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小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南区首届先进小语教研组暨优秀小语教研组长评选公示专帖[从52楼起]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1-4-28 12:34:58 | 只看该作者
   预          告

    5月10日后,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先生将撰文分析此次会议的得失。侧重于分析会议不足之处。
1,部分学区/区直校未按教研室通知要求,派全教研组长;
  因部分教研组长到会晚,只好等一等,所以会议结束得也晚;

2,九位发言者态度都很认真。但[官腔]对教学交流的侵噬也很严重,有的发言稿不像[教研组长与同行的交流],倒像校长写总结/学区主任作汇报。缺少细节,遮蔽问题,空泛乏味。

3,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应予会前面审讲稿,阐明[培训会]的目的,确保培训质量。约请作发言的教研组长只有[照稿来念的预想,并无接受质询/讨论的准备]。这是一个明显的失误。

4,从派员到会情况来看,证明/一是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先生学术感召力在降低[这,并无碍于他个人,却是有损于教研室整体工作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 ... p;extra=&page=1];二是个别学区教研员在呼应配合上出了情况;三是[基层学校小语教研组形同虚设的状况]比较严重。

                                    《教师之友网》值班版主据管先生手书录入
32#
发表于 2011-4-28 12:36:50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com/thread-32306-1-1.html
欢迎《教师之友网》注册会员跟帖讨论,深化此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 发表于 2011-4-28 07:16
33#
发表于 2011-4-29 21:13:57 | 只看该作者
中青报:乡村小学,拿什么拯救你  [z]




  我自写了《一座村庄的教育血脉》(载《中国青年报》2010年1月27日)一文之后,便与福建连城县培田村——这个闽西山村结下了难解之缘。当时的村小只剩下24个学生、4名教师和三个年级,濒临关闭边缘。为了挽救村小,重振乡村文化教育,我所在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设立了一个项目,项目目标为“依托福建培田村历史文化资源,延续乡村文化教育血脉,影响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策。”我担任该项目负责人。

  培田村只是众多乡村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教育部门大力推行以寄宿制为主体的乡镇中心小学,大量村级小学被撤并。许多六七岁的孩子被送到离家较远的乡镇中心小学寄宿读书。其实,村小不仅是让孩子可以在父母身边完成学业,也是乡村文化的一个传承点。

  而要想保住村小,第一步是恢复四年级,继而逐渐恢复到五年级、六年级,最后成为完小。这不仅是我们的构想,也是培田村民们的愿望。但我知道,这个目标显然与正在推进的中小学校农村布局调整战略相悖。培田村所在的宣和乡,已有好几所村小被撤并了。

  去年五月,我和村里两位耆老——退休的中小学校长,还有村书记一道,去乡政府及县教育局游说。村里为此还专门向主管部门打了报告。可能是考虑到培田村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特殊情况,连城县教育局破天荒批准了村里的报告,同意恢复四年级。2010年9月份,新学期伊始,培田村小在中断三年后,重新有了四年级,共八名学生。为了能留住这8个学生,我们机构还招募了一名志愿者去村小支教,根据各年级情况,开设了英语课、国学课及乡土教育课等辅助课程,还建立了图书室。

  可我没高兴多久。今年一月,我去村小考察志愿者工作,与校长及村民座谈,发现情况不妙。因学校师资老化,有几位四年级家长担心孩子学业,下学期打算将孩子转到乡中小去上学,可孩子们并不乐意。这件事令我意外,也令我颇感受挫。为了这个项目,研究院耗费了不少人力和财力。我前后去了培田村五次。而这个结果似乎告诉我们:我们无力回天。

  失落之余又反躬自省: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校长告诉我,要想挽救这所学校,首先要“换血”,即派年轻有能力的教师来。不过我想,这恐怕只有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才有权利决定。因为这意味着将培田村作为农村教育发展特区,给予特殊政策照顾。我还设想,教师可以采用全国招聘的方式,签订工作合同。倘如此,培田村小庶几能保住。不过,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又“想得挺美”?

  写罢此文,见4月2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针对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给一些地方学生带来餐困难、上学远、上学贵等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近日在杭州市召开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座谈会上说:“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慎重、稳妥地推行。”讲话中还强调:“对于没有学生的教学点坚决撤消;对于现在有学生就读的学校与教学点的撤并调整,一定要慎重行事,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后再决定。”我不知道,高司长的讲话,对于像培田村这样的村小,是不是福音?
34#
发表于 2011-4-30 19:28:55 |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1-5-2 17:06:09 |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1-5-2 17:07:20 | 只看该作者
欲善教之,须善写之

