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征集《孝感记忆》老照片---公益文化网站《教师之友网》友情转荐!2012.2.28转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3:45:22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与公众生活调查报告》公布

时间:2012-04-25

    中国文化报记者刘修兵报道:由国家文物局委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调查完成的《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与公众生活调查报告》日前公布。报告显示,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有所提升,但仍有待提高。
    这是国家文物局与零点自2008年以来连续第4年开展相关调查。本次调查通过对全国城市的多段随机抽样,最终选取了天津、重庆、吉林等10个省区市的10个城市,共完成1497个调查样本。调查内容包括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掌握、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行为、公众对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的评价和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专题研究等。
    文化遗产相关宣传仍不足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并不高。以5分为满分,目前公众对文化遗产关注度仅为2.7分,仅有1/3的受访者对文化遗产表现出较高关注。2011年发生的故宫展品盗窃案、瓷器受损事件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公众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并不高,如对“文化遗产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水下文化遗产重大事件、重要考古事件、文物保护法以及《文物认定暂行管理办法》等的认知率不高,甚至相比往年有降低的趋势。2011年公众对国家文化遗产宣传效果评价得分仅为3.3分,低于2010年的3.5分。
    调查发现,文博单位经营会所事件、免费开放大遗址等受到了公众高度关注,公众希望能够在传承、保护的前提下,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开发利用。对于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六成受调查者希望能够免费向公众开放,并希望能够做好保护和管理。
    文物安全事件受关注
    调查发现,文物安全相关问题受到公众高度关注,其中文物失窃与被盗、文物走私与贩卖、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公众保护意识不强、损坏践踏文物现象较多等是公众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也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调查通过情景测试法,假设受访者身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损害的情境,请受访者说出将会作出的行动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公众面对破坏行为大多会选择挺身而出,作出自觉保护的行为,例如当碰到有人或单位做破坏文化遗产行为时,一半以上人表示会向相关部门报告,六成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不在文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五成以上能做到不攀登踩踏文物等。
    调查结果显示,政府在防止文物受损、打击文物走私盗窃等方面的工作都有所改善,打击文物走私、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成绩凸显,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受调查者对地方政府在文化遗产活动、青少年文化遗产宣传教育、文化遗产宣传教育进社区方面的评价不高,评分分别为3.2分、3.5分和3.5分。这说明,文化遗产事业不仅仅是防止文物受损、打击文物盗窃,它的内涵应该更为丰富。
    文化遗产信息公开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接受调查者认为,文博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和责任心还需加强。同时,各类文化遗产活动激发公众兴趣,但活动自身的设计和实施限制了公众实际参与,有人表示活动时间、地点不方便,有人表示这些活动本身趣味性不足,也有人表示本地根本没有这一类活动。
    文化遗产应融入公众生活
    调查报告建议,地方政府和文物部门在文化遗产工作方面,要加强信息公开,采用多元化、现代化的宣传渠道,公布文化遗产相关新闻事件、相关活动以及相关知识和法规条例。利用各种广受欢迎的电视节目,让公众感知文化遗产的意义和趣味性。同时,应在“文化遗产日”活动方面增强趣味性,多设计观赏性强、互动性强、趣味性强的活动,让文化遗产活动走进社区,提高公众的参与率。
    调查报告建议,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做好开发利用,让文化遗产事业为公众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应在经过文物部门及相关部门审批后将大遗址建设成考古遗址公园。但是在开放后,要做好对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控制人流,加强监管,不对文化遗产造成损坏,不被私人占用。
    报告指出,文化遗产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在青少年身上,只有抓好文化遗产青少年教育才能保证文保事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建议将文化遗产教育列入教学内容,文物部门和地方政府也要给予学校一定的支持,主动到学校进行文化遗产相关讲座和宣传,使文化遗产相关活动充分走进校园。
    报告还建议,为了让文博单位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建议引入考评机制,例如定期对文博单位的工作人员能力素质进行考核,从而激励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素质、加强服务与责任意识。对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陈列展览内容、硬件设施配备以及社会宣传效果等,也可以请公众进行考评。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0:36:24 | 只看该作者
地域文化教育进入语文课程的尝试
                                 
