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通》 余德泉 著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10:15:5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绝对”

    一副对联,采用了一种或几种技巧,具有一定的特色,使人觉得巧妙新奇,这样的对联,谓之巧对。巧对若巧到出联极难对出,或者对句无与伦比,这就是“绝”对了。“巧”与“绝”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
    人们称之为“绝”对的对联,很早就有。
    苏轼知杭州时,曾应邀同一些文人学士坐船游西湖。有个歌女手提锡壶给苏轼斟酒,不慎锡壶掉入湖中。有个文人当即出了一联: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这个出联,左一个“西”呀“锡”呀“惜”,右一个“湖”呀“壶”,弄得连苏轼也没有对出,至今也不见下联。这就是一个“绝”对。
    黄山谷一日买舟由江州(今九江)顺江东下,欲去苏杭。一驾船少年见黄山谷颇有骄矜之色,遂出了这样一联请他对:

驾一叶扁舟,荡两支桨,支三四片蓬,坐五六个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

    少年要求,上联用数之处,下联也得用数,且不论反顺,不得有一字相重,排列还得像上联一样有规律。黄山谷当时没有对出来,几百年来完全达到这个要求的下联,也不曾出现。这又是一个“绝”对。
    如果说这些都只是传说,那么要找有案可稽的也不难。
    浙东慈溪县,原城有东西二街,也有东西二庙。东庙祀奉二国东吴中书令阚(hàn)泽,西庙祀奉唐朝宰相房琯(guàn)。有人据此写成一联:

东庙阚公,西庙房公,两公门户相当,方敢并坐。

    此联将“阚”字拆成“门”和“敢”,将“房”字拆成“户”和“方”,再让四字交错排列,以成“门户相当,方敢并坐”,意思暗合两姓情形,至今不见贴切的对句。
    民国初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以后又是军阀割据,国势日颓。有人题了这样一联表示哀叹:

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孙中山是广东香山人,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黎元洪是湖北黄陂人,冯国璋是河北河间人,徐世昌是江苏东海人,他们都当过民国总统。陂,池也。此联由“山”而至于“海”,来个以地代人,让“山”指孙中山,“城”指袁世凯,“陂”指黎元洪,“河”指冯国璋,“海”指徐世昌,结果,地势上的由高到低,表示政治上的由好变坏,连他担任总统的时间先后也列得井然有序。此联至今也未得到对句。
    像这样的“绝”对,不知搅过多少人的脑汁。由于不是这方面的条件满足不了,就是那方面照应不到,所以至今还是孤哉独也。但是,“绝”对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对。有时碰到相应的事物或者相应的环境,忽然醒悟,也有对上来的。
    江苏南通,俗称南通州,纪晓岚随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此地时,想到北京附近也有个通州(今通县),俗称北通州,心血来潮,题了这样一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可他在题了此联之后,再也想不出对句来。遍问其他随行者,也是一样。后来,他(亦说是他的一个侍从)到街上游玩,见街上当铺很多,顿时受到启发,于是得了下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这个对句,后一个“东西”用了借对,与出联就对得可谓天衣无缝了。
    “绝”对是否只能有一个对句呢?一般说来是这样的。清朝末年,四川文人刘师亮少年时,想拜一个姓王的先生为师。王先生的条件是要刘在三日内对上一副对子。王先生以自己在街两边开的一个穿心茶馆为题,出上联道:

两头是路穿心店;

    就这么七个字,乍看起来不怎么样,其实很绝。它要求对句前四字也得说明后三字所指事物的特点;而后三字所指的事物,同“穿心店”一样,必须是富有特色的事物;二、六两字还要用表示人体部位的字。以才思敏捷著称的刘师亮,想了三天两夜,还没有对上来。第三天晚上,他猛然想到自己的卧室,窗外是滚滚的岷江,地板又是从悬壁上打桩撑起来的,心里一亮,才对出了这样一个下联:

三面临江吊脚楼。

    这个对句,所有的要求都达到了。王先生的出联要对得这么工稳、贴切,这么“绝”,除了刘师亮这个对句而外,恐怕再难找出第二个了。
    不过,由于人们碰到的事物和环境不同,受到启发的角度不同,有时候也可能得到两个乃至两个以上的对句。但是这些对句也常常有高下之分。清末某地建了座孔庙,请来两位秀才撰写庙联。甲秀才题曰:

收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中点四十九盏星灯,一心只望酬三顾。

    这个出联用了一至十的数字,把诸葛亮一生的主要事迹作了相当全面的概括,再要以诸葛亮的事迹为内容来对,还要用上相同的技巧,的确是很难的了。可是乙秀才仍然对出来了。他写道: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个对句仍讲诸葛亮的事,又用五方和五行来对十数,艺术匠心真令人叹服。
    甲秀才的出联,某地的丙秀才也得了一个对句。那是从赵云的身上来对的。句云: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长坂桥边随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得两全。

    这个对句表数的字也有十个,这就是孤、重、匹、单、数、百、千、独、两、全。这些表数的字与出联不重一个,从这一点看,也是对得很不错的,但所云非诸葛亮之事,难度已减,用数有的也不在相应位置,比起乙秀才的对句来,就略逊一筹。
    对句的“绝”,总是以出联的“绝”为先决条件的。出联“绝”,对句才有可能“绝”,出联不“绝”,对句就很难“绝”起来,整副对联就谈不上“绝”了。这正是“魔高方能显出道高”的道理。
    在对出得太“绝”的出联时,人们常常采用迂回的办法,不从正面去对,而从侧面去对,也就是在不违反总要求的前提下,对所提的条件作适当的变通,使出联不变而难度降低。前面那个丙秀才避开诸葛亮的事迹而从赵云的事迹上去求对,就用的这个办法。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这句上联也“绝”得可以,有人用“宀”字头的字对不出,就用“辶(辵)”字旁的字来对:

远迁迷道,速迴□迳遂逍遥。

    □,通归。迳,通径,路也。这个下联虽还对得不十分理想,但因“辶”旁字不多,可作名词的更少,能结合出联的意思对到这个程度,就算不错了。不过,用迂回的办法也只是一种权变,不可迂回的也不能迂回。像丙秀才的对句,迂回一下是对上了,但如果不是诸葛亮与赵云的合庙,就用不上去。
    出联出得绝,对句也对得绝,读焉就会妙不可言。但这样的对联数量不多,没有很深的功力,一般也写不出和对不上。

第九章  说对课

    对课,就是老师教学生对对子,或者说作对联。
    对课是旧时私塾常见的乃至必开的课程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 对课盛行过一千余年

