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创站者管季超向您推介语文研究名家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0:45:52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董培菲
学位:博士
学术专长:语文教育心理学研究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0:46:55 | 只看该作者
程少堂,1959年5月出生,教育学硕士,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导师。1999年底应聘为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2001年正式提出“语文味”学术理念。2003年11月建立“语文味”网站。任深圳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是“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被誉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第三代名师代表。
   教育理念
   做一个“实践型的理论家”或“理论型的实干家”,力求让语文味理论和实践探索进入学术史。
   教育名言
   做人要“公”,作文要“私”;讲课者最聪明,评课者最愚蠢。
   教育思考与实践
   按照自己的“教研工作课题化,课题研究教研化”的个性化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即以“语文味”课题为龙头,带动整个教学研究。他坚持讲公开课。他的以《荷花淀》为代表的一系列公开课,在全国中语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标志着“语文味”教学流派初步形成。程少堂的工作个性还在于,他是在对宏观教育领域的诸多方面(如教育规律、教育本质、教育原则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语文学科的微观教育教学研究的。上世纪90年代,他曾是我国教育理论界有影响的青年学者。他的专著《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被学者孙绍振先生盛赞为是“我国教研员系统第一部高层次理论探讨与实践相结合的力作”。2006年10月24日,《南方都市报》以“本土教育家程少堂”为题,用两版的篇幅对他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了深度报道。
   精彩回放
   程少堂虽然做深圳市语文教研员只有7年时间,但是他初步创立了有全国性影响的深圳语文教学流派——“语文味”派;他主讲的以《荷花淀》等为代表的公开课在我国语文界产生重大影响;网络上有人把他和当代中国一批一流语文名师相提并论。有人说从不惑之年才开始进入中学语文研究领域的程少堂仅仅用七年时间就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着实让人深思。其实,这不是偶然的。
   正直率真的为人品格让程少堂能沉溺于学术。他曾这样自我介绍:“程少堂咬定的生存方式是:做人要光明些,不要太阴暗;靠本事吃饭,以学问立根;生命不息,语文味研究不止。”他在《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中写下这样极个性化的“自嘲小像”:“年龄:不是烈士,未到暮年。学历:不是博士。职称:不是正教授。文章:不过百余篇。影响:不算名人。荣誉:不是特级教师。待遇:不是政府津贴享受者。个性:不知被人笑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贬义还是褒义。理想:不想永垂,何必不朽。”深圳布吉高中老教师邓德森在《给少堂的一封信》中说:“你是语文界一位不可多得的个性鲜明的领军人物。”另一位老教师姜国廷也在《给少堂的信》中说:“我在这个一眼望不到边的生物群落里忽然惊喜的发现有一个长脑袋的人。他有自由的灵魂,他的思想不囿于权威定见,他的言行不受权力左右。在物欲横流的世风中,他建立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大量的阅读给了他广博的视野,为他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程少堂是深圳市教研室惟一还没有买车的教研员,但是他却是深圳教师中买书最多的人之一。近20年来,他平均每年购书的花费不少于1万元。因为阅读,他对教育规律、教育本质、教育原则等宏观教育理论的研究把握深刻。因为阅读,他的发言往往敢言人之不敢言,能言人之不能言,善言人之不善言。因为阅读,他形成了“有侠骨的尖锐,有形而上的理性思考,更有至性至情、感人肺腑的诗情画意”的文风。他的散文《我们当年——给女儿的信》感动无数人。深圳市教苑中学特级教师陈继英评论说:“来自冰山上的灵魂的声音,自是非同凡响;发乎人世间的常情至情,绝对撼天振地。个性鲜明之语,远远超越众生常谈;父对子女的纯情言语,永久逾过庸常文章。”
   “理论与实践齐飞”的自觉追求让他研究的微观与宏观的双翼都更加有力。他在教育规律、教育本质、教学风格以及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现代意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使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有影响的青年学者。有了这些基本理论研究打底,他在进入微观的语文学科研究领域后就如鱼得水,游刃有余。2001年,他率先在学术界把“语文味”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正式提出,并把它定义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与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快感。”程少堂不仅重视理论研究,还特别重视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语文味”理念现实化。他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几位敢于坚持讲公开课又卓有成效的教研员。他认为,不敢上公开课的教研员不是优秀的教研员。他讲的公开课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又极具先锋色彩,获得广泛好评。著名学者王荣生在“高中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对《荷花淀》课作了这样的评价:《荷花淀》课例教学是别开生面的,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量是巨大的,对教学改革的突破不但是一般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是教学内容的创生。正是由于教学内容来自于教师的开发,渗透着教师的独特感悟、生命体验,因而教学的过程成为教师生命激活、情感荡漾、心灵放飞的过程,也由于教师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入与融入,于是,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师生情感交融、智慧展开的过程。教师是课程资源,学生也是课程资源,这一点在这一堂课中得到生动展示。
   他的语文味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也引起香港语文界的极大关注,香港教育联合会邀请他到香港讲学,在香港语文界引起轰动。事后香港著名中学香岛中学举行了“程少堂老师《诗经·子衿》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香港老师从语文味角度,对程老师这堂课的诸多环节都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一个难以达到的标高。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5:13:43 | 只看该作者
王尚文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纪要

作者:胡勤


200942930日,王尚文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和浙江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学研究专家、语文教研员、骨干教师以及全国知名语文教学杂志的编辑、相关出版社的主编等300多人出席会议。
王尚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学专家,现任浙江省中语会会长。王教授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中学、中师从事语文教学28年,后调入浙江师范大学任教语文教学法课程。王尚文教授学术视野十分开阔,他从哲学、美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研究中吸取营养,从批判语文教学工具论入手,构建了以人文主义生命观为基础的新语文教育学体系。他的《语文教改第三浪潮》、《语文教育学导论》、《语感论》、《语文教学对话论》、《走进语文教学中之门》等专著,对语文教学研究及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把王尚文的语文教育思想概括为“一个逻辑起点、四大理论支柱”。一个逻辑起点,就是强调语文和人的关系,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应促进学生的精神的发育和心灵的成长,立言以立人。四大理论支柱,就是用人文论、语感论、生成论、对话论对抗科学主义的工具论、知识中心论、教学灌输论、教师中心论,实际阐述了如何处理好语文教育实践中语言和人文、知识和能力、预设与生成、教师与学生四大关系。王尚文的语文教育论基于现代哲学、美学、心理学,在强调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同时,向世界各国语文的开放,不是单纯搬用国外经验,而是主动汲取了国外先进语文教学理论的合理成分。在工具论盛行的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王尚文的思想被视作异端,遭到舆论的冷落和漠视。在20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期间,王尚文提出的“人文性”,则忽然成为语文教育界的热门和时尚话语,与此同时他的理论被严重歪曲和阉割,走到了他的愿望的反面。现如今工具论大有回潮的趋势,王尚文的理论面临再次被边缘化的危险。王尚文语文教育理论的命运反映了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摇摆”现象,也反映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先天不足。
钱理群认为,王尚文语文教育思想发展轨迹给了我们诸多启示。首先,理论工作者必须始终坚守并完善自己的学术思想,认清变与守的辩证关系,不盲目地“与时俱进”。其次,跳出名利场和权力场,多一点责任意识和承担意识。第三,坚持理论的实践性,用实践检验理论,目光向下,为一线老师服务,总结一线老师的经验,中国语文改革的希望在民间。第三,培养年轻一代的语文教育研究者和骨干教师,把本学派的理论和实践发扬光大。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倪文锦在讲话中分析了近20年来语文教育的生态状况,指出王尚文语文教育思想,如人文论、语感论、对话论等理论,在不同时期对语文教学研究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纠偏作用。王尚文的语文教育理论守护语文教育的本体,维护了语文教育的生态平衡,防止语文教育从一个倾向走向另一个倾向。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上海洋泾中学校长李海林在讲话中认为,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岔路口。第一个岔路口,是20世纪初以叶圣陶为代表一批优秀教育家,引领中国语文教育走上了正道,完成了由义理为本位的语文教学观向语言为本位的语文教学观的转变,语文教学从混合性教学转变为语言专门化教学。第二个岔路口,是20世纪末由王尚文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语文教育家,将中国的语文教育拖出了沼泽地,实现了由语言技术主义教学向语言功能教学的大转变,语文教学从语言知识的教学转变为以语感为核心的言语实践教学。王尚文语文教育思想为中国语文教育开辟了第三条道路,是20世界中国语文教育的最高点,也是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的起点。王尚文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的举办,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特级教师王栋生、黄玉峰、朱昌元,著名学者潘涌、姚耀武、董文明,王教师的同学胡尹强,著名诗人西渡等分别作了讲话,他们对王教授的人品、学术品格、学术思想给予充分的肯定,称王教授是一个有思想、有信念的人,是专家,也是杂家,是理论家,也是实践家。在研讨会现场,与会代表还和王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
34#
发表于 2010-9-1 09:39:59 | 只看该作者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博客网址[教师之友网/管季超 辑录]


