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论马萧萧词典体长诗《中国地名手记》
张绍民(第四届全国十大魅力诗人) 诗人马萧萧的长诗《中国地名手记》,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独创。长诗的文化价值相当大,是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国家地理密码。这在当代中国诗歌中是无法复制的,它使我们的阅读视野有了一个很好的归宿。
杨光祖(评论家,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教授):
认识马萧萧是不远的10年前,但神交马萧萧则要早至高中时代。那时,他酷爱文学,同龄的他经常在报刊发表诗作。他那些纯情优美的诗,很快征服了我,以致于剪下他的照片、珍藏书页中,保存至今。马萧萧最令我心折的诗要数他中学时代创作的自咏诗《我是萧萧马一匹》,即使时光流逝13载的今天,读来仍叫人热血沸腾,一如当年。
……他心灵里藏着一个海洋,只是,这个海洋里只露了一个角,峥嵘气象隐得很深。
“我是萧萧马一匹”,不是萧萧的马,他怎能写出五千行的《中国地名手记》?不是萧萧的马,他哪有胆识把五万行的初稿推倒重来、把六万行的二稿取一弃九?来自湖南的诗人马萧萧,从军西北而不弃文,10年经营不负少年名,终有这掷地有声的大诗篇。
用中国地名做一组长诗,多大的难度!好在身单而貌美的马萧萧,从军十多载,转“战”神州,北方的阳刚,南方的阴柔,皆已溶入他的血液,而多年研易的体悟,也让他骨子里的阴阳,如此合“道”,而生生不息,而自强厚德。《中国地名手记》,激烈如夏雨,衰飒似秋风,或铁骑千里,或雨打芭蕉;偶尔自我入诗,自嘲且刺人,间或想入云霄,奇思不失童趣。一人而兼备众格,气盛而言宜也。读完全诗,但觉热血翻腾,读者也成了一匹萧萧的马,从中国的广袤土地“快走”了一回,有一种酣畅淋漓,有一种顾盼自雄。
纳兰容若(诗人): 最初认识马萧萧,是他的一首诗,诗的名字不记得了,只记得其中有句:“把过去现在和未来,握成三节棍”我被他的完美的想象力所折服。
喜欢读地图的他,如今把地图上的中国地名,也握在了手中,然后又种植在纸上,于是有了这部“词典”般的长诗巨作。诗歌按地名首字音序从A到Z,读者像查字典般,可任意游走在诗意的中国各地域。
诗歌中穿插地名,人命,引申出地域和文化特色。如:
河南河北的河字里
有一个
可
可牛了
“老子是河南人”
老子
确实是河南人
庄子也是河南人
甚至黄帝
也是河南人
甚至皇帝
也敢刺——
河北人荆轲的
轲字里
也恰恰有一个
可
巧妙的以一个汉字的可字,贯穿河南与河北的文化名人。“老子是河南人”一语双关,既有对河南人以中原人自居与自大的讽喻,又有对圣人老子的景仰。也写出了河北人如荆轲的勇敢与豪迈。
作者想要树立一种大诗歌的观念,用了许多新的写法,他借鉴了民谣、诗词、散文诗,他创作了富有诗意的广告词、口号等。
诗歌涵盖量博大而丰富,非大胸怀不能为,非大手笔不能为。十年磨一剑之功,不可没。
宁明 (首届中国十佳军旅诗人): 《中国地名手记》是一部奇书。 诗人马萧萧独具匠心的苦心营造与潜心创造,使这部闪耀着独特思想光芒、饱蕴诗意光泽的长诗具有了“惟一性”。令人仰叹,不可模仿。磨砺十年而得一剑。马萧萧所得的是一把上好宝剑!我仿佛看到英武骑士般的马萧萧正策马仗剑在诗坛上飞奔起来。他手中挥舞的剑光所指之处,遍地神话般地盛开出了诗的花朵。马萧萧的劳作至少让人相信,诗坛虽多莠草,依然自有壮苗。他的这部长诗无疑为当今诗坛创造了一个奇迹,甚至争得了面子。 我以为中国《地名手记》对中国诗坛来讲,称之为“贡献”当不为过。
刘晓平(作家,《张家界日报》副总编辑): 读马萧萧《中国地名手记》,使我想起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马萧萧在诗中表达的首先是一种对祖国的挚爱。其次是这种形式的新颖至少是空前的创举。还有就是他在艺术上探求,他的创造和多种诗艺的寻求。才是真正诗的本质的回归。作为诗友我为他这种里程碑式的创举而欢呼叫好! 娜仁琪琪格(诗人,《诗刊》编辑):
这浩浩荡荡的长诗读了又读,读了又读,仿佛心中也有了丘壑,有了长江黄河,有了祖国的万里江山。能把祖国装在心中的人是天空么?而那一个又一个的地域,省份就是满天的星。每颗星都闪耀着自己的光辉,有自己的风声、雨声和花开的声音,而天籁在这里取得了和谐,才为天籁。是一支笔或一挥毫的力量与瞬间,倾倒了祖国的山河又立起了万里江山。
汤松波(诗人,词作家):
读地图,爱地理,似乎是军人的天职。从读地图,爱地理的过程中写出好诗来,军旅诗人马萧萧当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人拍案叫绝!
注目云端的倾诉往往能让人震撼!透过《中国地名手记》我们不难发现,诗人马萧萧与众不同的诗歌气质,其语言姿态和诗句形式都蕴含着纯美、温润、干净、宁静的品质和性情。从这些热烈奔放的诗句中,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诗人随心所欲、弛骋时空的想象能力。许多汉字和地名在他有意无意的破译下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力量。有些新颖意象的运用,真可谓神来之笔!
马萧萧用高手的手,创作《中国地名手记》,拿得出手!
叶舟(作家、诗人): 昨夜东风吹梦远,最敬爱一片江山。
这是一次诗歌意义上的山河判断;是一种写作层面上的狂飙突进;是一个人信心和勇气的单骑千里;是一场引缰纵马的诗词祭献。
萧萧以十年之功,成就了他的《中国地名手记》——它怀揣一颗赤子之心,驳杂、绚烂、繁华,令人肃然起敬。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在这些缜密的诗行中,试看一个白衣胜雪的湖湘才子,怎样持守着一份隐秘的热情。在这本浩瀚的诗歌辞典里,试看一个萧然自远的西北诗人,如何决绝地穿州过府,五湖四海,以剑为笔。
立极(作家,教授):
上世纪80年代热爱诗歌的校园学子们,不可能不记得马萧萧这个名字,如同现在的少年喜欢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一样。《中国地名手记》让我们看到:用诗歌丈量大地的杰出诗人,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一个脚印一首诗,一首诗里盛开一朵心花,这样的丈量使生命更加灵动与悠长……
何思鸣(诗人、编辑): 古有清代诗人袁枚“李白、苏轼之诗,可精选者不过十之五六”之诗论,今有当代诗人马萧萧删诗五万余行、弃九存一之壮举。马萧萧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功力,用“十年磨一剑”之定力,向中国诗坛捧出了辞典体地名文化长诗《中国地名手记》。马萧萧严谨的创作态度委实让人感动。 马萧萧的《中国地名手记》,大气、哲理、深邃、现代,诗句中多以意象的流动见长,渗透了强烈的智性的生命律动,蕴涵了深厚而质朴的情感,但他的语言单纯、直接,诗意也细腻、内在,能给人一种阅读的激情和快慰。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校园诗坛的领军人物,马萧萧重出江湖便一剑封喉,其剑法之高妙不得不让人惊叹
叶宁(首届中国十大中学生校园诗人): 读马萧萧《中国地名手记》 地球是个村 中国是村里的一个家。
马萧萧是家里贪玩的男孩。
《中国地名手记》。
中国版图。
地名。一块拼图。
汉字。积木。
玩玩拼图。
吹吹马皮。
摆摆龙门。
一起过过瘾。
多好的事情。
有的诗歌。虐待语言。
有的语言。和诗歌貌合神离。
马萧萧的诗。告诉我。
对汉字的景仰。爱戴。
被调教的汉字。承载的诗意。
他的经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你不知道那些地方。
你怎么知道不是这样。
诗歌版的国家地理杂志。
我看了才知道原来是这样。
萧萧马鸣的马。
马语者的马。
马在山中的马。
四蹄丈量大地的马。
刘小雨(诗人):
少年即富诗名的诗人马萧萧在多年以后又为我们带来倾心之作《中国地名手记》,这部长诗给人带来的阅读快感是不言而喻的. 其繁复的意象呈现,多样化的文本建构,以及它背后潜隐的大国文化精髓,如浩荡之江河泻流而下;其细节性的营造使诗之肌理透明而鲜活,同时将生命、生活之哲理渗透蔓延在饱满生动的汉字之中,如果实与枝叶相映成趣,不失为一首大气、凝重,又充满探索意旨的长篇巨制。 这种对大诗作精神冲刺的勇气在当今泛娱乐时代实不多见,无疑会在突然之间令人震撼、惊讶。
申 林(作家、诗人):
读马萧萧的诗,最能感受到的是“独特”两个字。他的诗,烙着深深的马氏印迹,写满鲜活的个性。每一首、每一段,或是妙语连珠,或是幽默风趣,或是一语道破,各显神通,各有不同。总是给人霹雳闪电般的顿悟和清醒。读着长诗《中国地名手记》,感觉他一直在做别人没做过的事,赏别人没赏过的景,写别人没写过的诗。
徐俊国(诗人): 马萧萧是一位有着磅礴才情和卓越而持久的创作力的优秀诗人。他历时十年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中国地名手记》,是献给汉语言诗坛的一份沉甸甸的厚礼。其绚烂而厚重的文本背后,隐藏着地理诗学的宏伟骨架,闪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灼灼光辉。他熊熊燃烧的写作野心、特立独行的书写方式与长河落日的诗意效果,让人瞠目结舌的同时,不得不由衷慨叹:此马正萧萧。 温亚军(作家):: 在阅读《中国地名手记》的过程中,就像跟着萧萧行走在祖国浩大的山水之间,触摸每个熟悉或者陌生的地方,感受他对这个世界的深刻认知和对每个地名的新颖描述,感觉非常特别。
洪 烛(诗人、作家,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
我们都是史诗爱好者
马萧萧的《中国地名手记》是一部辞典体地名文化长诗。他觉得有一部史诗在静静等待自己,要么成为作者,要么成为其中的人物。最不济的话,自己也将以读者的身分出现,翻开哪页算哪页。即使无法真切地参予进历史,就和沉默的历史合写一首诗吧——他不是坚硬的骨头,却是柔韧的声带。他并非想代言历史,而是想让诗代言自己,避免成为活着的化石。哦,是一部史诗觉得有一个人在静静等待,等待彼此的发现……
跟荷马不同,马萧萧渴望写一部反历史的史诗,或者说反史诗的史诗。马萧萧其实想虚构历史,想描述从未诞生过的历史。它富有历史感,却不见得真实。它不真实,却富有历史感,甚至比历史更像历史,因为它更贴近个人。你说诗与历史是两码事,马萧萧偏偏想使它们成为一回事。这就是马萧萧对史诗的理想或者对新史诗的设计:诗的历史、历史的诗,从历史中寻觅蒸发掉了的诗意,或者用诗意来解构历史。你说历史不可以假设,诗人嘛,就是要有勇气虚构历史。历史不是诗,可假设出来的历史就是诗了。
马萧萧的史诗里没有英雄,也没有想成为英雄的人们。他的史诗里只有他自己。没有战争,没有敌人,只有自己对自己不懈地盘问。仅仅几十年过去,它就变得像古战场一样荒凉。既是遇难者,又是幸存者,构成他的双重身份。马萧萧想告诉你:一个人隐秘的历史,在跌宕起伏的程度上,完全可以超过千万个人共同的一生。
