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英语后进生,就其个人成长来说,由于学科的基础与工具性,及将直接影响到对他们的后继教育、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与成才问题;对教育来说,关系到学科教学的平衡性与课程改革的重大战略和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对国家来说,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可见,研究英语后进生问题,成为当前教育常抓不懈的大课题。
基础课程改革已经7年多了,尽管《课程标准》和教材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英语后进生并没有减少。我所在的学校,近几年来英语成绩60分以下的人数比例逐年增加,很多教师都抱怨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要想改变这种教育质量低下的现状,后进生的转化是关键性问题。
英语学习困难学生是一个繁杂的异质群体。异质性给学困生的鉴别、诊断、干预带来很大的模糊性。为了对诺大的学困生异质群体进行准确诊断和干预,使研究更具科学性,我们将英语学习困难学生划分成若干同质的四类亚群体。同时,由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的复杂性,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家庭、学校、社会。在转化学困生方面,有许多工作是教师无能为力的、爱莫能助的,如父母离异,应试教育等等,但教师在转化学困生方面起的作用又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应着重从教师教育方面来研究如何转化学困生。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英语学困生的界定
英语学困生—指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差,不能进行独立思考,作业常常完不成或出错较多,英语测验成绩经常处于落后地位的智力正常的学生。(有智力障碍的学生不在研究范围内)
(二)确定被研究对象
笔者所任教两个班级各20名后进生
(三)理论学习与研究
笔者认真学习了布卢姆动态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既承认由于差异而出现的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又相信认知水平和各种能力的互相补偿性。充分认识学习困难学生与其他同龄学生一样所具有的人格的独立性和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只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方法,绝大多数学生可以脱困。这些理论对实验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潜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本课题的研究采用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包括:
①文献法:学习有关理论和文献。查阅国内外英语学困生问题研究的有关文献,学习有关英语学习心理研究的著作。
②访谈法:抽取几种不同类型的有代表性的后进生谈话,收集信息。
③实物分析法:如抽查后进生各个阶段的英语试卷和作业进行分析。
④问卷调查。
⑤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
(五)对英语学困生的分类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采用上海市教课所《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经验,对英语学困生这一个繁杂的异质群体,以能力和个性特征两个维度表征个体的心理特点,划分成若干同质的四类亚群体,使每一类别最大限度地同质化,最低限度地异质化。
类型
| 能力与个性特点
|
Ⅰ.暂时性困难
| 能力没有偏常,观察力中上水平;个性特征指标均在中上水平
|
Ⅱ.能力型困难
| 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低;个性特征指标为中等水平,坚持性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
Ⅲ.动力型困难
| 能力基本没有偏常;个性特征指标水平基本偏低(包括动机、意志、自我意识等),焦虑水平偏高
|
Ⅳ.整体型困难
| 思维、言语能力低;动机、意志等水平低
|
1、暂时性困难学生
这类学生能力和个性特征没有偏常,但他们在学习行为上存在不少问题。他们的学习困难往往由于个人得了疾病、家庭的变故(如父母闹离婚、生病),亲子关系紧张,家庭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师生关系紧张,社会不良影响(如网瘾),交友出现问题(早恋或哥们义气)或品德滑坡等原因导致学习困难。其主要特征是:因特殊原因不能上学,或在学习中精神不振,课堂活动时缺乏积极、紧张的思维,缺乏主动、兴奋的感情投入。疲劳、懒散,有的表现为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同时带有思想品德行为上的不良倾向,心理状态不稳,闹情绪或消沉。这部分学困生比较复杂,在学习困难方面表现为阶段性或局部性的较多,还需教师作进一步亚类分析,根据不同亚类特点及时采取不同的措施。相对地说,这类学生的学习困难程度较轻,工作做得及时比较容易转变,如果错失时机,会使这些学生的学习困难继续加重,而成为稳定性学习困难。
2、能力型困难学生
能力较差是他们学习上的主要障碍,表现为:理解慢,学习总是死记硬背,不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形成知识结构,从而造成理解能力差;遇到知识的迁移题、综合运用题就难以应付,缺乏去粗取精,举一反三的能力,更不能在学习中实践中运用知识。但他们的动机,意志水平不低,这是他们身上十分宝贵的尚未开发的动力资源。如果教育者对这些学生嫌弃或一味训斥惩罚,不去帮助他们分析具体的知识障碍和技能障碍,不去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甚至把他们的学习困难归之为学习态度、动机,效果会适得其反。
3、动力型困难学生
