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于50年代初期、中期的书法
. / F9 V4 K0 E3 m. c( I
王友轩
2008-10-19
; K, i. n& x9 `9 \# Q. B
. ' o( k1 M0 [7 S" @1 \2 ~
. 2 H _/ ]9 E4 J p& |* Z, V2 R
昨天在本网站《书画研究》版里读到一篇标题为《翰墨风流看今朝 - 毛泽东草书自作诗》的书法评论〖1〗。那篇文章讨论了毛用八行笺纸抄录的自作诗《和周世钊同志》的草书风格。文章写得很好,分析方法比较专业化,文字风格也清晰典雅。
. ( ]- M9 I5 I5 S5 d3 s
我对毛泽东的书法没有研究,但我感觉,与行草《和周世钊同志》相近的作品,毛还有《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长沙》(见附图),大概都是同一时期(1949-1959)的作品。因此,我想就毛在50年代初期、中期的书法特点,随缘讲点肤浅体会。如果说错了,请雅正。
.
毛泽东于50年代初、中期的书法,与解放前(1915-1948)和六十年代后(1960-1976)的风格有明显区别。解放前的代表作之一是《雪》。那时,毛的书法的宣传实用价值大于纯艺术价值。如今人们常常称道的“毛泽东狂草”,指的是六十年代以后形成的风格,其书法代表作是《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长征》等等。
. * Y% c- [4 }- F
附图所示的《和周世钊同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长沙》这几幅字,严格地说是行草,不是百分之百的草书。这几幅字,是在毛泽东给田家英的那封信(1958年)之前写的。与解放前的作品相比,已经脱胎换骨,开始显示智永、怀仁的痕迹,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了。可见,毛进京以后就开始研究和提高自己的书法艺术,虽然许多分析家认为那是在六十年代初卸掉国家主席的职务以后的事。# u8 f9 H9 I7 J. i9 d* ?
. 毛泽东在进京之后就开始正式研究书法,这大概有三个因素。A、 自己在长沙求学时,就已经对书法着迷。但直至解放前,苦于事业、生存和治学条件,他一直未能真正实现学书的愿望。B、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多数是贫苦阶层出生; 别说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没有多少能人被当时京城的高级知识分子看得上眼,就是能够写出一笔象样的毛笔字的高干(如董必武、周恩来、康生、舒同 etc)也不多。在当时那个“进京赶考”的情势下,把字写好似乎也是一项紧迫的公关工程。C、 进京之后,治学条件有了;与他交往的名流中许多都是书法家、画家(如赵扑初、郭沫若、齐白石 etc);故宫博物馆的资料也可以随意借用。用《实践论》里的话来说, A 是内因,B和C是外因。) {6 m" w% W% _$ f' a
. , o$ s8 _2 P# i* P; \* L6 C. R" W
其实,毛泽东在解放前的实用书法是以行书为主。湖南长沙、湘潭一带的古建筑和古碑一般都是采用行书和楷书。行书以李北海的为主导;楷书以欧阳询和黄自元的为主。岳麓山有李北海的行书碑刻。毛常登岳麓山,猜想常见李北海的行书。毛的行书,在笔势上趋于直线向右向上倾斜。 没有人论及过,这是不是受李北海的影响? .
进京以后,毛泽东开始专攻草书,而不攻楷书或行书或隶书,可能有两个原因。 A. 草书合乎他的性格。要毛泽东去写乾隆的那种馆阁体,那是不堪想象的。 B. 他可能受过康生的影响。康生是个章草专家,也能绘画;由于江青的原因,似乎常有接近毛的机会,而且常与之讨论书画。毛泽东虽不写章草,但在五十年代初、中期,也不写狂草。在结字方面,还是比较约束自己。不知国内有不有分析家讨论康对毛的草书发展所曾起到过的作用?3 p( g* F/ W" e. q6 Y- u; F! y) ?
.
