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龙年贺卡---送给本站注册会员!!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2:43:11 | 只看该作者
春节,一个世界性的节日


时间:2012-02-02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高 昌






  龙年的春节,是在泰国曼谷度过的。当地那种浓浓的年味儿,给笔者留下了十分美好的深刻印象。
  正月初一的唐人街上高搭红色牌坊,人如潮涌,鼓乐喧天,舞狮舞龙,热闹非凡。家家店铺贴上大红的春联,挂上大红灯笼,营造出浓郁的喜庆氛围。长约2公里的街道,似乎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无论是黄皮肤、黑皮肤还是白皮肤,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温暖的微笑,让人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也让人深深体会到了来自古老中华的年文化的巨大魅力。带领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访泰的文化部副部长励小捷在欢迎晚宴上致词强调:“几个月前,泰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特大洪灾,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中国人民对此高度关切、感同身受。我们希望通过本届春节文化活动,传递出中国人民对泰国人民的诚挚慰问、热情鼓舞与真心祝愿。”欢乐和祝福,慰问和关爱,成为春节庆祝活动中的主旋律。
  传统新春佳节,和亲情、团圆、欢乐、喜庆、祥和等等美好的词汇在辞旧迎新之际相伴而来,即使是普通的吃饺子、放鞭炮、贴对联、挂红灯……也都在不知不觉间体现出诸多生动亲切的文化内涵。美好的中国春节在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心灵之间唤起的欢乐共鸣,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令人关注的文化现象。正如中国驻泰国大使管木在欢乐春节的开幕式致词中所言:“中国春节代表着喜庆、团圆,在泰国举办的‘欢乐春节’文化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中泰两国人民心灵沟通的重要平台,是‘中泰一家亲’的生动体现,是中泰亲人的一次大团聚,它必将为促进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春节,最近十几年来漂洋过海,穿越千山万水,带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符号,更多地走进了全世界越来越广泛的地区,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把节日的欢乐带到了那些遥远的地方。通过媒体,笔者注意到,除散居五大洲的华人华侨之外,更多的也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当地的国际友人也参与到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来了。除了饺子、对联、舞龙舞狮等传统形式,在很多地方的春节文化活动还增加了不少时代特色和本土色彩,成为所在地区春节庆祝的新符号。比如在泰国过春节,身着绘制着祥龙图案红色T恤的泰国民众和外国游客,就成为今年街头的一道引人注目的绚丽风景线。据介绍,T恤上的祥龙图案以及“风调雨顺,龙佑平安”祝福语,都是泰国公主诗琳通为“欢乐春节”活动亲笔绘制和题写的。自2004年在泰国举办“欢乐春节”活动以来,由诗琳通公主绘制的红色T恤的图案和祝福语会随着每个年份对应生肖的变化而变化,一年更换一个主题。而这种由公主绘画和题写祝福语的红色T恤,也成为当地春节庆祝活动中的一种文化新符号。
  春节,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正日益成为一张中华文化的闪光名片。这个传统节日带给全世界的欢乐,凝结的是民族情怀,展示的是文明底蕴,体现的是传统价值。从全球视野看春节,令人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如何更好地更持久地发挥其世界性节日的文化品牌效应,更加广泛而真实地传播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课题。
5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2:46:01 | 只看该作者
春节让世界看到华人的价值观


