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语》全译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15:33:39 | 只看该作者
·《仁者之言——〈论语〉选读》前言 


黄荣华





中华民族何以几千年生生不息?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其中最为人认可的答案有两个:一是我们有几千年没有中断其历史的汉字;一是我们有孔子及《论语》。汉字不是本文所述对象,下面就孔子及《论语》做一些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人,儒家创始人。“子”是对他的尊称。
       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第二十五章《孔子》开首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柳诒徵先生为什么给孔子这样的评价?因为对中华民族影响最大的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都与孔子关联紧密。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三百五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且“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司马迁在这里讲得很清楚:是孔子使崩毁的《礼》《乐》得以流传,使边缘化的《书》《诗》得以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汉书·儒林传》载:孔子“晚而好《易》……而为之传。”“传”在这里是解释、阐释的意思。孔子“传”《易》的目的是什么?用《礼记》中的话说是“絜静精微而不贼”。这里的“絜”通“洁”。整句的意思是说:通过《易》的教化,使人的内心纯洁无瑕,明察秋毫,上达幽微精妙的天道,进入一种澄明无碍的高远境界,绝不陷入因对怪诞之事的探求而伤害自身与他人的境地。孔子研《易》、释《易》、以《易》教弟子,将《易》引入创造华夏高贵精神的至高殿堂,其功至伟。
《史记·儒林传》载:孔子“因史记作《春秋》”,即根据史料记载写作《春秋》。《春秋》对后代的影响至大,其意义难以尽述。要勉强概括的话,只能说,它在天地大义方面为后代树立了立论与评说的典范。
除了“六经”,孔子对后世影响巨大的还有《论语》记载的他的言行。
《论语》的“论”读lún,意思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言论。《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内容主要是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问答,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将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对后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最重要的影响是孔子倡行的“仁”。历代学者对孔子“仁”学的研究极多,成果也极其丰富。笔者以为,当代思想家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的观点最得“仁”意。
先生认为,孔子倡行的“仁”是将外在的社会规范“礼”,导向个体人的内在性自觉。这一创造性的哲学思想,为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奠下了基础,孔子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先生认为孔子的仁学思想有四个层面: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个体人格。“血缘基础”讲亲子之爱。“心理原则”是将人的心理情感融化在满足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人与人的世间关系中,而不是将它导向外在的崇拜对象上,如上帝。“人道主义”是强调人在氏族内部及外部社会的交往原则——上下左右、尊卑长幼之间的秩序、团结、互助与协调。“个体人格”是上述三层最终都必然落实在“仁者”的个体心性与行为上,也即个体人以自觉的修炼达到自为的“仁性”“仁行”,完成“仁者”的自我塑造。
四个层面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实践理性——极其重视行为的实用意义。因此,积极进取的事功精神,清醒克制的生活态度,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处事理想,发乎情而止乎礼义的情感原则,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顾全大局,日常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不陷入过犹不及的反理性的迷狂,就成为了我们民族的潜意识,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
先生认为,中华民族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历数千年各种内忧外患而终能保存、延续、发扬光大,与“仁学”奠定的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紧密相关。
笔者在选注《论语》时也深深感到,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构而成“仁学”文化尽管有许多在今天已经丢失,但也有许多依然还流淌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和每一个生动的细节中。特别是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文化生命历程,所竖立起的“仁者”立志、立身、立命、立心的修炼阶梯,经过我们民族两千多年的代代攀登,已成为了潜隐在我们民族每一个个体心中的攀登生命高度的文化接引之梯。
在选注《论语》的过程中,笔者也仿佛看到,孔子及其弟子们的生命之花,曾经无比灿烂地开放在《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文化原典中,今天虽然有许多已经枯萎,但也有许多依然神采奕奕,如智、勇、惠、敏、和、乐……
《左传》有言:“‘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就是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就是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立言”就是创立泽被后世的学说。古今中外,能于三“不朽”中得其一者,就是了不起的人物了,而孔子三者皆有之。圣哉,孔子!

由于《论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博,而对同一个问题的论述不仅分散在不同的篇章中,而且还常常因时因地因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但如孔子自己所言:“予一以贯之。”这个“一”就是他倡行的“仁”。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本书围绕“仁者之言”这一主线,将《论语》中的相关言行分列为相对集中的八个主题单元。第九单元,即本书最后一个单元则由前面八个主题之外的经典言论组合而成。这样的编著方式是否能达到本书的编写目的,还有待读者的阅读检验。真诚地期待读者的批评指正。

2012210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15:49:20 | 只看该作者
====并非异端,请删帖者起码瞄一眼,作个判断!
                                                                    管季超 13971958105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15:08:3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2011年05月10日作者:莲花
老子《道德经》动画版全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朗诵版 上


                                -------------摘自常客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08:39:05 | 只看该作者
傅佩荣:论语之美
2012-04-28    傅佩荣    光明日报   




傅佩荣教授凝聚三十年研究心得,甄别上百家注解,以全新形式解读《论语》原典原意。由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的《论语之美》依二十篇次序,围绕精要命题逐句细解,指引读者轻松领悟《论语》精髓,找到立身处世的人生正路。本书还收录傅教授在浙江大学“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的国学讲稿精华,师生思想碰撞层层深入,以当代视野阐发经典新意,犹有昔日孔门十哲的论道风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这句话也是被很多人误解的。有人解释道:早晨听懂了道理,晚上就可以去死。这就不对。其实孔子这句话是一种宗教的语言。人做过多少善事是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转到正确的方向。如果转到正确的方向,究竟做了几件善事变得不重要。一个人做了很多善事,别人会做更多的恶事,这样无法考量。而宗教境界是一种觉悟,才是质的问题。这句话应该翻译为:“早上觉悟了,晚上就死也无妨。”这是一种宗教情操啊!

    在《圣经》中记载,耶稣被钉到十字架上时,罗马人在他旁边放了两个强盗,表示耶稣这个思想犯是最恶劣的,借此羞辱他,警告人们:宁可打家劫舍,也不要吸引他人听从自己的学说。左边的强盗对耶稣说,你不是上帝的儿子吗?这时候怎么不显神迹来拯救我们呢?右边的强盗说,我们两个一辈子杀人放火,今日如此是应该的,但我从未听说耶稣做过什么坏事,他一定是被冤枉的。他又对耶稣说,如果你真的是神,请你记得我。耶稣对他说,今晚你就会升天堂。右边的强盗一辈子没做好事,但是最后觉悟了,照样可以升天堂,这就是宗教境界。佛教经典里也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个人放下屠刀后并没有时间做好事,但是只要他觉悟了,生命也随之转向。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免于罪过但是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知道羞耻还能走上正道。”“格”者正也,就是走上正道。前半句的情况现在也常见,有人缺乏羞耻心啊!一般人活在世上,“有怨而无耻”;孔子希望人们变得“无怨而有耻”。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不要抱怨。

    【学生】怎么理解“真诚”?

    【傅佩荣】《易传》中提到:“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闲”,是防备避开的意思。真诚与邪恶势不两立,绝不会向罪恶妥协,所以没有人会很真诚地做坏事。根源就在于人性向善。真诚不仅在内心,还表现在外部的修饰言辞,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言不由衷,而要通过语言表达内心真诚。这是一种修炼。但真正的修炼是“慎独”。《中庸》谈真诚谈得很多,并且在十六章首次出现“诚”字时,还与鬼神相关。有了鬼神,人就无法逃避道德的要求。

    【学生】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善”被您定义为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可是“适当”也是模糊的概念。第二,“无友不如己者”,意思是交朋友要志趣相投,其实,没有共同志趣怎么会成为朋友呢?岂不是在讲一个太过浅显的道理?

    【傅佩荣】你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判断“适当”与否。有三点原则:第一,内心感受要真诚;第二,对方期许要沟通;第三,社会规范要遵守。这三点发生冲突时,以真诚为主。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无友不如己者”之前还有一句,“主忠信”,讲的意思是:交朋友要真诚,道不同,不相为谋。

    【学生】您提到“道不同,不相为谋”, 与“君子和而不同”有什么关系吗?

