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我的网络教研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0-8-30 03:19:32 | 只看该作者
Kallen的社交规则
“从短信、飞信到微博,是我的社交进化史,我特鄙视和陌生人诉衷情,但无论地产商、投资客、明星还是大学者,只要认识我的,肯定觉得我和我的微博是一致的,因为我就是一个生活中的演员。”
Kallen是微博上的社交红人。看她的留言几乎就是一个名利场,和谁见面、谁做了什么有何感受,又都点到为止从不透露关键。这些被写进来的有知名企业家、演员、媒体人等各个圈子的人,互相关心关注之情溢于言表。“我从来不写不太熟的人,也不会见个明星就合影,然后放微博上。”Kallen说,那是很多想结交名人的微博的做法,“无论名人说什么都上去巴结一番”。Kallen说自己“我只巴结那些巴结我的人”。从微博上看,她游走于各个圈子,“我写谁之前都会和对方打个招呼。在这里我就是一个正正当当的有钱人,而微博是介于公文和情书之间的,我恰好需要这种表达”。
Kallen的表达很有意思,是少见的肉麻加有趣的混合体。很多人和她兄弟姐妹相称,微博写得火一样热情。她说:“没有微博之前我就是这个范儿,只不过微博公开了。”她的企业家朋友比如冯仑,一开始就不太能接受这种方式。“后来他们发现我就改不了,反正我没有包藏祸心,也没有说不该说的,他们也就被我带领了,自己也多少开始走这个路线。”她的职业是一家影视传媒公司的老板,合作的既有海岩、陈丹青、曾子墨这样的已成名人士,也有演艺明星。但是明星圈子对于她来说只不过是所有关系中的一环。“我的朋友圈更多在商界。我入行很晚,做经纪人不过3年的时间。”此前她曾在一家奢侈品公司工作6年,她说,“所以公关、媒体、投资这些圈子才是我熟悉的,演艺圈反而是我最晚接触的”。
即使现在,她还是觉得,“演艺圈的人就像一个铁皮桶,外人进不去,但是里面又很乱,缺乏专业性。经纪人不是保姆就是跟班,我想改变这种交往方式”。她想用“职业经理人”之类的词来称呼,“把很多白领们使用的、商务化专业化的交往方式介绍给这些明星们。中国不像日韩,没有明星产业、明星甚至名人,都是个体户,章子怡的事情就反映了这一点。一旦出现问题,连个专业团队出谋划策的都没有,更没有能把明星和政商等各种圈子结合起来的渠道和能力”。但她也有自己的规则,她代理合作的人,必须是“不靠我也能吃上饭,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心态平和。我能帮哪个明星平点事,比如谁负面报道了或者出了岔子。可演艺圈现在风险太大,我不喜欢那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明星,太想挣钱大红大紫了,一旦栽了就全盘皆输”。她经常告诫“人脉比钱重要”,“名人也想塑造树立自己的形象,他要是愿意挣钱我能让他忙死,可面子上我会一点也让人看不出来。于是在他们之间,我就像个卖光盘的,聪明、灵活、嘴甜”。
“我觉得我特适合碎片化的时代,因为我就是一个一心多用的人,一定要把很多东西加在一起,很多人联系在一起,才觉得有趣。”这样的身份她觉得“掮客”这个称呼更直接。“经纪人是处理多重关系的人。商人需要明星去撑场面,得告诉他们应该请文化名人而不是小明星;明星需要投资和广告,告诉他们怎么做才能为自己铺好以后的道路,而不仅是一笔生意;政府需要商人和明星的双重支持,帮他们选择最合适的人;媒体不在乎明星却在乎企业,每个圈子都有必然的联系。可是懂得每个圈子的规则的人太少了,好在我初入社会就进了国外的奢侈品公司,给哪个电视剧投资,给哪个项目广告,我那时是个给人送钱的。”Kallen出身于军队高官家庭,不讳言自己有很多人脉靠的是家族关系。12岁就去新加坡留学,大学考了瑞士的SSE贵族学校,德语说得比英语好。2006年她从大公司出来,自己独立门户。“我就是靠商业推广起家的,那时海岩剧的推广我做了很多,他是我的贵人,让我赚到了钱。写文案,商业推广、植入式广告和赞助是我一开始最拿手的。”
