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晓春先生网文选读专帖---《教师之友网》管季超辑选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4:38:22 | 只看该作者
您是否在促使孩子厌学?
                             王晓春
暑假中,我应邀到北方某城市主持了一个三管齐下的训练营,同时培训学生、家长和教师。事后,参加培训的老师们写出了一些很精彩的学生心理素描和个人体会。其中有这样一个短篇,全文如下:
   
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群淘气的孩子总是往一个花园里扔砖头,主人很无奈。有一天,他找到这群孩子说:“我看你们扔得很高兴,不如进行一个比赛,谁扔得最远可以得10块钱。”孩子们一听来劲了,奋力的扔,优胜者果然得了钱。第二天,主人又来了,说今天第一名只能得5块钱。孩子们仍很兴奋,5块钱也不少呀。第三天,奖金降到了1块钱,有一些人嫌钱少就走了,仍有人继续玩。第四天,主人说今天胜利者只能得到1毛钱。孩子们听了很不屑:“就1毛钱,谁给你扔啊!走!”孩子们走了,后来再也没有来过。这位主人成功地将孩子们内在动机转变为外在动机,即把对玩的兴趣转变成对奖励的追求,当奖励降低到不值得为之奋斗时,活动便停止了。某些家长就是用这种方法消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甚至画画、弹琴的兴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训练营遇到一些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孩子。(刘朝莹)
面对此文,我不禁苦笑:岂止是家长啊?我们有很多校长教师,不是都正在辛辛苦苦地干着这种“将内在动机转变为外在动机”的事情吗?
孩子天生有好奇心,天生都有学习的愿望,把事情弄明白是人类不可遏制的认知冲动,这是学习内驱力的不竭的源泉,就像孩子以扔砖头为乐一样,没有功利的目的,事情本身就是乐趣。孩子心中本来有发动机,可是我们不承认,我们认定孩子必须由我们来推,来拉,来软硬兼施,否则他们就不会前进一步。于是有各种各样的评比排队,有各种各样的奖罚措施,把孩子的注意力全都吸引到外部去了,于是他们心中的发动机渐渐关闭了,就等你来推或拉,你推一推我动一动,甚至推也不动。于是老师们大呼:“学生怎么越来越不自觉呀?”你把他产生自觉性的发动机关闭了,自觉性从何产生?
我不认为孩子生来都彻头彻尾是好学不倦的人,每人都还有懒惰的一面,所以,必要的外部管理、约束和激励不可或缺。问题是,第一,外部控制要适度,现在是太多太严太细了。第二,要知道这些管理、约束和激励主要是为了创造情境,不是第一动力源,家长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自以为是孩子的火车头。第三,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如何提高孩子的内驱力方面,这方面的研究现在太不够了。
您是否在促使孩子厌学?
对于整日为孩子操劳的家长,对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教师,这样提问题,似乎太残酷了,太刻薄了。但这可能是苦口的良药。
                                   
2001,9,8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4:39:01 | 只看该作者
被迫读书的人越多,自愿读书的人越少
                          王晓春
     
      上个月,我到一所大学去讲课,谈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问题。从学生的提问中,发现他们知识面很狭窄,不少问题的提法都像中学生。课后,我和该学校图书馆馆长聊天(这位馆长上中学时,是我的学生)。她告诉我,他们图书馆硬件设施相当不错,头痛的是无人问津,学生都不来读书。无奈之下,她只好采取物质激励措施,规定到图书馆借书,累计一定的数目即可以得到奖励。我听她这么说,不禁想起自己上大学时争抢图书馆座位的情景,那时候图书馆设备不好,但是人气很旺,想不到如今的大学图书馆这样受冷落,真有沧桑之感。
