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节令与孝文化资讯辑编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48:39 | 只看该作者
节日的意义及其内在精神
朱人求:节日作为各个民族在特定季节中举行的盛大纪念和欢庆活动,是人们调节自身生活内容和节奏的一种具有综合性、群体性和阶段性的典型生活模式。节日的意义深远,它能从多方面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
陈道远:节日有三种类型:宗教的、民俗的、政治的。对于宗教节日来说,节日具有人文关怀的意义;对于民俗节日来说,节日具有英雄崇拜的意谓;政治节日则体现国家强制力的喜好,国家强制力要保护谁,不保护谁。从节日的类型与其相对应的意义来看,节日都有着纯粹、单一的指向,它有着自身明确的标志,节日的内涵是不可增减的。过节的方式关系到实际人、物环境的变化,过节正是用实际的、具体的人和物来弘扬节日的意义、渲染节日的气氛。现在的某些节日,唱主角的不是节日意义,而是经济活动,这就颠倒了节日的主客内涵。
黄宁莺:宗教的节日是对已经消失的人物与事件的温习,人们通过温习获得自己的生活意义。在宗教节日中,人们的精神通过宗教仪式获得一种生命体验,获得生活的精神空间。民俗节日使过节每一个细节都成为英雄主义的体现。人们在节日里沉浸于幸福中,分享着英雄的情怀,分享着英雄情怀所带来的快乐,每一处活动都有成为英雄的感觉。政治节日则体现国家的强制力。国家强制规定的节日,都体现国家所要保护或关怀的对象,如教师节,体现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心。
朱人求:节日的分类多种多样。就个体生命而言,生命的成长总伴随着节日的记忆。人的一生每个阶段有不同身份与角色,从小到大,经历了儿童节、青年节、父亲节或母亲节、老年(重阳)节,透过这些节日,可以唤醒人们感受自己的重要性,也表达社会对儿童的关怀、对青年的期许、对父母的感恩,以及对老人的敬重,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陈道远:从社会分工看,我们拥有记者节、五一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建军节(军人)、护士节、教师节等,各行各业的人都非常重要,都有属于自己的节日,这些节日说明了工作的神圣性,也告诉我们每个行业都是值得尊敬的。
黄宁莺:在时间的向度上,有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在空间向度上,有民族节日和世界节日(如联合国节日),或者说有“土节”和“洋节”,这也是节日最常见的两种划分方式。无论是何种节日,都给我们带来一种欢乐、祥和、热闹、喜庆、放松和休闲的气氛,节日是个性的表达和群体的狂欢,是对单调、紧张的日常生活的调节和反抗。
朱人求:在哲学的意义上,节日传递着生命时空的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正是我们生命时空体验的浓缩形式,它既是个体的体验,又是民族共同体的体验;它既是民族时间的体验,又是民族空间的体验。传统节庆带出的是一族人民的精神层次,它浓缩一个民族的精神,展示一个民族的追求,凸显一个民族的价值。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乃至消亡,实际上是其文化精神的失落。人们对节日的需求主要是精神和情感的需求,情感价值是节日里最主要的核心,这一点,中华民族表现得更为鲜明,更具特色。
黄宁莺:每一个节日都有着特有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节日的意义承载取决于它的文化内涵。例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高尚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插艾草,洒雄黄酒等又有着驱除蚊虫的作用。此外,嫦娥奔月的传说在每一个中秋节都被描绘得十分动人,中秋意味着丰收、团圆和天人和谐。牛郎织女浪漫的爱情故事更是点亮了每一个七夕的夜晚,它已演变为中国式的情人节。放炮竹吓走“年”的故事也是孩子们小时候过年时常听的故事之一。同样,西方的节日也有着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他们的重要节日往往与宗教有关,如复活节,圣诞节。
陈道远: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过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49:33 | 只看该作者
 一、日常生活场景里的情感人文关怀。毫不夸张的说,在山西崛起的诸多品牌里,双合成一直是引人注目的。尤是它的双合文化和其代表福喜文化,至今有它独特的品牌魅力。在今天全球化商业背景下极其不利于老字号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双合成却一年比一年壮大,在掌舵人赵光晋的带领下,把一个百年小店演变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品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双合成的文化内蕴一直成为其开拓市场走向世界的主要利器,也是现代企业管理者们议论关注的焦点。它的品牌文化内涵折射出的对古老文明的忧虑,传承其优秀文明精华,使其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中国是一个重情感懂礼仪的多民族大家庭。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固有的文化习俗,在日常生活细节里,总会发现这些习俗的闪光。比如坐月子,孩子满月,十二岁生日,六十七十做寿等日常隆重喜庆节日,以及时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更是人们来往迎送的一个情感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双合成从其创立至今,一直秉承双合成福,双合成喜,双合成缘,双合成功的理念,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情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其产品的特性,也可看出其它的日常性,民俗性。