上海、北平、开封等地,继续求学,1945年留学美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49年国民党去台后,杨即加入美国籍,后在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授,其夫系美国人,曾在北京工作,熟谙华语,1985年杨知行女士与其夫一同来北京观光,并短暂讲学后返美定居,于上世纪末在美病逝。
  (八)杨玉清
  杨玉清,字冰渠,出生于1906年,原籍孝感杨店。其父杨礼三迁居孝感县城汤家街,杨幼年入孝感县立高等模范小学攻读,与胡锡奎、郭述申、屠义方等同学,1922年考入湖北省立晴川中学,时年16岁。毕业后,入武昌中山大学习法科。1928年去南京,任国民党中央党部民众训练委员会干事,兼某杂志编辑。1929年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获学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编译,主编《日本评论》。1934年赴巴黎,任中国驻法大使馆秘书(大使系顾维钧先生),杨利用公余闲暇,入法国巴黎大学作研究生,后获法学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任国立政治大学教授。1940年任行政法院评事(简任级),1941年,受陈布雷先生之推荐,创办《三民主义半月刊》任社长。1947年底,国民党与三青团合并,杨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1948年当选国民党立法委员,并被任命为司法行政部政务次长,因反对蒋介石政权发动内战,遭撤职查办关押于广州监狱。李宗仁先生就任代总统后,立即下令释放,杨遂移居香港。1949年8月,杨与在港住留的原国民党高层人士龙云先生等四十二人,联名发表通电,脱离国民党,拥护中国*****和新中国,毛主席、周总理表示欢迎他们返回祖国,董必武副总理致电杨玉清,欢迎他回来共同建设祖国。1949年底,杨回到北京,任职于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干校,1956年担任《政法研究》副总编辑,1957年任国务院参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杨任民革中央委员会顾问,后被选为民革中央监察委员。此后还出任孙中山研究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山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理事等职,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病逝北京。
  杨毕生从事学术研究,著作等,深受到国外人士的赞誉。其名著有《现代行政法概论》、《中国政治之路》、《战时文化建设概论》、《日本回忆讲座》以及《杨玉清文史论述》。
  杨之长女杨德麟,1934年生,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留校任教,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之次子杨德骥,亦系清华大学毕业,曾任清华大学附中校长(教授级)。
  (九)寇松如
  寇松如,1907年生,孝感城区北正街人。幼年家贫,曾入孝感县立模范小学,毕业后,无力升学,遂辍学在家,练习书法,颇有功底。十七岁时经亲友推荐,入国民革命军任文书上士,因工作勤奋,五年时间晋升至团部任书记官,其团长因作战负伤转业到宜昌代理县长,寇随同前往,被任为宜昌税务局长,仅三月,寇自感不能担任此工作,遂辞去职务。
  1933年,寇筹资金,前往日本,入东京工业大学经济系就读。1935年回国,经友人介绍,在上海南方印书馆任主任。“七七”事变,上海被日军沦陷之前,南方印书馆迁往重庆,寇被馆方聘任为经理,主持馆方及所属印刷厂之工作。寇为人正直忠厚,诚信接物,与当时重庆文化界知名人士时有交往,1945年5月,孝感旅渝同乡会成立时,寇是发起人之一,被选为同乡会理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南方印书馆迁回上海,此时上海成立了“中国纺织品总公司”,担负全国纺织品进出口的经营业务,董事长兼总经理束云章先生与寇在日本曾同学,因此特聘寇任总公司主任秘书兼行政科长。当时上海流行西装革履,而寇却反其道而行之,无论春夏秋冬,他外装总是长袍,足穿布鞋,作为总公司的二把手,如此俭朴,受到全体员工之尊敬。1947年寇因患癌症,不幸逝世。
  寇松如先生长子寇肇明,1930年生,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曾任上海纺织工业学校热处理设备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由他设计DM22网带式淬火炉,于1984年12月由上海市科委通过鉴定荣获科教成果二等奖。1992年,原066(现三江航天集团)238厂还邀请寇肇明(此时寇已是总工程师)前来孝感对该设备进行科研改造工作。
  (十)郑滢
  郑滢,1880年生,孝感城区北门外人。1904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习法科。在留学期间,经同乡会李文田之介绍,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胜利,中华民国成立后,由日本回国,在武汉一些大中学任教,1928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后郑参加了文官考试合格,曾任考试院铨叙部(主管全国文官资历审定和职级的单位)任处长。1931年曾任孝感县长,此后调任安徽省望江县长,后又转任湖北石首县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郑被任为湖北第五行政区专员主任秘书(第五行政区管辖襄阳所属各县)。在任内部辅佐专员处理民、财、建、教工作,协调各县分歧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好评。后因疾病返回孝感休养,于1950年病逝故乡。
  以上十位孝感著名人士,我认识过半,有的还深有交往,如石凤翔、杨仁寿、杨玉清、寇松如以及李实茂先生,早在1944年即相识,他们都是孝感旅渝同乡会的理监事,而我为主要发起人,故知之甚评。
  (文:鲁鋆  载《孝感财政》2008年第二期)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48:27 | 只看该作者
[文史资料]孝感女青年在大革命时期的活动



