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晓春先生网文选读专帖---《教师之友网》管季超辑选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30:09 | 只看该作者
“过渡之路”在何方?
                          王晓春
我到河北省某市去给教师讲课,一位老师递上个条子,内容非常有趣。他说:
推进素质教育切不可全面否定应试教育,如果全面否定,那么素质教育也立不起来。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两个“集合”有很大的“同解区域”,从这个“同解区域”向素质教育过渡,才是正路。
其实,说现在素质教育“推不开,只停留在口头上”也是片面的。在应试教育的圈子里,考试成绩好的老师都是在那两个“集合”的“同解区域”里“打游击”的老师。要不是许许多多的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小范围内“打游击”,教育现状绝对不会这么好。正是这些“游击战士”在躲避教育干部的“围剿”,支撑着教育的半壁江山。只要教育体制一改变,社会需要一改变,这些教师就是素质教育的主力军。一个连应试教育都应付不了的教师绝对搞不好素质教育。
看来这位递条子的老师是个爱动脑筋的人,他的话能启发我们想到很多问题。
他说:“推进素质教育切不可全面否定应试教育,如果全面否定,那么素质教育也立不起来。”我想,他是把“应试教育”和“教育”混为一谈了,把“应试教育”和“应试”也混为一谈了。
素质教育和“应试主义”,就总体上说,是对立的。“素质教育”的口号从一开始就是针对“应试主义”的弊端提出的。二者出发点不同,方向不同,理念不同,态度不同,方法也有很大区别。所以,不在整体上、战略上否定“应试主义”的思路,不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素质教育是无法实现的。这种观念转变阻力很大,任重而道远,目前只不过开了一个头而已。
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和已往的教育并不能一概视之为“应试教育”。这样一言以蔽之,确实不妥,事实不是如此,这么说老师们也不会服气,所以我自己写文章一般采用“应试主义”的提法,而不笼统地提“应试教育”。我把“应试主义”看成我们现行教育的一种不良倾向,一种弊端,而不是它的全部。
不过,这种不良倾向或者弊端不是局部的,而是全局性的,不是轻微的,而是严重的,不是偶发症状,而是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积重难返的大病,否则就没有必要由中央政府郑重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来开创教育的新局面了。现在所有人都承认我们的教育落后。落后在哪里?就在于我们没有把精力集中在提高学生素质上。可是我们的师生天天都没闲着,学生累得要死,老师忙得要命。,忙了些什么?除了弄一些形式主义的花样以外,几乎都应付考试了,我们师生基本上是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做“应试体操”,这恐怕是没有办法否认的事情。所以,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局面“基本上”被“应试主义”所控制,我看不冤枉。
考试是无法取消的,但这不等于说“应试主义”就是合理的,因为应试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应试主义”的应试,一种是“素质教育”的应试。真正的素质教育不会否定考试,而是让考试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应试主义”是本末倒置了,它想把学生的素质全挤压到一根“应试”的细铁管子里去。许多老师想象不出“素质教育”型的考试是什么样子,就以为这种考试不存在,这是下结论太早了。考试正在改革,指挥棒正在改变挥舞的姿态和节奏,有“考试”而少有“应试主义”的教育,总有一天会出现,虽然来它会相当“难产”。
这位老师还说:“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两个‘集合’有很大的‘同解区域’,从这个‘同解区域’向素质教育过渡,才是正路。”
恐怕这种说法有毛病。素质教育和“应试主义”,与其说是“两个集合”,不如说是“两条道路”,一个往北,一个往南,很难说它们有“同解区域”,我觉得,只能说它们有“相容的部分”。比如,无论素质教育还是“应试主义”,都得上课,都得听讲,都得看书,都得写作业,都得考试,都需要纪律,这些是相容的。素质教育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怪物,也不是和一切传统“彻底决裂”的产物。一方面,已往教育中从来就有素质教育的因素(孔夫子的教育就有很多素质教育因素),另一方面,“应试主义”虽然“内涵”错误,但是它的“外壳”,有不少东西经过扬弃是可以为素质教育所用的。请注意,我说的是“经过扬弃”,而那位老师说的是从“同解区域”直接“向素质教育过渡”,二者不同。在我看来,没有教师观念的转变,从什么“区域”也“过渡”不到素质教育那里去。我见到不少老师,甚至一些教育部门的领导,都想走一条捷径,他们总想在“应试主义”和素质教育之间找到一个“结合部”,不经过观念的转变,就可以一下子“进入”素质教育。恐怕不行,那种“进入”只能是表面的,形式主义的。现在普遍存在的“讲素质教育轰轰烈烈,搞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就与这种思路有关。
下面就说到“打游击”的问题了。这位递条子的老师说:“在应试教育的圈子里,考试成绩好的老师都是在那两个‘集合’的‘同解区域’里‘打游击’的老师。要不是许许多多的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小范围内‘打游击’,教育现状绝对不会这么好。正是这些‘游击战士’在躲避教育干部的‘围剿’,支撑着教育的半壁江山。”
这是这位老师的观点中最有兴味的部分。
确实,有一部分教师是懂得或者比较懂得素质教育的,他们不是情绪型的埋怨者(埋怨者很多),而是理性的反思者。他们对我们的教育体制、考试、教材、教参、教法中的应试主义倾向做过认真的分析,对有关领导搞的形式主义的检查、评比、评优很有看法,但是他们很无奈,因为我们的教育管理现在基本上不是服务型的,而是管束型的,控制型的,不是脑力劳动型的,而是体力劳动型的,不是鼓励人创造的,而是要求人“复制”的。因此他们只能“打游击”,为了应付检查,他们很不情愿地搞了很多“应试主义”的东西,甚至搞得很好,而不检查的时候,他们就有自己的一套。因为最后考试成绩不错,领导也就不多追究。这种战术叫做“两样货色齐备,各有各的用处”。他们是在应试主义的高压下,努力开辟一条素质教育的路,努力建造一片素质教育的绿地。这种教师代表着教育改革的方向,他们是拓荒者,先行者。很遗憾,这种人并不多,因为做到这样实在太难了。你得很勇敢,同时又极其耐心,善于妥协,你还得很聪明,因为素质教育对教师智商的要求比“应试主义”要高得多。素质教育靠拼体力、加班加点、和学生较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有策划能力,有创设新颖的教育情境的能力。正如递条子的老师所说:“只要教育体制一改变,社会需要一改变,这些教师就是素质教育的主力军。”不错,他们现在就正在做,他们不会消极等待大环境的变化,因为他们知道,大环境的变化是要上下一齐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由于此事难度太大,而且远不如集中精力完成应试任务实惠,所以许多人有点想法的人都知难而退了,向“应试主义”“投降”了,渐渐“麻木”了。有个性特别强的教师拒绝“投降”,他会觉得十分压抑,于是只好脱离教育口,或者因情绪不好影响工作,遭到同事和领导的非议,这很可惜。能不能使他们既“摆平”当前的应试,又保持探索素质教育的活力和生机,那就看校领导的水平了。
可不可以说所有“考试成绩好”的教师都是素质教育的“游击队员”呢?不能这么说。事实上,有不少“考试成绩好”的教师靠的并不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工作的科技含量,他是用加重师生负担的“题海战术”硬拚上去的,所谓“拼体力换质量”,所谓“老黄牛精神”,常常指这类教师。这种办法过去造就了许多单纯应试型的“优秀教师”,特别在小学和初中,还挺管用。在考试改革还没有深入的今天,我想他们还能用这种老办法再盯些年,不过已是强弩之末。如果哪位教师号称“优秀”甚至“名牌”,但是发现学生越来越烦人,发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发现付出与收获越来越不成比例,那他很可能就是这种人。
这位给我递条子的老师最后做结论说:“一个连应试教育都应付不了的教师绝对搞不好素质教育。”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我前面说过,素质教育对教师智商、自身素养的要求比“应试主义”要高的多。但是,也不排除有这样的教师,他们自身素质高,但是不屑于或者不耐烦搞应试主义,所以他眼前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于是给人“不好好干”的错觉。这种人,一旦有宽松的环境,有可能把素质教育搞得很好,因为他“找到感觉”了。
至此,我也该给这篇文章做个结论了。
从“应试主义”到素质教育,“过渡之路”在何方?
除了体制、教材、考试等改革以外,作为一线教师来说,首先是要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也就是先要学习和反思,探究和讨论。不是空对空的讨论,而是结合眼前的教育教学问题和个案来讨论,一边研究一边实践,一边实践一边研究,这样,才可以逐渐找到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感觉。别的路恐怕走不通。
这当然是一条很艰难的路。
然而,在不艰难的路上,是没有大事业的。
                                        2001,4,14
(摘自拙著《走向素质教育的境界》)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31:34 | 只看该作者
网上生存
                      王晓春
其实我在网上发表意见的历史才一年多,以前我总是看别人的文章。最近北京闹“非典”,我的外出活动都取消了,因而有不少时间可以用来网上漫游,觉得收获不小,其乐无穷。
我喜欢争论,刚上网就和“干干”先生“打了一架”,他语感敏锐,思路清楚,文笔简练,善用比喻,给我很深的印象,使我上网兴趣大增。后来我又陆续和不少人讨论问题,对网上的事情,有了一点经验,有了一些想法,作为随感录,写在下面。
我觉得在网上讨论问题是一种生存方式。
我关注的是:怎样使这种生存方式更民主,更自由,更理性,更具合作性、建设性和学术性。
1、        辩论不是为了“驳倒”对方
一位先生有一种很新颖的提法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于是抱着想学习的态度刨根问底。可能把这位先生弄烦了,他告诉我说:“您至今还没有驳倒我!”
其实我并没想“驳倒”他,只想问清楚。
驳倒对方并没有多大意思,真正有意思的是自己在讨论中有所进步。
2、        捍卫信念与发展自我
一个人有某种观点或信念,当然要捍卫它。但是一定要注意,我们捍卫的是思想,而不是个人的面子。在捍卫信念的过程中,如果只有捍卫之功,并无自我超越之果,这是低效率的讨论;如果根本不想反思自己的信念是否有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只是严防死守,这就已经不再是讨论了,这有点像“文革”中的“大批判”。
不断发展自我,才能真正捍卫和发展信念。
        
