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资料链接:
试论临摹碑帖的科学方法
【摘要】:本文阐述了书法临摹的意义,指出临摹碑帖为学习书法艺术的规律,亦是书法创新的坚实基础。又总结了临摹碑帖的科学方法:首先是选择优质碑帖,通过读帖观察分析,获得感性认识,奠定临摹基础;其次是变换格临模式,初涉学书领地;第三是遵循临摹程序;第四是抓住汉字偏旁规律特点,从偏旁入手综合训练,知一反三,提高学书效率
|
图为麻老正在研习书法。 |
| “晨依古砚临碑帖,夜坐青灯读史经。”家住和县城,已届古稀之年的麻朝炎老人数十年来笔耕不辍,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今年74岁的麻朝炎,6岁时从私塾师描红瘦金书,后临颜柳。而立之年,师友指点迷津乃研读书论,系统临习碑帖,逐年积累课字过百册。40多岁时,向当代草圣、诗书画三绝的林散之请教,因不赞成书习行草,而专历小楷。花甲之年,麻朝炎老人退休后,更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书法上,初唐楷、继宋行、入魏晋、溯汉隶、大小篆并甲骨,再北魏而至明清,当代维黄宾虹、林散之、于右任三家,以为不师古不足以创新。麻老说:“研习书法是一种自我修炼的过程,只有吃透传统才能创新。”
记者在麻老家看到,麻老夫妻俩住在一个60多平方米的简宅内,家里没有空调,一间大的卧室成了麻老的书房,而麻老几乎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这间房内度过的。麻老说:“退休后,很多人都忙于麻将桌上,荒度岁月。而我作字既不疗饥、复不解渴,旨在警示世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苏龙鹏 刘咏平 摄影报道
|
~看看启功先生怎么说
学写字有次序,怎样入门,从前有许多的说法。有些说法,我觉得是最耽误事情的。首先说是笔得怎么拿,怎么拿就对了,怎么拿就错了;腕子和肘又怎么安放,又怎么悬起来。再说是临什么帖,学什么体,用什么纸,用什么格,等等的说法都是非常束缚人。写字为什么?我把字写出来,我写的字我认得,给人家看人家认得,让旁人看说写得好看,这不就得了吗!你要怎么样才算“合法”呢?
关于用笔的说法,我们下一章再解剖、再分析。现在我们先从入门得用什么纸说起。从前有一种粗纸,竹料多,叫元书纸,有叫金羔纸。小时候用这种纸写字非常毁笔。写了没几天,那笔就秃了。坏了,是纸上的渣子磨坏的。还有一种,是会写字的人,把字写在木板上,书店的人按照这字样子,把它刻成版,用红颜色印出来,让小孩子按照红颜色的笔道描成墨字,这样小孩子就容易记住这个字都是什么笔划,什么偏旁,都用几笔几划。这种东西打从宋朝就有。这写字样大都是“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我小时候还描过这种红模子。还有的写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类的词语。都是用红颜色印在白纸上,让孩子用墨笔描。词儿是先选那些个笔划少的,再逐渐笔划加多。这除了让小孩子练习写字之外,还帮助小孩熟记这些字都共有哪些个笔划,这是一种。再大一点的小孩就用黑颜色印出来的白底墨字,把它搁在一种薄纸底下,也就是用薄纸蒙在上头,拓着写。这是比描红高一点的范本,这种办法无可非议,因为小孩不但要练习笔划,练习书写的方法,还要帮助他认识这个字,巩固对这个字的记忆。
再进一步就是给他一个字帖,把有名的人写的,或者是老师写的,或者家长写的,或者是当代某些个名人写出的字样子,也有木板刻印出来的,也有从古代碑上拓下来的,比方说欧阳询《九成宫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又比如像颜真卿《颜家庙碑》呀,《多宝塔碑》呀,柳公权《玄秘塔碑》呀等等,这种字多半不能仿影,因为比较高级、珍贵,如果用纸蒙着描,容易把墨漏下去,把帖弄脏,多半是对着帖看着它描,仿着它的样子来写。这办法人人都用。我们现在随便来练字,也都离不开临帖。比如我们得到一本好贴,或某一个人写的我很喜欢,不妨把它摆在旁边,仿效他的笔法来写,可以提高我们的书法水平。但是这办法有一个毛病,总不能写得太像,因为眼睛看到的时候,感觉上觉得是这样,比如“天”两横,我觉得这两横的距离是多宽,头一笔短一点儿,第二笔横长一点儿,第三笔这个撇儿撇出去从哪儿到哪儿个地方才拐弯,这个捺的捺脚又怎么样了,摆在什么地方,这都是看起来容易,写起来难。赶到都写完了,拿起来一比,甚至于把我写的这个字与帖上那个字摞起来,对着光亮一照,那毛病就露出来了,相差太多了,几乎完全不一样了。这样就有些人越写越灰心,没有兴趣了。说我怎么写得老不像呢?它总是不能够那么逼真的。因此就有许多的说法。
