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辑帖:70后书家雄风起兮!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0:52:43 | 只看该作者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0:56:37 | 只看该作者
宗绪升对话鲁大东硕士



宗绪升:大东兄涉及的领域太多,而我又实在浅薄,还真不知道从何谈起以及谈什么好了。那就先从摇滚乐吧,你的与人乐队之前的那个乐队叫什么?为何解散?

鲁大东:没解散。乐队叫甜蜜的孩子(Honeys),现在在上海,并以五年一张的神速出正版专辑(正式出版发行的哟),我算是组建者之一,后来退出了,因为九十年代中期我正在搞隐居,搞摇滚等于破戒。后来我又被一个画山水的拉进现在的乐队——“与人”,与时俱进以德服人的缩写,又开始乐此不疲玩高雅音乐了。

宗绪升:当时国内很多摇滚乐高手都曾与你有交往,介绍一下如何?

鲁大东:和任何一门技艺(书法、摇滚、木匠、相声之类)一样,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是高手,都是从菜鸟到大侠,或者菜鸟到老鸟。很多粉眼里神一样的人物,当时不过是一起喝喝酒、玩玩琴的哥们。所以要警惕,我们身边经常暗藏大师。

宗绪升:摇滚乐这个领域与书法界能否做个比较?那个领域我想对我以及对我们广大的读者都很陌生。

鲁大东:摇滚界对书法这个领域更陌生,学书法的总知道崔健吧?搞摇滚的知道张海吗?其实如果对别的领域熟悉一点的话,书法界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中国摇滚界也不例外,但它和书法界根本的区别,是没有成立“中国摇滚家协会”。

宗绪升:很遗憾我只听过你在歌厅里"OK"来着,而没看过你的演出,有人同我说,你唱过《你妈隔壁》,你的很多歌曲据说都来源于极为热门的生活现象,比方说那个很爱骂人的杭州某台主持人万峰的某段骂词,是这样吗?以雅俗来论,你的歌或摇滚乐属于哪个范畴?

鲁大东:没有《你妈隔壁》这样的歌。你可以去搜索一下,我们的歌词里绝对没有三俗(低俗、庸俗和媚俗)的成分。万峰老师是我们尊重的对象。我们有一首或许与之相关的歌叫《杭州人民爱晚风》。有一个未经证实的段子:问:“万峰老师您如何看待摇滚乐呢?”万峰老师:“你说的那些东西我都知道,就是一群小青年闲的没事做瞎折腾,都是没文化的东西!一天到晚鼓吹让年轻人吸毒、XX!谁听谁变态!”至于雅俗,我没什么想法。现在谈雅俗,多半是把个人口味升级成道德标尺。摇滚乐风格很多,分得很细,有些是以技术分类的,比如硬摇滚和金属;有些是以文化表达来分类,比如嬉皮和朋克;有的是以生存状态来分类,比如POP、非主流(Alternative Rock)、地下(Underground)和独立(Indie)。这一点和书法也不太一样,学术意义上的书法基本上是以某种“样式”(某某“体”,比如欧体、颜体、柳体、罗体之类的)来偷换“风格”这个概念的。我们乐队的风格,我叫它“前卫低俗摇滚”。

如果想要了解摇滚乐,第一选择是去看一场摇滚演出。这就就像要了解书法一定要看经典作品的原作一样。摇滚演出与在电视里看超女或春晚绝对是两个概念。

宗绪升:你有没有把摇滚乐与书法相结合地创作并演出过吗?

鲁大东:分两类:一类是以书法为主体,比如“平安夜书法现场”,还有“四季”跨媒体艺术节的书法皮影,音乐是书法演出的辅助成分;另一类是摇滚演出中的书法行为艺术,比如我们在北京MAO的摇滚演出,我在鼓上击打出的书法“汶川——济”。

宗绪升:介绍一下你以书法元素为媒介所做的影像作品以及装置作品,你认为书法在其它领域的拓展空间大吗?拓展的意义何在?

鲁大东:还是回到刚才的问题,所谓“现代书法”或者“当代书法”,是以书法元素为媒介的当代艺术作品,还是以装置、行为、影像、电子媒体等当代艺术为表现形式的书法作品?经过一定经典艺术训练的中国艺术家多少都有一点“复兴传统文化”的情结,就像生活在当下的书法家,总是思考“书法在其他领域怎么扩展”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或许对以书法为职业的人很重要,但是对当代艺术家几乎毫无意义。所以当代艺术中与书法或文字有关的有价值的作品,基本上都是非书法家做出来的。那些人总是先做,后说,或者干脆不说,当代艺术家不和书法家对话。

近几年除了七十年代书家的这种连续剧展,我几乎没有参加什么书法界的活动(主要是人家不带我玩儿)。就是上课、演出和有空的时候掺和当代艺术的展览。当代艺术展中我可以做行为、装置或影像,有的与书法有关,有的与书法无关。与书法有关的也可以分析出几个主题:一是与书法的运动(movement)有关,比如影像系列《宿命》,在自己身体上书写、拓印;一是书法与声音(sound),比如在鼓上把字敲打出来。这两个系列我叫它S/M系列。

宗绪升:前年我们于杭州一起喝酒的时候,你说你那时在研究《奇门遁甲》还是《易经》来着?为什么研究这些?有何进展?

鲁大东:我说过吗?《易经》和《奇门遁甲》我没有研究,所以就没有什么进展。中国美院新媒体系开国学课,竟然让我去上,上课的时候我先做调查,看看同学们对所谓国学的什么方向感兴趣,结果反馈上来的都是算卦、手相、风水、奇门遁甲这些神秘学方面的东西,我教不了。上易经,先教蓍草起卦,一个多小时里大家兴奋异常,六爻成卦以后讲易经的义理,很多人兴趣索然。

奥运会前夕我们在北京演出,我在表演《口吐莲花》这首歌的时候,在手鼓上用墨打出书法。演出间隙,有个罗马尼亚人过来跟我说你是不是学过萨满,他在本国就是研究萨满的,我说是,其实我只是高中到大二的时候读过萨满的书。我以前确实对神秘学感兴趣,后来学了点考古,下了点田野,就只对古代方术有探究的兴趣了。

宗绪升:我知道,你亲手拓过很多摩崖石刻,由此,你对碑文字的临摹有了自己的认识,分享一下如何?

