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班主任专业化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9:43:03 | 只看该作者
提升班主任的研究力
班主任专业化总课题组组长、《人民教育》杂志管理室主任任小艾
我给大家讲一个我当班主任的经历。1989年,校长把我叫到办公室,说要让我去见市长。去后,才知道只有几个人参加一个会议,那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次国家领导人对人民老师的团拜会,每个人在会上发言不超过五分钟,只讲自己的工作。局长说:把你做一十年班主任的工作说说。除夕那天我到达了人民大会堂,到会的都是北京市获得最高称号的教师。主持人请老师讲讲一线的工作经验,我想,我资历不足,只听吧。然而会议到半,我已经听傻了。北京市教育局长给我递了纸条,让我发言。于是我举手了,当工作人员拿来话筒后,我知道,我要讲的是代表年轻教师讲话。我准备了一个主题:新形态下的师生关系,一是分析现状,二建立师生关系的方法,三是建立师生关系的结果。五分钟说完后我就停下来了,结果市长问:你为什么停下来?我们正听得欢呢。可是我没准备呀,于是我脱口而出,讲了正反两个实例。十五分钟后,我又停下来了。结果另一位国家领导人让我再讲,于是我一口气我讲了四十五分钟,从此以后,国家领导人与记者纷纷走进我们学校。我们学校是北京的一所比较差的学校,生源不好,学校校门口呆着很多社会青年,于是老师们武装待发,为的就是保持学生。而在这样的状态下,我要当教师,还要当好教师,还要当有所成就的教师,这就是要思考的问题。
做了十七年教师,做了十七年教育记者。当我七六年留校当老师时,一位老师跟我说,在这里当老师要找诀窍。他很认真地说:老师小笑,学生大笑,老师大笑,学生狂笑,老师狂笑,学生就疯了。然而这个方法当时真有效,只要我到,学生鸦雀无声。一位外语老教师却是亲切友好,疼爱孩子没有原则,他教俄语,学生一上他的课,就乱七八糟了。俄语发音非常难,一个月乱成一团。于是我想着一个月要狠狠地抓。一天,我就坐在班级里,孩子们安静极了。上课铃响了,老教师愣了,慢腾腾地开始讲课,半天后,老教师往下面一扫,把粉笔一扔,说了一句让我终身受益的话:“难怪呢,原来猫坐在那呢。”下课后,我灰溜溜地回到办公室,同事跟我说:“小艾呀,你不用去,只有把你的照片放大了贴在教室里就行了。”我私下里思考了很久:难道我要一直当猫吗?
教师行业所面对的,没有一个是可再造的物品,而是百变学生,这是一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行业。我第一次登上讲台给自己许了一个愿: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老师。但是我真知道,教师的职业是沉甸甸地。我没当班主任时,非常羡慕其它班主任,申请了,没同意。学校旁边有一个游泳课,可是体育老师都不会游泳,校长知道我曾经代表北京市参加游泳比赛,于是让我带队上游泳课。于是我带着十七个班到达游泳池,由于游泳池很脏,人游进去一尺深就看不到了。我站在池边就想:教练怎么训练我的,我就怎么训练学生。然而只见一阵风,我就被吊了起来,这时,老师的面子一扫而空,只见一阵声音:“一、二、三”,一下就把我扔下去了。原来,学生想要治老师,在当时学生治老师的事件层出不穷。被扔出去的一时间,我就知道了:教师要有本事才行。于是我被扔下去后就没出来,摸到池底后,慢慢伸出头,往上看,只见岸上人欢呼。可是一分钟后,学生就慌了,一个个跳下去,一会上去一个说:没有,另一个再说:没有。老师们喊:怎么了怎么了?学生说:艾老师没了。这时,我慢腾腾地出来了,大家一见欢呼起来。可是校长却生气了,说学校校风不好,一不小心会出人命的。要处分学生。学生气了说艾老师您都没事为什么还要处分我呀。于是我去找领导,说不能处分学生。然而十几个孩子依然要写检查,于是他们每天中午到我办公室写检查,家长与孩子一起到我办公室道歉。
于是我再次申请当班主任,结果学校还是不让当。为了当上班主任,在教导主任面前缠上了,最后主任答应了。我美美地当上了班主任,然而当我当上了班主任,五十多个孩子的档案摆在面前时,这份责任感就让你不眠地去研究。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以前,你是否是别人的模范。师者,人之模范也。老师,就是人的模范。于是我知道,我必须读书来让我补回自己的知识。学校图书室书少得可怜,当我拿起书时,书面有一层灰尘。我只能离开学校,走进朝阳区图书馆,再走进了北京市图书馆。于是我被副馆长欣赏,把我的临时阅览证收回,给了我一个长期的阅览证。钱钟书说:眼读为下智,心读为中智,神读为上智。到上智时,我的灵感就出来了。于是我给自己一个小习惯,一有灵感,就拿笔记下来,因此而积累了上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十年前的教育是十年后的经济,当教师要有未来的眼光超前的意识。现在虽然有电脑有开放的资源,当时没有,于是我只能阅读报纸杂志。遗憾地发现:根本没有专业类的报刊,到九十年代初都没有改变。于是我只能自己去订阅专业类的报刊杂志,一度成为学校唯一一个订阅专业报刊杂志的教师。
在不停地学习中,我在一个低层的职业里,让自己成为凤凰,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读书的女人最美。北京市政府让特级教师写专著,都是年老的老师。由于其中有两位不能去,年纪太大了,于是让年轻老师写,我成为了其中一位的人选。过了些日子,教导主任说,我的文章得了纪念奖。我心里开始极了,结果发现所有写的文章都有优秀奖,于是我很不甘心。颁奖后,我去找工作人员,要求他把一等奖的文章借给我看。于是,我复印了九份一等奖的文章。第二年我再写,得了二等奖,从此以后我均拿连续五年班主任论文一等奖,之后得到了非常多的奖项。那时候,我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当班主任两个班,写了十万文字的专业著作。就这样,我在满工作量的时间里,写了十九万字的班主任专业著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机遇往往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1990年,四十多个专家在北京,我写的这本书获得个人专著类一等奖,这是全国科研最高学术奖。
钱学森之问:我们中国为什么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中国排在倒数第一,因为中国教育人太急功近利。钱学森讲过他的少年时代很淘气,经常在课堂上喊着:错了——,老师很不高兴,但后来一查,真是错了。每次考试他都能考一百,但父母认为孩子太看重分数了。于是他们开始调整。大田遥(日本)是一位老教育家,他在北大讲座时,说:什么是素质教育。一位农民教育了他,农民拿了苹果剥开来,说苹果里每一面都是有机的,可以培育成育苗的营养剂。回归中国,我们太过掌控我们的孩子。钱学森父母观察自己的孩子,发现他非常喜欢玩,认为不能让他这么平庸地玩。然后找了一个地质学家带着孩子到山上玩。又发现他喜欢小动物,然后找了一个动物学家,每到玩就到实验室去。父母再说,每次你可以考八十分就行了。于是钱学森有更多的时间到山上去研究地质,到实验室去观察小动物。一个班主任,就要去尊重学生个性,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班主任专业化课题《幸福家园》杂志经验分享
