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在网教育频道》[‘管’窥天下]专栏开通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09:30:23 | 只看该作者
http://edu.cnxianzai.com/hbjy/hu ... 11/0728/248970.html

http://edu.cnxianzai.com/hbjy/hu ... 11/0728/248970.html

http://edu.cnxianzai.com/hbjy/hu ... 11/0728/248970.html

http://edu.cnxianzai.com/hbjy/hu ... 11/0728/248970.html

很佩服咱们《现在网教育频道》配图的朋友。
不但配得准确,而且把照片处理优化了。
专业人士------就是不一样。
62#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09:32:44 | 只看该作者
6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0:01:56 | 只看该作者
岳阳高级研修印象杂记

文/烟死的鱼


         偶然的机会,知道了在岳阳有这样一个教师高级研修班,想着05年时,只能站在门外看第一线的活动,心中仍有些痛,不能再错过这次机会了。早早就开始准备,将老婆孩子安顿好后,就提着两袋子,来到了岳阳。
         走进十四中的校门,心中有些惶恐与不安。曾经在这个地方待过五年,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过自己的印迹,那时经常一群人走过校门,到金鹗公园、南湖去晃悠。那些欢声笑语虽已过数年,如今回想起,却仍觉历历在目。只不过,这一次是一人独自走进这熟悉而陌生的校园。尊师亭没有了、图书馆变样了,对着镜子,过往的那个单瘦少年也被岁月渐渐吞噬。
        这几年随着年岁的增长,对城市的恐慌也在日益增加。熟悉了的小镇,那些每天都见到的熟悉面孔与建筑,让心渐渐安顿下来。看着街上的车流、如织的人群,莫名有种不安。
        一直喜欢在网上转悠,在许多的论坛、博客中晃荡,让自己的思绪、激情时不时飘起来,但那些都只能交付给无尽的黑夜,找不到一个载体去实现。有时很满足这样的思维状态,生活空间很小,思维空间很大。只是精神这东西太缥缈,似乎经受不了现实的考验。在面对那些即将到来的各地老师时,我有勇气、有能力与他们对话、交流甚至争论吗?
64#
发表于 2011-7-29 10:19:44 | 只看该作者
65# 管季超0712

能获得管老师褒奖,倍感骄傲!
65#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1:19:02 | 只看该作者
6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2:52:32 | 只看该作者
刘铁芳教授的《教育的遐思》
“教师人生发展的关键词”:


3到5年的教师靠教育的技术,这是教育技术的熟练期。
5到8年的教师靠经验,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能熟练地完成教育目标。
10年的教师靠艺术,教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而有了较娴熟的教育艺术,教书育人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中的自然。
10到15年的教师靠哲学,教师个人逐渐有了自己的教育哲学观。
15到20年的教师有了宗教情怀,对待教育有了一种神圣感。教育开始成为一种天职性的实践。
6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3:41:27 | 只看该作者
“专业”成长还是“人”的成长?



文/沈丽新





知名教育学者、广州某高校的许锡良老师曾给拙文《记录生命的轨迹》留言:“您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成长榜样。我经常在上课时向中小学校长与老师提及您的成长之路。”许老师是我尊敬的老师和朋友。看着他如此过高的褒奖,居然不是欣喜,而是涌出更多困惑。

何谓“教师专业成长“?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英语教师,只是一直有记录的习惯,记录我的教育生活、读书心得、课堂随感、师生互动……2008年前,因为我鲜为人知,所以不能算“专业成长”了?2008年之后,这些一如既往的记录吸引众多媒体人瞩目,全国各地刊物纷纷向我约稿。我的名字被更多人知晓,这能说我已经“成长得很好”了?这能说我已经是“一线教师的成长榜样”了?

从来不这样定义自己,也从来不这样定义“教师专业成长”。

开始困惑:何谓“教师专业成长”?



用百度搜索“专业成长”(注:不是“教师专业成长”),能够找到的相关网页约139万个!认真浏览了前面十页,全部是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惊讶极了!世间这么多职业,只有教师这个职业需要专业成长?换而言之,其他专业岗位的从事者,他们都是高度专业化后再上岗的?而只有站立教师这个岗位上的人才需要“专业成长”?

当别人用“成长榜样”赞美着我的时候,“教师专业成长”这个词,却让我日益困惑。

初闻“教师专业成长”,其实与“教师专业阅读”一词同时听到。我曾经对朱永新先生的《教师们为什么拒绝读书》一文耿耿于怀。他说: “假如我们来看一下喜欢阅读的教师,就会发现,在有阅读习惯的教师当中,真正走向专业阅读的教师比例非常少。” 很想请教朱先生:“专业阅读”的概念到底如何定夺?

想起以“文学的进步乃是人性的发展同步的”命题撰写《中国文学史》的章培恒说,他的导师“蒋天枢先生教我怎么打基础,就是学文学不能光学文学,应该对文学周围的一些学科也好好地下功夫。”无独有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史馆里存有20世纪30年代的一份教师进修计划:首先读与任教学科无关的书,其次读与任教学科距离较近的书,最后读学科方面的书。

可见,任何领域的阅读,都会对教育有用,对学科教学有用。强调“专业阅读”,对比70年前的教师进修计划,是退步还是进步?