鲁大东:我自己总结的现代碑刻学(姑且这么叫)的三重证据:文献、拓本和田野,其中田野,也就是实地考察占主导地位,文献次之,拓本最后。如果我们要研究石刻中的书法,有条件的话,看原石是第一位的,拓本作为二手资料,只在原石不存或者破损严重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如果要收集资料,我会首先考虑对原作的全方位摄影,做拓片只是辅助手段。

宗绪升:你的太太(老绪注:鲁大东的夫人尤丽为瑞士人,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本科毕业后、又攻读了该系的硕士学位)的中文肯定比你的英文要好,我刚刚读了季羡林的自传,他谈及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你认为呢?你怎么看待考研究生要考外语这个制度?

鲁大东:英语很重要,日语就不重要么?研究生考外语应该是个多选题,现在变成是非题了。这就是《孔子》和《阿凡达》PK的教训,某些权力行使者总是在应该使用硬实力的时候(比如教授资格评定)使用软实力;在应该使用软实力的时候(比如艺术人才引进)使用软硬实力,而不是相反。

外语能力与研究能力有关,考研究生,回避不了;外语能力与艺术能力无关,用来卡艺术类研究生,就莫有这个必要了。

宗绪升:你曾经做了个有关执笔方面的研究,不同的执笔方法对书写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鲁大东:执笔的研究,就像扬之水先生所说:“现在颇有些热闹了”。做研究的都是学者或高人,我排不上号。二十年前我搜集有关资料,是从书法实践者的角度,关心的是执笔的是非问题;现在我还在搜罗有关资料,是希望自己从图像学(Iconography)的角度出发,思考书法身体运动的艺术史意义。不同的执笔方法,比如单钩执笔和双钩执笔,对书写效果的影响,我认为不像有些学者描述的那么大。换个角度说,尽管一个个人的执笔方法可能决定了他的书写风格,但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不同的执笔法对整个书法的时代特征有绝对不同的影响。多数的研究只是个案的放大。

宗绪升:学院学科化教育对中国书法有何影响?你的看法是?

鲁大东:学院学科化教育,是教育方面的问题,与艺术和艺术家无关。就像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对影视界的影响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书法的系统教育(我们姑且相信现在的教育是系统的)总不是坏事,但绝不是说我在电影学院学了几年表演就一定会演戏了,我在某某大学系统地临过几年帖就一定会写字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当下最值得担忧的,是我们这些书法教师有没有不断更新系统的能力和勇气。

宗绪升:谈谈书法与个人的性灵关系?

鲁大东:性灵这个词我不太懂,是指内心世界?精神、思想、情感?还是性情、智慧?好像这不是学院学科化教育的主要内容。首先看你相不相信天才说,我相信天才,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天才,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世界。但要想要你的思想世界被人围观然后喝彩,可能还是要先过技术关。你可以为曾轶可的绵羊音喝彩,但不会为她的吉他喝彩,因为吉他技术不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宗绪升:书法对传统借鉴中的取舍问题,你是如何做的?

鲁大东:从技术的角度我取而不舍。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传统,你的甘饴,我的毒药。取来的东西,一定有它可取的理由,没有理由制造理由也要让它存在下去。

宗绪升:你认为当代各个书体中最为突出的五名书家是?分别点出。篆刻界与探索书法领域也请各点出五人。

鲁大东:活着的?我说了不算,盖棺论定吧。

宗绪升:你书读的很多,推荐几本书给我们的青少年读者如何?

鲁大东:你才读书多,你们全家读书都多。

喜欢艺术的,推荐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喜欢哲学的可以看李零的一系列著作,讲孔子的《丧家狗》和讲老子的《人往低处走》;喜欢文学的,外国文学可以看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农场》,中国文学,有条件的话,要读《金瓶梅》。