时间:2012-01-3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聂传清 袁泽庆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广大海外同胞也是通过各种方式欢度。过春节,也是海外侨胞“重亲情、传友情”价值观的集中展现。
  重亲情
  从海外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欧美各国的经济形势普遍不是很好,但也难以阻挡侨胞回家过年潮。年前的机票预订价格如往年一样依然在不断上涨,各旅行社的机票预订却更加繁忙,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
  旅西侨胞李先生就“执意”回国过年。按照老李的话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他几乎每年春节都和妻子回去陪老母亲和孩子过年。即使现在金融危机,自己手头也不是十分宽裕,但回家过年,才能真正在情感上感受到“年味”。
  海外华人不远万里,回到国内过年,这正体现了春节情感的价值。“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海外同胞思念着家人、思念着祖国。春节,是海外中华儿女情感交流的纽带。
  春节是个团圆的节日。长期以来,很多在外漂泊的华人,每逢佳节,总会想尽办法,同远在国内的亲人进行联系,祝福新年,倾诉思念之情;更有甚者,不远万里回到国内,为的便是能在这个团聚的日子里,同亲友见见面,谈谈话,瞧一瞧家乡的变化,看一看祖国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春节作为情感交流的纽带,依然在广大华人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回中国、回家乡过一个团团圆圆的春节,仍旧是很多海外华侨华人最大的心愿和最重要的选择。
  扬文化
  随着中国的发展,海外华侨华人在当地过春节越来越有“底气”。据法新社报道,春节假期如今是赌城拉斯维加斯的第二大节日。遍布该市的中餐馆提供特别的春节菜谱,很多酒店都举行了舞龙舞狮表演。一家酒店的营销副总裁迈克尔·韦沃尔说:“从总体上来说,这是一年当中的大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以春节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海外媒体评论说,吃年夜饭和舞龙舞狮等传统庆祝活动,正是传统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在当地华侨华人心目中的重要性没有丢失,仍然是广大华侨华人的“一件大事”。春节的文化价值,是华侨华人在海外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观地说,华人在海外生活的时间较长,长时间接触异国文化,很多人都面临着传统文化缺失的风险。通过春节及其相关的一些传统文化形式,将博大的中国文化以通俗易懂并且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就有了更加现实的意义。
  为了海外华侨华人能够在国外过上一个原汁原味的春节,近年来,相关部门已经连续几年组织了“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亲情中华”的海外慰侨演出活动,推动、整合和提升了海外侨界春节文化活动,传承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引起了热烈反响并广获好评。
  传友谊
  春节跨越地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过春节”已成为时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会用“恭喜发财”给华人朋友拜年;在华侨华人举行庆祝活动时,很多当地人也参与其中,与华人同乐。中国春节文化正在感染世界。
  现如今,华人过春节时,通常会邀请当地人参与,一起吃中餐、一起舞龙舞狮、一起新春游行,利用这个机会和当地人增进友谊和感情。很多当地人也乐得参与其中,从中体味中华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友情。这说明,春节传递的是一种友谊观。
  很多接受了华人邀请,同当地华人恭贺新春的西方人都赞不绝口。巴塞罗那政府官员费雷尔由衷地说:“我一直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几乎每年我都会接受邀请,跟我的华人朋友一起过春节。春节也已经成为了我的节日。”一位澳大利亚的女学生莎拉,同当地华人一道参加了春节花车大巡游。她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说:“这太让我激动了!参加中国农历新年花车大巡游最能体味中国文化的魅力。街道两旁数以万计观众沸腾的激情、强烈的共鸣令人震撼,我自己也被融入了中国元素。”
  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价值观的传播功不可没,每一位在海外的华人都是文化使者。华人同当地居民一道参加春节庆祝活动,既传播了中华文化,又加强了同当地人的沟通,传递了中国人民的友谊。有媒体评论指出,就价值观、传统和文化而言,通过春节,中国可以展示的远比“廉价劳动力”要多得多。
53#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2:48:17 | 只看该作者
外国人眼中的春节


时间:2012-01-1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莫琼







喜欢中国春节的澳大利亚姑娘(高周丹摄)
  春节作为中华文化的鲜明符号,近年来,越来越为各国人民所了解和欢迎。
  春节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深深地感染了外国人。加拿大的奥特拉女士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她表示,春节让她直接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韵味,“中国春节可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春节应该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她说。墨西哥的埃尔内斯亦表示,借中国春节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丰富多彩、富于底蕴的中国文化”。
  同时,外国人对春节的庆祝活动,也非常喜欢。一名柏林市民说,自2007年起,他每年都参加在柏林中央火车站举行的“欢乐春节”庆祝活动,她表示“这里所有的节目,舞蹈、变脸还有乐器演奏,我都非常喜欢。我每年都来参加庆祝中国新年的活动,每次我都感觉很兴奋。”温哥华的肯尼·里德则斩钉截铁地表示“如果我能放一天假,我会庆祝这个充满文化内涵的节日。我喜欢爆竹和舞龙表演”。一位日本老人表示,贴春联、挂红灯笼、放鞭炮的庆祝活动,让人们感到特别兴奋。
  此外,外国人也深深感受到了春节所传递的情感。而春节所透露出的情感,排在首位的,当然是全家团聚传递出来的浓浓亲情之爱。一位纽约市民说,在春节时,看到了分散在全世界各地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家探亲,和亲人团聚相聚,分享一年喜怒哀乐。而这种对家的眷恋是所有人共同的情感,让所有人动容。
  外国人对春节所传递的辞旧迎新,期盼来年好运的情感,更是非常认同。秘鲁的欧亨尼娅·蒙特表示,“春节在中国农历中意味着冬天结束,万物复苏的春天即将来临,因此春节是一项盛大的、充满喜悦的庆祝活动”。而法国市民杰拉尔,也对春节辞旧迎新的喜庆气氛很是喜欢。在他看来,春节把“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给每一个过节的人带来了无穷的喜悦和欢愉。同时,春节更存有一种对未来美好的祝福与期许。
5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2:50:16 | 只看该作者
生肖邮票——方寸之间的文化传承


