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楠:
你好!来信收悉,能在你“挠头皮的时候”被想起,作为只在师范里代了你一年课的老师,感到非常荣幸。
开学后收到不少同学的短信和电邮,新任老师 “变得烦躁不安和休息都不安稳的”不止你一人,大多诉说 “最头疼的课上组织教学”的问题,然后才提及具体的内容的教学方法。这是否是一个新老师必然经历的过程呢?如果是,怎么平稳地度过这个阶段?
刚开学的时候,你们师范的班主任范老师把师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表给我,让我说说自己的想法,了解了你们在大学学习的课程,就能理解为什么大家会有相同的困扰。在师范的课程设计里,几乎不包含课堂管理的相关内容,大部分是我们站在讲台上即将教授的知识,相对抽象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以及与学科知识相关的教学法,这些教学策略大多形而上地排除了复杂的课堂状况,多以良好的课堂环境为前提。我并不是说这类知识不重要,但根据大家现在的状况来看,仅有这些知识是难以应对实境教学的。学生不是一个安静的水杯,等着老师将知识倒在他们的头脑里。在师范课程中,对以什么方式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如何来组织这个过程基本没有涉及,加上实习期短,职后的培训也多以某学科的教学法为主。一踏进教室,我们就被乱糟糟的课堂闹懵了,面对生龙活虎的学生,再好的教学设计都无从实施,弄得十分沮丧。我们对如何管理课堂并没有心理和策略上的准备,还没有学会如何与学生交流和对话,这可能就是大家一上讲台就觉得束手无策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我们虽然被教育要无条件地去爱学生,但只有对爱的感性认同,还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学生,还没有学会怎样理性地去爱学生,爱其实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在我代课时,同学们谈及师生之间关系,大多用“朋友”之类的词汇来表述,但在我们经历实境教学的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得要么过于软弱和迁就;要么就表现得像“暴君”,而那些简单粗暴的经验大多来自于对师道尊严的刻意地维护和对传统作法的承袭,更可怕的是不时在这二种角色间的摇摆,最后甚至有些同学得到这样的结论“爱是靠不住的”。
可贵的是来信向我诉说苦恼的新老师,仍葆有一颗敏感的心,还没有走向对教学暴力的认同,和对课堂混乱的习惯。你们受着现实的困扰,爱吧,学生似乎并不领情;暴力吧,似乎又违背了心底对教师职业的期许,自己都觉得自己像个坏老师。看到自己的幼稚,是成长的前提。让思考成为一剂防止我们的心硬化的疫苗。
正如你说:“口号,表扬,哄着,吼叫都试过了,收效甚微。其它老师建议也差不多这些,还有的建议打他们,杀一儆百,呵呵,也试过轻轻打手心。真的是穷途末路了。”
怎么办呢?重新回到师范,来修习课堂管理和教学组织的相关内容,对我们来说不现实,倒是真有必要提醒师院在课程中增设相关的内容,为后来者肩起些我们曾经历的困扰。
我在小学站过近十年的讲台,能明白你的窘境。小学课堂的确是个拥挤、复杂而险象环生的地方。课堂并不像我们在教材教法书中所读到的,只发生教和学这唯一的事情,它是不可预见的多种事件以极快的速度同时发生的场所,你和这班一年级的孩子就像一个家庭一样会记住你们共同的“历史”,就像我的那帮已经工作的学生在聚会时提及的那样,他们会记得曾经有哪些口号,谁被选为组长,老师怎么哄我们,老师吼叫时是什么感受,老师轻轻打过谁的手心……几十个孩子的记忆合在一起会清晰得可怕,它不仅能帮你记录下每一个细节,而且等他们长大了,还会告诉你他们的感受。不过,别担心,孩子的善良是可以信赖的,远远地回望即使是困窘,也只余美丽。关键是当下遇到问题,多从积极的角度来寻找对策,别把自己弄得太沮丧,别把自己埋在坏情绪里。曾经在给你们的课上说,人在歇斯底里时,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警惕把对孩子或自己错误的惩罚变成对心灵的羞辱。
