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专家刘发建先生网文汇览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23:34:45 | 只看该作者
刘发建教学《鲁迅是谁》

    也许是4月23日的《与孩子们一起玩汉字》一课反响比较好吧,11月23日我第二次来到杭州的“千课万人”观摩会,执教了《鲁迅是谁》。这原本需要80分钟的一个大型综合实践课,在杭州压缩到40分钟。实际上,只上了35分钟,因为前面的老师拖堂,我上课的学生就是上一节课的孩子,他们没有休息的时间,我一上来,支持人就宣布上课。我一看孩子们个个面露难色。大家都要尿尿,憋急了。
    这哪成呢!我不得不宣布孩子们休息五分钟。孩子们顾不得数千人的大型观摩会,一窝蜂的冲向厕所。看着孩子们从厕所一身轻松的回来,我也心安了。
    下面是江苏何伟俊老师的现场课评。收录于此。


                                   悬置后的建构


                 ——刘发建教学《鲁迅是谁》评析


  刘老师教学《鲁迅是谁》,是一节让学生走进鲁迅、亲近鲁迅的课,是一节推荐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小学生鲁迅读本》的课。小学语文教师像大学教授一样,拿着自己的书教自己的学生,刘老师当属第一人。刘老师真牛!


  一、鲁迅是谁。鲁迅的争议,鲁迅的褒贬毁誉不是来自鲁迅自身,而是来自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等外在因素。


       鲁迅不会变,是人的观念、视角、意图在变。我们的心不纯,我们的眼不纯,我们怎能看到一个真实的鲁迅?鲁迅的文字和精神遗存不应该成为利用的存在,应该成为研究的对象、学习的对象。正如校园里流传“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学生的这三怕,不是文言文、写作文、周树人惹的祸,而是考试惹的祸,是我们的教学惹的祸。像今天刘老师教学《鲁迅是谁》,学生轻松学习,不用考试,怎么会怕周树人?


  鲁迅是谁?鲁迅就是鲁迅。


  二、刘发建是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刘老师关注了鲁迅作品教学这一现象,由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这样的智慧、敏感和追求令人钦佩,同时给老师们以启示。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刘老师的专业发展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从现代社会看,刘老师为社会创造和提供了可供消费的文化产品。刘老师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也能做出自己的事业来,也能找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空间。这种来自底层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研究和实践才是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的希望。这样的研究越多,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品位才能得到提高。


  刘老师用儿童的视角和人性、人情的视角理解鲁迅的作品,并实践于课堂教学之中。(参读《参会指南》第22页刘老师的文章:《亲近鲁迅,温暖生命》)


  刘发建是谁?一位研究和实践对小学生进行鲁迅作品教学研究且颇有成就的小学语文教师,一位自觉的思想者和行动者,一粒落地生根的麦子。


  三、刘老师用什么方法教鲁迅——悬置和建构。


  悬置,是现象学的方法。悬置,即把对事物的成见、概念搁置起来,直接思考现象本身。这种哲学方法类似于老庄哲学的“无”中生“有”。无,不是没有,而是腾出一个空间;有,是“无”这个空间里生长出来的。正像屋子里塞满了东西就没法再放进物品一样,杯子如果不是空的就无法盛水,人的脑子里如果塞满了先入为主的概念和成见,就不能产生新的认识和思想。为了把学生对鲁迅认识的成见“悬置”起来,刘老师一上课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说说鲁迅是谁?


