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作家群英谱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2:39:16 | 只看该作者
           
                                               图文:钟祥有个冯道信




湖北日报讯 张德宏

  冯道信,1943年出生于钟祥,省作家协会会员,钟祥市作家协会主席、省楹联学会副秘书长。从事文艺创作近四十年,发表出版各类作品数百万字。代表作品有:《嘉靖内传》《郢中览胜》《风流莫愁女》《雾锁云台》《论楚歌》《红颜无悔》等。

  钟祥有个冯道信,未见其人早闻其名。他虽然没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但他带出来的文学新人少说也有上百人。钟祥“乡土作家群”闹得红红火火,名扬全国,成为当地一个文化品牌,冯道信功不可没。“乡土作家群”的旗帜是他最早树起来的,许多作家是他一手扶持推出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冯道信担任钟祥文联主席、作家协会主席职务。凭借资历、地位和威望,他成了钟祥文艺创作与发展的助推器。只要发现有人对创作感兴趣,他就大力鼓励;只要知道有人想出版作品,他就积极支持。近十年来,钟祥“乡土作家群”出版图书300余部,每年20多部,在全国县级市文坛实属罕见。钟祥有一个有趣的惯例,一个人出了书,大家都踊跃去祝贺。那祝贺是实实在在的,多则上千人、少则上百人。出书者不仅给大家赠书,还要大宴宾客。据说,这个惯例的首创者就是冯道信,其目的在于鼓励创作、出书,形成尊重作家、崇尚文学的社会风气。
    初次见到冯道信,是在一次创作会议上。他的形象乍一看叫人不敢恭维,又瘦又矮的个头,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头发有些谢顶。操一口钟祥普通话,夸张而富有激情。会餐时白酒成杯成杯地喝,挨桌挨个地敬,似乎永远喝不醉。饭后是舞会,冯道信异常活跃,频频请人跳舞,瘦小的他像陀螺在舞场上转来转去。也许是喝多了酒的缘故,他的舞步没有章法,只有随心所欲。几曲下来,有些舞伴见了这个小老头就躲,他全然没有察觉,仍是热情地邀请人家跳舞。当时我想,不见儒雅斯文,又看不出什么气质风度,这个近似放荡不羁的人,真是一个特别的作家更是一个特别的作协主席。
    冯道信用一部又一部作品证明,他绝不是徒有虚名。《嘉靖内传》、《风流莫愁女》、《恩仇奇缘》、《雾锁云台》、《论楚歌》、《红颜无悔》……翻开这些作品,我才发现另一个更真实的冯道信:学养丰厚,才华横溢,率真性情,执著为文。冯道信毕业于武汉大学,深造于上海戏剧学院,有着较高的文学艺术素养。他的作品有小说、传说、戏剧、影视剧、文史美学论文等等;他的视野开阔,举凡文学、史学、美学、心理学、直至方志学,均有涉猎。
    大多数作家都有乡土情结,冯道信的乡土情结比一般人更浓。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本土,如莫愁女、嘉靖皇帝、郢中名胜等等;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读出一个神奇美妙的钟祥。为了宣传故乡钟祥,提升钟祥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冯道信竭尽全力打“牌”,不遗余力造势。例如为出自钟祥的嘉靖皇帝立传、正名;请楚国著名歌舞艺术家莫愁女“还乡”等。一般人认为石城是今天的南京,莫愁女是南京人。冯道信用他的考证,提出石城即钟祥、莫愁女是钟祥人的定论。不能小看这个笔墨官司,它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低估的。今天,慕名到钟祥游桃花村、莫愁渡、莫愁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因为莫愁女,钟祥更具魅力。
    冯道信已年近古稀,仍然笔耕不辍。他说这一辈子很充实很快乐,因为一直生活在故乡,一直在写故乡。
钟祥有个冯道信,这地方就让人刮目相看。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2:39:57 | 只看该作者
                                      
                                              图文:文学是他一生的追求
                           杨郧生速写



湖北日报讯 刘书平

  杨郧生,保康人。1956年1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十堰市作家协会主席。出版文学和理论专著六部,多次获奖。

