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大伟访谈: 寻找走失的教师幸福[1]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4:17:46 | 只看该作者
从公开展示课到公开研讨课

陈大伟

这十天,从四川,到云南,到江西,到广东,到广西,再到云南,一次长时间的南方交流游学过程,加上要准备为新思考网拍摄16集讲课的PPT,不敢说“忙”,但说“辛苦”和“事多”。

也关注明霞老师在通州二甲中学上了一堂公开课引起的讨论。有一些想法,但不成熟也没有时间细细梳理,就想8月20日到二甲中学交流时和老师们分享,并从观课议课的视角讨论这种活动如何设计和改进。但二甲中学凌宗伟校长昨日问我怎么看待公开课了,想一想,不能只看不说,这里简要说一说。

教师专业成长是需要课堂观察学习的,有教师进教室观察意味着自己的课向其他教师的公开。从这种意义上,我们都在公开课上成长,我们又需要提供公开课供他人观察和思考,这就是公开课存在和组织公开课活动的意义。

一般来说,公开课不可能完全是常态课(没有其他老师观察的课),或多或少总会有调整和改变,只是有的变得多一些,有的变得少一点。我以为,比常态课的变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基于展示而变,第二是基于研讨而变。

基于展示或者是做课教师希望赢得好评和称赞,或者是组织者希望用来引路作为样板。基于研讨是要讨论和解决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活动围绕的中心,暴露问题,分析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出路和方法是活动的基本任务。对于展示课,执教者关注的是评价,而不是问题,问题总要在磨课中被掩盖。观察老师也常常怀有很大的希望。大家最后会有一个对课的整体评价,而对对课的评价实际上是对执教者的评价,众口难调,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最后常有不欢而散的结局,这是我腹诽评课的一个原因。对于研讨课,我们主张采用议的方法,所针对的不是人,也不是课,而是课堂上有讨论价值的教育事实和现象。比如,对于拖堂了,评课可能说“拖堂了就不是成功的课”,议课是针对拖堂的现象,分析“拖堂”的原因,一起讨论是什么导致了拖堂,比如从思想观念的取舍意识,比如教学实践中什么地方可以节约时间来,大家一起心平气和,推心置腹地分析和讨论。在这里,上课的人不是我们评价的对象,课的成败也不必纠缠,而是面向未来思考如何改进和创造。

有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和对待课堂目标的问题,执教公开课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评价课也把是否达成目标放在第一的指标体系。讲不完就不成功,这就导致了一定要讲完。没有完成预定计划就有问题,我就延时了也要完成。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修改中,这样定义教育:“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授知识的工作”。1997年,该文件修订,教育的定义变成了:“教育是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 列奥.施皮泽曾经说:“词的变化就是文化的变化和灵魂的变化。”“教育”定义的变化体现了“教育文化”和“教育灵魂”的变化。我以为,可能我们太在于完整的知识了,太在意预定目标的实现了;现在可以变一变了,我们需要在意的是过程,在意学生是教室里的时间过得是否有质量。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曾经提出“教学效率=同学们围绕教学内容的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时间/教学投入的时间”的效率衡量公式,课程是“跑道”,更是“跑的过程”。

事实上,用预定的目标去实施教学和评价教学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学生基础很不好,你可能就是实现不了你的目标;又比如,学生基础很好,有了先学的基础,你用现有的目标又不能很好地促进和实现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现有基础和智力资源就是一种浪费。公开课的风险在于对学生基础预先难有比较好的把握,目标的确定难免不合适。上课课避免风险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以为是心中有目标,但不要固守自己的目标,过于执着自己的目标,“有”而示“无”,“弱者道之用”,把“促进同学们围绕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作为目标,去“无中生有”。我想,实现了这样的目标,也就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可以说是负责任的,也是可以自我安慰的。

从公开展示课到公开研讨课的转变,不仅需要做课教师的转变,更需要观察课教师的转变。可以说,公开课教师的行为是由听课老师塑造的:你要吹毛求疵,他就精心预设;你宽容和理解有瑕疵的课,他就可能让课相对原生态。公开课的打磨是听课教师的需求导致的,正如应试教育是由老百姓的需求导致的,你不能就想要素质教育,又不对百姓升学愿望不加引导,一味的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主张观课议课,很大程度上希望从课堂教学的观察者改造入手,让公开课从展示走向研讨,使老师们更愿意上公开课,更敢于上公开课。我想问一问,当你看到一堂公开课导致了如此多的批评,你自己是否还想上公开课?经历过这样批评的教师是否会对上公开课心有余悸?如果我们都不愿意上公开课了,或者都拿四平八稳、精心打磨的课出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察学习还有什么价值?

要保护上公开课的积极性,这是观课议课致力追求的,也是我们所有人都要思考的问题。2008年,我曾经在明霞老师所在的泰安市泰山区,主持了一次观课议课活动。在公开的场合,我曾经对做课教师有所保护,明霞也曾经对此批评,现在想必更能够体会“保护一,促进多”的用意。

就观课者与做课教师的关系,我曾经在《怎样观课议课》中有这样表述:“在观课过程中,有两种心态需要调整:一是不要把献课的老师看成表演的‘戏子’,听课者不要做苛刻严厉的观众,因为‘戏子’的表演主要是为了取悦观众,而苛刻的观众又往往吹毛求疵、挑三拣四,这种心态没有尊重献课老师,将使献课老师失去自我。另外一种倾向是把献课教师看成做指示的领导,听课教师成了台下接受训示的群众,唯唯诺诺,点头哈腰,这又是对听课老师的不尊重,它使观课老师失去了自我。”这是2005年的想法,或许还有一点价值。

最后说一说,如何看待失败。从道德和理想的角度,教育是不接纳失败的;从现实和实践的角度,教育是不可能没有失败的。有创新意义的公开研讨课最有价值,但创新意味着风险,意味着失败。我个人认为,从伦理的角度,这样的失败是应该被接受的:(1)创新的目的是基于为学生的;(2)现有的理论和经验证明这样对学生的发展更有利,而且是可行的;(3)有及时的调控和修正机制,能有效的纠偏和调控;(4)改革措施为当事者(或监护人)知晓,并尽可能取得他们的同意。我想,如果有了这样的防止风险的机制,改革和创新失败的机率可能大大降低,即使失败,也是值得尊重的。

要经昆明到丽江去,匆匆。

错误可能很多,大家批评!

