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教师之友网》从2008年3月10日开通之日起,实践‘公益服务’理念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9:26:42 | 只看该作者
非政府组织的若干法律问题2010-2-23

来源:法律教育网 

  「内容提要」非政府组织(NGO)近年来蓬勃发展,在社会福利、环境保护、人道救援等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政府管理相互配合,起到拾遗补缺的功能。因此,对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分类和产生的背景,以及与此相关涉的行政法学的研究范围、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划分、政府对非政府组织依法适度监管和非政府组织的法律规制等问题,需予以关注并研究。
  「关 键 词」非政府组织,行政法,法律规制
  非政府组织(NGO,即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意指政府以外的社会组织,一般并不包括企业。与其大体相同的称谓还有非营利组织(NPO,即Non-ProfitableOrganization)。“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虽然界定的角度不相同,前者强调同具有强制力的政府的区别,后者侧重于同非公益企业的区别,但是范围大体相同。此外,如果将政府组织认为是第一部门(公共部门),企业是第二部门(私人部门),非政府组织或者非营利组织其实也就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所谓“第三部门”,还有的将其称为 “民间组织”。根据通用的标准,一般认为非政府组织有六个特性,即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非政府组织在治安管理、环境卫生、社会福利、计划生育、慈善事业、信息提供、社区服务、特殊人群的教育、老年人照顾、学术研究、文化发展等多项社会管理职能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我国民政部的统计,“截止2002年底,全国经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已达13.3 万个,基金会126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1.1万个,涉及教育、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1]另外,中国还有一些非政府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或不愿受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而采取了工商注册的形式,名义上是公司、企业,实质上是非政府组织,如果将这些“草根组织”也计算在内的话,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的。
  在大陆法系中,将私法人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两类,其中非营利性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也就是我们所讲的非政府组织。而在英美法系没有公法人与私法人的划分,非政府组织可以是非营利公司,也可以是协会,还可能是公益信托(Trust)。相比较而言,我国对非政府组织的分类和界定非常不统一,缺乏明确一致的标准,因而存在诸多争议,笔者认为,我国非政府组织可考虑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注: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年10月25 日。)包括经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或备案,领取《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的各类社会团体;以及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包括:1)学术性社团:各类学会、研究会等;2)专业性社团:各类从事专业业务的促进会等;3)联合性社团:各类联合会、联谊会(同学会、校友会)等;4)其他群众团体:工会、共青团等。
  第二类,行业组织。包括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商会等。行业协会是由同一行业生产或经营的企业组成的团体,如橡胶业协会和彩电业协会等。专业协会或称职业协会,是从事同一职业的人员组成的团体,目前有律师协会、医师协会、会计师协会和足球协会等等。商会则没有具体的行业或职业划分,一般以地域为范围,包括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代表或是企业家行业组织。行业协会在影响国家立法和决策;加强行业自律,协调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促进信息交流;培训和咨询服务;保护国内企业,促进国际经济交往(注:王毅平:《国外行业社团》,参见《WTO与法治论坛》,2002年8月6日,http://www.wtolaw.gov.cn.)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
  第三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注: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年10月。)经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领取《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包括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福利院、民办社区服务中心(站)、民办职业(介绍)培训中心、民办研究所(院)、民办文化馆(所)、民办体育机构等[2](P18)。根据北京民间组织登记管理信息网数据,截止到2002年1月31日,北京已发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就有96家。
  非政府组织的具体范围在各国有不同的理解,我国一般将三类组织,即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列为非政府组织,而事业单位是否是非政府组织则存在分歧。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依法举办的营利性经营组织,必须实行独立核算,依照国家有关公司、企业等经营组织的法律、法规登记管理,主要包括公立学校、公立医院、研究院(所)等。(注: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年9月。)如果将非政府组织等同于民间组织,由于事业单位从政府机构剥离,同政府有着紧密联系,往往不被认定为非政府组织;如果是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角度对主体进行定位的话,事业单位无疑又属于非政府组织。事业单位势必根据其组织设置和功能界定而出现分化,部分事业单位市场化而转化为企业,其余部分将成为社会团体,而这些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团体,就可归入到非政府组织的范畴 .就现状来讲,很难说事业单位是非政府组织还是企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事业单位与政府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其改革和分化势在必行。
  非政府组织并非新生事物,但其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组织群体,与政府和企业并行存在,并对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来自两个方面的动力,一是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愿望和能力的需要。在利益多元化背景下,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不仅是力所能及的,而且演化为强烈愿望;另一则是社会事务管理的需要,政府需要将部分社会事务的管理让渡给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与两个失灵有密切关系,一个是市场失灵,一个是政府失灵。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自由经济学家鼓吹市场万能,人们也信奉“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政府主要在国防、征税、治安等有限范围内发挥作用。但是随着通货膨胀、大面积失业、垄断以及严重经济危机的出现,才逐渐意识到市场在调配社会资源、优化市场结构、保持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有效,但是在提供公平竞争、维护弱者权益、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完善市场环境等方面无能为力,由此发现所谓“市场失灵”难题。而前苏联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则走了另一个极端,即政府包揽一切,不分微观、宏观,掌控社会资源分配、企业生产任务安排、公民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虽然在实行初期取得相当成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丧失自主性、个体缺乏独立性、资源未能有效利用、整个社会欠缺协调发展等问题暴露无遗;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分倚重政府的做法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由此,“政府失灵”逐渐被人们所认同。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各国非政府组织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背景。人们向市场和政府之外寻求出路从而使非政府组织的的发展获得新契机。非政府组织不仅是公民表达意见主张、实现结社权的基本形式,也是政府与社会的中介,是政府与企业的协调者。一些政府管不了或者管不好的事情由非政府组织来做取得了良好效果,所以也就出现了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政府“还权”于社会以及“小政府,大社会”的提法。非政府组织代表了市民社会或者说公民社会的生成与发展,代表了现代社会格局变迁的新动向,为法律制度和法学研究提出了崭新的非政府组织正在进入公共事务管理的视野,在诸多方面发挥着作用,从行政法学角度看,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关注:
  第一,行政法学的研究范围问题。从行政法的角度观察,传统行政法学一直将国家行政作为主要的甚至全部的研究对象,对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以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方面的研究是比较少的。我国政府改革的中心也曾一度集中在机构改革上,往返在精简 —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中,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放权和收权,根据权力下放的阶段性效果来决定;与此同时,行政机关运行的成本居高不下,而执法的效果却令人担忧。行政法学的研究则主要围绕限制行政机关权力、规范行政组织、严格行政程序和完善司法审查等展开。非政府组织的问题提醒我们:“现代行政权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国家行政机关已不是唯一行使行政权的主体,其行政权部分地归还于社会主体。 ”[3]行政机关以外的主体行使行政权问题的研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大大拓展了行政法学的视野,如何更好地理解行政、行政权和行政法,非政府组织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视角。比如,以往对行政权的探讨和理解能否将非政府组织概括进来?非政府组织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是来自政府机关的授权,还是来自章程、规约等成员内部的约定?一直使用的授权、委托等等概念能否完全解决非政府组织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合法性问题?非政府组织对公共事务管理如果出现不作为,依据什么来追究其责任?非政府组织对公共事务管理需要遵循什么样的程序,是否与行政机关的程序相同?上述问题都应纳入到行政法的研究范畴,以期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获得全面的把握和了解,最终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第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划分。与政府机构经常受到机构庞杂、手续繁琐、文牍主义、效率低下的指责形成鲜明对比,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方面被认为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和参与性等优点。以扶贫为例,根据扶贫专家的研究表明,扶贫“八七计划”期间,参与中国扶贫的NGO与准NGO扶贫贡献率在20%~35%之间,并且与政府主导扶贫项目的低效率和高失败率相比,“NGO投资的扶贫项目往往是政府达不到或顾不了的偏远山区,瞄准的是最穷的贫困人口,尽管当地社会的发育程度低,群众执行项目的能力差,但由于NGO监督管理机制是完善的,挪用、贪污资金发生的机率很小,项目成功率、资金回收率基本上在90%以上或者更高。”[4]
  尽管如此,并不能得出将扶贫事业完全交由非政府组织来进行的结论,因为试图将行政管理中哪些事务应由政府负责,哪些事务应由非政府组织负责作完全清晰的划分,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要破除按照条条框框规划公共事务管理的思维定势,解放思想,从公共事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来衡量具体职能的划分。总的思路是以强制力为基础的行政职权不宜交由非政府组织行使,而属于公共事务的事项,特别是公共物品的提供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可以交给而且也应该交给非政府组织。参考世界各国的经验,并根据具体效果来确定公共管理具体事项的分工,政府做得好就留给政府做,非政府组织做得好就由非政府组织来做,如果企业做得更好也可以由企业来做。
  从非政府组织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来讲,一方面,那些本应由非政府组织行使的权力,有一个由政府到非政府组织让渡的过程,把以前由政府行使的权力逐渐转移到非政府组织;另一方面还有部分社会事务,政府的管理一直处于缺位状态,非政府组织渐次进入到这些领域,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并非彼此替代、互相冲突的关系,而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关系。