  我认识杨郧生,缘于我们共同钟爱文学。在处理好行政事务之后,闲暇时间杨郧生总喜欢博览群书,似乎要在文学的海洋里打捞属于他自己的那一勺。下乡当过知青,进厂当过技工,留校当过教员,机关当过干部,这些经历,这些阅历是他文学创作的资源。几十年来,他一直在文字领域耕作,写了大量文章,在《湖北日报》《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党建研究》《党员生活》等近百家报刊发表散文及人物通讯,在鄂西北一带产生较大影响,凭着人品和才干受到组织重用,先后担任了十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和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地位的变化,没有改变杨郧生对文学的追求。他先后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贫困山区的好支书》、《共和国之星》、《梦萦故乡那条河》等100多万字的专著,并编著了长达50余万字的《郧阳民俗文化》一书。既弘扬了社会先进典范,也努力发掘了历史文化宝藏,为文化的建设和文学的繁荣,真正做到了尽心尽责。
    我读过杨郧生很多文章,其中最喜欢他的散文和游记。几年前,他出版过一本《藏地大回环》,这是关于西藏的游记。据说,当时他在北京大学深造,趁假期三次入藏,用徐霞客的精神和情怀,客观地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吟唱了华夏大地的古老文明,阐释了汉藏两族人民的深厚友谊,展示了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怀。不少读者在读他作品的过程中,为那些句句寓情,字字敲心的文字所感动。拜读此书,将我不知不觉地带进了西藏在那碧蓝如洗的天幕下,使我和宗教以及自然环境毫无阻滞地融为一体,好像也站到了这个高原的布达拉宫的金顶上。氆氇和卡垫、长刀和火镰、银杯和木碗、嘎乌和灯盏、铜佛和唐卡、法号和白螺等等,增添了我对西藏的认识,感受到了亘古岁月的沧桑。由于感动,我曾为他写过一篇读后感,这篇文章在三家报刊发表。
    杨郧生在十堰地区应该是起步较早的一位作家。1982年他就在《四川青年》上发表过小说《最美的人》,自此笔耕不辍,后来当了行政干部,仍然把这份爱好当作生命价值来追求。30年来,接连出版文学作品专集多部。我懂得杨郧生这种追求,他试图用文学开阔自己的视野,以此发现美好的事物和人性。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一生他将文学作为他维系生活的情感纽带,用文学来构建一个体现人性温暖与心灵关爱的独特的审美境界。文学重在即事生感,即景生情,数十个春夏秋冬,杨郧生扎根在如火如荼的生活现实中,为时代而抒发,为时代吟唱。
    2006年,他被推选为十堰作协主席,兼任这个角色之后,越发增强了他对文学的责任感,不但用自己的热情燃烧着他人,而且用自己的能力推动着他人。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2:40:50 | 只看该作者
                                           图文:生活在寓言世界的凡夫

湖北日报讯 李叔德

    凡夫,寓言作家。本名段明贵,襄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金骆驼奖等。《快乐》《狮子和兔子》《瘸蝉》《云雀明白了》《小老鼠立志》分别入选人教版、北师大版、冀教版和香港版中小学语文课本。有的被译介到国外。

    认识凡夫,整整在30年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因为发表了一篇小说,参加了《长江文艺》在襄阳举行的鄂西北笔会,初次见到了一些襄阳文学圈的名人,比如凡夫、张月斌、王伟举、王稼田、李圣强等。大家当时都年轻,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凡夫年纪较大,显得稳重沉着,不苟言笑。因为我祖籍襄阳,他就建议我争取早早调回襄阳。约五六年后,我如愿返归故土,凡夫在第一时间上门道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当然不仅仅是对于我个人的祝贺,更是他关心家乡文学创作事业发展的体现。
    凡夫从内心里热爱文学,喜欢写作。但因为公务繁忙,他只能选择一些短、平、快的体裁。又因为工作性质原因,他的创作明朗、单纯、积极向上。于是就诞生了寓言家凡夫。作为一个寓言作家,凡夫是全国一流的。他的作品屡屡获全国寓言大奖,各种全国性的寓言选本更是少不了他。他的寓言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与其说是寓言,其实更像童话。所以他的作品多次被中小学语文课本选用。当然也有些篇章寓意深刻,老少咸宜。凡夫的为人也像他的寓言的主题那样,真诚正直,黑白分明,或者说他的精神世界基本上就沉浸在他的寓言世界里。无论身居何种职位何种身份,他总是平易近人,轻声慢语。他性格温和从容,从不提高嗓门发言。即使是在他主持或者以他为主角的活动中,与人说话的语气也是商量式的。他大都穿件砖红色的夹克,举止优雅,谦逊有礼。他能用温柔的男中音唱“弯弯的月亮下面,是童年的阿娇”,也能跳舒缓悠扬的慢三或慢四。平静的外表下,凡夫也蕴藏着非凡的毅力。大概十多年前,我跟凡夫相约学习用电脑写作,并选定难度最大的五笔,看谁的速度快。我花了一个月时间,勉强用五笔打出一封简单的信,得意洋洋地向凡夫报喜,谁知他说他早在一个星期前就用五笔写作了。
    凡夫的毅力还表现在对文学事业的扶持上。地级市的作协是真正的民间组织,无编制无经费,凡夫身为市作协主席,筹款办文学杂志《汉水》,建《文学襄军》网站,组织各类文学写作笔会,不遗余力。近几年随着大家相继进入退休年龄,我跟他见面的机会少了。但在网上看到襄阳的业余文学作者能经常参加各类市作协组织的创作笔会,还是由衷的高兴。
    凡夫生活习惯好,身体非常健康,一直笔耕不辍。他虽然年逾花甲,却仍用他的人品和寓言创造着凡间的温暖和亮色。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6:52:16 | 只看该作者
                                             图文:甘愿当一个低产作家
                                               耕耘在散文领域的任蒙