清朝有一个特别主张读帖,他说“临帖不如读帖”。临帖是用眼睛看着效仿它的样子来学,读帖是拿眼睛看着这个帖,理解这个帖,心理想着这个帖,然后拿笔不一定照这个帖就能够写出来。也许说这个话的人出这个招的人他能做到,但是他做到的时候是多大岁数,是他到什么程度的时候才做到这样的,这个谁也不知道。也许已经写了多少年,自己成熟了,然后就说我是这么看一看就能理解可这个字,那就是程度不同了。我们也有这个时候,比如说,我是在街上看到某一个牌匾,某个名人写的一个牌匾,看着很好看,自己心里也很想效仿他用笔的那个意味来写,可是他那个匾挂在铺子上头,我不能说给人家摘下来,那个时候照相又不那么方便,像现在拿个小照相机,老远你都可以把它照下来,那时候不容易。那么这个时候仿效,就等于读帖之后背着来临这个帖。这是不得已的事情,还要看什么程度。你想小学生你就让他去读那个帖,这话都是不实际的。说这个话的人叫梁同书,是清朝乾隆时候的人。他写的字你看不出来是有意临哪一家哪一派,他就那么写。他有一个论书的文章,有两句话,说“帖是让你看的,不是让你临的”。这句话我给他改一个字,这个帖是让“他”看的。他要看我管不了,他已经死了,他爱看不看我管不着,但是我只凭着看脑子记不住,我不拿手实践一下,没法子印证这帖是怎么回事情。
还有一个临碑临帖存在的问题。在从前印刷术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的时候,不管多大的名家的笔迹,都仗着把它刻在木版或石头上,然后椎拓下来,这就变成了黑底白笔划的字,这时不管刻工刻得多么逼真,一丝都不走、一丝都不损失、不差样子,但是多高明的刻工、多讲究的拓本,它也只有那个字的外部轮廓,里边墨色的浓淡,也就是用笔的轻重,墨的干湿就无法看到了。拿笔一写,拉下来之后笔就破开了。开始墨还多的时候,毛笔还拢在一起,到了笔墨末端笔头就散开了,这种地方特有名称管它叫“飞白”,因为它不完全是黑颜色了。干笔破锋所谓飞白的地方是最容易表现出(被学的人看出)写字的人用力的轻重、墨蘸的多少(这一笔蘸的墨写到什么地方墨就没有了、少了)。这种地方是很有关系的。你要是照相制版,看起来就明白得多了。这一笔所用的力,是哪一点最重、哪一点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在刻本上,你多大本领的人,你也没法子看出这些过程来。
不同的碑、帖,笔划有刻得精致,有刻得粗糙的。我们看唐朝刻的碑,就非常的仔细,后来石头磨光了、笔划磨浅了,这样的不在少数。看唐朝的碑最早的拓本,刻出不久时候的拓本,那是比较精致的。魏碑,北魏的碑特别像龙门造像,那写造像记,在墙上石洞里头刻的时候,是用力气在上锤、凿,这样就费事很大。结果刻出来的笔道,现在我们看龙门造像,每一笔都是方方正正的,两头齐,都是很方很方的,一个一个笔划都是方槽。这样写字的人就糊涂了,怎么回事呢?他不知这个下笔究竟怎么就能这么方呢?我们用的笔都是毛锥(笔有个别名叫毛锥子,像个锥形,是毛做的),用毛锥写不管怎样,总不同于用版制。用排笔、板刷写字下笔之后就是齐的,打前到后这一横,打上到下这一竖,全是方的。但是写小字,一寸大的字,他不可能用那么点儿的板刷,像画油画的那种小的油画笔来写,若都用那种笔来写,也太累得慌,太费事。所以就有人瞎猜,于是用圆锥写方笔字又有说了,说是笔必须练得非常的方。我已经见过好几个人,他们认为这写个字必须写得方了又方,像刀子刻的那么齐。我心里说,你爱那么方着写我也管不了,与我也没关系。别人每分钟可以写五个字,他是三分钟也写不了一个字,因为他每一笔都得描多少次。这种事情我觉得都是误解。