一个大写的人:于  漪            情境教育诗篇:李吉林          童心母爱教育:斯  霞
我比大师还大:钱梦龙            教育界活化石:吕型伟           没有教不好的:霍懋征
久违的教育家:魏书生            智慧生活空间:蒋敦杰           愉快教育史诗:倪谷音
新教育追梦人:朱永新            爱心民主教育:李镇西           人文书生校长:程红兵
主题教学空间:窦桂梅            什么是好校长:傅禄建           人生为一大事:张天孝
给数学以美丽:张思明            不愿跪着教书:吴  非           诗语文的主人:刘建琼
生活在化学中:李  佳            六三语文教育:肖人翔           课堂艺术人生:于永正
触摸教育风景:陈惠芳            跨学科课程人:刘定一           激情思想同行:窦桂梅
语文心根人:  刘云生            一轴两轮模式:白金声           必要的乌托邦:陈钟梁
在水一洲大侠:关心凤            教学反思立场:张  莹           理解教育探索:吴金瑜
播种理想的人:袁  瑢            把爱献给教育:李月娥           唤醒成功欲望:刘京海
生活就是课堂:张启建            让语文课归家:吉春亚           “和谐之魅力”:华应龙
教育就是服务:石少波            生命存在教育:唐江澎           在路上的感觉:夏青峰
永远追求创新:朱兆林            河南特级教师:李富林           给教学以甜味:徐斌
教育走向智慧:蒋静波            从心造就自己:周  萍           教学挚爱智慧:沈峰
引导发现教学:贺  诚            用心灵去诵读:支玉恒           追寻书中快乐:刘克锡
情趣教学智慧:杨  屹            有思想的教师:朱益群           在后退中前进:刘德武
引导启发指导:欧阳代娜          第一个吃螃蟹:宋运来          新语文教育派:韩军
适时施教理论:蒋振远            夯实基础教育:吕红芳           我以心表忠诚:张学伟
最后的丰盛餐:毛经文            平实而有深意:王  凌           我一定要微笑:朱璟贻
自然表达情感:张惠萍            一切为了学生:杜小芳           有灵性的课堂:陈金才
高效学习方法:祝庆东            一人撑一片天:汪来九          生命为何精彩:王崧舟
师德决定成败:盘振玉            拥有理想朝阳:朱玉如          大道简约之美:薛法根
行动证明思想:周积昀            智慧与诗相随:余志君          名师怪才风采:支玉恒
语文艺术真谛:贾志敏            返璞归真之心:张  莹           遗忘的小黑板:许  慧
构建诗意课堂:盛新凤            打开生命匣子:郑冬梅          情智语文课堂:孙双金
猎智慧和乐趣:陈家英            拥抱语言的人:黄桂林           咳嗽成就事业:唐惠慧
分享智慧快乐:潘华莉            坐着读站着读:王崧舟           心比金子还纯:贾志敏
美与大气融合:虞大明            崇尚真字之师:孙建锋           班主任创新记:张化万
浓浓的语文味:吉春亚            折东风第一枝:孙维刚           紫色耕耘之歌:谭青峰
课堂神韵如茶:闫 学            寻找中间地带:顾泠沅           陶醉读唱吟舞:戴建荣
精美诗文教育:欢乐谷            月亮悬挂课堂:张康桥           伙伴教学实验:周一贯
语文教学叛徒:黄玉峰            新教育新行动:袁卫星         (兼顾其他学科)

全国知名中学语文教师博客
    余映潮    王大绩    唐建新    胡明道     程红兵     尤立增     蒋念祖     曹公奇     于 漪
    朱震国    张悦群    刘湘玉    顾之川    董一菲    李  震    曹津源    程韶荣    唐巨南
    肖家芸    吴  泓    杨万欣    池军华    陈玲玲    王鹏伟    范维胜    胡涛海    钟湘麟
    陈维贤    李锦超    吴同和    纪  勇    任  玲    李春华    黄礼先    魏本亚    张宝童
    党红英    严华银    张俊峰    宋如郊    陈胜全    潘克勤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12:05:57 | 只看该作者
能提供思想营养的百名教授博客
    北京大学 阿忆 郑也夫 何怀宏 孔庆东 王岳川 龚鹏程 陈晓明 张颐武 贺卫方 刘华杰 曹凤岐 吕随启  陈刚 李玲 邓广檮 许静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丁启阵

    北京电影学院 郝建 崔卫平 王黎
  北京师范大学 田卉群 董藩 张柠 段绍译 王建民 周星 李山
  北京理工大学 杨东平
  北京语言大学 陈明远 李忆民   北京工业大学 陈永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福重
  北京科技大学 赵晓
  北京邮电大学 阚凯力 梅新育  
  长江商学院 项兵    
  长沙理工大学 朱锡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丁志杰  
  东南大学 孙克勤    
  复旦大学 钱文忠 孙立坚 葛剑雄 谢百三 叶檀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 王小广    
  广西师范学院 阿丘    
  河南大学 王立群    
  华东理工大学 龚成通    
  华中科技大学 张昆    
  华东师范大学 朱志荣    
  湖南师范大学 刘铁芳    
  济南大学 解均    
  辽宁大学 谢作诗    
  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 徐贲    
  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 王受之    
  南京大学 时寒冰 杜骏飞  
  南京师范大学 郦波    
  济南大学 管益忻    
  清华大学 黄延复 尹鸿 刘兵 朱文一 张宁 肖鹰 肖耿 孙立平 上海师范大学 曹旭    
  上海交通大学 江晓原 何志毅 熊丙奇
  上海戏剧学院 余秋雨    
  上海电视大学 鲍鹏山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潘鲁生    
  首都师范大学 陶东风 曹利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陈宇    
  三峡大学 金道行    
  天津师范大学 谭汝为    
  同济大学 朱大可  
  台湾大学 傅佩荣  
  台湾交通大学 曾仕强    
  天则经济研究所 茅于轼    
  武汉科技大学 董登新    
  香港大学 张五常  
  香港中文大学 郎咸平    
  香港科技大学 丁学良  
  厦门大学 易中天 谢泳 林伯强
  西北师范大学 张海钟  
  耶鲁大学 陈志武    
  义乌工商学院 贾少华  
  中国人民大学 张鸣 孟宪实 杨念群 郑风田  陈力丹 贾康 王吉绯 赵锡军 陈雨露 毛佩琦 张法
  中山大学 袁伟时 王则柯 吴立范 陈宏辉 程焕文    
  中国政法大学 杨帆 刘纪鹏 萧瀚 何兵 中央美术学院 孔新苗
  中国美术学院 朱叶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 李银河 党国英 张曙光 张明  易宪容 周国平 倪鹏飞 刘煜辉 张国庆 郭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王大伟  
  中央财经大学 郭田勇 周济谱  
  中国科技大学 李敦复  
  浙江大学 赵伟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汤敏  编号:1482812   
  中国传媒大学 苗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许家林    
  中央党校 王东京    
  中国石油大学 董秀成
ID:36919937
518001深圳市红岭中路1040号深圳市教科院

程少堂手机:13332991127.
36#
发表于 2011-10-8 10:12:30 | 只看该作者
唐建新


  唐建新,语文教学研究专家,中文核心期刊方阵上收录七十余篇文章,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期刊全文收录三十多篇。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获得者,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初中实验教材及高中必修语文教材编者之一,广东省课程改革中学语文学科专家组成员,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及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导师,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
联系方式:
电话:0755—26486045
邮箱:tjxns@yahoo.com.cn

QQ:635814959




  唐建新 男 1950年生,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教过小学中学中师及成人高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担任四川省乐山市教科所副所长10年,分管教育理论室及中学文科室中学理科室工作,现任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曾任全国中语会教改中心副理事长、全国中语会第三第四第五届中青年教师语文教学比赛高中组评委、全国中语会首届写作教学比赛高中组评委,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学科专家组成员,川教版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材修订版编者,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初中语文二四五册编者,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编者。曾获国家第二届图书奖提名奖及省先进教研工作者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出版再版论著《阅读与检测》《怎样办好村小》《普通话教程》等多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0余篇,有30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杂志《中学语文教学》全文录用。


  2001年起致力于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先后撰写了《风正一帆悬——全国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三年来的初中语文课改巡礼》《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进行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五题——兼与课程标准组商兑》《语文教育中的训练不能丢》《课程改革带来的三新》等文章,主持编写了初中语文课改教辅书籍《同步训练》《学语文》《自主性学习与测评》等五套,并为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中央电视大学出版社、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广东省电教馆录制的约100余节示范课做了具体的设计指导,其中的40余节课还进行了点评。


  作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培训讲师团成员,在六七年的时间里先后到过近20余省市进行初中以及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及课标教材和教学现场诸多问题的处理等讲课,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认可。
37#
发表于 2011-10-8 10:13:58 | 只看该作者
张悦群

