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问一菩提 ——向蒋君晶老师学有效的课堂提问 永嘉瓯北二小 李翩翩 课堂中,有不少学生对文本进行过一次“扫描式”的整体感知后,他的“阅读期待”的强烈程度会减退很多,甚至消失。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整体感知’与‘逐步研读’间隙”进行再度“唤醒”,以期学生投入新的学习热情。 那么,哪种教学策略最直接最有效呢?提问是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往往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因此,在学生初步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后,教师更要精心设计提问,才能再度唤醒学生的新的阅读期待。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方能皈依“扎实”。 然而,有的问题踢下去,学生会失去耐心,变得烦躁不安,面部表情僵硬、苍白或暗淡无光;漫不经心地朝窗外看,或环视教室的四周;耷拉着脑袋,把头靠在桌上;玩弄桌上的小物体;与同桌闲聊;成群结队地上厕所……有的问题提下去,你会看到孩子急不可待地举手提问,热切地盼着教师点自己回答问题,或者不举手就大声喊出答案;目光紧紧追随者教师,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兴奋的光辉。 那么,怎样的问题既能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扎扎实实、真真切切地成长呢?下面,且让我采撷蒋军晶老师《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中几朵最芬芳的教学之花,供大家细细品赏。 第一朵花——期待 【片段一】 师:我们一说到维也纳,我们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一些。但是你们读过这篇文章了,我请教各位,冯骥才这位作家在这篇文章里边具体写举世闻名的金色大厅了吗?(没有),具体写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了吗?(没有),具体写那些优美动听的乐曲了吗?(没有)。 师:都没有。那么,冯骥才这位作家在这篇文章里边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写“音乐之都”却不写直接与音乐相关的素材,这便是选材的魅力。蒋老师巧妙地把握这一特点,将学生直接引入思考之中。在学生进一步找到文章选取的素材“鸟叫、花、路、酒馆”的过程中,心中一直是充满疑惑的,这种疑惑所带来的阅读期待就是学习的巨大动力。这种疑惑的激发不是教师精心创设的“圈套”,而是学生读懂本文的必有之疑、必懂之疑。 第二朵花——冲突 【片段二】 师:冯骥才在这篇文章里先写维也纳的(鸟叫),再写维也纳的(花),然后写维也纳的(路),最后写维也纳的(酒馆)。但是,我不知道你们读的时候跟我有同样的感受,读的时候有个词不断地从你脑海里冒出来,印象非常深刻。哪个词儿?(音乐)师写板书。 师:这就是这篇文章的奇特之处。冯骥才写鸟叫,写花,写路,写酒馆,但是我们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维也纳的音乐。接着第二遍读啦,你们要思考:这音乐跟鸟叫有什么关系呢?跟花,跟路,跟酒馆有什么联系呢?(板书连线)默读更便于思考。为了让思考有所深入,蒋老师简单地分工。你们这两列重点思考鸟叫和音乐的关系,你们重点思考花和音乐的关系,依次往下。你可以拿起笔默读思考。 面对以上问题,据我的课堂观察,当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面对的勇气、挑战的欲望。这个问题好在哪里?首先,这个问题是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反复衡量后提出来的,太简单的问题,大部分孩子不屑一顾,太难的问题,大部分知难而退,而这个问题难易适中。其次,这个问题具有巨大的弹性空间,有明显的开放性,每个层次的孩子都可以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参与。“鸟鸣” “花钟” “小路”“酒馆”和“音乐”究竟有什么关系?有的人理解得浅一点,有的人理解得深一点,但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个问题老师引入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不相吻合的冲突信息,使学生认知失衡,按常理说,作者应该写那些耳熟能详的与音乐直接有关的事物,可是作者却偏没有写,这是为什么呢?这类基于学生原有理解挑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很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蒋老师深谙此道,在后面深入到四个精彩片段的教学中都提出了这类志在挑起认知冲突的问题。例如“即使要写维也纳的鸟叫声,也要写那些好听的鸟叫声呀,冯骥才为什么要写这些难听的叫声呢?”、“小伙子不写,小姑娘也不写,演奏者也不写,偏偏要写拉又小又旧的贫穷的、喝醉酒的老汉,为什么?” 第三朵花——等待 【片段三】 师:但是,我的疑问就来了。你说鸟叫声吧还是声音,跟音乐还有点联系。这花搭成了三角钢琴,也联系起来了。这路跟音乐有什么关系呢?一没声音,二没造型,不相信我们读一读。(生齐读。) 师:作者却说“跑着跑着,很容易想起音乐来”。我等待你们的解疑。你说这段话里我们听到声音了吗?(没有),有音乐的造型吗?(没有),那怎么就跑着跑着想起音乐了呢? 【静静等待……】 蒋老师在提出问题后一般会留出足够的候答时间供学生思考。很多孩子的思考能力、思考习惯决定了他面对一个问题,需要比较多的思考时间。那种短频快的教学注定只是让少部分孩子越来越有优越感,而大部分孩子沦为“看客”。所以在课堂里蒋老师反复强调让孩子们静心思考,这既是真诚引领他们将思考走向深入,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保护。 你听,课堂中到处流淌着学生智慧的言语。 “它里面说了畅如流水,音乐也是畅如流水的。”一个男孩子自信地站起来说。 “车在这些弯弯曲曲,然后后面写到两边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弯弯曲曲就像是音乐中的转折,然后突然冒出来后面写“或是一座宁静又精致的房舍,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每一个转折都会给你一个惊喜。而且喷泉有哗哗的流水声,都跟音乐有着联系。”一个女孩子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些精彩的发言宛如一首首动听的音乐,扣人心弦;这些灵动的思考,仿佛一朵朵绽放的鲜花,吐露芬芳。 第四朵花——碰撞 【片段4】 师:作者都说了,这音乐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而在小酒馆里边,你们怎么理解? 生1:因为那种酒馆都是比较生活实际一点的,金色大厅都是很辉煌的,那酒馆里都有音乐说明维也纳的人们人人都热爱音乐。(评:她理解得真好,有自己的理解。) 生2:小酒馆里都有音乐,说明维也纳的人真的很爱音乐。在小酒馆里演奏的人他们都是把自己真实的感情融入到这些音乐中的,都是非常真实然后很激动的感情,不是很死板,只是为了演奏而演奏的。(你觉得有些剧院里边是很死板的,是为演奏而演奏是吧?还真的是这样的。) 生3:它这里说“整个酒店的目光都快活地抛向他”,酒店里应该是很寂静无声的,连酒店里所有的目光都抛向了他,说明这里的人都是把音乐当成自己的朋友,与音乐融为一体了。 蒋老师尊重学生的差异,提出问题后一般会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这种交流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各有所获,思考成熟的资优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其实是将自己的思维言语化和外显化,而思考力相对弱的孩子如能做到耐心倾听,其实是又一次听取同伴的解释和看法,并且交流的过程,谁也不能否认,每个人都有可能启发别人以及被别人启发,这在蒋老师的课里体现得很充分。 纵观整节课,蒋军晶老师的提问非常引人深思,他利用提问让学生迅速进入课文,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到学生的“前认知”,通过反馈学情对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细细品味这些问题,每一处的问题都引发了孩子的认识冲突,让孩子透过这些文字去思考、理解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意义。蒋老师“唤醒期待”的提问艺术和“静等花开”的教学境界,真乃“高山仰之,景行行之”,而我这个小小的聆听学习者,“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