我们都是史诗爱好者。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伊沙说他写的是史诗——野史之诗。我说我写的也是史诗——心灵史之诗。马萧萧他写的是史诗——地名史之诗。宏大叙事的历史在诗人笔尖变形,像黄河一样改道了。对于诗来说,这样的写法更有价值。诗人记录的社会现实或心灵现实,注定是司马迁那类史学家忽略的,将成为大历史之外的小历史。《史记》是一座高山,但挡不住迟到的唐诗。诗形成自身历史的结果,是使自己关注的现象(无论社会还是个人)散发出诗意。诗人生活在对历史的想象中,历史对于他属于现实一种。诗人生活在现实中,则等于已提前跻身于未来的历史。
马萧萧在写着一个人的史诗。诗人的一生是有着切肤之痛的历史,幸好诗可以止疼。
他梦想写一部长诗,由无数的短诗组成。就像打一副牌,摸到手中的每一张,都可以独立存在,都是王牌。他翻来复去洗这副牌,每洗一遍,整体的结构和秩序就发生变化——形成一部新的长诗。所以他写出的不仅是许多短诗,还可以分别排列组合,构成许多长诗。他写这部千变万化的长诗,以短诗作为建筑材料;他不是巨匠,可他比那些野心勃勃的巨匠更显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他甚至不需要规划、不需要蓝图,就步步为营地实现了梦中的建筑物。
中国的新诗是个混血儿。以古典诗词为母亲,又以西方诗歌为父亲,属于世纪之交“野合”所生。如今已经一百岁了,仍然是个儿童,是个童男子,尚未发育完全、成家立业。缺乏优秀的长诗也就不足为怪了。虽然几代诗人都曾为之作出努力。当代文学,似乎也出过几部马雅可夫斯基那类的政治抒情长诗(或曰“主旋律”长诗),但在艺术上无法称作真正的长诗。新时期以来,写《诺日朗》的杨炼等也曾呼唤史诗或文化诗,到了海子那里,更是企图以长诗扩张野心,要么是好大喜功,要么是故弄玄虚,总之都无功而返或半途夭折。看来光靠野心成不了什么事的。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诗人没有长诗,是否会像小说家只写中短篇、却没有长篇小说那样遗憾?鲁迅、博尔赫斯,都属于没有长篇小说的优秀小说家。没有长篇小说的小说家很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没有长诗的诗人,照样能成为大诗人。因为诗歌原本就不以长短来见短长的。但一位诗人如果能写出长诗,无疑是好事情,证明他不仅有爆发力还有耐力,不仅会百米冲刺,还能跑马拉松,是称职的长跑运动员。长跑,属于比较专业的训练了,业余选手很难胜出。同样,短诗属于轻武器,百步穿杨固然是本事,但射程更远的是重武器,譬如火炮。优秀的长诗,应该有精确制导炸弹那样的航程和命中率,甚至可以有像核武器那样的威慑力。一个时代的诗人都把目光投向长诗,就像准备进行军备竞赛,谁不希望自己的武库中能有一枚原子弹?
汉民族是个缺乏长诗传统的民族。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长诗,就像一个国家的海军没有航空母舰,很难称作现代化的海军。我这么说,是否把长诗看得太重要了?还是对这个时代的诗人提出过高的要求?诗人,不应该只满足于小米加步枪的。尤其在口水诗泛滥的日子里,诗被看成了最无难度的写作,诗人被当作唾沫制造者或段子发明者,提倡长诗有其积极意义。长诗之长,本身就构成客观上的难度,以划分专业选手和业余票友。这还只是形式上的,更大的难度一定来自内容,“写什么”将和“怎么写”同样重要。平地起高楼,可比挖一孔窑洞难多了,需要足够的建筑材料和结构能力。长诗,在考验着它的作者的知识储备、情感储备、智力储备,运用技巧的能力,以及耐心、耐力。它是一座随时都可能倒塌的巴比塔。哥们,你能把它托住吗?
高 凯(诗人,甘肃省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从《中国地名手记》我看到了期望看到的地理细节和诗歌细节的合理分布。十年磨一剑,这对一个诗人来说,是一次心灵的马拉松,而马萧萧是一个独自率先奔跑的人,应该得到我们的敬意。
于燕青(作家): 诗人马萧萧历时10年写就长诗《中国地名手记》。立意新颖,振聋发聩,无疑是中国文坛盛事。
马萧萧的气魄与深功把我震撼。翻开这浩荡长诗的序曲:“……太阳打铁/月亮煮酒/苍天之下你我他它/都能用脚跟结出一个地球”,诗歌蕴含的气势之恢宏,依然把我震撼。
马萧萧说,一个不读地图的军人不是好军人。于是,他的诗里“兖州、儋州、邳州、郴州……”一个个地名,如一匹匹驰骋疆场的战马。马萧萧,西部军人,这两个名词与他的长诗,似有着宿命般的对应。就像他诗里的“一匹马/注定要到甘肃吃草/注定要在甘肃/奔奔跑跑/饮黄河/站着睡觉。”
读他的诗,可以看到,波澜壮阔的长诗下面,是诗人博大的胸怀,军人的铮铮铁骨与儿女对母亲祖国的柔情:“月亮湾/我好色啊你绝色”“我想抽出我影子里所有的骨节/沿中国万里海岸线/铺一条当当作响的铁轨”……因为对马萧萧诗句的喜爱,我竟禁不住要一一摘引,期盼读者和我一同赏析。终因篇幅浩繁,给人触电般的好诗句累牍,在这里也只能很有限地从一朵花,去感受一个春天了
尔 雅(小说家): 风生水起,天马萧萧 1 《中国地名手记》是一部气势恢宏、诡谲多姿的作品。
多年以来,其人之过人才华,诗作中之灵动奇妙,深有领略并不生艳羡。既得天赋,又能诗穷而工,可谓才子也。 2 80年代一些闪亮的名字:马萧萧、田晓菲、洪烛、邱华栋、周劲松……,他们在我们的生活里热烈开放,发出诱人的气味。 上网一搜索,关于80年代校园诗歌、关于马萧萧其人其诗的言论便历历在目——— 语文出版社编辑十年砍柴(李勇)说:“二十年过去了,马萧萧这个名字也许今日不为很多人所知,可当年他在爱好文学的中学生心目中,不亚于今日‘玉米’心中的李宇春,在湘西南那美丽瑰奇的大山丛中,他的名字更是屡屡被提起,得其片言回信也是可以和同学吹牛的资本。那两年中学生的一个盛典好像是‘全国十大校园诗人’评选,虽无超女海选之疯狂,但也撩动了一大帮少年的心。当时对我而言,能发表‘豆腐块’就是莫大的殊荣了,像萧萧这样年少成名,两次被选为‘十大’,两次到南京、之后又到庐山、北戴河、银川等地登上领奖台,出版个人诗集,而且自己还办了一份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全国第一家中学生自办诗报《,这一切我想都不敢想,觉得如此的风光,只应属于天上下凡的‘文曲星’。”(2007年第2期《同谷》)
北京中视新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CEO江小鱼:现在恐怕难以想像,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学生诗歌爱好者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在1986年,中国最具青春偶像效应的评选不是“十大劲歌”,也不是“校园风采”之类的大赛,而是首届“中国十大中学生校园诗人”:姜红伟、江熙、马萧萧、南岛、叶宁、李作明…… 当时有两份由中学生自己创办的铅印诗报,拥有广泛的影响。一份是《青少年诗报》,由湖南隆回二中学生马萧萧创办。另一份是《中学生校园诗报》,由中学毕业不久的黑龙待业青年姜红伟创办。两张报纸皆由臧克家先生题写报名。(2002年10月24日《南方周末》)
《人民政协报》文化周刊主编毛梦溪说:“提起校园文学,有一座湖南的大山怎么说都是无法逾越的,他就是风靡全国中学生的‘大佬’马萧萧。”(2008年黄河出版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备忘录》)
北京人文天下网络科技公司董事长周瑟瑟说:从1981年至1987年,是我诗歌创作的少年时期。在一些刊物上,我发现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写诗的少年,其中最出名的有湖南的马萧萧,四川的周劲松。(2008年黄河出版社《二十世纪八十年校园诗歌运动备忘录》)
《知音》编辑张保平说:“20年前,我还是内蒙古一个中学的高一学生。姜红伟、南岛、马萧萧、叶宁……这些才华横溢的人们他们是我那时的偶像,也是我那时梦境中的一株株生机勃勃的小树。”(2008年黄河出版社《二十世纪八十年校园诗歌运动备忘录》)
《文艺生活》编辑曾冬说:“我结识了当时在校园诗坛叱咤风云,让青春少女常常失眠并捧为偶像的江南才子马萧萧。说内心话,我也是他的崇拜者。记得1986年10月,我从湘中的新化三中跑到了湘西南的隆回二中,终于见到了神交已久的马萧萧,我为拥有如此出色的朋友而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那天晚上,在马萧萧的寝室,我帮老马整理他床底下的几麻袋读者来信,把其中的部分装订成一本一本的册子。”(2008年黄河出版社《二十八世纪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备忘录》)
新华社音像中心主任景旭峰说:“写诗,让小小年纪的马萧萧拥有了‘早慧的少年诗人’等一大堆称号;写诗,也恰恰让这位聪颖的少年与大学的生活无缘。马萧萧痴迷于文学的氛围之中,功课却越来越糟糕。毕业前,李元洛等著名作家,向重点大学湘谭大学推荐了马萧萧,湘大中文系组织六位教授对马萧萧进行了面试,并两次派人前往隆回考察,经过慎重研究,湘大决定免试将他破格录取。与此同时,邵阳市委也向湖南省委递呈了“破格录取马萧萧”的快报,省委领导也作了批示。但碍于招生体制,省招生办不敢‘开口子’。”(1991年第6期《中国校园文学》)
中国纪实特稿第一写手李作明说:“后来马萧萧的命运出现了新的转机。1989年,他在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玉清(现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兰州军区徐兴将军的帮助下特招入伍,从此成了一名军人。1992年,马萧萧因创作成绩突出,被兰州军区破格提干,第二年又调任军区政治部《西北军事文学》编辑。战友们最清楚,马萧萧最爱看的东西就是中国地图。读书的时候,他就对中国地图的各个省市划分、主要的河流山脉、纵横交错的铁路网及星罗棋布的湖泊倒背如流。到了部队之后,他对地图更是爱不释手。以中国地名为题、创作一部能挖掘中国各地地理文化、历史文化、经济文化沉淀的长诗,成了他的一大梦想。”(2001年10月9日《文摘周刊》)
中央电视台记者石一龙说:“在20世纪中国诗歌没有价值标准的时候,马萧萧曾经在80年代的诗坛领潮了校园诗歌的创作标准。这使他后来无法跨越自我,难以让海拔跨过自己攀登的高度,他一度停下笔来从事一种文化的游戏,收藏赏玩黄河奇石。同时潜心致力于易学文化、地理文化、汉字文化的研究。他对诗歌的处理,处于一种能进就进、则缓就缓的境地。我预感他的力量已积蓄很久,命中注定马萧萧要写自己的智慧与骨头里燃烧的诗。”(2000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行旅苍茫》)
以上这些“发言者”,都曾是八十年代的校园诗人,是那场席卷全国的校园诗歌运动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从他们的回忆文字里,足可以看出马萧萧早年的诗路历程与他在校园诗坛的非凡影响力。
3 1992年《我们》举办了一次诗歌座谈会。颜俊和马萧萧一起来。颜俊说,这是马萧萧。马萧萧坐在会场主个僻静的角落。我们握手。我有点紧张,因为他就是马萧萧。我坐在他身边,想找一些话来说,我努力得要出汗;之后,几个女生围上来,她们说,你就是那个写诗的马萧萧吗?