    【傅佩荣】君子和而不同,“和”是指古代演奏音乐,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但是可以协调;“同”是指只有一种声音。“道不同,不相为谋”,是指每个人的生命理想不同。

    【学生】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向善”,“向善”说明为善只是人的一种可能性,而“本善”的观点同样认为人未必一定为善啊,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傅佩荣】人性向善,指为善的关键在于真诚,这是可以由人选择的。人不真诚的时候,只是生物之一种;真诚的时候,就不会计较利害,明白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学生】真诚是人的一种选择,还是人的本质?

    【傅佩荣】这个问题很好!西方哲学要我们避免自然主义的谬误,即不要把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与道德价值混在一起。所以西方哲学认为,“人性本善”讲不通。人有原罪的观点,属于宗教范畴。宇宙万物中,只有人有善恶的问题,其他动物的行为都出于本能。因此,人性与善或恶必定有本质上的联系。“本善”不能解释人为什么做坏事,“本恶”不能解释人为什么行善,所以只有向善或向恶的可能。需要考虑的是一个人是否心安,忍与不忍。这无法进行逻辑论证,但可以用语言一步步描述出来。

    讨论人性“向善”与“向恶”,设想两种心理:第一种,今天没有去杀人放火,心里很不安啊;第二种,今天没有孝敬父母,心里很不安啊。哪一种是正常的?当然是后者。前者的心理已经扭曲了,不属于正常现象,而哲学讨论的是普遍现象。

    再讨论“向”字。人生下来就具备的叫人性,善恶是后天的抉择,两者怎么可以叠加在一起呢?小孩子有善吗?小孩子只有生物本能,长到一定年龄才会作选择。所以,人性不是固定的东西,而是一种力量,在适当的时候,即真诚的时候表现出来。“向”字就代表力量。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08:58:13 | 只看该作者
孔子颂
张云霄
孔子乃大儒,功名垂千古。本是商后裔,祖上宋国住,
避祸居于鲁。生于今曲阜,名丘字仲尼。七十三岁卒。
兴学办私塾,执教无旁鹜。弟子三千整,七十二贤徒。
后来尊至圣,万世称师表。一部论语书,天下皆捧读。
自幼人聪慧,博学知礼数。身高九尺三,臂力超常乎。
不是弱书生,亦文亦勇武。入仕多不顺,周游坎坷途。
胸怀匡扶志,乱世难用武。发愤能忘食,乐而忧皆无。
安贫且乐道,富贵不强求。学而不知厌,诲人能不倦。
三人若同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从,不善而改变。
孔子行直道,宽厚仁为先。己所不欲者,勿施与人焉。
君子成人美,不成人之恶。主张为德政,人本无贵贱。
人若不学礼,世上难立足。欲立而立人,欲达达人焉。
自厚薄责人,则能远怨恨。见贤而思齐,不贤自省见。
君子无失恭,与人多有礼。做人恭敬忠,四海皆弟兄。
恭宽信敏惠,天下为仁矣。恭则不会侮,宽则能得众。
信则人任焉,敏则必有功。惠则可使人,五者君子行。
过而不能改,是谓过之矣。人无远之虑,近日忧心中。
欲速则不达,贪利事不成。交友用真心,言而必由衷。
以文会朋友,以友辅成仁。益友直谅闻,损友辟柔佞。
君子讷于言,而能敏于行。所谓君子者,食不求腹隆。
居不求身安,敏事而慎言。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功。
巧言能乱德,不忍乱大谋。巧言又令色,无仁之家伙。
刚毅木讷仁,识人要识心。德者必育言,言者不育德。
识人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言之不出者,耻躬不逮也。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可言不与言,则失之其人。
不可言与言,则失之其言。知者不失人,更不失其言。
言未及言躁,言及不言隐。未见颜色言,而可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且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且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且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且也绞。
好勇不好学,其蔽且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且也狂。
恭而无礼劳,慎而无礼葸。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
敬事后其食,礼之和为贵。不患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哉。有朋远方来,乐乎在心间。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岁寒知松柏,人穷知志短。
智者多乐水,仁者多乐山。知者喜爱动,仁者喜欢静。
智者多自乐,仁者多长寿。士可忍此事,孰不可忍事。
士耻恶衣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颜回也,一箪瓢食饮。
人在陋巷中,皆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颜回也。
富有与权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者,得之不处也。
贫穷与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者,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可为之,如不可求之。
从吾所好也,见利而思义。见危而授命,修己以敬也。
修己以安人,修己安百姓。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
面临大节时,而不可夺也。志士仁人者,无求生害仁。
有杀身成仁,此乃君子也。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人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也。
君子泰不骄,小人骄不泰。易事而难说,说之不以道。
君子不说也,君仕行其义。君子道四焉,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是谓君子也。
君子和不同,小人同不和。君子矜不争,群而不党也。
君子周不比,小人比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仁者不忧也,知者也不惑。勇者不惧也,小人奈我何。
放于利而行,多招人怨也。求仁而得仁,何怨之有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又彬彬,然后称君子。
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见善无不及,不善如探汤。
尊贤而容众,嘉善矜不能。士而怀居者,不足为士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君子不迁怒,君子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匹夫志不夺。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之乎。死而后己者,不亦远之乎。

(作者单位:温州市环保局)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5:53:57 | 只看该作者
四书诠释与阅读