    大学情况我不熟悉,这所大学图书馆的问题也许不一定典型,但是就我网上见到的材料,大学教授们对学生不读书普遍有反映,看来不是个别现象。
     这些大学生,我相信他们在中学都曾经拼命读过书,否则他们考不上大学,我也相信他们工作以后,为了生存,或许还会读点书,就像教师为了评职称不得不读几本书写篇论文一样。但是我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他们这辈子也不会成为真正爱读书的人了。而且连他们的下一代都危险,因为经验告诉我们,越是不爱读书的人,越会逼孩子读书(课本)。
     人们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是因为他们向来都是被迫读书的,自觉读书的习惯无从养成,即使曾经有过自觉读书的愿望,也被强迫读书扫兴了,厌了,倦了,腻了,看见书本就头痛了。
     再一个是因为,他们从来读书都是短期行为,任务行为,读书的目的都是眼前的功利,他们从来就没有找到过“读书心里亮堂,读书增长智慧”的感觉,读书对他们来说,只是劳作,不是乐趣。读书相当于上班,读书不是自己的精神需要,当然越少越好了。
我到各处去给教师讲课,所见到的局长校长们说话几乎都是同一个调子,他们都希望我说的话“拿来就能用”,能解决眼前的问题。每当这种时候,我就会想起“文革”中林彪号召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名言:“ 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我感觉功利主义的读书方式已经变成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了,甭管好人坏人,甭管革命反革命,甭管今人古人(科举),在功利性读书这一点上,大家都一致。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孔子。孔子确实伟大,他所提倡的读书,不强调功利,而侧重个人修养,那才是高级的读书。可惜孔子过分关心道德了,当年孔子若同时像苏格拉底那样强调“智慧型的读书”(也就是像王小波说的那样“无论如何要把自己弄得更聪明一些”),中华民族在近代就不可能落后。
教师的工作能力决定于他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具体的工作方法。比如教师读哲学书,上面当然不会有怎样当班主任的论述,但是哲学书可以启迪思维。有哲学素养的人思路开阔、活跃、逻辑性强,他在工作中就会显得更聪明,点子多。而那些读书少的人,思路总是非常拘谨、狭窄,无非是在一个小圈子里打转,他的努力往往也只是提高转速而已。这种事情我见得太多了。教育太缺乏智慧了。
我希望校长们关心一下教师读书的事情,但是千万不要逼教师读书。您应该有本领吸引教师自愿读书,读出兴趣,读出乐趣,读出自我超越的感觉。若校长没有这种本领(多数校长显然没有,他自己就没找到过真正读书的感觉),最好您就减少点教师的重复性无效劳动,给他们留点空间和时间,相信其中有些人会读书。这对我们民族的未来大有好处。要知道,不爱读书的老师会用逼学生读书的办法把对智慧的厌恶传染给学生的。
                                  2006,6,13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4:58:55 | 只看该作者
局部领先,代价沉重
                          王晓春
“许多中国学生在国外都很优秀,咱们二年级的小学生到美国上四年级没有问题,中国学生在国际比赛中经常技压群芳,所以欧美国家现在都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在基础知识方面不如中国,有的提出向中国学习,有的开始抓统一考试。他们都在思考自己教育的失败,我们为什么要学外国失败的东西?”
