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名师沈旎文集======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2:57:51 | 只看该作者
教材与教师






  关于教材,这两天网上出现了几则评论。
  第一则说:美国老师使用的课本,并不是一本薄薄的书,再加上同样薄薄的教参,而是把老师当成是完全的白痴所编写的任何跟所教的科目有关系的所有材料!
  第二则说:从香港弄到一套小学教材和教师用书,看过以后最大的感慨是把老师当“人”而不是当“神”。在教师用书上,教材编写的意图做了非常详尽的说明,所有问题都有简单、明确、统一的答案。我笑,连白痴拿着都可以立即去上课。”
  两则评论都谈到了“白痴”,不论是美国的,还是香港的,但我想这并不是作者的本意,而是以此说明这两地教材的内容的详尽,是不是因为他们的老师没有我们的老师能干,必须用如此详尽之教材?
  其实,我国教材也“并不是一本薄薄的书,再加上同样薄薄的教参。”不信,你去书店看看,那围的人最多,卖得最火的,不是教材的辅导材料吗?
  围绕课本,我们拥有的材料在数量上可能与美国或香港的相当,但在内容上,就大一样了。我们所拥有的材料大多属于考试测查型,既针对教材所可能涉及到的考点出大量的试题,而他们的,我根据上面的介绍猜想可能更多的教学指导型,为教师呈现大量有助于教学的资源性的素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专家们为教师所做的细致工作,体会到他们为教师为学生的服务意识。
  课改打破了一本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尽管我们都知道教材的变化只是课改的序曲,但教材的变化对教师来说是最切近,最直观可感的。
  首先,是出现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我区的一所小学竟然同时存在着三种以上版本的教材,同一年级,都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出现。当然,这对于那些能力强的老师来说,扩大了教学内容选择的余地,而对于更多的普通老师来说,教材由一成不变,到变换过于频繁,可能会让他们一时间觉得无所适从。鼓励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件好事,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并不是教材一变,教师就具备了处理教材能力,这需要一个培植的过程,尽管我们说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我们也不可以否认,至少当前,教材仍是教师教学所依托的重要的教学资源。
  其次,有些出版社的教材是近两年出现的,存在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服务根不上趟的现象,比如,有的小学教材里,几幅图,几句话就是一课,教参上廖廖几句,什么背景材料都没有,全靠教师自己去悟自己去找,对于课时压力大,面对大班额教学的老师来说,你让他怎么处理,服务没跟上的教材无疑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也曾经听到有的学者担心,给的材料多了会不会局限老师的思路,阻碍他们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我想在课改进程中,老师仍是“人”,不是“神”,我们对教材的变化,也会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教师更需要素材性资源的支持,比如为教师提供可供选择的关于某个教学内容的多种教学策略,提供可参考的教学实录等,教师在有支持,感到安全,和比较轻松的心态下才会更有创造力。这就需要教材的编写者们沉得下心来,做点为教师服务的实事。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2:58:45 | 只看该作者
感觉・知识・教育学






1、人的感觉一点点被剔除,人们耻于感觉,不屑于感觉,希望被指为理性的人,我们被什么占领了?答案是具有共性的知识,虽然它是冷冰冰的,但它给人强烈的控制欲,扩张了人类的伟大,能满足人急功近利的需要。

2、人类一思考,上帝就一脸坏笑。上帝笑什么,当初为了防止人类建成通天塔,把语言的的魔盒交给了人类,而人类籍它开始了自己的思考,结果人类把自己弄丢了,还自鸣得意。

3、如何回到以人为本,从关注人的感觉始。如何回到以生为本,从关注学生的身体感觉开始。

4、遵从于自己感觉的人是诚实的,一个人千万不能欺骗自己,要听从内心的意旨。

5、套用周彬老师的教育学理论:

身体教育学:感受、个性――定性研究――微观教育现象――微观决策――小群体和个体的的经验选择

知识教育学:科学、一般――定量研究――宏观教育现象――宏观决策――大群体教育现象的经验选择

知识教育学可能对身体教育学的结果进行大范围的考证,看这种研究成果的可推广性如何;身体教育学可以对知识教育学的结果进行小群体的运用,看这种研究成果的可应用性或者是可执行性如何。