作者:樊沁永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22 次

主持人 :大家好!今天我们很高兴请到樊沁永先生做客聊天室,樊先生将以四书为背景开展讨论,下面欢迎他进行主题陈述。随后,大家可以开始提问,谢谢!
樊沁永 :谢谢主持人的邀请!
樊沁永 :今天我们讨论围绕的主题是《四书诠释与阅读》,选这个题主要是传统儒学日渐为大众关注,特别是社会传播层面,除蒙学之外,对于传统儒学的了解,四书似乎是一个最为基本的读物,这个情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孔子以后的儒家典籍以五经为主,四书的重视和地位的提升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奠定了这个文本的经典地位。
樊沁永 :关于诠释和阅读:
樊沁永 :首先要交代的是,我将过去的经典的注疏、语录等思想和生活的言行记录界定为“诠释”,主要是依循中国传统的习惯:盖棺定论。而我们这个时代对经典的阅读虽然也是诠释,但是还没有成为定型的,是活生生的,还在流变。所以,以“诠释”和“阅读”做一个人为的区分,希望不会造成过多的误解。
樊沁永 :并且,诠释和阅读区分还有一层意义是:诠释在中国既往优秀的儒典诠释者那里,不只是一种文本自身的独立理解系统,而是与个体生活关联,与时代思潮密切关联的引导性解释。从个体生活关联上看,是知行合一的,从时代思潮上看,是有文化道统意识的。在这个意义上讲,诠释具有主动性,而阅读有相对的被动性,阅读可以只是旁观。
樊沁永 :关于四书:对于四书的理解还是需要强调一下不同系统的经解差别。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四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特别是对四书文本要有一个圆融一贯的诠释,而如此理解,则四书在最狭隘的意义上要注意到宋学所奠定的四书学,这与专门的《论语》学和《孟子》学,或者学庸的独立研究与之有所差别。
樊沁永 :对诠释的省察:以朱熹为例,他的诠释我们可以通过存世文献考察其四书诠释的丰富面貌。其诠释四书五经的意义在于学做圣贤,所以,诠释四书的部分不只是考据训诂或者义理,更为根本的是诠释是其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面。其诠释的部分极为重要的给出了继承道统的儒者动力何在,而在文本之中,儒家生活方式上的行动力量也是其诠释的重点。
樊沁永 :如果我们将这个动力放在知和行的中间,就可以看到,知加上动力,就是行,行减去动力就是知。
樊沁永 :我对自己阅读期望是:观志,明心,养勇,力行。
樊沁永 :基本上,这算是一个纲要式的外在描述,具体内容希望通过和大家的讨论展开,谢谢!
金陵游子 :樊兄能不能就四书之间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说明,还有阅读次序的问题?
站干 :是的,我也有这个疑问。
金陵游子 :更具体的是朱熹对《四书》之关系和读《四书》顺序的看法
樊沁永 :四书的读书顺序按照朱熹读书法的讲法是有一个《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进阶的,但是同时大家也知道,传统学者读书,包括朱熹自己并非是真的有此时间上的先后,所以更多的次序问题从诠释的角度看,我认为主要还是儒学内部的体系安排。
雷蒙福斯卡 :开始了吗?
站干 :为什么大学在先,中庸为后?是从道理的难易安排的吗?
sylar :先读大学,是那个先立乎其大者之意吗
樊沁永 :比如,大学的三纲八目是一个规模和次序,奠定儒学的基本框架,这貌似应当在先,而《语》《孟》是充实推扩,《中庸》是最后的心法。
sylar :不是吧,道理的难易?
sylar :如果大学中庸是这般,论孟与之也不是这般啊
sylar :樊说的是
樊沁永 :读朱熹中庸序可知,中庸之作前面有一个十六字心传,是儒学理想圣贤的心传,所以,不是对一般人的教化。这个与大学相比还是有一个更为狭隘的受众范围的。
金陵游子 :也就是说,这个次序不是经典实际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是一种“逻辑”顺序
樊沁永 :我认为的确有先立其大的意思在
sylar :中庸先放在前,就不是逻辑顺序了啊,
sylar :倒是依次是先后出现的顺序?
1 :聊什么?
樊沁永 :首先,肯定不是按照经典出现的时间顺序,其次,也不是一个当代阅读先后的顺序。
主持人 :今天的主题是四书诠释与阅读
三松堂 :四书指?
站干 :中庸道理通透,划分明晰,圣人之道,致曲之路,分立而同源,当然要最后读。大学是入门初阶,次序的门径。
樊沁永 :因为朱熹所谓的阅读顺序先后与当前的区别在于,古人的阅读是用安身立命的阅读。
樊沁永 :同意你的看法,我理解《中庸》文本的出现,本来就有分成两条进路的特点。
樊沁永 :欢迎海兄!
海 :你是谁啊
金陵游子 :那两条进路?
海 :我是海!
海 :有喜欢康德的吗?
sylar :是啊,哪两条,大学哪个方向?
樊沁永 :自诚而明,自明而诚。一条是朱熹说的通过格物致知终有一日豁然贯通的路子,还有一条是明明德直接见本性的路子。
海 :听说樊兄是个帅哥
海 :真的假的
sylar :明德直接见本性,自诚而明,那不是跟学没关吗?
金陵游子 :这两个路子和禅宗的顿渐二分,差不多吧?
海 :为什么看不到你们的发言呀
樊沁永 :古人一般都是比较谦虚的,没有多少敢说自己不学而知,所以,即是认同自诚而明,还是要读书的。
海 :帅哥 樊沁永呢
站干 :诚能动物,化生流行,逆向推知便是学末而知本。是学。
樊沁永 :跟禅宗的确有点类似
海 :怎么没人理我啊
樊沁永 :如果对四书有一个深入的顺序的了解,应该不是外在文本,而是儒家建立的本末,
站干 :太极图说有言,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是人之灵秀,感通天地,自然是后学的榜样。
樊沁永 :这个在四书各个文本内部都有依据。
金陵游子 :当然不是外在文本,但是没有文本的依托也很难建立所谓的本末。
樊沁永 :晋兄和四书关系怎么看?
ddd :儒家建立的本末?能否具体讲讲?
樊沁永 :这个当然,大学中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论语中的“本立而道生”等等都对此有所讨论。
k空格 :?
樊沁永 :如果从朱熹的注来看,在本末上,他也还是以明德为本的,但是从修养方法上,如何明明德则有路径展开的不同。
站干 :问题破难。四书成于先秦,道理平实,是儒家自家主张,次第井然。图说乃依仗道家之图,论战于佛老,名易经之成性存存之道,为形上之玄解,此为特殊时期不得已为之。
sylar :是啊,明德为本,如果说不通路径展开,我想知道立本的那个本是不就是所要的明德吗?
sylar :形而上之玄解?本来就能推至那个地方,不是不得已而为之吧
樊沁永 :我理解,本在三綱来讲肯定是明德,也就是心,这个是宋儒的根本。
ddd :请问这个明心之心,又具体怎么讲?
sylar :即说,立本这个路径,起点和所止是一个,只是有了更为充实显豁的不同层次?
樊沁永 :朱熹集注的《四书》与前人相比,除了训诂言意之外,还多讲了个所以然,这个所以然的道理大体上跟太极图说有很重要的关联。
ddd :我总感觉理学讲的这个心,似乎位于西方的经验的自我和先验的自我之间,不好定位
站干 :道理上当然已是通透,但是太极图说,实为论战之产物,必是应战佛老才是有的。
樊沁永 :朱熹诠释的明心的心有四方面的意思,一是天赋;二是虚灵不昧;三是能知理;四是能应万事(行)。
ddd :那这么说,更接近经验层面一点了
樊沁永 :起点是知止,终点是止而不迁。并不是一个,如果是一个,知行就完全合一了,这个显然是违背常识的,你所说的充实如果理解为生活的判断、抉择和行为,我比较认同。
看客 :朱熹只是明心,没有见性
陈宇风 :朱熹怎么明心了
樊沁永 :我认为,用经验这个词可能不太恰当,因为他描述的心是从上到下不割裂的。
陈宇风 logout
樊沁永 :你说的见性是什么意思?
看客 :因此,朱熹理解不了白玉蟾的道,也不明陆九渊的心~~
sylar :你讲四书诠释,一般而言,诠释文本有三个层面可区分,以来所选的文本在彼人所有著作中的地位,核心的话,其它文本用来佐证充实此文本;其次,此文本之解释能在此文本的整体上说通;最后,最重要也是很难做很少去说的,这文本的问题和直接的生活经验的激发,毕竟在文献学术时代,哲学系的老师大抵不大讲自己的哲学,而是解释思想家的道理。现在,我想问四书是朱熹很核心的文本吗?
看客 :心物一元,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sylar :是,行,我同意。我不喜欢行为这个词。
看客 :陆九渊虽然以儒学的正宗自居,却不公开排斥佛教,而主张“佛老非异端”、“儒佛不相害”。
ddd :呵呵。是,习惯了用西哲的术语。
看客 :朱熹鸣鼓攻陆,主要原因是他认为陆九渊的心学为禅。他多次说到:子静(陆九渊)一味是禅。子静之病恐未必是看人不看理,自是渠合下有些禅的意思
看客 :朱熹法执太重
看客 :只看见手指,而没看见月亮
看客 :理事无碍,方能事事无碍
看客 :元明皆受其影响,使朝野皆执着于文字
sylar :看客兄所言,站干兄为我稍加解释,不甚明白啊