虽然毛泽东在五十代初期和中期的字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还是不及他在六十年代以后的书法那么炉火纯青。我个人的体会是,草书作品应有如下两个特色: (a) 作品的章法应该是浑然一体的,局部完全消溶在整体之中。毛在这个时候的作品还没有刻意追求这个境界。虽然字与字之间的呼应、承接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但采用的多是行书方法。(b) 在草书里,每个字的写法是有章可寻,不能随意生造的。虽然草体字在裹束上有许多急就简约的做法,如果把每个单字从整体中割裂下来,我们仍然可以根据传统规则把它辨认出来。总的来说,毛的国学功底非常雄厚,对草书的规则是相当谙熟的。但是,直到这个时期,毛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时也无意地当个造反派。譬如,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幅字中,倒数第三个字“是”,写得似乎有点过于自由主义(liberalism?), 不合乎草字写法的传统规则,甚至也不符合传统的行书规则;割裂下来甚至不可确认。(请见2号跟帖的分析和附图)。再看同一幅字中“追穷寇”的“寇”字。这个字由“完”和 pū (上“卜”,下“又”)构成。(在篆书中作为部首的“又”一般是古“手”字。) Pū 字旁就是现在“教”字右边的反文旁。草书把上面的“卜”简为一撇,搭在“又”的左上端,如同行书的反文旁。可是,毛把 pū 字旁写成了上“一”下“女”。“寇”的本义是暴。主席认为女人能顶半边天、能作社会的主人,自然不会认为“一个女人”能“完”暴。他把“寇”字写成那样,是不是无意地写错了呢? 不知网友们能否为他找到依据? (见4号跟帖的分析和附图)。另外,在《和周世钊同志》的第7诗行“莫叹韶华容易逝”中的“容”,写得也是有点过于自由主义。如果从作品中割裂下来,是不容易确认的。(见3号跟帖的分析和附图)。完全合乎规则的草字,孤立起来也应该容易确认。6 Z3 Z7 o4 R* {7 d# \
. l9 D- x" B p9 C; l
无论如何,实话实说,到五十年代这个时期,毛泽东的行草已经达到我等凡夫难以企及的审美境界。我们不必将毛与二王、怀素来比。(书法是二王和怀素的第一专业,却是毛的第八副业 -- 夸张一点地说!) 但是,莫说与当代某些眼睛紧盯着润格的书法教授、书协主席、副主席们相比〖2〗,就是与他同代的、民国遗老中喝着墨汁生存于世的前辈书法家来比,毛的书法仍然是出类拔萃的,是令人景仰的。〖3〗
.
4 E5 r j; N9 l# Z# d
.
. 4 ?4 s3 Y2 ~$ X/ ]
注释:
〖1〗曹植画院 (转载?/原创?),《翰墨风流看今朝: 毛泽东草书自作诗》。【中国书法网论坛书画研究】。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php?tid=29767&extra=page%3D1。2008-09-25。(网名叫“曹植画院”的网友,并没有说明这是不是他自己的原创。但是,我于2008年10月30日在人民网上见到与这完全相同的文章。人民网也未交待作者的姓名,只交待那篇文章是来自《中国书画报》。参见人民网: <http://art.people.com.cn/GB/41132/41137/3341296.html>. 如果哪位网友能把原作者的真实姓名告诉我,我当不胜感谢。)( N5 ^7 X- T* W' l7 J2 l, f& S0 `9 L, k( ?
.
〖2〗《湖南书法家作品润格表惹争议 官越大作品越贵?》。 【中国书法网】。 http://www.shufa.com/news/view.asp?classid=1&id=10652。 2008-10-9 10:40:58。
3 w9 _' ^5 d/ V. ~ . 7 U, F. j) k8 R# _$ F
〖3〗李徐灵。毛泽东书法是书法艺术走向大众化的标志。【中国书法网论坛书画研究】。 2008-8-24 01:42。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php?tid=28445&extra=page%3D3。/ I3 R" s* P2 M# w$ Y' y$ H
. . x* P1 t% K1 p+ V3 F
.
. $ |9 }) K, ~- {5 F% _1 {) v
; w# k3 E* K- A1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