3、讨论与自言自语
讨论就要有观点的交锋,就要有观念的整合,也就是说,讨论之后,双方都不是原来的“自我”了。这样的讨论才算得上“生活”。
可是我发现有些讨论实际上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自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自己的原有观点,发布自己的得意之作,而对对方提出的具体诘难置之不理。
这不应该叫讨论,应该叫“自言自语”。讨论成了一种单纯的自我表现,大家都很难进步。
         
4、最好不做“跟帖专业户”
有些网友非常活跃,谁的帖子他都插一嘴,可是我一直没见到他整篇的文章、集中的见解,觉得很零散,有些遗憾。
跟帖当然是一种重要的讨论方式,三言两语也未必不深刻,但是恐怕总要有点像样的文章吧?
“跟帖专业户”对活跃网上气氛有好处,然而他自己的收获可能就会稍小一些。
         
5、“懂”和“不懂”
有一位网友说我“不懂哲学”,还劝我“别不好意思承认”。
我就赶紧“挺好意思”地承认:我确实不懂哲学。可惜这个帖子让版主删去了。
实话说,我不但不懂哲学,连我熟悉的教育,也没整明白,所以我才来讨论呀!
其实人终其一生,不过是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无知,与其同时,也顺便扩大了一点“有知”,如此而已。
所以谁如果自称自己“懂”什么东西,我对他反而不放心。
            
6、“等级制”?
我不明白发帖者为什么要分什么“贵宾”、“非贵宾”、“新手上路”等等。
这种分法有助于学术研究的深入吗?
“版主”是可以注明身份的,但应该只限于他执行版主任务的时候。讨论问题时,他应该是和网友完全平等的发言人。
当心话语霸权。
               
7、讨论应遵守规则
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些无谓的讨论,觉得浪费时间。
大家应该讨论同一个论题,最好不任意转变,除非大家都觉得有这个必要。
大家都应遵守起码的逻辑规则,概念应该一致。
有一位先生说他根本就不赞成逻辑,他当然有这个权利,不过他应该去找一些同样不赞成逻辑者去讨论。否则面对一盘棋,你走象棋步,他出围棋着,这就热闹了,而且热闹得没有意义。
            
8、减少人际关系色彩
客气话充斥人间,网上自然也难以免俗,这也是一种礼貌,有一点也可以。
但我以为应该尽量减少这些东西,以维护网站的学术性。
人际关系的东西多了,网站就会形成“圈子”,它的生命力就要下降了。
                              2003,5,5
                                   
         
                    9、固执己见
在日常生活中,固执己见是不好的;而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就不一定了。如果自己确实认真考虑了对方的意见,觉得对方尚未说服自己,则固执己见是可以的,甚至是必要的。
双方都固执己见也没关系,因为讨论并不一定以“统一思想”为指归。
最可怕是采取双重标准:我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是坚定;你若坚持自己的意见,那是固执。
许多教师就是这样对待学生的,有明显的不平等色彩。
这样,“固执己见”就成了打人的棍子了。
我的经验,爱批评别人固执的人,自己往往更固执,他只是不允许别人固执而已。
                  
10、讨论与“门派”
  有的网友发议论道:“你要想讨论问题,必须进入对方的思路,按照人家的思维方式来思维。”
  我以为这十分不妥。
  这近乎先让我加入一个门派,然后再对此门派加以评析,这是难免门户之见的。比如唱戏,我若是梅派传人,我能说梅派不好吗?不是我不敢,而是我已经把自己的命运和尊严与这个派别联系在一起了。
所以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必须努力保持自己独立的身份,拒绝按照任何权威的思维方式来思维。
只要遵守一般的讨论规则,大家的思维方式和切入问题的角度其实是越多越好。
欲识庐山真面目,最好不在此山中。
不过,“搞清”(不是“按照”)对方的思路还是必要的,否则容易各说各话。
               
11、关于“误读”
有些争论是因为“误读”引起的。
“误读”有两种,一种是有意的,一种是无意的。
有意的误读是把对方的话解释成荒谬的东西,以便批评起来方便,这是不可取的。
无意的误读则是错误理解了别人的意思,于是提出反对意见。这种情况有时跟对方表达得不准确也有关。
解决误读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先别发火,进行具体的澄清。
               
12、要不要站得高一些?
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站得高一些,这样才能说出更有深度的意见。
但是我们不能这样要求别人。
如果说:“你应该站得高一些,不然你就太肤浅了。”
这等于堵人家的嘴。谁敢保证自己“站得高”?
站得高不高最好不由被批评者来衡量。
再说,低有低的好处。《皇帝的新衣》中,发表意见时,站得最低的是那个小孩子,他说的话也没有什么深度,大实话一句而已。
“没水平”的人,有时会说出很有水平的话。
“水平”这东西,有时也能成为思想的桎梏。
              
13、学术争论与动机
以道德判断影响甚至决定学术是非,是我们国家一种非常不好的传统。
近来就有一位网友暗示我批评某名人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名声。
如果有人批评他出此言是为了向名人谄媚,这还是学术讨论吗?
学术归学术,人品归人品,二者虽然有联系,但不可混为一谈。
不要因人废言。
即使我怀着不光彩的目的参加讨论,你也应该先把我的观点具体地、令人信服地批驳一番,然后再说我目的如何不纯。
倘若不在学术上认真争论,而先在动机方面扣帽子,则他自己的动机反而可疑了。
至于每个人的人品到底如何,这不必着急 —— 日久见人心。
                                           2003,5,7
              
14、教育“革命主义”
要建设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肯定要批评、否定旧的理念和方法,这是躲不开的事情。
问题是怎样批评,怎样建设。
我在网上见到一些文章,给我的感觉是,它们都竖起了一面面“革命”的大旗。文章告诉我,在此之前,大家的教育思想都在黑暗中徘徊,经他一指点,我们从此可以走向光明了。只要按他说的那样想,那样做,保证“雄鸡一声天下白”,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这是一种“革命”的思维方式,其承诺“水分”太大,隐含“改朝换代”的意味,我以为中间有封建思想的流毒。用在教育界,尤其不合适。
教育不是不可以革命,但是决不能总革命,在多数情况下,改良强于革命。
可能还是“整合”、“超越”比较好。“整合”对旧东西是“扬弃”而不是简单的“抛弃”,“超越”对旧东西是“跨过去”,而不是简单地“踢出去”。
即使真的出现了划时代的革命的教育思想,最好也有别人来鉴别,由历史来认定。自己挂牌子,怎么好意思?
     
              15、讨论不能以“懂”为前提
网上讨论中医,又遇到了这种事情,有些人争不过人家了,就说“你不懂中医!”
给人的感觉,他“懂”。可是谁能证明他“懂”呢?没有人。他是自封的。这叫做“夺取讨论制高点”。
这就已经不是讨论,变成吵架了。
我的意思是,除了极其专业的讨论(比如关于载人宇宙飞船制造法)之外,绝对不可以用“你不懂”来堵别人的嘴。教育是一种人人可以发言的“大众型”专业,中医也差不多,七嘴八舌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一点不懂的人,是不会来插嘴的。比如有“纳米技术研讨会”,即使把请帖错发给我,我也不会去。这点自知之明,人人都有的。
所以“懂”和“内行”不应成为网上讨论问题的前提,否则就会变成封闭主义。
               16、“具体分析型”的帖子多一些好
网上有不少“表态型”的跟帖,这种东西有“抒发感情”,“民意测验”的作用,可以活跃网上气氛,我不反对。
但我还是希望“具体分析型”的帖子多一些,这有助于问题的深入研究。
比如你赞成我的意见,我希望你说一说赞成哪一个观点,对你有何启发。
比如你认为我说错了,我希望你告诉我哪里错了,以便我检讨。
笼统的赞成只能使我高兴而已,学术上没有什么收获。
笼统的否定只能使我迷惑而已,学术上也没有什么收获。
我们到这里不是争高低来了。
我们为教育而来,为提高自身素质而来。
                                     2003,5,16
               
               
17、思考的感觉
有时候,我在网上发点议论,会引起别人的反对。
这很好:“有砖头来四方,不亦乐乎!”
有时候,我在网上发点议论,会无人理睬。
这也很好:“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但是这样说下去,有人该怀疑我是阿Q了。
我和阿Q有区别。阿Q的“乐观”是虚幻的,而我的从容是实在的——我思故我在。
只要我的思考确实有进展,只要这些思考对社会有益,其他都是次要的。
思想者对思想本身的痴迷要远远超过对别人反应的关注。
他们所得到的最高奖赏是思维的乐趣。
思维是精神的旅游。
旅游者求什么?看到新景色,得到新体验,进入新境界。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如此。
思考问题、写文章时,若常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亦复何求?
                                          
2003,7,19
18、讨论不是“站队”
   
记得在“文革”中,对每个人来说,最严重的问题是“站队”问题。你“站队”站错了,就是不忠,就是背离了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轻则需要检讨,重则需要“请罪”的。站队问题是个立场问题。
“文革”早就成历史了,但我发现它的思维方式,还往往盘踞在许多人的头脑中,即使他很年青。
网上讨论问题,有些人就有“站队”思想。他把跟帖发言者分成“自己人”和“反对者”两派,首先看你的“立场”,而不是看你的发言里有没有真东西。这不像在讨论问题,而像在征集支持者,在拉选票。
这是学术讨论的政治化,我以为是歧途。
在学术上,谁掌握真理与支持者多少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哲学家陈嘉映说得好:“我认为一个哲学家持何种观点相对说来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为什么持这种观点,他如何论证他的观点。”(《语言哲学》)
比如在讨论素质教育问题,发言者是否支持素质教育,也许官员会更加注意,作为学术研究者,我更关心的是他的论证过程。只要能确实提出新问题,论证缜密,言之成理,对我就有帮助。虽然我可能完全不同意他的结论,但是他引起我思考,就是我的好网友。
对于一个真想研究问题的人来说,一百个鼓掌者,不如一个有思想的反对者。
当然,我并不渴望别人反对,有人支持总是高兴的事情,而那些虚张声势的、情绪型的反对者让人觉得“特没劲”。
真希望像武侠小说描写的那样,一边与人过招,一边心中暗暗赞叹:“好功夫!”而忘记了他是我的对手。
                                  2003,8,9
            
