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教师的伟大觉醒
教师为什么要写博客(Blog)?教育博客应该怎样运作?博客文化能为教育带来什么?怎样的教育博客才是好博客?虽然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加入博客耕耘者的行列,但在大多数教师眼里,博客仍是网络逐浪者的新宠,还没有成为教学和成长必不可少的工具。让我们一同见证和评说——
——中国苍南 长三角教育博客文化论坛见闻
□《教育信息报》记者 池沙洲 文/摄
红地毯、闪光灯、现场直播、巨幅海报、群星闪耀、风趣的主持人、激动的获奖者、大屏幕视频……2006年12月23日,记者步入苍南中学校园,从环形回廊走到阶梯报告厅,宛如置身“奥斯卡”颁奖盛典。华东地区著名的教育博客精英汇聚一堂,共论博客文化推动教育发展的时代意义,同时为苍南县的优秀博客颁奖。中国苍南 长三角教育博客文化论坛的高雅和精致,令到场的嘉宾印象深刻。苏州教育博客的领军人物、苏州市电教馆馆长金陵在个人博客“金陵叙事”(www.szeblog.cn/user1/3)中满怀眷恋地写下了《感受苍南》和《感受苍南之二》,由衷地感叹,这是“中国教育博客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注定要成为我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被誉为“当代中国教育博客研究第一人”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黎加厚教授,在“东行记”自己的博客(www.jeast.net/teacher/jiahou)中盛称此会是“中国乡村教师的伟大觉醒”。
小县城 大手笔 话语权
一个多月前,论坛刚开始筹划时,主办方邀请了华东地区顶尖的教育博客社群:东行记(www.jeast.net)、新教育博客(blog.eduol.cn)、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www.szeblog.cn)、上海惟存教育实验室(www.being.org.cn)、海盐教师博客(www.jsblog.cn)、苍南教育智客(www.cnpkm.com)等,谁料消息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其他一些知名和不知名的博客社群也慕名前来,其中就有山东淄博的博客社群,它包括淄博网络教研(www.zbedu.net/blog)、淄博校园博客(zbsc.zbedu.net)、淄博幼教博客(www.zbsychild.com/syblog3)、博山教育博客(blog.bsjy.net),另外还有广东中山教师教育网(www.zsjxxx.net)。以至于“长三角”这样一个地理概念,已不足以承载和称谓这样高规格的教育博客盛会。
令众多嘉宾感到疑惑和吃惊的是,这一具有高端人物、前卫意识的大型活动,发起者和主办方竟不是一座省会城市,或是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而是偏处浙南海隅的苍南。苍南至今仍居浙江25个经济欠发达县之列。
外省人士在一番合理想象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苍南属于温州地区,而温州民企作为浙商的代表,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因此苍南教育博客的做大做强也是基于温州式的开拓精神。
浙江省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速度惊人,优秀教育博客社群绝不止苍南一家。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研训部主任方张松在论坛中提到了三大典型:苍南教育智客、海盐教师博客、象山教师博客(www.xsjs.cn)。不难找出这“三驾马车”的共同点:它们都腾飞于东海之滨的小城,都蕴藏着海洋的开放和包容性格。
苍南、海盐、象山稍稍偏离大城市中心区位,未必是件坏事,反倒促成了它们谦逊、自强、对新生事物积极吸纳的心态。海盐教师博客创始人、海盐县教研室主任陆李松在论坛中指出,教师博客促成了“精英教研”向“大众教研”的转变。传统的教研活动只局限于一小部分精英教师,普通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机会甚少。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周期漫长,且依赖主流推荐渠道,易受官员个人好恶影响。而区域性的博客社群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平等的成长环境,真正实现教师话语权的回归。如博客“阿汤的味道”(www.jsblog.cn/user1/11)在海盐天宁小学教师汤燕萍的悉心经营下,现已成为全国“名博”。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研究员柳栋先生对上海教育的“城市中空”现象表示担忧,他觉得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向优势学校集中,会造成教师培训的功利化、表面化和惰性倾向。城区教师疲于应付上头的各种指令,少有时间和兴趣静下心来“写博”;而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教师有着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踏踏实实地教学、阅读、思考,在博客上真诚地感悟和交流,从而达到教师个人素质的修炼。
