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的文化观照 现在摄影图像评价方法 |
| 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所谓影视文化研究的概念早已形成,而在摄影日益大众化的条件下,强调用视觉文化的观念评价摄影图像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借用文化及视觉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阐述在摄影活动中对摄影图像评价的文化观照,这是当前我们提出摄影工作要与时俱进、对摄影科学分类等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
视觉文化研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我们分析当下中国摄影状况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因为摄影是一种"观看","观看"实际上已变成一种异常复杂的文化行为了。
摄影活动和摄影图像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构成了视觉文化的范畴,本文认为对摄影图像评价的文化观照主要包括: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交融、文化的规范化问题、视觉化的问题、视觉商品化、视觉文化的非艺术评价等内容。
本文用摄影的文化观照以下摄影图像的有关内容:摄影的定位取决于视觉文化的发展;摄影的分类是视觉化的要求;中西方摄影的对比是文化的对比;要关注摄影传播的文化策略。
分析摄影的文化内涵似乎是一种抽象笼统、空洞般的研究,但在我国现今中西方摄影作品、摄影手段、摄影观念及摄影现象相互交融、争辩、借鉴和比较的局面下,要站在理论的层面上,建立与时俱进的摄影图像评价体系,分析多元的摄影现象,让摄影图像形成独特的视觉文化,就要将摄影的所有现象纳入文化的视野里观察。这就象我们拍摄实践那样:在许多摄影理念和现象模糊不清的地方,一经换上文化的镜头重新聚焦,便可获得分外清晰的图像。
我们之所以将摄影活动转向视觉文化研究,是因为视觉文化研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我们分析当下中国摄影状况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在视觉文化研究的视野中,许多被条块分割的文化形式得以成为有关联研究的对象,正是这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和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和支配着我们的摄影观念和摄影行为方式,对它们进行深入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形成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和更复杂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准确地把握我们身边的摄影视觉文化世界。
就如人们分析时钟的文化功能,时钟的文化功能似乎很令人费解,但时钟所缔造的时间概念,却产生了使人们不是因为肚子饿才去吃饭,而是因为吃饭的时间到了,才去吃饭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的概念那样。在摄影技术高度发达、摄影活动日益普及的条件下,用摄影的文化观照营造摄影实践、摄影评价乃至摄影传播的氛围,让摄影人看到图片后面的视觉文化背景,可以将摄影从"工具"和"艺术"这两棵树上放下来,让她在社会这块丰富的土地上站稳成长。
一、摄影图像的视觉文化表现
中国摄影界随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现今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思想逐步解放,对外交流逐步扩大,实践活动逐步繁荣,摄影图像已经进入到一个主题、题材、形式、艺术手法和风格十分丰富的多元新阶段,摄影的社会功效也逐步个性化,摄影市场初见端倪,总之,摄影领域里的视觉文化氛围在悄悄地形成,摄影图像正成为社会视觉文化的主要部分。
于是,摄影人就困惑了,中国摄影传统有悖摄影特性的吗?国外摄影的发展究竟是如何体现摄影功效的呢?沙龙摄影一无是处吗?什么是纪实摄影?风光摄影如何把握?荷赛是新闻摄影的榜样吗?摄影的艺术性和记录性怎样区分?我国摄影界文化档次不高吗?全国摄影艺术展是摄影发展的指挥棒吗?摄影界怎么难与市场经济挂钩呢?同时,摄影界内外能准确看待诸如:四月影会、《艰巨的历程》影展、解海龙的希望工程影展、邓伟的世界名人专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纪实摄影热、台湾婚纱摄影、陈传芬的长城摄影、侯登科的《麦客》、焦波的《俺爹俺娘》、西部风光摄影热潮、国展的评价标准、广告摄影的异军突起、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图片编辑风格、《中国国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图片运用、各地举办摄影节和群体摄影创作,以及近年来脱颖而出的一批摄影批评家、理论家振聋发聩的呼声与倡议等等现象吗?
