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语文教研组建设]专栏主题辑帖:教师如何做研究??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2:02:35 | 只看该作者
研究不是“浮云”
                                      屠雪峰
“研究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什么?是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给教师增添了工作量,还是其本身就是教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达成工作目标?”刘波老师在《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一书中很尖锐地提出了这一个令广大教师困惑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说实话从心底我一直认为研究是“浮云”,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从事研究,还不如多花些心思深入实践。但认真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一种异样的触动。我与刘波老师同年进入学校,都是从新手起步的。他从工作开始就走上了“边教学、边研究”的道路,而我却没有很好地借用研究这个“有力武器”。
工作10年,我渐渐感到陷入了职业生涯的瓶颈,似乎进入了职业倦怠期。“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用一种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平凡的教学工作,或许会有另一种感悟;积极参与教科研,带着问题意识走入课堂,以研究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事业,那么就会有另一种境界。”刘老师的话令我豁然开朗。我一直习惯于某种思维模式和方法在从事我的教学工作,一成不变的循环模式让我产生厌倦,而我却没有想过换一种思维、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心态去对待。我深刻地认识到,研究的确是让教师走出职业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
虽然找到了走出瓶颈的途径,但当真正面对研究时,却令我焦虑而却步,研究就像是浮云,我摸不到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摸到这片云。我写作水平不高,并以此作为不肯动笔的借口,殊不知越不写越不会写。如何摆脱写作焦虑,提高写作水平?刘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阅读”。刘老师自身阅读了很多书刊,正因为他读书勤奋、阅读视野广泛,使他成为新一代教师中的优秀者。他建议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多动动笔。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有些东西想想很简单,但是口头语言毕竟跟书面语言还是不一样的,多写写,自然就会顺手一些”。我觉得,这正是自己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样可以更好地摆脱职业发展的瓶颈,走出职业倦怠,更好地品味教育的精彩。
刘老师在书中指出研究是专业发展的“快车道”。说实话,对于这一点,我以前我一直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常常不屑地想:即使你写得再好,书不会教有什么用!但在暑假里一位师兄偶然对我说的事让我转变了想法。他说他们学校的一位女老师才30多岁,自工作以来每天坚持写文章,目前发表近200篇论文了,同时她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很高,还破格评上了高级职称和市名师。这让我真正我意识到研究并不是“浮云”,就如刘老师的话“研究对于教师而言,应该是一种专业生活的方式、一种改进教学的手段、一种丰富心灵的良方。”
《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这本书使我对自身的教育状态有了新的思考。刘波老师从一名新手转变为一位研究型教师的事例,让我感到了自身职业发展的希望,也让我有了前进的目标。研究并不是“浮云”,就像刘波老师说的“研究并不神秘,研究并非高不可攀,研究就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身边”,其实我们每个教师都能从事“草根研究”,但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能否用心做教育,能否坚持做教育。用心了,坚持了,相信拨开浮云便能见到太阳!(《教育时报·课改导刊》书卷版  2011年11月9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2:03:26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应该研究什么样的问题  本文转载自新课程学习与论文写作《教师应该研究什么养的问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b8ee00100dsfr.html
        提出一个好的教育问题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教育领域的研究问题而言,好的问题应该是对学生、对自我、对社会具有“教育意义”的问题。中小学教师所研究的问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应与教育实践高度相关。教师行走在“教育的田野”中,要充分利用“田野”中的第一手资料。教师所研究的课题应该源自学校生活。这种校本化的问题决定了教师多采用行动研究、叙事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形成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从而培养和提升自己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具有教育价值。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应该具有明晰的教育立场。它更多源自个人教育实践中的“遭遇”,对相关的个体产生了某种“触动”。对这一过程进行描述的过程就是教育他人或自我教育的过程。
        应关涉社会现状。有意义的问题应该与我们的学校教育、社会现实或区域文化密切关联。从社会、教育的新旧事物之间的“不一致”或者“冲突”入手,发现“真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加大。比如新课程与现有的学校课程管理体制之间存在冲突。找到两者之间的不一致,也就找到了相应的问题。
         要有与众不同的视角。就问题的提出而言,可表现为“新问题老视角”、“新问题新视角”、“老问题新视角”三种。比如,不少学校都以“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作为研究题目,但由于本身没有新的视角,又未能找到新的问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同小异,无法找到研究的切入点或者研究的“空白带”,难以开展有效研究。
         问题要小而实。“小题大做”是一种研究智慧。“小”问题可以使研究更深入。借助丰富的证据,使得研究结果有血有肉,便于有效揭示因果关系、内在特征。题目大而空,可能使得研究者很难把握研究的主题,很难将问题细化、可操作化;对象泛而杂,必然使得对研究内容的解读浮于表面。有些教师选择的研究问题很大,但研究的时间又很短,结果只能是堆砌别人的话语。
        要多关注“学”的问题。“如何教”的研究不少,但对于“如何学”,则关注较少。教师只有关注“学”的问题,才能引导教师备“学”,帮“学”,为学生的理解而教。比如,教师可以就学生学习某一内容的困难进行研究。教师在课前应该先了解他们对某一内容的“准备知识”,并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评价学生的所学课程,并对这一过程进行叙述和反思。这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教学研究。

53#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2:04:0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教师教育科研的几个问题(要点)  本文转载自kongxiangfa0451《转载:关于教师教育科研的几个问题(要点)》


南京教育科研所 陈静波


一、        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由来及特点

由来:美杜威:研究型教师 教师作为研究者

特点:1目的善 2 问题真 3 过程实 4 结果美

危机:

1.学校个人的外包装

2.研究并非发自自身的愿望

3.为""创新而"创新"

二、需要明确的若干认识

1.            研究主体

教师作为研究者与教师即研究者

法律层面(法定文化)

职业角色(师定文化)

“之一”与“唯一”(即研究者)

2.            研究内容

“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与“自己极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

“课题”-前人已经解决,但我这里情况变了

3.            价值取向

“发现普遍真理”与“提升专业能力”


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

陈钢:

理解力

批判力(档案袋评价,教师:累—西方班级学生少)

建构力

教学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你的学生知道什么。

4.            研究视角:“局外人”还是“局内人”

研究者:教学情境之外的人

上课者:教学研究的局外人

5.            研究成果

“专著论文”与“实践的改变”

教育科研的过程是教师自我改造的过程

教师的科研的成果是教育质量的提高

结论:

教师不是专业研究者而是研究型教师

教师的研究是为了解决自己极需解决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在实践情境中

研究与教学要融为一体

解决问题的价值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科研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2011年11月4日于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54#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2:04:51 | 只看该作者
做有独创性的研究
编者按:科学研究毫无疑问是研究者的热爱和追求,并且通过研究成果对社会和人类有所贡献。那么,如何在研究中创新,做出有独创性的研究,是研究者们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作者阅古思今,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思考阐述了一些理解。
                                                                                 
