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教师月刊》很精彩!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4:26:06 | 只看该作者
人生不只有“前进”一个方向
林茶居

对于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育误区。
在批判这种“胜在起点”的教育逻辑的各种声音中,有一个观点很是流行:教育不是百米跑,而是马拉松。
在我看来,这个观点本身及其立论依据,与它所反对的意思并无差别,甚至比之更为可怕。首先,不管“百米跑”还是“马拉松”,都意味着教育是竞赛,是竞争;都意味着整个过程布满“速度主义”的雾障;都意味着对“赢”的追逐,对“终点”的迷信。其次,当教育成为“赢者通吃”的代名词的时候,“马拉松”对人的完整成长的破坏可能还甚于“百米跑”。
人生当然有一个起点,有一条起跑线。只是,现在这条起跑线被不断前移:从幼儿园开始起跑已经来不及,胎教中就应该做好起跑的准备,甚至,在一些新婚夫妇的“造人计划”里,便有“怎样跑得更快”的元素与冲动。这是问题之一。其二,这条起跑线,往往被定义于知识教育上。所谓起跑、前进便只有知识积累的意义,只是知识多少及知识掌握程度高低的较量,至于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其身体、心灵、人格可能受到的伤害,就无暇顾及了。其三,绝大多数孩子都只能站在这一起跑线上,以被训练得差不多的姿势和节奏,沿着既定的轨道,朝着相同的方向奔跑。
当教育成为竞争、成为向前跑、成为不超过别人就“死”得很难看的事情时,它必然将所有的人都捆绑在一个发展向度上。前进是唯一的,速度是最重要的。这时,被鼓励的是对他人的超越,被欣赏的是“勇往直前”,被褒奖的是“最后的胜利”。
更要命的是,这一切并非在尊重儿童、肯定童年、呵护童心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个时代的成人文化所标榜的前进、胜利、成功,以显赫的身份、强大的权势、闪耀的财富为图腾,再经由教育制度、校园规训、课程教学、考试评价等载体,慢慢进入儿童世界,同时逐渐有力地改造着儿童的生活、学习与观念——他们起跑,不是因为身体有向前的冲动;他们发力,不是因为感受到成长的喜悦;他们加速,不是因为看到前方出现美丽的风景;他们冲线,不是因为想给等在那里的妈妈一个拥抱……
于是,当下中国教育大致呈现为这样的图景:以知识为起点,在知识的跑道上,一齐向着某个知识目标往前冲。不能否认,这样的教育模式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是合适而有益的。只是,当它成为唯一的模式时,那些不适应的孩子(一般情况下是大部分孩子)因为无法按部就班、顺应规则地前进,就必然落后,成为“拖后腿”的差生——如果他还是“不听话”的孩子,那么最终还可能被“驱逐出境”。
我并非反对前进,也不是鼓吹爬行主义。我想说的是,人生是多元的发展过程,它不只有“前进”一个方向——除了一条轨道上的前进,还有各种向度的开放性成长。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被牢牢裹挟在这种“前进文化”之中,其人生之丰富的复杂性和可能性必然被排斥、被贬抑、被遮蔽,乃至被彻底否定。