西乡第二小学  黄校长
班主任专业化研究究竟要做什么,有什么给给老师们的。我们要做一些事情要留一下痕迹,要有一个平台。所以我们要创设一个校刊,并起了名字《幸福家园》,因为我们希望班主任的工作是幸福的,是能够让班主任觉得自己从事的事业是能够带来快乐的。在这个班主任课题里,我们申报的子课题是,班主任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我想要找到一个方向给全体的教育工作者,在学校教育里,老师们尝试和积累了很多事情,然而这不是教育的全部,因此我们找到了一个方向:家庭教育。我们把家长委员会用一个深入的方式进入到学校里,于是我们建立了幸福家园俱乐部,让家长更加直接和深入地进入学校管理。家长的资源成了学校最大的资源,我们把有能力的家长资源发挥到极致。老师们渴望自己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能力和教育风格,为自己的班级做出具有专业类的工作。这是我们给老师最大的平台。
班主任要有一双慧眼
北京人大附中 景晶
一个好的班主任就应该是一个智慧的班主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换一句话就是有一双慧眼。
一个没有慧眼的老师可能会毁了学生的前程。班主任在丰富多彩的学生学习生活中,要找到一个切入口,尊重个性,发展潜力,这其中尊重最深的,就是对人的个性的尊重。
有一位学生痴迷于物理研究,他会找到形形式式的东西到实验室研究。刚开始捡这些东西时,同学们觉得新鲜,然而后来同学们都有意见了,说他是扔破烂的。于是我找他来谈话,他害怕我收了他的宝贝。而我没有批评他,只是提醒他:一确实是实验室不用的器材才能用,二允许做危险的实验,三不能影响学生和学习。于是他很痛快地答应了。然而一段时间后,母亲禁止他玩,因为是垃圾。母亲要求孩子不能将垃圾带回家,更不能玩垃圾。这时母子关系很僵化,我决定找他谈,说要让他配合,给他提了两个要求:一定不能全捡回家,要精捡,放在我的办公室;在学习忙时不能玩,有空再玩。于是孩子乖乖地带回了我的办公室。母子关系开始变好,我再向物理老师求助,给这个孩子一些帮助。物理老师一有时间找他聊天,给他进行小实验,参加高年级物理实验,写了小论文。现在这个学生升入了人大,加入了物理俱乐部。校长多次过问他的情况,亲自跟老师说要保护好这个孩子的个性,他最近给校长做了电子显示管和电子摇摇棒。制作这个物品要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就是这样一个在老师眼中另类的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学生阶段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才能出人才。在人才发现培养过程中,慧眼是多么的重要,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有慧眼。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9:44:13 | 只看该作者
班本意识 :班主任专业化中的应有之义
【转自:《班主任》杂志】
一、何谓班本意识
任何一个班级都是具体、独特、不可替代的。因此,班主任只有不断地进入、沉入、融入班级生活,认识其人际关系、学情状况、情绪态度等,才能找到做好工作的切入口。换句话说,班主任思考、谋划班级事务要体现出以“为了班级”“在班级中”“基于班级”为内涵的班本意识。
“为了班级”是指以改进班级实践,解决班级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班级中”是指确立一种理念,即班级自身的问题由班级自己解决,由班主任和学生通过共同探讨与分析来解决;“基于班级”是指组织各种活动、创建规范等,要充分考虑班级实际,挖掘班级潜力,利用班级资源,让班级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
二、班本意识是班主任专业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班主任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特殊方面。班主任在学生素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班主任工作不是“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社会对班主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班主任的角色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班主任不仅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同时还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他人”。为此,现代班主任应当成为具有专业理论、专业道德、专业技能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专业化是以教师专业化标准为基础,逐步掌握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经过长期培养训练,形成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和技巧,提高自身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全面有效地履行班主任职责的过程。
三、班本意识能持续提升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水平