  第三,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依法、适度监管。首先,需要对非政府组织在数量和功能上进行综合评定,在此基础上考察非政府组织在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公民权益、增加社会福利等诸多方面发挥的实际作用,防止盲目夸大非政府组织的功能。目前我国NGO的现状是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甚至有的NGO非法集资、非法牟利,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有的争名夺利、内耗严重;有的财务混乱、贪污腐败;有的进行愚昧迷信活动,诈骗钱财;有的甚至进行反政府、反人类、反科学的活动,(注:邓国胜:《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新环境》,参见《WTO与法治论坛》,2002年7月8日,http://www.wtolaw.gov.cn.)因此,完全放任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危险的,政府对其进行监管的合理性毋庸置疑。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政府的推进和引导在整个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国家过程中都起到核心作用,而且由于历史上非政府组织不发达,社会自发力量并不成熟,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的关系更有着我国的国情特色。非政府组织有的脱胎于政府机构,有的由政府组建,有的由政府出资,非政府组织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非政府组织保持与政府的沟通合作、接受政府资助等在世界各国都客观存在,但是我国的情况尤为特殊,我国的非政府组织无论在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上都保留了“官气”或者官僚机构作风,欠缺应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所以保持非政府组织的“非政府性”,扶持非政府组织独立发展是当务之急。
  政府必须监管非政府组织的设立和相关活动,避免非政府组织的消极作用,更要支持和引导非政府组织实现独立性,保证非政府组织名副其实,其中的关键是在防止非政府组织失控和保持非政府组织独立性之间寻求平衡,探索监管的科学途径,实现依法适度监管。
  第四,非政府组织的法律规制问题。对非政府组织适度的、合法的监管是政府的职责所在,非政府组织的设立在各国都有登记或者备案规定,尽管各国规制的方法和程度有所不同,例如德国的非政府组织和企业都在警署登记,有的国家则设有单独的登记机关,但是,对非政府组织的数量和活动有所掌握,则在各国都是共通的。目前我国对非政府组织采取严格的注册登记制度,并且实行双重管理,即登记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双重领导。在三个登记管理条例(即《社团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出台之前,登记注册制度不很规范的情况下,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口径,有的在民政部门登记,有的在业务主管部门登记。三个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修订后,全国对非政府组织进行了重新登记,对非政府组织情况的掌握有所增强。另一个现象也值得引起深思,近年来登记在册的新增非政府组织并不像人们想像的多,登记的比实有的要少,可以说,这和严格的登记制度有直接的关系。部分非政府组织由于规模小、活动范围有限,不去进行登记;部分非政府组织由于找不到主管部门而无法登记,被迫处于未登记状况;部分非政府组织则作为企业登记,无法享受应得的税收优惠等等。具体的情况也比较复杂,比如以基金会为例,基金会一直被认为是准金融组织,没有划入非政府组织范围,所以由中国人民银行掌握批准权。从性质上讲,基金会当属公益性组织,其设立的目的不是营利,因此需要还原其本来面目,其登记管理事宜,应归属民政部门为宜,当然,对其监管力度并不能因此而放松,要从财务会计等方面加强监管。[1]再比如行业组织与其他社团有着明显差别,其与政府的关系更加密切,其运行方式和功能也比较独特,应以单独立法为宜。以上问题都需要通过完善非政府组织法律制度来解决。
  因此,对非政府组织加强引导,加强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和规范性,要靠非政府组织自己的努力,使组织机构和运行方式更加适应发展的需要,增加可信度和创造性;还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创造一个健康、积极和稳定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覃爱玲。访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06-14(8)。
  [2]郭丽华,尤京文。关于研究非政府组织的方法论问题[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 ,(2):17-22.
  [3]郭道晖。法治行政与行政权的发展[J].现代法学,1999,(1):4.
  [4]曲天军。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扶贫成果的贡献分析及其发展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 002,(2):29.
  国家行政学院·应松年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9:27:32 | 只看该作者
NGO即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非政府组织,或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不仅是指联合国体系所认定和接纳的民间组织,还包括其他各种民间组织,特别是在国际场所活动以及有较多国际联系的民间组织。
          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它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与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断趋向分离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自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政府组织是民间社会的组织,其公开宣称的使命和价值观,可以是公益性的,或者是服务于特定的人群。
         非政府组织从事的是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其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包括环境保护、社会救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一般来说非政府组织有六个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
全球著名非政府组织列表—NGO列表
A-M
N-Z
NGO参考图书馆
南都公益基金会
NPP新公益伙伴
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SEE)
宁夏孩子
爱福社会有限公司
女性联网
安泽国际(中国)救援协会
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CSR Europe)
澳大利亚红十字会
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
澳门明爱
沛丰中国
巴迪基金会
普林斯顿在亚洲
半边天基金会
启创社会工作发展协会
保护国际
起步高原
保护国际
气候组织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GVB)
牵手上海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MWPCCB)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RI)
北京能源效率中心(BECon)
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推进协会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
全球环境研究所
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
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
北京震旦纪公益信息技术中心
全球企业抗艾滋病联合会(GBC)
贝利马丁基金会
仁人家园国际组织
比利时达米恩基金会
日本商会
慈福行动
瑞尔中心
大骨节病基金会
瑞丽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
大学师生监察无良企业行动(SACOM)
森林保护网络
大众汽车基金会
森林管理委员会(FSC)
道德茶叶合作联盟
山西永青咨询服务中心
德国阿登纳基金会
商务社会责任协会(BSR)
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中国办公室
上海美国商会
德国基督教发展服务社(EED)
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ICO)
法国发起发展
圣雅各福群会
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
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
弗里德里希.艾佰特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
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
福特基金会
世界宣明会
福特基金会
世界医生组织(法国)
富平学校
世界资源研究所
盖茨基金会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
世援社
公平劳工协会(FLA)
树华教育基金会
贡德基金会
太平洋环境组织中国项目
关心中国的孤弃儿童
碳信息披露项目
关注中国国际
天际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
铁匠学院
贵州发展论坛
为聋从聋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
维泰国际机构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
卫生和社会发展行动
国际公正之桥
未来500强(中国)
国际共和学院
无国界卫生组织
国际鹤类基金会
无国界医生法国办事处
国际机遇
无国界医生香港
国际计划
无国界医生组织比利时部
国际计划中国总部
西班牙人类慈善机构
国际教育协会
厦门市爱护动物教育协会
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中国大陆区分会
香港地球之友
国际青年成就-中国部
香港复康会
国际青年成就中国部
香港救助儿童会
国际商业领袖论坛(IBLF)
香港乐施会
国际文化交流
香港盲人辅导会
国际小母牛中国项目及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国际行动援助
香港小童群益会
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
协青社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
心连心国际组织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
新生精神康复会
国际助残
幸运土猫组织
国际助老会
雅礼协会
国家民主基金会
亚洲动物基金
海口天翼特教培训中心
亚洲国际团结协会(A.S.I.A)
荷兰红十字会
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
亨利.卢斯基金会
亚洲基金会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
亚洲可持续发展投资协会(ASrIA)
互满爱人与人组织
亚洲之桥
华侨协会
亚洲专讯资料研究中心(AMRC)
环球交流协会
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
环球协力社
伊斯兰救助
加拿大合作协会
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
家工作营协调中心
英国救助儿童会
嘉道理慈善基金会
云南省互满爱人与人组织合作项目办公室
嘉道理基金会
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
拯救中国虎
建华基金会
智 行 基 金 会
健康快车
中法可持续发展中心
教育培训开发学院
中国SOS儿童村
旧金山公共沟通中心
中国爱滋孤儿基金
救助儿童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CDPF)
卡特中心
中国村络工程
凯瑟克基金会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克林顿基金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委员会(RSCA)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蓝月亮基金
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CSPGP)
劳工教育及服务网络
中国国际矿业企业工作组
李嘉诚基金会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CANGO)
列维. 斯特劳斯基金会
中国红十字会
岭南基金会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隆纳济世助残
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CBCSD)
绿家园
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能源基金会)
绿色和平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绿色和平
中国欧盟商会
罗帕国际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企研)
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
中国企业公民委员会
盲文无国界组织
中国企业联合会全球契约办公室
美慈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CYDF)
美国菲利浦海的基金会
中国色彩
美国环保协会
中国生产力学会生产力布局与地区经济发展专业委员会(CPDC)
美国家庭健康国际(FHI)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投资性公司工作委员会(ECFIC)
美国康巴援助基金会
中国消费者协会(CCA)
美国全国国际事务民主学会
中国之友基金会
美国商会(中国)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COSHA)
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中国滋根)
美国唐仲英基金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美国亚洲志愿者协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ACFTU)
美国野生救援协会
中华三农慈善基金会
美国中华基金会
卓新力量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
滋根基金会
美新路基金会
自然之友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
美中环境基金会
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
门诺中央委员会
梦想行动国际
米索尔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9:28:23 | 只看该作者
体制外教育NGO组织:即使只有一个学生也要开始