时间:2012-01-1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王丕屹







美国“龙票”

加拿大“龙票”

加拿大“龙票”

法国“龙票”
  中国传统的农历龙年还未到来,龙年春节的“味道”已经弥漫全球。全球已经有十余个国家发行了龙年邮票,中国传统的生肖文化已经浸染了五大洲。
  多国发行
  距龙年春节还有半年时间,美国邮政早早揭晓了将在2012年年初发行的龙年生肖邮票图稿,邮票的图案为一支舞龙队伍的色彩斑斓的龙首。邮票由居住在纽约的华裔艺术家麦锦鸿根据舞龙照片绘制。美国早在1993年就发行了第一套中国生肖邮票。
  1月6日,为迎接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法国邮政总局在巴黎发售中国龙年生肖纪念邮票。华人艺术家李中耀在法国首都巴黎展示其设计的龙年生肖纪念邮票,邮票上金色的龙好似腾飞在蔚蓝色的大海上,邮票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希望体现龙的神奇形象。
  加拿大中文网站在2011年12月中旬发布新闻说,加拿大邮政总局在2012年1月10日发行龙年生肖邮票,分为国内和国际版本。两枚邮票的背景均为红色,因为红色是中国传统在农历新年用来象征好运和幸福的颜色。加拿大邮政总局从1997年开始发行中国生肖邮票,每年按照中国农历生肖推出一套纪念邮票。此外,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发行了龙年邮票,英国将在1月24日发行个性化龙年邮票。
  华裔设计
  海外的邮政机构在设计生肖邮票时,纷纷让华裔设计师执笔设计,不仅深受华人及亚裔的欢迎,也可以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文化。
  香港出生、纽约长大的华裔艺术家麦锦鸿已经多次参与设计美国的生肖邮票。他说自己在纽约华埠的个人成长经历,为他的艺术设计生涯提供过无数灵感。从小在中国城过春节的热闹场景一直都是他艺术创作的源泉之一。他从灯笼、舞狮、舞龙、对联、爆竹、红包、贺岁果盘、倒福字、水仙花等众多中国年俗符号里得到启发。
  法国今年发行的五连张整版中国龙年生肖纪念邮票,这是法国第八次发行中国农历生肖纪念邮票。邮票的图案与中国书法是华人艺术家李中耀创作设计,这是他继法国的“鸡票”、“狗票”、“猪票”、“牛票”、“虎票”和“兔票”以后,第七次获得生肖邮票的创作权。从邮票一开始发售,许多集邮爱好者赶到现场购买“中国龙年”的首日封和邮票,他们排起长队请李中耀签字,题写中国龙年的祝福。
  多元文化
  一张小小的邮票,方寸之间,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向世界,也是发行生肖邮票国家接受多元文化的表现。海外凡有华人的地方,都有生肖文化的传承。日本率先于1950年发行生肖邮票。据统计,到2002年,发行过生肖邮票的国家和地区达到90个,遍及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欧洲五大洲。
  加拿大邮政总局发言人表示,发行生肖邮票突出了加拿大多元文化色彩,同时也是让身在加拿大的多元民族社区、家庭和个人度过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特别的节日。加拿大的“龙票”设计者不是华人,是62岁加拿大平面设计师路易·费舍豪,他说:“我不是中国人,但我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
  在法国巴黎,生肖邮票不仅仅得到华人的追捧,法国人也同样喜爱。现在,很多法国人已经爱上了春节,他们也知道自己所属的生肖。一名获得设计者签名的法国老先生说,中国生肖的概念对于法国人非常新奇,2011年他偶然得知自己的女儿按照中国传统属兔,于是购买了一套兔年生肖邮票,他们一家都被漂亮的邮票设计所吸引,因此今年他特意赶来购买龙年生肖邮票。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0:12 | 只看该作者
香港中大举办一系列龙文物展览