   专业职称:江苏省教授级特级教师。 供职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研室。 学术兼职:扬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教授,中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会员,扬州市中学语文研究会常务理事,扬州市语言学会理事。 社会兼职: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政府语委办主持。 主要荣誉:全国优秀语文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语文教育工作者,扬州市名师工作室指导教师,邗江区十佳爱岗敬业共产党员。 代表论文:发表语文教学论文300余篇,其中省级以上刊物243篇,核心期刊40余篇,人民大学资料中心全文转载15篇。 代表论著:《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27万字),1999、2000、20001年出版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学习的艺术》(22万)2006年出版于吉林出版社。 学术活动:创立全国首家“新课程教学网”,点击量一千万人次。在北京、东北、河南、山西、江苏等地讲座与上课50余场。在《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研究》《考试研究》《中学语文》等全国著名杂志上,立为封面、封二人物。 教育理念:适合学习者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人生格言:帮助他人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38#
发表于 2011-12-5 14:20:35 | 只看该作者
北 京
宁鸿彬   北京第八十中学。1936年生,北京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65年毕业(进修)于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普教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委员,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顾德希   北京四中。生,北京市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89年评为特级教师。北京市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李裕德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
陶伯英   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成员
赵大鹏   北京市东城区教研室
程汉杰   北京市铁二中
申士昌   北京市西城区教研室
陈天敏   北师大实验中学(语文组长)
程 翔   北大附中(副校长)。1963年生。
王大绩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北京市中学语文学会理事。
上 海
于 漪(女) 1929年2月生,江苏镇江人。195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先后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工农速成中学,上海扬浦中学,上海第二师范学校任教。1978年评为特级教师。
朱泳燚   1940年生,上海人。1960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先后中苏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常熟教师进修学校,常熟师范学校,常熟第二中学,常熟中学任教。1984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为特约编审。
林炜彤   1920年生,江苏如东人。1936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小学教过几年书,1939年到上海读大学,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任教至1992年10月离休。1981年评为特级教师。
钱梦龙   1931年生,上海嘉定人。初中毕业后辍学,1951年到中学教美术,不久转教语文。1980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获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金钥匙”奖章。现为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经多年探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框架,以“自读、教读、复读”为基本课式的“导读”思路。
徐振维(女)       1932年生,江苏宜兴人。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在西安第二女中、西安第三中学、上海五四中学任教,1977年调任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员。曾主持“课时分段,扩大阅读”的语文教改实验大获成功。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始担任上海市H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担任过国家教委中小学语文审查委员。1994年12月27日逝世。
张大文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
方仁工   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
陈钟梁   上海东方教育中心(副主任)
程红兵   上海建平中学

河 北
时雁行   1920年生,河北河间人。1950年任赤峰中学语文教师,1952年调河北师大附中。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
李风平   华北油田供应处中学。1956年生,河北人。全国优秀教师。
许建国   河北黄骅中学(副校长)。1963年生。1993年起四年间从一级教师破格为高级教师,又破格为特级教师。

江 西
张 富   1935年生,江西临川人。1955年当上乡村中学教师,1980年调南昌第三中学。1991年评为特级教师。1986年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江 苏
洪宗礼   江苏省泰州中学。1937年生,江苏丹阳人。1960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1984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获“人民教师”奖章,1994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潘煦源   江苏淮阴市教委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副主任)。1944年生。1993年评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徐德顺   江苏徐州市教委研究室(教研员)。1938年生。196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全国中语会历史名城语文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曹津源   江苏如东中学。1961年考入南京师院中文系。1985年评为特级教师。
李 震   江苏省赣榆中学(教务主任)。1953年生。1973年参加教育工作。1993年破格晋升高级教师,1996年评为特级教师。全国青语会副理事长。
孙宏杰   无锡市第一中学。1937年生。1960年华东师范中文系(函授)毕业。1984年评为特级教师。1984年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年被授予国务院特殊津贴。
孙芳铭   江苏

辽 宁
欧阳代娜(女) 1930年生于南京,广东南海人。1944年至1946年就读于延安大学理预科,195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专修班),1961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函授本科)。1958年4月参加教育工作。1979年评为特级教师。任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审查委员,获辽宁省及鞍山市劳动模范与模范教师称号,“人民教师”奖章,1988年获全国及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教师。
魏书生   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50年生,辽宁沈阳人。1966年沈阳第三十二中初中毕业,1968年下乡到盘锦,1969年做民办教师,1971年到工厂做政工干事,经过150多次申请于1978年2月重返教坛,任教于盘锦第三中学。1984年评为特级教师,同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在教育战线上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安 徽
蔡澄清   安徽芜湖一中。安徽宿松人。1954年毕业于安庆师范学校。1980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获安徽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创导“点拨教学法”。
薛政民   安徽芜湖市教科所副所长。芜湖市课题组组长。
陈 军   安徽宣城县寒亭中学。1962年生。芜湖师专毕业。
邵名尉   安徽绩溪中学。1937年生。1962年毕业于合肥师院中文系。
汪南松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山 东
赵泽福   山东省寿光市第十一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48年生。1980年毕业任教至今。1994年评为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吴心田   山东省教研室。1958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全国中语会单元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厉复东   山东省临沂市教学研究室。1960年生。1983年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山东省青语会常务理事长、副会长。
翟小宁   山东省淄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文学硕士。1998年评为特级教师(35岁)
郑晓龙   山东

广 东
钟德赣   广东省顺德市教研室(主任)。1997年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中语会单元教学研究中心理事长。
黄汝棠   广东中山市教研室(主任)
李廷坚   广东省推广普通话协会理事,汕头市语言学会理事。

湖 北
朱显驹   武昌
万慕慧   武昌
骆道书   湖北
彭光华   武汉市教研室
余映潮   湖北荆州市教研室
胡明道(女)   湖北武汉六中。1941年生。
余 蕾(女)   湖北宜昌市教研室
张文海   湖北宜昌市教研室
洪镇涛   武汉六中
史绍典   湖北省教委教研室
汪道惠   湖北黄冈中学

湖 南
杨初春   湖南省新邵县第一中学。1941年生。全国快速作文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海南
李盛华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二中。

福 建
许更生   福建
陈日亮   福州一中(副校长)
王立根   福州三中(教研室主任)

吉 林
赵谦翔   吉林毓文中学
李元昌   吉林榆树县秀水镇第二中学

云 南
余建忠   1946年生。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云南省特级教师评委会委员、副主任。

山 西
杨东俊   山西临汾一中。1951年生于山西省祁县。1978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