宗绪升:十几年前,我们与尹海龙、顾工、林再成、黄国光等近二十人因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太容易入了,入了后,会员又是终身制,实际很多会员名存实亡,想因此集体退出中国书法家协会,然后给自己确立个比当时入会条件难数倍的目标再去努力,后来因某个原因未能如愿。现在还有这个想法吗?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0:57:34 | 只看该作者
书法家+美院老师+平面设计=与人
  乐队介绍:与人,2002年成立于杭州,因为排练期间天天下雨,曾取名“雨人”,后改为“与人”(与时俱进,以德服人)。同年5月参加声音网站周年庆典演出,以其在台上夸张的表现力一举成名,此后频繁出现于浙江、上海等地的摇滚演出现场,成为杭州最具代表性的乐队之一。   乐队风格很难用现有的某种风格来概括,因为你会在他们的歌曲中听到革命歌曲、电视广告、摇滚版黄梅戏和京戏版的摇滚。
  手记:有那么一群人,白天用来消遣自己的一种爱好,晚上开始各自奔波于工作岗位。与人乐队,一支现场气氛受众人喜爱的乐队。平时他们乐队的四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业,书法家、美院老师、平面设计。
  主唱鲁大东是个书法家,在书法界还小有名气。毕业后去了欧洲留学,娶了奥地利妻子,现在他们的孩子已经两岁。鲁大东还是个环保主义者,不用手机、不穿皮革,要想联系他只能打他家里电话。很难想象书法家会去建立这样一只风格夸张的乐队,“没有什么奇怪的,做乐队和你们平时搓麻将、逛街是一样的,它只是你的一种爱好,你在进行的时候,你就是在享受。”
  书法和地下音乐
  记者:书法和你们的音乐有共通处吗?
  鲁大东:书法和地下音乐是一样的,其实都是一个自己的圈子。我们的音乐风格比较杂,不想把某种风格特别突出,只要有好玩的东西都可以融入到我们的音乐。其实学书法需要你对书法有一定的了解,需要你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这个职业上挥洒得更广阔,做地下音乐也一样,我们的作品也许会被人家说太夸张,太无聊。但其实要对音乐有很高的觉悟才能有我们这样的作品,之前我们都有学古典音乐。所以说书法和地下音乐是有共通的,就是他们都有各自的领域。
  记者:在杭州坚持你们自己的这种音乐风格是不是市场很狭小?
  鲁大东:不是很狭小,而是极其狭小。但我们做自己的音乐不是为了赚钱,真的只是爱好。在杭州做地下音乐和其他城市不同,我们的音乐可能很难融入到这个城市的文化。艺术是要讲究奉献的,如果一味去把它和商业结合,那就掉味儿了。
  记者:地下乐队会慢慢消失吗?
  鲁大东:以前我们还会在31号酒吧经常有自己演出,现在虽然没有这个地方了,但只要坚持,那就说明地下摇滚乐队不会消失。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0:58:24 | 只看该作者
杭州艺术家书法迎新年
新华网浙江频道(2006-12-31 )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编辑:晓明
12月30日,一位观众正在仰天欣赏鲁大东创作的书法作品。 12月30日,一位观众正在仰天欣赏鲁大东创作的书法作品。 12月30日,一对由著名书法家、中国美院教授王冬龄创作的《书木》作品正在与观众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新华网浙江频道12月31日电 (记者 王小川)12月30日,由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中心的王天德、王冬龄、白砥、刘灿铭、张浩、张爱国、花俊、邱志杰、单增、洛齐、唐楷之、韩天雍、鲁大东、管怀宾等14位艺术家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了一次别具特色的书法展览,迎接2007新年。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0:59:21 | 只看该作者
浙江在线9月26日讯

  在书法界,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一代,是青年的一代。

  他们,从而立之年跨入不惑之年。这10年,至为关键。对书法、对艺术、对人生、对世界,都会有新的认识。

  他们,大胆创新与探索,不拘泥于书法,更“跨界”其他的艺术门类。

  而这,又反作用于书写,表达更丰富的情绪。

  我们从参加此次兰亭书法社双年展的14位70后书法家中,选取部分,讲述他们的故事。

  金铮:只要书写快乐,就足够

  选择这首词,并非刻意为之。金铮一直有个习惯,读诗读词。情绪,会在诗词的音韵与画面间带出。笔墨,也就成了最佳的表达方式。

  “这首词挺清新,读时契合自己的心情与感受,适合书写。”她说。书法之于她,是种快乐的体验,“只要书写快乐,写完后心灵愉悦,也就足够。”

  金铮,是参展本次双年展的70后书法家中,唯一一位女性。在书法这一艺术领域,她又如何看待女书家与男书家?

  也许,在传统的观念里,女性温婉、男性豪放。但事实,“不能说,女性就一定文弱或细腻。男性也有相对秀美的,女性也有相对豪放。从现在书法创作来看,各方都有代表,粗狂、古典、优美等等,都有。”

  不过,“如果真要说有什么区别”,她认为,“女性会因日常和家庭事物,分散精力,投入专业上的时间,少于男性。而男性,则可有充分的时间,执着梦想。”

  金铮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让儿子学一下书法,或是我自己带他写,让他感受一下。”儿童学书法,从小学一年级,差不多可切入。而儿子,正好处在这个点上。

  思考这个,并非自己从事书法。而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中国孩子来说,很重要。书写、语言,是必要的文化修养。”

  那么,儿童书写是否有好的引导方式呢?

  “写字没有一种特定的方法。”金铮认为。从基础开始,“最重要的是坚持。”每天拿笔可能并不现实,“但每周必须要拿笔写一写。如果坚持,一拿就可能五年十年了。”

  -

  参展的70后书法家简介

  王义军:生于1978年,安徽郎溪人。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川音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牛子:生于1974年,新疆乌鲁木齐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博士、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讲师。

  花俊:生于1970年,江苏泰州人。中国美术学院博士、中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余良峰:生于1976年,浙江桐庐人。浙江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沈浩:生于1973年,浙江杭州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书记兼副主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陈胜凯:生于1970年。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厦门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周寒筠:生于1976年。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博士,浙江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

  郑一增:生于1973年,浙江温州人。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成员。

  郑利权:生于1979年,浙江磐安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沙孟海研究会副秘书长。

  翁志飞:生于1973年,浙江丽水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鲁大东:

  模拟石刻的格言,为了提醒自己

  有人说,这句格言是一个大写的“人”。

  对这个字,鲁大东似乎情有独钟。2002年,他组建了“与人乐队”(与时俱进,以德服人);他的“唱吧”(一款唱歌手机软件)头像,也是一个“人”字。

  “它所描绘的人,是人的一种高的品质,不全是道德约束。它用各种自然界的物体,或庄严或肃穆,去比喻,与一般的道德约束不太一样。”鲁大东解释。

  10年前,头一次读到这句格言,他记忆至今。这幅字,他写过很多回。“格言往往说一些做不到的事,只有伟大的人才能做到。古代各种名言与谚语,都是人在吃亏后的经验教训。”鲁大东说。

  “真正能做到的人,就不写这个了。”他笑着说。他希望,这幅字,能时刻放着提醒自己,“就跟闹钟似的,知道自己做不来,才放在耳边,让它响起。”

  这幅字的处理,很特别,以石刻的感觉呈现。对此,鲁大东有自己的考虑。“在古代,特别庄重和重要的东西,会刻在石头或碑上。”他说。另一用意,契合“无界”的主题。“展览本身,为了突破传统与现代的隔阂,需要形式更新颖,内容看上去有感触的作品。”鲁大东认为。

