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思想和技术,都很重要--写给《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主编李玉龙先生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25:1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鸿雁长飞推荐的读者随想:
请允许我把一首十四行诗送给大家,并借此开始我的发言。
有一缕沉思去追寻
有一抹厚重做专题
有一筐故事在场景
有一点灵犀于方法
有一方天地在课堂
有一腔豪气打底色
有一串解析铺路径
有一串脚印连行者
有一道眼光看海外
有一席谈吐围茶座
有一丝牵挂回家园
有一壶温暖送朋友
也许,这十四行诗,在大家的眼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也许,这十四行诗在大家的心里只能泛起细小的涟漪。但如果我告诉大家,这十四行诗浓缩了一本杂志的十三个专栏——追寻、地图、专题、场景、方法、课堂、学理、底色、路径、行者、海外、茶座、家园,你们是不是会感叹编辑老师们视角之独特、匠心之独运呢?搜寻一下我们的大脑,翻阅一下我们的记忆,可曾记得见过如此的新颖务实板块?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它,扑面而来的不仅有高屋建瓯的理性思考,也有清新淡雅的生动场景。为教育而歌,为教育而泣,这就是让我一见钟情又深深挚爱升华了我的专业生命影响了我的选择的《教师之友》。 《教师之友》是在我极度迷茫之时走到我的跟前的,曾几何时,在我朝气勃发的身影中隐藏着迷茫,在我阳光明媚的笑语里蕴含着惆怅。我是一个幸运者,虽然我不能用辉煌来形容近十年来我的教师生涯,但我也的确得到了各级领导和许多老师特殊的关爱,我拥有好多好多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我作为濮阳的唯一参加省优质课比赛,作为河南的唯一参加黄河流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和其他五位老师一起代表中国大陆几百万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两岸四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和港澳台老师同台做课,作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在华东师范大学接受培训,在培训班上我代表语文班和其他班的老师交流汇报研究成果,我亲自接受过小学语文界领军人崔峦、蒯福棣老师手把手的指导,所有这一切彰显着我的幸运。也正是因为这一份稀有的幸运,让我曾一度迷失了自我,我羡慕与我同龄的王崧舟、窦桂梅老师,但如那般的幸运有几人能够负载?所以,我苦闷,我焦虑,我觉得自己站在一座高高的山上,前进有路,但那条路不归我自己掌握。那份彷徨和苦闷是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 可以说,《教师之友》就是在我的对自身发展的思考的视角达到最低限度的时候向我走来的,是在我大脑中对自身发展超越之路走入绝境的时候向我走来的。 它的脚步是那样的轻盈和安静,但这安静和轻盈带来的却是金风玉露相逢般的惊喜和陶醉。我忘情地阅读李玉龙、薛瑞平、干国祥等一大批优秀的人那根系教育、滚烫于心、紧贴地面、向上生长的理想。这荡漾在他们心中的勃发的理想,在我这里却成了一道开启心智的大门,那“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时迸发出的学习和奋进的热望让我熔化在这一本薄薄的杂志中,熔化在了那一篇篇理性的思考和生动的场景中。于是我知道了什么是“沉醉不知归路”。于是,我第一次带一本教育杂志出差,于是,我第一次在人声鼎沸的肯德基餐厅,笑语喧嚣的公共汽车上忘情地阅读专业,我深深地感到我的教师生涯因《教师之友》的介入而精彩,我的专业生命因为《教师之友》的融入而厚重。 的确,走进《教师之友》,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变化首先体现在淡化了技术的复制,关注了思想的提升。 这里我所说的技术,很大层面上指的是教学方法。难忘记,过去的十几年间,我们为了准备一节公开课,几个老师在一起挑灯夜战想点子,夜不能寐找方法。你老我新、你新我创、你创我亮的方法构建,关注的不是学生的学习,而是听课老师和评委的眼球和掌声。做课老师亦步亦趋,唯唯诺诺,费力讨神地建构起了线段式、直线式、图形式课堂教学结构。直到前不久,一说公开教学,立即跳入我脑海的字眼还是技术。