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评选活动揭晓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20:01:32 | 只看该作者
《纽约时报》2013年度十大好书
2014-01-03 作者:姜琳 修武 来源: 《青年参考》2014年1月1日

  
2013年岁末,美国《纽约时报》书评版依据文字水平、主题深度及社会影响力等标准,评出过去一年间的十部代表性著作。纪实类作品中,少不了政坛与华尔街内幕,也有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灾难中人性的解剖;小说类榜单中,女作家的异军突起是一大特色。
    非虚构类
    ★《音乐停止后:金融危机、应对与未来工作》
    (After the Music Stopped: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Response, and the Work Ahead),艾伦·S·布林德著
    2008年金融危机绝非单一原因引起,而是由许多关键事件共同导致。曾任美联储副主席的作者批评了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称放任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并不明智;但他也承认,当权者在亡羊补牢方面做得还不错,公众并未充分了解他们为防止局势继续恶化所做的努力。
    ★《浪》
    (Wave),索纳丽·德伦尼亚加拉著
    2004年圣诞节后第三天,在斯里兰卡海滨度假胜地,女主人公发现印度洋泡沫翻涌,情况有异。下一个瞬间,狂暴的海啸将所有活物一扫而空,德伦尼亚加拉永远失去了爱人、双亲和两个年幼的儿子,只有她自己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此后,经过艰辛而漫长的恢复,她终于事业有成,决定写下这部回忆录追思逝者,并将自己的心路历程与读者分享。
    ★《火焰之日:布什与切尼在白宫》
    (Days of Fire: Bush and Cheney in the White House),彼得·贝克著
    身为《纽约时报》驻白宫记者,作者力求以公允的笔调描写这对政坛搭档及他们在任上遭遇的多次危机,承认两人取得的成就,也不为其文过饰非。在探讨小布什与切尼的关系时,本书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前总统究竟是在领导别人,还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梦游者:欧洲何以在1914年陷入战争》
    (The Sleepwalkers: How Europe Went to War in 1914),克里斯托弗·克拉克著
    一战爆发百年之际,历史学家克拉克对这场浩劫的起因重新加以审视。在他看来,将战争归罪于某一国乃至特定政治人物的想法是经不住推敲的;和文艺作品惯常的论调不同,参战者的真实状态更近似“梦游”,而不是狂热分子或谋杀犯,战争本身则是悲剧而非罪行。
    ★《纪念医院里的五天:飓风中的生与死》
    (Five Days at Memorial: Life and Death in a Storm-Ravaged Hospital),谢莉·芬克著
    “卡特里娜”飓风过后,新奥尔良市内的一家医院成为孤岛,一幕幕噩梦般的情景随之上演……虽是纪实文学,书中情节较惊悚小说亦不逊色,而且在时隔多年后提出了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譬如临终关怀、医疗中的种族歧视,乃至个人和机构在天灾面前的崩溃。
    虚构类
    ★《美国佬》
    (Americanah),希马曼达·恩戈齐·阿迪奇著  
    以时而温和、时而犀利的笔触,本书描绘了一位尼日利亚移民在美国的悲欢离合。从办公室政治到记忆的负累,在女作家眼中,身处不同世界的人们,在生活、网络、恋爱中呈现多变的自我,在历史中扮演代理人或受害者,又在各自的故事中成为英雄。曾获奥兰治奖的阿迪奇善于将繁复的世界与自我调和,从不拒绝触碰那些哪怕十分卑微或令人胆怯的主题。
    ★《金翅雀》
    (The Goldfinch),唐娜·塔特著
    在这本近800页的厚书中,西奥·德克尔因恐怖袭击年少丧母,却意外获得一幅荷兰名画,从而开启了崭新的人生。小说以同名画作为线索,充盈着各种意外事件与鲜活的角色,并传达出一个中心理念:不管发生什么,艺术都能让我们超越自我,进而拯救自我。唐娜·塔特还著有《秘密历史》和《小朋友》两部畅销书。
    ★《喷火器》
    (The Flamethrowers),蕾切尔·库什纳著
    故事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一位乡下女孩只身到大都会追寻艺术梦想,却因此卷入当年震撼意大利的示威浪潮中。作者犀利的观察和细腻的笔触,令激进政治、先锋艺术和摩托车赛等跃然纸上,展现了社会力量对个体的无情冲击。本书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名单。
    ★《十二月十日:故事集》
    (Tenth of December: Stories),乔治·桑德斯著
    本书中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景象,凸显着作者的狂想:囚犯被迫吃下控制情绪的药物;平凡的傻瓜迷上宏大的妄想;女性被外科缝合线挂在空中,装点资产阶级的草坪……绝望之余,书中角色又保留着做出正确决定的可能,藉此对阶级、权力、正义等话题加以深入探讨。
    ★《重生》
    (Life After Life),凯特·奥特金森著
    本书演绎了一个奇幻色彩十足的故事: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里,女主人公厄休拉·托德不断地死而复生,并且在时空中穿梭,从不同的人生经历中感悟战争、人性与死亡。全书情节富于戏剧性,故事背景又相当真实,重现了人类在20世纪中叶表现出的黑暗面。
42#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20:06:55 | 只看该作者
尤元华:2013我的阅读
又到岁末年初了。
每逢这种时候,我们的古人都要发表一番岁末感怀,于是历史上便涌现出了如高适的“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黄景仁的“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感怀诗。我们中国人深深地懂得吐故方可纳新的道理。回顾梳理一下这一年来的所做所得所患所失,从中汲取经验、吸取教训,同时为来年做好准备,这是一种生存智慧。苏格拉底也曾说:“没有经过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那么现在就开始我的回顾反思之旅吧。不过今天我要回顾的不是我这一年来的所有工作和生活经历,而是抽取其中的一个面,集中谈谈我这一年来的阅读。
2013年是我的阅读成果相对比较丰硕的一年。我没有专门统计过这一年里到底买了多少本新书,自己又实际看完了多少本。根据我记的部分读书笔记,平均一个星期读一本新书的水平肯定是不成问题。有时候书读的粘乎,一个周末可能就读上两三本。所以,实际读过的数字应该在百本以上。粗略分类,我读过以下这些书:小说类先后有《猎人笔记》、《消失的地平线》、《占有》、《美与孽》、《卡波蒂短篇小说全集》、《天幕红尘》、《活着》、《兄弟》等等;人物传记类,先后读了《隋炀帝的真相》、《盲人奥里翁——龚祥瑞自传》、《我为什么要弹琴》以及两个不同版本的俾斯麦传。床头现在还摆着俾斯麦三卷本的回忆录《思考与回忆》,不过这套书还没有通读过;国际关系类先后有《论中国》、《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没有主宰者的世界》、《天堂与权力》、《历史的惯性》、《美国大外交》等等;历史类先后读了《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历史是什么》、《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等;哲学类主要有《世界主义——陌生人世界里的道德规范》、《哲学的慰藉》、《回忆苏格拉底》、《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等等;政治学类主要是重新精读经典作品,主要有《君主论》、《论自由》、《休谟政治论文选》、《政治学》(拉斯韦尔)、《政府论》(下篇)、《政治中的人性》等等,以及一大堆其他不好专门归类的“闲书”,如《上学记》、《师门五年记》、《丹青余韵》等等共计有一百多本。这些构成了我这一年来的整个读书概况。
阅读这些书占去了我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它们时而让我狂喜,时而让我悲怆,时而让我会心一笑,时而让我掩卷沉思。通过阅读它们,我不断丰富了自己。
在回顾了整个一年来的读书情况后,我想重点谈谈两本书——A.S.拜厄特的《占有》和余华的《活着》。这两本小说的阅读都给我带来了极为难忘的体验,尽管一个是愉悦的,而另一个则是沉重的。拜厄特是英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小说家,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获得者。余华就不用介绍了,国内的读者都已经相当熟悉。这两本小说都是他们的代表作,也是各自影响最大的作品。另一个共同点是,这两本小说都被搬上了荧幕,被拍成了电影。拜厄特的《占有》是偶然间知道的。当时我在网上听南京大学张异宾教授的一个讲座(他是我很少崇拜的学者之一),他在讲座中用改编自《占有》的电影《不可救药爱上你》来介绍他的文本学思想。当时很好奇便准备买本读读。买这本小说还费了一点周折。老家的新华书店恰好没有这本书,我是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买到的。一次买了两本,一本自己留着,另一本送给了我女朋友。从北京回来之后,我便开始了这本小说的阅读,这一读便被拜厄特的写作深深吸引了。
拜厄特是典型的学院派。在专职从事写作之前,她在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英国文学,所以她的写作技巧和讲故事的水平是毫无疑问的,《占有》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当初读完《占有》时的激动心情,我拿起手机,给女朋友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迫切地想跟她分享这个故事。《占有》是一本精心写就的书。你很难想象一本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读起来可以像侦探小说一样引人入胜,而且每一页都能吊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你稍不留意就会错过一个重要的细节。《占有》是一本故事中套着故事、小说中写着小说的书。即便如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丝毫不会觉得凌乱,这就要得益于拜厄特的写作技巧了。这是一次非常独特而又令人难忘的阅读体验,以后恐怕很难再有了。就小说的结构而言,拜厄特的《占有》无疑是一部杰作。读余华的《活着》则完全是另外一番感受了。
最早接触余华还是在初三毕业的那个暑期。当时我从一个堂哥那里找来一本高中语文课外读本,上面就有余华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当时我还不知道有所谓的先锋派文学的存在,只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欢快活泼,我喜欢这样一种叙述风格。《活着》是最近才读的。选择余华的作品也是偶然的,当代小说我读的少,余华还是相对熟悉的一个作家,而且《活着》的同名电影我曾经也看过一点,于是便买了他的《活着》和《兄弟》两本小说。这里只谈《活着》。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个让人压抑绝望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福贵,这是余华故意给他取的名字。福贵真正享受福贵生活其实很短暂,而等着他的却是漫长的苦难人生。命运吞噬了他身边一个又一个亲人的生命,连七岁的小外孙也没放过,最后只剩下一头大水牛与他相伴。同情的读者一定会问,为什么作者非得把福贵的一生写的如此悲惨,让他承受了那么多的痛苦。可是余华说是叙述指引他写下这样的作品,因为写着写着突然发现人物有了他们自己的声音。这就是说并不是作者刻意去做这样的安排,是福贵自己选择了这样的人生。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正因为福贵是福贵,不是任何其他人,所以任凭苦难一次又一次地降临在他身上,他都没有被打倒,生活的苦难是不可能让他低头的。到了最后,在亲手埋了所有的家人后,福贵反而觉得踏实了,他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他安安心心去死便是。这是一种苦难的深刻。余华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人物角色,目的不是要读者去同情福贵的悲惨,而是通过福贵这个角色宣泄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意志,是用苦难谱写一首生命的赞歌。
阅读《活着》是我这些年来最沉重的一次阅读体验,同时也是内心受到震撼最深的一次。《活着》是一部能让人在绝望的时候充满力量的小说,这就是伟大的文学作品的价值。此外,我可以向诸位坦言,在读到小友庆死的那段,我没有克制住,我是边哭边读的。而在读到苦根被撑死的时候,我已经哭不出来了,我也变得像福贵一样了。
在介绍完了这两本小说之后,我想引用豆豆的小说《天幕红尘》中的一段话,她是这样描述主人公叶子农的读书态度的:
“叶子农在有心无心地看书。说有心,因为看书、思考是他的生活方式,是生活,就像抽烟喝茶一样平常,与工作无关,与生存、事业、成就……统统无关,没有任何功利的成分,仅仅是生活方式。生活中有人嗜烟,有人嗜酒,有人嗜棋……而他刚好嗜好认识社会结构的因果真相……”
我想说,这其实也是我的生活方式。存在是一件玄妙的事情,我们需要通过某种介质与自我实现联系,而我的方式就是通过不停地读书。通过不断地阅读,我逐渐在加深自己的存在感,这是我的读书哲学。只要活着,我就会一直阅读下去。
期待2014年的阅读。
43#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20:59:23 | 只看该作者
2013年,值得记住的人和他们的书作者 荆墨 《 青年参考 》( 2014年01月01日   33 版)