娘家类,感恩类,文化主题类,喜庆类,这些产品从不同方面经从以亲合力,如娘家汤元,很容易给人一种家的感觉。这些百姓日常生活里必不可少的食品,成了双合成企业的生存根本。但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种日常生活少不了的食品,也增加了企业生存的难度。但双合成硬是凭着百年优质的服务,精良的选料,人性化的做工方法,一百年来不懈怠,坚守自己的经营理念,成为太原人山西人中国人喜爱的吃食之一。创业艰难守业更难。而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现代商业浪潮下全球金融经济普通下滑不景气,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危机,全国大批老字号步入绝境。不得不关门歇业。但双合成却逆风飞扬,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这不能不叫人佩服,不能不叫人思索。
  当今食品业的竟争已趋白热化。每个食品企业都在追求自己品牌的文化特性,放大自己企业在消费群体中的信息号码,从而达到对品牌塑造的最大化。内陆山西的经济并不发达,应该说不适宜这样的文化行为和创造,但双合成却走出去,寻经求宝,在产品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在做着自己和消费者精神文化的沟通。并创造着另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双合成。它通过企业系列产品的开发和包装,借喜鹊、福喜、感恩等中国传统元素,创造出符合自身企业特色的双合文化,在加强自身的文化内涵和信息量的建设上,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给百年老字号双合成,以强劲的腾飞力量。为企业,为山西,乃至全国食品行业的品牌塑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二、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延续起到了挽留普及作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春节,元宵节。这些时序节日里隐藏着中华文化和传统的性格与密码,是联结中国人情感和心灵的红丝线。它不仅承载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和文明的火种,也是每个中国人生命和情感的符号。无论走到那里,这些节日都会让在外的游子想起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双合成做为一个食品企业,敏感的意识到自己企业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承载作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双合成的手工时代开始终结,这就意味着一个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双合成渐具雏形。更换月饼生产线,月饼包装线,广式月饼开始走进双合成的产品序列。这就意味着双合成已经有意识在打造自己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文化了。面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洋节日的大行其道,双合成的月饼以“双合成的月饼-----世界的月亮”在中国和世界上都引起了极大的影响,然后又是新一轮整体产品系列“感恩祈福”文化包装,给双合成的福喜文化品牌内涵和价值做了更完美的诠释,为山西地域性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中国食品行业,尤其是月饼类企业创造了一个营销神话。而它的文化价值也日益彰显出中国人内心美好的情感与愿望。为传统文化节日重回到中国人的内心起到了积极的普及作用。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的文化精华。当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这些节日到来的时候,每个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家,是爱,是团圆。是深植在自己心灵深处的老家,这些节日打印着中国人生存和情感的密码,成为每个人生命血液的一部分。
  所以很难有一个品牌像双合成这样,在自己品牌的塑造上,那么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然后以此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并在消费者与产品这间,链接起了强烈的文化情结。可以说,双合成的品牌文化,就是中国的福喜文化,中国的福喜文化,就在双合成这个百年老字号品牌的方方面面呈现着。这种品牌的审美认同,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敬意,对复活消费者对过去年代的记忆,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对越来越淡化的传统节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起到了强化作用。双合成品牌的文化价值,就是对传统福喜文化的现代解读,就是对传统文化和谐命题的重新定位。仿佛告诉我们,走向现代化,就是不要忘记过去和过去的历史。
向社区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56:2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1:}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2 18:07:2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视频:百善孝为先作者:股海贩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2 19:01:16 | 只看该作者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3:07:4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今天,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成为全国上下乃至全球华人社会的热门话题。国家有关部门对国家法定节假日作出调整,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将增设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
