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网辑[台湾文学]专帖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0:45:24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世纪台湾文学 总体风貌和发展轨迹
刘俊

由于台湾历史的错综复杂,台湾文学尤其是二十世纪台湾文学的发展也因之与祖国大陆文学的发展不尽相同,并呈现出特异的文学形态和文学风貌。



          受祖国大陆1919年前后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爱国运动的影响,台湾也出现了“提倡新文学运动与促进妇女之自觉运动”——台湾的现代文学由此诞生。



          与祖国大陆新文学出现的情形相似,台湾现代文学的产生也是从提倡白话文和反对旧文学开始的。1920年,《台湾青年》相继发表《文学与职务》、《实社会与文学》、《日用文鼓吹论》三篇文章,倡导改革台湾文学、取用白话文。1923年,黄呈聪和黄朝琴分别发表《论普及白话文的新使命》和《汉文改革论》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台湾文学的转折点。其后两年,台湾文学界又发生了新旧文学论争,以张我军为代表的新文学号召者和以连横为代表的传统文学坚持者就台湾文学的未来走向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着北京就学经历的张我军将“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文风带入台湾,用斩截的语言对旧文学进行了猛烈的轰击,连横则站在传统文化的立场,对旧文学的巨大成就以及在异族统治下具有保存国粹的功能进行了辩护。



          几乎在新旧文学论争的同时,新文学提倡者就已经开始着手新文学的建设工作。他们以《台湾民报》为阵地,从祖国大陆引来“文学革命军”。在1924至1926年间,《台湾民报》出现了介绍中国大陆新文学的理论主张和作家作品的盛况,先后发表了胡适、陈独秀的新文学主张,鲁迅、冰心、郭沫若的小说,徐志摩、梁宗岱的散文等。在此基础上,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出了依傍中国白话、改造台湾方言、建设台湾新文学语言、“发挥台湾特性”的主张。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张我军、赖和、杨云萍、虚谷等。赖和的《一杆称仔》、《不如意的过年》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是这一时期台湾文学的代表。



          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受大陆左翼文学的影响,台湾新文学出现了追求文艺大众化的倾向。当时不少文化、文学刊物如《伍人报》、《台湾战线》、《台湾文学》等均带有左翼色彩。与此同时,台湾文学中还出现了乡土文学的主张——意在通过对台湾“乡土性”的强调对抗日本殖民者的“同化”。许多文学刊物如《南音》、《福尔摩沙》、《先发部队》(《第一线》)、《台湾文艺》和《台湾新文学》等也在这一时期涌现。众多的文学杂志为作家提供了施展身手的广阔天地,杨逵、朱点人、王诗琅、愁洞是这一时期活跃于文坛的重要作家。杨逵的《送报夫》表现了自觉的阶级意识,是这一时期台湾文学的巨大收获。



          进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和四十年代,日本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加紧了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用种种手段要把台湾人改造成“皇民”(日本人),在文学领域则发起“皇民文学”运动,逼迫台湾作家用日文进行创作。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下,吕赫若、张文环、龙瑛宗、吴浊流等台湾作家用自己的方式对“皇民”文学进行了抵制,他们虽然用日文进行创作,但作品或表现台湾的风土人情(如吕赫若的《山川草木》、张文环的《艺旦之家》),或表现台湾人的被殖民处境(如龙瑛宗的《植有木瓜树的小镇》、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均表现出曲折但却坚定的不合作精神和民族意识——他们在被迫用殖民者语言进行书写的同时,“艺术地”实现着对殖民者的抵制和反抗。 



          1945年台湾光复,掀开了台湾历史新的一页,台湾文学也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随着台湾从日本的殖民统治下摆脱出来,光复初期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台湾文学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首先,台湾作家队伍的构成有了变化。日据时期“皇民化”运动导致许多台湾作家只能用日语创作而难以用汉语进行书写,这使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光复后出现了一种群体性的沉寂,而与此同时,有不少大陆作家先后来到光复后的台湾,如台静农、黎烈文、梁实秋、杜衡、谢冰莹、胡秋原、苏雪林、钟鼎文等,加上有过大陆生活经验的张我军、王诗琅、林海音、钟理和等回到台湾,他们的到来把大陆自“五四”以来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学传统和文学精神带入台湾,使得中国现代文学与台湾文学直接地接续了起来。其次,国民党当局反思在大陆的失败,加强了对文艺的控制,提出“反共文学”的号召——思乡怀旧文学作为“反共文学”所能容忍的衍生物,在其后的台湾文学中成为一个重要母题。第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同时也是作为“反共文学”的反动,“现代派”诗歌运动在五十年代的台湾文学中大放异彩。“现代诗”、“蓝星”、“创世纪”三大诗社相继成立,表明台湾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繁盛期已然到来。纪弦、余光中、钟鼎文、痖弦、洛夫、罗门、蓉子等诗人创作的颇具“现代风”的诗作,极大地丰富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台湾社会急剧转型,政治形态波谲云诡,西方文学的强势冲击,传统文学的丰厚积淀,种种因素的搅拌杂揉、刺激感应、相互作用,使得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无论是文学观念、文学思潮,还是文学创作、文学队伍,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成为台湾乃至整个中国当代文学中最富实绩的部分。这种实绩主要表现在:



         (1)文学观念具有前卫性。如“现代派”的六大信条(其最具震撼力者为“我们认为新诗乃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 “创世纪”的“超现实主义”观念(企图将超现实主义与中国传统的诗禅精神沟通起来,建立一种广义的超现实主义观念)、《文学杂志》的“回归文学本体”观(“我们虽然身处动乱时代,我们希望我们的文学并不动乱”)、《现代文学》的“注重艺术性和创新性”之观念(“我们决定试验,摸索和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纯文学》的追求文学的“纯粹性”之文学观(“文学以外,不予考虑”)。



          (2)文学社团、文学杂志数量之多,极一时之盛。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出现在文坛上的各类文学社团以及社团办的文学杂志多达四十余种,重要刊物有:《文学杂志》、《现代文学》、《纯文学》、《文季》、《文学季刊》、《笠》等,再加上在此之前创办的《现代诗》、《蓝星》(诗页)、《创世纪》等刊物,构成了这一时期极为繁盛的文学景观。



          (3)文学思潮风起云涌,并形成交锋。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以及各种文学观念的兴起,使得各种文学思潮此起彼伏,并不可避免地形成冲突和争论,其中主要的论争集中在:“蓝星”与“现代派”关于“横的移植”的争论;洛夫(创世纪)与余光中(蓝星)关于《天狼星》的争论;苏雪林、言曦、寒爵(反现代主义运动人士)与覃子豪、张健、黄用(“现代派”提倡者)关于“现代诗”的争论;关杰明、唐文标、高准(批评“现代诗”西化)与颜元叔、余光中等人(维护“现代诗”的艺术性)关于“现代诗”评价问题的争论等。当然,在这一时期的所有文学论争中,以发生在七十年代后期的“乡土文学论战”规模、影响和意义最大。



          (4)文学新人不断涌现。纪弦、郑愁予、余光中、周梦蝶、杨牧、洛夫、痖弦、叶维廉、朱西宁、白先勇、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七等生、於梨华、聂华苓、丛甦、张系国、钟肇政、黄春明、陈映真、王祯和、王鼎钧、张晓风等台湾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均出现在这一时期。他们在当代台湾文坛的出现,使六、七十年代的台湾文学顿然生色。



         (5)诞生了一大批具经典性的台湾文学作品。白先勇、聂华苓、王文兴、七等生、於梨华、张系国、黄春明、陈映真、王祯和的小说;痖弦、杨牧、余光中、洛夫、郑愁予、叶维廉的诗;杨牧、余光中、琦君、王鼎钧、张晓风的散文,均发表(出版)在这一时期。这些作品题材不拘一格,主题丰富多样,体裁各有发展,艺术风格多样。1999年台湾文建会和《联合报》副刊联合主办“台湾文学经典”评选活动,在选出的三十本“台湾文学经典”中,白先勇的《台北人》、黄春明的《锣》、王祯和的《嫁妆一牛车》、陈映真的《将军族》、王文兴的《家变》、七等生的《我爱黑眼珠》、郑愁予的《郑愁予诗集1951-68》、痖弦的《深渊》、余光中的《与永恒拔河》、周梦蝶的《孤独国》、洛夫的《魔歌》、杨牧的《传说》、商禽的《梦或者黎明》、陈之蕃的《剑河倒影》、王鼎钧的《开放的人生》、琦君的《烟愁》、姚一苇的《姚一苇戏剧六种》、张晓风的《晓风戏剧集》等,均为这一时期的作品,占了“台湾文学经典”的一大半。



          此外,在通俗文学领域,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高阳的历史小说;琼瑶、三毛的言情小说与散文;古龙、卧龙生的武侠小说,为这一时期通俗文学的代表。



         七十年代后期的“乡土文学论战”,对台湾的社会思想和文学生态,产生了双重影响。



          台湾“乡土文学”的称谓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连横1920年在他的《雅言》中就针对日本的殖民统治提出“反对同化”,要“乡土文学”;1930年黄石辉在《怎样不提倡乡土文学》中提出台湾文学应是乡土文学,在《再谈乡土文学》中论述了乡土文学的语言文字问题。不过在那时,它不是一般地指称反映农村乡土生活的文学。在日据时期殖民统治的文化压迫中,它所提出的以民族的语言(有的主张用台湾话文)来表现台湾人民的历史遭遇和现实人生,是包含有以“刚毅坚决的反帝、反封建、反压迫的民族精神”来抗议异族入侵和保留民族文化的意义的。由于当时不能公开提民族,便只好叫“乡土”。



         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于对台湾新文学传统中现实主义精神日渐衰微的不满,一些作家发出了文学要对现实社会和底层人生关爱和介入的呼声。而发生在七十年代的一系列国际政治事件(1971年“保钓运动”、国民党当局退出联合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对台湾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因钓鱼岛事件而引发的保钓运动,使台湾民众“长久在美日两国的经济侵夺下昏睡的民族意识骤然觉醒了”。这种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文化上的表现就是掀起了对“全盘西化”思潮的批判,提出要寻回文化和文学的民族归属。顺应着这样的社会思潮的变化,以乡土为背景,交织着民族历史和个人悲欢,被称为“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思潮,就逐渐地取代了在六十年代占据台湾文学主流的现代主义文学,而成为文坛的主流。



          由于乡土文学论战牵涉到民族主义立场(反对美、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治勾结以及在经济、文化上对台湾社会的渗透)、民主诉求(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和乡土意识(关注台湾历史、社会现实和下层民众,一些潜在的分离主义者将此与民主诉求相联结,曲折地引申出“台湾意识”和日后的“本土意识”),因此这场论战并不完全是一场文学论战,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文学话题进行的一场政治论战和意识形态论战。它的正面效果是昂扬了民族意识、突破了国民党政治独裁的框架、呼唤了社会批判精神和民主精神,恢复了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但另一方面,它也为一些具有分离意识的人所利用——他们在政治上反国民党、文学上高扬乡土文学的背后,潜隐着一股偏狭的本土意识和政治情绪——为后来“本土意识”和“自主性”的恶性膨胀埋下了伏笔。



