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独自叩门与各自上路
作者:殷青平
缘起
张海龙,是我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同学。我们在一个宿舍里厮混了四年,我们共同热爱诗歌,以此为起点深入文学以及艺术。我们共同组建了那所学校里的"太阳剧社",我们一起编剧演出。当年,我们那出诗剧的名字叫作《远方》。我们那时遥想着远方,打算一起上路,默念着"远方除了遥远之外一无所有"。
多年之后,我们各自上路,每个人都要独行,并且一意孤行,这就是人生。
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兰州一中当语文教师。三年之后,他调到兰州一家报社。又是三年之后,他奔走杭州,然后在兰州与杭州之间穿插往返。再后来,他定居在杭州。而我原地不动,钉在兰州这座城里生根延展。那是我们各自的选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流,我们遭遇不同的人和事,但我们会彼此呼应,像是遥远的烛照与诵念。
很少见面,我们仍声气相投,在这个即时通讯的时代,我们借助网络有了更深的交流。在《心相印象》最初的设想和随后的进程之中,我们有若干次相关的对话。我看了看,这些对话若放在前面,倒是很能反映出那时那刻我对于这本书的想法和态度,故整理堆放如下:
之一:我们都渴望一种内心生活
张海龙:你现在转向艺术评论,还写诗吗?
冯国伟:不怎么写了。有时,是想写却写不出来了。你呢?
张海龙:我也一样。不过经常在看,并且偶尔会写,并且拿出从前不多的几首诗反复修改。那更像是对自身文字的一种修炼,我对诗的喜爱依旧。我最近一直在写长篇小说《我们都是被梦做出来的》,一开篇我就把李亚伟那首诗《我们》放进来了,那是一个缘起,那诗里这样写着--我们即使走在街上/也是被梦做出来的,没有虚实/数来数去,都是想象中的人物/在外面行走,又刚好符合内心。你看,这多像我们,一直以来,我们都渴望一种内心生活,却分不清生活的虚实。你转向艺术评论,或许也是这样一种动因,你想找到一种"刚好符合内心"的方式。而我,在媒体的纷乱中还在做一个"零敲碎打"式的写作者,我们都以各自的方式在坚持。
冯国伟:我也是这样。诗是我内心的慰藉和温暖。隔一段时间,我会找本诗集读读。那些我喜爱的诗句穿过身体的清晰感觉使我觉得对这个世界的反映还是新鲜和敏感的。这也正是我对艺术评论抱有信心的原因。我一直认为,如果没有大学时期这一段写诗的经历,我对文字不会产生这么多的热爱,也可能不会走到艺术评论这个方向。
张海龙:是啊,从前我们一直都在说诗是语言的最高形式,写诗的人都对语言更敏感,诗是独自叩门的第一声敲击吧。不过,我们很早就警惕,在我们的写作中不能有太多不适当的诗情画意,若是成天啊啊啊的胡乱抒情,必定不成大器,要么是伪诗人要么是小诗人。在我看来,诗可能相当于武功中的那种练气功夫,是打底子用的,你有这碗酒垫底,很多事情便大大不同。
冯国伟:所以,你一下就能看出,其实我的评论文章中诗歌是个很重要的背景。有了这个背景,评论这个比较枯燥的行当就有了些活气。比如我喜欢的评论家宗白华,他就是个诗人。而且在今天看到的很多艺术评论文章中,很多诗人写的评论总能给你一种全新的感受。我之所以不爱看某些学院式的评论,就是觉得他们的文章中缺少一种才情。一切都是中规中矩的术语堆砌,像搭积木一样。毫无生动和有趣之处。
张海龙:这是现行中国教育体制必然出现的结果。为什么说是必然?因为我们的教育似乎是一种"比傻"的教育,就是看谁能正儿八经地说傻话,于是傻便成了一种标准。这就像安徒生那个童话《夜莺》里讲的故事--无生命的机器鸟因为听话并且不出错而赢得了大家一致的喜爱,它一遍遍唱着早就设定好的歌曲,动听但没有真情实意,可是,问题是大家都习惯这样了,谁还要费事满世界找那个真正的夜莺来听?那只夜莺最后对国王说,世上最珍贵的东西是眼泪,是真情实意而流下的眼泪,因为那里有对歌声的真正赞美,也有生命中最真实的感动。
冯国伟:安徒生的童话其实是写给大人们看的。可是有时,大人们却看不懂。因为他们早已画地为牢,给自己主动找了一个边界。机械的生活如果使人们的心都被囚禁了,生活的美又如何被发现?谁又愿意去发现?我之所以比较喜欢陈丹青的文字,正是因为他充分展现了自己,没有那么多固定的套路和招式。他的文章读来过瘾,完全来自于他的人性本色。我喜欢这样的文字,也希望自己能朝这个方向发展。