时间:2012-02-11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雅诗






  今年是中国农历龙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特意举办“华夏第一龙”及“云行雨施——中国龙文物”展览,通过多项珍贵文物向公众介绍龙文化。这两项展览分别于10日及11日起向公众开放。
  “华夏第一龙”展览展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多年的合作研究成果,探索8000多年来陆续在各个地区不同时期遗址中出土的龙形资料。展览中一件最受瞩目的展品是香港中文大学在香港南丫岛发掘出土的商代玉石礼器牙璋,距今3000余年。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龙的起源与中华文明起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包括对古代由龙文化延伸发展的国家政治、文化和民间礼俗产生的影响意义重大。
  这次展览还展出香港出土的商代珍贵文物,包括特殊身份的玉礼器串饰、军权象征的戈、日常生活炊煮饮食器具等,让香港市民对香港在商代龙牙璋时代的社会背景有更深入的认识,显示香港在古代文化历史中辉煌闪烁的一面。
  “云行雨施——中国龙文物”号称本地历来最大的龙文物展览,由中大文物馆和香港东方陶瓷学会合办,展出约400件由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的龙文物精品,当中包括陶瓷、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玻璃、漆器、绘画等。
  这次展览的重点展品包括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的刻“原龙纹”陶壶、北魏时期的一块两米长的雕饰精美乘龙昇仙石雕,以及一枚直径仅1.4厘米的西汉绿松石肖形印。其他珍品还有清乾隆皇帝的红地龙袍料,以及绘上龙图案的明清宫廷御用瓷器和漆器等。
  “华夏第一龙”及“云行雨施——中国龙文物”展览将分别持续至2012年10月及2013年1月。
56#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8:09 | 只看该作者
爱尔兰烟囱发现100年前写给圣诞老人的信


时间:2011-12-27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杨柳






  据《爱尔兰时报》12月26日报道,一封100年前藏在烟囱中写给圣诞老人的信日前展出,百年间它竟然没有被烧掉,奇迹般地幸存下来。

《爱尔兰时报》网页截屏

  1911年圣诞节前夜,住在都柏林的霍华德兄妹写了一封信给圣诞老人,向他索要圣诞礼物和美好祝福。他们将这封信放在卧室壁炉的烟囱中,以便圣诞老人在进入两兄妹的房间时能够看到它。这封信现在依然很完整,只有很小的部分被烧掉。
  这栋房子已经换了数位主人,现在的主人约翰·伯恩(John Byrne)1961年搬进来,1992年安装中央供热系统时,发现了这封信。从那以后,他就将这封信作为纪念品保存下来。从信的内容看,100年前儿童的圣诞愿望非常简单:两兄妹希望得到一个洋娃娃、一条防水头巾、一副手套、一个苹果、一个金币、一个银币和一块太妃糖。
  1911年人口统计显示,当时这栋房子中有3名儿童。其中汉娜(Hannah)10岁,阿尔弗雷德(Alfred)7岁,丽莉(Lily)13岁。他们的父母是弗雷德·哈默·霍华德(Fred Hamer Howard)和玛丽·伊丽莎白(Mary Elizabeth)。
57#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5:48:11 | 只看该作者
央视春晚花钱知多少?


文/王春元




新年一打春就被“植入”两字雷晕了,“植入”就是今年央视春晚的新发明既“广告植入”。现如今不要说央视不差钱,咱国家都不差钱,还紧着给美国佬补齐呢,央视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从全国人民情感记忆中揩油?有网友好事者就提请国家审计署对央视春晚出炉一次收入与支出的审计报告。我看必要的很。
   其实,收入好算得很,网友热议的本山、刘谦之流的植入也就是个零头,加上报时广告、特殊时段、特别播映、特别鸣谢、电报贺年、手机、短信不一而足,海了去了,少说也得几个亿;花费可就是个无底洞了,有的说是5000万还逐年递增,据说和那场大火相比还是逊色,一把火烧掉了三个春晚不止。要说让全国人民高兴再多花几个钱也是应该的,可这次让导演与经营者处心积虑、煞费苦心的经略之作似乎把大家激怒了。
春晚经过30年的努力,把全国人民的情感记忆牢牢绑定、融化在对传统的守制与敬奉之中,成为全体中国人民情感传达最重要的新民俗活动,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电视文化活动。尽管越来越多的国人不拿他当成年夜饭必吃的饺子,但你无法回避他对你节日生活的困扰与影响。恐怕当今社会没有哪个文化景观能与春晚匹敌他的诱惑与魅力了,因而他就聚拢了巨大的社会资源。这份社会资源引得一些利益攫取着蠢蠢欲动,但这份社会资源属于全社会、属于全体中国人民,谁也没有资格随意支取、挥霍这份昂贵的社会财富,我想央视的经营者显然摆错了自己的位置,央视导演更是不明就里。说什么植入的不生硬,这里植入的绝不是简单到人民币那样一清二楚,它是人们的丰富情感与对春晚的热爱被生硬的切割和打碎。
现在的国家是富了,那些掌握着国家重要资源的官员似乎也阔绰了,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为了博得上级主管的高兴,大笔一挥就拨付了,跟谁都不商量,管你钱是哪里来的?管你钱是不是国家的、老百姓的?只要我和我的领导高兴就行。文化产业目前并不是国家的支柱产业,豪迈花钱的架势绝对是阔绰行业,一台小小晚会,只用一次的舞美设计花上百万人民币那是稀松平常,然而,巨大的糜费并没有带来人民欣赏品位的提高和巨大的价值认同,对此,我们是不是也该反躬自问?
现在的中国是文化暴发户粉墨登场的时代了,去年,我曾有幸拿到一张鸟巢《图兰朵》的票,票价是1800元,抱着巨大荣耀与不俗的心理去瞻仰张大师的美伦美奂,结果令我失望之极。这项文化颠峰之作据说耗资近亿元,我拿到的只是一张乙级票,场地中心的票统统3000元以上,节目内容更是一头雾水,演到一小半观众走了一大半,首先意大利的华丽唱腔我一句也没听懂,其次,普契尼蹩脚的故事更让人难以忍受,我不明白中国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戏剧故事《西厢记》《长生殿》《赵氏孤儿》都要比这出残忍、血腥、有悖常理的剧目好数倍,为何要花巨资炒作这样一部一无是处的豪华演出?扯远了点,还是说春晚吧。
如果,仅从经济建设的角度看,央视春晚当属国家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和其他重大项目一样一切的用度支取都是国家埋单,因而,一切的收支经营状态应该告全民所知,应有更大的透明度与百姓知情权。我想国家给央视的任务也不是要央视利用春晚挣多少钱,而是,让人民高兴,让国家安定。巨大的糜费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似有康国家之慨的嫌疑,春晚到底花费了多少?是否该给人民算一笔细账?那些网络流传的惊人开销是否可信?人民期待着!
央视春晚带个好头,杜绝前几年贪污腐败情况的发生是有积极意义的,北京台、上海台,湖南台亦可仿效。
58#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5:58:30 | 只看该作者
童年的“金典”春节
文/马瑞芳