看客 :幸有阳明心学,但康熙又重回朱熹的老路
看客 :阳明心学在日本返璞归真,终于成就明治维新
看客 :中国积弱的祸根就在于朱熹的四书
sylar :像黑格尔的第一文本是大逻辑,此后精神现象学,朱熹有更为重要的文本吗?我这么说,当然他们弄第一哲学和别者之区分
樊沁永 :我只能说,我理解的朱熹,四书是最为核心的文本,这个判断的前提是将朱熹放在儒学道统之中理解。而朱熹的四书集注不是汉注,所以不是你说的第一种情况;朱熹继承二程理路给出了所以然的解释,这个是四书本身没有直接呈现的,所以也不太符合你所说的第二种诠释;此外,如果参照《精义》《或问》,可以看到,文本与生活激发的诠释虽然重要,但是如果要承载道统,还有种种弊病。所以,朱熹诠释的四书跟你所描述的诠释还是有差别。
sylar :噢
看客 :用西方阐释学理论解释中国思想是对牛弹琴
站干 :看客兄皆用佛学术语,归纳宋明,实为道学应战之对象。
看客 :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看客 :大道不离方寸地,工夫细密有行持。
看客 :非存思,非举意,非是身中运精气。
看客 :一关要锁百关牢,转身一路真容易。
看客 :无心之心无有形,无中养就婴儿灵。
樊沁永 :从朱熹文本看,注疏是重要的载体,这个当中有分,他和张载的注释可能也有类似西方文本排列先后的问题。但是,儒家有一个道统的问题,所以,谈朱熹,他的思想一定是在经典文本中回旋的。这个可能是与西学的一个重要差别。如果直接从书信语录中讨论会更加直接的接近今天哲学的讨论
sylar :O(∩_∩)O哈哈~,我还是觉得你说的第二种解释就是我说的第二种,第三种就是我说的第三种;我说诠释学,并没太在意中西文本的差异。给出的理路吗,不能只解释一个片断文本,而能嵌入到整个文本的问题脉络。道统当然跟生活经验的激发更有关系了,当下如何做一个中国人跟道统跟当前经验的激发啊
看客 :世人多执著,权将有作归无作。
看客 :猛烈丈夫能领畧,试把此言闲处嚼。
看客 :况能蓦直迳路行,一条直上三清阁。
看客 :《大道歌》白玉蟾
看客 :朱熹外示儒术,内慕道法,屡次想从白玉蟾处讨教丹道,都被白玉蟾婉转拒绝,犹明代王阳明问道于道人蔡蓬头,几遇呵斥,如出一辙。
樊沁永 :我强调朱熹诠释与你所说第三种差别在于,朱熹在时代思潮之中有强烈的正本清源的道统意识,姑且不论他是否纯粹,但是,他通过考察时代重要的讨论,在其中仔细的甄别取舍,择善而从,道统显然是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这个标准背后的道理恰恰是他通过出入佛老和继承周程一脉而来的。
看客 :朱熹晚年化名崆峒道士邹䜣,竭力研究《参同契》而无所获,引为终身遗憾
sylar :俺多不能理解啊领悟到看客兄所言之高妙处,只是点滴点滴过日子耳,尚羞愧于不能竭心用力
看客 :只管打坐
站干 :这偈子写的相当一般
sylar :朱熹还有这八卦?不可不辨明啊
看客 :方东美在青年时代,曾亲近过最负盛誉的唯识学者欧阳渐,对欧阳大师及杨仁山居士几位门人的解行、修证,都表示赞佩
看客 :方教授对于佛学解行相应,平日亦爱静坐,可谓“定慧等持”。1977年3月26日,虽身患不治之症,痛苦异常,然而内心仍然宁静,自觉进入佛门须有必要手续,便由林苏民医师与其门人刘孚坤副教授,护送至土城承天寺参拜广钦老和尚,虔诚接受皈依仪式,法号为“传圣”,从此成为一个正式的佛教徒
樊沁永 :年谱俱在,无需争辩。
看客 :一般人只知道他中西学问至为渊博,而不知道他最后仍然归结到佛家信仰,口念佛号,发愿往生,解行相应;这正是中国哲人知行合一的伟大典型!
sylar :方东美先生?
看客 :方东美也是净空法师的恩师
看客 :有此先例,故净空法师专弘净土
樊沁永 :朱熹等宋儒的四书诠释我理解其意义在于通过其自身的诠释活动给出了一种回应佛老的儒学生活方式的背后道理,能够让人知之行之。所以不是简单的文本诠释,而是作为存在方式的诠释。
站干 :很火的净空老和尚的师傅。
樊沁永 :呵呵
樊沁永 :讨论朱熹四书如果有一个时代迫切的需要的话,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有如下的时代共同点:
看客 :传统文化讲究的是知行合一,而朱熹恰恰没做到知行合一,且言行不一
樊沁永 :1、所谓的断裂的道统;2、五经之学无直接统摄的精神,且学统断裂;3、四书集注的统摄在学理上有解释力。
看客 :“天理”与帝皇专制下的“君意”及宗法封建下的“父意”有着暧昧难理的关联,此中隐含着‘道的错置’麻烦问题。”
看客 :因为他体解的道本来就是错的
樊沁永 :这种解释力同时具有开放性,在现时代可以与多种文明对话,并在新的学科角度进行充分的讨论。
看客 :“天理”的概念过于理想,过于理想的思想,不是在现实社会中试图实行时碰的头破血流,就是被人拿来扭曲利用。
看客 :天道无常,须臾万变,哪里还能有理在?
看客 :因此,朱熹注疏的四书就是专制的祸根
看客 :因此明朝朱和尚和清朝的康熙自然而然将其选定为科举的必读书
樊沁永 :我们朱熹的四书注是专制祸根,是否可以从注中指出证据。
看客 :程颐曾任经筵讲官,其《论经筵第三箚子》中说:“臣以为,天下重任,惟宰相与经筵,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
看客 :乾隆看到了这个箚子,勃然大怒,写了《书程颐经筵箚子后》一再加以驳斥。且因为这要夺君主之权的“宰相”之名,引发了一场文字大狱。乾隆四十六年,已经致仕在家的尹嘉铨为名臣汤斌、范文程等请从祀孔庙,也为其父尹会一请谥和从祀,乾隆直接判了他一个“凌迟处死”。
樊沁永 :我们不能说强盗吃饭,而强盗是坏人,所以饭有毒。当然,这个例子不太恰当,明清统治者与强盗无关。
看客 :乾隆上谕云:“尹嘉铨所著各书,内称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为相国......昔程子云‘天下治乱系宰相’,此只可就彼时朝政阘冗者而言,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几如木偶梳缀乎?”称大学士为相国,成了这倒霉的尹嘉铨的第一大罪。
站干 :问的有理,看客独自发飙半天了,不知可有证据,请就文本说话。
看客 :既然群起而攻之,俺莫辩~~只看不说
看客 :各位继续
站干 logout
樊沁永 :朱熹如果作为四书诠释的代表人物,集中代表了两宋儒学学者立足文献,以继承道统为目的的努力。这种努力之中包含了一个不得已的情况,就是生活方式的断裂和儒学情感的断裂。所以身处当今之世,恢复儒学,如果只是在朱熹的基础上走纯粹的理性发展一脉,必然不能真切的理解朱熹,更不可能恢复儒学。
樊沁永 :凡是不能理解的东西需要通过理论去理解的,皆是失去了文化的纽带,真正的文化传统的接续就是因顺着熟悉的东西一点一点建立原有的关联,而不是粗暴的通过理性来简单的化约丰富的生活关联,化约带来的只是当下的理解,却不是历史真实的面貌,更不可能提供给当下更多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的是陌生化的知识,这种知识的获得需要很多的证据,以及丰富的情感,而且,我们更多的是通过情感来弥补知识上的欠缺,无论哪个时代,对远古的追溯和理解都是如此。
樊沁永 :文化传承不能只靠语言文献和理性的研究,还要注重情感的培养和理想的教育,经典诠释从文献角度,注重学理上五经对四书的约束就必须将理性思考作为工作的部分,而不是全部。
ddd :恩。樊兄说得很法
ddd :我觉得,还需要回应现代化的挑战,把这种儒学情感和儒学道理普世化,变成普遍人类和普遍人性可以接受的道理
樊沁永 :点错模式了,我重发一下。
樊沁永 :老先生们大多都有此观点。
樊沁永 :我说的意思更多的是强调我们能够知道自己的研究工作在现有学术体制不能混淆生活,我们所阅读的诠释者跟我们的区别正在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是合二为一的。
ddd :所以,我个人觉得,至少部分儒学研究者和思想家,要用西方人适应的方式来表达
樊沁永 :用孟子的话说:勿忘勿助长。
ddd :好比说,你说的心的四种含义。能否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术语来表达呢?
樊沁永 :回应挑战是当然的,但是是否一定将儒学情感和道理普遍化,则需要展开更多的讨论。
樊沁永 :我想,还是有区别的,如果完全还原成了现代学科的表达,还是会出现意义的缺失吧,不知道你是否同意。
ddd :好的。
主持人 :各位网友,今天的网聊时间已经到了,让我们感谢嘉宾樊沁永先生,同时也感谢各位的热情参与。晚安!
樊沁永 :谢谢大家!再次感谢主持人的邀请!
看客 :近世儒家,吾独佩服钱穆先生和余英时先生,其余之辈,连现世安稳都不做不到,何谈知行合一,乱邦不居?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9:29:15 | 只看该作者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来源:中学语文网 2012-5-1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无聊!"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
  