(一)班本意识是班主任专业化进程中彰显个性的平台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极富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工作。综观成功的班主任,无一例外地在工作中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个性。确立班本意识、践行班本意识就要求班主任在专业化进程中彰显个性、形成特色。学生的差异性和班级的差异性要求班主任具有强烈的班本意识,班级工作的思路目标、措施方法、人际沟通、情感表达等等,都要始终贯穿班本意识。只有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进入学生心灵,走向高效优质,走向个性化、特色化;班主任个人才能成为成功的、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班主任。
(二)班本意识促进了班主任与班集体的共同成长
对教师而言,可以干一辈子班主任,但没有能用一辈子的、一成不变的工作经验或方法。因此,班主任的专业知识、技能、情感、道德等都要不断吸纳新知、更新内容、优化结构、创新形式。惟有如此,才能适应“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这样的教育实情,这其实就是要求班主任必须具备强烈的班本意识。班主任岗位可以是不变的,变化的是岗位上的“呈现行为”;学生是一茬一茬地变化着的,不变的是班主任的“班本意识”。“成长永无止境”是班主任的永恒课题,班主任要永远“行走在路上”。因为,没有班主任个体素质的提升,就难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班主任的主动发展,就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班主任的创新精神,就难有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形势的急剧变化,使人们更加关注学生与教师、班集体与班主任的同步提升与发展。
(三)班本意识强化了班主任“以人为本”的理念
班本意识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实。班本意识中,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是充满亲情的家园;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生活的参与者、帮助者、服务者、关注者,而非传统教育思想中那种居高临下的管理者、指挥者、裁判或权威。班主任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个体成长中是互助双赢的。从某种角度上看,更提倡“让班主任去适应学生及班集体”,所以,班本意识要求班主任要以丰富的知识涵养、高超的管理艺术、深厚的情感体验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让班集体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鲜活的、有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的个体。
四、班本意识确立的途径
班本意识的确立并非只是简单的概念认同,而是对班主任自身专业角色及其工作价值的选择、认同与实践的动态的持续优化过程。这一过程的推进,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撑、实践的验证和先进理念的引领。班本意识需要班主任在学习中生成,在实践中历练,在反思中提升。
(一)在学习中生成
“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朱永新.《我心中的理想教师》)没有读书学习,就没有吸纳更新;没有读书学习,就没有裂变生成。读书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形成新思想、锻造新能力的最基本途径。只有读书学习,我们思想的河水才能流动得更快;只有读书学习,我们的视野才能更开阔、听觉才能更畅通;只有读书学习,我们的胸襟才能更开阔、境界才能更高远;只有读书学习,我们的智慧才能跃动、心灵才能飞扬。确立、践行班本意识是一种智慧的生成、艺术的创造、人格的历练、心灵的升华,必须涉猎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公关学等诸多学科。鲁迅说:“没有拿来的,文化不能成为新文化。”我们说,没有拿来的,无以形成班本意识。因此,确立班本意识最重要的是加强读书学习,做到学以立德,提高境界;学以增智,开阔眼界;学以致用,创新工作。
(二)在实践中历练
教育教学活动是班主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是班主任增长才干的广阔舞台,更是提升工作理念的必要“土壤”。任何缺少实践基础的理论或理念都只是“水中月”“镜中花”。班本意识的确立必须牢牢地根植于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实践出真知,丰富的感性实践活动是我们生成认识、提炼经验、建构理论必不可少的基础,只有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并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工作,我们才能确立真实的、正确的、适用的班本意识。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让我们明白我们已有的班本意识是否正确,只有实践才能让我们已有的班本意识时刻处在“为了班级”“在班级中”“基于班级”的优化状态中。所以,在专业化进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有“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认识,教育实践是我们陶冶情操、培养品德、提升能力、生成理念的唯一途径。
(三)在反思中提升
反思是班主任以自身的专业化角色和班集体活动为思考对象,对在班主任工作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反思是通过反省、思考、探索来解决教育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是班主任形成、确立与提升班本意识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通的形式。根据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等人的观点,反思性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班本意识确立的过程性特点,也要求班主任善于运用这三类反思性实践,不断优化、提升班本意识,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03:22:56 | 只看该作者
积极管理