    2013年,国内图书市场不缺乏精彩。哪些新书值得收藏?哪些作者影响了中国?下面10位人物与他们的心血之作,从不同侧面勾勒出2013年公共阅读的潮流所向。
    ☆傅高义:独具匠心写中国
    1月,《邓小平时代》中文版面世,不久便荣登传记类图书排行榜榜首。美国学者傅高义十年磨一剑,以精湛的笔墨描绘了一个丰满而高大的邓小平的形象,展示了他主导的变革时代的画卷,谱写了个人和历史的二重奏。傅高义对中国的观察和写作持续了整整四十年,针对某一时期或特定政治事件,他总能提供多方的资料和见解,以便读者做出自己的判断。
    ☆周有光:我考听写会得零分
    2013年,“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迎来了108岁生日。历经晚清、北洋、民国、新中国,今天的他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5月,十五卷的《周有光文集》出版,全面展示了他在文字学、文化史、思想史研究方面的丰硕成果,以及他坚实而富有创造性的学术之路。11月,周先生对央视“听写大会”发表了犀利的观点:我去一定考零分!他认为,考题偏离了当初普及汉字书写的初衷。当今世界,百岁老人并不鲜见,但百岁以后还在密切关注全球新变化,思考不倦、笔耕不止的思想家,恐怕难得一见。周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活着的传奇。
    ☆莫言:继续讲故事的人生
    莫言已成为中国新时代文学的标志。2013年,他写的书和写他的书不下数十种,“莫言热”不见退潮。5月,莫言推出了《盛典——诺奖之行》,讲述自己赴瑞典领奖的故事,不仅现场感十足,而且幽默睿智,全方位展示了这位诺奖得主的思想、才华和智慧。莫言凭借深刻的反思与独特的审美观走红,然而,成名以后,他不得不奔走四方,开会、演讲……他承认,自己在这一年里老是“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坐回书桌前很难”!  
    ☆毕淑敏:展示对生命的善意
    2013年也是毕淑敏的出版大年,她全年推出各类书籍近20本,散文集《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抱》至今稳居非虚构类排行榜前列。无论作为心理治疗师还是作家,毕淑敏极力完成的只有一项工作——拯救心灵。她笔下流出的对生命的善意,如涓涓暖流浸透灵魂,让读者的内心安宁,最终更加强大。她能激发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让我们不断自省。
    ☆村上春树:从文坛偶像到文化现象
    村上春树一直被冠以“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之人”的美名,2013年再度“壮志未酬”。与诺奖失之交臂,没有妨碍他在中国粉丝心中的地位并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村上2013年在中国出书很多,包括《眠》、《无比芜杂的心绪》、《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等。读村上的文字,不需要老是挂念着道德情操、宏大意义,即便偶尔触及麻木的灵魂,也只需轻轻一下,无需击打,抚摸即可。中国读者捧读村上,和当年热议昆德拉、卡夫卡多有相似。
    ☆易中天:回答民族的命运与选择
    5月,易中天宣布要写36卷的《易中天中华史》,主题是“3700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分六个篇章。这则消息曾引来众多质疑,有人说他“精神出了问题”,有人说他“太疯狂”。但他并未多加理会,而是埋头苦干。当月《祖先》、《国家》出版,7月《奠基者》,8月《青春志》,10月《从春秋到战国》,12月《百家争鸣》,至此第一篇章出完。易中天强调,自己写的从来不是历史教科书;在他看来,《二十四史》基本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一般中国通史写到的,我可能不一定写”;主流史学家不提的、某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反而会大写特写。
    ☆余华:抒写卑微的绝望与温情
    6月,余华的《第七天》面世,尽管预订情况极佳,争议同样不少。有人形容说,这是余华迄今为止最差的一本书,与原先宣传的“比《兄弟》更荒诞,比《活着》更绝望,这是一个残酷而温暖的故事”有天壤之别。还有人反驳道,《第七天》残酷地批判了现实,但绝不逃避苦难,而是给人一种正向的希望和温暖的正能量;它表现了那些存在于苦难中的人的尊严,而不是只存在于愤怒和冷冰冰的数字里,以及迅速被遗忘和被消遣的热点中。喧嚣之后,这位作家又于10月推出了《间奏:余华的音乐笔记》,试图打通文学与音乐的沟通管道。
    ☆韩寒:他所理解的生活
    三十而立的韩寒依然能引起道不尽的话题。无论是杂文集《我所理解的生活》还是主编的《一个:很高兴见到你》,展示年轻人的渴望与梦想的同时,都将韩寒置于争论的焦点。而在他自己看来,处理争议的最好办法就是“少说,多做,不解释”。无论观点是否合理,作为某种意义上的舆论领袖,韩寒敢于以“逆潮流”的方式嬉笑怒骂,人气便不会低迷。
    ☆艾丽丝·门罗:短篇大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门罗低调如故。她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趁孩子们午睡时写作。尽管如此,超强的洞察力、深厚的怜悯之心以及对人物个性的精妙刻画,还是令她被誉为“当代契诃夫”。4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门罗始终执著于短篇小说,第一本被翻译到国内的作品是《逃离》,11月又相继推出了《快乐影子之舞》、《爱的进程》、《公开的秘密》等。有人说,门罗摘得诺奖,给那些迷信写长篇的作家们提了个醒。
    ☆江南:让幻想文学进军主流
    12月5日,36岁的幻想文学作家江南以2550万元的收入成为中国作家新首富。尽管许多人为此惊讶,但回想中国传统文化,从《山海经》开始,到《聊斋志异》以及《西游记》等,幻想小说一直是不可忽视的部分。江南的主要作品《龙族》系列,以一介少年的冒险之旅为故事核心,诠释了理想、热血、奋斗……的含义。江南成为作家富豪榜首富,其实也是在向中国文坛发出一个信号:幻想文学已经成为当代通俗文学的主流组成部分之一。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44#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19:43:45 | 只看该作者
[2013年度光明书榜]《出梁庄记》:记录转型期中国的一卷长诗