广州观察
  探温冷暖人生
  感触管理创新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何裕华
  “社区学园”呼吁旧物捐赠
  眼下正是高考后的“扔书季”,社区学园希望考完试的同学踊跃捐赠旧书籍。社区学园会重新挑选收集回来的书籍,部分用于筹建社区学园的图书馆,用旧杂志给社区小孩上创意创作的课程;此外,还会卖给废品收购员,收入将全数捐给万格社工服务机构,用于农民工帮扶服务。
  旧物捐赠联系方式:
  1、拨打热线电话40000-94120
  2、给新浪微博“@公民金白”留言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围绕这“青春一考”的话题和探索层出不穷。一个名为“大地之子社区学园”的公益项目,正努力在社区开创“体制外”的教育补充模式,在主流的“应考声”中独立发音。该组织负责人表示,“非与教育制度抗衡”,但“希望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更多地关注到自身的存在与成长”。6月9日,在今年高考的最后一天,记者走访了这个“自由散漫”的社区教育学堂。
  4月“开学”
  从兴趣探索开始
  9日上午,记者走出地铁梅花园站后,步行了十多分钟,到达梅花园新村内某小区楼盘的一处民宅。“年初,我们就开始找合作街道和合适场地,主要服务对象是城中村的外来工子女,我们希望能为小孩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正好梅花园新村里一边是商品房,一边是城中村。在同一个社区,小朋友过来上课也很近。”大地之子社区学园项目负责人邓良说。
  该项目旨在创设没有恐惧的学习环境,创建一种基于爱的联结关系的教育;让知识学习与生活学习融贯于一个内在的生命统一体,尽力呵护生命的完整性、单纯性、行知合一性;培育具有真正独立品格与自由精神、对世界有完整体察与关怀力的真人。
  “社区学园可算是‘自然自我’的一个新尝试,”公益组织“自然自我·社会创新平台”创办人金白告诉记者,经过一轮艰难的招生过程,社区学园终于在4月底“开学”。“每周一至周四下午4时到晚上9时,我们给孩子辅导功课,上一些兴趣探索的小课程;周六日上下午上一些艺术类、活动类的兴趣班。”
  上午10时许,本土漫画创作人吴思毅开始给两名准时到来的孩子上课。“即使只有一个学生也要开始。”她说。随后,陆陆续续地又来了八九个小孩,这节课是临摹明末清初画家陈老莲的《水浒叶子》。
  “这组人物画的造型和线条都非常具有神韵,让小孩子临摹,不在于锻炼他们的画工,而是要让他们从中学会和体会观察。”吴思毅称,在教学过程中,和邓良达成了一致的教育共识,即要不断地给孩子刺激,让他们的感知能力加大加大再加大;要让真实的世界被深刻感知到,再到想象力的飞跃。
  难获理解
  “卖保险还是搞传销的?”
  除了外来工子女教育,社区学园还提供家长教育和青年教师培育。邓良表示,每周五晚都有教师教育沙龙;周一晚是家长教育沙龙;周一、三下午和晚上是内部教学研讨(分享)会。此外,项目还会不定期面向志愿者举办“真我工作坊”。
  执着大多源于切肤之痛。金白和邓良都自称是现行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作为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学本科毕业生,金白大学毕业并从事公益工作已逾十年,但他仍记得痛苦的大学时光。“我很后悔参加了高考,但当时的我没有选择。”他说,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中,孩子们都奔着高考而去,考上了大学,即遇上180度的转变从不能玩、不会玩的生活转为“由你玩四年”(注:大学“University”的英语谐音),“那是一种不可言语的彷徨、无助和迷惘”,“教育不应是为了考试,而是要让人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自然地发展自我”。
  为着共同的理念,金白、邓良、霍芬和吴思毅走到了一起,这就是该社区学园的全体教职人员。“我们所有课程和服务都是免费的,但开始招生时还是遇到很多的不理解。在街头派传单,甚至有家长对我们说,‘学雷锋?雷锋早死了。说吧,你是卖保险还是搞传销的?"邓良只是一笑置之。“时间是最好的证明。现在我们每节课大约有十多个学生过来。我们要用兴趣吸引学生自发参与,而不是用条框限制他们来。”
  目前,“自然自我·社会创新平台”是挂靠万格社工服务社、由上海南都集团有限公司创办的南都公益基金会资助的NGO(非政府非营利)团体。金白表示,半年来新开了社区学园项目后,他们走得似乎更艰难。“基金会给我们的钱,仅够全职老师每月4000元的工资、租场等一些基本费用,其余的开支我们都在透支未来半年的教师薪酬。”
  未来发展
  “只能见步行步”
  半年来,金白和邓良愈发意识到,作为一个长久运营的NGO组织,仅靠一个基金会的资助是不行的。“现在,政府也表明要开放NGO的注册,上周我去民政局咨询过,他们是支持我们的。”金白说,据他了解,注册一个区级非政府公益机构大约需要3万元注册资金,为青少年服务的他们还可以联系省妇联的枢纽型组织工作领导办公室,争取成为由官方孵化的公益团体。
  至于更长远的未来,邓良则希望把“社区学园”发展为社会企业。“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企业,一提这个就以为我们最终目的是赚钱。其实,社会企业是透过商业手法运作,赚取利润用来贡献社会;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小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核心在于追求社会价值而不是企业盈利。”他说,“若发展逐步成熟,可能就是家庭条件好的要交一点学费;家庭条件不好的就免费,一切收入和支出都是公开透明的。”
  邓良也承认,自己的构想“有点宏大”,要真发展为社会企业“还要遇到各种新问题,但这毕竟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就公益组织发展的大环境而言,我是有信心的。”金白补充道,“社区学园能走多远,只能见步行步,尽力而为。”
  为了能多走几步,金白正努力寻找多样化的社会支助。“不一定是钱,大家闲散的物资聚集起来,也是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他说。目前,金白正与广州某高校合力,提出一个“破旧立新的慈善”概念,旧物捐赠(到学校回收旧书、到社区回收旧电器)就是一项重要内容。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9:33:46 | 只看该作者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9:35:57 | 只看该作者
教育NGO的作为与坚持(2009-12-02 15:12:16) 转载▼