充满了派对、名流的信息发布,从今年三四月份才开始使用微博的Kallen,迅速积累了几万名“粉丝”。“一开始有人把我归为脑残炫富女,因为助理把我的玛莎拉蒂的照片放上去了,当时我参加一个跑车之旅的活动,发点今天吃了什么之类的小消息。我觉得这也太装了,我又不是明星。以后我还是以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想法为主吧。”
Kallen觉得用这些甜言蜜语的小发言,随时关注、对朋友和认识的人表达感情并没什么问题。“请我吃饭、邀请我去聚会,我一定在微博上表示一下感谢。以前我是飞信的爱好者,经常和一堆朋友倾诉衷肠,动不动就群发自己突然有点小想法什么的,我就是一个乐于表达的人。人家回不回我并不重要。”她关注的人里,三成是熟人朋友,三成是业务往来的伙伴,剩下的就是完全不认识的人。“再好的关系,不联络也会疏远,我是那种一定要嘘寒问暖,把平时关系维持好的人,而且我愿意主动付出关心。”
她营造的环境是“一个场子,没有人砸,都是捧的”。Kallen说维持这一点着实不容易,“娱乐圈更像是江湖,传帮带的,关系、靠山这些更重要,你说你大公司待过、留过学还外语好,谁理你?你不是华谊、保利、太和,就没人带你玩。我自己做个小公司,再弄一堆没名没姓的人,我不成了马戏班班主了?我只能选择大家看起来是名流又需要这些圈子的人。他们也很挑剔,没见过世面也入不了眼,没人教我该怎么做”。她“强迫”自己的朋友和生意伙伴对自己的发言有反应,细致又自我的表述中,她是最亲密最可靠的人。“我要让每个人都觉得,我就鲜活地在你身边,你别装和我不熟。”她嘻嘻哈哈又闪过精明得意的眼神,“名人也需要被关心,何况我和他们都认识,我从来不去关心不认识的人,万一对方在国外、开会、吃饭,关心怎么传达?网上这种方式特别好。从短信、飞信到微博,是我的社交进化史,我特鄙视和陌生人诉衷情,但无论地产商、投资客、明星还是大学者,只要认识我的,肯定觉得我和我的微博是一致的,因为我就是一个生活中的演员。”
这种零碎的表达还有一个重要作用。“让别人知道我在做什么。王石也这样,很多要找他的人会先看他的微博,明星可能要装忙,普通人恨不能和什么事沾上边,不过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人,大多更在意自己关注的那几个圈子,和自己在其中的形象。”越来越多的名人开始适应聚会或餐会那样的场合。“微博就是这样,我肯定不做派对动物,满足于沾点名人的光,来占点便宜。我是任何场合都把自己当做主人的那种人,既然邀请我,我就会像主办方一样去维护和烘托这个场子,因为我知道大家都需要我依靠我,我做的是派对女王。”她的交际方式显然区别于“见人先说三分话”的中国式含蓄,“我从小受教育就是表达好意就行了,误会我小人无视我也没关系。随便骂人,给人扣帽子,还有做富二代状、做阔太状,这些方式已经不适应微博这个大环境了。姿态很低,志向很高的人,才容易在微博上受到大家的欢迎。我也不是靠一个人抬举的,真正私人化的交际很多也不方便放在网上。普通人的碎片当然没什么,但是精英的就不一样了,即使废话也有用处。虽然我也写很多废话,大家都知道我没骗人就行了。开微博之后有好多人认识我议论我,前几天参加一电视台节目,有人问我是谁,我说我捡过破烂,被你认出来啦!”
52#
发表于 2010-8-30 03:21:02 | 只看该作者
玩手机的儿童