我不认为教学组织的方法是唯一的。口号,表扬,哄着,吼叫甚至轻轻地打手心,这些方法在课堂上也并不是不能用,问题是你在什么情况下用的,具体怎么操作的,对这些细节进行反思,或许我们能发现这些策略失灵的原因。很想给“挠头”的你一些具体的建议,可惜,并没有从你的信中读到这些情况发生的具体情形,比如你问“为什么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方法不对?口号不能用多了?表扬少了?表扬的方式?上课没有吸引力?~~~我觉得这些似乎都有,不知道怎么办了?”那么,你在什么情况下想吸引他们的注意?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你有哪些口号,这些口号在课堂上怎么用的?你在什么时候觉得它彻底失灵了?你表扬过谁?为什么表扬……只有知道了这些,我们才能来做一些具体的策略分析。
你可以从这些方面得到扶持,一是阅读,比如大夏书系的《小学课堂管理》、万千教育的《从教第一年》《学会教学》等等;二是其它老师的经验,既然是经验,就会有危险,你得建立起一把“尺子”——原则来衡量经验的真伪和效度;三是与人讨论,比如我或班上的其它新任老师。但与你的教学实境相合的策略终究只有靠你自己才能找到。
在这里,只能提供一系列我认同的有关课堂管理的假设[1]:
假设一:成功的课堂管理能培养自律性和个人责任感。
“一种顺从模式的成功依赖于不断的的监控。”管理想要有效,就必须乐于设置限度,引导学生去正确“行为”。当然,你的目标是是建立一个环境,使学生出于个人责任感而规范自身行为,而不是出于害怕被惩罚或渴望得到奖赏。
假设二:预防性管理策略,可以避免大多数课堂混乱的问题。
重点为不当行为的预防,而不是处理不当行为的策略。区分训诫和课堂管理,前者是对不适当行为的反应,后者是创建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环境,从而支持教学方法。
假设三:教师对管理的理解方式对其行为有极大影响。
把课堂管理视为引导和规范课堂进程的教师往往比那些强调自身训诫角色或认为课堂管理有赖个人魅力的教师更高效。
假设四:对课堂秩序的需求不应超过对有意义教学的需要
过度地关心安静和统一会妨碍教与学,不能为了使课堂保持安静而牺牲学习机会。“一堂井然有序却什么也不教的课与混乱到不能进行任何学习活动的课一样无用。”(道尔)
假设五:不同课堂条件下课堂管理的任务各不相同
假设六:成为一名有效课堂管理者需要知识、思考、努力和时间。
不能简单归结为一套秘诀或一些“行为指南”,没有轻易获得的答案。不能通过“本能直觉”或“跟着感觉走。是一种习得技艺。这意味着,你必须掌握有关课堂管理的基础知识,你必须乐于预测问题、分析情况、找到解决办法,作出深思熟虑的决策——反思自己的错误。
这就需要你对这个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记录其中的困扰、矛盾或是喜悦的情形。有一个预测,当你能理性地耐心而真实地记录下你管理课堂的过程,你的怒气会在笔端消解,并从中生长出智慧来。
我把张玲发给我的课堂记录转发给你,另外,你在信中提到拼音教学的问题,我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研究,在网上可以找到一些课的录像和相关文章,可以作为参考。你思考过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学拼音吗?不妨联系你在信中提及的一个细节,你不懂大治方言引起你与家长沟通的困难,把这二件事联系在一起想,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心底有爱,是为师的前提,仍需要学习怎么去爱。你得承认,你和孩子是一起成长的,那是个漫长的过程,给彼此更多一点信心和耐心。
谨颂秋安!
沈旎
2009年10月8日
[1] 参见大夏书系《小学课堂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