  生:著名的文学家。


  生:革命家。


  生:文化人,很伟大。


  生:著名的思想家。


  生:浙江绍兴人,笔名周树人。


  师:你们说的是别人的鲁迅,不是你自己心里的鲁迅。我们继续上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再来说你心里的鲁迅。


  看看,学生认识的鲁迅,都是概念化的鲁迅,都是别人的鲁迅;与自己无关,与自己的理解无关。这就是成见。刘老师告诉学生,这不是你自己心里的鲁迅,不能作为你对鲁迅的认识,这就是“悬置”。“再来说你心里的鲁迅”,这就是“悬置”后的“建构”。


  建构,是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建构,就是通过对自己原有经验和当前信息的选择,产生新的理解。刘老师为学生建构新的对鲁迅的理解,提供了如下的信息。


  1.看鲁迅的几张照片:


  小时候的照片。


  成年照片。


  上海鲁迅纪念馆的雕像。


  抽烟的照片。师(插话):鲁迅还爱吃零食,在口袋里放糖果什么的。


  鲁迅画的无常鬼图片。


  鲁迅画的猫头鹰图片。


  鲁迅画的老鼠成亲图。


  鲁迅设计的北大的校徽。


  通过形象丰富的图片,帮助学生建构多姿多彩的鲁迅的形象。


  2.百草园里的鲁迅。


  出示幻灯片,百草园(上图片下文字)。学生听老师朗读文字同时欣赏图片。


  师:听完后,和你幼儿园的生活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受。


  生:鲁迅自由,快乐。


  生:鲁迅在大自然玩游戏,而我们只能在教室里做游戏。


  通过老师的朗读,还原少年时代活泼、顽皮的鲁迅,拉近鲁迅和学生的距离。通过比较,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原来鲁迅小时候和我们小时候一样,是好玩的,是可爱的。


  3.三味书屋里的鲁迅,和我们一样调皮,聪敏,有鬼点子。


  4.当哥哥的鲁迅。兄弟之间有时也会有矛盾,有争吵。


  5.当儿子的鲁迅,也有令母亲心烦的事。


  6.当丈夫的鲁迅。刘老师出示了两幅大象图,原来是鲁迅写信给许广平的“署名”。鼻子翘着的大象,表示高兴;鼻子低着的大象,表示心情不好。他称妻子为“小刺猬”。


  这是个富有情趣的、浪漫的丈夫。


  7.当爸爸的鲁迅。在这里,刘老师花的时间比较多,教得比较充分。出示鲁迅抱儿子的图片。带着学生诵读鲁迅抱儿子时哼的儿歌:小红,小象,小红象;小象,小红,小象红;小象,小红,小红象;小红,小象,小红红。


  刘老师讲小海婴5岁时吐鱼丸的故事后问学生:如果你的妈妈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与鲁迅处理的方法进行比较,体会到鲁迅是个理解孩子的父亲。刘老师教育学生做像鲁迅一样的父亲,给孩子说出理由的机会。这其实是一种尊重的教育。这种教育非常重要。我们的文化里,我们的教育里太缺少尊重了。尤其是对孩子,对陌生人,对普通人的尊重。


  8.当邻居的鲁迅。鲁迅向邻居讲绍兴乡下女人吵架的故事:一个是剪刀阵,一个是茶壶型。剪刀阵:女人,两腿叉开,两手叉腰,脖子伸长;茶壶型:男人,一手叉腰,一手伸直。(一学生模仿女人做动作,老师模仿男人做动作)学生感受到,鲁迅是个风趣的人。


  通过上面的这些对学生来说是新的信息,学生在心里建构了新的鲁迅的形象。教学的最后,刘老师问学生:这个时候,你心中的鲁迅怎样?


  生:慈祥。


  生:童心。


  生:爱国。


  生:是个平常的人和我们的心一样。


  生:小时候调皮,长大是作家。


  生:好的父亲。


  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


  比较刚开课学生对鲁迅的理解,尽管还有些概念化,但是,鲁迅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得到了新的建构。


  形象大于思想,世界大于概念。给孩子丰富的鲁迅形象,让孩子走进鲁迅真实的心灵世界。相信,鲁迅会在孩子的心里复活。


  (江苏 何伟俊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23:35:43 | 只看该作者
触摸鲁迅的童心