  张玉新


       在中学教书时曾拜一位后来成为语文特级教师的人为师,他经历坎坷:高中时因言获罪,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4年后落实政策返城,当他见到当年的语文老师(吉林省首批特级教师)时动情地说:“谢谢您教给我写的本事,我才能活下来!”我师傅在农村主要从事文字工作,后来抽调到县里写材料。据说他的老师才华出众,不仅学问精深,而且文笔老辣。这引发了我关于写作教学的思考。单从写作教学本身,或者学生方面探讨写作教学策略的突破,不从教师自身的写作修养探讨,恐怕都难有突破。根据自己从事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的经历,加上从我的师傅以及其他前辈同行那里学到的经验,我对写作教学有以下几点看法。第一,从教师自身看,欲善教之,须善写之。“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老师”(陆游)这话是对“学生”(儿子)说的。他会写诗,而且在当时就是著名的诗人,这话就是诗。所以他有资格这样说,而且他在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写作经验。老子交给儿子的“绝招”肯定可信。目前研究写作教学策略的成果多从写作技巧、教学方法入手,较少从教师自身写作修养着眼。因为这些成果都是教师针对学生如何写作着眼的。是骡子是马,自己先出来遛遛。教师自身写作修养的形成与提高乃是写作教学策略突破的前提。怎样才能“善写之”?根本出路,我以为就两条,套一句熟语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先说“读万卷书”。“读万卷书”,是说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吸纳别人的思想精华、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自己理性成长的宝贵财富和经验教训,以便在成长过程中丰富、补充自己。

扬雄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这是讲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他认为,多读书就会写作了。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也是讲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他进一步认为,书读的多文章就能写得好。这两位都是大文学家,他们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
梁衡说,他写文章一是学习司马迁,一是学习韩愈。具体内容不记得了,但他说从司马迁和韩愈那里学到了文章的结构章法这一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就是说,他是在研读司马迁、韩愈的文章时得到了关于写文章的启迪,又在自己的写作中不断尝试,读写结合,终于大成。这是今人学古人的例子,有现实意义。

今人、古人都认为会写、写好文章来自多读书。可是,目前语文教师的阅读面普遍较窄,大于等于教材,小于等于教参。教师用编制试卷、做试卷来替代读书(也用同样的方法剥夺学生读书的权利),用系统讲解所谓“写作知识”来掩盖不会写作的真相(同时也误导学生),而学校又习惯用“全批全改”检查教师的工作(教学管理中最形式主义的作风)。但是,无论如何,不读书、思考,就难以形成写作能力,就不能教会学生写作。“全批全改”也批改不到点子上,只是徒耗心血而已。

再说“行万里路”。“行万里路”,是说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积累亲历的直接经验,并把“读万卷书”获得的间接经验用自己的直接经验检验之,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古人为什么把读万卷书放在行万里路之前呢?我想,人类的知识并不需要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亲身实践出发,都去验证一遍。而是在代代相传中不断继承并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不走前人走过的老路,走自己的新路是十分必要的、经济的。我体会这个过程是一个人感性成长的过程。“行万里路”不一定走一万里,行路是实在的生存方式,你要学会走路,就是学会生存。行路就是实践,就是身体力行,就是不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就是在有限的生活圈子里享受生活,有时甚至要学会把忍受变为享受。有什么样的生活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你真实地生活,并能够用文字而不是用DV记录生活的喜怒哀乐,这就可能是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样的“生活练笔”是很多人学会写文章的必要步骤。

当然,善写之绝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但根据古人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况,这仍然是学会写作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要想拯救写作教学,首先就要拯救自己,以浦柳之姿,难授桃李之教。

第二,从指导学生看,既长能耐,又立规矩。有了能“善写之”的前提,才能谈“善教之”。会教的门道很多,因人而异,只要得法,可各臻其妙,甚至包括一些很技术化、技巧化的“套路”“模式”。旁门左道不在其列,走火入魔不能忍受。
先说“长能耐”。教师先有了能耐,即自己有了“读万卷书”之工夫与功力,才会把读书的经验、感悟传给学生。这是教学生“长能耐”。

从读写结合的角度看,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范例。语文教师深入研读课文文本,获得有关写作的感悟,并且自己又有写作的经历,就可能把自己的直接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你的间接经验的指导下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并着手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形成技能。

我曾经指导学生研读《史记·武帝本纪》,学生从中感悟了“史家之绝唱”的“良史”人格风范和职业道德。汉武帝使司马迁失去男人根本,司马迁对他肯定深怀怨恨,学生发现,司马迁没有把汉武帝丑化,他大量例举其功绩,当然也客观例举其不断被方士欺骗的事实。大家从中学会了选材,还把自己的研读认识写成评论。学了《魏公子列传》,我又提供《信陵君窃符救赵论》,学生从中领悟了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奇妙感受,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课文文本的研读可以给学生提供借鉴,教师还要结合自己读书的经历引导学生去读书,本着“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的原则,教会学生自己去选择所读书籍,并且记录自己的读书思考经历。很多优秀文章(包括应试文章)都是在平时读书时受到作者某种触动产生的灵感火花,这样的火花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不及时记录下来就很难再现。书读多了,“火花”才能多,将来写的时候文章“精彩增长点”才能多。