19.关于“李镇西之家”更名问题
                                         
“教育在线”版主李镇西先生决定把其中一个栏目“李镇西之家”更名为“教育在线之家”,并说明自己的意图“是将私房变成了公房,成了大家的家。宗旨不变……”。结果是反对者居多。理由是这样就失去“品牌”,而且“冷冰冰”了。
我倒赞成李先生的做法。
因为在这样一个“李镇西之家”作户主,太难了!
我应版主邀请,在“点击教育”中开了一个“晓春论坛”,就有点后悔了。
我不怕别人的反对意见,就怕别人到我这里来谈我不感兴趣的问题。
开门办“家”,等于任君出入,言论自由。人家说什么我都不好拒绝,可是有些问题我没有资格谈(外行),或者不想谈,或者不想这样谈法。怎么办呢?删之不恭,无言意味着默认,勉强跟帖则等于被人拖入了“圈套”。这是非常为难的,会有一种“别人强行进入我家,而我无法请他出去”的感觉,似乎在精神上遭人强暴,且无处去报案。
幸亏我那个“晓春论坛”门可罗雀,否则大家七嘴八舌,读者误以为他们的想法都跟我有某种联系,那可真是不情愿。
尊重别人的精神自由,不能以牺牲我的精神自由为代价。
所以我很理解李版主。
然而不少人对“李镇西”这个品牌深有感情,怎么办?我建议把“李镇西之家”改为“枕溪堂”,取其清新自由之意,且有童趣(李先生格言是“不愿长大”),又与“镇西”谐音,可满足怀旧情怀。至于“教育在线之家”,窃以为欠通顺也。
                                   2003,10,5
                  
20.  说“狂”
    网上常有狂者:出言不逊,得谁灭谁,语不吓人死不休,语不噎人死不休。
据我观察,他们大致有三类。
一类因个性而狂,一类因才大而狂,一类为做秀而狂。
个性与众不同,看别人都不顺眼,别人看他也不顺眼,双方一较劲,与众不同者自然就狂起来了。
才大气粗,恃才傲物,众人不服,双方一较劲,才大者自然也就狂起来了。
本性并无特色,才能也不见佳,然而表现欲特强,或者发现了“狂”之效益,其人也可能故作狂态,以吸引他人眼球。
前两类是真狂,后一类是假狂。
当然,多数狂者可能是混合型的,有点个性,有点真本事,但也未尝没有点做秀的意思。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窃以为无论哪种“狂”法,只要其人不违法,不指名道姓搞人身攻击,就都挺招人喜欢的。
讨论问题的时候,关键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的逻辑性,至于论者态度狂不狂,不大重要。狂人说真话,谦谦君子说假话的事情我们见多了,当然狂人说假话,谦谦君子说真话的事情也是有的。我的意思是要具体分析,不可因人废言,不可以态度论是非。
没有狂者,论坛缺乏生气;不说狂话,狂者心理能量不得释放。
“狂”者古已有之,今日之小愤青、老愤青,盖古代狂人之后裔也。鲁迅不也曾借狂人之口,说了很多极其清醒的话么?
在下才干平平,狂不起来,只希望向狂者学点有用的东西。
                            2003,12,8
              
     21、以思考展开自己的存在
   
我发现网上有些题目下面很热闹,跟帖多至百篇以上,但多是三言两语,片言只语,其语言往往为应激式的、条件反射式的、脱口而出式的。恕我直言,整个讨论给人的感觉更像酒席上的七嘴八舌,十分缺乏冷静的、深入的思考,缺乏实实在在的思想碰撞。像风吹海水,波浪只在海面。
    我不完全反对这样的发言,它们自有它们的价值。
    但是我希望多看见一些更认真的人。
    他们更聚精会神,更有韧性,带着咬住“问题”不放(不是咬住某个“人”不放)的傻气,带着鲁迅先生描写的“过客”的呆气,持续不断地找寻……
他们的思路是开放的,展开的。他们拒绝单纯的线性思考和平面思考(这种东西网上太多了),他们愿意把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翻来覆去地观察和分析,他们特别注意整合反对的意见,使自己的观点更经得起推敲和反驳。
他们以思考展开自己的存在,而不是以发言证明自己的存在。
                          2003,12,31
                 
22、孤身远行
    青青河畔草,悠悠向远道。
在学术问题上,我愿孤身而行。
    我不想追随什么人,更不希望有人追随我。
    既然大家各自长着自己的脑袋,此事意见一致,彼事意见相左或相异,就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若有一伙固定的学术支持者,倒奇怪了。
    而且,没有独立思想的追随者是最可怕的伙伴,他们的主要功能是帮你出丑。
    不要企图以学术之外的任何手段增加思想的价值。
    思想的价值只决定于它本身的含金量。
    吹尽浮沙始到金。
    很愿与人合作,但前提是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因为只有各自独立的人们之间,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而我们通常见到的所谓“合作”,不过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控制或一些人对另一些的依附而已。
    悠悠人生,孤身而行。
一个平凡的身影,迈着从容的脚步,朝着广阔的地平线,渐行渐远,渐远渐行……
                                     2004,1,7
                     23、有话怎么说?
                       
    成伦先生“炮轰”名师,而且指责“李镇西之家”固顶帖子太多。
成先生措辞激烈。
    李镇西先生接受了成先生固顶帖子的意见,但希望成先生“有话好好说”。
    有些网友指责成先生言论的“偏激”、“走极端”、“情绪化”。
成先生则坚持这都是正当的,甚至是有益的。他特别不喜欢“有话好好说”的劝诫。
于是酿成了一场春节大战。
我对“有话怎么说”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我的态度是:
1、别人有话想说,怎么说都行,只要不违反宪法,不指名道姓搞人身攻击。
2、但我要求自己有话好好说。
也就是说,我是双重标准。
要求自己说话注意分寸,但宽容别人,不在意他是否走极端;要求自己保持清明的理性,但包容别人的情绪化言词;如果双方实在无法对谈下去,就“井水不犯河水”。
这里的关键是发言的智慧含量。别人我不知道,我到网上来是寻找智慧的,所以对其他东西不大在意。
我的经验是,人的个性不同,有些人冷静时智慧多,有些人则是激动起来智慧闪光,有些人甚至是失控的时候最聪明——“李白斗酒诗百篇”。
而拿“偏激”和“全面”相比,似乎多数情况下前者比后者智慧含量高。
我并不喜欢偏激,但我实在喜欢“有些”偏激中包含的智慧。
你把其中没道理的部分筛掉,只取其智慧的“颗粒”,不就行了吗?
给各位拜年啦!
                                 2004,1,22(大年初一)
                    24、说“偏激”
成伦先生针对我的《有话怎么说》评论道:
    不管偏激也好,极端也罢,都只不过是“人”所强加给人的枷锁。里面包含着轻蔑,包含着对自我的推崇,其实他的根子里就是个不能海纳百川的偏激人!
    如此说来,“偏激”这个词就是专门用来堵住别人嘴的了。
    怕不尽然。
    查《现代汉语词典》,对“偏激”一词的解释是:(意见、主张等)过火。
    这个词确有贬义,而且确实有“肯定自我”的含义在其中(我说你偏激,潜台词就是“我不过火”),但是不一定有“轻蔑”的意思。我觉得“偏激”的贬义没有那么重,用这个词的心态一般是批评和劝诫。
    但是偏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有人用“偏激”压制不同意见是一回事,另一些人在发表意见时措辞过火是另一回事,两种情况都存在,有时还同时存在,而且相映成趣。
总之各有各的帐,谁也不能用别人的失误掩盖自己的失误。
    成伦先生如果真的是“海纳百川”者,就不会对别人批评他“偏激”发火了,因为这种批评充其量不过也是“偏激”而已,为什么不可以“纳”此‘“偏激”?您可以声称“枪毙名师”,别人说您一句“偏激”都不行吗?这比“枪毙”处罚轻多了!
    现在的“名师”,假冒伪劣者确实不少,成伦先生的批评有道理,批评时言词激烈一点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应该容忍。但是容忍偏激不等于不加分析地赞扬偏激,尤其不可以偏激自豪。在教育科学领域,“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有时是有害的。
                                             2004,1,22
                      25 、礼貌与虚伪
                     
网上有些小愤青、中愤青乃至老愤青,故做面目狰狞、张牙舞爪状。他们打的旗帜,通常是“爱国”、“反虚伪”等等,甚至把人家的一般礼貌语言也说成“虚伪”。
按这种思路,“文革”中的语言应该是最“真诚”的了。“炮轰”,“火烧”,“油炸”,“谁不革命就滚你妈的蛋”。不亦“真”乎!
语言不只是对话用的,它还反映着言语者本人的素养。
鲁迅说过:“恐吓和辱骂决不是战斗”。因为此种战法并无杀伤力,只会损害自己的形象。
故作狰狞状,其实包含吓唬人的意思,这就是不真诚的表现,因为这是有意给人以假象。
礼貌不是虚伪。
即使国与国宣战,其外交辞令也是满文雅的。骂大街行吗?
曹操欲伐东吴,向孙权下战表曰:“今治水军八十万,当与将军会猎于吴。”(我不知记忆是否准确)。这是何等的气魄和修养!
要让我们的愤青们写战表,指不定剑拔弩张到什么程度呢!
当然,我在网上见到的不少愤青的文章,特别是大学生的文章,就具体内容来说,有很多可取之处。年轻气盛,也可以理解。然而气大伤身,他们在发火之余最好也去看看心理医生。
文章(尤其是我们这种教育网站上的文章)的智慧含量与文章语言是否冒烟没多大关系。以“气”取胜,是不能“可持续发展”的。
而且我们大都是教师,知识分子,在礼貌语言上似乎更应注意。下岗工人可以破口大骂,文学家可以“不拘小节”,教育者是不行的。
这不是虚伪,是敬业。
                                   