。 早上起来,才是“过年”。 我们家是回族,不照汉族的方式过年。母亲的章程是: 早上起来,先吃点儿蜜食。青州的蜜食可能是全世界最好吃的啦。好吃到什么程度?“蜜罐”儿一样。 为什么大年初一必须吃蜜食?母亲说,这叫“得点儿甜头”。 然后,得吃点儿面条,母亲说,这叫“长吃长有”。 接下来,才是吃饺子,必须是素馅。母亲说:这样就“一年素净”。 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问“爹娘过年好”,然后就有押岁钱了。当然不像现在我们阿牛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得到的押岁钱。 但押岁钱不以多少为标准。 现在的年轻人或小娃
  。 早上起来,才是“过年”。 我们家是回族,不照汉族的方式过年。母亲的章程是: 早上起来,先吃点儿蜜食。青州的蜜食可能是全世界最好吃的啦。好吃到什么程度?“蜜罐”儿一样。 为什么大年初一必须吃蜜食?母亲说,这叫“得点儿甜头”。 然后,得吃点儿面条,母亲说,这叫“长吃长有”。 接下来,才是吃饺子,必须是素馅。母亲说:这样就“一年素净”。 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问“爹娘过年好”,然后就有押岁钱了。当然不像现在我们阿牛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得到的押岁钱。 但押岁钱不以多少为标准。 现在的年轻人或小娃    即使不能说“恍如隔世”也可以说相当渺茫了。
。 早上起来,才是“过年”。 我们家是回族,不照汉族的方式过年。母亲的章程是: 早上起来,先吃点儿蜜食。青州的蜜食可能是全世界最好吃的啦。好吃到什么程度?“蜜罐”儿一样。 为什么大年初一必须吃蜜食?母亲说,这叫“得点儿甜头”。 然后,得吃点儿面条,母亲说,这叫“长吃长有”。 接下来,才是吃饺子,必须是素馅。母亲说:这样就“一年素净”。 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问“爹娘过年好”,然后就有押岁钱了。当然不像现在我们阿牛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得到的押岁钱。 但押岁钱不以多少为标准。 现在的年轻人或小娃   童年的春节。
   春节的第一个标志是长髯齐胸的中医老爹写春联。
即使不能说“恍如隔世”也可以说相当渺茫了。 童年的春节。 春节的第一个标志是长髯齐胸的中医老爹写春联。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年年如此。从大哥出生到小妹问世,兄妹七人,都熟悉这对联。兄妹七人都读书,“文革”前都进了重点大学。 除夕照例放鞭炮。哥哥们喜欢放“二踢脚”,能够放“花”---那是多简陋的花啊----就算很奢侈了。而我跟妹妹不过能放点儿“嘀嘀芯”,像纸捻那样大小,里边有火药可以燃烧,类似于极小的焰火,在手里拿着,在黑夜背景下舞着,高兴得不得了。 没什么春节海联欢会,早早就睡了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年年如此。从大哥出生到小妹问世,兄妹七人,都熟悉这对联。兄妹七人都读书,“文革”前都进了重点大学。
   除夕照例放鞭炮。哥哥们喜欢放“二踢脚”,能够放“花”---那是多简陋的花啊----就算很奢侈了。而我跟妹妹不过能放点儿“嘀嘀芯”,像纸捻那样大小,里边有火药可以燃烧,类似于极小的焰火,在手里拿着,在黑夜背景下舞着,高兴得不得了。