          1979年爆发的“美丽岛”事件使台湾社会反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运动更为扩大和深入,其后续的余波导致了1986年国民党的“政治革新”、民进党的成立和1987年国民党当局解除“戒严令”——这一切都使台湾社会的政治生态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全面转型,而政治上的解禁带来文学上的“百无禁忌”,台湾文学因之产生重大变化。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台湾文学,它的主体构成是战后出生的“新生代”作家群及其作品。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是一个 “众声喧哗”的文学时代。首先,因着七十年代乡土文学的激荡,一些关怀现实的青年作家顺应文坛潮流,承续了乡土文学的写实基调和主题范畴,并在艺术上有所发展。这群被命名为“乡土文学新世代”的作家,代表人物有洪醒夫(《黑面庆仔》)、宋泽莱(《打牛湳村》、《粜谷日记》)、曾心仪(《我爱博士》、《彩凤的心愿》)、吴锦发(《春秋茶室》)等。其次,由于政治环境的改变,政治文学在此时大行其道。这类作品常常突破国民党当局设置的种种禁忌,直接向现行政治体制挑战。批判政治弊端,表达争取民主的政治主题,特别是那些“政治犯”所写的“牢狱小说”、反映“二二八事件”的“二二八小说”、反映五十年代白色恐怖的小说成为这类作品中的“重要”部分。陈映真的《山路》、《铃铛花》、 《赵南栋》,林双不的《大学女生庄南安》),施明正的《渴死者》、《喝尿者》是其中的代表。第三,随着台湾社会都市化的逐步形成,“都市文学”在某种意义上讲“已跃居八十年代台湾文学的主流”。黄凡的《都市生活》、《东区连环泡》,林耀德的《恶地形》、《都市终端机》、《都市之薨》,王幼华的《欲与罪》、《骚动的岛》等在表现台湾都市社会的种种面相和心理方面有出色的表现。第四,女性主义文学获得长足的发展。其中,有专写现代 “红唇族”女性都市畸恋、婚变故事者(以黄子音、张曼娟为代表);有突破女性文学的狭隘书写,大胆触及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现实社会弊端者(以平路、朱天心等为主);有仍以爱情婚姻题材为主,但融入较多社会内容和现实关注,从而超越传统女性文学者(李昂、廖辉英、萧飒、袁琼琼、苏伟贞、朱天文等为佼佼者)。第五,以“世纪末”、“颓废主义”、”同志书写”为特征的一种“新新人类”写作——“另类”文学登场。这类创作,以大胆表现暴力、怪异之美以及乱伦、同性恋题材而成为通常主流文学之外的“另类”,代表人物有纪大伟(《感官世界》、《膜》)、邱妙津(《鳄鱼手记》、《蒙马特遗书》)、陈雪(《恶女书》、《恶魔的女儿》)等,这些作家的作品无论是文学观念、审美情趣,还是主题关注、文字表达,都对台湾文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第六,“后现代”文学在台湾文坛风起云涌。在众多尝试后现代写作的台湾作家中,黄凡(《你只能活两次》)、王幼华(《狂者的自白》)、张大春(《时间轴》、《公寓导游》)等为成就突出者,特别是黄凡和张大春,在艺术上沿用“后现代”理念进行了较多的技巧创新。第七,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成为台湾文学中深受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喜爱的文学样式。网络的新潮、自由和开放特性,对追求时尚拒绝束缚的“新新人类”有着不同寻常的吸引力,网络人口所特有的思想观念、认知形态、表达方式、语言(符号)系统对传统文学产生了相当的冲击力。蔡智恒(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影响之大甚至在大陆也引起了轰动。



         综观二十世纪台湾文学发展的历史,我们的结论是:从总体上看,台湾文学是生活在台湾的中国人的精神写照和艺术结晶,在它的身上,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具有着反帝反殖反封建的传统。作为中国文学中的一种区域性文学,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文学有着独特的贡献,它永远都是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刘俊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 
5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0:47:27 | 只看该作者
5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0:48:59 | 只看该作者
5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0:51:07 | 只看该作者
《台湾文学史》列入“中国文库”


新华网福州9月11日电(记者霍志红 孟昭丽)记者日前从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获悉,由海峡文艺出版社与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共同组织实施,刘登翰、庄明萱、黄重添、林承璜主编的《台湾文学史》列入“中国文库”(文学类)第三辑并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重版发行。