我给教师讲课,多次接到这类内容的条子。
这种老师属于“自我感觉良好”那一类。
我这里有两个材料,或许可以使这种老师清醒清醒。
第一个材料。《北京晚报》2001年11月25日报道,11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我国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会”上提供了这样的信息: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最强的,但是创造力在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中国学生在学校用来做数学题的时间是每周307分钟,而其他国家的孩子仅用217分钟,中国学生回家后还要花4个小时做数学,而其他国家孩子在家做数学题时间不超过1小时。中国的中小学生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专家指出,中国学生计算能力名列前茅,是以牺牲孩子的时间和创造力为沉重代价的。我们的孩子都快变成计算器了,他们已经不会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在他们眼里试卷上的问题是与生活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不是教育的初衷,我们现在应该让教育回到它的起点。
第二个材料。有一本目前很流行的家庭教育著作《哈佛女孩刘亦婷》。书中有一段是刘亦婷通过高中时期在美国的亲身体验对中美两国中学生素质的对比。她认为:
    1.身体素质对比:美国学生占较大优势。
    2.独立能力对比:多数美国学生胜过中国学生。
    3.基础知识量对比:中国学生超过美国学生。
    4.团队精神:中国学生不如美国学生。
    5.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美国学生一般强于中国学生。
    6.人际交往能力:美国学生大都比中国学生强。
    7.动手能力:美国学生多数强于中国学生。
    8.刻苦学习的态度:中美名校的学生差不多。
一共8项,1项平局,6项不如人家,只有1项领先。
据我见到的这方面的比较,意见都和刘亦婷差不多,相反看法很少。
这两个材料告诉我们:
我们的基础教育,总体上并不先进。虽然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但是也大可不必沾沾自喜。
我们确实在“双基”教学方面比别人强,这是好事,但又不是好事。我们是把孩子的精力和聪明才智更多地引导到非创造性的“苦练”方面来,才“拼”出这个优势的。这种局部的领先,代价太大了。算总帐,我们不是赚了,而是赔了。如果人家也用这么大的精力抓“双基”,我们未必能领先的。
那么人家为什么不像咱们那样死抓“双基”呢?人家并不傻,人家有自己的想法,人家认为整体素质更重要,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孩子的自主发展方面去了。
而我们许多教师还是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应试,迷信“题海战术”,如此必然造成“双基”教学“一枝独秀”局面。从整体上看,从教育的初衷来看,这与其说是“很大的成绩”,不如说是“可疑的成绩”,“可怕的成绩”。
    最有趣的是,人家明明整体上处于领先地位,却在那里寻找自己的薄弱环节,向我们的优点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看来人家不达到处处领先是不会罢休的;而我们明明整体上处于落后状态,有些同志却津津乐道自己的长处,热衷于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比得心满意足。我想,这也许就是领先者之所以领先,落后者之所以落后的原因所在吧!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此之谓也。
    我相信这些递条子的老师都是爱国者,爱听咱们比外国强的消息,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爱国也是一门艺术,爱国也有会爱不会爱的区别。当年义和团也是爱国的,可是照他们的爱法,中国永远无法富强起来。这种对国家的“封闭式的爱”,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2002,1,4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15:08 | 只看该作者
王晓春先生著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目录
第一部分     问题学生诊疗的基本思路
一、什么是问题学生
1、问题学生的界定
    2、问题学生的常见类型
二、问题学生最好分三级处理
三、问题生教育的常见错误思路
    1、没有研究学生的愿望,只有“管”学生的冲动
2、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
3、把任何问题都道德化,上来就“分清是非”,不承认学生的许多问题属于心理问题和能力问题
4、没有多种假设,只有简单归因
5、思维缺乏逻辑性
6、工作方法主观化,情绪化
    7、只会责备别人,不想反思自我
8、迷信权力,迷信管理,迷信说教,迷信惩罚
9、惩罚不见效的时候,又转而迷信“爱”
10、学校管不了,则不切实际地寄希望于家长
四、问题生诊疗的正确思路
   1、 遇到问题,先稳住事态。如果师生发生剧烈冲突,先隔离,不急于处理
   2、不急于做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
   3、不搞“态度挂帅”
   4、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不停地追问原因
   5、了解情况时,行动观察法与心理测验法(画图,早期记忆,梦,词语联想)都要运用
6、了解情况时,横向,要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纵向,要了解孩子的成长史
7、诊断之前,要提出多种假设,以便通过了解情况验证自己的假设
8、确诊时,一定要不停地从各个角度反驳自己的初步结论,使它合乎逻辑,经得起推敲和质疑
9、确诊时,要首先考虑问题毛病在谁(教师,家长学生)身上,以免头疼医脚,脚疼医头,大人有病,让孩子吃药
    10、确诊后,一定要有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
    11、必须根据治疗效果的反馈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且随时准备修正之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
( 本章为全书主体,占绝大部分篇幅)
第一类、 纪律问题
    1、顶撞老师
2、严重小说小动
3、经常性迟到
4、同学冲突
第二类  学习问题
5、不注意听讲
6、不完成作业
7、马虎
    8 、偏科
第三类  心理和品德问题
     9、早恋
    10、偷拿钱物
    11、迷恋网络
    12、暴力倾向
    13、离家出走
    14、自杀倾向
第三部分       培养“校园专家”
一、校园专家是做什么的?