                                         2010年8月2日写于桂林
52#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5:39:38 | 只看该作者
好教师的特质

■ 陈大伟

    编辑要我说一说适合当教师的人有什么特质,一下子就涌出了“热情”“爱心”“好学”这些美好的词汇,但要将教师的特质说清楚,是可以写专著的,而且还可能挂一漏万。焦头烂额之际,想到了彭玮同学的作业。

    基于对“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帕尔默)的认同,上学期,给学生上《师德修养与教育法规》时,我曾经布置“为什么当教师”的思考作业,希望他们通过倾听内心的声音获得自身认同。彭玮的作业深深地感动过我。这里就顺着她的认识(楷体为彭文,略有修改),说一说好老师的特质。

    一、好教师自觉选择教育

    我觉得教师是一个很能体现自己价值的职业。自己从一个什么不懂的小孩子,到现在学会解决问题、学会生活,这与老师的教育分不开。我想,作为一名老师,当看到自己的学生对世界、对社会、对身边发生的事由未知到已知,且越来越丰富时,自己想必会感到非常成功和骄傲。

    评析: 人活着总是要干一点事情来体现和实现自己价值的。人生有限,这就需要选择。从选择的角度,好的教师自觉选择教育,他们把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看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中发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选择同时意味着放弃,有了这样的选择,好老师不会为此患得患失。

    二、做学生喜爱和满意的老师

    教师是比较适合我的职业。我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思想比较单纯,没什么心机但同时童心未泯,心地善良,拥有爱心,爱笑的人,校园这个环境对我来说是比较适合的。对于孩子,当一名老师拥有童心和善良,懂得去爱他们,那么,获得他们的好感可比获得成人们的好感容易多了。

    评析: 今天的教育,既不需要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旁观者,也不需要心存牺牲感受的悲壮者,教育需要适合做教育的教师。如果你是一个比较纯粹和单纯的人,如果你童心未泯,心地善良,那你是可以和教育缘定三生的。另外,好教师取悦谁?我以为首先取悦于自己的学生,这要求好教师少一些功利思想,多以学生发展为本。说到这里,我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考虑办为学生喜爱和满意的教育,做学生喜爱和满意的老师,家长的满意可以放在第二的位置。

    三、好教师关注过程

    我喜欢知识传递的过程。我觉得把学生不懂的知识教授给他们,或是带着他们一起去感受一篇文章、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一个字的美,或是启发他们的心智,让他们感受身边许多未曾发现的感动,或是启发他们学会表达对生活,对生命的爱,诸如这样的过程,我觉得于学生于我都是很有意义的。

    评析: 好的教师关注过程,关注课程,他一点一点地用自己的教育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人生,而且他能享受过程,能体验和发现教育过程的美。有了过程的享受,他耐得住寂寞,不为浮名遮望眼。

    四、好教师应该是理想主义者

    我愿意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使世界上的某些东西得以改变。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博学、有爱心、善良的老师,把爱与希望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自己的学生也能学会去爱这个世界,爱自己的生命,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想也许每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但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相信总有一天,润物细无声,这样的力量会浸润到人们心灵的角落,而也因为这样的力量使得一些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从而能为这个世界做出些许贡献。

    评析: 好的教师应该是理想主义者,他相信自己,相信孩子,相信未来,相信美好的东西一定能出现。在建构教育理想时,一个教师如果能发现教育和世界,教育和未来的关联,渴望尽一己之力去为美好的未来做点什么,并能坚守理想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我不能不对他表示敬意。

    五、好教师容易被感动

    这是第一次静下心来想自己热爱这个职业的原因。在倾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与渴望时,连我自己也没想到,原来自己的理想是这么地坚定与纯洁;也连我自己也没想到,在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眼里居然有微微的湿润。

    评析: 铁石心肠的老师是不好面对学生的。我希望看到的好教师是一个心地柔软和容易被感动的人,柔软地对待他人,柔软地对待自己,容易被他人感动,被自己感动,被美好打动。我们需要用柔软的方式去培养懂得温情、充满温情的学生。

    我也知道,彭玮的认识还只是一种认识,要成为优秀乃至杰出的教师需要一生的修炼。但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倾听内心,找到自己和教育的契合,愿意用一生与教育结缘,未尝不是一条成为优秀教师的光明大道。

写到这里,我意识到:适合当教师的人,他们愿意倾听内心,并认同自我和教育。

——刊于2010年9月9日《教育导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5:48:42 | 只看该作者
议课要“同在共行”

文/陈大伟

近年来,和一些做观课议课的老师交流,他们说:“陈老师,现在我不怕做课了,因为你说过,上出一节自己满意的课可以享受一种成就感,而上出一节自己不太满意的课也不必懊恼,自己可以享受一种贡献感,是自己的课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使大家有机会研究和讨论一些教学问题。但现在我们参与议课觉得很难了,因为说得太重,可能伤害了别人;而只说好话,别人又会认为不诚恳,不想帮助他。如何议课是我们的一个问题。”

在平等对话的关系中议课

议课要议,议就不是一言堂,而是面对共同的问题大家在一起贡献彼此的智慧,分享彼此的思考。贡献和分享需要参与者积极言说的意愿,需要参与者足够的言说和表达机会,需要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和环境。

明确观课议课的目标是营造平等对话的议课环境和氛围的前提。议课不是给对课好坏下结论的,而是面向未来谋发展和思改进的。基于发展的目的,议课的对象不是上课的人,而是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对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的讨论和理解,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做课教师反思和改进,而是为了促进参与的每一位老师理解教学,改进教学。这样,参与者就不是置身事外,而是“同在共行”。

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需要反对 “自我中心主义”,因为教学活动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种选择性,“我”不可能完全从逻辑上把握、规定和制约教学活动,“我”和“你”需要相互敞开,彼此承认。对话同时需要参与者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将独立而平等的对话关系运用于观课议课,既要克服唯唯诺诺、消极接受评论和批判的“小媳妇心态”,又要防止唯我独尊、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自信而不封闭,虚心而不盲从。对话的过程是双方从各自固守的观点和看法中转身,观照对方,在二者之间的边缘地带相互遭遇、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交融、相互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融入他者,用他者的目光来反观自身,并从交流中获取新的知识,从而修正失误,达到理解。

从倾听开始

读一读下面这个故事,不知道您有什么想法:

在圣诞节,一个美国男人兴冲冲乘飞机往家赶,一路上幻想着团聚的喜悦情景。恰恰老天变脸,这架飞机在空中遭遇猛烈的暴风雨,飞机随时随地有坠毁的可能,空姐惊恐万状地吩咐乘客写好遗嘱……后来,飞机终于平安着陆。

这个美国男人回到家后异常兴奋,不停地向妻子描述后飞机上遇到的险情,并且满屋子转着、叫着、喊着……然而,他的妻子和孩子对他经历的惊险没有丝毫兴趣,男人叫喊了一阵,发现没有人听他倾诉,死里逃生的巨大喜悦与被冷落的心情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妻子去准备蛋糕的时候,这个美国男人却爬到阁楼上,用上吊这种古老的方式结束了从险情中捡回的宝贵生命。

