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孟非四十岁生日推出首部个人自传《随遇而安》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2:39:12 | 只看该作者
七、《冰心自传》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版
冰心,现代知名作家。“五四”运动后开始写作,抗战期间,用笔名“男士”写作《关于女人》,讲述14个女性的故事,引起广泛关注。她于1979年开始动笔撰写自传,但文字比较简略,且仅写到执燕京大学为止。本书编者钱理群、谢茂松为此从传主文章中选取材料,重新组织成书,分为“自传”、“我的故乡”、“我的童年”、“北京的生活”、“在美留学的三年”、“回国后”、“在大后方”、“北京—东京”、“归来以后”九个单元,以1949年10月为界,前甚详而后极略。
八、《丁玲自传》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版
丁玲,现代知名作家。其一生富于传奇色彩。早期追求个性解放,后来走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其文学创作也由最初的单纯抒写个人苦闷逐步转向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本自传编述了其曲折人生的坎坷历程。
九、《王映霞自传》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版;黄山书社2008年3月版
王映霞本姓金,小名金锁,1905年生于杭州。1923年考入浙江女子师范学校。1928年在郁达夫苦苦追求下成婚。十二年后离异。江苏文艺版与黄山版主要依据的都是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王映霞自传》1990年10月初版本,黄山版卷首有数帧王、郁老照片和郁氏手迹,以及胡键中序和王映霞前言,卷末附录王氏《我与陆小曼》、《我与女作家陆晶清》两文,以及刘心皇《〈王映霞自传〉读后》一文,为江苏文艺版所无,而江苏文艺版《台湾之行》、《黄昏独语不惆怅》两节内容,则为黄山版所无。
十、陈学昭回忆录《天涯归客》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版
陈学昭,中国现代知名作家。1906年4月17日出生于浙江海宁县城盐官镇一个教育之家。1991年10月18日在杭州逝世,终年85岁。1924年在《时报》新年增刊上发表首篇文章《我所希望的新妇女》呼唤“恢复妇女固有的人格”。《天涯归客》是其文学回忆录的首部,还有《浮沉杂忆》(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和《如水年华》(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
十一、吴似鸿回忆录《浪迹文坛艺海间》
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5月版
吴似鸿,中国现代知名作家。1907年3月28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州山(今柯桥镇)。1928年考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进修西洋画,后又加入“南国社”。她一面演戏,一面学画,一面在《新女性》上开始发表作品。1930年1月,经田汉介绍结识著名作家蒋光慈,两周后便开始同居生活……本书从作者出生“又是一个囡”,写到自己73岁时获得政治资格上的“平反”,重又回到文艺界为止,凡九十一题。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2:39:41 | 只看该作者
十二、谢怀丹《岁月屐痕》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版
谢怀丹原名裘东莞,又名谢忆仁、谢芳,笔名“秋娟”。本书副标题为“一个莫斯科中山大学女生的回忆”,从1920年春在济南萌发“爱国心”之后投身“五卅”革命风暴写起,到1949年8月17日福州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为止,凡十三题。
十三、《萧红自传》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萧红,现代知名作家。1911年6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逝世于1942年1月22日。她八岁时母亲病逝,其父对她冷漠无情,促使她最终走上背叛家庭之路。曾获得过“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之誉,但却是“民国四大才女”(石评梅、庐隐、陆小曼或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本书内容涉及其在家庭中的早年生活、求学经历,结识萧军之后走上文学之路,东京和北平的生活、与鲁迅的交往、有关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经历等。