  在微博上,鲁大东一直坚持给网友“评字”,虽然这种行为被他自嘲为是出于“好为人师”的心理,但他真切感受到了普通大众对书法艺术的喜爱。

  他遇到过很多人,“一开始学书法时,就被人掐死了。总跟你说,这有多么困难啊,你学不会啊。事实上,这会把很多人推到外面去,他们不得其门而入。”

  可水平,总是从低到高,鲁大东自己也是。因此,他希望,微博能“帮很多想要学习的人去提高”,“能在很多人心中播下种子”。或许,有些人会慢慢变成专家或艺术家。

  唐恺之:留下西湖的心境

  得知书展的举办地是杭州,唐恺之立即选择苏轼的《书林逋诗后》。“虽然描写杭州的诗词有很多,但感觉其他的诗词都无法体会到杭州的人文,笔墨情趣无法表达得那么流畅。”在他看来,这首诗很好地融合了西湖和人的特殊性,“胜过写一首简单的脍炙人口的诗句。”

  其实,唐恺之自己,也有个西湖梦。

  从大学到博士,在杭州生活20年。之后,唐恺之离开了,回到老家桂林。在采访中,唐恺之自己坦言,“深深地爱上这座城市,这里的人文”,可为什么喜爱而又离开?

  “留下来的是一种心境,而不一定非得是人。”唐恺之很洒脱。虽然离开了杭州,但他把西湖的生活和心境,带到了桂林。“我想,我带着西湖梦寻,带着心境,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生活都可以。杭州给我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不需要换取杭州的生活才能体会到。”

  在首都师范大学读博后时,唐恺之研究过中小学教育。书法规范性很强,“不适合小孩的天性”,如何保护他们的兴趣,唐恺之有自己的心得。

  在他看来,孩子的兴趣断掉,都是“逼”出了问题。“只专注严格的规范,会掐死孩子创作的天性。”因此,“对规范的认识不要太狭隘,太强求。”

  刚开始学习时,在教授各种书体时,“可将书体与书法家相结合,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比如,王献之练字的故事、入木三分和力透纸背的故事等。”这样可以传递一个信息,“原来书法不是简单地写好一个字,书法有很多东西。”

  新颖的教育手段也很关键,“多引用多媒体”。可以先写半小时字,“另半小时或一个小时看书法纪录片”。还可以,“用摄像机对着字写得好的小朋友,小朋友带小朋友写。”

  宗绪升:

  跨界演电影

  用书法的审美对待

  宗绪升的经历,特别丰富,写书法、做记者、演电影。

  大多数人认识宗绪升,是从“痛系列”开始。有人说,“这一系列的"痛"作,灵感来源于胃痛,胃酸分泌过多、胃下垂、胃萎缩、胃绞痛……总之,关于胃的所有不良症状均可以在其中一一找到对应。”

  不过,宗绪升却说:“这是曲解,一点关系也没有。”

  宗绪升本次参展的这幅联,取自杜牧诗:“我喜欢杜牧的诗,这首诗与展览也稍有联系。”这幅字,他准备了两个月。其实,“痛不仅是身体上的痛,很多东西都会让你痛,会让你痛得说不出来。比如,精神上的痛。”

  今年,宗绪升跨界演电影。机缘巧合,在微博上认识了制片人,圆了他的电影梦。宗绪升特别爱看电影,“电影看了无数”。1998年至2004年,在中国美院读大学期间,他跑遍了杭州所有的电影院,“现在还记得每个影厅的样子。”每次,他总挑最角落的位置坐下,“我就会想,如果我来演会怎么样。”

  这次,宗绪升在《三江歌谣》(我国首部音乐儿童电影)饰演游手好闲、但心肠不坏的小学美术老师“阿三”。演完后,他说,“感觉我还能干。”留下唯一深刻的感受是,“电影是假的,但在打板放下的瞬间,就变得真实。这时,你必须完全放松、无所顾忌,最本真的东西,也就出来了。”

  这样的跨界,会有人说“不务正业”吗?“他们开玩笑说过,不过大半朋友都是支持的。”宗绪升说。

  其实,“世间万物皆书法,王冬龄老师曾说过。”宗绪升用对待书法的态度去演电影,“自己的审美放入演戏中,比如松弛关系等,去组织画面。”

  迷上电影后,他说,“接下来打算自导自演一部,等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后,就开拍。”在他看来,“一个书家不见得只从事书法,需要多方尝试,不能太单一地发展。其实,这些都会相互作用,会对原先从事有所帮助。”

  作者:高逸平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1:00:09 | 只看该作者
师生们将走遍杭州搜寻大街小巷的界碑
2010-05-27
 来源: 今日早报(杭州)
寻 找
寻找 杭城界碑
中国美院建筑系一年级的一堂课
师生们将走遍杭州
搜寻大街小巷的界碑
本报记者 林梢青

早报讯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在中国古代,相邻两家之间的墙界,有着极其严格的划分,因此,也就有了界碑。自战国以来,界碑就是古人宣布自己产权的一种方式。因此,就有清乾隆时期,安徽桐城两户人家争夺地界,后又各自退让三尺的“六尺巷”故事。
随着城市风貌和建筑形态渐渐改变,界碑,这个老房子重要的生命元素,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近日,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启动了一个“寻找界碑”的一年计划 在书法系博士鲁大东的带领下,同学们将搜寻杭州大街小巷的界碑,并拓印下来,集中到一起做成一个展览,以纪念这些渐渐远去的建筑风景。