湖北日报讯 刘益善

  任蒙,广水人,种过庄稼,教过中学,当过兵,现在江岸区人大供职,湖北大学客座教授。从事业余创作30余年,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发表过数以千计的作品,出版有各类专集17部。曾获首届全国孙犁散文奖唯一大奖、冰心散文奖。

  湖北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散文作家中,任蒙的名字可列前茅。湖北目前尚没有获取鲁迅文学奖散文奖的作家,但《任蒙散文选》却先后获得首届“全国孙犁散文奖”和冰心散文奖。任蒙是武汉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的主任,这一头衔他领之不虚。鉴于湖北50年代出生作家的散文创作及获奖现状,任蒙是真正的散文翘“楚”。
    把任蒙定位为散文作家,是近10年来的事。他早年写诗写杂文,还写过文学论文。而我原来一直是把任蒙当诗人看待的。1978年第12期的《长江文艺》上发表他的诗作,是他最早发表的诗歌。《长江文艺》创刊60周年时出版了一套“作品选”,诗歌卷是从《长江文艺》60年发表的数万首诗歌中选取的,任蒙有两首诗入选。任蒙当初还在《芳草》、《奔流》、《诗人》、《星星》等报刊发表过大量的诗歌,出版过两部诗集。任蒙迄今出版了17本书,最有影响的第一本书是《诗廊漫步》,薄薄的一本册子,1988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随后三次重印,1991年再版,80岁高龄的诗坛泰斗艾青应出版社之约题写书名。关于这本书,有几个小故事。某大学中文系的一位叫吴虹的女生从校图书馆借阅,被书中的真挚与真情打动,最后衍生出在毕业时谎称丢失,赔了5元钱后带着这本小书离校。一个叫黄海卿的青年人手抄了《诗廊漫步》,并且摹制了图案相似的封面,因为他没买到这本书。直至20年后,还有一位市民从怀里抽出《诗廊漫步》,等候在一个工厂门前请前来调研的任蒙签字。这本以诗的语言来论诗的书,“发展了艾青的诗论文体”。古远清教授说任蒙这本书是以诗人的敏锐、杂文家的深邃和编辑家的博识,对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些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虽说《诗刊》、《随笔》、《青年文摘》、《写作》等60余家报刊选载或连载了这本书的内容,称其为文艺理论,但我还是说这本书其实是诗,是以诗论诗,任蒙还是个诗人。
    任蒙是以《任蒙散文选》来奠定他的散文家地位的。他做人比较低调,我们认识很早,我在《长江文艺》当社长主编多年,他很少找我发他的稿子,直到近几年才发了他四篇散文,而他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的散文比在《长江文艺》上发的还多。他的散文发表后有十多篇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中国散文精选》等选刊选本选入。《任蒙散文选》即是这些散文的结集,初版三年后再版。收入集子中的《凭吊赤壁古战场》、《历史深处的昭君背影》、《悲壮的九宫山》、《放映马王堆》、《伊河岸边的那条小径》等篇,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入手,努力从历史哲学层面上开掘,既有独特的感悟,也有精辟见地,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就任蒙的历史文化散文,黄曼君教授与青年评论家熊元义在《文艺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任蒙在他的散文研讨会上说过:“我甘愿当一个‘低产作家’,认真写好每一篇作品。”这话说得很到位。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6:53:07 | 只看该作者
                                                                     图文:通透的作家刘耀仑