  1924年——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由于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建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掀起了高潮。国民革命的北伐战争迅猛地由华南推进到了华中各省。在日益高涨的革命浪潮激荡下,孝感的青年妇女,也和全县的工人、农民一样,觉醒和组织起来,开展了各种有声有色的革命活动,有力地配合了革命运动的发展。她们可歌可泣之事甚多,现谨将我儿时听家母严淑凤追忆的印象较深的几件往事撰述成文,提供给各位。
一、第一所女子学校
  一九一八年,在西湖书院(今书院中学)开办了“西湖女子学堂”,堂长为肖善镇。教员有龙信廷、戴绍廷等。虽然学校不大,设立的时间也不长,但这所女子学校的诞生,却写出了孝感教育史上的新篇章。首批学生有李若愚、丁洪云、郭鸿勋、刘三元、周忠模、龙碧梧、戴洪云、周福英、戴洪均、杨楚珍、周忠信、胡舜英、毛若兰、屠瑞芸、姚世英、黄锐英、左淑环、王文俊、李望蟾、文良秀、周月嫦、肖秀云、陈家瀛、严淑凤……。这些女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考入“两湖女子师范”继续深造。陈家瀛则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女生队。
二、四姆祠盛大*****
  1926年9月,北伐军攻占武汉,原来盘踞于孝感的北洋军阀刘佐龙部随即仓惶溃逃。当时主持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工作的董必武,派汤经畲回孝感组建县党部时,两湖女子师范的孝感女学生,激于革命热情,为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大都离开学校,回归孝感和民众一起开展了革命活动。民国十六年元旦,她们参加了由孝感驻军及县党部,与各人民团体发起的庆祝北伐胜利大会。到会的还有孝感县团体联合会、商民协会、儿童团等共五十余团体,以及驻孝感第八军第三师第十六团全体兵士参加大会,人数达15000以上。大会主席十六团团长刘典甲报告开会意义,各团体相继演说,次由县党部代表严宗汉提出议案十一条:(一)拥护国民政府;(二)拥护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三)欢迎中央委员会国民党政府委员及包顾问来鄂……;(十一)对英经济绝交,组织禁烟团。以上决议案,全场俱一致通过。随即*****,沿途高呼口号,一时革命空气布满全城。
三、组织妇女协会
  1926年底和1927年初,孝感农民协会、孝感县总工会及各行各业工会相继成立。孝感妇女界也以两湖师范回孝青年女学生为骨干,成立了妇女协会。女学生杨楚珍、李若愚和我母亲严淑凤等均为其成员。协会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投身革命运动。女青年还在县党部、青年团、孝感县审判土豪劣绅委员会、工会、农会等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担任了重要职务,从事革命工作。
四、积极开展社会活动
  妇女协会在县党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革命工作,教育广大妇女,打破旧礼教枷锁,求妇女政治上经济上之自由平等,争取男女平权,走妇女解放的道路。作为妇女骨干的女青年学生,不仅自己率先实行放足和剪发,而且拿起了剪刀和话筒,走上大街,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妇女觉悟,号召她们投身到禁烟、禁赌和打到土豪劣绅的革命活动中去。她们上街张贴标语,在街头宣传演说,呼吁妇女们解除不合理的婚约,反对包办婚姻,禁止蓄婢、纳妾、重婚、童婚……,反对加在妇女头上的各种封建枷锁、陈规陋习,一个争民主、争自由的妇女解放运动,遍及孝感城乡。
五、教书育人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继蒋介石之后,公开叛变了革命,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彻底破裂。孝感妇女界这支崭露头角的骨干力量——青年女学生们,受到严重打击,少数如杨楚珍、刘淑静等被迫流亡他乡;多数人连同我母亲等,则转入学校工作,教书育人,成为孝感学校的首批女教师。她们作风严谨,工作踏实,谆谆教诲,为孝感基层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李桂林文 ]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50:50 | 只看该作者
秋雨淅沥回乡村