这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机不足所抑制。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制力,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求甚解,这部分学生心理脆弱,耐挫能力差。教育上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其学习动机是对这类学生教育的关键问题。
4、整体型困难学生
这类学生的能力差,动机、意志、自我意识等水平低,大多是由于小学阶段持续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学习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长期的学业失败使他们经常受到教师、家长甚至同伴的否定评价,使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对自己缺乏自信,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这类学生所占比例不多,但这类学生学习困难程度比较严重,教育上,除了改善课堂教学,还必须摸清他们的知识起点和障碍点,制定个别教学计划和目标,针对其知识与技能薄弱之处予以强化训练,这类学生在班级教学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常规的教学计划,内容与他们的学习水平相差甚远。个别补救教学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种过渡性教学策略。
以上四种类型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动态变化的。类型内部的同质和类与类之间的异质只具有相对意义。在一定条件下,暂时性困难会变为稳定性困难,局部型困难会变成整体型困难,反之亦然,就整体型困难学生来说,追溯他们的学习历史不是一下子什么都差的,而是有一个变化的起点和过程。
(六)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各类英语学困生进行鉴别和教育对策研究
1、发放调查表并统计结果:
类型
| 你认为造成学生英语成绩不好的原因
| 肯定打“○”,否定打(×)
| 教师
肯定
| 学生
肯定
| 家长
肯定
|
Ⅰ.暂时性困难
| 1、某个章节知识没掌握衔接不上,后来索性放弃
|
| 65%
| 51%
| 57%
|
2、家庭环境影响
|
| 31%
| 27%
| 22%
|
3、与老师或同学关系紧张,情绪受到干扰
|
| 21%
| 25%
| 24%
|
4、上初中后某个时期迷上游戏机或网吧或其它
|
| 58%
| 27%
| 47%
|
Ⅱ.能力型困难
| 5、学英语已经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成绩就是不好
|
| 35%
| 37%
| 50%
|
6、老师讲时就懂,自己做作业时就不会了
|
| 75%
| 72%
| 60%
|
Ⅲ.动力型困难
| 7、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不学英语都无所谓
|
| 60%
| 24%
| 34%
|
8、师生关系紧张,对该科所以不感兴趣
|
| 18%
| 20%
| 12%
|
9、学英语很少有成功感(如得到老师表扬等)
|
| 52%
| 54%
| 57%
|
10、贪玩,学习上懒惰,自我约束力差
|
| 75%
| 64%
| 66%
|
11、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学生不够完全理解
|
| 77%
| 64%
| 67%
|
Ⅳ.整体型困难
| 12、小学时英语基础就不好
|
| 77%
| 43%
| 45%
|
13、老师、家长或同学有时嘲笑学生
|
| 6%
| 10%
| 10%
|
14、学生确实没有信心学好英语
|
| 62%
| 39%
| 38%
|
15、身体不够健康,注意力不够集中,记忆力困难
|
| 29%
| 27%
| 33%
|
从表一,表二,表三统计数据分析:
1、在回答“某个章节知识没掌握衔接不上,后来索性放弃”这一问题时,回答“肯定的”教师是51%,学生是51%,家长是57%。肯定都超过一半的现象说明:(1)英语学困生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如能根据他们的实际组织教学,教能适应他们的认知水平和速度,就可以避免产生学习上的障碍。(2)、对若已产生某些认知障碍或情意障碍的学生,如果教师能及时反馈,调节教学,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他们排除这些障碍,则这种障碍就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3)、学生在先前学习中的障碍如不及时排除,必然为后继学习带来困难,使学习过程无法继续有效地进行,因而会使新的困难不断产生。(4)学生学习障碍和困难的积累,会使局部的、暂时的困难成为全面的、稳定的困难。学习上处于稳定困难状态的学生就是真正含义上的学困生。
2、回答“老师讲时就懂,自己做作业时就不会了”这一问题时,回答“肯定的”教师是75%,学生是72%,家长是60%。这些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也引起我们深深地反思:(1)能力型学困生占有很大比例。(2)英语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英语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英语知识结构只有通过学生本身的内化才能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英语认知结构。(3)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启发引导,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想,让学生讲,让学生议论,让学生练,让学生验证,帮助学生正确建构自己的英语认知结构,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还是杜郎口中学校长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过手一遍”。