9 p+ X6 G/ D. Y+ n) e2 N7 \" `
干国祥

5 r. J* U; \8 G* F) {9 D



8 _% |4 z3 |; m! b* G
  班主任不应该是消防队员的代名词,也不应该是同时戴着狱卒保姆两个面具的双重角色。

他(她)应该是坚定的领导者,细致的管理者,课程的开发者。

没有领导的管理是盲目琐碎的;没有管理的领导是虚张声势的;而没有课程开发的教室是失去主阵地的教室,是把教育沦丧为治人(而不是培育人使之成长)的教室。

我看到许多班主任经常性地处于消极防御中——他总是每天忙着缝补丁(不知年轻的班主任还能不能理解补丁这个词的意思)而不是去缝制一件完整华美的新衣;他总是在各种麻烦事发生后,陷于对那些层出不穷的事务的处理中。在那样的处境中,出于教育良知,他(她)还会告诫自己仍然要爱学生(虽然他自己已经疲惫不堪),他会对自己说,因为我的爱不够,所以学生问题才这么多。——我曾经不无偏激地说过,陷于这样的思维中,连教师本身似乎也成了问题制造专家

  

而在另一种积极管理中,问题往往会消弥于无形——或者说,问题根本就没有发生。

因为教育教学最重要的是积极管理,是把大家的目光引向花朵而不是狗屎

积极管理同时具有两层意思:

一是班级规则系统的积极建立与维护(包括班级愿景、道德人格课程、班级规约系统);

二是引导大家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方面(就是学习本身)而不是错误与消极的那些方面(就是问题本身)。

这两点前者针对那些没有明确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和管理细则的班级管理;后者针对那些总是把目光放在问题上而不是学习上,总是放在差生而不是卓越学习上的班级管理者。

  

学做一个积极的管理者,思路总要向雷夫的教室学习——“雷夫+克拉克,也就是自律道德系统+他律契约系统。这是第一个层面,核心就是人格道德教育系统(包括班规契约等)。

而第二个层面,就是像雷夫那样,开发知识与艺术课程,挖掘与发挥伟大事物的魅力,把所有学生紧紧地凝聚到学习本身中来——我们在雷夫的教室,在克拉克的教室,在基丁的教室,在马修老师为放牛班的孩子们所组建的一个都不少的音乐合唱队中,可以窥见这种管理的神奇。是的,在那样的教室里,问题不再成为焦点,成为焦点的永远是师生们在共同穿越的课程,是伟大事物的魅力。