浙 江
唐承彬   浙江湖州中学。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

内蒙古
陈连生   内蒙古牙克石市第二高中。1963年从教。

陕西
王吾堂   西北农业科技大学附中。2000年评为特级教师
39#
发表于 2011-12-6 00:19:06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学名家文章大汇集
1、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挑战
程红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正式颁布,比之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有突破性的进展,虽然它仍有许多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但我以为它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曾和课程标准的编写者谈起,我最担心的是:《语文课程标准》只有文本的意义,而不能实际转换为现实的功效。倘真如此,那实在令人痛惜和遗憾。
《语文课程标准》的文本要在现实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功效,也就是说文本要实现现实转换,主要有赖于语文教师。因为是我们每天面对学生,是我们实际进行语文教学,没有我们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再好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文本只是文本。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语文教师迎来了新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挑战,思想的挑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再一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些体现了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崭新要求,也是语文教育界的一种新的理念。既然要培养个性,当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而我们的语文教学统一的东西实在太多,统一的教科书,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解读方式,统一的练习,统一的试题,统一的答案。统一的教学如何能培养出有个性差异的人呢? 我们能否突破我们现有的思想框框,在注重共性的同时,也注重个性,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否设计不同的语文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能否阅读不同的文章,对不同的学生能否布置不同的练习、测试不同的试题,等等。思想观念是虚的,其实也是实的,它实实在在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体现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可以说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举动都是思想的折光。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孩子们在多样性的语文活动中有着充分的选择自由,努力形成他们多姿多彩的个性。
其次是对习惯的挑战,对旧的教学习惯的挑战。我们已经习惯了许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这些模式,这些方式方法简便易行,很容易操作。如程式化的教学模式,确定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阅读课文,当堂讨论,学生练习,当时知道结果,小结。又如串讲法,沿着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词句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依次讲来,娓娓而谈,且常常因此自鸣得意。此后是在此基础上的变形,也就是所谓的启发式,把上述问题转换成一连串的小问题,上语文课就是这些问题的问与答。这些都是我们许多语文老师日常操作的,是我们所驾轻就熟的。这些习惯教法的问题所在,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学生阅读的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感性层面,重视培养语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果我们依然沿用颐窍肮吡说睦弦惶椎慕萄J健⒔萄Х绞椒椒ǎ敲葱碌挠镂目纬趟?想、课程目标只是标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成为口号。语感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培养? 语感就是语言直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惟有对文学、文化作品进行审美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深入到达作者潜意识的层面,理解作品。
第三是对自身文化积淀的挑战,对自身学养的挑战。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键就在于语文教师自身的学养、自身的文化积淀。现代教育家夏 尊先生在谈到著名教育家、艺术家李叔同时曾说过:“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光,故能令人敬仰。”(引自丰子恺散文《悼夏丏尊先生》)李叔同先生的人格是深厚的学养为基础,所以他有佛光,他有一种让学生深受感染的人格魅力。我们有
吗? 扪心自问……
2、感悟亲情:专题式语文学习示例
袁卫星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对于这样的观点,语文教师想必多已接受。但到具体操作的时候,语文教学如何走向大课堂,语文学习如何实现生活化,却鲜见有人讲出个一二三四来。语文课堂教学还是被强调过了头。这个“模式”,那个“步骤”;这个“优化”,那个“提高”;到头来,还不是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学习思维、语文学习习惯来个五花大绑,押赴“弑人不见血”的考场。我憎恶这些,这几年,举着市首届名教师、学科教改带头人的挡箭牌做了些“摸石头过河”型的“改革”。现就“专题式语文学习”,献笑于大方之家。
以高一上学期《感悟亲情》专题为例:
一、读几篇感人的文章
高一开设的语文阅读课,一开始,我是不会到阅览室去“放羊”的。我以为,让学生去阅览室“吃草”之前,必须有两个定位,一是阅读品位的定位,二是阅读方法的定位。所以,我利用语文阅读课,给学生“链接”几篇关于亲情的感人文章,算是专题式语文学习的开始。“链接”的文章有:
1.散文《背影》(朱自清,初中语文课文);
2.小说《一碗阳春面》(栗良平,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
3.散文《一杯薄薄的思念》(袁卫星,《中国校园文学》);
4.通讯《母亲啊,您是我最好的导师——记第38届国际数学奥赛金牌得主安金鹏》(《读者》);
5.诗歌《梦话》(傅天琳,《中国当代诗歌》);
6.散文《孝心无价》(毕淑敏,搜狐文章);
7.散文《妈妈,我不让你死》(艾伦·兰金,《爱的故事》);
8.作文《母亲啊,在另一个世间,走好》(樊勇,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99届学生)。
这些文章,有的是人手一份油印发给学生的,有的是复印几份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任意取阅的,有的是我在课堂上声情并茂为学生朗读的。
读完这些文章,我给学生每人一张8开的白纸,要求“粘贴”,即找一篇同样感人的“亲情”文章或誊抄或复印或剪贴在上面。然后用金圣叹评《西厢记》的点评方法,来“点读”这篇文章。一切OK以后,放在讲台上,让同学们任意取阅。同学们在阅读这些文章的同时,也可“点评”,读过这些文章之后,必须在文后签名。技术统计的结果是:约四分之一学生全读这些文章(五六十篇),四分之一学生读50%以上,四分之一学生读30%以上,四分之一学生读20%左右。学生的平均阅读量较以往大大增加。
二、做两个小品练习
1.会话练习。要求走读生回家和父母作一席谈,听听他们对自己有什么期望与叮咛,并作简要记录;要求住校生一月内坚持每周往家里打一次电话,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听听父母有什么关照,并作简要记录。上述练习完成后,要求所有学生发表随感,作课堂口头交流。
2.观察练习。所有学生必须仔细观察父亲和母亲,作一次肖像描写。然后,向父母征要他们结婚或年轻时的照片,作又一次肖像描写。把两次肖像作一个比较,以书面形式发表随感。
三、写一篇真情作文
这一点,我在《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期发表的《转轴拨弦三两声——试谈中学作文创新教学》之“感悟亲情:心有灵犀一点通”,以及《人民教育》2000年第3期发表的《感悟亲情》等文章中,已有细述,故不赘言。在这个专题里,依然是一番演说(不如说是我对“感悟亲情”的自责与忏悔)唤起学生写作欲望与激情,依然是一篇作文寄给学生笔下所写亲人(要求回信)的特殊批改法。所不同的是,在唤起学生写作欲望与激情的时候,有上面两个“亲情”练习做基础;所不同的是,我把作文讲评和学校家长会结合在一起。在家长到校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本次作文讲评。很朴素的讲评方式:读。学生读自己的文章、文段或文句;家长读自己的来信、随感及心声。当掌声时时响起、经久不息,眼泪晶莹闪烁、夺眶而出的时候,我即布置学生写下另一篇作文:《一堂作文讲评课》。
四、拍几部电视散文
由学生自由分组,将全班分成五组,每组又分撰稿组、导演组、摄制组、剪辑组、配音组,以“亲情”为主题,摄制电视散文。题目和内容由各组自定,但有一个题目是“公开招标”的,那就是:《我的父亲母亲》。该组拍摄之前,仔细观看讨论张艺谋同名电影。各组在撰稿阶段,以中央台“地方文艺”栏目播放的电视散文录像作为学习材料,习得行文特点,在学生原稿基础上小组讨论,修改完成脚本;在导演、摄制阶段,由电教组、艺术组结合学校周末选修课程对相关学生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走出校门,采景拍摄,并且征用“群众演员”“专业(此处指文中主人公)演员”;在剪辑、配音阶段,寻求学校电台、电视台、地方电台、电视台的大力支持,字幕由学生自己输录。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每组指定一位“场记”,记下活动全过程。最让人激动的当然是集中“展评”了,尽管粗糙,但能见着情蕴。设“金鸡奖”一名,
由全班同学并特邀全校语文组、本班任课老师投票选出,奖给最佳“制片组”。
五、设一个主题网页
利用校园网,并进一步上到国际互联网,建立校园亲情主题网页。把上述几个语文专题学习活动以分栏形式上挂。如“读几篇亲情文章”,可设“荐读区”,师生共同张贴;如“拍几部电视散文”,可设“视读区”,让学生把拍摄完成的电视散文挂上网,同时还可以把几部感人至深的亲情电影,如《背着爸爸上学》《世上只有妈妈好》《刮痧》等挂上。此外还可设“贺卡区”,让学生制作(图片主要从互联网下载,也可扫描自制;祝福语由学生自己分类撰写,此为要点)贺卡(或风景、或影像、或卡通、或动画),星级评比,周周设擂,欣赏使用;设“讨论区”,以“亲情絮语”等为话题,让学生贴观点,或跟贴表态;设“聊天室”,让学生在课余,乃至在家里以“亲情”为话题即时聊天。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求得学校网络中心的大力支持。
写到这里,有必要把做这些之前想到的几个词说一说:
专题式 让散乱的语文学习有个“核”,形成语文学习中的“场效应”。我初定的专题是高一(上),感悟亲情;高一(下),善待生命;高二(上),神游未来;高二(下),重返历史;高三(上),亲近大师;高三(下),回归自然。
创造型 利用各种条件和环境,努力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和相对自由的活动气氛,使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心态,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与发展。尤其注重全球化时代网络化生存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生活态 有别于生活。因为当前中学生,尤其是寄宿制学校中学生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因此,必须创设“情境”,创设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生活态“情境”。这个“情境”是老黑格尔所说的“使本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和表现”的“更特殊的前提”。老黑格尔还说:“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美学》)
3、诗意·读解·养气
孙艳 袁卫星
○我认为,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
●是的,我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是:“就像一首诗!”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绽放、闪光,或者激荡。诗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是语文课堂的本体,而如今,它正在从语文课堂中大量流失。语文课堂干枯、板结,令人可怕地乏味,甚至面目可憎。我们确实应当“呐喊”一声,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疗救”得对症下药。我觉得,师生,尤其是语文教师自身的哲学意识与诗意审美感受,是决定课堂美学追求成功与否的关键。