1. 科学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是二十世纪思想文库的经典,该书使库恩一举成名,并奠定了他在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泰斗地位。库恩在哈佛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后来改行去研究科学史。他的这种特殊经历,帮助他建立了在科学史研究中的独特视点。
很多时候,成为唯一反而是成为第一的捷径。马渊马达(Mabuchi Motor)是日本一家专门生产小型电动机的公司。上世纪五十年代,马渊马达开始生产小型电动机,主要用于玩具。当时的玩具驱动主要靠发条,而玩具以外的产品很少用小型电动机。很多人不看好这家公司。但是创始人马渊坚信小型电动机将来一定会有大用途,他把公司的全部资源投入到这一类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上,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使该公司成为小型电动机的龙头老大 。现在,马渊马达的小型电动机,在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约为70%,包括各种不同尺寸、用途的小型电动机,用于汽车、家电、办公等许多领域。比如,现在很多汽车后视镜中的电动机就是他们生产的。
在京都大学上一年级时,教我物理的是一位叫山崎和夫的教授。他是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海森堡的学生,曾与海森堡一起工作多年,研究方向是基本粒子的统一场理论。山崎老师知道我是中国来的留学生,对我很友好,课后有时请我到他办公室喝茶聊天。老师几次跟我提到,他曾研究过一个理论,许多年里,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该项研究中,但是后来没有成功。回忆过去,山崎老师总会流露出遗憾的表情,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但我并不这样看,其实他已经撰写了许多论文、著作,也培养了许多学生。研究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不断探究真理,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他敢于挑战科学难题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url=http://research.microsoft.com/en-us/people/rashid/]Rick Rashid博士是微软公司高级副总裁,统管微软所有研究部门。他曾说,如果一个研究机构做十个研究项目,十个项目都成功了,那就说明这个研究机构失败了,因为它没有去承担风险。
孔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敢于承担风险并不等于有勇无谋,鲁莽冒进。艾森豪威尔将军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之前,写了两封信,一封是为战胜时写的,一封是为战败时写的。诺曼底登陆是一场空前激烈的战役。可以推想,艾森豪威尔在开战前,并没有胜利的把握,他是承担了很大的风险的。但是,他的两封信又说明,他作了周密的安排与部署,对可能的结果都准备了预案。这种态度才是敢于承担风险者的态度。
卡耐基·梅隆大学Raj Reddy教授在他的图灵奖获奖演说中提到了研究中快速失败fail fast战略的重要性。既然不能保证成功,一旦失败,就应该尽快撤退,投入到下一个战斗中去,不要恋战。重要的是在制定研究计划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他说:快速失败战略意味着,当你要开发一个从来没开发过的复杂系统时,去构建一系列容易抛弃的系统,并不断从中学到东西(The fail fast strategy says that if you are trying to build a complex system that has never been built before, it is prudent to build a series of throwaway systems and improve the learning curve.) 作者:李航
55#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2:05:34 | 只看该作者
警惕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依赖症”  




本文转载自碧溪《警惕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依赖症”》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育振兴的重要性。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满足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性化需求,满足了教师校本研修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然而,教师个体教育意识的失落、对自我教育生涯的整体性反思的缺失、对教育资源的依赖日渐凸显出来。它不仅降低了教师的独立性、创造性,稀释了教育的生机,而且使得校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越发稀薄,工具性、功利性日益膨胀,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品位。

依赖网络,教师成为奴隶

互联网可以使教师获得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新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网络的确给个人发展打开了方便之门。然而,电脑的普及以及校园网的创建使许多教师患上了网络依赖症,写论文、总结、计划、反思、案例分析等依赖电脑。如果哪一天停电,或者网络出了故障,真不知道该如何做。于是,一些老师成了网络的奴隶。

万事依赖网络,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懒惰,使自己的才智越来越浅薄,使自己的工作停滞在浅表层状态。有些工作要先试着自己完成,再借鉴网上资源,琢磨一下他人的想法和做法的合理性,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然后理智地分析取舍。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不能在任务来临之际,而应重视平时的留心,积极主动地进行网上资源的查阅、收集、归类、整理,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用网络资源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依赖教参,课堂失去灵魂

曾问过好多老师:怎样备课、上课?老师首先想到的是看看教学参考书。如果自己上了一堂课,却没有看过教参,心中就没有底,怕自己讲错,怕自己抓不住重点与难点。于是,教学参考书成了教师行动的指南针。

教师依赖教参,其思维棱角被它磨平磨光,习惯于依赖,懒于思考,疏于研究。我们只能是走老路、唱老调,教参怎样讲就跟着怎样说,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也就阻碍了教师独立驾驭教材的能力,使教师缺少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使我们的课堂失去了灵魂。教师要获得专业成长,必须拥有研究精神。加强教学的全程研究,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能够在学生面前树立真实“自我”的形象,做教学的主人。

依赖教辅,教学成为俘虏

设计作业本来是做老师的一项基本功,是教学有效反馈的重要手段。它为后期的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可遗憾的是,教辅的兴盛使这项工作完全被教辅替代。于是,不再钻研教材,不再研究学生,也不思考教法。这样下去,又怎么能够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持续不断地得到发展与提高呢?教师完全依赖教辅,教学成了俘虏。内容重复,形式呆板,没有学生选择的自由作业,无疑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要重新认识和思考作业的意义、作用,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善于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寻找、创设可供学生实践的环境。

依赖培训,折断飞翔的翅膀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讲实效的时代,速成心理和“快餐”文化影响着社会各行各业,也影响着教育事业和渴望专业成长的一线教师。当你询问一位教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的时候,他一般都会很自信地说:“当然想成为一位名师!”目前,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盼培训、等培训、靠培训的依赖心理。依赖上级教研部门开设培训班,依赖专家讲座,依赖外出观摩名师的课堂。每位教师都盼望自己快速成长为素质教育的排头兵或领头雁。但是,人们似乎忘了教育应有的规律,忘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那些依赖外力的思想、抱怨环境的论调、立竿见影的速成心理等,其实样样都是教师成长的绊脚石。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身的精、气、神,靠教师的职业信仰、科学的人生规划、持久的学习思考。

纵观所有名师的成长经历,发现其成长的历程却是惊人的相似:痴情教育,酷爱读书,勤于实践,善于研究,及时反思,并能随时随地记下那些闪动着灵性的教学故事。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如果缺失了自我发展的原动力,仅仅依靠外推力,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的职业倦怠随之潜滋暗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一点一滴的教学实践中实现。学习、思考、研究、成长也不可能依赖于几个短期的培训,而应该融入教师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


56#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2:06:16 | 只看该作者
教师成长:到底为谁而成长   

本文引用自编辑《 教师成长:到底为谁而成长 》




在与几位年轻的做教师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常常为教师成长而忧愁,忧的不是怎样去发展,愁的不是寻找成长的路径,而是为学校基于加快教师成长的种种政策、措施、活动而发愁。

在新课程背景下,在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拐点,各级各学校纷纷开展了诸如各类培训研修、校本教研、观课议课、磨课洗课等活动,采取了诸如“走出去,请进来”、加强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评价、结对子等措施,旨在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这本来无可厚非,而且对于提升教师整体水平、提高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为什么有不少的老师还怨声载道、满腹牢骚、被动应付呢?有的学校大搞形式主义,习惯搞运动,做表面文章,今天写笔记,明天造材料,教师成长的“好经”被某些不负责、不动脑的领导念歪了,这在现实中是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积极性不高、发展欲望不强是可以理解的。毋庸置疑,也有不少的教师,天生就是被动型的,天生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有的存在本能的严重的“逆反”心理,凡是学校要求他做的,他都能找出不少的毛病和问题,凡是学校提倡的,他都毫不迟疑地怀疑这是学校的“计谋”,首先想到的是学校要得什么好处。有的老师就直言不讳地给我说,什么教师成长,什么专业化发展,还不都是为了给学校贴金?还不都是为了学生?还冠冕堂皇地让我去受“折磨”!

这样的老师真的是客观存在!

教师的发展与成长,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肯定是极其有利的。但为此就拒绝学校、社会为教师发展、进步、成功搭建的舞台吗?就怀疑学校、社会是功利主义吗?难道对个人的前途、命运就没有裨益吗?我们的工作单单是为了校长、局长吗?是为了张三、李四等学生吗?