十四、杨绛回忆录《我们仨》
三联书店2008年5月版
杨绛,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知名作家、翻译家。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江苏无锡。本书中的“仨”除作者外,还有夫君钱锺书和女儿钱瑗。在人生的伴侣钱锺书去世四年后,她决心“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用深情之墨来记录她所思念的失散亲人,记录他们这个家庭六十三年间的风风雨雨。本书保持了作者一贯的简净风格,在温婉的文字中,蕴藉着深厚的情愫;借助日常生活的枝节记叙,处处洋溢出浓郁的人情味,以及读书人之家所特有的书卷气。本书可与《听杨绛谈往事》(吴学昭著,三联书店2008年10月版)参读。
十五、黄哲渊回忆录《离乱十年》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5月版
黄哲渊,文教界知识女性。本书从“一个不平常的寒假”、“认识了他”开篇,一直写到“我们的儿女”、“如是我想”,凡十六个单元。全书以饱蘸情感的文笔,记录了1937年大学毕业后,自武昌流亡始,颠沛于香港、上海、北平、重庆、青岛的流离生活。作者情感细腻,以对战乱年代“患难知朋友,乱离识爱情”的特殊感触贯穿全书,其深沉令读者深受感染。
十六、刘德伟回忆录《一粒珍珠的故事》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刘德伟1912年出生于武汉一个清贫俭朴的政府官员家庭,17岁时受洗成为基督教徒,依靠武汉圣公会的贫寒大学生助学金贷款,才完成了1931年开始的在燕京大学的英国文学学业。书中详尽地回忆了自己的童、少年时代,以及出国与归国、在上海从事社会救济工作和乃后的坎坷人生经历,文笔流畅朴素,故事真实感人。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2:40:15 | 只看该作者
十七、范小梵回忆录《风雨流亡路》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2月版
范小梵,文教界知识女性。1918年出生,原籍安徽桐城。本书副标题为“一个知识女性的抗战经历”。作品自叙考入北平第一女子中学读高中期间,与东北流亡学生朱锡侯自由恋爱,私奔成婚。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回到其丈夫的浙江绍兴老家,随后朱锡侯赴法留学,遂两地分离并失去联系长达八年。为躲避战乱,年仅19岁的范小梵不得不开始万里流亡,在饥寒交迫中求生计,并坚守着爱情……为了让她身在海外的丈夫回国之后,“让他知道我是怎么生活、怎么走过来的”而坚持写作日记。其夫妇的感情故事,已是不可复制的“恋爱童话”。
十八、高诵芬回忆录《山居杂忆》
南海出版社1999年5月版
高诵芬,1918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世代书香之家。自幼在家塾延师授读。18岁时,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于同邑徐定戡。从此相夫教子,克尽妇道职守。1994年1月,双双定居于澳洲,2005年去世。由于作者生活在大半个世纪之前,又居住在相当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所以她笔下所写平常事,对于现代读者来说,也就显得不那么寻常了……其中从“抗战逃难”到“文革抄家”等,无不扬清激浊,曲尽其致,从而成为杭州乃至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
十九、林海音回忆录《城南旧影》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
林海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一个中国侨民的书香之家,祖籍台湾苗栗。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1921年随父母回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平,并在城南定居。其带有自传色彩的成名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此。本书是傅光明、童仁的编辑作品。分为“家世述往”、“城南旧事”、“台湾岁月”、“作客美国”、“故地重游”和“创作杂述”。可与传主女儿夏祖丽所著《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同读。
二十、罗兰自传“岁月沉沙三部曲”:《蓟运河畔-苍茫云海-风雨归舟》
海天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联合出版
罗兰,当代台湾著名作家。本名靳佩芬,1919年出生于河北宁河县芦台镇一个书香之家。从1990年9月开始,从回忆自己家世历程的《蓟运河畔》(51题)开篇之作《大宅巡礼》起笔,以《苍茫云海》(37题)回顾自己29岁时独自飘零到达台湾的奋斗心路,以《风雨归舟》(36题)记述自己回大陆结缘,并寻觅失落故乡的情怀。本书问世后,荣获台湾第21届文艺奖。