二、什么人可以做校园专家?
三、校园专家如何发挥作用?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23:00 | 只看该作者
游戏与演戏
                                王晓春
      
慨自新教育观念蔓延以来,学生越来越“没正形”了,上课居然和游戏混为一谈,堂堂“传道、授业、解惑”者居然带头“疯玩”,成何体统?
当前教育界,有不少人持上述看法。有人说了出来,有人则只是摇头撇嘴皱眉叹气。
确实,从我们的祖师爷那儿开始,给教育画的脸谱就是“一本正经”,定的调子就是“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教育与“玩”不但不搭界,甚至誓不两立,简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所以教师必须每天板着面孔,不苟言笑,不怒而威,所以家长只要一看见孩子玩,就得如临大敌,斥为“不务正业”。教师家长这种导向,都是符合祖宗遗训的。
大家对游戏都有戒心,不那么宽容。
然而有趣的是,许多对教学“游戏”颇为反感的老师,对教学“演戏”却持相当宽厚的态度。比如说现在的公开课、实验课,研究课,几乎都成了演戏,往往经过多次排练。大家明知是“表演课”,却都假戏真做,正儿八经地在那里“说课”,“评课”,还“总结经验”——是总结“造假”的经验吗?
我觉得,在国人的心目中,“演戏”比“游戏”重要。“天地大戏场,戏场小天地”,“人生本是一出戏”,这些俗语从正面肯定了“演戏”;而“玩物丧志”,“玩世不恭”这些贬义词则从反面否定了游戏。我们似乎以“游戏”为耻,而对“演戏”却不觉得多么丢人。
可是在外国(某些外国)人的心目中,好像游戏比演戏重要。他们似乎觉得“游戏”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我们常常在电视中看到老外们一大把年纪了,还在那里像孩子一样玩游戏,简直是一些“老不正经”,青年人和孩子就更甭提了。外国学生上课,怎么看怎么不像那么回事。孩子在胡闹,老师居然不管!
于是我们就有必要做一番比较:游戏和演戏到底有什么不同?
游戏比演戏真实。演戏是假的,我知道我扮演的角色和我是两码事,我在制造“假我”。而游戏,除了角色游戏以外,表现出来的都是我自己。我和别人下棋,下棋的是真我,而不是某种角色;我和别人比赛乒乓球,赛球的也是我;至于我在那里玩一个魔方或者一个宠物,表现出来的更是我的本色了。
游戏比演戏更需要主体性。演戏完全可以听别人摆布,听导演安排,完全可以做傀儡,而游戏则是要自作主张的。游戏是自愿的,演戏可以是被迫的,许多老师做“假课”不都是被迫的吗?演戏是失去自我,游戏则是在寻找自我。
游戏须以兴趣为前提,演戏则不一定需要兴趣。游戏的原则是快乐,没有人去玩不快乐的游戏。演戏则不一定需要快乐,有许多戏,你不快乐也得演下去。
游戏要有共同遵守的规则,这规则往往是游戏者协商决定的。在游戏中,人与人比较平等,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横向的。演戏则是要执行导演的意图,其规则不是协商而成的,而是“贯彻”下来的。在演戏的时候,人与人的关系不容易平等,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纵向的。
可见,在宽松的环境中,游戏多 ; 在不宽松的环境中,演戏多。
可见,经常在游戏的氛围中生活,容易张扬个性;经常在演戏的氛围种生活,容易造成双重人格(即两面派)。
许多家长都问我,孩子为什么爱说谎话,我想这多半是因为他们不够民主,把孩子管得太死了,孩子只好“演戏”——表演出一副家长爱看的模样来。
追根溯源,国人的演戏心态其实是几千年严酷的封建统治造成的,至今流毒未消。