独处是否终结?
这样一个文化去除了戈夫曼对“前台”、“后台”的区分,所有时刻都是“前台”,甚至于“你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表演”。内在的自我在丧失独处能力以后倾向于彻底消失,剩下的只有不同的外在的自我彼此来去反弹后虚无缥缈的回声。
连线迷狂
这是一个连肥胖症都能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传染的时代。能传染的,还有背痛、戒烟、自杀、性行为以及政治态度。如同反安慰剂效应,父母彼此交流后对过敏症的担忧加剧是导致孩子表现出过敏症状的诱因,而多进账1万美元还比不上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快乐更有可能让你更快乐——这是《连接:社交网络的惊人力量以及它们如何形塑我们的生活》(Connected:The Surprising Power of Our Social Networks and How They Shape Our Lives)一书得出的结论。两位作者中的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A. Christakis)是哈佛大学社会学、医学及健康政策教授,今年刚被评为《时代》杂志“百位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过去人们总是在讨论个人选择和社会控制之间的对立。”他宣布,“而我们的研究经验认为,我们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联结是问题的另一个关键。要明白我们是谁,首先得理解我们彼此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而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样一组数字大概最易于表现近10年来人们联结方式的变迁,以及技术在其中的深远触角:2000年,46%的美国成人日常使用互联网,5%的人有家庭宽带,50%的人拥有手机,没有人无线上网,没有人具有“技术支持的社交网络”。到了2010年,79%的美国成人使用互联网,家庭宽带的普及率达到64%,82%的人都有手机,无线上网的人的比例上升至59%,而每两人中就有一个在经营自己“技术支持的社交网络”。
一年半以前,根据Facebook的营运总监提供的数据,Facebook用户的主页上平均每人有120个朋友链接。现在,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了130,离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邓巴数字”已越来越近。通过研究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人类的组织历史,罗宾·邓巴提出一个假说,认为人类大脑中处理语言和意识的皮层的进化状况最多只能支持150个社交关系。2009年,他比较了有上千个Facebook朋友的人和只有上百个或更少Facebook朋友的人在Facebook上与这些朋友的联系状况,结论是,这两类人的实际社交联络数量和质量没有显著差别。
然而,尽管真正有意义的社交关系就那么些,人们仍然不停地在添加自己Facebook的朋友链接,心理学家称之为“友瘾”(Friend Addiction),或者干脆直接命名为“Facebook成瘾症”(Facebook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FAD)。2010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一项名为“24小时不上线”的最新研究中,200名大学本科生被要求在24小时内放弃使用所有的媒体设备,之后以书面形式报告自己的感受。结果,他们的文字陈述总共多达11万字以上,大约相当于一部400页的英文小说。研究者们发现,几乎无人抱怨无法看电视、看报纸或者听MP3,学生们写的最多的是他们对无法发短信、打电话、查看即时消息、发邮件以及上Facebook的深切沮丧。对他们来说,尽管只是24小时,但失去了这些联系哪怕一秒钟,似乎都意味着失去了朋友和家人。一个学生写道:“我感到全世界就剩下我一个人,我被我的生活放逐。这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纽约时报》上个月则刊登了另一个故事:一对父母禁不住女儿的苦苦哀求,在她11岁时就给她买了一个手机,而他们原先打算的年龄下限和安徒生笔下小美人鱼的家族传统一致,是15岁。文章中专家的妥协性建议是,尽量不要在孩子14岁之前给他们买手机,如果真要买,也最好买功能最简单的,既省钱又省心。
然而,现实的统计数字展现了另一股挡不住的潮流。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0年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5年前,美国45%的18岁以下青少年拥有手机,到2009年,这个比例已上升至75%,其中12岁年龄组拥有手机的比例从18%上升到58%。
在有手机的孩子们中,平均每人每天打5个电话,一半以上的人每天都要发50条以上的短信,1/3的人每天超过100条,每个月超过3000条。2009年6月,一个名叫TextPlus的iPhone免费应用程序发布,其功能是可以无上限地免费发短信,不仅可用于iPhone,还可用于本来没有电话功能的iTouch,短信传输费用由程序开发商直接支付给AT&T电话公司,条件是短信可附带广告。程序发布后,80万下载用户在不到两个月内发送了8000万条短信,平均每天160万条。程序开发商不得不承认,这笔电信费用实在不能与广告收益相抵。
伴随着手机即时消息在孩子们中的普及,2006年问世的“高频铃声”于去年在互联网上再度疯狂流行。尽管人耳的听力范围一般来说是20赫兹到2万赫兹,但对于25岁以上的成人来说,1.5万赫兹以上的声音就基本听不到,而孩子们则对高频声音更敏感。在那些课堂等禁止开机的场合,这种1.5万赫兹左右的“高频铃声”成为许多美国青少年收发短信的护身符,比震动模式还有效。