湖北日报讯 牛维佳
    
    刘耀仑,汉族,1953年生,英山人。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秘书长。著有文集《书之慨》、《刘耀仑文集》、《逝水》等。发表多类体裁作品160多万字。其作品多次获奖。
    在写刘耀仑之前我读了他的小传,他的小传头半部分深深地吸引了我。在我看,它本身就是一部很有味道的生活实录。你可以看到在大别山深处的他成长的过程,也可以看到一连串更大的背景下的依稀往事。刘耀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滋润和造化出来的,每个人的成长都少不了与其相关的环境,而他的生长环境充满了家乡的关怀和温情。正如他说的,他从小就以为,太阳每天都从英东寨升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太阳给他的家乡和他的成长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也成就了他成长的主要基调,这就是通透明亮。
    和刘耀仑打交道可以感觉得到他的透明,这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也可以看得出来。诗歌、散文、小说、评论他什么都写,在我看他还是以散文、随笔见长,也恰恰是从散文随笔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他的为人为文。平时的他诙谐幽默甚至不拘小节,有时候图了一时快活开个玩笑而全然不分场合,不然他会憋得难受。这是他率性和顽皮的一面。但是他的内心却是认真乃至传统和严肃的,亦如他文中所表露出来的。特别是他的认真,一点也不少于他的率性。耐人寻味的是,这两种不同的做派能够集于一身,至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他的这些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他执著认真的一面,也就是他板着脸做人的一面。
    在接人待物上他的认真也无所不在。和许多人不同的是,他没有那么多铺垫和婉转,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模式驱动自己的观点。并且直来直去、长驱直入,有时候便显得十分执拗。不过,出现纠结的时候和别人拉下面子大干一场的事他也不会干,通常的办法是他会坚持向你摆道理。他是讲理讲规矩的人,但要是碰到不按规矩出牌的人,他也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会一直与其理论下去,直到对方头疼难耐拱手相让才算作罢。这样的情形大多都是发生在工作上,或者有的时候根本就是为别人打抱不平。年轻的时候有人把他的这些秉性归为不够成熟,可是随着年事渐高,离退休没几天了,可他仍然这副模样,仍然如此这般地坚持着自己。这是一个作家应有的执著,也让他在自己的生活和作品中有了独到和不懈的追寻。他追求的是他认定的道理,哪怕这个道理在生活中千变万化一时说不清,他也会抽丝剥茧地把它找出来。因为在他来看,这个道理对于一个人的品格十分重要,就像自家乡英东寨的太阳,它应该是明亮通透的,而不是昏暗晦涩的。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2:53:06 | 只看该作者

     图文:用写作安顿情感与灵魂
    ——低调的胡燕怀
湖北日报讯 曹树莹

  胡燕怀,大冶人。省作协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白板》为其代表作。1993年以后主攻电视剧剧本创作,已拍摄130余集,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等奖项。出版有《胡燕怀文集》七卷。

  胡燕怀,人说他矮,其实也不算太矮,但算得上胖,他的肉都长在肚子里。他挺着个大肚子,怀孕八月的孕妇也不过如此。走起路来,只看见他的肚子往前伸,八字步倒是被人忽略了。我们习惯于叫他怀哥。所谓怀,在大冶方言中有不怎么样的意思。这里说的并不是别的,是说他的打牌水平有点"怀"。他对打牌有点爱,只要得点空,他就会邀几个朋友,或者被别的几个朋友所邀,摆起围城,捉对厮杀。他打牌总是很认真,所以只要他的牌听了头,他就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总要点燃一根香烟,优哉游哉。但他伸出去摸牌的那只手,却总是哆哆嗦嗦的,大家知道,怀哥的牌听头了。那牌局似乎也从未断过,忽有一日,他拿出一个中篇小说《白板》发表在《当代作家》上,《作家与争鸣》等刊物纷纷转载,后来又被改编成剧本。《白板》就那么火了。后来他也不说是不是他打牌的一些感悟,成就了这篇小说。别人问他,他也只是憨厚地笑笑,什么也不说。《白板》以民国初年鄂东一个小镇两个才子的人生挣扎为主线,在长达60年的历史跨度中以麻将作为载体表现两个主人翁的命运悲剧。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坎坷连连,命运不济,可终究也会拥有一手好牌的时候。小说中的周六亭牌技高超,他惯于把小和整成大和,把大和整成特大和。顶住诱惑终于做起一手大牌。他一直不和,要等到海底捞。红果海底捞上来的却是一张白板。为什么胡燕怀不让周六亭和这场牌?胡燕怀说,一张麻将桌谁说不是一个大世界?各种不同心态的人必然按着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牌局,周六亭为什么和不了那局牌?他的性格中就潜藏着悲剧的命运。正应了那句老话,满则亏。再说了,牌的好与差都是相对的,看起来是一把好牌,由于各种原因,一手好牌可能成为一手废牌,相反,一手差牌也可能成为一手好牌。看起来人们是在打牌,实际上是各自的性格、品质、哲学的较量。
    怀哥写了《白板》之后,后来又写了中篇小说《汉口金融档案》,写的都是人的命运。这期间他出版了一个小说集《风流巷》。当然写得最好的还是《白板》。他不是那种写得很多的作家,也不是那种写得很烂的作家。他的小说有他的美学观点支撑,所以让人看了还算舒服。他的小说也揉进了他的哲学意识,所以他的小说有很强的普遍性意义。他从来不为自己的小说摇旗呐喊,别人怎么说那是别人的事情,把小说写得怎么好看,那才是自己要做的事。他作为一个还算严肃的作家,对文学始终有一种神圣感。在他写了一百多集电视剧之后,丰厚的稿酬使他家境殷实起来,买了地,盖起了别墅;买了车,也算得上是“先富起来的人”了。但他很清楚自己,电视剧写作可以用来谋生,只有小说写作才能安顿自己。他最近谢绝了一些朋友继续要他写电视剧的邀请,主动断绝了“财路”!他正在着手写一部长篇小说,怀哥说,我要安顿我的情感和灵魂,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如果不枕着这部长篇小说睡觉,那我此生就没有什么觉可睡了。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2:53:53 | 只看该作者
         