二十一、苑茵回忆录《往事重温:叶君健和苑茵的人生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苑茵,当代知名作家,当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叶君健的遗孀。抗战期间,作为东北流亡学生的她,在迁校于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嫁给高大倜傥的年轻教授叶君健。本书的如实记录不仅展示了一个中国现代女性的个人身世和遭际,也折射一个时代的坎坷脚步,风风雨雨五十六年,其间饱含着众多的历史教益和人生启示。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2:40:47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二、李茵回忆录《永州旧事》
东方出版社2005年1月版
李茵,1923年出生于湖南永州,当代知名作家残雪和学者邓晓芒的母亲。她没有上过一天学,但靠自学学会了阅读。70岁起开始用笔墨写作乡土生活的回忆性散文。当《永州旧事》结集出版时,她已是82岁。永州的旧城、八庙、年节、亲戚、街坊们,旧民俗、旧人物、旧性情,构成了一幅幅鲜活的上世纪30年代湖南小城的生动风俗画。邓晓芒序称:“我母亲……能够用自己活泼的眼光写自己直接感受到的东西,并能以自己一生所积淀下来的定力,来如此恰如其分地表达那些微妙的感情。这是母亲的幸运。”
二十三、柳溪回忆录《我的人生苦旅》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4月版
柳溪,当代知名作家,河北献县人,1924年5月24日出生于天津。她虽然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身世却极为不幸。她降生时,新婚才年余的母亲就因胎衣不下而撒手人寰,她从此被家人视作“灾星”,饱受侮辱、虐待、冻寒和饥饿,直到一位姓张的教师主动指点她可与同父异母的妹妹同学共读,因之顺利考入河北保定女子师范学校附设初中部,随后开始尝试文学创作。本书初版原名《我的人生苦旅》,2004年11月重印时更名为《往事如烟》。
二十四、《陈香梅自传》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
陈香梅,当代知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25年生于北京,早年毕业于香港岭南大学。从既漂亮又个性独立的名媛,到战地记者、将军夫人,人生颇有作为。先后荣获美国多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出版中英文著作50多部。本书从“忆儿时”、“我是家中最不听话的孩子”开篇,逐次记叙了家世来历、师长教诲和个人成长经过,尤其生动地记述了与美国“飞虎将军”陈纳德间不平凡的婚恋故事,及其在美国白人世界里独自“开创一片天”的悲欢故事。书中内容还涉及到她与美国有关各届总统和白宫要人的社会交谊,以及美国各个时代的内政外交、社情民风,及其个人为促进中美关系好转、加快台海两岸统一进程中所曾作的努力。
二十五、聂华苓回忆录《三生影像》
三联书店2008年6月版
聂华苓,旅美著名女作家。1925年出生于湖北汉口。当她母亲对这位长女自述完20岁嫁到聂家的身世遭遇之后,是短暂沉默之后的一声叹息:“唉,想起来,做女人真没意思。”可作者却在“没意思”中将自己的女性人生过得有了意思乃至意义非凡:“我是一棵树,根在中国大陆,干在中国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这是她对自己命运的形象概括,也是印在本书扉页之上的短语题记。书中三部:“故园”(1925—1949)、“绿岛小夜曲”(1949—1964)、“红楼情事”(1964—1991年),铺叙了她那曲折生动的人生三部曲。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2:41:23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六、董冰回忆录《老家旧事:李凖夫人自述》
学林出版社2005年9月版
董冰,1928年3月出生于河南洛阳孟津县南麻屯镇董家村邙山岭上的农家。由父母做主,许配给邻村一个大家族的长孙,即后来成为中国知名作家的李凖。全书凡20章。从贫家女到地主家孙媳妇,再到作家夫人和六个孩子的母亲,其一生起伏跌宕,在平凡中寓有不寻常。其细密的纪实文字,足以把读者带到旧中国农村的真切世界里。舒乙在序言中说,该书最大价值在于她不动声色地为中国妇女的命运塑造了一个“苦的典型”,因为“世世代代,多少亿,多少辈中国妇女全是董冰式的,只是没有详细描述过……”
二十七、张珑回忆录《水流云在》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8月版