张海龙:一直以来,我都记得卡夫卡那句话--"一本好书,应该像一把利斧劈开我们心中那冰封的大海。"可是,这样的书太难遇上了,这样的文字也太难遇上了。我希望我们能尽可能地去稍微接近那么一点儿。当年,卡夫卡邻居家有个也喜爱写作的男孩,拿自己的作品去给卡夫卡看,得到的答复是这样的--"很美也很好,可是,这还不是艺术。"那么,什么是艺术?卡夫卡这样解释--艺术就是对罪愆、苦难和真正道路的观察。
那么,你在做艺术评论的时候,是以什么东西来做你的出发点?你在对那些艺术家进行普遍性赞美的同时,是否能更尖锐更锋利更不留情面地去批判他们?你是否能以一种"湿漉漉的眼光"去用心观察他们?这是我对你的期待。
冯国伟:你说得这些也正是我一直在反复思考的问题。对艺术我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判断,而不是随意地接受那些普遍性的定义。至于评论,我也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评论有意义?热如火与冷如冰只是文字的情感状态,如何穿过这些文字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是我最在意的。哪些思考才对读者和创作者更有启发?我一直认为,并不是赞美毫无意义,也并不是尖锐更有力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在于作为评论者所站的角度和立场。
......
之二:独自叩门与平视的眼光
冯国伟:最近,又读了一下尹吉男的《独自叩门》。经过十年,我才觉得读懂了这本书。而且他这本书的体例我很喜欢。第一部分是观点陈述,第二部分是个案分析,第三部分是综合评论,第四部分是现象批评。这个构架我觉得有利于自己的学习,也能让自己整理出一条清晰的头绪。
张海龙:我记得最初我们看这本书还是颜峻推荐的。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是在文群的新知书店买的这本书。我只记得尹吉男提出了一个后生代的观点。好像诗歌界很早就有这个提法。我们那时乱七八糟看了不少有关艺术的书,我现在都忘了这本书写了些什么,但我无比喜欢"独自叩门"这个名字,那更像是一种艺术的苦修,像是一种祈祷,像围绕"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这种讨论后所藏的那种痴狂诗心。
冯国伟:我要说,尹吉男的这本书给了我深刻的影响,这是今天我才感觉到的。其实他提出的"近距离"和"平视的眼光"正是我今天艺术评论的两个支点。其实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尹吉男以前一定写诗,他的《独自叩门》的语言风格有一抹浓重的诗情。到他的《后娘主义》,诗的成份就降到很低,成为了一种杂文式的评论。虽然更深刻了,可是我还是挺喜欢他早期的这种风格。
张海龙:我记得你第一本书《艺术人生》里就提到他。后来,你到中央美院进修时与他有过交流吗?
冯国伟:上中央美院其实有很大程度上就是奔他去的。但是在美院倒没有过多交流。主要当时还是有些胆怯,觉得自己水平不够,没敢主动上前。说起来,我们身上还是规矩的东西太多了,以致失去了很多可能。但他的课听了些,收获还是很大的。我认为他是那种真正意义上能教给学生方法的老师。
张海龙:呵呵,也许你知道他与你共处一个学校一个空间里就足够了,那是一种场,是一种气氛,他无所不在,而你无处可逃。这就是好学校与一般学校的差别,也是好老师与普通老师的差别。
冯国伟:非常赞同。现在回头一想,以前大学老师教的东西都忘得精光,反倒是自己的学习和读书方法在推着自己前行。但当时确没有人教你这个。
张海龙:从中央美院学习回来,没打算再出一本书吗?
冯国伟:倒是有此想法。不过学习回来这一段时间,可能学得东西太多了,脑子一片混乱,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写了。我想还需要在理理思绪。
张海龙:还是要多写,像大哥叶舟那样写,一个字一个字地砌,每天砌八小时,他甚至不会五笔打字,笨拙,只是用两根手指在键盘上戳来戳去。我觉得就是这样。只有多写,感觉才能找到。你每天坐下来,只要写,一定会写出让人心惊的东西来。
冯国伟:好的。
......