    对课到底出现于何时,尚无确考。至迟不得晚于唐开元年间。其时官修的类书《初学记》,各卷每节皆有“事对”一项,置于“叙事”之后,“赋”、“诗”之前。多为二言对,亦有三言、四言、五言者。如卷一天第一之“覆盆,转毂”、“玉仪,铜浑”、“杞国忧,秦密答”、“白鹤云,黄雀风”,雾第六之“邓公呼吸,猛兽吐嗽”、“青山青天,四塞四起”,卷九总叙帝王之“忠恕无过言,仁厚有智量”,卷二十六饼第十七之“刘子扬知盐,何平叔疑粉”,等等,每节皆有数对乃至数十对之多。
    “事对”一词,出自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何以不说南北朝时即有对课呢?这是因为其时尚未用以进行教学。《初学记》则不然,其编纂目的,就是为玄宗诸皇子受教“学缀文”时“检事及看文体”之用。这一点,《大唐新语》九说得很清楚:“玄宗谓张说曰:‘儿子等欲学缀文,须检事及看文体。《御览》之辈,部帙既大,寻讨稍难。卿与诸学士撰集要事并要文,以类相从,务取省便,令儿子等易见成就也。”唐初承六朝余绪,骈文还很盛行,文章讲究词藻典故,《初学记》为“学缀文”时“检事及看文体”而编,所“缀”之文,主要就是骈体文。不排除学作近体诗,但若说习作对联,则为时尚早,因为其时尚无此种意识。可以这么说,对联产生以后,那就兼而顾之了。
    对课有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属对”。其特征是一人出上句,一人对下句。在教玄宗诸皇子时,若用了属对的方式,那就可以认为此时已产生了对联的雏形。但《初学记》对此并未提及,《大唐新语》之言“检事及看文体”,也只是让诸皇子将书放在身边以备随时翻检,即使列出了许多“事对”的例子,仍看不出有将其中任何一对独立运用的意思。因此,“事对”部份,不仅不能以对联视之,就是对课,也还处于原始阶段。
    唐代确实已有属对。唐宣宗以“金步摇”三字“请求进士对之”,温庭筠以“玉条脱”相对而得宣宗赏赐,此即一例。这种属对,虽可以三字联视之,因与教学无关,不属对课范围。
    由唐至宋,对课逐渐发展,且结合属对的方式进行。明代吴兴人朱国桢在其《涌幢小品》中,有如下记载:刘珙少时,谒梦于大乾惠应祠。金牌上有“曲巷勒回风”五字,未晓所以。迨登第,除诸王宫教授。一夕,上幸宫邸,问诸王何业,珙答以“属对”。时月照窗隙,上曰:“可令对‘斜窗抝明月’。”诸王方思索间,珙遽对以“曲巷勒回风”。上曰:“此神语也。”
    刘珙,字共父,北宋末登进士乙科。绍兴中迁礼部郎官,孝宗朝拜参知政事,官终观文殿学士。此条明言其作“诸王宫教授”后,曾教诸王“属对”,属对与对课,在这里就融为一体了。属对进入对课,不仅增加了对课的活力,也推动了对联的发展。
    元明时代,对课已比较盛行。《春明梦馀录》言及明阁臣为太子授课,“皆有对偶之句”,且“由浅渐深,由近及远,比物连类,触发颇多”,这种教授方法正是对民间私塾教授方法的继承。阁臣还“将旧对佳者集为一帙,恭候东宫(即太子)时取观览”,足见对对课的重视。郎瑛《七修类稿》说有人曾以“人间自古无仙骨,地上于今有凤毛”一联“课徒”。而阁老袁元峰十岁时,县令审里役于清道观,元峰随父前往,县令问他“曾习对乎”,又出“三清殿上飞双鹤”一联使对,元峰对以“五色石中驾六龙”,被县令称为“神童”。袁元峰年仅十岁,对对子的水平就这么高,实属难得。而宋代以来,诸书所载之“神童对”比比皆是。其中不免有虚夸成分,但真实的情形亦当不少。这些所谓神童,能如此敏捷地对出好对子,同他们从小就受对课训练,是分不开的。
    清代,对课在私塾中更是随处可见。直到清末,还是如此。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就有如下叙述: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民国年间,私塾在乡村中还维持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因而对课也延续了下来。笔者小时候就读过《声律启蒙》,其时离解放已经很近了。等到新学取代旧学,对课便随之消失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10:16:26 | 只看该作者
对课进行的方式,往往因师而异。仅时间安排就有很大的不同。有每天都进行对课的,鲁迅当年就是如此,只时间在晚上。有每旬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的,私塾一般都是这样。这里主要讲讲一般的情形。
私塾的写作日期,一般都定在每旬的三、六、九或三、八几日,由老师订入馆规,相当于列入而今的课程表之类,按时进行。到了写作的日子,老师便将分别拟定的文题、诗题和联题,用纸条写好,交给学生,并分别讲解题意与要求。有数人一题者,也有一人一题者。对课也有指定几个人同时对一个联题的,但不准交头接耳。各人写好之后,就坐在座位上,等待交卷。交卷的时间,作文加作诗,以半天或者一天为限。对课则视联题的长短、难易而定,按刻香一寸、二寸或三寸的都有。有时钟的老师,亦按钟点计。从这一点看,对课进行的方式,显然是受诗钟的影响,或者说是从诗钟那里接过来的。在写作时间里,有时也允许学生到外面散步,以便“得自然之助”。
对子对好之后,老师当面阅改,作批评表扬。对得有毛病的,老师一般都启发或帮助学生改正。对不出的,通常责打手心。若属顽皮所致,情节恶劣又引起老师气愤者,令伏凳捶楚——打屁股的,亦不鲜见。对得好的,老师或予以口头勉励,或叫年长的学生抄录张贴,以作展观。能得如此,学生自然感到光荣和鼓舞。
对课的要求,视学生程度而定。学生初学对课,塾师的联题都比较简单,通常只是字时。字对包括单字对和多字对。单字对就是一个字对一个字。如塾师出“雨”,学生对“云”;塾师出“地”,学生对“天”。多字对,这里指处于单字对和句对之间的对仗,包括两字或两字以上的词和词组。单字对练习一段之后,便可进入多字对。多字对从两字开始,循序渐进。如师出“麟角”,生对“凤毛”;师出“青枝”,生对“绿叶”。明沈德符《野获编》辑“京师人以都城内外所有作对”的一条材料,由三字对至八字对,都在多字对的范围。如以“单牌楼”对“双塔寺”,以“白靴校尉”对“红盔将军”,以“麻姑双料酒”对“玫瑰灌香糖”,以“京城内外巡捕营”对“礼部南北会同馆”,以“秉笔司礼佥书太尉”对“带刀散骑勋卫舍人”。这条材料缺六字对,并非世间没有六字对仗,也许是京城内外没有找到六字为名且能成对者。
从《野获编》的材料看,尽管每边多至八字,仍然只是一个名词性偏正词组,还不是一个句子,因而还不属句对的范围。
学生对多字对掌握较好之后,塾师便让学生转入句对。
句对,指对文每边分别成句的对仗。所谓成句,就是要表达完整的意思。在通常情况下,句中都要有作为谓语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因为只要表达完整意思,有时一边虽然只有两个字,仍然是句对而非前面讲的字对。“尔来”对“我往”,“水秀”对“山青”即是。
在初学对课阶段,所取入对的事物,总是从眼前常见的开始。《野获编》诸例,均为“京城内外所有”;梁章钜《巧对补录》之取杭州地名为对,亦人所熟悉者;还有以周围或历史人名等为对的。古人从小便读经书,以经书语集对者,亦在此列。
就近取物为对,因事物名称现成.可说是一种集词对。而经书集对,则集词集句均有。由此可知,集句也是古代对课的一种方式,而就近取物为对,对本书所谓“集句”,在内容上也是一个补充。
就近取物入对,初学者容易联想。容易联想,就容易对上。容易对上,就容易发生兴趣。有了兴趣,进步就快了。
初学对课,一般只要求对上就行。如“红盔将军”四字虽然全是平声,因与“白衣校尉”词性、结构乃至颜色都相应,与“白衣校尉”相对,就可以通过。但是,塾师在训练过程中,即使对学生不苛求,仍然不忘记加以引导,使学生的对课逐步达到既合对仗又合平仄的标准。比如出两字为一平一仄时,就要求学生以一仄一平的两字来对,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即使不讲成套的理论,学生对一些基本规则的领会,仍然会一天天加深。
对课有了一定的基础,内容上便开始对学生提出要求,这就是应当有志气,有喜气,有吉祥气,有功名富贵气,宏大而不偏狭,表现出忠爱仁厚的性情,忌萧瑟语,忌不祥语,忌杀伐语。比如某塾师给四个学生这样一个出句:“今日晴光好。”学生甲对曰:“昨宵月亮明。”师改“亮”字为“色”字,以增其雅。学生乙对曰:“他家喜气多。”师问:“谁家有何喜?”生答:“邻家有庆寿的,也有嫁女的。”师改为“吾村喜事多”,以添其豪迈感。学生丙对曰:“前山云气深。”师改“深”为“开”,并说:“一字之差,气象迥异,同时也使人免生云气既深则晴光难见之疑。”学生丁对曰:“明朝红杏开。”师激赏之,谓有富贵气象,但词不工,“红杏”对“晴光”欠妥,改为“高枝红杏开”。又将自己的出句改为“今日艳阳好”。另一私塾学生皆成人,多能诗之辈,因常打鸟,师出上联相诫:“报尔好声,诸生莫打庭前鸟。”一生久不交卷,说不敢交。师索阅所答,则是:“爱他美味,小子方添席上珍。”师说:“既伤仁爱,又涉豪奢,可不诫哉?”另一生的对句为:“养他健翮,来日高栖月上枝。”言下之意,除非它飞到天上,我们就不打了。但老师取其正面语意,谓既能容物,又旨趣高远,必有前途。可见即为私塾对课,高明的老师也是寓道于教,特别注意艺术与思想的结合的。
十一二岁的学生,一般都读了若干本启蒙读物。程度高一些的读到了四书。喜欢对课的,还读过一些赋文诸如《北山移文》、《滕王阁序》、《赤壁斌》、《岳阳楼记》之类。由于朝夕不离,死记硬背,在朗朗上口之后,又加上老师的点拨,居然能渐渐觉悟,闯过平仄对仗这一关。又由于脑子里塞进了许多典故,聪明的学生到十五六岁时,便能在社会应酬中,作出比较好的春联、喜联、寿联、挽联之娄的应用联了。
对课可以在课堂内进行,亦可以在课外进行,不择地亦不择时,只要方便;字对句对也并不都分得很死,只要对象适合。梁章钜在《巧对录》中就说:余养疴浦城,喜课幼孙属对,以为消遣。时佳孙十二岁,俦孙甫九岁,一日晨起舆洗,偶以“铜盆”命对,佳孙应声曰:“玉爵。”又以“桑叶洗眼”命对,俦孙应曰:“杏花插头。”佳孙曰:“柳汁染衣。”值春分日,以“日夜分”命对,佳孙曰:“风云会。”余每笑其喜学大言也。又值听雨夜坐,以“清明时节雨纷纷”命对,两孙俱有窘状。其母杨氏饬之曰:“此《千家诗》中语,何不即以《千家诗》集句对云‘歌管楼台声细细’乎?”余为之冁然。又一日,以“牡丹花富贵”命对,俦孙曰:“松柏树长春。”佳孙尚未能对,适归祝门长女在侧,曰:“顷闻汝读杜老《秋兴》诗,何不云‘枫树气萧森’乎?”此等虽不得为巧对,而童稚天机,闺阁韵事,不忍过而辄忘也,因附记于卷末云。
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而今有些学校也开设了对联讲座之类。除了介绍一般对联理论而外,有的老师也引导学生搞对课活动。
而今的教育对象,早在小学五六年级,对名词、动词之类,便已有所了解。虽不懂得按古四声定平仄,但于普通话的四声,也比较熟悉。这就使对课的开展有了与过去不同的有利基础。唯古典诗文背诵太少,对课启蒙读物基本没有涉及,感性材料不多,搞起对课来比较费力,所对的联句也多不典雅。
这些老师的对课教学,正是在吸收古代对课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而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作法大致可概括为三步。