界碑代表了
建筑与书法的联系
界碑,也叫界石,是房主为了说明自己房屋、土地的区域范围,在墙角嵌下的一块石头。若是在自家屋墙角,通常刻上有自己的姓氏,如“张界”;若是在公用墙角,就刻明“公墙界”。据鲁大东介绍,它最早出现在战国,而此前,土地之间的分界用的是种一排树的方法,叫作“封”。“所谓 封建 ,就是 封土地建诸侯 的意思。”如今,国界与省界之间还沿用了界碑的形式,但它在现代人造房子的过程里已经逐渐淡出。
在杭州这样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里,界碑并不是一件稀罕物。据杭州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陈进介绍,界碑在杭州算是普遍,而杭州现今可见的界碑,时间跨度大多为清代中期至民国。
前天,跟着美院书法系博士鲁大东的脚步,建筑系的同学们穿过游客接踵的河坊街,在南宋御街拐弯,抵达大井巷。这是一堂普通的书法实践课,为了让这些一年级的同学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建筑与书法的内在联系,鲁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这里学习拓印界碑。他说,杭州的界碑主要集中在这样的老城区,像小河直街、皮市巷、大井巷这些老街巷最为常见。
大家首先在大井巷与南宋御街交叉口的老房子边停留,这里的墙角有一块很大的界碑,石板上写满了斑驳的岁月痕迹,但“公墙界 咸丰七年正月”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这是相邻的两户人家之间公用的。”鲁大东曾经寻访了杭州的许多界碑,这一块是少有的刻有具体年代的界碑。

用一年时间
寻找杭州的所有界碑
这个炎热的夏日午后,要不是同学们的驻足,很少人会留意到老房子脚下的这块石头。在大井巷50号的“渤海墙界”上,鲁大东为学生们演示了拓碑的过程。这个极富仪式感的过程,引得路人驻足观看。
拓碑看似简单却讲究技巧。拿一张尺寸与界碑相当,延展性好的专用纸,用喷壶均匀地打湿,仔细贴附在碑石上,再用一把棕刷,小心地刷,使纸张与石头表面充分贴合,直至显露出凹凸字迹,待纸张七八成干时,用棉花和绸缎特制的布包沾取适量墨汁,均匀按染在无字迹的部分,很快,拓片就完成了。


鲁大东说,不同的石质对水的吸收能力不同,所以每一块界碑的拓制时间都会不同。拓印更是一件“看老天爷吃饭”的事,下雨、起风,都不适宜。
同学们都看得入迷,周围围观的人们也越来越多。原来,那些陈旧静默的老房子里,藏着如此富有生命的内容。
在鲁大东眼里,界碑,其实是建筑生命的一部分。但随着岁月更迭,或人事变迁,房子无可避免地易主,但只要房子不塌,界碑巍然挺立。它如同一个沉静的老者,静默地注视着四季轮换、悲欢离合。从这种意义上说,界碑是建筑最忠诚的坚守者。
经过商讨,同学们有了一个一年计划 用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将杭州的所有界碑都拓下来,并临摹,最后将拓片与临摹作品集中做一个展览,一定极具视觉震撼力。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1:02:1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新作:朱天曙》收录了兴化籍著名书法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朱天曙博士新作80件,包括篆书、隶书、行书、草书等各种书体。 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蒋寅先生在序言中指出:“天曙慕其乡板桥道人遗风,承刘融斋先生之学,才足以发其趣,学足以济其才,复得执教于上庠,日讲肄于古贤之道,洵可谓才与学与地兼备者矣。苟持之以恒,日进不已,益厚殖其本根,以发抒其灵性,则他日之所成就,亦何尝不可几于古人之境,而更辟古人未有之境哉!”评价甚高。

作者简介
  朱天曙,1974年出生,江苏省兴化市人。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96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2000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导师黄惇教授,并得到卞孝萱、祝竹等先生指教。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大书法篆刻展和提名展,2003年在南艺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为全国七十年代出生的代表书家之一。兼治艺术史论,论文多次参加全国、国际书法史学研讨会,在《书法研究》、《中国书法》、《中国书画》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及专题介绍。曾获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论文奖(2000)、江苏青年书法篆刻精品展金奖(2001)、刘海粟奖学金一等奖(2003)等。著有《中国书法史》(与黄惇教授等合著,2001)、《宋克书法研究》(2003)、《中国书法经典名家讲座——篆书十讲》(2004)、《南京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丛书——金石书画》(2005),《逍遥——朱天曙作品集》(2005),主编有《长江历史文化辞典——书画篆刻》。
·查看全部>>


目录
金文 《唯八月初吉》句
行书 澄潭老鹤五言联
隶书 《富贵永康》砖铭刻
隶书 《山阳高平》石刻
隶书 《阳信家铜》汉器铭
篆书 《万岁、王之授予》砖铭
隶书 《五曹治砖铭》
隶书 《乐未央》汉器铭
篆隶书 《初平五年双鱼洗文字》 《建宁四年》洗铭
隶书 《汉阳泉熏炉文字》
行草书 李商隐诗
行书 东坡诗
草书 杜甫句
行书 《元康三年》砖跋
隶书 受雨流云五言联
行书 《李太白登金陵凤凰台》
行书 唐人诗
行书 《蕙风词话》
篆书 与天为徒
隶书 《富贵昌》铜冼铭
隶书 王建《咏华清宫》
行书 金农题画诗
行书 楚帛书文字并跋
行书 坐室临风七言联
行草书 《古今书人优劣评》
行草书 薛能诗
金文 鹿洞龙潭七言联
行书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行草书 杜牧诗
行书 武成磨嘴子汉墓简并跋
行书 神仙眷属
篆书 《张迁碑额》
隶书 《内者未央》铭
篆书 《汉砖铭吉语》
草书 《公羊传砖》
草书 杜甫《春夜喜雨》并跋
行书 依榻披书七言联
篆隶书 刻石文字选并跋
行草书 徐渭《送张子北上》
行草书 唯有何论七言联
草书 王维《终南山》
篆书 犹龙仪凤五言联
行楷书 《四友斋画论》
隶书 《幽州燕郡》汉砖铭一、二
篆隶书 《汉并天下、光和七年》双鱼冼铭
行草书 《苦瓜和尚画语录·一画章第一》
行草书 清琴浊酒四言句
行书 南宫乡石帖跋
行草书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叙》
草书 皇甫冉诗
行书 《古人论画四则》
行草书 《宋人春日语》
行书 双鱼印跋
行书 双虎印跋
甲骨文 三德五风七言联
行书 人物刻石跋
隶书 《崔显人墓砖铭》
行草书 徐渭诗
隶书 简牍文字选
行草书 金农诗
行书 跋《莱子侯刻石》
行书 题品收罗七言联
行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1:04:15 | 只看该作者
家乡给了我无尽的启迪——访兴化籍著名青年书法家朱天曙
作者:本报记者 薛林 日期:2009-1-8
来源:泰州日报