3、回答“学英语很少有成功感(如得到老师表扬等)”这一问题时,回答“肯定的”教师是52%,学生是54%,家长是57%。说明动力型困难学生和家长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在英语学习上获得成功感。(1)有人说,“成功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往死里夸”,虽然过份,但不无道理。不是“学困生”没有闪光点,而是教师缺少发现闪光点的眼睛。(2)创设成功的机会。教师让这些学困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如一位名师的成功经验之一是降低压轴题分数,小测验前悄悄辅导试题内容,这些做法减少了学困生考试的焦虑,让他们找到了成功感,从而获得了学习上的自信。(3)树立同类型成功的榜样。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4)在自身进步中体验到成功。要求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同自己的过去比,个人的进步则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会的举左手,不会的举右手”的故事就是老师帮助这些习得性无助的学生跳出怪圈的天才般的应用。
4、回答“贪玩,学习上懒惰,自我约束力差”这一问题时,回答“肯定的”教师是75%,学生是64%,家长是66%。说明学生和家长都有把学业搞好的积极愿望,也有自我反思的辨证意识。但老师高达75%的肯定回答多少让人担忧,就是老师把学习差的原因都推到了学生的身上,而对自我批判的意识还不如学生和家长。
5、回答“小学时英语基础就不好”这一问题时,回答“肯定的”教师是77%,学生是43%,家长是45%。教师与学生的回答悬殊最大,很值得思考。除师生归因偏差外,确实有一个原因,上到初中后,学生没有得到学法指导,没法适应知识渐深,课程倍增的初中学习而形成学困生确实占一定比例。从而形成稳定的学困生尤为惋惜痛心。
6、回答“上初中后某个时期迷上游戏机或网吧或其它”这一问题时,回答“肯定的”教师是58%,学生是27%,家长是47%;回答“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不学英语都无所谓”这一问题时,回答“肯定的”教师是60%,学生是24%,家长是34%;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师生相差如此巨大。从德威克的归因理论来看,学生认为学业失败的原因不是玩游戏或上网,也不是不感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而是其他的原因。而教师则把学困生学业失败的原因几乎全部推给学生,这两方面不同的归因倾向,深深值得每一位老师去思考。
(七)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提出转化教育对策
学困生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家庭、学校、社会。但从以上调查表综合分析,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大多数与教师的教学直接有关,可见,要转化英语学困生,成功有效重要的方法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我仅从教师教育方面提出转化英语学困生策略。
三.课题研究成果:
(一)通过课题研究,我的教育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通过课题研究,我获得了转化英语学困生策略。
1、充分认识转化学困生的意义。
转化学困生就其个人成长来说,关系到享受教育平等问题、身心健康发展问题、家庭和谐幸福问题;对教育来说,关系到课程改革的重大战略和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对国家来说,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2、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学困生的共性,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呢?(1)找到闪光点并夸张表扬,有人说,成功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往死里夸,虽然过分,但不无道理。不是“学困生”没有闪光点,而是教师缺少发现闪光点的眼睛。(2)创设成功的机会。教师让这些学困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还有其他办法就是把总分提高到150分,或分A/B卷,或同一试题分层次检测或小测验前悄悄透露试题内容给学困生,这些做法减少了学困生考试的焦虑,让他们找到了成功感,从而获得了学习上的自信。(3)树立同类型成功的榜样。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4)在自身进步中体验到成功。要求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同自己的过去比,个人的进步则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会的举左手,不会的举右手”这故事就是老师帮助这些习得性无助的学生跳出怪圈的天才般的应用。
3、学会喜欢学困生。
对于学困生,说句实话,想说爱你不容易。但教育方面确实在开了一个不大不小大玩笑。教育心理学中有个叫互悦机制,就是若老师不喜欢学生,学生也不喜欢你,而他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取决于老师的讲课水平而是很大程度取决于他对老师的看法或老师对他的态度。卡耐基的继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小时候卡耐基是远近闻名的坏男孩,9岁时继母进门,父亲 就说他是全县最坏的男孩,也许你明天会被她用石头砸死。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走到他面前对卡耐基说,你错了,他不是全县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地方的男孩。继母说得卡耐基热泪盈眶,从此和继母建立了友谊,从此卡耐基发奋努力,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老师的一句话有时候会影响学生的一个时期,有时候会影响一辈子。优秀学生都会离我们而去,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或给我们送终的就是这帮学困生。对他们好些吧!
