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管季超只[!!]使用《教师之友网》发布信息!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0:21:44 | 只看该作者
后院读书会:不附庸,何来风雅?
作者:林雪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在深言深 , 深圳族群

绿草青青,春风拂面,阳光明媚的春光里,后院读书会十几位成员来到海上田园踏青,一边是春日暖阳,一边是琴声悠扬,后院读书会第17期主题活动,选择了到郊外的山水间聆听春的脚步,捕捉春的身影。而深圳原创音乐人金科也一改往日的形象,以草地为舞台,怀抱吉他唱起了自己的作品,席地而坐的成员围成了一个圈,沉醉于歌声与琴声中,偶尔相视露出会意的笑容……

读书人的根据地
     后院读书会,是由几个爱读书的朋友们组成的一个读书沙龙,读书会的召集人是王绍培。王绍培,作家、媒体人,出版书籍《用梦想化妆》,目前在深圳媒体撰写专栏与评论。2009年9月,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王绍培和朋友喝茶聊天,有人提议“何不在每个周六举行一次读书会”,就是这样一个随意的建议,触动了读书人那根敏感的神经。
读书会这个词在国外很常见,很多中产阶级和文人贵族都会举办此类的沙龙聚会,把亲朋好友或志趣相投的人们聚在一起,相互探讨一些话题或某部著作,交流意见。后院,是OCT华侨城一家茶馆的名字,茶馆有个后院,四周是竹子围成的篱笆,院中几颗大树树荫浓郁,一张张木方桌摆在院子里,安静而从容,阳光透过树叶洒落下来,时而落英缤纷,颇有几分诗意。在喧闹的城市,这无疑是一片清静之所。读书会于是选在此地做为根据地,“后院读书会”因此而得名。

话题开放而随意
     一周一期的读书会在周六举行,内容广泛,话题开放而随意,涵盖文学、音乐、电影、戏剧、保健、理财、收藏等,至今已经开展至第18期,并成立了一个“后院读书会博客”,发布读书会的相关内容与信息,每期都会有读书人、专家或学者讲课。
读书会一般会在后院举行,也有时外出游园,对于选择场所,读书会成员们表示,在户外精神会放松,时常选择安静的场所,通常有十多个人,每一期的费用都由所有参与会员AA制,费用在20元左右。
后院读书会从目前的组成人员看,大部分是来自深圳的媒体人,主题演讲者均由媒体人推荐,不参入任何功利成分,听众与演讲者都是自由加入。
读书会成员认为,每期的读书会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些经验和知识是在不知不觉地轻松谈话间获得。

“精神生活的一种尝试”
     不强权于谈论某个固定的话题,也不限制以某个年龄段谈论话题,这是后院读书会的一个基本原则。从后院读书会成员的年龄层次看,从50后到80后不等,这种“年龄差”唱令成员们感到兴奋,因为,这里必定有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读书会的成员也多都来自各行各业,YOYO是环球资源属下刊物《世界经理人》的副创意总监,参与后院读书会的创办,在没有特殊事情要处理的情况下,YOYO几乎每期读书会都会到场。YOYO认为,参与读书会,是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种尝试”,她喜欢这样一个沙龙聚会,不仅能在周末与朋友聚会放松一下,也可以打开视野,获取更多的快乐,这正是她预想沙龙的状态。YOYO比较喜欢开放性的话题,在意话题的“原生性”,也就是不要过分注重每期的主题。她相信,在“自生自灭”的进展中某个或某类话题会显示其魅力。
不涉及强权话语中心,每个人展示其不同的兴趣点,这样的碰撞与交流才更有意义。
“希望读书会永远朝着这样一个自然,不刻意、原生性的方式发展下去。” YOYO认为,沙龙最终是一些有相同兴趣的人平等地、轻松地对话,每个人在交流中获得提升,而这里,各自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势必产生强烈的共鸣。
黄辉与王绍培是大学校友,现时的身份是一名商人,他对宗教与历史颇有研究,在读书会上比较活跃、积极,他也是最能展示沙龙魅力的一位成员。
在他看来,以往的朋友聚会只是没有主题的漫谈,而现在集中主题的畅谈,即便是自己不曾接触的话题也会使人从中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正是这个道理。

每个人都有收获
     一个以媒体人为主体的非功利读书会,从某种程度上已经为读书会定下了一个基调:不仅要有广泛的、高素质的人脉资源,还要拥有高度的责任感。
后院读书会的成员说起会长王绍培,都是称赞有加。黄辉评价读书会会长王绍培是中国当代文人的典范,谦虚、沉稳、包容、有学问。YOYO则说,没有对生活对文化的真挚感情,自发和自觉会成为一种精神的负累,但是,王绍培做得很轻松很自如很快乐。
王绍培说,在选择话题这方面的随机性很强,每期的讲师大多是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媒体朋友刘敬文对读书会做出很大的贡献,大量的讲师资源都来源于他。“组织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目的和功利性的活动,仅仅是希望自己和朋友都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有用、有益的信息,充实生活丰富生活。”王绍培说,一切都没有那么复杂,目的只有一个,大家在精神获得中快乐。
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公利、没有任何目的,纯粹为了读书为了交流而创办的一个文化沙龙,在这个喧闹、繁华的大都市里,是读书人难得的一方净土。

“文艺复兴的前期”   
说起后院读书会,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教育学者刘伟将社会上日益增多的沙龙现象定义为“文艺复兴的前期”。刘伟六年前与几个朋友创立了“银湖沙龙”,主题涉及经济、城中村、教育、宗教、音乐等等,最多的一次沙龙聚会达到500人——而这一现象,刘伟认为,已经失却了沙龙的意义。
在刘伟看来,沙龙的成立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个具有个人魅力的灵魂人物;课题要鲜明,不能过散,人数不能过多;一定要是非功利的聚会,注重休闲和精神享受。
“沙龙是人们文明水平和生活品质提高的表现。”刘伟说,沙龙是一种文雅、平等的聚会方式,有点“文艺复兴的前期”的意味,但是目前还是缺乏外部环境的培养。
沙龙的参与者,被称之为“精神贵族”,但是社会上也有人对此冷语为“附庸风雅”。对于这一说法,读书会成员淡然一笑:每个人在轻松休闲的环境里,获得自己的精神所需,这才是最重要的,附庸风雅不是一件坏事,“不附庸”何来更多风雅?只要不是虚荣就好。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0:23:01 | 只看该作者
做一个自觉的阅读推广人
——献给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第一乐章:四月,阅读的节日
  