张珑,著名出版家张元济之孙女,原籍浙江海盐,1929年出生于上海。1947年毕业于上海中西女子学校,1951年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毕业后,执教于北大西语系,其后人生多故,多历坎坷。1994年退休。她在书中怀着感恩之心,回忆祖父对她的教诲和祝福,在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时,对当时社会、时政、人际、风俗、建筑、家饰、生活习惯等等,都能够以个人视角,点点滴滴地写得细致入微,极具史料价值。
二十八、乐黛云回忆录《四院·沙滩·未名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乐黛云,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年出生于贵阳。本书从她1948年进入北大求学写起,在六十年风雨历程中,这位曾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四青年节”被组织委以跑上天安门城楼向刘少奇献花的青年骄子,竟在政治的翻覆中被划为“极右派”,先后做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最后终于又得以回返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作品还写到了马寅初、季羡林、废名、王瑶、杨周翰、李赋宁等学人名师等,以及若干令人扼腕叹息的北大悲剧人物。
二十九、於梨华自传《人在旅途》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
於梨华,浙江镇海大河南村人。1931年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之家。少年时代,随父母迁居福建南平、四川成都等地,抗战中随家人流落到桂林和柳州,在流浪中“拥有了一双锐利的眼睛,能观察、分析和辨别被世俗装饰起来的真伪了”。这对于她后来成为作家有着重要作用。1962年携三个幼小子女及第一个长篇小说稿《梦回青河》回台湾探亲,次年出版后一举成名。这是其追寻记忆中少年时代宁波家乡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旨在揭露封建旧式家庭对于女子的迫害,从此在中文文坛创作甚丰。本书系“海外暨港台作家自传”丛书之一。
三十、方蕤回忆录《凡生琐记:我与先生王蒙》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方蕤,本名崔瑞芳,1933年出生于北京,1950年在北京女子二中读书期间的寒假中,被借调到“三反五反”运动办公室做文书助理,报到当天即与时年十八岁的作家王蒙结识。本书记录了作者与王蒙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时代风云的生活细节。她说,“我们不会忘记最初的相识,它决定了我们的一生,并用这一生证明:人需要爱,没有爱的人生是沙漠里的人生,是难以忍受的”,“我和王蒙风里来,雨里去,云里飞,地上走,50多年来始终在一起,彼此不曾分开”,并表示自己喜欢这些无声无息不起眼的“芝麻”和“石子”,因为正是它们构成了“我生命的全部”和“真实的人生”。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9:12:41 | 只看该作者
孟非:每一段经历都将存入人生储蓄罐 2011年11月21日  作者:白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从文科偏科生,到高考落榜生,到工人,到电视台临时工,到著名主持人
孟非:每一段经历都将存入人生储蓄罐
  CFP供图
  20年前他没考上大学,中学时多有挂科,被老师“请”出课堂全校通报批评他,处分通告就贴在校门口他去当工人,受工伤差点夹断手指他去电视台,从打杂的临时工干起。
  如今,他是“红遍大江南北”的名主持人:当年中央电视台想要他,他没去他能在直播新闻时严肃怒骂,也能在T型舞台上诙谐谈笑他主持的节目在全国同时段收视率居首,能让资深财经评论员“废寝忘食”。
  所以你难免会看到并相信这样的话:“众人瞩目的孟非传奇背后,有一个坚强的人不断超越自我的打拼故事!”“心有大梦想,不怕起点低。孟非从最卑微处一步步前行。”
  但孟非从没把自己当成苦情励志的偶像,认为自己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我当年真不知道什么是低谷,也不觉得今天是辉煌。”孟非说,自己心里响着一句话,不是哲学家、思想家、伟人说过的任何话,而是他内心时时告诉自己:“都会过去的。”“无论你的人生有多么落魄、多么黑暗的时候,咬咬牙真的很快会过去。你人生再辉煌、再明媚、再风光,想一想也会过去的。”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9:13:18 | 只看该作者

  除了学习不好,其他什么都好
  今年40岁的孟非出了本书,写40篇文章谈个人经历,6年的中学时光只有1篇。
  因为天性与当时的教育环境相悖,在别人看来纯真、美好,充满梦想的中学时代,是孟非“人生中最黑暗的阶段”。
  只要不是写汉字的科目,孟非的成绩都不行。每科试卷有12页,数学成绩最好的同学最快也要一个多小时做完,孟非不会做,就用20分钟把会做的题目做完,交卷,然后就发呆。有时卷子发下来时,他问旁边的同学:“这是化学还是物理?”