    尽管连日来雨雪不断,寒气袭人,但市凤城河风景区的望海楼上却透着一股暖意。应市政府邀请,朱天曙伉俪作品展今天开始在此举行。
    从一名农村娃到清华大学首位书法艺术博士后、中国书法“70后”代表人物,从板桥故里的年轻学子到被誉为 “他日当与清代扬州先贤相比肩”,朱天曙走过怎样的求艺道路?昨天,本报记者和他进行了近距离交流。
“家乡给了我无尽的启迪”
    今年35岁的朱天曙老家在兴化市大营镇董庄村,这里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小桥流水,文风昌盛。小时候,每逢清明,朱天曙就和当地人一起,拜谒离家不远的施耐庵陵园。施耐庵、郑板桥等先贤,成为他少年时代最钦佩的人物。
    而崇尚读书的家风对朱天曙更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祖父常常白天外出干活,晚上挑灯夜读。父亲读书不多,但交游广泛,写得一手好毛笔字。
    “我的作品虽然不能直接看到家乡的影子,但家乡的学术传统、艺术传统,却给我创作和研究许多启迪。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家乡文化的凝重和水乡环境的飘逸。”朱天曙说。
    朱天曙告诉记者,学术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自己在这方面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乡文化的滋养。而艺术创作是感性的、即兴的,是长期艺术实践的迸发,家乡飘逸灵动的自然环境养成了自己南方文人的艺术气质,并贯穿在整个创作过程中。
“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孩提时代,当小伙伴们搜集香烟壳拍着玩时,朱天曙却默默揣摩上面的书法,他还为此专门整理了几大箱烟标。
    初中毕业后,朱天曙以全乡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上了高邮师范美术专业。三年后,他因艺学兼优被保送到扬州大学历史系。这两所学校自由的氛围给了朱天曙广阔的艺术空间,“写字、作画、读书,也变得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了我生活的重要部分。”
    朱天曙说,坚持做喜欢的事情,是自己走到今天的秘诀。
    18岁时,还在读大学的朱天曙师从扬州名家祝竹先生学习篆刻和书画,艺事渐入正途。大学毕业工作四年后,他考上南京艺术学院,在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黄惇的指导下,完成硕士、博士学业。今年6月,朱天曙在清华大学博士后工作结束后,受聘于著名的国际型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作为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书家代表,朱天曙兼书法、篆刻、绘画之长,兼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之长,颇引人注目。
    在望海楼的展厅内,记者见到了朱天曙的40多件书画、篆刻作品和有关著作。陈列柜内,他上个月刚出版《周亮工全集》还油墨未干,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部18册的巨著是一名年轻的书法家编撰的。
“从艺须‘反叛’,做人要内敛”
    朱天曙有一枚印为“董庐”,表明了他的人生态度。“董”有“督正、深藏”的意思,也就是“做人要内敛”。“不是说留长头发、胡子的就是艺术家,关键要有内涵,有学养。”
    在一次研讨会上,朱天曙谈及 “七十年代书家”时,认为这个年龄阶段的作者有继承、反叛共存的特性和突破前人的意识, “反叛”就是要对经典作品和经典书家作新的诠释,从新的视角来观察。
    朱天曙对艺术前辈、老师们非常敬重,但绝不迷信盲从。他不但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求新,在艺术研究上也时常提出一些新颖的见解。不久前,他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颜、柳的字向来是学书的范本,其实不宜让初学者学习。“小学生一上手就临写颜、柳,形成定势,以后再临摹王羲之一路的行书,容易出问题。初学者宜临写晋楷一路的中楷作品。”
    “思必出位,所以穷天地之变;行必素位,所以应人事之常。”这是梁启超称老师康有为教导弟子的两把尺度,大意指思想上要追求极大极远,但行事须从极小极近的做起。朱天曙将这句话改为“行必素位,所以应人事之常;神必出位,所以穷天地之想”,作为自己做人和从艺的座右铭。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1:05:59 | 只看该作者
觞纵遥情:书法家李双阳小记
2011年08月12日

