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沙铺的“鲤鱼文化”
白沙铺人婚宴、吃年饭时,或男方到女方提亲、迎亲时,都要用到鲤鱼,这其中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
鱼作为祥瑞之物,历代典籍早有记载。上古时候,鱼作为吉祥物,除指一般意义的鱼,常特指鲤鱼。从一开始,鲤鱼就作为鱼类的形象大使与文化结合起来。《史记•周本记》上记载“周王朝有鸟、鱼有瑞”。《诗经•陈凤•衡门》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将鲤鱼与娶妻联系起来。这是因为鲤鱼繁殖力强,生长迅速,象征着家族兴旺,人丁众多。从上古这些记载来看,中国应该是鲤鱼的故乡。春秋战国(公元460年)时,越国大夫范蠡著有我国第一部《养鱼经》,其中提到鲤鱼是最早养殖的品种。历史上,鲤鱼与文化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鲤鱼作为崇拜之物,占据了人类图腾文化的半壁江山。在中国许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石器上,都绘有或刻有鱼纹,据闻一多、赵国华、傅道彬等人研究,鲤鱼以其外形和多子特征成为古代崇拜物之一。《易》中就有“贯鱼”一词,表现了人类社会生息繁衍不可缺少的主题。可见以鱼为图腾的生殖崇拜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年画中常有一个穿红兜肚的男孩,身骑一只活蹦乱跳的大鲤鱼的形象,或有击磬童子与持鲤童子相戏舞的图案,其中则反映着“年年有鱼(余)”这一祈望子孙绵延和丰收的主题。古代《二十四孝》中也有“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正因为我国人民喜爱鲤鱼,“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流传至今。龙门,又名禹门,在陕西韩城北约30公里处,跨越黄河东西两岸。《三秦记》一书中说:“龙门之下,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州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达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我国古代把考上进士称为登龙门,寓意飞黄腾达,仕途顺利,功成名就。“鲤鱼跳龙门”还常常用来形容那些经过艰苦奋斗而改变了地位和状况的人和事。所以,从古至今,每到春节前,人们总想爱买童子和鲤鱼的年画,那童子和鲤鱼看作是“吉庆有余”的象征。年画和吉祥图中的鱼每到春节,中国老百姓喜爱在居家室中贴上各色各样的年画和吉祥图,以求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地过一个佳节。在年画和吉祥图中,有不少是以鱼为题材的。鱼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人们形成了一些关于鱼的观念,这种观念以各种形式体现在民俗和艺术方面。早在新石器时代在我国的彩陶上就出现了双鱼纹,以后各代有双鱼瓶、双鱼等。在我国古代建筑物或家用图饰上,常常可见一种八宝图的图饰,其中一宝即为玉鱼(双鱼),寓意吉祥。道教建筑物上八宝中的鱼则为金鱼,表示“坚固活泼,解脱坏劫”。我国民间新婚洞房窗纸上也有双鱼戏水图等,表示夫妻和好、子孙兴旺和富贵长乐。鱼和“余”谐音,所以鱼象征着富贵、富裕。在我国广为流传的年画和吉祥图中,经常有鱼出现。年画和吉祥图中鱼大部分以鲤鱼和金鱼展现,因为“鲤”与“利”谐音“金”则表示财富,所以它们就常和生意联系在一起,用来象征生意中受益和赚钱。
在我国,鲤鱼的地位非常特殊。首先是美味广受赞誉,民间向有“无鲤不成席”的说法。从《诗经》称“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到孔子受人鲤鱼而为子取名“鲤”,到梁代陶弘景称鲤“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到北魏《洛阳伽蓝记》“洛鲤伊鲂,贵于牛羊”,鲤鱼在宴席上一直充当着重要的乃至压轴的角色。
美味之外,鲤鱼算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之一了。中国人爱鲤崇鲤的习俗,覆盖了诸多生活领域。孔子之所以为儿子取名鲤,表字伯鱼,就因为收到鲤鱼,“嘉以为瑞”,也就是说,讨了个吉利。
为什么是鲤鱼?这大约和鲤鱼形健体美孔武有力相关,这让远古的先民既惊且慕,以为有“神性”,文献中就有尊它为“鳞介之主”的,以至发展到后来,选中它来跳“龙门”,都不是没来由的。其他的鱼哪有这样的资格呢?神变化龙,呼风唤雨,人们从鲤鱼的纵身一跃之中,幻化了自己对飞黄腾达的期盼。一跃龙门,就可身价十倍。只可惜,自古以来,为身入龙门粉身碎骨者不知多少人。
