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记者冯竹)7月16日,西卡国际设计学校在京举行题为“培养‘中国创造’时代的设计人才”暨西卡国际设计学校创新教学模式新闻发布会。中国著名家具设计师江黎女士、著名跨界设计师魏来先生、中国家居设计协会副理事长陈宝光先生等业内大腕出席会议。他们依托各自的行业背景,围绕“中国创造时代下的设计人才培养”这一话题,与到场的多家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
西卡国际设计学校校长李莉女士(摄影 中国网/冯竹) 设计行业的普遍共识是中国并不缺乏具有灵性的设计人才,但现实情况是,公立院校为代表的学院派教学在短期内无法摆脱体制限制,设计人才培养偏重艺术性忽视商业性,这让学生在工作后不能把优秀设计思路转化为很好的商业产品;而以商业培训机构为代表的实践派教学迫于自身力量的薄弱,教学中只能侧重设计技术的应用,致使学生原创设计思维严重缺乏,培养出的只是熟练的软件操作工,两类教育模式都很难在中国创造的大背景下为社会输送足够优秀的设计人才。
西卡的工作室项目制教学模式则很好地调和了学院派和实践派之间的鸿沟。据悉,这种模式是在西卡国际设计团队多年教学总结的基础上,融入当前国际主流设计教育理念最新研发出的一套教学模式。注重设计思维和设计技能的综合运用,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原创力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实操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设计师不同于艺术家,设计时不仅要了解潮流趋势,更要熟悉商业规则。所以西卡也特别开设了“设计师素质培养”教学模块,设置该教学模块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设计修养和商业素质。其中包括个人形象管理、商务沟通、艺术设计英语、历史文化研究、以及如何推介自己的设计稿等系列课程。所有上述技能的培训无疑会让学生在职场上获得更大的上升空间。
另据中国设计师协会发布的2010年中国设计行业人才调查报告显示,未来十年中国设计人才缺口将达到60万,其中以具备原创素养的职业设计师最为稀缺,从当前的设计教育培训行业的统计上看,真正能培养出职业设计师水平毕业生的教育机构不到1%。可以说这种尴尬的局面和中国打造创新型国家的形象极不相称,亟待提高。
“西卡虽然能力有限,但一定要做一家有责任感的教育机构,为‘中国创造’尽到自己的力量。”——西卡国际设计学校校长李莉女士深情地说。
中国著名家具设计师江黎女士(摄影 中国网/冯竹) 西卡国际设计学校教学副校长黄燕鸿女士(摄影 中国网/冯竹) 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研究员王秀林先生(摄影 中国网/冯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