我旗帜鲜明地坚定地认为:工作首先是为了自己!教师成长照样首先也是为了教师自己!

《你在为谁工作》(陈凯元著)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杰克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了一年,由于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愤愤地对朋友说:“我在公司里的工资是最低的,而且老板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如果再这样下去,有一天我要给老板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了。”

“你对那家贸易公司的业务都弄清楚了吗?对于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弄懂了吗?”他的朋友问道。

“没有!”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先冷静下来,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好好地把他们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包括如何书写合同等具体事务都弄懂了之后,再一走了之,这样做岂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杰克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一改往日的拖沓习惯,抱着“复仇”的想法,认认真真地工作起来,甚至下班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商业文书的写法。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见到了他。

“你现在大概都学会了,可以跟老板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了,又升职,又加薪,说实话现在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这是我早就料到的!”他的朋友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工作不认真,又不努力学习;而后你痛下苦功,担当的任务多了,能力也就强了,当然会令老板刮目相看。”

我们大概也都知道,过去有个手艺较高的工匠,为东家做了多年的工,为东家造了很多的房子。但工匠很是忿忿不平,因为他认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得到的报酬却有限,盖了那么多房子,却没有自己的一间,打算给东家盖完最后一栋就另谋高就。于是,他带着牢骚,带着不情愿,带着糟糕透顶的心情,应付着盖完了房子。等到完成了,东家却将房子送给了他。原来竟是房东为了感激这个任劳任怨的工匠而为他建造的。

这两个故事分明在告诉我们,工作其实是为了我们自己!

同样,学校想方设法花票子、搭台子、铺路子、找门子、压担子,也正是为了教师的长足发展和尽快成长。

有人会说,我们成长是为了什么?成长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识充实、经验积累、思想丰盈、智慧生成的过程,是专业知识倍增、专业精神铸就、专业信念坚定、专业意识增强、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养育的过程,成长就意味着你的飞跃,就意味着你的成功。有人会追问,发展了,飞跃了,成功了,那又为了什么?实现了人的发展的新的飞跃,就能赢得领导的肯定、同事的赞誉、学生的爱戴,就能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就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还要说,即便是这样,还不照样是为了学校、为了学生?那么,我敢说,这种人基本上也就无可救药了,我可断定,这样的人干什么也不会干好,对他而言,无论干什么,无论干到什么程度,一辈子也是不会品尝到职业幸福的,因为他始终认为工作是为了别人,始终认为是别人对他有所企图,就是始终不承认是为了他自己,这种人也就无需为他的成长费神了。

我以为,做好一件事情,大抵要求解七个问题。

一是“为何”,就是要清楚“做什么”,解决目标问题。目标是方向。只有认识到位,理解清楚,才能明确方向,把握准确,才能用全心、倾全力。教师发展,首要的是使教师自身得到发展,挖掘潜质,提升品位。

二是“何为”,就是“为什么做”,解决目的问题。只有从心灵深处认识清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之所在,才能产生“真切”而“迫切”的需求,才能调动内在的积极性和旺盛的活力,才能持久地做下去。

三是“想为”,就是“想做”,解决动力的问题。只有打心眼里想着去发展,想着去提高,才能滋生强烈的发展欲望,才能去想方设法地寻求发展的方法、策略和路径,才能激活自己的思维,而且这种“想做”的欲望越强烈,干劲越足,办法越多,意志越坚,行动越快捷,改变越显著。

四是“能为”,就是有能力去做,解决能力的问题。教师成长,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谁都能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的,还要有发展的能力。发展的能力从哪里来?它来自于读书,来自于思考,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团队的互助。

五是“会为”,就是有办法去做,解决的是方法问题。无论是课堂的打磨,还是行为的改变,无论是教学的反思,还是细节的研讨,无论是教学模式建构,还是教学艺术的探索,这每项内容的实施、每个目标的达成,都需要讲求方式和方法,而这些课题本身又都是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六是“乐为”,就是开心地去做,解决的是态度的问题。乐观的人,会把成长中的困难和问题当作挑战和机遇,而悲观的人,常常把日常工作也会看做一种痛苦的煎熬,就像登山遇雨,有的认为是倒霉和糟糕的事情,自然影响了登山的心情,对他而言,此行徒增烦恼;而有的人认为是难得的景致和难得的体验,对他来说,登山变成了享受,自然收获多多。

七是“为好”,就是“做好”,解决的是成效的问题。对于专业化发展,善为、乐为的人,肯定会有克服种种困难的勇气,会在不断地坚持中,广泛汲取,大胆尝试,会在不断地探索中,注重反思,研究完善,最终实现既定目标。

教师发展,不是任何人在如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的,它同样意味着一种神圣的使命和责任,一种特殊的情怀。你能否得到成长,还看你是否坚信,成长其实首先是为了你自己!


57#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2:07:29 | 只看该作者

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研究人员/易凌云

摘自:《中国教师成长网》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日常生活、教育教学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中,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有关教育的个体性看法,这些看法直接影响教师对某个教育问题的判断,并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的实施。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在机制----它不仅可以成为教师自觉主动地专业发展的建设性工具,而且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出发点,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有助于促进教师自觉主动地专业发展。因而,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必将为实践中有效地促进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  

在大量的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理论思考,我们认为,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过程的阶段划分主要可以根据教师不同的认识对象、不同的表现方式以及教师对教育实践不同程度的认识与把握为主要维度,从而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注意与习得----浅层教育观念的形成  

任何教育经验或教育理论要成为教师的个人教育观念首先必须引起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在关注的基础上教师会对这种教育经验或教育理论进一步了解,并做出最初的选择与取舍。这种选择主要是基于教师对他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情况的自我判断与权衡,包括:这种教育经验或理论是否适应所教学生的发展情况;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否能够达到借鉴实施这种教育经验或教育理论;这种教育经验或教育理论的取向是否符合自己的教学旨趣等。当教师对一种教育经验或教育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做出选择后,教师就会寻找各种途径与方法进一步深入了解这种教育经验的前因后果或者这种教育理论的思想脉络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在对教育经验或教育理论的全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以后,教师一般会对照自己的教育实践去理解这种教育经验或教育理论对他而言的可取之处,这样,教师就对外在的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赋予了自己的理解,形成了表层意义上的教育观念。它是教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的初步理解,还没有真正内化为教师的深层认知结构,我们将其称为教师的浅层教育观念。

教师的浅层教育观念虽然不属于个人教育观念的范畴,但却是个人教育观念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初一环,任何个人教育观念都源于最初的浅层教育观念。心理学认为,个体心理的发生是一个从自身与外界事物之间的接触点开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给予的两个相互补充的方向,由较初级的结构逐步转化为较复杂的结构的过程。教师浅层教育观念的形成,是教师在自己原有经验和认识的基础上接触外界的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在这种接触中就可能产生某些敏感的接触点,引发教师继续认知的兴趣与动力,随后教师由这些接触点生发出去,对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进行自己的理解与分析,对自己原有的经验与认识进行补充或修正,形成一些新的关于教育的认识,这种新的认识在没有经历教师亲身的实践检验以前,都还只是停留在教师理解的表面,即还只是初级的认知结构,属于教师的浅层教育观念。  