据了解,“中国文库”主要收选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和译著,对中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此次的收录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
《台湾文学史》以台湾文学为中国文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为基本判定,叙述了台湾文学上至远古、下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发展变迁,共计120多万字。该书吸收了十几位从事台湾文学研究、教学、编辑工作的专家学者共同撰稿,历经三年多完成,按照台湾文学发展的历史分期分为古代文学时期、近代文学时期、现代文学时期、当代文学时期四编分册出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时期发展状况和趋向,并在总论中重点介绍了台湾文学发展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这一专著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海峡文艺出版社首次出版,被海内外媒体及学术界誉为“空前的台湾文学通史”,“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座里程碑。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0:52:31 | 只看该作者
5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0:53:23 | 只看该作者
走向学术语境——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二十年 一
  20年前,当1979年2月在北京出版的大型文学杂志《当代》率先发表白先勇的短篇小说  《永远的尹雪艳》时,谁也未曾料到,它会成为两岸文学汇流的一只报春的燕子(注:  据手头资料统计,1979年最早发表台湾文学作品的大陆刊物共有9家,它们是《当代》(  第1期、第2期、第3期)、《上海文学》(3月号、4月号)、《长江》(第2期)、《清明》(  第2期)、《十月》(第3期)、《新苑》(第3期2篇)、《收获》(第5期、第6期各2篇)、《  作品》(9月号)、《安徽文学》(11月号),共刊登5位作家的16篇小说,他们是:聂华苓  7篇、白先勇3篇、於梨华2篇、李黎2篇、杨青矗2篇、5人中除杨青矗是台湾本土作家外  ,其余4人均为大陆至台湾再移民海外的作家。),并且带来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一种结  构性的变化。
  这并非“微”言耸听。因为在此之前,两岸的分隔和对峙,不仅使分立的两岸文坛彼  此陌生,而且互存偏见。就文学研究而言,大陆所有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实际上  只是对于大陆文学状况的研究,台湾文学从未进入大陆读者和研究者的视野。据此在近  几十年来出版的多种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大部分还只能说是大陆地区的文学发展史  。只有随着对台湾文学(以及同时进入大陆研究者视野的香港、澳门文学)的介绍与研究  日益深入广泛,读者和研究者才逐渐意识到,缺少台湾、香港、澳门文学的当代中国文  学,还不是全部的中国文学。尽管大陆文坛拥有如此庞大的读者群体和作家阵容,在当  代中国文学进程上占有如此重要的甚至主导的地位,但仅此一端,依然不能涵括当代中  国文学的全部进程和所取得的全部历史性经验与经典性成果,还不是一幅完整的当代中  国文学的图景。
  这样一种学术视野和观念的变化,相信在台湾的中国文学研究者身上,也同样发生过  。
  因此,如果说近20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发展上,有着许多重要的突破,  那么这一学术视野和观念的调整,应该是它诸多重要收获的一个意义深长的方面。
      二
  从1979年迄今大陆对于台湾文学的介绍和研究,历时20年。其中前10年,大部分是在  台湾的政治“解严”之前,后10年则在“解严”之后。由于这20年两岸社会急骤的变化  和发展,前后两个10年的历史语境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把大陆这20年对台湾文学的介  绍和研究,也大致地划分为承递发展的前后两个时期。
  关于前一个时期,我在1989年发表的《大陆台湾文学研究十年》(注:该文最初发表于  《台湾文学观察杂志》创刊号,后收入作者的论文集《台湾文学隔海观》(1995年3月台  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第1版)和《文学薪火的传承与变异——台湾文学论集》(1994年11  月,海峡文艺出版社第1版)。)一文中曾经指出,影响大陆最初台湾文学研究的有两个  不可忽略的背景。其一是1979年元旦叶剑英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海峡两岸持续30年的严峻对峙由此开始松动;两岸几乎完全隔绝的血缘文化,也由  此有所交流。台湾文学的介绍和研究,是在这一松动的政治背景下才得以进行(当然从  更深层的背景看,它既是走向开放的政治、经济所必然推动的文化走向,也是分久必合  的民族文化所必然呼唤的历史趋势)。因此,在初期,这一研究便不能不寓蕴着一定的  政治意味,使它有着超乎研究自身以外的其他价值和意义,在价值取向上也难以完全摆  脱特定的政治尺度的影响。其二,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起步之日,恰是台湾乡土文学论  争的结束之时。这场深刻影响台湾文学、台湾文化乃至社会进程的思想论争,同时也成  为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思潮背景。台湾乡土文学论争作为一个有着广泛意义  的政治文化运动,其所弘扬的民族文化、本土意识和对台湾社会政治、经济机制的批判  ,对于扭转台湾自50年代以来受西方文化冲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改变文学的历史进程  和文坛的现实构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场论争所观照的,主要是作为政治层面的文  学,而不是本位意义上的文学;它在价值取向上的政治判断,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艺术多  元的审美评价;它出于弘扬现实精神和本土文化的良好愿望,在后来被推向极端而表现  出某种观念上的偏狭和排它性。但就整体而言,台湾乡土文学论争所弘扬的民族意识和  关心社会人生的现实主义思潮,与大陆自50年代以来形成的文学观念有许多契合之处。  因此,尽管70年代末、80年代初最早带来台湾文坛信息的,是一批由台湾旅居海外,在  艺术观念和创作实践上比较倾向于现代的海外作家,使台湾的现代派作家和作品拥有大  陆最早的一批读者。但随着对台湾乡土文学论争的介绍,研究的重点便很快转向乡土文  学,甚至以之作为“正统”和“主潮”,来概括、评价台湾作家与作品,描述台湾文学  的发展脉络(注:这一变化可以由大陆对台湾文学的出版看到。1980年前后,最早在大  陆出版的台湾作家作品集,计有聂华苓的《台湾轶事》、《桑青与桃红》、《失去的金  铃子》,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白先勇的《白先勇小说选》等,都是台湾  旅居海外的作家带有现代倾向的作品。1981年以后的情况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据厦门  大学台湾研究所1984年3月编写的《台湾文学研究综述》介绍,1981年大陆报刊介绍的4  0位台湾作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乡土作家,同年出版的《台湾中青年作家小说选》和  《望君早归》(中短篇小说选),入选的29位作家中,只有6人不是乡土派。最近两年出  版的2部台湾长篇小说和6部中短篇小说集,有5部为乡土作家的作品。在中国社会科学  院文学研究所主持编写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专条介绍了赖和、杨逵  、钟理和、吴浊流、钟肇政5位作家,也均是乡土作家。与此同时,对乡土文学的研究  ,也相应地得到加强。1982年大陆报刊发表的30多篇学术论文,绝大多数是评论台湾乡  土文学的,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第一届(1982年)香港台湾文学研讨会的论文集,  所收17篇论文,有11篇是对乡土文学的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于1983年出版的大陆第一  部研究台湾文学的专著《台湾小说主要流派初探》(封祖盛),就明显有着把乡土小说视  为主流的褒乡土、贬现代的倾向。)。
  来自大陆的现实政治背景,和来自台湾的文化思潮背景,都共同地突出了大陆台湾文  学研究的政治意蕴。评价最初10年大陆对台湾文学介绍与研究,我曾指出这是一场最初  受益于政治、最终又局囿于政治的要求回到文学和文学研究自身的学术进程。
  事实上,最初台湾文学研究这种对于政治过分倚重的倾向,与同期大陆文学观念的变  革趋势是完全相背的。80年代大陆文学观念的变化,是由摆脱文学从属于政治的“工具  ”说开始的,力图使文学和对它的研究回到文学自身上来。这一认识的发展,也极大地  影响着同样作为当代文学范畴的台湾文学研究,使之在选择和评价上逐渐地从政治尺度  转向审美尺度,并重新审视最初的结论。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政治的进一步改革和  经济的大幅度开放,使研究者在文化上拥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学术上更为独立、自由  的空间。这就构成了90年代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环境。
  从台湾社会和文坛的发展来看,90年代比之80年代也有很大的变化。首先是“解严”  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给文坛带来很大的震撼。一方面是台湾文学摆脱  了自50年代以来被绑在“反共”战车上的泛政治化倾向以后,又在党外政治的浪潮中卷  入了另一种形态的泛政治化,甚至推出了以“台独”为纲领的“国家主义”形态的文学  ,进一步加剧了自乡土文学论争以来台湾文坛的分化。但同时,政治和经济的多元化存  在,也推动了文化和文学的多元化走向。多种不同形态的文学都在台湾找到自己生存和  发展的土壤。现代都市社会的发展,使消费性的文学依凭庞大的文化工业和文化消费市  场,覆盖着整个都市社会乃至它的神经末梢,成为拥有最多文化消费群体的一种流行性  的文学现象;与此相对应的是承续传统情怀而融入现代思绪的新的人文关怀,搞起了另  一面文化写作的大旗;而“文学新世代”、“更新世代”和诸多名目的“新人类”、“  新新人类”的登场,超过曾经一度主导文坛而在乡土文学论争之后进入省思和调整的现  代主义,以认同和介入都市的“后现代”立场与艺术手段,揭橥现代都市人的心理病变  ,开拓另类空间;一直默默无闻的台湾先住民在世界性的原住民文化浪潮中,也推出自  己的作家,以极富文化特色的语言和想象,喊出弱势族群的声音。这一切繁富多样的文  学存在,都使人强烈地感到,进入90年代的台湾文学,并不是简单地沿着乡土文学论争  中“西化/乡土”“现代/写实”这二元对立和转换的轨道向前发展,而是呈现出多元的  广阔空间,提供了足够丰富的文学现象供研究者进行分析,从而也将研究者携入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另一个特别引人关注的事件是台湾开放探亲所产生的文学效应。一方面是  在探亲潮中大批台湾作家(不管是“外省”的还是“本土”的)履足大陆,或者访亲祭祖  ,或者参观旅游,母土恢宏的文化气度和现实发展,消解着他们因数十年疏隔和宣传所  积存下来的偏见与疑虑,对其创作的潜在影响将远远超过热闹一时的“探亲文学”而深  长存在。另一方面开放探亲提供了两岸作家和学者直接交流的契机,不仅在大陆,而且  在岛内。它使研究者从隔岸观花的朦胧揣测进入了实地考察的互相碰撞,其结果使大陆  研究者对台湾文学获得了实地了解的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印象,从而开拓了进行整合研究  的新思路。
  在分析90年代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新背景时,还不能忽略了80年代研究所提供的基础  ,我曾经把80年代开始大陆所作的台湾文学研究,比喻成为一种经济学上的“卖方市场  ”。由于资料的匮乏和缺少对台湾文学的全面了解,研究者常常是“瞎子摸象”式地拿  到什么资料就做什么研究,其选择的自由度是极其有限的。80年代研究最重要的收获是  对台湾文学的发展进行了基本的材料积累和脉络梳理,对重要作家和作品进行了初步的  分析和定位。于八九十年代之交大陆学者出版的多种台湾文学概观、台湾文学史以及文  体史等,实际上都是对80年代研究成果的一种总结,从而为后来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资  料准备和初步分析的基础。没有80年代的资料积累和初步分析,90年代更有成效的研究  将是不可能的。
  这一切都为90年代的台湾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背景和基础。
      三
  在论及90年代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发展时,我想先引述南京大学刘俊博士的一份抽样  调查资料(注:刘俊:《台湾文学研究在大陆:1979-1999》,载《台湾研究集刊》1999  年第4期,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刘俊以在大陆颇具代表性的“人大复印资料”为视  角,对20年来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进行了总体检视与分析。根据刘俊的统计,从最早发  表台湾文学研究论文的1979年3月起到1999年7月止,被收进《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中的台湾文学的论文,共计320篇。其中,属于前10年的77篇,占24.1%;属于后10年  的243篇,占75.9%。这个数字表明:一、后10年的研究成果远多于前10年;后10年的研  究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得到学界的重视而获得较多入选的机会。从刘俊开列的12种论文  类型前后10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分析看,“作家作品研究”、“综合研究”和“文类研究  ”始终位居其他类型研究的前列。在这三类研究中,其入选论文后10年也比前10年分别  增长了75.4%、85%和81.8%。而类似“两岸文学比较研究”、“文学史研究”等专题,  则是在后10年才出现的。因此刘俊说:“数字的背后,显示的其实是大陆的台湾文学研  究在后10年里学术兴趣的着重和学术重点的转移。在将这种‘兴趣’和‘重点’与前10  年研究状况进行比较后,不难发现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轨迹,那就是:以10年  为界,在后10年里,作家作品研究全面深入地展开;思潮、流派、社团研究、研究之研  究呈稳步增长之势;两岸文学比较研究、关于台湾文学的分期和文学史研究从无到有;  综合研究、文类研究、80年代以来的台湾文学研究成为‘热点’;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研  究等有所进展,但仍然属于‘冷门’。”
  这是一个从数字分析中就可以看到的显著的变化:无论在研究层面的扩展,或者研究  成果的数量上,后10年都远远超过了前10年。
  这种外在形态上的变化,还表现在研究的布局上。前10年得风气之先的主要是广东、  福建,以及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后10年已明显地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发展。包括  江西、上海、江苏、安徽、辽宁、四川、陕西,乃至遥远的新疆,都有从事这一领域教  学和研究的人员与机构存在。特别是台湾开放探亲以后,文化人进入大陆的旅行路线,  除了故乡,首先便是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以及在两岸关系中具有重要意  义的大城市,如南京、上海、重庆等以及一些文化旅游大省。因此,两岸直接的文化、  文学交流的重心也移向北京,并向全国一些中心城市扩散;闽粤两省以语言和地域之利  的研究优势,正在退居次要。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形成了北部、  中部和南部三个中心点。首先当之无愧的是北京。作为全国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的中  国社会科学院与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都设有相关的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它们汇同北  京以及北方一些大学和机构,集合了一批深有影响的资深学者,在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  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其次是中部的南京,集合了江苏、上海、安徽、山东等省的一批  学者,后来居上地在近年的台湾文学研究中提供了许多重要成果。南部则以闽粤赣为主  ,继续发挥着先行的优势,仍是大陆文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与研究布局发生变化的同时,是研究人员构成的调整。最初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者,  大都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可能接触和占有这方面研究资料的人。在大陆早期的台湾文学  的研究中,并不是谁想研究就可以研究的。由于资料的不易获得,它存在着一个与其他  领域不尽相同的,由研究对象来选择研究者的现象。后10年的变化首先在于资料的获得  较为便易之后,就有可能使更多的研究者进入这一领域。或许是意识到台湾文学在中国  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与台湾文学特殊经验的意义,近10年加入这一领域研究的  ,大多是原来从事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研究的学者。他们的加盟,无论是史识的拓展  和理论的深入上,都对台湾文学研究素质的提升起了重要作用。研究者构成调整的另一  方面是,一批有着硕士、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进入这一领域,并且逐渐成为中坚。他们  的朝气与锐气,以及知识构成上的前卫色彩,应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诸多新的方法,把  台湾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相对于前10年的研究者主要是在五六十年代的文化  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知识构成,这年轻世代的知识构成与世界文化思潮和西方现代文论有  着更多的联系。1999年10月在泉州华侨大学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  一场新、老研究者语重心长的对话,实际上意味着在世纪之交研究者的世代更替已经到  来。新的世纪这一领域的研究将由更年轻一辈的学者领衔。这或许将更有利于同样面临  世纪更替的两岸文坛以年轻世代为主的作家、学者的沟通对话。