●你提到了诗意审美感受,我十分赞同。我甚至想把“感受”这个词换成“感觉”。感觉往往与敏锐联系在一起,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觉方式。感觉是师生对人生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课堂经验等各种经验集合起来之后浮动在一般理性层次、经验层次上的一种情绪、灵气和悟性。
○是的,这涉及到一个“基础”。如果把整个课堂比做河床的话,那么感觉无疑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耀眼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但如果没有河水的流动,就会很快消失或者枯竭。也就是说,如果缺少经验的层次的话,感觉就没有什么价值,甚至不可能存在。阅读和人生的各种经验是师生感觉充分表现自由流动的基础,它构成了课堂诗意最坚实的河床。
●语文课堂上师生最缺少的经验是“读解”。读解是一门学科,一门探究文本意义以及意义的理解与创造的学科。人一来到世上,就被抛进意义世界。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骚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无不需要读解。这里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我认为,目前语文课堂尤缺哲学层面的读解。
○这里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当我们在课堂上接触课文——文本时,首先应当认识到它的意义就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正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这么四句28个字,字面意义描述庐山绚丽多彩,风姿各异;寓言意义(象征意义)表示正确认识事物,须保持距离;伦理道德意义指示处世待人毋偏执于一端。你简直没办法穷尽它!
●是的,《题西林壁》还有神秘意义层面,它暗指执滞、偏枯者难悟佛门,难化解万事万理。苏轼精研老释,倾心佛道,有超脱尘世的思想。令人扼腕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只在一个层面给学生读解。就是在一个层面读解,也拿了条“标准化”的绳索,给学生的思想来个五花大绑。这好比我们旅游时看到某处自然风光,比方一座山,可以看成猪八戒背媳妇,也可以看成孙悟空出世,还可以看成唐僧骑马,这完全是由于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的混沌状态才可能给游客这多样的感受,但我们偏要把它搞成猪八戒背媳妇的准确形状,搞得一点意思都没有。
○但是这里是不是还得有个“度”,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来把握? 举个例子,近年来有人读解朱自清及其散文创作,把作家描写成一个性欲得不到满足的“性压抑”者,说由于过剩的性力受到道德的压制,于是“走向旁道”,在散文里“长出一些别样色彩的枝干和叶子来”,“最醒目最动人的就是‘性压抑’情致”。又有论者认为朱自清的散文《绿》,以水拟人,暗示“黛绿少女”,是作者“性爱感情的升华”,“借了水之绿的象征描写表达了潜意识中那种‘节制和诱惑之间’‘最诚挚的温情与最无情的贪婪的情欲之间’的冲突”。更有甚者,说朱自清惯用女性形象“来装饰他的想像世界”“用异性的联想来折射风景,有时失却控制,甚至流于‘意淫’”。这些可能都是在运用神分析理论与方法来读解朱自清的散文,但他们似乎忘了作家的人格、所处的社会时代以及创作的历史背景,堕入了主观偏见,读出的也许只是他们自己。
●这是一种“误读”。就合理的一面说,误读不失为一种创造;但不合理的是误读常常表现为随心所欲,胡乱猜想,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妄自尊大,固执己见,失之偏颇,失之公允。以杜牧的《清明》为例,据传,这首七绝诗原是杜牧任安徽贵池刺史时,因城西杏花村产名酒“杏花大曲”而特意创作的,分明是一篇广告词! 可后人作过种种“误读”,现在还编入课本,引导学生去误读,成了一首写行旅之人借酒浇愁的寂寞乡愁诗。不固守作品的本事本旨这个窗,去找开另一扇窗户,确能发现许多新景观,但合理不合理的关键,我看主要是另一扇窗户后面的风景美不美。
○你这样说我倒是可以接受的。仍以《清明》为例,若误读文体,将它作“小令”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词的节奏明快,一扫原诗愁绪。如果我们再误读成“短剧”:“清明时节(时间),雨纷纷(背景),路上(地点),行人欲断魂(人物神态),借问酒家何处有(对白)? 牧童(人物)遥指(动作),杏花村(远景)。”剧情展开,只见濛濛细雨中,行人快速穿过田间阡陌,向杏花村酒店走去,留下长长的空白,暗示人生匆匆,寄寓无限惆怅,则又是一种意义。这两扇“风景”都不错,都可以引导学生去看一看。
●(笑)可以用两个词来区别合理的误读与不合理的误读:一个是“误读”,一个是“读误”。
○我想到了另外一个词,那就是“悟读”。悟是悟出内涵,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永恒意义。因为解析不是终极,在审美沟通中,尚有“沟通后”一环,其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读者文摘》上曾转述一位台湾作者的话。作家说,年轻时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这对殉情的青年爱侣落泪,而人到中年再看这部莎翁经典,他同情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父母。再如,历代读者对《伊利昂记》中希腊联军主将阿基疏斯的罢战颇多指责,指责他把个人荣誉置于集体利益之上,为了维护人格尊严而不惜让整个联军连遭惨败,血流成河。可有人却认为,阿基疏斯的拒战,恰恰是为整个民族的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而抗争,是为集体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抗争。又如:拜伦曾为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的那些嘲笑性描写痛心疾首,因为那一笑,笑尽了骑士的义胆、忠心、侠骨、雄风,从此以后就很难找到将生命置
之度外呐喊冲杀的英雄! ……
●你这段话说得精彩极了! 其实,读解一般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认读,为泛览—感知阶段,先扫除文字障碍,认知文本的表层结构,以期进入作者世界,不妨谓之“读”;第二理解,为精研、沉思阶段,先反复诵读,待胸中豁然,然后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妨谓之“解”;第三创造,为发展、生产阶段,联系时代,贯通古今,必有意义的重建,不妨谓之“悟”。“悟”最重要,是在汲取、滋养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而要“悟”得好,还是前面提到的一个词——“感觉”。感觉,尤其是语文课堂上的感觉是师生各种情感、经验、体验蒸腾出来的,不是可以任意挥霍,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需要“养气”。“养气”才能养出感觉的充沛与灵敏。就像气功师,发气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发
的,发一次功,他们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发功。语文课堂上要“气盛”,须得在课后充实。现在的语文课堂之所以缺少诗意,主要是“气虚”。(笑)
○很赞同你的观点。我认为,“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真正的“河床”。文本之间有着时空联系。《爱莲说》与《荷塘月色》两个文本相距一千年,却在语言、思想、风格上互相发生联系;再往前寻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说屈原:“濯淖淤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爝然泥而不滓也。”又与之发生互文关系。由此可见,现代文本只有置入历史文本中去读解,才能显示出厚度;历史文本须与现代文本相联系,才能显示出深度。同一时代的文本则必然嵌入与之相联系的文本系统,在整体中才能显示出局部或个别的意义。一个教师不贯通中外今古读书,就很难成“气”;一个课堂不纵横千里去勾连,就很难为“诗”。
●这一点我们应当向于漪老师学习。于老师从教50年,总在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她认为语文教师要有拼命汲取的本领与素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汲取氮、磷、钾,直到微量元素。她把闻一多先生作为楷模。闻一多先生研究《楚辞》,对神话有癖好,对广义的语言学与历史兴味深厚,从人类学、社会学中吸取了关于原始社会以及宗教、神话的知识,“三年不窥园”,数载不下楼。闻一多先生讲“什么是九歌?”,“神光”照得天边通亮,满坛香烟缭绕,学生几乎分辨不出讲坛上是闻一多还是屈原大夫……其实于老师自己就是我们的榜样。她所提出的“重要理论反复学”“紧扣一点深入学”“拓开视野广泛学”的源头活水法,正是她50年教育生涯的写真。于老师说:“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育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我想说,这盏明灯,名字就叫诗意!
○袁兄,在这最后,我看我们应当感谢蒋成瑀先生,是他的《读解学引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给了我们今天的话题。
●是啊,从“读解”到“诗意”,从“诗意”到“养气”,我们完成的其实只是蒋先生学术见解的一次绍介。
40#
发表于 2011-12-6 00:19:41 | 只看该作者
4、我看网络与语文教学
李镇西
这种“震荡”最终将达到何种程度,今天无法预料——也许它根本没有“最终”。它对教育已经产生的影响,人们评价各异,褒贬不一。比如,对于学生接触网络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素质教育应该提倡的,并将其视为“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但是相当多的人却认为这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而且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将有害于学生的成长。具体到语文教学上,我注意到这样一种有意思的现象,一些教师一方面赶时髦似的将电脑多媒体技术生搬硬套地强加到语文教学中以体现其“现代教育气息”,而一方面对学生上网忧心忡忡,甚至竭力反对,担心学生网络技术在一天天增强的同时各种能力却在弱化(比如不再接触社会生活,不再读经典名著,传统书写和写作技能下降等等),于是呼吁要“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回归传统”。
网络时代如何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而读写又离不开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交流。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正是说的“读”“写”与“交往”的关系。因此,多年来我们提倡学生多读多写并走向生活,的确是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的,而且这个特点至今仍然未变。但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思考语文教学如何在保持其特点的同时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固守被僵化了的所谓“传统”必然取消语文教学本身。
互联网的发展是不可抗拒的,它对学生的诱惑更是难以抵御的。我们应该对此加以研究,对学生进行引导,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因素并限制其消极影响。我认为,对语文教学而言,网络将带来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革命,我们应该将这种“革命”融入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使语文教学获得新的生命力。
网络将带来阅读方式的革命。传统的阅读方式是书籍阅读,阅读的过程更强调朗读、吟诵和咀嚼,在这样的阅读中获取精神养料,提高读写能力,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熟读唐诗三百首”得有个前提,就是不学数理化,不学外语,也没有电影、电视、电脑等现代娱乐方式和媒体的诱惑。而今天的孩子正处在这中诱惑的包围之中,这正是孩子们今天语文学习和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必须面对的现实条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这是网络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也是网络对阅读方式提出的挑战。与传统阅读相比,网络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载体发生了变化,而还具有信息多、内容新和阅读速度快的特点。面对网络,读者更多的不是诵读,而是选择。我当然不是说要用网络阅读完全代替传统阅读,如果这样也是很可怕的,因为这就将意味着传统的中断乃至终结。但是,我们在继续对学生进行传统阅读训练的同时,也