  

班级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它的健康首先取决于它自身的免疫系统

许多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治疗一个个无穷无尽的疾病,而是首先致力于提高它的免疫系统。一个强健的身体加一个有效的免疫系统,我们就能拥有一个有生命活力的教室。极端一点说:如果把它的生命聚焦在疾病身上,那么它确实会有层出不穷的疾病;但如果把它的生命聚焦在健康上,聚焦在创造上,那么生命的质量就会完全不同。

  

在一个积极管理下的优秀教室里,也仍然会出现偶发的,特殊的,不能自动免疫的教育问题。一方面,积极管理者仍然不会把自己的生命陷于这样的问题上,另一方面,他会采取问题诊疗的方式,进行个案处理。

这时候,我们才进入了另外一个议题:个体学生问题的理解与诊疗。

但这个议题的前提必须是:这个问题并非消极管理或者管理不力所诱发的产物,而且是积极管理所不能自动免疫的那类问题。只有在这时,问题才能与班级整体管理分离开来,成为需要个别辅导的特殊个案。

这类问题的理解与解决我们以后再谈,基本的原则是:全面调查与透视+现象学描述与理解+漫长的叙事治疗。

切记:首先成为积极管理者,让所谓的问题沙弥于无形之中,产生之前;而不要让自己陷于层出不穷的琐碎问题中,成为问题制造专家。  

             

2009920日于宝应)
34#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14:55:41 | 只看该作者
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探讨过程