鲤鱼的地位在唐代一度登峰造极。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当上皇帝,“鲤”与“李”谐音,鲤鱼的身价登峰造极,咏诗也应运而生。如大诗人李白诗曰:“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中唐诗人章孝标《鲤鱼》诗曰:“眼似珍珠鳞如金,时时动浪出还沉;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河岁月深。”唐律规定:为避讳“鲤”,不得食鲤,引起了我国养鱼史上一场变革,使当时被认为是野杂鱼的青草鲢鳙鱼,得到了人工养殖,迅速发展成为四大家鱼。“鲤鱼”就真个是跳上“龙门”了,它成了皇族象征,皇室之中以鲤为佩,兵符也改用鲤符,而且,朝廷公然明令民间禁养、禁捕、禁卖、禁食。老百姓为避“鲤”讳,不得不改称鲤鱼为“我鲜公”,此禁忌长达300年之久。如此荒唐的事情,历史上还有不少。鲤鱼有知,也会哭笑不得的吧。
在鲤鱼所负载的一系列人类情感中,最浪漫的无疑是古人借它传递自己的爱情。旧传古时用绢帛写信而装在鱼腹中传给对方,后来也许是觉得无法保鲜,而改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装书信,于是,我们今天有幸可以读到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撼人心魄的绝唱: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明明是一封鲤鱼形状的信笺,却有“呼儿烹鲤鱼”这样细致真切的刻画,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造语实在生动离奇。平平常常的几句诗,因为“鲤鱼”的意象飞动,更增添了一份非同寻常的艺术感染力量。此后,在古典诗词的长河中,鲤鱼真如鱼得水,始终传递着有情人浪漫的情思。像晏几道“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像宋琬“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只可叹,“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古典情怀,如今怕没什么人在意的了。
秋季里鲤鱼最为肥美,所以秋风又被称作鲤鱼风。蒲松龄有过这样的感叹:“桂花谢,鲤鱼风起,老却玉芙蓉”。
在我国大江南北,在大年三十的团圆饭桌上,最后一道菜便是红烧大鲤鱼,鱼头对着长辈或贵宾,大家只观其色,闻其味,却不动筷子,名曰:“年年有余(鱼)”。由于鲤“眼似珍珠鳞似金,赤鲤腾出如有神”的仪容,近年来婚宴上也多用它,象征喜庆美好的祝愿。
鲤鱼的名字,有其独特的来历。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鲤当助一行三十六鳞,鳞有黑文如十字,故谓之鲤,文从鱼,里有三百六十也。”意思是说,鲤侧线上有三十六片鳞,鳞上有象十字的黑纹,古一里为三百六十步,三十六乘十,恰好是一里的数,鱼和里合成一“鲤”字,因而得名。
鲤在我国历史上渊源很深,河南安阳小屯的殷代废墟上,曾发掘出鲤鱼鱼骨。古人视鲤为尊重与吉祥的象征,源于史籍上称:“鲤鱼多是龙化”,又引申为“鲤鱼跳龙门”之说。《论语》中记载:孔子生儿时,鲁昭公赐以鲤鱼,孔子感君恩赐,给儿取名鲤,字伯鱼,期望儿子象“鲤鱼跳龙门”。王维在《洛阳女儿行》中诗曰:“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用金盘盛鲤鱼来比喻洛阳女的雍容华贵。
古时,我国还将鲤鱼作为权力的象征。在官场上,“鲤鱼符”是权力的表示,汉唐两代,新任地方官到任,必须出示“左鱼”,与原任官的“右鱼”相合,作为凭证;而装“鱼符”的袋上,也绣鲤鱼,三品以上饰金,五品以上饰银。宋朝以后,废除了鱼符相合的制度,但官服上仍保留着鲤鱼袋。
公元1897年,我国首次发行正式邮票,票面为两角、五角,以鲤鱼为图案,象征“鱼书”传递。
鲤鱼体肥厚,肉细嫩,少骨剌,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20.5克,脂肪2.7克,钙95毫克)。古时,把它列为“八珍”之一,与熊掌媲美。汉乐府《羽林郎》中有“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的赞句。可见,鲤鱼已作为当时的佳馔,魏晋京都洛阳,有“洛鲤伊鲂,天下最美”的记载。唐代高级宴席里,有“椹间肥豚,荷间细鲤”的名菜。士大夫相互离别时,亦有烹鲤饯行的习俗,据常建《医楚十少府》曰:“鲤鱼在金盘,别鹤衰有徐。”宋代的《图经本草》书中,把鲤鱼列为“食品上味”。元、明朝时,《琼林御宴》中记载“桃花汤洁,缕塞北之黄羊;银丝脍鲜,剖江南之赤鲤。”
相传,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逃避八国联军之难,取道汴梁(今开封)返京时,开封府派名厨制膳,其中有一道“糖醋熘鲤鱼”,色泽柿红而明亮,甜中透酸,微有咸味,脆酥可口。光绪和慈禧食后,深为赞许。光绪曰:“古汴一佳肴”,慈禧还兴致勃勃地写了“熘鱼出何处,中原古汴梁”的联幅,御赐给开封府衙。清代《清稗类抄》中,明确地记载:“黄河之鲤……甘鲜肥嫩,可称珍品。”
鲤鱼原产于我国,公元1150年,由十字军从波斯移到奥地利;1496年传到英国;1560年传到普鲁士,后又传到瑞典;1729年传到沙皇俄国,1830年由欧洲传到美国;1915年传到菲律宾,现在鲤鱼几乎遍布全世界。
(刘少峰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