标签: ngo教育价值阳光志愿者中国教育

——由“应对变化:教育NGO的行动与思考”带来的思考

作者:罗洪印

贵州阳光志愿者之家(简称阳光)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NGO,从工作的领域来看,阳光属于教育发展机构。从这两者的结合来看,贵州阳光志愿者之家似乎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一个教育NGO。成不成为一个教育NGO ,除了机构自身的定位之外,还必须得接受大众的检阅。

2005年到现在,阳光已经走过了她四年的辉煌历程。在经历很多的坎坷之后,阳光初步呈现其稳定而相对持续的状态。面对当前教育的现状和形势。阳光必须在这样背景下有所作为,方能实现机构的使命。在结束了四周岁生日庆典之后,阳光的发展其实已经走入了一个新的折点,随着新一批志愿者入主阳光,之前阳光的战略规划能否得到很好的执行、推动教育公平的使命能在多大程度上回应现实社会的需求、阳光教育NGO的战略定位是否明确……,这些都是未知之数。坦白的说,阳光的人多少有些迷茫,我对阳光未来的工作和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认识并不是很清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育NGO前辈和专家的意见对机构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1127日28日,由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和好人好事NPO等几家单位共同举办“应对变化:教育NGO的行动与思考”分享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我作为阳光的代表参与了本次会议(说明:最初的会议代表是阳光现任协调人刘檑,因学校不批准离校,临时改派我为代表参会)。会议围绕教育NGO面临的教育环境变化及应对展开,分别就新的教育形式和未来发展、NGO的作为、多元教育价值等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经过两天的会议,我个人对阳光面临的形势和阳光工作的社会价值这两方面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一、            在教育环境的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教育NGO共同面临机遇和挑战;

在论坛开始的时候,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杨东平教授就明确指出:“中国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新的十字路口,新的变革的前夜。”我国教育的基本状态已经从满足需求、解决 “有学上”的问题向“上好学”的问题转变。另外,国家已经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使教育的发展事项回归在正确的思想上来了。在看到这些巨大转变的同时,中国教育还面临着很多新问题、新情况。如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问题等。对于中国教育形势的变化,从志愿者工作的实务当中,我是有一些深刻体会和认识的。然而由于缺乏政策的敏感性,我们一直还停留在对城乡教育的不公平问题的认识上面。更为宏观的关于教育发生转变的巨大变化却没有多少的了解和敏感。在当下的中国,随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对现行教育制度的反思走向深入,新的教育官员上台以及现实的各种教育力量的推动,中国的教育发生变革的时代似乎就要来临。

在面临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时候,一方面作为教育NGO讲会在这样的变化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借此得到成长和壮大;另一方面由于政策的走向没有明确,教育NGO未来的发展也必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就阳光的工作来说,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存在诸多问题,做为一种积极的回应,阳光志愿者之家的工作价值在这个急剧变化的环境里面得到很好的体现。若我们的专业能力建设项目进一步发展深入,并且将它有效推广,那么阳光的这些工作势必会被主流的教育系统认可,那么,阳光的未来发展将无限辉煌;反过来,在教育政策发生变化,我们还摸不清它确切的变化方向的情况下,阳光所坚持的工作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安按我的预计,这样的风险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团委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参与阳光工作的志愿者进行直接干预,勒令解散和与其他相关的组织合并,继续在更广泛的层面为教育做补充;二、阳光自己改变原来的方向,专门从事志愿者管理或志愿者能力建设,沦为一个实在的志愿者社团。

二、            教育多元化价值的创造和行动;