  教学能完全变成游戏吗?不可能,也不应该。但是尽可能增加教学的游戏色彩却是完全必要的。这不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还有更深的意义。把游戏的作用局限在战术领域是不对的,提倡健康的游戏心态是一种价值观念的变化,有战略意义。我们可以这样说,当学生的游戏心态多于演戏心态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才能比较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们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增强。当然,这种游戏心态必须与责任感相结合,无责任感的游戏心态是非生产性的,消极的,颓废的。但是无责任感的演戏心态却更为可怕,那是一种冷漠的市侩之心,现在比较流行。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抵制市侩风气。
  纯真的游戏心态不但是厌学心理的解毒剂,而且是市侩作风和假道学的解毒剂。
                                     2002,1,24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24:14 | 只看该作者
数字化的笑容
                             王晓春
   据南京日报主办的《周末》报今年3月24日报道:江苏某县某重点中学年仅14岁的初二学生朱蕴西因考试成绩不好,于99年9月30日上吊自杀,今年3月,其母朱达凤也因绝望而自杀。她自杀的地点和女儿一样,方式和女儿一样,踩的是同一个小方凳,用的是同样两条纱巾,而这位母亲肚子里还怀着一个3个月的小生命。就这样,一个家庭在半年之内死了三个人,只剩下了孩子的父亲孤零零一个,欲哭无泪。
    从这篇报道看,家庭给孩子的压力不算太大,这和那个杀死母亲的高中生徐力情况有所不同。孩子旅居加拿大的二伯还对说:“用不着那么拼命,尽力就行了。将来二伯带你出国读大学,得有个好身体,不要太辛苦了。”可是孩子课业负担太重了。她小学六年成绩都名列前茅,是标兵,到中学后,成绩连连下滑,一直跌倒班级30名以外。这个学校每月都要进行考试,每次考试都要排名次。她每天早晨五六点钟起床,深夜十一二点才能睡觉,出事前几天,她有病发烧,竟然在医院一边打点滴一边写作业,一节课也没有落下。她喜欢玩球,爸爸给她买了一个篮球,可是到死她也没玩过一次。她说:“爸,我实在没有工夫玩呀!”
      比课业负担更厉害的是心理负担。在她的作文中有这样的话:“我终于考进年级前150名了。这是优秀生最得意的一句话……我不用再看别人的白眼了。”她在一篇周记里写道:“我一看到老师的目光就害怕……”而在一篇题为《教师节》的作文中,我看到了这样的句子:“……老师们都高兴得笑了,这种笑只有(!)老师看到我们成绩提高了才笑,那种笑是珍贵的……”
      “只有”两个字份量太重了。
孩子是纯洁的,他们把老师的这种“只有”的笑容看得很珍贵。其实这种笑容很可怕,很可悲,甚至有些可笑!
    如果老师的笑容都要和学生的考试分数挂钩,请问这还是正常的笑容吗?
      如果老师的笑容都随着考试分数的起落而明灭,这岂不成了数字化的笑容,机器人的笑容了吗?
    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考试分数,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地预报教师的笑容了,这岂不成了对教师人性的讽刺?
    我们不得不说,应试教育在许多地方确实走火入魔了,分数拜物教,快变成邪教了!它吃掉一个一个孩子,一个一个家长,也吃掉一个一个老师。
    吃掉了我们的人性。
    打死母亲的孩子当然是极少数,自杀的孩子也是极少数,但是,人性扭曲的孩子和家长可不是极少数,人性扭曲的教师也不是极少数。你看,连笑容都数字化了,还要扭曲到什么程度?
    这篇文章还披露:朱蕴西死后,学校没有人为她送行。只有她的三个朋友偷偷(!)来看了她一眼。她母亲后来也自杀了,跟这种冷落有关,她想不开。
    “偷偷”两个字,份量更重,几乎压得我透不过气来。
    这孩子难道是“地富反坏右”?还是她“自绝於党,自绝于人民”?还是她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生前活得没有乐趣,难道死后还要受这般羞辱吗?
    这种冷漠比她们母女自杀更让我震惊!