他还在写诗,做编辑。
他还在和傅晓敏讨论关于“第四代诗人”命名的问题……
之后不久,马萧萧正式调到了兰州军区,我们一来二往,成了好朋友。
马萧萧忙于恋爱,他身边的女孩子很多,大部分都很漂亮。这让我们感觉到嫉妒。
我和马萧萧、颜俊合作过一套关于流行话题的丛书;由于种种原因,这套丛书没有进入市场,虽然在之前,我们已经和花城出版社签了合同,并且拿到了书的清样和封面。
那时候我还在大学读书,每次到马萧萧的杂志社,他都要请我吃饭;有一次他手头没有钱,他就翻抽屉,终于翻出一张稿费单子来……
4 萧萧本是奇人。他左右手食指的关节褶皱,分别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好”字、“财”字,你说奇也不奇? 前些年,他对易学、地理学、姓名学的研究,已颇有见地;近两年,其水墨画作,又令人有风生水起之快意。 萧萧少年即负诗名,但他对水墨的亲近,却早于诗歌。这个儿时在山清水秀的湘西山野中放牛、砍柴、采草药、摘野果、饮山泉、听蝉鸣听蛙鸣、学鸡叫学鸟叫的天才少年,在他13岁习诗的前两个月,曾于马氏宗祠内的课桌上,无师自通忽发奇想,一鼓作气,编绘了连环画《蚂蚁战》100多页。但此后便扬和而去,再未涂抹。及至20多年后的2006年,他的办公室搬到了几位专业画家的对面,儿时埋下的伏笔便被他提将出来了,他以最差之笔、最劣之纸,大胆挥墨,且自成一格,如有神助…… 易学与诗学互通灵犀,写意与诗歌本为一体,从其人身上可得个中三味。 5 萧萧历时10年完成的辞典体汉字文化长诗《中国地名手记》,在他的新浪博客一贴出,便引起了广泛好评。在大多数读者看来,《中国地名手记》当属惊奇之作,但我却并不感到意外。
以马萧萧的才气、灵气与士气,创作出这样一部独具一格的鸿篇巨制,实在是理所当然。
练佩鸿(诗人,剧作家): 有的人用手写字,有的人用心写字,有的人用灵魂写字;马萧萧,是一个用灵魂写字的人。所以,他《中国地名手记》的字里行间便有了超乎寻常的灵性和韵致:简约爽气、意境幽远;厚重不失风雅,大气不乏玲珑;哲思与情趣同在,虔诚与骄狂并行…… 也许这就是马萧萧其人的真实写照。我看,“文如其人”这个词用在这里很合适。
于贵锋(诗人,评论家): 黄河上游的涛声 动画片《小马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当天空飞来一只鹰时,那匹小马起先好奇,接着开始追赶,阳光带着鹰和它巨大翅膀的影子在大地上奔跑――那匹小马的速度更快,它追上并超过了鹰――仿佛在拥有四蹄的同时,还于追赶中生出了翅膀――小马不仅是大地也是天空的王。
马萧萧,这个出生湖南、在西北军营生活的诗人,确实有点像那匹小马。13岁发表作品,15岁自办全国第一家中学生诗报,全国十大校园诗人,第四代代表诗人……在声誉日上的1999年,他开始致力于创作长诗《中国地名手记》,从这部长诗中,足以看出他的精神取向、美学追求和诗艺。
或许一个人的名字并不能代表什么,至多在有意无意之间给予一种暗示,――但对一个比较敏感的人、对汉文字(语言)及其蕴含的文化有较深研究的人而言,可能我们不能轻易下这个断语。马萧萧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他的这本部长诗中,有许多对“字”的吟咏。或者说,有许多“吟字诗”、“藏字诗”、“镶字诗”、“拆字诗”等。或借助于某个地名,或借助于某个“成语”。从“逃远”(桃源)到“桃醉“(陶醉),或借喻,或引发;庄重,严肃,诙谐,幽默;大小,轻重……通过“小小的字”完成了。如果说在一般诗人的作品中,词是诗歌单元的话,在马萧萧的许多作品中,“字”成了诗歌单元,那都是一语双关的“字”啊――由此可见,马萧萧对语言(文字)的研究。所以,对于他的名字,他当然十分“介意”。除了那首使他轻快地获了奖的《我是萧萧马一匹》将名字直接嵌入诗题外,还在一些诗中给自己的名字赋予“含意”,如《甘肃的草》、《马鞍山啊》、《且武且威的铜奔马》等诗。
读马萧萧的诗,就会有这种马的气势,但又像马一样精悍;就会有马的激情,像马嘶鸣的感受,但又像马一样激烈中透着温良;就会有马的节奏,就会有“万山皆马山/万山皆如卧马、立马、奔马/……总拽着河流的缰绳”的姿态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紧张;就会有马蹄一样惨烈的鼓点,但这鼓点是戍边将士报告的平安,是诗人伴着万家灯火的心跳;就会有马的骨头带着铜声,用民族风骨惊醒软弱的内心和脊梁,是的,风骨,是骨头一样的坚硬,是风一样的广阔啊……萧萧马鸣,马鸣萧萧,他诗歌的内质是和名字宿命般地连在一起,几近无法分割。
但马也是用来奔跑的,它的四蹄,注定要不停地奔跑――这注定了萧萧及其诗歌开阔的视野。如果说,萧萧的诗是“精短”的,是如前所述对“字”的偏爱和对语言精练的要求所决定的、是一匹马固有的特点,那也是他有意识的斧斫(不是雕琢)。外在形态是一匹铜奔马,但在内里,诗人必须赋予这匹马以凌空飞翔的气势。马蹄踏着黄河这条民族的命脉,把黄河的气势吸入胸怀,把黄河的涛声凝固成一匹匹骨骼坚实的铜奔马。诗人是以黄河上游的涛声(泥沙俱下的咆哮)作为他诗歌的韵脚: 我想,要韵
就以信天游的翅膀
韵西北粗野的黄
要韵,就用月牙泉的刀口
韵西北痛快的伤
要韵,就用丝绸之路的脐带
韵西北永久的爽
是的,在战马萧萧的军营,诗人在领有了自己一个军人天职和使命的同时,他的诗艺、情感和思想的底色被奔腾的、混浊的黄河水所浸染。
正是黄河的冲洗,才使诗人看见了地理、战争、历史、文化等更广阔、更纵深的背景,并把笔触伸向这些开掘不尽的诗歌的宝藏,和天水、兰州、嘉峪关、青铜峡、石嘴山、神木等一个个地名,和李广、卫青、霍去病、张骞、苏武、林则徐、左宗棠等一个个历史人物,和李白、杜甫、王昌龄、王之涣、岑参等一个个诗人,和三十六计二十四节气,――同呼吸共命运,并用这些来滋养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应该说,如果萧萧这匹马有一天长出了翅膀,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从南方到北方的经历,是他军人、诗人和普通民众的三重身份,是他自觉地对精神的历练,对祖国、民族、人民命运的关注(其间自然而然夹杂着对故乡、亲人的爱和思念),是所有这些因素的彻底的融合培育出了生命新的基因。
萧萧也有大胆的、现代的表达,请看这首:
美人如刀
如剪刀
美人的双腿
张
美人的好双腿
合
张合着
如一把剪刀
剪掉
好汉的
好
诗人在诠释“美人计”时,冷静,客观,不加修饰,而且产生了多义性,比如剪刀减掉的好汉的那个“好”,你说它代表着什么?是折断的意志、英雄的气概,还是高尚的道德、虚伪的面孔?语言的干净程度,正是许多前卫诗人孜孜以求而难以到达的境界。当然,在萧萧的诗歌中,更多使用的是直抒胸臆、隐喻双关、排比、谜语中的别解等主要手段。诗人说:
该萧萧的时候
我们就萧萧
这仿佛就是他诗歌主张的宣言。“该萧萧的时候”,那是情感产生的写作的冲动,是前提条件;“我们就萧萧”,那是言说的方式。“该萧萧的时候我们就萧萧”,那应是自然的,是无需旁征博引的,是“马”,就像马那样嘶鸣: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想吼就吼,想怎么吼就怎么吼。这或许是诗人性格和军旅环境造成的坦诚、直率的结果,但艺术创作,肯定应是诗人自觉的选择。像说话那样自然,像军人那样直爽,像黄河那样奔腾。这让我很容易想起李白的诗风,张口就来,直接,简单,又气势磅礴――而萧萧恰又是这样一个从天才少年成长起来的诗人,才思敏捷,产量惊人,而且其多数诗歌确实有这种小中透出的大开大阖、一泻千里的气势。
萧萧又不是一个单纯的抒情诗人。在字里行间,他把自己关于祖国、生命等的一些基于热爱的思想贯注进去,使诗歌在灵动中多出一份厚重。这也形成了他语言一个独特的风格,在追求整体效果的同时,不同于许多口语诗诗行的平衡,经常会有用素朴语言写出的、浓缩的警句。比如:
一片雪花,可以把我灼伤
一堆火焰,可以把我滋润
一个陷阱,恰恰让我再生
杨广虎(诗人) 西去骑手马萧萧 20多年前的80年代青少年文坛,繁荣之景一去不复返;马萧萧13岁(1983年)发表文章,比我早5年,他几乎成为我们那个时代崇拜的偶像和校园文学的骑手,引领着一批70年代的少男少女为实现自己文学的梦想和人生崇高的价值前赴后继,不断掀起校园文学的浪潮。
马萧萧来自湖南隆回,我认识湖南隆回二中许多文学的朋友,可以说当时的隆回是青少年文学的指挥中心,为之向往者不计胜数。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学热潮等有相当大的关系。后来他从湖南来西北当兵,由一个南方少年才子转变为强健的西北壮士,离我近了,我们有些联系。基本十几年没有联系了。