  在回眸大陆台湾文学研究历程时,还不能忽略在这20年里逐渐完善的把科研、教学、  出版三者联成一体而形成的学术“网络”,在这一“网络”中,科研是核心。前10年开  始,就从中央到地方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大学,都先后成立了一批与台湾文学相关的  研究机构,近10年来又有所增加。除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的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的海外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外,在广  东的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汕头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福建的  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私立  邦德学院,江苏的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湖北的中南财经大学,江西的南  昌大学,山东的山东大学等,或以研究中心、研究所、研究会等不同名义,成立了相关  的专业研究机构或学术团体,他们除了单独举办各种小型的研讨会之外,还联合举办两  年一届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自1982年在广东暨南大学首开以来,迄今已连续举办十届  。研讨的内容也从台港澳文学扩展到海外华文文学,并于第六届(1993年)在庐山举行时  更名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并成立了全国性的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筹委会,使这一定期  性的学术活动成为一个联合全国研究者、吸引台港澳与海外作家、学者参与的准国际性  的民间学术团体。在研究逐渐深入的推动下,从80年代开始,就有暨南大学、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汕头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昌大学、安徽  大学等把台湾文学搬进大学的课堂,成为本科生的选修课程;90年代以后更以此为方向  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了把台湾文学及其研究成果推向社会,出版界给予了密切的  配合。北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友谊出版公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以及广东花城出版社  、福建的海峡文艺出版社等,从80年代开始就把出版台湾文学作品及其研究成果视为份  内的业务。近年来有了更多出版社参与。在刊物方面,创刊于80年代初期的《四海》(  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主办,现改为《世界华文文学》)、《海峡》(由海峡文艺出版社主  办)、《台港文学选刊》(由福建省文联主办)等,作为刊登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  的专门刊物,10余年来一直在沟通两岸文学、创造一个共享的文学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10年在南京创刊的《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和由汕头大学主办的、于近期改刊的《华  文文学》,则以刊登学术论文为主,是大陆台湾文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园地。科研、教  学和出版的合力推动,是大陆台湾文学研究能够全面展开和逐步深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
  除了上述外在的变化,后10
5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0:53:54 | 只看该作者
年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发展,更重要的还在于内在的研究  品格、基本理论和学术规范的建立上。
  如我在《大陆台湾文学研究十年》一文中对当时已经初露端倪的未来研究趋向所预测  的,研究者从政治本位向学术本位的转移,是90年代台湾文学研究最带根本性的变化。  政治曾经是推动台湾文学研究的一个动力;但政治也使台湾文学研究蒙上一重神秘的色  彩。潜在的政治意蕴使最初的研究所观照的大多是作为政治现象或政治层面的文学;然  而,台湾文学远远不只仅有这一层面。从学术的立场出发,台湾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分支  所以存在和成立,首先是它自身的文学价值,是它所提供的在另一种社会文化环境中不  同于大陆文学的发展轨迹与存在形态,而不仅仅是它所映射的政治的意义。即使在目前  两岸的政治现实中,它作为联结疏离的两岸人民的文化纽带,将起着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的作用;但这一作用的发挥也必须建立在它的独立人文价值的评析与研究之上。认识到  这一点,寻求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大框架中,建立一种超越意识形态局限的,对文学自身  人文价值及其多元形态发展的研究,已经成为两岸作家、学者相互沟通的基础和共同追  求的目标。正是这一研究立场的转变,才开阔和深化了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学术视野和  学术眼光,不仅从我们过去较为熟悉的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角度来探讨台湾文学,  而且从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语言学、心理学以及近年流行的西方文论如存在主义  、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等不同的观念和方法,  多侧面地深入台湾文学的深层内蕴、建立起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一个分支学科的独特  的研究空间。
  从政治本位走向学术本位,是研究的开阔,也是研究的深化。检视后10年的研究,在  这一转变背景下有两个研究观念的提出,我以为应当特别加以重视,这就是整合性的研  究和开放性的视野。
  先谈整合研究。这是相对于80年代开始的研究初期,因缺乏资料从而缺乏对整体发展  背景的了解所产生的那种“瞎子摸象”式的研究而言的。整合研究无疑是对早期零星研  究的一种发展。它既是对台湾文学有了整体把握之后的一种研究,也是对在中国历史大  背景下中国文学分流的客观事实,有了整合认识之后的一种研究。特别是后者所提出的  以分流与整合的观念,来解析台湾文学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在中国  近代以来迫于殖民入侵而使社会产生局部碎裂状况下发生的历史命题,与被分切的社会  在现实发展中出现独特文学现象的文化命题二者相遇合的复杂过程。因此它所带来的台  湾文学/文学与母体文化/文学复杂的分合关系,不仅对于台湾文学的定位与走向,可作  为一种分析的理论依据;而且对于解释处于同样状态的香港文学和澳门文学,也有启示  意义(注:可参阅《台湾文学史》下卷(1993年海峡文艺出版社第1版)的“结束语”和笔  者的另外两篇论文《当代中国文学的分流与整合》(见《文学薪火的传承与变异》)与《  分流与整合: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观》(见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华人文化研究所1998年  研讨会的论文汇编)。)。
  事实上近10年来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成果,无论是带有宏观意义的综合研究,还是被  视为微观的个案研究,都是在整合视野下的研究。八九十年代之交推出的多种文学史和  文体史,是对于台湾文学和文体发展的一种整体性的描述研究,但同时也潜隐着在中国  文学发展大框架中一种整合的分析和描述背景。其中较为同仁所肯定的由笔者及庄明萱  、黄重添、林承璜共同主编的海峡版《台湾文学史》(1991、1993分上下卷由海峡文艺  出版社出版),最早明确提出“分流”与“整合”的理论观念,用以分析和处理台湾文  学发展描述中的一系列问题。另一较为引人注意的文体史是中南财经大学古远清教授的  《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它作为作者文学理论批评史的“三部曲”之一(另两部  为《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和《香港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也隐含着这样一种  从分流到整合的叙述策略。尽管目前直接对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文学在内的20世纪中  国文学的整合研究还不多,但对区域性的文学分流现象进行整合视野下的研究,必将为  未来中国文学的整合研究提供准备和基础。目前仅见的成果只有由陈辽、曹惠民主编的  《百年中华文学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是在分区研究基础进  行整合研究的一个最初的尝试。该书在引论《逼近世纪末的学术思考》之后,分别从纵  的历史轨迹、横的文学话题和综合性的理论积淀三方面分列成编,来寻求对于整合两岸  、兼容雅俗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建构,从而显示出研究者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宏大的  史家气魄。与整合研究密切相关的另一论题是海峡两岸文学的比较研究。这实际上也是  整合研究的另一侧面。这一论题的早期是在一些论文中所强调的台湾文学与母体中国文  学的渊源与承继关系。但很快就从“同一性”的论证中进入了对“特殊性”的分析,并  强调在“同”的基础上对“异”的辩析,是对“同”的进一步肯认和深入,有着更深刻  的意义。比较研究便在这一基础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最早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的是中  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淑秧于199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海峡两岸小说论评》和唐  山教育学院教授赵朕同年在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台湾与大陆小说比较论》。他们不  约而同地选择了小说这一文体,以中国现当代作家和作品进行比照。进一步深入这一领  域研究的是由杨匡汉领衔、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批学者为主,吸收国内其他  学者参加,于1995年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扬子江和阿里山的对话——海峡两岸文  学比较》,和已经完成正待出版的《唐山流寓话巢痕——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两书  。前者是对两岸文学发展及其表现形态的整体观照,广涉文学渊缘、运动轨迹及20世纪  中国文学发展的诸多话题如文学母题、乡土情怀、现代主义、女性世界以及文体风貌等  等;后者更侧重于从文化的层面对上述话题作更深入一步的探讨。两部著作,无疑地体  现了当前大陆台湾文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领域及所达到的深度。
  与文学史写作相联系的是对断代文学现象的研究。台湾文学发展特征鲜明的阶段性,  如日据时期文学、50-6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70年代的乡土文学等,曾经是许多论文  作者最常选择的话题。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朱双一于1999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战后新世代”文学论》,则以一个新的“世代”的文学  观念,对80年代以后的文学现象进行“断代”剖析和概括。新的切入角度和理论视角,  “书写当代”的现实追踪,以及丰富翔实、自成一统的描述体系,使这一部书成为对近  期台湾文学“行状”的一个极富现实感和说服力的概括,体现出大陆学人认真执著的研  究精神。
  最能表现大陆学人研究个性的是一批由学者个人完成的对台湾作家和作品的个案研究  。这一看似对个别文学现象的微观研究,都是在一个整体性的宏观文学背景下的透视。  在这些数量众多的著作中,我以为特别应当提出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黎湘萍博士的陈映  真创作研究《台湾的忧郁》(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10月初版)、南京大学刘俊博士的白先  生勇创作研究《悲悯情怀》(台湾尔雅出版社1995年11月初版)和暨南大学费勇博士的洛  夫诗歌创作研究《洛夫与中国现代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6月初版)。前两部都  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后一部则是作者就读博士学位之前的研究成果。这三部专著,  共同地表现了他们既继承了前一个世代学者较多关注历史和审美评价的研究倾向,又超  越他们,借鉴了西方的现代文论,从精神现象学、语言学、阐释学,到他们后来一些论  文中表现出来的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的论述,将二者互相交融,体  现出这一代学人鲜明的人文关怀与科学理性。同时也不完全相同于更年轻一辈学者不自  觉地常常陷入形形色色的西方文论的迷惑之中。他们与前面提及的朱双一一起,成为分  布在北京(北部)、南京(中部)和闽粤(南部)四地年轻一代学人的代表。
  台湾的近代文学(台湾称为传统文学)一直是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于台湾  近年从大量田野调查入手,发掘整理并且成为许多硕、博士研究生选题的传统文学研究  ,大陆显然要落后许多。但在这一冷门领域异军突起的汪毅夫,利用大陆的一部分资料  优势,也从广泛的访书入手,连续在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台湾近代文学丛稿》、《  台湾社会与文化》、《中华文化与台湾社会》三部著作。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从文化  透视文学的研究视角,使他的研究,在继承传统的朴学作风上,融入了人类学、文化学  和民俗学的特征,从而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突出代表。
  相对于上述这些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的整合性观念,尚未被人们充分重视的是台湾文学  研究的开放性视野。把台湾文学放在中国文学的整体框架中来论述,本身就应该是一种  开放性的研究。因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已经不是一种内敛式的传统守成的运行,  而是涵括社会局部碎裂之后文学分流的多元整合,和东西文化不断冲突和汇融的开放式  发展。但这还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20世纪是个民族解放和独立的世纪。中华  民族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带给了世界历史发展深刻的变化,也带来了华文的世界地  位的提高。伴随对台港澳文学研究走向深入的同时,掀起了对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热潮  ,并且提出了一个与英语文学、德语文学、西班牙语文学、阿拉伯语文学等相对应的世  界性华语语系文学的概念。毫无疑问,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中国文学,是这一  世界性语系文学的核心与主体。因此,仅仅把台湾文学放在中国文学的大框架、放在世  界文化思潮的大背景之下来认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放在世界华文文学的大体系中来  认识和定位。关于这一问题,暨南大学饶péng@①子教授在她一系列关于世界华文文学的论文中,已有相当深入的论述。因此,以这种开放性的全球视野来重新认识台湾文学,它就不仅仅只是在台湾地区孤立发生的一种文学现象,而应当看成是世界华文文学在台湾这个地区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形态。特别在20世纪下半叶的前30年间,大陆社会的封闭性,疏隔和减弱了对伴随大量华侨流播世界而形成的海外许多国家、地区华文文学的联系与影响力;而此时,台湾文坛无论对于东南亚还是对于北美华文文坛,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重要影响。山东大学黄万华教授在论述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时,曾提出中华文化对这一地区三个不同时期的辐射中心说,即东南亚华文文学在20世纪中叶的第二个发展时期,中华文化是通过台湾文学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我想同样的论述也可以延伸到对于北美或欧洲华文文学的分析上。台湾文学在开放性视野下的价值和意义,便也由此进一步显示出来。
  当然这些问题的研究都还只是刚刚开始。20年的历程,对于我们渊源久远的文学发展  ,只是短暂一瞬。而20年的研究所存在的种种不足,也是随时可见,必须另文进行专门  检讨的。检视昨日总是为了预见明天,并进一步激起前行的勇气。这也是作者为文的一  点微末的心愿。愿第三个十年的台湾文学研究,将会是另一种全新的面貌。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上艹下凡
5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0:55:06 | 只看该作者
5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0:56:49 | 只看该作者
6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0:57:29 | 只看该作者
牽引台灣文學的藤蔓上全球資訊網元智工學院通識教學部.羅鳳珠
19965月,台灣文學與生態環境研討會,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的研究工作耽誤了數十年,如何結合整體的力量,善用最新的電腦網路科技,選擇能與電腦結合的台文書寫方式,利用電腦軟體及系統設計的技巧,擴展台灣文學閱讀及寫作的人口,兼顧文字與語言的保存、整理。爭取國家計劃的支持,設計全方位、多元化、開放式的網路系統,使之同時具備研究、教學與文化傳承的功能,建立「台灣文學研究網路資料中心」,讓研究與教學工作能雙管齊下,資料的蒐集與傳承能齊頭並進。
本文將從研究的動機、系統建構的理念與原則、系統設計的架構等方面探討「牽引台灣文學的藤蔓上全球資訊網」的方向。並列出目前可供台文使用的電腦軟體,以及網路現有有關台灣文學、台灣文化方面的相關資訊站。