应该主动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网络阅读。在网络阅读中,传统过程中的读书笔记、资料卡片、圈点勾画等等方式都已经不需要了,而网络阅读有着其自身的一套方法。如何选择需要的信息?如何搜索相关的主题?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辨析有用的信息?如何在电脑上编辑储存这些信息?等等。这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现在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都在进行研究性阅读的尝试,而网络阅读则为研究性阅读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网络将带来写作方式的革命。写作需要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源于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这一写作原则我想永远也不会变。但网络时代的写作方式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个变化,首先体现在书写工具上,由以往的纸笔相触变成键盘操作;其次体现在写作过程中,以往写作中的酝酿、草稿、修改等程序在电脑上可能完全被打破或重新排序;再次体现在文本形式上,由过去的手稿或印刷品变成了网络页面、电子邮件或软盘,人工字迹不复存在。由于这些特点,电脑(网络)写作在速度上大大优于传统写作方式。也许书写方式的变革远不止这些,但仅仅是这几点,就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电脑(网络)写作,让他们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根据我的教学体会,我认为,网络写作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最大优势,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更加便捷而直观。过去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是教师在学生交上的作文本上修改批语,这不但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效率很低,效果还不一定很好。现在,我们可以让学生交软盘,然后在多媒体教室里,把任何一位学生的文章展现在所有学生的电脑显示器上,让所有学生参与作文批改。另外,不少人对学生的网上用语很是忧虑,担心造成语言文字污染。我认为,语言是用来交际的,特定环境下使用特定的语义符号,只要不影响思想交流,就应该予以宽容。如果这些“文字”妨碍了交流,自然会被淘汰。
网络将带来交往方式的革命。语文离不开交往,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只有在交往中才有意义,才有生命。今天,我们对“交往”方式的理解不应该太狭隘,以为只有同一时空面对面的交往才是交际。古人曾把“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视为一种理想的境界,而在互联网时代,这已经不是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境界了。近年来,许多“网上生存”实验的成功,已经证明个人与社会的交往形式可以不以物理空间的转换为必要条件。语文教学应该正视交往方式的变革,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对于网上聊天,现在人们往往只看到其副作用,而不知道,这些副作用恰恰是我们由于没有加以引导、放任自流才产生的。许多人对网络虚拟世界存在着误解,以为虚拟世界的一切都是“虚拟”的,是不真实的。其实,以我的感受,虚拟世界除了交往者之间的身份姓名等因素可能是虚假的之外,思想感情往往(注意,我说的是“往往”)是很真实的。因为消除了任何心理障碍,没有了任何直接的利益关系,心灵之间的交流反而变得纯洁而透明起来。另外,网络所带来的交往方式的革命还体现在师生关系上,过去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无论教师如何强化自己的民主平等意识,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和坐在下面的学生这种客观的布局,就很难让师生之间真正有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而在网上,每一个终端都是一个交往主体,电脑之间信息交换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就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成了真正平等的主体之间的交往。
网络所带来的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革命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引起语文教学的革命。语文教师不应该无视这一趋势,而应积极地迎接这一挑战,以推动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最后,我还想强调的是,网络给语文教学所带来的主要是方式上(技术上、形式上)的变革,而非内容和精神的变革,更不是要将语文教学导向“技术化”的工具主义。虽然,它可能也会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内容,而且也必然会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所蕴含的“语文素质”(包括知识、能力、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则是不会变的;而语文教育的宗旨——通过“语文”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进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则依然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5、精神生产 有效阅读
袁卫星
在讨论作文怎么教的问题之前,我认为有一个问题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那就是教什么样的作文。是“应试”的作文呢,还是“应需”的作文?“应试”的作文以迎合评价获取高分为目的;“应需”的作文则在培养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精神、提高学生审美趣味、净化学生心灵。
毫无疑问,现在的作文教学是偏向于应试的。我很少听说有教师教学生写诗,原因很简单,考试作文,题材再放宽,体裁再不限,也是“诗歌除外”。然而,十七八岁,正是诗意盎然的年龄,青少年学生理应属于诗歌;一个能写好诗歌的人也是不会拙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
应试的作文教学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堪忧。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在2001年高考作文阅卷报告中写道:“许多作文语言的基本功差,连话也说不清;有些学生热衷于使用欧化的语句;一些考生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写不顺,错别字过多……”如果要上升到文化底蕴、精神底子的层面,那就更要让人摇头了:“从总体上看,29万份作文试卷大多数是缺乏书卷气的,简而言之,不像有文化的人写的,不像读过书的人写出来的。”(江苏省高校招生委员会主办的《招生考试报》2001年第2期)
新课标的阶段目标,在书面语表达的教学方面,在中学阶段使用了“写作”的概念。写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精神生产的实践行为,而不是单纯的训练与考核,因此它的本体应当是精神而不是技巧,它的内涵应当是感悟而不是习得。这就要求我们在完成科学而又严格的书面表达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返璞归真,注重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广开掘,让学生写有思想有灵魂的精神产品。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有思想有灵魂的精神产品呢?基于写作,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感悟显得十分重要。这种阅读,我称之为有效阅读。
我们的学生并不是没有阅读。抛却电子阅读之类的新生事物不论,传统的书本阅读从来也没有离过他们的手。数学课上还有壮着胆子看武侠小说的呢!掏掏他们的口袋,或许还会有袖珍读物。目的不明,盲目性和随意性大,针对性和有效性小,这是当前中学生阅读的一大毛病。不求甚解、马马虎虎,“只是眼睛在书页上跑过,只知道故事的极简略的梗概”(叶圣陶:《阅读是写作的础》),这是当前中学生阅读的又一痼疾。他们缺少的是读解。这里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两个层面他们都缺少深入,不,甚至是缺少进入。这也难怪我们的学生,那些优美的文章就是在课上,也被我们老师通过划分划分段落、归纳归纳中心等方式肢解得支离破碎,或者贴标签贴得面目全非。
基于写作的阅读是对作品的拥有,而不是熟悉,更不是知道。知道一件作品很容易,比如《简·爱》,你只要不像某部电影里的无知青年一样把它说成是“简单的爱情”就可以了;熟悉一部作品也不是难事,把《简·爱》粗略地翻上一遍,你就会了解夏洛蒂·勃朗特的这部代表作写了主人公简·爱在里德太太家、劳沃斯寄宿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和圣约翰家的经历。而要拥有一件作品就有相当的难度,当简·爱这个“矮个子,脸色不佳,不好看”的女孩子义无反顾地来到被大火烧瞎了眼睛、孤独无依的罗彻斯特身边的时候,一种渴望平等的女性意识和对维多利亚传统的叛逆精神激起了你的共鸣,唤起了你对崇高人格的肯定与追求,这,才是拥有了《简·爱》。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一件作品,往往有一些人为作品中生离死别的场面而流泪;但是另外一些人觉得这些场面只是全部情节中的片段,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反而对作品中某个人物的某句语言,某个动作,某种表情,甚至是一个细节化的眼神赞赏不已、激动不已、感叹不已。这两类人中,毫无疑问,后一类人容易在写作上获得成功。因为他们在阅读中掌握了怎样在写作中适应读者的审美需要。余秋雨就是这么说的,我以为很有道理。
如果要给基于写作的阅读分一分层次,那么,首先是“读”,读通全文,读出文章的字面含义、表层意思,也即泛览、感知;其次是“解”,解析要点,解出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也即精研、沉思;再次是“悟”,悟出内涵,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和永恒意义,也即体会、创造。
举以《〈宽容〉序言》(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一文为例:在“读”的层面,学生给文章各部分加上小标题,并且根据小标题复述这个寓意深长的寓言故事;在“解”的层面,学生思考并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思考并把握文本的主要形象,思考并挖掘故事所蕴含的意义;在“悟”的层面,学生回顾历史或者直面现实,分别找出房龙所说“出于懒惰的不宽容”“出于无知的不宽容”“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宽容”这三种不宽容的例子,找出房龙先生特别憎恶、恐惧和担忧的是官方的、群体的、社会性的不宽容的例子,发表简要评论。至此,一篇《用现代眼光看〈宽容〉》的作文是比较容易写好的。
写到这里,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主要观点:中学作文教学应当在精神生产的定位下教学生从有效的阅读中迁移——迁移材料迁移观点迁移方法,把读写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再做一些写作兴趣培养(如为学生谋一方“发表”——哪怕是口头——的天地)、写作习惯养成(如写日记,写日得)的工作。
(作者单位:翔宇集团江苏宝应县中学 225800)
6、重要的是那一条走廊
袁卫星
很多时候,我把自己整个地交给音乐,交给门德尔松、舒伯特,交给魏因加特纳、卡拉扬,交给帕瓦洛蒂、多明戈……我希望在音乐长河的缓缓流淌中,有一条古典、纯美的游鱼不会因物质而搁浅,不会被世俗所猎取。
其实在日常生活,尤其是教育中,我也是一条快乐的游鱼,有着湿润和滑腻的幸福的外衣,有着时时浮现的内心欢乐的鳃红。我被感动喂养着,哪怕是一丁点,也足以消受一生。
睿者的指引
我生于1970年。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接受理想化的东西多一点,对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充满向往。因此到现在,我都是理想主义者,甚至理想得有些过了头,成了幻想。这就有了工作和生活中的许多痛苦,有了性格命运中的悲剧因素。
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做个军人。这不仅是因为我父亲是军人,更重要的是那一套绿军衣绿军帽在我拍人生第一张照片的时候武装过我。尽管部队没有去成,但在骨子里我把自己看成军人,以父亲为偶像,直到今天,我在风一样走路雷一样做事的时候,还常常有这样的幻觉:我是一名军人。这也是精神病的一种,好在目前还没有分裂的迹象。