不仅在美国青少年中,就美国总人口而言,这也是一场已经持续近10年且还在不断蔓延的连线迷狂。早在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一位研究“技术压力”的专家菲利普·尼科尔森(Philip Nicholson)曾提过一个问题:假设你现在必须在切掉一根手指和余生放弃使用计算机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你会选择什么?反复的随机调查表明,1/3的人宁愿放弃一根手指。“麦克卢汉曾说过技术是我们身体的延伸,现在我们知道了如果这一逻辑发展到极致之后会发生什么,放弃使用电脑等同于截肢。”戴维·申克(David Shenk),《信息烟尘》(Data Smog)一书的作者在接受采访中告诉本刊,“而未来的情况在我看来还会跟过去一样,无论是在好的方面还是在坏的方面。”
53#
发表于 2010-8-30 03:21:30 | 只看该作者
连线的代价
“30年前,他抱着一台TRS-80家庭电脑,我在他的眼中看到了泪水。‘这台电脑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切,’他说,‘是我寄托希望的地方。’我就这样开始了对他的访谈,心里想着我大概能从他那里学到点电脑发烧友如何使用他们的新设备的知识。然而,访谈结束时,我的问题改变了:个人电脑在什么地方提供了这样一种与人之间的深切联系?电脑到底有什么以至于它能够给人以希望?”谢里·特尔克(Sherry Turkle)那时还是刚在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系任教的一名教师,她有从哈佛大学获得的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的双博士学位,却仍然感到技术和人性之间的关系神秘莫测。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刚刚萌芽的时候,她第一个提问道:我们如何使用技术?外在的物质机器如何改变了我们的内在自我?
从1984年苹果的麦金托什电脑问世之前,直到Twitter风行,手机普遍上网,她在这个领域研究了30年。2006年,她将当下的连线迷狂命名为“在线文化”(Always-On/Always-On-You)——不仅人人一直在线,而且人人被要求、被预设为一直在线。“网络成瘾”这个词在她看来描述这个现象的力度是不够的,“这是一种受限于技术的使用价值的思考方式,而从更深刻层面看,自我其实已被技术重塑为一种新的状态”。2008年,她在《技术装置的内在历史》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亲密民族志学(Intimate Ethnography)的概念,说:“人们从来都很难不按照某种说明书式的标准脚本去讨论技术,但实际上,真正对人们有影响的、人们心目中重要的那些事情往往与技术的原初意图没什么关系。”她认为,因此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技术在人性和自我中的内化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外界的感受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而自我对“在线文化”最重要的内化结果之一就是:我们逐渐丧失了独处的能力,她说:“手机给了我们随时随地进行联系的能力,于是我们越来越少有机会经历情绪控制的锻炼。以往是,我有了一种感受,我要打电话给我的朋友,而现在人们则倾向于变成,我想体验某种感受,我要打电话给我的朋友。我们需要先联系朋友,才能体会到我们的感情。我们越来越缺乏独处的环境来进行自省和自修,最后我们忘记了有关独处的一切。”
她说,对于青少年来说,独处的缺失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承袭千百年来人类一直以各种形式履行的、核心在于独立面对世界的成人礼传统:“11岁到14岁是一个孩子最有可能从父母那里获得一个手机的年龄,然而11岁到14岁对于一个都市少年来说,也是他头一次独自进行城市漫游的年龄。这种漫游意味着你只有你自己一个人,你要对自己负责,如果害怕了,你要独自去体验那些情绪,然后转变成学会自治和有责任概念的成人。青少年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完全被隔离来完成对自我身份的追寻。”
谢里·特尔克说她曾带她15岁的女儿去巴黎旅行,想让女儿体会她自己年轻时那种“因为与所来自处完全断绝了联系的一个未经稀释的巴黎印象”,结果她女儿却认为自己更乐于体验一个“连线巴黎”。“她给在波士顿的朋友不断发短信,有一天我们在旅馆里准备吃晚饭,她的一个朋友从波士顿打来电话邀请她第二天一起午饭,她简单地说,‘明天不行,但周五可以’。她的朋友完全没有意识到她在大西洋的另一端,无论是情绪上还是社会联系上,我女儿压根儿就没离开过波士顿。”谢里·特尔克回忆道。
而从另一方面看,父母也不愿意放弃能够方便实现的与子女的联系,数据显示有一半的父母习惯于通过手机随时监控孩子的方位,“现在,手机和联网技术使得所有代际的人全都坐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同一条船里往下游漂”。
孩子们贪享连线状态,成人们则更易于被过度连线状态困扰。在一种即时问答的交流模式和交流期待成型后,迎面而来的就是如何一直保持快速应答状态的挑战。“人们感到一种要不断刷新邮箱、接收信息更新的压力,许多人因此无法把工作和休闲分开,恨不得度假也要随身携带办公桌。”谢里·特尔克说,“快速回复、多任务处理甚至已经取得了文化价值上的地位,被看做有能力的表现。在效率原则的指引下,我们否认长时间专注于同一件事情的价值。15年前,倘若一个同事在与我面对面谈话时突然开始阅读一封私人信件,我会觉得受到了冒犯,而现在,如果一个电话打到他的手机,立刻接起来才符合行为规范。”
在这种语境下,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提出的“Google是否使我们变笨”的问题获得了意义。尽管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对895名各行业专家、学者的一次意见调查表明,81%的被调查者认为互联网增加了人类知识,使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求知机会,然而,宏观层面上的知识共享和增长并不能直接推论技术对个体的影响。尼古拉斯·卡尔所提出的个体层面上的种种疑难,如无法集中注意力,深度思考和分析能力萎缩等,仍然有待互联网研究者们的回应。而他本人为完成《浅薄》一书的写作所采取的解决方案则可谓釜底抽薪:控制电子邮件的进出,不用手机,关闭Facebook和Twitter账号,搁置博客。一段时间后,他终于感到了思维上的“集中与平静”。