多元价值被我们社会所公认,多元价值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因此,多元的教育价值应该成为我们所倡导和推行的目标。在本次论坛上,教育的多元价值的议题安排了一个专场来讨论:其中新教育、天下溪、华德福学校、伏羲学校等机构分别从教学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展示了它们作为教育NGO在推动教育价值多元化方面的实验和成就,在讨论的过程中,各种教育思想不断碰撞。其中平民教育思想被一再提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阳光所做的工作如推动陶行知教育思想传播、平民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乡土文化以及乡土教材等等,都是在为中国的教育多元化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因此,通过这样的讨论,我对阳光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我也对以往的工作及他所创造的价值甚感欣慰。但是,目前我们的工作缺乏稳定的推动力,能力建设和持续创新暂时无法保障。只要我们能克服着两个问题,相信在未来,我们希望在价值多元化的行动中走的更专业、更综合。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9:46:48 | 只看该作者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9:47:45 | 只看该作者
草根NGO发展乡村教育的现状


——以立人乡村图书馆为例探讨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知识产权专业0841班  王恢复  201701


背景:2010年暑假,上海政法学院八名大学生组织了一支“权众社会实践队”,来到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固城乡的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二分馆张国栋图书馆,在张国栋图书馆进行了为期八天的实地考察活动,开展了夏令营活动,深入考察探究立人乡村图书馆的运转模式,采访了解立人乡村图书馆对当地中小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以此探讨像立人乡村图书馆这样的草根NGO对乡村教育的促进作用,并对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摘要:立人乡村图书馆作为一个由一群理想而又具有实用主义精神的年轻学者发起成立的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没有取得法人资格,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依赖于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仅凭借志愿的原动力为乡村募捐图书和经费,建设图书馆,为乡村中小学生开展精神教育,推动促进全民阅读。


关键词:立人乡村图书馆 草根NGO 乡村教育 发展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药能治病,书能医愚。阅读能使一个人心灵成长,全民阅读更是能使一个民族进步。我国目前的乡村问题,最根本的应该是乡村教育的问题。面对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如何广泛的开展乡村阅读,使乡村的中小学生成长为一个精神独立的人,是立人乡村图书馆所追寻的。由李英强等学者发起成立的草根NGO组织——立人乡村图书馆为乡村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为如何开展真正的乡村教育提供了有效的经验。


一、乌托邦式的草根NGO——立人乡村图书馆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 的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她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草根”一词直译于英文“grass roots”,意思是处在地方和基层,远离政府和决策者的民众。“草根NGO”是指那些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因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从而没有获得法人资格的民间力量自发组建的组织。


而立人乡村图书馆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草根NGO组织,由一群理想而又具有实用主义精神的年轻学者发起成立的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没有取得法人资格,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依赖于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仅凭借志愿的原动力为乡村募捐图书和经费,建设图书馆,为乡村中小学生开展精神教育,推动促进全民阅读。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发起人李英强老师在北大演讲时提到:什么是“立人”?“立人”一词出自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定位是“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正常的人”,图书馆最重要的不是传播知识,而是帮助人建立怎样成为一个“人”的意识。


立人乡村图书馆目前在湖北、河南等地共建设分馆九所,每一个分馆有专职义工负责图书馆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并组织各类教育活动。目前,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活动主要有“核心书目”、“立人读书会”、“冬令营/夏令营”、“访问学者”、“立人选修课”等,为落后的乡村教育增添了活力。


二、“到你的家乡去做一个乡村图书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运作


立人乡村图书馆在成立之初提出了三条口号,其中有一条是“到你的家乡去做一个乡村图书馆”。这句口号是说立人乡村图书馆在乡村选址建设分馆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立志于促进乡村教育的当地人参与建设本地立人乡村图书馆。如果没有人愿意去家乡做,立人就不会贸然开展,因为立人希望图书馆能够长期存。


这样的一句口号,也反映出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长远计划,立人乡村图书馆并不是几个年轻学者一时心血来潮而发起的公益活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有着严格制度,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方式,准备长期发展进行的一项公益事业。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总部设在北京,总部设理事会,负责乡村图书馆计划的战略制定和咨询。有执行理事五名,负责乡村图书馆的各项计划和战略的执行。在各分馆都成立一个由本地主要捐资者和乡村教师代表、乡绅代表组成的理事会,让他们充分参与图书馆的建设,激活本地资源用于图书馆的长期发展。立人乡村图书馆总部负责宏观上的资源调配和管理工作,每一个分馆独立运作,有专职义工负责分馆的图书管理、财物报表等相关事宜。


立人乡村图书馆分馆大多选址在乡村的中小学校附近,甚至是在学校里,但立人乡村图书馆坚持独立管理,并不依附于任何政府、企业、机构。这使得其公益理念得以贯彻实施,不至于在运行中发生偏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社会公益组织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许多NGO组织开始将主阵地转移到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宣传组织的公益理念,号召网民进行捐赠。立人乡村图书馆也同样凭借网络平台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网络系统。立人乡村图书馆通过网络将捐助人捐助的图书、资金公布在网络之上,将自身的财物开支也公布于众,接受网民的监督,使捐赠的透明度大大增加,很好的保护了自己的公信力。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纯粹的民间公益组织,既没有在工商注册,也没有在民政注册。因此立人乡村图书馆在地方提供的任何活动都免费,包括图书的借阅、讲座,这一方面更好的方便了乡村中小学生的阅读,可同时也为立人乡村图书馆带来了资金上的压力。


三、在路上,我们携手共进——对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的几点建议。


在实地考察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二分馆张国栋图书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图书馆给当地中小学生带来了大量阅读的机会,书籍中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在孩子们年轻的生命中亮起一道开智慧的闪电,在孩子们年轻的探索中擎起一座灯塔,照亮方向,给孩子们以前行的慰藉和力量。 可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图书损毁率较高、当地农民持怀疑态度的种种问题。


(一)注册公益社团,取得法人资格


在考察过程中,始终有一个疑问困惑着我们。为什么这样一个优秀的公益组织没有去注册?


经过交流,我们得知,依照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要成为正式登记的社会公益组织需要有一个较为严格的门槛。注册一个地方协会要至少3万元以上资金,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是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以及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和固定住所的要求等等。最困难的是需要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于草根NGO的特殊性,很难找到愿意为其承担监管责任的业务主管单位。而且,这类草根NGO为保持其行动理念不被限制或改变,本身也不愿意为自己寻找一个业务主管单位。就比如立人乡村图书馆就是出于这样一种担心,一直没能够正式注册为社会团体。


虽然很多地方政府对这种有社会积极作用的草根NGO采取“三不”政策,即“不承认、不甘于、不取缔”,但是这种游离于法律制度之外,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发展状态毕竟是不健康的,也阻碍着草根NGO的发展与壮大。比如立人乡村图书馆因为其不具备法人资格,无法很好的得到官方媒体的宣传,其活动影响力就很有局限性。而且在其募捐财物时,也有违法的嫌疑。


