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日
正月初一。又称元旦(南朝萧子云《介推》诗有“四气新元旦”句。《梦粱录·五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元日(张衡《东京赋》:“于是孟春元日,群侯旁戾”。“元日”本为吉日,自《东京赋》始,相沿以称正月初一)。
元辰(本指吉日。晋庾阐《扬都赋》有“岁惟元辰,阴阳代纪”句,后即指正月初一)。
元正(汉崔瑗《三子玟铭》有元正上日,百福孔灵”句,后即以“元正”指正月初一)。
元朔(唐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有“献岁观元朔”句,“献岁”为正月别称,后即以“元朔”指正月初一)。
元春(北齐《元会太享歌皇夏辞》有“展礼肆乐,协此元春”句,后即以“元春”指正月初一)。
正朔(一年的第一天)。
三朝(朝,读zhao。正月初一,为岁、月、日之始,故称“三朝”)。
三元(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元,首也。三元,指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
春元(见《宋史·乐志十四》)。
正旦(出自《列子·说符》“正旦放生”句)。
春旦(出自庾信《奉和赵王西京路春旦》诗)。
开正(出自丁仙芝《京中守岁》诗“开正献岁酒”句)。
月吉(本指每月初一,亦指正月初一)。
履端(出自《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句)。
端日(韩鄂《岁华纪丽》卷一,谓正月初一为“八节之端”,胡震亨注“端日”)等。
正月初二。又称履端二日(见正月初一“履端”)等。
正月初三。又称天庆节(宋大中祥符元年,“诏以正月三日为天庆节)。
小年朝(《岁时佳节记趣》:“正月初三又叫‘小年朝’。”)
正月初七。又称灵辰(唐李峤诗有“七日最灵辰”句。故后以“灵辰”指正月初七)等。
正月初八。又称谷日、答诞(俗以正月初八为谷日,并据该日天气占卜当年的丰歉,亦作谷诞)。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五杂俎》谓《道经》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
元宵(本指正月十五日晚上,后亦用称正月十五)。
元夕(同“元宵”)。
灯节(因正月十五日夜必放灯而来)等。
二月初一。又称中和节(唐德宗贞元五年,下诏废止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等。
二月十二。又称花朝(王力《古代汉语》又谓“花朝”是二月十五)、百花生日等。
二月十五。又称春中(春季三个月,此日正好一半)。
中春(犹“春中”)等。
二月十六。又称长春节(因宋太祖生于此日。为建隆元年所定)等。
三月初三。又称重三(月为三,日亦为三)。
元巳(张衡《南都赋》:“于是暮春之禊,元巳之辰。”元巳初指三月第一个上巳日,后专指三月三日)。
上巳(本指三月上旬之巳日。古人于此日有修禊——临水以祓除不祥的习俗,自魏以后,此举定在三月三日,而仍沿用“上巳”的名称)。
三巳(本指三月之上巳日,魏以后专指三月初三。晋王廙《洛都赋》:“若乃暮春嘉,三巳之辰。”)
上除(因上巳日临水祓除不祥之俗,故三月初三又称“上除”)。
禊日(见“上巳”)。
修禊日(即禊日)等。
四月初三。又称展上巳(展,延伸)等。
四月初八。又称浴佛节(《荆楚岁时记》:“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以为弥勒下生之征也。”我国以为四月八日是佛之生日)等。
四月十九。又称浣花日(因蜀人于每年四月十九日游宴于成都浣花而来)。
浣花天(同“浣花日”)等。
五月初一。又称端一(元陈元靓《岁时广记》:“京师市廛人,以五月初一日为端一,初二日为端二,数以至五日谓之端五。”等。
五月初二。又称端二(见五月初一“端一”)等。
五月初三。又称端三(见五月初一“端一”)等。
五月初四。又称端四(见五月初一“端一”)等。
五月初五。又称端五(见五月初一“端一”)。
端午(犹“端五”。午、五二字古通。又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张说上《太衍历事》称为“端午”,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也有“月惟仲秋,日在端午”句,后每月初五皆可称端午。《岁时杂记》:端午指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重五”和“重午”)。
端阳(《月令广义》:“五月初五日端阳。”
重五(月为五,日也为五)。
重午(即“重五”)。
蒲节(因端午有挂菖蒲避邪的习俗而得名)。
天中节(唐宋以来,以五月初五为“天中节”,亦称“浴兰令节”。《梦梁录》卷三“五月”条有载。《岁时广记》云:“五月五日,乃符天数也,午时为天中节。”后因以作端午节的别称)。