    这是中国文化建设上的大事。它的意义重大而悠远,怎么估量也不为过。
    新年、清明、端午、中秋,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要说文,先得解字:“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的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过,不一样地过。
    当然,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h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り”,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
    2004年,韩国准备将“江陵端午祭”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中国有许多人感到震惊,有的地方甚至打出了“保卫端午”的口号。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现在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我们深邃的民间里,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些许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崩坏、在消逝,抢救与保护它们,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
    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三年来,每到端午节那天,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
    这三年里,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在空间上的体现是领土,在时间上的体现便是传统节日。
    我们要像保卫领土完整一样,继承传统节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一、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中国的节日却是人和天商量着定下来的。
    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拘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我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的最美。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霄节看起来比较关“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闹元霄”就是“闹春耕”,是个关乎大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
    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
    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作文化)、元霄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
    “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名字叫:节日媚物。
    有一年暮春,我们学校的学思湖畔正是“袅晴丝吹来闲庭院”的景色,一群男生经过,其中一个指着漫天飞舞的柳絮问:“这叫什么絮?”没人回答;又一对情侣路过,男的道:“哦,蒲公英!”女的道:“对,蒲公英!”倒是同声相应。近日,在报纸上看到,有中学生在作文里写道:“秋天了,人们在地里忙着采油菜花。”油菜花是春天开的,而且也不是“采”的。我们的年轻人对大自然无知,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候,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现在叫“哇塞”),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叫“老天爷”、“天公”,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天气叫“天公作美”,般配的情侣叫“天生一对”,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最聪明的叫“天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
    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还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统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
二、和谐人事:对人情的呼唤