金陵也承认,当前有关博客文化的文章,讨论最多的就是话语权。博客在使用技术上是“零障碍”的,一个人只要学会操作电脑和文字录入,就能真正享受到古人梦寐以求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人文关怀。事实证明,黎加厚、金陵、朱永新等教育博客界名人受邀赴会,就是苍南教师用博客与大师沟通和联系的结果。苏州电视大学电子工程学系主任、新教育实验数码社区项目负责人张欣公布了“教育在线”(www.eduol.cn)的一些发展数据,列举了李镇西、薛瑞萍等一批通过网络成长起来的全国一流名师,佐证了只要教好自己的学生、写好自己的博客,同样可以赢得同行尊敬,成为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
自发性 草根性 实用性
然而,博客现身世间的时间毕竟过于短暂,加之媒体上对名人博客的爆炒,让不少人对这种新的网络生存方式心生疑惧,认为它是一种华而不实的玩意,只有不务正业的人才会在博客上浪费时间。许多教师没能分辨教育博客与社会博客的区别,虽在网上注册了自己的博客,但至今仍作壁上观,博客上空空如也。
“前提是教师要有自我发展的愿望,否则硬逼着他去写是没有用的。”当天下午,金陵的讲座《从话语权走向开发教育智慧》开讲了。金陵指出,以前教师说的话都是教材上的话,教师个人的智慧和魅力不被承认。博客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对话,是教育资源的分享。如今在课程改革的旗帜下,教师专业发展与博客走到了一起。教师如果只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者。博客流淌着心灵絮语,引发着头脑风暴,宣泄着教师的情感。教师充分利用博客完成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得他人的欣赏、认同和鼓励。
现在教育博客走入了一个误区,以为发泄和争吵能引来高点击率,这就像马路边的鸡毛蒜皮也能造成围观拥堵,这种盲目的追求毫无意义。自发而产生的热情,总有一天会趋于冷却;只有依靠组织而保持理智,才能让博客可持续发展。所以,教育博客要走出“话语权崇拜”的低级阶段,走上“专业成长——功能开发——激发教育智慧”的良性发展道路。
博客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会呈现出个人资源库的特征。金陵对温州一位教师的博客大为赞赏,该博客的名称是一个课题的名称。博客主人将课题研究过程中生成的所有文本都分门别类地放在博客里,到结题写论文时就有案可查,方便可靠。他建议教师们不要单纯地把博客当成漂亮文章的发布平台,而是作为一个过程性的研究工具来使用。每天坚持撰写可长可短的日志,最后形成完整的教育叙事。
由是观之,苍南教育博客的崛起,正是体现了教师网络成长和网络教研的个性化特征。最初,几名教师在全国各地的服务器上筑巢垒窝,东游西逛,获取最新的教学理念和研讨信息;随着全省校园网建设的勃兴,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率先建起了“绿苑博客”(blog.cnsyyx.com),受到苍南县教育局的关注和支持,并将这一经验推广到全县,建立了苍南教师自己的精神家园——苍南教育智客。黎加厚教授极力称赞:“‘智客’是一个美丽的博客名字,是苍南教育博客的创造。”民间与官方携手,自发与统筹结合,教师们不再是“散兵游勇”,不用担心不可预知的网络技术故障。一篇篇日志精彩纷呈,一个个观点见解独到,博客消除了现实中人与人的隔阂,不论职务、职称,不论年龄、教龄,不同学校的博客主人从相识到相知,欢畅自如地谈论教育、教学、文化、人生,形成一个氛围和睦、协作紧密的跨校团队。团队的主力是一群燃烧着教育激情的青年教师,人人拥有一技之长:有的是教学行家,有的是策划高手,有的懂网络管理,有的会平面设计,有的文字功底深厚,有的社交能力显著……每遇重大活动,真是一呼百应,个个争先,调动所有能调动的资源,把活动打理得井井有条、令人耳目一新。就说本届论坛期间,一批教师和校长自发担任“博客义工”,开着私家车在温州机场和灵溪镇(苍南县政府所在地)之间往返接送嘉宾,一车只载一客,并负责导游介绍,让嘉宾们备感温暖和感动。嘉宾在酒店下榻后,一批“博客记者”分散到各个房间采访,当天就写出人物专访报道。“智客网”得以实时更新消息和图片,让不能到场的教师远程了解盛会实况。
教师们尝到了博客的好处,“智客网”开设仅两年,全县已有5600多位教师写起了博客,占教师数的三分之一,文章总数超过10万篇。从2005年始,苍南教育局举办优秀教师博客评比,并开出极具诱惑的奖励——享受县级论文同等待遇。长三角教育博客文化论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苍南县第二届优秀教师博客评比的颁奖仪式。“博客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使学习和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苍南县灵溪一中“一中七剑客”博客主人之一“涤心剑”、浙江省特级教师朱郁华在获奖感言中对博客满怀感激。
从Blog到Moodle 紧随世界潮流
“生命彼此感应,火花彼此碰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博士庄秀丽的妙语,已成为教育博客的经典注解,在本届论坛上广为引用。博客除了满足教师表达和互动的需求,还是行动研究最好的电子载体。案例、课例、反思、日志、叙事……教师捕捉到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在博客上留下串串足迹,作为日后继续前行的参照。“书籍让人类站在了大师的肩膀上,博客让教师站在了自己的肩膀上。”这是黎加厚对博客的诠释:大脑是靠不住的,如果教师不把稍纵即逝的想法沉淀下来,在博客上记录、整理、征求意见,思想水平将永远在原地停留。
教师可以用博客发布通知、布置作业、提供资料,学生也可以用博客上交作业、请教问题、制作成长档案袋。博客具有平台、仓库和助手多种功能,目前我们只开发了其中很小一部分。金陵在讲座中提出教育博客面临的四大挑战:“扩大教育规模、提升教育质量、助推均衡发展、支持终身学习”,并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论:“我们只会用超过博客更好的工具,而不会把它丢掉。”这不禁令人浮想联翩:到底有什么工具会比博客“更好”呢?