                                               图文:诗意地看取人生
                                                 ——梁必文印象



湖北日报讯 谢克强
    
    梁必文,赤壁人。生长在农村,当过民工、民办教师、县文化
馆干部、剧团编剧。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诗集《杨梅雨》《燃烧的灵魂》《梁必文诗选》,小说集《孤山》,书法作品集《梁必文书法》等。现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联副主席。
    诗人梁必文我是熟悉的,岂止是熟悉,应该说是深刻了解的;也可以这么说,与其说我深刻了解梁必文这个人,还不如说我深刻了解他的诗。
    得我刚脱下穿了15年的军装回到湖北时,我的老朋友叶文福就给我介绍他的家乡蒲圻的诗人群,其中重点介绍了青年诗人梁必文。其实,那时我在《长江文艺》《芳草》等报刊上就读到必文的诗,诸如《禾场》《故乡年轻了我的思念》等,不久我又在《诗刊》读到他的《采桑女》。他说:“我爱故乡,是故乡的山水哺育了我的情思;我爱泥土,农村的每一丝变化都牵动我的血肉,因为,那土地上还有我匍匐着的白发苍苍的母亲。”正是这种情感,他将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赋予了清新的诗意。那是八十年代中期,是必文写诗的疯狂期;后来,他将这期间的诗作结集《杨梅雨》,著名诗人曾卓先生为其作序。那时,在湖北的乡土诗人中,我以为必文是以其清新、水灵、质朴的诗站在前列。
    那时,必文在蒲圻县当文化局副局长。后来,他进武汉大学作家班读书,又开始写小说、散文;后来他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省作家协会工作,与我成了朝夕相处的同事;再后来,我读必文的诗,就有点不认识他了,也就是说从熟中读出了陌生。
    “老了的苞谷/被剥去美丽的外衣/露出和太阳一样金黄的肤色/悬挂在屋檐下/连麻雀都不肯去碰触/……只有一位老妇人/独坐屋檐下/抬起头来望一眼老玉米/她心中的苞谷”。(《老玉米》)
    还是乡村常见的情景,但诗意已不再那么单纯了,而是赋予寓意,有了象征意味了。
    “经过一阵鸟云的打磨/我眼中的那一轮月亮/更亮了//就像我手中的这把刀/在经过石头反复打磨之后/终于变得锋利起来//看来,打磨是必要的/就像命运/需要苦难打磨/而一个人的一生/究竟要多少次打磨/才能闪光呢”(《打磨》)
    从具象到抽象,看似写一把刀子,其实是写人,字里行间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思考,这与他早期的乡土诗判若两人。
    还有那首《指挥》“ 在生活中,我/是否也这样指挥过别人?抑或/也这样被别人指挥”。让人读后不得不浮想联翩,深思再三。
    毫无疑问,这个疑问,浅显而又深刻、巨大而又悠远;是必文的疑问,又岂止是必文个人的疑问?!细细读过这首诗后,不难发现,如果没有诗人自我独特的感受和体悟,是难以通过看一场演出发出如此疑问的。诗人正是从岁月沧桑和人间百态中发现了这一问题,才用朴素的语言陈述朴素的道理,看似平凡却涉及微观与宏观、表象与本质、有限与无限,振聋发聩。而对于诗而言,正是只有通过自我独特的感受和体悟,才能使诗获得独特的思想内蕴、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个人化写作越来越发展为自我的情绪表达,商品大潮模糊了人们对诗歌价值的判断,在大众传媒和文化消费观念的引导下,不少诗人或过多地描述日常琐碎生活的形而下,抛弃了作品中的历史负荷,削弱了诗歌的社会关怀、忽视了诗人的责任感。而必文的近作,大多是对时下人生诸多意义的解答,或者是对人生的众多公式作解。诸如《拳赛》《斗牛》《握手》《掘进者》和《防盗门》等,都是这样的佳作。
    这标示着诗人的创作走向。如果说必文早期的乡土诗以清新、水灵、质朴见长,那么必文的近作则呈现出另一种特色,即理性地阐发生活哲理,诗意地看取人生,诗意地阐发哲思。而这些,正是诗人审美情趣及对生活阅历有着深刻体悟的选择。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2:54:32 | 只看该作者
                                            