“如果说厌倦是电视一代的普遍情绪,那么孤独就是网络一代的普遍情绪。”婴儿潮一代、研究古典文学的学者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从自身经验出发,在《孤独的终结》一文中如此断言。一天看6小时电视使得“电视一代”无事可做时也无法体验惠特曼所说的“闲散”,而连线文化哺育出来的“网络一代”即使在写个人作业时也无法独处,一缺乏陪伴,他们就感到不安和悲哀。“我们失去了保持宁静、享受闲散的能力,而一天100条短信则让他们失去了保持独处、享受孤独的能力。事到如今,人们不再相信独处的心智。”他说。
54#
发表于 2010-8-30 03:21:59 | 只看该作者
全球村中的巴比塔
社会学家戴维·里斯曼(David Riesman)1950年就在《孤独的人群》一书中提出,美国文化中的自我概念正在经历从“内向性”向“他向性”的转向。然而,他没有预料到的是后来技术的发展将会把他者维度推向怎样的一个新高潮。在2011年即将出版的新书《一起孤独:技术以及亲密和孤独的再发明》(Alone Together:Technology and the Reinvention of Intimacy and Solitude)中,谢里·特尔克对400多名被调查者做了社会化媒体和手机使用习惯的访谈,结论是一个表演性文化正在形成,其中叙述性和分析性的自思越来越少见。这样一个文化去除了戈夫曼对“前台”、“后台”状态的区分,所有时刻都是“前台”,甚至于“你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表演”。内在的自我在丧失独处能力以后倾向于彻底消失,剩下的只有不同的外在的自我彼此来来去去反弹后虚无缥缈的回声。在一个新的层面上,谢里·特尔克给美国人重新贴上了“孤独的大众”的标签。
美国密歇根大学今年5月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今天的年轻人与80年代和90年代的年轻人相比更缺乏同情心。研究者分析了最近30年1.4万名大学本科生的调查数据,发现使用同一个统计量表测出来2000年以后学生们的同情心指标大幅下降,降幅达40%。在被问及如何解读这一数据时,研究的主导者萨拉·康拉特(Sara Konrath)回答本刊记者提问时说:“我们一开始是在总人口中发现了这个趋势,后来才进一步把样本集中在年轻人身上。
当前,一方面我们通过技术与更多的人接触,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却经历着同情下降,这看起来的确是一个悖论。问题在于,当我们对人际关系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时候,技术到底是帮助我们获得更紧密的联系,还是使我们的人际关系碎片化?Facebook、Skype以及其他工具的确可以用来达到前一个目的,但人们往往只是用来建立浅层关系,进行表面互动。”
“这种互联网对个体自我造成的悖论——一方面越来越广泛地联结,另一方面个体之间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孤立——到目前为止我还看不到什么改变的可能性。”戴维·申克告诉本刊记者,“我们享受了超级联结状态的种种好处,但是碎片化、压力、注意力涣散也将如影随形。”他说,13年前,他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当记者,那时他头一次在信息过量冲击的高压下提出了信息时代“碎片症”(Fragmentia)的概念:一种认知障碍,源于个体在不间断接触片断性信息和世界时感到自己被切断了与一种整体感之间的联系。他说:“如今,这种被隔离感还将继续下去,而且广告、搜索引擎等技术的发展还将继续迎合我们过去所做的选择。”
在戴维·申克看来,信息技术既把人们带进了麦克卢汉所说的全球村,同时也在村里修建了一座巴别塔。“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正被捆绑到一个巨大的电子基础设施上,可是这颗连线星球也正在这种整体性下变得越来越支离破碎。实际上,这本来就合情合理。就如同一个大型的鸡尾酒会碎裂成一连串的小型谈话——酒会的规模越大,小型谈话也就越多——所以当人们被抛入同一个虚拟村庄时,他们也照常行事。为了维持亲密交流,为了维护各自的复杂性,人们就在这个全球摩天大楼里分裂成了一簇簇的小团体。”
55#
发表于 2010-8-30 03:25:55 | 只看该作者
段子来说微博
1、世界杯时,记者采访喀麦隆队,问埃托奥:你每天都干什么?答曰:吃饭,睡觉,上微博;又去问亚历山大·宋,答曰:吃饭,睡觉,上微博;问来问去,问到韦伯,韦伯答曰:吃饭,睡觉。问:为啥不上微博?答:我就是(韦伯)微博!……
2、粉丝超过一百,你就是本内刊;超过一千,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一万,你就是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超过1亿,恭喜你,你是CCTV了。
3、一般新浪微博都是140个字吧,163的微博可以输入163个字,我也在寻思360安全卫士要是出个微博是不是得输入360个字?网友纷纷表示51.com和 56.com会压力很大。其实我一直在等2688网店和3721网络实名出微博。网友告诉我,其实,移动10086也在酝酿微博……
4、腾讯每条微博下面都有 #举报#,很赞很实用,我刚才建议再增加一个 #自首#,这样更ok。
5、微博帮派分类:笑话精选派,图文精选派,原文转帖派,复制粘贴派,只写不转派,只转不写派,媒体炒作派,品牌广告派,生活秀秀派,专挺偶像派,原创搞笑派,大胆抨击派,独具一格派,风格混搭派,自言自语派,胡言乱语派。
6、某领导对一女孩耍流氓,女孩强烈反抗,领导骂道:小妞,别闹了,我可是有背景的人!女孩一听,顿时笑了:大叔,别闹了,我可是有微博的人。
56#
发表于 2010-8-30 03:28:55 | 只看该作者
利用新浪微博进行网站推广[zt]
做网络推广几年了,天天在几个站长站潜水,文章天天看但基本没写过,总觉得说来说去就那么些东西。前段时间研究了下Twitter类网站,Twitte的运行方式更像是电子邮件或是网页——由不同的实体所管理的一个系统,通过共同的网络协议相互连接,并不适合我们做推