这样看来,身体教育学和知识教育学缺了谁也不行。不过,当前知识教育学过于强势,我们更期待身体教育学的回归。教育叙事或叙事研究关注的正是个人教育教学的体验与感受,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身体教育学的实践形式。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2:59:19 | 只看该作者
服从当然是美德

  中文的用字用词是很有味道的,需要我们耐心的来品读。

  比如说“从”字,具象而有动感,两人相随,仿佛向着同一个目标坚定地行进。

  而“服从”细细想来也很有意思,“服从”首先是“服”,即在对个人局限性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对某些事物或他人心存敬畏、景仰,然后跟从于其后。

  服从什么、什么时候服从,我想在服从的前面一定是充满智慧的心灵选择,由于是自主的选择,顺应了个人内心的自我召唤,所以我们会表现出对自己选择的忠实,从而产生用以克服各种困难的意志力和执行力。

  服从不同于盲从,盲从是一种没脑子的跟从,无主动可言,亦无被动而言,整个人处于麻木状态下。所以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背离方向,只要能找到任何借口,都会逃离。盲从不会因目的的达成而喜悦,不会因不忠实而自责,因为整个就是没感觉。

  服从也不同于屈从,屈从是对自己内心召唤的背叛,心里很清楚自己的感觉,有了自己的判断,对所跟从的人和共同的方向不屑、不服、不敬。却在权力或利益的趋使下,不得不出卖自己,并且仍想表现出“从”的状态,深恐为人识破。在无奈跟从的同时,心里充满了仇恨与抗拒,呈现出灵魂与行为的撕裂状,屈从带来的是屈辱,这种逆来顺受的痛苦自不可言,其背后隐藏着的危险,犹如即将喷发的火山,破坏力惊人。

  我们对自然的服从源自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风雨雷电、出身长相,我们无法选择与改变,我们只有服从于命运的安排,才能正视自身的种种不幸,忠实守望着自己的命运,并了望着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对法律与伦理的服从来自于对社会和谐状态的向往,尽管有时这种服从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局限,我们深信对社会共同秩序的维护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福祉。

  我们服从于某一主义、国家、集体是因为对团体的共同愿景与行为方式的认同。有些较为长远的前景,并非每个人的目力所能及,而智者能看到,我们怀着景仰与信任之心,认定这些远景可以通过智者的引领来达成,由“服”而“从”,“从”是主动的,自愿的,将个人的力量凝聚成整体的力量。

  服从还是拒绝?一定是服从,但绝不是盲从和屈从。其实,拒绝本身也是对自我内心召唤的服从。

  服从,表现出人的内心与自然、社会、自我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一致,这种一致让我们更加坚定与安详,正如,王尔德所说完美个性的基调不是反叛,而是安详。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00:12 | 只看该作者
电话的那一头




   我的孩子今年读高一,他本应该读初中,只因学制在市内的不统一,结果九年义务教育变成了八年。他年纪小,就读的华师一附中又远的市郊,要求住校。尽管初中她所就读的武汉市外国语学校也要求住读,但由于年纪比其它孩子小两岁多,我们只好在青年路附近租房,陪读了三年,有时我们开玩笑,《陪读》这部电视完全可以在我们家开机了。
  我的丈夫很宠孩子,就如刘墉所说“女孩应该是宠大的”,当然,在这“宠”中也有自己的原则。
   这学期开学后,丈夫有时很感慨,“没有了樱子,家里冷清多了!看来孩子真正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也就那么短短的十几年,可那么多家长不懂得珍惜!”
  我们和孩子有一个约定,每天晚上下第一节晚自习给家里打一个电话,为了防止我絮絮不止,她一般把电话打到她爸爸的手机上。每天按时接这一个电话,成为一天的等待。
   开始,电话的内容很多是抱怨,睡不好,吃不好,紧张,跟不上趟,腿抽筋,让我们的心一次又一次的悬起,毕竟孩子小,这下糟罪了,平时感慨的父亲却不以为然,一再告诉她,别人能行,你一定也行。
   最近,电话的内容有些变化,更多地是谈老师,谈同学,赞扬爸爸周三送去的汤是如何鲜美,昨天还来电话,嘱咐爸爸一定要带妈妈去看病,问妈妈出差了,爸爸每天吃什么,要向她汇报,不许整天吃泡面。
   电话的那头,放飞的孩子在长大!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00:54 | 只看该作者
操场拾遗