刘发建





  紧紧把握鲁迅的这颗童心,是我们引领孩子走进鲁迅文字最关键的一步。但是,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这个童趣的层面,那是远远不够的。
  《少年闰土》是节选自鲁迅自传体小说《故乡》中的一段插叙文字,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收录的鲁迅作品。从文章的结构来看,《少年闰土》虽然是一个节选的插叙片段,但结构却精巧完美。文章开头安排的“月夜瓜地刺猹”这幅静谧神异的图景,不仅凸现了闰土“机敏勇敢”的少年形象,而且巧妙地打开了“记忆的大门”,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鲁迅所描绘的奇异世界,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然后慢慢地按照“盼闰土—见闰土—识闰土—别闰土”的顺序娓娓道来,故事最后在一句“但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无尽思念中悄然结束。看似水注东海的无痕与自然,却和文章的开头那一段神异的画面脉脉相通,这种首尾情投意合、一脉贯底的完美结构,应该是孩子们学习写回忆文章的典范。
  当然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还是鲁迅塑造的“闰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从他“五行缺土”的土名字来历,到初次相见时“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和见人怕羞”的土气外貌,再到后来的带有浓重乡土俗语讲述的“稀奇故事”,也就是抓住了名字、外貌和语言三个方面的特点,刻画了一个勇敢、能干、见多识广的乡村少年,刻画了一个浑身上下散发出泥土般淳朴芳香的少年闰土,土得质朴,土得纯洁,土得可爱,土得富有魅力。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很有味道的文字:“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在语义的理解上,孩子们不明白鲁迅到底要说什么。30年前不知道,30年后也不知道,却又无缘无故地说像小狗。这段文字如果我们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阅读鲁迅作品的态度。其实,这里的两个破折号,正是鲁迅写作上的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挑脱”(即在写作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让一部分意思含而不露,故意造成句意不连接、不完整)。鲁迅在这里含而不露的意思就是——不知道,瞎猜知道,其背后隐含着一种强烈的“想知道”的愿望,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把我们平时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不知道但又迫切想知道”这种欲罢不能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引导孩子们细细品味鲁迅文字上的这些独特味道,能够有效培育孩子们对鲁迅作品的好感。
  解读文本,尤其是解读名家名作,我们首先就要把名家名作当作一般的作品来对待,否则我们就很容易犯“先入为主”的毛病。语文教学一旦主题先行了,孩子们创新学习的大门就此关闭。我们并不能因为鲁迅是大文豪,在孩子还没有真正领略过鲁迅的文字魅力之前,就把一个伟大作家的牌子竖在孩子的面前。这样只能在孩子的心底种植麻木,恰恰与鲁迅的“立人”思想背道而驰。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你可以带着虔敬之心阅读鲁迅。但这个时候,我们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思考,因为孩子是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字,鲁迅的文章到底有怎样的滋味,还得从阅读《少年闰土》开始。
  虽不能说鲁迅的文字很适合孩子的胃口,但《少年闰土》的确是孩子们进入鲁迅精神世界的一扇绝好窗口。教学鲁迅,我们又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名家名作的品析。我们知道,鲁迅的作品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之所以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或缺性,不单纯是站在文字的角度来思考的,而是文字的背后蕴含着独特的鲁迅精神和思想。所以,从一定层面上讲,《少年闰土》的教学,担负着“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启蒙任务。
  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一切的教学都必须是建立在儿童的思维水准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那么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博大深邃的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能否与我们的儿童语文融为一体?如何融为一体?
  长期以来,鲁迅在中小学语文课堂的遭遇可以说是“叫座不叫好”,近年来有的人甚至提出“把鲁迅的作品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拿下来”,说什么“人在三十岁以前是读不懂鲁迅作品的”。显然,这种要求孩子“读懂鲁迅”的教学定位就是有失偏颇的。
  造成尴尬局面有多种原因。客观上,鲁迅文字的独特内涵,深刻而不易体察。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古今中外能够穿越时空的经典文字,他们的内涵都是深刻而独特的,都是需要慢慢品味的。学习经典不可能像学习时文那样轻松简单。一个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长期以来习惯性地对鲁迅进行“贴标签”式的“政治图解”。比如“我”在听了闰土讲的那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后,深情地感叹道:“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原本是一个孩子从心底里发出来的,对自由、玩耍、亲近大自然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渴望真心伙伴,这样的童心真情表白,对伙伴的羡慕、敬佩和好奇之心的倾情倾吐,这些真情和当下的孩子们的心情是完全共鸣的。“我”的渴望,就是同学们的渴望;“我”的心声,就是课堂里孩子们的心声。鲁迅的文字穿越近一个世纪的时空后,仍和当下的孩子心灵相通,童趣相映。但长期以来,我们却置文字中“我与闰土”水灵灵的童真和课堂里孩子们火辣辣的童心于不顾,一味地要孩子们去体味所谓的“鲁迅对黑暗社会和封建教育的不满与控诉”的冷冰冰的深刻含义。
  北师大王富仁教授说,如果我们突破了“学习鲁迅等同于接受某种附加于其上的观念”这种机械的认识,鲁迅作品恰恰是好懂的,“因为鲁迅的作品里,充满着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感受事物的方式,与普通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在现代文学中,像鲁迅这样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作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这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直感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
  所以说,没有童心是无法亲近鲁迅的。鲁迅撒落在《少年闰土》文字中的童心与童趣是随处可见的:“我日日盼望新年”中那种对闰土热切期盼的眼神,“我和闰土不到半日便熟识了”的一见如故,“我和闰土短暂生活”的亲密无间,“我和闰土分别时”无可奈何地大声哭喊……这些天真烂漫、可掬可捧的童趣,是多么撩拨孩子们的心扉呀!和这样的真情文字接触,孩子们的心底会油然而生一种“久违的相遇相知感”。
  紧紧把握鲁迅的这颗童心,是我们引领孩子走进鲁迅文字最关键的一步。但是,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这个童趣的层面,那是远远不够的。最近几年,不少老师在千万次的碰壁之后,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机械解读鲁迅”的教学思维,把教学的眼光锁定在“可爱的闰土形象和我与闰土间的亲密关系”上,就闰土教闰土,把鲁迅的文字视为一般意义上的回忆性文学作品。不能站在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高度来教学《少年闰土》,剥离了鲁迅精神和文化的教学,显然是对鲁迅作品文学价值的缩水。这种“浅化鲁迅”和过去那种“膨化鲁迅”都是一样在削弱鲁迅文化的价值。(《亲近鲁迅》,刘发建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6日第8版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23:38:29 | 只看该作者