(二)加强宣传,主动推广公益项目


目前,许多草根NGO的宣传途径主要是通过自建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宣传,虽然宣传范围也较为广泛,但毕竟是属于一种自我宣传行为,其可靠性和公信力还是不足以使大众信服。因此,作为一个需要公众支持的草根NGO就需要加强和主流媒体的合作,主动推广自己的公益理念、公益项目。尤其是在大学生和退休老年人这两个作为公益事业的主要参与群体中,扩大自身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公益事业中去,并可以接受主流媒体的监督,增强自身运转的透明度,增强自身组织的公信力。


(三)增设科技实用型书籍专柜,全方位改革乡村文化氛围


立人乡村图书馆着眼于青少年教育的改良,并期望通过少年人来影响当地的成年人。通过我们在当地的考察发现,这一目标有所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许多孩子的父母很支持孩子多去图书馆看书,但自己本身却并不会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因为并没有适合他们的图书。


考虑到乡村本身的情况,立人乡村图书馆可以在馆内设一个专柜,专门摆放适宜当地成年人看的养殖、创业类的实用型书籍,并且组织专场培训等,这样既可以帮助当地群众致富,也可以鼓励成年人多去图书馆,从而影响少年人,以达到人人都进图书馆的乡村阅读氛围。


当成年人被科技实用型书籍专柜吸引之后,乡村的闲散人员会减少,赌博流窜现象会减少,对整个乡村的精神文明氛围起到了一定的净化作用,从而为青少年打造一个更为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且从成年人影响极具塑造性的少年人,效果应该会更加良好。而且通过科技实用型书籍专柜的设立,可以促进当地农民经济水平的增长,能够得到更多的当地力量的支持和帮助,使整个公益事业更迅速良好的发展。


(四)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完善规范化运转


每一个草根NGO组织都会在发展中遇到瓶颈阶段,使得自身的公益事业停滞不前,甚至直接导致组织自身的解散。如何保证自身运转规范,避免瓶颈阶段出现,将是立人乡村图书馆要完善的另一个方面。


现阶段,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转情况较为良好,整个制度体系也较为完善。但同样其潜在的弊端也会制约着其长远的发展。


通过考察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二分馆张国栋图书馆,我们了解到张国栋图书馆共有专职义工两人,负责图书馆的图书管理、财务报表等各项工作,资源管理、财务报表由同一人负责也是立人乡村图书馆专职义工不足的一种无奈之举,但立人乡村图书馆要想长期发展,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将人力资源、图书资源、财务管理等分开专人管理。同时规范与专职义工签约,确保不会出现义工坚持不下去,直接走人,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转。自身也要有一个长久、稳定的章程,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增强组织运行中的法律意识,以防止出现违反法律的行为,制约公益事业的发展。


(五)加强NGO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众多的草根NGO组织的建立,必然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社会资源和自己擅长的领域。如何优化这些社会资源,使公益组织间互通有无,发挥出社会力量的最大能量,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又是一个摆在所有草根NGO组织面前的一道难题。


不过好在,由心平基金会发起召开的第一届乡村图书馆建设及阅读推广研讨会已经发现关注并正在解决这一问题,希望研讨会能够真正加强NGO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发展我国公益事业。


当然,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譬如说专职义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降低图书馆图书损毁率,如何构建青年志愿者交流基地,如何培养一名优秀的有专业技能的、能够长期从事公益事业的义工,这些都是摆放在我国众多草根NGO面前的难题,也是立人乡村图书馆所面对的或即将要面对的难题。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才刚刚起步,发展了不足三年的草根NGO,有着我国大部分草根NGO所面对的难题,没有法人身份、缺少资金、缺少义工等等。只有公益组织自身不断完善,加上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相信立人图书馆这样的草根NGO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雷;我国网络草根NGO发展现状与管理论析;政治学研究;2009年4期


[2]鲍红;非营利组织研讨乡村阅读推广;中国民营书业;2010年5期


[3]http://www.njyjjy.net/oblog/u/1599/archives/2010/5524.html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9:48:30 | 只看该作者
NGO十大创新项目展示:教育寄宿家庭项目http://gongyi.sina.com.cn  2012年11月23日  新浪公益

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 罗玄
  主持人:感谢卢总为我们分享的霍尼韦尔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如果每一个跨国企业,包括中国和国际的企业,都能够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把家园建设好,我相信美丽中国这句口号将不再遥远。
  今天上午是十大NGO组织的项目介绍,还有一个项目由于时间关系没有介绍到,下面我们邀请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代表介绍一下教育寄宿家庭项目。
  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大家好,我是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的罗玄。我不能说是介绍,只能给大家分享一个在我们基金会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
  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是2010年正式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的,我们主要有三个项目,助医项目,孤儿项目和社工项目。孤儿项目是我下面要跟大家分享了,孤儿项目里的一个项目叫教育寄宿家庭,受助对象是贫困地区福利院的智力正常、肢体残疾的儿童。我们做的方法很简单,我们给这些孩子建一个家,我们给他找一个住所,然后找一个真实的夫妇,在这个家里有4到6名孩子,让他们组成一个家庭,跟我们大家一样,每天生活。
  这些照片(现场PPT展示)大家能看得到,这是这些孩子和父母每天在家里正常的社区,他们可以在社区里跟别的孩子一样去玩耍。第一张图片是7年的一个家庭的妇女跟他的小女儿。同时我们在这个家庭里还要给这些孩子提供教育,我们主要是进行教育和康复。这两张照片是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上课的情景,第一张图片是一条鱼,那天我们的主题课就是告诉大家什么是鱼,鱼从哪里来。因为我们的孩子都是有一些身体上残疾的,所以我们在给他进行正常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对他进行康复。第一张图片是属于一种沙盘类的心理康复,下面是识字,最左边的那种,因为这个孩子的腿部肌肉无力,所以他需要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给他进行腿部的康复。
  这六张图片是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的情况,除了在学校里的学习以外,我们非常注重孩子的实践。我们之前有一张图片大家应该还记得,就是告诉大家什么是鱼,第二天我们就组织所有的孩子去一个地方钓鱼,让他们自己体会鱼是怎么样生活的。
  我们最想传达给这些孩子的就是平等,因为我们有6个家庭,28个孩子,有小孩,有大孩,有一些孩子已经达到了上普通学校的年纪,所以我们会联系一些私立小学,给他们进行正常的普通教育。在学校里,他们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感觉到这种上学的快乐。我们还会经常组织一些国内和国外的志愿者,去家里,跟他们成为朋友,只有这样,未来他们从这个家庭里走出去,走向社会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健康。
  这是我们经常会组织一些企业的员工,和企业的志愿者,去我们的家庭里给孩子进行交流的活动。
  谢谢。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9:49:0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教育NGO现状扫描
2009年11月27日