   


  今天到校听课,因为家离听课的中华路小学远,担心迟到,所以早早地到了学校,老师引我到会议室,我发现这会儿孩子们都在操场上,他们有一种无形的引力,招引我来到操场,拿出相机拍了几个镜头。(我决定以后随身带相机记录,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记录方式,但有时仍会错过细节)
  1、早锻炼
  一到学校就发现操场上特别热闹,这可能是早锻炼时间,小小的操场上满是学生,看到几个老师的身影子,一群孩子围成一个圈在跳长绳,老师在一头摇着绳,时不时喊,“不错,接上,再来”,孩子们快活地跑着,跳着,一脸幸福。
  2、他哭了
  一个很大的反差,注意到高低杠附近一个小男孩站在老师面前的一把鼻涕一把泪,怎么啦?老师委屈地说,我没说什么,就问他这一段时间进步了吗?没想到他就――。老师弯下腰赶紧用纸巾为他擦眼泪,孩子还在啜泣,老师无奈,一边安慰着,一边牵着他的手走出我的视野。
  想起了有位专家归纳的教育孩子的十条戒律:不要当众教育孩子,(尤其不能当着孩子同学的面);不要在情绪不佳时教育孩子;不要以数罪并罚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要再去准备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教育孩子;不要以别的孩子为榜样式的教育孩子;不要在吃饭时教育孩子;不要在孩子筋疲力尽时教育他们;不要在孩子做作业时教育他们;不要在孩子兴致很高时教育他们;不要在孩子睡觉时教育他们。
   这位老师试图在孩子兴致很高时候教育小男孩,结果孩子一天的好兴致荡然无存,从老师满含歉意的眼神中,察觉到老师心的柔软,今后他一定能更睿智。
  3、升旗
  今天是周二,突然国歌响起,三个孩子手持国旗围着旗杆在升旗,孩子还在游戏,他们会是什么反映,转身面对旗帜,发现周围特别静,孩子们很自然地散布在操场上,站在各自的位置面向国旗敬着队礼,只是几个端着早点来来往往的教师特别打眼。
  4、笑一笑
  课间做操,体育老师在大喇叭里整队,“立正,稍息,我发现四年级还有几个同学在动!表扬六年级的同学站得很直。下面开始做操!”孩子们一脸严肃的整齐列队。
  现在孩子做的操和我们小时候在学校做得有点不一样,一套学校自创的,更像律动的舞蹈,一套是统一的操。中华路小学的自创操很有意思,跳起来很好看,一伸手一投足,都是那么有活力,在楼上看着觉得不过瘾,下楼来站在主席台边,想找个好角度拍下来,可抬起相机,我马上放弃了拍照的想法,我发现孩子们做着如此有动感的操,竟然面无表情,没有一丝笑意!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01:30 | 只看该作者
171支铅笔的下落(课堂观察二)