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在接触外界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时,能够产生的敏感接触点越多,教师形成浅层教育观念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浅层教育观念的形成又是教师相应的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前提。这就意味着在促进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方面,应该尽量刺激教师与外界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的全面接触。针对个体教师而言,他的已有经验与认识在一定时间内是既定的,那么接触点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外界刺激的多少,所以,给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外界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有利于教师更多的浅层教育观念的形成。进一步说,要使教师最终形成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需要教师首先能够尽可能地形成适宜的浅层教育观念。虽然,任何教师都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能够对外界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优劣做出选择,但如何使教师从一开始就形成较为科学、积极的接触点也应该是在为他们提供外界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在教师浅层教育观念的形成阶段,教师的认识对象除了外在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之外,还包括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但是在教师对自身教育经验进行反思与认识的时候,它已经把这种经验外化为认识的对象了。在这个阶段,教师认识的表现方式主要是头脑中的认知表象或语言符号系统,即采取人类特定的符号表征系统。这个阶段教师对教育实践的认识主要还处于模拟、想象的状态,是一种比较粗浅的认识与把握。从哲学的角度看,教师在这个阶段对教育实践还是一种“以我观之”的认识,即以教师本身为立足点的思维方式,这是人的认识过程的最初阶段,但却是认识成熟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可以说,教师浅层教育观念是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自发阶段。

(二)认同与实践----实践操作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

在形成浅层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教师会对各种浅层教育观念做出取舍,选择那些既符合自己的实际教育情境又是自己力所能及的浅层教育观念付诸实践。一般来说,教师主要是根据自己的权限范围、教育能力、外界支持条件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与权衡,对他初步形成的浅层教育观念进一步在事实的层面上进行判断与认同,最后决定将他认为最具可行性的、最有价值的那些浅层教育观念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说,教师对某种浅层教育观念的认同并付诸实践是教师最终形成相应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关键性环节。

教师将浅层教育观念运用于教育实践时有一个转化过程。浅层教育观念一般是抽象的语言符号系统,要付诸于实际的具体行为还要求教师能够将普遍的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特定情境中的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将语言符号通过教师的操作转变成具体行为。教师浅层教育观念还可能表现为认知表象,即头脑中的行动程序,教师的教育实践就在于把想象中的行为外化为现实的行为,但这种外化也不是像计算机将操作程序调控出来直接运作那么简单,因为任何详细周密的教育计划都不可能预设和穷尽真实教育场景中的种种可能发生的变化和众多不可控制的影响因素,所以即使是教师认知结构中行为表象的实际操作,也需要教师根据此时此景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

另外,对教育实践效果的评价是决定教师是否有进一步积极的态度与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为了促进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的最终形成,在教师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地给予正向的反馈,以维持教师继续思考与探究的兴趣与动力。这主要是说在指出教师错误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具体,不但具体指出他的哪个行为不正确,而且要帮助教师分析为什么这种行为不正确,更重要的是要和教师一起探讨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这样既指出了错误,又让教师信服地知道为什么错和应该怎样,既不会打击教师继续实践的积极性,又能使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转向一个正确的认识轨道。同样地,即使是对教师的教育实践进行正面的评价时,也应该具体到每一个具体的教育行为,指出这种教育行为之所以正确的原因,这种教育行为体现了教师什么样的教育观念,这种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对教育实践具有怎样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具体才能明确,避免言而无物,使教师真正能从他人的评价中意识到自己教育行为中值得继续发扬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使教师真正能从他人的反馈中受益。  

浅层教育观念经过了初步实践以后,教师有了实践的载体。这时候,教师头脑中对某种教育行为的认知是一些具体的操作程序或步骤以及实施这种行为时的一些内在情感性记忆,这些都属于人的感性认识,一般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形式存在着,但它们切实地属于教师个体内在认识的一部分,可以把这些以感性认识存在的教育观念变为实践操作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实践操作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是教师对已有教育实践直接感知后形成的判断,黑格尔称之为“质的判断”,即基于事实的直接判断。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认同与实践阶段就是教师在实践之后把握实践行为的外在表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获得了很多感性材料,形成了很多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表现为具体生动的形象,进而在感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实践操作形态的个人观念。总的来说,这个阶段教师的认识对象是自身的具体教育实践行为;认识的表现方式是感觉、知觉与表象;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与具体形象性,教师对教育实践的把握程度主要是对具体教育事实表象的全面认知。这个阶段教师对事物的认识是处于“以物观之”的层次,即对事物的认识还只是在事物本身,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还不能超越现象的客观表象而深入到本质,是一种就事论事的认识,是一种具体形象思维。教师的教育行为实施处于“他律”水平,教育实践行为是对某种浅层教育观念的机械理解与直接运用。可以说,这时教师的教育认识已经处于自觉的阶段。

(三)组织与内化----理论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

这个阶段是建立在教师反复实践基础之上的,因为只有经过反复地实践与总结,人的认识才可能深化组织。即教师将许多由不同的教育实践形成的不同的感性认识组合在一起,将这些感性认识进行比较、关联和系统化的过程,组织的结果是教师将感性的教育经验的概念化与理论化。内化即教师将已经概念化和理论化的理性认识通过顺应或同化的方式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时,教师在逐步形成理论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  

教师形成了实践操作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以后,需要继续不断地在具体实践中检验和完善这种初级形态的个人认识。在这个阶段的实践中,由于有了较为清晰的操作程序和一定的操作经验,教师的教育行为目的性会更明确,针对性会更强,对教育行为的即时反思也会更为经常、更为有效。当然,教师的每一次教育实践行为都不会是相同情境中的简单重复,所以在每一次的教育实践中都可能遇到新的情况需要教师能够即时应对。教师在每次实践中针对同一种个人教育观念采取的教育行为就可能不同,那么就需要教师能够在不同操作形态之间发现相同之处与不同之点,能够把这些表现为不同操作形态但内在精神相同的教育行为在理论上做出归纳与整合。在这一阶段,教师是否能够形成理论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就取决于教师的理论归纳能力。虽然丰富与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的获得、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的形成为教师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奠定了基础,但是教师的理论敏感性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需要教师的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理论思维的共同作用。

虽然我们把理论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看作是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一个阶段,但这实际上并不表明这个阶段是必然的。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有很多教师的个人教育观念一直停留在实践操作形态的水平,很难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这样就导致这部分教师总是在经验型教师的层次上徘徊不前。调查发现,有一些已经有很长工作年限的教师可以谈出很多生动的教学案例,但却不能说明这些教育事实发生的深层原因,也不会将这些生动的事例与一些很常见的教育理论联系起来思考,于是在她们生动的表达背后你会感觉到有点事例的罗列之嫌。显然,这种状况的存在影响着他们在经验积累上的飞跃,影响着他们在教育教学水平上的超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教师缺乏理论提升的意识当然是关键的原因,但教师的这种理论抽象意识又必须有外界的要求与激发以至支持才能发生和发展。因此,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为了促进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向更高层次发展,学校有必要对教师提出这种理论归纳的要求,并从各方面为教师对经验的理论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如可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对有关教育理论的学习,经常组织教师之间的互相观摩与研讨,多以专题的形式让教师进行小型的教育科学研究,指导教师定期撰写教育小论文等,这些方法都有利于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逐渐提高理论水平与抽象能力。

通过组织与内化的理论形态的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个人教育观念。这种理论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具有明显的个人特质。理论形态的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主要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语言符号的形式表现,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表征系统。在这个阶段,经过了实践中的反复检验与逻辑上的严格论证,教师不仅把握了教育事实的现象,而且已经把握了教育事实的本质,对教育实践的认识不但具有感性的表象,更具有理性的抽象。这种理性认识阶段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是感性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并使感性认识条理化、规律性。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教育认识进入了“以道观之”的层次,即教师看到的教育实践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教育现象,而是以一定的教育理论贯穿起来相互联系的整体,“道”即以理论形式存在的某一种教育规律。这是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高级阶段。  