    读《出梁庄记》不能不知道《中国在梁庄》。《中国在梁庄》一书在三年前出版,获得过如潮好评。《出梁庄记》则是2013年的新书,作者是同一个人,同样是非虚构文学,实录和考察的文体。不过,前者笔调哀婉、缱绻,描述作者的故乡梁庄半个世纪的命运变迁、生存图景和精神图景,后者笔调却更多冷峻、沉郁,讲述一群群走出故乡的梁庄人,亦即“进城农民”的生存打拼、无根苦痛与人生梦想。如果说,前者尚能让我们在哀婉、缱绻中窥到乡村诗意尚存的几缕炊烟,那么,后者给我们带来的却是当下城市的混沌驳杂、喧哗市声,以及“出梁庄”和“重返梁庄”的复杂矛盾情怀。
    我要坦白,两部作品我更喜欢《出梁庄记》。即使只看书名,就感觉到这书名的质感、大气和富含的张力。如果说《中国在梁庄》更像是一部长诗的序曲,那么,《出梁庄记》则更像是史诗的转折和展开。其转折和展开的不只是梁庄之外更广阔的地域——南阳、郑州、内蒙古、西安、北京、青岛、南方,而是更为复杂更为震撼更为广阔的现实生活场景,展现的是转型期中国应运而来的纷繁浩大的画卷,正由于其纷繁浩大,这部长诗便获得了史诗般的品质。
    梁鸿著 花城出版社
    推荐人:聂震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

45#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19:44:27 | 只看该作者

[2013年度光明书榜]《尽头》:“尽头”与“当下处境”

    《尽头》是台湾作家唐诺的新作。这部48万字的厚重之作,由17篇散文(姑且称之为“散文”,也可称为“思想录”)组成。
    唐诺是个“读书种子”,更是个“思想者”,因此,有昆德拉、克鲁格曼、本雅明、阿伦特、博尔赫斯、卡夫卡、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这些“洋人”;也有王维、李白、李商隐直到今天的王安忆等这些“国人”。这些古今中外的男男女女在他的文章中任意穿行,互相交谈,甚至争辩。
    起穿针引线作用的,当然是主持人唐诺本人。唐诺说,他写“尽头”是尽可能抓取“我们当下处境的话题”,引人思考我们的书写方式是不是已在“尽头”?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处境是否已在“尽头”?所以话题不仅有“形而上”,更有NBA、电视、宫崎骏的动画、电子游戏等非常非常“形而下”的方方面面。从2012年上半年因林书豪台湾炸开来的一股前所未见的NBA热一路分析下来,最后引出去年秋天大陆游行者的一条标语:“钓鱼岛是我们的,苍井空是世界的。”二者之中有何联系?请读书中的“那位从纽约找上门来的NBA迷”。
    唐诺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人: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46#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19:52:45 | 只看该作者
郭齐勇:书房·课堂·路上
    回顾2013年的读书,不期然与唐氏兄弟相始终,年初读《唐翼明解读〈颜氏家训〉》,年杪读《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都与“唐”“家”有关,不禁哑然失笑。
    唐氏兄弟满腹经纶,经历颇为传奇。唐兄为敝校学长,现居江城,为阅江楼主,时相过从;唐弟虽则未曾谋面,然心向往之。其兄常笑言,过去人家介绍浩明,称这是唐翼明的弟弟,而现在人家介绍他本人,则称这是唐浩明的哥哥。可见浩明已是名满天下了。故出版人做翼明兄的书,封套上印有唐浩明、易中天等人推荐云云,浩明是亲弟弟,中天则是低一班的学弟。翼明研究魏晋思想与文学,性格中也有魏晋风度,由他来诠释《颜氏家训》,可谓得人。家教、家训、家礼、家风,是中国文化基础的基础,核心的核心。翼明的解读,又加上了他负笈北美近10年、执教台湾18年的体验,对今天我们的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特别是立人的教育,大有裨益。浩明不只是作家,也精于文化思想史研究,尤以清世为最。他精选若干曾国藩家书并介绍其中每一通家书的背景,尤重点醒曾氏的心灵世界,在修身养性与齐家治国的多方面给人以启迪。唐氏兄弟的这两本书都与家及家教有关,其中不乏对中国文化的真髓与密码的揭示。唐氏兄弟都是书家,得他兄弟二人赐书,都有题签,亦是雅事。
    我是教书匠,读书围绕着教书而展开。今年教课四门,有“《礼记》导读”“《四书》导读”“儒家哲学研究专题”等。为备课,我读了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王锷《〈礼记〉成书考》、杜维明《道·学·政》、牟钟鉴《涵泳儒学》、朱高正《近思录通解》、吾妻重二著、吴震编《朱熹〈家礼〉实证研究》、余纪元《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等。今年与廖晓炜等合编《中国哲学史经典精读》一书,选择、点评了百年来中外数十位名家有关中哲史的名著名篇,围绕这一中心也读了不少书。
    今年常出差,到外地出席学术会议或作演讲,较为频繁。每次出门,我都要随身带一本小书,在机场、飞机上或高铁站、火车上圈点、阅读,竟很有效率。为出行方便,所带书通常是平装本,软面,较薄。现在的书都做得太大太豪华,书架上都放不下,更不方便携带。老实说,我不喜欢超大超厚超硬的书。我近在旅行中读过的书有:钱穆《朱子学提纲》、刘述先《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群书治要360》等。一次到深圳大学出席现当代新儒学国际会议,偶遇杨书澜女士。我知道她善于策划,是著名的出版人。因都挂着名牌,虽第一次见面,平素彼此都知道,不觉得陌生,马上就聊起天来。我说:久仰杨老师,您编了很多好书。她笑着说:郭老师客气,那您看过我编的什么书呢?我说:起码有《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书吧。这时我随手从手提袋里拿出这套书中的一种,恰好是她的先生、我的同行与朋友胡军教授的《哲学是什么》一书。此时,胡军兄走过来了,我们三人看着这本书,“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事前我根本不晓得胡兄伉俪会来,此次临出差时从书架抽了此书。虽然讲中哲史近30年,但遽然要我回答什么是哲学,还一时讲不清楚。胡书贯通中西,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是老中青、内外行咸宜的书。
    作为一位教师,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看到学生的著作出版。陈乔见的博士论文《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新近出版了,我特别高兴。这是我指导的最有学术水平的博士论文之一。作者很有问题意识,善于拨乱反正,厘清了不少理论问题,特别是辨析了五四以来,人们习见的、似是而非的有关公与私、公德与私德的一些看法。
    我今年还收到不少青年人寄来的台湾花木兰出版社出版的大陆的博士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这些书都纳入到林庆彰先生主编的“中国学术思想研究”丛书中,统一的硬面蓝色封皮,封面上没有书名与作者姓名,全书也找不到指导教师的姓名。大陆一些人文学的学术青年因交不起四五万元的出版费,把书拿到这家出版社出版,没有稿费,样书也很少,总算是出了,便于检索。但我看了,总觉可惜、心酸。为什么大陆出版界就不能扶掖这些青年学术工作者呢?听说政府的出版补贴经费不少,为什么不能把甘霖降给更需要的人呢?
    (作者为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