 
  今天,武汉市的天气变得异常凄冷,雨要下又下不下来,感觉空气中满是灰尘。家附近堵车,来接我去听课的朋友,一直被堵在二桥的引桥下,碰头后,感慨现在真是车多,人多,交通太不方便了。“以前不这样,私家车发展太快了!”,笑,我们坐的不就是私家车。
  有时,人真的很矛盾,一方面我们对环境污染深恶痛绝,自称环保意识强,一方面,又在做些破坏环境的事。如果真的那样,我们就应该天天坐公共汽车。生活中这样矛盾的事太多,明知一次性用具有害环境,可对大多数常人来说,谁没有用?(当然如果能要求自己完全不用的人,我想是难得的真人。)一方面我们说要乐于助人,另一方面,又被告知人人危险,需要时刻提防。这种矛盾使我们在反思时有些不自在。孩子没有大人圆熟,这种矛盾在他们柔软的心里的撕裂感我想会更强。
  到学校,已经不早了,匆匆看了一眼学校,觉得开发区的学校不同反响,漂亮,不像城区里的学校,处在周围的建筑的包裹与挤压下,但老师们仍旧向往中心城区的学校,矛盾!
  今天的课是关于浪费的主题活动,学生的调查、统计,十分精彩,制作的幻灯片很吸引人,只是学生太紧张,在介绍的时候程式化的经过提炼的语言,让他们无法说自己话,无法放松,我想如果没有那么多课前的准备,也许在自在的情况下,会更精彩,但我理解老师,放弃一点生成性,保障课的万无一失,可能是上公开课的首选策略,在这样的场合谁也输不起。
  教师引导学生从调查的数据中得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由己及人谈谈浪费现象,提得最多的文具上的浪费,纸张和铅笔,一个孩子拿出一盒用过的长短不一的铅笔,介绍说这是他在一年级的班上捡到的同学们在一个月内扔掉的铅笔,一共171支,然后做了一个计算,一个月171,十二个月是多少、小学三年是多少,再乘以武汉市所有的学校,数字越来越大,直到变成天文数字,起到让人触目惊心的效果。
  果然,在这一组具有轰动效应数字的影响下,一个小女生站起来说,这铅笔用到这么长(用手比划了一下)就不能用了,浪费了多可惜,我有个办法,用纸做个纸筒,接上,就一直可以把它用完。老师说,你这个方法很好,听课的一定有很多一年级的老师,你再演示一次给他们看。在这个小女孩的启发下,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出了更妙的节约方法,为了节约用纸先用铅笔打一次草稿,再在这张纸上用其它颜色的笔再打一次草稿,真是绝了!
  我不是否认学生的想法,但我想,你用纸做纸筒接续铅笔,不怕浪费纸吗?如果这小男孩真的这样打草稿,能看得清吗?那浪费的可不是纸而可能是时间。我想问,孩子们就这么一说,会去试着做吗?
  当然,不能苛责学生,我们大人不正如前面所说,也总在矛盾中吗?只是觉得不能把学生引导向一个极端,因为站在极端,会有很多的矛盾,使他的言与行无法一致,这种矛盾越尖锐,人的生活就越远离了坦然,别有意给学生制造一些言行上尖锐的矛盾就行。
  下课了,我一直惦记着那171支铅笔,找个机会问执教的老师,这铅笔会怎么处理,她说交给政教处,不好再追问下去,她的课上得不错,准备得一定也很辛苦。但我一直惦记着这171支铅笔的去向,政教处的某个角落也许是它们暂时的“家”,渐渐被人遗忘,凭我的经验,如果有一次清扫,可能它们躺在垃圾桶里,回忆着自己被作为“浪费”一课道具的辉煌……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02:1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在场”的断想