    我们正在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无庸讳言的是,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的人际关系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令人十分忧虑的现象。我们的邻里关系有些冷漠了,我们的电梯每每是有人而无声的世界,大家只好用摆弄手机来掩饰尴尬。一位同事告诉我:她搬到现在的住处也有三四年了,一梯两户,对门那家的千金没有对他们发过一丝声音、露过一丝笑容。她也曾主动示笑搭话,皆以失败告终——自讨没趣。我们的家庭关系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亲子之间、夫妻之间、婆媳翁婿之间的争端官司,也常常见诸于报端。特别是所谓“代沟”的亲子关系,隔膜很深,有些甚至已不再是“沟”而堪称“峡”了。大学生小白领学习工作一忙,或者自己“翅膀一硬”,就搬出来自己住,嫌父母啰唆在家不自由,而后就不肯“常回家看看”了;做大人的则一味批评现在的年轻人不可理喻。
    年轻人与他们自己的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以我们的眼目所及,他们爱起来爱煞,吵起来吵煞,他们这一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似乎没有那么强烈了,但是他们的“性别矛盾”——那些所谓的“玫瑰战争”,打起来一点都不比“阶级战争”和“民族战争”差。我们学校附近的那个公园,亭柱上有着许多刻字,在绝大多数“某某我爱你”之类的爱的誓词中,也会有“你去死”后面打着无数个惊叹号的,看了叫人惊心动魄。看样子,我们的人际关系中,确实也有着许多的病象。
    传统节日,历来就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直至今天,我们也幸好有传统新年,亲朋好友走动、沟通,有了一个极好的时间节点和平台。
    这里涉及到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引发了人们文化上的不安感,使人们普遍产生了认同危机。所以,“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问题,变得更加普遍和迫切。列宁曾经说过:“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今天,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来想想过去,看看未来?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首先,它有时间上的优长,我们的许多传统节日都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其次,它有空间上的优长,传统节日可以成为大江南北、港澳台与内地、中日韩越东亚汉字文化圈乃至全球华人的共同话题。
    “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你为什么投身在这一家而不是别家?你为什么嫁(娶)这个人而不是他人?你为什么和这些人一起上同一所学校?你为什么会选择住在这所城市这个地区?等等,人生旅途中有许多带一点神秘色彩的机遇,中国人把它归结为“缘”:血缘、姻缘、地缘、业缘、同窗缘等等。有人说,中国人碰到了解释不清的东西,就抛出个“缘”字来。
    “缘”字由三部分组成。“亥”的本意是猪,这里表示祭祀用的祭品。许多由“亥”字组成的文字都含有古代祭祀的意义,比如“家”字就含有一个屋顶下的人共同祭祀,也就是祭祖,祭奠共同的老祖宗。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有血缘者祭祖先,有姻缘者祭媒神,有地缘者祭同一地的保护神(比如城隍神)。每一个节日其实都有民间崇拜的含义,而且每每是复合崇拜。新年(元旦)有太阳神崇拜又有祖先崇拜,三月三有水崇拜又有高媒崇拜,中秋有月亮崇拜又有对一年丰收的感恩,等等。
    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节日是我们民族的祖先写在时间表上的“备忘录”,全世界的华人人同此心,都在阅读这份“备忘录”。一年中有这么多特殊的日子,我们吃同样的东西,举行同样的仪式和活动,实在是“我们感”、也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在维持着这些——举国上下,万众一心,首先得“万众一食”。
    现代中国人也在过着这些传统节日的,可是,我们似乎更强调的只是血缘和姻缘,相对比较疏忽了地缘。就这一点而言,我们有必要向韩国人和日本人学习。运用传统节日增强“地缘”情感,应当是今后我们的地区文化建设的重头之一。
    现今,还有一些玩笑似地生发出来的节日,其中同样有“我们感”的意味存在。韩国人4月14日过“黑色情人节”,即没有情人的人们在一起喝黑啤,过自嘲式的“情人节”;中国人近年有把11月11日叫做“光棍节”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同“病”相怜的人们,在一起感受“我们感”的润泽。
    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酬一酬缘,深化一下感情,最理想的是:我家今年的鳗鲞是老家带出来的,剪一段给你家尝尝味;你家这回的汤圆是自己在石磨上磨的水磨粉,端一碗来让我享用。
    可惜,这些东西我们的超市样样有,却剥夺了我们原来的那点快乐。
    节日也是和谐夫妻关系、情侣关系的好时机。夫妻情侣之间,平时有个争吵怄气,谁也不肯先下台阶,那么,乘节日之机,作出一个表态吧:买一束花,说两句软话,“相视一笑泯恩仇”,不就释然了?就我们熟悉的爱情剧言,《白蛇传》中,白娘子跟许仙相爱在清明,端午“现”的白蛇“原形”,重新和好在中秋。苏州弹词里有非常著名的开篇“赏中秋”,歌颂的就是失而复得的夫妻恩爱;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也与节日相辅相成。《长生殿》“禊游”出的背景是三月三,敷演两人的初爱。后来反目,靠“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重归于好,最后,两人阴阳相隔,相思难已,终于在中秋节于天上“重圆”。这些寓言式的故事告诉我们:节日是可以用来调节情感、和谐爱情生活的大好时机。
三、和谐身心:对生命的关怀
    今天,人们的一些心理疾患,抑郁,狂暴,不快乐,幸福指数低,多是由竞争压力大、物质过剩、过度消费、享乐主义造成的。传统节日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治疗这些疾患的一贴药剂。回归传统节日,也就是在仪式上回到昨天。