(四)迁移与创造----教师个人教育风格的形成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最高阶段是教师个人教育风格的形成。教师的个人教育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育教学观点、教育教学行为和教育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和稳定表现。教育风格以其特有的个体独特性、相对稳定性、发展变化性等特征契合着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本质,集中体现了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教师对某种特定教育理论的灵活迁移和创造性运用。教师的迁移能力与创造能力是教师个人教育风格形成与成熟的主要标志。这里的迁移更多地是指教师对某种教育理论的“上位迁移”而非“水平迁移”,即教师不仅能够将某种已经形成的理论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运用于与原来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而且能灵活地运用于与原来情境不同的情况下。创造性运用是指教师对既定个人教育观念在运用中的灵活性与变通性,即教师在保持某种个人教育观念内涵精髓的前提下,能够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具体行为,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生发出新的不同内容与行为,体现了教师面对具体教育实践时的一种智慧。迁移性和创造性紧密相关。

根据学习理论的原理,我们认为,要在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尽快地促进教师达到个人教育风格的形成,可以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在教师初次接触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时,尽可能地以新颖的形式向教师呈现这种外在的刺激,以引起教师强烈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这将有利于教师对这种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的初始学习强度的增加;其次,在指导教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的学习过程中,主要向教师强调的不是对某种教育理论内容的记忆或者对某种具体教育经验的模仿,而是教师对教育理论内涵或教育经验特点的理解;再次,要求和鼓励教师在其个人教育观念形成过程中的经常性反思,这有助于加快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向高层次发展的步伐,实现由实践操作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向理论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直至教师个人教育风格的形成;第四,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教师能够有面对不同教育情境实施教育理论或学习教育经验的机会,如可以让教师带不同的年级班以及不同特点的班级。或者尽可能给教师提供对同一种教育理论在多种不同情况下运用的典型案例,可以促使教师思考某种教育理论的多样化运用或多种教育经验的共同特征,这样,教师有对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的多种可能性的认识与思考,更容易促发其个人教育观念的迁移与创造。

在教师形成较为成熟的个人教育风格的阶段,教师的个人教育观念不但可以有内向的扩展,还可以有外向的延伸和推广,即能够将已有的个人教育观念用于新的领域,去解决新的问题,说明新的现象,能够在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中运用相应的教育策略。在这个阶段,教师对教育实践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入和全面,既能把握教育事实的现象,也能把握事件的本质,对教育实践形成的是一种真理性知识。教师对教育理论的把握可以说是达到了“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境界,即把某种教育理论一方面已经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贯彻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和自己的教育研究视野,另一方面又能够通过身体力行,化为自己的教育德性,具体化为有血有肉的风格特色。教师在此阶段对个人教育观念的实践基本能够“自律”,尽可能地保持自己教育行为的一贯性与坚持性已经是其内在的心理需求,也成为其内在的行为准则。教师特定的个人教育风格作为教师相应的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最高阶段,是在教师形成了理论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之后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的反思等基础上才可能形成的。并且个人教育风格的形成不但需要时间的历练、外在的支持与保障,更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任何教师个人教育观念都要经历一个产生、发展、成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的生成过程,这种循环过程表明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总是处于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这种动态的循环过程是在性质上不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二、  

教师个人教育风格的形成表现为教师由于内在的心理变化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外部行为。内在的意识、态度与能力的变化必须通过外在的行为来表征与证明,而外在的行为又必然以内在的变化为前提和基础。可以看出,教师的教育行为既是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否形成最为直观的外在标志之一,又在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对教师在其个人教育观念形成过程中的教育行为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  

(一)在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过程中,教育实践行为意味着什么  

调查表明,在实践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即认为“教师能够实施某种教育行为就意味着教师对相应的教育理论的掌握”。我们可以对这种观点进行逻辑层面与事实层面的分析。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把这种观点转换成一个全称肯定命题,表述为“教师的所有教育行为必然都表明他掌握了相应的教育理论”。如果把此命题当作原命题(SAP),那么它的全称否定命题(SEP)就应该是“教师的所有教育行为必然都不表明他掌握了相应的教育理论”,它的特称肯定命题(SIP)应该是“教师有的教育行为表明教师了解掌握相应的教育理论”,它的特称否定命题(SOP)应该是“教师有的教育行为并不表明教师掌握相应的教育理论”。根据“逻辑方阵”(图1)所表示的命题的对当关系,如果我们对SEP、SIP和SOP的真假值做出判断,就可以从逻辑上推知SAP的真假。

显然,根据逻辑学中对命题的逻辑真假性质的判断标准①,SEP是一个假命题,SIP是一个真命题,SOP是一个真命题。根据SAP与三者之间的对当关系可以推知,SAP是一个假命题。这意味着SAP所表示的“教师能够实施某种教育行为就表明教师掌握了相应的教育观念”这种观点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从而也意味着关于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这种认识逻辑上存在着片面之嫌。  

从事实的层面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情况下,教师可以表现出某种教育行为,但却不能明确这种行为的相关理论原理和之所以有这种行为的深层原因。因为行为总是和许多具体的条件联系在一起,受具体条件的制约,有许多不自觉的、被迫的行为并不是建立在相应的观念之上,教师的教育实践行为受具体教育情境的制约和支配。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新教师从教的初期,或者教师实践新的教育理论的初期,也可能发生在教师观察学习他人教育经验的初期行为模仿阶段,这些情况的存在表明即使教师还未在观念层面有所认识,也可以在行为层面有所表现,但这种行为的表现不是其内在观念的外化和体现,而只是教师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行为模仿。因而,某种教育行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教师相应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必然存在。  

那么,教师的教育实践行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在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过程中的教育实践行为。首先,教师的教育实践行为是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过程的必经阶段。任何教育理论要内化为教师的内在观念,必须经过教师亲历的教育实践的检验,外在的客观真理必须经过当事者的亲自检验才可能变成他心目中的真理。其次,教师的教育实践行为是对教师浅层教育观念的实际运用,根据这种运用的效果,教师可以检验浅层教育观念的可行性与适宜性,以决定继续加强、放弃或调整浅层教育观念。再者,教师的教育实践行为过程还是一种“表演中的创作(composition-in-performance)”,实践是对浅层教育观念的运用与“表演”,但同时也在进行一种共时性的“创作”,这种创作就意味着教育实践对浅层教育观念的拓展与超越,这也是个人教育观念得以形成的前提,同时还意味着个人教育观念与浅层教育观念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已经有所不同,因为在实践行为的过程中已经融入了创造。第四,教师的教育实践行为并不意味着教师相应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从以上的分析也可以看出,教师的教育实践行为是教师相应的个人教育观念形成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教师的教育实践行为并不能作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否形成的充分条件。  

(二)从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阶段看教师的教育行为

虽然教师的教育行为不能作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否形成的唯一标准,但是前者毕竟是后者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且是最为直观的外在标志之一,是我们判断后者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结合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阶段,可以更好地说明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发展与教师的教育行为之间的关系。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发展水平的标志,在思维认识的层次上是教师对教育现象做出教育判断的准确性、明晰性与概括性,而在行为层次上则是教师的外在行为表现的一贯性、抵御诱惑和不受情况环境影响的能力等方面。根据实际调查和理论思考,我们认为,对于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而言,教师在思维层次上的发展水平与其外在行为的表现大致具有正相关性,即教师的外在行为的一贯性与坚持性随着思维认识的准确性与清晰性的提高而提高,但二者并不具有必然的对应性,因为教师的外在行为受除思维认知之外的更多因素的影响。  