之三:我为金字塔尖下面的人写作
冯国伟:一直以来,你写得比我多,关于兰州这座城市,你写了很多。我觉得你是写出了兰州内在的气质,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现象。
张海龙:我那也是叫专栏逼出来的。最早是给《京华时报》写专栏,每周五篇,天天要写,接连写了大半年。虽然都是千字文,我是当成短篇小说来写的。我想,那是我的一部"私人城市地理"。后来,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书名叫《西北偏北男人带刀》。
冯国伟:好生猛的名字。不过倒是符合你的文风。
张海龙:我最早的书名并不叫这个,而是《鬼打墙》,我想用这个名字来描摹我们在路上时的一种状态。就像但丁在《神曲》写的那样--"在我人生的正午/我从林中醒来/因为我迷失了自己正直的道路"。这似乎是一种生活受阻意乱神迷的状态,我们都曾身陷其中。不过,后来出版社改了这个名字,他们有些迷信,怕这个名字会影响销路,却未曾想到后来与"鬼"有关的书大行其道。顺便问一下,你的书进行得怎么样?
冯国伟:惭愧,写了一些,感觉还是没找到。
张海龙:你不要有包袱,其实你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现在专业硕士、专业博士那么多,在专业上你肯定跟他们没法比,但是你的长处在于你没有身段,在于你能平等的跟人交流,而不是带着俯视的眼光和挑剔的姿态。你可以写得更生动更来劲,这一点你肯定比他们强。
冯国伟:你这话说得有道理。这也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困惑了我许久。不过,现在我基本有了些头绪。如果评论是座金字塔,那么专家教授所写的评论就是塔尖部分,它是给少数人看的。而更多的艺术家和更多的读者是处于塔中间和塔基部分,是很少有人关注的,但其实这一块才是艺术评论最缺乏的部分,也是我的空间所在,我要为金字塔尖下面的人写作。
张海龙:对。你现阶段不妨多写写甘肃比较有特色但还不是那么主流的画家。可以做深入一些,视线放开一些,不一定去写那些专业画家,可以多关注那些有实力也有想法的画家。我建议你写写杜元。在我看来,杜元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的才能不止在于画上,他还做装置,做雕刻,做观念,做行为,他是一个在全力扫清自己障碍的艺术家。假以时日,他必有大成。
冯国伟: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
之四: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张海龙:看到你做的《杜元访谈录》了,非常精彩。你的精彩在于你试图从多条道路进入一座城市,这样就拥有了多种可能性。对么?
冯国伟:我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呈现画家的作品和经历,更多的是要展现他对待艺术和人生的内心情感。要让人感到他是活生生的,而不是一个概念下的固定模式。而且,我觉得这种对话形式非常好,你画家有没有想法,能不能表达,你是个怎样的人,都在这种面对面地交谈中一览无余。绝对做不得假。那种书面的访谈其实很多文字也是经过修饰的。
张海龙:我建议你将访谈录改成对话录。因为其实是两个人的双向交流,在彼此对撞中产生的火花才更精彩。并且,有个说法叫"谈话即道路",当你们开口交谈时,就是所谓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听,万物生长,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
冯国伟:采纳。我准备做一组。既有书法方面的,也是绘画方面的。选择一些不同定位的书法家画家。比如书法可以有传统的,现代的,前卫的。从不同侧面进入艺术家,其实也就是进入了艺术。
张海龙:一叶而知秋,很好。但你不妨再做专业一些。可以书法的专做一本,绘画的专做一本。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系列。
冯国伟:目前看,暂时还达不到,以后努力吧。
......