                                                   向阳湖中一尾鱼
                                                    执着的李城外



湖北日报讯 高晓晖

  李城外,属牛,通山县九宫山人。向阳湖文化和“五七”干校研究专家。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委员兼咸宁市作协执行主席,咸宁市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会长。

  想写李城外应该在10多年前,当时我还在《今日名流》做编辑。在编辑部,城外和我聊起他如何利用到北京出差的机会,抢救性地采访当年下放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的文化名人。我为城外对历史抱有如此强烈的使命感而感动,打算为他写一篇文章,我甚至拟好了文章的标题——《一个和6000个》。“一个”指李城外,“6000个”则指当年下放向阳湖的“五七”战士。文章没有写成,我却被城外列为他一个人的“文化苦旅”的分享者之一,分享他的艰辛,更分享他成功的喜悦。
    上世纪90年代初,当城外这“一个”在《咸宁市志》上发现文化部“五七”干校那“6000个”时,干校和“6000个”都已如沉船一般淹没在时间的烟波之中。只有城外用一份特别的锐敏,洞穿时间之海,发现了这艘“沉船”的价值,他的目光直抵向阳湖“干校”故事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核,这是他的过人之处。当时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外为向阳湖所做的一切,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价值来,在不久的将来,关于干校文化的研究,他将成为一座别人绕不过的高山!出人意料的是,仅用了10多年的时间,城外果然把自己垒成了一座高山。关于向阳湖文化,关于“五七”干校,他的成果无人能及,他的热忱更是无人能及。为一件事付出自己的一生,这是他的非常之处。2010年底,武汉出版社出版了一套7卷本《向阳湖文化丛书》,这套丛书300多万字,全是李城外利用业余时间一手编著而成。著名文物专家吕济民先生在序文中称此丛书,“为特殊时代留痕,为文化名人存照,功莫大焉”,是一座纸上的“干校博物馆”。为创建这样一座纸上的“干校博物馆”,城外付出了他最好的青春年华。
    读《城外的向阳湖》,从1994年春到2009年冬,他行走的脚印是如此清晰,一个人的“文化苦旅”,他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他时常独自品尝的是一个文化守望者的寂寞,但也时常收获着“莫名的满足”。1995年11月,城外在北京一连几天的采访,几乎是早中晚连轴转,14日,竟在3个小时内访问了3家(绿原、蒋路和秦顺新),城外暗自庆幸,这是“破纪录的顺利”。我还注意到城外2000年10月1日的日记:“花了一天时间,又一气写了200余封信,千篇一律:‘寄上小报,盼指正。’又让致婷屈尊糊信封,晚上一清点,寄北京的230封,其他地方包括市内101封,是寄信最多的一次。”按理,国庆节是休息日,可城外却为宣传向阳湖文化,来了个“全家总动员”。这是他全身心付出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他当医生的妻子是向阳湖文化的“义工”,他儿子李熟了(现为中戏研究生)也是一位“志愿者”。城外向外寄出的是刚刚创刊的《向阳湖文化报》。这张报纸,是他一手策划创办的,他对办好报纸“充满信心”。不仅仅是办一张报纸,这之前,他策划制作发行了“向阳湖文化名人风采”纪念封。之后,他又先后创办了向阳湖文化网,在新浪开了“向阳轩主”博客,还拍专题片,到全国各地调研、演讲。他发起成立了咸宁市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创办了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
    一艘历史的“沉船”,就这样被李城外一手一脚打捞上岸,并且擦拭得越来越鲜亮了。向阳湖文化品牌已经高高地树立起来了!武汉大学等高校也开始立项进行向阳湖文化研究了。一个人的向阳湖已经变成了全省、全国的向阳湖了。去年10月,一位领导视察向阳湖,对李城外执着研究推介向阳湖文化赞赏有加,并送他一个“文化李向阳”的雅号。其实,10多年来,李城外获得的雅号还真不少,“干校迷”是他,“向阳湖中一尾鱼”也是他。不错,李城外的确是这样痴迷的“鱼”,他沉潜于向阳湖中,无怨无悔地寻觅一湖文化的精髓,吐纳之间,向阳湖无声地融进了他的血脉之中,“向阳湖情结”也成了他一生一世的生命依托。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8:45:43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冷峭与忧伤
                                                   ——林彦印象