                                   湖北宜都市第一中学  杨邦俊

    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地方文化。这种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恒久的地方传统,不但表现为一般的文字、图像资料和传说故事等语言形式,还表现为特定的社会风俗、习惯,人文、地理风貌,文化遗存、遗产和传人等实体形态,因而地域文化对人能产生直接、深刻、全面、长久,甚至终身的影响,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教育作用。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理应走进语文课程。
    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地域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积极尝试把地域文化引进语文教学中,开展教学实验,初步找到一条地域文化在教学中有效运用的途径。
    1.观访文化景观。每个地区,一般都有地标性景观,这些景观往往蕴含着该地重要的文化内容,教师如果能够把学生带到这样的景观前观看、体验,通过给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追忆古今重大的历史事件,感受现场的场景氛围,必然会引发学生心灵的震撼。
    我们宜都(古称夷道)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东吴大将陆逊曾在这里驻防,指挥了著名的彝陵之战,故此又称陆城。八百里清江(古称夷水),从巴人的故土,鄂西南崇山峻岭中奔涌而出,在宜都注入万里长江。两条大河携着清朗灵秀的巴土文化和雄阔奔放的大中华精神钟会宜都,赋予这座小城厚重的文化底蕴。每接一届新生,我都要把学生带到两江交汇处,给他们讲清江两岸一代又一代淳朴的山民生衍繁息,相亲相俗的故事。讲巴人古老的习俗: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唱起哀啭的俚曲;邑中婚嫁,四邻往庆,通宵达旦,跳起轻婉的热舞。讲万里长江广纳百川,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讲两江文化孕育了宜都一代又一代的名儒巨擘……站在滔滔奔流的两江之前,沐浴厚重的巴土文化和大中华精神,感受两千多年的沧桑历史,每个人心头不由涌起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引发学生强烈的使命感,产生一种神奇的教育功效。
    2.参访名人故居。很多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名人,保存下来的名人故居、遗物和其他文化遗存更是不少。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参访这些名胜遗迹,目睹先辈的遗物,缅怀先贤的伟绩,必然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向往意识,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这将对其发展产生巨大的引领作用。
    我们宜都有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杨守敬。他开创了我国晚清四大绝学之一的舆地学,是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版本目录学家、书法艺术家、大藏书家,有《水经注疏》、《水经注图》、《古逸丛书》等83种著作传世,驰名中外,《清史稿》曾为其立传。杨守敬故居、墓葬目前保存完好,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逢重大节日,我都要把学生带到杨守敬故居,攀爬先生走过的台阶,在先生行吟过的石栏前驻足沉思,作文赋诗,接受地域文化教育。2009年春节,我和学生约定大年初一上午八点,到杨守敬故居拜祭先生,我们一起吟诗祭拜先生,场面令人感奋。特殊的时间,特殊的活动,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或许就是这么一次小小的活动,就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了一颗奋斗的种子。
    3.参拜文化建筑。很多地区都有代表自己地域特征的文化建筑,这种建筑往往蕴含着当地文化的内涵,融入人们的理想和精神追求。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抓住时机,带领学生参拜这些建筑,重温前人的寄托,感受文化内蕴,必然激起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