   没什么春节海联欢会,早早就睡了。
即使不能说“恍如隔世”也可以说相当渺茫了。 童年的春节。 春节的第一个标志是长髯齐胸的中医老爹写春联。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年年如此。从大哥出生到小妹问世,兄妹七人,都熟悉这对联。兄妹七人都读书,“文革”前都进了重点大学。 除夕照例放鞭炮。哥哥们喜欢放“二踢脚”,能够放“花”---那是多简陋的花啊----就算很奢侈了。而我跟妹妹不过能放点儿“嘀嘀芯”,像纸捻那样大小,里边有火药可以燃烧,类似于极小的焰火,在手里拿着,在黑夜背景下舞着,高兴得不得了。 没什么春节海联欢会,早早就睡了   早上起来,才是“过年”。
   我们家是回族,不照汉族的方式过年。母亲的章程是:
娃永远想像不到当年我们过春节还吃“冷饮”。 啥“冷饮”?屋檐上结的冰棍儿。屋顶上积的雪。 有经验的小伙伴儿都知道:屋檐上结的冰棍儿得敲掉一次之后再结了才能吃,而雪必须是第三场雪,为什么?那样才洁净。 半个世纪前咱们的环境绝对是洁净的。 童年的“金典”春节,还有带领我们过春节的母亲,都到哪儿去了?    早上起来,先吃点儿蜜食。青州的蜜食可能是全世界最好吃的啦。好吃到什么程度?“蜜罐”儿一样。
。 早上起来,才是“过年”。 我们家是回族,不照汉族的方式过年。母亲的章程是: 早上起来,先吃点儿蜜食。青州的蜜食可能是全世界最好吃的啦。好吃到什么程度?“蜜罐”儿一样。 为什么大年初一必须吃蜜食?母亲说,这叫“得点儿甜头”。 然后,得吃点儿面条,母亲说,这叫“长吃长有”。 接下来,才是吃饺子,必须是素馅。母亲说:这样就“一年素净”。 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问“爹娘过年好”,然后就有押岁钱了。当然不像现在我们阿牛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得到的押岁钱。 但押岁钱不以多少为标准。 现在的年轻人或小娃   为什么大年初一必须吃蜜食?母亲说,这叫“得点儿甜头”。
   然后,得吃点儿面条,母亲说,这叫“长吃长有”。
娃永远想像不到当年我们过春节还吃“冷饮”。 啥“冷饮”?屋檐上结的冰棍儿。屋顶上积的雪。 有经验的小伙伴儿都知道:屋檐上结的冰棍儿得敲掉一次之后再结了才能吃,而雪必须是第三场雪,为什么?那样才洁净。 半个世纪前咱们的环境绝对是洁净的。 童年的“金典”春节,还有带领我们过春节的母亲,都到哪儿去了?    接下来,才是吃饺子,必须是素馅。母亲说:这样就“一年素净”。
娃永远想像不到当年我们过春节还吃“冷饮”。 啥“冷饮”?屋檐上结的冰棍儿。屋顶上积的雪。 有经验的小伙伴儿都知道:屋檐上结的冰棍儿得敲掉一次之后再结了才能吃,而雪必须是第三场雪,为什么?那样才洁净。 半个世纪前咱们的环境绝对是洁净的。 童年的“金典”春节,还有带领我们过春节的母亲,都到哪儿去了?    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问“爹娘过年好”,然后就有押岁钱了。当然不像现在我们阿牛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得到的押岁钱。
   但押岁钱不以多少为标准。