  高二的化学老师是个老太太,有一次鼓励同学们“不懂就问,不要不好意思”。孟非壮着胆子提问:“老师,为什么有环丙烷、环丁烷,没有环甲烷、环乙烷呢?”
  问题一出口,全班哄堂大笑,老师震怒:“不要拿这些愚蠢的问题来耽误全班同学的时间。”此后,孟非彻底沉默了,再也不问任何问题。“老师讲她的,我在下面孜孜不倦地看《围城》,不时发出大笑,然后被老师请出教室。”
  理科成绩一塌糊涂的孟非,文科成绩名列前茅。每个学科考试后学校都会弄个“红白榜”,前10名上红榜,最后10名上白榜。红榜白榜上基本都有他,上榜率挺高。初三时孟非参加南京市作文比赛,得了记叙文类唯一的一等奖,校门口的喜报上,他的名字居榜首。没过几天,孟非“又不知道干了什么坏事儿被全校通报批评”,处分通告就贴在喜报旁边。
  和他同在一所中学读书的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当年个性十足的孟非在校园里是个公认的“人物”,“很轰动,长得又帅,很多姑娘喜欢他。”
  对此,孟非一口否认,“没有的事”。
  老爸教训他:“学习好比什么好都强,而你是除了学习不好,其他什么都好,有啥用啊!”
  “他说得没错。”孟非说,学校开运动会,他短跑总得名次办艺术节,他一向是主持人就连出黑板报也是他的事情。“总而言之,凡是无关学习的事,多多少少都和我有点儿关系。只是一考试我就傻了。”
  伴随着其他的人生小插曲,这个偏科严重,惟文科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就这样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9:13:49 | 只看该作者
清楚感受到自己的社会阶层  高考失败,孟非的人生错过大学,拐弯进了工厂。
  就在当工人的前一个晚上,他还在身为媒体人的父亲同事家过圣诞节。那个“白色平安夜”聚会充斥着文艺中青年,有人弹钢琴,有人表演节目,宾客们就着火腿沙拉喝着香槟。
  次日一早,他去一个电视节目报的印刷厂报到,上班第一天的工作就是擦洗保养机器。中学里的文科“风云人物”脱了外衣穿上工作服,撸起袖子,用蘸上机油的棉纱钻到机器肚子里擦洗。南京的冬天湿冷入骨,滴水成冰,北风从没有玻璃的窗口刮进厂房,把外面的雪一直刮到机器旁边。
  “我已经清楚地知道,社会把我归到另外一个阶层去了。”孟非说。
  当时工人们上“大夜班”:从周二晚上一直印到周四早上,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印一回报纸,孟非得在车间门口的台阶上看两回日出日落。
  工人们的情感朴素动人。因为机器不停,大家轮流吃饭,工友们总是让别人先吃。轮流睡觉时间短暂,但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再睡两分钟”。因为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多睡两分钟,别人就要少睡两分钟。
  印厂车间噪音巨大,就是面对面也得扯着嗓子喊。10平方米不到的宿舍既住人也堆着印刷辅料。天冷时有人把臭烘烘的鞋垫放在廉价的电热器上烤,旁边就有人抽烟、吃饭。
  “在印厂那段生活最重要的收获是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阶级意识。我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了,在这个社会我属于哪个阶层。”孟非说。
  他一直没有忘记和忽视这种感受。20年后的孟非主持一档“光鲜”的节目,舞台上充斥着俊男靓女,也很难绕过钱财名利,但他还是珍视来参加节目的外来务工人员身上的价值观,“他们有明确、务实的理想,不会张口就说希望公司几年上市、环游世界这种话。年轻人要有奋斗的目标,不过绝对不能眼高手低。”
  孟非的工人奋斗期不到一年——他出事了。