浴兰令节(《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有“浴兰汤兮沐芳”句。《大戴礼·夏小正》云:“五月,……蓄兰为沐浴也。”唐韩鄂《岁华纪丽》注:“午日以兰汤沐浴。”故唐宋以来,便称端午为“浴兰令节”)。
艾节(因五月初五家门悬挂艾叶以辟邪而来)。
诗人节(为纪念屈原,于佑任曾请定五月初五为诗人节,并题有一诗,遂有此称)等。
六月初六。又称天贶节(贶,读如况,赐也。宋大中祥符四年,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定为天贶节)等。
六月二十四。又称荷花生日(见沈朝初《忆江南》注)。
夏至。又称长至(《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日长至。”疏:“长至者,谓此月之时,日长之至极。太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是日长至也。”是以称夏至为“长至”,夏至为一年中白天最长之日,冬至为最短之日,与夏至相比,冬至则称“短至”。但因冬至日过后,白天日渐加长。故亦有称冬至为长至者,谓长日子开始来到)等。
七月初七。又称巧日、乞巧节(《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以乞巧。遂称七月初七为巧日、乞巧节)。
双星节(七月七日,牛郎与织女相会)等。
七月十四。又称秋禊(每年七月十四日在水边举行的修禊活动。刘桢《鲁都赋》:“及其素秋二七,天汉指隅,民胥祓禊,国于水游。”可见汉末已经流行。参见三月初三“上巳”)等。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见正月十五“上元”)
盂兰盆节、鬼节(佛教传说,目连之母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会以救其母。于是七月十五有“盂兰盆节”之称。因此日有施饿鬼等迷信活动,民间又把此日称为“鬼节”)等。
八月初五。又称千秋节(因唐玄宗生日而来。参见五月初五“端午”)。
天长节(《明皇实录》:“开元十七年,百官上表请以八月初五日为千秋节。天宝七年改为“天长节”)等。
八月十五。又称中秋节(以八月十五居秋季三个月之中也)。
秋节(即中秋节)。
团圆节(《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日,女归宁,是日返其夫家,曰团贺节。”今俗仍有此名)等。
九月初九。又称重阳(古以九为阳数,九月而又九日,故称重阳)。
重九(源同重阳)。
九日(即重九,《艺文类聚》四引《续晋阳秋》:“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六朝以来诗题以“九日”者,皆指重九节)。
菊节(因古人于重九登山饮菊花酒之习俗而得名)。
黄花节(黄花,菊之别名)。
暮节(南朝时即有此称。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有“云旗兴暮节”句,暮节即指重九。唐司空图《重阳》诗之“亦应知暮节”,义亦同)。
登高节(《全国风俗志》:“重阳节,又名登高节,因桓温举家于是日登高避劫而来)等。
十月十五。又称下元(见正月十五“上元”)等。
冬至。又称短至(见夏至“长至”)。
亚岁(汉末即有此称。曹植《冬至献履袜颂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等。
十二月二十四。又称送灶日、灶日、小年(是日民间送灶王上天)。
交年(《东京梦华录》:“二十四日交年。”)。
十二月二十八。又称小除、小除夕(时在除夕前一日)、小年夜等。
十二月三十。又称岁除(旧俗于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傩,逐除,故后以年终之日为岁除)。
除夕(本指岁除之夜,后亦用指年三十这一天)等。
春节。又称华节、良节、芳节、嘉节、诏节、淑节。(皆见《纂要》。“华”、“良”,“芳”、“嘉”、“诏”、“淑”诸字,皆含美好之意。)
董勋《问礼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故正月初一称“鸡日”,初二称“狗日”,初三称“羊日”,初四称“猪日”,初五称“牛日”,初六称“马日”,初七称“人日”。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称“春社日”。
清明前一日,称“寒食节”(不用火)。《荆楚岁时记》说,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故又称“一百五”(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一百五”就指寒食节)。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称“秋社日”。
