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颇有才气的青年教师李贵安,指导她的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 北京的符号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题记 接了胡三儿的电话我就开上嘎新的宝来直奔眉州东坡酒楼。肥而不腻的东坡肘子、东坡肉,汤浓肉鲜的东坡鲫鱼,……甭说了,“闻肉辄喜”的我忒爱这口儿了。何况,今日非同平常,胡三儿他舅舅手里那个让我惦记了半年,花了不少钱上下打点的工程能不能拿下就要揭晓了。我琢磨着,胡三儿既然能约我吃饭,这事儿应该就是把儿攥了。 艳阳高照,万里无云。好天儿!好兆头儿! 停车地界的树底下有俩老头儿,正下棋呢,我这新车不想在太阳底下暴晒,我轻轻按了按喇叭。嘿,要不说顺呢,俩老头真给面儿,二话没说,端着棋盘往旁边挪了挪,我那车就停在了树阴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胡三儿说正经的了:“那工程黄了。” 他拿他那烟酒过度的大哑嗓冲我叫唤:“下回!下回三哥我一定玩儿了命替兄弟你争!下回!”我说什么?您说我能说什么?胡三儿结了帐,搂着我的肩膀往外走。我这心里那叫一个郁闷! 从东北闯到北京,小二十年了。在北京落了地儿,生了根儿,发了点小财,一路顺畅让我洋洋得意。我爱上了这个城市,娶了北京姑娘,生了大胖小子,熟了圈儿套圈儿的环线,当然也习惯了夏天晚上趿拉着拖拉板儿,光着膀子遛弯儿。瞅着儿子长成壮小伙子,我觉得自己个儿已经融入这个城市,从情感到骨血。我扫荡了东北人身上的豪性和野气,像北京人那样和和气气的,嘻嘻哈哈的,称兄道弟的……未成想,今儿,竟在北京栽了一个大跟头。 出了酒楼,觉得有点儿冷,满地经湿,抬头看天,还是艳阳高照。“嗬,泼了街了!”胡三儿挠着脑袋冲我嘻嘻哈哈,“下回!下回哥哥我一准……”他满脸通红。 “谁说泼街了?”我还没缓过神来。 “您没瞅见那树窠儿里还有雹子粒儿呢?瞅瞅您那车去吧,别砸坏了,怪可惜了的。” 我一回头,说话的是刚才下棋的那俩老头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挪到屋檐儿底下了。 下雹子?我不敢信。看看四周,真有不少蚕豆大的冰疙瘩。车没事儿,有树叶儿挡一下,雹子泄了劲儿。 看着屋檐下走棋的老二位,我忽然怔住了,胡三儿也不说话了。在酒楼里呆了一个多钟头,外面发生了什么?雷电交加,暴雨如注,应该是吧?我们竟不觉中躲了过去。别人呢?那些在街上走着的人、跑着的车,该是怎样的仓皇失措? “大爷,您老哥儿俩真是这个!”胡三儿挑起大拇指。 “呵呵,它下它的雨,咱走咱的棋——” 回去路上我把车窗摇下来,让雨后清凉的风吹着脸。醉醺醺的胡三儿在后座上眯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胡三儿拿腔作调地念白。 “嗬,还真有点儿文化,能诌苏东坡!”我调侃他。我的心情不知怎么已没有了半点儿失落。“嘁——小瞧人!”他鼻子哼着气,“不吝不怵,想得开,看得高,这是北京人不一样的地儿!一句话,心路儿宽!”他是越说越洋洋自得了,“那个苏东坡,不是咱北京人,可我觉得啊,咱北京人啊,个个都是苏东坡!” “哈哈,我看你就是那东坡肘子!”我的心敞敞亮亮的,“哎,三哥,这一场雹子过后,我怎么觉得丢了一单生意这事儿跟没发生一样?”“行,你这北京姑爷合格了!让你老婆赶紧给你办北京户口本儿吧!”胡三儿从后面拍着我肩膀,大声咋呼。 在我眼前,那两个走棋老人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切近。东坡酒楼檐下,两位普普通通的老头儿,“也无风雨也无晴”——他们,不就是我心里标注北京人风貌的符号吗? 苏东坡就这样被“移花接木”创造成了“北京的符号”。谁能说这不是一篇好作文呢?微型小说的主人公是两位下棋的老人,原型可是苏东坡——这不是文学创作最常用的手法吗? 我们殷切希望,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利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利用你们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为语文课改,为语文教学助一臂之力。可是,我们往往很失望。例如石述思先生,您平素是那般睿智,可是一到高考作文题,怎么就……了呢? 比如您有幸听过张韶涵的流行歌《隐形的翅膀》,又幸运地拥有很多人羡慕的北京户口,可能就抢得了先机,再准确地揣摩出命题者让你写想象力这个当代孩子身上普遍缺失的素质,那就会在赢得高分的通道上又迈进一大步。 石述思先生,这是您的臆断还是担忧?您觉得能够对“北京的符号”有上面那种认识的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会是这种认识吗?即如《北京的符号》,对故宫、四合院、老舍作品全然不知的孩子,也可以写得很好。因为这不是一个考查北京传统知识的答题,这是一个考查思维品质的作文题!争论一下“北京符号”的有无,做一下“北京符号”的遐想,也都可以呀。 这种“作文常识观”,凝固在许多人的头脑里,并且像阿Q忌讳“灯”啊“烛”啊地在蔓延。清华蒋才女称“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有性别歧视,因为这题目取自张韶涵尝过的歌,小女孩才熟悉。