 
  1、 昨天,无意在网上搜索到一张图片配文,那图片想必大家熟,赢得九四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那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当人们纷纷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闻专业者的角色,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鹰,看着小女孩离去。卡特在获颁这一生最高的荣誉两个月之后,自杀身亡。
  我在想卡特为什么当时没有主动救助这个小女孩,他能拍下这个画面,说明他的职业敏感,当时他的职业“在场”,可他的生命不“在场”,最后,这次生命的缺席成为他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2、钱理群教授《民间教育实验的意义与力量》也提及了这个词。“这首先是一个教师的生命是否‘在场’的问题,也就是教育、教育改革与教师的生命,他的生命存在与发展,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实现,有没有关系的问题。这是一个经常被忽略,却又是非同小可的问题。”
  为什么在教育中会有那么多体罚、违反人本性的东西被不断重复,可能也和教师的“职业在场”,生命不“在场”有关。生命的缺席会造成教育的工具化与技术化。
  3、昨天,收到省里教研员的电话,说每次打电话找我,我都在课堂,他问,你做那么多基础性的事有用吗?你应该多做一些管理和研究工作,不要把自己陷在听课这些繁杂的事中,这样做不出成绩。
  作为朋友,我知道他是对我好,但作为一个普通的教研员,我的“场”在哪里?如果离开了具体的学校,真实的课堂,我的研究不知道能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更何况,我认为这个阶段,说研究可能太早,不如说是一个课堂观察期,只有在课堂上,在学校里,才有“在场”的感觉。
  4、关于“在场”也有个疑惑,有一次听课,老师在小组活动前,没有做具体的交待,就安排各个小组开展小组活动,这种形式化的讨论,学生的时间就会这样白白地浪费,如果按听课的规则,不管课堂出现什么情况,我只需要有“职业在场”,观察的特点之一便是客观性,真实性,我是不适合参与教学的,当时,我有点急,我举手说:“老师,您把我分在哪一组?”老师和同学都有些惊讶,我把自己变成一名学生,和其中的一个组的同学共同参与了活动,在小组汇报时,组长陈述完成之后,我举手要求进行补充发言。课后,我曾经问过这个老师的感受,他说了句话挺好笑的,他说“你很像是个学生!”。
  我也曾在听完一节课后,要求在这个班接着上一节课,通过读文章,我知道张文质老师也做过这样的事,当时“在场”的生命让我不能不参与,但我心里一直有个困惑,这好像与听课的要求相悖,这样做对不对?
  5、我最近和团队里几个要好的老师联络,希望能长期跟随他们观察课堂,有这个想法不是一时,去年,有个在日本做教育研究的朋友回来,给我看到许多他的课堂观察日记,觉得他们的研究方式非常“田野”化,做毕业论文前,他在一所鸳野小学里呆了近一年,跟随一个班进行课堂的观察和研究,他说他的导师们都是这样做的,我听了很感动,一直想什么时候也能试试,前一段看了一篇论文,视角很独特,作者提出田野研究的方法,并在他的论文里真实的记录了他在一所学校几个月对学校、教师、课堂和学生观察的结果,看来这事可以一做。我知道我需要做一些准备,比如,对整个活动进行安排,找到一个课堂观察的切入点等等。
  但在做之前其实更多的是顾虑,一是会不会增加老师的负担?二是学校会怎么看?三我作为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员,如何给这种跨学科的课堂观察定位,四我的这种独立行动单位会不会允许。
  不管对不对,有一点我想应该是正确的,我的"场"在学校、课堂、孩子们中间,在那里我必须“在场”不管是职业还是生命。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02:47 | 只看该作者
接续记忆(二)