壹、前言
電腦網際網路這幾年在全球捲起強烈的旋風,使各行各業所向披靡。總統大選時,候選人用來作為宣導政治理念的利器。紙本媒體新聞早在去年使用Gopher界面時期便有時報網路新聞,有線電視台面臨新聞節目競爭壓力,超級電視台率先推出網路新聞,作為公益事業團體的「兒童福利聯盟」,意識到電腦網路的影響力,製作失蹤兒童協尋的節目,很快的協助一位家長找回走失的智障兒。網路上舉凡學術的、政治的、經濟的、休閑的訊息,正如春風吹過江南岸,一片欣欣向榮。 隨著電腦技術的進步,一九九四年Gopher界面只能傳送文字及靜態的圖片,一九九五年MosaicNetscape相繼推出,文字之外,聲音、影像已經可以在網路上來去自如。九六年由昇陽公司開發的程式語言Java登場後,這個以咖啡命名的工具,具有可以跨越不同工作平臺的特性,繼HTML靜態Web文件編輯語言之後,預計將成為動態Web文件的編輯語言標準。各學術領域的人,在網路上摩肩擦踵,開疆闢土,各展所長,建立王國。來自全球的使用者出入其中,各取所需,優游自得,古人臥遊寰宇的夢想,今日在網路上實現了。 台灣文學在這一波潮流中,也紛紛撒土播種,開枝展葉,在網路上呈現盎然生機。依主題大約可以劃分為台灣文學、台灣文化,以及推動台灣文學研究發展的學會、社團、出版社,書訊等。 台灣文學、文化在網路上發展出各具特色的項目(Item),若企圖作為以研究、教學與文化傳承為目的的系統,完整的規劃,適度的整合,選擇恰當的工具,卻是必要的。 大抵而言,民間文學常含有很多歌謠及口述文學,保存語言與保存文字便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民間文學與民俗風情文化的關係密不可分,民俗風情文化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展現、例如戲曲、音樂、美術、工藝。因此作為一個可以提供全方位研究、教學、傳承需要的台灣文學系統,除了文字靜態資料之外,多媒體動態資料也是不可或缺的。資料蒐集的範圍,除了原始資料,後人研究資料的蒐集,可以累積研究的成果,也有助於研究工作的綿延發展。 以數位化網路作為系統的承載平臺,主要的著眼點,在於以電腦作為輔助工具時,數位化、開放式、跨平臺界面設計,是二十一世紀電腦網路世界必然的趨勢,一方面可以符合全方位需求的功能,也可以達到將台灣文學散播於網路世界的理想。 本文討論的範圍僅限於面對二十一世紀數位化的電腦網路系統,對於台灣文學的教學、研究、發展與傳承,以電腦作為輔助工具的重要性與可行性。台灣文學的範圍與定義則採用陳萬益教授〈台灣文學系芻議〉文中所言:「……台灣文學的範疇,包括:(一)原住民與漢人的民間文學;(二)明清以來的傳統詩文;(三)日據時期以漢語或日語書寫的新文學;(四)戰後各階段的文學。」為範圍。適用語言及文字僅限於國語、台語、客語。
貳、研究動機
筆者個人對於台灣文學的研究發展涉獵不多,充其量只是一個生於斯長於斯,有中國文學背景,能說台語、客語二種方言,關心台灣文學傳承發展的一份子。卻與大多數人一樣,能用華文寫作,卻不會用方言寫作,能輕鬆閱讀華文作品,要看以方言寫作的台灣文學作品卻倍感痛苦與困難。 寫這篇文章內在的動機,原只是意識到國際學術網路的發達,對學術研究環境造成的衝擊,看到一群熱心將台灣文學、文化的種子散播於網路上的朋友們的努力,單純的想提供一些個人多年來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網路系統的經驗及心得與大家分享,算是身為台灣子民對於斯土斯民略盡棉薄之力的一點心意。 外在的動機則來自三方面,其一為:以國際資訊網路作為保存與傳播文化工具的工作,美國政府早在一九九四年便展開了:「一九九四年九月,美國政府公佈了一項在國家資訊基礎建設(NII)計劃下的規劃草案:「人文和藝術上資訊高速網路」(Humanitiesand Arts on Information Super Highway : A National Profile)。這草案意圖把美國文化數百年的累積,如手稿、文章、劇本、圖嶼、舞譜、樂譜、錄音、錄影、圖繪、雕塑、畫,和各式各樣的藝品,甚至包括相關的海報、型錄等等,予以數位化,以便日後能放在資訊網路上,不分國界,讓人人都能取用。」(謝清俊,〈當人文、藝術遇到了資訊技術〉)台灣的文化也包含了上列要素,我們何時開始蒐集保存?我們期待誰來保存?我們何時才有這樣一個國家計劃的支持? 其二為:《當代雜誌》一一八期(一九九六年二月份)有一篇〈印第安網路大戰–北美洲原住民利用網路連結五五○個不同族群〉的報導,文中敘述「一個美國工程師唐瑞甫以藍蛇酋長的角色在網路上雕塑出印第安酋長的樣子,在網路上大言不慚的介紹原住民的種種,並褻瀆了原住民神秘的信仰和神聖無比的宗教儀式。藍蛇酋長所傳達的錯誤訊息,擊中了原住民情感最脆弱的要點,同時也擊醒了原住民想要維護自己文化的想法。於是一群原住民組一個原住民網路,在網路上建立一個四通八達的電子博物館,用原住民自己的方式上網路,主事者之一的山卡指出「如果我們不自己介紹自己,而由別人代勞的話,我們原住民的某些東西一定會消失無蹤。」這些原住民深深體會自我認定的危機後,決定站出來利用壓迫者無遠弗屆的網路科技來聯繫分崩離析的五五○個族群,而不是待在壓迫者劃定的保留區中自怨自艾,自生自滅。」(以上節選、改寫自原文)譯者鄭冠榮先生於譯文前言中提出四點他從這本書中思考的問題:「第一點便是後殖民論述中最基本的概念所觸及的被壓迫者如何看待和反擊壓迫者的觀點;其二,就網路這種四通八達,無遠弗屆的工具來看,原住民所堅持的傳統如何確保而不被網路破壞了他們的神聖性;其三,原住民如何去接受操作此種壓迫者所發展出來的工具,進而去介紹原住民的文化傳統?其四,所謂「合格」的原住民,除了由族中耆老主持認定之外,尚有其他的方式來確認原住民身份的純度及其「合法性」嗎?」(引自鄭譯文) 我不厭其煩的引述這些文字,主要的原因是想思考幾個問題:台灣文學在台灣的遭遇,比起北美洲的原住民有何差異?台灣當局與民間力量的結合足夠嗎?我們何時才有「台灣的人文與藝術上資訊高速網路」的計劃?我們的自覺在那裡?我們的團體力量夠牢固嗎?我們腳步邁出的方向一致嗎? 引起我這些思考的另一個原因,是引發我寫這篇論文的第三個外在動機。 清華大學統計學研究所江永進教授於〈選擇台文文字方式e一寡準則〉一文摘要中說:「主要是政治壓制e關係,台文iau無標準化;主要是每人見解無仝e關係,台文寫法e爭論非常紛岐,大概是爭論情緒化e關係,台文標準化e協調困難,親像閣停di文字e爭論頂面,ve記得文字是veh用來寫台文e,這在在攏損害著台文e推展。」(1)江教授舉出目前台文寫法的爭論有四點:「一、漢字ia是拼音字;二、台語特別詞\e寫法;三、veh採用dor一套拼音系統;四、調號標寫e爭論,vehdor一種調號,標本調ia是變調,是mveh標調號。」(同上)江教授依漢字情結、方案標準化難度、電腦問題、教育問題、外來語文問題五個準則,就全漢字、全拼音、漢羅並用三個台文文字書寫方式之優缺點,提出全面的剖析,並極力主張現階段應以漢羅並用的方式書寫台文。 從研究、推廣、教育的觀點及無法逃避必須以電腦作為學術傳播媒體的現實等角度,我非常贊成江教授所提漢羅並用的方案,作為現階段台文書寫的方式,以及江文中的另一個觀點:「對阮來講,是m是最後e台文是全拼音,ia是全漢字,he是咱囝孫e代誌,留hoin去決定,m通隨便siauveh做千秋萬世e代誌,顛倒帶來囝孫e包袱。」從文字及語言演變過程中,自然循序漸進的力量,社會文化的力量,都優於以人力強制訂定的力量,江教授的觀點是更切合實際的。 如果各學派的爭論焦點,情緒的因素大於學術的因素;如果我們沒有把握何時等得到一個國家計劃支持,在現有的環境條件下,選擇一個阻力最小,最容易做得到的方式,掌握現在開放的這一點點空間,搶救逐漸消失的台灣語言、文學、文化,爭取更多的力量加入,以換取更寬廣的發展空間,才是較宏觀而切合實際的作法。江教授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全文約三萬五千字的論文,全部以漢羅並用的方式書寫。 除了江文之外,清華大學胡萬川教授在台中縣所採集的民間文學客語歌謠部分,也採用漢字拼音輔以註解的方式書寫。 本文擬就江文的觀點進一步說明漢羅並用在現階段的優勢,以及應用在電腦網路上的方便性。漢羅並用的書寫如何與電腦軟體結合?在全漢字與全拼音的主張中間,漢羅並用之外,如何借助電腦軟體使「全漢字的造字問題」、「是否有音就有字的問題」,全拼音的閱讀不便等問題,找到比較好的解決方法,以便進一步嘗試建構一個可供研究、教學、文化傳承為目的的台灣文學網路系統。
參、建構的理念與原則
一、文字書寫方式:以漢羅並用為文字書寫方式,輔以註解以方便閱讀。 全拼音的書寫方式,所引起的閱讀困難,江文已述之甚詳,筆者認為更大的困境是對於一個不懂台語,不懂客語的讀者,如何閱讀全拼音文字? 若以全漢字書寫台灣文學,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聽一首詞曲意境優美的台語歌曲時,常會被字幕打出來粗糙的對應漢字弄得索然無味、美感盡失而忍不住扼腕嘆息。或有太多不會讀,不會寫的生難字詞出現,增加閱讀困難。 如果推廣台灣文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希望讀者群只侷限在懂得該語言的範圍,漢羅拼音的書寫方式,無疑的是減少閱讀阻力,擴大閱讀群較好的方法。 以漢羅並用作為台灣文學文字書寫的方式,江文已有詳細的說明,但江文並未論及台語之外的客家文學使用客語問題,如何應用在教育與推廣方面的論述也嫌不足。 胡萬川教授主持採集的《石岡鄉客語歌謠》,從出版的集子中,看得到盡可能還原為文字的努力,無確定對應文字者,輔以拼音,再加註解,保留讀音之外,也保留了原意;註解仍無法說明者,保留「存疑」,不妄加猜測,例如:「有妹毋好:有妹毋好嫁石壁坑,堵著緊症tshap一帖藥倒轉來,死到硬釘釘。」(2)註解註明「tshap:照文意應是去抓藥的意思。」不妄下斷言,呈現了更負責的態度。懂客語的人一看便知,不懂客語的人也可以從註解了解文意,也稱得上是漢羅並用的形式。 胡教授於民間故事方面(如:《東勢鎮客語故事集》),採用另一種減少閱讀困難的方法–以漢語改寫。其優點是方便閱讀,讓故事的內涵得以保存,但最大的損失是犧牲了民間口述文學中需以方言才能「傳神」表達的俚語、諺語,以及口述文學時常用擬聲詞表達的情感,犧牲了聲情的表達,只得故事的「形似」,未能「傳神」,犧牲了很多民間文學的「神髓」。 除了江文所舉的論點,我個人贊成漢羅並用,並且輔以註解,以求更完整,理由為:吸引閱讀人口,推廣閱讀層面,以增加教育與推廣的功能。 推展台灣文學的過程中,吸引讀者閱讀,進而教育讀者會寫,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我手不能寫我口,我眼不能讀台文,恐怕是很多關心台灣文學的人有過的遺憾。我個人自幼能說台語,閱讀江文時,其中的台語拼音卻讓我的閱讀速度只有閱讀漢字的五分之一。而且中間幾次停頓下來,如果不是為了要寫這篇文章,我不知道單單頂著「關心台文」的帽子,足不足夠支持我讀完他。那麼對於大多數可以有很多選擇的讀者而言,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多不勝數,如果他只為了要接觸文學優美情境,每一種文學都有相通的地方,都可以從中得到文學的薰陶,他為什麼要選擇閱讀有困難的符號呢?推廣與研究台灣文學,著眼點除了文學的因素之外,更希望透過台灣文學讓我們的後代子孫了解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的生活經驗、思想情感、悲歡喜樂以及辛勤奮鬥所留下來的智慧結晶、文化風貌吧!「讓讀者輕鬆閱讀,容易了解,是吸引讀者的必備條件。 台灣文學面對的困境是語言正在加速的消失之中,若以全拼音記載,我們的下一代還能看懂多少?口語隨著時代與環境變化的問題又怎麼辦?口音有地域差異的問題又如何解決?例如江文中「拿」一詞用了「keh」(頁44),也可以讀為「teh」、「提」,很明顯的是口音的差異問題。 我們要吸引的讀者,是只侷限於懂方言的讀者,使台灣文學成為封閉的文學,最後困死其中呢?還是希望不懂台、客語的讀者也能領受台灣文學之優美,文化內涵之豐富。 大多數接觸過大陸簡體字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單獨看筆畫 簡化太多的字時,常常看不懂,若放在文中參照前後文,十之八九便可以明白。漢羅並用的書寫方式,在大多數人都懂漢字的情況下,閱讀漢字的困難很小,困難只存在台語拼音的部分。