    宜都有一座著名的建筑——文笔塔。据《宜都县志》记载,清乾隆十六年,知县赵廷揆为激励宜都士子的科进,在城南文峰桥边修建了一座文笔塔。110年以后,咸丰年间知县恒琛又在官桥垴、纱帽山,仿旧制复建二塔。第二年杨守敬就高中举人。于是宜都就有了“岁有佳俊,十载伟杰,百年鸿儒”的说法。
目前三座笔塔,尚有一存。每年春秋两季,我都要把学生带到文笔塔下,给他们讲笔塔的来历。殷殷告诫他们:“杨守敬离开我们快一百年了,按照宜都的说法,又要出鸿儒了,你们中间谁是那百年之后的鸿儒?”每每说到这里就两眼发光,两腿发颤,言语中间充满了一种属望。一次,一个学生见状问我:“老师,你为何两眼发光,两腿发颤?”我默然不语,过了很久才说:“为师两鬓已斑,故而颤之,然两目一日不瞑,则一日如炬矣!”引发一阵大笑。参拜过程极富情趣,充满对学生的激励。
    4.寻访文化遗址。每个地区,都有某些历史人物活动留下的遗址,它们或记载了一段艰苦的岁月,或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寻访这些遗址,追溯历史,还原生活,感受这段岁月,必然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地域文化教育。
    我校陈列室里有几张学校创办时的老照片,一天,我把学生带到这些照片前告诉他们:“这就是我校抗战时期的旧址,你们想不想到那里去看看。”学生齐声高呼:“想!”周末,我们一行按着照片下的批注,驱车来到宜都西南的聂河镇望佛桥村,寻访抗战时期的学校遗址。
    来到望佛桥,听人讲那对面两峰之下的旷地上,原有一庵,名叫净心庵。1941年学校为躲避日寇的侵犯曾迁入古庵,在那里坚持办学,长达六年,直到抗战胜利,才迁回县城。
    我们舍车而行,攀上小坡,向古庵的旧址走去。远近是一片散乱的民房。我和学生极力想在这里找到一处净心庵的残垣断壁!很遗憾,四围除了青绿的麦畦,就是深暗的黄土,找不到一丝故旧的痕迹。
    同行的向导告诉我们,早年他曾在古庵里住过,我们请他描述当时的情境,他只说,古庵有两重大殿,中间有台阶……他还记得当年每日早晨都能听到一种“吱——呀——,吱呀——”浊重的木门声。听到这里大家激动不已,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当年前辈学子艰苦求学的情景。
    临末,我们每人掬了一捧古庵旧址上湿漉漉的泥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那里,看着眼前鬓霜尘面的老者,心头不由涌起一种深沉的故园之思。回到学校学生纷纷撰文,感叹学校艰苦办学的光辉历程。
    5.参与地域文化构建。很多地区,正在进行文化建设,这些建设工程离不开本地居民的参与,需要当地人用自己的智慧来发展自己的文化。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引导学生参与这种文化构建,不但可以让学生得到深刻的地域文化教育,而且能引发语用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古今地名大词典》记载,我国古代有三座合江亭,分别在郫河和检河交接的成都、湘水和蒸水交汇的衡阳、长江和清江交融的宜都。其中宜都合江亭因唐代大中年间进士、中书令路岩贪权坐罪,移任荆南节度使时,在此祖帐作《感恩多》词,而名满天下。目前我市正在重建合江亭,并且增其旧制,改亭为楼,市政协文史办公室的同志找到我,希望能够为他们写一篇《合江楼记》,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和学生一起收集资料,实地考察,撰写了以下这篇《合江楼记》。
                                       合江楼记
    皇皇中国,万邦流川,巍巍巴土,千古行河。天工造化,人文毓秀,开夷水而引长江,起巴风而怀楚韵。两江奔流,出千岫,纳万窠,会于故郡宜都陆城。前人欣于佳遇,举江皋会所,筑台为亭,是谓“合江亭”。夫亭雄踞合江,睥睨今古,望尽沧桑,历唐宋元及明清,几于千年,终至于圮。
    比及当代,躬逢盛世,邑治民阜,富甲三楚,乃复唐宋一条街,修合江楼于先亭故址。于是焉明楼映天,绿水鉴日,古刹渐出,访者云集,其为盛也!
    遥想当年,亭占合江,扃巴国之边,侍中祖帐,制荆南之远。声歌不绝,曲传教坊,文播四海,天下称羡。今亭易楼,其制益至,其气益慷,其象益观。清流任士,往来其间。酒煮酉时,观高坝平湖;箫吹肃秋,估巴山夜雨;管窥规田,比清江人家。得一楼而占天下,投一己而契万古,幸甚也哉!
    余案古今,亭名合江者,凡国有三。上则成都,下乃衡阳,形容体制,以宜都为最,各因地利,风格殊异。衡阳一亭,有朱子为记,湘水挹左,蒸流环右,因石鼓名,号绝天下。又诗人词家,多为题咏,自恃无双。天府成都,古有郫、检二江,引以灌国,因亭于市井,歌舞乐宴,祭行奠远,亦负盛名。然则,余以观之,二者皆犹不及。吾者亭据一镇,神契两江,筋连十省,地方百万,人口千亿,久经万古,包容百家,沉古淀今。气壮江河湖海,骚领巴楚蜀汉,术兼儒道佛法,采大江之精,集夷水之美,成千古之范。端秀光明,中正气雄,清朗俊逸。文士画阁,岂可并议,伎者倡楼,孰能比附。余常思之,凡天下美者,谋之可人,成之必天,今者犹是,不可妄及,此乃千古之谛也。
    余观夫楼有浩然之气,顺时致天,钟天地之秀,坤乾爱人,乃欣然为记。