走过20
——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故事
刘发建


新年的脚步又近了。


前两天整理书房的时候,翻出一本《恋》的小相册,里面收藏的都是我和自己教过的学生的一些毕业照,生活照。
        有好些照片都泛黄了,看着那些曾经熟悉的娃娃脸,却有很多叫不出名字了。但那些已经远去的生活,却在眼前一幕幕鲜活起来……



合上相册,一抬头。啊,20年了!

20
年的青春岁月,在小学语文这个讲台,我留下了一些怎样的故事?
我的第一堂课
        弹指间,从教20年了。朋友见面,有时爱问一句,你上了那么多的课,哪一节课最难忘?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他——那节课——20年前我第一次站上讲台的那节课。

1988
年的秋天,我们12个同学到东北街小学五(1)班见习。一周时间,先听课,后上课。我分到一节语文课,执教《铁人》第二教时。在初为人师的那份兴奋激动中精心备课后,上课铃一响,随着孩子们齐声喊道“老师好”,我就被“紧张”彻底吞噬了——懵了。背台词一样地照教案叽叽呱呱往下讲,一会儿工夫,讲完了。一看时间——才上了半节课。心一乱,就开始汗涔涔。一时也不知哪来的灵感,我突然抓住文中“悔恨”一词,莫名其妙地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悔恨是什么意思?铁人悔什么?恨什么?哪里看出他悔?哪里看出他恨?怎样读出铁人的悔恨?……