47#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20:56:24 | 只看该作者
2013:我们的阅读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张涛甫
  ●一个盛产“土豪”的社会,其精神生产上多是歉收的。
  ●与那些纯文学作品相比,这些“亚文学“作品,也许更能诱惑大众的阅读味蕾。“亚文学”之于大众,是一种消遣品。
  ●为什么老外的“心经”会如此受追捧?我们不能归因于国人的崇洋媚外。原因在于,中药药效不佳,国人转而向西药求助。
  2013年,流行一个网络热词:土豪。如今“土豪”这个词,已经没有极端岁月的阶级仇恨,而是带有讽喻的意味,用以讽刺那些在物质上进入“三高”而文化上又极度“贫血”的人。“土豪”通常信奉“读书无用论”,物质是他们心中的大神,即便有时候也会附庸风雅,装模作样地读点书什么的,那也是仪式性的,书卷对于他们就是一种装饰品,就像他们消费LV、爱马仕一样,是“秀”给别人看的。我总觉得,一个盛产“土豪”的社会,其精神生产上多是歉收的。有人可能会立即反驳道:中国每年生产的图书、论文已经世界第一,难道我们还土吗?单从数量指标看,我们着实可以傲视环球,但从文化生产的成色来看,我们的文化自信就像央视大楼一样坚挺不起来了。
  有什么样的生产,可能就会有什么样的消费。受消费层级的约束,生产的尺度也不能夸张得太离谱。经济领域的愁云惨雾并没有带来文化的“口红效应”。经济低迷,文化内需沦为不折不扣的精神“内虚”,即便有政府文化政策的加持,也不能转化为兑换成草根民众的精神红利。与前几年相比,2013年的公众阅读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不可能有断崖式的落差。公众消费是从众的,虽然他们的读书选择也从于自己的内心偏好,但个体的内心不可能强大到截断众流,一般而言都是看周围大众口味的。大众的文化消费是当下中国文化市场的基本盘。在中国文化的大盘结构中,精英们的文化消费自然是小众的,通常不具有主宰性的力量。在一个重口味、实用主义的文化消费环境里,读者个人的偏好经常被身外的“大多数”偏好席卷进去。不过,精英文化消费也不能小觑,他们是文化中的“盐”,不能没有,当然,奢望精英阅读的大面积涌现这也不太现实。毕竟,在大众消费引领文化 GDP 的当下中国社会,精英阅读只能是少数派。所以说,形势比人强,不服不行。
  观察大众阅读,一是看图书流量,二是看阅读书目的集中度,三看阅读内容的成色。中国这么大,对公众阅读如何把握,的确是一个巨大难题。有一个便捷的观测窗口,那就是畅销书。畅销书能将流量、集中度、成色三个维度聚集在一起。通过畅销书来观察公众阅读状况,应该是有说服力的。畅销书之所以畅销,除了消费者偏好起主导作用之外,还有商家促销或政策红利等因素的拉动,但后者不是最具决定性的。2013年,公众究竟在关注什么?究竟有哪些书进入了公众的阅读视野?从2013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和走势。
  文学阅读仍然是公众阅读的“常量”。只不过随着流年变化,进入公众阅读的选项也会不同。2012年得益于莫言获奖的强劲拉动,将莫言的作品成为公众阅读的甜食,应该不是什么悬念,然而,莫言的诺奖效应在2013年出现些微疲软。在文学畅销书榜单上,拉美作家《百年孤独》这部经典出现在多个版本的畅销书TOP10光荣榜上。何以解释国人对马尔克斯的偏爱?我还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这还是与莫言的诺奖效应有关,只不过,这种效应在2013年表现得较为含蓄,穿上了马尔克斯的“马甲”,有点玩深沉的味道。事实上,芸芸众生对《百年孤独》的理解是有限的,他们对马尔克斯的喜爱,更多源自文学接受的“移情”作用,读者的“真爱”恐怕还是莫言。马尔克斯在中国消费者心里,更多表现为品牌价值,人们消费的是马尔克斯的牌子,不一定真正理解他的作品,从这一点上看,马尔克斯远没有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幸运。有不少中国读者祈祷村上春树能在2013年有缘诺奖的加冕,但最后的谜底竟是一个意外的名字: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
  余华《第七日》的问世,在精英圈子内没有得到太多的掌声,有批评者甚至由此担心余华的专业水准出现张艺谋、陈凯歌式的坠落,但我认为,余华是中国精英作家中少有的谙熟文学市场逻辑的高手。与那些急吼吼在文学市场上裸奔的作家不同,余华不会像郭敬明那样直白地吐露他对消费者的爱情,而是处变不惊,每次文学出征,几乎皆能击中市场的穴位。严格地说,《第七日》不是写给文学原教旨主义者看的,他是卖给大众消费的,所有在他的作品中勾兑了那么多“新闻”原料,借小说之壳上市,赚取了不菲的市场回报。余华之所以成为余华,是因为他不仅有一流作家的才情,还有浙商的商业机敏,所以他的作品往往雅、俗通吃,至于吃得好不好,要看他的才情和心智的布局了,当然还有运气的成分。
  还有一种文学名曰纪实类文学。这类文学包括名人传记、情感纪实、感性随笔等,这些是大众文学消费的最爱。严格说来,它们不算是纯粹的文学,只是“混搭”了文学的多种元素。这类作品的卖点是:名人+情感。读者从中获得的与其说是艺术的养料,不如说是故事、情感及其名人打折的隐私。正是这些东西成为公众的文化甜食,支撑了中国畅销书出版小半壁江山。2013年的畅销书榜单上,有柴静《看见》、李敖《我的人生不可复制》、张小娴《谢谢你离开我》、韩寒 《我所理解的生活》、《史蒂夫·乔布斯传》、《席慕蓉经典作品》、《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等。与那些纯文学作品相比,这些“亚文学“作品,也许更能诱惑大众的阅读味蕾。我们不能以科班的标准去苛求普通读者的文化消费,责怪他们不懂文学。其实他们有其朴素的文学观,在他们眼里,远在其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故事、情感,皆是文学。生活是灰色的,文学之树常青。为了超越一地鸡毛的庸常生活,需要一些身外的“野食”权当灰色生活的调味品。“亚文学”之于大众,是一种消遣品。只要能帮助从生活的雾霾中走出来,看到蓝天上慵懒的云朵,谁会在乎他们所消费的文学是不是遵守了文学的纪律了呢。
  面对憋屈的生活,需要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就像遭遇漫天的雾霾,需要相匹配的强大胸肺一般。但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内心的精神抗体极为稀缺,难以抵挡超重的生活压力。“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人们缺什么,就想补什么。所以,近年来,市面上大肆流行励志、心灵鸡汤类的畅销书,诸如《论语心得》和《正能量》之类的畅销书,这些畅销书是为虚弱的人心滋补营养的。值得一提的是 《The Power力量》一书。这本来自域外的畅销书,曾创下美国西蒙·舒斯特出版史单月再版破五十万本、六个月销量破二百万本、全球累计销售一千万本的纪录。《纽约时报》说,这是一本伟大的心灵励志书。《芝加哥太阳报》声称,此书是给所有身处人生低谷的人一份最好的礼物。该书在中国畅销,有一不可缺席的原因是国人“心虚”。人们被种种烦恼掏空的内心需有一种救赎的“力量”,从而将人们从没顶的困厄中救出。《自控力》这本美国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也成了中国读者从事内心管理的人生教材。为什么老外的“心经”会如此受追捧?我们不能归因于国人的崇洋媚外。原因在于,中药药效不佳,国人转而向西药求助。