 
  这个冬天来得很突然,人们毫无防备,公车上,裹得严严实实的大人和孩子匆忙地上车下车,赶回那个温暖的地方。苏漪听到一个小女孩的声音,“爸爸呢?”“在前面,怕你吹风,爸爸骑摩托车回家,我们坐车。”“哪儿?哪儿?我怎么看不见,是不是爸爸撞车了?”“胡说,闭嘴!”年轻的母亲无法理解小女孩的担心,连忙喝止了不祥的话。
  苏漪不用回头,她能感觉到小女孩的疑惑和沮丧。把大衣裹得更紧,黑色的大衣,乌黑的头发,黑色的皮手套,黑色的皮靴,溶在黑色的夜里,只有一双黑色的眸子里映着五彩的光。MP3里传出管风琴的乐声,各种彩色的灯在车窗外斑斓……
  教堂•琴声
  阳光照进教堂的彩色玻璃窗时好像也是这样闪亮的……
  自从那个陌生的父亲出现,小漪总是觉得奶奶会突然走掉,或者那个可怕的人会把她和奶奶分开。奶奶就被小漪缠得烦了,到哪儿小漪都会跟着。
  教堂很高很大,在逼仄的小屋里,奶奶显得能支撑一切,可在这儿,小漪觉得奶奶也显得很小。这里有一条条奇怪的凳子,凳子后面有两条板,一条在上面,人们会把一本厚厚的书放在上面,下面一条是放膝盖用的,大家有时会齐齐的跪下来,低头,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是静听站在前面的一个胖胖的男人絮絮不止地说话,大家还唱歌,有时还能吃到一小片面包。一次,小漪觉得大人们这样做很可笑,痴痴的笑出了声,奶奶用眼一瞪,小漪就知道自己错了,小漪听话,她担心奶奶不带她来了。小漪喜欢教堂里的管风琴的声音,特别好听,琴声让昏暗的教堂变得明亮起来。有时做完礼拜,奶奶会去教堂旁边的一个小房间,尽管小漪牵着奶奶不放手,但她知道这会儿,她必须自己一个人在这空旷的教堂里呆着。小漪凑到讲台的前面,她看清楚了墙上贴着一张画,一个慈爱的人怀抱着一个婴儿,旁边有一个雕塑,一个人被缚在十字架上,痛苦地低着头,奶奶告诉过小漪,那被绑缚在十字架上的就是那人怀里的婴儿,小漪一直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被一个人吊在那儿,这抱着他的人为什么不去把它放下来,她怕看那雕塑,一遍遍的在画像和奶奶进去的小屋间无聊地走来走去……
  老钟•十字架
  每天奶奶都会把一把钥匙伸进一个老座钟里,拧上几圈,有时奶奶出去了,她一个人在阁楼上的时候,就能听到老钟的的答答的声音,它还会在半点和整点 “当、当”的报时。日子就在这发条的松紧之间平静地过去。
  奶奶的阁楼上还有一个十字架,只是一个十字,没有吊着的那个人,每天奶奶都会跪在十字架前祈祷,奶奶说,是让上帝保佑小漪。有时小漪也会学着跪在床边,有时祈祷今天有蟹吃,有时则让上帝送给她一个像海婴妈妈给她买的玩具,这一段小漪更多的对上帝说别让她和奶奶分开。
  小漪的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自从那人出现以后,奶奶常常给她看一些陌生人的照片,有一张上有那个叫爸爸的男人,有一个女人,他们搂着有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奶奶说这是爸爸、妈妈和弟弟。从此,小漪的娃娃就有了三个名字,爸爸、妈妈和弟弟……
  阿福•汤元
  小漪知道人都应该有爸爸妈妈,就像同一灶间的阿福哥和海婴一样。她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爸爸妈妈不是自己的呢?阿福哥比小漪大五六岁,小漪是阿福家的常客,或者就是阿福家的一员,阿福的妈妈会给小漪做袖套,说小漪应该学着帮奶奶做点事了,可小漪总是做不好,去酱铺打酱油,结果打成了醋,并不敢去换,那是常事。小漪喜欢看阿福的小人书,告诉阿福哥海婴的玩具多有趣,阿福的爸爸手很巧,他会给小漪做一个玩。有时小漪会赖在阿福家,很多次都是在阿福家睡着了,阿福的爸爸抱着送回来。
  有一次,灶间飘来一股碾芝麻的香味,小漪知道阿福家要做宁波汤团了,把芝麻碾碎,和上糖,板油,包出来的汤元又香又甜,可奶奶说什么也不让小漪过去,说要上学的大孩子了,不能老这样。可那香味太馋人,小漪哭闹了一会儿,奶奶说,越大越不听话了,还是把你送回去的好,听了这话,小漪赶紧止住了哭。“外婆、外婆”是阿福,小漪打开门,阿福送来了黑油油的汤元心和一团白白的X米粉。奶奶给小漪戴上袖套,教她搓成一个个只有小姆指大的小汤团。小漪坐在屋角安安静静的搓着小汤团。老钟“的的答答”响着……
  “当、当……”这是武汉关传来的钟声,那么清晰、辽远,车门打开,苏漪到站了。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30:33 | 只看该作者
教研,前方是什么?(一)

  做教研员第五个年头了,在做教研员之前,并没有经历什么专门的培训。所以下面的说法如果不够专业,只能请大家谅解。

  就我所经历的教研活动而言,听课、评课、报告、布置工作可能是比较标准的常规方式,有时也组织一些互动环节,一般安排在活动的最后,如果前面各环节有所延误,往往会被取消,我经历过的时间最长的互动是20分钟,这种互动一般是向“专家”提问,“专家”答疑。