后半节课,就围绕“悔恨”一词,放开手脚,信马由缰,几乎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课后导师王老师微笑着说,小刘,你的“悔恨”真精彩。我羞愧地解释:那是我没办法了,瞎弄弄的。王老师说:正是因为教案上没有,才显出你的机敏和智慧。
        王老师一直慈爱地看着我,微笑着,我就觉得这个慈爱的微笑中似乎还有秘密。王老师接着说:小刘,你教案很快上完了,我不替你紧张。当你把高珊叫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我真的替你捏一把汗。
        我赶紧问,高珊是哪个孩子?
        王老师说,就是坐在我旁边第二排的剪短发的女孩子。
        哦,她就是高珊?
        我当时脑海里就浮现出了女孩的形象,她坐在前面,上课听得非常专注,两只眼睛黑溜溜的闪光。我说,我请高珊回答了几个问题,她都回答的很好呀!而且我发现她还主动举手了好几次。
        心想,难道高珊是个特别的女孩吗?
        王老师,笑得更神秘了:小刘,高珊这个孩子我教了快五年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张嘴,别说在课堂发言,哪怕和同学说话,我都没有听见过。她说话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一点印象也没有。有几次我试图引导她慢慢学会发言,想听听她的声音。但她站起来不是沉默,就是流眼泪。当你今天叫她站起来时,我紧张了。但奇迹却在你的课堂发生了。我真的不相信跟前站着落落发言的是高珊,这真是个奇迹。
        哦!我心里一惊,原来高珊是如此内向的一个女孩?不听王老师的这一番话,我是丝毫感觉不出高珊的异样。我之所以多次叫高珊发言,是因为她坐在前面第二排,听得很专注,好像很欣赏我这老师的样子。课前我也没有和高珊接触过,连她的名字也是听了王老师的谈话才知道的。如此内向的一个高珊,为什么在我的课堂表现的那样自然大方、聪慧可爱呢?
        王老师没有给我答案,到20年后的今天,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人生的第一课还没有结束,又一个奇迹随后发生了。
        见习结束后的一天下午,几个孩子来到我们师范学校,手捧着一叠作文本。原来王老师让孩子们写了一篇《记一位见习老师》的作文,孩子们就把作文拿来让我们见习老师批改。一听说孩子们写的是我们自己,都喜出望外。我们12个见习生很快就瓜分了45本作文——大家都急切地想看看自己在孩子眼里的为师形象。
        我正在埋头欣赏孩子眼中的“刘老师”,其他同学手里的作文本陆陆续续地都送到我的桌上——他们都失望了,他们翻遍了所有作文,都没有找到自己。全班45个孩子竟然写了45个“刘老师”。那一刻,我成了众人妒忌的对象;但那一阵,我没有心思去体会大家的妒忌了,我完全沉静在孩子们眼中的“刘老师”的字里行间。那种幸福,直到今天,还在幸福着我;直到今天,我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达那种幸福。
        这样的故事,似乎只有在小说中才能出现。却这样突然而又自然的发生在我的身上,直到20年后的今天,我也没有想明白其中的缘由——也许,我和孩子特别投缘吧。
        毕业后,我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落到湘赣边界最偏远的一所村小。分配时,我没有任何要求,因为我天真地坚信——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我的快乐。
20年,虽然从湖南到了浙江,换了一所又一所的学校,但我一直站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讲台,也许就是了有某种信念的缘故吧。
《人民教育》的 偏爱

2005
年第12期的《人民教育》,以“语文,该如何面对那一段历史”为话题,用7个页面刊发了我的《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实录和相关教学评论。随后在年度综述中,因为《狼牙山五壮士》课例的广泛影响,评为《人民教育》2005年度三个年度人物之一。
        这是我公开发表的第一个课堂。在此之前,虽然在多种刊物发表过10多篇论文,但没敢想在《人民教育》这样的刊物上发表我的课堂。在我的心目中,那是只有魏书生、李吉林、周一贯这样的教育大家才能登台的刊物。即便是在今天,对《人民教育》持可望而不可及这种心态的普通老师也是为数不少的吧。
        但今天的我,不再把《人民教育》看得遥不可及了。