读初中开始我有作品在报刊杂志发表。拿到稿费对于贫寒的家庭来说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这时候我便有了人生的第二志愿:当不了军人就当作家。父亲不反对我拿稿费但反对我当作家。反对的原因是“文革”给他留下了惨痛的回忆,而我只踩到了一点尾巴,没有蛇咬的经历;反对的后果是高中毕业我愣是进了师范,用父亲的话说:“现在可以吃安稳饭了。”
毕业分配,放弃留校的我被家乡文化局看中,要我去搞专业创作,肺病严重的父亲咯出血来力阻,孝顺的我二话没说回了中学母校执教鞭。可“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在我工作不到三个月,父亲竟撒手人寰。我悲痛至极,拾起笔来,写下许多欲哭无泪的文字。浑浑噩噩地过了三年,我在父亲坟上磕过三个响头之后,还是以“借调”的方式去了市文化局任创作员。在文化圈里我是如鱼得水。当我成为作协会员并有幸向陆文夫、范小青等知名作家当面讨教的时候,我有一种类似于在那艘著名的沉船船头“飞”的感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风动我帆、水扬我心的时候,一份《莫让优秀青年教师流失》的政协提案把我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急招回课堂。面对曾经的出发点和眼前的停泊地,把钢笔换回粉笔的我有一种“迷不知吾所如”的感觉。而恰在这个时候,一位裤管挽得高高的农民,给了我睿者的指引。
那是一个细雨的午后,这位农民父亲打着土布的雨伞来找他的孩子。这是一堂寻常的语文课,课开始仅有五分钟。我说:“有什么急事,你把孩子叫走吧。”那位父亲连连摇头:“这怎么可以?这可是语文课!让他听完这堂课我再带他走。”于是,这堂课有了一位特殊的听众——一位打着土布雨伞站在教室外边滴雨檐下的父亲。于是,这堂课我上得特别投入,就像一位高超的琴师,在五十多名学生的心弦上拨弄了一曲……
从此,我踏进课堂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堂课是我也是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和我的学生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当为这堂课的平庸苍白而惭愧,也不应当为这堂课的碌碌无为而悔恨。从此,我走下讲台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今天这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我收获了没有;课的哪一个环节处理得特棒,哪一个环节还有待提高?从此,我尘封我的作家梦,把人生航向修正为:做一个特立而不独行的语文教师,记住学生,并让学生记住。
——这一年,已是1996年,我把它看做是我教育生涯的真正开始。
成长的阶梯
1996年8月,又是一纸行政命令,把我从中学母校江苏张家港市凤凰中学调入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任教。
调入梁丰不久,时年26岁的我就在一次由学校领导主持的青年教师座谈会上喊出了“学校给搭多长的梯,我就能登多高的楼”的口号,学校领导当即应了一句:“你要登多高的楼,学校就搭多长的梯。”这真是一拍即合。这一年,我成为市教坛新秀;第二年,成为市教学能手;第三年,成为全国中语会教改研究中心理事;第四年,成为市学科教改带头人;第五年,成为市首届名教师;第六年,“双破一拔”,成为全市最年轻的中学高级教师……其间,全国中语会、全国青语会、《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江苏教育研究》等分别以“教坛新星”“封面人物”专栏等形式向语文界教育界作了荐介。
在这“登高”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我永生难忘:
第一件事是我刚到梁丰不久,赶上学校一年一度的对外公开课活动,语文组要开课。组长找到我,说:“你亮亮相吧,这是一个证明你自己的机会!”我爽快地答应了。这时候有人跟我说:“你真傻,为什么人家不开偏叫你开?那是欺生!”我不以为然,觉得开课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机会,它锻炼人,别说让我上,不让我上我还要争取呢!结果那堂以“语文课堂需要情感世界融通”立意的《一碗阳春面》课一炮打响,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听课教师(甚至有部分学校的司机)到最后自发起立,和50多名学生一起高歌了一曲《好人一生平安》,不少人是抹着眼泪离开阶梯教室的。我落了个“煽情派”的名声。不少听过这堂课的老师多年以后见到我还说:“那一碗阳春面,好吃!”以后我常揽开课的瓷器活干,我坚信,开的课多了,绣花针也会变成金刚钻。
第二件事也与公开课有关。那是1999年,我执教“张家港市首届名师展示课”。因了陈钟梁先生那句“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也因了我对“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的主张,我以我在读高中读大学以及工作后的三首同题诗《致宝岛》为教材,向全市同行公开执教《亲近诗歌》一课。那天,市教委主管教育教学业务的副主任卢元钦先生匆匆赶来。他坐在前排靠近走廊的地方,不看我“表演”,只看学生“表情”。课后,听课老师走去一空,他留下来问学生:“老师平时常上这样的课吗?”这给我心头一震。——是啊,是不是平常每堂课都能像展示课一样,用心去做呢?翌日,我接到卢先生书面评课,洋洋数千言,热情鼓励,是他听课当夜写的。感动之余,我写下教育手记:“从今天开始,我会觉得,每堂课都是公开课,每堂课都有卢先生坐在那里。”
自由的呼吸
2001年8月,在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与现实斗争之后,我和我的两位同事加盟民办翔宇教育集团。如果说我和我的同事也算是人才的话,那么,正如媒体所言,这似乎是继文革下放之后第一例苏南往苏北的教育人才流动。我图的是什么?职位?待遇?不,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份自由的呼吸。在翔宇,我用读书滋养底气,用思考带来灵气,用实践造就名气,感觉到人生进入了一个快车道。
到翔宇之后,读书方面最大的收获是开始孤身一人,孤灯一盏地与思想家对话:孔子、墨子、老子,佛学大师、禅学大师,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草原部落、北大抽屉,苏格拉底、奥古斯丁、康德,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思想家赋我以哲理,使我开始跳出学科教学的小圈子,从更广、更深的层面上去探求教育的哲理和诗意。
到翔宇之后,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在教育中发展学生的精神,洗礼他们的灵魂,点燃他们的思想。我提出三句话:让学生学会感动,让学生学有思想,让学生学出意义。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就是感动的意义。罗曼·罗兰说,30岁——有人才开始,有人已经死了。这就是思想的价值。存在主义大师尼采说过:“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受得住。”这就是意义的作用。
到翔宇之后,实践让我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在阅读教学中定位“读—解—悟”,在写作教学中定位“学—思—创”,开始探索“专题式语文学习”:《感悟亲情》《善待生命》《重返历史》《神游未来》《亲近大师》《超越自我》。我在教室布置发表栏,在课堂设立演讲坛,在学校成立学生出版社,鼓励(甚至是鼓动)学生亮出观点,发表见解,形成思想。我借用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兰克博士的“Logotherapy”(意义治疗法),利用日常生活中纤弱的细丝,为我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编织出意义和责任,找到“充实”……
1996年至今,我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已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多篇,散见于《人民教育》《北京教育》《上海教育》《江苏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等刊,其中12篇获全国一等奖,8篇获江苏省一等奖。与人合著的《中学语文教与学》一书获得了全国中语会首届语文教研成果大赛专著类一等奖。在《中学语文教学》发表的文章有6篇被列入封
面要目。《教师之友》连续18期推出我的专栏文章《今天怎样做教师》。为此,有人说我是论文专业户,更有人说我是论文获奖专业户。我不否认我喜欢写论文,但有两条我是努力去做的:我写我“思”,我写我“创”。我已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把写论文作为呼吸的一种方式,无论我吸进的是什么成分,都希望呼出氧气——我愿是一枚思想的绿叶——而我的葱茏来自于实践的土壤。
到翔宇之后,我每月都以“杏坛小札”的形式编印一期个人当月教育教学文集《寻找失落的人文》,每期4-5万字,几乎所有的文字都会在下月见诸教育报刊,这让我的笔一刻也不能停下来。惟存教育网站的柳栋先生还以兄长般的友情为我在互联网上安了名为“卫星话语”(www.yessay.net)的“家”(个人主页),“小札”自此有了电子版,有了网上读者,我更加掂出了手中的笔的分量。
江苏省宝应县氵已水中心小学辗转偶得《寻找失落的人文》两期,他们在征得我同意之后,全本复制,人手一份。又邀我去讲解。在那个冬至之日,我从上午8:30讲到11:30,中间没有休息。来得早的,据说空着肚子坚持听完,其间多有流泪;来得迟的,因为座位有限,就坐(甚至站)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听。寒风中的这份真情让我觉得,重要的不是我的题为《做一个理想教师》的讲解,而是那一条走廊。通过这条走廊,我分明走进了一个明亮温暖的空间。
回首来路,忽然间觉得,这一条走廊无时不在,那上面有信任于我的学生家长,有警醒于我的教委主任,有厚望于我的前辈同行……
7、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
李镇西
1984年——也就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我迷上了魏书生。那时魏书生还远远不是名人,但《语文教学通讯》一篇介绍他的小文章,就足以成为我“画瓢”的“葫芦”。于是,我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尽可能“逼真”地向他看齐:“课堂教学六步法”、画“知识树”、控制“三闲”……不能说这些学习一点效果都没有,但从总体上看,我并没有取得魏书生老师那么辉煌的成绩。当时,我很苦恼,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随着教育实践的积累和教育思考的深入,我才渐渐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教师的教育都是不可重复的,因为教育的魅力在于个性!
是的,任何一个杰出的教育专家或优秀教师,其教育模式、风格乃至具体的方法技巧都深深地打着他的个性烙印。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阅历、智力类型、知识结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
以及所处的环境文化、所面对的学生实际等等因素,就决定了任何一个教育专家都是惟一的、不可重复的。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人苦苦“学习”于漪、魏书生却老也成不了第二个于漪、第二个魏书生的原因,也是为什么许多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难以大面积推广的重要原因。我这样说,当然不是反对向优秀教师学习,而是想说,向优秀教师学习主要是学习其教育思想,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其方法;而且,其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必须与自己的教育实际和教育个性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别人的精华融进自己的血肉。因此,我非常赞同程翔老师的观点:“我们必须以自身为基础来吸取消化别人的先进经验。我们学习于漪老师,并非把自己变成于漪老师;我们学习魏书生老师,也并非把自己变成魏书生老师。其实,即使你想变成于漪、魏书生也是不可能的。他们所达到的高度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高峰,别人是不可企及的;你只能重新创造一座属于自己的高峰。这个高
峰就是结合的产物。”(《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1期)
如果要比较“学术”地解释什么是“个性”,我想在众说纷纭的答案中选取这样一种比较通俗的解释:“……狭义的个性通常指个人心理面貌中与共性相对的个别性,即个人独具的心理特征。”(《教育大词典》)事实上,这个解释并没有完全揭示我们平常使用这个词时约定俗成的含义。平时我们说的“个性”,更多的是指一个人在天赋、能力、兴趣、气质、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或潜在的独特性甚至独一无二性。关于个性的重要性,我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听顾明远先生说过这样的话:“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虽然这话当时就引起了争议,但我想至少个性与创造性是直接相关的,压抑个性发展就会抑制创造性欲望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因此,让教育充满个性,这应该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语文教育,本来应该是最具个性的教育。因为第一,语文教育所借助的载体——文章,是人类精神的结晶,通过任何一篇我们所感受到的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精神宇宙;第二,感受这些精神宇宙的心灵,也是独一无二的精神宇宙;第三,担任“心灵导航”的语文教师,对语文内容的感受、领悟、解读等等,也深深打上了其精神世界独一无二的烙印。因此,有个性的语文教育应该是理所当然的,而没有个性的语文教育倒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现在的语文恰恰成了最公式化的学科:以前的教学程序是告诉学生“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段落大意”等等,现在的教学技巧是教会学生选择A、B、C、D。这当然不能一味指责教师“素质低”——在教材统一、“教参”统一、备课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统一的背景下,教师本身的个性空间都受到严重的挤压,谈何发展学生的个性?