但是经过这许多年的搜寻、借鉴和实践,哪里还有那许许多多亮丽的技术可供我们复制?看看薛瑞平老师的《赠汪伦》、《猴王出世》,看看干国祥老师的《丑小鸭》、《斑羚飞渡》,我不能不深思,他们的课堂为什么如此精彩隽永,大相无形?范美忠老师《也谈对干干课堂的评价》一文帮我解开了心中的迷惑,他是这样说的: 干干的课堂,体现的是诠释的语文,所谓诠释的语文,就是回到了高度的个体性、主观性、多元性、不确定性、对话性、生成性以及开放性,从而跟个体生命体验相关,这种不确定性和生成性以及思想和生命气息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创造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 这是一段十分拗口的文字,在进行了六遍深入的阅读后,我开始反思我原来的教学出于哪一个层级,我开始在大脑中建构“诠释性语文”的轮廓——“高度的个体性、主观性、多元性、不确定性、对话性、生成性以及开放性”是他的特点,“不确定性和生成性以及思想和生命气息将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创造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是诠释性语文所表现出的鲜活的课堂形式。而这种课堂形式靠的不是技术的煽情,它的建构来源于老师大脑中对语文教学目的指向的认识,也就是说来源于他的思想。技术的学习是复制,而思想的建构却着眼于创造。建构教育思想远比复制教育技术更重要,这是我走进《教师之友》获得的首次思想的提升。 如果范美忠老师的文章建构了我对语文教学的再认识,那么,那一组对以魏书生、于漪、钱梦龙“那一代”的深刻批判则进一步冶炼了我的思想,让我也走进了自我反思的历程。 是的,教育的反思是一种艰难的行为,因为,每一种反思都要触及到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抑或是自己抑或是别人。对自己的反思是一种切肤之痛,对别人的反思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所谓的反思就是批判!1997年,因年少无知我与北京文学组织的那次语文讨论擦肩而过。时隔七年,我看到了《教师之友》发起的对“那一代”名师的批判,就在那一抹厚重的“专题”中,蔡朝阳、景诵、白尘、卢军几位三十多岁的新生代的老师首先刊发文章,尖锐的指出了三位已经被神化、圣化的名师的教学要害,言辞之激烈,确很是少见。文章一经发出,即引起轩然大波。我的阅读地点是在飞驰的火车上,我字斟句酌地读、沉静理智地思、和魏校长热血沸腾地议。那是一种怎样的阅读呀,那是一种融入血液的阅读,那是一种怎样的思考呢?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思考。反对的文章,赞成的文章,一线教师的文章,专家学者的文章,好读易懂的一读而过,百思不解的反复咀嚼,二十多篇文章的学习既是一个静纳百川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极度提升的过程。到现在,文章中很多很多理性的语言还洋溢在我的心头: “任何陈旧和过时的思想都不可能长久地顶住新的需要”的箴言,让我明白了,与时俱进对于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对他们并不缺乏尊重,只是对他们的综合评价需要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来沉淀,需要放到学术的天平上去考量”的思想,将送给我一双辩证的科学的眼睛,唐锋卢老师关于“复制式”语文能力的论述,让我警觉回首我的过去,陈亚东先生“范式”的解说又让我理解了批判对于科技进步、教学改革的重要。 二十多篇关于“那一代”的反思和批判,读得十分艰难,但艰难之中冶炼了我的思想,艰难阅读,值得! 走进《教师之友》彻底改变了我的阅读思路,这是在专业思想提升中生成的一个让我惊喜的“副产品”。解剖一下自己,我是最最不喜欢阅读专业知识的,每当拿到教育教学杂志,首先翻阅然后翻阅最后翻阅的一定都是教学案例,课堂实录,为的是偷得一点亮亮的技术。窃以为,多看课例也就如多背古诗一样,积累多了自然而然就达到了“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的境界。所以,才不去费力讨神地看那些所谓的教育理论。是李玉龙老师引我走进了理论的阅读的殿堂,他告诉我,一个老师,只有技术那会匠气十足,你的技术只有注入了思想,才能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于是,我读史金霞的自我解剖,我读茅卫东的反思批判;我读陈亚东的范式争论,我读唐卢峰的文化观察;我读叶澜教授的“生命课堂”,我读来自美国的黄晓星的主流、非主流教育;我让夏中义老师的科学精神纯净我的气质,我请肖川博士关于价值的认识引我走进教育的真义。