    写完,我把它印发给学生,当然这又引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20:38:25 | 只看该作者
孝德文化的民间载体


作者:胡耀灿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网
浏览:18 次

孝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被视为一切社会道德的基础,因此,古人有“百善孝为先”之说。孝德文化经历数千年而不衰,除了历代统治者出于统治需要而大加宣传外,流传民间的各种文化活动,承担着孝德文化具体的传承作用,这种作用,不但没因为社会的动荡、朝代的更迭而消减,反而在艰难困苦的磨砺下,更加显露出耀眼的光芒。

  民间文化根植于人民群众中间,它的产生、流传和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社会民众的基本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所以也往往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教化作用。孝德文化在民间文化中时常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体现,上虞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形式,大量地包含了与孝德文化有关的内容。

  1.社戏和庙会

  社戏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年规戏、庙会戏、平安戏、偿愿戏。其中以庙会戏为主。

  庙会主要是以庙日祭礼为缘起的一种集市、娱乐方式,明清以来,上虞庙会盛行。各个庙会的规模大小不一,如百官的大舜庙会、下庙庙会(又称老十六庙会)、曹娥庙会(又称娘娘庙会)、东关的五猖庙会、崧厦的崧神庙会、五龙庙会、双枫庙会、道墟的东桑庙会、镇镜庙会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纪念孝女曹娥的娘娘庙会。除祈福求平安等内容之外,往往还有一些子女陪同老人一起到庙里烧香许愿,表达孝敬父母的心意。庙会的演出中,也会随时用快板书、莲花落、顺口溜等说唱形式,增加一些各地孝子孝女孝顺儿媳妇的小故事、小片段。据老人传说,迎神游街时,在迎神游街队伍中,会有人扮演“不孝子孙”被无常捉拿捆绑后,插上“不孝子孙”的牌子游街的场景。当然,在游街队伍中也有人高举牌子,上书“孝子某某恭迎娘娘”之类的文字,以示对孝子、孝女的旌表。

  戏曲演出是庙会的高潮,在所演出的节目中,除了一些专门以孝为主题如《芦花记》《吃糠记》(又叫《赵五娘》)等的剧目外,在其他的故事中,随时会有孝德的内容穿插其间。尤其是莲花落等说唱节目中,这样的内容就更多,如《娘家节诗》《分家节诗》《王华买父》等。

  现在的上虞农村,民间文艺演出中也有大量有关孝德的内容,如上虞戏曲家协会主席、省优秀民间艺术家杨国华等人演出的《征母》,将上虞崇尚孝道、社会和谐的良好风尚进行了充分的演绎。其他如莲花落表演家吴宝炎创作并表演的《曹娥传奇》《虞舜传说》等曲目,都以孝德文化为主题。

  2.志书和谱牒

  一般而言,县志及以上等级的地方志,大多是官修的志书,特别是明清以降,县志、府志基本上是由官府出面主持编纂。而村志、里志、庙志以及各姓氏的宗谱、族谱、家谱等,则一般均由民间自主编纂,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民间对于社会行为的取舍和导向。

  在一般的里志、村志、庙志等志书中,对于本地的乡风多有记载,但大多以“孝友”为尚,对本地的孝子孝女多有褒奖。如上虞《五夫里志》载:里之称五大夫者,系焦氏五子,孝感上圣,立茔于此。

  在宗谱、族谱、家谱中,孝一直是一个主题。在笔者所收集或查阅的近百部谱牒中,除了一部分近代简续的谱牒外,大多数完整的谱书,都突出了孝的位置。

  如上虞北门谢氏良房谱中讲到:“谨家谱而不忘乎先,孝之大也。”把修志作为孝的一个重要内容。

  上虞西华顾氏宗谱则曰:“族之有谱,仁人孝子识不忘也。……凡一切忠孝侠烈、可歌可咏、可悲可泣之事靡不俱载。”

  古虞葛氏宗谱《例言》云:“贞烈节孝,潜德幽光,攸关风化,无论已未旌表,各为据实录,所以激扬门风也。”

  达溪王氏宗谱载:“敦孝悌以重人伦,为驭世之常经,即为立身之首务。”

  在许多谱牒中,对于孝子、孝女的记载都十分普遍。上虞刘氏宗谱中对于孝义人物的记载多达36人。上虞贺溪倪氏家谱中对于节孝人物的记载共有29人,其他人物记载中也多有提及为人孝悌等评价。

