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清平乐· 村居>> 孝南区实验小学五0五班:徐清源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泉水叮咚,一派生机。在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大地上,在小溪潺潺的岸边,有一户和和美美的人家。 穿过翠竹林,听着翠鸟声,不一会儿,就到了这户和睦共处的人家。只见农家小舍简朴自然:屋顶上是用稻草夹杂茅草铺成的,窗边点着一盏迟迟未熄的蜡烛,山林中响着清新自然的鸟鸣和清泉声。江南水乡,明如玻璃的小溪清澈见底,一排柳树正梳理着自己的头发,嫩草弟弟顽皮地冒出头来。屋子里,只见一对年岁已高的夫妇 正用柔美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逗笑取乐。白发苍苍的老翁笑道:“这日子过得可真清闲呀!”老妇道:“是呀!咱们的儿子个个都这么勤劳,咱俩虽说在他们小的时候吃了点儿苦,可现在他们长大了,什么活都会干,以后咱就可以享清福了!”老翁听了,也笑眯眯地说:“是啊,是啊,我们真够有福的了!” 说着,倒来一碗好酒,只见他们在阳光下脸色发红,越说越有兴致。这时诗人辛弃疾看到这样的情景,也随之陶醉其中,转眼看去,勤奋的大儿子,刚一天亮,就拿来锄头,身着朴素的布衣,穿过土路,来到东边的田地锄草,汗水一滴一滴地落下来,豆苗越发长得茂盛了。二儿子正坐在绿树荫下,喂食旁边的小鸡,手中握着一个未织好的鸡笼,哦!原来他正在编织鸡笼呀!鸡崽们仿佛等不住,在旁边叽叽喳喳。诗人最喜欢小儿子了,天真无邪的小儿子顽皮可爱,瞧!他正趴在溪边,一边剥着莲蓬,一边数数:“一、二、三、四……”望着这极副生活情趣的乡村人家,诗人诗意大发,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于是就有了千古流传的《清平乐·村居》。 望着远方渐渐下落的太阳,更看到了一幅世外桃源的农家风景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