湖北日报讯 董宏猷

  林彦,武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文联签约作家。1992年开始青春校园文学和儿童文学创作,迄今已出版长篇小说《青苹果乐园的快乐时光》、小说集《夏天的伞》、散文集《门缝中的童年》等著作。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老舍散文奖等奖。
  
    暖的呼吸在冷玻璃上喷出淡白的花
  ——张爱玲

    不知怎么回事,湖北的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低调,淡泊,内向,甚至腼腆,不怎么爱说话。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林彦。
    从第一次见到林彦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林彦给我的印象,就是文质彬彬,低调而内秀,同时,带着一丝淡淡的忧郁。人多的时候,开会的时候,他的眼睛总是在镜片后下垂着,不抢话,不多言,认真而专注地倾听。倘若要照相,要合影,他大约会闪到一边,或者,默默地站在最后。即使是成名后,也是这样。但是,一旦开口,他便仿佛进入了另外一种状态,严肃,认真,坚决,有时甚至很激烈,就像在进行答辩或者论战。他的认真,他的执著,与他平时的低调内秀形成强烈的反差,让他身边的朋友们顿时耳目一新,刮目相看。
    是的。林彦其实是很会说话的,因为他的职业就是教师。也许是浸润于教师太久,林彦平时的说话,常常就像在讲课一样。有意味的是,正因为其职业是教师,对中国的教育现状爱之深,愤之切,林彦的小说便偏向于校园,偏向于校园悲剧。他特别擅长写悲剧人物,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其结局总是不可避免地遭到不幸、痛苦或者死亡。在校园小说以热闹、搞笑、简单并线性的类型化故事畅销中国的时候,林彦沉重得令人心颤的校园悲剧,显得那么与众不同,那么的独立寒秋。
    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社会现象——成为中国当代作家与艺术家中巨富的,都是向孩子和国人推销搞笑、娱乐与清浅阅读的。中国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历史阵痛、尖锐矛盾、老百姓包括孩子们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与精神痛楚,最好是用笑声去冲淡、遮蔽吧,我们的孩子最好是成天笑呵呵的,傻乎乎的,或者沉溺于玄幻、穿越、魔幻、情爱之中,而忘记现实的疼痛吧。而林彦的小说则通过人物的悲剧命运,对当今教育的痼疾进行了艺术化的批判,大声疾呼“救救孩子”。更重要的是,林彦注重的,不是将文学作为积累财富的工具,而是视艺术与审美为创造的最高原则。他的小说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文学,而且,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好在文学在历史的喧嚣中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它始终根据文学的尺度而不是财富的尺度来衡量一个作家与作品的品质。作品不多但是追求质量的林彦,以独立寒秋的姿态在儿童文学领域崛起,并且成为儿童文学界的“得奖专业户”。他的小说与散文连续获得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大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老舍散文奖,以及湖北、武汉的文学大奖。
    林彦为人称道的,还有散文。他的散文,如同江南烟雨蒙蒙的水墨画,小桥,流水,乌篷船,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苍黑的苦楝,幽深逼仄的鹅卵石街道,水瘦了,芭蕉剩下寂寞的叶子,廊檐下风吹来的二胡,如泣如诉••••••林彦用冷峭的笔触,将江南典型的美学元素,精致地剪裁在一起,融入深秋的浓雾里,春寒的晨烟中。林彦有本散文集,叫《门缝里的童年》,也许他的冷峭,与他生命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忧郁之雾分不开来?散文中的那个因家庭变故而远走他乡,中途辍学并多病多愁的“我”,究竟是作者本人,还是用含蓄的笔法,借景抒情,道尽少年成长的忧郁,与青春期尖锐的疼痛呢?但是林彦不回答。无声回答的,只有他的作品,只有那些精致如同写意扇面与婉约小令一样的古典诗意,将你笼罩在烟雨一般的愁绪与惆怅之中。正如他的低调与无语,低眉不着一字,道尽人间忧伤。
    就是这样一个惜墨如金的林彦,尽管躲藏在蒙蒙的烟雨之中,但仍然成为儿童文学界青年作家的代表,我说的不仅是湖北,而是当下的中国。这么一个优秀的作家,由于“潜伏”得太深,他的单位多年来尽然不知道,那个勤勤恳恳的办公室的黄主任,竟然是名扬全国的代表性作家!原因之一,林彦只是黄主任的笔名。至于他的单位,与长航有关,与海事有关,而他的真名,还是隐去吧。
    蒙蒙烟雨中,我看见林彦偷偷地笑了。好像在说,如果你的目的是品尝鸡蛋,又何必在意下蛋的母鸡呢?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8:46:30 | 只看该作者
                                          