文/怡晨



          风雨飘摇,秋意渐浓。从昨夜的开始就下个不停的秋雨,始终没能阻挡住我踏上回乡之路的决心。迷蒙雨雾中,青山,树林,稻茬田,一棵棵挂满红红“灯笼”的柿子树,徐徐走过,安静,恬淡,不沾惹一丝尘埃。

          最让人迷恋的还是崇山峻岭间,那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小河流,秋雨叮咚,河水潺潺。从山沟间走下来,从石缝中冒出来,悠然清闲,自得其乐,清新之中似乎还带有远古风尘的气息,但是,却没有半点牵强做作的成分。

         撑着一把雨伞,走过几条田间小路,伸出温润的手掌轻轻地推开厚重的大门,“吱、嗡…..”,雄浑的开门声,熟悉又让人倍感温暖,似乎还有一点受潮而放低声响的味道,那种空灵、直逼记忆的感受,与吱呀而清脆的房门声,有着明显的不同。

         堂屋中的板凳上堆满了一袋又一袋的稻谷,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镌刻着年迈父母亲汗水心血的丰收果实,同样,也是足以让他们欣慰和踏实的根子。一样的气味,没变的老灶,还有,那根总能升起炊烟的黑黑烟囱,总会勾起我那一堆又一堆香甜美好的回忆。

         左边房间的一角,木制的鸡笼上,放满绳索、镰刀等一些杂物,显得有点凌乱。或许是受到了惊吓的缘故,人还没走近,一只母鸡便急忙从巢窝上飞了下来,咯咯哒、咯咯哒地叫唤个不停,于是,急忙从厨房里找来两把米,随手一扬,洒在侧门旁的水泥地上,山坡上的另外几只鸡子,随即,也扑哧扑哧地向下跑,雨湿路滑,三三两两地像飞机落地一样滑翔降落,那副迫不及待的滑稽场景,让站在一旁的女儿笑得直不起腰来。点头啄食,伺机追赶,跳起来打架,扑腾了好一阵子。

         哼哼唧唧忙着拱土赶路的小猪;在泥泞中滑到,既而啼哭的花脸小女孩;还有,撑着一把把歪斜的旧雨伞,争着抢着在水坑中踩踏起舞,望着溅起的水花傻笑的小男孩们,在秋雨中,熟悉的乡村又呈现出了另一番热闹、富有生机的风景。

         “这个长假,估计你们要回,你妈妈早已将树上的红柿子摘了好几篓子,按说,已经可以吃了。”慈眉善目、心宽体胖的隔壁婆婆对我们的关心,总是让人感激,她一边说,一边还咯咯地笑,每当,笑到动情处,还扬起衣袖擦一擦眼角渗出的欢笑泪水。接着,我挑上两个已经熟透了的红柿子,迎着淅沥秋雨,径直来到小河边,杨柳依依,河水清澈,洗净,剥皮,尝上一口,冰凉,清润,香甜,爽人心脾,一股浓浓的乡村情愫涌上心来,浓酽、感激,挥之不去,越陷越深。

        夜幕微合,灯光点点,乡村的雨夜是静谧的,温馨的。叮咚作响的秋雨声,沙沙的树叶声,急着赶路的脚步声,还有,那些偶尔穿过层层雨帘飘来的犬吠声,悠远、真实、安逸。一样的场景,一样的耳语,过往的记忆穿越而来,历历在目,五味杂陈。“这一袋,是从油榨里捧回来的熟花生;那一袋,是刚刚晒干的新鲜黄豆;那一袋,是存放了好一段时间的板栗和柿子,对了,还有新米,丝瓜抹布……”,灯光下,忙着清点的母亲,一会儿进房门,一会儿出房门,头上的白发、额头上的皱纹,刚开始还依稀可见,继而虚化,最后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噼啪作响的灶火声,锅碗瓢盆的撞击声,似有似无的饭菜香,乡村的清晨依然是在母亲的忙活当中,拉开帷幕,苏醒过来。披衣而起,秋雨未歇,倚门望去,山峦起伏,远近不一。农舍之上,青砖黛瓦,雨雾溅起,炊烟飘散;房屋四周,修竹青翠,柏树青秀,桑树微黄,一副色彩斑斓、烟雨凄迷的图画,像陈年烈酒一样叫人沉醉,不愿醒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7 08:37 , Processed in 0.0649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