   现在的年轻人或小娃娃永远想像不到当年我们过春节还吃“冷饮”。
。 早上起来,才是“过年”。 我们家是回族,不照汉族的方式过年。母亲的章程是: 早上起来,先吃点儿蜜食。青州的蜜食可能是全世界最好吃的啦。好吃到什么程度?“蜜罐”儿一样。 为什么大年初一必须吃蜜食?母亲说,这叫“得点儿甜头”。 然后,得吃点儿面条,母亲说,这叫“长吃长有”。 接下来,才是吃饺子,必须是素馅。母亲说:这样就“一年素净”。 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问“爹娘过年好”,然后就有押岁钱了。当然不像现在我们阿牛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得到的押岁钱。 但押岁钱不以多少为标准。 现在的年轻人或小娃   啥“冷饮”?屋檐上结的冰棍儿。屋顶上积的雪。
   有经验的小伙伴儿都知道:屋檐上结的冰棍儿得敲掉一次之后再结了才能吃,而雪必须是第三场雪,为什么?那样才洁净。

   半个世纪前咱们的环境绝对是洁净的。

   童年的“金典”春节,还有带领我们过春节的母亲,都到哪儿去了?
59#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2:41:50 | 只看该作者
龙文化的本质与内涵

作者:匿名 发表日期: 2011-1-28

    龙文化的本质
    中国原龙最早曾一度起源于原始图腾文化,但本质与主流却不能简单归结为原始图腾文化。从“时代背景——具体内容——文化涵义——社会功能”这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的龙都与原始图腾有重大差异,因而表现出以下本质特征:
    源于图腾,超越图腾
    中国的龙文化在现代中国绝非仅仅存在个别遗迹,而是依然保持强大生机,扬弃掉封建主义、神秘主义、专制主义的消极因素,中国龙文化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中虽不能起到历史上的那种主导作用、主流文化作用,但仍对中华民族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不是实物崇拜,而是文化创造
    图腾文化本质上是原始社会的氏族文化,而中国的龙,最初形态的原龙,即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这是中国原始社会的解体期,中华文明时代的起源期,后来是中华文明中国的龙,固然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某种原型,但本质上并不是自然界中的现有实物,而是基于民族文化观念的文化创造、文化符号。时代的形成期。
中国龙的本质特征,却在于根本超越了氏族文化的血缘关系,升华为以地缘关系为根基的民族文化内涵。

    龙——这是中国人的独特文化创造、观念创造、符号创造。 “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五千年伟大历史的象征,是崛起的伟大中国人们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大胆创造、诚信和谐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
    龙文化的内涵
    从三个层次揭示中国龙文化的多重内涵:
    第一层,龙的观念 从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
    第二层,龙的理念 在中国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后面,包含着中国人处理四大主体关系时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阴阳矛盾关系的和谐,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
    第三层,龙的精神 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王东认为,发掘中国龙文化的深层内涵,有助于解决当代世界的一些文明冲突。
    中国的龙却以东方神秘主义的特有形式,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蕴涵着中国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四具基本观念:
    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二是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三是阴阳交合的发展观(或叫变易观);四是兼容并包的文化观。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世界观,堪称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理念。龙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再加上神秘主义的形式,蕴涵着天人合一的观念。
6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3:54:21 | 只看该作者
春晚30年:从80年代热恋到21世纪乏味