  四月,是读书的节日。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月份拥有4月这么多与书、与阅读相关的节日。从月初,4月2日——“中国儿童阅读日”;到月末,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四月竟然集中了一年中唯一的两个读书日。
  4月2日中国儿童阅读日,也叫“国际儿童读书节”,2008年已经是第41个。它创建于1967年4月2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把世界著名童话大师——徒生诞生的日子确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2007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中国儿童读物促进会在教育部和团中央的共同支持下,将国际儿童图书节引进中国,设定每年4月2日为“中国儿童阅读日”。
  4月23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为“世界读书日”。之所以选择在这一天,和“国际儿童图书日”一样,也是因为它和大文豪、大作家有关。不过,不是生日,而是忌日。
  4月23日是一个作为世界文学象征的日子,因为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以及秘鲁文学家加尔西拉索都是在1616年4月23日逝世,同时,这一天也是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作家的生辰或忌日,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莫里斯·德·昂、纳博科夫等等。
  它创建于1995年,2008年4月23日是第13个“世界读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的全体成员大会上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1996年4月23日是第一个读书日。这个庆祝图书和阅读的传统将会长期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使这一庆典国际化的决定,对促进阅读、出版、产权保护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中国,还有一位我所尊敬的教育学者朱永新先生,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再三提议设立“国家读书节”。他建议把每年的9月28日——孔子的诞辰日作为国家阅读节,用仪式感唤醒人们对于阅读的热情。

  2007年,就是否设立“国家读书节”这个问题,朱永新老师和我喜欢的著名文化散文作家余秋雨先生来了一番精彩的PK。(原文地址:http://www.xici.net/b245430/d50980243.htm)余秋雨以三点理由反对设立此节。其一,现在每年已有“世界读书日”,没必要增加类似节日。其二,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周围已是信息爆炸,阅读不是欠缺,而成为灾难。有人说,正是因为这样,更应用“阅读日”来指导。问题是,怎么指导?谁来指导?指导什么?更大的问题是,这是一个接受指导的时代吗?因此,“阅读日”做什么?不清楚。其三,在今天阅读不再重要,对文化见识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余秋雨甚至断言: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是浪费生命。
  对此,朱永新作出三个回应。

  回应一:知道世界读书日的人很少。

  对于余秋雨的第一点理由,朱永新坦言,如果世界读书日能够像妇女节、劳动节一样受到国人的充分重视和肯定,那也许真的就没必要再设“国家阅读节”了。但是,在中国知道这个节日的人非常少。“我们希望能够借此唤醒国人直面我们民族的阅读危机,国家阅读日设在哪个时间并不重要,是否能与世界阅读日并轨也在其次。关键是,我们国家国民的阅读现状需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呼吁?”


  回应二:余秋雨批评错了阅读概念。


  面对余秋雨第二点中的一系列问号,朱永新回答道,余秋雨并没有真正弄清我们倡导的阅读概念,即面向青少年为主体的大众阅读和以纸质图书为主的阅读,是一种以生命价值选择的阅读,是超越知识的心灵的回归与精神的重建。余秋雨批评的不是这种阅读,而是网络的浅阅读,甚至滥阅读。余秋雨对“灾难性阅读”的忧心说明他一直在考虑阅读的真实意义,一定的意义上说其内在的诉求和阅读节的初衷是殊途同归。


  至于阅读需不需要指导,朱永新持肯定态度。为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推荐书目,是国内外非常普遍的做法。我们的学生不经过指导,就可以从汗牛充栋的著作中间挑选出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吗?


  回应三:余秋雨对阅读态度前后不一。


  对于余秋雨第三点理由,朱永新说,“余秋雨先生难道真的不重视阅读吗?其实,余秋雨是非常重视阅读的。”


  朱永新回忆,大概10年前,余秋雨在台湾中山大学演讲时,还对学子说,“要尽早把阅读当作一件人生大事。”就在去年11月,余秋雨还百忙中专程赴山西大同,为大同第四届读书节做了题为“书香盛宴”的报告,给予活动高度评价,并在当地签名售书。朱永新说,“就是在做文艺节目的嘉宾点评时,余秋雨在呈现自我波澜壮阔的知识体系的同时,也不乏一针见血的对选手们提出加以阅读的建议。”朱永新认为余秋雨的前后两种态度是出尔反尔。


  至于余秋雨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境界。游历、考察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朱永新认为,余秋雨可以去周游各国各地,写《千年一叹》。但是,有多少人能花得起那么多钱去那么多地方?朱永新表示,阅读,毕竟是大多数人认识世界的基本路径。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阅读,没有先前的知识作为积淀,那游历、考察、体验等后面的一切都会在品质上大打折扣。就像为何早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能打动读者的心,如果只是简单的游记,不会有这样振聋发聩的力量。原因在于“文化”,更多的依赖于多年的阅读积累,宏大的知识背景,加之有机会身临其境。所以,情从心来,游刃有余地留下了这些镌刻人心的文字。


  对这番文枪舌战,我的看法:无论是朱先生,还是余先生,目的都是一致的,希望国人能重视阅读。余先生之所以在博客上公开“叫板”,无非是在帮朱先生的忙,要不怎么能引起诸多传媒的注意呢?不过,既然已经有“世界读书日”了,再设个“国家读书节”有无必要呢?设9月28日为读书节的初衷之一,可能是想用咱们的孔子与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安徒生这些外国文人们抗衡吧,凭什么老过他们的生辰和忌日呢?呵呵