感谢网络的发展,尽管我们彼此信件曾联系,至今没有谋面,但是相隔许久有联系上;历史总是在不经意时,突然改变,让人无法言喻。
历时十年,他又重出江湖,卷土重来,创作扛鼎之作《中国地名手记》,虽然最终痛下决心,十里挑一有所删节,将长诗定稿为6000余行,仍可见其新的不凡气象。因为各种原因,从中国的南方奔赴到西北边塞,马萧萧像一个西去骑手,意志坚定、意气奋发,满怀激烈,在铁马秋风中孤独地书写着自己历练的人生体验,在空旷的西北自由地长啸抒情。在他表面似乎游历,内心充满人生与命运拷问的诗句里,我更多感受到了他的成熟、思想,个人豪迈的英雄主义浪漫情怀,气壮山河的军人气质,人文关怀的哲学倾向。总体讲,他的诗大气、青春富有弯弓射大雕的张力和刚性,内心多年的积淀彭勃而出,借用外在区域位置的转移,在心灵的地图里,也有丰润、宽容、温柔等缤纷多彩的精神世界一面。他用自己的诗歌行为在为我们解读历史、汉文化、诗歌、当代现实生活,这个只有他掌握的密码隐藏在他自己历程碑式的浩大长诗、史诗工程中,需要我们认真去阅读。
我多次说过,一个人一辈子写几句精彩的诗句就很难,写一、二首好诗更难。马萧萧义无反顾,确定了如此大的长诗目标并为之实现,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时代不同寻常的“诗歌坐标”和“精神坐标”。他的长诗,在保持整体特色的前提下,有不同的短诗组成,结构坚实,避免了形式的华丽、内容的空洞。
70年代的诗人毕竟要老去,诗歌的存亡与兴衰留给历史。我并不是说马萧萧的诗歌就是绝顶之作,他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着自己的人生梦想。作为诗人,又是一名军人,他还需要丰富的自己的思想、历史文化知识、挖掘自己的内心深度,不断探索诗歌语言,永远守护自己一片宁静的心灵领地,才能铸就自己独特美丽的诗歌人生。例如 《扶风》:“ 快!//世风歪啦斜啦/快要垮啦!//快!”我觉得过于表象,只是对中国文字的一种诗意表现。诗歌应该有其内在的精神和厚度。我家在宝鸡,扶风历史悠久,有法门寺等遗迹,不简单。当然,诗歌现在流派众多,这也与诗人个人的艺术选择和表达有关,不能苛求,仅为我的一家之见。
遵马萧萧兄,写几句个人感觉,得罪之处,还望见谅。《西去的骑手》乃宝鸡作家红柯的小说名字,我突然想到了马兄,也是一名西去的骑手,悲壮中寻找自己在中国地图中最合适的地理位置——黄河边上的金城兰州边塞要地。当然,除了谋生,还在一直苦苦追寻属于自己的心灵领地。
葛红兵(评论家、上海大学教授): 马萧萧《中国地名手记》是一部当代中国的史诗。 他把汉诗的巍峨与壮观推向了极致,呈现出屈原式的瑰丽、海子式的诚挚,接续了汉诗的伟大传统。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现实情怀结合,呈现着浪漫与现实的双重变奏,其语言具有不可复制的诗性和神性色彩。
李小洛(新世纪十佳女诗人):
《中国地名手记》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题目。 诗人马萧萧以多触角和线条对这些地名重新描绘、叙述、命名。这既包含了命名者最初的希望、召唤,也包含着冥思和想象。诗人对古老而原始的诗意的挖掘,对汉字的另类解读,通过游踪足迹之所到而获得的个人经验,巧妙地组织起了这部长诗。浩瀚的工程架构中,个人经验的穿插和融入,长诗显得豪迈大气,又不乏灵性。
徐国志(诗人):
《中国地名手记》荡气回肠,勾起人们对祖国山河、中华文化的热爱,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马萧萧把大好河山,描绘得如此传奇而令人动情;将古老的汉字,演绎得如此新颖而富于弹性。真可谓大手笔!
唐突(诗人):
众多的地名坐落在大地之上,这一个、那一个,无论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它都值得我们亲近和探询——它不止是包含着让我们饶有兴趣的地理秘密,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独特的风土人情。其中,有我们的生命、生命的奔波、以及奔波中的情感、思想,和最终的归宿。马萧萧的长诗《中国地名手记》,将我们引入了一次长途旅行。马萧萧的感受、观察、思索和慨叹,在每一个地名中,为我们打开了另外的风景。这些诗行摇曳多姿,节奏和语气多变,但其主调是沉郁的诙谐——这是我很喜欢的。在这沧桑的土地上,这种沉郁是含痛的挚爱,而诙谐则是洒脱的希望。
东荡子(诗人):
走进马萧萧的地名长诗,如同走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诗从地理出发,深掘与之紧密相连的历史与文化,这种包罗万象的诗歌是一种博大,我们不仅从他的博大中读到了文化和生命的厚重,同时也让我们品尝了他的诗歌功力的胜利。 这部长诗的贡献,在于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过诗歌本身,丰富并开拓了我们的阅读,这是一种值得敬重的诗歌品质。
古马(诗人):
清澈、活泼、激越、曲折、澄静、甚至浑浊,暗藏旋涡——这正是马萧萧的诗的特点。上善若水,他能够像水一样随物赋形,这是他做人的聪明,更是他做诗的能力。他手记地名,或望文生义,或借题发挥,都融入了他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普遍的人生经验,他是有根的诗人,正如他所说:“每个人走在/大地之上大道之上/都是云的根须”。他云水一样诗句会把我们带到何等遥远何等神秘又何等美丽的地方啊!
伊沙(诗人、作家,西安外国语学院教授): 我与马萧萧算是老相识,当年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我在《语文报》上发表了两首小诗,竟收到了他的一封来信,他在信中夹了一首诗,让我帮他改改,那首诗在我看来很成熟,比我写得好,哪里需要我来改?便作罢了,当时回信了没有,我也忘记了。很快,“马萧萧”这个名字在中学生的文坛上火了,还不是一般的火。 我们真正的见面——也是迄今惟一的一次见面是在2003年夏天的兰州,相聚甚欢。这时的他已经是一位一身戎装的军旅诗人了,少年时代的诗友中能够坚持下来而有成就者,总是让我感到莫大的欣慰,视其为同路人!
《中国地名手记》在写作、散发的过程中我就注意到了。看来,人到中年,我们都想写点有野心的大东西——我记得五年前我们见面的那次,马萧萧曾当面褒奖过拙作《唐》,现在他端出了他沉甸甸的《地名》。我以为这是一首构思很妙完成得也很好的长诗巨著,读着这首诗,我回味了我去过的地方,对那些我尚未去过的地方则充满了去的欲望——我想,这正是诗对生命的唤醒!
舒洁(作家,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
进入一部诗集,或者说进入一个诗人的内心世界,往往从一首诗歌开始。阅读马萧萧颇有创意与想象力的长诗,我首先被简短的《抚顺》所吸引,然后渐渐接近了飘展于浩荡空间的诗歌神性。 我坚持认为,在一个优秀诗人的诗歌中,我们一定能看到诗人苦苦寻觅的足履,其惟一的指向是灵性的诗歌艺术之峰,这足履在孤寂的长路间响起,变为源于灵魂的歌吟。一个优秀的诗人,当他(她)在静默中独自纪念寻觅的历程时,他(她)的诗歌就是刻在心灵之上的铭文。 我相信,诗人马萧萧获得了《中国地名手记》这部独特的长诗,也就登上了一个诗歌高地。 王珂(评论家,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仍是萧萧马一匹 “横竖撇捺汉字/摸爬滚打汉子/眼可望天/脚不离地//每个人走在/大地之上大道之上/都是云的根须//太阳打铁/月亮煮酒/苍天之下你我他它/都能用脚跟结出一个地球”。(马萧萧《中国地名手记·序曲》)读到这一段“豪言壮语”,不禁大喜:“仍是萧萧马一匹!”
20多年前,马萧萧曾以《我是萧萧马一匹》闻名诗坛,曾被评为“全国中学生十大诗人”。1997年在武夷山“现代汉诗国际研讨会”上,翟永明、王小妮、徐敬亚、唐晓渡、臧棣等多名诗人都没有台湾诗人萧萧受欢迎,宾馆的多位服务员争着请他签名。我负责会务,开始百思不解,萧萧在大陆大众读者中的知名度怎么如此巨大?后来才知道一些服务员把他与自己学生时代的偶像诗人“马萧萧”混为一体了。92年夏天我在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曾与马萧萧有一次彻夜畅谈,既为他的儒雅气质所惊讶,也感觉到他的诗才正在减少。见此情景,我不禁感叹:“昔日萧萧马何在?”