48#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20:57:1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2013
来源:人民日报
  我要从南走到北(中国画)   刘泉义
  编者的话

  2013已至尾声,有人觉得这一年过得快,也有人觉得这一年度得慢。或许光阴就是如此:同样的流转,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与感受不同,相同的岁月便刻上了不同的印记,世界便因此丰富多彩起来。

  值此岁末之际,“大地副刊”向身在天南海北的几位作家约稿,请他们讲述各自的“2013”故事。较之世界的丰富广博,这也许只是一束光影、几缕履痕,但在时光的通道里,却印刻着我们共通的某些记忆与感受。
  

  一个广场的演变

  上海 赵丽宏
  上海的陕西南路上,有一个地方在我的记忆中无法被抹去。也许有些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这个名字,40岁以上的上海人,却一定记得这个地方:文化广场。
  此地最初曾是法租界的跑狗场。当年外国人牵着狗来这里赛跑的景象,现代人已经难以想象。这里被称为文化广场,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广场是上海最大的文艺演出场所。我们这一辈人青少年时代的很多文化记忆,都和文化广场有关。能去文化广场看一场演出,是一件大事,会激动好几天。那时以为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剧场,上万人坐在剧场里看演出,鼓掌声可以用“排山倒海”来形容。记得有一次在这里看大型滑稽戏《活菩萨》,坐在后排,看不清舞台上人物的神态表情,也听不清剧中人说些什么,却还是从头坐到结束。在一个热爱文艺的孩子看来,哪怕就是在这个名为“文化广场”的地方坐坐,也是一件雅事。在这里看戏,其实效果不佳,听音乐,看歌舞,效果就要好得多。我在这里看过大型歌舞《赤道战鼓》,虽然坐得靠后,却感觉舞台上的风云际会和激情歌舞,似乎触手可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广场成了“造反”和“革命”的地方,“造反派”在这里集会,各种各样的批斗会也在这里举行。印象中最惊心的一次,是在这里批斗上海文化界的名人,还通过电视直播。巴金、贺绿汀、黄佐临、袁雪芬和上海很多文化名人同台挨斗,谩骂和侮辱的口号,在这个被冠之以“文化”的广场中轰鸣。这真是莫大的讽刺。文化广场若有记忆,一定也会以这段历史为耻辱。
  “文革”结束后,文化广场又恢复了演出的功能。这里经常举办音乐会,有时也放电影。我在这里听过日本歌手佐田雅治的演唱会,听过很多场交响音乐会。曾经风靡一时的日本故事片《追捕》,我就是在文化广场看的。一万多人坐在巨大的场子里,静静地看演出,听音乐,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广场结束了它的演出功能。巨大的剧场,拆除了舞台和座椅,成了一个空荡荡的大仓库。不过文化广场的名字,仍然被上海人叫着。这里有时会办一些展览会,记得我曾带儿子在这里参观一个关于恐龙的展览。巨大的马门溪龙骨架陈列于昔日的剧场,在孩子们惊讶的目光中昂首沉思,让人顿感时空的变幻和倒错。
  这里后来变成了上海最大的花市。花市比一些乏味的展览更吸引人,这里仍然是我爱去的地方。被分隔成一家家花店的大剧场里,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鲜花,五彩芬芳,清香袭人,不买花,在花海中走走看看,也让人心情愉悦。每年春节前,我总要到花市中买回一大把腊梅和天竺,第二天骑着自行车分送给父母和亲戚朋友,让大家感受春天的芬芳。文化广场变成花市,虽然有点奇怪,但不失诗意。
  终于有一天,那个有着巨大屋顶的古旧建筑在爆炸声中崩塌。这里,开始筹建一个现代化的音乐广场。两年前,花园中悄然耸立起中国第一个专门演出音乐剧的大剧场。被废弃了多年的文化广场,终于又恢复了它昔日曾有过的文化功能。这个剧场,据说是世界上最大、最深、座位最多的地下剧场。经过复兴路和陕西南路时,远观那被绿荫覆盖的白色屋顶,像波涛中驶来的航船,也像一条跃出水面的白鲸,让人期待屋顶下面将会飘旋出美妙的音乐。
  这两年,我常常去文化广场听音乐会,也看过法国的芭蕾和用上海话演出的话剧。坐在幽深的剧场中,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心中被牵引出来的,却是大半个世纪来发生在这里的种种往事。世事的变迁,人间的沧桑,在这里衍化成艺术的旋律。
  南

  去读诗吧

  海南 蒋子丹
  读诗之于我,是一种很奢侈的事情。虽然从小就有抄写诗歌的习惯,在很年轻的时候,也做过当诗人的梦,但我必须承认我离诗歌其实很远:迄今为止只在三十年前发表过一首诗,曾经能够默写背诵的诗歌经典,如今也只记得不多的一些断句残章。
  然而在2013年,读诗这么奢侈的事情却一再在我的生活中发生。从苏东坡到里尔克,书柜里能找出来的诗集悉数翻看之后,还到网上书店去搜了几本来读。最后获得了两个感想:一是经典就是经典,无人可以撼动;二是什么样的年龄,就会找到什么样的诗歌为伴。第一句是尽人皆知的道理,说出来几乎等于废话。第二句或可列出几句子丑寅卯来。
  诗言志,诗亦言情,作者的情志跟诗歌密不可分,依我的体会,读诗的质量同样跟读者的情志密不可分,你的志向与心情,会左右你的眼睛,在浩如烟海的诗歌中,找出在当下最能触动你的诗句,以及能够让你引为高山流水级知音的诗人。回顾我读诗的经历,这个结论有根有据。要是把我自己读诗的量用曲线标记出来,1986年和2013年一定大大高于其他年份。这两年在我的经历中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回想起来,1986年大约算得是新时期文学大跃进的一年,也是让所有文学青年们都很亢奋的一年。我也很亢奋,除了文学杂志编辑的工作,让我很投入也很享受之外,小说一篇篇写着,顺利地发表出来,然后就马上有了出集子的机会。生命的天空每天都亮得让人炫目,没有阴天也没有云雾,一切都笼罩在光明之中。可是有一天,我读到了艾米莉·狄金森的诗,这些诗忽然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天真与浅薄。“死后的早上/屋里一片忙乱/打扫干净心房/收拾起爱情/我们不再使用/直到永恒”。我也不知道,这样的诗句怎么会如此强烈地吸引了自己。也许这是我第一次正视文学中的死亡,从而印证了我对死亡的想象,跟她的描述一模一样。我想是她的诗歌催熟了我的内心,使它由单一的热情变得沉郁了许多。这一年,我用她的一句诗“昨天已经古老”,作了小说处女集的书名。
  一晃二十七年过去。2013年几乎一整年的时候里,我真正目睹了死亡说时漫长、那时猝不及防的过程。一个与我虽未有着血缘关系,但情感上相当亲密的姐姐罹患肺癌,让我见证了一个尚未衰老、非常顽强的生命之凋谢。有那么多的时日,她曾无助地望着我,我也只能无奈地看着她,看她一步步走向彼岸。两个月前,她彻底解脱了自己,却把一个灰暗的背影留在我的生活中。我变得前所未有地涣散,甚至于倦怠,而内心又对自己十分不满。在这个时候,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诗句像子弹一样,一颗颗射中了我:“最残酷最痛苦的监狱/是没有四壁的”“什么是死亡?在女人的子宫/和大地的子宫间/运行的班车”“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据说,仿效是容易的/噢,但愿我能仿效大海”……我读着它们,走出了心的牢笼,至少在眼下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阅读的经验给了我一个结论:假如你的感觉太好,去读诗吧;假如你的感觉太坏,去读诗吧!阿多尼斯还说过:“诗歌终结的时代,不过是另一种死亡。”你信吗?我信。
  西