相对而言,在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较高阶段,思维认识和个人行为的联系比低级阶段更为密切。在教育理论还没有转变成教师的个人教育观念之前,即在浅层教育观念阶段,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师的个人教育观念互不相关,很多时候教师还可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评价他人和自己的教育行为,这就导致出现我们常见的“教师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随着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发展水平的提高,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其个人教育观念相关程度虽然逐渐增强,但也会出现不相符的情况。在实践操作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时期,教师的教育行为的发展水平可能先于其认识思维的发展水平,即教师可能在外在行为上可以准确表现,但在思维认识上还不能非常明晰;在理论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时期,教师认识思维的清晰性与概括性进一步增强,这当然意味着教师实施教育行为的针对性会更强,但也不会是“有其思必有其行”,有的时候会出现教师虽有某种个人教育观念,但由于自身能力或外在条件所限而不能表现为相应的教育行为;到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最高层次----教师个人教育风格形成的阶段,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其思维认识之间的相关最为密切,教师基本能够做到“有其言必有其行”,并且达到“言必行,行必果”,保证其内在个人教育思维与外在个人教育行为的基本统一与一致。  

另外,分析教师在其个人教育观念形成过程中的教育行为表现时,应该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的教育行为总是和某种具体的教育情境相联系。同一位教师可能会针对同样的一种个人教育观念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做出不同的教育行为,这和当时的具体现实情况有关,如教师是否有实施某种教育行为的心理条件,“个人的行为不仅取决于他如何理解面临的问题,而且取决于他对这样那样的行动的心理准备”。其次,教师的教育行为表现还与教师的个人因素有关。其中,教师是否有能力将某种个人教育观念自主付诸实践、某种教育行为对于教师而言的个人意义与适用价值是两大主要的个人因素。第三,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通过在反复的行为实践中最终形成的,因而我们针对教师的任何一种个别的教育行为进行分析都是没有意义的,至少是不科学的,对教师教育行为表现的分析应该建立在对教师较长时期内的教育实践的详细观察与综合理解基础之上。

58#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2:08:01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实践性知识前沿理论探讨 
——定义、概念框架与研究“阈”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程勇
 
  [摘 要]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对比较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定义,找出这些概念之间内在共性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概念框架并把其划分为五个要素。通过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确定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阈,提供一种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教师实践性知识 概念框架 研究阈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虽然国外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的研究已经有二十多年历史了,但对国内外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成果展开相应的文献检索分析后发现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探究还处于相对薄弱阶段,著述主要集中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含义、特征、构成、作用、践行与转化等方面,并且观点纷呈,意见大相径庭甚至相互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概念和研究阈没有得到很好的界定。
 
  一、定义的“丛林”
 
  舍恩(Schon,D.A)在《反思性实践——专家是如何思考的》一书中指出:“教师的专业是具有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同时又是充满许多潜在的价值冲突的专业。在这类专业中,执业者的知识隐藏于艺术的、直觉的过程中,是一种行动中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2]默会知识的概念提出后引起了学术界对教师知识构成的反思。在此基础上,艾尔贝兹(Elbaz,F.),康内利(Connelly,F.M.)和柯兰迪宁(Clandinin,D.J.)等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叙事探究法等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展开了各具特色的研究。
  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含义,艾尔贝兹通过对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了跟踪研究,得出一个结论:教师以其独特的的方式拥有一种特别的知识,她把这种知识称之为“实践性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将教师实践性知识理解为对该情景的反应的一个函数。并把它界定为教师以其个人的价值、信念统整他所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依照实际情景为导向的知识。[3]从这个角度说,艾尔贝兹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更类似于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Max.Van.Manen)所说的“教师机智”。康内利和柯兰迪宁则把教师实践性知识看做是教师的个人经验知识。他们在《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指出:“个人实践知识存在于教师以往的经验中,存在于教师现时的身心中,存在于未来的计划和行动中。个人实践知识贯穿于教师的实践过程,也即,对任何一位教师来说,个人实践知识有助于教师重构过去与未来以致于把握现在。”[4]
  受科学主义思维的影响,国外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采用的多为实证研究方法。但是由于教师实践性知识有着丰富的个性化特征兼之国情的差异国内的研究有着与国外不同的方法和范式。林崇德等人侧重从内容及来源角度下定义,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5]陈向明侧重从作用角度进行定义,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6]叶澜认为:实践性知识一般是指教师关于课堂情境和在课堂上如何处理所遇到的困境的知识,是建立在前一时期专业学科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基础上的,是一种体现教师个人特征和智慧的知识,它更能集中反映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互动性的特征。[7]钟启泉从教师反思角度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作为实践者和洞察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之中的‘意蕴’的活动。”[8]可以看出,在研究方法上,国内除了少数研究者采用了行动研究方法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展开研究(比如鞠玉翠在其博士论文“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中运用了“叙事探究”的方法讲述了6位教师的故事,给教师实践知识的研究带来一丝新鲜空气),大部分研究者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尚处于抽象思辨阶段,缺乏实证的支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在众多学者努力下业已形成庞大的体系。但遗憾的是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仍未形成系统的论著,原因至少有三点:第一,对教师实践性知识这个概念,学术界至今未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框架;第二,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应该研究哪些内容也没有清晰的脉络;第三,对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缺乏多学科理论上的支持。对于任何一个理论来说定义的清晰明确是开展研究的基础,正如Busenitz等认为的一样:“好的理论是任何新兴研究领域产生的基础,它可以确定其研究边界从而进行合理的交流。”[9]在下面的论述中,我们将比较以上列举的有代表性的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分析他们的侧重点,从而初步确立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概念框架及研究阈。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定义与组成要素
 
  我们认为,研究一个问题的定义对研究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即定义是所有研究领域的核心,任何一种定义都会清楚或者暗含地界定自己研究领域的框架、研究阈和焦点。通过分析和归纳有代表性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就可以更准确、更便捷地描述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领域。我们根据定义的焦点将其进行分类汇总,然后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以便概括总结,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从概念对比角度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进行了分类,虽然分类还比较粗糙,但至少给我们展现了教师实践性知识定义的要点:知识纬度、反思纬度和价值观纬度。这是表1分类中比较特殊的三个纬度。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这些定义的描述中,仍然有两个纬度是我们没有列入进表格的,即实践纬度和情境纬度。但这两个纬度是研究者们所共同承认的:学者们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假设,即教学不是科学(science),而是一种艺术(arts),它与命题性知识相对,强调教师知识的情境性与经验性。[10]权且称之为共性纬度,它们是研究者在下定义时的基本限制条件。
  综合以上定义,我们认为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应该涵盖实践纬度、情境纬度、知识纬度、反思纬度和价值观纬度。也即,教师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在既定知识体系中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根据实际情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对教育教学过程和结果中进行反思。反思的过程同时又是提高和知识生成的过程。因此,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不断改进、不断创造和不断生成的。参见图1。


  其中,建立在教师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经验知识仅仅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对学生及情境的价值判断以便于开展或实施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及其教育教学活动的完结后,教师们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这当然包括学者们所提到的过程中的反思和实践活动后的反思。经过反思后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性知识。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阈”
 