如是,全国Ⅰ卷那篇探讨“王”字的阅读文章,岂不是有姓氏歧视了?王姓的考生可是中了头彩呢! 再比如兽首事件,如果您考虑到今年是伟大新中国60周年华诞,将蔡铭超同志的“爱国”壮举与中华民族百年以来渴望雪耻的内在冲动牵手,你有可能会赢得不少头脑相对简单的阅卷老师的心,但遇到头脑相对清醒的阅卷者,自然就会觉得在全球化的今天,用流氓的手段对付强盗的子孙肯定不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更希望你当冷静派说诚信。作文题既不是对错立判的选择题,结果也非绝对无私的计算机决定,故无论你怎么写就会陷入一场生死难料的赌局。反正你遇到诚信派,你要在作文中挺爱国,我觉得你必因为立意偏颇而折戟,但如果遇到爱国的赵丽华老师,你则可能拿满分——最好写成很棒的诗歌。 全是主观臆断。赞扬蔡铭超同志的“爱国”壮举或者贬斥其用流氓手段对付强盗的子孙,都未为不可——关键是要“写得好”。在对作文的评判中,没有立意“行与不行”的限制,只有作文“好或不好”的标准。即便某处阅卷领导小组或某位阅卷老师固守“作文知识观”的窠臼,做出狭隘片面的评判,那这板子凭什么要打在作文题目的屁股上呢? 活脱脱一个昏官断案,窦娥,冤啊! 好了,太长了,明儿再接着说。 高考作文题目的命题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多角度的材料作文题;一类是话题和标题作文题。无论哪类命题,都有着广阔的天地。 例如全国Ⅱ卷(黑、吉、蒙、甘、新、滇、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一作文命题给了三则材料。三则材料有共性也各有特性,每则材料又都各有背景、事情、人物和诸多细节。 三则材料的共性大体上很像200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道续写题目。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总结句,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不超过30字) 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他们都能 参考答案是:从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常的奥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共性绝不仅只这一个角度。细察材料,我们可以发现,道尔顿研究的动因是他自己是色盲;安藤百福发明的动因是他自己破产;乔利研制的动因是他自己的赔偿——这可以引出坏事变好事的共性,也可以引出逆境奋起的共性。 我们还可以发现,道尔顿先是“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继而研究发现的;安藤百福先是“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继而试验发明的;乔利先是“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继而研制改革的——这可以引出又发现到研究的共性,也可以引出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共性。 我们还可以发现,道尔顿发现之后是“研究了两年”才发表了论文;安藤百福看到之后是“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才“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乔利发现之后经过多久才“研制出干洗剂”,材料中没说,但从他“白干一年来赔偿”来推想,也应是个不短的过程——这可以引出任何有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的共性,也可以引出发现与发明之间的桥梁(路径)是持之以恒的共性。 我们还可以发现,道尔顿对一种色盲症的认定,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安藤百福第一包方便面的成功,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乔利一种干洗剂的研制,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这可以引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共性,也可以引出“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一点突破带动全局的共性。 我们还可以发现,科学家道尔顿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商人安藤百福带动了一个新产业;家务杂工乔利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这可以引出反思“隔行如隔山”的共性,也可以引出激励“破门而出,或有斩获”的共性。 