2004,2,4
   hupeixing     
  
   
辱骂和恐吓也是战斗!主要看对谁而言。
中国人太温文尔雅了!
教育者要敬业我赞成,教育者就不可以破口大骂我不赞成!
2004-2-4 1         

王晓春回复:     
  
美国人对萨达姆·侯塞因恨之入骨,然而抓到他之后,还是称其为“总统先生”。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没有以粗野为优点的。(04,2,4)
26、熟人的喝彩,没多大意思
   
我在网上与人争论问题,常见有对方的帮手匆匆赶来助战。
他们往往提不出新论点、新论据,只是表示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
其意曰:“哥们,我到了!哥们们,上手啊!”
恕我直言,我怎么觉得这有点小孩打群架的味道?
滑稽。
学术讨论不是呼朋引伴的事情。
熟人的喝彩,没多大意思;哥们的“非学术性支持”,只会降低讨论的智慧含量。
当然,这种支持心理安慰作用是有的。
不过,靠这种支持保持学术自信,属于盗版的阿Q精神。
而渴望这种支持的人,却往往是呼喊“独立人格”声音最洪亮的人。
我怀疑有人骨子里是缺乏独立性的,他们其实反而是“集体主义”(小群体主义)者。
希特勒曾经组织100名科学家批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平静地说:“要证明我错误,一个人就够了,何用100人?”(大意)
思想的力量体现在质量上,与发言者数量无关。
但是,生人的喝彩却是有意义的。
他和我没有任何利益和情感的相关,他支持我的意见,那显然是思想本身的力量所致,这起码能增长我真实的自信。
而熟人的喝彩,多半只能增加一个人的虚荣心。
                                              2004,5,29
跟帖:
我感觉(不知这种感觉是否准确)干干先生认为我是在《荷花淀》的讨论中与某些网友中了仇,从此找各种机会与他们作对。这是对我太不了解了。
干干先生不必急于下结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不过我可以辩解几句试试:《荷花淀》讨论之前,我就隐约感到我们网上有一种倾向是应该批评的,躲不开。《荷花淀》讨论使我的这种认识更明晰了、确定了,因此我后来就用一定的笔墨来批评这种倾向。现在还在坚持。
    我对人际关系兴趣不大。我是把有些网友当作某种倾向的载体来看的,对他们本人并无什么意见。论战中有些话说得太难听,当然也不快,不过这些将来都会烟消云散。然而不同思路的交锋却会留下来,引起思考,浸润人心,对推动教育发展或有好处,至于是非曲直,越往后会看得越清楚。当人们把那些细节和情绪性的东西删除之后,大方向就露出来了。
     总的说,这争论不是无谓的。
    干干先生是很能启发我思考的一员大将。谢谢!
                              
                                     2004,6,1
                  27、超越“期望”与“失望”
     
这是很有趣的心理现象:你在网上,会不知不觉对某些网友产生期望,希望他们说某种话,不说某种话。
    一旦他们的言论不符合你的预期,你就会失望,怅然甚至愤然。
    失望是一种很不愉快的心理体验,好像有人打碎了你心爱的东西……
    如何面对失望?
    我的经验是:面对失望,追根到期望。
    如果我发现我对某人失望了,我就会问自己:“他凭什么应该满足我的期望?我有权要求另一个独立的人符合我的期望吗?”
     于是我就明白了,问题在我自己。
     风也未动,旗也未动,是我的心在动。
    如果我发现自己令某人失望了,我就会说:“真的很抱歉!可是我并未承诺只说您喜欢听的话呀!前后都是我,我仍然是我。”
     风也未动,旗也未动,是您的心在动。
     我想,按这样的思路思考,我们网上的无谓争吵可能会减少很多,师生矛盾和亲子矛盾也会减少很多。
     期望是可以的,用期望来规范人、压迫人是不可以的。
     失望是难免的,用失望来折磨自己,有点傻。
     超越期望和失望,走自己的路吧!
                                       2004,5,30
28、讨论是为了发展
     有人可能会问:
     既然各人只需走自己的路,还何必到网上来讨论呢?
     正因为我要走自己的路,我才需要参考别人怎样走路。
     一个从不研究别人如何走路的人,自己是走不好路的。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因为人们各自长着不同的脑袋。
     然而自古以来就有人想使大家共用一个脑袋。我们把这种人叫做专制主义者。
     这种人的出发点,有的是善良的,如董仲舒,有的则说不上善良,如秦始皇。
     但是他们都失败了。
     世界因多样而精彩,思想因划一而腐败。
     所以,在网上遇到不同的意见,我在批评(从认知角度说,批评的本质是提供差异信息)的同时,总是注意它的合理成分。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个正常头脑的思维产品,都不可能彻头彻尾地荒谬。要是那样,老天爷可就太无能了。
     我认为这不是折中,不是和事佬,不是抹稀泥,更不是狡猾,这是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
     孔夫子称“六十而耳顺”,真不是偶然的。
这位老先生的意见,我很多不赞成,但我仍然承认他伟大。
他在两千多年前说的话,如果至今句句正确,那不太骇人听闻了吗?
     而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总是设想很多人在反驳我。我想,我的观点如果能在众多反驳中生存,则它的合理性可能就更大一些。
苏东坡读书有“十面埋伏法”,我写文章,常用此法。
所以,我认为网上争论的最好结果并不是一胜一负,而是双方都发生了变化。争论的结果,各自吸收并整合了对方观点的合理成分,都更成熟了。
注意,是更“成熟”了,不见得是“一致”了。
争论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求得“一致”,不如说是为了求得各自的“发展”。
就是说,研究了别人怎样走路之后,各自的脚步更有谱了。
争论本不是目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2004,5,30
            
29、在科学上,有错误的学说,没有卑鄙的学说
   这话是王小波说的。原文如下:
在科学上,有错误的学说,没有卑鄙的学说;就是李森科这样卑鄙的人为生物学所作的工作也不能说是卑鄙的行径。(《我的精神家园》37页 文化艺术出版社97年6月版)
我理解王小波的意思是,要用科学的眼睛看科研,而不能随便用道德眼光评价科学。科学评价与道德评价是两回事,不可混淆。
如果我们还承认教育是科学,或者有科学的成分,那么我们在评价有关教育的各种观点的时候,就需要有一种超越道德的学术眼光、非情绪化的态度,否则就可能经常吵架而无所收获。
急赤白脸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们在那里论证谁是“奴才”,伟则伟矣,总感觉与“科学”不搭调。
                                   2004,6,1
               30、好歹要做成一些事
     这又是王小波先生说的话:
    我只尊敬像已故的陈景润前辈那样的人。陈前辈只以解歌德巴赫猜想为己任,虽然没有最后解决这个问题,但好歹做成了一些事。我自己的理想也就是写一些好的小说,这件事我一直在做。(《我的精神家园》90页 文化艺术出版社97年6月版)
     王小波先生还说:
    中国的学者素来有卖大力丸的传统,喜欢作妙语以动天听。这就造成的一种气氛,除了大力丸式的学问,旁的都不是学问。在这种压力之下,我们有时也想作几句惊人之语,但又痛感缺少想象力。(同前书22页)
    王小波是一个坚定的反专制主义的人,陈景润则几乎是一个纯粹的学者。可贵的是王小波不要求陈景润“站出来”,这是因为王小波除了有意识形态原则之外,还有科学精神。
    王小波是一个真正值得尊敬的启蒙者,不是卖大力丸的。
    王小波的言行告诉我们,一个真正具有独立思想的人,恰恰不企图把别人的思想统一到自己的思想上来,他尊重别人的独立性。他只是想说出自己的话,供别人参考。
好歹要做成一些事。我愿以此话勉励自己。
                                          2004,6,1
                 31、 “文人相轻”的一个理由
   
我这里的“文人”,特指学文科的人们。在线网上的发言者似乎语文教师为多。
    和理科相比,文科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其真理性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众说纷纭,议论滔滔,然而一旦天文观测证实了光线弯曲现象的存在,争论立刻退潮。不用争了。这里有确定的检验方式。
    科学实验的特点是,按同样的条件,谁来做实验,结果都是如此,让你确信不疑,一切空谈没有容身之地。
    文科,教育科学,可就没有这么运气了(所以有人认为教育不属于科学,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在这里我们其实没有确定的检验标准,一切都是漂移的,模糊的,可变的。教育科学实验很难重复,换一个时间地点,换一拨学生,结果会有很大差异。因为社会现象极其复杂,人们提出任何观点,几乎都能找到支持它的例子。
    因此,每一个文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找不到像“光线弯曲”那样公正的裁判,我当然可以不服气。
    这就使文人们的争论呈现一种恼人的胶着状态,在局外人看来,就是“文人相轻”。
    为了停息争论,只好找学术权威,但是学术权威绝对做不到像“光线弯曲”的事实那样中立,因为他也是活人,会与争论者有这样那样的联系。所以即使权威做了结论,我也有权不服。我就是不服!你偏向!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中!
    这就使文人们的争论呈现一种可悲的焦灼状态,在局外人看来,就是“文人无行”。
    我不认为“文人”比“非文人”(比如理科教师)道德水平差,我也不认为他们这样争吵主要是因为他们都傲慢自用(虽然有这种因素)。他们的不幸之处在于,他们从事了一件“说不清楚”的事业。说不清还要说,能不闹心吗?
    这就是“文人相轻”的一个理由。
    解决这个问题,至少有两种思路。
    一是研究出一种确定无疑的检验方法,有一把确定的尺子,一衡量,是非分明。
    可是这把尺子用什么材料什么来做呢?
    用某种理论来做,就会形成“独尊儒术”的局面,用事实来做,找不到这样确定不变的事实。
    所以这条路走不通。
    第二条思路是,放弃“此论一出,余论皆废”的幻想,放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追求,每个发言者都把自己的见解看成“对世界的一种解释”,沟通而互动,交流而整合。不要“争霸”,不要“占领阵地”,不要“你死我活”。让读者自己去选择,让实践去慢慢检验。
     我以为,文人们的争论,“无结果”就是结果,“无胜负”就是常态。不要急于看结果,过一段时间,你就能看出哪一种理论更有生命力了。
     我不是“是非不分”主义者,而是“百家争鸣”主义者。
     有了这样的心态,或可做到文人“相争”而不“相轻”?
                                                    04,6,3
   