2000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博士,针对“韩寒事件”,《中国青年》编辑想请我写一篇透视80年代十大中学生诗人的成才历程及生活现状的文章,尽管我认为马萧萧在军营成长的道路值得肯定,但是还是认为他没有少年诗人田晓菲“顺利”。田晓菲在国内外上的都是名牌大学,现在是任教于哈佛大学的知名学者。
近日非常偶然,我进入了马萧萧的新浪博客,读到了这样的简介:“马萧萧,诗人、作家、画家、周易学者、取名专家。湖南隆回县人,1970年出生,现供职于兰州军区政治部《西北军事文学》编辑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创办全国第一家中学生自办诗报,16岁被评为全国十大中学生校园诗人之一,17岁被评为全国十大中学生诗人之首。1989年入伍后,业余长期致力于国学研究与传播。2007年出席第六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现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集、长篇纪实文学、文化专著10余部。并10多次在全国全军获奖。”和马萧萧一别近20年,真没有想到仍在西北军营的他变成了这样的“能人”,甚至变成了“学者”。
2006年,应《南方文坛》约稿,我写了一篇批判新诗人的“檄文”:《学养、技术、难度、高度――新诗人与“不学无术”无关》。我在文中尖锐地指出:“在20多年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新诗研究与创作中,我越来越意识到新诗要想在源远流长的诗的王国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想在汉语诗歌历史中留下痕迹,特别是要想摆脱目前的公信度降低的尴尬处境,必须重视八个字:学养、技术、难度、高度。学养。指新诗人应该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与诗歌修养,做艾略特所讲的有一定历史意识的人。……”今天读完马萧萧《中国地名手记》全诗,我才明白他的“博客介绍”有些名副其实,他对名字及汉字确实颇有研究,他的“学养”确实令身为“教授”的我刮目相看。这组由401首小诗组成的长诗的“难度”与“高度”也让专业研究新诗的我感叹。我甚至想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改成“秀才遇到文化兵,惺惺相惜叹才情”。
在新诗坛,我曾公开宣称“王珂是技术主义者”,甚至提出“谁能制作艺术,谁就掌握了艺术”。因此获得了“王操作”的绰号。在“王操作”眼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国地名手记》重现了少年马萧萧的“才情”,也显示中青年马萧萧的“学养”,甚至有他自己所说的“易学修养”,还显示出这组诗的“制作性”及“技术性”。如作者所言:“自1999年起历时10年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弃九存一之作、重出江湖之作《中国地名手记》。《中国地名手记》是一部辞典体地名文化长诗。最初计划以两三千个中国地名为题,创作10万行左右。2001年9月,该诗完成近5万行时,……参考多方建议,并结合本人实际,亦顾及其他诸多因素,创作思路几经变更,最后推倒重来。至2007年底,完稿6万余行,之后又经为期半年的大刀阔斧删改,一删再删,一改再改。最终痛下决心,十里挑一将长诗定稿为323首(按地名首字音序)、5000余行。”
这些都是当今诗坛,特别是认为写诗比吐口水还容易的诗人无法“想象”和“超越”的,也是我近年在诗坛大力倡导的创作态度和创作方式。《飞天》2007年1月号发表了兰州诗人高凯的《中国百姓》。这是中国诗人第一次以姓氏文化为视角,吟诵百姓中国之兴盛和中国百姓之命运。全诗撷775个姓氏,洋洋洒洒348行。我一口气把这首348行的长诗读完后,就破了王珂十年不写新作评论的“记录”。我在评论《难度与高度:新诗的技术含量与新诗人的学识修养――读高凯长诗<百姓中国>》一文中说:“尽管这首诗的好坏还需要广大读者去评价,更需要时间的考验,但是我非常赞赏诗人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方式,这首诗的写作与我的‘学养、技术、难度、高度’的八字方针有异曲同工之处。……诗人竭力追求抒情短诗的‘言简意赅’,使这首长诗具有‘精致细腻’的优点。诗人强烈的‘打磨意识’和较高明的‘打磨功夫’更成全了这种优点。高凯是诗人不是学问家,他却拿出了学问家的严谨甚至‘呆板’来‘钻研’姓氏,扩充相关知识,历时一年且易30稿打磨而成。高凯不是以‘炒作’,而是以‘实力’;不是当‘运动健将’或者‘交际花’,而是当‘以诗说话的姓诗的诗人’来‘出名’。这是值得赞赏的。在目前新诗的特殊生态中,这首长诗的写作意义大于文本价值,特别是在新诗是否应该提倡有难度的写作上,是对百姓心目中的以‘梨花派’和‘废话派’诗歌为代表的‘口语诗’的反拨,是可以为新诗‘正名’的写作。” 马萧萧与高凯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都工作生活在兰州,一个一年磨一剑,一个十年磨一剑,一个关注“中国姓名”,一个关注“中国地名”。我一年前对高凯的长诗《百姓中国》的这段评价,今天可以用来评论马萧萧的《中国地名手记》。
新诗过分强调抒情的极端自由,新诗诗人太重视“观念的独创性”和“情绪的力量”,受到华兹华斯的诗的定义“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的负面影响,百年来人们使用这个诗的定义时,总是把后面一句话“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去掉。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说过:“诗不是感情的一种打开释放,而是感情的一种逃离;诗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从个性中的一种逃离。”(T.S.Eliot: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David Lodge.20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Londenongman Group Linited,1972,p.76.)这些文人诗歌的定义却常常被新诗诗人故意忽略了。国人本来就不善于“忍痛割爱”,严重缺乏“反思意识”。所以新诗诗人流行“诗不能改”的论调,不愿意也没有能力使用“剪刀与磨石”。
马萧萧却能将6万行再减为6000余行!真是需要“军人的魄力”和“学者的严谨”。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经典就是这样诞生的。庞德1915年发表在他的《献祭》一书中的《地铁站上》是意象派诗歌中最著名的诗作。全诗只有两行:“人群中出现的这些脸庞/潮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王珂译,原诗是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这首诗新颖正确。人的苍白的脸庞在地铁站闪现恰象树上众多的花瓣。尽管我们想到这两个意象时,会发现两者有很大的差异。Apparition(幽灵)一词是暗示出死亡与超自然的意味。但是petals(花瓣)是自然的,是新生的生命的象征。这两个意象如何能够分担同一首诗?这种神秘正是诗的一部分。……《地铁站上》是以庞德、艾米?洛威尔、H?D和威廉斯?卡洛斯?威廉斯为代表的美国意象派诗歌中最著名的例子。……《地铁站上》最开始有60行,庞德花了多月才将它削减为两行。”(David Bergman,Daniel Mark Epstein.The Heath Guide to Literature.Lexington,Massachusetts Toronto.C.Heath and Company,1987.p.501.)庞德将60行诗删成两行,马萧萧将6万行诗删成6000行。两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中国地名手记》中不难看出马萧萧仍有当年的“才情”,有的短诗堪称“妙笔生花”之作。如《扶风》:“快!//世风歪啦斜啦/快要垮啦!//快!”再如《谁能分出长安与西安的高下》:“大雁在/梦就在//大雁塔陷在/大厦高楼的包围圈里/越来越矮//门票/越涨越高//兵马俑呢/两千年不露面/两千年终于活出/地面//活出了脸面”。两首诗都言简意赅,想象奇特,诗出侧面,无理而妙。如果以精益求精的挑剔眼光来评价这首长诗,仍然会发现401首短诗并非都是精品,有的写得相当随意,有些听任“马萧萧”,让才情任意驰骋。如《白马井》:“有的井/要挖一挖/才能流出来/有的井/不用你挖/它自己就流出来了/灵感似乎是这样/爱情似乎是这样/命运似乎/也是这样的/而当我面对/黑夜这块/干涸的荒地/一时无法/把自己的白/流出来时/总觉得有什么/在我心上挖啊挖”。有的联想也缺乏“学养”,如写白帝城的诗:“在白帝城我幸会了/诗友李白/范成大/刘禹锡//他们和我一起/不幸目睹了已近末日的/刘备、诸葛亮、张飞//手无缚鸡之力的/我们这几个诗人/眼睁睁地看着下游/三峡大坝/纵容烟波浩淼的江水/侵吞蜀国/仅存的这片/弹丸之地”。
清代诗论家叶燮在《原诗》中说:“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有之变态。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举不能越乎此。此举在物者而为言,而无一物之或能去此者也。曰才,曰胆,曰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之发宣昭著。此举在我者而为言,而无一不如此心以出之者也。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大之经纬天地,细而一动一植,咏叹讴吟,俱不能离是而为言者矣。”(叶燮:《原诗》: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22页。)尽管无法否认这首长诗既是马萧萧的“佳作”,也是近年诗坛少有的“奇作”,但是它仍然显示出如果马萧要完美地驾驭《中国地名手记》这匹烈马,还需要更多的“才、胆、识、力”,其中的一些诗节,还可以更好地处理“理、事、情”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梁积林(诗人):
读萧萧的《马萧萧中国地名手记》是对中国地理的一次心灵游历。每一个让他技艺化了的词义都是登上复归原本又让人耳目一新的基石。他准确但又带有自我调理的叙写给诗歌的地理赋予了更多信息的指涉;是对观察世界理性的沉淀而后高潮的逾越。萧萧用词语的张力为我们的阅读打开了这本秘密《手记》。
刘朝阳(八十年代校园诗人):
马萧萧的诗歌确实是很有技术含量的。
记得上中学时,马萧萧就很讲究技巧的使用,他除了阅读大量的诗歌理论,还善于总结和提炼古今中外名家的写作技巧,并在有所扬弃中消化吸收。他非常注意遣词造句,删繁就简,讲究修辞的使用和意象的创造。这些,成就了他诗歌的简洁美、新奇美、真情美、韵律美。 中学毕业后,新的人生经历拓展了马萧萧的视野、阅历和知识蓄养,赋予马萧萧诗歌新的内涵。大西北军旅的生活,奇石的收藏,易学、地理学、姓名学的研究,水墨绘画、编辑工作等等的累积,又增加了马萧萧诗歌的历史感、厚重感、古文化积淀和悍马风格。 可以说,《中国地名手记》就是积马萧萧才情、诗歌技艺和学养之大成之作,实现了马萧萧诗歌成就新的厚度和高度。作为“青梅竹马”的诗友和他曾经的“助手”,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祝愿《中国地名手记》,能在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中,像金子一样长久闪光。 李云(诗人) 中学时代就读过马萧萧,而今又读到他的《中国地名手记》。 这是一部关于人与自然的灵性之作,是一部因诗外功夫而成就的意外之诗。
中岛(诗人,《中国生态文明》执行总编辑): 诗人马萧萧的长诗《中国地名手记》,最突出的就是他的“记”。这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对中国地理的深刻了解,特别是对地方的历史、人文、环境、风情风貌的认知深度和理解能力;诗人马萧萧在驾御长诗《中国地名手记》的过程中,用地域文化记录他的感受历程,使他的诗歌别具一格;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诗人马萧萧的“记”使地方的情感在时空的交替中显得更具魅力,让读者在《中国地名手记》诗歌中,体味诗人内心深处盛大的人文史诗的回响。
海烟(诗人):
读《中国地名手记》,我感到它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它既是创作,又是制作;它不乏灵巧,也富于技巧;它充满了可读性,也透射着趣味性……它对中国新诗(尤其是长诗)的内涵与外延,无疑做出了积极的拓展。
马 忠(评论家): 上初中的时候我就读过马萧萧的不少诗歌,那时,我对他真是有点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他又捧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地名手记》。 地名入诗,中国自古有之,地名作为一种文化意象,常常被诗人遣入诗中来抒情言志。马萧萧的《中国地名手记》便是这样一部长诗,但又不是一般的长诗——涵盖了全国各地大大小小数百个地名;可贵的是,诗人并非对这些地名做简单的字面拆解,而是运用形象思维,以巧妙的构思、优美的文字和澎湃的激情,赋予它们以无尽的诗意内涵。诗中很少出现浓墨重彩的“风景”,重在凸显天文与地理的对映、历史与现实的呼应、自然与人文的交错……其切入的方式,是文化的方式。 在写作手法上,诗人以意象感悟人生,把地理的真实转换为生命的真实诗歌的真实,从而统一现实美特征和艺术美规律,将地理内容与诗歌形式融于一炉。比如花门、如琴湖、红叶谷……这些小得或许在中国地图上根无法找到的地名,却因为诗人的诗歌而让人们从此记住了她们的美丽,然后等待时间考验,让意义慢慢去生成。这,是否又是诗人创作这部作品的动机之一呢?