之五:我不是艺术家,我要过艺术的生活
张海龙:最近看你很勤奋,在你博客上看到你的东西一下多了起来,而且质量越来越高。
冯国伟:博客真是个好东西。有了博客,好像一下有了推动力。我现在每天脑子里都在想着第二天要写些什么。现在经常写,感觉确实是一下涌出来了。
张海龙:能明显地看到你的变化。文字越来越流畅,很多观点虽然简短,但很有读头。
冯国伟:我现在一方面做对话个案,写些评论,一方面整理自己的思绪。感觉时间都过得很快。
张海龙:你进入状态了。你的那些评论我看了,与现在的刊物评论拉开了一定距离,很有意思,很有活力。那几篇关于张仃、吴冠中和陈丹青的文章写得非常好。
冯国伟:应该说,那是一挥而就的感觉,写这几篇文章我就是想表达内心的情感。中间连停顿都没有,也就是一个小时左右。我发现,状态好时,写作真是个享受的过程。
张海龙:呵呵,谁说写作都是苦,写作之后的满足那是其它任何快乐都代替不了的。
冯国伟:还记得大学我们一起读过的那本《渴望生活--梵高自传》吗?我最近又拿起来读了。真的好。我现在感到不仅仅是梵高这个人牛逼,而是欧文斯通这个人太牛了。一定意义上,没有欧文·斯通,也没有梵高如此的知名度。至少在中国大学校园里。我觉得,如果写评论能做到欧文斯通的状态,那就是我的理想。
张海龙:艺术即人生呀。当年你出版《艺术人生》,我给你写评论的题目是《我不是艺术家,我要过艺术的生活》,今天看来还是相当准确的。
冯国伟:没错,我的观点就是艺术应该有助于我们的生活。艺术当然是多样的。每个人也有不同的喜好。但是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他需要的是对他的精神生活有益的东西。现在艺术界关注的都是前卫的东西,但不论形式如何变化,关注人性一定是个基点。
张海龙:所以要趁热打铁。继续多写吧。
......
之六:与我有关闻所未闻震撼心灵
冯国伟:你的《西北偏北男人带刀》我读了。对于我来说,那其中的文字不仅仅是对过往的一种描述,那是热血与青春,那是我们共同经历的生活。激动之下,我一挥而就写了一篇书评,你看看。
张海龙:你的文章,让我感怀颇多,毕竟是兄弟,知根知底。你触到了我的秘密所在。
冯国伟:评论文章贵在情真。有了情,我觉得就一定能打动人。
张海龙:这恰恰是今日之评论最欠缺的。
冯国伟:我也觉得,现在的评论缺少一种鲜活而有生命力的东西,有些暮气沉沉。说实在话,虽然有些画家请那些专业教授写评论文章,可除了那个署名,他们自己也是不爱看的。不仅仅是看不懂,关键是文字都与已无关。
张海龙:这就是你的生存之地。就像在新闻业里我们常提到的新闻原则--与我有关,闻所未闻,震撼心灵。你就写这样的评论。必受欢迎。
冯国伟:对,我现在正致力于朝这个方向发展。
......
之六:博客时代的评论无穷动
张海龙:你的书进入什么状态了?
冯国伟:最近师兄徐兆寿打电话,说要出一套丛书。把我放在其中了。这一下突然感觉紧张了。
张海龙:紧张点好。要不然,我们总是在懒散的等待中,却总拖拖拉拉找不到终点。
冯国伟:是啊。我现在文稿部分已经基本整理完了。书名暂时定为《心相印象》,副题是《博客时代的艺术生活》。我把目录先发过去你看一下。
张海龙:体例和书名都很好。只是为什么要称自己是一个业余艺评人呢?你的东西现在看起来貌似很专业了。
冯国伟:我曾写了一篇《做一个业余艺评人》。这是我的立场和方向所在。倒不是故意作秀。我其实是提醒自己要时刻注意这种业余状态所带来的自由和张扬,但也要警惕它可能导致的庸俗和无趣。
张海龙:你的副题起得很好。博客时代因为它提供的是大众的开放互动式写作平台,自然需要一种适合大众的评论方式。你的评论其实是进入了艺术评论的"博评"时期。这一点非常重要,肯定也会越来越引起人的重视。博客时代,其实就是个人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布资讯都可以发表观点,互动性也越来越强。与"做大做强"不同的观点是,这个时代需要每个人都"做小做精",这样才会更丰富也更好玩。而艺术,本来就是玩出来的东西。一定要放松放松再放松。
冯国伟:哈,那我就做一个艺术评论的博评人吧。
......