“专业阅读”的前提应该是“阅读”。同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也该是“教师作为社会人的成长”。站立教室的那个成年人,他首先应该是一个已经成长得心智成熟的人,应该是一个已经成长得具有良好修养的人,应该是一个已经成长得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足够的专业技能的人,而不该是那个需要被相关部门不断帮助着成长的人。

因此,相比所谓“教师专业成长”,我更看重教师作为“人”的成长。如果“专业阅读”可以帮助“专业成长”,那么我更愿意从“阅读”起步,帮助我完成“人”的成长,继而再追寻“专业阅读”,从而实现“专业成长”。



——2010年8月,本文刊登于《教师博览》(原创版)8月刊
68#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3:52:38 | 只看该作者
6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4:14:49 | 只看该作者
【编者按】美国的相关调查显示,一名好教师应具备12种素质:1、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2、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她从不会戏弄你;3、耐性:她不会放弃要求;4、兴趣广泛:她带我们到课外去;5、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和笑容令人愉快;6、公正:她对人没有偏差;7、幽默感:她每天都会带来欢乐;8、良好的品质:她从不乱发脾气;9、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认识自己;10、伸缩性:她有错会改;11、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12、颇有方法:忽然间我顺利念完了我的课本。

那么,在我国,好教师如何定义呢?有众多的荣誉?在各级各类教学基本功、评优课中获奖?发表大量的教育类文章?荣誉、获奖、发表文章或许是教师优秀素质的体现之一,但没有荣誉、不曾获奖、也没有文章发表的教师,就不是好教师了么?何谓“好教师”?本期《石梅苑》 “大家”栏目邀请了刘铁芳老师和我们的石梅同仁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刘铁芳,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两课”重点学科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985”团队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在国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思想性随笔100多篇,著有《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守望教育》、《走在教育的边缘》等,主编《追寻有意义的教育》、《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新教育的精神——重温逝去的思想传统》等,主持学术集刊《教育人文辑刊》。

刘铁芳教授长期从事道德哲学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其良好的文学素养,哲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知识背景,和研究方法上的优势,使其在教育哲学、道德教育哲学,尤其在个体生命与道德教化之深层关涉的问题研究已自成一家,成为近年来脱颖而出的一位以思想性见长的青年教育学人,其颇具特色的问题视角和话语方式,在国内教育学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本文系刘铁芳老师应《石梅苑》编辑部之约特意撰写的文字,于2010年4月12日完稿。特此致谢。)



伟大的教育者都是伟大的读书者

★    刘铁芳



我们今天的教育确实需要经典,因为教育的根基太浅。那么我们怎样打好根基呢?我认为,要增加经典对孩子的感染力。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经典,因为我们容易出现一种认知倾向,一说经典就是四书五经。经典当然包括本民族的传统文献经典,同样还包括世界各国的各种优秀文化成就。如古典音乐,就是一种古典的教育形式,是一种古典的文化形式的代表。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理解经典的内涵;另一方面,我们要拓宽界定经典的视野。

今天我们之所以需要经典文化,就是要立足于提升人性,以经典来启迪人性。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有一句名言:“所有我认识的伟大的领导者几乎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全部都是伟大的读书者。”在这个意义上说,所有伟大的教育者,都是伟大的读书者。读书是提升我们生命境界的最重要的途径。对于学生来说也是这样的,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对于经典文化的欣赏、学习喜好。

今天,我们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都缺少一种接受经典、阅读经典的习惯和能力。这其实是阅读趣味的问题,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们一种纯正的阅读趣味和兴趣。一个人的阅读兴趣一开始就被弄坏了,以后再校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关于阅读经典,我想推荐一套非常好的教材,那就是钱理群先生编辑的一套《新语文读本》,沿着这本书所提供的阅读轨迹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我觉得对孩子们的生命成长是一种非常好的引领。

阅读是人获得教育的途径,我认为阅读是我们这个时代提升人性的最重要、最根本的一个形式。一个人的教育程度有多高,你就看他家里藏了多少书,藏的是什么书。我们的阅读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的现代化进程需要很长的时间。这种状况与我们缺少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趣味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我讲一讲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故事。我觉得他是当今社会人格最伟大的一个人。他长期被关在监狱里,在监狱里他做了两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在他看来,监狱是最没有人性的地方,他要改变监狱,使监狱尊重人权,尊重人性。他是怎么做的呢?面对监狱长,任何时候他都笑脸相迎。只要监狱长站在不远处,曼德拉总是用友好的姿态和和蔼的言语问候他,也不会忘记问候他的太太和孩子。一年又一年,监狱长换了多个,曼德拉总是如此。有的监狱长也不拒绝这种问候了,并且会告诉曼德拉自己太太和孩子的近况。对于狱警,曼德拉说:“我们认为,所有的人甚至监狱里的狱警,都可以改变。所以我们要尽最大努力,设法让他们改变对我们的看法。”曼德拉日益体会、体验了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奥秘:应该承认,人的心灵深处都隐藏着正面而又善良的人性的种子,哪怕是在表现得最为凶恶的人群里也隐藏着这颗种子,只要有恰当的机缘,这颗种子就能够苏醒发芽。

他做的第二件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把监狱改造成为“大学”。他在监狱里参加各种各样的函授学习,并鼓励狱友们同样参加这样的学习。他后来被授予剑桥大学的荣誉学位,还有很多大学都授予他荣誉学位。这些都是名至实归。

这就是曼德拉人性闪光的地方。我想,对于学校而言,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曼德拉的故事是有启示意义的。
7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4:36:41 | 只看该作者
叶 平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教育统计与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湖北省学习学研究会
湖北省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湖北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
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
湖北省计算机学会教育与培训专业委员会
《网络科技时代》杂志专家指导委员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专家指导委员会
 
理事
常务理事
副理事长
常务理事
会员
副会长
副理事长
副理事长
理事
委员
委员
委员   

地址:武汉洪山区桂元路65号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430079)  E-mail: yeping@public.wh.hb.cn
Tel :(027)87869430,87888892(O)  (027)87826127(H) (027)62312305(小灵通)


8月1---4日,管季超拟拜访叶平先生,请教网站建设问题。
请李刚先生引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3:55 , Processed in 0.1241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