这些文章的阅读难度非常大,但是我不敢放下手中的书,我不敢停下手中的笔。因为深深地明白,这些文章我之所以读不懂,是因为我的大脑中在这方面是空白,我相信,能读懂一点我的认识就会提高一点。在这一段时间的阅读中,我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是“啃书”。就这样,我陶醉在有坡度阅读的领域,六十度角、七十度角,八十度角的文章我都阅读了,都深入骨髓的阅读了:那字里行间密密麻麻的小字记录的是我的迷惑、我的反思、我的顿悟、我的感想、我的批判、我的计划。阅读反思反思阅读,数遍的反复以后,别人的文字就这样融入我的血液、我的生命,就这样真正的属于了我! 如此读的多了,我的眼睛也变得更挑剔了,我不再喜欢儿歌式的文字,我开始欣赏中学老师、大学教授的大气与沉静。小学、初中、高中,虽然学段不同,但却不存在教育思想的反差,有的只是同一思想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深度的差异。读这些高水平的文章,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高屋建瓯的妙处之所在。正如管建刚老师指导学生阅读写作时所说:学生要想写好作文,读书是必需的途径,但读什么书呢?首先,绝不是什么优秀作文选,因为,作文选上的作文是小学生写的,在老师的眼里是优秀,是满分作文,你读它,学习它,学七成只有70分,学八成只有80分。要想使孩子真正具有优秀的作文能力,一定要读真正的书,作家的书,流传已久的书。作家的书在老师的眼里是200分的。孩子读这种书,学五成也是100分。所以,我们老师也一样,应该读有坡度的文章,读流传已久的书。那样即使学五成,我们也可得到100分。 相当长的时间阅读专业,让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理性,我感到,有一棵大树在我的脑海中生成,但,遗憾的是,它每一次生成的都是一根或直或弯或粗或细或冲天或下垂的条条枝干,那粼粼的虬枝,让我感受到了苍劲挺拔的美,但我不怎么喜欢,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我喜欢枝繁叶茂,鸟语花香。而这些,我只有到名著中去寻找,让它们那历经时间的冲刷积淀下来的美丽的文字来为我的生命之树注入春天,于是,在这一种急切的企盼中生成了阅读名著的愿望。在薛瑞萍老师读书笔记的引导下,我开始观察鲁迅的《野草》,开始步入狄金森的诗园,我在《苏菲的世界》里徜徉,在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汲取营养。沉醉不归,乐此不疲。5月12日,在参观红旗渠回来的路上,伴着电视中美美的歌曲,我美美地陶醉于《茶花女》玛格丽特的绝世容颜和悲惨命运之中。反复的阅读震撼我心灵的段落,投入的背诵荡涤我思想的文字。“我是相信一滴水能反映大海的那种人。孩子是小的,但他包含着成年人;脑袋是小的,但它蕴藏着思想;眼珠只是一个小圆点,但它能一览无余的看到整个世界。”多么优美、多么富有哲理的文字,如果轻易地放走它们,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除却背诵无选择!就这样,不同名著中的不同名言在不同的地点、用不同的方式融进了我的思想,每融入一点,我都能感觉到心中的那棵满是虬枝的大树正在一片一片地生长出嫩嫩的绿叶。我开始体会到薛瑞萍老师的读书感受:名著渊深广袤,雄浑朴茂,如精金美玉,如高山大海,是一片沉睡的沃野,你在那里付出的每一份心力都将获得回报。 专业阅读必不可少,文学滋养尤为重要,如果把教育理论建构的看作骨架,那么文学阅读生成的就是血肉,骨架和血肉相依相偎,才能让我们拥有完整的生命。这是我在阅读中生成的深刻的感受。 有人说,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又决定了我们三年后的生活。 老师们,为了三年后我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为了三年后我不被社会、被时代、被学生、被我的孩子所淘汰,我把读书作为我今天的选择。我对自己说:在以后的日子里,即使蜘蛛网尘封了我的炉台,即使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会固执的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沉醉读书,相信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1:58 , Processed in 0.07124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