我所获得的启示是:表达是一种实现,倾听是一种关怀。表达是人的基本生存和生活方式,失去了表达,可能导致生存与生活意义的迷失,因为表达的不仅仅是思想,而且是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这样,剥夺表达就是对参与者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蔑视,而提供表达则为他人是提供实现和实证的机会,是成就别人。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提倡观课议课从倾听开始:倾听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关怀,我们通过倾听来成就表达者,帮助表达者实现自己。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相互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什么观课议课主张多采用问号?一方面,问号是探寻和发现,是促进思想,是展开对话,是彼此启发,对问号的呼应是彼此坦诚的对话和言说。另一方面,问号表达了愿意倾听的态度,同时也传递着关爱和理解。关爱和理解是相互影响的基础。要传递关爱和理解的倾听需要专注于对方的话语,适时做出回应,不仅认真倾听对方所说的话,还要努力去理解对方话语中隐含的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一位老师有这样的观课议课手记:

议课开始。第一个教师提问:“你的主题是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但你的课件中,那幅图画和品词析句并没有直接关系,请问,你设计这幅画用意何在?”言辞甚是激烈,隐隐夹有风雷之声。授课老师当时显然缺少心理准备,脸上有些挂不住,但还是强忍着回答。有了第一个提问者的风向标,其他议课老师就顺着这种趋势,从课堂结构,课堂组织等诸多方面提出问题,劈头盖脸,泰山压顶般砸向授课者。此时的授课者方寸大乱,像一位孤独的斗士疲于应付。当时,我看得心惊肉跳,冷汗直流。自付:若换了是我,我肯定是难以招架的。

美国学者戈尔曼则认为:“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论语》中就有这样的说法:“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议课时需要看对方的脸色,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是我们的建议。想一想,在情绪抵触的情况下,您说得再多、再有水平,别人不听,说了也等于白说。要知道,人们听话是有选择性的,一般情况下,大家更愿意选择中听、有用的话听,而不是首选正确的话听。

考虑别人感受的方法就是设身处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观课议课中,我们的说法是“同在共行”:“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方的立场将心比心地同情对方,理解对方;“共行”就是把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共同进步。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人本心理咨询理论的创立人卡尔•罗杰斯在他的晚年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来形容我自己所发生的变化: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面对来访者我就会急急地思索:我该怎么治疗、帮助或改变这个人?现在,我面对着来访者,则会自然而然地关注于:我该怎样来提供一种关系,形成一种氛围,以使这个人可以借助于这种关系和氛围,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实现个人成长。”新手以帮助者和改变者的面貌出现,成熟的专家以自我反思和改变的促进者出现,做心理咨询是这样,做观课议课中的参与者也是这样。

有谁不渴望表现和实现自己呢?现在需要你先放弃自己的表现,把舞台让出来,先让他人表达,激发他、启发他,让他在自我发现中享受成功和快乐,从而赢得自尊和自信。

启发他而不是改造他,让对方享受发现和成功的荣耀,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修炼!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我们共同的修炼。



——刊于《教师月刊》2010年10期(刊用时有删节)
5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5:52:16 | 只看该作者
观课《唯一的听众》所想到的
文/陈大伟

昨天,满满地工作了一天。七点多,从家里出门,上午在成都市高新区庆安小学观察四节小学语文,下午两小时议课,一小时讲座。晚上在雷声、雨声中给中文系的同学们讲教育科研方法。冒雨打的回家,十点了。

四节语文课的老师年轻而充满朝气,教学给人不同的思考和启示。让我想得更多的是六年级的课文《唯一的听众》。我曾经和老师们交流自己的体会,拿到一篇课文,不能首先想用这篇课文教育学生,而是先用文本教育自己,使自己不白教一番。

读这篇课文使我被这个美好的故事,被这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打动。除了“人是需要被欣赏的”,“鼓励和支持有时比直接教给一些东西更有价值”,“倾听是一种关怀,表达是一种实现”等教育韵味,我还想到了这样一些问题: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生活中,可以说越是亲近的人,越是难以给予和得到鼓励和肯定,似乎发现的都是不如意,都是苛责。夫妻之间这样,亲子之间这样,熟人、同事间也这样。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距离产生美”,……大体都是如此。看起来,学会欣赏身边的人,就近的人,这是一项多么需要而又难得的修炼。

“第一天早上,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我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个隆重的仪式。”前几天,在1加1教育博客上,我还和一位朋友说“可以把自己手边的事当成大事,心中自有乾坤”。不论旁人怎么看,我把自己做的事,眼前的事看得神圣,看得庄严,形随意转,做出来的样子自然也就有了另外一种景象。我想,这位老人一定是被这位学琴者的庄严神圣气象感动,她才愿意去鼓励和支持这位学琴者。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对自己手中的事有一种庄严神圣的心情?如果过去我没有,我希望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进步。

“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说我拉得不好。”“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着音乐。”这里的“用心感受”或许是在给这位学琴者建议“你要用心拉琴,让我的心听到,你不要把精力放在技巧上”。这使我想起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的观点:“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那些迷恋于技术的老师们,你是否意识到首先要“让心感受到”,你要自身认同,你要追随心灵!

“每当拿起小提琴,我眼前就浮现出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曾经有朋友问我如何做讲座,我说:“你如果能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听你的,你可以陶醉其中。如果大家都不听你的,你就努力去寻找几个听众,心中想着和你们精神上的互动和沟通。”心中装着几个愿意倾听的人,为他演奏,为他上课!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心中是否有“人”?

……

还没有读完这个故事。

写于2010年9月21日晨

附:



唯一的听众

落雪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当然,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无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起来,我拉的小夜曲就像是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直到我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就在楼区后面的小山上,那儿有一片很年轻的林子,地上铺满了落叶。

第一天早上,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幽幽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心剧烈地跳起来。

我不得不大喘了几口气使它平静下来。我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事实很快就令我沮丧了,似乎我又将那把锯子带到了林子里。我懊恼极了,泪水几乎夺眶而出,不由得诅咒:“我真是一个白痴!这辈子也甭想拉好琴!”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并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著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老人正独享的幽静。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

老人叫住我,她说,“是我打搅了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有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格外晶莹。“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得不好。“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尽管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我拉了,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著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如果她的耳朵不聋,一定早就捂著耳朵逃掉了。我心里洋溢著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人们表露的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证明了这一点。从我紧闭小门的房间里,常常传出阿尔温.罗德的基本练习曲。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作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我现在已经不在乎了。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但我不会坐在木椅子上练习,而以前我会的。

不知为什么,总使我感到忐忑不安、甚至羞愧难当的是每天清晨我都要面对一个耳聋的老妇人全力以赴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并且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更要命的是我常常会忘记了她是个可怜的聋子!

我一直珍藏著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从她的表情中我知道她现在的感觉一定不是在欣赏锯床腿了。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聋子?!”妹妹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述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更重要的,她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而你竟说她是聋子!”