如果有人仅从摄影自身的发展历史或发展规律来总结或归纳上述某个现象,或用摄影实践的现象本身来解释摄影现象的规律,都可能会产生一些困惑的结论,甚至相反的结果。就如前些年许多人仅站在摄影的层面,妄加对纪实摄影树立评价标准那样,给社会文化界留下幼稚的笑柄。其实所谓对纪实摄影许多纠缠不清的分析,正是纪实摄影图像视觉文化所包涵内容的复杂反映。纪实摄影图像一走向社会,不管是拍摄者或"观看"者,仅用摄影的语言就再难以准确评价了,因为摄影图像已附属了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周海拍摄的工业题材图片初衷是强调对黑白影调的恰当表现,而图片一经走向世界,人们更多关注地是中国工业化这个非常现实的社会状况,而非黑白摄影影调了。
"观看"是人类一种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但其内部却有很深刻的心理和社会原因。技术因素在摄影实践过程中虽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摄影实践也说明了:在照相术发明后,通过照相机的 "观看"实际上已变成一种异常复杂的文化行为了,即摄影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但摄影的纪录技术和图画般的直观感受,常常掩盖了照相机后面那双眼睛所浸染的文化沉淀。
同时,拍摄者的文化背景与摄影图像也并不是线性般对应的,摄影图像并非文化背景的简单凸现,摄影图像、摄影实践现象是一种文化沉淀的间接体现。初看这是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其实它们是一种互为融合脱变的过程,所谓有"文化"的人并不一定就拍出有"文化"意味的图像,而受某种习俗"浸泡"的非"文化"人,可能拍出具有很深文化品味的图像,因为文化对摄影者的影响,是来自于自觉与非自觉的习惯,这个过程本身在彰显一种文化,即视觉文化。这种视觉文化的意义就如前面所说的时钟文化那样,它不仅是告诉人们几点钟而已,它体现一种社会生活习惯,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概念。
这也如人们分析审美时所指:审美感所具有的直觉性,并不是对事物的原始的混沌的认识,而是有着理智的思想的背景的。
我们站在摄影的文化层面来综合分析摄影现象,才可能全面理解某种摄影作品的社会和艺术价值,形成对摄影图像科学的分析和批评方法;建立具有社会文化性的摄影图像评价体系。
二、剖析摄影的文化观照
我们强调用摄影的文化背景来分析摄影现象,那么,与之相关的文化和视觉文化又是些什么呢?
从宏观上理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群人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以及它们的物质形式。即文化有3个组成部分:符号,价值观和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符号是指能有意义地表达事物的信息,信息是事物的状态或对事物状态的描述,是文化的表达形式;价值观是文化的的核心,价值观是判断孰是孰非,孰重孰轻的标准体系,是文化的最高境界;规范是文化的重要内容,规范是衡量行为和思想的准则,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文化"还是对人们不同生存状态、人化状态的较全面、深刻、简明的概括。
当今人类的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这种在当代文化中丰富的视觉经验与分析逐步构成了所谓的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的基本涵义在于视觉因素,特别是影像因素,这些占据了视觉文化的主导地位。我们强调视觉文化在今天的地位和作用,并非仅仅用视觉文化的符号学表征来处?quot;图像史",而是要看到,它所涵盖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图像研究,它的正真的意义如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学者尼古拉·米尔左夫所讲的"要用视觉文化瓦解和挑战着任何想以纯粹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文化的企图"(见《文化研究》第3辑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在这方面,美国人米歇尔在《图像转向》一文中指出"无论图像转向什么,我们都应当明白,它不是向幼稚的模仿论、表征的复制或对应理论的回归,也不是恢止赜谕枷?在场’的玄学的死灰复燃;它更应当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再发现……"即"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见《文化研究》第3辑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摄影活动和摄影图像在现代社会文化条件下,构成了视觉文化的范畴,形成了由下列内容组成的、对摄影图像评价的文化观照: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交融