是啊,一双袜子、一包方便面,甚或一滴油渍都能带来风景万千,何况这样三个材料,这样三个材料展示出的生活景观呢? 细察下来,个性就更多。我们还可以发现,道尔顿想必是由视觉感知红、蓝两种颜色,进而研究了对更多种颜色的感知;安藤百福没有去复制“拉面”,而是发明了“方便面”;乔利没有回头去要求返还赔偿,而是向前看开始研究;道尔顿的研究是由自己的视觉缺陷开始的;安藤百福的研究是由别人排长队开始的;乔利的研究是由受损后意外的发现开始的;道尔顿的贡献是“填补”;安藤百福的贡献是“带动”;乔利的贡献是“改革”…… 这里,那一点发现不是一个角度呢?那一点发现不可能是道尔顿的一双袜子,安藤百福的一包方便面,甚或乔利的一滴油渍呢? 你要是有几分“嘎咕”的童心,也不妨别出心裁。毕竟,道尔顿没有制出方便面,安藤百福没有改革洗衣技术,乔利也没有写出《视觉之异常》;毕竟,方便面在今天被视为了垃圾食品,清洗剂带来了环境污染,而色盲症的发现也还影响着许多专业、行业人才的遴选呢…… “嘎咕”行吗?允许吗?想想吧,没有“嘎咕”思维,哪里有科学的今天?哪里有人类的今天?我一直认为,创新的本质,就是实现荒谬的合理化——传统认为的“荒谬”,未必是真正“荒谬”,“创新”的萌芽可能就在其中酝酿。没有实现合理化,只是一种幻想;实现了合理化,可能就是伟大的创造。 题目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那么我们的教师,是只允许学生走教师认可的“立意”这一条路,还是鼓励同学走他们各自五彩缤纷的“立意”之路?这正是新旧两种作文教学观的分水岭。在“新课改”的进程中,这两种作文教学观的争论、甚至斗争,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当此之时,各位专家名人,请思忖一下,您对高考作文题目的评说,到底在起着怎样的作用?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到杰出的语文教育思想家顾德希老师的一段精彩譬喻。那是1998年初冬的广州,顾老师谈到我在当地的一次作文讲座,他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 你讲的实际就是克服作文一般化。譬如问“一个眼镜盒里装的是什么?”回答说“一只眼镜”,那就没有多少创新价值,因为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如果回答“一张照片”,这就是克服一般化,就是创新思维,可也就需要解释一下,眼镜盒里何以装进了这张照片?如果回答“半张照片”,这可能就有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也可能关系到国家安全——特务不经常用半张照片接头吗? 顾德希老师这番话可谓醍醐灌顶,给我极大的启发,使我在此后作文教学中进一步明确了线路,两条看似相反,本质却相同的线路。一条是展开正向思维的、恪守传统的线路:眼镜盒里装眼镜吗?那难点就在于必须说得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更精彩。另一条是展示逆向思维的、创造时尚的线路:眼镜盒里装照片?你说那里面装一窝狗熊也行啊,只要你有本领让读者心悦诚服地认可。前者,重在“写得好”;后者,重在“写得通”。 终于,又通过自己作文教学的实践,我真切地明白了创新的本质就是“超越”,而“超越”,就是使“荒诞”合理化的过程。“白发三千丈”、“南朝四百八十寺”、“红刀子进白刀子出”、“在他的胸膛,一百次地,烙铁曾经来回”是“超越”;“这大清朝是我们大家的”、“这一回我要自己找婆家”、“一国两制”、“苏东坡是北京的符号”也是超越。时不时打断我们观赏电视节目的两句广告词说得多么好啊,一句是:“一切皆有可能!”另一句是:“我能!”我们说它好,因为它启示了为人之道,也启示了为文之道。高考命题专家和阅卷老师当然都应该明白,作文考试虽然不是遴选文学家,也绝不应扼杀创新思维的萌芽——毕竟,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至于如何实现思维合理化的“超越”?我认为,创新思维必须构建在“守旧”的基石之上,也就是说,创新思维的鲜活绿色,只有成长在同学熟悉生活的园地里。这些,就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了。 今天就说到这里,明天再谈谈话题和标题作文题目。 今天谈谈2009年高考中的话题和标题作文题目。 [广东卷]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简说]“常识”是这则作文题目给出的“话题”,但题目并没有强调自己是“话题”命题,这表明了命题成熟的认识——“话题”“标题”“材料”并无本质区别。那些“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依据题目类型而派生出的潜规则,也该寿终正寝了。 题目给出了多方面的提示(或曰“启发”,或曰“鼓励”)。“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常识”等同于“生活”;“常识与我们同行”——“常识”与“生命”密切相关,“常识”促使“生命”成长。这里的“我们”可以认为是中学生的群体,也可以视为整个人类。