  3.建庙、立亭、刻碑

  上虞历史上对于孝行的褒奖有很多的形式。主要是建庙、立牌坊、刻碑、建坟等。通过这种形式,在民众中强化孝德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比如百官的舜帝庙、梁湖舜帝行宫、曹娥乡的曹娥庙(孝女庙)、丰惠南郊的朱娥庙、梁湖的“孝婆娘娘庙”、沥海的孝义祠、小越等地的孝子碑、孝子坟等。

  舜帝为中国传统二十四孝之首,也是孝德文化的源头。上虞自古就有虞舜故里的传说,曾有两座专门祀奉虞舜的祠庙。一是舜帝庙。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等有关史料载:“上虞故舜封地,江海环带,山川盘郁,为浙东名邑,……龙山西尽有百官,临江有舜帝庙,庙前有重华石。”据《舜帝庙志》记载,舜帝庙由民众集资,始建于唐代。舜帝庙气势壮观,建筑雄伟,是江南名刹,与禹庙并称为浙江两大祀之一,是古代名震江南的道德圣殿和祭祀场所。二是舜帝行宫。旧时,梁湖的建有舜帝行宫一座,凡过往商旅中有身份者,均须到舜帝行宫中致祭,以示敬意。

  曹娥庙,早年又叫灵孝庙、孝女庙,是为彰扬东汉上虞孝女曹娥而建的一处纪念性建筑。由于曹娥娘娘是五月二十二负父尸出水的,所以后人把五月二十二日作为曹娥娘娘生日,也就顺理成章地把这个日子作为曹娥庙的庙日。每当庙会,各地人士纷纷赶来,一是为了祭拜孝女娘娘,表达对孝女的崇敬之情;二是为了给自己的父母长辈与亲人祈福求平安;三是参与到热闹开心的庙会活动中去,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丰惠百东村有座小庙,供着一位朱娥娘娘。据传说:朱娥是北宋时期人,父亲叫朱回,母亲早亡,朱娥从小由祖母养育。一天,村里有个叫朱颜的无赖,无理与她祖母争吵,并拿起柴刀来砍年迈的祖母,眼看祖母生命危险,小朱娥毅然冲上去,双手抱住朱颜拿刀的手臂,用身体挡住祖母,奶奶趁机逃去。朱颜举起柴刀向她砍来,朱娥为保护奶奶的安全,被朱颜杀死。大家都被朱娥的孝心所感动,先是给朱娥塑像,安放在曹娥庙内。后来朱娥故乡的民众,又集资在丰惠百东村建朱娥庙。

  此外,梁湖曹村有座“孝婆娘娘庙”,是人们为了表彰一位被屈死的孝顺媳妇,特地在井边造庙塑像,大家尊称其为“孝婆娘娘”。在五夫凤凰山麓,原有一座钱孝子墓,葬的是宋代孝子钱兴祖的墓。钱兴祖因家贫,母死五年后才下葬,下葬时有千只白鸟齐集墓前,两只白鹤前来助哀。现在,虽然墓已难觅影踪,但孝子碑尚在。

  这些散落于民间的各种孝德遗迹,就像一个个矗立在人民群众心头的道德指示牌,随时提示着上虞的后人遵从孝道、履行孝德。

  4.习俗和礼仪

  传统习俗是众多民间文化形式中最具教化作用的一种形式。在上虞的民间传统习俗中,有许多的内容与孝德相关。这些民间习俗,分散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但都在有效地发挥着传承孝德文化的作用。

  六十六块肉上虞民间有这样一个传统:当父母年纪到六十六岁时,要由已出嫁的女儿送六十六块肉来吃。这六十六块肉要切成小块,由女儿家里烧好后送到父母那里。由女儿端送到父母手上吃。丈母娘则由女婿端送到手上吃。盛肉的大碗或钵头除了盖上碗碟之外,还有再覆以红布以图吉利的。