我只能这样解释:我们的人性正在流失,像黄土高原的水土一样。学校里的人际关系正在任务化,数字化,荒漠化……
    我感到寒冷……
    许多专家都在研究师德问题,他们说,作一个教师,要有这个素质,那个素质,我觉得说得都很对。不过我想,最主要的是,教师首先要做一个人,一个有正常情感,正常心态的人,一个具有起码同情心的人,而不是个冷冰冰的教书机器。没有这个基础,其他的一切都难免成为表面文章。
    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心里惭愧而且苍凉。仅以此文祭奠朱蕴西小姑娘。
                                               
                                       2000,3,29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25:35 | 只看该作者
班主任工作三大块
                               王晓春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然而细想起来,主要是三大块:建立班级文化,班级日常管理,个别生教育。
所谓建立班级文化,其实就是树立良好班风。要使班集体有目标,有活动,有特色,有凝聚力,要使学生生活在这个集体里,有归属感,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日常管理的意思似乎很清楚。但是究竟应该管什么,谁来管,何时管,如何管,管到什么程度,却很值得详细研究,不少老师并未想清楚这些问题,大家意见也不一致。
个别生(问题学生)教育也是教师的基本功,是牵扯教师大量精力的工作。
一二两项是面上的工作,第三项是抓点。
面对这三大块工作,如何分配自己的精力,据此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班主任的专业水平。
我发现多数班主任较少在班级文化上动脑筋,他们的全部精力几乎都用在日常管理和个别生教育方面了,而且糟糕的是,他们抓个别生教育用的却是日常管理的办法(批评,惩罚,表扬,评比,关爱等等),因为他们不会个案诊疗。
越是优秀的教师,用在日常管理方面的时间和精力越少,他们一头侧重抓班风,推动全局,另一头抓住个别生,防止纰漏,如此日常管理就主动多了,容易多了。
抓班风需要一种战略眼光,个别生诊疗需要心理学知识,这都是专业含量比较高的工作,只有日常管理,可以跟着学校评比和检查走,可以靠卖力气出成绩。于是多数老师都把精力用在这地方了。这是很多班主任专业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班主任工作日常管理化了,管理压倒了教育,管理替代了教育,有管理,无文化。
我个人研究班主任工作,过去一段时间侧重第三块——个别生的诊疗。我写出了《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对个别生的问题进行了分类专题分析,我还研究了几百个具体案例,出版了《今天怎样做教师》(中学案例100个),《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小学案例100个)。这样,我对个别生教育的研究,就有了阶段性成果。
现在我想开始重点研究第一块——班级文化问题,也就是班风问题。我想这个问题的研究对提升广大班主任的工作境界和精神境界有很大意义。我希望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大致搞清楚班级文化的问题,让班主任明白自己工作的本质并不是“管”学生,而是在创造一个微型的(班级)文化生态环境。
等到此事告一段落,我也许会继续研究第二块——班级日常管理。现在的班级日常管理,我感觉普遍太笨拙了,太刚性了,太应试化了,太被动了,基本上属于“非教育型”管理。
这只是我的主观愿望,能不能达到目的很难说。我的想法是,凡是教育确实需要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做做试试看,能贡献一份力量就好。
敬请各位班主任多指教;若能一起研究,那就更好了。
                                       2006,7,14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26:28 | 只看该作者
思维方式太重要了!
                           王晓春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是教师中很流行的说法,它确实说出了一个常见的事实——差生可能破坏班风。
可是,我看到这句俗语的时候,脑子里几乎同时(注意,几乎同时!)就跳出了另一句意思相反的俗语——“火大无湿柴”。这句俗语也说出了班级建设的一个常见的事实——好的班风能转变差生。
那么到底哪一句是真理呢?都是,也都不是,要看具体情况。
而我所发现的一个有趣的情况(等待您好老师可能也有这种倾向)是,教师们在谈差生的破坏作用的时候,就引用“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而在赞扬集体舆论的巨大作用的时候,就不再提这句话了。也就说,差生与班风本是相互影响的,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而教师们思考和叙述问题的时候,只喜欢朝一个方向前进,单向思维。
同样的例子可以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也是教师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话。比如说一个好学生忽然和某差生交往增加,教师就提醒他:“你小心近墨者黑”。教师为什么不反过来想想,这位好学生可能把那位差生弄得“近朱者赤”呢?很奇怪,他绝不往这个方向想。又比如说某老师忽然想帮助某个差生进步,他就选择一位“立场坚定”的好学生和差生同一个座位,然后告诉那位差生,“你一定要近朱者赤”。教师也不想想,万一这位“朱者”被“墨者”“黑”化了,可如何是好?