“常识虽易知而难行”——谈到“知”与“行”的关系,“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常识须推陈而出新”——涉及“新”与“陈”的承续,“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与更迭。省略号,则提示着任何一种合理的方向。“与‘常识’有关的经历”——可以写记叙类的作文,“对‘常识’的看法”——可以写议论类的作文。 如此广阔的天地,任考生选定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湖北卷]请以《站在 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④不少于800字。 [简说]这个作文题目在“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之外,又作了“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的鼓励性“要求”。 “站在 的门口”,横线上要求填写的内容,有着广阔的题材范围。可以是相对具体的,事业、学业、奋斗、进取、物理、化学、李白、牛顿等等,也可以相对抽象的,理念、遐思、幻觉、梦想、想象、联想、希望、神话、预言、诗情、画意等等。这内容可以是正面的,例如成功、光明,也可以是反面的,例如失败、黑暗,也可以是复合或辩证的,例如成功与失败、光明与黑暗等等。作文题目只是一个短语,没有主语,所以作文的主体,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任何对象。“站”可能是行动的准备,也可能是裹足彷徨或犹豫不前。“门口”可能意味着开端、开端之前,也可能意味着整体过程中的某一新阶段的起始。 我想不全,其实,任何人的思维,也无法涵盖这个作文题目所包含的广阔空间。 [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处,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简说]这个作文题目在要求中,做了“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文体不限”的全方位鼓励。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文体特征鲜明”的要求,也就是说,写什么文体要像什么文体,不要文体错杂,这应该是对“文体不限”的补充。那么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都是可以的。“文体特征鲜明”的要求有时相当模糊的,很多“文体”有是贯通的。这个要求有点像“不要套用”,很难说清楚。先心在阅卷实际中也只能变通、从宽。 题目对考生做了多方面提示。从题材看,“见证”涉及到“经历”“人生”“社会”“历史”“人”和“事物”,从立意看,“见证”可以从“凝聚”“悲喜”“变迁”“长河”等多方面提取角度。 [福建卷]这也是一种 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简说]这又是一则半标题命题。“这”,可以涉及到考生熟悉生活的任何领域;横线上要求填写的词语,则表明着由“这”中体会到的任何真情实感。“也”,要求横线上填写的感受应该与常规的、一般的感受有所差异,应该是一种新鲜感受;“一种”,则要求作文对横线上填写的感受表述明确。 好了,没有必要一一枚举了。高考作文题目的开放性、普适性和贯通性已经十分豁然。因为这些题目都是高考作文题目,都是体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高考作文题目。指责作文题目“不知所云”“难以下笔”的各位先生,您们是故意闭目塞听,还是有意误解曲解呢? 由于博文篇幅限制,有两段文字,从前面的文章里删掉了。现在放在这里和明天的博文里,算作附录,也就结束这个话题了。 (第壹段) 2005年,我曾在自己一本书的导语里这样调侃当年十七个高考作文题: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全国Ⅰ卷)——个人经历与社会生活中有多少“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人与事呀! 2005年7月12日,奥委会决定2012年夏季奥运会“花落谁家”,当罗格主席宣布“伦敦”时,全场一片唏嘘,巴黎被淘汰真是“出人意料”,可伦敦中选又的确在“情理之中”。伦敦满城欢庆,第二天却出现连环爆炸案,又是“出人意料”;可再一想,这又在世界诸多矛盾纠葛的“情理之中”。一份报纸,一天新闻,无异于一部“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百科全书。一件事或一个人如果“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那就在现实或历史上有它的“位置与价值”(全国Ⅱ卷),当然也就有理由“忘记和铭记”(全国Ⅲ卷)了。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那么,我们面对任何事物当然也就完全可以“安之若素”,但又不能“安于现状”,这不又顺理成章地转化为“说‘安’”(北京卷)了吗? “文化生活对你成长的影响”(上海卷)就更其开阔。