做网络推广几年了,天天在几个站长站潜水,文章天天看但基本没写过,总觉得说来说去就那么些东西。前段时间研究了下Twitter类网站,Twitte的运行方式更像是电子邮件或是网页——由不同的实体所管理的一个系统,通过共同的网络协议相互连接,并不适合我们做推广。所以在使用常用的推广手法之余,也一直在寻找新的方式。
但我是做手机商城类网站的运营工作,对流量倒是没什么要求,但是需要高质的潜在客户,给来访客户比较好的用户体验,行货品牌手机价格一般偏高,我们的客户定位也比较高,所以很多手法不能用,很多地方不好推广。
前几天就听说新浪新出了微博,找朋友要了个邀请码,顺手做了一些基本的推广,加了些关注,没想到每天搜索优优手机网的人直接翻倍,成功交易数也有所提升(因为目前使用微博的一般是互联网资深人士,经济能力较高)。好方法不藏私,和做站长的朋友们分享一下。
一、善用关注
在新浪围脖上,每次关注别人,别人都会收到消息,现在微博还算是新鲜东西,一般都会顺手加回好友的。有来有往,长久相交之道。
二、风借火势
这几天互联网界最火的是啥?“李开复离职”。李开复可是微博的忠实用户,9月4日老李发了N多篇短文,估计心情有点激动,我呢,就加了他的关注之后一直F5刷新,出来一篇评论一篇,老李是个好人,基本不删回复的,当然咱也不能瞎掰,也就表示下关注之情。很多朋友关注李开复,顺便加了我做关注,这样好友就多起来了。
三、言多必赚
微博有个好处,你说一句话,会出现在N个好友的页面里面,百度也给这些页面相当不错的收录频率,带上你的网址和产品,自然会有很多朋友来关注。具体写什么大家自己想,我是写“诺基亚5530XM限量版 优优手机网仅售2320 http://www.uushouji.com”。网址会被sina变成短地址,其实更方便我们推广。
四、多开话题
围脖有个功能是插入话题的,插入后可以发起一个讨论版一样的东西,如果话题插的好,会引起大量的讨论。
五、广送邀请
新浪微博目前尚未开放注册,你可以发邮件给好友,邀请他们开通新浪微博。
拥有30个粉丝才可以邀请好友。
结合微博推广第一条,可以说明,微博,朋友多是王道。
所以朋友们想要邀请码请把邮箱发给我。邮箱 xuehm@live.cn 。这个也是MSN号,欢迎做手机行业,网媒编辑,网站运营推广等业务的朋友加我。
六、制造精华
健康类,保健类的文字,在微博上被转载引用的几率高,利人利己可以多做。
七、同步博客
悄悄告诉大家。微博只需要博客地址就能同步别人博客的文章,没有帐号审核之类的。所以你注册很多个微博的话可以马上充实文章的。具体怎么用,大家自己想咯。
还有些微博营销的方法,还在脑子里盘旋,等沉淀成位置再和大家分享。
57#
发表于 2010-8-30 16:35:31 | 只看该作者
http://xkwq.e21.cn/