  "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9:30:17 | 只看该作者
刨根问底:为什么说孔子真伟大

文章作者:邸继文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2012-5-1

 

 一、孔子是中华文化数轴上的坐标原点
  在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及其文化作用恰如这条河流的中心,向前追溯2500年,向后开拓2500年,历史给了孔子这个机会,孔子也做了无愧于历史的伟大贡献,他的文化地位不是自争或自封的,而是在古今中外历史文化的演进与比较中自然形成的。
  (一)孔子是孔子以前2500年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作《春秋》,以个人之力作了一次民族文化抢救保护工程,使中国文化的源头比西方早了2500年。因为孔子与苏格拉底是同时代人,西方文化的源头只能找到古希腊文化圣人苏格拉底这儿,而孔子时中国已有了2500多年有资料可查的文化发展史。《尚书》(也叫《书经》简称《书》),记载的就是尧、舜、禹三王与夏、商、周三代的君王言论与历史行动,最早文献距孔子时已有2000多年。《周易》(简称《易》,包括周文王、周公作的《易经》和孔子作的《易传》十翼),从伏羲画卦开始,距孔子时代有5000年之久,周文王姬昌在羑里演卦时距孔子时代也有500年之久。《诗经》(简称《诗》)最早作品属西周初年,距孔子时代有500年左右。还有根据周公的《周礼》专门作的《仪礼》,后世又有对《仪礼》的解释与学生学习心得的《礼记》。还有根据周公礼乐教化精神作的《乐记》。最后就是根据鲁国的史料作的编年体史书《春秋》,首开“微言大义”的史学道统,使中国的历史记载文化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使其他文明在历史真实性这方面根本不能望我中华文明的项背,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大史学家。是因为孔子才把中国文化从周文王、周公这样的政治文化人物手中接续下来,首开民间文化人物承续中国文化道统的先河,防止了中国文化的断档或失传。孔子太伟大了,当然也太幸运了,历史给了他这个机会,他也抓住了这个机会。试想,在2500年前谁有这种想法?谁有这种能力?谁有这种机会?在这个地球上只有孔子。
  (二)孔子是中国经典教育体系的开创者
  孔子不仅继往而且开来,其宏大的历史之手,向前揽2500年的历史文化精神,向后开2500年的文化历史道统。具体的做法就是首创民间私学,开出了像颜回这样的穷人也能念书成圣的先例。是孔子开了打破教育资源不平衡、通过教育缩小地位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的头。他传授既有道理知识又有生存生活技能的“六经”与“六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去世后孔学开出八大门派,八家争鸣。对诸子百家的间接影响,也促成了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使儒学地位历经劫难而万古长存。他所倡导的早期教育、家庭教育、性情教育、德行教育、生活教育、才艺教育,诗教、乐教、礼教、易教、数教、史教等十二个维度的中国经典教育是至今中西方教育体系所无法超越的教育理论,涵盖了医治现代社会顽症的“教育四大支柱”“情商EQ”“可持续发展战略”“热力学第二定律”“天人合一”等当代最为前卫的各个学科的理论,使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的生存不得不思考运用孔子的智慧。他所编订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和直接影响形成的“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是2500年来一字不动的人文教材,相较于现代教材三天两头的改动,孔子的教材编撰水平不知要高出现代人多少倍。现代之所谓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西方之博雅教育、全人格教育都跳不出孔子创立的中国经典教育。
  二、孔子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化身和士君子修身立行的人格道德标本
  中华民族有意识地以文化人、以礼治国始于周公,成于孔子。孔子一生教学相长,专研“内仁外礼”的人文道德学说,形成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温、良、恭、俭、让,善、宽、恒、敏、惠、笃、恕、敬、诚、谦”等为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德,并身体力行,形成记录,留下了不绝于书的人格道德修行佳话。对这些美德一是提出来了,二是亲自践行了,三是留下记录了。其言行经传教士反传于欧洲之后,直接引发了欧洲的人文文化大发展,法国人文大师伏尔泰就自称是孔子的隔代跨国学生,欧洲人至今对孔子崇拜有加。他的人格道德示范力量已经、正在、还要感染地球上无数良知与正义之人。
  三、孔子留下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家族文化示范谱系
  除了道统文化之外,孔子的伟大贡献还在于家族血统的传承与建设。孔学(即儒学、也即代代相传的中华正统根脉文化)侧重强调家道建设,不同于西学右派强调个体自由和左派强调集体动员,使中国国学的主体阵地在家庭,开出了东方文明强大的人口力量(现在西方各国均愁人口负增长问题),而且由于历代王朝的尊孔行为和“衍圣公”制度(孔子后代被封爵的一种跨朝代制度)的建立,使孔家2500年来保存了一套完整的家族族谱体系,现已传到第78代孙孔垂长,加上其他中国文化人的效仿,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一次次的历史劫难中牢不可破,愈挫愈奋。
  四、孔子的智慧使中华民族因文化而在历史上常盛不衰
  为什么历史上“五胡”时代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宋元时代的契丹、女真和党项,清朝时期的满洲,在军事上都征服了中国,却在文化上反被中国同化。这其中与孔子在儒学中的“三辨”分不开,即“君子与小人之辨”“义与利之辨”“夷狄与华夏之辨”。中华民族因“三辨”而成了一个开放的文化民族,以其上善若水的包容精神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征服者的反征服、反同化,其核心在于“事道不事人,分德不分人,对理不对人,认文不认人”,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在历史时间的竞争中,哪一种文化不得归服这种上等文化思想?真乃圣人之智啊!
  总之,孔子太伟大了,难怪2500年来人们一直尊其为至圣先师,亲切地称他为孔夫子。笔者才疏学浅,只了解儒学一些皮毛尚且有此认识,希望至今仍有反孔思维被西化而不自知的朋友们不要随便扣帽子打棍子了。沉下心来,先读上一百遍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字数56000多字,不同生字4466个),了解一些孔子与儒学的基本常识,然后再对孔子作中肯评价,不然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断章取义、主观臆断,批判也批判的牛头不对马嘴,不利于当代文化的正面建设。建议朋友们对祖宗和谐文化首先作一个真实的事实判断,不要急着情绪性地作价值判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进入其中也未必了解,何况门外汉乎!
     朔州市经典文化教育民间研讨会秘书长 邸继文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00:36:00 | 只看该作者
《老子绎读》