刘 春(诗人)
马萧萧曾是80年代校园诗歌穹宇中的明星,相信许多同龄人仍能回想起当年仰望他的光华时产生的艳羡与敬佩。遗憾的是,90年代中期以后,这颗明星黯淡了一段时间,以致前几年他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禁不住产生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读了他的的长诗《中国地名手记》之后,我才意识到这匹“老马”重归江湖所挟带的非凡气势。这些诗歌呈现的开阔视野和沉静的气度,让我看到了一个少年才子的成熟过程,也让我拾起了遗落已久的艳羡与敬佩。
蒋登科(评论家,西南大学教授、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
心游四方始有诗 ——读马萧萧的《中国地名手记》随感
我和马萧萧很熟悉,虽然我们还不曾见过面。
马萧萧在中学时代就是一个很活跃的诗人。上世纪80年代中叶,十五岁的他就在湖南隆回创办了一份《青少年诗报》,影响甚大。80年代末,我和湖北的青年诗人叶斌取得了联系,他是当年中学生诗群的重要成员之一。90年代初,我到广西工作了两年,叶斌正好在广西师大读研究生,后来毕业分配到广西人民出版社。叶斌的脑子很活,策划了不少与诗歌有关的选题,出版之后受到欢迎。当时,叶斌对以当年中学生诗人为代表的“第四代诗人”很有兴趣,希望和我一起弄一本关于这个年轻诗人群的书,而且列出了一个长长的名单,其中包括马萧萧、洪烛、邱华栋、姜红伟、曾冬、毛梦溪等等。我们已经收集到不少资料,包括《青少年诗报》等多种民间报刊。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那本计划中的书没有完成,但我记住了这一批名字,有些在今天的文学界已经是响当当的了。最近读到姜红伟的《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备忘录》,使我重温了一回当年的诗歌历史,也在不同章节中读到了关于马萧萧的资料。马萧萧的名字,在这本书中出现了将近200次。
马萧萧后来到了部队,一直和我保持着联系,最近几年还一直给我赠送他担任编辑的刊物,使我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军旅文学发展的概貌。他是诗集,我也读过好几本。他的诗既有一般军旅诗的大气,又有自己独特的细腻。
在诗歌和艺术探索的道路上,马萧萧坚持得很好。他不但出版了多部诗集,而且还投身于散文、记实文学、书画等的创作,以不同方式延续着自己曾经的梦想。读过他的短诗之后,突然又读到了他的长诗《中国地名手记》,使我对马萧萧的创造力深感佩服。他好像是一个还没有定型的诗人,谁也不知道他在不久的什么时候会突然来一个重镑“炸弹”“轰炸”一下我们有些麻木的神经,给我们带一阵难得的惊喜。因此,我要向萧萧表示祝贺。
《中国地名手记》是一首开阔的诗。这种开阔是时间与空间的开阔,也是诗人心灵的开阔。一个诗人的视野可以决定他创作的视野,决定诗的包容量。马萧萧是深谙这一点的。长诗中,他写湖南的一首诗是这样的:
在中国的其它省份
我把我老家叫湖南
在湖南的其它市县
我把我老家叫邵阳、叫隆回
在隆回县的其它乡镇
我把我老家叫荷田
荷田乡长兴村的坳上铺
我的老家是那
早已年过七十三、即将迈过八十四的
老爸老妈
和
老爸老妈在家门口守着的那一口
井
高度决定视野。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诗人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介绍自己,虽然他介绍的是同一个人、同一个地方。在这首长诗中,诗人要通过中国地名抒写自己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理解,自然需要涉及开阔的时间与空间,涉及到不同地域的历史与文化,这样才能体现中国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丰富。一个视野狭隘的人,是难以驾御这样的大题材的。
《中国地名手记》是一首文化的诗。任何一个地名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在美国学习的那一年,我曾无意中留意到美国的许多地名,发现重复的名字很多,后来和当地的朋友聊天,才知道每个地名都有其内涵,与当年的移民和他们的来历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地名手记》的文化意蕴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其一是地名本身的文化意义,从词源学上讲,任何一个地名都有其来源,而这种来源所蕴涵的文化可能产生长久的影响;有些内涵是后来因为一些历史事件、人物的影响而赋予的。对于这些内涵的现代阐释应该是对于文化及其演变历程的一种解读。比如说到曲阜,自然会想到孔子;说到北京、南京、西安、开封、洛阳、咸阳等,我们自然会想到中国朝代的更替、历史的演变。长江、黄河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等等。诗人试图从他所理解的历史、文化之中,通过地名去重涉历史,寻找诗意,这种文化意识是值得肯定的。其二是中国地名与中国文字的关系。汉语不是一种适宜表达精确内涵的语言,而是一种可以根据需要和一定的规则随意组合的语言,自然也是最适合诗歌创作的语言。在作品中,马萧萧对汉语言的这种特色进行了多样化演绎,将组成地名的汉字进行了特殊的阐释,创造出新的、机智的诗意。比如写阿坝,诗人既感受到阿坝的美,也抓住其中的“坝”字做文章,由此对具有“阻拦”意味的对象抒写了自己的看法,于是就有了一个具有独特诗味的诗节:
像我的夜晚一样流淌,像我的
爱情一样荡漾、荡漾、荡漾
不要有、不该有、不愿有任何的
坝类,阻止它唱绿了又黄
唱黄了又绿的草浪
看在眼里、话到嘴边的
阿坝,秋风正把它演奏成
一口苦甲天籁的蜜糖
写到甘肃,诗人想到了自己的名字:
本人免贵姓马
叫马萧萧
萧是甘肃的肃
加个草字头
这又是利用了汉字的构字方式展开书写,想像独特,既揭示了自己和甘肃的关系,又体现了诗人的发现:“一匹马/注定要到甘肃吃草//注定要在甘肃/奔奔跑跑/饮黄河/站着睡觉//注定了来生/要化作一棵草/把甘肃回报”。这样的诗,只有在汉语表达中才能具有诗意。它是无法翻译的,如果要翻译成其他语言,其注释的文字恐怕比诗行本身还要多。这就是文化,是属于一个民族的特有的文化。一个诗人,如果能够真正揭示出这种特殊文化的魅力,他也就在本质上融入了这种文化之中,成为这种文化的构成元素。当然,对文字的解读容易在读者中造成类似于拆字游戏的感觉,这就要求诗人一定要写出新意,写出自己独特的发现。
《中国地名手记》是一首心灵的诗,是诗人心游四方的收获。打量历史、体验文化的时候,一个诗人如果只做一个旁观者,写出的作品不一定是诗。真正的诗至少应该体现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思考。没有心灵投入的诗,只能算是事件的记录,难以成为优秀之作。我不知道马萧萧是不是到过诗中所写的所有地方。虽然诗人为创作这首长诗花了十年工夫,不过就我的感受,他应该主要“心游”,就是通过自己对一些地名及其内涵的了解和理解来抒写自己对文化、历史的思考,所写的是心灵的事情,而主要不是外在的现实。比如《合江》:
谁能把这川江水 合上
谁打开这一川江水
读一句“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谁又把它打开
思一番“逝者如斯夫”
合江 合上泪水
一根桅杆
针炙你内心的隐痛
合江是四川泸州的一个县,在川黔交界处,去一次并不是很方便。从诗行中国,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主要是从这个地名的字面上展开,通过反“合江”的“合”之意,追问“打开”后的状态,写出了一种隐藏的心绪,回味古人的体验,感受现代的人生,通过古人的发现揭示出生命的本质。
这种心灵的投入渗透在《中国地名手记》的每一个篇章。这也许是作品能够引起读者反响的内在元素。
你看那黄山人字瀑——
跌倒了,也要跌出个
人样来
这样的诗行也许是诗人创作《中国地名手记》的初衷和归宿。也正是这种追求,使作品必将以自己独特的选材、构思和深邃的精神内涵而受到关注,也必将成为马萧萧诗歌创作的一次飞跃。
这首长诗的一个隐含的启发就是,作者对中国文化以及由此延续而来的现实、生命、精神等进行了细致抒写,有些技巧还借鉴了西方诗歌,但它在本质上是中国的。我们经常在讨论诗人应该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讲了很多道理,而马萧萧把这些理念的东西落实到了具体的创作中,体现在作品的艺术姿态和人文精神之中,这是值得肯定的。在文化开放的今天,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全盘西化都不是艺术探索的正确选择,而是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化古化欧”,促进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提升,也促进新诗艺术的健康发展。
诗人在《序曲》中说:“横竖撇捺汉字/摸爬滚打汉子/眼可望天/脚不离地//每个人走在/大地之上大道之上/都是云的根须//太阳打铁/月亮煮酒/苍天之下你我他它/都能用脚跟结出一个地球”,马萧萧的视野是独特的,也是开阔的,他是以具有人类意识的眼光打量中国文化,相信这种实验的成果也是具有诗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
彭学明(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
《中国地名手记》,很奇的构思,很妙的诗意!这是一部智力拼图般的汉字密码,一部关于人与自然的灵性之作,一部因诗外功夫而成就的意外之诗。
重庆子衣(诗人):
一幅缓缓展开的中国地名长卷
---读军旅诗人马萧萧长诗《中国地名手记》
初进马萧萧的博客,第一眼便见他置顶的博文<中国地名手记>(6000行辞典体长诗),一看就特别震撼.<中国地名手记>,从省到县到镇到乡到村,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地名,如此浩大的题目,不知要花多少心血去写.再看括号批注:6000行长诗,不禁深深感叹.就这两条博文信息,便让我快速作出初步的判断,这一定是位相当痴迷而执着的诗者!
从他的<<中国地名手记>(6000行长诗)之一一路读来,我仿佛进入了一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在我看来,如此繁复浩大的诗歌框架,萧萧兄却一首一首写来.长长短短,各显性情,各具特色,丝毫不显杂乱,也毫无空洞之感.相反,在你面前,徐徐展开的,却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仿佛缓缓打开了祖国的锦绣长卷,让你一步步看下去,很有种渐入佳境的感觉.诗人巧妙借用一个个真实的地名,抒写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他既是中国地理的一幅长卷,同样是中国人文风情的一幅长卷.已完成的长诗, 按地名首字音序从A到Z,有序地展开抒写,且融地域文化特色和诗人自我情感为一体, 也借鉴了民谣、诗词、散文诗等文体,创作了富有诗意的广告词、口号等(纳兰容若语),可见诗人的精心与独到,智慧与才气.诗人仿佛是一个有远见的军事学家,将中国的地名有序铺展于纸页之上,胸有成竹地采取对策,用富有特色的艺术手法,攻下一个个地名,打入一座座城池,使祖国的万里江河都在他诗句中,插上自己最亮丽的红旗,张显每一座城池,每一个地名的美。这种美,因为诗人不同角度的切入与抒写,所以也各不相同,让人读来丝毫没有厌倦与重复之感。他的诗歌语言或温润,柔丽,或潇洒壮阔,或写景,或议论,或抒情,五湖四海,纵情自如,使这部长诗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
比如:《序曲》
横竖撇捺汉字
摸爬滚打汉子
眼可望天
脚不离地
每个人走在
大地之上大道之上
都是云的根须 太阳打铁
月亮煮酒
苍天之下你我他它
都能用脚跟结出一个地球
短短的小诗,却从细小的角度,勾勒出天与地的一个大世界,大框架。“横竖撇捺汉字/摸爬滚打汉子/眼可望天/脚不离地“”从汉字到汉子,从人到文,从天到地,诗人便精妙地构建坊人文精神,地理空间和精神空间,这个空间却极为开阔而大气。“每个人走在/大地之上大道之上/都是云的根须”,在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它又显得具体而生动。“云的根须”“ 太阳打铁”“月亮煮酒”这些词汇,也可充分展示诗人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使序曲在空阔的视野之下,有了具体可感的诗歌形象。这同样是诗人的精到之笔。 诗人在具体的抒写中,有种天马横空,信手拈来的自如感。或长或短的诗句,或胖或瘦的描写,时而让你舒心一笑,时而让你拍手称奇,从古代到现代,从人文到地理,从情感到理性,诗人仿佛调动全身心的感沉去抒写,同时也显示出诗人丰厚的学识底蕴,和强大的构建能力。 如《拜泉》
要活得像深山里的一股小小清泉
让解渴的人来
拜着喝
短短的三行小诗,却让人从这个地名,读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哲理。小诗有如一股小小清泉,缓缓渗入读者心里,“拜着喝”却让人深深感受到作者一种谦恭而宁静的人生态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海原》却写得壮阔雄传,豪壮威猛,诗人仿佛是一位能征善饮的大将军,纵横驰骋,有一种独霸海疆气魄,以人强大的冲击力。无论是“狂歌劲舞的炊烟”,还是“踏波逐浪的斑马”,亦或是醉醺醺的台风”以及“血书的珊瑚”,我们都能从血溅沙场的描述中,感受到诗人生猛壮阔的威慑力与架控能力。
海原!我海量的原野在行汽笛的酒令——
我帆影模拟一缕狂歌劲舞的炊烟,炊烟不醒;
我浪花暗喻一道豪言壮语的山岭,山岭无眠;
我礁石象征一顶牧童遥指的帐篷,帐篷连营;
我岛屿夸张一匹踏波逐浪的班马,班马长鸣!