  先说说听课,现在的教研一般离不开课,老师很现实,别说得天花乱坠,最直观的、可信的、可学的就是课,所以,如果没有课,参与活动的人数就会受很大影响。每次教研都听课,听的课多了,“胃口”也就挑剔起来。这样一来,上课的老师压力也就无形的大起来,为了保障现场的效果,不得不一次次排演,结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如果不“演”,上常规课,又不具备观赏性,讨不到好,但一节“好”课又是常常被质疑是“假”的,这样的公开课,是越来越没有人敢上了,也听得越来越没劲了。

  再说评课,评课一般由在教研现场的级别最高的专家操刀,先说好的一、二、三,无非是课的立意、程式、结果,有水平的引经据典,每条给出对仗强行工整的几个字或是几句话,然后一个“但是”话峰一转,委婉地提出几个细节的失误。评课的老师一般会比较给面子,不会让人下不来台,或者事先就告诉你,不管怎么上,我都能评好,似乎课不在上好,而在评好,可见水平。

  报告一般会请区内比较有影响的人来做,有时可能是行政领导,有时是一些“专家”,但组织者也深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套路,会请区外教授、专家来讲,有的声情并茂,有的听过多次,有的让人打瞌睡,有的文不对题,这也不能怨这些专家们,他们也是临时得到通知,并不知道下面听的老师的需要,毫不夸张地说有一位专家的同一报告,在不同的教研活动中听过六次。他们也不容易,这种时候,坐在台上,又不知所云,也是如芒在背、吃力而不讨好,下来老师们往往会不屑地甩出一句:又是理论的一套,你自己来做做试试。

  布置工作往往教研活动耗时最长的环节,讨论时间、地点、要注意的事项、人员的安排等等,这是一般也是发言最多的时候,比较奇怪,安排工作一般是单向的,却有多方参与,而研究活动应该是多向的,却往往是一言堂。
40#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31:09 | 只看该作者
教研,前方是什么?(二)

  关于教研的这篇文章,这两天一直接续不上,也许是我选择了不适宜个人习惯的表述方式,但仍希望我的陈述接近事实,回读上面一段,说实话,并不想对这些教研的常规方式表达任何不敬,有的老师会说,这是传统的方式,“老八股”了,其实,对于这些教研活动方式是新的或者是旧的,我并不在意,在某个历史阶段,这种教研方式也许帮助老师解决了一些教学问题,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评价过去的存在,同样,我们也不能用将来的期望来评说现在的存在。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教研方式在当前的教研活动中仍是主流,并且仍被广大的教研员沿用,包括我。这背后当然有诸多“不得不”如此的无奈。

  常常想教研员到底是做什么的?

  简单地不动脑筋的回答:教研员是做教学研究的,是这样吗?这是个比较特别的角色,他即不同于学校里直接实施教学的普通的教师,又不同于大学里专业的做理论研究的专家,教研员夹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有义务将两者搅和到一起,又常常受两个方面的撕扯。他们大多来自教学一线,是一线优秀教师的代表。有实践的底子,需要的是理论的完善和研究方法的充实,不知其它地区有没有教研人员上岗的培训,好在教研员一般自学能力比较强,在上岗前和上岗后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完善。近年,也有直接从院校分配来的教研员,大多因为没有一线教学经验,不被广大一线教师认同。当然,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中,也有一部分只做了上传下达的机器,忙于安排各科的师生竞赛、调考的考务等等事务性的工作。

  在入行之初,我也一直努力学习这些环节的操作方式,起初还有些新奇和兴奋。时间久了,读了些教育学的文字,参与了几次国内外的别开生面的研究活动,感受到老师们参与教研活动的被动与无奈,便有些疑惑,也许我还没有看清教研的前方究竟是什么,但有必要对这种低效或是无效的教研方式保持必要的警觉。

  笛卡尔就说过,谬误的特性是不认为自己是谬误。要知道犯了错误就必须具备识别错误的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1:20 , Processed in 0.0764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