我一直珍藏著这个秘密。珍藏著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著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著,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这个美丽的早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

我看著这位老人安详地靠著木椅上,微笑著,手指悄悄打著节奏。我全力以赴地演奏,也许会给老人带来一丝快乐和幸福。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后来,我已经能足够熟练地操纵小提琴,它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爱好。在不同的时期,我总会遇到一些大家组织的文艺晚会,我也有了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每当拿起小提琴,我眼前就浮现出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55#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5:58:2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有效地观课议课系列①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一、观课议课的定义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观课议课是一种研修活动。研是对问题的研究,目的在于认识实践中教育活动诸种因素和诸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并用取得的认识成果改进实践,提高行动的质量和水平。修是修养,“修以期其精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目的在于自我充实和完善。研修是什么呢?从目标上,它是问题解决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一方面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抓手,以参与问题解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变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前提,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研修是“成人”与“成事”的统一,让教师解决自己的问题,让教师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从终极目的看,观课议课就是为了人的幸福,一方面通过改进教学,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幸福成长,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的幸福生活。

二、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关系

曾经有朋友提出“用观课议课取代听课评课”的说法,我不太赞成这样的理解。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犹如铅笔与毛笔,各有各的表现力,各有各的使用场所:评课适合用在需要作出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比如,学校实行绩效工资了,就需要对课堂教学水平通过“评”的方式分出等第;要解决其他涉及选人和判断人的问题,评课也是一种合适的方式。所以,评课不会消失,也不会被取代。

如果需要研究课堂上的问题和发展教师,则“议”的方式更好。在《静悄悄的革命》中,佐藤学有这样的观点:“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论,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评论只会彼此伤害。”与听课评课比较,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生活性、普遍参与性,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这种意义上讲,在校本的基于研究和改进的教研活动中,观课议课可能会成为方向和趋势。而且我相信,在通过观课议课获得更高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以后,参与赛课也就更容易取得优秀的成绩,这会是观课议课对评课活动的一种贡献。

但我必须承认,观课议课提供的只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它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同时,尽管这种方式和途径与现在的评课比较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这种方式的运用效果却取决于运用者的水平。犹如原来大家只用铅笔,现在多了一种毛笔,虽然教给了磨墨的方式,教给了握笔和用笔的方法,但是成为画家、书法家,还是只会在自己脸上画花猫,则完全看自己了。我想说的是,对于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寻找观察的角度,找到解决和引起讨论的方法,委实不是一朝之功。

三、观课议课和课堂观察的关系

课堂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研究课堂教学时偏执一端无疑是片面的,最好的办法是恰当好处地兼顾,但这只能是一种理想,在具体实践中总会有所倾斜。在科学和艺术的权衡中,观课议课更靠近艺术的一侧。这样,在研究课堂教学中,我没有走条分缕析的科学分析道路。在看重具有意义的情境和故事,看重师生的状态和感情的前提下,观课议课大致是走整体感悟课堂的道路。齐美尔说:“在连接两只眼睛的直线上,目光承载着自己的个人人格,自己的心情,自己对对方怀有的冲动。”对于他人目光的解读,观课议课采用的方式是将心比心的整体感受和领悟。

四、观课议课的文化标识

文化的内在核心是价值观念,外在表现是行为方式。“标”的作用在于指示和引领,“识”的作用在理解和改进。

1.人际“和”。“和”意味着和谐,它是差异中的谐动和一致;“和”还意味着和睦,彼此在友善和关爱中共生;另外,“和”也是合作,不仅意味着共同担当,也意味着在活动中互相帮助。这样,“和”是一种方式、一种氛围、一种力量,也是一种境界。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注重和谐,不仅以自然和谐为真,人际和谐为善,天人和谐为美,而且把和谐作为人生的幸福境界和价值追求。我们把“和”看成观课议课活动生长课堂教学研究质量和效益的土壤,也把它看成观课议课试图达成的一种境界。

从目标动机看,“和”强调参与观课议课者心往一处想,并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观课议课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和平台,理解教学、改进教学、创新教学的对话交流活动,它的主要目标不是对已经发生的课堂教学进行判断、作出结论,而是为了让参与者思考和研究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如何上出更加理想的课。它是参与者自我成长和帮助他人成长的目标整合,是自助、他助和助他的互动和统一。有效的观课议课,参与者需要建设和发展一种“互相培养的合作性同事关系”([日]佐藤学)。

从参与者的行为方式看,“和”意味着对在场他人的理解、尊重和保护。这种理解和尊重体现在尊重他人的发言和观点,理解他人的处境和立场,欣赏他人的思考和创造,在对自身经验保持开放中接纳他人,给他人机会以成全和成就他人,保护彼此参与观课议课、讨论教学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求“不同”。在《论语》的“和而不同”中,“不同”指在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时,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盲目附和与苟同。“和”并不是同质,也不是没有差异,而是要尊重不同和差异。从语言学上讲,和谐来自音乐,音乐即是不同的声音“和”在一起,没有音调的差异和变化,声音就会因为单调而失去动听之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与同一性是相对的,它是要求有差异的,是“不同”的。

“不同”在观课议课中意味着参与者的独立思考,承认彼此的差异性,鼓励参与者发出“不同”的声音,尊重“不同”的方式,理解“不同”的表达,接受“不同”的结果,在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对话交流中激发人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它强调尊重和张扬人的理性和自由精神。

求“不同”,首先基于对课堂教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一方面,教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和控制,具有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没有唯一。另一方面,教学改进并非仅仅是认识问题,而是一个以认识为基础的生活改进问题;教学活动对教师具有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生命价值的存在和选择、生活意义的获得和创造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基于生活的特殊性,需要给“不同”留空间,需要存“不同”。求“不同”意味着议课的目标不是在不同意见中求“一”,而是在现有课堂的“一”中探讨出“多”的可能来。“多”的价值在于既为参与者的自由选择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参与者的自由创造留下空间。

从实际效益看,单一性是生机和活力的杀手,有碰撞的思想交流才能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才能产生新的智慧。只有用不同的观点和经验,才能刺激和引起对原有经验的反思。观课议课的效益源于相异的信息刺激,和由此激荡的讨论、反思。

从参与者的行为方式要求看,一方面要有“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责任,另一方面又要有“不同意你说的话”的权利。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参与者又要尊重自己,在议课时自信而不封闭,虚心而不盲从。

3.致力“思”。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苇草”。本质上,人因思而变。与评课多用句号比较,议课强调多用问号。句号用作陈述和评定,问号引起对话和反思。强调用问号,一方面是强调通过询问互相理解,使议课建立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参与者不断思想,把思想从习惯的名词用法激活为动词状态。

思想用做名词与用作动词的区别,是议课中“他思”与“我思”的区别:在思想作为名词的时候,议课中的教师处于接受和消费他人思想的被动状态;把思想激活到动词状态,就是让参与者置身其中,以更加自觉而主动的方式关注和反思自身的教学观念、作为和效果。强调“我思”的重要性,一是承认和强调“我”的独特价值;二是未来的“我的教学”需要“我”——而不是议课中发言的他人——来执行,对“我”自己负责需要“我思”;三是“我”的教学毕竟具有“我”的独特性,“他思”并不能真正解决未来的难以预料的“我”的问题,“我的教学实际”需要“我思”。