相关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493fe501015syn.html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3-3 09:46:45 | 只看该作者
卷首
至少,不要成为坏的样本
林茶居
每年春节回到闽南老家,必做的几件事之一,就是给小辈发个压岁钱。我把它当作喜庆新年的一个主题。
越来越多的人说:还是免了吧,省得给来给去的。但我固执己“行”,并常常激动于这样的场景:当你给小朋友送上小红包或其他小礼物时,他是那样惊喜、兴奋,还有微微的羞涩,最后不忘对你说一声“谢谢”……
压岁钱是人们礼尚往来的一个载体,更是成人世界给予儿童的温情与祝福。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它竟被当作成人之间物质交换的符号。
从数学的角度说,我给你的孩子200元,你给我的孩子200元,结果确实是谁也没有“受益”,且多了礼节上的“麻烦”和时间上的“浪费”。
只是,生活不是数学题,生活也不只有时间一个维度。当大人们忙着计算各种成本,斟酌“给压岁钱的利与弊”的时候,孩子们的情感世界难免越来越苍白、单一。
我也知道,有些人,是很善于借助压岁钱(以及生日红包、节日礼物等),与权贵攀上关系或加深“感情”的。当然,这已经背离了压岁钱的本义,自当别论。
时代的变迁,生活的改变,带走了很多传统习俗和人间风情。对此,我们需要思考,哪些是应该扬弃的,哪些是无法逆转的,哪些是应该保留的,哪些是孩子们必须拥有的。一个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离不开这样一些要素的参与:正确的价值引导,积极的心理体验,美好的情感分享,良好的行为养成,等等。
这除了需要神圣事物的引领和伟大精神的召唤外,日常生活的熏陶与浸润更是重要。今年正月初一,我带着女儿打了个车去看望朋友。付车费时我随口说了声“谢谢你,新年好”就下车了,女儿告诉我:“那个师傅笑得好开心啊!”
那些天,我跟很多朋友说起这个事;年后上班编辑部的第一次会议上,我也情不自禁提及这一声“新年好”和那一个笑脸。我说,我相信,那个师傅一定会把他的好心情传递给坐上他的车的人。
不是说我有多高尚、多正面。在我们所能觉知的时空里,让人难受的事情频频发生,有时候我也会成为“让人难受”的一部分。我所理解的“人生的艰难”,主要不在钱很少,住很差,而是一不小心你就犯下错误并且毫不知情,或者自我纠错机制突然失灵。
我们是因为有了孩子而成为大人、有了学生而成为教师的,很多时候我们就在与孩子(学生)的交往中展现自己、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而孩子(学生)的身心总是处于开放状态,随时吸纳着这个社会的所有信息。
每每想到这一点,我就不寒而栗。所以,有时候我会暗自庆幸:我终于不再做教师——对我来说,做教师几乎就是一个很冒险的事。
在孩子面前”,教师“仿佛是世界上所有成年居民的代表,指着它的沟沟壑壑,对孩子们说:这是我们的世界”(阿伦特)。或许,我们每一个成人、教师,都是“沟沟壑壑”的一部分。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麻烦的吗?孩子们在成长着,在迎接着他们的一个个新年、新的学年。我们也是。只不过,我们多了一个责任:传达善意,建设美好——至少,不要成为坏的样本。
43#
 楼主| 发表于 2013-7-7 22:49:31 | 只看该作者
《教师月刊》主编林茶居:

    这个比喻,有点问题,至少我看了以后很不舒服.我说这个例子,是想说,我们的写作,有时候被某种“比喻”的惯性裹挟了.比如表达辛勤劳动,就想起蜜蜂之类的,这个例子,本义是说融入团队,但血液的比喻,不合餐饮业的整个文化语境.教师月刊不用什么稿件了?诸如这种“惯性”的东西,一般是不用,或者至少要修改的.大体上有这些类型——
   •强调教师威权,缺乏“尊重”(包括尊重学生、尊重职业、尊重教育、尊重民族、尊重人类、尊重大地……)意味的稿件,坚决不选。
   •所反映的观念、理念或意趣,与人类基本价值观如悲悯、博爱、仁慈和现代价值观如平等、民主、诚信(包括上述“尊重”)等相违背的稿件,坚决不选。
   •将教育过程简单化,存在“庸俗的教育成功学”倾向的稿件,坚决不选。
   •教育过程、故事或案例明显虚构的稿件,坚决不选。
   •有强烈的嘲讽意味、恨不得一棍子打倒别人、一副真理在握姿态的稿件,坚决不选。
   •涉及民族、文革等敏感问题的稿件,一般不选。
   •涉及师生隐私的稿件,一般不选。
   •论文类、总结类文章一般不选。
   •时政类稿件一般不选。