这“影响”,可以是懂得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忘记和铭记”、“位置与价值”或是“安定”、“安宁”,乃至于其余所有作文命题所包含的任何一种道理。那么当然,这种种“影响”,也全都理所当然地是“留给明天”(天津卷)的一份财富。 “筷子”(重庆卷)要求写一篇说明文,这是一种基础要求,倒是不太适宜海阔天空的“发散”。但是,说说筷子的种类、历史、制作、工艺、使用,或者画一幅小图,就筷子的使用说说物距、力距的力学原理,也都未为不可。 有人批评“自嘲”(重庆卷)这个题目:中学生小小年龄有什么“自嘲”?这种批评一头又栽进“学生自己十几年的亲身经历”,“学生自己一天二十四小时的个人生活”的思想禁闭室。我们的学生是有文化、有见识的知识青年,即便他还不习惯、不善于从自己的经历中感悟“自嘲”,他也有熟稔的社会生活或见识积累呀——“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这不是鲁迅先生的“自嘲”吗?“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不是秋白同志的“自嘲”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不是李太白的“自嘲”吗?“却将万字平戎策,换作东家种树书”,这不是辛稼轩的“自嘲”吗?再推广些,哪个班级、学校、社团、行业、政党和国家不可能或不需要“自嘲”呢? “凤头猪肚豹尾”(江苏卷),这题目乍看好怪异。但自有“提示语”让它意义豁然——命题当然不仅只是要求写“凤”、“猪”和“豹”。那么,哪篇精彩的文,哪件实在的事,哪位出色的人,不是开头精彩、中间充实、结尾有力的“凤头猪肚豹尾”呢?这个题目与“记一件难忘的事”和“记一位难忘的人”也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呀! “一件难忘的事”和“一位难忘的人”,当然都是值得“纪念”(广东卷),值得“铭记”的,在现实或历史上有“位置与价值”的。“一枝一叶一世界”(浙江卷)要求谈的是“局部与整体”,“凤头”、“猪肚”、“豹尾”便是“一件难忘的事”或“一位难忘的人”的“一枝一叶”,而这“一件难忘的事”或“一位难忘的人”之所以值得“纪念”,正因为它们无不是在适当的“位置”上体现自身“价值”,这便是“安于”“一枝一叶”的“位置”吧? 具有“双赢的智慧”(山东卷),自然值得“纪念”和“铭记”,它可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也自会有它的“位置与价值”,唯有“双赢”,才可能有真正的“长治久安”,这种“智慧”可能来自“文化生活对你成长的影响”,当然也有“留给明天”的“价值”。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湖北卷)是唯一的材料命题,但也是开放性的题目。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可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可能来自“双赢的智慧”,也必然获得一种“安然”。 “跑的体验”(湖南卷),每个考生都有丰富的个人经历和认识积累。古今中外,没有“跑的体验”的人,倒也“凤毛麟角”。班组、学校、社团、政党、国家也都有“跑的体验”啊,这种种体验多么值得“纪念”,值得“铭记”呀!刘翔一跑,跑出了中国人在世界的“位置与价值”;王军霞在万米跑道上,跑出了“凤头猪肚豹尾”的史诗;西部发展,与东部并肩跑出了“双赢的智慧”;而藏羚一跑,却牵动着舆论与良知的多少“安”或不“安”…… 对于“脸”(江西卷)与“纪念”、“铭记”、“安宁”的关系,还用说吗?镜中我的脸,面前你的脸,梦中他的脸,忆中难以胜数的脸。不唯人皆有脸,动物、植物也各有其脸。形象的脸,抽象的脸,真实的脸,想象的脸,满大街明星代言的“脸”。门有门楣,家有家风,人有尊严,国有国格——这不也都是“脸”吗? 网上有人批评“今年花胜去年红”(辽宁卷),说是强迫学生唱“今胜于昔”的赞歌。“歌德”原本未尝不好,更何况这个标题出自欧阳修的一首“浪淘沙”词:“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歌德”之说已是欧词一派惆怅中翻出的新意。再者,“花胜去年红”,也还可以引出“花而不实”的反思。自己脑袋灌了灰浆,反责人家教条,唉!至于“今年花胜去年红”的“纪念”“铭记”“留给明天”的意义等等,我想,谁都明白。究其实质,古往今来,任何一件进步事物,任何一位上进人物,无不是“今年花胜去年红”:米卢“快乐足球”的“尝试”,使中国足球“今年花胜去年红”;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曰“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使物理学“今年花胜去年红”,苏东坡开创了豪放派——或曰“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或曰“心灵的选择”——,使中华词坛“今年花胜去年红”……不用我说了,好吗? 最后说到了给出两个图形的“圆形(我规范,我稳定,我周长短,面积大……)与星形(我新颖,我多变,我周长长,面积小……)”(福建卷),表面一看,别开生面;其实也就是两种属性不同的事物。