   
         
32、当心自己的想法固化成一个封闭的体系
    莱斯利·史蒂文森是英国《哲学季刊》的总编,也是牛津1981年版《人性研究》的主编。我在他的著作《人性七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12月第一版)中看到了这样的话:
    ……假设一种人性理论是用以下两种方法维持的:(1)不允许任何不利于这种理论的一切论证;(2)用理论自身来分析批评者的动机,从而清除批判。那么,我觉得这样的理论可以说是一个“封闭的体系”。(13页)
    以攻击批评者的动机去对付批判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如果我们所探讨的是一种理论的真假问题,或者是有没有充足的理由去相信这种理论,那是不必顾及它们所可能有的动机的。不管是谁都是针对它们的长处而提出反对意见的。有些人在某些方面的动机是古怪的,或者是令人不愉快的,但实际上他所说的却可能是正确的,是能被充足的理由所证明的。即使应当考虑到动机,但如果借助所探讨的那种理论去分析动机,那么就是假定了这一理论本身是真理,因而这也是用未经证明的假定来辩论。对于一种理论的异议,是不可能被仅仅再次主张这种理论的办法所击败的。(15页)
     在线网上的不少争论(包括我参加的几次争论)都有这类问题。
     不允许任何不利于自己观点的论证。
     动不动就攻击对方的动机甚至人格。
     把自己的观点再说一遍,冒充“讨论”。
     这样,发言者的想法,就成了封闭的体系了。
     为了使网友们都有收获,我希望网上“封闭”型、“宣讲”型、“传道”型的文章少一点,而开放式的、冷静地讨论问题的文章多一点。
                           
2004,6,5
                 
                   33、 寻找“智者”
      综合我在网上的发言,主要有两个内容。一个是讨论教育问题,一个是讨论“如何讨论教育”问题。按我自己的定位,“网上生存”是讨论后一个问题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一个问题比前一个问题还要重要,这个问题搞不清楚,我们会搞“假冒伪劣讨论”,这个问题达不成共识,会造成大量无谓争吵。总之会浪费生命,败坏文风,且毁坏教师形象。
    王小波先生说:
   
在西方的智慧里,怎样发明电动机,是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所以才会有电动机。罗素先生就说,他赞成不计成败地追求客观真理,这话还是有点绕。我觉得西方的智者有一股不管三七二十一,总要把自己往聪明里弄的劲头儿。为了变得聪明,就需要种种知识。不管电磁感应有没有用,我们先知道了再说。换言之,追求智慧与利益无干,这是一种兴趣。现代文明的特快列车竟发轫于一种兴趣,说起来叫人不能相信,但恐怕真有这事。(《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6月版 76页)
     我以为,网上讨论的最高境界正是这种“不管三七二十一,总要把自己往聪明里弄的劲头儿”。是为“智者”。
     据我初步观察,我们网上这种人太少了。
     我们多的是以下三种人。
     第一种,致用者。他们参加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自己工作中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这当然是应该支持的。
     第二种,致胜者。他们参加讨论是为了“取胜”,其间隐含着某种“胜者王侯败者贼”的意思。这是不好的,但可以宽容。
     第三种,致乐者。他们参加讨论是图个乐,可惜不是思维的乐趣,而是娱乐的乐趣。或者是为了以网络之“酒”浇自己“心中垒块”。这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者三种态度正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后代。
     孔子可算致用主义的鼻祖,我们从“不语怪力神”可以看出,这位老先生对思辩是不感兴趣的,他非常实在,要治国,要平天下。
    韩非子可以算致胜主义的鼻祖。这位先生主张为了取胜可以采用任何手段。此人极善辩,词锋锐利无比。然而对韩非子来说,善辩是手段,取胜(说服君王实现自己的主张)才是根本。
    至于致乐主义者,则遍地皆是,虽然登不得大雅之堂,但人多势众。
    我们的传统文化独独缺乏那种“不管三七二十一,总要把自己往聪明里弄”的“智者”。好像有人指出惠施和公孙龙子属于这种人,可惜他们的学派被淹没了(这也不是偶然的),于是我们的文化就以孔子为“显性旗手”,走向了功利主义和人际关系主义的道路,以韩非子为“隐性旗手”,走上了“争夺霸主”的道路。有不少学者都认为,这是我们不能产生近代科学技术的根本原因。我赞成这种意见。
    我国教育者中也缺乏这种“智者”。有学者指出,这是国产教育家稀缺的根本原因。我赞成这个意见。
    我以为,一个教育界的“智者”,应该是以讨论教育问题为乐的人,应该是不顾一切要把教育问题弄清楚的人。对他们来说,最高目的是越活越聪明,越活越明白,其他都是副产品。
     我们网上这种人着实不多。很多网友议论滔滔,细看连“想清楚再说”这个基本要求都没达到。王小波说:“不打招呼就偷换概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品行”(《我的精神家园》34页)网上这种偷换概念的现象太多了,几乎成了常态(但这常常不是人品问题,而是缺乏思维训练的结果),所以名为争论者,往往实为“冲着对方自言自语”。
    那我为什么还赖在这个网上不走呢?
    因为相对说来,这里的聪明人还是稍多一些,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聪明,而且你细心看,就会发现这里潜在的“智者”似乎还是有几位。
    我在寻找他们,以便多学点聪明。
不着急。
                                 2004,6,10
34、减少“无问题讨论”
     
讨论的轴心是“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或者讨论者在讨论过程中忘记了、抛弃了所讨论的问题,却继续发言,那么讨论就会蜕化成宣泄、争吵、甚至对骂。讨论者还在,讨论却已经死亡了。
    论坛几乎变成“骂坛”,我已经于“在线”看见好几次了。这次“首席教授”事件,我没看见开头,只看见后面吵架的帖子,怎么也想不出当初他们是从什么问题吵起的——“问题”已经退场了。
    当这种时候,许多网友都会义愤填膺,或斥责当事人没教养,或指责版主不负责任,硝烟弥漫。确实让人气愤。有些话说得太不堪了,斯文扫地。
    不过我以为更好的办法是反复强调所讨论的“问题”本身,争吵双方只要把注意力转移回来,就有希望降温。如果双方“万马战犹酣”,那最好的办法是谁也不要插嘴,连斥责都不要,他们慢慢就会平息下来。
     斥责会引来反唇相讥,删帖会引起“下课”之争,弄不好都会激化矛盾。这两种办法,最好少用。
    我们其实很难改变别人,所以只好在控制自己方面多做一点文章。
    建议减少“无问题讨论”。
                                                          2004,6,21
                35、 让“赞同”和“反对”都归于自然
                          
                  
铁皮鼓先生指出,刻意与人唱反调不好,总是赞成别人的意见也不好,因为那可能说明你水平太低,或者是“熟人效应”起作用了。
        刻意与人唱反调,确实不好。不过我发现,对于年轻人,在讨论问题的范围内,这样做可能利大于弊。除了个别胡搅蛮缠的人以外,这种习惯唱反调的人一般都比别人进步快,因为反驳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训练。我看了干干先生几年前写的文章,和今日之文相比,殊不可同日而语,确实如铁皮鼓先生所言“进步神速”。为什么干干先生如此风驰电掣?除了刻苦读书勇于实践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好辩,以提出不同意见为乐。
        所以,总的说,爱唱反调是一种不坏的习惯。不过我得加一点补充:这种“唱反调”应该是逻辑的、说理的。
        然而,思考之后的赞同也绝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也同样需要勇气和智慧。我读王荣生先生的书,赞同的地方就很多。他说出了我想说而没能说出的话,我为什么不赞同?他说清了我没有想清楚的问题,我为什么不赞同?
         对盲目的“赞同”绝对应该警惕,对盲目的“反对”,也应该警惕,甚至对自己的“警惕”最好也抱有一份“警惕”。
         其实盲目“赞同”和盲目“反对”二者有一点是共同的——都省脑筋。
         “思考”,才是盲目“赞同”与“反对”的真正解毒剂。
         思考之后,就如实说出你的意见吧,管它是“赞成”还是“反对”!
         让“赞同”和“反对”都归于本色,归于自然。
                                    2004,7,4
                     
36、 学会说话
                           
                          
      学会说话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说话”。我个人就不敢保证我已经“会说话”了,尤其是看了陈嘉映先生下面的论述之后:
     说到谈话的智性,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西方的传统中学一点东西。西方有个法庭辩论的传统,两个人在台上争辩,两个人的地位是一样的,谁也不能靠“势”来压倒另一方。那靠什么?靠道理。陪审团的智能固然不一定一样高,但他们作为旁观者评判者一般也够合格,就像我们自己走不出常昊的棋,但他走出来了,大多数我们也还明白其中的道理。中国先秦时候,在学园里在政场上都流行当庭辩论,和希腊的法庭辩论不无相像之处。但另有一种“游说”方式,专对君王一人说话,君王地位高,智能却不一定高,不像当庭和你辩论的另一个律师,随时会抓住你立论里面的逻辑矛盾,你所要作的不是让逻辑严密,而是铿锵有声,把听话人唬住,到了极端,就成了“侃”。(陈嘉映《思远道》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年5月第一版206-207页)
   