只有个性才能发展个性,没有教师的个性便谈不上学生的个性,这几乎是不需要论证的真理。然而目前,语文教育特点对教师个性的呼唤与语文教学现状对教师个性的压抑却形成尖锐的矛盾。怎么办呢?无非是在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一方面是寄希望于整个国家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为语文教学开拓越来越广阔的个性天地;另一方面是语文教师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在与应试教育的“周旋”(“周旋”就包括了应对与超越)中形成自己的教育个性。对于前者,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一些希望;对于后者,当然很难,但只要努力,也绝非达不到。就以前面提到的魏书生老师,不就是在应试教育的荆棘丛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个性的路子吗?
语文教育的个性,当然是通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具体的教学过程乃至教学技巧体现出来,但从根本上说,教学个性决不仅仅指某一项教学技艺的“别出心裁”,而是指一位教师整个的教学风格。富有个性的风格的形成,需要我们在多方面进行努力,比如实践积累,比如博览群书,比如善于采名家之长,等等。但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善于思考,要有思想。
风格的背后是思想。一提起真正的大家名家,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他们哪一堂课,而是他们所提出的教育(教学)思想或观点——于漪的“人文教育观”,钱梦龙的“主体·主导·主线”,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魏书生的“民主加科学”,程红兵的“语文人格教育”,韩军的“新语文教育”……也许他们的这些思想观点至今仍有争议,但这不妨碍我把他们的个性首先看成是思想的个性。思想源于思考。同样是教了10年书,有的老师可能相当于只教了一年,因为他不断地重复自己,只有实践而没有思考;而有的老师则真是教了10年,因为他在不断思考中,每一年乃至每一天都不简单重复走过的路。思考,积累成思想;而思想,形成教育者的教学个性。
我始终认为,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灵敏的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应该是每一个教育者坚定的人生信念。作为思想者的教师,在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具体教育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让思考的火炬照亮我们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备课的时候,能不能先抛开“教参”用自己的心灵直接与作者对话?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能不能在讲清楚“考试重点”之后,学生也谈谈自己独到的见解?作文教学,能不能在命题和批改等方面除了研究高考作文动态,也多琢磨学生的写作心理?面对无法避开的题海,能不能动一番脑筋进行筛选和提炼?每上完一堂课,能不能通过写教学手记对其得失进行一下反思?面对每一个学生,能不能在关注他们表面上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的同时,更研究一下他们的心灵?此外,我们在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的同时,能不能关注一下语文界、教育界、整个社会乃至天下的风云变幻?
我们在尊重并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理论与传统的同时,能不能以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胆识,辨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之处?甚至对一些似乎已有定论的教育结论,我们能不能根据新的实际情况、新的理论予以重新的认识与研究?……
我现在仍然学习魏书生,当然,同时还学老一辈的于漪、钱梦龙,学同龄人程红兵、高万祥,学比我年轻的许多后起之秀,但我不会再把他们的具体做法当成“葫芦”来“画瓢”了,而是通过他们的教学方法而感受他们的灵魂,从他们的思想中汲取养料滋润我的思想,以形成我的教育个性。因为我越来越感觉到:教育个性当然不仅仅体现于思想,但没有思想绝对就没有个性。
9、个性化的语文课与语文教师的个性
李海林
最近听了几堂语文公开课,都是各个学校选出来的优秀教师,看得出来也都是作了充分准备的,所以课上得很周正,找不到什么漏洞,说不出什么地方不好。但是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喝了一碗温吞水,不解渴,不爽气,课堂上沉闷得很,学生的反映可以叫做冷漠,我作为听课老师是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的,想来学生也不会有很大的收获。我边听课边仔细分析,从设计上来说,该有的都有了,有多媒体,有设问,有板书,有背景材料,有课外延伸,老师作实是想了一些办法的;从技术上来说,各个环节的把握,各种手段的运用,也都还熟练,有些地方还颇见匠心,整个课堂的起承转合也都还自然,从这些方面来说还是一堂比较好的课。那么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什么地方没到火候呢?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堂没有个性的课;没个性,败了口味,坏了兴致。
语文教学必须要有个性,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要求,也是最一般的要求;没有个性的语文课很难成为一堂好课。这是由语文教学的本质决定的。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哲学家称之为“对话”,语言学家称之为“言语主体与言语作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心理学家称之为“同化”和“顺应”,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主要就看在学生与语文之间是否发生了这种内在的交流,以及这种内在的交流是否深刻,是否流畅,是否完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语文”都是个性化的、不确定的。每一个学生是一个世界,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感觉世界和认知世界;所谓“语文”也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存在。这两个不确定性就决定了语文教学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相反,在语文教学中,越是不统一的越是有意义的,越是个性化的越说明学生与语文之间发生着深刻的、流畅的、全面的内在交流。由此可见,个性化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是成功的语文教学的必然表现。在实践中,也只有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里有一种期待,他们在等待惊喜,他们期待着老师带给他们一个独特的世界,一个新发现、新体验的世界。
那么,这种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来自何处呢?来自语文教师的个性。
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来自有个性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的个性既是他个人的一种魅力,又是他的教学素质、教学境界的一种必然要求。语文教师的这种个性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
第一是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感觉,即独特的语感。语感是一个人的言语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心理成果。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他的语感是他开展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前提,也是保证他的教学个性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条件。从心理语言学这个角度来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实现教师语感向学生的转移,也就是把教师的语感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现在有些教师之所以只能照着教参上课,只能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自己独特的语感,他本人对课文没有深切的体验,没有真实的震撼。一个人的语感是很细腻、很敏感的,一个语文老师从自己独特的语感出发来教语文课,这堂语文课就有了吸引人的地方。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语文课教什么,就是教语感;语文课怎么教,就是按人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教,按语感教。语文教学本来是可以很简单的,就是让学生感觉语言文字嘛,其他技术、模式、程序、方法之类的东西,都必须统一在这一点上才有意义,否则就是形式主义。
第二是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语感是什么,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与一个人对人生的感悟是联系在一起的,与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感情是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有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转换过程,一个人的生活及其思想感情与语言文字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人的语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语感教学与人的精神底子联系在一起,甚至是二而为一的过程。因此我们对语文教师要有独特的人生感悟的要求,就不仅是一种思想素质的要求,更是一种语文教师的专业要求。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语感力强的人,往往也是精神丰富、内心充实的人;那些精神丰富、内心充实的人,往往也比一般人有着更好的语感力。在生活中,这种独特的人生感悟,往往体现为语文教师的人生激情,体现为语文教师对生活发自内心的诗意追求。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指的就是语文教师对生活的这种美学志趣。
第三是语文方面的特长。语文教师的个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他在语文方面的特长。有的语文教师,特别擅长朗诵,他的课就是以朗诵为主,有的时候尤其是上文学作品的时候,听他读一篇课文,他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一半。有的语文教师写有一笔好字,有些学生就是因为喜欢老师的那一笔好字而喜欢上他的课的。有的老师擅长写作,他的作文教学就是自己和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给学生提供示范。有的老师非常喜欢古文,根底很深,上起文言文来如数家珍,轻松自如,把本来很枯燥的古文教得丰腴生动。那些有着某种特长的语文教师,往往把语文课上得很简单,往往没有过多的环节,过多的招式,就是直接把学生领到作品面前,和他们一起来感受语文之美,语文之妙。而他们的这些语文特长,正好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语文之美之妙的通道。过去我们主要是在教学技能意义上来理解语文教师的这些特长,如果我们从教学个性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庶几对语文教师的特长有更全面的认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5:58 , Processed in 0.0696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