你醉醺醺的台风,翻出我海原的能征善饮——
翻出我血书的珊瑚或曰苦水中升起的旗;
翻出我迷航的沉船或曰指南的标签;
翻出我潜伏的大陆架或曰长江的后浪;
翻出生猛的齿呀刺呀,你遍体鳞伤
哪敢再赴我的酒宴!
-------《海原》
而这首《作为石头的贺兰石》却写出了诗人对石头独特的诠释,他认为“石头也是土地的一部分”“土地,是因为既能够生长大树、阳光/又可以生长小草、风雪/人们才如此地舍得为它/付出汗水和怀念”从诗人理性的诠释中,我们可鲜明地感受到诗人的土地意识和土地情怀。诗人在后面部份,笔锋一转,又写到人身上来。写到丈夫与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写出他称道的“柔石”精神,这又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独特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作为石头的贺兰石
作为石头的贺兰石
兼有石头之外的好多种气质
这就不能不让人高兴、热爱 石头也是土地的一部分
一部分最顽强最力量的勇士
或者一部分最冷漠、最固执的
故作深沉者之类
它们不一定懂得
土地,是因为既能够生长大树、阳光
又可以生长小草、风雪
人们才如此地舍得为它
付出汗水和怀念 而贺兰石质细且色柔
让我们粗硬的预感里
浮出一些柔嫩的远山、黄昏、传说
以及叶脉、雨声、鸟鸣
让我们中的小市民觉得
丈夫身上能找出与妻子相似的优点
比如能炒菜、织毛衣、洗尿布、流眼泪
那便再好不过了
而妻子能向丈夫学习打狗、吃肥肉
学习骂天、摔饭碗、搬煤气罐
亦同样可喜可贺
它同时更让我们中的智者
大学生、诗人、学者们
看到了
一种能够存在的 水火相融的奇迹 于是有人把它摆上案头、展厅
有人用它刻自己的名字和名言 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们
还需靠眼镜、望远镜、显微镜
才能认识这种
不硬充男子汉
不极左也不极右的
柔石
柔石的初级阶段
在这部长诗中,还有一些机趣好玩的诗,它显示出诗人不受束缚的生命观,性别观。读来让人感觉特别好玩。如《合阳》
为什么要合阳呢
有时候我想
把一缕阳光分成无数缕阳光
那该多好
马萧萧要能分成无数个马萧萧
那该多好
让我一三五是男性的马萧萧
二四六是女性的马萧萧
星期日是什么都不是的
马萧萧
那该多好
诗人以提问开头,缓缓道出自己由这个地名引起的奇思妙想。“有时候我想/把一缕阳光分成无数缕阳光/那该多好”“马萧萧要能分成无数个马萧萧/那该多好”。诗人由合阳,反方向思考,把一缕阳光分成无数缕阳光,那该多好/进而联想到自己,“把一个马萧萧要能分成无数个马萧萧/那该多好”从这里可看出诗人奇特而好玩的天性。更让人惊叹的是,诗人继续发挥想象:“让我一三五是男性的马萧萧/二四六是女性的马萧萧/”“星期日是什么都不是的/马萧萧/那该多好”,对性别的好奇,对生命的好奇,使诗人自然而然地产生如此的奇思妙想,读来倍觉生动机趣,而暗藏生命意识。 在《中国地名长诗手记》之二的博文中,我发现了诗人描写湖南老家的多首诗歌,可见诗人故乡情结同样深厚。在这首“遥想我湖南老家的贞节牌坊”诗人用平实自然的描述,让我们展示了从旧社会到新时期社会的变革,思想的革新。在旧社会,“贞节牌坊”是对妇女的一种道德约束,也是一种人性的压抑。经过社会的变革,如今天婚嫁自由,女人们也彻底从贞节牌坊的不合理道德约束中解放出来,贞节牌坊仅仅作为一种历史文物被保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却是“被一栋新盖的豪宅/挡住”,富足而自由的新生活,让妇女们彻底解放出来,新时期所维护的人性美也自然呈现出来。诗人看似写得随意,却是在特定场景中经心安排,只构建描述的现象,不作任何理性评述,突出的对比物,却鲜明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也可读出诗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男性,对女性权力的极大尊重。 在左前方的视野里
有一座
我当时怎么也看不懂的
贞节牌坊
距流水很近
距我的童年二三百米
那时候只觉得它
有些别样
有些神秘
前几天回家时
我才猛地发现这一处县级文物
不是被大雪
而是被一栋新盖的豪宅
挡住了,看不见
--《 遥想我湖南老家的贞节牌坊》
在阅读这部长诗的过程中,一首抢眼的诗《此特急电报发往尼木、格尔木……》扑进我的视野。这首诗主要采用反复的形式,在反复中变化着,推进着诗意,排比手法几乎占用了全首诗,一句句的“要防虫,要防虫,要防虫”既有一种急速的紧迫感,同时也强调防虫的重要性。如此大面积的防虫特急电报,实际是也暗示人们,既要给树木防虫,也要给社会,给人们的精神防虫。在401首诗中,能抓出这首诗,其实不是我去发现他,而是这首诗自动跳动我眼帘的,这种极具强大视觉冲击力的诗行,首先在于他独特而大胆的外在表达形式。但诗人并不是简单排列现实,从题目到每一行诗句,诗人用超常的视野和耐心,一一列举了几十个地名,反复强调这些地方要防虫,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使我们更深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焦灼,和对健康的自然生态,健康的思想生态的渴望和向往。同时,这是整部诗中极为打动我的一首诗。 尼木、格尔木、聂拉木是木,要防虫
米林、田林、隆林、南木林是木,要防虫
赣榆是木,要防虫
仙桃是木,要防虫
桐柏是木,要防虫
苗栗是木,要防虫…… 杞县有木,要防虫;
桐城有木,要防虫;
柏乡有木,要防虫;
枣庄有木,要防虫;
桐庐有木,要防虫;
桃园有木,要防虫;
荆门有木,要防虫;
荔波有木,要防虫;
桦甸、林甸有木,要防虫;
柞水有木,要防虫;
松溪有木,要防虫;
栾川、桦川有木,要防虫;
荔浦、杨浦有木,要防虫;
榆中有木,要防虫;
桦南有木,要防虫;
林西、林口有木,要防虫;
松阳、桂阳有木,要防虫;
墨竹工卡有木,要防虫;
吉木萨尔、和林格尔有木,要防虫;
桑植、桑日有木,要防虫;
桂平有木,要防虫;
梓潼有木,要防虫;
木垒当然有木,要防虫…… 尤其是贵港、贵溪、贵池、贵南
差一点便有虫 要特别防虫
防懒虫防蛀虫防害虫 而蠡县、蚌埠、融安与枣强、宁强、武强
本已有虫
请除虫 除这
以中国的中
为主要成分的
虫 -----《此特急电报发往尼木、格尔木……》
对于这部长诗,许多名家都有精当的评述。诗于贵锋点评说,在他的这本部长诗中,有许多对“字”的吟咏。或者说,有许多“吟字诗”、“藏字诗”、“镶字诗”、“拆字诗”等。或借助于某个地名,或借助于某个“成语”。从“逃远”(桃源)到“桃醉“(陶醉),或借喻,或引发;庄重,严肃,诙谐,幽默;大小,轻重……通过“小小的字”完成了。 作家尔雅这样评述道,萧萧历时10年完成的辞典体汉字文化长诗《中国地名手记》,在他的新浪博客一贴出,便引起了广泛好评。在大多数读者看来,《中国地名手记》当属惊奇之作,但我却并不感到意外。以马萧萧的才气、灵气与士气,创作出这样一部独具一格的鸿篇巨制,实在是理所当然
作家练佩鸿说:他《中国地名手记》的字里行间便有了超乎寻常的灵性和韵致:简约爽气、意境幽远;厚重不失风雅,大气不乏玲珑;哲思与情趣同在,虔诚与骄狂并行…… 作家于燕青这样评述:诗人马萧萧历时10年写就长诗《中国地名手记》。立意新颖,振聋发聩,无疑是中国文坛盛事。。。。。。 从众多名家高度的赞誉与肯定,从我们缓缓步入,留恋忘返的诗歌文本,我们都深深感受到马萧萧诗人不可遮掩的诗歌才华和对诗歌如此长久而执着的追求。401首诗,401个闪闪发光的思想,401幅真切生动的画面,401首音韵各一的小调,足够我们细细咀嚼,慢慢品味。从整体看,它又是一幅缓缓展开的中国地名长卷,它蕴含的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将被更多的诗人、诗评家、作家、读者关注,它丰富而广阔的内在精神,将影响更多热爱文学、热爱诗歌而有幸走进它的人。
高洪波(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很高兴读到马萧萧历时10年完成的《中国地名手记》。这部别具一格的长诗,不但拥有很新奇的角度与构思,而且保留了作者的一惯诗风:出语尖新,意象峭拔。在此表示同行的祝贺!