    毫无疑问,我们今天的生活和两千年前大不一样了,但是,节日却维系着我们和祖先之间的某种联系:两千年前人们已经在某一天放鞭炮了,我们今天也放;两千年前人们在某一天吃粽子,我们今天还吃。从这个意义上说,节日就像是时间隧道,联通着古今,联通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活在世上,怎么能忘本?如何能忘了昨天?怎么能不知道昨天是怎么回事?今天的人们,应该给昨天留一个位置。
    “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个永恒的问题,我们须时时自问,时时解答,不然,心灵很容易失衡。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节就是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如今,物质丰富了,节日“特”在哪里?我觉得,可以“倒”过来做文章。
    如今,人们过日子太容易了,那么在节日里,我们就来一个不那么容易的仪式——我提倡DIY过节,自己动手。我们小的时候,过年的糯米粉都是自己在石磨上磨出来的,芝麻都是在石臼里捣出来的,后来下乡,饺子都是自己擀皮自己剁陷自己包的。这不只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问题,这里面包含着对人生的感悟:似乎回到了石器时代,明白了石头对于人类有着恩人一般的作用,明白人应当感恩,对给予我们粮食菜果的天地感恩,对养育了我们的父亲母亲以及所有的长辈感恩,对给予自己启蒙深造、培育自己精神成长的师长感恩。
    2005年,民俗学家在布依族集居的黔南州贵定县音寨考察发现,这里自1949年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刑事案件,这是在全世界都少见的一个奇迹。据当地人自己分析,这与当地从来没有间断过的传统节日有关。三月三、六月六等等,布依族人民的歌会开展得如火如荼。人们在节日狂欢中愉悦了性情,宣泄了压力,人的身心和谐了,社会生活、人际关系自然就和谐了。
    我国的江苏、湖南、安徽、贵州、四川和台湾省等地,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自己一个人或者和亲友一起,诸如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台湾则是未婚少女可以“摸秋”,无论是葱还是菜,只要把别人家的“偷”到手,就是好兆头,表明她即将遇到如意郎君。日本也有“摸秋”奇俗,多是孩子们玩的,他们“偷”别人家地里的芋头,或者用长竹竿扎人家供奉的江米团,“偷”来吃掉,都是不要紧的。
    “摸秋”这样的习俗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特别是少女、小孩不许偷,中秋夜,在这个特殊的时点,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浅尝辄止。见好就收。
    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
    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这,也许就叫“网开一面”吧!
    以传统节日为首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先人创造的历史实录,是民族历史大树上的文化年轮。它们是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力和认同感,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反映,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它与我们今天正面临的发展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不但不相左,而且还是促进力,推动力,推动着全社会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民族与自己历史对话的手段。它们是我们这一族群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感”的根本所在。总之,它是代表中华民族整体的感情气质、心理素质、民族精神和民族本原文化的活化石。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以传统节日为首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先人创造的历史实录,是民族历史大树上的文化年轮。它们是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力和认同感,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反映,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它与我们今天正面临的发展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不但不相左,而且还是促进力,推动力,推动着全社会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民族与自己历史对话的手段。它们是我们这一族群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感”的根本所在。总之,它是代表中华民族整体的感情气质、心理素质、民族精神和民族本原文化的活化石。
   
翁敏华  讲演者小传
   
    1949年生,浙江宁波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龚自珍》、《中国戏曲》、《关汉卿戏曲选评》、《艺术学》(译著)、《中国戏剧与民俗》、《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等十三部。目前在研项目为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东亚戏剧互动史》等。业余写作散文随笔,共发表逾百万字,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日期:2007-11-18 作者: 来源:文汇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7 22:02 , Processed in 0.0649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