观课议课促进教师思想,首先是尊重教师思想的权利,为参与者的思想活动留下空间;其次是以参与者的思想过程谋求和实现议课的质量和效益,在彼此理性争辩中思考和谋求更加合理而有效的教学;再次,议课的任务还在于培养教师思想的责任,促进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我们坚信,在自觉而主动地关注和思想自己的处境、现状、角色、使命和前途以后,教师将发现更加幸福快乐的人生道路。

教师成长离不开思想,观课议课质量源于有效思想。从波斯纳的“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中,我们认为,成长中的思想有“获得经验之思”和“反思经验之思”。“获得经验之思”是认识行动和行动结果的关系,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以这种对关系和联系的认识去规划和设计未来的行动。以获得课堂教学经验为例,对自身课堂教学中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思想是获得直接经验的途径,观课活动中对他人教学中这些关系的思想可以获得间接经验。“反思经验之思”的对象指向经验,在“反思之思”中,经验者对经验的依据、经验的过程、经验的结论进行深入的、持续的、批判性地审视,从而超越原有经验可能的狭隘、浮浅和错误。促进这种反思,需要其他经验的引发和刺激,实现这种超越,需要其他经验的映照和比较。议课意味着他人经验的参与,在彼此以相异的经验进行交流和对话、超越实现自身经验的议课过程中,参与者实现的是“反思经验之思”。

4追求“诗”。“思”是人的生存方式和手段,“诗”是人的生活目标和归宿。我们认为,“诗意”生活是一种富有理想和希望的生活,是一种顿悟自身当下处境并由此而自由创造和不断超越的生活,是一种超越世俗功利欣赏转而欣赏自身创造力量的审美生活,是一种因为创造和超越而享有愉悦、丰富和充实的自由精神生活。

课堂教学是教师永远未完成的一种创造。坚持这种发展开放的课堂教学观,观课议课以“思”为基础,促进参与者为未来教学而创造,在自由创造中追求诗意生活:因为课堂永远未完成,所以对现状永远不知足,对课堂教学永远有梦想和希望,对美好生活永远有追求和行动……因为教学是创造,所以,需要激发和放飞想象力,让未来充满希望;需要鼓励和支持,让精神更加自由,让明天的生活在自由创造和超越中更加美好!

     在观课议课文化中,“和”是前提和基础,“和”了大家才愿意坐在一起;“不同”是策略和手段,“不同”为“诗”的创新和超越创造条件;“思”是核心和纽带,是有效改变的前提;“诗”是生活的终极目标和结果。

——刊于《福建教育.中学教育》2010年10期
5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6:16:45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假设及其意义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在观课议课中,我是主张促进思想,有所发现的。发现什么呢?一是发现关系和联系,这里的关系和联系就是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和学的效果之间的关联;没有发现关联,就不算理解了教学,也就没有获得经验。二是发现教学新的可能性,拓展教学的可能性空间,为教学创新提供基础。

这就涉及为什么提出“教育假设”,什么是教育假设的问题。

对于什么是教育假设,我想有这样几个要点:

首先,教育假设是一种过程,是在教育实践之前的一种“虚践”,也就是对教育发展变化的可能图景想象一番,对即将行走的路径“在头脑中”勘探一番,去发现可能的图景和路径,并对这可能的图景和路径中比较选择一番,最后完成一个面向未来的实践方案。实践是以虚践为基础的,人的意识性就在于实践之前有目的。但虚假的图景和路径只是头脑中的,或者成为图纸上的(比如教案),它还未真正出现,而且也未必能够实现,所以,它只是假设的,这是一个假想的情况,这样的过程是假设的过程。

其次,教育假设是个人实践性知识为基础的教育预期。乔治.奥尼尔认为:“‘假设情况’乃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我们自身及我们与世界关系的一种看法,是我们假定或认为真实的东西,也是我们凭借独一无二的直觉能理解的事实。”教育假设以过去的教育经验为基础,但过去的经验是否对今天的现实有用?未必,所以经验只能成为背景和行为的假设,对于未来我们只能根据过去的知识说“这是假定的”,我们缺乏对未来说“这是肯定的”的资格,特别是面对无限丰富性,具有生长生成性的学生。

再次,教育假设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行走方式。假设体现了一种开放的、发展的、动态的知识观。教育假设是一种带有方向性的有待验证的想象,它不封闭,面向实践开放,并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教育假设的实际存在提醒我们,个人实践性知识是不完备的,是非终结性的;在运用个人实践性知识时,我们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实践反思的习惯。对教育实践持开放的态度和心向,致力于假设——实践——反思,这使我们行走在研究的道路上。

对于教育假设和教师生活的关系,我有这样的看法:

随时对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假设提问,能够清晰地表达教育假设的教师,是对教育假设有过思考,对教育有过研究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是负责任的教师。每一个教师都需要在行动之前对教学的可能认真假设一番,我们既不能不假思索地行动,也不能过于简单地和草率地行动,课堂上可以简简单单地教,但教学前不能简简单单地思考,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

如果一个教师将基于某些假设的教学设计用于实践,能被教学实践证明其假设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样的教师就是对教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较高教学实践水平的教师。

教学之前有假设、教学中和教学后能不断反思和调整假设,不断提升假设水平的教师是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教师,其教师生活是一种研究性的生活。

进一步,教育假设对教师发展和考核具有意义。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时,对“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我建议调整为“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对学校课程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因为只提“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在否定性的意见后面没有建设性的补充,这就容易导致操作性的缺失。由于缺乏操作性,所以多年减负并没有成效。

如何评价和发展教师?我有一个展望,未来可能以“教育假设”作为评价教师的核心概念:

是否有假设的过程,这可以用来考量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假设的科学性、有效性,实现合理假设的能力和由此带来的教学变化,这可以用来考量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成效。

我们还可以用是否有过假设、是否在实践中验证假设、并由此改善生活质量考量教师的专业成长。

——写于2010年10月28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6:20:43 | 只看该作者
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创新发展研讨会记事
文/陈大伟

12月1日,接到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黄忠副主任的电话,邀请我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创新发展研讨会。

9号上午到深圳,承办会议的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接着。中午就餐,获赠深圳市宝安区国学教育研究会主编的《弦歌不断——民国时期校歌校训》,心中充满喜悦。

9日下午,在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参与分会场活动。先听各培训机构的经验和意见,宝安区的注重教师休闲素养的培训过去我在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也做过,这次听一听,想到了这样的观点:“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帮助教师过高品质的教师生活。”另外,宝安区重视家长培训,这一点过去我有这样的想法,但没有这样实践过,这使我思考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之前,应该加上“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因此,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他培训机构的发言也引起我的一些思考。后来会议主持人要我发言,大致,表达了这样一些观点:

1.妥善处理“面向全体,突出骨干”的关系,从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角度认识校本培训的价值和意义。

2.关于校本培训的课程,可以两条路:一是演绎式,二是归纳式,两种方式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可以在大框架下(体现区域管理整体性)给学校自主选择的自由。

3.可以把各校的科研成果开发成校本培训的资源,在区域内推广。

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部的蔡虹部长在发言中,指名要我回答一些问题,对于她的问题,我有这样的看法:

1.关于教研员如何指导学校改革。教研员可以定点联系一所和几所学校,可以帮助学校形成办学理想,构建教学愿景;可以帮助学校调整教师状态,使教师追求进步;可以研究和发现教师更有效的成长路径,提高培训效益。

2.关于教师被各种网络包围如何处理。教研员可以组织团队,对信息进行筛选,根据本地实际,提供最基础、最必须的学习资源,起一个过滤的作用。

3.如何评估培训机构的质量,如何向行政部门回报培训机构的工作。教育提供的产品是课程,可以从课程来源的精心准备,课程内容的合理科学,课程实施的规范参与,课程效果的反馈评价等角度考虑。

晚上是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晚宴。

10日早餐,获罗湖区外语学校教科室主任周立老师的赠书《我织经纬》,邻座的居然三位都是地理教师,而且都是华南师院77级的同班同学,交换名片,其中两位是特级教师。我在中学教地理,但只能算半路出家,中途逃跑,但见到地理教师还是觉得亲切。上一次在淮南见到刘登宇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

10上午,我讲了一个小时,展开来讲是我在淮南的一天的内容。这次就一个小时,也讲了大概,也有一点生动的案例。有点佩服自己的调控能力。

走下讲台,见到《人民教育》管理室主任任小艾老师。任老师是我刚工作时的偶像,98年在涪城我们有过交流,2000年在北京学习也见过一面。交流时,任老师对我在22期《人民教育》上的《做“明白”的教师》给予鼓励,并邀请我明年在她主持的一个班主任专业化课题会议上交流。

中午,结识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的毕国军校长,交换名片,既是博士,又是教授。深圳真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下午,受黄爱华主任邀请,到西丽水库旁的荔枝世界观光园住下。走一走,接到黄忠主任的电话,一是感谢,二是邀请到广东深度参与校本培训的推进活动。电话长谈中,黄主任说不要只从培训机构的角度,要从受众的角度思考如何搞校本培训。很有同感!

可以画一个句号了。
58#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6:22:19 | 只看该作者
同学们,请保持你们研究的行走姿势

这一学期,给学生上《教育科研方法》,属于考查学科。前八周每周三课时,上完《教育科研方法》以后学生要实习。学院的要求是第十周要把成绩拿出来。我向教务办建议,如果学生没有实习经历的基础,他们就没有机会面向实践做教育科研,所提交的论文就一定空洞,质量不高,因此我希望《教育科研方法》成绩提供能延后,等到学生实习结束以后,结合他们实习中的观察、研究和思考,再完成他们的《教育科研方法》的论文写作。学院教务办接受了我的要求。

坦白地说,这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我住家离学校远,而且学生一旦离校实习,就很难集中在一起,催收作业将会有些困难。但我觉得值得这样做。

我也期待学生能在实习后给我一些让人惊喜的东西。

有的班有的同学做得并不好,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成绩自然不好。整体上,08中文专科班的同学不错,让我收获了惊喜。

这样的惊喜在于我有渴望,我上这一科,最希望的是有一种研究的教育行走姿态。在这些同学的作业中我看到了这样的行走姿态。

这种姿态首先体现在对自己当下生活的关注和改善愿望,其次体现在坚持用研究的方式对待自己的问题,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比如:

有的同学第一堂课不被学生接受,他们就研究新教师如何做好上课的准备,或者研究如何管理班级纪律;

有的同学发现教学中并不了解学情,就研究了解学情的意义和方法;

有的学生观察到不同教师有的教学语言引人入胜,有的教学语言枯燥干瘪,就研究教师的教学语言如何锤炼,得出了课堂上的教学用语不要太多用长句的体会;

因为自己管不住学生,就研究教师如何形成教学威信,有的则研究如何和班主任形成合力;

用的用多媒体上《皇帝的新装》效果不理想,就研究语文课上多媒体的局限和使用策略;

有的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只顾自我表现,就研究“如何让引导学生正确地表现自我”;

有的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提问没有学生回答,就研究问题如何设置和提出;

在农村学校实习,有的同学发现普通话使用状况不好,就研究其中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有的同学发现一位学生偷窃,就进行偷窃行为成因和防止对策的研究;

有的同学研究了肥胖儿童;

有的同学调查了学生的课程安排、吃饭时间、课后作业时间、学生手里的课外资料类型,提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建议;

有的同学研究了实习学校名优教师的教学风格;

有的同学研究了所在实习学校对学生的奖惩方式和制度,分析了这些奖惩的效益和价值

……

同学们,你们真棒!

看完你们的作业,我真为你们高兴。在高兴之余,我又有一些隐忧,我担心你们不能坚持这样的教育乃至行走姿势,缺乏把困难当成课题的勇气和坚持。最近,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

“我今年教的是七年级七个班的生物学。有4个学生连名字都不会写;有二三十个学生上课经常不带书、笔、笔记本;大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差。请问陈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陈老师,您好,现在的大多数农村学生的责任意识很差,学习也无所谓,作为教师该怎样去引导他们效果才更好呢?”

“如何提高我们农村初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的去写日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

同学们,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我相信,以你们现在的姿态,你们可能会把它作为自己的问题研究。问题是以后呢?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几年,热情散去,你们会不会也提出这样的问题希望他人作答?

在批阅你们的作业时,我更加坚信:做科研,就是要相信“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全靠我们自己”。我也希望你们记住:教育研究就是运用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力量让自己的教育生活更加舒适。

让我们以此共勉,保持一种研究的人生行走姿态。

祝福大家!