  梁晓燕(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我们做了什么(说在前面的话)
  各位来宾、各位教育公益组织的同仁们,各位新老朋友们好,今天这个活动是由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和二十一世纪研究院共同合作,希望提供对中国教育类的公益组织的基本现状的了解。
  在此之前,我们做了不少基础性的工作。
  第一,命名。大家知道,教育类的社会组织非常广泛,介入的角度很多,显出一个很庞杂的局面。因此怎么去界定,其实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原来叫NGO、也叫NPO,也叫社会公益组织,有不同的叫法,其实指的是同一个主体,我们经过讨论希望把它给一个相对明确、大家都能接受、社会的理解也比较充分的这样一个命名。就是:教育类公益组织。
  第二,信息搜集。首先,我们自己本身就在教育公益组织工作领域中,经过长期工作积累下来有一些名录;其次,我们向所有我们了解的公益组织出去过征询函,征询教育合作伙伴中还有一些什么样的公益组织; 另外,我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了搜索,还向相关的部门和传媒,比如《公益时报》,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合作;很抱歉的是,现在在我们的会议指南里面的这个名录,只是最初步的稿子,它没有包括两部分,一是遍布在全国的爱心志愿者,很大部分没有被包括进来,二是庞大的做特殊教育的公益组织,特殊教育是针对特定的人群,他们在研究他们工作的领域和问题的时候,会与其他公益组织有一定差别,在这个名录里面我们也没有包括。希望在进一步完善的时候能把他们包括进来。
  教育类公益组织大体情况
  下面,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教育类公益组织发展的时间线索。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中期,主要是中期开始,有零星的个人和同伴开始了最初的实践;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后期,多个国际发展组织和基金会在扶贫、社区发展、儿童保护等方面涉足教育支持,也有个别的是专门做教育支持。这些为后来的中国的教育公益组织带来了重要的理念、工作方法和主要工作经费的支持。这些探索、这些国际的发展组织和基金会在这个领域中的开拓功不可没。
  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希望工程的传播效应,把公众的眼光引向了农村、贫困地区。这 一时期有第一批教育类公益组织的出现;2000年左右,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网络上的支教平台逐渐形成,最早的网络支教平台在2001年左右出现;2003年以后,就有一批相对成形的教育类公益组织出现,并且成形;2004年中,非公募基金会出现;其后几年,中国教育公益事业的格局在发生着一些变化。2007年以后,随着国家教育政策和大环境的变化,教育公益组织的工作方向和工作手法,以及很多的思考都在相应的调整之中。
  教育类公益组织大致分成六大类,这六大类组织是:第一,公众倡导和政策影响的组织;第二,多元教育资源开发和提供是一类;第三,教育专业发展与技术支持是一类;第四,支教助学的志愿者组织,这里面又分两类,一类是地域性的在本地区做支持,有的在周边地区的农村支持,另外一个是跨地域的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组织;第五个是各类公益学校;第六是社会化学习组织,社区发展、生计改善、继续教育、特殊教育这些领域跟教育类公益组织有相关性和相容性。
  教育类公益组织现状扫描
  接下来我把这六大类工作的界定和工作现状做简单说明。
  第一,公共政策和政策影响类的组织。它的工作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关注教育政策和公众话题,扩大媒体传播,推动公众参与;二是以调查研究传播带动行动,致力于改善教育的宏观环境。
  这类组织刚刚萌芽,近三四年间才刚刚出现,能力相当不足。但这类组织潜在需求巨大,因为中国的教育处在一个呼唤变革的时代,需要很多政策支持、公众倡导、社会参与,公益组织能够起到很大作用。这类组织很重要的薄弱点是独立调研和发布尤其显得不足,影响它发声的质量和呈现的民意基础,需要更多的发展它的专业。这类组织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高,但现在来源不畅,这也是现在这些组织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瓶颈。
  第二类,教育类公益组织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叫开发和提供多元教育资源。它的方向是关注和实践教育的多元价值,从不同的知识、学科、关怀,从不同的背景出发,提供多元的教育资源。比如,已有的公益组织中,关注内容有:传统经典文化传承;乡土文化与地方性知识、社会意识与公民精神、艺术欣赏与体验,开发教育的艺术价值;人格养成与心理健康;阅读与自主学习;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近期已经出现:经济自立、生活自立的常识、科学兴趣与尝试;生命教育与性别意识。
  这类组织相对不少,但都在各自分散地做各自的事情,各自为阵,互相之间联络、借鉴、合作都显得不够,缺少拳头产品和较为广泛的认同,都在坚持自己非常细小的一个方向,在寻求更广泛的支持方面都有困难。在正规教育体系内相当的边缘化,很难成为我们的教育主流,而且对教育品质的提升现在影响有限。接触这些教育的孩子,这类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来,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来说,都太少。
  第三,教育专业发展与技术支持。进入到学校教育的主题过程,致力于教师培训、新技术应用、教学改善、管理提升等等,为这样的工作进行支持。内容有关于校长和管理者的培训,有教师的培训,有教师激励与心理帮助,有远程培训、有学校、家长互动。做这些的组织现在不多。但现在教育的大背景,从原来教育短缺向追求教育品质的方向改变的时候,对这一类组织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且未来的空间相信也会越来越大。
  这类组织的现状:出现的时间不太长,也就最近几年,工作内容和思路还是比较单一;第二,专业资源的社会性汇聚和使用能力有限,如何去整合专业机构资源,找到可以使用的力量,进行汇聚和有效利用,需要这些组织具有协调、组合和集纳的能力,它们在这一块能力还是有限;第三是专业人员进入困难,团队组合能力不足,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技术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热心、理念,更需要很多实际的教育手段,这方面对于专业人员的进入是比较困难的;第四,工作成效难以评估,现在有一定的成效,但要获得社会性的认同,还欠缺强有力的专业性评估的东西。
  第四,支教助学的志愿者组织,这个群体非常庞大,也是中国公益组织发展中的一个大亮点。有两个类型,一是以实体性网络或公民结社形成的地域性志愿者团体,他们或在支持城市中的流动儿童教育,有的在支持周边的贫困农村学校的教育,这是实体性的;另一种是以互联网为工作平台的支持性的工作组织。这两类志愿者组织都是以资金、物资的资助、短期支教、家庭访问、基层调研为主要工作内容,工作内容五花八门,甚至和多元教育资源有重合。
  这类组织的特点是,为全民投入教育支持创造了一些渠道和平台。广泛动员社会的爱心资源,为学校的贫困学生和教师提供物质化和精神的多样援助。现在已经逐渐往教育品质的改善方向转,我们的城市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品质改善的需求。
  它的现状是,有相当的动员能力,志愿者的参与度是很高的。但有个问题,在爱心层面支教和在教育层面支教是不同的工作理念,这一点值得注意,并且要在工作中去反思。所谓支教,怎么才能做到真正的支持教育,而不是在支持贫困?现在的支教组织,工作随意性比较大,比较难深入,可持续性是比较大的挑战。依赖志愿者义务风险的工作模式难以长久维持,较为稳定的工作团队是发展的瓶颈。
  第五,各类公益学校,是以公益组织为办学主体,以社会慈善公益资金为主要来源,以贫困、弱势儿童为教育对象的学校。这种学校有各种不同类型,比如普通高中现在也有,职业中学现在逐渐在出现,总体来说这类学校非常少,数量不多,经验不足,但是社会需求巨大,亟待发展。除了在济弱助困方面的价值之外,教育改革的探索方面,他们有着相当大的空间和潜力。举办公益学校的人相对来说都是具有教育理想的人,这些人一旦获得一个教育平台,会更多的在教育本身下工夫,因此,会给那些受助儿童带来更好的教育、更优质的教育。
  它面临的挑战是:学校的性质,说是公益学校会被质疑,因为公益性质、管理方式、资源汲取方式、社会参与方式都还处于摸索阶段; 制度建设,学校是一个办学主体,如果要稳定持续的发展就需要良好的制度建设,有一些学校因为制度建设不成功,现在也面临着很多困境;还有,师资力量的补充来源不畅,是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
  第六,社会化学习类组织。社会化学习是新兴的教育发展趋势,也是未来教育变革的亮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教育技术的进步,这方面的公益组织会出现,也会活跃起来。虽然数量很少,但是已经出现了。例如社会化科学实验言,科学松鼠会,达尔问求知社、学会做家长、品书社等等很多。
  它的现状,第一是数量很少,第二成效现在还看不清楚。但是在年轻人,尤其在城市白领阶层中有了一定的拥簇。一方面是有共同兴趣和关怀的小众聚集,一方面是极易传播的扩大效应。