我们没有面对面说话的传统,要么踩在别人头上说,要么趴在别人脚下说,要么绕到别人背后说。我们一直没有法庭,没有公开辩论制度,我想这一点对思想方式、写作方式甚至说话方式影响极大。在皇帝面前争起来的时候也有,但很少,重要的事情要在反对派的背后进谏,上个密折什么的。我们说话的时候,揣摩心理比较多,事实和逻辑都放在第二位,诛心之论比较多,就事论事比较少。如果面对面说话,诛心之论就会少一点,事实和逻辑就必须多一点。直到今天,学术界也几乎没有公开论争,谁要是提出一项批评,那就要说,谁谁谁要“灭”谁谁谁了。我们甚至不觉得这是极不正常的。没有公开论争,可说是一个标志,说明我们还说不上有个学术界。(同前书 208页)
魏书生先生一次讲课,有人问他对“这一代”的批评有何感想,他回答,那是有些道理的。哪些地方有道理?哪些地方没有道理?魏先生不置一辞。马上话锋一转说,在“文革”中,我曾多次受批判,那些批判我的话,也是有些道理的。会场立刻响起掌声。
魏先生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避开了学术问题,词锋直指对方的人品——他的意思是说,批评我的人与“造反派”“红卫兵”无异。
在我看来,魏先生的说话方式,就属于陈嘉映先生所谓“踩在别人头上说”。很有“气势”,很有“胸怀”,唯独没有平等讨论问题的愿望。
陈先生指出“我们还说不上有个学术界”,真是一针见血。
“这一代”对魏书生先生的批评有没有某种“文革”大批判的味道呢?这本来也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其实细想起来,可能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某种“文革”气息,这是渗透在我们血液中的毒素。魏书生先生如果认真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则无论对“这一代”的青年人,还是对于“那一代”的中老年人,都有好处。可惜魏先生只是给对方帖了一个“文革”标签,就飘然离开论题了。魏先生的招数其实和“文革”中红卫兵所谓“你是剥削阶级出身,没有你说话的份”,思路是一样的。魏先生没发现自己体内的“文革”毒素吗?
近来网上讨论文言文和白话问题,就有人骂反对增加文言文的网友是“禽兽不如”,这与孔夫子骂“小人”,孟子骂“禽兽”一脉相承,都是把辩论变成争斗和打压,实在没多少学术气息。
以上讲的是“踩在别人头上说”。
“趴在别人脚下说”就更多了。每当有人批评名人的时候,都会有趴在名人脚下的论者,气愤地指责批评者“你没资格”,“蚂蚁撼大树”,“你这辈子也赶不上人家”,“想出风头”等等。在名人面前,一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样子。我们为什么不能冷静地看看批评意见本身是否有点道理呢?有道理处就赞成,没道理处就反驳,不是挺好吗?
至于“绕到别人背后说”,在网上不大容易看清楚,我感觉也是有的。过去就曾经有过把学术问题提交行政部门,利用行政力量打压对方的例子。把学术问题政治化,我看就属于“绕到别人背后说”,这和古代上折子参对方一本办法是一样的。
无论“踩在别人头上说”,“趴在别人脚下说”,还是“绕到别人背后说”,总之我们的本事可能大都用在学术之外了,难怪学术本身进展缓慢。
我们什么时候能学会说话呢?
                                   2004,8,16
                   37、学术拒绝朦胧
                          
                                   
我刚刚在“宏观教育思考”上发了一篇谈品德教育新思路的文章,一位网友跟帖道:
德育让人感觉到就象一壶永远烧不开的水,在现实浮躁的社会背景里,任人再怎么理性分析,如果不加入"灵魂"这把"柴火",也许无济于事。
恕我驽钝,没看明白。
我不明白德育为什么像“一壶永远烧不开的水”,更不明白"灵魂"这把"柴火"怎么个“加”法。是情感激励吗?还是宣传鼓动?“灵魂”这个词本来就不大好界定,还要把它变成“柴火”,如何变?变成“柴火”之后谁来点燃?如何点燃?烧谁?“水”烧开了什么样子?是沸腾吗?学生沸腾了,就是有品德了?这和煽情有没有区别?
再有,按我们通常的理解,克服浮躁的较好办法是冷静下来,这时正需要理性。这位网友却说“在现实浮躁的社会背景里”要加“柴火”。“灵魂”的“柴火”为什么就能使人不浮躁呢?什么机制?
整不明白。
我相信,作为一线教师,看了这样的论述,恐怕对德育也没有明白更多的东西,说不定还更糊涂了。
我在网上经常看到这类云山雾罩的说法。我以为这类说法于事无补,类似空谈。
陈嘉映先生说:
……由于中国的理论家不注重实验与分析,结果格外喜欢构建宏大理论。阴阳、理气、道器,所有这些我们都耳熟能详。直到今天,我国学界仍有这个不注重实验与分析而单好宏大理论的毛病。(陈嘉映《思远道》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年5月第一版 225页)
上述网友的“灵魂”说 ,“柴火”说, 我看就属于“宏大理论”,缺乏分析。在理论上没有实质性前进,实践上亦不知如何操作。
由此想到经常有人推崇的“天人合一”。说得神乎其神,越想越不明白。这恐怕也属于“宏大理论”。
陈嘉映先生说得好:
我个人一直很怀疑谁能够乃至谁真愿意回到物我两忘主客齐泯的终极境界或“原始境界”。我们有时不分物我,有时不分彼此,有时却要行事行得一清二楚;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应当分个彼此,什么时候不应当彼此分明。但要知道这个,“处理终极问题所需要的终极视野”(张祥龙语——王晓春注)无济于事,我们只能在生活的重重险阻中学会这些,而且需要不断地学习。(同前书226页)
研讨不是清谈,学术拒绝朦胧。
我们大家如果在网上都能说一些清楚明白的、自己确实弄懂了的语言,讨论当有更多的真实收获。
                                   2004,8,20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38:42 | 只看该作者
慎用“夏虫不可以语冰”



王晓春



  当年我曾批评一位博士盛赞窦国梅老师语文教学的文章,我说他的文章云山雾罩,故弄玄虚。这位博士回复道:“夏虫不可以语冰。”
   夏虫不可以语冰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原文是:“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意思是和见识短浅的人无法谈论大道理,语气居高临下。可见博士读了几本书,傲慢到了何种程度,真是忘乎所以。这也可见我们德育的缺失。
   当人们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你继续讨论问题就是了,不必骂人。你不能轻易把别人定性为“夏虫”,也不能自封为超出“夏虫”的圣人。把地位自己拔高,从人格角度贬低别人,这种辩论方式非常可笑。如果对方确实是“夏虫”,你把它带到冬天,它自然知道了寒冷的滋味,如果对方是井蛙,你把它请到井上,它自然自己会惭愧。林冲与洪教头比武,把对方打倒在地,对方自认“井底之蛙”,这之前林冲从未贬低对方。这才是高手。上来就口出狂言,足见其浅薄。说实话,这倒有宅居井底的嫌疑。
   讨论问题最好直奔问题,不要在“人”上做文章。当然,如果对方不懂礼貌,蹬鼻子上脸,教训他一下有时也是需要的。





2011,5,15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40:07 | 只看该作者
“讨厌学校”是实,“热爱学习”证据不足




王晓春



   刚刚见到《教师月刊》今年第5期上的一篇文章,一个中学生写的,姓胡。题目:《我热爱学习,可讨厌学校》,编辑的意思可能是让教育者多听听学生的声音。这种想法不错。
  通观几千字全文,只有一处写了自己如何热爱学习:“我只学自己喜欢的知识。只看自己喜欢的书。尤其是,我一直特别努力于写作,可语文老师一直不看好我。”后面有一个他回答语文阅读题的例子,他说《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老油条”,因此没得着分数。这些,一共加起来200多字,剩下的内容,全是说自己如何“讨厌学校”的。所以我想,这篇文章的题目若改成《我讨厌学校》,比较符合实际,因为作者没有提供足够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他“热爱学习”。他所谓的“学习”,看来单指他自己喜欢的东西,他的这种理解如果用在业余时间,没有问题,但学校并非业余活动之所,义务教育有强制性,由不得学生完全自愿。这样看来,任何一个学生如果像他这样理解“学习”的内涵,讨厌学校是难免的,此事学校无法迁就学生。比如要达到这位胡同学的满意,学校最好改办成“作家培训班”,真要那么做,讨厌学校的学生可能会更多了。
  但是胡同学对学校的批评,却值得认真听取,不管谁人从什么角度对教育提出批评,只要确有道理,都对教育有好处。胡同学讨厌学校的理由如下:

1
、对学生发型提要求,他认为发型与监狱囚犯一样。

2、必须穿校服,他认为属于“奇怪的要求”。
3、学校搞捐款,他认为不该表扬捐款多的同学。
4、考试分数排队,对低分生歧视,他很不满。
5、他有一次路见不平解救一个女同学,反被学校怀疑与这个女生有“非正常关系”。
6、与“个别女同学”关系好,被老师说成“不单纯”。
7、在学校附近无故被5个人殴打,老师问他,为什么偏打你?
8、老师总是劝学生好好读书,考高分,说是不然就要去扫大街,洗马桶,领不到结婚证……
  当然,这都是胡同学的一面之词。不过我们可以假定他说的都是事实。可以看出,第1、2。3条基本上是学校有理,问题只在于细节的改进。第4条我认为胡同学说得对,分数排队和歧视低分生必须制止。第5条,教师不该随便怀疑,而应该彻查清楚,该表扬就表扬。第6条很难说,情况不清,而且教师这样说还是比较客气的。第7条胡同学就没道理了,即使警察介入此事,也会问这个问题:“他们为什么打你?”第8条,属于教师的教育观念问题,科举主义流毒,确实应该批评和纠正。总之作为教育者,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
  但是这8条作者着力用笔的内容,都无法证明作者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学校有学校的帐,学生有学生的帐,谁也甭打算用别人的缺点掩盖自己的问题。还有,作者最后说他“选择离开”,不清楚他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如果他是高中生,则双方皆大欢喜,如果他是初中生,则对不起,胡同学,您违反义务教育法了。