“位置”是“星形”,“价值”就是“圆形”。“意料之外”是“星形”,“情理之中”就是“圆形”。“圆形”可以是“安稳”,也可以是“安于现状”;“星形”可以是不“安”,也可以是不“安于现状”。如果“凤头”、“豹尾”是“星形”,那么“猪肚”就是“圆形”……这个题目和2004年江苏卷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也几乎毫无二致。 当然,我不是在调侃高考作文题目,众多的作文题目在生活发展延伸的长河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贯通,本在情理之中。我调侃的是“作文常识观”孤立地看待这些题目。 今天就要结束这一组博文了,总结两句。作文题目是由“标题”(或“话题”或“材料”)和“要求”构成的。我们不能只重看前者而轻忽后者,更不应该把材料简化(例如把一则多角度材料,简化为“小兔子运动会”)。任何“标题”(或“话题”或“材料”)是限制不了思想解放的头脑的;反过来看,任何头脑也无法抵达作文题目的边际,全世界的人合在一起,也不能穷尽它的空间。而“要求”主要用于启发和鼓励。某些限制,例如“不得套用”“不许抄袭”以及“除诗歌外”,则是道德性、公平性、保护性的底线。 最后,清允许我用一道高考“仿用句式”的题目为某些停滞在“作文常识观”境界的杰出人士,为那些用高考作文题目摆八卦的先生(王旭明、石述思诸位,这样说并不排除在其他方面对他们的尊重)开开窍。 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 ; , 。 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一汪水塘”,只是“水塘”吗?那是常识,连青蛙都知道;那也就不用我们写作文了。要由表及里,嗅到“海洋的气息”。“一株三叶草”,就是“三叶草”吗?那是常识,是看图识字,是两岁孩子的思维。要由小见大,看到“广阔的草原”。怎么看到?“加上我的想象”啊! 仿写一下: 每一颗砂砾里,都有石英,这是常识;都有大地的性格,才是作文; 每一颗星星里,都有陨坑,这是常识;都有宇宙的信息,才是作文; 每一棵树木里,都有年轮,这是常识;都有自然的年轮,才是作文; 每一页书册里,都有字画,这是常识;都有知识的力量,才是作文; 每一粒稻粱里,都有淀粉,这是常识;都有劳动的汗水,才是作文; 每一夜月光里,都有七色,这是常识;都有思念的诗行,才是作文;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老师的心血——同学从中懂得敬重老师;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人格的成长——老师从中更加尊重同学;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父母的温暖——我们从中更加理解父母;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祖国的春晖——我们从中更加热爱祖国; 同样: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人民的乳汁;每一分成绩里,都有时代的雨露;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思维的超越;每一分成绩里,都有思想的火花;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科学的传递;每一分成绩里,都有睿智的萌芽;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未来的希望;每一分成绩里,都有远古的回响;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三更的灯火;每一分成绩里,都有五更的鸡鸣。 这可能会令我们欢欣鼓舞;但,这“一分成绩”可能也很庸俗: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黄金的幻想——“书中自有黄金屋”呀;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利禄的憧憬——“书中自有千钟粟”呀;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美女的春梦——“书中自有颜如玉”呀。 这“一分成绩”可能也很严峻,拷问着每位语文老师,每位和语文有勾连的人士。 想想,我们有没有为这些结果推波助澜: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个性的泯灭;每一分成绩里,都有人格的侵蚀;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理想的迷茫;每一分成绩里,都有志趣的消磨;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健康的摧残;每一分成绩里,都有功利的霉气。 让我们的学生的“每一分成绩里”,都祛除功利的霉气,让他们的青春充满健朗的霞光,是每个语文工作者的天职。 慎之!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