第二乐章:“我爱读书”博客圈,欢迎您的加入
  博客改版后,增加了许多新功能、新版块,最引人注目、最好玩的恐怕就是“博客圈”了。现在博客圈的功能要远远比以往的学校博客圈、班级博客圈强大了不少,融合了论坛、博客二者的优点,更直观、更清晰。更重要的是,它把有共同爱好的博友们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把相同类型、同样主题内容的文章来了个“超级总动员”。
  本着“阅读改变人生”的宗旨、“做一个自觉的阅读推广人”的理想,我创建了一个“我爱读书”的博客圈,欢迎各位有志于阅读推广的朋友加入。让我们以它为平台,交流阅读推广中的点点滴滴,推进“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校园”,把“儿童阅读、亲子阅读、教师阅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我们在书香中蕴蓄成长!
  “我爱读书”博客圈地址:http://q.xxt.cn/woaidushu
第三乐章:愿校信通也成为全国十大读书人物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从2004年起,每一年都要评选出当年度具有广泛影响的“全国十大推动读书人物”,现在这一评选,已成为一项堪与央视“感动中国”并驾齐驱的媒体盛事。
  校信通作为河南省内最大的网络教育媒体和平台,正致力于打造省内甚至全国最专业的教育博客,为此,她汇聚了省内许多一流的专家、教师、家长、关心教育的媒体人和其他有志之士。
  推广阅读,是校信通一直倡导的。无论是连续两年举办的“书香寒假”活动、多届“名家公益讲座”,还是校信通的品牌栏目“我爱读书”,以及“博腕”等奖品的设置,都体现了校信通强烈的阅读推广意识。可以说,校信通是省内阅读推广的“第一人”。以她为纽带,省内大批有志于阅读推广的老师集合在了一起,其中有不少已经在阅读方面颇有成果,如丁保先老师、姚晓静老师、王钢老师等诸多名师加盟校信通,必将对校信通的阅读推广事业,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我相信,校信通必将会成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我们共同期待!
(转)2004—2007年度全国十大读书人物一览


○办《读书周刊》就是“植树造林”,就是培养一批批的读书人群。每届“年度人物”都是我们发现的模范“植树人”


○看着一片片年轻的“树林”,我们不由得心花怒放——这就是我们的灿烂风景,这就是我们为之痴迷的事业。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


2004《读书周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窦桂梅  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

  范金豹  安徽芜湖县第一中学教师

  方助生  四川宜宾市金坪中学教师

  高万祥  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韩军  “新语文教育”代表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胡修江  青岛师范学校教师

  吴平安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教师

  曾宏燕  珠海一中原教师

  张俊秋  广西南宁二中教师

  赵谦翔  清华附中教师


2005《读书周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朱永新  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

  李希贵  特级教师,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

  郑金洲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

  郑 杰  上海市北郊中学校长

  杨九俊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副院长、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任

  方 明  原全国教育工会原主席,现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王栋生  笔名吴非,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师大附中教师

  陶继新  山东教育出版社总编

  管锡基  烟台市教科院理论室主任

  徐冬梅  江苏省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教师
  

2006《读书周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桑新华  山东省泰安市教育局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王 林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儿童文学博士

  杨 荣  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

  高 峰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四小学校长

  袁晓峰  深圳市后海小学校长,深圳“十佳”校长

  王立华  山东省临沂市八中语文教师

  薛瑞萍  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

  程红兵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闫 学  杭州市拱墅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

  孙汉洲  南京二十九中教育集团常务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2007《读书周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推动者,活动遍及国内十几个省市,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声誉!



  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执行主编,“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课题组组长,上海市教育期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中华诗文教育学会常务会长兼秘书长。全国第一个民间“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节”的举办者,坚持推广经典诵读达十余年。


  江苏《莫愁》杂志社副总编、副教授,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多年来通过演讲等形式向家长推动阅读活动,是“莫愁新父母学校”的发起人,在全国建立相同的分校已达几十所。


  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校长。发起“园丁读书锻造工程”,塑造阅读型教师,以阅读促进教学,带动师生交流。


  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校长。积极开展教师校园阅读,倡导儿童阶梯阅读,坚持实践已有四年,效果不俗!  


  河南省安阳市健康路小学副校长。在六年时间里,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组织阅读课程,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在各类写作评比中获奖。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教育局副局长。“名师专家引领”工程的组织者、推动者,倡导建设学习型家庭和培养学习型教职工,追求通过阅读提升教师的精神世界。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执行主编,《明日教育论坛》和《慢教育》主编。1 1读书俱乐部的创建者,通过网络组织读书会,运用“博客”传播读书。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提出了“一本书主义”的阅读理念,并创办“南方青年读书协会”。在南方教师和学生中产生了相当的反响。


  江苏省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董事长、校长。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方式,强调阅读中的师生互动,对学校阅读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0:23:55 | 只看该作者
在阅读中唤醒自我、更新自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回放
  作为一名教育专家,刘良华经常利用到全国各地给中小学教师作“教师专业发展”或“校本教学研究”讲座的机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和提倡“教师阅读”。他的基本思路是:除了“读书”之外,教师也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读图”,可“阅读”的图像至少包括“教育电影”、“教育电视”和“教育录像”。“书”与“图”各有自己的优势。对于某些教师来说,“教育图像”较之“教育名著”可能更具有“可读性”。但是,书本也有它的可爱之处:虽然不如图像形象、直观,却能够为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
  2006年,刘良华推动成立了“南方青年读书协会”,并通过多种途径邀请中小学教师和正在接受教师教育训练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加入他们的读书团队。读书协会对成员的要求包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成为“一本书主义者”,至少每两天提交一份读后感,每个月提交一份月末读书报告,并参与月末读书报告会的在线讨论;每个会员必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作者,成为他的精神同伴,读他的传记和相关著作;每个会员每年至少研究一个作者;必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学派,在整个中国教育思想史或西方教育思想史的视野中考察这个学派;提倡一个或两个成员结成读书同伴,共同阅读相同的著作和流派;所有读书报告提交到自己的成长博客里。
  “南方青年读书协会”是一个自由的教师学习共同体。自成立以来,他们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师阅读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最后形成比较稳定的形态---以教师自主阅读为主,定期举办在线讨论。
  根据平时所做的访谈和观察,刘良华与他的团队推荐了“适合教师阅读的十本书”,并提出推荐理由以供教师参考。在推荐薛涌著的《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时,他们给出的推荐理由是:可以把“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作为一个类型。在他们看来,中国教师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排外。
  刘良华向中小学教师重点推荐了武汉的沈旎老师、徐莉老师以及浙江的闫学老师、干国祥老师等人的“阅读史”,旨在让广大基层教师从这些著名的个案中领会阅读的意义与方法。比如干国祥老师在文章中回忆了自己的阅读经历以及阅读对自己成长的意义:阅读“魏书生”之后,“用魏书生的思想和策略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监督与纠偏---如果是魏老师面对这事他会怎么说怎么做?这是那些年我经常诘问自己的一个问题。”进而又开始向外寻找,“钱梦龙、于漪、宁鸿彬、陈仲樑和林炜彤……我寻找一切视野内的特级教师的课例和著作,后来又接触到叶圣陶、吕叔湘和张志公对语文的论述,试图在其中找到对‘教育是什么’和‘语文是什么’的正确解答。当时正是模式盛行的时候,借助着杂志中的一些文章,我开始涉猎外国的一些教育理论。”这些名师的阅读经历和感言为广大教师的阅读打开了视野,为他们的成长树立了标杆。