王晓春
11,5,18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42:39 | 只看该作者
当心正确的废话


王晓春



“我认为,课堂教学既应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更应该将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注入孩子们需要滋养的心灵:善良、正义、忠诚、气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宽容、人权、公正……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这里所说的“注入”绝不是脱离教学内容进行生拉活扯的强加或牵强附会的联系,而应该自然而然地融汇在教学过程中。”


  上面引用的话是常见的论调,有一批人在说这种话。
  这话很厉害,一下就抢占了道德制高点。你不可能反对这个意见,否则你就成了“教书不育人”的罪人了。再说,这话也有道理。
   这是典型的儒家思路,在论述教育问题的时候,永远把道德、理想、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中国古代历来如此(文以载道),文革期间这种思路曾经达到极致(一切都归结为政治,归结为革命,这是“文革”期间的“道”),近年来,这种思路则换上了新的时尚服装(人文精神,民主,人权,自由,平等之类)。你可以看出,这中间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但如果这些高调脱离了教学具体环境,就会成为正确的废话和伟大的空话,现在这种东西极其流行,谁都可以把这些流行的滥调念叨一遍,然后就感觉自己已经掌握教育的真谛了。这种论述方式就像国人的“阴阳”理论一样,能解释一切,实际上什么也没解释。但是说话者却会有某种满足感,觉得自己很有高度,很有深度,很有热度。
   对付这种人,最好的检验方法就是拿一堂具体的课来,问问他(别让他跑掉):这堂课“民主”不“民主”呀?“民主”在哪里?不“民主”又在哪里?如果您来上此课,您怎么个“民主”法?我基本上敢保证,那些唱高调的人,绝大多数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或者说出来的话是普通老师都能说出的。如果让他去亲自上这个课,你也不会见到“民主”的新境界,也许那个“民主”不过是让学生多点活动而已,甚至那个“民主”会冲击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课堂真的变成“民主培训班”。这些我都见过。
   老老实实提高教师本人的人文素养,培育教师本人的民主精神,用不着挂“民主课堂”的牌子,其课堂也会洋溢着民主的气氛。反之,这样忙于提口号挂牌子造声势,搞宏大叙事,势必造成大批“民主“表演,受害的还是孩子。




11.4.9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43:18 | 只看该作者
秉持这样的理念,能增加德育的实效性吗?


王晓春


    我在《教师月刊》2011年3期上见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德育研究》。文章开宗明义谈到“德育要有实效,必须采取探究的法子”,然后就举了一个采取探究的法子,而且有实效的案例。

说有一个小学4年级的孩子小Z,画画得好,同学都想要他的画,挂在家中自己房间里。小Z觉得这要花些时间,还要买材料,采用赠送的办法自己太吃亏,于是建议同学跟他买,价格可以优惠。大家觉得有理,这“买卖”就开张了。后来小Z妈妈发现孩子兜里多出不少钱,问其来源,小Z如实相告。这位母亲觉得不妥,反映给班主任。班主任调查发现此事属于两厢情愿,不知该如何处理,就反映给教研组,教研组又把这个难题交给了一位教授。据说这位教授“首先做了一番调查,发现这是大中小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进而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归结为,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原本存在于经济领域的交易行为扩散至教育领域的结果。但这样一种适用于经济领域的价值原则,并不适用于教育领域,因为教育领域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经济领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性质不同,必须体现教育性原则,即‘应该有助于学生有价值地发展,有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因此,在上述案例中,代替交易行为的应是赠与行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条建议。”

   我们且不论这位教授的做法算不算“探究的法子”,只分析一下教授的思路能否增加德育的实效性。
   比如我是这个小Z,我可能会发问:“为什么我不能把自己的劳动产品卖给同学?”
   大人会教导我:“那是为了让你品德更加高尚。”
   于是我就明白了,原来小孩必须高尚,长大了就不必再高尚了。难怪大人都那么坏!他们小时候一定都高尚过一阵,可惜后来都长大了。
   小Z当然未必像我这么“恶毒”,但是我基本可以保证的是,经过这样的教育,孩子的小脑瓜肯定乱套了,他发现大人小孩的道德是两套标准。这就是此种德育的“实效”。
    问题在于,这种德育理念是不正确的。它把社会与学校完全割裂了,把未成年人的生活与成年人的生活完全割裂了。正确的理念恐怕应该是这样:学校与社会,既有区别的一面,又有相联系、相衔接的一面,孩子的品德、价值观既有与成人相区别的一面,又有相衔接的一面,教育应该尽量找到二者的结合点,而不是把孩子关在温室、“无菌室”、或者象牙塔里。换句话说,校园生活不能等同于社会生活,但是也不能完全脱离生活,不能让孩子乱吃乱喝,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学生不能完全变成商人,在可控制的条件下让孩子体验一些做买卖的感觉(比如开周末跳蚤市场),对他们的成长利大于弊。
    我不知道这位教授提的几条建议的具体内容,但看来都是“赠与”性质的。愚以为这不是标准答案。可能更好的办法是找到“赠送”与“买卖”的平衡点。我的建议是,可以允许这个小Z向同学CS他的画作,条件是:

1
、收费只是象征性的。

2、收费情况要向家长报账(透明)。钱怎么花,由家长和孩子协商而定。
3、不一定都收费。比如好朋友过生日时,就可以赠送,因为感情是用钱买不来的。
   我很理解教师和家长的心理:生怕孩子学坏,所以宁左勿右。我想提醒各位老师和家长的是,各位总是害怕孩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难道你们不怕孩子长大变成书呆子吗?不怕孩子搞道德表演吗?脱离实际的德育,会把一些老实孩子弄得很傻很傻,长大走上社会处处碰壁,回首往事,他会埋怨老师的“德育”欺骗了他。这种例子还少吗?脱离实际的德育,还会把另一部分孩子变成伪君子。那些贪官们,有可能就是这种教育的“实效”。脱离实际的德育,还会压抑孩子的才干。像这位小Z,谁敢保证他将来不会成为一个画家或者精明的商人呢?
   总而言之,要让德育有实效性,首先教育者要实事求是,要全面地看问题,要掌握平衡,不要像儒家那样,一味地唱道德高调。


2011
,3,23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44:2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教改为什么总是受挫?



王晓春


  “2061计划”(2061,哈雷彗星下次光临地球的年份)是美国科学促进学会实施的一个长期项目,旨在改革从幼儿园到12年年级的自然、社会科学、数学和技术的教育。《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是“2061”计划丛书中的一本。此书是专门讨论教育改革的,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教改方面的思想。我在书中看到了这样几段话:

教师是改革的中心
虽然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改革的设想来自许多方面,但是,只有教师才能提供来自于教室本身的深刻的、有直接经验的洞察力。他们还能为改革提供别人所不能提供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学生、教学技巧和学校文化。然而,不能自上而下、从外到里把改革强加在教师头上。如果教师不能确信这样改变可以带来好处,就不会全力以赴地进行改革。如果老师对提倡的东西没有充分的理解、对新引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准备,改革措施就会受挫。不论哪种场合,参与设计改革的教师越多,在实施达成改革时,他们得到的帮助越多,改革深入持续下去的可能性就越大。
尽管教师是改革的中心,但是,不能只让他们承担改革任务。教师需要同盟军。依靠教师自身,不能改变教科书,制定比目前他更灵活的考试政策,建立行政辅助系统,使公众认识改革方向、花费时间,以及筹集所需资金来支持改革。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和教育决策人要支持教师。教师还要得到相关科目而儿童发展学、学习方法论和现代技术的教育潜能方面的专家学者的支持。此外,他们还要得到社区负责人、商界和工会领导人以及学生家长的支持。总之一句话,教育改革是每个人的责任。现在是教师对教育改革承担更多责任的时候了,但这绝不意味着别人可以减少参与改革的责任。

(《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美国科学促进学会著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译 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4月 第一版
182-183页)