  一件小事

  四川 阿来
  我在西湖边行走,看春天初到时节,滋润柔软的湖光山色,以及初放的海棠与樱花。赏心悦目之后,打算进城去,寻一点当地的饮食。一路上,没有什么可看的,便看广告,看着看着,心里便不舒服起来。因为其中的一则广告。
  那是一个刚去世不久的画家的画展的广告。这样的画展其实就是卖画,或卖画的铺垫。我喜欢这个画家,因为他的画,因为他始终如一的探索精神,因为他在画作不断被拍出高价时,依然过着淡泊朴素的艺术家的生活,因为他画作之外那些严肃动人的随笔。这个画展的广告语却用这位去世画家的口吻很谄媚地说:想念我了,就来看我。那位画家若还在世,绝不会允许自己用这样的口吻,来邀集这个俗世的关注。可见,准备展出他画作的人,并不懂他。因此想到艺术在我们这个拜物比较疯狂的社会中的命运,不禁生出强烈的惆怅。
  湖光山色与春天花朵引起的愉悦便减少了许多。
  就这样信步走在这个城市,被不同的心情与感受缠绕时,我来到了一个路口。
  这个路口,没有红绿灯,但有一条斑马线,是允许行人过街的地方。通常,行人走到这样的街口,就应该紧张起来了。在这条钢铁躯壳的大小汽车风驰电掣的车流中,作为一个行人,要去到街道那边是不容易的。你得在时密时疏的车流中找到一个空当,在左顾右盼中来一次小小的冒险,才能把自己的身体搬运到马路对面。
  当我来在这样一个路口,要在车流中寻找一个空当的专注,使我把刚才的愉快与不愉快都迅速抛在脑后了。一辆辆闪闪发光的轿车从面前飞驰而过,带起的风扑在脸上,就是一个接一个的警告。马路上正是高峰时间,我几乎找不到期望中的空当。就在我打算再步行一段,找一个有红绿灯的路口时,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发生了。一辆公交车停在了斑马线前。然后,我看到司机正在对我挥手示意,我懂了,他是在告诉我,请过去吧。但我还在犹豫,也就是说,我并不相信这样的事情是真的。这时,因为这辆公交车的示范作用,其它经过路口的车也停了下来。公交车司机再次挥手,这回我知道,我可以正经地享受一下交通法规所授予的路权了。我过了马路,几个像我一样的游客也过了马路。
  站在路边,回看重又奔腾的车流,感到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身上,身体内部有什么被唤醒了,那是另一种温暖。
  我想说,这算不得什么大事。但是,时时处处的,我们的社会总是在小事情小细节上缺少温情,所以,这么一件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却能给一个旅人在一个陌生城市里一种特别的温暖。
  我甚至生出期待,也许不久,这样的情形会在所有的路口出现,在别的城市出现。这似乎很容易,但容易的事情偏偏就是不容易出现。
  这篇小文章,其实是抄袭了鲁迅文章的题目。也许是因为那篇文章也是讲人与车的,也是中国马路上的事情。不止一代中国人,在课堂上熟读过这篇文章,说不定还有上千万的人写过这篇文章的读后感。但是,当我们坐进那辆有着亮闪闪钢铁躯壳的汽车,而貌似强大,或者自感富有时,那些曾经有过的善念,有时竟离我们远去了。
  北

  走了老陶,烂了香蕉

  辽宁 王充闾
  这一筐香蕉,是云南省文联一位文友特意带过来送给老陶的,可是,电话挂了个遍,老陶却杳无踪影,最后找到了我。我是满口答应,代为转交。因为我知道,岁尾年初,老陶是绝对不会外出的——他有脱不开身的“急务”。
  所谓急务,就是专门书写贺年卡。他练得一手秀洁端丽的小楷书法,每年一到这时候,市政府以及所属部门,就会找他用毛笔书写贺卡。什么事都讲究“规格”,贺卡自然也不例外:层次最高的是由领导(或秘书)提供词语,书家恭楷缮写,着意题好上下款;次一等的,印刷体的现成拜年话,上下款毛笔填写;一般的由办公人员在普通贺卡上代领导签名或盖个印章;等而下之的,领导名也不签,只在信封外面写上收信人。老陶干的活,属于前两种。由于找他的部门多、领导多,对象远及海外,上达京师,因而数量也多得惊人。
  说来,贺年卡的时兴,起码也有20年了;近年更趋红火,“跑部”“上省”的激增,对外、对台港澳发的贺卡也呈翻番之势。可别小瞧这张纸片,有它在前面引路,再见面话题就有了。为此,市内竟有几家公司挂牌,专门承揽印制、书写业务,俨然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这里有个机制——各单位的一把手收贺卡自然最多;而在那些主管人、财、物、证的部门,分管领导必须尽先送到,但同为副职,漏了谁也不好;还有掌握实权的业务处室。这就形成了一个链条。
  在本市,生意最好的是妹夫在政府办当副主任的老范。除了包揽写字,他还经营贺卡印制,可谓左右逢源。2009年冒了个新高,印制了上百万张,销售一空。听说有个街道办事处被摊派2000张,使了吃奶的劲,也只发出一百六七十张,剩下的就都堆放在扫雪工具仓库里。可是,事有不测,老范竟在一个小事上砸了锅。原来,这年正逢己丑。“范书法家”以为,现在时兴繁体字,那么,“己丑”不是应该写成“己醜”吗?特别是寄往港澳台的,若是用简化字,岂不“掉价儿”!于是,这年凡是由他书写的,包括那些寄给高级领导和重要人士的,都一律写成了“己醜年”。发出之前,没有谁提出疑义。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澳门一位客商打来电话予以指谬。这才引起了领导的重视,让办公室工作人员分别用10台电话,一一向收信人纠正、道歉。绝大多数都回答说:“没注意呀!”因为人家根本没把贺卡当回事,成百上千的,有的甚至没有启封,就扔进垃圾桶了。
  这也提醒我们,发放那些东西纯粹是形式主义。由于缺乏真情实感,所以也没人看,凭空浪费公款,浪费纸张(须知,那些特制贺卡,都是高档竹、木浆纸呀),浪费人力,可谓劳民伤财。这种“走形式”的做法,其实古已有之。见诸宋人笔记的:京城过年,有一士人不想每家每户亲自拜访,便想出一个偷懒主意,自己先写好祝福卡片,然后吩咐仆人每到一被访之家,便在那家门口放上一张,随手敲门,却不等门开,赶快溜走,意在让主人以为他亲自来拜访过。后来,这种作伪行径还是被人拆穿了。
  由于出了纰漏,致使范家丢了生意;这样,我的文友老陶便颖脱囊中,崭露头角。政府办主任亲自接见,向他部署了任务,说:“此事关乎发展大局,我们不差钱。一定要高端、气派、上档次,纸张要高档,印制要精良,字体要秀美。”名曰彰显本地形象,实为联络领导感情,此乃花公家钱办私人事之范例也。可在老陶听来,却如纶音佛旨一般,立即着手研究改进贺卡样式,加大标准尺寸,扩展咖啡、墨绿、深紫、猩红等色彩模式。纸片型之外,又增加了立体型、烫金型、绸缎型,最高品位的每张可值六七十元。“功夫不负苦心人”,连续三年,赚了个钵满盆满。由于任务完成得出色,春节过后,政府及所属有关部门的办公室主任,还联席宴请一番,也算是名利双收。
  可是,今年生意却暗淡了。老陶在家一直等到了12月中旬,仍然门庭冷落。而他的风湿症又发作了,整天是胯骨酸、膝盖痛,夜间无法入睡。于是,就领着老伴到熊岳温泉洗汤去了。他一走了事,只是那一筐香蕉,眼看着变黑霉烂,又叫我如何处置?
  中