某种文化交融于历史过程中,并被这个历史自觉与不自觉地所传承。在现今视觉社会中,正如人们所断言:视觉文化不是向幼稚的模仿论、表征的复制或对应理论的回归,而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再发现。即视觉文化是人的主观意识对于这个客观世界及其关系的主观把握,深入地揭示了、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活动规律及其自觉地应用于把握认识的自身与客观自然世界的主观能力,这种研究早背大家所接受。因此,视觉文化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交溶,摄影所创造的视觉文化并不简单是一种模仿、表征的复制,而是一种观念的创造。
这是评说各类摄影图像价值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也是摄影"工具?quot;的某种脱变。
文化的规范化问题
规范是衡量行为和思想的准则,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文化的重要内容。规范包括制度规范、道德规范、习惯规范。习惯规范约束力比较弱;道德规范约束力比较强,违背了要受到舆论的谴责;制度规范则是由国家制定的法律,违背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摄影图像带有社会组织乃至传媒集团行为规范"标签"的视觉文化特征。
我们在这里看到这样的运行模式:摄影图像的繁荣构成视觉文化因素;视觉文化因素强调规范准则;规范准则又积淀了文化内涵;文化内涵又促使摄影视觉文化化,即:摄影的繁荣--〉视觉文化--〉规范准则--〉文化内涵--〉摄影视觉文化化。
视觉化的问题
我们通过视觉文化来分析摄影现象,其核心在于分析摄影所产生的视觉化问题,即关于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视觉文化不依赖图像,而是依赖对存在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这一现代趋势。
按照对新的文化传播形态的深刻理解,摄影图像所形成的视觉文化不是图象的一般的累加,而是以摄影图像传播为中介的的社会关系。这就是视觉化的问题,即摄影的社会现象反映了社会关系,摄影的视觉文化构成了人类视觉的信息化,视觉符号影响社会心理,摄影的内容被社会关系视觉化了,视觉再不仅是"艺术"了,视觉变为现实本身。日常生活现实就是一个审美化和虚构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有很强的视觉审美感。这是摄影活动大众化对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
这种视觉化现象的一个突出结果就是使摄影图像不仅是"美"的形式感觉,同时还是商品。
视觉商品化
现代社会文化都是以现代商品经济为基础的,摄影图像既然被社会关系视觉化了,它所形成的视觉文化也注定具有商品化的特征。这突出的表现就是对视觉文化的商品化消费,即视觉文化要有实用性,要流行和时尚,要有"眼球经济"价值,这样才能满足摄影视觉化的运转。
摄影图像的机械性复制以及商品化的大规模生产,这一切都构筑了"视觉社会"。在这个"视觉社会"中,我们看到了商品消费社会作为一个巨大的背景,将摄影图像推至文化范畴的前台的过程。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所以说,商品社会是视觉文化得以张扬的根基,它召唤着人们进入这种文化,享受它的愉悦。
视觉文化的非艺术评价
综合上述要义,我们可得出视觉文化靠传统的艺术标准来评价,是捉襟见肘的。视觉文化的起因可追溯到对艺术的创作,但视觉文化的发展却突破了"艺术"的宫殿,它不仅带来了审美的精神享受,还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实用信息,建立了一种特殊的符号社会,引导人们消费,暗示社会文化心理,甚至使社会发展变得平等和民主。视觉文化再不仅仅是艺术范畴内的事了,视觉文化的非艺术评价是理所当然的。