4、对学困生的良性转化应充满期待。
在教育心理效应中,有个“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上帝被雕刻的真诚打动,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是的。爱总能创造奇迹,尤其在孩子们身上。罗森塔尔有个著名的试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乱点18名学生,把他们列入“最有发展前途的名单”交给校长和相应的老师并叮嘱保密,8个月后奇迹就出现了:凡是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进步、且性格开朗、自信心强。更让人深感意外的是:这些人是随意挑选的。经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对每一个学困生都抱有信心,相信学困生,对学困生寄予厚望,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他们的潜能。
5、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转化学困生的主阵地。
这方面大家都有共识,我国的很多教育工作者利用分层递进教学脱困作出了大量有效的尝试。另外,洋思中学的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东庐中学的两案合一和杜郎口中学讲课不超过10分钟的做法,都很值得各位老师借鉴。
6、充分利用差异资源进行课外辅导是脱困的有效途径之一。
布卢姆认为,“适合每个学生需要的个别化帮助作为群体教学的补充”,教师除了有针对性对学生个别辅导之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英语咨询辅导站的方式辅导学生。我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在班上选拔培养一批优秀的英语辅导员,把他们的彩照挂在墙上,期末设置优秀辅导员奖项。利用他们对学困生在课堂上或在英语学习咨询辅导站内进行英语咨询辅导,这种多对多的辅导方式,减轻老师负担,辅导面积大,培养了互助精神和交际活动能力,有70%的同学对辅导员感到满意,甚至有15%的同学认为辅导效果比老师辅导要好。
7、加强对学困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尽可能多的有效的学习策略,便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是改变学困生落后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我的做法是对新增的科目必须上一节学法指导课。已故教育家孙维刚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学法辅导,北京22中是很普通的一所完全中学,学生入学时就孙老师就教会学生怎样预习、听课、做题、复习,怎样定计划,并对计划严格监控。
8、学困生的心理辅导。
在学困生的教育中,心理辅导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教育对策。它不仅可以帮助学困生摆脱学习困难,取得学业成功,而且也可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成为今后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心理辅导对学困生尤为重要与迫切,特别是暂时性困难类型学生,因为他们比一般学生存在更多的学习困扰与人格问题,期待通过心理辅导加以解决。我看到一个用禁果效应来转化学困生的成功案例。某教师想转化一个学困生,多次扬言小手册中记有张某学困生的劣迹,准备在家长会上抖出来,张某就一直想知道老师记下的内容。某天,老师故意把手册丢在教室。张某按捺不住好奇去偷看了手册,结果发现记下的全是优点和做过的好事。张某大为感动,努力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可见,转化学困生时注重心理分析,注重方式方法,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9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警惕归因偏差。
反思就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在认识学困生学业失败的原因上,不少教师对学困生学业不良的原因归之于学生。而归因于自身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的几乎为零。这种归因倾向表明有些教师没有从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寻找引起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而是把责任全部推给了学生。另一种归因偏差是教师对优生和学困生的归因不一样。由于缺乏对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全面、科学的分析,必然使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走进误区。归因偏差危害极大,所以作为教师,应当了解归因偏差的原因,在进行归因时要慎重了再慎重。我的一位熟人的女儿平时政治成绩都是中等水平,有一次考试,成绩异常突出,但政治老师不屑的说了一句:你不可能考得这么好的!可能是作弊的吧。从此,该女生对政治科彻底放弃。这就是教师典型的归因偏差造成大危害。
学困生成因错综复杂,转化学困生方法各异,任重道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而排除他们的障碍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的、综合的、理性的,不懈的努力,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愿望才会实现。
四.几点体会
1、对学困生研究是教育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教师就要研究学困生问题。
2、从和高三英语学困生的谈话及调查表反馈来看,他们大多是由高一、高二阶段暂时困难变为了现在真正意义上的稳定性困难学生。他们对当初遇到困难时没有得到老师的帮助感到惋惜,对自己当初没有毅力跳过那道坎而深深自责,对现在由于英语的严重影响而被迫作出无奈的抉择,此时,我们感到我们的教育无小事,直接关系的到学生的人生前途。
3、在进行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自己理论水平的肤浅,英语学与教的心理学知识知之甚少。做心理辅导工作更是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今后,我要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利用课题,把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
4、学校领导对“学困生”的研究与转化的态度、决心与决策是促进教师关注“学困生”教育的关键一环,它对整个学校“学困生”的教育最具导向性。
5、各级教育研究部门,特别是县、市教研部门对基层学校“学困生”的研究与转化的指导具有保障性与催化的重要作用,包括教育研究的其它方面,很多教师都有成为名师的渴望,从不缺乏热情和信念,能得到上级教研部门经常指导,是广大第一线教师最迫切的心声。
6、 希望教师好好反省自己。我发的一项调查表明,教师对自己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不足之处避而不谈,而对学生的不足洋洋洒洒几百字。这种把责任推给学生的作法,使教学工作走入误区。教师影响学困生主要表现在:(1)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期望影响了学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长期不同的认可就会产生极大的差异。(2)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课堂上盲目地教、盲目地布置大量作业,高负担、低效益的做法,不仅学困生毫无长进,而且更加厌学。(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是左右学生学习兴趣的举足轻重的因素。中学生对教师所取的态度,对他们的学习有更大的正向关系。(4)教师队伍稳定问题。在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社会,住房、福利、工资、地区差异太让教师敏感了。部分教师不安心教师岗位,缺乏应有的工作责任心,不认真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对学困生不积极辅导,影响教学质量。
7、我们认为教材编排对学困生的形成是微不足道的。窦桂梅、于永正、李镇西、孙维刚这些大师都没有责怪教材,而是超越教材。他们也会遇到学困生,但他们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样的豪迈勇气,有点石成金的教学艺术和为教育献身的无限激情。他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五.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研究由于时间短,因此对学困生教育的研究还很肤浅,特别是如何转化学困生的问题,尚待进一步作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