  有高铁的日子

  湖北 刘醒龙
  这两年,朋友来武汉,或者自己去外地,在一起说着话,总会情不自禁地提到高铁。而我也特别愿意与他们聊高铁。谈起高铁,就像谈自己开的汽车,自己种的菜地和花草,自己写的满意与不甚满意的文字。
  朋友圈内都晓得我不爱坐飞机,因为我天生不敢“登”得太高。偶尔坐一次都是实在没办法。最近一次是前年从太原去杭州,因正赶上沙尘暴,飞机起飞时的那个难受劲儿,让我在近两年时间里再也没有乘飞机出行。去年到今年,多次接到云南、贵州、西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等地的邀请,一想到去那些地方只能乘飞机,心里就打了退堂鼓。飞机不敢坐,火车又太慢和太乱,有些地方有事不得不去,就只好开车,譬如去泸州、亳州、宁波和武威,路途较远,好在我喜欢开车时那个酷劲,只是来来回回,耗时较多,有些不划算。
  因为如此,我现在喜欢与朋友开玩笑,说中国高速铁路是为我这种德性的人设计制造的。甚至与他们说,等高铁修到你们那里了,我才能去你们那里走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年我敢于不坐飞机也是被高铁惯的。待在武汉这地方,能切身感受到100多年来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大机遇,一是民国时期京汉铁路的开通,二是共和国时期长江大桥的修建,三是现如今像蜘蛛网一样向全国各地辐射出去的高铁。
  汽车没有改变我。过去与现在我仍旧是那个安于写作的奇葩宅男。
  电脑也没有改变我。过去与现在我仍旧是不与太多光怪陆离事物或时尚风潮亲密接触。
  然而,高铁改变了我。首先高铁让我深深喜欢上自己所在的城市。曾经,自己是何等不客气地批评甚至批判这座城市的恶俗与落伍。然而几乎是一夜之间,武汉就成了出行极为便捷的高铁运行之所,其车行天下的优雅气质,也在一夜之间改变了城市形象,更是改变了我因为不愿意坐飞机而尽量减少出行的习惯。这一年,绝大部分时间我都关上手机闭关写作,就是这种誓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也没办法阻止我乘高铁去广州三个来回,去南京三个来回,去北京一个来回,去上海一个来回,去济南一个来回,去长沙一个来回,加上从武汉至太原,从西安至武汉各一趟,还有已经买好了票,因故不得不退票的往北京等地的好几个来回。最漂亮的一次是去中山大学办讲座,早上出门,到广州吃过午饭,小睡一阵,下午两点半开讲,讲座结束后,又上高铁回武汉,晚上11点,又是习惯中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景象,以至于家人都怪怪地望着我,好像我根本没去过广州一样。
  高铁更让我改变了写作习惯,写作多年,成稿的多是大部头,相对而言,随笔散文一类的小稿子,因为觉得时间上不合算,常常想写又不愿意写。坐上高铁感觉就不同了,四五小时车程,独自一人时,只用来打盹太可惜,正好打开电脑,用上两三个小时,足以写成一篇一两千字的文章。与朋友们聊起这些,也有不以为然的,说飞机也能做到这样,候机时,飞行时都能写一写。但朋友也承认,候机时不管是飞机正点还是延误,总令人心神不定害怕耽搁,飞行途中更是如此,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提醒说是遇到气流,小心颠簸,让人收起小桌板和电子设备,在这种环境里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高铁改变了武汉自不待言,高铁正在改变中国,也是不争的事实。当中国的高铁从哈尔滨通达到深圳市,从上海延伸到成都,先前那些诅咒的声音也像是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大概是那些人实在不好意思再违反常识,肆意歪曲在3000公里的中国大地上奔驰的高铁,与在300公里的日本新干线上跑着的快速列车是一回事。由此我们有理由期待,再过些年,崛起的中国将因为这项改变世界的伟大贡献而真正受到世界的尊敬。

49#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20:59:42 | 只看该作者
2013,那些人,这些书
来源:河北日报

  □荆 墨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即将过去的2013年,哪些人和书值得珍藏?哪些人和书影响中国?本文列出的10位人物与他们的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13年读书界的热点所在。
  傅高义 独具匠心写中国
  1月,作家傅高义出版了《邓小平时代》,不久就荣登很多排行榜榜首,并且在年末深圳读书月2013年度十大好书中拔得头筹,由此折射出大众更倾向选择关注 个人与时代命运的图书。傅高义十年磨一剑,功力深厚,炉火纯青。本书以精湛的笔墨叙述了一个无比丰富、坚定而伟大的邓小平的形象,并且展示了他主导的变革 时代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个人和时代的二重奏。傅高义对中国问题的观察和写作持续了整整四十年,他最明智的选择就是针对某一时期的某些事件,提供多方的 资料和见解,让读者在全面的了解之后做出自己的判断。
  周有光 我去“听写大会”也会考零分
  2013年1月13日,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108岁生日。5月,十五卷的《周有光文集》出版,全面展示周先生在文字学和文化史、思想史研究方面 的丰硕成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周先生坚实而富有创造性的学术生涯道路,其中也预示着人类将经历的、通向未来的语言发展道路。11月,周先生批央视“听写 大会”:我去一定考零分!认为考题偏离了当初普及汉字书写的初衷。在当今世界,百岁老人并不鲜见。但百岁以后像周有光先生这样还在密切关注全球新变化,思 考不倦、笔耕不辍的思想家,恐怕更难得一见。
  莫言 继续讲故事的人生
  莫言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标志,一个象征。2013年写他的书遍地开花,不下数十种,延续了上一年的莫言热。5月,莫言推出了他亲自编著的《盛典——诺奖之 行》,讲述自己到瑞典领奖的故事,不仅现场感十足,而且幽默睿智,真实披露获奖前后的心路历程,全方位展示诺奖得主的思想、才华和智慧。莫言的小说独步当 代:一是他的文学反思能力,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深刻洞察与批判;二是他的文学审美能力,每一部长篇都有新奇的结构与瑰奇的想象。只是莫言2013年到处在 开会、演讲,用莫言的话说,一直在“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要想“坐回书桌很难”。但社会应该让莫言回到书房,而不是让名利消耗了他的才华,读者期待着他 的新长篇问世。
  毕淑敏 展示对生命的善意与真诚
  2013年是毕淑敏的出版年,全年出版各类书籍近20本,散文集《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抱》一直位居非虚构类图书排行榜前列。1月出版《星光下的灵魂》,2 月《柔和的力量》、《红处方》,3月《预约财富》、《藏红花》,5月《心灵百合》、《你很重要》,6月《心灵珍珠》,7月《今世的五百次回眸》、《我很重 要》、《精神的三间小屋》,8月《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抱》、《毕淑敏心灵独白》。无论是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还是作家,毕淑敏极力完成的只有一项工作,那就 是拯救心灵。她展示的是对生命的善意与真诚,如涓涓暖流穿透人心,让我们的内心柔软、安宁,最终更加强大。她激发着我们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让我们不断认 识自己。
  村上春树 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一直被冠以“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人”,2013年更被称为“最悲壮入围者”。村上在中国是最具知名度的外国作家,并引领一代人的成长, 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村上2013年在中国出书很多,4月《眠》、《无比芜杂的心绪》,9月《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10月失落诺奖后接连 出版《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等五本。村上的文字,正适合如今人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趣味,不再需要宏大叙事,只要有感觉就行,就算是偶尔触及一下 久已麻木的灵魂,也只需轻轻一下,不是击打,是抚摸。如今,中国读者捧读村上,与当年热议昆德拉和卡夫卡颇为相似。
  易中天 书写民族的命运与选择
  5月,易中天宣布要写36卷的《易中天中华史》,主题是“3700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分六个篇章。消息一出惹来众多质疑,有人说他“精神出了问 题”,有人说他“太疯狂”。但易中天并未理会这些,而是埋头苦干。当月《祖先》、《国家》出版,7月《奠基者》,8月《青春志》,10月《从春秋到战 国》,12月《百家争鸣》,至此第一篇章出完。中间他还在央视担任主持人,讲述民生话题。易中天说自己并不是在写历史教科书,在他看来,《二十四史》基本 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一般中国通史要写到的我可能不一定写”,而很多史学家没有提到的一些 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反而会大写特写。
  余华 抒写卑微的绝望与温情
  6月,余华《第七天》问世,上市前一天的预订数量达到70万册。但上市之后数周,争议如潮。有赞赏的,也有反对的,更有说粗口的。有人形容说,这是余华迄 今为止最差劲的一本书,与原来所宣传的“比《兄弟》更荒诞,比《活着》更绝望,这是一个残酷而温暖的故事”有天壤之别。如此激烈的批评,无疑将余华推向了 “火坑”。《第七天》残酷地批判了当今现实,而且绝不逃避苦难,相反还给人一种希望和温暖的正能量。它表现了那些存在于苦难事件里的人的尊严,而不是只存 在于愤怒和冷冰冰的数字,以及迅速被遗忘和消遣的热点中。喧嚣之后,10月又推出了《间奏:余华的音乐笔记》,找到了文学与音乐的通感,让人爱不释手。
  韩寒 我所理解的生活
  三十而立的韩寒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有着说不尽的话题。1月,杂文集《我所理解的生活》面世,全方位向读者展示生活中真实的韩寒,以及他对时代冷暖 的感知。8月,韩寒主编的《一个:很高兴见到你》出版,让读者看到年轻人的渴望与梦想。韩寒受到很多争议,而他认为处理争议最好的办法就是“少说,多做, 不解释”。韩寒的本质影响力也在于“真”,而不是思想。在全社会都充斥着假话、套话、官话、空话之时,韩寒敢于“逆潮流”,用一种老辣的文风针砭时弊,自 然会得到众星捧月式的拥戴,他也就顺势成为很多媒体关注的对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韩寒身上所具备的某些特质,正是众人身上所缺少的。
  艾丽丝·门罗 短篇小说写出的大家
  10月,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诺贝尔委员会称她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的低调是公认的,有一次,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她只是一 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她趁孩子们午睡时写作。但她却有很强的洞察力以及广泛抓住人物特点的能力,而对笔下的人物又不会带有个人评价。门罗被视作是“现代契诃 夫”,在4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门罗始终执著地写作短篇小说,锤炼技艺,并以此屡获大奖。她的作品《逃离》曾经被翻译到国内。11月又推出了《快乐影子之 舞》、《爱的进程》、《公开的秘密》等7本书。门罗获诺奖,给那些迷信写长篇的作家们提了个醒,那就是:一辈子只写短篇小说也是可以成为大家的。
  江南 幻想文学已成通俗的主流
  12月5日,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36岁的幻想文学作家江南,以2550万元的收入成为中国作家新首富。这让很多人惊讶,可历数上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幻 想小说一直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板块,从最早的《山海经》开始,到后来的《搜神记》、《聊斋志异》以及《西游记》等。江南的主要作品是《龙族》系列,他用一 个少年的冒险之旅为故事核心,展现了龙族世界的神秘与宏大。这个世界究竟有没有龙?龙的世界又有哪些未解之谜?理想、热血、奋斗,全新的人生,全新的冒险 经历……所有的故事,在一个大雨之夜拉开序幕。江南成为新作家富豪榜首富,其实也是对文坛发出一个重要信号,幻想文学现在已经成为通俗文学的主流。