  李双阳 书法
  开笔写书法家李双阳之前,我已嗅到浓郁的酒味扑鼻而来。
  魏晋竹林七贤刘伶有言:“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恍尔而醒。”那绝对是无意志真实的酣畅,通过酒,达到了生命的极致。
  与双阳在一起,也有类似的感觉,或沉醉,或疏淡,或激情,或超然忘忧。李太白的飘逸、苏东坡的超脱、张旭的狂放不羁,种种幻像揉杂在一起,有风一样自由的气韵,有水一般流动的轻盈。就像1600多年前,晋时人士在天朗气清的日子里,流觞曲水,泼墨挥毫,看着桃花缓缓飘下觞,蚕茧纸铺开,鼠须笔执好,散淡劲健的书法排铺开来。
  我欣赏双阳身上的魏晋风度,正如我确信才子的秉性中携带着一种精神,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西方哲学家尼采所提出的酒神精神。它奔放如飘风骤雨惊飒飒,气势如夜涌大江一泻千里。且看双阳书法,线条圆劲,墨气苍茫,它是茂林修竹里对天地乾坤发出的慨叹,也是内心对天人合一、自然轮回的意会和涌动。
  一舞剑器动四方。我仍喜欢用这句诗来形容双阳的人和书法。因为,静默在他书法前,我仿佛听见了盛唐之音嗒嗒马蹄声,他是仗剑走天涯的侠士,也是等待心灵潮水皈依的浪子,更是手执一管毫锥,挥洒出意气风骨的文人。
  昨夜西风,今宵缣素,寻思梦里前程路。行书得意亦如何,征途羡煞参天树。
  醉寄诗文,陶于迷雾,扫除秋意迎春絮。莫邪干将自风流。英英剑气寒风去。
  这是双阳感于2002年写 的一首词,词牌名为《踏莎行》。若不是小时候因迷恋店铺里悬挂着一幅草书四条屏印刷品而苦练草书,说不定他在文学上也会颇有成效。他是个话有机锋、聪颖的人,作个比较,他入世的幽默不亚于眉山子瞻。就如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里所描述的: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在书坛,双阳的名字并不令人感到陌生,他行色匆匆,在各地讲学授课。可是回到苏州,回到朋友熟悉的圈子里,双阳是最朴素真实不过了,备好酒,捋起臂,畅欢。或者在平江路露天茶摊,沏上一壶碧螺春,温温润润地呷上几口,直到月朗星稀,犬吠深巷。何时戏言,到60岁,我们一圈朋友鹤发童颜,仍要凑在一起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人生何其快哉!
  《2046》,王家卫的电影,蒙太奇手法,多变的人生视觉,随着隆隆火车时空更移转换。2008年,双阳和徐世平等四名家上海联展,同样别有风味的海派名字《2046》。相片上,双阳着藏青色棉布单衣,目光深邃平和,他微笑着,清雅的气息从棉布纤维里淡淡逸出。如果再辅之以背景、因素,就会成为一种致命的幻像,如同一滴墨的晕染,一片羽毛的翩飞。
  飘逸、神雅、辽远。在那抹微笑里,水轻轻流,花静静开。前不久,在吴江书院里,我迷恋上一幅双阳草书作品,没留印章,也没装裱,只用图钉随意固定在墙上。第三空间深远而迷蒙。像哲学命题充满玄思。我甚至体会到他创作时的激情,一笔、快马、满城风絮。——我小声低问:敲上印章,送给我吧!
来源: 美术报  作者: 葛芳  编辑: 郑天露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1:06:38 | 只看该作者
自 然 生 动  格 调 高 雅                                                               ——李双阳书法艺术的美学图式
                                                                                                                                  郑 可 春
笔者与李双阳先生虽未曾谋面,但从各大书法传媒的报道早已认识其书,知晓其人。近些年来其所取得的书法成就,特别是其书法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美学图式,不得不让笔者有种深入探讨和研究的欲望。
让我们先走进其书法作品,感受一下其营造的艺术氛围。
小楷,既有魏晋气息,又有明清格调。且能广取博收,有种自在、自如的感觉和轻松随意的文人气息。这种感觉是由他巧妙的技法手段和文人情怀演绎出来的。作品以颜体之“弧”状和中宫豁朗为基调,加上王宠和八大的散逸,并辅以晋人的气息。这种以帖学文化立场为基调,将之阐释与剖析,糅合文人气息,透露出不雕不饰的精神内涵,由是作品自然、简洁、散淡和空灵。
隶书,古拙而开张,看似不拘小节,实则处处有法,隐约可见其笔法多以从《曹全碑》和《礼器碑》衍化,并能化为己用,巧妙地将散淡之趣,温雅之情注于笔端,且不动声色。因而,看上去是那种淡雅、平和、质朴的君子风度。先生对汉隶碑石是非常敬仰的,他曾登泰山观石刻,游孔庙看碑铭。当身临其境感受《礼器》、《曹全》,泰山刻石、经石峪就在其眼前的时候,其发出感叹: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悟!这使其对书法有了质的改变。可以看出,这种高古淡雅的气息来源于作者的“食古而能化”“融会而贯通”。
草书,与其楷、隶风格一脉相承,并有所发展,更能代表其书法风格和艺术情怀。用笔沉着洒脱,结体纵横交错,墨色浓淡相生,转折方圆并用,且整幅气韵生动。黄惇、张旭光、萧风等当代著名书家均对其草书艺术予以高度评价。其实,先生的草书是经过动态演变的。起初,多以巨幅大草呈现,更多地关注笔法的到位和整体的视觉冲击力。这与其当时继承古人传统并结合时下展览文化的创作理念是分不开的。而近期见其草书,则发生了质的变化,除了在“神采”“神理”上与古人相通外,看上去似古非古,大有蜕化古人的痕迹,而形成“自我”的感觉。其实,这是不奇怪的。一个书家到了一定地步,终究要表露其真实心迹。草书作为一种最为抽象的书法艺术,最能表现出艺术家的精神气质与思想感受。而先生的这种状态比一般书家要来得更早一些,这归功于其有着非凡的艺术领悟力。因而,其笔下呈现出“方不中矩,圆不副规”“志在飞移,恃驰未奔”“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的艺术境界,就不足为怪了。
由此可见,先生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和境界。接下来,让我们探究其形成的缘由。
先生现工作于文化之城苏州吴江,有着儒雅的性格,这里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有闻名中外的“水巷风貌”“古典园林”“丝绸苏绣”“苏州评弹”等文化遗产,是柳亚子、陈去病为首的革命文化社团“南社”的发起地,再有,现存最早的文人墨迹陆机的《平复帖》、张旭的《古诗四帖》、孙过庭的《书谱》以及明四家的墨迹都出自苏州,这些对中国书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书法艺术又是最能表征中国人独特审美情感的线条艺术,所以,在这种文化背景与艺术氛围中,其对书法艺术钟爱有加。