  任何理论的研究都有着自身的“阈”,也即研究领域或范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也不例外。依照图1的逻辑,我们尝试着确定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边界问题。其一,知识。这涉及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问题,是实践性知识的基础;其二,转化。从知识到价值判断再到实践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实践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其三,教师机智。实践到反思这个过程也就是教师机智形成或作用的过程;其四,生成。反思到知识实质上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经验感悟的过程,通过这个环节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开始转化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并开始螺旋上升的循环。通过这样一个粗糙的划分,我们把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阈”定位于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知识转化、知识生成和教师机智四个板块。虽然划分的不太完善,却是一种新思路。
  (一)知识构成
  知识构成是研究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点。在康内利和柯兰迪宁看来,知识不是客观的,也不是独立的客体被教师学习和传承的。教师知识来源于个体经验。[11]言外之意教师的经验构成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重要基础。在他们看来:个人实践知识存在于教师以往的经验中,存在于教师现时的身心中,存在于未来的计划和行动中。个人实践知识贯穿于教师的实践过程。[12]陈向明则把教师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又把教师实践性知识划分为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我知识、教师的人际知识、教师的情境知识、教师的策略知识和教师的批判反思知识[13]等六个方面,并对这六个方面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也有学者从“可视角度”对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划分,归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这种划分显然是受整体思想影响的结果。比较泛化,难以捉摸。相关研究在国内论述比较多,不做枚举。但值得肯定的一点即:知识构成是开展教师实践性研究的基点。
  (二)知识转化
  虽然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暂时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的看法,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隐性特征是被公认的。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展开研究的目的不仅仅为了充实教师发展理论,更重要的是在理论提升的基础上把这种隐性知识显性化,使之能像理论知识一样被传授下来。正如一个假设一样:为什么一个教师掌握了良好的理论知识,但却不会教书?富于教学经验的教师如何帮助新手教师更好的把握教学技巧?自己的经验知识如何传递给新手教师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都涉及到教师实践性知识转化。如何转化?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教授提出的SECI模型[14],为我们解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提供了合理的思路。他提出的社会化模式、外化模式、内化模式和综合模式[15]等四种模式在教师实践性知识转化过程研究中还是有有一定指导意义的,限于篇幅本文不做具体论述。由于种种原因现实有关实践性知识转化的研究不甚丰裕。可以看出有关教师实践眭知识转化的研究也必然是今后研究的要点。
  (三)知识生成
  知识生成和知识构成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概念。实践性知识生成是发展的概念,它在包括原有知识构成的同时更强调其发展性,是不断积累、不断创造和不断更新的过程。对于教师个体来说,实践性知识不是凝固不变,在自身参加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既定的实践性知识面临着价值的抉择。特别是强调教育改革的今天,任何教育政策的提出都会对教师教育教学产生深刻影响,在情境作用下我们不得不吐故纳新。由此可见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必要性。对于教师来说,不是要不要更新知识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生成实践性知识?是不是所有的情境知识都应该转化为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有没有教师的自主性?能不能体现自己的特点?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但就目前看来,这些方法还是有待检验的。因此,我们把知识生成也归为今后研究的一个要素。
  (四)教师机智
  教育机智一词在赫尔巴特教育学的讲演稿里就已经涉及到。这个词也类似于赫尔姆霍斯所说的“一种对情境的特殊敏感性记忆如何在情境中行动”。实质上“机智是一种实践性知识,它在教学的行动中实现自身(成为现实)。作为瞬间和智慧的教育行动,机智在其真正的实践中是一种知识、一种实践的信心。”[16]上述引言有两层含义:其一,教师机智在实践性知识生成、转化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二,教师机智就是实践性知识。第一层意义意味着教师机智更多的体现在对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应变和反思上。第二层意义意味着教师所做的首先不是把理性化的思想反思性地变成行动,而是行动本身已经构成了一种知识。对于教师而言,在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也就是一种对教育情境的敏感性,而在实践活动之后更多的体现教师的反思或经验总结,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促进专业成长。
 
  四、结语
 
  本文尝试着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进行概括总结,提出关于实践性知识定义的五个纬度。在此基础上,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阈”进行了粗略的探讨,其目的还是为了厘清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框架,为我们开展研究提供一种思路。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现象,同时教师实践性知识也是一个系统的研究领域。至于它包括哪些方面的研究内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如何形成的?以什么状态和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如何思考和表达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等都是值得去探究的问题。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何影响?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它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实际教学工作第一线或教学场景中如何表现?这些都是尚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2]Schon D.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s: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M].New York:Basic Books,1983.49
  [3]Elbaz F.Teaching Thinking: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M].London:Groom Helm,1983.5
  [4]康内利(Connelly,F.M.),柯兰迪宁(Clandinin,D.J.).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2).
  [5]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田[J].中国教育学刊,1996.
  [6]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7]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0.
  [8]钟启泉.“实践性知识”问答录[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9] Busenitz,Lowell W.,West Ⅲ G..P.,Dean Shepherd,Teresa Nelson,Gaylen N,Chandler,Andrew Zacharakis.Enterpreneurship in Emergence:Past F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9).
  [10]何晓芳.张贵新.解析教师实践知识:内涵及其特性的考察 [J].教师教育研究,2006,(3).
  [11]Connelly,F.M,Clandinin,D.J.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o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andscape[J].Teaching aml Teacher Education,1997,(7).
  [12]康内利(Connelly,F,M.),柯兰迪宁(Clandinin,D.J.)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2).
  [13]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14][日]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新求胜——智价企业论[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7.
  [15]http://paper.people.com.cn/zgby/html/2007-01/01/content_13421975.htm
  [16]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教育敏感性和教师行动中的实践性知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1).
59#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2:08:37 | 只看该作者
当前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八多八少”
       教育科研是培养学者型、科研型中小学教师,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

  在中小学中,许多人对教育科研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都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学校的领导担心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学校在考试和升学中的竞争力。一些教师也认为自己已承担了十分繁重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无暇再顾及教育科研;同时,他们对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也心存疑虑。

  因此,尽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教育科研已成为学校的一项基本职责,教育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也开始成为评估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很多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仍只是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评估和督导而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这种迫于外在压力的学校“教育科研”,完全流于一种形式,沦落为一种应时应景之作,于是普遍出现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二、立项课题多,结题成果少

   然而,一些学校搞教育科研只停留于课题的申报和立项上。表面看来,学校领导积极动员,广大教师争先恐后地申报课题,人人都有立项课题。其实,这种泡沫式的虚假繁荣背后,所蕴藏的是课题选择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由于这些申报立项的课题事先没有从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严格选择和科学论证,因此根本就没有什么研究和应用价值。其中有的课题本身就是一个虚假问题,没有什么科学的立论依据;或者由于论证过程不严密,设计的技术路线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合理、不科学,因而在实施过程中才发现因缺乏可行性、操作性而很难深入研究下去。

  这样做的后果,必然是立项课题多、结题成果少,造成了人、财、物等的浪费。这种现象在近年中小学校中并非少见。

  三、一般性的成果多,有指导价值的成果少

  教育科研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衡量其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其成果有否创新性和指导性。可是,当前中小学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所获得的,多是一般性的成果,而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且对教育教学实践有直接指导作用的成果则寥寥无几。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认识和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教育科研还没有普遍转化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这样的研究状态很难出精品成果。二是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育理论素养不高,教育科研能力不强,教育科研知识欠缺等,因而阻碍了高水平成果的取得。三是缺乏专家的引领和指导,许多学校自行开展的教育科研都欠缺科学性、规范性,专业化程度不高。这也是影响当前教育科研成果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理论构思的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少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比较具体且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依据本校或本学科实际工作的需要,选择具体的涉及范围较小的问题来研究。而且,开展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并提高其质量。

  然而,我们在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实践中发现,很多课题研究都还仅仅停留在一种理论构思和逻辑推导上,而有物化成果、能解决具体问题并具有指导价值的不多。