在西方摄影史中,视觉文化的非艺术评价似乎不是问题,但在受我国文化传统影响的摄影图像评价过程中,提出视觉文化的非艺术评价也是有特殊意义的。
我们现今摄影多元的现象,正是上述摄影的文化观照的体现。这些文化观照应是我们把握摄影实践和建立摄影评价指导思想的灵魂。
三、用摄影的文化观照评价摄影图像的有关内容
摄影的定位取决于视觉文化的发展
在视觉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孕育于"艺术"和"纪录工具"两棵树枝上的摄影,再也不会被出身所束缚,以影像为核心的视觉化社会,为摄影提供了更广阔的栖身地。所谓的摄影定位,就是将摄影的艺术性和纪录性,放在社会视觉化的大舞台上去表现,让摄影带着它固有的特性,再披上文化及实用的外衣,挂上商品消费的品牌,让影像作品适得其所而已。
其实从视觉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当今中国摄影的定位就是要让摄影走向社会,让摄影的审美和纪录功能形成社会视觉文化元素。这种定位一方面包括对摄影作品的评价和对摄影现象的批评,另一方面就是对摄影视觉文化的倡导。定位的出发点就是要打破单一的"艺术"和"工具" 情结。摄影的定位一方面是掌管着对摄影价值取向产生影响的机构的事,另一方面是对大众文化产生影响的机构的事,总之,视觉文化让摄影重新定位,而摄影的定位也不仅仅是摄影圈内的事了。
从"四月影会"到"希望工程"、从纪实摄影热到图文媒体的畅销,其实都是视觉文化的发展在推动摄影寻找自己地位的表现,摄影在这些现象中的"工具"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们所产生的震撼力,绝非是工具技巧所能概括的,更多的是视觉文化的社会意义,让摄影图像找到了恰当的位置。摄影在这些社会现象中的定位,也绝非是摄影圈内所决定的。解海龙本人从一摄影艺术家"到具有社会学色彩的摄影家的定位,实则是他的"希望工程纪实摄影"与社会发展互动作用使然。
摄影的分类是视觉化的要求
用视觉文化的角度探讨大家关心的摄影分类的问题,虽然笼统但目的是十分清晰的。
现在对摄影分类争论的根源在于,我们一直视摄影为神圣的"摄影艺术"殿堂,纪实与艺术之争、新闻与艺术之争等等。"艺术"一词就像一道欲掩还开的混沌之门,?quot;艺术"的摄影和实际的生活割裂开来。正如国内某作者指出:"作为一种记忆和暴露的媒介,它广泛地参与了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渗透到科学、艺术、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研究等各个领域。在此情况下,如果我们还只将摄影孤立地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媒介看待,显然显得过于狭隘,和缺乏一种历史的态度"。(这一步的意义---看20届国展的征稿分类 鲍昆〖中国摄影论坛〗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我们知道"文化"是对人们不同生存状态、人化状态的较全面、深刻、简明的概括,视觉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摄影的分类,人们用摄影纪录、概况和表达对生存状态的理解,个人的主观差异让摄影作品类别丰富多彩,同时,社会视觉化对摄影图像的消费和商品化,也让摄影作品类别多样化。视觉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这也是摄影图像类别不断推陈出新的原动力。如:"观念摄影"就是现代文化背景下对传统主观类摄影称谓的合理替代。因为现代进入摄影行为的观念、主义角度远不是以往那样简单单纯。现代的摄影,记忆、表现了更多的人类诉求,如对各种价值观念、社会秩序、家庭伦理、权力等级、审美趣味的质疑与重新解释,都极具鲜明的观念特征,完成的影像意指也颇为暧昧和边际化;观念摄影"在当代西方实际上已成为区别新闻、科学和文献类这种以客观为对象的摄影的关键词"。(复制行为和摄影内心 鲍昆〖中国摄影论坛〗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所以所谓的摄影分类,应该建立在一个社会视觉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上的概括,这种概括的侧重点随时代发展而不同,而且对艺术性作品和纪录性作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社会视觉化的符号概念、审美取向、消费价值决定了分类取舍。用唯物主义观点看,这种分类是相对的、开放性的,最重要是变化发展的。如在传媒发达国家里,报纸和杂志对新闻摄影的运用标准就有所区别,虽然都是新闻的概念,但报纸和杂志对视觉符号的取舍和使用则各有侧重.