之七:不顾客观原则却死命强调真实感受
张海龙:看了一下你的书稿。觉得最好看也最精彩的部分还是你的对话录。记得许晓煜那本《谈话即道路》吧。
冯国伟:当然,那本书我是认真读了好几遍。最近还读了此类的好几本书。比如薛红艳的《上海9+1》,还有什么著名作家访谈录等。我一方面在学习他们,一方面在与他们拉开一段距离。但是有一点让我很有信心。那就是这些对话即使今天读起来依然很生动,没有过时的陈旧感。我希望自己的文字在多年之后被人读起还是能感到那时那刻的心境。
张海龙:这种那时那刻的真实最有价值。很多文字可以消散,但那种当时背景下的真实再现,对画家和读者都是绝对不容怀疑的。这样的文字可能会成为一种见证,就像是一段文字DV,记录下这个时代的若干浮光掠影。
冯国伟:就是。虽然跨度只有两三年,有些画家现在读当时的想法都觉得很有意思。这个意思其实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张海龙:尤其是对话录由五部分组成,那些对话场景、对话理由、个人解读同对话实录一样重要。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立体的场。这相当重要。你更像一个不顾客观原则却死命强调真实感受的记者,使出万般功夫只为记录下那一时刻的种种样样。
冯国伟:我就是希望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比较全面而真实的记录下那时那刻的状态。有很多学院的人认为新闻式评论都是易碎品,我觉得关键是要把它做深了,做活了,它就一定会有存在的理由。
张海龙:以后你可以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
冯国伟:我正是如此考虑的。我想下一步我会专门做类似于对话录的书。而且要把细节做得更全面。比如艺术家的家庭情况,收入情况,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等等。这样,就更有可读性了。
张海龙:好,继续努力。我的小说也正在写作中。虽然我们各自上路,但让我们彼此响应,声气相闻。
冯国伟:对呀。我们已在路上。是,重要的是,我们已在路上。
......
2008年8月5日于兰州
附《心相印象》目录:
目录
前言 对话:独自叩门与各自上路
一、 心相:我
1. 指向月亮的手臂
2. 一个艺术后行者的选择
3. 高级词汇的光环
4. 安全的艺术批评
5. 走近艺术家
6. 不是艺术家,却可以艺术的生活
7. 做一个业余艺评人
8. 分等级的艺术家
9. 面对一幅画
10. 国画与油画的区别
11. 书法是什么
12. 由被误传的名言想起
13. 我不再炫技了
14. 没有互动,博客只有一具空壳
15. 我博故我在
二、心相:他
1、你总要找到最合理的路线--邱才桢对话录
关于邱才桢
对话现场
对话理由
对话实录
我的解读:人生与书写的双重参照
2、我追求美和完美--秦理斌对话录
关于秦理斌
对话现场
对话理由
对话实录
我的解读:唯美主义的书写与守望
3、作品就是一切--魏翰邦对话录
关于魏翰邦
对话现场
对话理由
对话实录
我的解读:偏激的思想与孤绝的艺术
4、感动是艺术的本质--朱明对话录
关于朱明
对话现场
对话理由
对话实录
我的解读:幻象背后的朱明
5、艺术最终要归结到精神--莫晓松对话录
关于莫晓松
对话现场
对话理由
对话实录
我的解读:它,静静地绽放
6、最要命的是没有感情--杜元对话录
关于杜元
对话现场
对话理由
对话实录
我的解读:寂寞的杜元不寂寞的画
7、为什么不画幸福?--郭庆丰对话录
关于郭庆丰
对话现场
对话理由
对话实录
我的解读:心,通向汪洋
8、绘画,是生活,更是宗教--王宏恩对话录
关于王宏恩
对话现场
对话理由
对话实录
我的解读:从敦煌出发
三、印象:他们
1、异质的周思聪
2、听方力钧讲座
3、吴冠中:宁为绊脚石
4、张仃是个老英雄
5、牛逼,陈丹青
6、我眼中的徐唯辛
7、在文字中邂逅吕胜中
8、绿林好汉王华祥
四、印象:我们
1、体悟与释放--王怀罡书法解读
2、直抵真淳之境--读刘虎森写意花鸟画
3、丘宁的绘画心相
4、发现身边的美--读刘新华的画
5、否定自我的书写--郑睿其人其书
6、守护自我--读张彤油画
7、心境,暗藏在无奇的外表下--读戴凌云油画
8、在轻与重之间游走--读巫卫东的画
9、画出自己的世界--读茹可的画
10、回归心愿之乡--读张万凌油画
11、不一样的风景--读张大刚油画
12、回家--读杨光利的画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