  有人误以为本人是第一个提出班主任专业化这一论题的,某市的一份小报上也这样说过,也有人在班主任沙龙发言中这样说过。对此,我虽然都及时作过说明,但以讹传讹的情况仍然存在。在这里,我想据我了解的情况,说说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探讨过程,可能有利于更清楚地了解事情的原委。
  第一个提出班主任专业化的,是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海燕老师。对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我把它概括为四个阶段:即“提出——疑虑——认可——深化”。下面结合我的认识,从几件相关事情的发生,谈谈这一过程。
  1. 提出。班主任专业化理念的提出,其背景是上世纪80年代,已开始提出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并做了一定的研究。班主任属于教师群体,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为班主任专业化的提出,提供了社会条件和思想来源。
  2002年,一年一度的班集体理论建设研讨会在天津大港区召开。会上,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海燕老师首次提出:“我们能不能提出一个‘班主任专业化’的设想呢?”我认为,王海燕老师具有教育理论的敏感性,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她追求教育思想创新的表现。
  2. 疑虑。2002年,王海燕老师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很重要的,但是并没有立即为人们所接受,更不是如有的人所说的,班主任专业化问题一经提出,学校里马上就开始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实际上不少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这一提法是存在疑虑的。在确定2003年班集体建设研讨会主题的过程中,有老师问我,可不可以把“班主任专业化”作为研讨会的主题。当时我是给予了肯定回答的。我说可以提,我们若不提,别人也会提;今天不提,明天还是会提的。我当时给予了这样肯定的回答,并非意味着我对它已经有了多少思考,我只是从可以研讨、需要研讨的角度说的。但从班主任专业化说,2003年柳州的班集体建设研讨会的主题,终于确定为“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这是一件大好事。
  3. 认可。2003年11月在柳州召开的班集体建设研讨会,其主题为“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对班主任专业化的探讨有很重要的意义:第一,表明了班主任专业化论题已经得到认可;第二,这个研讨会,对人们认识、研究班主任专业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这次研讨会,促使柳州市要编写出版一本《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的书。编者让我写序言,我当时不敢接受这个任务,我只答应写一篇文章。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来自实践的教育智慧——感谢班主任》。我在副标题中提出“感谢班主任”,因为:一是我文章中的一些思想来自以往第一线的班主任;二是我文章引用的426份问卷的材料,是当时一线班主任提供的。2003年10月,《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由漓江出版社出版。我的文章被编辑排在书的第一篇,大约有代序的意思。紧接着就是王海燕老师的文章。我提供了文章,但我对专业化的认识仅仅是开始,我在文章中的思想是有保留的,如同我在文章中说的:我是在“准专业”或“半专业”的意义上谈论班主任专业化的。
  2003年11月的柳州会议,促进了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研究,不仅仅表现在这一本书的出版。会上,天津的老师们提交了一本班主任专业化研究文集《新时期班主任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有47篇文章,可见参与研究的人是很多的。
  4. 深化。2004年人民教育编辑部“班主任专业化”专辑的出版,使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推进了全国范围内对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研究。柳州会议关于班主任专业化的研讨以及“班主任是学生精神关怀者”的观念,得到了任小艾老师的重视。《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与任小艾一起,共同组织策划了2004年《人民教育》第15-16期合刊的“班主任专业化”专辑。精神关怀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人民教育编辑部在组织策划专辑过程中,让我写班主任专业化的稿子,我又畏难了。因为我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准专业化”或“半专业化”的认识水平上。是傅国亮总编、任小艾老师打消了我的顾虑,说专业化是一个“过程”,人们对专业化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在他们的启发与鼓励下,我鼓起了勇气,写了一篇《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
  在班主任专业化研讨的迅速发展和继续深化过程中,以下的一些活动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2005年4月16日-18日,由人民教育编辑部组织发起,在浙江省桐乡市举办了“全国班主任工作与班主任专业化论坛”。《人民教育》作者及读者代表魏书生致词后,教育部师范司司长、《人民教育》总编辑、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桐乡市副市长等人在会上讲了话。这次论坛开幕式隆重、规格高,得到各方面领导,特别是当地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影响大,论坛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事了,对推进班主任专业化研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也在会上发了言,我讲的题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与班主任的教育责任》。我的发言认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是为了学生发展,这是班主任的教育责任;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也是为了班主任自身的发展,这也是班主任的教育责任。
  2005年7月25日,北京的《现代教育报》发表的《班主任专业化理念沿革》,对班主任专业化做了正式的公开说明。
  2006年8月,教育部颁布两个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班主任专业化的问题得到最高教育领导部门的重视,从而各级教育行政领导更把促进班主任专业化作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付诸实施。
  2005年1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第一次全国性的班主任专业化研修班,邀请了任小艾老师为研修班作讲座。
  2005年7月13日-17日,南师大教科院在江苏江阴举办了第二次全国性的班主任专业化研修班,魏书生老师应邀给与会者作讲座。7月13日,由南师大教科院、全国班集体研究协作组、华士实验学校共同筹办的全国第一个“班主任研究资料中心”,在江苏省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正式挂牌成立。“中心”的横幅就是“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2006年暑假,南师大教科院在江苏苏州举办了第三次全国班主任专业化研修班,邀请了朱永新教授、陶勑恒教授给与会者作报告。
  这几次研修活动,扩大了班主任专业化研讨的影响,对让更多的班主任老师关注、参与专业化的研讨,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2005年、2006年的全国班集体建设研讨会,对班主任专业化研究,起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2005年,在天津举办的班集体研讨会,研讨了精神关怀这一课题,编写出版了论文集《精神关怀是班主任教育劳动的核心内容》(内部印刷)。这次研讨会有两点是突出的:一是对精神关怀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化,二是提出谁是班主任的精神关怀者问题。
  2006年,在浙江温岭举办的班集体理论研讨会,再次以精神关怀为主题。这次研讨会,大大拓展了精神关怀的内容。主办方编写出版了三本书(内部印刷):《精神关怀·学校篇》反映了学校领导在学校建设师生精神家园的做法与经验;《精神关怀·教师篇》是教师及班主任反映自己在关爱学生方面的经验与感受;《精神关怀·学生篇》是学生反映享受师长、同窗精神关怀的切身体会。
  2006年以来,围绕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研讨,出版了一系列相关的“读本”和著作。
  2007年,在云南昆明的班集体研讨会上,研讨了班级教育操作系统问题。此后的2008年郑州的班集体研讨会,也再次研讨了班级教育操作系统问题。
  教育部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列入了“班主任专业化”研究课题,例如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承担了重点课题“区域推进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是制度创新研究”。中国教育学会也正式批准了由任小艾老师主持的立项为“十一五”全国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班主任专业化”,并将作为“十二五”重点课题探索下去。目前,已有湖北省武汉市、安徽省安庆市、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以及全国20多所知名中小学校等,参与并承担了相关课题的实践与研究。
  以上表明,班主任专业化的实践与探讨仍在继续进行中,班主任专业化的思想与理论研究,必将得到持续的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3:41 , Processed in 0.0564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