任继愈著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老子绎读》简介
  任继愈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人文学者、人文学术大家。国家图书馆原馆长。“文津讲坛”是他倡议设立的。他是我的老师,1946至1950年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听过任先生的“隋唐佛学”课,当时我写的一些读书笔记,经过他的指导和审读。任先生今年已是93岁高龄的长者,他一直关心国家图书馆的学术讲座。今年他要我在元旦作学术发言,师命不可违。讲什么呢?我想介绍任先生在九十岁高龄写作并出版的《老子绎读》一书。
《论语》和《老子》(亦名《道德经》或《道德经五千言》),是我国古代人文经典中最重要的两部著作。要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并力求准确讲出其中的要义,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是做不到的。关于《论语》,学者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受到人们的好评。至于《道德经》,任继愈先生的《老子绎读》则是一部功力很深的阐释老子思想的著作。
任先生对《老子》书的研究,跨越了两个世纪。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为了教学方便(给来自东欧保加利亚的留学生授课),开始将《老子》译成现代汉语,称为《老子今译》。后来有所修订,称之为《老子新译》,这两种译本都公开出版过。它们均根据魏人王弼的注本,即《老子》通行本。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发现了大量帛书。经修复后,通过整理和考订,其中有《老子》甲、乙本。这是西汉时期的《老子》。将帛书本与通行本《老子》互相对照比较,有助于深切了解《老子》。任先生对照通行本和马王堆帛书本作《老子全译》。
  1993年10月,湖北荆门市沙洋区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有《老子》甲、乙、丙本,这是战国时期的《老子》。研究郭店楚墓的简本《老子》,并与通行本《老子》对比研究,国内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基于以上情况,任继愈先生以《老子》通行本为底本,并参照楚墓出土的竹简本,对《老子》进行第四次今译,名《老子绎读》,2006年12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至今整整两年。对于书名,任先生有这样的说明:“‘绎’,有阐发、注解、引申的涵义,每一次关于《老子》的翻译都伴着我的理解和阐释,因此,这第四次译《老子》称《老子绎读》。”(《老子绎读·后记》)从以上叙述,大家可以看到任先生的严谨治学精神。
任先生对老子思想的历史价值作了全面的分析。他说:“《老子》文约而义丰,有很多精到的见解,值得很好钻研。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流传广泛的哲学流派不少,号称百家,其实只有两家,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老子用诗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善于正话反说,善于用浅显比喻说明深奥的道理。”(《老子绎读·前言》)
在《老子绎读》中,任先生对老子思想的来源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老子思想来源有三:一是继承荆楚文化的特点,贵淳朴自然,反雕琢文饰;二是吸取古代文化遗产,总结前人经验,他在东周做过管理王室图书的工作,便于他接受并审视他以前的文化成果;三是来源于社会现实,他是春秋末期人,亲眼看到春秋时期社会的混乱,旧礼制的崩坏和仁义口号的虚伪性,思考怎样才能拯救时弊。
任先生还分析了老子思想对后代的重大影响。一是对哲学思想及宗教思想的影响。产生于东汉中叶的道教,尊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加以宗教性解释,宣传人们经过一定的修炼,可以使精神、肉体长生永存,成为神仙。一是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封建王朝为恢复社会经济而采取的与民休息政策,其指导思想多来自《老子》。老子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也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评价会有助于人们去了解老子及其著作。
  还应当提到,《老子绎读》在体例上将古代人文经典的深厚学术内涵与今天一般读者所需要的文化普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全书包括前言、译例、译文、索引四部分。索引又分为重要名词索引和内容分类索引两部分。结尾有附录:一、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释文(甲、乙本);二、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本);三、《老学源流》;四、《我对〈老子〉认识的转变》;五、《寿命最短的黄老学派,效应长久的黄老思想》。这样完备的“附录”,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老子》。在学术观点上,学者们对我国古代人文经典的解说,自古以来就有多种说法;任先生对《老子》的疏解和阐释,只是一家之言,供读者朋友们研读,以便进入《老子》的精神殿堂。不过,任先生的阐释,是有特色的,他更加着重对《老子》哲学思想进行提炼和说明。他说:“哲学包罗万象,哲学理论是高度抽象思维的精神产品,好像与现实生活不那么密切,但是越是高度抽象的哲学,它的根基却深深地扎在中华大地的泥土之中。”(《老子绎读·后记》)如果要将抽象还原于社会现实,任先生则认为,老子思想的社会基础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的农民;“反映农民呼声最早、最系统的是《老子》”(《老子绎读·前言》)。在贯彻学术“百家争鸣”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繁荣的今天,这也是一种认真思考过的学术观点,可供读者参考。
  现在我们提“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我国人文经典在国外译本最多的,大约要数《老子》。不过,它往往不是外国译者所能理解的。季羡林先生在《展望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一文中说:“比如我见过他们(外国译者)的几十种《老子》译本,能准确反映《老子》思想的很少,多是夹杂着许多译者主观的东西。”(《季羡林文集》第8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34页)因此,使“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就要有准确的好的外文译本,首先要有高质量的现代汉语译本,这会有助于译成外语本。
 《老子》的“道”论
  老子是我国古代哲学大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者。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下有些是阐述任继愈先生的观点,也有一些是我个人的看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老子的事迹(《史记·老子申韩列传》)。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人,比孔子岁数略大,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任东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有时称他为“老聃”。“聃”指耳长,“老聃”即耳长的老者的俗称。据说东周王室衰微,老子离职而去,不知所终。我赞同有些学者的意见:《老子》不是老子亲自写成的,是他的后学在战国时期写成的,属于战国时期的韵文体,它忠实地记录了老子本人的思想。
  《老子申韩列传》记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前551-前479年),他创立“私学”,授徒讲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孔子从人的亲情出发,倡导仁爱哲学,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道理平实、深刻。他不谈人的生死,“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不言“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他主张通过教育改造社会,在形式上维护西周的礼制,但灌注了新的思想,即仁爱思想,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相互和谐的社会境界。所有这些主张,在老子看来,都是功利性的、世俗性的,不予肯定。老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老子申韩列传》)并认为像孔子这样直白地阐述自己的主张,表现出“骄气”和“多欲”,应当把这些毛病去掉。“骄气”和“多欲”,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功利化、世俗化。这很像是老子的口吻。
  与孔子不同,老子所要探求的则是世界的本原问题,用哲学名词说,就是本体论问题。
  老子哲学本体论可叫做“道”论。“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全书81章,直接谈及“道”的有77章。“道”字出现74次,运用形象、概念和推理方法,从不同层面阐述关于“道”的哲学。
  在老子看来,“道”乃是勉强提出的一个概念,而不是对世界本原的准确描述。人们可以认识“道”,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述“道”,但人们所认识到的内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并不是“道”本身。《老子》第1章是全书的总纲,对“道”作了扼要论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文字可以译成如下白话文:“道,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述,可是并不是常道。名,可以用文字来表述,但并不是常名。‘无’才是天地的开始。‘有’才是万物的开端。人们用‘无’去了解道的奥妙,用‘有’去体会道的创造。‘有’与‘无’同源于道,不过表述不同,它们都可以说是深远的。极远极深,这种玄妙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这里,老子提出了三个概念:道、无、有。什么是“道”?道是有、无的统一。什么是“无”?“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没有形象,没有体积。它和具体的事物不同,指的是空间,是不确定性的存在。什么是“有”?“有”是万物的开端,指能够被人感知的事物的确定性。万物来源于“有”与“无”。有与无的作用是玄妙的,“玄妙”才是万物产生的根源。