■获奖感言
  “好老师”之所以“好”,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坏老师”之所以“坏”,也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虽然偶尔会出现一些令人尴尬的现象,比如,某个教师酷爱读书,但上课效果却比较差劲。但是,总体上看,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更有可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教师成长的基本方式是“自我反思”、“与他人交流”或“拜人为师”。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成长途径,就是“教师阅读”。
  我建议和推动“教师阅读”的目的,并非要每一个人博览群书。博览群书只能作为教师的个人追求,而不必成为群体标准。教师所需要做的是,有选择地开展阅读,进而在阅读中唤醒自我、更新自我。

■读书建议
  建议教师建立个人博客,并在"教师博客"上写自己的"阅读日志"。"读后日志"可以显示为三种方式:
  一是“摘录”,即摘抄有价值的词语、句子或观点。阅读一本书之后,应该把书丢开,回忆、复述这本书有哪些精彩的词语、句子或观点。然后再回头把这些精彩的词语、句子或观点查找出来,记录到"笔记本"上。
  二是“评介”。在摘录最好的词语、句子或观点之后,紧接着记录自己的感想或做些点评。如果说第一种读书笔记显示为"别人说了什么",那么,第二种读书笔记显示为"别人说得怎么样"。如果把点评做得宏大一些,那么,就可以从整体上解读并解构整本书或整篇文章。如果把点评做得再大一些,就可以不局限于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阅读与点评,而是可以以此为起点,将现读的书本或文章与其他相关的著作或文章串联起来。在充分串联之后,再回头看看本书或本文与其他的著作或文章在哪些地方是相似或相同的,在哪些地方是相异或相反的。
  三是“综述”。不仅摘录词句和观点,也不只是对摘录的内容作点评,还应围绕本书或本文所蕴含的主题对相关文献进行搜索和阅读,然后再写出总体的阅读印象。
  《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3日第8版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0:24:36 | 只看该作者
勤敬教师读书会宣言
A 在光荣而艰难的跨越中,

B 在壮阔而精彩的历史里

C 我们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代,

D 我们愿将人生中有限的岁月献给勤敬园,

    A B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C D实现实验小学的再一次跨越。

  E 我们是悠悠濠河养育的青年,

F有着共同的阅读理念,

    G我们期待在充斥喧嚣的城市中,

    H寻找到滋润心灵的清河绿洲,

    (合)这正是今天我们走在一起,


 来到紫琅书院的真谛所在。

AB在茉莉飘香的季节,

  CD 在墨香流溢的世界里,

  (合) 我们追求着宁静与本真,

  EF 为让自己的教育保持一种纯美,

GH 在潜移默化中拥有更多的

雅思、雅言、雅兴、雅行、雅量与雅致。

(合)因此,我们选择了读书。

 ABCD 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

  EFGH 书香气是一个校园最好的氛围,

  E
读书会使我们境界高远,

  F
读书会使我们视野开阔,

  G
读书会使我们心态阳光,

  H  读书会使我们思维理性。

E
F
读书不能改变人的物象,

ABCD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E
F
读书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

EFGH但能改变生命的宽度。

(合)读书是我们追求探索、不断进步的阶梯。

   
读书,我们心之欣然,志之所往。

ABCD我们已经集结,


踏上“再一次跨越”的征程。


“打基础、重能力、养习惯、促发展”——

我们要将将书页的花朵


洒落在孩子童年的阡陌,


我们要在孩子童年的季节里

播撒读书的种子。

EFGH一个书香满园,


充满活力的实验小学,


将是我们送给子孙的礼物。

一个文明安全、和谐幸福的现代强校,


 将在我们手中成长。  

  AB 今天,我们明确使命。  

  CD明天,我们执着前行。

EF悠悠濠河, 

  GH莘莘学子,

  ABCD 见证着我们的承诺。

AB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EFGH让我们携起手来读书吧,

ABCD让思想与思想交锋,

EFGH 让智慧与智慧碰撞,

(合)让我们一起走进教育的人文世界,


在读书中感受幸福。

AB让我们在勤敬园里,

   
携起手来读书吧,

CD 让精神与精神共振,

EF让灵魂与灵魂相拥,

GH让阅读强大我们的精神!