碑上的字,给人几种误解,以为墨色会一个样,完全都是一般黑,没有干湿浓淡,也没有轻重,笔划从头到尾都是那么写的。还有一种就要求方,追求刀刻的痕迹。清朝有个叫包世臣的,他就创造出一种说法来,说是看古代的碑帖,你把笔划的两端(一个横划下笔的地方与收笔的地方)都摁上,就看它中间那一段,都“中划坚实”,笔画走到中间那一段,都是竖硬而实在。没有人这样用笔。凡是写字,下笔重一点,收笔重一点,中间走得总要快一点,总要轻一点,比两头要轻得多,两头比中间重一些。在这个中段,你要让它又坚又实,怎么办呢?就得平均用力,下笔时候是多大劲儿,压力多大,一直到末尾,特别走到中间,你一点不能够轻,一直给它拉到头。“中划坚实”这东西呀,我有时开玩笑跟人谈,我说火车的铁轨,我们的门槛,我们的板凳,我们的门框,长条木头棍子,没有一个不是中间竖实的,不坚实中间就折了。这样子要求写字,就完全跟说梦话一样。
我说这是用笔的问题,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胡造出来的一种谬论、不切实际的说法呢?都是因为看见那刀刻出来的碑帖上的字,拓的石刻上的字,由于这个缘故发生一种误解。这种误解就使学写字的人有无穷的流弊,也就是说所临的那个帖它本身就不完备。这不完备是什么呢?就是它不能告诉人们点画是怎么写成的,只给人看见刀刻出来的效果,没有笔写出来的效果,或者说笔写出来的效果被用刀刻出来的效果所掩盖。碑和帖是入门学习的必经之路,必定的范本,但是碑帖给人的误解也在这里。现在有了影印的方法就好多了。古代的碑帖是不可不参考的,但是我们要有批判的、有分析的去看这个碑帖。入门的时候不能不临碑帖,而临碑帖不至于被碑帖所误,这是很重要的。
|
|
怎样写魏碑 -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6月1日)
丛书名: 名家书法技法丛书
平装: 13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30532251
条形码: 9787530532256
尺寸: 25.8 x 18.6 x 0.8 cm
重量: 299 g
怎样写魏碑 - 作者简介
孙伯翔,1934年11月10日出生,天津市武清人。当代著名书法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著有《孙伯翔书法集》、《孙伯翔书画集》、《孙伯翔谈艺录》等。现为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法进修学院教授。
刘运峰,1963年4月出生,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人,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传播学系主任。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传播学会编辑出版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天津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编著有《书林独语》《鲁迅佚文全集》《鲁海夜航》《鲁迅序跋集》《鲁迅自选集校注》《孙伯翔论》《孙伯翔谈艺录》《文房清玩——笺纸》《鲁迅先生纪念集》《鲁迅书衣百影》《鲁迅全集补遗》《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
怎样写魏碑 - 内容简介
《怎样写魏碑》主要内容简介:清乾、嘉之后,考据风炽,碑学大兴,学者士人摇旗呐喊、政要硕儒推波助澜,或考订源流,或躬身临池,魏碑书法的光芒方照彻寰宇,使人们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一时访碑者众,习碑者夥。赵之谦、包世臣、康有为、梁启超、李瑞清等皆为一时之选。
怎样写魏碑 - 目录
怎样写魏碑
一、魏碑的类别及其艺术特点
(一)魏碑书体的类别
1.北魏时期的摩崖
2.北魏时期的墓志
3.北魏时期的造像记
4.北魏时期的碑碣
(二)魏碑的艺术特点
二、魏碑的笔法、结构和章法
(一)魏碑的笔法
(二)魏碑的结构
(三)魏碑的章法