书法作为艺术而存在,其背后是以文化为支撑的。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被称为“核心”艺术,也被誉为“国粹”。可以说,伴随着文字的产生,无意识的书法艺术就产生了。可见,书法与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滥觞。古籍中关于“伏羲画卦”“仓颉造字”的记载,以及甲骨文及其书法艺术特色,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是而,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书法与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没有文化即没有书法,单独存在的“书法”,最多是“写字”,其主体不是“书法家”,而是“写字匠”。李双阳正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书家。他自觉地研读古典文学,打下了扎实的国学根基,以至于在诗词的创作上,亦有一定的造诣。我们从他的《游兰亭怀古》、《踏雪登马陵山》及《踏莎行》等诗词中,可以窥见先生诗词的创作能力和文化修养的非同寻常。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能到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学习深造,并深得瓦翁、黄惇、马士达、苏金海等大家的指点和提携,使他的眼界与见识更为宽广,也使得其的专业书法技能和理论水平得到一次升华。他不仅从时人处汲取精华,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古代名家更为崇敬。从他的自作诗中可见一斑:“晋人洛下风,逸少比张钟。我梦兰亭序,意垂孔侍中。汉秦尊朴散,晋魏称端峰。吾意本无法,还须觅古踪。”同时,先生还非常勤奋,十多年来,临池不辍,坚持日课,遍临名家法帖。柴立梅先生在《小胡子,长起来了》一文中记录:“双阳是这样的,勤奋、惜时,煮一大锅粥,三、四天不下楼,拼命临帖……”再加上,先生富有才情、得法、善于思考,所有这些成就了其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
先生正是这样,借助于南京艺术学院这个良好的学术平台,对书法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是位名副其实的学者型书法家。其书法能够在近几年时间内发生质的飞跃,与其书法的秉赋和勤奋有关,同时与其向名师虚心求教密不可分。书法是一种体现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反映人的内在品格的一种线条艺术。因而,书法艺术就不单是对线条的锤炼与领悟,而是学识、人品、情趣、修养等领域的综合反映。学习书法需要字内功和字外功兼顾,字内功是对书法艺术线条本身的锤炼,是对书法传统经典的领悟和吸收,字外功则是书家对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审美领悟与观照。其不断对书法传统的锤炼与加强人生的修养,在书法线条中灌以一种气度与学识,使其作品呈现出这样的美学图式——
肇于自然的创作理念。其点画之神态营造出来的形象,象征着大自然“勃如荡如”的生生之意。人们在欣赏其作品时,能感受到勃勃生机及其内在的生命力。其意态的“笔画”带动结构的安排和组合,使字看上去为生气贯注的有机体。是而,整幅作品“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和,精神洒落。”双阳认为,只有世间阴阳相互作用方能生生不息地向前发展,书法自然也不例外。因而,我们看到其作品图式从书法的本质上随处可见动静、刚柔、虚实,使老庄哲学思想得以诠释生发。“书肇于自然”是以汉字为载体加以个人情性的表现,这两个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经过先生古拙而自然的书法线条和谐地联系起来,使线条、人和自然高度统一。
气韵生动的审美追求。作品里所反映出来的“虚实相间”“计白当黑”“疏密得当”等辩证之美,是由写实的激发派生出来的一种“虚像”,这种“虚像”恰恰达到了“气韵生动”的效果。同时,也是其追求的“大象无形”美学思想的体现。作品之所以产生气韵生动的图式,是他对传统经典潜心专研的成果,是他对笔墨运用得洗练与蕴藉的必然,是他对大自然和生活热爱的结果。可以这样说,双阳心中没有这份热爱,就没有这般气韵式样产生的可能。因为挚爱所书的内容和形式,一切技法、学识的运用,都会给作品带来气韵生动的气象。
格调高雅的精神气格。时下书展琳琅满目,作品虽多,但留下来的不多,表现为浮躁和做作。这是因为它们没有真实感人之处,缺乏自身独立的精神气格。而先生追求的是“一笔之境”和“技近乎于道”,其从无法到有法,再到无法进行锤炼,把一条极为平常的书法线条,进行升华,看作是一条生命之线,体现出其精神和灵魂。双阳作品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以自身的精神修养补给到书法中,赋予书法以崭新的气象,形成了格调高雅、清新脱俗的精神风貌,使观者流连忘返。
“肇于自然的创作理念”,反映了双阳力求掌握自然的真理和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道,从而来理解自然和事物,然后诉诸书法艺术,体现“道”的精神,通过线条、结构、章法的塑造表现阴阳对立统一的生命意识。“气韵生动的审美追求”,反映了双阳对书法本体的正确认识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加以哲学的审美观照,表现在创作中的辩证思想,品诠释的如作提按、轻重、疾留、擒纵、刚柔、曲直、浓枯、方圆、大小、奇正、虚实、疏密等对立统一。“格调高雅的精神气格”,反映了双阳直指书法的审美本质,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使生命价值在书法文本中得以体现,从而使生命得到提炼与升华。
以上三者有机地统一而成为“自然生动、格调高雅”的美学图式。这种图式,植根传统,兼容并蓄,古为今用,以书寓情,因书喻理,博采众长,臻于妙境,具有自身的独立品格。在笔者看来,先生的这种创作美学图式既能把握住当下书法创作的时代审美特征,又能确立属于自己的审美范式,既能对以二王帖学为宗的传统经典笔法进行创造性地吸收,又能融入到当代书法创作之前沿,在传统的书法笔墨语言中探索出一条新的样式。在此美学图式的指引下,先生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倍受书坛瞩目。在其创办的吴江书画院“高级研修班”和中国书法家协会“李双阳导师工作室”已经在研习,即使放在当代书坛的大视野中,这种书法美学图式也值得研究和借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1 16:36 , Processed in 0.1408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