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多种可能性,可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时候,常常只是一厢情愿地执着于一种可能性。
多数教师非常不习惯在矛盾中思考问题,非常不习惯假设多种可能性,非常不习惯自己反驳自己。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单向的,线性的,独断的,非讨论性的。
我说过,我看到“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句俗语的时候,脑子里几乎同时(注意,几乎同时!)就跳出了另一句意思相反的俗语——“火大无湿柴”。我这是在反驳自己。这样同时面对两种对立的看法,就很自然逼出一个新的问题:在何种情况下“一粒老鼠屎”会“坏了一锅粥””?在何种情况下,“火大无湿柴”呢?于是我的思考才真正深入了一步。没有这种矛盾的思考,我的思想将永远停留在两种对立说法“平行而不相交”的状态,实际上这两种观点只不过是两个“说辞”,用哪个对我的眼前目的有利就拿起来用,用完就扔掉,其实哪句话我也没细琢磨。我对班风与差生的关系,认识水平没有丝毫提高。
恕我直言,这可能就是当前多数中小学教师的思维状态。当然,我不是说等待您好老师一定是这样。只是等待您好老师的常见说法引起了我上面的思考。
我总是唠唠叨叨谈思维方式,真是很抱歉。可这确实是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而目前尚未引起多数人的重视。我在这里又讨嫌了!
                              2006,7,17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27:26 | 只看该作者
班主任·班风·班级与社会
                       王晓春
易谷老师话不多,却都很重要。
我认真思考过,为什么我们的学校非要设置班主任?在我的印象里,解放前我国学校是不设班主任的,设置班主任,是向苏联学来的,这与计划经济的体制有关。
设置班主任,意味着强调班级的行政色彩。我们的班级,其实主要是个行政单位而不是学习机构。你会发现,在学校里,年级组长的重要性一般要大于教研组长。也就是说,我们这里行政管理总是要压倒业务、压倒学术,这是我们的教师专业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弊端,不是优点。
但是鉴于我国国情(官本位),这种局面很难立刻改变,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将来,班主任的设置是不会取消的。这与班级学生人数也有关系,班级人数越多,就越要加强管理。但是从长远角度看,我主张逐渐淡化班主任的管理职能 。在遥远的未来,取消班主任也是可能的。
现在班主任几乎相当于学生的“顶头上司”,相当于学生的“公共家长”,这种体制,肯定会强化学生的行政意识,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不利。真正的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要在管理相当宽松的环境中才能形成,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经常看着上级的脸色行事,他就很难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和研究。人的智慧绝不是“管”出来的。
关于班风,班主任不应该只作为一个“灭火者”,“秩序维护者”,“歪风纠正者”,这都是被动的,防守的。班主任还应该成为良好班风的火车头。
但是我不认为班主任能“塑造”班风。在我看来,“塑造”常常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容易碰壁。班主任所能做的,不过是“因班施教”,“因势利导”而已。班主任绝不是无所作为,但是所能为是有限的。你的期望值必须实事求是。
易谷老师说:“毕竟这些‘群体’是扎根于社会,而非班集体”,这话很重要 。其实学生在某个班集体中,只是临时的“过客”,班风之形成,关键是学生原来的素质。班级不能脱离社会。袁步华老师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我觉得说得很对。小环境躲不开大气候。
当然也有相反的说法,就是说无论大气候如何,我都可以在我掌控的班级中创造一种良好的“小气候”(风景这边独好)。这是很有志气的老师,精神可嘉,也不是完全不能做到,但能做到的人很少。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研究一下,班主任可以在什么基础上,通过什么手段,把班风做到什么程度。这样,就可以一方面避免无所作为的放任主义,一方面避免易谷老师说的乌托邦式的冒险主义。
班风问题非常复杂,班风决不是某个班主任从善良愿望出发 ,制订点条条框框,然后严格管理,就可以“管”出来的。
                              2006,7,19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29:24 | 只看该作者
纪律不是动力
                      王晓春
许多校长都有这种本领:他们能把自己的各种主观决策都变成“纪律”向下贯彻。“我的话就是纪律。朕即纪律!”