黎加厚教授从金陵手中接过话筒,下一场讲座《站在新的平台高度》开讲。模糊的题目起初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让人以为这将只不过是对博客文化的又一种高调解读。黎教授列出了高质量课程、学习动机等学生高效学习的11个因素,欲擒故纵地问大家:“在这中间,博客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会场骚动起来,人们窃窃私语。几位大胆的听众与黎教授面对面交换了意见。
“我们要把任何一件工具擅长的方面用到极致。”黎教授在多媒体上放出几幅照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风景、国际会议中心的外景、自动扶梯上人山人海的场面。他讲解道,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组织的NECC2006年会于2006年7月5日召开,它受到全美教育界人士高度关注,会场中聚集了8万多人,其中大多数是中小学教师。搜索2006年美国教育博客网站上,出现高频率的一句话是:“Moodle is a hot topic at NECC2006!(Moodle是NECC年会上的热门话题。)”
Moodle的英语全称是“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是一个全新的教学平台系统,它分为内容管理、学习管理、课程管理三大功能,基于建构主义教学原理,采用与国家新课程类似的模块教学,可以嵌入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作业、聊天和博客。简单地说,教师们只要在实际教学中操作Moodle,就能及时了解和弥补课堂缺漏。不用再去啃那些枯燥的教育学专著,因为Moodle的每一个命令都渗透着设计者国际化的教学理念。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缺乏色彩感的美术专业学生通过操作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来学习色相、色温、明度、饱和度、对比度、色彩密度等概念。熟悉和掌握专业软件的过程也是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过程。
在课堂上使用Moodle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随时用合适的标准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整体学习情况临时生成新的课程目标。而且,Moodle是一个开源软件,即源代码完全开放,全世界的教师都可以轻松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程序编写。与Moodle类似的另一款课程管理系统软件是Blackboard,它的缺点是价格昂贵,目前只有少数经费充足的学校购买。而Moodle是免费软件,可以从官方网站www.moodle.org上自由下载。
看来,整合了教学理念的软件终于问世了,Moodle必将带来一场新的教学革命。“Use your noodle, learn Moodle.”(用你的头脑,学习Moodle。)Moodled教学在美国已经流行一年多了,而在中国,连教育博客都还没能普及。黎教授说,2006年美国和日本都出台了全面改革教育的行动计划。既然Moodle是世界公认的好软件,则不妨拿来试试。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个别中小学在开展Moodle教学实验,黎教授当即请出在场的广东中山教师进修学院信息技术部宋士伟老师介绍经验:中山市已有高级研究培训班的骨干教师开始使用Moodle。
有不少人建议黎教授为Moodle起一个中国名字,黎教授想到了谐音“魔灯”,它取材于《一千零一夜》故事“阿拉丁神灯”。一旦“魔灯”在手,教师们就成了课堂上的魔法师,尽情利用“魔灯”强大的功能来安排教学活动。
黎教授根据艾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绘出了新技术采用者数量的S形曲线,分别有革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追随者、晚期追随者和落后者5种人群,“博客”标示在早期采用者附近,“手机”标示在晚期追随者之后,而“魔灯”位于整条曲线的尖端,黎教授称之为“先驱者”。
不要等待,不要观望,不论什么新技术、新思维,只要它是有利于教学,一定要拿来为我所用。记者遇到的每一位苍南教师都有相同的感受。“当一个人感觉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行。”黎教授把海伦.凯勒的这句名言作为大会的结束语,与全体博友共同展望世界教育信息化大势。
资料来源:苍南教育网,http://www.cnjyw.net/cms/data/html/doc/2007-01/11/36055/index.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