不懂台語的人可以從前後文去推測文意,推測不出來的看註解,比起全拼音的困難便少多了,而且也可以從這樣的閱讀過程學習台語 漢羅並用的方式同樣適用於客語及其他方言,例如「花蕊」,漢語、台語、客語都相同,以漢羅並用書寫台文時,用「花蕊」二字,大家都可以看懂。需加註解的重要性,除了輔助不懂該語言的讀者了解文字之外,可以保留語言的原貌,記錄語言轉變的痕跡,作為語言學的研究素材,其餘的考慮將於「肆.二」詳述。 除此之外,漢羅並用還具有方便書寫,方便電腦輸入、輸出、交換文件的特性,需以拼音書寫的部分可以建立詞語資料庫,設計詞語檢索、漢台語替換,甚至翻譯系統的功能,作為台文寫作的練習工具,吸引更多參與創作的人口,豐富台文創作的質與量,滿足台文教育的需求。 不強用漢字完全取代台文語言,還有一個理由是考慮文字語言自然演變的因素,及網路上通行之BIG5碼字數的限制因素。造字的代價太大,江文已述及,電腦軟體的進步可以預期,當然也可以預期造字越來越方便的可能性。在單機版系統上造字,只要附上造字檔,問題較易解決。造字檔於網路上傳輸、交換的效益如何,筆者未曾實際實驗,不敢臆測。中研院十年來花費大量經費開發完成的《二十五史》等資料庫達八千多萬字,開發中的資料也有七千多萬字,《二十五史》的造字字數達四千多字,其中必有很多文字可供台文使用,BIG5碼沒有的字,重複造字是否形成浪費?《二十五史》也已經放在W.W.W.網路上(3),造字檔在網路傳輸交換的問題「應已」有了解決的方法。連線進入中研院的Homepage,即可看到各種中文資料庫目錄,只可惜大部分資料都是「限院內使用」,儼然「侯門深似海」。 四月十五日的《資訊傳真週刊》第188期的標題報導上,關於中文內碼有最新的動態,摘錄重要片段如下:「中文內碼終將統一,主計處和研考會決定將在一九九九年全面採用新版UniCode,並將推出一萬七千餘字的BIG-5+碼給BIG-5用戶過渡之用。對於中推會之擴充計畫,研考會,中標局和主計處日前協議,由主計處參考中推會的建議,先定出BIG-5擴充碼:BIG-5+,做為現有系統增字之用。而原有政府系統則暫不變動,待一九九九年後,完全採用統一碼UniCode。」 雖然我們沒有把握可以先等到那一個包含更多漢字的中文內碼可以使用,暫時不要浪費眼前有限的人力去造字的觀點,我與江教授的看法是相同的。 以全拼音保留語音的考慮,可以用逐字或逐詞加註拼音的方式解決大部份的問題,詳如下述。
二、系統承載平臺:以全球資訊網(W.W.W.WORLDWIDEWEB)為承載的平臺 全球資訊網(W.W.W.WORLDWIDEWEB)是歐洲量子物理實驗室所發展出來的多媒體資料查詢系統,提供使用者交叉查詢的方式,可以經由連結(Linker)進行檔案與檔案間的連結,具有高度的整合性,並且支援超文件(Hypertext)和多媒體(Multimedia)的技術,使用者非常容易在全球資訊網上建構多元性、全方位的學術研究環境,也非常容易從中獲得全球網路上的資訊。 以網路作為承載平臺建構網路版教學研究環境,與製作單機版使用的教學光碟,其優缺點如下: 1.製成網路版系統: 優點: 甲.系統安裝、維護、資料更新、修改比較方便。電腦只是工具,不具備思考能力,電腦也不是萬能的,無法取代人的思維活動,作為一個研究教學的輔助工具,如何利用電腦優於人腦的部分,如超強的記憶力、計算能力、儲存檢索資料能力,以減輕人力的負擔,應用系統設計的技巧,設計更接近人性化的系統,是以電腦作為教學研究輔助工具的設計方向。使用者的需求因人、因時、因地(不同學科領域)而有不同,網路上便於修改、更新的特性,可以隨時修正系統設計,以減少與實際使用需求之間的落差。 乙.可以提供線上遠距離教學的功能網路系統可以提供線上遠距離教學的功能,拉近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使有限的教材、師資等教育資源,透過網路教學達到資源共享的互補功能,以加速、擴大、落實台灣文學的教育發展。 丙.保持系統的靈活性,資料的新穎性系統的伺服器(Servers)有專人維護、更新,資料更新(Update)的速度高於單機版,可以立即載入最新資料,保持資料的新穎性。 丁.提供使用者更多雙向、主動的參與、主導空間系統設計時可以引用D.I.Y.DoItYourself)的觀念(4),留給使用者更多雙向、主動的參與、主導空間,使系統更落實在以使用者需求為系統設計考量,而不是以管理方便為系統設計考量的觀念。提供使用者主動參與、主導的空間,可以使系統達到更人性化的理想。 戊.跨平臺的界面適合不同的電腦環境系統具有跨平台的功能,這一點非常重要。中國經典作品電子化的歷史已有十年,中國大陸與台灣已完成或陸續開發的資料庫非常多,每一個系統在不同的電腦環境下發展,各自為政,系統互不相容,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其結果就是每個人都只能用自己的系統,或者一部電腦只能容納一種系統,形成資源的浪費,也使系統封閉而走向死胡同。 缺點: 網路通行之BIG5中文內碼字數不足、網路著作權取得與認定尚無 明確的法律可供依循,易衍生著作權的困擾。
2.製成單機版光碟: 優點:中文內碼不足的字較容易以造字解決。 缺點:網路版的優點都無法做到。
若須考慮使用者付費的公平原則,網路版系統也有收費的功能,如:美國CarlUncover期刊系統、OCLCFirstSearch系統,都有網路付費的設計。
三、系統使用界面:Netscape為瀏覽器,以Java為程式語言Netscape是目前全球資訊網上最受歡迎的使用界面,可以傳輸文字、聲音、影像。一九九六年JAVA登場,除了保留Netscape的特色外,具有可以跨越不同工作平臺的特性及可以編輯動態文件的功能。惟目前使用JAVA的系統還不多見,但網友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氣氛倒是很濃厚。台灣文學的研究教學,無法排除台灣文化而獨立。文學的主要媒介是文字,文化卻還有文字之外的音樂、美術、工藝、圖像、宗教儀式、民俗風情文物等等動態、靜態、有聲、無聲的諸多媒體,選擇可以編輯、傳輸、儲存多媒體的使用界面是必須考慮的。
四、系統設計的方向:兼顧研究、教學與文化傳承的功能掌握最新學術資訊,持續不斷的研究發展是維持良好教學品質的必備條件。將台灣文學的藤蔓牽引上國際學術網路,有文化傳承發揚的重要意義,教學與研究也是達到文化傳承的重要管道,因此除了全面完備的蒐集儲存資料之外,設計一個兼具教學與研究使用的系統,與文化傳承的目的有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功效。
五、系統設計的架構:以開放式的網路系統架構為主台灣文學的內容,依形式分類,包含了傳統詩文、民間文學、新詩、小說等;使用語言包含了台語、客語、日語、原住民語言等。全文資料庫勢必也需要做適當的分類,而存有一個以上的全文系統。開放式的系統架構,從設計開發的角度考慮,可以節省系統設計及程式開發的時間。建立開放式的系統架構,系統設計及程式設計者只需針對不同文體類型的特性作小幅度的修改,不必重新開發。筆者認為更重要的著眼點是使用者只需要學會使用其中一個系統,便同時會使用別的系統,以降低學習使用的困難度,減少使用系統的阻力。
肆、系統設計的架構:建立台灣文學研究網路資料中心一、全文檢索資料庫: 以開放式的架構設計全文檢索系統,除了具有節省系統設計與程式開發時間的優點之外,使用者只要學會使用其中一種系統,就會使用其他系統,減少學習的時間與阻力,降低學習的困難,提高使用的意願,達到推廣的目的。 系統程式的設計應提供同義詞權威檔資料庫,並具有布林檢索、模糊檢索(竄字檢索)、容錯檢索的功能,以符合學術研究的需要及台灣文學的特性。
  • 權威檔資料庫:
權威檔資料庫對文史典籍文史研究的重要性超過其他學門。選擇關鍵詞的能力及下關鍵詞的涵蓋面、準確度,是學科訓練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需要相當的學科素養背景及日積月累的功夫,對於久遊堂奧的人固然問題不大,但對於初登門檻的人卻難免掛一漏萬。例如在一個沒有提供權威檔的系統中,如果要檢索「蘇軾」的相關研究資料,只輸入「蘇軾」一詞作為檢索點,沒有輸入「東坡」,勢必會遺漏很多資料。中研院二十五史檢索系統即因為未提拱權威檔,便成一個缺點,〈中研院史語所漢籍全文資料庫介紹〉文中便有一例:「利用資料庫檢索六朝時代比丘尼的史料,由於當時不稱尼姑,因此鍵入「尼姑」將一無所獲。若鍵入「比丘尼」,卻會因為當時人稱「尼某」而遺漏甚多例子。若鍵入「尼」……卻有不少其實是「仲尼」的資料。」(5)、另一段說:「研究漢魏六朝棄嬰殺嬰的問題,由於當時人不用「棄嬰」、「殺嬰」等語,倘若鍵入,亦將無所得。但若鍵入當時人所用「生子不舉」一詞中的「不舉」,從《史記》查到《隋書》,費時一秒,找到一七六項,一九五詞,其中有許多可能是「見知不舉」、「不舉哀」、「不舉樂」的例子。」(同5),若有權威檔資料庫註明:「比丘尼=尼姑=尼某」、「棄嬰=殺嬰\=不養=勿舉=生子不舉」等資料,讀者只要輸入任一已知的字詞,系統能自動檢查權威檔,將權威檔的資料涵蓋檢索,即可對讀者有一定的協助作用。權威檔的重要性,在詩詞類的韻文中尤其明顯,在民間文學也會因為同一事物,因時代地域不同而名稱有差異,權威檔的需要便更突出。
2.布林檢索的功能 布林檢索的功能是使用者可以用「?AND?」、「?OR?」、「?AND?,NOT?」、「?OR?,NOT?」四種檢索方式檢索資料,以方便做主題研究時資料的蒐集整理。例如上述二十五史的例子中,作者所舉「比丘尼」的例子,便可用布林檢索的功能,輸入:「比丘尼OROR尼某NOT仲尼」即可解決。
3.模糊檢索與容錯檢索 模糊檢索與容錯檢索功能接近,二者對於記憶不完整等不確定資料的檢索有極大的幫助。使用模糊檢索功能時,系統可以容許只輸入確定資料,不確定資料用系統指定的特殊符號取代,一樣可以檢索到所須的資料。容錯檢索除了具有模糊檢索的功能外,還可以設定容許中文的同音異義字的錯誤,例如:「畢竟」誤輸入為「必竟」時仍可檢索,或者是英文字母拼錯時仍可檢索到接近的字。這個功能無論對於以全漢字書寫、以全拼音書寫、或以漢羅並用書寫的台文進行檢索時,都可以提供使用者更大的方便性。
二、內容加工資料:
1.內容註解資料: 民間文學的歌謠與口術文學部分,因為大部分靠口語流傳,記錄成文字後,內容註解的重要性便特別重要。以拼音拼寫部分,如前面所說,需要加註解幫助不懂該語言的人閱讀;以文字書寫部分也因各種因素,需加註解才能保存原意,舉例如下:方言中有些名詞會隨著該物件的消失而消失,就算僥倖保存了語音,也會因為物件消失而使後人不知所云,例如《石岡鄉客語歌謠二》:「〈一送親人空樹下〉:一送親人空樹下,sa(一聲)tsii(四聲)包袱放phet(四聲),你食茶,茶子食phet(四聲)點心到,點心食phet(四聲)當晝下。」(頁一三一)其中「sa(一聲)tsii(四聲)包袱」一詞註解註曰:「sa(一聲)tsii(四聲)包袱:講述者說明以前的人裝東西都用布包一包,sa(一聲)tsii(四聲)則不明其意。」筆者也能背誦這首歌謠,sa(一聲)tsii(四聲)處讀為ㄍㄚ(二聲)ㄐㄧ(四聲),是早期客家人出門時裝東西的手提袋,以藺草編織而成,是當時民間貧苦人家的日常用品,近二十多年來被便宜又耐用的塑膠製品取代,早已不復見。二者的用途相同,如果筆者語音的記憶正確,應是指相同的東西,若不加註解,隨著該物品的消失,後人更無從得知詞意。 民間文學作品加上註解的另一個重要性是可以保留環境變遷的歷史痕跡,例如《石岡鄉客語歌謠一》:「〈羊咩咩〉:羊咩咩,十八歲,坐火車,坐到梅樹下…」(頁三六)只看文字,不知道火車怎會開到「梅樹下」,其實「梅樹下」是東勢線鐵路的一個站名,在石岡與東勢之間,東勢線鐵路是豐原東勢的主要交通路線,現在已拆除。加上註解,後人可以知道「梅樹下」曾經是一個火車站,數十年滄海桑田後,鐵路的痕跡也許蕩然無存,但是這裡曾經有鐵路的事實,便可以在文學作品裡保存下來,得到印證。
2.詞語詞庫資料 整理台文詞語詞庫資料,既有助於語言學及計算機語言學的研究,又可作為台文寫作練習系統、台文翻譯系統。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計算機從早期處理數字,到現在作為研究語言學的工具,對計算機及語言學都是很重要的過程,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計算機中心都有很多成果;北京大學也成立一個計算語言學研究所,由計算機研究所俞士汶教授與中文研究所語言學家陸儉明教授共同主持,已有專書及博碩士論文出版。台灣文學若從建立詞語資料庫開始,再逐步結合語言學與計算機方面的學者,做台文計算語言學的研究,對台文的研究發展必定能有重要的貢獻。