    以上所列这些,只是《教师月刊》的用稿倾向,不一定适合所有基于报刊。有一些稿件,常常有这样的句子:经过一阶段的教育,小明进步了,变得热爱学习了——说实在的,这样的描述,一般是有问题的。还有:看到张老师忙碌的背影,一个高大的教师形象在我心中涌现。诸如此类,简单化,典型化。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就是:媒体叙事的影响。比如,我们看电视新闻,可以注意电视镜头和画外音所构成的叙事模式,包括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么说。所以,我觉得,反思我们自己的写作,可能先要考虑:我们不能怎么写。
   比如说,不要把灾难变成庆典,把悲剧变成仪式。比如说,芦山地震,一些主流媒体就习惯于如此。地震报道变成领导关心灾民的仪式。还有一个例子,我经常说的,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计划或者总结,有没有这样的句子:上至校长下至家长都很关心孩子。“上至校长下至家长”——典型的等级文化。所以需要走出“等级文化”的阴影。还有一个就是媚俗。走出“简单的联想”,这个,似乎也很普遍。比如:写一个小鸟自由飞翔,就联系人的不自由。这种简单的联想,实质上也是一种庸俗化的比较。这个比较,包括古今比较,中外比较,人与人之间的比较,还是写法不够创新。警惕进化论:不是现在就一定比较过去好。
    还有一个:修辞泛滥,成语泛滥。我记得一个作家,严禁他的孩子在作文中使用成语。他的目的是: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想说的。我们常常有一种加入大合唱的冲动。有时候一不小心就成为“权力”的拉拉队。大合唱式的写作,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修辞手法多,成语多,排比句多。。。我也一直在提醒自己:因为,我无法避免用成语写作,不是说用成语就不好。
“我想到的是,在我们的内心,是不是都住着一个奴才?这种献媚的“艺术”,是不是已经化作一种身体本能?我们的语词喜好,果藏着多少跪着的骨头?我们的抒情习惯,包含了多少“进贡”的成分?那些理直气壮义正词严的表达当中,有多少是我们自己所认同的东西?
    这是我在教师月刊第5期卷首语中的一段话。大体上表达我的意思。大合唱式的写作,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修辞手法多,成语多,排比句多。。。我们是不是可以试试:零修辞写作?无成语写作?我经常想起一个台湾作家的话:义正就要词严吗  理直就要气壮吗?确实理直气壮其实是一种比较可怕的写作姿势和发言方式这也是教师月刊之所以尽量不用所谓“教育时评”的原因之一。
另外,对于“教育时评”这种文体,我一直是持不信任的态度的。比如熊丙奇老师的时评,我一直持保留态度。几乎所有的教育事件,他都有话可说。看看现在的教育时评,怎么写的。先引用媒体报道,再正反两面分析,最后提炼一个道理。或者表达一个观点。写作偷懒到什么程度。这个也可能有我自己的偏见。张文质:我们对词要改造,对句子要改造,对我们的思维方式要改造,比如我们可以把学校标语里面硬梆梆的词拿下来,把那种话说得非常满、不管谁都知道不可能达到的口号先拿下来。就是说,我们要避免让口中的词汇跑到“十佳”、“百优”那这种话语模式里面去。——这是教师月刊即将发表的文章中的一段话,说得很好
    我再说说一个也很普遍问题,来稿中的,有的文章写得很好,逻辑能自洽,但价值观有问题。比如,探讨“学校育人术”。我是这样看的:当“育人”被当作某种“术”加以探讨的时候,它必然会导向对人的控制和切割。还有一个,来稿中的问题。标题是结论式,诸如这种句式:“……是……”、“……比……更重要”。我觉得,谈教育,得避免轻易下结论。还有,喜欢引用流行歌词,似乎显得很抒情。还有,习惯套用流行词汇,诸如“给力”、“正能量”之类。至少,我个人是不喜欢的,借用、套用、引用的东西多了,自己很容易被淹没。还有,行文中的祈使句、判断句。少用“必须”、“必然”、“最”这些词汇。什么是最不可预见的?人!一语惊醒梦中人