    (合)迎着2009年的春光

   

 开始这伟大的跨越!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0:25:55 | 只看该作者
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行动啊。。。。。。。。。。。。。。。。。。。。。。。。。。。。。。。。。。。。。。。。。。。。。。。。。。。。。。。。。。。。。。。。。。。。。。。。。。。。。。。。。。。。。。。。。。。。。。。。。。。。。。。。。。。。。。。。。。。。。。。。。。。。。。。。。。。。。。。。。。。。。。。。。。。。。。。。。。。。。。。。。。。。。。。。。。。。。。。。。。。。。。。。。。。。。。。。。。。。。。。。。。。。。。。。。。。。。。。。。。。。。。。。。。。。。。。。。。。。。。。。。。。。。。。。。。。。。。。。。。。。。。。。。。。。。。。。。。。。。。。。。。。。。。。。。。。。。。。。。。。。。。。。。。。。。,,,,,,,,,,,,,,,,,,,,,,,,,,,,,,,,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0:43:06 | 只看该作者
刘铁芳:伟大的教育者都是伟大的读书者




我们今天的教育确实需要经典,因为教育的根基太浅。那么,我们怎样打好教育的根基呢?我认为,要增加经典对孩子的感染力。为此,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经典,因为我们容易出现一种认知倾向,一说经典就是四书五经。经典当然包括本民族的传统文献经典,同样还包括世界各国的各种优秀文化成就。如古典音乐,就是一种古典的教育形式,同样是一种经典文化形式的代表。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理解经典的内涵;另一方面,我们要拓宽界定经典的视野。
今天我们之所以需要经典文化,就是要立足于提升人性,以经典来启迪人性。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有一句名言:“所有我认识的伟大的领导者几乎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全部都是伟大的读书者。”在这个意义上说,所有伟大的教育者,都是伟大的读书者。读书是提升我们生命境界的最重要的途径。对于学生来说也是这样的,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对于经典文化的欣赏、学习喜好。
今天,我们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都缺少一种接受经典、阅读经典的习惯和能力。这其实是阅读趣味的问题,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们一种纯正的阅读趣味和兴趣。一个人的阅读兴趣一开始就被弄坏了,以后再校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说到经典阅读,我想推荐一套非常好的教材,那就是钱理群先生编辑的一套《新语文读本》,沿着这本书所提供的阅读轨迹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我觉得对孩子们的生命成长是一种非常好的引领。
阅读是人获得教养的途径,我认为阅读是我们这个时代提升人性的最重要、最根本的一个形式。一个人的教育程度有多高,你就看他家里藏了多少书,藏的是什么书。我们的阅读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社会文化-心灵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种状况与我们缺少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趣味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我讲一讲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故事。我觉得他是当今社会人格最伟大的一个人。他长期被关在监狱里,在监狱里他做了两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在他看来,监狱是最没有人性的地方,他要改变监狱,使监狱尊重人权,尊重人性。他是怎么做的呢?面对监狱长,任何时候他都笑脸相迎。只要监狱长站在不远处,曼德拉总是用友好的姿态和和蔼的言语问候他,也不会忘记问候他的太太和孩子。一年又一年,监狱长换了多个,曼德拉总是如此。有的监狱长也不拒绝这种问候了,并且会告诉曼德拉自己太太和孩子的近况。对于狱警,曼德拉说:“我们认为,所有的人甚至监狱里的狱警,都可以改变。所以我们要尽最大努力,设法让他们改变对我们的看法。”曼德拉日益体会、体验了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奥秘:应该承认,人的心灵深处都隐藏着正面而又善良的人性的种子,哪怕是在表现得最为凶恶的人群里也隐藏着这颗种子,只要有恰当的机缘,这颗种子就能够苏醒发芽。
他做的第二件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把监狱改造成为“大学”。他在监狱里参加各种各样的函授学习,并鼓励狱友们同样参加这样的学习。他后来被授予剑桥大学的荣誉学位,还有很多大学都授予他荣誉学位。这些都是名至实归。
这就是曼德拉人性闪光的地方。我想,对于学校而言,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曼德拉的故事应该是很有启示意义的。监狱尚能如此,何况学校呢?
(本文根据首届河南最具成长教师颁奖典礼暨破译专业成长的密码观摩研讨会上的发言部分整理)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8:29:59 | 只看该作者
原有读书会的城市:广州、济南、北京、深圳、昆明、天津、漯河、肇庆、宝鸡、西安

近期新增读书会城市:武汉、台州、长沙、太原、重庆、吉林、漳州、福州

1、广东省

(1) 广州花城大道奇迹课程读书会

时间:每周四下午 200430


地点:广州珠江新城花城大道5号南天广场龙庭阁1704

内容:奇迹课程正文

场地费用:15//

联系人:屠永江
电话:13268239066

(2) 肇庆读书会

A:奇迹课程读书会

时间:每周二晚上8点半-11

地点:肇庆市端州区西江南路4号皇冠楼A903

场地费用:免费

内容:学员练习手册

联系人:李泰运   13527010128

(B)
宽恕就是爱
读书会
时间:每周一晚8点钟
地点:芙蓉西二街22号文风文化传播

方式:封闭式小组(4人启动,8人截止)

费用:10/
联系人:陈婷曼13929883337
0758-2831779


2、济南

1)摩尔酒吧奇迹课程读书会

时间:每周六下午200500

地点:摩尔酒吧

场地费用:参加者均摊茶费

联系人:张力平
电话:13176680027  或18653191962。


3、北京

1)人济山庄奇迹读书会

时间:每周六上午9点半-12

地点:北京紫竹桥人济山庄

场地费用:10//次,午饭AA

联系人:王灿灿         13501034043         010-88554329


2)北京白领家园感恩奇迹读书会

时间:每周六上午930-1200

地点:四惠东地铁七号楼1单元203

场地费用:免费

联系人:张一农   010-8196385513521419535010-51349216



(3)光熙家园奇迹读书会

时间:每周日晚上6-9

地点:北京朝阳区光熙家园(和平大道)7号楼B1202室。公交:运通104367379419602等太阳宫桥下车;地铁:13号线光熙门站B口出。

场地费用:10//

联系人:联系人:吕世光(蓝帝斯)


话:13811665729


(4)北京白领家园感恩奇迹读书会

时间:每周六上午930-1200

地点:四惠东地铁白领家园七号楼1单元203

场地费用:10//

联系人:张一农   010-8196385513521419535010-51349216


(5)北京白领家园宽恕十二招研习会

主,, 题:如何穿越恐惧,化解内疚与自我批判,找回内心本有的爱,回归心灵的平安,喜悦。

内容:《宽恕就是爱》

时间:隔周周四晚:19002130      

地点:四惠东地铁白领家园七号楼1单元203

场地费用:30//

联系人:张一农   010-8196385513521419535010-51349216



6)北京白领家园《告别娑婆》研习会
内容:《告别娑婆》

时间:隔周周五晚:19002130

地点:四惠东地铁白领家园七号楼1单元203

场地费用:20//

联系人:张一农
010-81963855
13521419535010-51349216

  