  如果把春晚和观众比作一对夫妻,三十年风雨兼程,已是风景看透,细水长流。
  回忆那青涩年代,365天的等待,全化作一首《乡恋》,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岁月匆匆,改革的春风吹得有些燥热,熬过七年之痒的小夫妻,精于柴米油盐,疲于下海淘金,开始迷茫手中的旧船票是否还能登上你的客船;笑过哭过爱过痛过,在三只小虎的再聚首中,我们才恍悟原来最纯真的年代永远留在了《青苹果乐园》里。
  三十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春晚,今天让我们一起释怀。
  十年:理想,热恋,大圆桌
  上世纪80年代,神州大地到处洋溢着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激情,响彻着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口号。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以促进团结、催人奋进为立意的央视春晚成为了中国老百姓年夜饭上一道不可缺少的荧屏大餐,并由此发展成了一个“新年俗”。
  那个时代的人们憨厚单纯、忘我工作,反映到春晚舞台上,就涌现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最为明显的是,许多传唱至今的经典歌曲都是从那个年代的春晚飞向四面八方,如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大海啊,故乡》、《我们是黄河泰山》,到表露拳拳爱国心的《龙的传人》、《我的中国心》、《故乡的云》,以及传达团结一家亲的《歌声与微笑》、《爱的奉献》、《难忘今宵》。
  不必绞尽脑汁去回忆,那一首首经典依旧回荡耳畔,《回娘家》、《小草》、《外婆的澎湖湾》、《思念》、《阿里山姑娘》、《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万水千山总是情》、《明月千里寄相思》——并不夸张地说,此后二十年春晚唱红并流传的歌曲累加起来,还不及这十年里沉淀的精华。
  那时的歌舞不如今天花哨,“孔雀公主”杨丽萍一不留神就成了一个时代的“梦中情人”,而今杨丽萍跳着同样的舞,但大家却管这种表演形式叫“原生态”,是给高雅人看的。
  那时说相声的还没学会打人,演小品的还买不起私人飞机,讨掌声是要靠真材实料的“包袱”而不是“我想死你们了”的花架子。多少人还在回味马季、姜昆的《宇宙牌香烟》,咀嚼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条》,却没人会想到这些可以供全国人民乐上一整年的段子,放在今天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广告植入。
  多少邻家姆妈还惦念着那张画面,1987年的除夕,青涩的费翔与外婆坐在春晚的“大圆桌”边,深情相拥唱起了《故乡的云》……
  是的,对春晚最美好的记忆,都封存在了那个十年。它就像一本记录青春的画册,写满了我们的理想,见证了我们和春晚的热恋。
  二十年:洋气,较真,大联唱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浪潮让国人开始追逐洋气,春晚的舞台越变越华丽,歌星的脸蛋越来越漂亮,针砭时弊的相声小品佳作频出。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流行音乐最辉煌的顶峰,一大批新人歌手借助春晚的平台开始自己的星途。其中最为知名的当属全国人民心中的“金童玉女”——毛宁和杨钰莹,《涛声依旧》、《弯弯的月亮》、《轻轻地告诉你》、《心雨》等两人的代表作几乎是家喻户晓。此外,《同桌的你》、《中华民谣》、《雾里看花》、《牵挂你的人是我》、《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等新人新作也给内地的流行乐坛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
  为了让更多歌手能够在这个舞台上露一把脸,春晚在这个时期发明了“大联唱”的表演形式,轮番出镜的明星脸,让观众一时眼花缭乱,甚至无从适应。 1998年,那英、王菲合唱了那首著名的《相约98》,又首开了春晚明星的混搭先河。
  这十年间,春晚变洋气了,但老百姓的胃口也变刁了。上世纪90年的中国电视快速进入了繁荣期,从央视到地方频道,综艺节目灿若星河,尤其是央视的《综艺大观》、《曲苑杂坛》不断朝着“小春晚”的方向发展,观众的欣赏水平水涨船高,对一年一度的春晚也有了更大的期待。于是,老百姓开始了各种较真,春晚不再是一边倒的好评。
  春晚的导演们渐渐意识到讨好观众才有出路,优胜劣汰的效应逐渐显现,这在语言类节目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小品王”陈佩斯和朱时茂开始淡出,取而代之的是“神奇老太”赵丽蓉和巩汉林的新搭档,赵本山从黄宏手上抢走了宋丹丹,开始了他在春晚舞台上的叱咤风云,《红高梁模特队》、《昨天、今天、明天》、《钟点工》、《卖拐》、《卖车》,这也是本山大叔最为黄金的十年。
  三十年:乏味,淡然,大时代
  迈入新千年,人类社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大时代。网络的普及带来的是信息爆炸,新思潮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年夜饭未必就要在家吃,看春晚也不是守岁必须履行的仪式。央视春晚业已确立近30载的“新年俗”,不得不面临移风易俗的严峻现实。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观众对待春晚的心态也发生了悄然改变,“节目好看就多看两眼,不好看也不会失望”。央视春晚似乎已经积重难返,归根结底还是春晚团队的创作力已经大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过去,春晚上的一句台词可以在全国流行一整年,而今却颠倒了个儿,全国人民流行了一整年的词儿竟成了小品演员的“梗儿”,难怪有网友在微博上发起投票,竞猜“hold住”这个词在今年春晚上会最终出自哪个演员的口。
  创作力的匮乏还表现在没有能流传的歌曲作品,近十年的春晚虽然在坚持推新,但都难逃晚会歌曲的宿命。好不容易唱红了《春天里》,却闹得满城风雨;《传奇》如果不是借了天后王菲复出的便利,估计也就只能成为“传说”了。
  今不如昔的还有品质。 2007年,当六位主持人在最关键的零点报时出现重大差错时,大家又忍不住调侃还是把赵忠祥、倪萍请回来吧!
  已无力摆脱乏味之下,春晚导演只能寄希望于观众“找亮点”,小沈阳、刘谦、小虎队、王菲、草根明星……但注定这样的强心针只能维持着苟延残喘。
  据说,为了致敬三十年,龙年春晚将重新找回昔日的感觉,到场嘉宾围桌而坐,没有广告甚至一点也不商业,还能看到这30年间不曾忘记的面孔和旋律。
  在现实面前,央视春晚拿出了十万分的诚意,然而是去还是留,遥控器依旧握在观众的手中。
来源: 新闻晚报  作者: 李佳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1:54 , Processed in 0.0780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