  倘老人没有亲生女儿,则此角色常由干女儿和侄女们承担。民间相信,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父母今后的岁月就难保安康。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六十六块肉也越来越小、越来越瘦。但这个尊老敬老的传统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媳妇敬茶在上虞丰惠、小越、皂湖、梁湖一带农村的一部分农户家里,还流传着一种过年习俗,那就是不管是不是新媳妇,只要公婆还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早上,必须由儿媳妇烧好一碗早点,如藕茶、汤圆、桂圆或荔枝汤等,用双手捧到端坐在堂前的公婆面前,亲切地叫一声“爷爷娘娘请吃点心”,等他们吃完了,再将空碗收拾掉,以示敬老之意。

  此外,民间比较严格的称呼习惯,也让人们不断地强化尊老敬长的伦理道德观念,培养人们的孝德基础。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5:27:38 | 只看该作者
单士兵:博物馆应重视民间的现实记忆作者:单士兵  2012-05-19


  昨天是5月18日,第36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主题为“处于世界变革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各地纷纷组织相关活动,来发挥博物馆这个公共空间的价值。
  在今天,作为公共文化生活的最重要场所,博物馆功能不能只是用来收藏存放历史遗物,展品更多还是作为进行学术研究的依托,博物馆的灵魂还是应该聚焦在思想价值的发现之上。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争论和发现的场所,越来越成为思想观念的碰撞之所。在我看来,思想发现的重要路径,离不开民间性;价值指向的重要向度,绕不过现实性。这实际意味着,博物馆今天更应该加大向民间与现实进行转身的步伐。
  曾几何时,博物馆仅以“宁静的辉煌”,就征服无数向往文明的心灵。原因很简单,文明一旦开放,就注定产生巨大力量。世界上无数极具价值的博物馆,原来就是一个封闭地,或者是权力的私家场所。比如,巴黎卢浮宫,被视为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意义的博物馆,曾是法国数十位国王居住过的宫廷,里面藏品多为王室所有。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统治之后,才开始向公众开放;同样,中国故宫博物院也曾是皇权所有,辛亥革命之后,皇帝最终搬出紫禁城,故宫才不再是 “民不得入”的禁地了。这本身就意味着,专制集权的领地,最终无法阻止民众脚步的踏入。
  人类走向开放与文明,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大步流星,一刻不得懈怠。博物馆的改革,就是文明进步的一面镜子。这两年,关于故宫的开放,之所以成为一次次被聚焦的文化现象,说到底,就是故宫不能被权力与资本掌控,而应该回归公共生活,为公众共享。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人们对博物馆开放性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希望博物馆能成为一个思想与文明的集散地。
  “博物馆不能置身于社会现实问题之外,必须更多关注眼前的问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宋向光日前这样说。我以为,让博馆馆从历史记忆走向现实反应,就是这个时代一次重要的文化选择。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博物馆的开放程度,让博物馆的展示与表达,更加贴进民间性与现实性。而民间的现实记忆,其实就是民意最大的聚焦,就能提供最具及时意义与警世价值的思想信息。
  截至目前,中国的博物馆已达3415个。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相关规划,到2020年,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民办国博馆现在有456座,只占博物馆总量大概13%。很多民办博物馆都存在资金困难问题,有一些在苦苦挣扎。不必讳言,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方面,这些年中国的确兴建了无数大型场馆,很多也都以免费开放形式来凸显其公益性。然而,这些富丽雄伟的地方,很多时候却无法发挥文化传播与艺术辐射的最大功能,有时甚至像菜市场。除了管理问题就是因为其文化思想的呈现,价值太过主流单一,不能满足公众的多元期待。
  我身边就有一些朋友,一次次扼腕痛惜当今中国连一座真正的“文革博物馆”都没有,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通过搜集资料、对文革时代的人物进行采访录相,来建立自己关于文革的“私人博物馆”。现在,让民间文化力量走进博物馆,让民办博物馆不断得到壮大,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最能反映现实的事物与思想,其实就在民间。越是民间的,就是越是现实的,就越是迫切的。遗憾的是,我们能够尽可能反映眼前当代现实的博物馆太少了。
  博物馆是文化学术研究的场所,但这个时代的文化研究真的不是都要一头扎在故纸堆了。从这个意义讲,让博物馆本身就与田间地头零距离,与最贴进这个时代的现实问题相关联,其实就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我们可以在博馆馆里流连忘返,在那里静静观感种种历史复活,感受这个时代的来处;我们更应该在博物馆里看到民间与现实,知道我们的去处。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3:12:53 | 只看该作者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5:14: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5:14: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5:15: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5:1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5:16: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6 07:18 , Processed in 0.0634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