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束或者开始 阎志
时间仍然是可怕的,一年半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我经手主编的《诗歌月刊》下半月刊第18期马上又要开印了。2008年5月谢克强、车延高、邹建军、王明韵、鲍风和我一起筹划出版这份刊物的情景依然清晰。
时间仍然是温暖的,18个月走来,我通过这份刊物收获了太多的友谊与关爱。几位诗坛大家欣然出任刊物编委;诗坛各路英杰不吝赐稿;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份刊物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这都是我始料未及的。谢克强、车延高、邹建军和我每月定期在一个茶馆里开编务会,总结上期、审定下期,为了刊物的质量,有过批评、有过争论,大多是直言不讳的,这些日子的确让人温暖。
我们是如此有幸,参与到中国诗歌的复兴时代。通过这份刊物持续引起关爱与关注,我们也深深感受到,诗正在或者即将迎来一个伟大的时代。诗歌刊物空间繁荣,公开、增刊、民间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新面孔出现;诗歌评奖也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受到注意;网络诗歌正在吸引着数以千万记的人群关注;每年诗集出版数量已大大超过所谓诗的黄金年代;诗歌选本热销,每种选本几乎都能卖到万本以上;诗歌节、诗会、诗歌万里行等诗歌活动经常举行…… 诸如此类可喜的现象都指向诗歌的复兴。当然诗依然不可能重新成为社会的中心,诗也不会万人空巷,诗同样无法重又带给诗人无上光荣.诗更会以多种媒介、多种层次,安静的渗入我们生活之中,有时让人休憩,有时让人安慰,有时让人欣慰,有时让人悲伤,有时让人安静,她以无可替代的现代人精神安慰剂的作用融入我们的生命。
读诗、写诗将不再可笑,读诗、写诗也仍将不再伟大到无以复加的境地;诗将恢复她的安静和美好,并将打动更多需要滋润的现代人心灵。
就是这样一个时代鼓舞着我们深入更多,走的更远。但由于管理、地域等种种限制,《诗歌月刊》下半月刊无法承载我们新的更宏大的构想。所以这一期的刊物将是我主编的最后一期《诗歌月刊》下半月刊。而从下期起,对,就是从2010年第一期起,我将主编《中国诗歌》,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中国诗歌》每月一期,栏目设置大致延续《诗歌月刊》下半月刊,将坚持“拒绝广告、谢绝赞助,倡导诗意健康人生,为诗的纯粹而努力”的办刊精神。并且继续设立闻一多诗歌奖,每年奖励一名诗人,候选诗人仍在这份刊物的作者中产生。
无疑,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一个延续着《诗歌月刊》下半月刊18期诗的纯粹的血脉,一个承载着我们诗意健康人生之梦想的崭新开始。朋友,我仍然如此需要您的帮助和支持,伟大的诗的时代的构建需要每一个诗人与爱诗者的参与。我们期待《中国诗歌》有一个更美好的前程,与兄弟诗歌刊物和诗歌同仁一起承担起更为重大而光荣的使命。
谨以此与您共勉。
2009年12月2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