第一步,是随口出单词给学生对。如师出“桌子”,生对“花儿”;师出“眼神”,生对“口罩”;师出“爱晚亭”,生对“飘香桔”;师出“走三步”,生对“摔一跤”,等等。

第二步,是从一个单词开始对起,逐步增加,直到一句较长的话。这与本书:“对联的艺术技巧”部分“层进”一节所引《笑得好·风雨对》一例相同。如师出“菊”,生对“湖”;师出“一园菊”,生对“千顷湖”;师出“篱下一园菊”,生对“门前千顷湖”;师出“香飘篱下一园菊”,生对“月静门前千顷湖”,等等。

第三步,是全以一句一句的话给学生对。如师出“写一枝红铅笔”,生对“开几簇白兰花”;师出“半月湖中鲢鲤戏”,生对“双樟岭上鹤鹰飞”,等等。

从上面的情况看,引导学生对课,有三点应当注意。
一是从单词到长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常是单词对练习到一定程度再转到词组对,词组对练习到一定程度再转到长句对。一开始就搞得比较复杂,学生难于适应,效果也不好。

二是先以就近取事为对,逐步由近及远。如单词对最好就先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题,人名、地名、物名皆可。好处是对比较熟悉的事物,学生容易联想。

三是学生对句不只一个对,只要词性、结构对应上了的,郁应予肯定。这样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语意和平仄可以逐步要求。语意就是要使学生的对句思想健康并逐步与出句连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析评优劣,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层次。平仄可以分阶段要求。对初中生,可以只按普通话四声定平仄。对高中生,如果是在其方言有入声的地区,不妨引导学生加以分辨,让学生按古四声安排平仄,为其走向更高的阶段打下基础。对大学生(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工科生),若仍只按普通话四声定平仄,与“大学”二字就太不相称了。这个阶段,即使在没有入声的北方官话区,也应要求以古四声定平仄,以便与传统接轨,否则写出来的对联,不仅登不了大雅之堂,有时还会成为笑料。因为尽管推广普通话是方向,但方言不是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就能消灭的,传统更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如果大学特别是大学文科讲对联,学生对以古四声定平仄还一无所知,至少对传统对联的艺术理解是无从登堂入室的。对联遗产的研究也会后继无人。因此,在大学特别是大学文科的对联教学中,仍以推广普通话为借口将以古四声定平仄排除在对联艺术要求之外,是非常有害的。它只能导致将本应达到的水平降低,甚至把对联弄得不成一个玩意儿。

三 常见的几种对课启蒙读物

我国古代为学生编了许多启蒙读物。这些启蒙读物,不仅含有丰富的社会知识,而且多为韵文,容易诵记。其中有几种对学习对课特别有帮助,如《声律发蒙》、《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等,可以说就是专为对课编写的基本教材。这里择要介绍几本。

(一)幼学故事琼林

明程允升(亦说邱濬)编。原名《幼学须知》,又有《成语考》、《故事寻源》等名,简称《幼学》。清人邹圣脉增补注释后,遂以《幼学故事琼林》通行。民国以后一增再增,均逊于程、邹。有人认为,此书是由五代后晋李瀚(一说唐代李翰)之《蒙求集注》发展而来,如此则渊源甚为久远。
全书共四卷,内容包罗万象。常见的成语典故,书中几乎都可以查到。而其对成语典故随文解释,亦颇精当。句式上只要求偶句成对,不求整齐押韵。各卷内容多少不一。第一卷包括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武职。第二卷包括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友宾主、婚姻、妇女、外戚、老幼寿诞、身体、衣服。卷三包括人事、饮食、宫室,器用、珍宝、贫富、疾病死伤。卷四包括文事、科第、制作、技艺、讼狱、释道鬼神、鸟兽、花木。下面从“岁时”中摘引一部分,以见其具体面貌。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履端是初一元旦,人日是初七灵辰。元日献君以椒花颂,为祝遐龄;元旦饮人以屠苏酒,可除疠疫。新岁曰王春,去年曰客岁。火树银花合,谓元宵灯火之辉煌;星桥铁锁开,谓元夕金吾之不禁。二月朔为中和节,三月三为上巳辰。

唐李峤诗有“七日最灵辰”句,即以“灵辰”指初七。花椒颂,篇名,为晋刘臻妻陈氏所作。屠苏酒,唐孙思邈创制,除夕以药浸于井中,初一取水制酒而成。唐睿宗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号为火树。李冰守蜀,作桥,画斗魁七星于其上,名曰星桥。金吾,汉代戒夜行之官,唯正月十五夜不禁,谓之放夜。朔,即初一。此书在各类私塾中甚为普及。

(二)声律发蒙

此指清杨林人蓝茂著者。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孙人龙序云:“《发蒙》一书,切于幼学,吟诵之下,恍觉景物山川,皆成佳趣,庙堂经济,如在目前。学者童而习之,便不至白首茫然也。”清末赵藩又序云:“《声律发蒙》,为塾师课童蒙之本,所在皆有其书。南海谭叔裕言见有元人板木,与今坊本相同,则其由来已久。”又云:“其用韵以东钟山寒合部,似遵《洪武正韵》,殆于元人旧帙有所增损也。”从赵序看,《声律发蒙》出于元代,今本乃明清之人一再增损而成,蓝茂不过增损者之一,因原著者无考,蓝氏增损又确凿有据,遂落蓝氏之名。
全书分二十韵,即一东钟,二支思,三齐微,四车鱼,五模糊,六皆来,七真文,八山寒,九桓观,十先天,十一箫豪,十二戈何,十三家麻,十四车遮,十五阳唐,十六庚青,十七尤侯,十八侵心,十九廉纤,二十缄函。从皆两韵相合看,《声律发蒙》用韵较宽。而“四车鱼”与“十四车遮”,皆有韵字“车”在内。两“车”读音虽不同,但这种重复,容易使人生疑,实无必要。每韵又有对文两则,每则中的对文多少不一,又从三言到十一言不等,用韵也非一韵到底。其体倒是每韵前一则对文全用某韵部规定的韵。为平声;后一则前半部却用仄声韵。看十五阳唐:

朱对粉,白对黄。隐显对柔刚。深沉联俯仰,用舍对行藏。暮雨朝烟成底事,秩鸿社雁为谁忙。沉潜仁义,扶植纲常。随时礼乐,冠世文章。人心同好恶,世态异炎凉。月暗萤灯明院寺,雨晴蛙鼓闹池塘。夜醉方归,衫袖半掩邻舍酒,早朝初退,衣冠犹带御炉香。