7北京三里河奇迹读书会



内容:奇迹课程理论体系的分享、交流

时间:每周六晚7:00–9:00
地点:西城区三里河二区4-1606
费用:随喜
电话: 王玥  13701371160

(8) 北京市立水桥
宽恕就是爱读书会

内容:宽恕就是爱

时间:隔周日 上午9301200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立水桥顶秀青溪家园

场地费用:30//

联系人:杨妮
电话:13810900559


4、深圳

(1) 一念之转读书会

时间:星期日下午200-530,隔周进行(37日第一期)
A
200-330    一念之转读书、讨论
B
330-400    下午茶,自由交流     
C
400-530   一念之转个案、练习

地点:中国深圳罗湖区红岭中路荔景大厦1808,爱心瑜珈馆(荔枝公园对面,酷比龙旁边)

场地:免费
下午茶费用:10/

联系人:谭银燕
电话:15986609412

  

(2) 奇迹课程读书会

时间:每周二晚700900

地点:福田区上梅林梅华路与中康手机汇处
华茂苑16203

联系人:陈诘红  13903026790


5、昆明


(1)
奇迹课程读书会

时间:每周三晚7301030

地点:待定

场地费用:免费

联系人:杨柳  13608870708


6、天津


(1)
诚基中心奇迹课程读书会

时间:每周三晚上 630-800

地点:天津和平区南京路诚基中心2号楼21110

场地费用:10元

联系人:撒红 13110011729


7、河南

(1) 漯河心灵会所《宽恕就是爱》读书会

时间:每周四晚上19002100

地点:漯河市辽河路西段元洲装饰公司东邻河上街心灵会所

场地费用:免费

联系人:高艾  13839517333   03953172333

8、武汉


(1)洪山路《宽恕就是爱》读书会

时间:每周六下午2点半-4点半

地点:洪山路4号省政府对面物流大厦内104

场地费用:20//

联系人:罗玲芝  63993574    62576996


9、浙江

(1)台州生活广场读书会

时间:隔周周六晚7-9

地点:浙江省台州市市府大道535号第一时间生活广场255

场地费用:免费

联系人:陈慧兰  13357683366


10、陕西

(1)宝鸡水木年华读书会

时间:每周六晚6

地点:宝鸡经二路水木年华茶楼

场地费用:参加者均摊茶费

联系人:李广义  13571733337  

(2)西安奇迹读书会

联络人:李一晴
电话:13991850336QQ6151158


11、湖南

湖南长沙奇迹课程读书会

时间:每周四晚630

地点:长沙韶山北路460号兴威名座161404室场地

内容:奇迹课程正文

场地费用:免费


联系人:刘洁  15973164060  0731-82820737


12、山西

太原奇迹读书会

联络人:申津生 13303400853


13、重庆

重庆 宽恕就是爱读书会

联络人:刘静
电话:13678429198 QQ544208401

   

14、吉林省

吉林四平市奇迹课程读书会

时间:周日下午2-4点半


地点:吉林四平市铁西区二里花园小区19号楼

联系人:于展元
电话13943477737
QQ139434001



15、福建

(1)漳州奇迹课程读书会

内容:奇迹课程正文

时间:
每周日下午 300——500
地点:卡儿个人工作室
场地费用:免费
联系人

卡儿
电话: 15659656303  0596-6336050  QQ:
552009763



(2)福州鼓楼区 宽恕就是爱 读书会

时间:每星期四晚上

地点:福州鼓楼区温泉南方公寓一号楼703室快乐家庭俱乐部

内容:宽恕就是爱

联系人:肖平
电话:13509390806

16、云南

(1)
云南曲靖奇迹课程读书会

联系人:方伟
电话:13769816999

17、成都

成都奇迹课程读书会

时间:每周六的下午300——500

地址:成都市金栖路44‘号润琳轩’