50#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13:07:52 | 只看该作者
陈文芳:2013年我读过这些书,你读了哪些呢?




2013年年初列出的《2013年我准备读这些书》中,我只读了下面四本(汗颜中)。幸运的是,这四本都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作者:古得莱德

《猎人笔记》,作者:屠格涅夫

《巨流河》,作者:齐邦媛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作者:帕克·J·帕尔默

其中,《教学勇气》《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这两本书,对于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都非常有价值,我决定用一年时间,分章节对这两本书作导读,导读内容会第一时间在我的微信公众号“陈文芳的教育笔记”中发布。



另外还读了

《“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黄爱华,张文质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本书以2012年12月底在苏州枫桥实验小学做的黄爱华与“大问题”教学研讨会为基础编辑而成,有很强的现场感,可以说是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研究的第一阶段成果。

《无关声色》,余岱宗老师新出的小说,大学里的教师若是读了,有人可能会拍手叫好,有人可能会破口大骂,遗憾的是,此书出版时删节了很多。

《古诗九首释》,作者:朱自清(kindle版)



这一年开始背古诗词,我在手机上安装了kindle阅读器,平时上班的路上就可以背一背诗,不求多,每周背一首就很满足了。常翻阅的是下面两本

《古诗十九首》

《唐诗三百首》(kindle版)



有几本书读了一半,就停住了

《积极心理学》,Alan Carr著;郑雪译校(挺不错,值得继续花时间读完来)

《铁皮鼓》,君特·格拉斯著;胡其鼎译(经典之作,不多言了)

《九篇雪》,李娟,江苏文艺出版社(李娟的文字中可以读到某种“天才”的味道,她是我看到的还活着的中国当代作家中散文写的最好的一个,但是,在她的文字中,“天才”的味道与平凡的感觉又非常不和谐地混在了一起。没关系,她还足够年轻,还有足够的时间去让“天才”的味道变成一种“天才”的韵味。)



正在读的书

《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弗赖登塔尔著;陈昌平、唐瑞芬等编译(上海教育出版社,绝版书,打印出来看的。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学著作,足以媲美(也可能已经超越了)《什么是教育》、《教学勇气》,但可能因为作者的身份是荷兰数学教育家,所以在贵国的教育学专业领域,几乎无人知晓弗赖登塔尔。我这一年会在“大问题”教学网www.dawenti.cn上与一些网友共读这本书,我们每6周读一章内容,每章分作两次研讨。最新的一次研讨地址在这里http://www.dawenti.cn/index.php/group/topic/id-35

《精彩观念的诞生》,爱莉诺·达克沃斯著,张华译(高等教育出版社,绝版书,打印出来看的。非常好的一本书,感谢廖华老师的推荐,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皮亚杰的伟大。如果你有兴趣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有志于研究课程与教学,推荐你阅读一下这本书。不过,这本书有点难找,目前似乎还没有pdf电子书,我是通过超星图书馆文献传递找到它的。)

《顾随诗词讲记》,顾随著,叶嘉莹笔记,顾之京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全书为叶嘉莹上课时做的笔记,由顾随之女顾之京整理出版,极好的一本书。顾随先生讲古诗词,好到我每读上几句,就要慨叹一番:讲得太好了!他为什么能讲得这么好啊!仿佛不慨叹一下,阅读就无法继续下去,因为情绪太过饱满,形成某种堵塞感。我觉得这本书与孙绍振先生的《月迷津渡》可以成为语文教师、古诗词爱好者的枕边书)

《批判性课程:学校应该教授哪些知识》,内尔·诺丁斯著,李树培译(不错的书,目前只读了第一章,写了一篇似乎有点跑题的笔记)

《论语译注》,杨伯峻版译注,中华书局(结合钱穆的译注,重读《论语》,收获颇多)



2013年,新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我的阅读方式,我订阅并且经常阅读(有时候实在没时间读,内心会生出一股歉疚感)的微信公众号有以下几个



世相(微信号:thefair)(“世相”是我最初订阅的微信公众号之一,这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平台,但是,如果是一个执着的文青,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愿意慢下来阅读,愿意接受长长的、有温度的、有诗意的,纯粹从文学角度来讲挺有价值的文字,那么,我会强烈推荐你关注“世相”。我还在“世相”里学到了不少写作的技巧。)

徐达内小报(微信号:xdnxbzmt)(也许能帮你反洗脑。不过,有兴趣就读,没耐心就拉倒)

腾讯思享会(微信号:ThinkerBig)(专业团队做的产品)

拇指阅读(微信号:muzhiyuedu)(专业团队做的产品)

悦读馆(微信号:ydg6988)(朋友做的,有温情的水,有热烈的火,有刺骨的冰,有治病的药,适合愿意自我启蒙的人)

读库(微信号:dukubook)(对编辑、出版、图书设计有兴趣的人,基本上看到“读库”就会关注)

少年商学院(微信号:youthmba)(作者自称“国内领先的青少年跨学科人文教育智库机构,欧美前沿启蒙实验和家长体验实时分享”,从我阅读的感觉来看,前面一条我不清楚,后面这一点是完全做到了。)

外滩教育(微信号:TBEducation)(专业团队做的产品)

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微信号:zwzjtjy)(大家都认识,就不多说了,只管“关注”就行)

陈文芳的教育笔记(微信号:fc-qiuxinghaha)(厚着脸皮关注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做自己文字的第一读者)



我还经常上网易公开课(http://open.163.com/)听各种课程(尤其是ted演讲)。

最后,必须隆重推荐一下刘铁芳老师的网易公开课《好的学校教育如何可能》(已更新至第五讲,刘老师自己说第六讲会有惊喜,好期待!)

http://v.163.com/special/cuvocw/xuexiaojiaoyu.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23:14 , Processed in 0.08847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