  关于世界的本原,老子并未用创造万物的“神”(上帝)的概念,在我国商周时期,“上帝”原指祖先神,能够创造一切;老子也并未用不同的物质形态加以描述,如金、木、水、火、土,作为世界万事万物本原的所谓“五行”。老子是真正的哲学家。什么是哲学?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从“多”中求“一”的学问,从“多”中抽象出“一”来,这种抽象是理论思维能力的表征;以此为土壤,才产生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老子认为,这个“一”叫做“道”,分而言之,即“无”与“有”。战国时期儒家也接受了这种观点,在《易传·系辞》中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形而上”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后来,宋明时期的思想家们则认为研讨关于世界的本原、心性关系等都属于“形而上”范畴。也有思想家认为,形而上的“道”,即存在于具体的器物(或事物)之中。近代有人翻译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名著,名《形而上学》,这是采取了日本学者的译法。原来,亚里士多德写了讲义《物理学篇》(physics)以后,开始探讨哲学问题,将其著作命名为“metaphysics”,即《物理学后篇》(也就是“写在物理学著作以后的哲学论著”),其实,这是十分简洁明了的。20世纪,“形而上学”渐变成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名词,成为静止、孤立、片面的同义语。这里要说明的是,《易传·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并无此义。
  在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哲学已经达到如此高的水平,为什么后来没有引导创建近代自然科学?不久前有学者撰文《自然科学为何没有诞生在中国?》,认为最主要的一条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追求理性而是重于应用”(尤广建文,《北京日报》2008年11月24日转载)。但是我们从《老子》论“道”中可以看到深刻的理论思维,中国古代并不缺乏对理性的追求。历史的事实是,老子提出的理论思维,到东汉时期被宗教化了,被引导到追求长生不死的宗教信仰上去了,没有成为近代科学的来源。不过,在道教的一些典籍中也包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科学的内容。
  老子的“道”论,在《老子》第25章体现得分外鲜明。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成白话文,即:“一个东西是浑然一体的,它存在于天地之先。无声无息,又无形体,它不依靠外力,循环运行永不停止。可以称为万物之母。我不知道如何称呼它,把它叫做‘道’,勉强叫它为‘大’。大叫做消逝,消逝到极远,从极远又返还。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国中有四大,人是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自己)。”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文字中“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等,王弼通行本“人”均作“王”字,但却是按照“人”字注解的;“域中”,马王堆甲、乙本作“国中”。“天”、“地”没有意识,但“人”是有意识的;人体验到“道法自然”的真理,即世界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道理,进而在“自然而然”上下功夫,不自以为是,人才能称之为“大”。
  那么,“道”怎样演化为万物?《老子》第42章这样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对这一章,任继愈先生解题:“这一章从‘道生一’到‘冲气以为和’讲‘道’是万物的总根源。这里的道理并不复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只说明事物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分化的过程。前人注解虽多,但失于穿凿,替老子说了一些老子没有说过的话。可供参考,但不能当真。”关键是“一生二”的“生”,是否像人一样去制作一件器物?不是的。这里“一生二”,和“一到二”是一个意思,不是任何人(神)的有意制作。万物处于什么状态?在老子看来,万物都背负阴气而怀抱阳气,阴阳二气交互影响形成和气;和气就是对立面的统一,相反而相成。这是中国古代辩证法。这种辩证法的形成归根到底,也是源于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例如,山的向日面,即阳;山的背阳面,即阴。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抽象化的“阴”“阳”概念。西周时的文献《周易》就试图用阴阳去解释自然和人类社会,从而预测人的吉凶。《周易》中的阴阳变易思想对儒家和道家都有影响。《老子》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处处提醒人们不要走极端,强调“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2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已经看到了矛盾的转化。
  不论是中国的古代还是西方的古代,当时的哲学家们都认识到事物中包含着相互对立的方面。在中国,思想家们强调的是相反而相成,即一元的和谐论,虽然儒家和道家在“相反”与“相成”中哪一方面占主导问题上有异议,比如儒家强调刚强,主张自强不息,而道家则强调柔弱,主张以柔克刚,但最终他们都希望对立的两个方面能够“相成”、“合一”,落到一个“和谐”的“道”上去。然而西方古代有些哲学家则是二元对立的思维,强调差别、斗争的意义和作用。这从一个方面展示了中、西方文明存在着差异。中西方古代哲学基本面貌的差异比较,更能突出各自的学术特色,这不好说哪一个更好,因为人类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多样性,各有特色,互相补充、借鉴。
  可见,老子的“道”论包括:“道”是世界的本原;由“道”到万物,是一个逐渐运动、演化的过程,即“道法自然”的过程;“道”是万物变动的根源,它在万物演化中体现出相反而相成的作用。
老子“贵柔”的人生哲理
  作为老子“道”论的逻辑延伸,老子强调阴、即柔弱的作用,提出了一套以贵柔、守雌为特点的辩证法思想。他从农业生产中发现,植物的幼苗虽然柔弱,但它能从柔弱中壮大;当它壮大了,反而接近死亡(见《老子》第76章)。他认为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最好是经常处于柔弱的地位,这样就不会转为坚强,即可避免走向失败、死亡的结局。
  老子主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40章)。道的运动是向相反方面转化,“反者道之动”,即物极必反。那么,人应当如何做?“弱者道之用”,柔弱谦和就是“道”的具体运用。老子对此有详细的论述。他问天下最坚固的是什么?一般回答:几个人合抱的大树也许是最坚固的,他的回答则是:不然。水才是最坚强的,表面柔弱,处于卑下地位,其流动不舍昼夜,有时甚至会摧毁一切。人应当像水一样,所以《老子》第8章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文字可译为:“最高尚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争利;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诚实,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不犯过失。”
  “上善若水”,老子称之为“无为”原则,“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道法自然”原则在人生哲理中的体现或具体运用。“上善若水”在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如:人愿意把自己摆在“卑下”的地位吗?“自视甚高”是人之常情,处处自觉自己只是平民百姓中的一员,并非易事。愿意和社会的弱势群体做朋友吗?不受攀龙附凤、依靠权势观念的束缚,而自愿为弱者呐喊奔走,才真正领悟了“上善若水”的真谛。生活中谦虚谨慎,诚实守信,从水的流动中吸取智慧的启示。如果肩负重要责任,能不走极端,不搞大起大落吗?“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16章),“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48章)、“治人、事天莫若啬”(《老子》第59章),“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60章)、“为无为,事无事”(《老子》第63章)等,都在告诫人们不要强作妄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不折腾”。在名利面前,能淡然处之吗?能堂堂正正做人吗?这些都可从“水”中获得启示。
  老子所说的“柔弱”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人道”应当效法“天道”,一是指要有包容天下的宽阔胸怀。
  “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看来,“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天之道不言而善应,天之道不召而自来。”(《老子》第73章)即:天之道不争而善于获胜,不说而善于回应,不召而自动到来,是自然而然的。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73章),天道包含一切。在治理国家上,“圣人”依据“天道”,也就是“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49章);当政者“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第9章)。人们无论做什么,都是随其自然,不要勉强、强求,保持平静淡泊的心境。
  为政者要有包容天下的宽阔心怀。《老子》第16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意思是:“认识‘常’(即常道),才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才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担当首领;担当首领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就是‘道’;符合‘道’,才能长久。”
  将“柔弱”的这两方面内容综合起来,就叫做“常德”。“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28章)意思是:“虽然知道什么是刚强,却安于柔雌,甘作天下的沟溪。甘作天下的沟溪,永恒的‘德’永不相离,重新回到纯洁的状态,像个婴儿。”《老子》之所以被称为《道德经》,因为它的主旨论述了“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的“贵柔”人生哲学。因此,老子哲学没有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其“道法自然”的理论阐述了人认识的某些局限性,提醒人们谦虚谨慎,对自己的才智不要过度自信,以为自己了不起。他从反面论证,“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第20章)。意思是:“世人都那么明白,我却这样糊涂。世人是那么精明,我却在一旁沉闷。……世人都有一套本领,独我又笨又无能。我跟世人不同,在于我找到了根本(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思想认识是消极的,但从事物的辩证发展角度分析,它却时时提醒世人不要张扬,保持头脑清醒,谨防事物向坏的方面转化,把握“道”的大体,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也许这并非消极悲观,而是一种清醒剂!
  同时,在中国古代,老子的“贵柔”思想对人们的养生理论和实践也作出了贡献。这要作专门的分析,这里从略。
  总之,老子的“道”论思想和“贵柔”思想具有内在的联系,“贵柔”的人生哲理是老子“道”论思想在人生领域的体现和延伸,也揭示了“道”与“德”的密切关系。在此,我在任继愈先生《老子绎读》的基础上,谈若干体会,供各位朋友参考。谢谢大家!
  (说明:陈战峰根据张岂之先生2009年1月1日上午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所作学术演讲整理。)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0:17:48 | 只看该作者
对《论语》的不断重读
——谈几种不同的《论语》注本