3.台文寫作練習與自動翻譯系統 將台文的詞語建立詞語資料庫,加註相對應的漢語,可以作一個簡單的台文寫作練習系統,進而擴充為翻譯系統,例如:筆者將江文中以拼音書寫的台文標注意義對等的漢語,拿一段以漢文書寫的文字,以「取代」(Replace)的方式修改,即可變成以台文書寫的文章,中間也許還需要修改潤飾,但至少可以作為寫作的練習工具,等到詞語資料累計到一定的數量,就能改成翻譯系統。
4.標注拼音資料 廈門大學中文系周長楫先生從事上古語及閩南語聲韻的研究工作有很好的成果,他認為:「漢語各方言都有文白讀音的現象」(6)「閩南語的文音即文讀音,也叫讀書音…;白音即白讀音,也叫說話音……」(同6)那麼標注拼音音標時應該以讀書音標注?或以說話音標注?周文進一步提出:「人民覺得用閩南話來誦讀吟唱唐詩,比起用普通話(國語)來誦讀吟唱唐詩,在音韻格律方面,更能表現出唐詩音韻格律的音樂美來。」(同6)「如果用閩南話的說話音讀唐詩,則經常會出現不協韻順口,平仄格律有時會跟唐詩平仄格律乖戾的現象。」(同6)。因此若要將台灣文學中明清以來的傳統詩文部分標注讀音時,標注讀書音應該是比較正確的方法,其他文體應該標注讀書音或說話音,有待專家認定。但是無論標注何種音,將台灣文學資料以拼音符號標上語音,卻可以達到保留語音的功能。也能讓不認得漢文,能說台灣話或客家話的外國人,能藉著拼音資料讀台文。目前台語拼音系統有很多種,客語拼音方式也還未完全明朗,標注拼音時選擇那一套拼音,有很多見仁見智的看法,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勉強訂一個標準,反而扭曲扼殺了語言自然演變的本質,不如以兼容並列的方式,隨著自然情況演變。在網路上標注拼音,因為萬維網路具有支持超文件(Hypertext)的特性,正好可以達到兼容並蓄的要求。標注拼音時,以較多人使用的標準標注,不同系統差異的部分,以超文件連結,這個作法有另一個好處是,也可以容納地方性口音的差異。例如:「拿」,有些人讀「keh」,有些人讀「teh」,這是口音的差異。「讓有心的人」的「讓」,有些標注「ho」,有些標注「hou」,這是拼音標注的差異。超文件功能可以讓二個以上讀音部分以不同顏色顯示,使用者即可知道內含不同讀音,可以進一步選擇、判斷。文字部分有異文時,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處理。一來達到兼容並蓄的效果,再者異文異音的標注,也可以讓研究者方便比對。
5.語音有聲資料庫 全球資訊網及NetscapeJava界面都具有承載、傳輸聲音的功能,所以若能將台灣文學全文資料庫全部加上語音有聲資料,使之具備如語言學習機的功能,對語言的教學就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這些軟體也都具有與語言學習機相同的功能。事實上現在的「快譯通」等電子字典就是以此原理設計。在電腦網路上可以預期的優勢是將聲音在電腦上存取,在不久的將來,可以跟錄放音機一樣方便。 北京師範大學在這方面已有一些成果,該成果發表於一九九五年七月中國古籍整理研究出版現代化國際會議,周曉文、李國英〈「古代漢語」計算機教學輔助系統軟件(GDY軟件)的設計與研制〉,該軟件便具有語音的功能,北師大開發這一套系統的目的是提供外籍學生學習中文練習讀音之用。
6.詩文押韻資料 台灣文學的範圍,有一部分是「明清以來的傳統詩文」,台灣傳統詩文的押韻規則與唐宋詩的押韻規則有何異同?周長楫先生曾將《詩韻》韻部和閩南話讀書音韻部的對應關係整理成〈詩韻常用字閩南話讀音音讀表〉,並且分為二十二個韻部(同6)歷代詩詞韻文的押韻,及音韻的演變,形成聲韻學重要的課題。「明清以來的傳統詩文」既是講究平仄格律的韻文,押韻的規則為何?根據那一種韻書?明清以來的詩文雖產生於台灣,作者必也受過唐宋以來詩文的影響,用韻的情形是否與中國古典詩一脈相承?有那些改變?改變的因素為何?都是值得研究的。以人力標注比對,固然是一個尋找線索的方法,若能以電腦代替人力,準確度與效率都會提高很多。中央研究院文哲所林玫儀教授曾經以電腦作宋詞韻律的分析工作,林教授「將唐圭璋《全宋詞》及孔凡禮《全宋詞補輯》二書所收,共二萬一千三百九十首詞(含存目)之作者、詞牌、字數、調式、韻字等輸入電腦,除供歸納及對比外,尚可依韻法將韻字作系聯,作為詞韻研究之重要資料。」(7)文末結語曰:「研究宋詞韻律,除可訂補詞調及體式、辨認失名之詞調、解決詞學疑難、核對重篇及和作、了解協韻方式、研究韻部分合外,尚可發現詞調別名,以釐清詞調名同異之困擾;依據作者曾使用之詞牌,則可研究詞家之創調情形;根據詞作字數、句式、破法、韻數、韻法等資料,則可研究調式之演變。綜合以上研究成果,將可編成最完善之詞調辭典。」(同7)林文結語所述各項研究,以電腦處理,效率高於人腦數百倍,甚至於可以說人力很難做得周全。 周長楫書中述及以閩南語讀書音讀唐詩,大部分平仄格律與唐詩一致。大部分一致的原因為何?少數不一致的原因又為何?唐詩所用的音韻與閩南語讀書音二者音韻的關係為何?唐詩以閩南語說話音讀,經常出現不協韻?讀書音與說話音如何辨別?有無規律可循?這些問題恐怕都得借助電腦才可能得到全面性、科學性的答案。因此研究明清時期台灣詩文,標注用韻情形,能提供學術上研究的價值,只是依何種韻書標注,恐怕需要這方面的學者審慎評估。
三、相關研究論著資料 將台灣文學研究之所有相關史料、研究論文蒐集起來,在網路上建立一個「台灣文學研究網路資料中心」,讓所有從事台灣文學研究工作的人,只要進入這個資料中心,便可以找到所需的相關研究資料。
四、文化媒體資料庫 除了上述文字資料外,其他靜態、動態媒體資料對於文化的保存,文學的研究,甚至於台灣歷史、政治、經濟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應該樣建立一個像美國的「台灣人文與藝術資訊中心」統合其事。
伍、有關台灣文學的電腦軟體工具與網路資源
一、可供台文使用的電腦軟體工具
  • 鄭良偉,《台語電腦文書處理/輸入法系統》,椰城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一九九一年,PCDOS,主要功能是輸入鶴佬語拼音,顯示出漢字抑是羅馬字。
  • 蘇芝萌,《HOTSystems鶴佬台文系統》,蘇芝萌出版,一九九五年,主要功能是輸入鶴佬語拼音,顯示出漢字抑是羅馬字。
  • 江永進,《台音輸入法》,清華大學統計所,一九九四年。
  • 鄧守信,《台語自動標調法》,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一九九五年。
  • W.W.W.網路上有一個可供使用者自由抓取(FTP)的軟體,網路位址是:http://www.umdnj.edu/~chenchen/info/book.html––暗光鳥––Booklistby冊單––《掠軟體》
二、全球資訊網上之相關資訊站: 全球資訊網上已經有很多台灣文學、文化方面的資訊站,筆者依類別列出幾個站供大家參考,使用者可以依網路位址找到,轉載的時間是一九九六年四月底。類似的資訊站應該會越來越多,使用者除了到下列網路位址尋找外,也可以利用網路搜尋工具「GAIS」尋找(位址:http://www.edu.tw:8080/cwww.html/
1.台灣文學方面: 甲.台灣文學作品的粟倉 位址:http://www.umdnj.edu/~chenchen/lit.html 內含:以台語、客語寫作的常民文學及蕃薯詩社作品。 乙.台灣文學專區: 位址:http://gopher.nsysu.edu.tw/sccid/database/literary/literary.htm 內含:文學性雜誌.期刊專區、社團與詩社專區、鍾理和專區、葉石濤專區、彭瑞金專區、鍾鐵民專區、吳錦發專區、鄭炯明專區、林雙不專區、林文義專區、江自得專區、曾貴海專區、王浩威專區、王家祥專區、陳玉峰專區、劉克襄專區、史英專區、沈振中專區 2.台灣文化方面: 甲.台灣社會文化資訊站: 位址:http://taiwan.csie.ntu.edu.tw/ 內含:台灣相關資源:蕃薯藤網路——本土的、草根的、文化的;台灣歷史年表(籌畫中敬請期待);台灣空間生態(籌畫中敬請期待);南方社區文化互動式資料庫;交大台灣研究社台灣文化資料庫(Gopher),台灣文化專區(Gopher) 乙.台灣新文化: 位址:http://www.seed.net.tw/~frontier/culture/ 內含:民間藝術表演團體、民間藝術工作室、民間環保機構、民間文化工作室、民間文化機構、本土文化研究基金會、本土文化出版單位、本土文化博物館 丙.台灣文化‧文化台灣 位址:http://www.seed.net.tw/~frontier/home/sept/index.html內含滬尾文化工作室、安平巡禮等。 丁.蕃薯藤網路 位址:http://www.seed.net.tw/~frontier/home/ 內含:人文、社會科學、社會與文化資料。 戊.台灣文化資料庫 位址:gopher://g834315.Hung.AB.nthu.edu.tw/ 內含:台灣史地文化、社會文化、語言民族、風土自然、政黨政治等資料。
3.海外相關社團: 甲.全美台灣客家會(Taiwanese Hakka Association of USA 位址:http://www.softidea.com/twhakkausa/ 乙.北卡州立大學台灣同學會 位址:http://www2.ncsu.edu/eos/project/tsa/htdoc/index.html 內含台灣話學習中心
4.台灣研究相關出版資訊: 台灣文學作品的粟倉內,Booklistby暗光鳥。 位址:http://www.umdnj.edu/~chenchen/lit.html 內含教材、文學選集、個人選集、傳統文學、口述文學、詞典、字典、理論研究探討、有聲書、電腦軟體。
陸、結語(以下以台文漢羅並用方式書寫)
牽引台灣文學e藤蔓上全球資訊網,需要結合整體e力量做宏觀的規劃。 台灣文學e教學、研究kangkuegah台灣文化e蒐集、整理、保存、發揚等kangkue,已被耽誤了數十年。民間文學方面:「六十幾年前,賴和先生已在感嘆,若不及早采集,恐怕為時已晚。而今在充分工商化的六十多年後,能說善唱的民間文學保存者當然更屬稀罕,即時有心人現在及時醒悟,及時參與搶救民間文學的工作,能搶救多少都很難說了。但是,若不及時醒悟,不及時搶救畢竟還是更可惜的,因為,如果現在再不做,以後一定會後悔。」(10)親像胡教授所言,好不容易現在有了一點點空間,團結民間e力量,有效利用現代科技,di最短e時間內ga過去e空白彌補起來,以最快e速度ui逐漸凋零e老人口中,ga民間文學采集記錄下來,北美洲原住民:「站出來利用壓迫者無遠弗屆的網路科技來聯繫分崩離析的五五○個族群,而不是待在壓迫者劃定的保留區中自怨自艾,自生自滅。」e覺醒,攏是值得我們警惕與借鏡。利用無遠弗屆e電腦網路科技,無疑ejit是上好e選擇,網路上風起雲湧e各種資訊站親像雨後春筍按呢出現,台灣文學、文化工作者ma不敢缺席,但是分散e力量ho每一個系統維護e人都有:「腳手有限,無四序e所在希望逐家體諒。」(暗光鳥)e不安,如果會凍gaine成果整合起來,應當有一加一大於二e力量。台灣文學e研究發展,大學中文系扮演chun重要e角色,deh成立台灣文學系e願望iauve達成進前,製作台灣文學網路系統,並且deh大學開設電腦網路資源利用e課程,除了訓練中文系e學生使用電腦資源外,ma可以作為推廣台灣文學網路教學e主要力量。 筆者從事中國古典文學電腦系統gah網路系統研究kangkue四、五冬,在在deh思考如何ga中國古典文學數位化e經驗,應用deh台灣文學上。身為hakka子弟,捧讀胡萬川教授主持採集整理ehakka歌謠、hakka故事,心中有感動、有慚愧,藉著jit篇小文章,ga家己幾年來經驗gah思考e心得作一次整理,希望會凍對台灣文學e教學研究發展有一點實質e幫助,只是個人對台灣文學e接觸siunn少,若有不及,尚祈各位雅正。ma感謝清華大學胡萬川教授、陳萬益教授、陳素主小姐惠賜資料ho我參考,gaho我真濟其他e指導。
作者按:
結語部分除了引文之外,都以台文漢羅並用的方式書寫,一方面以實際的行動支持漢羅並用的觀點,一方面嘗試台文的寫作。但是台語不是筆者的母語,因此文中所用有限的台語詞彙是從江文整理出來的,江文是筆者第一次閱讀以台文書寫的論文,結語是筆者第一次嘗試台文寫作。筆者先以漢文寫好,再對照依江文整理的台文詞語,花了十多分鐘修改成台文,想試驗整理台文詞彙對練習台文寫作的效果。修改的方式是先將「的」字用電腦上「Replace」的功能換成「e」,(其餘亦同),然後重新檢查潤飾一遍,若仍有不盡合台文的地方,應是筆者台語詞彙不足。各位看倌以為如何?