                                    陈大伟

写于2010-12-30
5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6:24:07 | 只看该作者
让教育科研走向生活[1]

陈大伟

在面对很多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遇到“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困惑时,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理解教育科研,并思考有效教育科研的思想和方法。

“教育科研”是一种简说,完整的说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什么呢?其实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教育科学的研究”,一种是“教育的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中小学教师参与的教育科研,理解成“教育科学的研究”更加具有合理性和实践意义。而从“教育的科学研究”到“教育科学的研究”需要“祛魅”和“返魅”。

“魅”本意为传说中精怪,此处可以理解为神秘性、难以把握性。

当我们把教育科研理解成“教育的科学研究”的时候,“魅”在“科学研究”,科学的研究方法自有其严格的规范和要求,比如强调实验方法的运用,追求数学化的精确和研究结论的可重复验证,程式和手段上有开题论证、前测、控制、后测、数据处理、对比……神秘而繁琐。面对种种挑剔的目光,教师难以把握,也难有科研的自信和从容,也就很难有苏霍姆林斯基所谓的研究幸福。另一方面,教育的“魅”却在这种模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中被“祛”掉,神秘而复杂的教育被肢解成可以控制的单个作用的因素和要素,教育的事实和现象被简单归因和确定,“祛魅”后的教育远离了真实的教育,而教育科研与实际教育生活的距离也愈来愈远。

把教育科研理解为“教育科学的研究”,首先是对教育“返魅”,教育因其生命性而具有丰富性(要素和因素)、复杂性(要素和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流动性(教育的各种事实和现象)和整体性等特征;“返魅”意味着尊重教育的难以控制和难以把握性,要以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其次,需要对研究“祛魅”,我们认为,研究就其本质而言,是利用理性和行动结合的力量认识和改造生活的过程,其基础是发现生活中各种事实和现象间的关系和意义。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教育现象和事实就是自身的行动和行动效果,以及采取教育行动的依据和假设。教师的教育科研就是发现“教育行动的依据”—“教育行动”—“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关系认识中理解新的教育意义,并用对教育和生活意义的理解来指导未来的教育生活。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走向生活不仅有了必要性,而且有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一、研究目的:创新生活

在马克思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句话:“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教师做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改造生活,创新生活。这种创新又主要体现在新知、新事、新人三个方面。

教师作为教育实践中的行动研究者,研究首先是要发现行动和行动结果(效果)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比如教的行动和教的效果,学的行动和学的效果,并由此反省自己的行动依据和假设。研究的结果,是获得其间关系和联系的认识,得到关于自己、关于学生、关于教、关于学、关于教材等方方面面的新的认识。这是一个修正和更新、完善和丰富研究者原有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原有知识背景、知识内容、知识结构都将随之而改变,并得以重新建构。这是一个新知的过程。

对教育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深刻洞悉和把握,有利于认识、理解和预测教育事实和现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从而对其进行更有效的促进或调控。这样,有了新知的基础,研究者新的实践也就有了可能。新事首先是做事的手段和方式有了新的突破,其次是由此产生或获得了新的实践效果。它是一种推陈出新的新,一种超越既往的新。这种改变、突破和超越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和体现,是美的创造和展示。依据自身的研究体会,我们似乎可以对《学记》这样补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乐也。故曰,教学研相长也。”“美”和“乐”带来了研究的幸福。

新知和新行动的出现意味着新人的诞生。从终极意义上,研究意味着人的新生,或者说新人的创生。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认识和研究自己。研究自己是为了更新自己,超越自己,追求理想的人的生活。人的生活最根本特征就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为了超越现实的规定性,我们不仅需要改造世界,更需要改造和更新自身。我们认为,由于缺乏对自身的研究,缺乏新人的创生和超越,教育科研始终外在于教师的生活,教师也就很难从中体会科研的快乐,并对教育科研产生认同感。

新知、新事、新人,最后的结果是人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协调,人在环境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和谐和自由带来的是生活舒适,从这种意义上,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更加舒适,生活更加幸福。

这里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我看一位老师很高兴地早早准备进教室,我想分享她的快乐:“有什么喜事,把你乐成这样?”她对我说:“陈老师,我今天要上《陶罐和铁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话的教学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过去教过几次,但一直没有找到突破口。今天早上,我再翻一翻课文,发现了这么两句对话。一句是铁罐的‘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另外一句是陶罐的回答‘不敢,铁罐兄弟。’两句对话,两处不同,一是称谓不同,二是标点不同。称谓上,‘陶罐子’和‘铁罐兄弟’的态度不同;标点上,一个感叹号,一个句号,语气不同。今天,我想试一试从这两个不同点上,引导学生分析两句对话,并通过对话练习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不知道会有什么效果?”这位老师在对教材的研究中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认识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考和规划,这种规划是对以往行动方式的改造和超越,新的规划意味着新的创造,新的创造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希望使她对未来的教学生活充满期盼。对未来有期盼的生活是值得追求的幸福的教师生活,也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二、研究问题:源于生活

一个善于研究的教师一定是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十分在意的教师,一定是十分善于观察和考察自己现有生活状态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十分渴望理想生活的教师。

对现有生活状态进行考察,我们总会发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又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影响了生活的质量,为了改善生活,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教学研究,这些问题就是我们的研究课题。比如,上了一节课,你对上课的感受满意吗?你对教学的效率满意吗?你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生活得愉快和幸福吗?你想让自己的上课变得更愉快吗?……有了这些问题和不满意,你就需要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例,教师的教学研究就是让自己上课的感觉更好,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更有收获。学生学得更有兴趣、更有收获,成长进步更快本身就能带给教师带来舒适快乐的教学感受。

选题需要考虑问题的价值、新意和可行性。我们认为,只要是教师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对教师而言都具有研究价值。你想,不解决这样的问题,你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就要受到影响,难道你不该去研究解决?这样的问题研究难道对你没有价值?这就是所谓的“问题即课题”。从创新性的角度,我的问题对你来说可能不是创新,但就我自身的情况来说,就可能是一种创新,它能给我带来新知、新事、新人的效果。这样,我就不必争取你的认同和立项,我可以为我自己立项。

基于这样的理解,中小学教师做教育科研就不要怕课题能否得到认同,是否在某一级立项,而是应该担心所研究的问题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距离太远,忙了一阵,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孔老夫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是以修身立德、发展自己为本,“为人”是以邀誉功利、建功立业为务;“为己”的目的改造自己,“为人”的目的则是见闻于社会。

三、研究方法:融入生活

我们认为,行动研究本质上是对自身生命活动的研究和改造。为行动研究(目的),对行动研究(对象),在行动中研究(方式),主要依靠行动者自身的力量研究(研究者),和实践中的教育教学生活紧密结合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行动研究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深度融入生活的研究方式包括叙事研究。从本质上,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故事,为生命活动留下痕迹。可以说,生活因为故事而获得了意义,并因此变得有价值。叙事的意义首先在于“坐下来,再次审视自己的生命,复习一遍,端详生命的肌理和细节”,从而使自己“再活一次”(纳塔莉.戈德堡)。其次,是通过叙事让过去的故事和历史照亮前程,引领未来,用故事再造人生。这样,一方面是人创造故事,另一方面是用故事再造人生,使人能更合理地创造新故事。要实现用故事再造人生,叙事研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叙事”的水平上,而是要对故事进行研究。研究意味着思考,在叙事研究中,不仅需要有“获得经验之思”,而且需要改造提升经验的“反思之思”。

另外一种有效融入生活的研究方式是类比研究。类比研究作为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尽管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它却能独辟蹊径,给人以灵感和启示。比如我们对揠苗助长这个寓言进行研究:揠苗助长本身说的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故事,但类比研究使我们体会到“苗”有“苗”的生长发育和变化规律,“助长”如果采用了“揠”的方式,就违背了“苗”的生长规律,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贻笑大方。通过对这个寓言的研究,我们更加生动形象地感悟和体会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意义。

就我们看来,更为重要的是,类比研究提供了教师“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成长道路:只要你想学习,愿意学习,处处留心,那生活处处有教育,时时有学习。佛语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窥道在天在屎溺”,有了“道法自然”的意识以后,何时不学习?何处无成长?