  第七,非公募基金会的异军突起。非公墓基金会有一些有利的条件:合法性相对完备。要知道,困扰着中国公益组织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合法性障碍。非公募基金会在这个方面相对在公益组织中是最好的;有相对充裕的资金;有相对较高的社会位势。这些特点给了它异军突起的条件。
  但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是非公募基金会和教育类公益组织和其他各类公益组织之间的关系,如何成为大量的公益组织培育的土壤,非公募基金会不仅是要去种树、长大,重要的是培育土壤,这可能是中国公益基金面临的特有的问题。
  结语
  和社会期待相比,教育类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质量都远不如人意。在搜寻过程中我们发现,教育类社会组织比我们原来印象中的要少得多。教育类公益组织的需求很大,活动空间也在日益拓展,创新点亟待挖掘和实现,无论什么方法去实践,教育理想永远是公益组织创建和发展的内生动力。今天,我们是怀有一群教育理想的人,我们走到一起,共同研讨我们自身的发展和由我们所参与的推动这个社会发展的路径。希望今天下午和明天我们能够有更加充分的分享。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9:49:54 | 只看该作者
张莉莉(北京师范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NGO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使命与作用
  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参加本次会议,因为会议让我们感受到了NGO在教育变革中所能发挥的积极的作用。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应对变化,我觉得特别好。因为中国现在正处在一个社会经济急速转型的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因此产生。首先,尽管我们对孩子的学业发展有了比较清晰的目标,但是对于他们个性与品德发展仍然有所担忧。另外,受到全球化与市场化的冲击,我国的贫富分化问题日益严峻,弱势人群不仅在生计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而且他们在子女教育上也面对许多特殊的困难。正是因为看到了受教育的机会、过程和结果中所存在的民族、城乡、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教育NGO才积极的投身到这其中,并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贡献了一点儿微薄的力量。
  在参与“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的教育公平培训时,我们曾就教育公平问题表达了以下的观点:我们认为教育公平首先是一项基本的儿童权利;同时,教育公平还意味着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在学校里接受到有质量、并且适合他们自身的教育;最后,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是提供有质量的教育,而有质量的教育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作用,就是可以促进更加广泛的公民权利的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可以提高儿童在社区以及社会层面上的参与。它也是保护儿童、培养儿童生存技能一个关键手段。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促进教育公平意味着要知觉儿童的差异性,对处境不利的儿童要给予特殊的关照。有质量的教育要考虑到儿童发展的年龄、生活背景的多样性。教育儿童的方法也要适合他自身的个性特点,适合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教育公平不是平均和平等,而是要针对差异采取特别的措施来实现一种教育的补偿和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学校标准的开发与实施项目中,我们承担了全纳与平等维度的开发。那么怎样落实全纳与平等呢?我们提出了四条具体的标准:
  第一,学校应该主动积极的为适龄儿童提供入学机会,并创造平等的教育条件。特别要创造女童、贫困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创造条件。应该帮助他们解决他们入学中的困难。
  第二,无论学生背景和能力如何,都能够在教育教学中获得平等的对待,以获得未来发展中所必须的基本的知识、技能。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尊重和生活技能导向的教育。
  第三,尊重和理解学生在文化、语言、家庭、经验等方面的多样性,建立包从容、友善、平等、尊重的校园文化。
  第四,倡导公平,学校应该提供无性别歧视的教学环境。
  总体来看,全纳与平等倡导尊重、平等的教育教学理念。因此,对女童、少数民族、残疾、贫困,以及流动和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注,应该是教育公平所应坚守的基本理念。
  我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多元文化教育中心成立于2003年,其宗旨是:以民族、性别、城乡、贫困为主要议题,关注不同性别、地域、民族文化处境下儿童教育权利的实现,促进教育公平。下面透过我们所做的一些项目,看到教育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我们曾经给乐施会拍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公平短片,其中涉及语言与文化适切性、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性别视角下的学校生活、社会分层与教育、以及校园暴力和艾滋病教育问题。以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为例,在课堂环境中,一些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有一些什么样的表现,老师和他们是如何互动的。当我们把这样的短片在培训中放给老师们的时候,老师很能够体会:原来我们个人都能够在教育公平中做一点事情。
  我们还做过贫困地区适龄青少年生存与适应能力培训。赋权于弱势群体是我们的教育理念,那么我们如何体现赋权的价值呢?总体来说,我们带给这些儿童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信心、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与应对意识。目前我们正在针对青年女性农民工进行生活技能培训教材的开发。
  在郑新蓉老师的主持和领导下,我们还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西部地区教师体系的建设”项目中,为农村教师开发了系列教材,其中包括怎么样了解你的学生,课堂管理技术以及教师的经验与智慧等自学和培训教材。并且开发了导师制项目,关注怎么通过基层导师队伍的建设给农村教师提供一些直接的帮助,特别是就怎么样诊断教育教学问题,怎么样来改进教学,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另外,导师对教师的心理支持也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我们还开展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项目。其实大家到少数民族地区以后,常常会非常感动,我们会发现民间文化的美及其价值。每个民族有它特别灿烂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我们教育如何来传承,并且来推广这样一些民族文化,我觉得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我们还在中英西南教育项目中参与了女性领导力的培训工作。在西部偏远农村,女校长特别少,我们想通过对教育局领导、以及通过对骨干女教师的培训与行动研究促进一些变化。
  我们也开展过大学生自愿者培训、以及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实施的干预项目等,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感觉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所以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深深感觉到我们的相关机构应该加强探索与合作,特别是你们宝贵的经验我们也想要分享。
  本次大会恰好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便于大家促进项目经验与成果的学习、转化与推广。我们渴望加强与其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当前的教育改革事业添砖加瓦。
  最后,预祝这次会议圆满成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5:07 , Processed in 0.0727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