    还有,作为一个编辑,我想说,写作,要尽量避免揣摩所谓“编辑意图”,避免所谓“投其所好”。我们写作是为了什么?这个得好好想想,我的体会:把生命经历变成精神的成果。我以前有一个观点,就是:教师要有自己的个人词典。也就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关键词。所谓教育生活关键词,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包括教育发言、教育写作、教育反思等)中经常使用的那些词汇。其中最值得我们关切的是,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主要使用了什么样的词汇,以及他以什么样的语气、节奏,在什么样的上下文环境中,使用了这些词汇。
    为什么有的文章我们读得很感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关键词散发着呵护、关爱、理解、激励、期待的美好气息,充满一种对生命的肯定的力量。也有的文章,读来很解气,不过要警惕。你的关键词在建设你的职业形象的同时,也建设了你的语言容貌。所以,我们既要避免走进“思想的穷乡僻壤”,还要警惕陷入“语言的穷山恶水”。—— 这是我以前写过的一段话。“语言的穷山恶水”——是我在写作一直警惕的。刚才谈来稿中的问题,引出三个避免:避免成为权力(意识形态)的拉拉队,避免修辞上的哗众取宠,避免语言的穷山恶水。
    教师写作,除了之于自身的,还有一个如何服务于教育教学的问题,不知大家是否同意这个命题。我谈第一点:一颗教育的“初心”。这也是我的体会。初心,简单说就是不受污染的。最初的,原初的,在水的源头。比如说,我们现在在下游生活,那么我们看到的水,就不是“最初的水”。下游的水杯污染,然后你说,这是水。这肯定是偏离本质了。罗曼罗兰的话:成长就是一种排毒。当然这是很艰苦,写作有时就是一个排毒的过程
    第二个话题:找到自己的根。
    第三个话题:建设自己的个人词典(关键词)。比如我发现,我很喜欢用这一系列词汇:大地,根,期待,爱。。。我想这就是我的个人词典。这无法回避阅读的问题,写作与阅读,是相互照亮、相互敞开、相互去蔽的一种关系。因为是教师的职业,所以还有一个维度:写作为了让教育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有意思。
    我还有一个体会是:写作让自己发现自身的欠缺与不足。说个很职业的话:现在我看稿件,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作者的身高、体重和身体情况。自己是一个参照系。有的习惯长句子,一般气息是比较足,肺活量比较大,性格比较开朗,短句多,段落多,作者的性情一般多愁善感,有一种身体写作学。还有一个,看他使用的关键词。这些,都和他的身体、性格、阅读、成长、童年经验有关系。文字中有生命的密码,所以,文如其人,关键在于这个真实。
    写作上的清醒,也是教师职业自觉的一种体现,它包括:价值的澄清,去蔽,擦拭。真实的问题,需要避免的是:我们看见的,往往是我们想看得见的价值的澄清,我举个“好教育”的例子,这个价值观的问题,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这个有问题,写得越好越可怕。比如说,在儿童眼里,在教师眼里,在家长眼里,在社会范畴那边,好教育的定义大体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基于哪个价值尺度来写?这就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儿童意义上的“好”:天性,本能;父母意义上的“好”:不能比别人差,光宗耀祖;教师意义上的“好”:听话,纪律,考试,分数,升学……一首我很喜欢的诗献给大家:
题目:呼唤  
作者,河北诗人李南
在一个繁花闪烁的早晨,我听见
不远处一个清脆的童声
他喊——“妈妈”
几个行路的女人,和我一样
微笑着回过头来
她们都认为这声稚嫩的呼唤
与自己有关
……
     最近忙于《教师月刊》第6期和第7、8期合刊“学校文化读本”的事情,没有准备,想到哪说到哪,比较散乱,很抱歉,不妥之处大家批评指正。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22:15:51 | 只看该作者
和《教师月刊》在一起