                                                  图文:情感饱满而热烈
                                                  ——作家编辑家刘益善



湖北日报讯 田禾
    
    刘益善,武汉江夏人,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发表小说、散文、诗歌500余万字,出版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作品20部,其中诗集6部。组诗《我忆念的山村》获《诗刊》1981年-1982年优秀作品奖,纪实文学《窑工虎将》获全国青年读物奖。
    刘益善与饶庆年一样,是湖北新时期乡土诗的重要代表诗人。在八十年代,刘益善和饶庆年的乡土诗以各自的特色,在中国诗坛上独树一帜,各领风骚。我感到特别荣幸的是,这两位诗人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诗歌和人生的引路人。他们的诗歌都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影响过我的写作,从某些程度上,也影响了湖北诗歌的创作和发展。虽然刘益善老师一直把我当着他的小兄弟,但在我心目中,他始终是我的老师。老师永远都是老师。
    刘益善在七十年代初就开始写诗,他的代表作《我忆念的山村》(组诗)荣获《诗刊》1981年-1982年优秀作品奖后,便奠定了他在诗坛上的地位。著名诗评家张同吾评价《我忆念的山村》是“刻画中国农民性格特征的力作”。诗中的《房东》生动地描述了一位勤劳、善良、淳厚的山村农民形象:“山岩般的脸/山岩般的手脚”;他“陡地站起来,走了/深夜,羊栏里几声惨叫/枣树放倒刨根/天明,只见他脸上/留有几道泪痕/枣树能结两月粮/羊身上长着孩子的衣衫/对他来说,这太重要了/他的日子太多了艰辛。”还有“大妮子”,都是一代中国农民的苦难缩影。诗人为我们送来的是泥土的原味和淳朴厚重的乡土精神,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让读者造成持久的心灵震撼。这组诗后来还收入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诗歌卷》,影响了几代人。刘益善的许多抒情短诗也很有特点,很有韵味,《我们在草地上数星星》收入了中学语文教材中。他在诗中写道:“我说萤火虫/是月亮下的蛋/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他写得机智而富于哲理,情感却又是饱满而热烈的。
    其实,刘益善是一个写作的多面手,在很大程度上,他后来创作的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随笔等,并不逊色于他的诗歌,然而,却被他过早的诗名遮蔽住了。他的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随笔,都像他的诗一样,富有诗性色彩,直抵事物和生命的本质,将生命中的秘密,生活中的秘密,灵魂中的秘密一一呈现,使人获得一种精神的力量,并有所领悟。特别是他的中篇小说《回家过年》《向阳湖》《河东河西》《远湖》《逝水》等发表后,分别被《中华文学选刊》《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多家选刊转载。刘益善曾经在《十月》这样有影响的杂志上,一连发表过三部中篇小说,可见《十月》杂志对他小说的看重。他告诉我这些小说有很多都是他十几年前创作的,但我现在读来,觉得一点也不过时,而且历久弥新。他的小说就像春天的树上长出来的一片片新鲜的叶子,颜色、脉络、光泽、气味,都是真实的,伸手便可触摸。
    以上这些创作成果,都是刘益善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熬油点灯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刘益善的工作是一名《长江文艺》的编辑,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四十年。自他1997年担任《长江文艺》的社长、主编以来,在责任和压力之下,他不得不暂时牺牲或放缓自己热爱的文学创作,作品自然少写了许多。然而,他获得了另一样别人不可想象的收获。多年来,经他编辑发表在《长江文艺》上的优秀作品不计其数。在他的发现和培养下,一代一代的作家成长起来,有很多已经成为当今文坛的核心或文学的中坚力量。
    一转眼,刘益善就到了退休年龄。他说他退休后,静下心来好好写点心里想写的东西。我相信他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孕育,一定会有一个火山般的爆发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一定会更加厚重,更加蕴涵丰富,更加有艺术魅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7:31 , Processed in 0.0671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