绿水池,红尘陌。挂彩帆,摇金勒。画写丹青,棋排黑白。琴樽乐醉翁,诗礼留佳客。山径寻云策短筇,江楼倚月吹长笛。青玉案,白牙床。红锦帐,碧纱窗。鱼梭燕剪,蝶板莺簧。雨昏鸦作阵,风静雁成行。榴花带雨红巾重,杨柳牵风翠缕长。君圣臣贤,耿耿精诚昭日月;官清政简,棱棱节操凛冰霜。

第二则前半的韵字:陌、勒、白、客、笛,全为仄声(入声)字。在平韵中夹上一部分仄韵,可能是按古韵阴阳入相配的结果。
此书近乎口语,基本不用典故,是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也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10:16:57 | 只看该作者

(五)声律启蒙

    全称《声律启蒙摄要》。通谓清车万育著,因其内容与元代祝明之《声律发蒙》基本相同,作者当为祝明,而车万育仅为此书之润色者。全书两卷,亦按韵编写对文,情形与《声律发蒙》相同。每韵各有对文三则,每则对文十对。对文也从三言到十一言不等,但对仗严格,一韵到底,颇有生活气息,用典也不甚多。因有这些优点,颇易诵记,深得蒙童喜爱。
    此书在体例上比《声律发蒙》有较大的改进,影响比本节介绍的几种启蒙读物都要广大和深远,且不限于诗联领域。而今年纪上了五十五岁的人,大凡进过私塾的,很少有未读过或者说不知道《声律启蒙》的。尽管有些对文在今天看来对蒙童还是深奥了一点,但只要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觉得音韵铿锵,词藻华丽,妙不可言。今将“一东”三则摘录如下: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论语·雍也》载孔子称赞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是即“颜巷陋”。据《晋书·阮籍传》载,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走不通),辄恸哭而返”,是即“阮途穷”。梁帝,指梁武帝萧衍。他笃信佛教,曾在同泰寺讲经。未央宫,汉代宫殿名。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曾置酒宴群臣于此。绿绮,古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琴曰绿绮。”青铜,指青铜镜。
    此书今已出过许多版本。

(六)笠翁对韵

清李渔著。李渔号笠翁,《对韵》乃以号名。此书体例,与《声律启蒙》同,亦具有与《声韵启蒙》相似的优点。唯每韵对文或二则或三则或四则不等。近年所出,皆附于《声律启蒙》之后,影响也很大。今将“十三元”两则摘录如下:

卑对长,季对昆。永巷对长门。山亭对水阁,旅舍对军屯。杨子渡,谢公墩。德重对年尊。承乾对出震,迭坎对重坤。志士报君思犬马,王仁养老察鸡豚。远水平沙,有客泛舟桃叶渡;斜风细雨,何人携榼杏花村。

君对相,祖对孙,夕照对朝曛。兰台对桂殿,海岛对山村。碑堕泪,赋招魂。报怨对怀恩。陵埋金吐气,田种玉生根。相府珠帘垂白昼,边城画阁动黄昏。枫叶半山,秋去烟霞堪倚杖;梨花满地,夜来风雨不开门。

杨子渡,又作扬子渡,在今江苏江都县南。谢公墩,在今南京市秦淮河畔,相传晋王献之曾在此送其妾桃叶渡江,并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杏花村,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亦泛指卖酒之处。碑堕泪,即堕泪碑。据《晋书·羊祜传》载,羊祜好山水,每有风景必造岘(xiàn)山置酒言咏。有惠政于襄阳。卒后,襄阳百姓为建碑,见者莫不堕泪,因名堕泪碑。赋招魂,屈原为招楚怀王之魂作《招魂》赋。埋金,相传秦王曾埋金于金陵山,以镇王气。种玉,《搜神记》载,杨伯雍居无终山,设义浆供行旅,三年后,一人与之一斗石子曰:“种之生玉。”

(七)其他

古代童蒙读物中,于对课有帮助者,还有一些别的书。《时古类对》即其一。此书岳麓书社出版的《声律启蒙》后有附。体例是按对文长短分类编排的。对文从二言、三言至十七言不等。其例如“太乙,长庚”、“风行天上,雷在地中”、“午倦一方藤枕,晨兴半柱名香”、“细雨密如华,何机可织;明霞红似锦,无剪堪裁”等,不无实用价值。《千金裘》一书均为二言对子,于初对课者,亦有些用处。
此外,《千字文》《千家诗》等书中多对偶之文,对课也可借鉴。
尚须说明的是,几乎每一种童蒙读物,包括《声律启蒙》在内,都有一些封建性糟粕,由于时代的限制,这是不能苛求于作者的,阅读时只要批判地吸收就行了。

近几年,有不少人仿《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写了一些类似的读物。因反映了新时代的新事物,令人感到亲切,颇有可取之处。湘人刘亦山先生所写的《通俗对韵》,就是一个代表。今摘其“六麻”两则如下,标点为笔者所加:

门对户,室对家。苦菜对甜瓜。葱头对豆角。芥干对芝麻。绍兴酒,武夷茶。土豆对蕃茄。同心向祖国,携手振中华。咬定牙关求学识,放开眼界看春花。旭日一轮,雪化红梅添异彩,东风万里,春回芳草发新芽。

横对竖,正对斜。牧笛对胡笳。黄莺对翠鸟。白鹭对乌鸦。独角兽,两头蛇。蝼蚁对鱼虾。勤劳先致富,俭朴早兴家。春风拂绿千门柳,时雨浇红一径花。北斗高悬,喜今宵群星灿烂;东风浩荡,看祖国遍地芳华。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10:17:27 | 只看该作者
附录 题款习惯用语

书写对联时,题款非常重要。这些题款,在用语上有一些习惯性的说法。这里择其大要,介绍如下。

标联语



标联语,题标对联(亦可题标诗词)性质与用途的词语。不同类的对联,有不同的标联语。

(一)题赠联

其标联语可分为三类。
意在请人指教的,可写正之、政之(政与正同)、指正、教正、赐正、雅正(雅,敬辞。有高尚、文明等义)、清正(“清”有雅洁、高明等义,遂用为敬辞)、雅教等。如“△△方家正之”。
意在请人观览的,可写清玩、清赏、清鉴、雅玩、雅赏、雅鉴等。如“△△先生清鉴”。
意在表明应命而作者,可写(通嘱)、属书、雅属等。如“△△仁兄雅属”。

(二)喜联

其标联语有若干类。
贺婚。若为男家,可写大喜、燕喜(《诗·谷风》有“燕尔新婚”之语,后通作贺婚之辞)、燕尔、新婚、结伉(伉俪一词古时多指嫡妻、正妻,后作夫妇通称)、结俪等。若对女家,可写于归(《诗·桃夭》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句,后相承以“于归”为女子出嫁之辞)、出阁(本指公主出嫁,后为女子出嫁通称)等。若为续婚,可写续弦(古以琴瑟比夫妇。《通俗编·妇女》:“俗谓丧妻曰断弦,再娶曰续弦。”)、弦续(同续弦)、鸾胶再续(犹续弦)、胶续(犹续弦)等。

贺新居。奠基时,可写奠基(奠,定也)、奠居、权舆(本指草木萌芽状态,引申为起始义,故用为贺奠基语)等。落成时,可写落成、大厦落成、华居落成(华,美也)、秩秩、斯干(《诗·斯干》乃为贺宫殿落成之诗,首句为“秩秩斯干”,后省作“秩秩”或“斯干”,为贺新居语)等。迁居时,可写乔迁(《诗·伐木》有“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句)、更垲(垲,高燥。《左传·昭公三年》:“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秋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后即以“更垲”为贺迁居之辞)等。

贺其他。如门面开张,可写开张、新张、开幕等。生孩子:若生男,可写弄璋(《诗·斯干》:“乃生男子,……载弄之璋。”璋,圭璋,宝玉也,为侯王所执。诗祝男孩成长后成为侯王,后因称生男曰弄璋)、麟喜(古代以“麒麟儿”颂人幼子聪颖,又以“麟子凤雏”喻人子孙高贵,后遂称生男为“麟喜”)等;若生女,可写掌珠(掌上明珠)等;若双生,可写孪喜等。书籍出版,可写大著名世等。