http://xkwq.e21.cn/

http://xkwq.e21.cn/

由此进入[中小学学科网站群]
58#
发表于 2010-9-3 00:05:3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论坛态度

(一)

   论坛,是我们所有槐荫人的网络家园、精神咖啡屋。她的兴盛与繁荣,自然离不开每一个ID(网名),以及每一个ID背后代表的鲜活的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论坛态度。论坛作为本土论坛,有她的网络意义上的普遍的虚无性。但正因为她的本土化,所以她还不是完全虚无的,而是有很多的现实化的东西,或者说她更像一个本土化的超大社区。
    基于此,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论坛态度呢?我的理解是:

(二)

1、态度之一:娱己悦己,随意随心
    我一直认为,上网络论坛首先是为了自娱性的好玩、宣泄,所以不能不认真,但也不能太较真;其次,是为了学习和交流,向别人学习,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关注自己也许并不太感兴趣的东西,同时与他人交流和探讨;最后一个目的,或者根本没有什么特定的目的,上论坛纯粹就是一种生活习惯,时髦的说法是:   
    上论坛是一种生活态度。
   
2、态度之二:感谢论坛,尊重版友
    我不是一个太喜欢泡网上论坛和网络社区的人,论坛算是我很认真泡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当很多人喜欢到天涯、西祠、东湖社区转悠的时候,我敬而远之。一来因为时间并不是那么充裕,二来感觉那些知名社区距离我的生活太遥远。而当我偶然进入家乡的本土论坛-----槐荫时,从此驻足,并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网络之家。我就是这样成为这里的一员了。
    值得庆幸和感谢的是,我结识了很多值得我敬佩、尊重、学习,值得我交往的朋友。所以,我感谢论坛、感谢槐荫。
3、态度之三:真诚热心,求同存异
    热心,是一种网络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虽然我并不是一个很喜欢热闹的人,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话语并不是很多,但我喜欢通过看帖、回帖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作者(楼主)的关注和尊重,对相关事件和观点的看法。我想,对于任何一个发帖者来说,总是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回应(哪怕是不同或者相反的意见)。倘若无人喝彩甚至无人在意,那就犹如一个人在寂寞的荒原奔驰,孤寂而愁闷。所以,只要有时间,我还是对看过的帖子尽量回复,正如很多热心的版友常常关注我、积极回我的帖子一样。 我只想通过自己的灌水回帖,对所有的版友说:
    兄弟(姐们),我正关注你和你的帖子呢,请你继续!
  

(三)   

    网络虽然虚无,但网络背后所代表的现实生活并不虚无。论坛虽然只是一个虚拟社区,其实也是一个实在的“大家庭”。它的繁荣兴盛是靠大家的热心来支撑的,无论是公开的还是默默的。
      ID
虽然只是一个符号,但每一个ID代表的人不是符号,而是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个性之人。 我更愿意把这里每一个的ID当成自己周围的人,尽量表示理解和尊重。如果某些人无法令我尊重,那我就尽量远离和表示沉默。每个论坛人都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是很微弱的声音、或者不和谐的声音),但我想这种声音应该“干净”而文明,应该豁达而理智,应该求同存异、尊重他人。
    因为我认为:每个人的网络论坛态度,其实也是一种另外意义上的生活态度。

楚王后裔,2008年新年 写于江城)
59#
发表于 2010-9-3 08:55:08 |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10-9-5 14:24:52 | 只看该作者
互联网改变了我的课堂



   许锡良



自从开通博客后,我上课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对我的课堂现在有了一个要求,就是要有能够上互联网的多媒体。好在现在的大学都具备了这个条件。



我每次上课必然先要打开自己的博客,自己的讲课常常只有一个简短的提纲,丰富的资料全是现场来自于网络博客。我可不愿意再让学生感觉自己大学毕业等于零,拿着辛苦抄写来的笔记,对照一下网络上的资料,有一种大呼上当的感觉。因此,讲课的时候再不也要求学生做笔记了。每有学生要做笔记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我的博客上全部有的,如果没有的,其他网络上也会有。上课,就是师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各自的证据都可以在网上及时找到。上课最重要的是大家提出问题,然后讨论问题,对这些问题与材料发表个人的看法,这个过程中,没有权威,只有对真理的追求,而且这个讨论是完全自由开放的。


一些人身临互联网时代,却无动于衷。大学讲课,如果教师讲的与书上的或者讲义早就准备好了的一样,那么还不如直接把这些文字发到互联网上。因为所有的文字材料与图片资料,都只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提问并且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文字本身是没有其他意义的。