  五、以经验总结为成果展示形式的多,以学术论文为成果展示形式的少

  当前中小学教师由于缺乏专业引领和理论指导,其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一些工作总结和经验之谈,既缺乏理论色彩和学术价值,又缺乏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深层揭示,从而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深度不够、层次不高、水平较低,难以发挥指导性和启迪性。

  六、撰写论文的多,实验探索的少

  综观当代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教育科研成果,无一不是产生于长期的且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验探索。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提出的“发展教学论体系”,就是对长达20多年教育实验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也是研究者在前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实验改革提炼而成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也是多年教育实验改革之集大成。

  但反观我们许多中小学教师,由于受功利主义倾向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急于撰写一些论文,拿出一些立竿见影的“成果”,而不愿意沉下去踏踏实实地作一些长期的对比和研究。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及由此写出的论文,缺乏实质性和科学性,更遑论指导性和启迪性了。

  
七、源于外部压力的多,发自内在需求的少

  当前一些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更多的是源于外在的压力,而非发自内在的需求。他们有的是因“学校有要求”而参与教育科研的,有的是出于撰写和发表论文以在评职称和评优中加分的动机而去参与教育科研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只是出自“别人都在搞,我不搞就会吃亏”这样的心态的。因此,他们很难积极、自觉地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并真正成为教育科研的有心人。

  
八、依赖专家搞科研的多,自身开展校本研究的少

  中小学教育科研离不开专家的指导,尤其是在研究起步的阶段,专业引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发现,一些中小学的校长和教师似乎认为,教育科研是专家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专利,中小学教师没有相应的能力、素质和条件直接搞教育科研,只能配合教育研究人员搞一些研究,甚至只是为他们提供研究的素材、对象和场所等。因此,他们没有依*自身力量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校本研究,即根据本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计研究课题,并通过研究和实验去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总之,教育科研对促进中小学教师从教书匠向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认识并解决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使中小学教育科研健康发展,应是当前中小学在实施新课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60#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2:09:12 | 只看该作者
中小学教科研关键在于怎么做  本文转载自shengge《中小学教科研关键在于怎么做》


      清晰而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本质、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对非本质问题的纠结,去追问和探究中小学教师研究不可或缺的“规范”。
  麻晓春
  “中小学教师通过做研究,培育“事实求是,追求真理,不盲从,不迷信”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育人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经历“问题与假设证据与分析结论与讨论”的研究过程,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采取“证据说话,开展讨论和质疑”的科学思维,提高自身及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些才是中小学教师研究真正的价值所在。”
  中小学教师要不要“人人有课题”,类似这样的问题讨论已久。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但关于中小学教科研的讨论却像是一个“涟漪”,在一个圆圈里徘徊,即没有跳出来,也无法深下去。讨论中,大家说的似乎都有道理。
  反对者认为,中小学教科研存在种种问题,病得还不轻:
  一是形式化。参与者关注的是方案撰写、课题申报、立项、论证、评奖,却忽视了对研究问题的深究、对研究过程的管理,导致“申报急急忙忙,开题热热闹闹,过程松松垮垮,结题了了草草”,忙的是外在的形式,让教师觉得累却无用。
  二是功利化。参与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评职、评奖,所以急于在短时间内拿出东西,东拼西凑,甚至“复制+剪辑”,有悖于教育研究精神和价值的做法盛行于中小学校园。
  三是泛研究。参与者不愿投入艰苦劳动,没有文献搜集和整理,不对问题做深入研究,甚至有课题没问题,没有真实的数据以及必要的论证推理,只有“观点+例子”,找一个实例,套上一个“理论”,缺乏必要的研究规范和准则。
  支持者认为,中小学教科研的作用和意义不容否定。自“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提出以来,改变了教师沦为“教书匠”的原有定位,教科研成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被广大学校、教师所接受、所实践。中小学教师做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师工作质量的必经之路,是增强教师效能感和幸福感的必备要素。我国无数中小学就是通过开展教科研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无数中小学教师就是通过做研究成为一代名师。
  从要不要“人人有课题”的论题看,实际上隐含了两个话题:一是要不要人人做研究,二是要不要做课题。其实,“做课题”只是“做研究”的一种方式,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做研究是由中小学教师根据所要解决问题和个人需要、条件等因素来决定的。做课题是做研究,不做课题同样可以做研究,如课例分析、课堂研讨等。我们所要讨论问题的核心应该是:中小学教师要不要做研究,教师应该如何做研究。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把备课作为研究,“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第一次,独立备课,“绝不做照搬照抄教学参考资料的人,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力求自己真懂”。第二次,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自己的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以后的特色”。第三次,边教边改,每课必写“教后记”,“一步一陟一回顾”。经过对上百篇课文的独立钻研,对教材有了一种“庖丁解牛”的本领,为自己的教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和超凡的能力。
  北京十一学校的王春易老师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假设、实践反思、总结经验,不断地推动工作持续地发展。在自主课堂上,学生不会自学,她尝试“学习规划书”,引导学生自学;课堂中学生不会讨论,她培训小组长,实施团队评价,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实验,课时不够,她探索“大单元教学”,把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大单元教学,没有教材,她组织教研组老师改教案、编教材;课堂上教师不讲了、少讲了,如何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她把知识问题化,用问题来导学,创造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新学校行动研究”团队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把行动拿出来研究”,研究的具体内容就是学校工作中的优势、问题和矛盾;“把成果付诸行动”,他们的研究成果不是追求写研究报告、论文,而是解决方案、操作模式、行为改进,把研究作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进工作的动力。
  无论是于漪老师的备课就是研究,还是王春易老师和“新学校行动研究”的工作即研究,都是基于教师工作、解决教师问题、促进教师发展的研究。这样的研究难道不需要教师“人人去做”吗?我们应积极提倡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研究。我们反对的是为了花样文章做课题,搞劳民伤财的形式;我们反对的是脱离自己的工作,盲目追风、求新、凑热闹;我们反对的是把研究作为评职、评优捞分的手段,弄虚作假,背离中小学教师做研究的基本价值。
  中小学教师研究的内在价值是什么,有没有自身的特点以及符合自身工作和研究特征的规范?这是需要我们重点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通过做研究,培育“事实求是,追求真理,不盲从,不迷信”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育人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经历“问题与假设证据与分析结论与讨论”的研究过程,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采取“证据说话,开展讨论和质疑”的科学思维,提高自身及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些才是中小学教师研究真正的价值所在。
  在认识和把握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特点、规范方面,日本中小学的“授业研究”值得我们借鉴。在日本中小学,教师按科目、年级分成不同的小组来准备“研究课”,用一个月至一年的时间经历“问题探索、设计课程、实地教学、评估成效、重写教案、再次试教、评估反思以至最终分享成果”的研究过程;倡导教师“从自己的授课中学习”,建议“用于经验交流的报告书写”,包括“研究概要”、“研究的目的”、“授业观、儿童观”、“授业的设计”、“实施情况的记述”、“结果与考察”、“具体的建议”、“反省或感想”、“附录资料”等。可以说,日本中小学的“授业研究”就是一种基于教师工作、以“课堂”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范式,是基于中小学教师研究特性而有别于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规范。
  清晰而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本质、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对非本质问题的纠结,去追问和探究中小学教师研究不可或缺的“规范”:价值观、方法论。也就是说:中小学教科研,不是要不要,而是怎么做。
  (来源:中国教育报)



引文来源  中小学教科研关键在于怎么做-搜狐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1:55 , Processed in 0.1079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