喜联的标联语,上文所录凡未含“喜”字的,其后宜加“之喜”或“志喜”二字。如:“△△与△△结伉之喜”,“△△乔迁志喜”。

(三)寿联

其标联语也有分别。
男女寿均可写华诞、寿诞、寿辰、晋祝(晋,进也)、晋寿、初度(《离骚》有“皇览揆余初度兮”之语,后即以“初度”指生日)、×旬华诞(或寿诞,寿辰)等。男寿还可以写称觞(本指举杯祝酒。汉崔寔《四民月令》有“举觞称寿”一语,后即以指生日)、×秩称觞(一秩为十年)、×秩荣庆等。女寿还可以写帨诞(帨,女子佩贴,此明女性)、帨辰等。

有一种情形比较特别,即贺整寿时,若用开庆一词,则须加十岁标联。如贺六十寿者,便写“七旬开庆”;贺七十岁者,便写“八旬开庆”。其所以这样写,在于“开庆”即开始庆祝,含预祝之意。

(四)挽联

其标联语若为一般颂辞,可写千古、不朽之类;若意在对死者表示客气,则可写灵座(座,位也。称“△座”,含尊意)、灵右(古以右为尊,故以“右”称所见重者)、阴鉴(阴,地府)、冥鉴(犹阴鉴)等。

(五)春联

春联一般不写标联语。如果为了突出题送的性质,亦可写春禧(禧,幸福,吉祥)、年禧、岁禧、新禧、春福、年福、岁福等。

不论哪一类对联,如果对联直接送给某人,则只写某人即可,如“△△六十华诞”。如果写给某人的长辈、晚辈或其他人,而又是因某人的关系才写的,则二者均要称及,如“△△乡兄令媛(△△)出阁志喜”。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受联之人是长者而又有字或号,题写时就应称其字或号而不能直书其名,否则将被视为失礼。无字号者不在此限。

凡写标联语的对联,下款均要署名,有印者还要钤印。题赠联尤其如此。

署名时一般应直书已名。若意在隐去自己的名姓时,亦可用笔名、别号之类。自己名前,还可加上一些自谦性词语,如在长者面前自署“愚晚(辈、生)△△”等。

送联若以两人名义,则依次上下排列或并行排列均可;以三人名义,例与两人同,唯并排时应以为主者居中;以四人或多人名义者,不论上下还是并行排列,均可既按主次,也依姓氏笔划进行。

称谓
  

除了一般亲戚称谓而外,还有一些习惯性称谓,应当了解。
对一般人包括有身份的人,男的可称先生、阁下等;女的可称女士、小姐等,亦可称“先生”。

对长者,可称老、先生、前辈、老前辈、老先生、年伯(本指与父同年登科的长辈,明以后便用以泛指一般长者)、老年伯等。

对有头衔或者职称的人,可称其头衔或者职称,如局座(长)、教授等。

对饱学之士或者专家,可称方家、大家、法家等。

对平辈的朋友,可称君、兄、仁兄、贤兄(贤,敬辞)、足下等。

对平辈或晚辈的夫妇,可称贤伉俪等。

对同学,可称同学、同窗、学兄、年兄(唐宋以来,科举考试同榜登科者称同年,互相尊称为年兄。后来亦以“年兄”泛称同学)、世兄(称“世”者,谓两家为世交)、学长等。

对同乡,可称乡兄、邑兄、梓兄(梓,桑梓,故乡之谓)、贤乡兄、贤邑兄、贤梓兄等。

对学生,可称弟、贤弟、贤棣(棣,弟也)、仁棣、君、贤契(契,合也。谓意气相合)等。

对老师,可称师、尊师、恩师、夫子等。或在这些称谓后再加函丈(教席)二字,如“△△尊师函丈”。

对朋友的父亲,可称令尊(令,敬辞)、令尊大人、尊翁、伯、世伯等。

对朋友的母亲,可称令堂(堂,“萱堂”之省。萱,亦作谖,一种草。《诗·伯兮》:“焉得萱草,言树之背。”背,北堂也。句谓北堂树萱也。古言萱草可令人忘忧,后因以“萱堂”指母亲居室,亦指母亲)、伯母、世伯母等。

对朋友的妻子,可称尊夫人、嫂夫人、令攸(犹言贤妻)、令阁(阁,内室)、令阃(阃,读kǔn,或写作梱,妇女居室,即内室)等。

对朋友的儿子,可称公子、令公子、令子、令嗣(嗣,继承人)、令似(同令嗣,似与嗣音同)、哲嗣(犹令嗣,哲含“聪明”意)、令郎(由古诗“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句而来)等。

对朋友的女儿,可称令爱、令媛(媛,本指美女)、千金(意喻其尊贵)、令千金、女公子等。

对朋友的女婿,可称令坦、东床(《世说新语·雅量》言太傅郗鉴派门生向丞相王导求婿。门生回报说“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坦腹卧如不闻。”郗曰:“正此好!”访为王羲之,遂以女妻之。后遂称人婿为“令坦”或“东床”)等。

对朋友的岳父,可称令岳、尊岳、令泰山(唐明皇封泰山,张说为封禅使,张说七婿郑镒本九品官,因张说而骤升五品,明皇怪而问之,镒无辞以对。黄旛绰曰:“此泰山之力也。”后人因谓妻父为“泰山”)等。

对朋友的亲戚,可统称令亲、令至亲等。

纪年
  

可用干支,亦可用生肖。
干支,即天干和地支。天干十: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称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已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已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乙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已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已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已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落款时,某年属何甲子,只要知道上一年的干支,即可推出。比如已知某年的上一年为甲寅,甲过了是乙,寅过了是卯,某年即为乙卯年。已知某年的上一年为丁酉,丁过了是戊,酉过了是戌,某年即为戊戌年。即使不知道,历书上有载,可以查阅。如1990年,历书上写明是庚午年,l991年,历书上写明是辛未年。

生肖,即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是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而产生的。它们是: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用十二生肖纪年,以甲子中所含地支为准。1990年是庚午年,午属马,故为马年。1991年是辛未年,未属羊,故为羊年。
干支纪年,每六十年为一个循环。生肖纪年,每十二年一个循环。

纪月
  

一月。又称正月。
征月(秦始皇讳“政”,读“正”如“征”,故亦写作“征”)。
端月(《史记》司马贞“索引”,言秦避始皇赢政讳,故云正月为端月)。
初月(王羲之父名正,因避讳,故以“初月”代“正月”。
泰月(《易·泰》:“天地交,泰。”正月由冬交春,故称泰月)。
陬月(《尔雅·释天》:“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bǐng),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郝疏:陬,陬訾,星名,即营室东壁。正月日在营室,日月会于陬訾,故称正月为陬月,且以“孟陬”为名)。
三微月(古历周以十一月、殷以十二月、夏以正月为年始,称三正。此时万物微而未著,故又称三微)。
十三月(《春秋六命芭》有“夏人以十三月为正”之语,故《后汉书·陈宠传》注云:“十三月,今正月也。”)
寅月(古人以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并以通常冬至所在之十一月配子,十二月配丑,夏历正月正好配寅,故正月为寅月。以此类推,则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六月为未,七月为申,八月为酉,九月为戌,十月为亥)。
三之日(《诗经·七月》周夏两历并用,夏历正月,为周历三月,《七月》称“三之日”,又将夏历十二月称“二之日”,十一月称“一之日”,还将二月称“四之日”)。
孟春(孟有始义,仲有中义,季有末义,古人以孟、仲、季配每季中的三个月,则一年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首春(梁元帝《纂要》[下称《纂要》]:“孟春曰首春。”与首春相配有中春[二月]、末春[三月],首夏[四月]、中夏[五月]、末夏[六月],首秋[七月]、中秋[八月]、末秋[九月],首冬[十月]、中冬[十一月]、末冬[十二月])。
肇春(肇有始义、正义,故正月称肇春,亦称肇岁)。
端春(端,始也。春始即正月)。
早春(《纂要》:“孟春曰早春。”)
上春(《纂要》:“正月孟春,……亦曰上春。”)
春王(《春秋》体例,鲁十二公之元年,均应书“春王正月公即位”,有些地方因故不书“正月”,后遂以“春王”代之)。
春孟(犹孟春)
春正(语出《春秋·桓公三年》“春正月”一语)。
孟阳(《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
初阳(犹孟阳)。
首阳(犹孟阳)。
新正(谓新年之正月。唐时已有此称。亦指元旦)
开岁(即岁首,故用称正月)。
献岁(进入新年,故用称正月)。
首岁(《汉书·萧望之传》注:“首岁,岁之初首,谓正月也。”)
正岁(《周礼·是官·小宰》“正岁”注:“谓夏之正月。”)
肇岁(见“肇春”)。
孟陬(见“陬月”。
太簇(本乐管名,古人以十二律与十二个月相配纪年,谓“孟春之月,律中太簇;仲春之月,律中夹钟”等等。于是又以十二律名称十二个月。依次为:太簇[一月],夹钟[二月],姑洗[三月],中吕[四月],蕤宾[五月],林钟[六月],夷则[七月],南吕[八月],无射[九月],应钟[十月],黄钟[十一月],大吕[十二月]等)。
王春(即“春王”)。