联系人
:汪文琴 13308187779.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8:38:00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农民工读书会”坚持八年“周周读”
2006年10月12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0月11日专电(记者高路)10月1日,来自安徽铜陵的打工者周菊莲迎来了自己大喜的日子。纷纷前来庆贺的上海外来务工者读书会的会员,在会员周菊莲的结婚晚宴上,举办了一次特殊的读书活动。       上海这个“农民工读书会”,在每个星期天风雨无阻的读书活动中,已走过了八个年头。       靠着磁石般的吸引力,读书会从创立之初仅五六名会员,发展到近百人,一些成员也从农民建筑工渐渐成长为各行各业的管理人才。     两条“铁打”的规定     在周菊莲的婚宴上,几名读书会会员在举杯祝福之余,低声商量着:“下个星期天的活动,大家讨论什么话题?”     1998年4月,在上海市虹桥地区务工的几位外来青年,倡仪成立了这个读书会。至今八年多的时间里,读书会形成了两条“铁打”的规定:每个星期天举行一次读书活动,风雨无阻;每个会员每两个星期必须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无论忙闲。     1日刚好是星期天,在婚礼这场“特殊活动”过后,下周谈什么?“8日刚好是中央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大家聊聊构建和谐社会的话题,谈谈自己作为外来打工者怎样融入所在的城市,怎么样?”一位会员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同意。     每个星期日的交流活动,从晚上6:30进行到9:30,由会员轮流主持,设有新闻琐谈、书海撷英、心情故事、探索频道、一行风采、充电时光、学说上海话等段落。     会员许红说,“学说上海话”是最受欢迎的段落,而她更喜欢“新闻琐谈”,因为像电视读报节目那样把一周新闻告诉大家,并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很大。     读书会的“磁性”不小。一位在金山区打工的安徽小伙子为了不落下每一次活动,常常每次往返骑车近8个小时,回到住处时往往已是次日凌晨2点多了。     由于经费和场地困难,在读书会创立之初最艰苦的时候,只能借一间少儿阅览室开展活动。给孩子坐的小板凳,每次都得挤上两个成年人。有时连板凳也没得坐,大家就站着交流。即便这样,读书会的活动依然不曾间断。     “我不怕即兴演讲了”     在读书活动中,会员们被鼓励当众发表演讲,积极地参与讨论。来自陕西宝鸡的聂凤娟对记者说:“我参加读书会一年了。记得第一次轮到我演讲时,虽准备了好几天,但上台后还是紧张,说话结结巴巴。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现在我已经不怕即兴演讲了。有时发现自己才思喷涌,心里还挺得意的。”     开始时,每一次的话题都是以解决会员们在打工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为主,比如“被老板炒鱿鱼怎么办”“与老板发生纠纷怎么办”等。随着会员们视野渐渐开阔,大家开始讨论“三农问题”“展望西部开发”“国有企业改革”“八荣八耻”等话题。     在读书会的办公室里,留存的会员读书清单,已经积成了一座“小山堆”。记者翻阅这些书目,文、史、哲,管理、法律、营销,几乎无所不包。     知识改变命运     读书会创立初期,80%会员的文化程度为“初中”,20%仅为“小学”。如今,他们中有不少人在读本科,更多的人在读大专。七年间,读书会会员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的文章及艺术作品达百余篇;会员中有19人次的文艺作品获文化部、中宣部等各类奖项。     会员们收获的远不止这些文凭、文章、奖状,而是蕴藏于它们背后的“质变”。     在皖南水乡黄墩村,“老木匠黄修枝家楼房大门的春联是谁写的”成了村里几位“先生”共同探询的事:隶书写成的春联工整、美观,别具风格,在全村700多人里,“先生”们愣是猜不出谁有这样的书法功底。老木匠的妻子巫纪云满脸自豪地揭开谜底:“是我家的小保良。”     小儿子黄保良的改变,来自于上海外来建设者读书会。这些年来,作为读书会首任会长的黄保良,在学习和锻炼中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自信心。这个曾经一见到陌生人就不敢说话的安徽小伙子,辞去了原来的司炉工一职,如今已成为上海一家大型汽车销售公司的营销主管,并取得了营销专业的大学文凭。     改变命运的不仅是黄保良一个人。坚持读书,让不少外来务工者告别了简单的体力劳动,有的步入了高科技行业工作,有的成为企业独当一面的管理人才。     多年来,读书会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帮助。来自中国作协、上海市文联的一些文化名家,组成了“文学界指导团”,一批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的博士生、硕士生也纷纷加入“大学生支援团”,成为读书会令人瞩目的“外脑”。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邓伟志说:“学问改变气质,读书改变生活。这种由外来建设者创办的读书会,满足了进城务工人员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和渴望,非常值得倡导。”(完)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4:07:45 | 只看该作者
新华网倡议:我们一起读书


亲爱的网友们:
您可曾听说,有很多民族在婴儿出生时,会将书籍做为第一份礼物送给这个孩子,预示着一生的幸福和美好。个中原因,已然无需多言。
高尔基曾说过:“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兽性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美好生活的观念”如同我们头顶上的星空,需要我们用书籍搭建起靠近它的阶梯。书籍如慈母,在书海中遨游,好比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汁那样幸福而安宁,她会让我们从一个无知的孩子成长为家庭的顶梁柱,国家的栋梁材。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读书时间呈整体性下滑态势。为了鼓励人人读书,使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5年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选择这一天作为“世界读书日”,是因为这一日在世界文学领域具有特殊意义。世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加西拉索·德·拉·维加都是在1616年4月23日逝世。此外,许多著名作家包括莫里斯·德吕翁、弗拉基米尔·纳博和曼努埃尔·梅希亚·瓦列霍等也都是在这一日出生或辞世。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据调查,中国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仅为4.5本,而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民族,为64本,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为55本,美国现在正在开展平均每人每年读书50本的计划……与这些国家的阅读量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的确不容乐观。这些年,我国很多机构和个人都在为打造书香社会不懈努力。热爱读书的温家宝总理一直在提倡全民读书,2010年2月27日下午,温总理第二次做客新华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时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新华网读书频道从成立至今,一直以"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社会"为己任,致力于引领健康阅读,为读者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阅读资源。今天(4月23日),在第15届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特此倡议:让我们一起读书!阅读改变人生,书籍蕴藏幸福,知识给人安全。让我们每天都抽一点时间用来读书,让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让我们热爱读书,生活就会因为阅读带来不断的惊喜;让我们用书籍滋养心灵,人生的价值就会得以升华;让我们为灾区的人们送本好书,让他们暂时忘却周遭的荒芜……我们一起读书,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读得起书!我们一起读书,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亲爱的网友们,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欢迎您为我们的倡议发出您的声音。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08:58:3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的境界  

                                       许锡良


人有天然的学习欲望与能力,人的学习能力只要不被异化为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训练,那么,人人都是天然学习的好手。可惜的是,许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因受到反教育的毒害,渐渐地将学习的事情视为畏途,非得如此这般含辛茹苦,吃苦耐劳,学海无涯,苦海无边地苦熬,是修不成正果的。因此,在中国凡讲到读书,一般都与苦相依为命,即使乐也是苦中作乐。因此,数千年来,就有“寒窗苦读”、“头悬梁,锥刺股”之类变态的学习方式在中国得以被传颂。
其实,在中国长期以来,有许多逆人性的事情都被描述成了伟大的事业。比如“二十四孝”,越是艰难,越是残忍,越是非人性化,就越是崇高与伟大。因为吃苦耐劳的后面就是胜利果实,就是做人上人的快感。如果太容易了,这岂能便宜了你?同时,太容易了,人人过关,那人上人究竟谁来做,也就没有个定数了。因此,长期以来,吃苦多少与艰难险阻的程度被看成是一件事情的价值。比如,《西游记》里,本来西天取经之路虽然艰辛,十万八千里的千山万水,崎岖虎狼之路,相对那个毫无本领的唐三藏来说自然是非常艰巨的,但是,取经这个任务只要交给孙悟空,用他那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取经其实是非常轻松快乐的事情,但是,如此一来,就不会有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更不会显得取经的过程的艰辛与神秘感。所取经文的价值自然也就大大地降低了。得到得容易,失去也容易。那经文要让中国人顶礼膜拜就不太可能了。至今,中国人还是习惯于将做一件事有多难看成是伟大事业的标志。比如打得江山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九死之生,无数次死里逃生才换来的。自然是不能够轻易送人的。如果像英国、美国那样用选票选出来的呢?既不流汗,也不流血,创造这种制度的人,就既不伟大,也不够气魄,只有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峥嵘岁月、挥斥方遒、气势磅礴地用无数人的生命堆出来的江山,那才是令人敬佩的。