一地纸屑



窗外飘雪了,鹅毛一般,漫天飞舞,洋洋洒洒,多么美啊,赏雪应该是冬日里最惬意的事。我庆幸自己没有错过雪景,如同没有错过好书籍好文字一样。眼前是一摞翻了几遍的《教师月刊》,上边还留有手指的温度。

记得2011年《教师月刊》第1、2期的封底上有这样的文字:“爱阳光,不爱庸俗的教育成功学;爱问题,不爱简单的教学二元论;我追求充满善意的文字;我喜欢与老师打交道,我是吴非写专栏的地方,也是周国平论师道的场所;我是一千多万赵老师、孙老师、李老师的朋友;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一行行“大写”的文字,彰显出《教师月刊》的办刊宗旨与办刊追求。我知道,判断一本杂志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销量,而在于它的思想,在于它对人的引领作用。订阅《教师月刊》已经有两年,倚在2011年的尾上,突然想,我应该记下点什么。



1.我喜欢这种亦师亦友的感觉

一份好杂志的生存是不可能靠“名人效应”的,但我还是喜欢它的“人物”和“专栏”两个栏目,这应该算是《教师月刊》“打底”的东西吧,虽然“请来的”不一定全是“圈内”的大师和“名人”,但是,透过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文字,我感受到了一缕一缕最动人、最深沉、最浓郁的“教育乡愁”。李泽厚说:“怎么样把学校搞得像一个学校,这是个大问题。”汪尔康说:“科研的目标不是为了谋生,而是寻找科学的真谛。”严克勤说:“遇到一位好教师比上一所好学校更重要。”张传芳说:“学生不喜欢教师,原因不在学生那里,而在于教师太苍白了。”杨勇说:“教师成长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价值取向的问题。”崔卫平说:“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让人觉得他有根。”刘良华说:“学习的核心是人的生活习惯。”朱永新说:“教育有很多问题,改变起来也许很难。但是不能一味地埋怨。要从自己做起。每一个人都做好了,教育就会有所改观”……字字珠玑,我喜欢这样的文字,不是因为它们多么深刻或者多么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是因为它们洞穿了教育的某种事实,揭示出教育的某种“常识”抑或是“规律”。我们常说,为师者应该把话说到学生心里去,行走在这样的文字里,我常觉自己就像个虔诚的小学生,一次次倾听 “空谷传响”的绝妙,一次次感受豁然开朗的美好。师者风范原来是这般蔼然可亲!

还有,那些侃侃而谈的“新青年”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工作着,并改变着这个世界,他们的故事总是带来一股一股的清新之气。比如“开扇小窗看风景”的读书人丁慈矿;“唱着歌走向死亡”的干国祥;和学生一起“走遍千山万水”的丁雁……徐丽说:“教师之好是成人之美,但这也是教师之难。”魏智渊说:“好教师不一定会获得肯定或者有好的结局。”郭初阳说:“教师最好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有趣的人。”吕栋说:“我愿意用尽量少的时间来搞应试,而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选择做普通教师,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真正长久而有力量的,正是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言说方式”……他们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像一个个未曾谋面的朋友,以自然之姿、常人之态向我们走来,然后对面而坐、促膝而谈。

这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些 “教育类”刊物,由于其“性质和使命”使然,多多少少大都存在一些“喉舌”的影子,但读《教师月刊》,感觉到却是一种心贴心的真诚。它不会迫使你相信什么或者不信什么,而是让你随着一段段清澈的文字,自己去感受、去辨别、去思索,让你“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我喜欢这种亦师亦友的感觉,真的。



2.我在乎这种被尊重被呵护的情愫

“在这里,你自然会安静下来,然后陶醉”,这是《教师月刊》“师道”栏目描写某学校校园环境的句子,一读到它就有种心有灵犀的感觉。我想,它也许已经成为这个栏目,不,应该是这份杂志不变的“特质”与情怀。你瞧,不论是字体与颜色的设置,还是版面的切分与设计,以及栏目的策划与操作,都时时照顾和考虑到了阅读者的“视觉”舒适感和心理熨帖度,体现着 “打造教育建筑”的美好夙愿。一本在手,悦目赏心,一种被尊重被呵护的情愫从杂志的里外慢慢渗透出来。

我一直特别爱看杂志的“卷首语”,每每翻过《教师月刊》的扉页,就像翻开了一个明亮而潮湿的季节,那些“根很长,粘着泥土”的蒲公英一样鲜艳的句子迎面而来:“人可以早早老去,但别早早旧去”,“课堂是教师得以站立并强大的地方”,“我只是一只鹰,你不要让我去排队,大雁才排队呢”,“很多时候,大家可能手拉手前行,仔细一看,彼此伸出的其实都是假肢”,“在一些家庭里,只有六一,没有儿童”……如果是在办公室读到这些句子,我一定会大声地念给室友们听,他们的眼睛一样会亮晶晶,一样会心有戚戚焉,大概是它们关照到了灵魂深处吧,所以,产生共鸣也就成为必然。

其实,面对相同的文字,不同心灵的契合度也会有差异,“寻找好教师”,“课堂”,“关注”,“德育”“人文”“海外”等都是我心仪的栏目,它们似乎做着同样一件事:关注、还原、恢复和弘扬“人性”之美与人性之善。比如,怎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赵克芳笔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诗人海子的童年,美国年度教师专题等等,这些内容都不断地诠释着教育的真谛,给人以心灵呵护与引领。