2006
10月,我的第二个课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当年《人民教育》第19期以5个页面刊出。在随后的第21期又以“教育,如何保持一份儿童视角”的话题,用6个页面开展讨论。这个课堂在语文界被视为“鲁迅教学”的一个里程碑。
        我似乎和《人民教育》结缘了。 20089月,我的《将相和》课堂实录再次在《人民教育》第18期刊出,当年第24期又围绕《将相和》组织了专题讨论。


一个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4年时间,三个课堂登上《人民教育》,累加起来的页面,半本《人民教育》有余。这在绍兴,浙江,乃至全国,也算一个特例吧。
        如果说,2005年的《狼牙山五壮士》和2006年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因为契合了我们教育领域的重要主题,2008年的《将相和》再次刊出,朋友们都觉得有点“诧异”了,甚至我自己都感觉到《人民教育》从赖配根到施久铭等几任编辑对我的“偏爱”。除了“偏爱”,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解释了。
        《人民教育》到底偏爱我什么呢?
        《人民教育》封面有一句“一本注重思想含量的杂志”的广告词,“思想含量”四个字特意用红色标识。编辑们大概就是偏爱我的课堂的“思想含量”吧。
        我有一个习惯,每逢新学期的第一课,我都会多花点精力,以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开端。2005年春节之后,第一课就是《狼牙山五壮士》。新年第一课遇上这样的“老经典”,的确有点为难。读“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跳崖”,孩子们要发笑,读《卢沟桥的烽火》,有的孩子高喊“要感谢日寇”,读《刻骨铭心的国耻》,有的孩子高喊“我们也来一次东京大屠杀”……而此时又四处传来《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被新版教材删除的信息。为什么这样的红色经典,会遭遇孩子们的搞笑?为什么这样的民族英雄不能赢得孩子的敬意?为什么面对严肃的历史,我们的课堂会丧失理性?
        经过缜密的思考,我自觉地舍弃了“渲染血腥、世袭恩仇”的传统教学路子,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历史,面向和平,咀嚼五壮士身上爱人民胜过爱自己生命的“民族大爱”英雄气质。课堂获得了成功。赖配根编辑在年度综述中这样评价:“教育要从儿童出发,教师要有儿童意识,这是时代的旋律。唯其如此,学校才不会驯化出无心无肝的“狼”,而是培养出情感丰富、富有童心、懂得爱人也值得人爱的公民。这就是刘发建和他的课例带给我们最有价值的思考。”

2006
年《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则是因为我连续听了几个老师上了这个课感觉很不舒服。文本原是周晔作为侄女在鲁迅逝世10周年的时候,对伯父的深切怀念。“鲁迅”这个名字在文本中只出现3次,而充满情亲的“伯父"36处,可我们为何对36声“伯父”的声声怀念视而不见?伟大的鲁迅为什么不能赢得孩子的青睐?我们能不能先放下鲁迅的伟大,而选择鲁迅的温暖?
        在听了学校一个青年教师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我发表了意见,大家就要求我再来上一次。但不知何故,我备好了课,听课研讨的事却没人提起了。我就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自己班级执教。实录整理出来在网上一挂出,就引发了广泛的好评,被大家视为鲁迅教学的一次突破。