二月。又称如月(见一月“陬月”。郝疏:“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
丽月(《昭明太子集》“夹钟二月”条有“花明丽月”之语,故以丽月称二月)。
桃月(《汉语大词典》:“农历二月的别名。”)
桃李月(因二月桃李花开而来。李白《宫中行乐词》:“昭阳桃花月,罗绮自相亲。”)。
建卯(见一月“建寅”)。
中春(见一月“首春”,中读zhòng)。
半春(二月为春之半。戴复古《谢王使君送旅费》:“如何残腊月,已似半春天。”)
兔月(二月建卯,卯属兔,故称。黄庭坚《和答梅子明王扬休点密云龙》诗:“兔月葵花不足论。”)
酣春(犹盛春。李贺《河南府试十月乐词·二月》:“劳劳莺雁怨三春。”
杏月(因二月杏花开放而来。清黄清原《婚姻·祝寿·庆贺·丧祭范典》:“杏月正芳辰。”)
卯月(见一月“寅月”)。
仲春(见一月“孟春”)。
仲阳(《纂要》:“二月仲春,一曰仲阳。”)
河魁、天魁(见一月“登明”)。
竹秋(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时令》:“二月为竹秋。”)
四之日(见一月“三之日”)。
夹钟(见一月“太簇”)等。

三月。又称寎月(见一月“陬月”。寎,又作窉,丙也。《广韵》:“三月阳气盛,物皆炳然也。”)
蚕月(《诗集传》:三月为“治蚕之月”,故称蚕月)。
秧月(三月为插秧季节,故称)。
契月(契,通禊,古人三月有禊饮之事,故称)。
辰月(见一月“寅月”)。
建辰(见一月“建寅”)。
季春(见一月“孟春”)。
晚春、暮春、末春(见一月“首春”)。
杪春(犹末春。杪即末义,故以“杪春”称三月,“杪夏”称六月,“杪秋”称九月,“杪冬”称十二月)。
小清明(清周亮工《闽小记》:“三月为小清明,八月为大清明。”)
花见月(因三月百花盛开而来)。
樱序、樱笋时(《能改斋漫录·方物》韩致光《湖南食含桃》诗注:“秦中谓三月为樱笋时。”其时樱桃、春笋上市)。
雩风(《论语·先进》有暮春时节“风乎舞雩”之说,称三月为“雩风”本此)。
桃浪(《韩诗外传》即称三月为“桃花水之时”。杜甫《春水》诗有“三月桃花浪”句,“桃浪”,乃“桃花浪”省语)。
姑洗(见一月“太簇”)等。

四月。又称梅月(因初夏江南梅子黄熟且多梅雨而得名)。
阴月(《西京杂俎》五:“四月阳虽用事,而阳不独存,此月纯阳疑于无阴,故亦谓之阴月。”)
乏月(《四时纂要》:“四月也,是谓乏月,冬谷既尽,宿麦未登,宜振乏绝,救肌穷。”意由青黄不接而来)。
麦月(四月为麦收季节,故又称麦月、麦秋、麦候)。
乾月(见一月“泰月”)。
余月(见一月“陬月”。《诗·小明》正义引李巡曰:“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余,舒也。”)
清和(本指暮春初夏天气,后多作四月的别称)。
巳月(见一月“寅月”)。
孟夏(见一月“孟春”)。
首夏(见一月“首春”)。
初夏(来源与“初春”同)。
早夏(犹初夏)。
梅夏(同“梅月”)。
槐夏(因四月槐花开放而得名)。
惟夏(傅玄《述夏赋》云:又称“正阳”)。
正阳(见“惟夏”)。
麦秋(见“麦月”。《礼记·月令》:“孟夏麦秋至。”)
麦候(见“麦月”)。
仲侣(见一月“太簇”)等。


35#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10:17:55 | 只看该作者
五月。又称皋月(见一月“陬月”。皋,同高。谓五月阴生,欲自下而上,故称皋月)。
    蒲月(旧俗于端午悬菖蒲于门,并用以浸酒,谓可辟邪,故称蒲月,又称蒲节)。
    榴月(因五月榴花盛开而来。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恶月(古代迷信对五月之称。《太平御览》二二东汉董勋《问礼俗》:“五月俗称恶月。”)
    午月(见一月“寅月”)。
    建午(见一月“建寅”)。
    仲夏(见一月“孟春”)。
    中夏(即仲夏。中,读如仲。再见一月“首春”)。
    蒲节(见“蒲月”)。
    小刑(《淮南子·天文训》:“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午,通五)。
    鸣蜩(《诗·七月》有“五月鸣啁”之语)。
    蕤宾(见一月“太簇”)等。

    六月。又称荷月(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日)
    伏月(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三伏的时间主要在六月,故称六月为伏月。因伏天气候非常炎热,故又称六月为暑月)。
    暑月(见“伏月”)。
    且月(见一月“陬月”。郝疏:且,行不进也。“六月阴渐起,欲遂上,畏阳,犹行不进也。”故称且月)。
    焦月(《尔雅》:“且月”一作“焦月”,因六月盛热,故曰焦)。
    建未(见一月“建寅”)。
    小吉(见一月“登明”)。
    荔红(因六月荔枝红熟而得名)。
    未月(见一月“寅月”)。
    季夏(见一月“孟春”)。
    晚夏(六月在夏之末,故称)。
    暮夏(犹晚夏)。
    末夏(见一月“首春”)。
    杪夏(犹末夏。再见三月“杪春”)。
    溽暑(《礼记·月令》谓为季夏的气候,后即以称六月)。
    林钟(见一月“太簇”)等。

    七月。又称相月(见一月“陬月”。郝疏:“相者,导也。三阴势已成,遂导引而上也。”)
    凉月(《纂要》:“七月曰首秋、初秋、上秋、肇秋、兰秋、凉月”)。
    否月(见一月“泰月”)。
    巧月、巧秋(因七月七日晚有乞巧故事而来)。
    兰月(《事物异名录》:“七月为兰月。”)
    瓜月、瓜时(《诗·七月》有“七月食瓜”句,故称七月为“瓜月”、“瓜时”)。
    申月(见一月“寅月”)。
    建申(见一月“建寅”)。
    孟秋(见一月“孟春”)。
    新秋(七月为秋之始,故为新秋)。
    初秋(见“凉月”)。
    上秋(见“凉月”)。
    肇秋(见“凉月”)。
    首秋(见“凉月”,再见一月“首春”)。
    首旻(犹首秋。旻,秋也)。
    早秋(犹“初秋”)、兰秋(见“凉月”)。
    火逝(本指七月火退,亦用指七月)。
    河鼓宵明(河鼓,牵牛星。宵明时乃七月也)。
    初商(商,五音之一,属秋。故七月又称初商,八月又称仲商,九月又称暮商、杪商、季商)。
    夷则(见一月“太簇”)等。

    八月。又称桂月、桂秋(因八月桂花开放而得名)。
    壮月(见一月“陬月”。郝疏:“壮,太也。八月阴大盛。”故称壮月)。
    获月(《诗·七月》有“八月其获”句,由此而来)。
    酉月(见一月“寅月”)。
    建酉(见一月“建寅”)。
    仲秋(见一月“孟春”)。
    中秋(犹“仲秋”。中,读如仲)。
    正秋(《易·说》孔疏:“斗柄指西,是正秋八月。”)
    秋半(半月居秋之半)。
    大清明(见三月“小清明”)。
    仲商(见七月“初商”)。
    南侣(见一月“太簇”)等。  