   如果你承认这些话说得有道理(我认为是这样),那恐怕你就得承认,我国的教改屡屡受挫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不可避免的。
   首先,我们教改的主要实施者给自己的定位就有问题。在我国,你若说“教师是改革的中心”,肯定会招来教师一片反对之声,因为中小学教师往往把自己定位成“执行者”。上级怎么说我怎么做,我怎么会是中心呢?再说,我们的教育局长校长事实上也没有把教师当成“中心”,他们布置教改任务的时候,压根就是把教师看成“执行者”(干活的)的。这就是说,教师之所以缺乏教改的主体观念,正是上级引导的结果。我们的上级们只有在追究责任的时候才会说“教师是教改的关键”,其意曰:“改不好赖你们”。我们这里的领导给自己的定位则主要是教师的“上司”,“指挥者”而非“同盟军”和“支持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当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教改的“中心”了。什么都是你说了算,凭什么我又成了“中心”?
   所以我们这里的教改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局面。作为一线教师,你跟他谈“直接经验的洞察力”,“提供别人所不能提供的知识”,他不爱听,你若说“教改的关键是体制,是上级给政策”,他就高兴了。校长们呢?你跟谈如何给教师减轻负担,给教师更多帮助,使他们能够有条件搞教改,他兴趣不大,他感兴趣的是教师“照我说的做”,而你若说教改搞不好是因为教师素质不够,他就爱听了。总之双方都强调别人的素质和责任,而推卸自己的责任。思维方式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所处地位和实际利益。
   其次,上文说得好:“不能自上而下、从外到里把改革强加在教师头上。如果教师不能确信这样改变可以带来好处,就不会全力以赴地进行改革。如果老师对提倡的东西没有充分的理解、对新引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准备,改革措施就会受挫。”我们的教改往往恰恰是自上而下、从外到里强加给教师的,包括“素质教育”的口号,也是这样。靠行政往下“贯彻”,或者“典型引路,大面积推广”,是我们一贯的做法。多数教师真的“确信这样改变可以带来好处”吗?不管。教师对提倡的东西“充分的理解”了吗?不管。教师对“新引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充分准备”吗?也不管。只要某领导脑门一热,就大干快上,而且要求马上造“政绩”出来。根本没有深入的讨论和争论,根本没有让反对的意见充分表达。有时找一两个“专家”辅导一下,或者找一两个“名师”上节示范课,就推下去了。其实往往这些辅导者自己还在糊涂着,以其昏昏,欲使人昭昭。结果搞得一线师莫名其妙,在形式上做个样子,课上得不伦不类,比邯郸学步还要尴尬。
   第三,“不论哪种场合,参与设计改革的教师越多,在实施达成改革时,他们得到的帮助越多,改革深入持续下去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这里也正相反,教改的设计,差不多是“黑箱操作”,极少数人一捏古,出台一个什么方案,往下一布置,就算改革了。他们也喊“重在参与”,但他们的所谓“参与”只是“执行式的参与”,设计改革方案的时候,一线教师是没有份儿的。这不可能激发教师的主动性,这种改革也就很难持续下去。一阵风过去,一切就会恢复往日状态,本来也不过是“奉命走一回过场”而已。
   仅从上述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我们的教改屡屡受挫,决不是偶然的,它从一开始就不对路,所谓的“成功”,只是演了一个节目。
   我希望各位千万不要误以为我是反对教改的,恰恰相反,我倒觉得很多教改的前台人物是在以实际行动毁坏教改,真正的改革者根本不是他们那个样子。教改是慢功,不是急活;教改要自愿,不能强迫;教改是练内功,不是在外面大轰大嗡;教改是个专业问题,决不能主要靠行政手段来推动。真要搞教改,首先需要接受培训转变观念的是局长校长们。




2011
,3,13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46:12 | 只看该作者
教育者要以教育专业的视角关注人性



王晓春


在他的教育旗帜上,鲜明地写满了“人性”“人情”和“人道”。
和一般的教育家不同,苏霍姆林斯基不是以“学者”或“研究家”的身份去冷峻、“客观”、孤立地研究教育,而是充满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自己的一腔激情洒向他的每一位学生。他的深情的目光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他一生所关注的始终是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这就使他的教育境界远远超过了一般侧重于研究教育技术的教育家,而使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的宇宙。


   这些说法并不错,但是看不出教育作为一种专业和职业的特点。因为所有的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工作者,都必须关注人性,人情,人道这些东西。换句话说,关注人性,并非教育者的专利。比如文学家,他们对人性,人情,人道的关注就一点也不亚于教育者,甚至可能更甚,否则他就不配当文学家。
   真正的问题在于,教育者关注人性,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视角,教育的视角。世界上没有抽象的人性,只有具体的人性;谁也不敢说自己对人性有全息式的了解,每个行业都只能重点关注人性的某些方面。比如作家可能会关注老龄化对人性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就不必关注人性的这个方面。
   所以,抽象地鼓吹人性,而且把它与专业技术对立起来,很不妥当。这已经成了一种时髦的空谈,常常用来回避教师对学生具体人性特点的研究。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对策是拿出一个学生的案例,请问:这个学生的人性有何特点?他的情感与别人有何不同?“人道”在他身上怎样体现?如果对方说不出,就又是一个大忽悠。而要回答这些问题,没有专业技术是不行的。



2011
,3,7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47:37 | 只看该作者
王晓春


家庭辨才的四种思路





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智能倾向,了解孩子的智力强项与弱项,可以有以下四种思路。


第一种:看孩子各科考试成绩


比如孩子数理化成绩好,可能他的数理逻辑智能较强;语文成绩好,可能他的语言智能较强;体育成绩好,可能他的身体运动智能较强;美术音乐成绩好,可能他的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较好。因为学校成绩是明摆着的,所以这种评估方式很直观,容易掌握,而且也有一些可信度。学校是不会随便设置学科的,学科设置必定以大量的科研成果为支撑,教育者总是希望学校所设学科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他们在课程设置上自然会尽可能努力做到这一点。所以,学生各科的学生成绩,可以作为家长了解孩子智能倾向的一个参考。


不过我们要看到学习成绩这个指标的局限性。考试成绩与实际能力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考试往往只能考死的知识,考不出真实的能力。比如一个作家,语言能力当然是很强的,但是他小时候语文成绩未必很好。还有,由于应试压力,学校往往只重视主科而轻视副科,副科教师配备不强,教学水平难以保证,甚至随意挪用副科教学时间的现象都很多,所以依据孩子学习成绩评估其智能倾向的做法很容易把家长引入歧途——也就是加德纳批评的,只看到孩子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忽视其他五种智能,埋没人才。


第二种:心理测验


这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方式。如智商测验,早期记忆分析,词语联想等等。这类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科学,而且像上一种方法那样,专家把关,一目了然,无须家长自己动脑筋去分析,所以比较受家长欢迎。但是这类方法也有明显的缺点。最主要的问题是,这类检测都是静态的,而人的能力,其实在行动中、在实践中,看得更清楚。大家都知道智商是一种仅供参考的指标,不可死信,而且智商测验只能反映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其他智能测不出来,这也会造成误导。事实告诉我们,有些智商低的人是很好的人才,甚至还有天才(白痴学者)。心理测验的方式需要专门人员来进行,往往需要付费,这对很多家长来说,也不方便。

  第三种:生理测试
  有一种理论,认为通过对人的某些生理特征的观察分析可以了解其智能特征。比如手纹分析,掌纹分析,血型分析,甚至骨相分析。有些家长相信这个。这种办法到底有多大科学性和可信性,有待证实。我个人从来没有用过这类办法,不过我并不完全拒绝之,我觉得或许可以把这种检测手段作为一个维度,当作参考。不过我劝家长不要只相信这一种检测方式得出的结论,至少要用其他方式检测的结果来对照一下。
  第四种:行动检测。
  这是最古老的方法,在生活情境中,在孩子的活动中,观察分析,也就是听其言观其行。这种办法的最大优点是生活化,灵活,真实,比较容易操作。其困难是需要家长克服自我中心,做有心人,创造各种情境,而且会分析。愚以为,多数家长的辨才工作,最好以此种方式为主,辅以其他方式。
   但家长千万不要以为这种办法简单。不是的,这其中大有学问,后面我们就要细说。


2011
,1,12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5:48:54 | 只看该作者
  解读,还是歪批?

                                                                         
王晓春

   前面说过,《愚公移山》中,愚公与智叟的基本矛盾,是发展与拒绝发展的矛盾,可是到了一些语文教师的手里,经他们一解读,就变味了,竟变成了环保与反环保的矛盾,愚公成了破坏环境的罪人,而智叟则成了环保先驱。愚以为,对于《愚公移山》一文,这根本就是歪批,因为文本里没有证据证明智叟有任何的环保意识,当然也没有证据证明愚公当时意识到了环保问题——还没有到那个时代。
   我上中学的时候(50年代,属于“现代”了),有一首很流行的歌曲,很好听,歌名我记不清了,好像是《我骑着马儿过草原》。其中有这样的歌词:

我骑着马儿过草原,
清清的流水蓝蓝的天。
牛羊肥壮驼铃响,
远处的工厂冒青烟……

   今日看来,工厂烟囱冒青烟分明是污染,大煞风景的,可是当时的人们,却把这青烟与清水蓝天堂而皇之地并列在一起,统统看做美丽风景的必要元素。为什么?因为工厂是进步的象征(走向工业化)。由此可见,环保问题是发展的产物,没有发展谈不到环保。月球和火星目前就没有环保问题,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也没有环保问题,事实上工业化之前,也没有多少环保问题,即便有也是小问题。所以,离开发展谈环保是很可笑的。批评《愚公移山》缺乏环保意识是无的放矢。请问,如果愚公和智叟都长寿万年,二位谁会率先意识到环保问题?很可能是愚公,而不是智叟。因为愚公有更多的机会犯环保方面的错误,从切肤之痛中得到教训。今日世界对环保问题喊得最凶的不就是率先发展的西方吗?其实今日地球的污染,大部分是他们以前造成的。
   也有些论者不敢赞美智叟,而集中精力攻击愚公(因为智叟这个形象实在太不提气了)。无非也是说愚公破坏环境和迷信主观意志。我想,即使愚公的想法不够全面,或者说埋伏了后来的某些失误的种子,我们也应该看到愚公思想,正面意义是主要的,基本的。古时候的都江堰,现代的红旗渠,都是真实愚公们的伟大作品。我有时候把自己几十年读书的笔记本拿出来,堆成一个小山的样子,我就感觉自己是愚公的后代。要知道,那都是我一笔一笔写出来的呀(每日挖山不止)!我承认我也“破坏”了环境,因为生产这些书本都可能污染环境,造纸业对环境污染尤其严重。我愿意检讨,但死也不会学智叟。原地不动可以少犯很多错误,但不动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记得这是鲁迅先生说过的话。鲁迅活脱脱是一个愚公。
   只要人类不灭亡,愚公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如果我们曾经在改造大自然的时候犯了些主观主义的错误(如大跃进),那也不应算到愚公的账上,更不应该在语文课解读此文的时候,借古讽今,转移学生对此文伟大主题的注意力。想要批判大跃进,可以,想要分析大跃进与《愚公移山》一文的某些内在联系,也可以,最好在课外进行。课上也不是不能涉及,但一定要忠实于原著,首先张扬其伟大的人文精神,人类的尊严与自信。不能把解读变成歪批,不要曲解原文为某种意识形态做注解,否则会把学生的阅读引向一条错误的道路。


20109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8 00:49 , Processed in 0.1384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