2008
年,学校派给我一个徒弟,师徒结对要上一节课。按照正常进度就是《将相和》,徒弟选择第一课时,我就上第二课时。以最简朴的讲故事方式,把孩子们带到文字的深处,孩子们睁大了发现的眼睛,陶醉在阅读历史故事的生命快感之中。文字是有门路的,引导孩子沿着这些门路走到文字的内部,孩子的生命才能通过阅读与文字内涵建立有意义的连接。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怀有赤子之心的成人,都是睁大了发现的眼睛看世界。我试图摆脱传统的“求证式阅读”,回归到最原始的“发现之旅”,获得了成功。
        常常听到有朋友说,我的课堂总是能出新意,说我有创新意识。在这个呼唤创新的时代,朋友的评价似乎是一种褒奖。但本质上说,我是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人,我从没有谋求我的课堂与众不同的意识,我仅仅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从人性出发,进行一番真实的思考,更多的是呈现一种真实的还原。
        这些课堂,都是源于我的思考,真实的独立思考,扎根于日常教学的真实而严肃的思考。
        细心的朋友不难发现,这三堂课都是家常课,因为只有家常课,才是我们教师独立思考的最佳土壤。
        从某种角度讲,若说我的课堂有那么一点闪亮的思想,就是因为我远离了那些“专业比赛”,剔除了一些权威思想的干扰和传统思维的束缚,长期扎根日常实践的田野式生长,保持了最为可贵的独立性——这就是恩师周一贯老师所说的“田野品性”。
        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舞台,每天的课堂都是思想奔放的田野。问题是,我们自己会不会主动去思考。
        帕斯卡尔说,“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而人类的全部的思想源于思考,而思考的根基在于“独立”。一个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哪怕一天到晚地思考,也是与“思想”不搭边的胡思乱想。孕育“独立思考”的土壤,就是生活,就是日常教学,就是每天的课堂,就是和孩子的每一句真实的对话。
        常常有朋友问我,你经常这样思考累不累呢?
        我说,在教学中遇到了困惑,通过独立思考解决了,不但不累,反而获得了一种解放。如果面对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不加以思考,长期困扰,那才是累。
一个教师不一定要成名成家,但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全部尊严所在。培育独立思考的未来公民,也是教育最神圣的职责。
我与鲁迅

2009
2月,我的第一部个人教学专著《亲近鲁迅——落地麦儿童语文课堂》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鲁迅启蒙教育”专著。

2009
3月,我和钱理群老师合作编著的《小学生鲁迅读本》由广西师范大学处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面向小学生的鲁迅读本。

2009
6月,绍兴鲁迅纪念馆为我的这两本专著隆重举行了首发式。
        恍惚间,我一夜就成了吃鲁迅饭的人。很多朋友在祝贺我的时候,都夸我选择鲁迅这个课题的智慧。其实,这和智慧无关,我的教学和我的生命与鲁迅相遇,是一种缘分。
        大概是2005年冬至2006年春,我观摩了近10位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里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伟大的鲁迅,孩子们却始终麻木的不知如何去亲近这位高高在上的伟人。这10余次的刺激,我就开始追问自己:鲁迅真的是这样的吗?
        就在我开始怀疑的时候,学校的一次教研活动,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又选择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伟大的鲁迅”又一次刺激了我,在评课的时候我把自己的怀疑、思考和盘托出。在老师们的怂恿下,就有了后来我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次为了验证鲁迅与孩子的真实距离,为了验证我对鲁迅的把握是否准确到位,事前没有试教。因为当细细地品读文本之后,发现鲁迅和孩子们有太多的相通点,我发现了一个幽默风趣、温情和蔼的鲁迅。后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事实上也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课堂实录在人教论坛一挂出,就受到网友们的热切关注。网友们的多角度教学评论,把鲁迅教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高潮。这是我第一次在课堂用心去体验鲁迅。