    九月。又称菊月、菊秋(《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菊有黄花。”故称九月为菊月、菊秋)。
    玄月(见一月“陬月”。郝疏引李巡等云:九月万物毕尽,阴气侵寒,其色皆黑。故称玄月)。
    朽月(四川夔州一带九月多雨,物易朽坏,故名。宋黄仁杰《夔州苦雨》有“九月不虚为朽月”句)。
    戌月(见一月“寅月”)。
    建戌(见一月“建寅”)。
    剥月(见一月“泰月”)。
    季秋(见一月“孟春”)。
    晚秋(犹季秋,与“早秋”对)。
    暮秋(犹晚秋)。
    末秋(犹暮秋,再见一月“首被”)。
    杪秋(见三月“杪春”)。
    穷秋(鲍照《白纻歌》有“容秋九月荷叶黄”句。穷秋,秋尽之时也,故为九月之称)。
    杪商(见七月“初商”)。
    暮商(亦作商暮,见七月“初商”)。
    霜月、霜辰(因九月下霜而来)。
    太冲(见一月“登明”)。
    授衣(由《诗·七月》“九月授衣”句而来)。
    季商(见七月“初商”)。
    无射(见一月“太簇”)等。


  十月。又称小春、小春月、小阳春(谓十月不寒,有如初春。亦有说八月为小春者)。
    良月(《左传·庄公十六年》:“公父定叔出奔卫,(郑伯)三年而复之,……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后遂称十月为良月)。
    阳月(见一月“陬月”。《诗》郑笺谓十月为“坤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此月为阳”)。
    坤月(见一月“泰月”)。
    亥月(见一月“寅月”)。
    建亥(见一月“建寅”)。
    孟冬(见一月“孟春”)。
    初冬(犹孟冬)。
    上冬(犹孟冬。谢灵运《游岭门山》诗有“协以上冬月”句)。
    开冬(犹初冬。南朝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有“开冬眷徂物”句,开冬即指初冬)。
    寒孟(犹“孟冬”)。
    应钟(见一月“太簇”)等。


    十一月。又称冬月(古有“十冬腊月”之说,是冬月乃十一月也。今四川等地仍称十一月为冬月,十二月为腊月)。
    畅月(见《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注训畅为充。疏谓十一月为充实之月,故称畅月。清俞樾谓畅当为畼,十一月太阴用事,万物未生,是即畼义)。
    辜月(见一月“陬月”。郝疏:“辜者,故也。十一月阳生,欲革故取新也。”)。
    子月(见一月“寅月”)。
    复月(见一月“泰月”)。
    龙潜月(《抱朴子》:“十一月为龙潜之月。”)。
    仲冬(见一月“孟春”)。
    中冬(即仲冬。中,读如仲。再见一月“首春”)。
    一之日(见一月“三之日”)。
    黄钟(见一月“太簇”)等。


    十二月。又称腊月、腊冬、冬腊、岁腊(腊,亦作臈,岁终祭众神之名,故称十二月为腊月,腊冬。再见十一月“冬月”)。
    除月(《纂要》:“十二月季冬,亦日暮冬,杪冬,除月,暮节,暮岁,穷稔,穷纪。”)
    涂月(犹除月。涂,音除。再见一月“寅月”)。
    严月(《事物异名录·岁时》“严月,季冬之月也。”)
    荼月(犹除月。除,亦作荼)。
    嘉平(本殷代对十二月的称呼。秦始皇三十一年十二月,又“更名腊曰嘉平”)。
    丑月(见一月“寅月”)。
    季冬(见一月“孟春”)。
    暮岁、暮节、暮冬(见“除月”)。
    末冬(犹暮冬。再见一月“首春”)。
    杪冬(见三月“杪春”,再见“除月”)。
    腊冬(见“腊月”)。
    星回(星宿回复原位,一年将终。《礼记·月令》谓为季冬之象,故用称十二月)。
    神后(见一月“登明”)。
    穷稔(见“除月”。穷,尽也。稔,年也。穷稔,即年尽之意)。
    穷纪(见“除月”。古以一年为一纪,十二月为年终之月,故曰穷纪)。
    清祀(本腊祭名,亦指腊月)。
    二之日(见一月“三之日”)。
    大吕(见一月“太簇”)等。

    上述月令,在书联时,如未含“月”字者,其后可加“之月”一字。如“端春之月”、“鸣啁之月”。


36#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10:18:27 | 只看该作者
纪日


    正月初一。又称元旦(南朝萧子云《介推》诗有“四气新元旦”句。《梦粱录·五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元日(张衡《东京赋》:“于是孟春元日,群侯旁戾”。“元日”本为吉日,自《东京赋》始,相沿以称正月初一)。
    元辰(本指吉日。晋庾阐《扬都赋》有“岁惟元辰,阴阳代纪”句,后即指正月初一)。
    元正(汉崔瑗《三子玟铭》有元正上日,百福孔灵”句,后即以“元正”指正月初一)。
    元朔(唐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有“献岁观元朔”句,“献岁”为正月别称,后即以“元朔”指正月初一)。
    元春(北齐《元会太享歌皇夏辞》有“展礼肆乐,协此元春”句,后即以“元春”指正月初一)。
    正朔(一年的第一天)。
    三朝(朝,读zhao。正月初一,为岁、月、日之始,故称“三朝”)。
    三元(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元,首也。三元,指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
    春元(见《宋史·乐志十四》)。
    正旦(出自《列子·说符》“正旦放生”句)。
    春旦(出自庾信《奉和赵王西京路春旦》诗)。
    开正(出自丁仙芝《京中守岁》诗“开正献岁酒”句)。
    月吉(本指每月初一,亦指正月初一)。
    履端(出自《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句)。
    端日(韩鄂《岁华纪丽》卷一,谓正月初一为“八节之端”,胡震亨注“端日”)等。


    正月初二。又称履端二日(见正月初一“履端”)等。


    正月初三。又称天庆节(宋大中祥符元年,“诏以正月三日为天庆节)。
    小年朝(《岁时佳节记趣》:“正月初三又叫‘小年朝’。”)


    正月初七。又称灵辰(唐李峤诗有“七日最灵辰”句。故后以“灵辰”指正月初七)等。


    正月初八。又称谷日、答诞(俗以正月初八为谷日,并据该日天气占卜当年的丰歉,亦作谷诞)。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五杂俎》谓《道经》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
    元宵(本指正月十五日晚上,后亦用称正月十五)。
    元夕(同“元宵”)。
    灯节(因正月十五日夜必放灯而来)等。

    二月初一。又称中和节(唐德宗贞元五年,下诏废止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等。

    二月十二。又称花朝(王力《古代汉语》又谓“花朝”是二月十五)、百花生日等。

    二月十五。又称春中(春季三个月,此日正好一半)。
    中春(犹“春中”)等。

    二月十六。又称长春节(因宋太祖生于此日。为建隆元年所定)等。

    三月初三。又称重三(月为三,日亦为三)。
    元巳(张衡《南都赋》:“于是暮春之禊,元巳之辰。”元巳初指三月第一个上巳日,后专指三月三日)。
    上巳(本指三月上旬之巳日。古人于此日有修禊——临水以祓除不祥的习俗,自魏以后,此举定在三月三日,而仍沿用“上巳”的名称)。
    三巳(本指三月之上巳日,魏以后专指三月初三。晋王廙《洛都赋》:“若乃暮春嘉,三巳之辰。”)
    上除(因上巳日临水祓除不祥之俗,故三月初三又称“上除”)。
    禊日(见“上巳”)。
    修禊日(即禊日)等。

    四月初三。又称展上巳(展,延伸)等。

    四月初八。又称浴佛节(《荆楚岁时记》:“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以为弥勒下生之征也。”我国以为四月八日是佛之生日)等。

    四月十九。又称浣花日(因蜀人于每年四月十九日游宴于成都浣花而来)。
    浣花天(同“浣花日”)等。

    五月初一。又称端一(元陈元靓《岁时广记》:“京师市廛人,以五月初一日为端一,初二日为端二,数以至五日谓之端五。”等。

    五月初二。又称端二(见五月初一“端一”)等。

    五月初三。又称端三(见五月初一“端一”)等。

    五月初四。又称端四(见五月初一“端一”)等。

    五月初五。又称端五(见五月初一“端一”)。
    端午(犹“端五”。午、五二字古通。又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张说上《太衍历事》称为“端午”,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也有“月惟仲秋,日在端午”句,后每月初五皆可称端午。《岁时杂记》:端午指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重五”和“重午”)。
    端阳(《月令广义》:“五月初五日端阳。”
    重五(月为五,日也为五)。
    重午(即“重五”)。
    蒲节(因端午有挂菖蒲避邪的习俗而得名)。
    天中节(唐宋以来,以五月初五为“天中节”,亦称“浴兰令节”。《梦梁录》卷三“五月”条有载。《岁时广记》云:“五月五日,乃符天数也,午时为天中节。”后因以作端午节的别称)。
    浴兰令节(《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有“浴兰汤兮沐芳”句。《大戴礼·夏小正》云:“五月,……蓄兰为沐浴也。”唐韩鄂《岁华纪丽》注:“午日以兰汤沐浴。”故唐宋以来,便称端午为“浴兰令节”)。
    艾节(因五月初五家门悬挂艾叶以辟邪而来)。
    诗人节(为纪念屈原,于佑任曾请定五月初五为诗人节,并题有一诗,遂有此称)等。