[1] 刊于2006年第6期《天津教育》(刊用时有删节)
6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6:25:51 | 只看该作者
做“明白”的教师
来源:《人民教育》2010年22期  作者:陈大伟  

要成为名师,要先做“明”师。明师是什么?就是明白的教师。作为结果,明师是心里明白的教师,他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也知道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作为过程,明师在不断研究自己——“人啊,认识你自己”,他在努力争取认识和理解自己、改造和完善自己,在研究和改造自身中赢得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而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如此重要,以至于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当然最好的结果是做明白的名师。要成为明师中的名师,可以有成为名师的追求和目标,但追求成为名师不可太执著,应先把功夫放在成为明白的教师上。我相信,在成为明师的道路上走下去,就会更有机会成为名师,那时候的名师才能实至名归。

研究是“解决问题”和“修养自身”的统一

研究为了明白,明白需要研究。要做明白的教师,我以为需要一种研究的转向。这种转向就是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审视自己,研究自己。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是现有的研究没有给更多中小学教师带来理想的幸福,我认为,取向的偏差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从取向上,目前大多把教育科研作为认识外界事物关系的手段,没有发挥科研改造自身、发展自身的重要作用。事实上,人类只有面对人自身,才能达到对人的理解,只有研究了自身,我们才能对人类也就是对我们自身负责。由于没有对自身的改造和变革,没有在研究中创造和实现新的自我,我们就很难发现科研对自身的意义,也就很难体会到科研的幸福。

一方面是要研究自己,另一方面又要做“为己”的研究。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朱熹对此解读:“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为己”是以修身立德、发展自己为本;“为人”是以邀誉功利、建功立业为务。“为已”是要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为人”是要见闻于社会。从“为己”的角度,我以为,教师的教育科研就是“用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力量让自己的教育生涪变得美好和舒适”。当然,这里的美好和舒适应该基于教育的成功和有成就,应该基于更好地实现了促进学生发展和成才的目标。

研究带来成长,研究带来变化。教师研究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知”、“新事”、“新人”上。

先说新知。有一位一年级老师上《画家乡》,课堂上让学生齐读课文(7个自然段),课后交流,这位老师说:“在低段教学中,安排齐读可以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可以看一看是否读得正确,是否读得通顺,是否读得有感情,还可以带一带不会读的孩子。这是我在设计的时候想过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读到后面的时候,学生读得很辛苦,没有了精神。这使我意识到,太长的课文不宜一次齐读完,课堂上不要让小孩子太辛苦。”我认为这就是在做研究。研究是发现行动和行动结果(效果)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研究的结果是获得对其中关系和联系的认识,得到关于自己、关于学生、关于教和学、关于教材等方面的新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原有的知识背景、知识内容、知识结构都将随之而改变,并得以重新建构。这就是研究中的新知,获得的是一种认识成果。

再说新事。作为实践者,研究的任务不在于认识行动,而在于改造行动、改造实践。对教育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深刻洞悉与把握,有利于认识、理解和预测教育事实(现象)

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从而对其进行更有效的促进或控制。这样,有了新知的基础,研究者新的实践也就有了可能。新事是什么呢?我以为首先是做事的手段和方式有了新的突破,其次是由此产生或获得了新的实践效果。它是一种推陈出新的“新”,一种超越既往的“新”。比如,将“课堂上不能让孩子太辛苦”的认识付诸实践,我们可能不再让学生齐读比较长的课文,而是更自觉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身心状态。这样的改变就可能使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生活得愉快一些。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位教师上《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课堂上,口头提出了这样的学习要求:t?下面大家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读的时候最好采取默读的方式,因为在默读的时候你才能更好地思考。大家思考什么问题呢?思考卖火柴的小女孩4次擦亮火柴,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可以边读边思考,把自己想到的勾画出来,写上你的想法。还有,对4次擦亮火柴,你可以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在学生交流时,他发现,很多学生读的是课文第一部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他分析,是由于自己提出的学习要求太多了,学生记不下来。这使他意识到,过多的学习要求学生根本记不住。用什么方法改进呢?他想到了演示文稿。从此,在他的课堂上,多媒体不仅用来提供学习资源,分享学习成果,而且用来提示学习要求,组织教学活动。这样的改变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新知和新行动的出现意味着新人的诞生,从终极意义上,研究要创造新人,要创造一个新的自我。创新自己意味着在修养上不断达到新境界,意味着自己的专业成长。古人说:“修以期其精美,养以求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精美,,和“充足’’是修养的目标和追求,“切磋琢磨,,和“涵育熏陶”是修养的方法与过程。如果把研究看成认识现象、发现规律,并指向问题认识和解决的话,修养则主要指向自身发展和丰富。教师的研究应该是解决问题和修养自身的统一,从这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教师成长的主要方式是研修。

不是向外看获奖,而是向内看变化

波斯纳说‘‘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反思什么呢?过去的反思可能集中在是否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是否取得预期成效;现在要争取成为明师了,我们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是否“成事”——“做成了事”——进行反思,而且需要对是否“成人”——“实现了专业成长和进步”进行反思。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琢磨,不能认为,只要学习、只要练习,就会给人快乐。比如,现在让你机械抄写30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就很难快乐。“说”在何处呢?“说”在学习中要有所收获,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能够“温故而知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体验到成长和进步才能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这种意义上,反思的目的还在于对成长和变化审美,体会有所得,并为此增加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和动力。

走在成为明师的道路上,不是向外看获奖,而是向内看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变化:

审视和反思教学有效性有没有变化。比如,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我的学生参与教学是否更加积极主动?是否有更多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成效是否更加理想?教学是否更轻松?是否更加得心应手……教学合理性、有效性的增加表现为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由此使我明白我的教学是否在进步。

审视和反思教学自觉性有没有变化。教学自觉性增加表现为我们开始积极主动追求教育教学的意义,追求有效的教学,追求有意义的教学生活。自觉性增加意味着研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研究性教学将成为自己的教学方式,我们正在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审视和反思教学效能感变化没有。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能力的主观判断。教学效能感增加表现为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自信心的增加,它使我们对教学行为导致的结果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并对自己行动的效果充满信心。教学信心不断增强将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满怀信心、充满活力地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充分享受由创造带来的教师的幸福生活。(作者系四川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37 , Processed in 0.0681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