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我爱草原上不落的太阳”——访郝艳夺老师
郝艳夺老师是来自兴安盟市突泉县东杜尔基中心小学的一名六年级语文老师。
常年任教于毕业班的郝老师每年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而分别的那一幕总是充满了伤感和不舍。郝老师满怀深情地描述离别的一幕说:“当孩子们从小学毕业时,从学校绵延至初中两公里的路上,没有一个人讲话。”这种沉重的气氛至今仍让郝老师历历在目。“学生们自发地站在新学校台阶的两侧,目送老师的背影。”“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老师的背景就像父母的背影,送走如孩子般的学生,把学生交到另一批老师手上,学生们也目送他们的离去。
离别又何止毕业的那一幕,“还记得我当年在归流河实习时,走的那一刻,有一个学生跑出来,跪着求我说:‘老师您别走。’”说起这些郝老师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那里的学生太需要老师的关爱了,我们不仅传授他们知识,更是建立起了深厚的师生情。”
在与学生的接触中,郝老师渐渐把教师从“饭碗”变为一种“事业”。瞿平老师的讲座中也提到了一个问题:“你是把教师当做饭碗、职业、事业、还是理想呢?”郝老师的转变也正说明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学生们在一起能感化、净化人的心灵。曾有一个男生给郝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偷了其他学生的两本笔记本,了解情况后才知道是家里太困难,买不起本子。郝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了他20块钱,“只见那个学生非常虔诚、小心翼翼地折叠起钱,把它收入文具盒,然后一言不发地坐到位子上。”毕业后,那个男生找到了郝老师,“让我惊讶的是,他把那20块原封不动地还给了我。”
和学生在一起就是和一群天使在一起,虽然突泉县东杜尔基中心小学的孩子不如城市中的孩子物质条件那么充裕,但他们有一颗充实、善良的内心,在草原上犹如不落的太阳点燃了无数老师的心。郝老师也正是在这些孩子的感召下越发热爱教师这一职业。
38.何小歌
何小歌是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乌鲁布铁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她曾经有一名学生郭洋洋给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洋洋在单亲家庭长大,她的父亲不仅酗酒还施加打骂。家里困难得像冰窖,父女都挤一个小炕睡。但洋洋还是悉心照顾酒鬼爸爸,并用助学金给父亲买鞋。何老师了解后,拿出自己的衣服给她穿,又安排她住宿,洋洋渐渐开朗起来,毕业后师生间依旧沟通亲密。
这次来上海参加“乡村教师飞翔计划2011”,给何老师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为了赶上7月28日在呼和浩特的集合,年仅27岁的她在23号就出发了。在坐了3小时的火车,10小时的客车后,她遭遇了暴雨,导致原定的客车无法发车,何老师的行程也因此被耽搁了两三天。四处辗转托人买了车票后,何老师终于再一次出发了,在又乘坐了三个半小时客车后,她终于坐上了从呼伦贝尔出发开往呼和浩特的火车。于7月28日晚10点,顺利到达集合地点,穿着打扮像极了一个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
在被问到在本次来上海参加“乡村教师飞翔计划2011”的十天中,最期待的是什么时,她回答说是:“洋山深水港。因为学生们都非常期待我回去后跟他们说说上海的海。我们从没到过上海,但总觉得这个名字中都包含着‘海’的城市,它的海一定非常壮观、漂亮。”不知道何老师在去过洋山深水港后,看到忙碌的港口装卸货物, 看到土黄的海水拍打着船身和土墩时,会不会有些意外和失望,也许她回去后会跟她的学生说:“上海确实 有海,但上海的海边很繁忙,大型机械手臂伸展于船只之间卸载货物,海水里泥沙沉淀很多,并不是蓝海连白云的度假地的风景⋯⋯”——无论如何,至少,这是事实。
在参观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过程中,老师们登上了中国自主研发的 ARJ21-700 飞机,进入驾驶室, 与飞机内部亲密接触。“许多学生都问过我,飞机里面是怎么样的?飞机是怎么飞到空中的?是不是根据鸟类的飞翔原理来飞行的?以前我都模棱两可地回答,这次回去我会跟他们说,飞机的制造非常地复杂,飞机内部构造很精密,在一架飞机投放使用之前要经过很长的试飞调整过程 ......”何小歌老师一想到孩子们好奇的脸庞、可以得到知识的满足,脸上闪过一个灿烂的笑容。
何老师曾经称赞8月1日晚儿童剧演出——《时空之旅2:镜界》中那条带有水袖的红裙子,“很有大中国的喜庆的感觉!”此外,空竹表演以及整场杂技表演等都可谓是孩子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展示,她感慨道:“咱们中国孩子在外国人面前表演‘中国功夫’,真长脸!”。何老师是鄂伦春族,这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名族。联想到当地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何老师有些担忧和遗憾。她介绍说,鄂伦春语的传承仅限于口授,而无文字记载,因此当地也面临着语言消失的危机,当地不少孩子已经不会说鄂伦春语了。“不过最近开始,每个学校都开始配备专门的语言老师,负责教孩子们民族语言、歌舞、体育项目还有民族手工艺品的制作,以保全我们的民族文化。”何老师欣慰地说。
(旅游时报,冯凌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