因此,用这个办法,第一次把自己的阅读、思考、写作与讲课、讨论通过网络博客密切地联系起来了。上一堂课的思路,常常就可以写一篇文章。真正做到古人所说过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的课堂境界。从出现网络博客来看,一个大学教师已经可以通过博客把课堂、阅读、研究与写作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有时候,我们在课堂上讨论着某个问题,一节课下来,我的博客点击量已经增加了数千个。这个时候,我就会对同学们说,你们别看我在这里给你们上课,其实,通过博客,我也同时在与世界上许多地区的许多人在讨论着。现场在听我讲课,在与我讨论的只是你们,但是通过互联网跨越时空听我讲课,与我讨论的是成千上万。



通过互联网,不但改变了讲课的内容,同时也改变了讲课的方式。有了互联网意味着你要讲的,常常不是网上能够找到的。过去学术大师陈寅恪先生对自己讲课的要求是: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的不讲,现在就讲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的。在互联网时代你在课堂上所讲的与你要写的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不同了。不可想象,现在的大学教师,站在讲台上,还拿着一本出版了二十年的发黄教材或者讲义照着念稿子,其课堂效果会怎样?也不可想象,在互联网时代,照着念稿子的课堂,还能够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知识。如果现在的大学教师还没有上过网,如果现在的大学教师还不知道博客是什么,还没有一个自己的电子邮箱,一定要用毛笔作为书写工具,以体现他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人文底蕴,这将是多么荒唐。



互联网时代,其实可以改变我们学校的功能,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方式,甚至必须改变了。在这里传统的学校与课堂的时空观念被打破了。课堂内与课堂外不再是界限分明的两重天地。课堂上没有讨论完的,或者有不明白的,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继续讨论,继续探究。尤其在大学里,记问的学问,学生上网基本上自己都可以解决了。如果一个教师还是用记问的东西教学生,教师的作用就无法显示了。中国古人说过,记问之学不为师。但是千百年来,偏偏是无数的人靠记问之学成为师的。因为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要你有记问之学,现在的高考又是逼迫你有记问之学才能够胜出的。但是,互联网时代,记问之学真的是没有意义了,因为,需要记问的东西,网上基本上都可以找到。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你必须学会提问,学会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料,并且学会辨别这些信息,好好利用这些资料。学会分析与判断,学会提出不同的见解并且能够证明它。最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创新。



互联网甚至也在改变着中小学的课堂,而且迫切要求改变。如果能够把学生好好引导到网络上来,学会学习,学习思考,学生也可以通过博客练习写作。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查阅相关的资料,不再仅仅依赖教师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写作,可以充分讨论,甚至也可以打破学科界限与年龄界限,以整个生命的姿态投入到对这个社会,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上来。课堂也由学校可自由延伸到课堂之外。我记得十年前,美国就在开发新课堂教学方式,它的名字叫WEBQUEST__也就是网络探究的课。教师与学生一起提出需要探讨的问题,然后师生一起围绕着问题去网络上寻找信息资料,为解决问题找到答案。在信息资料的海洋中学会筛选,学会查证,学会创造性地利用。现在十年过去了,情况发展得怎样还不是很清楚。总之,时代的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我经常与学生在网上探讨学术思想与人生问题。昨晚,我的学生在网上告诉我,我非常非常IN。我还没有明白这个意思。学生解释说,这是最新流行的网络语言,就是非常新潮,非常时髦的意思。学生对我把网络资料与博客大胆引进到课堂上来的做法非常感兴趣。因为有了这个网络之后,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就完全打破了常规的上课与下课的时空界限,也打破了教科书的讲解,让学生主动学习,尽快站到问题的前沿上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开设博客,让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后,还能够与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


我的这种课堂让许多基本上不上网,更不开设博客的老师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因为我有博客,也因为我经常阅读思考并且勤于写作,我对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而且有时只要上那么一次课,仅仅一次,就会永久性地粘合上。这种滚雪球式的教育影响效应,让许多传统型的教授深感不舒服,深感自己作为教师的师道尊严所受的威胁。他们把上互联网学习说成是“网瘾”,把用电脑说成是学生得近视的根源,把电脑的辐射说成是学生健康的杀手。这也是许多传统力量要联合起来绞杀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时代毕竟变了,世界潮流是不可改变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互联网确实可以改变课堂,也正在改变整个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还在改变着整个世界的交流方式。互联网是上帝送给中国人最好的礼物。



20091212日星期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9 08:27 , Processed in 0.0738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