    六月初六。又称天贶节(贶,读如况,赐也。宋大中祥符四年,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定为天贶节)等。

    六月二十四。又称荷花生日(见沈朝初《忆江南》注)。

    夏至。又称长至(《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日长至。”疏:“长至者,谓此月之时,日长之至极。太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是日长至也。”是以称夏至为“长至”,夏至为一年中白天最长之日,冬至为最短之日,与夏至相比,冬至则称“短至”。但因冬至日过后,白天日渐加长。故亦有称冬至为长至者,谓长日子开始来到)等。

    七月初七。又称巧日、乞巧节(《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以乞巧。遂称七月初七为巧日、乞巧节)。
    双星节(七月七日,牛郎与织女相会)等。

    七月十四。又称秋禊(每年七月十四日在水边举行的修禊活动。刘桢《鲁都赋》:“及其素秋二七,天汉指隅,民胥祓禊,国于水游。”可见汉末已经流行。参见三月初三“上巳”)等。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见正月十五“上元”)
    盂兰盆节、鬼节(佛教传说,目连之母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会以救其母。于是七月十五有“盂兰盆节”之称。因此日有施饿鬼等迷信活动,民间又把此日称为“鬼节”)等。

    八月初五。又称千秋节(因唐玄宗生日而来。参见五月初五“端午”)。
    天长节(《明皇实录》:“开元十七年,百官上表请以八月初五日为千秋节。天宝七年改为“天长节”)等。

    八月十五。又称中秋节(以八月十五居秋季三个月之中也)。
    秋节(即中秋节)。
    团圆节(《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日,女归宁,是日返其夫家,曰团贺节。”今俗仍有此名)等。

    九月初九。又称重阳(古以九为阳数,九月而又九日,故称重阳)。
    重九(源同重阳)。
    九日(即重九,《艺文类聚》四引《续晋阳秋》:“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六朝以来诗题以“九日”者,皆指重九节)。
    菊节(因古人于重九登山饮菊花酒之习俗而得名)。
    黄花节(黄花,菊之别名)。
    暮节(南朝时即有此称。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有“云旗兴暮节”句,暮节即指重九。唐司空图《重阳》诗之“亦应知暮节”,义亦同)。
    登高节(《全国风俗志》:“重阳节,又名登高节,因桓温举家于是日登高避劫而来)等。

    十月十五。又称下元(见正月十五“上元”)等。

    冬至。又称短至(见夏至“长至”)。
    亚岁(汉末即有此称。曹植《冬至献履袜颂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等。

    十二月二十四。又称送灶日、灶日、小年(是日民间送灶王上天)。
    交年(《东京梦华录》:“二十四日交年。”)。

    十二月二十八。又称小除、小除夕(时在除夕前一日)、小年夜等。

    十二月三十。又称岁除(旧俗于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傩,逐除,故后以年终之日为岁除)。
    除夕(本指岁除之夜,后亦用指年三十这一天)等。

    春节。又称华节、良节、芳节、嘉节、诏节、淑节。(皆见《纂要》。“华”、“良”,“芳”、“嘉”、“诏”、“淑”诸字,皆含美好之意。)

    董勋《问礼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故正月初一称“鸡日”,初二称“狗日”,初三称“羊日”,初四称“猪日”,初五称“牛日”,初六称“马日”,初七称“人日”。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称“春社日”。

    清明前一日,称“寒食节”(不用火)。《荆楚岁时记》说,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故又称“一百五”(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一百五”就指寒食节)。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称“秋社日”。

    冬至前一日,称“小至”。

    每月初一,又称“”、“月朔”、“月旦”(魏晋时即有此称。《世说新语·雅量》:“顾和始为扬州从事,月旦当朝,未入顷,停车州门外。”
    “月额”(南北朝时候即有此称。梁元帝《金楼子》六自序:“孟秋之月,阳亢日久,月旦虽雨,俄而便晴。有人云:谚曰‘雨月额,千里赤。’”这里“月额”与“月旦”并用,月额,即月旦也,即指初一)。
    “”(《周礼·地官大司徒》注:“吉,朔日也。”)
    “吉月”(《论语·乡党》注:“吉月,月朔也。”)
    “月吉”(《周礼·地官·簇师》:“月吉,每月朔日也。”亦指正月初一)等。

    每月初三,又称“朏(朏,读fěi。本指新月初见貌,引申为训明。《书·召诰》:“三月,惟丙午朏”。传:“朏,明也。月三日明生之名。”因以代称每月初三。《汉书·律历志》下:“古文《月采篇》曰‘三日曰朏’。”)

    每月十五,又称“月半”。

    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又称“”(《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故以称此两日。但通常指十五日)、“月望”(犹“望”也。《资治通鉴》一○三晋成安元年注:“至十五日,日月相望,谓之月望。”)“望日”等。

    每月最后一日,称“”(晦,月尽也。《春秋·成公十六年》:“甲午晦,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甲午晦,谓甲午这一天正是月末)。

    每月前十日,称“上澣”(澣,读huǎn。唐制,官吏十日一休沐。沫谓澣。)“上浣”(浣,同澣);
    中十日,称“中澣”、“中浣”;
    后十日,称“下澣”、“下浣”。若落款作“季春中浣四日”,即三月十四日;若作“蒲月下澣七日”即五月二十七日。

    春夏秋冬四季之孟月初一,又称“吉日”(《周礼·地官·党正》:“四时之孟月吉日。”注:“四孟之月朔日。”)

    一年还有二十四个节气,如果恰好碰上某个节气,落款时表日期亦可写节气名。这些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还有以韵目代日者。如一日为东先董送屋,九日为佳青蟹泰屑,十六日为铣谏叶,二十一日为马箇,等等。1927年5月,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反革命政变,因时在二十一日,该日电报代日韵目为“马”字,故称“马日事变”。以韵代日,用于公历。而此前所述之年月日,均为阴历。对联落款,通常也只用阴历纪时,故其日期不宜用代日韵目表示。

==================================================================

后记

    1985年,我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对联纵横谈》,曾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国内十余家报刊对该书予以介绍,香港《大公报》亦将其推荐给海外读者。在诸多评介中,该书被称为“一部承前启后的著作。(《对联》杂志)”“自清道光年间梁章钜撰《楹联丛话》及其子梁恭辰撰《楹联四话》之后,许多联书相继问世,但就对联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可读性而论,当推此书为嚆矢。(《南方日报》)”直到而今,尚有读者来信索购此书。但是,那毕竟是1985年时的作品,尚有诸多不足之处。从1990年起,我开始对该书进行修订。第一次修订后,定名为《对联学》,打印给学生做教材。再次增补后,更名为《对联通论》,纳入湖南大学出版社《中华通艺丛书》之后,又作了一次较大的调整,将近40万字的书稿,压缩到20余万字,最后以《对联通》之名出版。
    与《对联纵横谈》相比,本书增写了第三章、第八章和第九章,重写了第二章和第六章,其他各章也作了许多改动。完稿之后,面目已有很大的不同,完全成了一部新的作品。
    1997年,我在岳麓书社出版了《对联格律·对联谱》一书。该书专讲对联平仄运用的基本规则——马蹄韵,并根据马蹄韵编出了我国第一个对联谱。本书与《对联格律·对联谱》不同,主要是全面讲述对联的基础理论。学做对联,若就这两书而言,首先就要掌握本书的内容。在掌握本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对联格律·对联谱》的知识,这样,即使在创作上一下子还达不到上乘境界(因为还要看作者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素养如何),至少亦可成为对联方面的一个门内汉了。

                               余德泉
                             1998年1月春节前夕
                        于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半月湖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8 18:56 , Processed in 0.0668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