人们对纪实摄影内容的争论,对风光摄影热的困惑,对国展价值取向的批评,其实都是人们感到视觉文化的丰富多彩与摄影一成不变的传统评判标准相矛盾而焦虑的表现。没有一种摄影形式或类别是绝对落后的,只是说某种摄影类别是否符合历史条件下的视觉文化潮流,所采用的形式是否推陈出新。将摄影分类建立在视觉文化基础上,将摄影放在由社会综合人文因素构成的视觉文化大背景下分门别类,形成发展、开放性的分类体系,应该是这些争论的结论。
中西方摄影的对比是文化的对比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外交流的增加,我们热衷于对中西方摄影手段的对比,产生了许多争论和反思,最突出的就?quot;荷赛"现象和中国所谓"画意"摄影与西方"写实"摄影的争论,一些人已从这些争论中感受到了摄影背后的因素--文化背景,而仍有许多人在"手段"上大做文章,认为西方摄影"手段"符合摄影特性,中国摄影"手段"有悖摄影特性。这种"手段"的对比是片面的,试问寇德卡的摄影"手段"与解海龙的摄影"手段"是一致的或孰高孰低呢?亚当斯的摄影特性就比朗静山发挥的充分吗?中西方摄影的对比,归根到底还是文化的对比。
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西方社会经过工业革命和现代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其社会视觉文化发展是极其发达的,不论西方现代商业社会对视觉符号的发展,还是西方文化历史传统的演变和继承,西方摄影?quot;手段"无不浸透着其文化发展的痕迹。我们无疑要重视在这文化基础上练就的摄影"手段",同时更要关注摄影"手段"与文化的关系。如荷赛的摄影表现形式是西方新闻摄影的审美和摄影师个性的表现和内心的表达;而当今中国风光摄影热,是现代摄影写实风格与中国传统画意审美观碰撞的火花,他们都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如果将"荷赛"拿来作标准或否认"中式"风光摄影的价值,其实是对它们文化背景的否认。
任何摄影手段的演变,既有技术进步的因素,也有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影响,西方众多的摄影流派,既是个性化摄影手法的表现,更是自觉和不自觉的对历史条件下的视觉文化的理解与构建。如中西方视觉审美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表现。我们在评价国外丰富多彩的摄影图像时,不仅要看到国外摄影师?quot;观看"方式和内容,还要关注使他们为何这样"观看"的社会文化背景,特别是在对比拍摄的内容时,更要理解不同社会视觉文化的内涵对图像的影响。
关注摄影传播的文化策略
传播与文化的关系密切,其实中国摄影界对图像的视觉文化意义的理解,来自圈子外媒体对摄影图像的运用。因为纵观这些年对摄影图像的文化价值发现和评说所产生的影响,都来自于摄影圈外的传媒,即传播使摄影图像的视觉文化意义得以体现,让圈子内外的人感受到摄影的社会性。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影像的传播达到空前的普及状况。摄影图像正是靠大众媒体传播,才走下了艺术的圣坛,披上?quot;文化"的盛装。
本文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摄影传播的文化策略,是指摄影的权威机构或引领社会的信息传播机构,在对历史文化传承及现实社会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对摄影图像文化意义发掘、倡导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是一种摄影文化观照对摄影图像评价的过程。摄影图像这种评价策略已在社会的信息传播机构,如互联网、广告公司的等部门中,随市场经济的需求已初见端倪。而摄影权威机构,在策略上给人感到仍念念不忘摄影的技术和艺术手段等问题,没有站在视觉文化的层面上,给摄影图像的内容以更广泛的评说和分类,摄影权威机构似乎只?quot;艺术"给于更多的评论和发掘。
在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内,文化的传播有宏观社会和大众心理因素,这正是我们对各种类型媒体上摄影图像有复杂理解的原因。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我们对摄影图像符号意义的把握,更多地来自于媒体。如何凸现某个摄影图像的文化价值,或着说如何表现某幅摄影图片内容和形式的价值,就要关注传播方式--倡导和评价--这就是一种文化的策略。
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用视觉文化的概念来指导具体的摄影实践可能是庸俗的,但用视觉文化观照摄影图像的分类和评价体系,却是非常必须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