2006
年的10月,在纪念鲁迅的这个秋天,《人民教育》赖配根老师安排了两期专题刊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课堂实录和教学评论。不可否认,“鲁迅”让我第一次尝到了“甜头”。只是这个甜头,对我来说,来得有点太迟。在此之前的10多年,我们一直在课堂里吃鲁迅的“苦头”。
        第二次走近鲁迅,也是2006年的秋天。那是10月,绍兴第二届“越派语文”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一般在本校举行的教研活动,如有我上课的安排,我是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上课,除非组织者有指定的课文外。我当时使用的是景山教材,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正好是《少年闰土》。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我翻开桌上的台历:1019。明天是1019?我的心突然一蹦。这不正是先生的祭日吗?那一夜我真的没有安睡,是无法安睡。在先生离去 70年后的日子里,能和先生故里的孩子,一起学习先生的文字,这是怎样的缘分啊?
        第二天的课堂,一开始我没敢说出这个特别的日子,但我的内心一直处于亢奋之中,既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不安,又有一种莫名的镇定。那天借班上课的孩子比较紧张。但是整堂课,我始终显得异常的镇定从容——我似乎觉得先生就坐在我的课堂里,他正微笑着侧首看着我和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在课的结尾,我告诉孩子们这个特别的日子,希望他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课后去阅读鲁迅的《故乡》,去思索“我”和“闰土”的之间的隔阂。
        课后老师们的反应是强烈的,因为大家都是绍兴人,都是鲁迅先生的后人。他们说,《闰土》上了无数次了,听了无数次了,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一种亲近鲁迅的温暖感。这种温暖感,不仅仅是绍兴人有。
        一周之后,我应邀到上海华东师大执教《闰土》,在场的每一位师生都被鲁迅的文字深深打动。课后,一位来自云南的特级教师拉着我的手说:“刘老师,鲁迅的《闰土》我是第一次读懂呀。读懂了鲁迅,也就读懂了我们自己。”是呀,走进鲁迅,我们才能时时反顾,事事反思呀。鲁迅所向往的,正是我们所向往的;鲁迅所思考的,正是我们需要深深思考的。

2006
年,鲁迅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北京等地的高中语文课本出现了鲁迅的《阿Q正传》被金庸的《雪山飞狐》取代。作为一个绍兴的语文教师,我心里十分清楚,之所以这样,但最实质的原因就是“中学鲁迅教学”的失败。
        小学语文中的鲁迅教学同样面临着困境。小学语文中的鲁迅会不会也有一天也被别的东西所取代?我能不能把“初识鲁迅”主题单元的四篇课文全部开发出来?
        凭着我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闰土》两个课例成功开发的经验,我坚定自己的设想和开发将有较大的价值。但摆在面前的难题是,要系统的开发鲁迅教学课堂,必须要对鲁迅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和全面的认识。
        2006年冬,我开始有意识地学习有关鲁迅的研究著作。这些学习,逐渐地增进了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与认识,帮助我慢慢地走近鲁迅。 2007年的暑假,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县图书馆度过,翻阅18卷的《鲁迅全集》。虽然不能页页细读,但也对鲁迅有了一个大概的全面了解。特别是鲁迅那记账单式的日记,他与许广平之间俏皮生动多姿的情书,极大的丰富了我对鲁迅的认识——鲁迅的生活原来也是如此琐碎平凡,他的内心原来也是如此丰富多情。   

2007
年的秋天,我又一次和鲁迅相遇。1019,我和华东师大的孩子一起游历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若没有缘分,怎能在这样的日子里与先生重逢?
        鲁迅的《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我一年要读上好几次。我也常常对我的朋友说,要多读《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特别是一个语文教师,能够从这里看到自己的丑陋。
        我不是鲁迅研究的专家,但我从近年来的学习和思考中,我发觉鲁迅就一直是从儿童的生命中汲取力量,直到他生命的结束。一直保持儿童的言说方式。儿童是最没有奴性的生命,所以鲁迅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童身上。“去奴性,复人性”,这是鲁迅先生一生的所有努力。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一生的追求,这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先生,让我身上的奴性一点点退去,让我的人性一点点复苏。这是一种多么温暖的苏醒呀!
        前几天,师范的班主任荣老师打来电话,他说收到了我寄给他的书,向我表示祝贺。荣老师说,你是 86()班的骄傲。我说,我们班人才济济,同学们都比我有作为,班里男同学还在小学当老师的就我一个了。荣老师说,发建,20年干一行,也就你一人呀。教一辈子书的人很多,像你这样一辈子研究教书的人太少了。
        老师说的是真话。一个人,一旦把坚持的品格铸就为生活的习惯,把研究的习惯转化为一种生存方式,不论他从事哪一个行业,他的人生都会充满希望。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也会有精彩的人生故事。
        如今,在绍兴这块文化的热土上,幸运地得到了恩师周一贯先生的厚爱,就像是一只上路的鸭子,我也终于可以幸福地蹒跚前行了。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7:16 , Processed in 0.0593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