因此,中国的事情总是想办法要弄得艰难复杂才行的。科举考试的考题,过去是越考越难,越考越怪。应考的人,过去顺背如流、滚瓜烂熟也就够了,后来发展到还必须倒背如流,才有希望金榜题名。

增加难度的方式与方法,除了出怪题与偏题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让每个人学习他最不喜欢也最不擅长学的东西。比如,你不喜欢数学,偏要你学习数学,你五音不全,偏要你学习音乐,明明是公鸭嗓子,偏要你成为戏曲大师。并且说这是: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人们知道,要你学得痛苦的一个绝对有效的方法就是违背人性与违背个性。人性本来应该是怎样的,顺应人性,就是容易并且快乐的事情。所谓顺应个性就是尊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与潜能。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学习过程其实并不痛苦的。但是,中国人一谈及读书学习,都是一个极痛苦的样子。痛苦其实是被制造出来的。因为,人们就是喜欢你那痛苦的样子。只有你曾经痛苦过了,艰难险阻过了,你获得“黄金屋、颜如玉与千粟”,才感觉不便宜了你。而让你痛苦的一个绝好办法就是逆人性与逆个性而动。至今,有人还把苦熬博士学位看成是一个功劳。其实一个人读得那样痛苦,只能够说明他根本就不适合做学问搞研究,或者至少他不适合做这个学问,搞这种研究。像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人,对自己的研究那样如痴如醉,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对一个不喜欢这种研究的人来说,简直是要痛苦至死的。但是,这对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来说,你一点报酬也不给他,他也会从事自己的研究,而且如果不让他思考,也不让他研究,他才会痛苦得要死的。其实就一个人的爱好而言,只要喜欢上了,做起来并不需要刻苦,甚至也不需要勤奋,人们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简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而然。即使偶尔要用点意志力,也是乐在其中的。在旁人看来可能是极苦的事情,在性情中人看来,其乐融融。俗人常常用自己的的凡胎肉眼去观察云游高僧,说他们是苦行僧。其实,就僧人自己而言,他们是再快乐不过的事情了。他们所作的修行,不是苦修,而是乐修。罚穆斯林吃猪肉,当然是一种惩罚,但是罚汉人吃猪肉,那就是一种享受了。这个世界如此复杂而奇妙,似乎有许多事情总是因人而异。
因此,一个高明的作家的写作绝对不会是痛苦的过程。《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倒是说过,他创作《红楼梦》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个过程其实并不是痛苦的,而是快乐无比的。他之所以有一把辛酸泪,是因为他生活的辛酸与荒唐,无关他的创作过程。相反,他那么贫穷辛酸,写这个书,当时是一分钱的稿费与版税也没有的,但是仍然要写,说明他写本身就是极快乐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学习得很痛苦,那么需要反思的不是他的智商与能力,而是他是不是把自己的生命用错了地方。造物主造人,每个人都是作了绝妙的安排的。每个人都有极适合自己的事情,当每个人都做自己天赋内的事情的时候,他其实是可以很快乐的。可惜的是,这种上天安排的真性情,常常被世俗的偏见所掩盖了,扭曲了,因此,这就出现了卢梭在《爱弥尔》开篇所言的那样的事情:“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将气候、风雨、季节搞得混乱不清;他残害他的狗、他的马和他的奴仆;他扰乱一切,毁伤一切东西的本来面目;他喜爱丑陋和奇形怪状的东西;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象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卢梭著:《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78年6月第1版,第5页)这反映在我们的教育现实中,学校及家庭常常就是这样的:你不喜欢什么,偏要你补什么。教育评价的目光永远盯着你生命中最短的短板。并且就以这个来论你的聪明愚鲁,成败得失,而且世世代代如此,有多少痛苦可以重来,昨日痛苦之我,今日又得见复制。中国在复制成功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复制痛苦。这就是我们学习失败的根源,也是我们反教育产生的根源。

当一个人说自己的学习没有时间的时候,他其实仍然处于学习的功利阶段或者是初级阶段。真正的智者学习,常常像呼吸一样自然。他的大脑始终处于开放状态,他随时随地处于思考状态。他用双眼加上他的心眼,观察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因他的生命而不同。像彭加勒那样,即使是散步、坐车、吃饭、蹲厕所,也常常有灵光闪现,常常有世界伟大的创见在不经意之间出现。爱因斯坦、牛顿这样的人也常常是这样。这样的人,常常把生活、学习、工作、思考、旅行弄得含糊不清,难分彼此,而始终以一个思考的大脑贯穿其中。他的生活状态,常常也就是他的学习与思考的状态。

这次在江苏南通听张文质先生的即兴演讲与刘铁芳先生的即兴演讲,就有一种感觉,也就是他们的大脑随时处于一种思索状态。张文质先生的演讲兴会所致,俯拾即是,妙趣横生,对于一个智者来说,学习的时间无处不在,学习的材料无处不有,真有一点成佛何必到西天的气派。而刘铁芳先生的演讲,虽然演讲不是太流利,表达不是很利索,衍生的缀词确实是多了一些。但是,只要认真听一听,就不难发现,他的几乎每句话都有深厚的阅读功底与思考背景,几乎没有一句话是信口开河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种认真思索的状态,真是印证了那句古谚语说的: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的演讲从湖南长沙到江苏南通的飞机周折讲起,一路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是心得体会,都是人生学问,这就是真正的智者所处的学习状态。那种状态需要的不是时间,而是心思。读书只是学习的方式之一,读人、历事、感受与体验无处不是学习。当一个人打通了这些人与事的界限的时候,他才是处于学习的高级状态。

                           2010年7月27日星期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7 05:42 , Processed in 0.08538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