1.摩崖类
2.造像类
3.碑刻及墓志章法
三、写魏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怎样临习《始平公造像记》
一、《始平公造像记》的艺术特点
二、《始平公造像记》的笔法
(一)《始平公造像记》的用笔特点
(二)《始平公造像记》的点画举例
1.点
2.横
3.竖
4.钩
5.撇
6.捺
三、《始平公造像记》的结体
(一)由方趋扁
(二)抑左扬右
(三)变方为纵
(四)端正居方
四、临写《始平公造像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怎样临习《张猛龙碑》
一、我的临碑体会
二、《张猛龙碑》的笔法
(一)点
(二)横
(三)竖
(四)撇
(五)捺
(六)钩
(七)横转竖
三、《张猛龙碑》的结构
(一)以方变纵
(二)以方变扁
(三)让左移右
(四)本方自变
(五)错落合宜
(六)反结之法
四、《张猛龙碑》的艺术特点
五、《张猛龙碑》笔法解析
附:张伯翔先生临魏碑作品选
《始平公造像记》之一
《始平公造像记》之二
《云峰山论经书诗》
《张猛龙碑》、《爨龙颜碑》局部
《司马悦墓志》局部
《观海童诗》局部
编后记
我友李金河论天津孙伯翔
http://www.yingbishufa.com/YANJIU/gd_034.htm
孙伯翔乃当代碑书第一高手。魏碑书自清末至今名家可数:康有为、赵之谦、张裕钊、李瑞清、曾熙、陶浚宣及徐生翁等。成功者如:康、赵、徐,毁誉参半如张、李、曾,近于失败者如陶。碑书不外方笔、圆笔、方圆结合、碑帖结合等几种路子,况大兴于清末,历史留下的开创空间足够大。碑书大家问世时间间隔之短史上所无。孙伯翔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于书坛靠一手纯而又纯的魏碑书,孙氏之成功在于用笔——方笔。其方笔震撼人心的力度颇大。在孙之前写碑书者“使笔如刀”能够自然切斩出见棱见角的碑质点线者无,多为做作或能力不及,故孙氏在魏碑风格史上是具开创之功的大家。虽然孙氏仅于笔法之功即可立足于书坛千古,然称其大师则稍差一步耳:孙氏于结字、书风开创远不及笔法高标,主要得法《龙门二十品》中之《始平公造像记》、《张猛龙碑》,或参赵之谦法,常合古人辙路,己意不多。其书尝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有过一段激进的“变法”阶段,惜其未能继续开拓,因何?碑书开拓须有极高之学识、眼力与超常之胆气,开创之初不免有种种不足,遂批评声雀起,于是将孙氏开拓之念压住,乃大憾也。后又皈依《始平公造像记》,结字之开合移位种种富于生气的意趣均让位于“复归平正”耳。于欹侧变化未敢深入,其一生结字之种种变化仅在于一平面上之部首笔画左右上下之平移变化,而不敢将字倾侧——孙氏之字无论变形多大无一倾侧笔也。细研孙氏近年作品,其结字取修长之唐楷意,少碑书之“宽扁”态,颇有疏古(汉隶、魏碑)亲今(唐楷)之意,其结字法冥冥之中唐法愈发占据主动,以较多唐法做入碑之基,取北碑方折之笔,合成书之清刚严整气貌,而古拙气渐亡矣,唐法入碑乃学碑大失、大忌也。孙氏书法无处不在的理性占据了书之大半,深层的平行、等距等唐法意识在其内心深处打上了愈老愈深的烙印。而奇拙之字则是在唐法规矩之内的种种变化,而非在上溯魏碑乃至汉隶秦篆这些朴逸造型气质基础上的变形。因为变形站在唐法和站在汉魏基础上表面上看有时“差不多”,其实这对于将书家书风推上一个更高的层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字少倾侧之法故书多失于自然,多“做”味。因何孙氏多行草笔意的书作则精彩四射?行草破规矩也。这一潜层的规范、造型意识是制约孙书未能进入化境之关捩。其钟心的圆笔魏碑《论经书诗》仅停留为摹习阶段,未能真正化入自己的创作中活用。方圆结合在其笔下其实是以方写圆,圆多难融。方笔易得规矩平正刚硬,圆笔易得变化活泼苍朴,孙得方失圆也。故孙氏立世之基在于方笔笔法,以笔法带动了结字风格的“中度”个性化,此为优长。虽然论文气不及康、赵,论胆量不及徐生翁,但仅笔法即可立世,虽然稍有些遗憾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