马萧萧以中国地名的名义,在中国地图上奔驰。他是自觉的:“看太阳、鄱阳湖、洞庭湖这几枚天生的砣/挂上了长江之秤/看刘家峡、小浪底这些个特制的砣/挂上了黄河之秤/称着大海,称着你我的骨肉灵魂”;他也是自醒的:“万山皆马山/马山皆如卧马、立马、奔马/而属于男人的五湖四海/总拽着河流的缰绳/不敢怠慢”;他还是自然的:“她们浓妆艳抹老问我/先生您喝什么茶/而我老回答/来杯白开水吧”;他更是自信的:“在生活一再开给我的发票上/我坚韧的指甲已完全能够/把中奖的密码刮出来”。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马萧萧似乎兼有守卫者、行走者、拓荒者的多重身份。正是马萧萧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厚情结,催生且结晶了他余味悠长的歌吟;正是马萧萧对地理文化与汉字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得这部辞典体长诗独放异彩。
遥想二十多年前,我曾点评过湖南隆回二中这位初出茅庐便出手不凡的少年诗人的作品,之后他未因“早慧”而“早衰”,在大西北军旅日臻一日地走向了成熟。甚慰!
大兵(首届中国十佳军旅诗人): 异美的地理中国 ——读马萧萧长诗《中国地名手记》
历史的沉寂中,一位智者的目光扫过尘封的记忆,每一个读者都将跟随着智者的笔触,领略着那些让我们为之兴叹的山山水水、城市乡村、人人事事。
在《中国地名手记》(九州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里,诗人马萧萧以虔诚、谦卑的笔触,书写了中国地理,字里行间、眉头心上,有一种超越个人经验之上的余韵:我看到的那是千年的文化中国,其内在的安详和润泽,让人觉得岁月悠久、山河恒久。
马萧萧的笔墨直接深入中国的核心,他剖开了厚重的地表,还原或者开掘了一个异美的地理中国。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普通的一处处地理坐标,还有穿越在历史瞬间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内心:理想、野心、勤勉、倦怠,以及与之相关的形形色色的精神世界。
——它是一部历史,一个文化图谱:以中国地理为坐标、以诗歌形式为媒介的社会变革史。
迄今为之,尚未有人以现代诗歌的方式向读者提供一种关于历史地理的诗记。我不知道,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契机,让马萧萧想到要做这样一件大事,一件还没有一个诗人做过的大事:将中国的地理用诗歌呈现出来。
我之所以要说这事“大”,是因为在当代文学史上,相比较于其他文学样式,诗歌对历史记录与叙述的参与一直处在弱势和边缘的位置,远不及小说、散文、戏剧等来得投入。即使有那么几个诗人写过一些关乎地理的短简,也不过巨幅画卷上的几根线条或几团碎墨,终究可以忽略不计,自是成不了景观。而马萧萧的兀然着笔,却犹如给文学大墙挂上了一幅地理素描,那些栩栩如生的地理身形,一下子使得诗歌在历史与时代面前呈现出了举重若轻的风范。
从这一点来看,说《中国地名手记》是对诗歌记录历史与时代的重要补白,完全不为过。
当然,如果对《中国地名手记》的肯定仅仅停留在“用诗歌历数了一遍中国地名”这一独特行为上,那对马萧萧是不公平的。在我看来,它的价值,同样体现在作品本身的艺术含量。无论是诗歌语言,还是对所写域地的评价与对应史实的审视,他都把握、表达得极为客观。复述历史,尤其用文学手段来复述历史,有着很大的风险,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陷入“人云亦云”的境地。写作者如若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公平公正的精神操守,将很难突出“脸谱化”的重围。所幸,马萧萧拨开层层历史与时代烟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既忠诚于诗歌艺术、又忠实于历史事实的“诗歌地理”。
这是一次可贵的尝试。
尽管有了许多撰写中国地理的著作,但用诗歌这种语言文学中最简约的最艺术化的方式来表达,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它不仅仅是一次尝试,更是难度极高的艺术创作。无论是对历史的审慎评价,还是从人物、事件中摄取的经验教训,都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
以史为据。马萧萧在对地理、人物、事件的叙述,以及对经历、行为、表现和精神面貌的书写中,让我们沿着诗意探索的方向,进行了一次壮丽的历史与地理旅行。
“横竖撇捺汉字∕摸爬滚打汉子∕眼可望天∕脚不离地∕每个人走在∕大地之上大道之上∕都是云的根须∕太阳打铁∕月亮煮酒∕苍天之下你我找它∕都能用脚跟结出一个地球(《序曲》)”,在这样的时代,仍然有这样的书生,居于高高的楼宇,已经包裹在新时代各种名词术语中,但在天性里,他和古老传统并未断了联系,这是一种近于血缘的联系、一种亲情般的眷念。马萧萧的这种审美取向,也是面对这个时代的一种保守和保留。我们眼前乱云飞渡,我们沉溺于表象而逐渐失却对本质的感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地名手记》告诉我们,在纷繁凌乱中寻求恒常不易的立足之地,是多么的可贵。热闹,终究不牢靠,不持久。
这种从容的态度至为难得。如今,我们都在拼命地、张牙舞爪地说着新话,写着新诗歌。我们就不能相信脚下有一块地方是亘古的。看着地面、看着身边的一切事物和景象被迅速推移着,看似欣欣向荣,然而,我们却往往头晕目眩。
需要说到的是,马萧萧在《中国地名手记》中,融入了典故、传奇、新闻、故事、蒙太奇等等手法,彰显了其诗歌语言的原始、本质。历史与时代的真实印痕,是没有水份的干货,具有语言化石的意味,构成了独特的汁味,是一种稀罕的诗歌汁味。
回溯马萧萧诗意的书写,重新打量那一处处“诗歌地理”。我们看到了:“大地如诗∕大地,制造了我黄皮肤里的黄金∕大地,制造了我黑眼睛里的乌金∕谁?在与一颗颗大地星辰相生相克的∕悬念里,把它们喊出了∕生的热汗、死的热泪、生死不离的热血∕谁?言诗采药去∕谁?要在大地之上,把∕自己的身子,与∕自己的影子∕大大地组合成一个对钩∕诗之毫厘∕妙之千里”。内蕴丰富高蹈,渐趋开阔,古典意趣生机盎然,纯粹美雅。《中国地名手记》已经超越了一般地理性存在境域,汉文化语境积淀深厚,在东方传统语码的架构中冲击着我们的理解视域。
《中国地名手记》,尽显于马萧萧笔底,一种被遮蔽的中国地理文化,千古恒色。历史、文化与地理风情的融合,闪现并唤醒了中国的异美。究其而言,诗人马萧萧的艺术探索为当代汉诗创造了另一个现象,构筑了既属于他个人独特的也属于时代历史的地理诗歌概念与美学价值理念:一个重返哲学与诗歌临界状态的文本,一份人类传统文化符号的情感传达。
郁葱(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选刊》主编) 少年早成的诗人马萧萧历十年之工写就的一部中国地理的长诗,文本较为独特。他用一个个地名将中华大地上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展示出来,浪漫与现实主义手法并举,诗情画意地串联起来,犹如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一幅雄奇壮美的画卷。他的视野开阔,思绪激荡,纵横捭阖,将地理、文化、诗歌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诗人用诗歌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硕大的中国地图。这部诗集波澜壮阔,连绵起伏,大气势,大手笔,而且细腻细微,展示了诗人的功力。
文立冰(甘肃诗人)
让易学在诗歌中发出神性的光芒 ——说说马萧萧的《中国地名手记》
说实话在刚收到马萧萧寄来的《中国地名手记》的时候,我只是匆匆浏览了几首便置放与案头。司马迁的《史记》我没读过,马萧萧的《中国地名手记》却欣喜的落在了我的手中。这是一部厚重的书,就像祖国的大好河山压的我喘不过起来,只有放松心情的时候才可以静读。
现在是十一月了,大雪封野之际最适宜读诗。重新将《中国地名手记》打开,我的心便游历在祖国庞大的疆域和马萧萧神奇文字的美妙景区,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有多少村落,有多少河流,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刻进脑海。对于马萧萧的诗歌不需要我多言,我也没有资格评定,即使是这样谁也没有权利剥夺我对它的喜爱。下面让马萧萧的诗歌自个儿站起来说话:
本人免贵姓马
叫马萧萧
萧是甘肃的肃
加个草字头
13岁在湖南老家
取这个名字的时候
绝没有想到自己与甘肃的缘分
竟有如此深厚
一匹马
注定要到甘肃吃草
注定要在甘肃
奔奔跑跑
饮黄河
站着睡觉
注定了来生要化作一棵草
把甘肃回报
——《甘肃的草》
河南河北的河字里
有一个
可
可牛了
“老子是河南人”
老子
确实是河南人
庄子,也是河南人
甚至黄帝
也是河南人
甚至皇帝
也敢刺——
河北人荆轲的轲字里
也恰恰有一个
可
——《河南,河北》
两首诗均为拆字诗,却拆出了不同的意境。是命理?是巧合?抑或是玄学?
1
一个汶字,三点水
一个川字,三炷香
一个地域:地狱?
一个天府:天堂?
阴阳两界
只隔着一页比钞票还薄的
纸张
2
曾经——
一个字:憾
憾自己没在四川
办出生证
两个字:遗憾
遗憾自己没在四川
办工作证
三个字:太遗憾
太遗憾自己没在四川
办结婚证
这个笔画最少的省
弥勒佛最大的省
景色最美的省
茶馆最多的省
麻将最火的省
妹子最辣的省
厨师最普遍的省
诗人最唐宋的省
张口龟儿子闭口格老子的省
跑马溜溜的省
无坝引水的省
铁树年年开花的省
大熊猫灭不绝的省
恐龙化为石的省
卫星往天上添的省
三星堆堆起来的省
诞生过半人半神格萨尔王的省
曾几何时作为国家避难所的省啊
3
茅屋昔为秋风所破
广厦今因谁人而摇、而裂、而碎?
大地里有一道“私心劣肺”的闪电
张牙舞爪,舞出了
汶川、北川、青川……
川流不息的三点水——
血水
泪水
汗水
4
“我们都是汶川人!”
在家里你一不小心滑倒了
相当于祖国某地降落了一起空难
出游时你小心翼翼,但还是碰了一下头
像是一辆大卡车被撞于祖国一个
无人把守的铁路道口
上班时你太不小心划破了
小拇指,划出了血
那肯定象征着祖国的又一起
瓦斯爆炸或井喷
这是你我的祖国你我的大地
地大,而物不博
人杰,而地不灵
地震频发
台风时有
洪水防不胜防
沙尘暴如期而至
风水学书籍一版再版
左青龙右白虎
前朱雀后玄武
成了千家万户争养的宠物
爱国者,爱锅也
如果你掉一根头发
能使祖国少塌一座桥
如果你补一只鞋
能让祖国少沉一艘船
如果你少洗一次脸
能免祖国某市一连四十几日的干旱
如果你多挣一口气
能气死祖国某乡死灰复燃的血吸虫
——你死了,死在大地里
也是被大地吞服的一粒中药?
5
汶川,在
问
——《汶川人好好活着》
诗人与周易很难让人联系到一起,马萧萧便是这样一个逆反其道之人,让易学在诗歌中发出了神性的光芒。马萧萧把华夏五千年的汉语言当成了魔方,在掌中随意一把玩,就组成了一首诗,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审美情趣。这就是诗外功夫,这就是诗歌技巧之外的学问,这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戎马风骨。
(以时间先后为序)
===《语文报》----八0年代的文化高地。一代中学生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