商友敬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要知道他为什么伟大?就应该读他的著作了解他的思想。孔子一生“述而不作”,死后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将他一生重要的谈话编成“语录体”的《论语》,这部书两千年来,人们不断地“重读”,有数不清的注本,我们要学习了解他,到底应该读哪一种本子呢?我个人读过的《论语》注本,迄今为止,只有四种,现在一一讲来,供读者参考。
    南宋儒学大师朱熹的《四书集注》,是明清两代最权威的经典读本,每一个孩子进学校读书,识了字之后,首先读的就是这部书,其中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非但正文要背得滚瓜烂熟,连注都要背得出,因为科举考试八股文的题目都是从这里出的,马虎不得。但自从辛亥革命之后废止读经,此书就从学校里渐渐淡出了。而到了四十年代,我读书时学校里用的早已是白话文新课本,家里偏偏还要让我补上这一课,勉勉强强地读过一遍《四书》本文,注就顾不上了,也不过就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但其中有些名言,以后在别的地方见到,也能知道这是孔夫子说过的。
    后来,教书了,心里有点慌,想想自己连《论语》都没有认真仔细地读过一遍,怎么站得住讲台?赶快补课,买了一本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中华书局版)这才感觉有点“入门”了。这部书有这么几个好处:一、文字上疏通整理得干干净净,杨伯峻是语言学大师杨树达的侄子,也是古汉语文字训诂方面的大家。他治学严谨,按当时的学术水平,能讲的都讲清楚了。二、为了减少读者的难度,还作了语体文的翻译,更便于理解文本。三、为了使读者进一步研究探讨,更将文本一万多字中的不同字词,包括所有的虚词和实词,编成《词典》,也就是把每个字词的出处和用途都解释清楚了。四、我能体谅的是这位老学者的苦心孤诣,在五六十年代的艰难处境中,他尽量谨守一个语言学家的本分,对孔子的思想不作自己的阐释和发挥,处处留有余地,不容易啊!这里还应该介绍杨伯峻的其他著作《孟子译注》和《左传译注》,他还写过一本《文言虚词》后来扩写为《古汉语虚词》,对我们语文教师都十分实用。
    我感激这本《论语译注》的是,它让我初步明白孔子到底是个什么人,《论语》是本什么书。
    “文革”后第一个对孔子作出比较公正评价的,我以为是李泽厚先生发表在1980年第二期《中国社会科学》中的长篇论文《孔子再评价》(后收入《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他的基本观点有六个:一、孔子维护的周礼,本是周公建立的氏族贵族的规范化制度,其中包含了原始的人道和民主遗风。二、但历史向来是在悲剧性的二律悖反中行进的,文明的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必将消失的氏族社会中的人道意识却构成了孔学的中心。三、孔子以“仁”释“礼”,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创举,为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奠下了始基。孔子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代表。四、“仁”的四个层面:(A)血缘基础,(B)心理原则,(C)人道主义,(D)个体人格。四因素的相互制约,构成有机整体,其精神特征是“实用理性”。五、最为重要和最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情感原则,它是孔学、儒家区别于其他学说或学派的关键点。六、强调情感和理性的合理调节,以求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不需要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激情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在此岸中达到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二十八年后再来掂量这些观点,我还是同意的。
    九十年代,李泽厚在海外写了一本《论语今读》,先后在大陆的安徽文艺出版社和三联书店出版。他这部书也是有注有译,更多了一样“记”。他说:“‘记’者,我的评论札记和解说也。它们长短不一,品类不齐。或讲本文,或谈哲学,或发议论,或表牢骚;或就事论理,或借题发挥;并无定规,不一而足。可能这倒符合《论语》本身体例,也符合我反对建构哲学体系的主张。当然所有这些札记,仍然围绕今日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来展开。”——对我而言,读李著的《论语今读》,重点就是读他的“记”,看看他是怎么理解和发挥的。
    这里不妨举一个例子:“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在“记”中说:“就认识论说,与康德所说的‘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几乎同一思路。这一道理至今不过时。东海西海,此心相同,此理相同。叶适《习学记言》说:‘其祖习训故,浅陋相承者,不思之类也。其穿穴性命,空虚自喜者,不学之类也。士不越此二途也。’汉学宋学,国粹西髦,古今同慨。”
    由此一例,可见一斑。李泽厚的“记”为《论语》的解读迈出了更重要的一步,就是在文本的注释之外,更有了读者(此处指李泽厚本人,亦可称“第一读者”)自己的意见,这也打开了对经典阅读的新的空间,不再是朱熹式的“恭读”,自下而上的膜拜式的训诫式的阅读;也超出了杨伯峻式的以文字训诂解说为主的“解读”。它的好处我以为有两点:一是对古人包括孔子和历代注家,非但有了“同情的理解”,还以平等的地位和今日的思路发出“一家之言”。犹如我们今日教师在听了别人的课之后所作的“评课”,这才是真正的阅读;二是对今日的读者(我称为“第二读者”)更有启发,就是以《论语》的文本为核心,展开“四方面的对话交流”,即①孔子及其弟子,②历代注家,③“第一读者”李泽厚,④“第二读者”即《今读》的读者。受了他的影响,今日的读者也能独立自主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当然首先要认真细心地读过文本本身。
    我原以为,对《论语》的解读,到李泽厚可以“观止”了,不料,二十一世纪,杀出了一匹“黑马”(或不如说是“黑狗”)——李零的新作《丧家狗——我读〈论语〉》。任何读者看到这个书名都会皱起眉头,但是就我而言,读着读着,眉头解开了,心也顺畅了,尽管他有些话“冲”了一点,但总体而言,是一本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力作”,值得向老师们推荐。
    李零是北京大学的教授,这部书是他在北大的讲稿。怎么起了这么一个刺眼的书名?是“生意眼”吗?未必,我以为其中自有他的深意。他在《自序》中说:“什么叫‘丧家狗’?‘丧家狗’是无家可归的狗,现在叫流浪狗。无家可归的,不只是狗,也有人,英文叫homeless。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孤独。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在这本书中,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什么‘内圣外王’。‘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明明白白写在《论语》里面的(《述而》7.34)。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将圣’,当即被孔子否认(《子罕》9.6)。读我的书,你会明白,为什么孔子不接受这个荣誉,而他的学生一定要给他戴上这顶帽子。我宁愿尊重孔子本人的想法。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丧家狗。这才是真相。”——我以为这样说没有错,也正是我心目中的孔子,真孔子。
    至于“丧家狗”三个字的来历,只要读过《史记·孔子世家》的人都知道。如果用白话来说就是:“公元前492年(距今正好二千五百年),六十岁的孔子,颠颠簸簸,坐着马车,前往郑国,和他的学生走散。他独自站在郭城的东门外等候。有个郑人对子贡说,东门外站着一个人,脑门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却像丧家狗,垂头丧气。后来子贡把他的话一五一十告诉孔子,孔子不以为忤,反而平静地说,“形象并不重要,但说我像丧家狗,很对很对!”所以,李零说:“孔子绝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但遍干诸侯,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他的晚年,年年伤心。丧子,哀麟,回(颜回)死由(子路)亡,让他哭干了眼泪。他是死在自己家中——然而,他却没有家。不管他的想法对与错,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宿命。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似乎对“丧家狗”三个字并不怎么在意,孔子本人说“然哉!然哉!”崇拜孔子的司马迁也秉笔直书。倒是今人很在意,甚至很气愤。也许是今人对“狗”的态度有了点变化。
    李零说:“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
    李零这部书的篇幅很大,对《论语》每一章每一节都作了解说,相当于“注”——文字的解释、“译”——语句的疏通和“记”——自己的理解和发挥。全书前有四篇导读,后有三篇总结,这是我读到的“集大成”而又有独特见解的最有功力的《论语》读本。
    不妨选择一段来看看。
    还是那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的解说是:“这是讲学和思的关系。学像吃饭,思像消化,一样不能少。光吃饭,不消化,不行;光消化,不吃饭,也根本不可能。‘殆’有危殆之义,有困乏之义,有疑惑之义,学者有不同解释。杨伯峻说,以《诗·小雅·节南山》的‘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己,无小人殆’为例,主第一义,翻译成没信心。何(晏)注主第二义,王念孙、王引之主第三义。这里,罔是迷惘,学而不思,会越学越糊涂,问题不大。思而不学,当然很危险,也会穷竭,也会糊涂,说起来,好像都通。但这两句既然是互文见义,似乎还是以第三义为长。学而不思,顶多是不明白;思而不学是脑子空转,自己把自己绕在里面,那可是大糊涂。”
    同样一段话,前举李泽厚的说法,是放在东西古今的哲学思想的领域来解说,因为他是哲学家;李零不同,他是古文字学家,又是考古学家,他手上还有古今各家注释解说《论语》的不同说法,最后加以权衡,认定这个“殆”字还是应理解为“疑惑”,根本就在于“互文见义”这四个字——不懂“互文”,很多古文就难解。
    我读了李零的这部书,觉得有几点是比前人高明的:
    第一,李零是考古学家出身,对古文字和古代文献十分熟悉,无论甲骨钟鼎,还是最新出土的竹木简牍,他都通晓,因而对夏商周(至少是商周)三代的历史文化相当熟悉,而孔子又生活在这“前三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东周。李零的优势是可以把孔子放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作近距离的观察和理解,因而比较真实可靠,他的见解可信度比较大。
    第二,李零又是生活在今日的学者,他写过不少“学术杂文”,他研究孔子至少可以超越传统的“尊孔读经”派的保守浅陋,更可以无视三十年前“批孔”派的疯狂愚昧。现在不管什么人,一说起传统文化就赞之曰“博大精深”,这四个字简直就像故宫三大殿上挂的“正大光明”匾额,一见了它就显得我们普通老百姓“渺小浅陋”,这就一下子让自己跪了下去。《论语》可以学,应该读,对孔子更需要接近和了解,但是不能以宗教信徒的态度来膜拜。我们从李零的这部书里可以学到:孔子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们也是普通的人。如果我们生活在春秋时代,也可以向孔子求教,也可以与孔子切磋学问探讨真理;孔子如果生活在今天,也可以在课堂上为我们传道授业释疑解难。
    第三,李零这部书,不过是诸多《论语》解读本中的一种,里面有许多个人的见解,我们可以同意,也可以反对,更可以讨论。从这一本出发,我们可以上溯前人的著作,也可以读到后人的续作,也许将来还有更多更新的著作出现。
    既然知道了孔子的伟大也明白了《论语》一书的经典性,不断地重读是必要的,也是极其有趣味的。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日常功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5:43 , Processed in 0.0772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