附註:
  • 陳萬益,〈台灣文學設系芻議〉》,第一屆台灣文學研討會,淡水工商管理學院主辦,一九九五年十一月。
  • [size=+0]GlenMartin文,鄭冠榮譯,〈印第安網路大戰––北美洲原住民利用網路連結五五○個不同族群〉,《當代》,一一八期,一九九六年二月一日,頁[size=+0]22-29。
  • 江永進,〈選擇台文文字方式[size=+0]e一寡準則〉,《台灣研究通訊》,五、六期合訂本,一九九五年九月。
  • 胡萬川總編輯,《台中縣民間文學集九,石岡鄉客語歌謠二》,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頁一零六。
  • 中研院近史所網路位址:[size=+0]http://www.ihp.sinica.edu.tw/database/index.htm,內含:漢簡圖像資料(鎖碼)、漢簡本文資料(限院內使用)、歷代名臣奏議、明清檔案。中研院文始終文全文資料庫位址:[size=+0]http://www.sinica.edu.tw/imh/search/search.html,內含:史事日誌、廿五史、台灣方誌、十三經、諸子、文心雕龍、新清史本紀、古籍十八經、佛經三論等,均限中研院內使用。
  • 請參見拙作〈[size=+0]D.I.Y唐宋詞多媒體網路教學系統〉,《中國古籍整理研究出版現代化國際會議論文集》,一九九五年七月,北京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印製。或見國科會八十四學年度專題研究計劃,計劃名稱同論文名稱。
  • 李貞德、陳弱水,〈中研院史語所漢籍全文資料庫介紹〉,《兩岸古籍整理學術研討會論文》,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一九九六年四月。
  • 周長楫,《詩詞閩南話讀音與押韻》,敦理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元月十五日出版。
  • 林玫儀,〈韻律分析在宋詞研究上之意義〉,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六期,一九九五年三月。
  • 胡萬川,〈工作與認知–台灣民間文學的蒐集與整理〉,台灣師範大學本土文學學術會議,一九九六年四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7 21:43 , Processed in 0.0855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