  那天是连续两晚夜班后的最后一道工序:擦洗印刷机。孟非抓棉纱的左手和机器没有配合好,被拖进了两个滚筒之间。被同事解救下来之后,这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举着喷血的手指,躺在医院抢救室门口走廊的地上。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9:14:16 | 只看该作者
真实的人生不能重演,但永远可以向前  好莱坞大戏里,主角总是在最后遇到一个难得的机遇并一飞冲天,但孟非的故事不是这样。
  工伤后,他去江苏电视台干起了临时工,比如接电话,给摄像机电池充电,扛背包机、三脚架之类的杂活儿。此后他慢慢学会独立做片子,拍一些小专题和新闻,并得过省级好新闻奖,“当时看来是巨大的荣誉”。
  再后来,有纪录片摄制组到台里找摄像。老摄像们有的因为台里有栏目走不开,有的嫌时间太长,又在新疆拍摄,嫌苦不愿意,孟非去了。一次,国家体育总局投拍一部中国奥运军团备战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大型纪录片,一直在台里体育组干临时工的孟非也去了。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红军曾与孟非共事。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当年的纪录片主要以解说词串联,孟非撰写的解说词配上音乐,效果极为震撼。用孟非的话来说,那部《奔向亚特兰大》“我和我的同事,包括绝大多数时候都麻木不仁的审片领导都看得相当激动。事实上,那段片子无论什么时候看,我都会激动得起一身鸡皮疙瘩。”
  孟非的业务能力得到认可,从临时工转正成为记者,成绩斐然。另一方面,他的魅力也被身边人感知。
  “如果穿越到当时的江苏台,推开一个办公室的门,看一小堆人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哈喇子直流地听着一个人白话,那个人一定是孟非。”张红军说。
  在镁光灯下,成功和顺遂总是看得见的。孟非先后成为最受欢迎的新闻主播,直播一档60分钟的新闻栏目,后来又去选秀类、娱乐类,直到现在红遍全国的为青年男女相亲的生活服务类栏目,他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屏幕上。去年他主持的节目“非诚勿扰”在全国同时段收视率居首,与他本不相识的媒体人胡紫薇撰文称,她熟识的一个全国发行的财经周报总编辑,从未在非财经证券领域展现过一点点兴趣的人,看这个节目直至“废寝忘食”。
  有媒体把他过去的经历与今日的境遇对比,描述出精彩的“苦情励志”偶像形象,这让他感觉“相当难堪”。最后干脆写一本书,“老老实实地告诉读者,寡淡如我”。
  每个人的每一段经历都不会浪费,那些过去的一切都将存入人生经验的储蓄罐里,并不时地展现出来。
  在看似“辉煌”和“明媚”的现在,你仍然能从孟非身上辨认出这些经历:
  他还是那个当年靠兴趣读书的中学生。中学里学过的很多古文他到现在还能全文背诵,连教材里的插图、插图注解也全都记得。有时直播节目中嘉宾引经据典,出了错误他会当时顺口更正,举重若轻。
  他还是工人们的朋友。在电视台直播民生新闻时,孟非也有“卡壳”的时候:为不公的现实愤怒或痛批制度的傲慢时,为社会上最普通的人们说话时,他会张几下嘴,几秒钟内恨不得拍桌子,然后才能说出那句有分量的话。印刷厂的工友孩子结婚,他说自己无论如何要去。
  他还是那个较真的人,而不是完美的偶像:读报栏目很多主持人会让后方的编导选择新闻并撰写评论,再“充满现场感”地朗读。但孟非一直坚持自己选新闻,自己评,哪怕出错。
  因为真实的人生,总是充满错误、坎坷、困难,尽管不能重演,但永远可以向前。(本报记者 白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7 10:24 , Processed in 0.06617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