    再说“立规矩”。不以规矩,无以方圆。这是公理,不刊之论。教师自己践行了“行万里路”,才会认识到感悟生活的重要性,才会体会到记录生活感悟的重要性,这种记录如同在贫困时夹在书本里的钞票,日后从书本中偶然翻出,不但保值、增值,更重要的是它珍藏了一段记忆。我曾要求学生记录生活,有的叫练笔,有的叫日记,这是给学生“立规矩”。从初一时的强制每天写100字到高中的500多字,很多人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直到高三时有七人出版了个人作文专集。他们由当初的生活日记自然而然发展到读书笔记、文学练笔,都是用自己的笔记录自己感性成长与理性成长的轨迹。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我立的规矩规矩而形成自己坚持练笔的规矩,就如同学轻功的人负重跳沙坑,当时很累,持之以恒,一旦释重负能飞檐走壁、穿房越脊。如今他们都已走向社会,没有谁选择作家之路,但写作能力的确为他们拓展了生存空间,写作给他们的生活注入兴趣。我并不反对而且十分赞同很多人提出的要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观点,兴趣当然重要。可是,还没产生兴趣的时候怎么办?孩子不是成人,他们的成长过程需要我们感性的、理性的呵护与矫正,先立规矩形成良性的心理定势,可能激发兴趣。好规矩形成好习惯,好习惯催生效率,效率这样的成就感反过来强化兴趣。未产生兴趣之前,先立下规矩。除了强化写生活日记、读书练笔这样的规矩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就是修改文章的习惯。前边提到过当前学校要求的“全批全改”,那是一种与学生背靠背式的静态的教师主体行为的定性的评价结果。这是不良的批改习惯。《吕氏家塾记》说:“欧公每为文既定,必自窜易,至有不留本初一字者。其为文章,则书而傅之屋壁,出入观省之。至于尺牍单简亦必立稿,其精审如此。”①这是强调作者自己多改的例子。既然作文的主体是学生自身,修改文章却是教师的事,主体不参与,不可思议。我们不能因为不曾尝试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就以学校、家长不同意,学生不习惯为借口,关键是教师自己要“立规矩”。你是这门课的专家、权威,你没有发言权起码说明权威性不够,你也要先长能耐。《世林广记·速成法》说:“若改小儿文字,纵作得未是,亦须留少许,不得尽改。若尽改,则沮挫其才思,不敢道也。直待作得十八分是了,方可改作十分。”②这是强调教师少改的例子。教师少该并不是偷懒、不负责任,而是在学生不得其法、水平欠佳时多改,容易令学生产生畏惧感,影响其才思的发挥。只有学生文章水平长进到比较好了,才做较大修改。古人的这条经验在今天也有实际意义。如果教师能够在修改文章方面立下这样的规矩,学生个人多改,学生之间多改,教师少改(改则点铁成金),每次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修改的标准,逐步提高标准,学生按这样的规矩修改,看看结果如何?作品修改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学情景生成许多动态方法③,不仅提高学生作品水平,还能提高教学、学习效率,教师还能探索出一条新路。以上所论,并非作文教学策略的突破只有这些,只是囿于本人的偏见,限于篇幅,择要而论而已。

注:①②转引自《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资料》(第四册),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室编,内部资料③参见张玉新  《动态演示作文评改的设计与实施》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  2007年1期
37#
发表于 2011-5-4 12:55:29 |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1-5-4 13:03:04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 ... p;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 ... p;extra=&page=1


比较一下您就得知

《教师之友网》所发的本土[教育新闻],一是真名上传,可信度高;二是图文并茂,比较好看;三是表达重心放在反映教育动态,有点学术性。http://xnjyw.5d6d.com/thread-20665-1-1.html

俺们辛辛苦苦花三年多时间/贴万把块钱办这个公益网站,既不是用来为局长大人瞎抬骄子的,也不是用来骂人发牢骚的。
39#
发表于 2011-5-6 09:00:38 | 只看该作者
冷眼看学苑


文/区实小教师[网名不录]


长期潜水,喜欢到学苑看看。

总觉得看看学苑,就能大致知晓孝感教育的发展状况。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孝感的一个知名门户论坛,我觉得本论坛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教育”应有的专业水准和学术水准

也许是我寄予学苑期望过高,或许是我对学苑的影响力预测得过大。

玉泉的几个MM的教育叙事写得还不错,但看多了总觉得缺乏思想的深度和前卫的思考。

树枝先生和她们嘻哈呼应似乎有过之之嫌。

何版很热心,解答回应很积极。但却很少有组织像样的主题讨论或辩论。

麻辣先生的转贴不少,原创不多。

孝高和楚环的弟兄们很会发牢骚。

一个教育人群聚集的地方,一旦缺少理性和深度的思考,缺少哪怕是偏激或有瑕疵主体观点陈述(即非转贴),

何来感召力和吸引力?

(乱点学苑,等待拍砖。)


管季超注/某一年,区实小〈年度工作总结〉,称该校教师如何‘利用〈学苑〉,开展网络教研’。
http://xnjyw.5d6d.com/thread-1538-1-3.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1538-1-3.html
     管季超见着了梅校长,说‘贵校总结写得很好,只有这一句是扯淡。’
40#
发表于 2011-5-6 09:21:12 | 只看该作者
12楼新补杨店张艳娥老师讲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2:17 , Processed in 0.1069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