冬至前一日,称“小至”。
每月初一,又称“朔”、“月朔”、“月旦”(魏晋时即有此称。《世说新语·雅量》:“顾和始为扬州从事,月旦当朝,未入顷,停车州门外。”
“月额”(南北朝时候即有此称。梁元帝《金楼子》六自序:“孟秋之月,阳亢日久,月旦虽雨,俄而便晴。有人云:谚曰‘雨月额,千里赤。’”这里“月额”与“月旦”并用,月额,即月旦也,即指初一)。
“吉”(《周礼·地官大司徒》注:“吉,朔日也。”)
“吉月”(《论语·乡党》注:“吉月,月朔也。”)
“月吉”(《周礼·地官·簇师》:“月吉,每月朔日也。”亦指正月初一)等。
每月初三,又称“朏(朏,读fěi。本指新月初见貌,引申为训明。《书·召诰》:“三月,惟丙午朏”。传:“朏,明也。月三日明生之名。”因以代称每月初三。《汉书·律历志》下:“古文《月采篇》曰‘三日曰朏’。”)
每月十五,又称“月半”。
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又称“望”(《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故以称此两日。但通常指十五日)、“月望”(犹“望”也。《资治通鉴》一○三晋成安元年注:“至十五日,日月相望,谓之月望。”)“望日”等。
每月最后一日,称“晦”(晦,月尽也。《春秋·成公十六年》:“甲午晦,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甲午晦,谓甲午这一天正是月末)。
每月前十日,称“上澣”(澣,读huǎn。唐制,官吏十日一休沐。沫谓澣。)“上浣”(浣,同澣);
中十日,称“中澣”、“中浣”;
后十日,称“下澣”、“下浣”。若落款作“季春中浣四日”,即三月十四日;若作“蒲月下澣七日”即五月二十七日。
春夏秋冬四季之孟月初一,又称“吉日”(《周礼·地官·党正》:“四时之孟月吉日。”注:“四孟之月朔日。”)
一年还有二十四个节气,如果恰好碰上某个节气,落款时表日期亦可写节气名。这些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还有以韵目代日者。如一日为东先董送屋,九日为佳青蟹泰屑,十六日为铣谏叶,二十一日为马箇,等等。1927年5月,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反革命政变,因时在二十一日,该日电报代日韵目为“马”字,故称“马日事变”。以韵代日,用于公历。而此前所述之年月日,均为阴历。对联落款,通常也只用阴历纪时,故其日期不宜用代日韵目表示。
==================================================================
后记
1985年,我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对联纵横谈》,曾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国内十余家报刊对该书予以介绍,香港《大公报》亦将其推荐给海外读者。在诸多评介中,该书被称为“一部承前启后的著作。(《对联》杂志)”“自清道光年间梁章钜撰《楹联丛话》及其子梁恭辰撰《楹联四话》之后,许多联书相继问世,但就对联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可读性而论,当推此书为嚆矢。(《南方日报》)”直到而今,尚有读者来信索购此书。但是,那毕竟是1985年时的作品,尚有诸多不足之处。从1990年起,我开始对该书进行修订。第一次修订后,定名为《对联学》,打印给学生做教材。再次增补后,更名为《对联通论》,纳入湖南大学出版社《中华通艺丛书》之后,又作了一次较大的调整,将近40万字的书稿,压缩到20余万字,最后以《对联通》之名出版。
与《对联纵横谈》相比,本书增写了第三章、第八章和第九章,重写了第二章和第六章,其他各章也作了许多改动。完稿之后,面目已有很大的不同,完全成了一部新的作品。
1997年,我在岳麓书社出版了《对联格律·对联谱》一书。该书专讲对联平仄运用的基本规则——马蹄韵,并根据马蹄韵编出了我国第一个对联谱。本书与《对联格律·对联谱》不同,主要是全面讲述对联的基础理论。学做对联,若就这两书而言,首先就要掌握本书的内容。在掌握本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对联格律·对联谱》的知识,这样,即使在创作上一下子还达不到上乘境界(因为还要看作者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素养如何),至少亦可成为对联方面的一个门内汉了。
余德泉
1998年1月春节前夕
于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半月湖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