比如说他忽然认识到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他就命令所有教师都搞科研,把科研任务纳入评比指标。也就是说,你不搞科研,就违反我的纪律。
谁给您的权利,可以如此轻率地制订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您个人就有“立法权”?
国家规定教师必须搞教育科研、必须申报个人课题了吗?没有。既然没有,那么校长擅自把搞教育科研规定为纪律,其实是自己首先更严重地违反了纪律。
用违反纪律甚至违法的方式制订“纪律”,然后强行贯彻,这在我国目前还是很普遍的。这就是人治。这种纪律的鼓吹者,自己在那里“州官放火”,居然还好意思责备普通教师“百姓点灯”。漫画一大幅。
所以,要让教师搞科研,只有两种合法的办法:一种是绝对自愿,另一种是开教师听证会,经过表决,确定该不该把教育科研作为本校的纪律。
       *           *           *           *
纪律是一种规范。凡属规范,都有封闭性,它是为人们活动提供某种保证的,它不是活动本身。纪律没有灵魂,纪律本身不生产任何东西,纪律本身没有什么创造性。用工业来比喻,纪律不是动力;用农业来比喻,纪律不是水肥。纪律是保障,不是魔杖。
总想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制造新思想,这是非常可笑的。从孔夫子到陶行知,没有一个教育家是奉了行政命令,害怕违反纪律完不成指标而成为教育家的。
成长绝不是奉命完成的。任何生命本身都有一种内在的成长冲动,不可遏制。认为人不逼就不会成长,不逼就不会思考,这是对人性的误解和曲解。人不学习就不能成长,但学习首先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迫的(不排除被迫的成分,但不应是主体)。为什么现在学生厌学率这样高?因为我们总是逼着他们学。为什么要“逼”?通常现成的标准答案是——因为学生不逼不学。其实不逼也完全学,而且可以学得更好,只是我们没这本事而已。我们在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方面太外行了,所以只能干自己最拿手的活计——逼迫。逼迫只能产生厌恶,厌恶之后会更不自觉,于是只好加大逼迫的力度,如此恶性循环,一直到崩溃。这不是我们周围常见的镜头吗?实际我们是耍了一个花招,把自己给骗了。我们把自己的专业能力不高,说成是“不这样不行”,于是就把责任推给学生了。校长也如此,他自己没有本事吸引教师搞教育科研,就硬说教师不强迫不搞科研。网上有这么多老师讨论教育问题,热情高涨,颇有成效,他们上网有几个是被迫的?
这就可见,宣称别人有惰性者,自己可能惰性最大。他懒惰,他不爱动脑筋,他不愿刻苦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能力,他没有能力用“软影响”的高级办法吸引下级搞科研,只好乞灵于低级的“硬管理”。
我们周围充斥着教师颂歌,各种漂亮的词汇把教师捧上了天,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却往往沦为落实领导主观意志的工具,几乎完全失去了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独立性。校长们嘴里喊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人”,心里却认定教师都是不逼不干活的懒虫。莫非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懒虫”?可见他们对教师的尊重并不真诚。他们的脑子里,从来没有过一个大写的“人”字。一般人对人性做这样片面的贬低,倒也罢了,然而这是一些专门搞教育的人呀!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教师和学生的命运呀!
我们只有寄希望于校长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寄希望于他们都取得灵魂的尊严和独立。
但是你无法强迫人独立,你不能把独立思考的本领赐予任何人。我们所能作的,只是互相讨论,互相影响,互相启迪。
                           
2005,8,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7 22:36 , Processed in 0.0741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