记得早些时候,曾经收到林茶居老师关于“问题征集”的邮件,目的是征集老师们在教书育人和专业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或案例,然后进行归类整理,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名师进行分析、解答,并在《教师月刊》上发表。这真的很让人感动,这种贴近教师生活、解答教师之难的做法,不仅拉近了读者与刊物之间、老师与“专家”之间的距离,而且也让人产生一种被在乎、被关注、被尊重的感觉。于是我把许多老师召集在一起,填了表,写了问题和案例,然后打包发给了出去。当时我提的一个问题是“莫非真有‘教不好’的学生”。说起来很有意思,那阵子我正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书,被吴非老师那深沉、忧郁、觉醒的目光所打动,被他那种对师生生命状态的关注以及对教育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地思索与期待所感染,心想要是我的问题能得到吴非老师的解答该多好,巧的是,在2011年第7、8期合刊让我如愿以偿,当时我真的感动了好久。

这期合刊的后边还刊登了一组“教师书房”照片,大概是因为与我有关,我就多看了几眼,没想到我被甘肃省会宁县白源中学安杰老师的“书房”所吸引,这哪里像“书房”啊:一张简单的书桌,一台手提电脑,屈指可数的几本书,还有一堆看上去有些凌乱的作业本和备课本,安杰老师正沉浸在阅读中。看到这张照片,心底油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敬意,为安老师,更为《教师月刊》。一张照片,一个细节,正生发出一种无穷的张力。它温馨而明亮,质朴而美好,其中的深意自不必说。

3.我相信它如同相信美好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文字的陪伴,因为它是容易抵达心灵的东西,而文字的呈现往往有多种表情。

《教师月刊》“文艺元素”与“专业素养”相结合已经不只是一种理念和形式,它已经变成了杂志的一种特色。曾经很爱齐朴言的“教育情景剧”,也爱看那些流淌着特殊味道的的“小诗”,还有耐人寻味的“叙事”栏目。读应该说,“叙事”部分给杂志赚得了不少“人气”与活力。一片云彩,一朵小花,一粒沙子,一滴浪花,跟着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我们体验了一线教师的“百态人生”。这些故事,这些文字,连接起过往的岁月,生命的时空被缓缓“逆转”,让读者找回生命和心灵的意义,进而找到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指纹。也许,这就是“叙事”栏目的“一种态度,一种睿智,一种立场”。

我应该感谢《教师月刊》,感谢它陪我走过了一段一段的时光。

暑假开学后,我和同事接了一个情况有些特别的班级,倍感任重而道远。我们常常对孩子们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教,但这种做法在这些目标“茫然”的孩子面前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把《教师月刊》带进了教室,利用作文课时间给孩子们读起了2011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朱竹的故事,此刻,教室里静极了,孩子们好像一下子找回了迷失很久的自己。那天的作文课上得特别好,作文也交得特别齐。下课后,有个同学还向我借走了这期杂志,这次经历,一下子让我感觉到文字力量的强大。我和同事的努力下,一段时间后,师生慢慢度过了磨合期,一切教学工作都步入正轨。我想,也许,那节作文课就是我们美好生活的一个开端。

忘了是谁说过,读书“让人觉出从旧灵魂向心灵魂的过渡”,我特别关注《教师月刊》的“阅读”专栏。今年它以“阅读•人”“阅读•问”和“阅读•刊”的结构呈现,给杂志带来了一些新意。但我个人好像更喜欢2010年这个栏目的模样——厚实、丰富、开阔,有种“隐藏于内的力量”。

我们说,好的书籍与杂志总是让人感觉到思想有根,灵魂有依靠。我相信,《教师月刊》一定会越来越好。特别喜欢林茶居老师在“卷首语”里说过两次的句子:“在那个教育‘小镇’上,你以自己的故事定义和强化了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现在想来,读《教师月刊》,似乎感觉这其中又多了一种含义。

2011年12月8日—10日



原文地址:http://www.edu11.net/space.php?u ... repaste&id=49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3:29 , Processed in 0.0657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